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雜阿含-482

七五二(四八二)遠離五法,修滿五法;增支部(A. 5. 176. Pīti )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時。

2.給孤獨長者請佛安居
2.1.給孤獨長者請
爾時,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稽首禮足,却坐一面。佛為說法,示教照喜。說種種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唯願世尊與諸大眾受我三月請衣被、飲食、應病湯藥。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

2.2.佛讚且勉進修
時,給孤獨長者知佛默然受請已,從座起去,還歸自家。過三月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佛告給孤獨長者:善哉!長者!三月供養衣被、飲食、應病湯藥。汝以莊嚴淨治上道,於未來世當獲安樂果報;然汝今莫得默然樂受此法,汝當精勤,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
時,給孤獨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3.舍利弗讚佛
爾時,尊者舍利弗於眾中坐,知給孤獨長者去已,白佛言:奇哉!世尊!善為給孤獨長者說法,善勸勵給孤獨長者,言:汝已三月具足供養如來大眾,淨治上道,於未來世,當受樂報;汝莫默然樂著此福,汝當時時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

4.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
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5.佛印可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聖弟子修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6.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經文] 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論說] 1.於遠離喜身作證住諸聖弟子,能斷五法,能修五法,令得圓滿,應知如前三摩呬多地廣辯其相(T30,329a-b)T30,852b
2.初靜慮中,說離生喜,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捨。又於五法修習圓滿謂歡、喜、安、樂、及三摩地
1)欲所引喜者:於妙五欲若初得時,若已證得正受用時,或見,或聞,或曾領受;由此諸緣,憶念歡喜。
2)欲所引憂者:於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復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諸緣,多生憂惱。
3)不善所引喜者: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
4)不善所引憂者:謂如有一,與憂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
5)不善所引捨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餘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然其僕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毘奈耶中,由縱捨故,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非不現前。又住於捨,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捨。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T30,329a
6)者:謂從本來清淨行者,觀資糧地所修淨行,無悔為先慰意適悅,心欣踊性。
7)者:謂正修習方便為先,深慶適悅,心欣踊性。
8)者:謂離麤重,身心調適性。
9)者:謂由如是心調適故,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以離彼品麤重性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
10)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 世尊於無漏方便中,先說三摩地,後說解脫。由三摩地善成滿力,於諸煩惱心永解脫故。於有漏方便中,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由證方便究竟作意果煩惱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或有俱時,說三摩地及與解脫。謂即於此方便究竟作意,及餘無間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與彼解脫俱時有故。T30,329a

II.相關資料
1.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八,T29147a
又契經說:若於爾時,諸聖弟子於離生喜身作證具足住,彼於爾時已斷五法,修習五法,皆得圓滿。廣說乃至,何等名為所修五法?一歡、二喜、三輕安、四樂、五三摩地。
2.成實論,卷第十二,T32334b:定因品第一百五十五
2.1.三昧因
1)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
2)問曰:是心云何得住一處?答曰:隨所多習於此處住,若不多習則速捨離。
3)問曰:當云何習?答曰:隨所樂習。
4)問曰:云何能樂?答曰:身心麁重名苦,以猗法除身心麁重相,則能生樂。
5)問曰:云何生猗?答曰:以歡喜因緣故,身心調適。
6)問曰:云何生喜?答曰:從念三寶及聞法等,心悅故生。
7)問曰:云何生悅?答曰:從清淨持戒,心不悔生。
2.2.三昧復是誰因?
問曰:已說三昧因。今三昧復是誰因?
答曰:是如實智因。如實智者,謂空智也。如說行者如是攝心、清淨心、除蓋心、住心、不動心,則能如實知苦聖諦、集、滅、道聖諦。是故,欲得如實智者,當勤精進修習三昧。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間經書、工巧等利,何況能得出世間利!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又一切妙善皆由正智,一切鄙惡皆由邪智。
2.3.如經中說—cf.cs749
如經中說:無明為首,無慚、愧隨從,起一切惡。以明為首,慚、愧隨從,起一切善。
3.
而三昧是正智慧因,故知一切妙善皆因三昧,是故當勤精進修習。

雜阿含-480-481


七四九(四八0)沙門義一;s.36.26-28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非沙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者,非沙門,非婆羅門,不同沙門,不同婆羅門,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非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3.同沙門
若沙門、婆羅門,於諸受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者,彼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4.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五0()
如沙門、非沙門,如是沙門數、非沙門數,亦如是。

七五一(四八一) 沙門義二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壹奢能伽羅國壹奢能伽羅林中。

2.生受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於此中半月坐禪。諸比丘勿復遊行,唯除乞食及布薩。即便坐禪,不復遊行,唯除乞食及布薩。爾時、世尊半月過已,敷坐具,於眾前坐。告諸比丘:我以初成佛時,所思惟禪法少許禪分,於今半月思惟,作是念:諸有眾生生受,皆有因緣,非無因緣。云何因緣?欲是因緣,覺是因緣,觸是因緣。
2.1.欲不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
諸比丘!於欲不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2.2.欲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
彼欲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2.3.欲寂滅,覺寂滅,觸不寂滅
彼欲寂滅,覺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2.4.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
彼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2.5.邪見因緣
邪見因緣故眾生生受,邪見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因緣故眾生生受,邪智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2.6.正見因緣
正見因緣故眾生生受,正見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因緣故眾生生受,正智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2.7.彼欲不得者得
若彼欲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證者證(生),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是名不寂滅因緣眾生生受,寂滅因緣眾生生受。

3.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
若沙門、婆羅門,如是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不如實知者,彼非沙門之沙門,非婆羅門之婆羅門,不同沙門之沙門,不同婆羅門之婆羅門,非沙門義,非婆羅門義,非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若沙門、婆羅門,於此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以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4.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生受
[經文] 諸有眾生生受,皆有因緣,非無因緣。云何因緣?欲是因緣,覺是因緣,觸是因緣。
[論說] 一切有情應斷諸受,略由三緣而得生起:一者、欲緣,謂於未來世;二者、尋緣,謂於過去世;三者、觸緣,謂於現在世現前境界。
云何名為一切有情?謂有情眾略有八種:一、在家眾;二、出家眾;三、於諸欲未離貪眾;四、於諸欲已離貪眾;五、於初靜慮未離貪眾;六、於初靜慮已離貪眾,七、從此已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未得離貪諸外道眾,能入世間定,具足於邪見乃至邪解脫智者;八、住內法眾,能入世間定,具足於正見乃至正解脫智者,及住內法眾能入出世定者。由此八眾,依能領納諸受遍知,應知普攝諸有情眾。T30,851b

II.欲不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
[經文] 諸比丘!於欲不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論說] 又在家眾或出家眾,於諸欲中未離貪者,由三因緣,諸染污受而得生起:一、由染著力,二、由作意力,三、由境界力。
1)當知此中諸在家者,追求諸欲,為受用故,發生欲樂,由染著力;即此非理思惟先時曾所領受,由作意力;於現前境現在受用,由境界力。應知如是補特伽羅,欲、尋、觸緣,由現行故皆不寂靜,以此為緣發生三受。
2)又由最初染污欲、尋、觸現行故,領納彼緣所生諸受,若彼生已染著不捨,亦不除遣,如是彼受長時相續隨轉不絕,不得寂靜,不寂靜緣長時相續領納諸受。
3)又彼欲等,由其最初長時相續恒現行故,彼緣彼品所有煩惱,墮在相續未永斷故,即說名為不寂靜緣,是名第二義門差別。T30,851c
4)復有一類,於諸欲中未離貪者,由於諸欲所有貪欲未永斷故,諸尋、染觸未永斷故,由是一切皆未寂靜。T30,852a

III.欲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
[經文] 彼欲寂滅,覺不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論說] 若諸出家未離貪者,由於諸欲能棄捨故,其染著力所攝受欲雖得寂靜,作意、境界力所攝受,若尋、若觸而未寂靜。由是因緣,彼於獨處,於尋對治未善修故,一切離欲皆未作故,於曾受境非理作意尋思現行,於諸勝妙現前境界有觸現行。T30,851c

IV.欲寂滅,覺寂滅,觸不寂滅
[經文] 彼欲寂滅,覺寂滅,觸不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論說] 1)若於諸欲貪欲已斷,證初靜慮,欲已寂靜,尋未寂靜;若於尋思深見過失,於彼對治已善修故,一切離欲未盡作故,欲如前說已得寂靜,由是因緣尋亦寂靜,唯觸獨一未得寂靜,若勝妙境現在前時,諸染污觸便復生起。T30,852a
2)於初靜慮已離貪者,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未離貪者,二已寂靜,觸未寂靜。T30,852a

V.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
[經文] 彼欲寂滅,覺寂滅,觸寂滅,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論說] 1)若於諸欲已離貪者,當知一切皆得寂靜,是名一種義門差別。T30,852a
2)超過有頂,一切寂靜,是名第二義門差別。T30,852a

VI.邪見因緣
[經文] 邪見因緣故眾生生受,邪見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因緣故眾生生受,邪智不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論說] 若諸外道,能入世間定,具足於邪見乃至邪解脫智者,由彼為緣,生起諸受,於彼染著。又由彼品煩惱隨縛,即由如是不寂靜緣,諸受生起。T30,852a

VII.正見因緣
[經文] 正見因緣故眾生生受,正見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因緣故眾生生受,正智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
[論說] 若住內法,能入世間定,具足於正見乃至正解脫智者,由彼為緣,生起諸受,於彼染著。又由彼品煩惱隨縛,即由如是不寂靜緣,諸受生起。T30,852a

VIII.彼欲不得者得
[經文] 若彼欲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證者證(生),以彼因緣故眾生生受,以彼寂滅因緣故眾生生受。是名不寂滅因緣眾生生受,寂滅因緣眾生生受。
[論說] 又住內法能入出世定者,若依向道轉,自事未究竟,所有諸欲未得為得,未證為證,未觸為觸,作是希望:我於是處何時當得!廣說如前,彼未寂靜,由是為緣,彼於爾時諸受生起。T30,852a

IX.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
[經文] 若沙門、婆羅門,於此緣緣,緣緣集,緣緣滅,緣緣集道跡,緣緣滅道跡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同沙門,同婆羅門,以沙門義,婆羅門義,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 若於自事已得究竟,彼欲寂靜,由寂靜緣,便有第一寂靜無上諸受生起。彼於一切所有諸受出離方便如實了知,是故如前於第一義,諸沙門中許為沙門,諸梵志中許為梵志;若不了知,於彼一切皆不忍許。當知此中,一切諸受無有差別,皆觸為緣。又即此緣,欲亦為緣,尋亦為緣,境界愚癡所攝無明亦為其緣。如是一切不正思惟,及墮相續彼品煩惱以為其集。由此滅故,彼亦隨滅。正見等道,當知說名能趣滅行。T30,852a

雜阿含-475-479


七三八(四七五)七處一;s.36.24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七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毘婆尸如來未成佛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觀:觀察諸受,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如是觀察,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3.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三九──七四四()
如毘婆尸佛,如是式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及我釋迦文佛,未成佛時思惟觀察諸受,亦復如是。

I.七相
[論說] 又由七行,於諸受中觀受七相:謂觀諸受自性故,現在流轉、還滅因緣故,當來流轉因緣故,當來還滅因緣故,雜染因緣故,清淨因緣故,及清淨故。T30,851b

七四五(四七六)七處二;s.36.23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七處
爾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如是觀察諸受:云何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時彼比丘從禪覺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觀察諸受: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云何受患?云何受離?佛告比丘: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3.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四六(四七七) 七處三
如異比丘問經,尊者阿難所問經亦如是。

七四七(四七八)七處四;s.36.25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七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佛告比丘: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3.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四八(四七九) 七處五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七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我於諸受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我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得解脫、出離,脫諸顛倒,亦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我於諸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故,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為脫、為出,為脫諸顛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雜阿含-473-474


七三六(四七三)諸受皆苦一---諸行無常、變易法;s.36.1-2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是比丘作是念已,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3.說偈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知諸行無常,皆是變易法,故說受悉苦,正覺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諸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悉知諸受已,現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4.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經文] 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論說] 又諸苦受,一切眾生現知是苦,不假成立。所餘二受,由二因緣,應知是苦。非苦樂受,及能隨順此受諸行,由無常故,應知是苦。所有樂受,及能隨順此受諸行,變壞法故,應知是苦。由此道理,當知諸受皆悉是苦。T30,851b

七三七(四七四)諸受皆苦二---諸行漸次止息;s.36.11s.36.15-18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復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作是念已,從禪起,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3.云何世尊以諸受漸次寂滅故說?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受漸次寂滅故說?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4.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阿難白佛: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5.無上止息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阿難白佛: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6.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經文] 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論說] 又彼諸受,應知略有三種寂靜:一、由依止上定地故,下地諸受皆得寂靜;二、由暫時不現行故而得寂靜;三、由當來究竟不轉而得寂靜。當知此中暫時不行,名為寂靜;令其究竟成不行法,名為止息T30,851b

II.寂滅
[經文]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論說] 1)樂言論者廣生言論,染污樂欲展轉發起種種論說,名為語言。即此語言,若正證入初靜慮定,即便寂靜
2)又麤尋、伺能發語言,諸未得定,或有已得還從定起,能發語言,非正在定,正在定者,雖有微細尋、伺隨轉而不能發所有語言,是故此位說名一切語言寂靜,是名第二義門差別。T30,851b
3)問:何因緣故,初靜慮中有尋有伺耶?答:由彼能厭患欲界,入初靜慮。初靜慮中,而未能觀尋伺過故。第二靜慮,能觀彼過,是故說為尋伺寂靜。如第二靜慮見彼過故名尋伺寂靜,如是第三靜慮見喜過故名喜寂靜。第四靜慮見樂過故名樂寂靜,捨念清淨差別應知。T30,330c

III.止息
[經文] 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論說] 又瑜伽師,於貪、瞋、癡深見過患,安住領納貪、瞋、癡等離繫諸受,數數遍知,數數斷滅貪、瞋、癡等,故說其心於貪、瞋、癡雜染解脫T30,851b

雜阿含-471-472


七三四(四七一)受風;s.36.12-13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種種受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空中狂風卒起,從四方來:有塵土風、無塵土風,毘濕波風、鞞嵐婆風,薄風、厚風,乃至風輪起風。身中受風,亦復如是種種受起: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

3.說偈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虛空中,種種狂風起,東西南北風,四維亦如是。
有塵及無塵,乃至風輪起。如是此身中,諸受起亦然。
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4.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受風
[經文] 身中受風,亦復如是種種受起。
[論說] 此差別者,具領三受。又若有受,於依止中,生已破壞,消散不住,速歸遷謝;不經多時,相似相續而流轉者,應觀此受猶若旋風。T30,851a

七三五(四七二)受生;s.36.14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種種受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客舍,種種人住:若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野人,獵師;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於中住。此身亦復如是種種受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著受,苦貪著受,不苦不樂貪著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樂出要受。

3.說偈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客舍中,種種人住止: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
旃陀羅、野人,持戒、犯戒者,在家、出家人,如是等種種。
此身亦如是,種種諸受生: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貪著不貪著。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4.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譬如客舍
[經文] 譬如客舍,種種人住:若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野人,獵師;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於中住。
[論說] 若有諸受少時經停,相似相續,不速變壞而流轉者,應觀此受如客舍中羇旅色類T30,851a

II.受生
[經文] 此身亦復如是種種受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著受,苦貪著受,不苦不樂貪著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樂出要受。
[論說] 1.又彼諸受自性所依染淨品別,當知名受品類差別。
有味受者,諸世間受;無味受者,諸出世受。
依耽嗜受者,於妙五欲諸染污受;依出離受者,即是一切出離遠離所生,諸善定不定地俱行諸受。T30,851a
2.云何為受?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如說身,受心受亦爾。樂有愛味受、苦有愛味受、不苦不樂有愛味受。無愛味受、依耽嗜受,當知亦爾。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如是總有二十一受,或九種受。
1)又樂受者,謂順樂受觸為緣所生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
2)此若五識相應,名身受。
3)若意識相應,名心受。
4)如順樂受觸,如是順苦受觸。
5)順不苦不樂受觸為緣所生不平等受,受所攝,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受不苦不樂受。此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名心受。
6)如是諸受若隨順涅槃,隨順決擇、畢竟出離,畢竟離垢畢竟。能令梵行圓滿名無愛味受
7)若墮於界,名有愛味受
8)若色、無色界繫、若隨順離欲,名依出離受
9)若欲界繫、若不順離欲,名依耽嗜受T30,440b

III.受念處-相關資料
1.中阿含98
云何觀覺如覺念處?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是謂觀覺如覺念處。
2.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一,T31663c
云何建立受蘊?謂六受身。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如是六受身,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復有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復有樂有味受、苦有味受
、不苦不樂有味受。樂無味受、苦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復有樂依耽嗜受、苦依耽嗜受、不苦不樂依耽嗜受。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何等身受?謂五識相應受。何等心受?謂意識相應受。何等有味受?謂自體愛相應受。何等無味受?謂此愛不相應受。何等依耽嗜受?謂妙五欲愛相應受。何等依出離受?謂此愛不相應受。
3.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一,T31696c
云何建立受蘊?謂六受身。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若樂、若苦、若不苦不樂。復有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復有樂有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樂有味受。樂無味受、苦無味受、不苦不樂無味受。復有樂依耽嗜受、苦依耽嗜受、不苦不樂依耽嗜受。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身受者?謂五識相應受。心受者,謂意識相應受。有味受者,謂自體愛相應受。無味受者,謂此愛不相應受。依耽嗜受者,謂妙五欲愛相應受。依出離受者,謂此愛不相應受。如是建立由四種因,謂所依故、自體故、集所依故、雜染清淨故。集色所依,建立身受。集無色所依,建立心受。由雜染故,建立有味等。由清淨故,建立無味等。此愛不相應者,謂離繫及隨順離繫。
4.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T2954b
又即喜等為三十六師句,謂為耽嗜、出離依別。此句差別,大師說故。耽嗜依者,謂諸染受。出離依者,謂諸善受。如是所說受,有支中應知,義門無量差別。
5.顯揚聖教論,卷第五,T31504a
受蘊建立有六種:一差別建立、二出離建立、三觀察建立、四生建立、五相建立、六師句建立。
5.1.差別建立者
1)或立一受,如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2)或立二受,謂身受及心受。
3)或立三受,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4)或立四受,謂欲繫、色繫、無色繫及不繫受。
5)或立五受,謂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
6)或立六受,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
7)或立十八受,謂十八意近行:六喜近行、六憂近行、六捨近行。
8)或立三十六受,謂六依耽嗜喜、六依出離喜。如喜,憂、捨亦爾。
9)或立一百八受,謂三十六受,各依三世。
10)或開無量受,如其所受起無數受。
5.2.出離建立者
謂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離樂根,無相心法三摩地出離捨根。
5.3.觀察建立者
謂八種觀察,於受何者是受?何者是受集?何者是受滅?何者是趣受集行?何者是趣受滅行?何者是受味?何者是受過?何者是受出離?
5.4.生建立者
謂從十六觸諸受生,何等十六?一眼觸、二耳觸、三鼻觸、四舌觸、五身觸、六意觸,七有對觸、八增語觸,九順樂受觸、十順苦受觸、十一順不苦不樂受觸,十二愛觸、十三恚觸、十四明觸、十五無明觸、十六非明非無明觸。
5.5.相建立者
謂八種相:一異熟相、二非異熟相、三有味著相、四無味著相、五依耽嗜相、六依出離相、七動相、八住相。
1)異熟相者,謂阿賴耶識相應受。
2)非異熟相者,謂轉識相應受。
3)有味著相者,謂欲繫受。
4)無味著相者,謂色、無色繫及不繫受。
5)依耽嗜相者,謂欲貪相應受。
6)依出離相者,謂出家所引不定地善法相應受。
7)動相者,謂經中風喻所顯受,不久相續住義故。
8)住相者。謂經中客舍喻所顯受,暫相續住義故。
5.6.師句建立者
謂三十六師句:六依耽嗜喜、六依出離喜、六依耽嗜憂、六依出離憂、六依耽嗜捨、六依出離捨。
1)依耽嗜喜云何?謂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引起欲,深可染著,或由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而生於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
2)依出離喜云何?謂即於諸色了知無常、苦變、離欲、滅、靜、沒已。又於先及今所有諸色了知無常、苦、變等法已,而生於喜,如是相喜,名依出離喜。
3-7)如是於耳所識聲,鼻所識香,舌所識味,身所識觸,意所識法。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引起欲,深可染著,或由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而生於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
8-12)如是即於耳所識聲,乃至意所識法,了知無常、苦變、離欲、滅、靜、沒已。又於先及今所有諸法,了知無常、苦變等法已,而生於喜,如是相喜,名依出離喜。
13)依耽嗜憂云何?謂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若已過去、若盡、若滅、若離、若變,而生於憂,如是相憂,名依耽嗜憂。
14)依出離憂云何?謂即於諸色了知無常,乃至沒已。又於先及今所有諸色了知無常、苦變等法已,於勝解脫起欲證願,謂我何時當具足住如諸聖者所具足住處?如是於勝解脫欲證求願懼慮之憂。是名依出離憂。
15-19)如是於耳所識聲,乃至意所識法,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若已過去,乃至若變而生於憂,如是相憂,名依耽嗜憂。
20-24)如是即於耳所識聲,乃至意所識法,了知無常乃至沒已。又於先及今所有諸法,了知無常、苦變等法已,於勝解脫起欲證願,謂我何時當具足住如諸聖者所具足住處?如是於勝解脫欲證求願懼慮之憂,是名依出離憂。
25)依耽嗜捨云何?謂愚癡、無智、無聞異生,於眼所識色,顧戀於捨,執著諸業趣,向於色,依止於色,不捨於色,不超過色,於此中捨,是名依耽嗜捨。
26)依出離捨云何?謂即於諸色了知無常,乃至沒已。又於先及今所有諸色,了知無常苦變等法已,簡擇修捨,是名依出離捨。
27-31)如是愚癡、無智、無聞異生,於耳所識聲乃至意所識法,顧戀於捨,執著諸業趣,向於法,乃至不超過法,於此中捨,是名依耽嗜捨。
32-36)如是即於耳所識聲,乃至意所識法,了知無常乃至沒已。又於先及今所有諸法,了知無常、苦變等法已,簡擇修捨,是名依出離捨。
是中六依耽嗜喜、六依出離喜、六依耽嗜憂、六依出離憂、六依耽嗜捨、六依出離捨,總攝為三十六師句。是中,依止六依出離喜住故,捨除吐害六依耽嗜喜。如是依止六依出離憂住故,捨除吐害六依耽嗜憂。如是依止六依出離捨住故,捨除吐害六依耽嗜捨。又此中依止六依出離喜住故,捨除吐害六依出離憂。依止六依出離捨住故,捨除吐害六依出離喜。復有二種捨:一依種種性、二依一種性。依種種性捨者,謂依於色乃至依於法。依一種性捨者,謂依虛空無邊處,乃至依非想非非想處。此中依止依一種性捨住故,捨除吐害依種種性捨。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雜阿含-470


七三三(四七0)凡夫、聖人有何差別;s.36.6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有何差別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3.愚癡無聞凡夫-增長二受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為樂受所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4.多聞聖弟子-唯生一受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於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5.說偈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於苦、樂,非不受覺知,彼於凡夫人,其實大有間。
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捨,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6.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身生諸受
[經文]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
[論說] 又於諸受,心未解脫補特伽羅,但於苦受圓滿領納,猶如一人中二毒箭。二毒箭者,即喻三受,或染心領納,謂由貪、瞋、癡;或相應領納,謂由生等苦。如是彼由現法所有上品苦故,及由現法諸雜染故,亦由後法所有苦故,由是諸處受其染惱。心解脫者,應知一切與上相違。T30,851a

雜阿含-469


七三二(四六九)大海極深嶮處;s.36.4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大海極深嶮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大海深嶮者,此世間愚夫所說深嶮,非賢聖法律所說深嶮。世間所說者,是大水積聚數耳。若從身生諸受,眾苦逼迫,或惱、或死,是名大海極深嶮處。愚癡無聞凡夫,於此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長淪沒溺,無止息處。多聞聖弟子,於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不生憂悲、啼哭號呼,心生狂亂,不淪生死,得止息處。

3.說偈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身生諸苦受,逼迫乃至死,憂悲不息忍,號呼發狂亂,
心自生障礙,招集眾苦增,永淪生死海,莫知休息處。
能捨身諸受,身所生苦惱,切迫乃至死,不起憂悲想,
不啼哭號呼,能自忍眾苦,心不生障礙,招集眾苦增,
不淪沒生死,永得安隱處。

4.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身生諸受
[經文] 愚癡無聞凡夫,於此身生諸受,苦痛逼迫,或惱、或死,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長淪沒溺,無止息處。
[論說] 無思擇力補特伽羅,受苦受時,心極憂悴。即此苦受,若身、若心,現前領納。所餘樂受、非苦樂受,由未斷故而說相應,是如名為現見圓滿冥闇受坑,難得其底。有思擇力補特伽羅,應知一切與上相違。T30,8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