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雜阿含890經


雜阿含89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無為法及無為道跡,諦聽!善思!云何無為法?謂:貪欲永盡,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云何為無為道跡?謂八聖道分: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無為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為,如是,難見、不動、不屈、不死、無漏、覆蔭、洲渚、濟渡、依止、擁護、不流轉、離熾焰、離燒然、流通、清涼、微妙、安隱、無病、無所有、涅槃亦如是說。 

云何寂滅異門施設安立?當知此中寂滅異門,有無量種。謂名為常、亦名為恒,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
[]怎麼叫做寂滅異門施設安立呢?當知道此中的寂滅。異門就是不同的類別,不同的立場來說寂滅,就有無量種的差別。
1)謂名為常,這個寂滅又名之為常,又名之為恆,又名為久住,亦名為無變,亦名叫做有法。這是說出來五門。
a)謂名為常至亦名有法者:當知此翻諸行五無常性而得此名。云何為五?謂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義如攝事分說。與彼相違,如其次第應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a1)這裡這五個名字是翻過來諸行五種無常性而得到這個名字。無常有五個名字,哪五個呢?謂無常性的名字,無恆性一個名字,非久住性一個名字,不可保性,變壞法性。這五個名字的義如攝事分說。與彼無常的五個名字相違反的,如五無常名字的次第,應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a2)第一個是無常性,就是剎那剎那壞故,叫做無常。這個無常就是剎那無常。
a3)什麼叫做恆呢?自體繫屬有限住壽,就是那件事的體性,它繫屬於有限的存在,有限度的時間可以存在。它的體性,雖然是剎那剎那滅,但是它可以存在五千年,它可以存在一萬年。這個一萬年,就是它有限的存在的時間,這個就是恆。就比那個剎那長所以叫做恆。但是五千年和一萬年終究也是要結束,還是無恆。或者剎那無常,叫做無常;一期無常,所以叫做無恆。就是一個叫無常,一個叫無恆。
a4)什麼叫做久住呢?外事劫後決定無住,外事,所居住的山河大地。這個山河大地它住應該是二十個中劫。一增一減說是一中劫,二十個中劫算是一個住劫。成、住、壞、空;一個住劫是二十個中劫。成、住、壞、空都是二十個中劫。成、住、壞、空,算是一大劫。現在這裡說是外事劫後決定無住,就是二十個中劫。外事劫後,就是外邊居住的山河大地,二十個劫以後,決定是結束,這是非久住。本來是久住,但是它也結束,是非久住。
a5)第四亦名無變。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在無常裡面,第四個是指我們的正報。這個壽量,你應該活一千歲,但是還沒有到一千歲,就有可能有其他的因緣把你的生命就破壞,還沒有到時候就死掉,這叫做不可保。而這個地方叫做無變,名字不太一樣。
a6)第五個,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就是人的生命,終究你會活一千年,或者活兩千年。這麼多的時間裡邊,不能說決定是安樂的,也叫做是變壞法,是可破壞的。
a7)現在說寂滅和無常是相反的,所以就叫做常,不是那個剎那,亦名為恆、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就和無常是相反的。

亦名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護、亦名歸依、亦名所趣、亦名安隱、亦名淡泊、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無轉、亦名無垢、亦名難見、亦名甘露、亦名無憂、亦名無沒、亦名無熾、亦名無熱、亦名無病、亦名無動、亦名涅槃、亦名永絕一切戲論。
[]2)
a)亦名舍宅至亦名涅槃者:此中諸名,多分與《集論》同,少分有異,然義可知,如彼應釋。如《集論》說: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何故此滅復名洲渚?三界隔絕故。何故此滅復名弘濟?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此名救護,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歸依?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名勝歸趣?能為歸趣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此名所趣,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此名淡泊,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樂事?第一義樂事故。(此名善事,名別義同。由勝義樂說名勝義善故。)何故此滅名趣吉祥?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不轉?永斷諸趣差別轉故。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此名無垢,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此名無憂,名別義同。憂寂靜故。)何故此滅名不卑屈?離三愛故。(此名無沒,名別義同。不沒三愛中故。)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歎憂苦諸惱亂故。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永離一切散動故。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
a1)此中諸名,多分與《集論》同,少分有異,然義可知,這個道理還是可以明白的。如《集論》所解釋的就可以懂。
1-如《集論》說: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無罪就是沒有苦惱,沒有苦惱而心裡面是喜樂的,這個喜樂的依止處,所以叫做舍宅。就是這個寂滅是個舍宅,是個喜樂的住處。什麼叫做舍宅呢?喜樂所依事故,就是第一義諦的寂滅境界是你的安樂處,是你應該住的地方。我們平常完全是在虛妄分別、在貪瞋癡這裡,在色受想行識這裡、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這是我們的住處。若是我們照見五蘊皆空,一切法是寂滅相,這些住處不可得,就是以寂滅為住處。
2-何故此滅復名洲渚?洲渚是什麼意思呢?洲渚就是大水裡面一個島,叫做洲渚。三界隔絕故,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同它隔絕,你不在那裡住。
3-何故此滅復名弘濟?這個地方叫救護,怎麼叫做弘濟呢?寂滅的境界能夠保護你,能遮止一切的大苦惱、災難的威脅,能夠消除這些事情,能消除這些苦惱,所以叫做救護,也就叫做弘濟。《集論》上叫做弘濟,這裡說救護;救護,使令你得到一個安全的住處。名字不同,義是一樣的。
4-何故此滅復名歸依?這個寂滅境界叫做歸依,歸依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地方沒有虛妄,虛妄就不是歸依處,這個是意樂方便所依處故,意樂就是你的願望,你想要得涅槃,你想要得無生法忍,想要得聖道,想見第一義諦,這個意樂是願。方便是行動;你有這個願,就修學戒定慧,以戒定慧的方便到第一義諦那裡,這叫做方便。意樂是願,方便是行;願、行所依處故。這個寂滅是你的依止處,願也是到這裡,行也是到這裡,願行的依止處。
5-何故此滅名勝歸趣?這個地方叫所趣。能為歸趣,這個寂滅是你所嚮往的地方,你想要到那個地方,就是這裡。這個地方是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最勝,最殊勝的;這個聖人的境界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指這個地方說的,就是你所歸趣的地方,是所依處。
6-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到那個地方以後就沒有恐怖,這是無恐怖的依止處,所以叫做安隱;若有恐怖就不安隱了。
7-何故此滅復名清涼?這個地方叫做淡泊。諸利益事所依處故,對於你有利益的地方,就是在這裡,所以也就是清涼。
8-何故此滅復名樂事?這個地方說善事。第一義樂事故,就是勝義這個地方,這是我們大智慧人所最歡喜的地方,歡喜的事情,此名叫做善事,善事也就是樂事,名別義同。由勝義樂說名勝義善故,由勝義這個地方是快樂的,所以就是勝義的善,叫做勝義善。
9-何故此滅名趣吉祥?這裡叫吉祥,何故此滅叫做趣吉祥呢?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就是為了證得彼吉祥,彼第一義諦。你證得彼,有一個易修的方便,就是聞思修,也就是戒定慧。因為若學習到一個高的程度的時候,戒定慧的修行不是難事,所以易修方便所依處故,是依止處,以此為依止處的。
10-何故此滅復名不轉?這個地方叫無轉。永斷諸趣差別轉故,你若到勝義諦的時候,你不會在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這裡面流轉生死,沒有這個流轉,所以叫做不轉。
11-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所以叫做無漏。就是我們內心裡面這些煩惱,就叫做煩惱魔;遠離這些事情,所以就是沒有漏。此名無垢,名別義同,垢就是漏。
12-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諸法寂滅相又名之為叫做難見,是超過肉眼的境界,也超過天眼的境界,是慧眼、法眼、佛眼的境界,所以是不容易見到。
13-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離開色受想行識這種苦惱的境界,就像人得到甘露似的。
14-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在有餘涅槃的時候,你的清淨心在三三昧裡邊,一切苦都不活動,所以叫做寂靜。若苦就不寂靜。此名無憂,這也叫做無憂。名別義同,無憂就是寂靜,有憂的時候心就不寂靜;無憂,心就寂靜。憂寂靜故,憂沒有了,憂停下來,所以叫寂靜。
15-何故此滅名不卑屈?卑屈就是愛的意思,不卑屈就是不愛的意思。什麼叫愛呢?離三種愛,欲愛、色愛、無色愛,也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愛。遠離這個愛,就是不卑屈的意思,此名無沒,名別義同。不沒三愛中故,不沒就是不陷沒在三愛中。
16-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歎憂苦諸惱亂故,心裡有憂愁、有悲歎,有憂苦諸惱亂故,叫做熾然。現在沒有這些事情,所以叫無熾然。
17-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煩惱是熱,沒有煩惱叫無熱惱。
18-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怎麼叫做不動呢?永離一切散動故,有煩惱就是散動。
19-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涅槃這裡是沒有相的,是一切相都寂滅,是個大安樂住的地方,所以叫做涅槃。這這個地方有個無病,這個地方沒有解釋這個病,但是意思也是一樣,沒有煩惱病。
20-亦名永絕一切戲論者,謂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即色受想行識、離色受想行識都是異不異,現在不可以這麼講。死後當有,死後還有沒有,或當無等,這都是戲論。現在這個寂滅相,入無餘涅槃的寂滅相,一切戲論不能說故,所以叫做永絕一切戲論。

如是等類,應知說名寂滅異門。是名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3)這麼多的異門,這麼多的假名,這麼多的名稱,應知說名叫做寂滅的異門;就是寂滅,但不同的名字解釋。這個不同的解釋,施設不同的名字,這麼多的名字安立在寂滅這個地方,名別而義同,這是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雜阿含72經


雜阿含72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所知法、智及智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所知法?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所知法。云何為智?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云何智者?阿羅漢是。阿羅漢者,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廣說無量,諸數永滅。是名說所知法、智及智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當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經文] 當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論說] 略由三處,總攝一切黑品、白品:一、由所遍知法故,二、由遍知故,三、由成遍知故。T30,790c
[]簡略地說,由三個地方,總合統攝一切黑品與白品。哪三處?一、由所遍知法故,二、由遍知故,三、由成遍知故。

II.所知法
[經文]云何所知法?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所知法。
[論說] 所遍知法者,謂苦諦,集諦,當知總攝一切黑品。T30,790c
[]什麼是所遍知法?就是苦諦與集諦,應當知道總合統攝一切黑品。

III.
[經文] 云何為智?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
[解說] S.22.23諸比丘!什麼是遍知?諸比丘!貪盡、瞋盡、癡盡,此稱為遍知。
[論說] 遍知者,謂滅諦,當知此攝白品一分。T30,790c
[]什麼是遍知?就是滅諦,應當知道這統攝白品一分,因為剩餘的道諦也是白品,所以說是一分。

IV.智者
[經文] 云何智者?阿羅漢是。阿羅漢者,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廣說無量,諸數永滅。是名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論說]成遍知者,謂補特伽羅及道諦。補特伽羅雖是假有,當知亦是白品所攝,此即如來、諸聖弟子。於世俗諦及勝義諦皆悉善巧,依二道理,如實隨觀俱不可記:謂如來滅後,若有、若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皆不可取,亦不可記。所以者何?且依勝義,彼不可得,況其滅後或有、或無?若依世俗,為於諸行假立如來,為於涅槃?若於諸行,如來滅後無有一行流轉可得,爾時何處假立如來?既無如來,何有、無等?若於涅槃,涅槃唯是無行所顯,絕諸戲論,自內所證。絕戲論故,施設為有,不應道理;亦復不應施設非有,勿當損毀施設妙有,寂靜涅槃。又此涅槃極難知故,最微細故,說名甚深。種種非一諸行煩惱斷所顯故,說名廣大。現量、比量及正教量所不量故,說名無量。T30,790c
[]什麼是成遍知?
1)就是補特伽羅及道諦。補特伽羅雖然是假名有,應當知道也是屬於白品,這就是如來、以及眾多的聖弟子。
2)這些人,對於世俗諦及勝義諦全部完全善巧,依照這二種道理,如其真實,隨順觀察這二類都不可記說。哪些情況不可記說?就是如來入滅之後,還存有?還是沒有?還是存有也沒有?或不是有也不是沒有?都不可以取用,也不可記說。
3)為什麼?故且依照勝義來說,彼如來境界不可思議,所以說不可得,不可取相的緣故。何況如來入滅之後或有、或無?為什麼?因為在勝義諦中,假名如來本不可得,何況其滅後,得說有、無。
4)若是依照世俗諦,是在五蘊諸行,假立如來?還是在涅槃,假立如來?
a)若是在五蘊諸行的話,如來入滅之後,沒有任何一個五蘊諸行流轉可得,哪個時候,在什麼地方假立如來?既然沒有如來,如何說有或說無等等言論?
b)若是在涅槃的話,涅槃唯獨是由沒有五蘊諸行的情況下,才能顯示出來,斷絕種種的戲論,自己內心所體證。斷絕戲論的緣故,施設為有,不合道理;也還是不應該施設非有,因為不可因此說沒有,將會損害、毀謗,施設妙有、寂靜的涅槃。
5)又,這個涅槃極度難以知道的緣故,最微細的緣故,說名甚深。各種各類,不只有一個五蘊諸行、種種煩惱斷滅所顯示出來的緣故,說名廣大。現量、比量及正教量所不量故,說名無量。涅槃正是現量得證,如何說言非現量所量?正就是無分別定現量所量,不是散心五識現量所得,因此說現量所不可量。
2.云何無損惱寂滅?謂與一切依不相應,違背一切煩惱諸苦流轉生起。轉依所顯真無漏界,如說:苾芻永寂滅名真安樂住。又如說:言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我終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由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故我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T30,577b
[]1)什麼是無損惱寂滅?入無餘涅槃以後,與那八種依都是不相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一切煩惱的生起和一切苦的流轉,是相違背;也沒有煩惱的生起,也沒有諸苦的流轉的生起。棄捨色受想行識,這時候顯現出來的是真實、沒有一切漏的世界,就是真如。
2)如佛所說:苾芻永久地沒有這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完全入於不生不滅,名真安樂住,這是真實的、大自在的境界,沒有苦惱。
3)又如經上佛這樣說:是真實有阿羅漢!聖人的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有這個事啊!聖境是有。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這個事也是有。
《披尋記》一六七八頁:
實有無生無起等者:《集論》中說:何故此滅復名無生?離續生故。何故此滅復名無起?永離此後漸生起故。何故此滅復名無作?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集論五卷十五頁)又云:何故此滅復名無為?離三相故。(集論五卷十四頁)此說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皆應準釋。胎卵二生託生以後,身分圓滿仍未出時,名等生起。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十卷二頁)今謂此滅,說名無等生起。如是一切,由第一義說名實有,簡彼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彼唯世俗,說名有故。
[]實有無生無起等者,
a)《集論》中說:何故此滅復名無生。無餘涅槃的離一切相的境界,怎麼叫做無生呢?離續生故,沒得聖道的時候,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是相續不斷。若是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就再也不相續生;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永久地寂滅,不生。
b)何故此滅又叫做無起?是永離此後漸生起故。色受想行識一剎那間現起,叫做生。什麼叫無起?它要逐漸地增長廣大,叫做起。初一剎那叫做生,後一剎那以後逐漸地生起,叫生起。在無餘涅槃裡面,沒有生、也沒有起。
c)這個寂滅相怎麼叫做無作呢?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就是諸業的依止處,煩惱的依止處,就是心。阿賴耶識就是業力的依止處,和煩惱的依止處。入於無餘涅槃的時候,無餘涅槃不作業的依止處,也不作煩惱的依止處,所以叫做無作。
d)又云:此滅叫做無為,是什麼意思?它遠離生、住、滅的三相。
e)胎卵二生託生以後,胎和卵的這兩種眾生,初開始在託生以後。身體各部份都圓滿
,但是還沒有出胎,也沒有出卵,這個時候叫做等生起。什麼是等?就是遍滿的意思。等生起,就是還沒有出卵、出胎的時候。所以,無等生起,就是沒有等生起。義如有尋有伺地說。現在這裡說這個滅,叫做無等生起。
f)如是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這一切,由第一義說名實有,第一義的無為法叫實有。實有這裡邊,沒有生、沒有起、沒有作、沒有為、沒有等生起。
g)把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挑出去,安立這個無為的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那是世俗諦的安立,叫做有;現在第一義諦,就不是那個有,它是實有。
4)若是這位修行人成功,將來沒有有、沒有生、沒有起、沒有作、沒有為、沒有等生起。我以後不會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那要怎麼說呢?由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故我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這個修行人能得到無餘涅槃的境界,所以,我現在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
《披尋記》一六七九頁:
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等者:此中義顯若於未來當入涅槃,即於現法不說有永出離。由現法中入般涅槃,是故亦說有永出離。由是證知有此寂滅。
[]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等者:此中義顯,若於未來當入涅槃的話,即於現法不說有永出離。你當入無餘涅槃,叫做有永出離。你現在沒有入無餘涅槃,就不說你有永出離。由現法中入般涅槃,由於這位聖者他現在就能入無餘涅槃,是故亦說有永出離。從這裡可以證明這個寂滅是有。

世尊依此密意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是謂寂滅。由於此中,所具功德難了知故,名為甚深。極寬博,故名為廣大。無窮盡故,名為無量。數不能數,無二說故,名為無數。T30,577b
[]世尊依此密意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是謂寂滅。
1)由於在這個無餘涅槃裡邊,也就是真如裡邊的功德,很難明白,所以叫做甚深。
2)這個道理是寬博,所以叫做廣大。
3)色受想行識,它不能長久,終究是要滅,有窮盡。但是聖者入無餘涅槃的境界是沒有窮盡的時候,所以叫做無量。
4)用這個數字不能去形容它,為什麼呢?沒有差別的說法;若有差別,就可以數一二三四五。所以叫做無數。
《披尋記》一六七九頁:
由於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謂此涅槃所具功德唯內所證不可思議,名難了知。又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故,名極寬博,及無窮盡。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名無二說。由是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
[]由於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謂此涅槃所具功德唯獨聖者他的心智所證悟,是不可思議,名難了知。又佛菩薩的無住涅槃,不住無餘涅槃,也不住有餘涅槃,也不住有為,也不住無為,也具足一切無為的功德。為什麼?因為佛菩薩的大悲心,常安住在一切有情利樂事,就不住在無為;度化眾生而無眾生可度,又不住在有為,所以叫做極寬博,就是廣大,利益眾生的事情非常廣大。在有為這上面說寬博。及無窮盡,就是利益眾生這個事,他的大悲心沒有窮盡的時候。一切言說的戲論,不能形容它,所以叫做無二說。由是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

云何此中數不能數?謂有、非有不可說故,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所以者何?由此清淨、真如所顯一向無垢,是名無損惱寂滅。T30,577b
[]1)云何此中數不能數?謂有、非有,不可說故。因為真如的境界離一切相,那裡面沒有名言,所以你沒有辦法分別、思惟、言說。也不可以說有,也不可以說非有。為什麼?它離一切相故,不可以說有。但是,它又能廣度眾生,所以不可以說非有。2)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就是即色受想行識,離色受想行識都是不可說的。它是離一切相,不可以說它是色受想行識;但是它又能現色受想行識,廣度眾生,所以,也不可以說即,也不可以說離。所以者何?就是這個大阿羅漢,或者這些大菩薩,那個無住的境界,是清淨真如所顯現。他的境界所顯現,是清淨真如的境界,一向是沒有垢染。是名無損惱寂滅。

參考:中觀論頌講記,觀如來品第二十二
1)佛在阿含經中,對外道的邪執,每以『無記』答覆他。這就是說:勝義諦中,這一切無從說起。現在論主約此深義,顯示如來的勝義不可思議。一 般外道說我及世間,有常無常等的四句,有邊無邊等的四句。初四句是:我及世間常,我及世間無常,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我及世間非常非無常。後四句是:我及世間有邊,我及世間無邊,我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常無常等的四句,是約時間說的,邊無邊等的四句,是約空間說的。如說我有邊,在身體中,如米大、豆大、指大,受空間的限制;說我無邊,我遍一切處,無所不在,就是小我遍通於大我。後二句只是從初二句演出的。緣起有的如來,即緣起的我,意義相同。外道說我有此八句,說如來也就有此八句。外道的這種分別,以性空的正見觀察,在諸法寂滅相的性空中,根本是無有常無常等的四句的;在諸法寂滅相的性空中,也根本是無有邊無邊等四句的。為什麼呢?諸法性空中,是畢竟清淨的,那裡有這些不正的邪見?如加以批評,時間上的常無常,有斷常過;空間中的邊無邊,有一異過。外道雖以我及世間,分別常無常等,但這是以緣起如來的畢竟空寂性而遮破的。
2)外道常以十四句難佛,佛因沒有這些事實,一切置而不答。除了上列的八句外,還有六句是:如來死後去,如來死後不去,如來死後亦去亦無去, 如來死後非去非無去。身與命(我)是一,身與命異。死後去不去,就是有無問題;去不去,就是有沒有如如不變的如來,到死後去。有如來到後世去 ,死後就有如來;不到後世去,死後就無如來。所以去後世就是有,不去就是無。外道所問的如來,即神我,有此四句。佛陀異名的如來,入無餘涅槃後,在不在,有沒有,去不去,也同樣的引起常人的推論。然以佛法真義說 ,這都是戲論,根本是自性實有見的妄執。邪見深厚的人,聽說如來入涅槃,不知涅槃界即一切法的本性空寂,不可以有無分別,妄說入涅槃界即無有如來,這怎麼可以?就是阿羅漢入涅槃,佛也不許說沒有,沒有就是墮入無見的。佛世時,有一比丘說:入無餘涅槃,什麼都沒有。尊者舍利弗等,制止他不要這樣說,這樣說是錯誤的。他不肯接受,佛就叫他來問他:五蘊是無常嗎?是無常的,世尊!無常是苦嗎?是苦的,世尊!苦的是無我嗎?是無我的,世尊!無我離欲入解脫,可以說有無嗎?是不可的, 世尊!既不可以說有,又不可以說無,你為什麼說入無餘涅槃,一切都無有呢?你是愚癡人,你是邪見人!佛不客氣的呵責了他。所以說死後無有,這是極大的邪見!有的以為如來及阿羅漢入涅槃,不可說沒有,應該是有的,不過是真常微妙的不思議有,以為有是可以說的。不知想像為妙有、真有,還是邪見,在緣起假名中,說有、說無,都不是真實。在如來現證寂滅相中,如何可說?所以分別說有,也是非理的。這執有的邪見,比較執空的邪見要輕微些。說有只是一種執著,執著有如來,可以說如來有種種功德,顯示如來的崇高偉大,教人生信心,捨惡行善,還不至於導人作惡。說無,那不但是執著而已,簡直斷人行善之門,引人走上撥無因果的惡道,這該是多麼的危險!經中說:『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可起空見如芥子許』,也可知執無的過失了。有是從緣起法的存在而說的,無是從存在法的否定而說的,這都是世俗的,假名的。真正悟入畢竟空性,得究竟解脫,『滅者即是不可量』。阿含經以從薪有火,薪盡火滅作喻;此火的滅性,不可說何處去,更不可說有說無了。畢竟空寂,是超越有無而不可以有漏心分別是有是無的。後期的大乘佛教,強調『如來實不空』的妙有,以性空為不究竟,這顯然是執著如來是有了。否則,畢見空寂性,離一切戲論, 如何執為不究竟?以性空為究竟而假說妙有,已經容易混入梵我的真常妙有論,何況說不了義呢?中期佛教者說:如來以性空為法身,不可說有說無,也唯有超情絕見,才能保持佛教的特色。所以在諸法性空中思惟如來死後去死後不去,是不可以的。因為如來從本已來,就是畢竟性空的 。如來在世時,破斥外人有無的推論,以不答覆表示此意。可是,如來滅度以後,有所得人,邪見深厚,又紛紛的分別他的是有是無,是有無。灰身滅智的無,與常住微妙的有,同樣的是戲論。戲論是虛妄分別,以為是確如所說所知的。如來超過了戲論,其實阿羅漢等都過戲論的。所以外道以有無等問佛,一概不加答辯。可是世間的人偏要妄自推度,生起種種的戲論,分別如來的是有是無。從自性見出發的戲論,是破壞慧眼,障覆了真智的。有此等戲論,即不能體悟寂滅性,不見法,也不能真見佛了。這唯有破自性見,遠離種種戲論,開般若慧眼,才能真見如來法身。
3)上面說戲論者,永不見佛,或者又要以為離執者能親見如來常住不變。所以,更說此一頌。如來在世時,有緣起的假名如來。此緣起如來所有的實性,就是世間性,不要以為離世間法,別有如來。這是即緣起而顯示本性空寂的。如來的本性,即畢竟空寂,與世間法的性空,平等平等 。所以說:如來無有實自性,世間也就是無有實自性的。在此緣起假名的性空中,如來與世間同等的。在無自性的畢竟空中,世間與如來也沒有差別的,法法都也是平等的。『生死即法身』,約此意說。如來在世,尚且是『若欲見佛者,應觀空無相』,何況如來滅度以後?
 

雜阿含684經


雜阿含684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受、想、行、識亦如是說。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知,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復次,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為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何等為如來十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業法、受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如來、應、等正覺成就此力,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應、等正覺禪、解脫、三昧、正受,染惡、清淨、處淨如實知,是名如來第三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知眾生種種諸根差別如實知,是名如來第四力,若成就此力,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悉知眾生種種意解如實知,是名第五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悉知世間眾生種種諸界如實知,是名第六如來力,若於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於一切至處道如實知,是名第七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於過去宿命種種事憶念,從一生至百千生,從一劫至百千劫:我爾時於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樂覺、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我於彼處死,此處生;此處死,彼處生,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實知,是名第八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以天眼淨過於人眼,見眾生死時、生時,妙色、惡色,下色、上色,向於惡趣、向於善趣,隨業法受,悉如實知:此眾生身惡業成就,口、意惡業成就,謗毀賢聖,受邪見業,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惡趣,生地獄中;此眾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正見業法受,彼因、彼緣,身壞命終,生善趣天上,悉如實知,是名第九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復次,如來諸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第十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云何如來十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
[]怎麼叫作佛陀的十種智慧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

1.別顯
當知此中諸有所言所說所宣,一切如實皆無虛妄;故名如來。
[]我們要知道這裡面說的如來的含意是什麼?就是佛陀所宣說的都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作如來。所言、所說、所宣分三句話來說,應該怎麼解釋呢?所言就是素怛纜,就是契經。所說就是毗奈耶,佛所說的毗奈耶。所宣就是佛所說的阿毗達磨論。這三種都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作如來。如來,就是佛陀成就大智慧,覺悟諸法如,後來又由大悲心,從如中來,來到世俗的世界來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為眾生所說的都是真實不虛,所以叫作如來。

1.1.處非處智力
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是名為處;亦名建立、亦名為依、亦名為起。淨不淨果不平等因與上相違,是名非處。
[]1)淨不淨果,清淨的果報和不清淨的果報,就是善業所得的果報名之為淨,惡業所得的果報叫作不淨。這兩種果報從什麼地方來的呢?不是從不平等的地方來的。什麼叫作平等?什麼叫作不平等呢?就是善果由善因來的就叫作平等。如果是罪惡的果報從善因來,那就是不平等。但是沒有這個不平等的道理,是非不平等,不是從不平等的地方來。
1-如實轉因,它是從那個真實是它的生起之因;譬如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不是從大梵天那裡來,若是從大梵天來的,就是不平等。轉是生起的意思,就是事實上是真實是它的因,叫作如實轉因,如實生起之因,這就叫作處,就是從這裡現起的。
2-這個處也叫作建立的意思,就是從這裡建立的,清淨的果報和可愛的果報,從什麼地方建立呢?從善法建立。這不可愛的果報從罪惡建立,這就叫作處。
3-亦名為依,依就是依託,也就是依靠,依靠它才建立這樣的果報的,沒有它作依託,這件事不能成就。所以善因為善果的依止處,惡因為惡果的依止處,所以叫作依。
4-亦名為起,起就是生起,善的果報從善因生起的,罪惡的果報從惡因生起的,這就叫作處。
a)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者:淨不淨業能感淨不淨果,如是因果非不平等。即以此因為依處故,如實智生。由是說言如實轉因。若諸如來應正等覺,如實了知能正宣說,名處智力。
a1)淨不淨業能感淨不淨果,清淨的思想活動、不清淨的思想活動,能招感清淨的果報、不清淨的果報。這樣的因果這就是平等,不是不平等。就是這樣的善因或者惡因,為淨果不淨果的依止處。如實智生,如實的智慧就是從這裡現起的;如果說是大梵天能建立一切因果,若有這樣的認識,就不是真實的智慧,它和事實不相合。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叫作如實轉因,它是真實的生起之因。佛陀能夠真實的了知世出世間因果的道理,所以,能正確的宣說這件事,所以叫作處智力。
5-淨不淨果這兩種果報,如果你認為是不平等的因現起,就是與前面說的道理是相違反的,就叫作非處,就是不合道理。
a)淨不淨果不平等因等者:若執非因以為是因,是名不平等因。即以此因為依處故,顛倒智生,不如實轉。由是說言與上相違。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於此非處如實了知能正宣說,名非處智力。
a1)如果你這個人的思想,固執不是這件事的因,你認為就是這件事的因,就是不合道理,是名不平等因。就是因為你認為不平等因為一切法的依止處,這樣的智慧因此而生起,不如實轉,這個智慧不符合事實,和事實不相符合。轉是現起。因為這樣的意思和前面說的相違、相矛盾。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於此非處如實了知能正宣說,名非處智力。

遠離一切增上慢智,說名如實。
[]2)遠離一切增上慢智,遠離對一切法的理解有增上慢、這樣的智慧。
1-增上慢,就是你所理解的和事實不相符合,有所增加,或者是損減,都叫作增上慢智。他所理解的他不知道是錯誤的,認為是正確的,但事實上是錯,這叫作增上慢智。如果知道自己說的是不對的,叫妄語。他不知道自己說錯,所以他說的話不是妄語,但是和事實不符合這叫增上慢。就是他沒有智慧,他認為他有智慧,這是增上慢。現在佛陀遠離一切增上慢的智慧,所以叫作如實,就是能契合真實。

若一切智、若無滯智、若清淨智,當知說名遠離一切增上慢智。如是一切智等諸句,當知如前最極無上菩提品記。
[]2-怎麼叫作離慢呢?若是你有一切的智慧,你又有無滯智,你又有清淨智,你具足這三種智慧,當知說名遠離一切增上慢智。如是一切智等諸句,這三種智慧,當知如前面在〈菩提品〉有記,在那裡有解釋。
a)若一切智等者: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暫作意時遍於一切無礙速疾無滯智轉,不由數數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名無滯智。一切煩惱並諸習氣畢竟斷故,名清淨智。義如〈菩提分品〉說。
a1)於一切界,界有器世界、有情世界、法界、調伏界、調伏方便界,這就包括一切的差別的事情。一切事,有有為的事、有無為的事。一切品,有善、有惡、有無記的品類的差別。一切時,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你能通達一切界、通達一切事、通達一切品、通達一切時,在這裡面沒有障礙的活動,這叫一切智。
a2)暫作意時,就是很短的時間,心裡面思惟觀察。普遍遍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能無障礙的、迅速的就通達,沒有滯礙,在這裡面沒有一點障礙。不需要一次又一次的作意,要動其心思惟那件事。就是心裡一動就能普遍的明白一切法。這叫作無滯智。
a3)什麼叫作清淨智?清淨是對染污說的,什麼是染污呢?就是煩惱,就是貪瞋癡這些煩惱,一切的煩惱。並諸習氣,這習氣是煩惱的種子。煩惱一動的時候,在內心裡面就造成一種相似的力量,所以叫作習氣。煩惱和煩惱的習氣畢盡斷故,究竟的消滅,名清淨的智慧。如〈菩提分品〉說。

數之次第最居其首,故名第一。以無上故;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
[]3-處非處智力在十個數目的次第的排列上看,它是最居其首,它居在前面,所以叫作第一。
4-佛的這個智慧力是最極圓滿的,沒有能夠超過他。
a)以無上故者:義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故名無上。此即初義釋名為力。
a1)無上這句話的義,表示什麼呢?於大眾之中正師子吼,就是佛陀很鄭重的如師子吼似的,所以叫作最殊勝的智慧。此即初義釋名為力,這是第一個解釋。
5-佛的智慧力為什麼會那麼殊勝呢?就是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是很多的,一切種,很多種類的饒益眾生的事情,但是在佛這方面有這樣的功能,全面的能和眾生的利益相應,這是佛的智慧。
6-佛這樣饒益一切眾生,有一些魔怨不高興這件事,來障礙佛陀利益眾生的事情。這件事佛陀怎麼樣呢?佛能夠究竟的超越一切魔怨的大威力,能超過他們的威力,說名為力。以無上故,這句話是總說,下面這兩句是別說的,就叫作力。魔怨,魔是佛法的怨,他不高興佛度化眾生,所以與佛法為怨,所以叫作魔怨。
a)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者:饒益有情有十一相,名一切種。如〈戒品〉饒益有情戒說應知。

攝受如實圓證因故;如其所欲皆能現行,自在轉故;說名成就最上涅槃。以無上故;說名為大。
[]3)現在再總起來顯示處非處智力的大意。
3.1)佛陀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智慧呢?
1-攝受就是成就,成就如實的圓證這樣智慧的因,所以得這樣智慧的果。智慧不是自然有的,是佛陀無量劫來作種種功德的因,現在得這樣的果。因成就,圓滿的證悟大智慧的因,所以有這樣的智慧。
2-有這樣的智慧,有什麼作用呢?就如佛陀所欲的、所想要成就的事情,就能表現出來這個行動,很自在的成就所計劃的事情。說名成就最上涅槃,前面是說攝受如實圓證因,是說得如是智慧的因成就。有如是因成就這樣的果,果成就以後有什麼作用呢?如其所欲皆能現行,自在轉故,這是智慧發生作用的相貌。
3-佛能夠有這樣自在的作用,所以就是成就最上的涅槃。在經論裡面說,阿羅漢也可以得涅槃,第八地菩薩以上,要想入涅槃也是可以,但是功德都不圓滿。現在佛所成就的是最殊勝的涅槃,最圓滿的涅槃。為什麼稱佛的涅槃是最上呢?因為他是最殊勝的,沒有其他的人能高過佛的,說名為大,所以叫大涅槃。
a)攝受如實圓證因故等者:〈決擇分〉說:若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所有一切善及無記諸法種子皆被損害。如來涅槃、當知不爾。一切善法種子不被損害,是名攝受如實圓證之因。及能轉得內緣自在,名如所欲自在而轉。如是說名成就最上涅槃。以無上故,名大涅槃。
a1)〈決擇分〉說,若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若聖弟子可以作兩個解釋,就是佛是聖,這個人是佛的弟子,所以叫聖弟子。或者說佛這個弟子已經得阿羅漢,所以稱之為聖,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他將要契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涅槃有兩種,一個是有餘涅槃,一個是無餘涅槃,就是他是證入不生不滅,但是還有色受想行識的存在,叫作有餘。現在阿羅漢要入無餘涅槃,就是滅掉色受想行識的時候,叫作無餘。
a2)將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內心裡面所有一切的善法,就是他久遠以來在佛法裡面栽培的善法,成就的戒定慧這一切善法。及無記諸法,就是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這些諸法的種子,都被阿羅漢要入涅槃的那一念心消滅,惡就是他得阿羅漢的時候已經消滅愛見煩惱。
a3)若聖弟子,阿羅漢入涅槃的時候,有這樣的情形。若佛陀本人當知不爾。一切善法種子,佛陀發無上菩提心之後,在佛法中栽培的善法的種子,不被佛證入涅槃的時候所傷害,它還繼續的存在。是名攝受如實圓證之因。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所有有為的一切法完全消滅,就是入於不生不滅。所以從唯識宗的立場,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就永久是這樣,不可能再發無上菩提心廣度眾生。是名攝受如實圓證之因,就是從發無上菩提心以後,所成就的一切善法,完全還存在而沒有失壞。
a4)他所成就的無量功德善法都存在,另外還有什麼事情呢?能轉得內緣自在,就是前一剎那沒有成佛的時候,功德還沒有圓滿,一剎那間成佛的時候,就是轉得內緣自在,轉得是進一步,進一步的成就內緣自在,內就是心,心的大自在的境界。名如所欲自在而轉。前面這兩個意思總起來,這叫作成就最上涅槃。以無上故,名大涅槃。

八支聖道所證得故;遠離一切災患畏故;名仙尊位。
[]3.2)佛陀的最上涅槃是怎麼成就呢?是八支聖道所證得故,成就八支聖道以後,能遠離一切災患、一切恐怖,完全消滅,所以得到大自在,這時候就名之為仙尊位。仙尊位就表示八支聖道成就,遠離一切災患畏,所以叫作仙尊位。

能自了知自所證故;說名自知。
[]3.3)佛陀得無上菩提之後,自己了知他自己所成就的境界,叫作自知。

既自證已,由哀愍心,廣為有情等開示故;名轉梵輪。何以故?謂諸如來有是增語,說名為梵,亦名寂靜、亦名清涼。最初能轉,從此已後餘復為餘,如是展轉梵所推運,周旋一切有情眾中,故名梵輪。
[]3.4)佛陀既然自己圓證大涅槃以後,哀愍眾生的苦,所以要利益眾生。
1-怎麼利益眾生呢?廣大的為一切有情平等的開示離苦得樂的法門,這就叫作轉梵輪。前面是說佛陀自己得大涅槃,遠離一切災患畏,能自了知自所證,這是自己的功德圓滿。轉梵輪是普度眾生的意思。
2-什麼理由這麼說呢?謂一切的佛,他有這麼一句話,有這麼一個名字,說名為梵。增語,一切法是沒有名字的,現在給它立個名字是增加的,增加上一句話,所以叫做增語。梵就是清淨的意思。
3--亦名寂靜,謂諸如來有是增語亦名寂靜。寂靜,是對煩惱說的,有煩惱的人心裡面不寂靜,心裡面動亂。佛陀心裡沒有煩惱,所以心裡是寂靜。
4-亦名清涼,眾生心裡有煩惱就是熱惱,現在沒有煩惱就清涼自在。
5-梵輪就是為眾生宣說佛法。佛是最初能轉梵輪的,一開始是由佛陀才能為眾生說法。從佛陀轉法輪之後,聽佛說法的人修學聖道,也得聖道,其他的人,像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也能夠隨順佛陀,學習佛陀為眾生轉法輪,所以餘復為餘。
6-如是展轉梵所推運,就是這樣展轉,一代一代的佛陀的弟子得聖道的人繼續的說法,繼續為眾生轉法輪。這都是展轉的梵所推運,這個梵都是要成就聖道的人,佛是梵,佛的弟子得聖道也名為梵,就是相續不斷的來推運,來推動佛法的運轉。
7-周旋一切有情眾中,周遍的活動在一切有情眾中,故叫作梵輪。

自顯墮在最上施設無上大師圓滿攝故;能說彼道對治一切餘邪道故;於道怨敵異論現前無怯弱故;為欲勝伏一切他論,宣揚廣大無上論故;名大眾中正師子吼。
[]3.5)自顯墮在最上施設,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也顯示自己是繫屬於最上施設,墮是繫屬於。
1-最上施設,一切的名言都是安立的,所以叫作施設。但是現在這裡說的施設是最殊勝的。
2-無上大師,佛是最殊勝的大師,佛一切的功德圓滿,所以是最上大師,屬於這一類。
3-佛能夠自己成就這樣的無上菩提,也能宣說彼無上菩提道來對治其餘的邪道,就是來轉化其餘的邪道,使令他們也能成為正知正見的聖者。
4-佛陀為眾生說法的時候,於道怨敵,是道的怨敵,不同於佛法的正知正見的這些異論者,這些邪知邪見的人現前的時候,佛是沒有怯弱。
5-因為佛陀在這個世界上宣揚梵輪,宣揚佛法,同時也有其他的,與佛為怨為敵的異論者,也在這裡宣揚邪知邪見,所以佛一定要降伏這些人,為欲勝伏一切他論,宣揚佛陀的廣大無上的梵輪,故名大眾中正師子吼。

以要言之,當知此中顯發辯了施設開示,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
[]4)簡要的說,當知這裡前面這五段文,其中的要義就是顯發佛的大意來辯了其義。
1-顯發就是標出來這個大意,然後再把它說明白,叫辯了。
2-施設,就是假借名言,把那個大意,把它安立出來,施設名言,然後根據這個名言開示其義。當知此中顯發辯了施設開示,顯發辯了約義說,施設開示約名說,名和義還不能分開。
3-前面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顯發辯了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施設開示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自利行滿,就是佛自己由因至果得無上菩提,這樣的德行圓滿。利他行滿,佛為眾生說法轉大法輪,轉梵輪,是利益眾生的德行圓滿。這兩種德行總合起來,就是自利利他功德都圓滿,是不共於其他的修行人。
a)以要言之等者:此中結顯前說三種略義,自利行滿,結顯經說成就最上涅槃。利他行滿,結顯經說能轉梵輪。自利利他圓滿不共,結顯經說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a1)這裡面就是把前面的文結束,結束的文裡面顯示出來前文所說的三種略義,就是三種要義。那三種呢?自利行滿這一句話,就是結束顯示前面經說的成就最上涅槃,成就最上涅槃就表示佛的自利行滿。
a2)這裡說利他行滿這句話,就是結束這一段文,顯示經裡面說的能轉梵輪那句話。能轉梵輪那句話就是利他行滿。
a3)自利利他圓滿不共這句話,結顯經說於大眾中正師子吼這句話。

復有異門。此中略義,謂所應得勝方便。此勝方便,一切眾會隨所樂欲,或天或人一切皆從我所獲得此勝方便。如病除愈,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如彼疾病除愈方便,當知此顯轉於梵輪。如遮一切邪醫,自稱顯已決定能愈眾疾,當知此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5)復有不同於前面的文句。這裡面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所應獲得的勝方便。這所應得的勝方便,就是得大涅槃的勝方便。什麼方法能得大涅槃呢?就是你若得到勝方便,就能得大涅槃,所以想要得大涅槃你要先得到勝方便,這勝方便是我們應該成就,就是殊勝的方法,應該就是八正道。
1-這個勝妙的方便法門,一切眾會,不管是相信佛教的眾會,其他的也應該在內。隨所樂欲,隨他所歡喜的,或者他是天,或者他是人,都要從佛這裡才能得到這個勝妙的方便,其他的人不知道什麼叫做勝方便的。
2-如病除愈,人有病,要看醫生吃藥,才能把這個病治療好。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這表示什麼意思呢?一切眾會皆要從佛這裡得到勝方便,這話什麼意思?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這表示佛陀自己知道他已經成就大涅槃,所以他才有這個勝方便。
3-如彼疾病除愈方便,就像那個人有病,但是他現在已經吃藥病好了,他有這個除病的方便。如彼疾病除愈方便這句話表示什麼意思?當知此顯示佛陀能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意思,轉於梵輪,能轉大法輪。
4-如遮一切邪醫,也就像醫生,有的是他是正醫,也有的是邪醫,正醫能遮一切邪醫,除滅一切邪醫。自己對別人宣布我是好醫生,顯示自己。決定能夠治好一切眾生的病,佛陀說佛法也是這樣意思。當知此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a)復有異門等者:此中更顯三種略義,名有異門。究竟自義所應證法,名所應得。能得彼法決定勝道,名勝方便。此勝方便皆由如來現等覺已,能正宣說令聖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由是說言一切皆從我所獲得。如是總顯前說三種略義,下更分別,如文可悉。此中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即前所說成就最上涅槃應知。
a1)此中再重新顯示這三種要義,名有異門。圓滿的自己的第一義,所應成就的涅槃法,名所應得。就是涅槃法是所應得。
a2)能得彼法決定勝道,能成就涅槃的那個法門,那是決定勝道,決定能勝利的。決定勝道叫作勝方便,就是八正道。
a3)此殊勝的法門就是八正道,皆由如來現等覺已,得無上菩提以後,才能夠無錯誤的、很正確的為一切眾生宣說此八正道。使令佛的弟子,一切的正士,這一切想要得聖道的人,完全要依賴此法才能出離大苦海,由是說言一切皆從我所獲得。如是總顯前說三種略義,下面更說出來,如文可以知道,也就是這一段文如病除愈,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這以下這文。此中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即前所說成就最上涅槃,最上涅槃就是安隱處。

1.2.自業智力
若有諸業已作、已增、已滅,名為過去。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亦非正作,而是當作,名為未來。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而是正作、正造、正為,名為現在。
[]1)什麼叫作業?先約時間來說。假設這個人有很多的業力,業力就是由內心裡面有所希求,然後為了完成自己的希望,而有所行動,你這樣作過就有了業,時時作,那麼你的業力就很多。從佛法的開示上看,從無始以來我們就這樣作,所以業力是很多。心動以後你表現在語言上,表現在行動上,在時間上看剎那剎那過去,但是它還造成一個力量,在你心裡面保存下來。
1-若這件事你已經這樣作了,你心裡面有個目的,有個想法,然後你就採取行動這樣作,作了以後,表面上好像沒有什麼事。
2-已增,增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在作業的時候,通過你的身口意,在時間上是過去,但是你心裡面還保存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它將來還會發生作用,將來你還是要再繼續作。你作惡事也好,作善事也好,在你心裡面留存一個力量。因為你歡喜的關係,這力量一發作的時候,還要再作,這就是作了又作,作了又作,所以叫作增,就會越來越多。
3-已滅是什麼意思呢?他有了這樣業的因,將來會得果報的,果報消失就結束,所以叫作已滅。我們作的業,是已作、已增、已滅,這件事過去了,但是過去又不完全過去,因為熏習的種子還在你心裡頭,它還要發生作用。
4-若有的業還是有,但是並不是已經作,你沒有作也沒有增,當然也沒有滅,也不是現在正作。而是將來還是要作的,不可能不作,名為未來,這樣就是屬於未來的事情。
5-若有諸業,或者是善業、或者是惡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不是過去的,而是現在正在作這件事,這就是現在。正造是什麼意思呢?這件事還沒作完,還繼續作。正作是已經作好了,正造還沒作好還要繼續作,分這麼兩種,都叫作正為,正作也叫正為,正造也叫正為。這是現在造的業。

如是諸業品類差別,復有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
[]2)前面說有過去的、有未來的、有現在的業,但是品類上還有差別的,有多少差別呢?有三種差別,所謂身業、語業、意業。表現在行動上,就是身業,表現在語言上就是語業,也可能沒有表現在身,也沒有表現在語,只是內心就是意業。但是有身業、有語業,也一定有意業,一定是要有心的。

法受分別,復有四種。如前廣說。謂有法受,得現世樂,後苦異熟,乃至廣說。又此諸業現法當來,有益無益,加行差別,如應當知。
[]3)你造了業會得果報,得果報你就要受這個果報;我造業我受果報,你造業你受果報,我不造業我不受果報。現在不說我,說法,沒有我,只是有色受想行識的法,只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法,這個法來接受你以前業的果報,所以叫法受。
1-法受的分別復有四種不同,如前面在聲聞地有說過。謂有的事情你在受的時候,得現世樂,現在感覺到不錯,感覺到滿意,後來就不是樂了,就是苦惱的果報。得現世樂後苦異熟這件事應該再詳細說,但是這裡就不說。
2-前面說分位,分位就是在時間上、在苦樂上有差別。現在是加行。又此你的身業、語業、意業,或者是善業、惡業,或者是現在有利益、或者無利益。或者是你現在造了業,將來得到好處叫有益,或者沒得到好處叫無益。就是現法也有有益、無益的差別,當來也有有益、無益的差別。
3-你得的果報有有益、無益的差別,你身語意努力作這個業的時候,也是有差別的。如其所應你應該知道。這裡沒有詳細說。
a)法受分別等者:謂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如是名為四種法受。由此諸業或有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或有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名為四種加行差別。義如〈自他利品〉中說應知。
a1)謂有的法受,現在你作這件事,得到一些滿意的感覺,覺受。將來的時候可不是,跑到三惡道,受苦異熟。
a2)有的是這樣,有的事情你現在感覺到很辛苦,於當來世你可是受樂果報。
a3)或者你作的這種事情,現在也感覺到滿意,於當來世也受到滿意的果報。
a4)現在和當來都是受苦惱的感覺。如是名為四種法受。
a5)由此諸業或有此世,就是現在世能對你有利益,將來就不見得有利益。或有將來你會得到滿意的果報,不是現在世。或有此世及於他世都是有利益。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名為四種加行差別。義如〈自他利品〉中說應知。

若所造業,依此方所,是名為處。
[]4)若所造的業,在這個地方造的,這就叫作處。造業的地方也有關係。

若所造業,以有情數非有情數為所依事,是名為事。
[]5)若你所造的這個業,這個時候你是以有情數,屬於這個範圍造的業,或者是非有情數造業的,這就叫作事,就不一樣,也是有差別的。

若所造業,以不善根或以善根為因緣起,是名為因。
[]6)若所造的業,以不善根,就是貪瞋癡是不善根,你以貪瞋癡來造這個業,就是不善根。或以善根為因緣起,或者是不貪不瞋不癡,或者是信進念定慧,用這樣的因緣造業,就是善根為因緣起,是名為因。

若所造業,感愛非愛過失功德相應諸果,是名異熟。
[]7)若所造的這個業,將來感受不可愛果,有過失。或者是所造業感受的是功德,沒有過失,是功德相應諸果。這就是或者是善或者惡的果報不同,是名叫作異熟,異熟就是果報。

如是略說一切時分,一切品類,一切分位加行差別,一切方所,一切依處,一切因緣,一切過患及與功德。於此一切種類差別,皆如實知;是名如來自業智力。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8)如是略說,一切時分的不同,一切品類的不同,一切分位加行的差別,一切方所的不同,一切依處,一切因緣,一切過患及與功德的差別。眾生造業的時候,有這麼多的種類的差別,佛陀都能真實的了知,沒有錯誤的了知,是名自業智力。除了上面所說的,不能再超過這個,也不能再增加什麼。
a)如是略說一切時分等者:前說過去未來現在,是名一切時分。身語意業,是名一切品類。法受分別,及與諸業加行差別,是名一切分位加行差別。餘易了知。

1.3.靜慮解脫等持業智力
1.3.1.說靜慮等
有四靜慮有八解脫。即由如是靜慮解脫,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隨所樂事,皆能成辦。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時、當知說名等持等至。
[]1)有四靜慮有八解脫。
1-在眾生的世界,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這三個世界,現在說四靜慮是色界的功德,色界的功德大略的分別就是這四種靜慮。
2-有八解脫,四靜慮通於佛教徒,也通於非佛教徒,都有可能學習這種業力。八解脫,這是佛教徒已經成就色界的四靜慮,也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這樣的人相信佛法以後,修八解脫;解脫四靜慮、四空定的繫縛;解脫四靜慮、四空定的污染,得阿羅漢道。
3-他修四靜慮成功,修八解脫這個法門他也成功。由於他成功四靜慮,由於他成功八解脫,他心有堪能,他心有能力,他身體不要動,就是心一動,這事情就作好。他的心有力量,外面的事情不能威脅他,他心是自在的。隨他歡喜的事情他就能成就。

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時,當知說名等持等至。
[]2)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修禪定的所緣境,有的是以地為所緣境,地、水、有火作所緣境、有風,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這都是色類。色類差別三摩地,各式各樣的差別為所緣境。
1-沒有所緣境,你不可以修禪定的。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數數憶念所緣境,它就容易得定,它就不散亂。不散亂就容易得定。你若是憶念所緣境的時候,心就在所緣境這裡安住不動,不念就沒有所緣境,沒有所緣境是不能得定的。
2-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的時候,那個時候可以或者叫等持,或者叫等至。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也可以叫等持,也可以叫等至。若說空、無相、無願名為三摩地,就和四靜慮,四空定又不一樣,等持不是等至。
3-等持,等是平等的意思。怎麼樣叫平等呢?也不昏沉,也不妄想,也不掉舉,也不昏沉,這叫作等。而等怎麼來呢?由持來,你要攝持你的心,叫它不要昏沉,也不要散亂,就是得定,所以這等持,就是得定。
4-等至,至就是長時的修行,達到等的境界,也是定。詳細的分別,等持通於散亂,沒得定的人也可能一剎那,幾剎那安住這裡不動,也可以名之為等持。等至,一定是得到色界四禪,得到四空定,才叫等至,也通於無想定。等持不通於無想定。
a)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等者:謂隨彼彼有色有情差別定心所起諸所緣相,即此所說三摩地相,由是說名等持等至。謂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是此所說等持差別。又如八勝處三摩缽底及十遍處三摩缽底一分,是此所說等至差別。如是一切有色諸定,皆此等持等至所攝應知。
a1)隨順彼彼,就是一個一個的,一位禪師一位禪師,或者是色界天上的人,一位一位的,成就的禪定彼此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做差別定心。所現起的所緣相,就是入定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假設說彼此相同都是初禪,但是所緣境不一樣,譬如說用火做所緣境,或者是用水做所緣境,要入定的時候,你一定緣所緣境,就叫做差別定心所起諸所緣相,這句話就是這裡所說的三摩地相,三摩地相就是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就是由你所緣境的三摩地相,說名為等持,說名為等至。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都可以名之為等持,也都可以說是等至。
a2)三摩地相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如有尋有伺這個三摩地,就是初禪。初禪和二禪之間的三摩地叫做無尋唯伺。二禪以上乃至到非非想定,都可以名之為無尋無伺三摩地。舉這個例子,就是這裡所說等持的差別。
a3)前面說是等持的差別,這下面說是八勝處,就是地水火風和青黃赤白。八勝處修成了,就名之為三摩缽底,名之為等至。十遍處就是八勝處再加上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這叫做三摩缽底。這只是說是三摩缽底的一分,還有其他的三摩缽底,是此所說等至差別。前面所說的如是一切有色諸定,還有有色諸定,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這都是有色,皆此等持等至所攝的,都屬於這一類的等至。

如說世尊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如其定心,大光普照一切梵世妙音說法,但聞其聲,都無所見。乃至廣說。
[]3)如經上說,佛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成就三摩地,成就三摩缽底。
1-隨此色類三摩地,隨順色類,就是以色為所緣境的,色其中有很多的種類,這樣成就三摩地的人。現在說佛隨此色類三摩地的相貌,而入定的時候,就是以地水火風為所緣境,以青黃赤白為所緣境,入定時就是要現出這個相來。
2-入定以後是寂然不動的境界,所以叫做如其定心。如其定心成就以後,就放出來青黃赤白的光明。這個光明普遍的照耀一切的梵世間,梵世間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梵世間。光明普照之後,還發出來微妙的音聲宣揚佛法。其他的人只是聽聞說法的音聲,完全不能看見什麼形相,只是聽見法音。佛入定放大光明,還有詳細的情形,要廣博的說,現在就不說。

如是如來隨欲顯示彼彼事義,或共世間不共世間,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速疾能辦。
[]4)前面是引佛語,所以前文叫做如是,前面這一段文這是佛的境界。隨順佛自己的想法,來顯示各式各樣的事情,各式各樣的道理。顯示出來的事,顯示出來的義,或者是通於世間的,世間也有這個義。或者說不共於世間,世間是沒有這個境界,所以有共與不共的差別。佛隨此色類三摩地相入定的時候,很速疾的就能成就。

當知此中,即由靜慮解脫勢力,心得自在。心自在故;依止於心,隨所樂事,一切成辦。齊此名為修靜慮者一切所作。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如來於此靜慮所作一切種類,皆如實知;是故唯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5)應該知道這裡說的禪定的事情,是說佛的境界,就是由於佛的四靜慮、八解脫的力量,他的心是很自在的,沒有其他的力量能威脅佛的。因為佛陀很自在的成就靜慮解脫的勢力,所以他的心是很自在的,依止佛的靜慮解脫的心的力量,隨所歡喜的事情一切都可以成就,你想要成就這件事就能成就。到此為止,這是成就色界四靜慮的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是這樣子。除這裡所說的,另外沒有再超過這個境界,也不可能會增加多少。佛陀對於前面所說的四靜慮所做的一切事情,一切事情有各式各樣的情形。說是眾生傷害眾生的事情,眾生想要利益眾生的事情,或者修行人有什麼事情,這一切種類,佛陀能夠如其真實的情況而能了知的,是故唯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1.3.2.說得彼智
又若略說此靜慮等有二雜染。一者、為得所未得中障礙雜染。謂無方便善巧加行,及以諸蓋隨一現行。二者、已得所應得中自地雜染。謂煩惱纏及以隨眠。如是清淨,復有四種。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1)又若略說,這一科並不是重覆,是說得到這樣的智慧。
1-此靜慮等有二種不清淨的事情,第一種雜染是什麼事情?為得所未得中,就是沒有成就色界的四靜慮,但是我想要成就,叫得所未得,為了成就所未成就的四靜慮。怎麼叫做沒成就呢?就是有障礙,障礙就是雜染。我想要成就初禪,只是有這個願望,不能夠說是想要得四靜慮,立刻就成就,中間有障礙。
2-什麼叫做障礙雜染呢?就是沒有得色界四靜慮,若想要成就需要有方便善巧加行。方便就是方法,善巧的智慧,那個方法就是善巧的智慧的行動,加行就是行動,知道怎麼樣能得初禪,方法你知道。現在無方便善巧加行,你沒有這個方法,沒有這個智慧成就初禪,這就是障礙雜染。
3-及以諸蓋就是五種蓋,蓋其實就是障礙,五種障礙,第一種是貪欲蓋、第二是瞋恚蓋、第三睡眠蓋、第四掉悔蓋、第五是疑蓋。這五種蓋隨那一種顯現出來,就是雜染,就是障礙。沒有成就色界四禪的人,有這二種障礙:一個是不知道怎麼得到色界四禪,沒有方法,沒有智慧;第二有五種蓋,就是有這二種雜染。
4-第二種,他成就方便善巧,努力的學習禪定成功。已得,就是已經成就色界四禪。已得所應得,色界四禪是應該成就的,他事實上也是成就。自地雜染,成就以後,你成就的色界四靜慮裡面,就在這境界裡面也還有雜染,還有不清淨。這個不清淨是什麼呢?謂煩惱纏及以隨眠。煩惱就是成就色界四靜慮以後,對於所成就的四靜慮有愛,愛著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愛、見、慢、無明,有這麼多的染污。纏,是煩惱出現的時候,煩惱纏繞著你的心,使令心不清淨叫做纏。及以隨眠,有的時候煩惱不現,但是它潛伏在你的心裡面,它隨逐你,不和你分開,在心裡面潛伏著。煩惱沒有活動的時候叫隨眠,活動的時候叫纏。
5-前面是說雜染,若說清淨,也是有四種不同。前面雜染有這麼多,沒得的時候,有二種雜染,已得的時候,也有二種雜染,加起來就是四種。現在若說清淨也還是有四種,這四種是哪四種呢?就和前面相違,就是不同於前面四種,你就應該知道清淨的相貌就是這樣。
a)如是清淨復有四種等者:前二雜染有四差別,如文可知。今說清淨與彼相違亦有四種,故作是說。
a1)前二雜染有四差別,像文所說的,我們可以明白,今說清淨與彼相違亦有四種,也就可以知道。沒成就或者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有四種雜染。若是佛教徒,他會在禪定裏修八解脫,修四念處,就把雜染消滅,消滅就變成清淨。所以也同樣有這四種不同。

又即如是諸靜慮等種種引發假立名字,隨其色類如應安立;是名建立。
[]2)又,就是不同於前面,還有不同的意思。即如是諸靜慮等,就是色界的初靜慮,初禪叫初靜慮,第二禪也是靜慮,三、四也是靜慮,一共是四種靜慮等。
1-種種引發假立名字,初禪原來是沒有,現在我想有,就是要方便善巧,把它引發出來。引發,是說我們心裡面是有這種功德的,但是潛藏在那裡,要用功修行把它引發出來。怎麼引發呢?假立名字,佛陀在經論裏面說了,假立名字,本來一切法是沒有名字的,現在為了成就這個功德,要立出一個名字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是假立名字。
2-初禪裏要有尋伺的方法,尋伺是什麼?是修不淨觀。修不淨觀就是粗略的思惟就是尋,微細的思惟就叫做伺,這是安立的假名字。還有喜樂,成就色界初禪的時候,心裡面感覺到喜,感覺快樂。喜是第六識,第六識感覺到喜悅;樂是阿賴耶識,因為已經得到禪定,入定的時候,前五識不動。所以樂是指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來攝受轉識,有樂的感覺,是要比喜更微妙的境界。心一境性就是定。這樣,尋伺是成就初禪的方法,能對治欲界的欲煩惱。喜樂是得到的成就,成就初禪的時候,有喜樂的利益;心一境性就是初禪的體性,就是定,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不散亂,就是心一境性。假立出這麼多的名字,這樣修行,就把初禪引發出來。
3-二禪又立出來內等淨、也有喜、也有樂、也有心一境性,立出這個假名字,這樣修行也能成就二禪。初禪的時候,雖然不淨觀都修成了,但是還是要常常的修不淨觀。二禪的時候,就不修不淨觀,這時候心裡是清淨,所以叫內等淨。
4-三禪,假立的有捨、有正念、有正知、有樂、有心一境性,這是五支。三禪的時候,叫做捨,心裡面安住在捨,就是不要喜。不但是沒有尋伺,同時也沒有喜,不高興這個喜。正念,捨掉喜,心裡面沒有喜,心裡面還要覺知這個境界。念是明記不忘的意思,明記,明明了了的記之沒有喜的境界,叫做正念。正知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初開始得到三禪的時候,有可能會正念失掉,喜又出來,你要知道,知道還要把它除滅。樂,唯有微細、微妙的樂存在,也是心一境性。
4-第四禪也是有四支,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心一境性。第四禪捨清淨,初開始是不苦不樂。成就初禪的人,心裡面沒有憂,沒有憂愁的事情。第二禪除掉苦,第三禪是沒有喜,第四禪沒有樂。去掉尋、伺、喜、樂這些事情,第四禪心裡面也不苦也不樂。這樣沒有尋伺喜樂的境界,很明了現前叫做念清淨,這時候也是心一境性,也是在定裡邊。就是在這四種禪裡邊,假立種種的名字,就是說明四禪成就的方法。
5-隨其色類,隨其四禪的這些形相,因為是屬於色界四禪,不是無色界,所以就屬於色類。修行的時候,應該是在欲界。在欲界的人,感覺欲是苦,所以希望得到色界的禪定。如應安立,如其所應,那個法門應該這樣安立,佛陀就這樣立種種名字,這就叫做建立。建立有二個意思,一個佛陀安立法門的種種差別名相,這是建立;第二是自己按照法門去努力的修學成就,也叫做建立。
a)種種引發假立名字者:謂由種種假立名字,能正引發諸靜慮等故。
a1)列出來法門的差別相,可以這樣用功修行,引發出來諸靜慮等故,所以叫做建立。

又即如是諸靜慮等具證得已;後更勝進,修習圓滿,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是名清淨。
[]3)這又不同於前一段所以叫做又。如是諸靜慮等,佛陀方便善巧所安立的色界四靜慮,這些法門安立好了。
1-具證得已,努力的修色界四禪,經過欲界定、未到地定、然後得到初禪。並且他很有恒心,不怕苦,不怕冷。圓滿的具足,就是四種禪都成就以後,他能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2-後更勝進,成就色界四禪以後,不停止他的修行,還更勝進,更有力量的向前進。修習圓滿,所成就的色界四靜慮,要繼續的修習,繼續的入、住、出。初禪入住出,二禪入住出,三禪、四禪也是入住出。繼續這樣修行,能夠使令所成就的色界四靜慮圓滿。怎麼叫做圓滿呢?得隨所欲,能夠隨你所欲的就能出現。什麼叫做得隨所欲呢?得無艱難,入定、住定、出定不感覺困難,隨你所欲想要入定,就能入,想要住也能住,想要出也能出。得無梗澀,就是入住出都沒有障礙,是名清淨。色界四靜慮成就達到這個程度,叫做清淨。

如來於此如其未得,如其已得,於所得中若劣若勝,若彼假名,若彼所有增進邊際,如是一切皆如實知;故說如來普於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得無上智。
[]4)佛對於色界四靜慮,如其最初的時候是沒得,後來是已得。於所得的四靜慮裡,初開始若劣,是不理想,雖然成就四靜慮,有的時候想要入定,有問題,入住出有問題所以叫做劣。若勝,最後是得自在。
1-若彼假名,所安立的四靜慮的假名字,初禪的假名字,二禪、三禪、四禪都有種種的假名字。
2-若彼所有增進邊際,若是那位修行者,要求所成就的四靜慮能夠圓滿,他繼續的要修習,一直的要入住出練習這個事情的。增進,他的力量就進步,增進到什麼邊際呢?就是得大自在。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就是到了邊際。
3-如是一切皆如實知,初開始想要成就色界四靜慮,乃至到最後增進的邊際,佛都真實的知道,而不會搞錯。
4-所以說佛普遍的對於一切有情,想要成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得無上的大智慧,知道你現在成就、沒成就,其中的邊際都是明明了了。
a)如其未得等者:此中未得,結顯前說障礙雜染。於所得中若劣,結顯前說自地雜染。若勝,結顯前說四種清淨。餘易可知。
a1)前面說的障礙雜染的意思就是未得。於所得中若劣,這句話結顯前說自地雜染。若勝,這句話結顯前說四種清淨。其他的容易明白。

1.4.根勝劣智力
如所成熟修證圓滿信等五根,成軟中上;當知是名諸根勝劣。
[]如所成熟的,成就而又特別的熟悉,成熟的是什麼呢?就是修證圓滿的信等五根。修是因,證是果。指什麼說的呢?指信等五根,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這五種善根都成就,而且非常圓滿。但是這裡邊成軟中上,就是信等五根還是有軟、有中、有上的差別,所以叫做諸根勝劣。
a)如所成熟等者: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名所成熟。〈成熟品〉說:住聲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住獨覺種性,於獨覺乘應可成熟。住佛種性,於無上乘應可成熟。今說如其聲聞獨覺及佛種性,信等五根有軟中上三種差別。依此建立諸根勝劣。
a1)應該成熟的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就是眾生,在生死裡流轉的人。這樣的人應該成就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所以叫做所成熟。
a2)〈成熟品〉說,住聲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安住在聲聞種性,就是這個人從久遠以來,他的種性是屬於聲聞乘的。從無始以來,他就是聲聞種性,就是可以得阿羅漢的,他有這種善根,生來就有這種功能。種就是因,生來就有的善根,不是薰修來的,本來就有這種善根,所以叫做種性。
a3)但是種性有三種差別,一種是聲聞種性,就是聽佛說法可以得阿羅漢,他本來是這個種性,所以他應該可以成就聲聞種性的信、進、念、定、慧。
a4)這個眾生本來就屬於獨覺種性,可以得辟支佛道,安住在獨覺種性。於獨覺乘的信、進、念、定、慧可以成熟的;若遇見因緣學習,就會成就獨覺種性的善根。
a5)這個眾生不是聲聞種性,也不是獨覺種性,他本來就有佛性,若遇見因緣,他可以修學聖道,可以得無上菩提,所以於無上乘應可成熟。
a6)今說如其聲聞獨覺及佛種性,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有軟、中、上的差別。軟、中、上是什麼意思?就是三種差別,依此建立諸根勝劣,就是軟是聲聞種性,中就是獨覺種性,上就是佛種性。

1.5.種種勝解智力
若從他信以為其先,或觀諸法以為其先,成軟中上愛樂印解,當知是名種種勝解。
[]1)這位佛教徒若從他信,若隨從別的人的教導,別的人的教授,他才能相信佛法。他最初,先就是最初,當初他來到佛法裡面來,他是這個情形。
2)或觀諸法以為其先,其先這句話,只是說你最初來到佛法裡面栽培善根的時候有這種情形,不是說永久是這樣。或者這位佛教徒來到佛法裡面來,雖然也可能聽別人的教授,但是主要是他自己內心的思惟。觀就是內心裡面思惟,思惟一切法的因緣所生,從這裡栽培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他最初是這樣子,主要是這樣子成就善根的,這就是和前面信為先就不一樣,這個根性就是有這個差別。
3)成軟中上愛樂印解,他成就的善根有軟、中、上的差別。愛樂就是信,或者是從別人,聽別人教授,或者是由別人教授,但是主要是自己思惟觀察而成就信、進、念、定、慧,所以愛樂就是信的意思。印解,就是你對於佛法的信心達到勝解的程度,就是很深入地信解佛法,而不動搖,叫做印,決定、不猶豫。
4)當知是名種種勝解,這就叫做種種勝解。而勝解也還有軟、中、上的不同,就是聲聞種性、獨覺種性、佛種性,也就是這樣叫軟、中、上。但是,聲聞與聲聞來比較,對比起來也有軟、中、上的不同,但是那個不同不是永久的。但是聲聞種性,和辟支佛種性,和佛種性的軟、中、上,這是永久是差別的。勝解這個地方,是說你現在學習佛法,成就勝解。前面的根勝劣智力是說過去,你過去你在佛法裡面成就的善根,是指過去,這兩種有一點差別。

1.6.種種界智力
若廣建立種種種性,或諸聲聞所有種性,或諸獨覺所有種性,或諸如來所有種性,或有種種不定種性;或貪等行差別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當知此中名種種界。
[]1)若廣博地開示,詳細地開示眾生在佛法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種性。
2)或諸聲聞所有種性,就是這個人的善根是屬於聲聞性的。
3)或諸獨覺所有種性,就是最後得聖道成就辟支佛的時候,是沒有老師,所以叫獨覺。
4)或諸如來所有種性,這是有大悲心,有大智慧的人,叫做如來所有種性。
5)或有種種不定種性,或是有各式各樣不定種性,就是這個人的心裡面,他的阿賴耶識裡面也有聲聞種性,也有獨覺種性,也有佛的種性,他有這麼多的差別的種性,他遇見什麼因緣,遇見聲聞種性教授的因緣,他就可以成為阿羅漢;他遇見辟支佛的教授的因緣,他可以成為辟支佛;若遇見大乘佛法的因緣,那他可能會成佛,所以他不是決定某一種性,所以叫做種種不定種性。
6)或貪等行差別道理,前面是說清淨的善法的功德,下面說是染污。這個眾生還有貪瞋癡等差別的行,行就是心。行者動也,是誰動?就是心動。貪也是心,瞋也是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心,都是心在動,貪心的動,瞋心的動,或者高慢心的動,是不一樣。
7)說貪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說瞋也是其中的一種,乃至到多說一切眾生有八十千行。十千就是一萬,八十千就是八萬,就是有八萬這麼多的差別,內心的活動有這麼多的差別。
8)當知此中名種種界,在這段文裡面就是種種界。這樣說,界是因的意思。這個聲聞種性也是因,獨覺種性也是因,如來種性也是因。貪等行也是因,但是屬於染污。就是有清淨的因,也有染污的因,都叫做種種界。佛對這件事通達無礙,所以叫種種界智力。

1.7.遍趣行智力
若即如是諸趣入門隨順正行;如貪行者修不淨觀,如聲聞地已廣宣說,當知此等名遍趣行。
[]1)若是前面這些有清淨種性,也有染污種性,各式各樣不同的眾生。
1-這些眾生來到佛法裡面來,他們修學聖道的法門是不一樣。諸趣入門,趣者進也,很多的進入到佛的第一義諦的門,就是從這個門能進入第一義諦,各有不同的門。
2-你能隨順佛陀的教導,能夠努力地如法地修行,就是隨順正行。譬如說貪欲心的活動特別多的人,他的趣入門是什麼呢?就是修不淨觀,修九種不淨,或者五種不淨,各式各樣的不淨觀。修不淨觀,這就是你開始來到佛法裡面修行的門;以此為門,你能夠入於第一義諦。若瞋行者,應該修慈悲觀,就是各有各的門。如聲聞地,已經廣博地宣說趣入門,各式各樣的門。當知此等名遍趣行,這一類的說法,這就叫做遍趣行。指一切眾生很多很多的趣入門,這是有差別;但是佛能普遍地通達這個趣行,有這樣的智慧。

復有異門,謂趣一切五趣之行,當知此等名遍趣行。
[]2)前面說諸趣入門,是入於佛法中的門。還有不同的門,是什麼呢?謂趣一切五趣之行,就是一切眾生到五趣裡邊去。五趣,就是三惡道,加上人、天。到人間來也有門,到天上去也有門,到三惡道去也有門,但是一切眾生也不完全都是一樣的,當知此等名遍趣行,這也叫做遍趣行。

復有異門,謂依種種黨類差別,更互相違,各各異見、異欲諍論,互相違背,諸外道類,即諸沙門或婆羅門所有諸行;或餘一切品類差別,此世他世無罪趣行;當知此等名遍趣行。如迦羅摩經等廣說。
[]3)還有不同的門。
1-謂依種種黨類差別,黨就是朋黨,就是趣味相投,算是一伙人。有不同的思想,他們結為一黨,就是種種的黨類的差別。他們互相衝突,思想不一致。黨類的差別是什麼呢?各各不同的思想,就是各各異見。各各異欲,不同的所欲,他歡喜這個,他歡喜那個。異見,異欲,彼此有衝突就會有諍論。互相違背,我來傷害你,你傷害我。
2-諸外道類,就是在宗教裡面,除了佛法以外,就是外道類。即諸沙門或婆羅門所有諸行,就是印度所說的,沙門是指出家的人,但是不是指佛教徒的出家人。或婆羅門,就是在家的人。他們所有的思想不同,他們的諸行也是不一樣的,也是各各異見、異欲、諍論。
3-或餘一切品類差別,還有其他的不同的。此世他世無罪趣行,這應該是接近佛教,是佛教徒。此世他世,現在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無罪趣行。他世就是未來世,沒有過失的趣行,不作罪,不造作惡事。這在時間上都是剎那剎那地向前進,都有所趣、有所行的,但是有的是有罪過,有的是無罪過;有的有功德,有的無功德。
4-當知此等名遍趣行,這樣說這個遍趣行,每一個眾生都是向前進的,都有各式各樣的趣行不同。現在說這個不但是某一類,是普遍地一切的趣行,佛都是知道的。
5-如迦羅摩經等廣說,遍趣行在這部經裡面說得很詳細的。
a)或餘一切品類差別等者:此說三乘聖道趣涅槃行,名為此世他世無罪趣行。望前外道沙門或婆羅門,名餘一切品類差別,此是內法凡聖補特伽羅攝故。《顯揚論》說:遍趣行智力,謂於一切相乘出離差別中無礙智性。與此義同。
a1)這一句話指佛法裡面的三乘聖道,大家都是向涅槃那裡,名為此世他世無罪趣行。
望前外道沙門或婆羅門,名餘一切品類差別,此是內法凡聖補特伽羅攝故,這一句話是指佛法裡面,佛教徒裡邊也有凡夫、也有聖人,各有不同的趣行。
a2)《顯揚論》說:遍趣行智力。這個總說它的大意,就是佛有遍趣行的智慧力。於一切相乘,一切相就是聲聞種性的相,辟支佛種性的相,佛乘種性的相,各有不同,所以叫做一切相。這些相都是乘,都是能從生死到涅槃那裡,所以叫做乘。出離差別,出離生死的法門不一樣,所以叫做差別。這麼多的差別裡邊,佛都完全能通達無礙的智慧。

1.8.宿住隨念智力
若於種種有情眾中,謂於東方南西北方,種種名字假設安立品類差別。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差別類中,隨念六種略所行行,有無量種宿住隨念。
[]若於種種有情眾中,佛的智慧對於各式各樣的眾生裡邊,謂於東方的眾生,南西北方的眾生,有種種的名字。假設安立,都是假設的,都是安立各式各樣的名字,不同的,佛都是通達的。什麼是假設安立品類的差別?隨某一類眾生過去所有的自體,所有自體就是你自己的身體,可以用八句話來說它的差別,這個眾生很多種類。隨念六種略所行行,這是說八言說句是一種,隨念六種,這六種是簡略地表示眾生所做的事情也是一行一行地。這個人是作木匠是一行,這個人是種田的,這個人是讀書人,這個人是作官的,一行一行地。說八言說句也好,說六種也好,總而言之是有無量種過去,宿是過去,住是他的生命,過去生命的情況佛都能夠知道,所以叫做隨念。念是明記,能夠明記過去的情況叫做念。
a)若於種種有情眾中等者:諸有情眾有六十二。如〈意地〉說。是名種種。於此有情諸方名字施設有異,是名假設安立品類差別。

何等名為八言說句?謂如是名、如是生類、如是種性、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苦樂差別、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壽量邊際。
[]1)何等名為八言說句?
1-謂如是名,這個人叫這個名字。
2-如是生類,他現在是生在這一類;他家是種田的,他是作生意的,他是作官的,就是生類,他生在這一類。
3-如是種性,他是這一個種性,剛才說他是作生意的,或者他是作官的。
4-如是飲食,他日常生活的飲食是這樣。
5-如是領受的是苦或者樂的不同。
6-如是長壽,他的壽命就這麼長。
7-如是久住,能住這麼久,也就是能生存這麼久。
8-如是所有壽量邊際,這就是八言說句。
a)如是長壽等者:此中三種,皆是壽量差別略行所攝。有情壽量種種非一,由此說言如是長壽。有情年齒或少或中或老住有差別,由此說言如是久住。若阿羅漢若諸有學於現法中定般涅槃,若諸異生住最後有,由此說言如是所有壽量邊際。義如〈決擇分〉說。
a1)如是長壽、如是久住這是兩句,如是所有壽量邊際是第三句。此中三句意思沒有差別,就是壽量的差別。略行所攝,也是屬於略行。有情壽量種種非一,壽量是不一樣的,由此說言如是長壽。有情年齒,也就是年歲,或者還是年少的時候,或者是中年,或者是老,住有差別,少也是住,中也是住,老也是住,有少、中、老的生命的差別。由此說言如是久住,他的久就這麼多。
a2)若阿羅漢,就是他在佛法裡修四念處,到阿羅漢的程度。或者這位佛教徒修四念處,在初果、二果、三果的時候,要繼續修行才能得阿羅漢,這時候叫做有學。學也包括修行在內的。若阿羅漢,或者到有學的程度,於現法中,就是現在的生命中,定般涅槃,一定入涅槃,等於是入無餘涅槃。
a3)若諸異生住,這個人也不是阿羅漢,也不是有學,也不是初果、二果、三果,也不是四果;這個時候他是一個凡夫境界,所以叫做異生。異生是對同生說;這些阿羅漢和有學,他們是同生,就是他們的思想就是在苦、空、無常、無我這裡,都是相同的。若是沒入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人,他的思想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歡喜這樣,有的人歡喜那樣,所以叫異生。
a4)住最後有,有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最後;這個身體若結束以後,再沒有身體,所以這個身體叫做最後有。壽量邊際指最後有說的。義如〈決擇分〉說。這是壽量的邊際,如是所有壽量邊際。若是沒有到這樣的程度,還要繼續流轉生死,還沒有到邊際的地方。

何等名為隨言說句六種略行?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者、父母差別。四者、飲食方軌。五者、興盛衰損。六者、壽量差別。
[]2)何等名為隨言說句六種略行?行就是做種種事,就是心行。心行也是無量無邊的,現在說六種來包括無量無邊的行,所以叫做略行。
一者、呼召假名,呼召就是召呼,就是言說,言說一定要有名字,你才能會說話,沒有名字是不能說話的,而名字是假立的,所以叫做假名。
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剎帝利是田主,就是統治階級,就是國王這一類的,這是王族。等就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這些不同的種性。色類差別,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相是不一樣的。作國王的,和婆羅門,和吠舍、戍達羅的行相都不一樣,所以叫差別。
三者、父母差別,我的父親和我的母親,和你的父母不一樣。
四者、飲食方軌,飲食的方法、軌則都不一樣。
五者、興盛衰損,人的命運有時候興盛,有時候衰損,也是不同的。
六者、壽量也是差別。

由諸世間依憑如是八言說句六種略行,於自於他起言起說:此是我名,此是彼名。我是剎帝利,彼是剎帝利。我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彼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
此是我母,此是彼母。如說其母,父亦如是。我食如是色類飲食,所謂酪漿羹飯糜等。彼食如是色類飲食,乃至廣說。我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彼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我住如是色類年齒,所謂或少或中或老。彼住如是色類年齒,乃至廣說。
[]3)世間上依憑如是,前面說的八言說句,前面說的六種略行,就根據這些。
1-對於自己的事情,或者是對他人的事情,你發表言說。言或者指名說的,說或者指義說的,有通別的不同。這個名字是我的,這是你的名字,這是不一樣。
2-我是剎帝利種性,你也是剎帝利。我不是剎帝利,我是婆羅門,吠舍就是商賈,戍達羅是種田的農民,這是不一樣的。彼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
3-此是我的母親,這是你的母親。如說其母有彼此差別,父也是這樣子。
4-我是食這樣色類的飲食,什麼飲食呢?所謂酪漿羹飯糜等,彼食如是色類飲食,乃至廣說。
5-我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轉就是顯現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倒楣,這個時候我走運氣,就是這樣的顯現。彼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我這樣子,你也是這樣子。
6-我現在安住在這樣的行相,色類行相,年齒就是年歲。或者是老年,或者是中年,或者是少年。彼住如是色類年齒,乃至廣說,也有少、中、老的不同。

唯有爾所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差別類中六種略行;過此,無有餘言說句及以略行。是故唯於如是品類,發起隨念,更無有增。
[]4)是我也好,是你也好,就有那麼多,爾所就是那麼多,隨你已經過去的所有自體有八言說句的差別類中,還有六種的略行,就是這麼多。超過這個境界之外,再沒有其他的餘言說句及以略行。是故唯於如是品類,發起隨念,更無有增,不能超過這個範圍。

即於此中若言說行所有行相,若言說句所有標說,及即於此隨起憶念;是故說言并相、并說,皆能隨念。
[]5)即於此中若言說行,有言說這個心裡的活動,所表示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行相。若言說句所有標說,就是標出來你內心的想法。及即於此隨起憶念,並沒有說話,但是憶念你過去的事情。是故說言并相、并說,有的時候只是憶念相,有的時候要表示出來文句的。皆能隨念,佛陀有這樣的能力,都能隨順真實而憶念,沒有錯誤。
a)若言說行所有行相等者:前說六種略所行行,名言說行所有行相。依言說句起言起說,名言說句所有標說。

1.9.死生智力-1.9.1.出能見
此中靜慮說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攝受故;名為天眼。是極圓滿,是善清淨靜慮果故;名極清淨。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說言超過於人。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轉清淨天眼,人中亦無。
[]1)這裡談到靜慮,就叫做天住。天住是什麼?就是靜慮,就是心有了初靜慮,二、三、四靜慮,就名為天住。如果是人間的人,成就色界四禪,也叫做天住。天人的思想活動就是四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就是他的生命。他現在成就色界四靜慮的時候,他的眼睛依靠四靜慮,他的眼睛的功能就和一般的人不一樣。是彼果故,是彼靜慮所成之果。彼攝受故,眼有靜慮的力量來加持的,所以就名為天眼。
a)此中靜慮說名天住等者:〈聲聞地〉說:言天住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頁)今於此中釋名天眼,唯取靜慮名為天住,為顯此眼依靜慮起,是靜慮果,復為靜慮所攝受故。
a1)〈聲聞地〉說,天人的思想是住在什麼地方呢?他就是在四靜慮裡住,就是特別喜樂的境界。諸無色住,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無色界天的境界。現在《瑜伽師地論》在這裡解釋,什麼叫做天眼?唯取靜慮名為天住,就是四靜慮,就叫做天住,也就叫做天眼。天眼是根據靜慮現起的,是靜慮的果。復為靜慮所攝受故,天眼為靜慮所加持。
2)四靜慮他的天眼的作用,是極圓滿的、是極善清淨的靜慮所成就的果,他發生的作用,也就叫做極清淨。天眼是極清淨的。
3)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人中的眼睛的名字和天眼都不相似,是故叫做超過於人。
a)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等者:謂於人中說名肉眼,彼所行境有明無障乃可現前。天眼不爾。有障無障若明若闇若近若遠皆可現前,由是說言皆不相似。
a1)人間的肉眼在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有光明。有光明的時候,眼睛才能發生作用,沒有障礙,它的作用才能現前。天人的眼睛,有四靜慮的人那個天眼,不是這樣,有障礙的時候,有一道牆,有一道山,有一個大海,那是有障。或者是沒有這些障礙,或者有日月的光明,或者是沒有光明,或者是近,或者是遠,他的作用都可以現前。所以天人的眼睛,有四靜慮的人的眼睛,和人的肉眼是不相似的。
4)欲界天裡面,亦有生得,生來就有這種眼睛,和天上的眼睛有點兒相似。這樣的天眼,人中也是沒有的。
a)欲界天中亦有生得等者:此說欲界天中亦有天眼,然是生得,非靜慮果,是故名相似轉清淨天眼。為顯此亦超過於人,是故說言人中亦無。當知是義非此所說,非是如來天眼攝故。
a1)此說欲界天中亦有天眼,然是生得,生來就得到,不需要修行,不是成就四靜慮得的果,是故名相似轉清淨天眼。為顯此亦超過於人,是故說言人中亦無。當知是義非此所說,這裡面說的欲界天上人的天眼,不是這裡所要說的,非是如來天眼攝故。

1.9.2.明所見
諸有情類臨欲終沒,名為死時;住在中有,名為生時。
[]1)諸有情類就是有色、受、想、行、識生命體的眾生,類就是各式各樣的眾生。
1-臨欲終沒,就是接近要死亡的時候,就叫做死時,就是死亡的時候,就是色、受、想、行、識結束。
2-生時指什麼說的呢?就是住在中有的時候,就是前一個生命結束,後一個生命開始之前,在這兩個生命的中間,也有一個生命,所以叫做中有。這個中有也是有色、受、想、行、識,也是五種都具足的,五蘊具足的。中有雖然不是生命正式開始,但是它和後一個生命相似。譬如說後一個生命是老鼠,這個中有就像老鼠那樣;如果後一個生命是人,中有就像人那樣子,但是比人小一點,所以叫做中有,在兩個生命中間也有生命。中有投胎以後,中有就結束,那是正式的生命的開始。
3-前一個生命結束,後一個生命出現的時候,就是中有,就叫做生時。中有是怎麼生?中有是化生,就是業力,也就是心力,就是無而忽有;沒有,就忽然間就出現,所以它是化生。住在中有的這個時候,這叫做生時,就是生命現起的時候。
4-生命死亡的時候,肉眼看不大清楚,就是要天眼,都是天眼所見。人死了沒有斷滅,它又有新的生命出現的。這件事是得天眼的人才能知道,得天眼,就是一定要有色界四禪。得到色界四禪以後,再修神通,成功了,才有天眼通,也可以有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可以有。所以先要得禪定,得禪定以後再修行,才能得神通。

趣黑闇者,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如黑羺光及陰闇夜;故名惡色。趣明白者,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及婆羅[-+]斯極鮮白衣;故名好色。
[]2)什麼是惡色呢?就是趣黑闇者,在中有的這個時候,如果是惡色的時候,就是感覺沒有光明,不看見光,是黑闇的境界。
1-黑闇的境界裡邊,由兩種相貌現起這一類的情形。就是意生中有,中有是業力變現。能夠受持五戒十善,就可以做人,也可能生天,就是你的業力的變現,而業力不能離開心獨立;不能離開心,另外有業力獨立的地方,所以還是心。所以叫意生,就是你心變現的。
2-如黑羺光,羺是羊,是黑色的羊,那個黑色裡邊有黑色的光,所以叫做黑羺光。這個中有,就像黑色的羊似的,這就是做惡業所變現。及陰闇夜,就是陰闇的夜,不見有月光,也不看見有星光,星宿的光明,就是陰闇,天很闇。由這兩種相:一個黑羺光的相,一個陰闇夜的相,這就叫做惡色,這就是惡業變現的境界。
3-趣明白者,趣就是向前進,向前進的這個境界是明白的。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現出來這樣的種類的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就像沒有雲霧,只是有月光明這個夜。及婆羅〔病-+尼〕斯極鮮白衣,婆羅〔病-+尼〕就是鹿野苑,那個地方產的極鮮白的衣服,故名好色。意生身,這個中有,是鮮白的,不是黑羺光,故名好色。這是惡色和好色的差別。

諸惡色者,說名為劣;諸好色者,說名為妙。
[]3)惡色就是黑闇的境界,那是最下劣的。美好的顏色,也就是晴明夜極鮮白的衣服的相貌,這是好色,說名為妙。妙,就是叫做好色的意思。

諸下劣者,名往惡趣;諸勝妙者,名往善趣。
[]4)諸下劣者,名往惡趣,就是造惡業,下劣的這個中陰身,中有現出那種行相來,就表示是到三惡道。在中有的時候是個晴明夜鮮白的行相,這個中有本身是個鮮白的行相,就表示這個有情是到善趣,到人或者天的境界。佛的天眼通能見到這個境界。

所有壞戒,及彼等起,說名成就諸身語意三種惡行。
[]4.1)這個中有在生前的時候,也可能是在人間,他沒有做好事,他壞了他的品德,做殺盜淫妄的事情,做了很多。他有很大的自在力,他要做惡事,沒有人能障礙,所以就壞了戒。及彼等起,及彼壞戒的時候,所現起各式各樣的罪過。等,是各式各樣差別,各式各樣的情形,叫做等。各式各樣的罪過的事情的現起,說名成就諸身語意三種惡行。這就是詳細地說出來壞戒的事情。就是他成就,或者是身惡行,或者語惡行,或者意惡行,這三種有罪過的活動。
a)所有壞戒及彼等起等者:所受先壞,是名壞戒。由貪瞋癡為因緣故,能起身語不善業思,名彼等起。成就十種不善業道,名身語意三種惡行。
a1)所受先壞,是名壞戒,就是以前他受過三歸五戒,他壞這個戒,破了戒。
a2)為什麼會壞戒呢?就是因為貪心,就是因為瞋心,因為愚癡心,因為煩惱來的。因為心裡面有貪、心裡面有瞋、有愚癡為因緣故,所以會破戒。所以能起身語不善業思,思就是有目的的,內心裡面有目的,想要做這件事。這樣內心有目的的意願,發動在身語上,這時候這個罪過的事情就出現,名彼等起。
a3)成就十種不善業道,名身語意三種惡行,就是身三、口四、意三,加起來就是十種,這是屬於不善業道,有罪過的事情。

有二邪見。謂壞見者所成邪見,誹謗一切;及住彼意,異品類者,所成邪見,誹謗賢聖。如是皆名,謗賢聖者。
[]4.2)有兩種邪見,就是他內心裡面,思想裡面有問題。謂壞見者,就是破壞自己的正見,他成就邪知見。邪知見是什麼呢?就是誹謗一切善法的因果的道理。你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不相信這個事情。他有這樣的邪知邪見,就是安住在那裡不變動,你告訴他這個思想是錯誤的,他不承認的,這是一種邪見。和這個又不同,另一類所成的邪知邪見,誹謗賢聖,不承認有賢聖的差別。這兩種邪見都是毀謗賢聖人的。
a)有二邪見等者:此說邪見業道有二差別,如有一類大乘惡取空者,名壞見者所成邪見。又如外道空見論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真阿羅漢,名住彼意異品類者所成邪見。如是二種差別應知。
a1)此說邪見業道有二差別,哪兩種呢?有一類他是在大乘佛法裡面學習大乘佛法,大乘惡趣空者。一切法空,不管是《中觀》說一切法空也好,《唯識》說一切法空也好,都是承認有因果的,因果是有,而一切法都是空的,空、有是不相妨礙的。現在這個惡取空者只取著一切法空,破壞因果的成立,這就變成邪見。這是一類大乘佛教徒,他承認他是佛教徒,但是他的思想是這樣,認為一切法都是空的,空的就沒有善惡因果。這是破壞正見的人,所成的邪知邪見。
a2)又如外道空見論者,這個不是佛教徒,他是外道空見論者。現起這樣的思想,又成立這樣的言論。見是在心裡面說,論是在發表成言論這一方面說的。無有施與,不承認有做功德的事情;施與,就是貧苦的人,對他有所幫助。愛養,就是彼此間有感情,相愛的人;我愛我的父母,我愛我的兄弟姊妹,我對他有所布施,有所供給,叫做愛養。祠祀,是說有德行的人,有德行的人不要說是他在世的人,他死掉的時候,人都還是祭祀他、恭敬他、禮拜他,叫做祠祀。現在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的外道的空見論者,他否定這一切。你做施與、愛養、祠祀的這些功德,都是白做,沒有用的,就是沒有善惡因果的問題,不承認有這件事。
a3)外道的空見論者,如果再詳細說,乃至世間沒有真阿羅漢。外道的空見論者,他用功修行,有一點特殊的境界現前的時候,就認為他是阿羅漢。但是不能夠入涅槃,因為沒有能斷愛煩惱,也沒有能斷見煩惱,煩惱還在。臨命終的時候,中有就出現,還是要流轉生死,那麼他就認為就是沒有阿羅漢。若有阿羅漢,應該入無餘涅槃,哪有中有的這件事呢?所以廣說乃至世間沒有真實的阿羅漢。這樣的人是安住在這種邪知邪見的異品,不同於有正知正見的人,所以他所成的邪見是這樣。有這兩種邪知邪見應知。

由邪見故,計著邪因及以邪果;由此為緣,造作邪業。造邪業故,所有法受,或現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現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是故復說起諸邪見業法受因。彼雖成就其餘所有種種善法;而但由此往於惡趣。是故說言由此因緣。
[]4.3)由於這個人有這樣的邪知見的思想,
1-他就執著邪惡的事情能得涅槃,能生天,持牛狗戒能生天。他心裡面有多少境界,就認為得阿羅漢,認為得四禪八定。
2-由於他內心裡面有這個邪見為因緣,所以造很多錯誤的有罪過的事情。
3-他造很多有罪過的事情,這件事在心裡面有所動作的時候,就會有一個結果。所有法受,就是你所造的業,所出現的事情,在你心裡面有感覺的。法受,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有受,有接受這個出現的境界,就是心受。
3-或者這個時候出現樂受。他前生也是造很多的福業,今生雖然做罪過的事情,前生的福業還能得樂果,所以還能有樂受。但是你現在造很多罪過的事情,於當來世受苦異熟,一定有苦的果報現前。
4-或者是現在就受苦的果報,於當來世又受苦的果報。所以這裡面又說,眾生起諸邪見,邪見的行動就是業,將來一定要受苦。現在是做邪見的業,是因,將來會受苦果。
a)起諸邪見業法受因者:謂起邪見造作邪業及現法受,能為當來苦異熟因故。
a1)起邪見的時候是意,就是由這樣的見有行動,所以叫做邪業。及現法受,就是果。現在的邪見、邪業和現法受是將來受苦果的因,是故復說起諸邪見、業、法受因。
5-這個有邪知邪見的人,也不是完全都是罪過的事情,他也會做一些是有功德的事情。雖然成就其餘的所有種種善法的功德,但由於現在他的邪見、邪業、邪法受,就會到三惡道,所以佛就說由此因緣要到三惡道。

名色二種,更互乖離;故名身壞。一切死中,如是死者,最極下劣;故名極死。
[]4.4)臨命終的時候,名、色這兩種。受、想、行、識是心法,地水火風這就是色法。名和色兩種乖離,不和合,就是要死亡,故叫身壞。一切的死亡之中,這樣死的人是最極下劣的,所以叫做極死。若是成就善業的人,他死亡的時候雖然也有苦,但是比較安樂。若是你的罪業成熟,要到三惡道,死亡的時候非常的苦惱,所以叫極死。
a)一切死中等者:謂善心死,不善心死,無記心死,名一切死。即於此中不善心死者:將命終時,見亂色相,極重苦受逼迫於身,是故說名最極下劣。義如〈意地〉中說。
a1)死亡的時候有這三種差別:死的時候心情是善的,或者是不善,或者是無記的,有這三種不同,就是各式各樣的死亡,但是分這三類的差別。即於此中不善心死者:將命終時,見亂色相,就是看見一個混亂的、動亂的行相,極重大的苦惱的覺受逼迫他的身體。是故說名最極下劣。這個道理在第二地〈意地〉中說。

為欲開示那落迦想,是故說言墮險惡趣。為欲開示自性體事,是故復須說那落迦。由非法行,不平等行,往趣於彼;故名為險。於此趣中,觸諸苦觸,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受諸苦惱,平等出現;故名惡趣。墮下分故;大深坑故;難救拔故;甚可悲故;極下賤故;以大綺言常悲怨故;說名為墮。由能發起上品厭離,是故唯說墮那落迦。
[]4.5)佛陀為開示我們那落迦想,那落迦就是地獄,你要生恐怖想,你有這個罪業,就是要到險惡趣。
1-佛陀為欲開示我們自性體事,就是那件事情它特別有的體相,叫自性體事;不共於他法,所以叫做自性。是故復須說那落迦的事情。
2-由非法行,由不合道理的行為,就是邪知邪見的行為,這個業力;邪知邪見的這個非法行,就是不平等行,不合道理的這種行為。由這個業力,往趣於彼那落迦中,故名為險,險者惡也。
3-於此趣中,就是在地獄趣裡面,接觸到很多苦惱的觸受。長時,不是短時間,各式各樣很猛利地、不間斷地受諸苦惱。這個苦惱是長時期的,還是各式各樣的,還是非常猛利的,還是不間斷的。平等出現,不會說有的時候輕一點,有的時候重一點,是不平等。現在不是,一切時都是猛利無間受諸苦惱,所以叫平等出現,故名叫做惡趣。
4-墮落那個極下劣的地方,那個地方是個大深坑,深坑是什麼意思?就是難救拔故,不容易把你救出來的。甚可悲故,這種境界很可悲痛的。極下賤故;以大綺言常悲怨故,就是在那裡受苦的人,沒有辦法心安下來,會說出來很大的污穢的語言,他心裡面很苦惱,常常怨恨,說名為墮。
5-佛為什麼說這種事情呢?這個意在什麼地方呢?由於這樣宣說這件事,能發起上品的厭離心,輕輕的厭離是下品,上品的厭離就是會有力量。所以佛陀在這個地方只是說墮那落迦,沒有說餓鬼、說畜生,這樣是警覺我們的意思。
a)以大綺言常悲怨故者:謂由苦所逼惱常發言音哀吟悲冤,名常悲怨。如是言音不能引義,故名綺言。
a1)由地獄裡面那個苦痛逼惱這個人,所以他常發出來很多的言音;那個言音是很悲哀的,哀吟,悲冤,又不懂得因果的道理,我怎麼可以受這個苦呢?名常悲怨。他在受苦的時候,發出來這樣的言音,不能夠引發出來什麼對他有利益的事情,所以叫做綺言。

當知此中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諸苦惱,若受苦已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眾苦,如是一切由此諸想之所顯示。
[]4.6)當知這一段文裡面,前面第一科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諸苦惱是第二科。你受很多的苦,又現起來所餘的,其餘的也是自己造的業,由業力變作很多的眾苦,還是要繼續受苦的。地獄眾生這麼多的苦惱,如是一切由此諸想可以顯示出來。由這麼多的名想可以顯示出來眾生地獄的苦惱。
a)若由此生等者:前說邪見業及法受,名由此生。墮險惡趣,受苦異熟,名得生已受諸苦惱。於惡趣中觸諸苦觸,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受諸苦惱平等出現,名受苦已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眾苦。如是一切黑品因果等相,皆由前說諸差別名之所顯示。

與上相違,隨其所應一切白品,皆當了知。此差別者,善行為先所有諸趣,名為善趣。受極樂故,名樂世界。
[]4.7)前面是說惡趣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的思想和前面的文所說的事情是相違反的,就不是惡法。隨其所應一切白品修學的善法,皆當了知,你就會明白。和前面不同的,善行,你有好心,也有好的行為,這是最重要的。由於你有善業,你招感的果報,就是善的,叫做善趣,就是到安樂的地方。到那個地方,你所遭遇到的事情都是極快樂,所以那個地方不是苦惱的世界,是樂世界。

1.10.漏盡力
一切諸漏所有隨眠,無餘永斷;逮得能治勝無漏心、勝無漏慧,是其最勝增上心攝、增上慧攝。由漏盡故,說名無漏心慧解脫。
[]1)一切諸漏所有隨眠,漏就是煩惱,很多很多的煩惱。
1-煩惱分兩種:一個是現行的煩惱,一個是種子的煩惱。種子的煩惱叫做隨眠。無論什麼樣的現行的煩惱,它都是有隨眠的種子的。有的時候煩惱是不活動,但是煩惱的種子潛伏在那裡,所有的種子還在那裡。
2-要怎麼樣才能夠無餘永斷呢?無餘永斷,沒有剩餘,不但沒有煩惱的現行,煩惱的種子也都消滅。逮得就是獲得,獲得能對治煩惱的勝無漏心、勝無漏慧。勝,就是有力量的無漏心,沒有煩惱的清淨心,一個是心,還有一個是慧。勝無漏慧,有大力量的、沒有煩惱的智慧,這是兩種。心是王,無漏慧是心所法,心和慧是分開。在佛法裡面肯努力修行,有這樣的成就,就是逮得,成就能對治煩惱隨眠的勝無漏心,能對治煩惱的隨眠的勝無漏慧。有慧出現的時候,就把煩惱消滅。
3-這樣的境界是怎麼回事啊?是那最有力量的增上心攝,增上心是什麼?就是定。勝無漏心、勝無漏慧就是增上心攝、增上慧攝,就是殊勝的定慧。殊勝的定慧是由修來。
4-由於前面煩惱的現行、煩惱的隨眠被消除,這個時候就叫做無漏心。有無漏的慧,有無漏的心解脫、有無漏的慧解脫,這個時候你心裡面有智慧和有清淨心。能治是無漏的戒定慧,所治的就是一切煩惱隨眠。

即此心慧二種解脫,於最後有,說名內證第六神通。由依見道及依修道,內所證故。
[]2)就是你成就的增上心和增上慧,這兩種解脫,就是不被煩惱所繫縛的時候。心不被煩惱所繫縛的時候,叫做增上心;慧沒有煩惱的繫縛,就是慧解脫。
1-你成就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的時候,就是最後有,以後那個有是清淨的。原來是由惑業所感得的色受想行識,這是到最後,就是今天為止,以後完全就不是這樣的有,不是這樣的生死果報。說名內證第六神通,第六神通就是漏盡通。
2-第六的漏盡通也不是一下子成就,就是由於依見道,要依靠初開始由煖、頂、忍、世第一到見道,斷除一部份的見煩惱、一部份的愛煩惱;一個我執,一個法執。
3-但是這件事還沒有圓滿,要繼續地修學戒定慧,這樣斷除剩餘的這一切的煩惱,最後的時候在你心裡面成就心解脫、成就慧解脫,這就是漏盡通。

既自證已,如實了知,隨其所欲能為他說;是故說言於現法中自證通慧,具足開覺我生盡等諸句差別。廣說如後攝異門分應知其相。
[]3)既然自己成就心解脫、慧解脫,這時候你有大智慧,就是真實地明白,隨自己之所欲,隨眾生之所欲,你能為他宣揚佛法。成就心解脫、慧解脫以後,才如實地通達佛法,通達諸法實相,隨其所欲能為他說。所以這文上這麼說,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面,由於你自己的努力,成就漏盡通的大智慧。你是圓滿地通達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個諸句的差別義。這四句的法義如後面〈攝異門分〉有解釋,應知其相。
a)我生盡等諸句差別者: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諸句差別。如〈攝異門分〉有二種釋應知。
a1)攝異門分那裡有兩種解釋。
1-我生已盡,生就指你的生命體,也叫做有。約小乘佛法解釋,得初果的時候,還有七番生死,一生天上一來人間,這叫做一次,這樣七次就得阿羅漢道。所以得了初果以後,只有七番生死,就是還有七生。現在說我生已盡就是第八生以後沒有,第八番的生死沒有。
2-梵行已立,梵行是什麼?就是八聖道,正見、正思惟等,這是八聖道,他已經成就八正道。他常常這樣用功修學四念處,成就八聖道。成就以後,不會再退失,所以叫梵行已立。
3-所作已辦是什麼呢?就是所應該做的事情已經成就,就是把煩惱斷掉,他的見煩惱、愛煩惱斷掉,一切的煩惱永無餘故,一切的道果已經都成就,成了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叫所作已辦。
4-不受後有者,就是把七番的生死也滅掉,所以叫做不受後有。若是按小乘佛法說,這是入無餘涅槃,這是一種解釋。
a2)第二種解釋
1-我生已盡,有兩種生:一個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生。第二種生是煩惱生,你內心裡有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也叫做生。但是得了初果以後,煩惱不那麼猛盛,就微薄,所以也可以說是我生已盡。這樣說,我生已盡這句話就指初果和二果說。
2-梵行已立,這指第三果說的,就是不還果。因為不還果,這三果是把欲界的愛完全地消滅了,只剩下色界、無色界的煩惱,這個時候所以叫做梵行已立。
3-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指阿羅漢。

5.3.2.1.自性
云何如來十力自性?謂總五根為其自性。由慧勝故,且說十力,慧為自性。所以但言處非處智力;不言信力,不言餘力。如處非處智力,如是餘力,當知亦爾。是名如來十力自性。
[]怎麼叫做佛的十種智力的自身的體性?
1)佛的十力總起來說,以信、進、念、定、慧的五根為它的體性。在信、進、念、定、慧裡邊,慧的力量非常的殊勝,所以姑且說十力是以慧為它的體性,就是十種智力,十種智慧。
2)因為慧為最勝,所以說佛的處非處智力,只說慧力,而不言其他的力,信、進、念、定這四種力沒有講。十種智力只說處非處智力,其餘的九力也沒有說。
3)佛的智力是以慧為體性,其餘的九種力也是這樣,以慧為體性。是名如來十力自性。
a)謂總五根為其自性者:〈決擇分〉說: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答:是九根分:所謂意根,信等五根,樂、喜、捨根。今說如來十力自性,即最後三根中具知根攝。故彼善根,總以五根為其自性。
a1)〈決擇分〉說:問:二十二根的最後有三個根,就是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這三根。這三根在二十二根裡邊和哪一個根是相契合的呢?或者分當義字講,是哪一個根的意義?或者當合字講,它符合哪一個根的義?回答:最後的三根是二十二根裡面九個根,九個根的義。哪九根呢?所謂意根,信等五根,就是信、進、念、定、慧五根,另外有樂、喜、捨三受根。
a2)十力的自性在二十二根最後三根裡面,就是具知根所攝,屬於這個根。故彼善根,總以五根為其自性。這三根叫做三無漏根,三無漏根就是完全是聖人的境界。
1-第一個未知欲知根,若按照小乘來解釋,就是初果。初見道的時候,有欲界的四諦,色界、無色界的四諦,加起來就是八地。他知道欲界的苦諦,但是欲界的集諦、滅諦、道諦,色、無色界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還不知道,還想要知道,這叫未知欲知根,這是已經得初果的人。或者說是他是初果向,初果向也是指已經入聖道的人,叫做初果向。
2-加起來是有十六心,就是欲界四諦,色界、無色界四諦,是八諦。每一諦有二心,加起來就是十六心。初果他是初開始見到苦諦,或者就是見到苦諦的一個心,兩個心,然後集、滅、道,每一個都是兩個心。到了十五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初果的見道是圓滿,就是得初果。但是十五心沒圓滿的時候,叫做向初果;十五心圓滿的時候,就是得初果。十六心的時候,就是修道,就是初果以後繼續修行。現在未知欲知根就是在初果向的這個時候。
3-知已根,或者說已知根,就是欲界的四諦、色界的四諦,一共是十六心,完全都通達。通達以後,就是得初果以後,就是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到四果向,這個時候都叫做已知根。
4-到阿羅漢的時候,叫做具知根,這時候功德完全圓滿。現在這裡說的如來的十力,就是具知根說。若是約佛來說,具知根到佛的境界才圓滿,所以是具知根攝。

5.3.2.2.分別
云何如來十力分別?謂若略說,由三分別,當知無量。一者、由時分分別。謂於墮在過去未來及現在世一切所知,隨悟入故。二者、由品類分別。謂於一一諸有為事自相、共相、一切行相,隨悟入故。三者、由相續分別。謂於十方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一切相續、一切事義,隨悟入故。即由如是三種分別,如來十力當知無量:是名如來十力分別。
[]怎麼樣來分別如來的十力?若是簡要地說明這個問題,由三種分別來解釋十力的要義。由三種分別,也就應該知道是無量義。
1)一者、由時分分別,就是由時間的這一部份,它是一切法其中的一份,所以叫時分;由時分來分別佛的十力。在時份上怎麼分別呢?謂於一切法屬於過去的,屬於未來的,是屬於現在的;這些過去、未來、現在是佛的所知。隨其因緣,佛都能夠悟入。這是約時間的分別。
2)二者、由品類分別,怎麼分別呢?謂於一樣一樣的有為事,或者是人間的,或者是天上的,或者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得禪定、不得禪定,這一切的品類,這些有為事。自相,它的別相,共相就是通相,一切的行相,隨其因緣,佛的這十種智力都能悟入。
3)三者、由相續分別,什麼叫做相續的分別?謂於十方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一切相續,相續就指身體說的,身體有變化,但是相續的。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的,這一切的他的生命,這個生命身口意所作的一切事義,也隨其因緣佛都能悟入。這是分三種分別:一個是時份,一個是品類,一個是相續。
4)由這三種的分別觀察,我們應該通達佛的十力裡面的要義是無量無邊的,是名如來十力分別。

5.3.2.3.不共
云何如來十力不共?謂唯如來有此十力,不共一切聲聞獨覺,是名如來十力不共。
[]佛的如來十力為什麼稱之為不共呢?謂唯如來有此十種智力,不共於一切聲聞,不共於一切獨覺,一切聲聞、獨覺他們沒有這種功德,所以是名如來十力不共。

5.3.2.4.平等
云何如來十力平等?謂此十力,一切如來悉皆平等具足成就;故說平等無有差別。若就如來多所安住;是則如來如是十力,展轉差別。謂餘如來,多住餘力,其餘如來,復住餘力。是名如來十力平等。
[]云何如來十力叫做平等?
1)謂此十力,一切如來悉皆平等具足成就;故說平等無有差別。
2)若是按照佛陀多所安住的那個部份,是則如來如是十力,展轉差別。譬如說釋迦牟尼佛有可能是多住在處非處智力,其他的佛陀,可能多住在其他的力,多住在其餘的智力。另外一位佛又安住在不同的力。一切佛都有這十種智力,這一方面是平等的,但是他安住有點不同。是名如來十力平等。

5.3.2.5.作業
云何如來十力作業?謂如來所有處非處智力,於諸因中如實知因;於諸果中如實知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云何如來十力作業?就是佛陀具足十種智力,他有什麼作用呢?安住在十力作什麼事情呢?
1)佛陀安住在處非處智力裡邊做什麼事情啊?
1-在一切眾生,或者是一切聲聞、獨覺、一切菩薩,於諸因中的時候,如實知因,佛就知道他現在是做這樣的因,或者是聖道的因,或者聲聞、緣覺的因,或者是佛的因,或者是人天的因。
2-於諸果中如實知果,他現在達到結果的程度,佛也是真實知道這件事。
3-能降伏無因惡因,就是有的眾生有邪知邪見,不承認有因這件事,佛能降伏他。還有的眾生有惡因,作罪過的事情,認為是善法的因,所以這是惡因,還有各式各樣的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就是佛教徒以外的這些人,他們有種種邪知邪見這些事情,佛都能降伏他們。

如來所有自業智力,於自所作受用果業,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2)前面處非處智力有總說的意思,在下面九種智力是別說的,有這種差別。如來所有自業智力有什麼作用呢?就是你自己所作的業是將來你受用果的因,如實了知,如實說明果的業因,這件事佛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這是兩個作用:前面是如實了知,這是因,那是果;這是降伏施福移轉的事情,這種種諍論。
a)施福移轉者:謂自或他行施作福;能感他自增上果故。
a1)施福移轉,就是那個人作的功德,業力跑到另外一個人的身上去,另外一個人得福。佛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就是有三世,你現在作福,但是你第二生受苦,沒有得到福,這是有其他的罪業發生作用。你作福那個因,以後還會得到的,不能移轉。誰有這些不同於佛法的正知正見的這些諍論呢?就是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能現三種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3)佛所有的靜慮,就是色界的四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1-佛所成就的四靜慮,表示不是聲聞、緣覺的四靜慮,也不是菩薩的四靜慮。
2-解脫就是八解脫。四靜慮,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若是說八解脫,一定是無漏,因為其中有滅盡定,滅受想定解脫是聖人的境界。
3-等持,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可以說是等持,也可以說是等至。但是八解脫可以說等至,也可以說是等引。這裡面有什麼差別呢?等持,唯是有心定,不通於無心定。無心定就是無想定,色界天第四靜慮裡面有個無想定。滅盡定也是無心定,無心定就不能稱之為等持,等持只是有心定。
4-等至,就是通於有心定,也通於無心定。
5-等持,等,就是也不昏沉、也不散亂。持,能保持這個境界,相續地不變。等至,等還是不昏沉、也不散亂。你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叫做至。是等至,而也可以名之為等持,但是屬於有心定。若說到無心定,可以說等至,而不能說等持,有點差別。
6-如來所有的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的智慧力有什麼作業呢?能示現三種神變的作業,第一個是神境神變,第二個是記說神變,第三是教誡神變。神境神變就是六種神通裡邊的神足通,能現出來種種的神通作用,就能夠使令眾生對於佛陀能夠生起極尊重心。第二個神變是記說神變,就是六種神通裡邊的他心通,能知道你內心的思想。第三個神變是教誡神變,就是隨其所宜宣揚佛法來教導你怎麼樣修行。
7-這個三種神變是由於佛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所以會發生出來這種作用,就是沒有錯誤地教授所教化的眾生。現神通是使令眾生對於佛陀有恭敬心,他就會注意地聽法,這個他心通也是這種作用。如果佛為眾生說法,眾生心情好像很平淡地,就不一定能夠得到利益。
8-前面現三種神變的作用是教化眾生。還有第二個作用,就是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就是眾生他有邪知邪見,對於佛法裡面所宣揚的因果的道理是相違的,和佛法的思想相衝突的,所以叫做異品。還有些怨害的諍論,眾生是有貪瞋癡的;說話的時候,有行動的時候,煩惱也隨著來,所以有怨害的諍論的事情。
9-這些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是誰?就是一切沙門婆羅門等。佛能夠降伏這些人,佛能有神通、有大辯才降伏這些邪知邪見的事情。

如來所有根勝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及能於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
[]4)第四個根勝劣智力有什麼作業呢?佛陀所有的根勝劣智力,對於所教化的眾生,不是同一類的,有軟、中、上根的差別;有軟根、有中根、有上根的差別。也可以解釋是聲聞、緣覺的根性,有佛陀的根性,就可以說是軟、中、上;但是也可以說每一種也都有軟、中、上的差別。這些差別,佛陀能如實地了知,一點也不會有錯誤的。佛不但是能如實了知他們軟、中、上的根性,同時又能夠於彼所化眾生如應如宜,就是如其所應,就是眾生的根性;如宜就是佛法。佛為他宣說法,這法是相應的,與他的根性也是相應的,這樣為他宣說正法。

如來所有種種勝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品,淨與不淨,勝解差別,如實了知;其淨勝解令漸增長,不淨勝解令漸捨離。
[]5)佛陀所有的種種勝解智力,佛的殊勝的大智慧力量裡面也很複雜的,所以叫種種。對於所化的眾生,他內心裡面的事情有淨與不淨的差別。
1-淨,就是在佛法裡邊久遠以來栽培的善根,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久遠以來熏習的這些煩惱也有差別,就是不淨的差別;對於淨與不淨的勝解差別。眾生對於清淨這一面也有勝解,也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不淨的這一方面,也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佛陀能夠真實的正知無誤。
2-眾生在佛法裡邊栽培的善根是清淨的勝解,最初栽培的時候,當然是初初的;佛陀為他說法,能使令他清淨的勝解逐漸地增長。對於這些有罪過的事情,惑業苦的勝解,為他說法令他逐漸地棄捨。

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依於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
[]6)佛陀所有的種種界智力,對於所教化的眾生,是有劣、有中、有妙的不同,如實了知。前面是說佛能夠正知所化眾生的程度,根性的差別。下面是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就當作隨順講,能隨順他的根性。如其意樂,意樂就是他所歡喜的事情,能隨順他所歡喜的。如其隨眠,也能夠隨順他內心的煩惱,煩惱種子。根性有種種差別,意樂也有種種差別,隨眠也有種種差別,這樣佛陀的大智慧能依於彼彼,就是所化眾生各種情形,趣入聖道。門,就是初開始的時候,這樣的根性,這樣的意樂,這樣的煩惱隨眠,初開始的時候是什麼法門對他合適呢?佛能知道這件事。趣就是向前進,由不信佛能進步到相信佛法,由是凡夫境界進入到聖人的境界,這叫做趣入。趣入的門,初開始應該學習什麼樣的法門呢?佛能夠沒有錯誤地教授他這個門。隨他的根性、意樂、煩惱的情況,來為他安立這個法門,教授他學習這個法門。
a)劣中妙界部分差別者:欲色無色有情,如次名為劣中妙界應知。
b)能如其根等者:根有三品:謂軟、中、上。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其根。意樂有六:謂不出離意樂等。如下自說。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意樂。隨眠,謂即貪瞋癡慢尋思諸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隨眠。
b1)根有三品:謂軟、中、上,這三種不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這就叫做如其根。意樂有六:謂不出離意樂等,不同的意樂,如下自說。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意樂。隨眠,謂即貪瞋癡慢尋思,貪、瞋、癡、慢都是煩惱,尋思就是心裡面的散亂的境界。諸行,貪、瞋、癡也是行,慢也是行,尋思也是行;就是內心的活動叫做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隨眠。

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於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顯發辯了施設開示。
[]6.1)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於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這是小乘根性的眾生,佛也能夠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就是沒有障礙地宣說趣入門。顯發辯了施設開示,顯發就是略說大意,辯了就是詳細地講說。施設開示,就是施設種種法門,然後為眾生開示。

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初業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諸菩薩眾,令心得住?
[]6.2)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初業,始業就是初來到佛法裡面。從什麼時候算是初來到佛法呢?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就是有了願,就是你有一個目標,叫做始業。初業就是開始修行。等持資糧,就是開始修定,怎麼叫做開始修定?要準備成就禪定的資糧,安住淨戒、守護根門、於食知量、減少睡眠、正知而住,這就是等持資糧,先要學習這些事情。攝受就是你自己要努力成就這件事,成就就安住在這個資糧不失掉,安住是不失掉的意思。他目的想要使令心裡面寂靜住這樣的諸菩薩眾,使令自己心能夠得到禪定。

謂諸如來,為無諂曲恭敬愛重等持資糧始業初業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如是告言: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於內寂靜如理思惟,汝之父母所為立名,或汝親教軌範師等所為立名。
[]6.2.1)謂諸如來,為無諂曲,就是沒有虛偽的人,有誠意的人。諂曲是虛偽。有恭敬心,有愛重佛法的誠心,愛重等持的資糧始業初業的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就是一開始的時候施設種種的名言,就是無顛倒地教授這位菩薩。
1-如是告言,如是指下面的文,就這樣開示。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你應該安住在遠離喧鬧的地方,到那個地方住。
2-遠離臥具,就是遠離喧鬧的地方居住,居住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獨一無二。
3-於內寂靜如理思惟,住在那裡以後又該做什麼事情呢?就是內心要寂靜住,不要打妄想,這也就是修奢摩他的止。
4-如理思惟,如佛法的正義思惟,這就是如理作意。一個修止,一個修觀。怎麼樣思惟呢?先思惟名字,就是初開始,小的時候,你父母給你起名字,安立一個名稱。或者不是父母,是你的親教師,或者是你的軌範師,和尚、阿闍黎,給你立一個名字,你思惟你的名字。

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有中,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6.2.2)如是思惟,就是這樣思惟。
1-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我現在是有這個情形嗎?是有我的嗎?怎麼樣叫做有我呢?離六處法,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地方。離六處法,離開眼耳鼻舌身意,有一個自性的真實,它的體性是真實的。真實解釋為不可破壞。就是它的自性,就是我的自性,它離開六處,六處眼耳鼻舌身意是可破壞的,現在它不是我,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有我的自性,這個自性是真實不可破壞的,是這樣嗎?是這個意思,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我是這樣嗎?這樣思惟。
2-第二個思惟。或者是內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或外,外六處。或兩中間,內六處、外六處是兩,中間就是六識,眼識乃至意識。於此有中,在這裡邊有一個自性真實的我。前面說是離開六處有我,這樣思惟。現在是即六處:內六處、外六處、中間,是在內、外、中間這六處裡邊,在這裡面有個我。如是名想,就是在這裡有個名想。名就是想,如果沒有名是不能想的。施設,就是我的名字叫某甲,就是施設一個名字,在這裡有個我,這個我再施設一個名字,叫某甲,或者是某乙,施設名。這個名就是想所施設的,不想這個名字施設不出來。不管父母安立也好,和尚、阿闍黎也好,也是由想而安立這個名字。名字假立,就是原來沒有名字,現在假立一個名字,立出個名字叫某甲,叫某乙,就可以言說。轉耶,是這樣子現起的嗎?這樣思惟。

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6.2.3)汝既如是正思惟已,思惟完了的時候。當於此法都無所得,第一段是離六處,第二段的思惟即六處,這樣思惟。當於此即六處,離六處,內、外、中間,當於此法都無所得,裡面沒有我可得;即六處也沒有我,離開內、外、中間六處也沒有我可得。
a)或內或外或兩中間等者:謂六處法有其內外,或兩中間施設建立。義如〈聲聞地〉於四念住作種種說應知。彼四念住六處法攝。若離六處法自性真實,當知無有內外或兩中間施設可得。今說於彼所為立名,亦作如是假想分別,是故說言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所為立名性實有中,有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a1)六處有內六處、有外六處,或兩中間也有六,在這裡施設名字,立名字是我,建立這個假名。這裡邊的義在〈聲聞地〉裡邊,於四念住作種種說應知。而那裡四念住就是六處法攝,還是攝屬於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身,六根和六塵接觸的時候就有受,受裡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主要還是意識,就是心。心若一動,都是法的境界,所以四念住是六處法攝。
a2)如果你自己的思想,在思惟的時候,離開六處法有一個自性真實,當知是沒有的,離開六處沒有我可得。或者說是離六處沒有,即六處,或者內六處,或是外六處,或是兩中間,這裡施設有我可得嗎?這叫施設可得。前面在思惟的時候,初開始思惟的時候,應該沒有定論,即六處是我,離開六處有我,這樣不斷地思惟,最後才結論,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a3)前面是引〈聲聞地〉四念住的說法,現在這裡說於彼所為立名,就是對於父母所為立名,或者是師長為立名。也是這樣子假想分別,就是假想觀察:我這個名字是我,也是即六處,或者是離六處這樣觀察。於此所為立名性實有中,立這個名字,我叫某甲,我叫某乙,這是我。在這裡施設我的名字,我的體性是真常不壞的。在這個真常體性上立出來這個名字,我叫某甲,能這樣子觀察,是這樣嗎?

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但於客法有客想轉。
[]6.2.4)前面是一個問話,還沒有肯定,後來佛才說: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這是肯定的一種口氣。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你只有這一條路,就是這樣了知,這樣明白。怎麼明白呢?但於客法有客想轉。
1-客是外來的意思,本來這裡沒有客人;說有客,客是從外來的。我們內裡邊思惟:眼是我、我所否?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內六處、外六處、內外中間這一切法,我們作種種的想法,這都是外來的分別,都是外加上的分別。這些事情也都是客法,都不是本來有的,都是外加的。在這些法上,你有客想轉,也都是外加上來的一個虛妄分別在活動。
2-客有個外來的意思,就不是這件事本來面目,都是外來的。但是這個地方分兩類:一個是法,一個是想。就是在這個法上有這樣的想;其實在來說,法也是想,你心裡一動才有法的。不過現在就分成兩部份:一個是能分別的,一個是所分別;客法就是所分別的法,想就是能分別的法。而所分別的境界也都是假的,不是真實的。能分別的也是假的,都不是真實的。這句話是總說的,下面有詳細的分別。
a)但於客法有客想轉者:此顯名義俱無有實。故於彼義,名為客法。及於彼名,名為客想。〈顯揚頌〉說:由名於義轉,二更互為客。下自釋云:以名於義非稱體故,說之為客。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為客。其義應知。
a1)客法和客想什麼意思呢?這表示能詮的名和所詮的義都沒有真實性。名也是你心裡的想,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先要有想,不然的話就什麼事沒有。此顯名義都不是真實。
a2)故於彼義,就是你所思惟的那個義,你若不思惟還沒有事,你思惟才有義。這個義是客法,是外來的,就是你心的分別來,叫客法。
a3)及於彼名,在客法上安立種種名字,就是客想。安立種種名字,誰安立?就是你心裡的想,你心裡的思想安立種種名字。所詮的境界叫做義,就是法。
a4)〈顯揚頌〉說,安立種種名字,名字有所詮的義,名在所詮義上活動;所詮的義,有能詮的名,這樣。名和義倆互相作客,就是名到義這兒來作客,義到名這個地方來作客。是來作客,一定要走的,不能在這兒住下來的。互為客,一個是假的意思,是假的,是虛妄的;一個是沒有這件事的。有假、有空,有這兩個意思。
a5)《顯揚聖教論》自己解釋說,這個名和義,名本來是詮顯義的;這個義本來沒有名,給它安立個名字。安立個名字,安立的不對,並不稱合,不合於義的體性,和義的體性不合,它就不能在這兒長住,所以說之為客。它不是原來在這裡住的人,他是從外來的。原來住在這裡的人,表示名和義是相合的。它是從外來的,它就和這個所詮的義不相合,說之為客。就是義不歡迎這個名。
a6)前面說是名從外來的,是來詮顯這個義。詮顯這個義,它和這個義不相合,應該沒有這個名字,不要這個名字,所以也有無的意思。
a7)所詮的義也是一樣,也和名的道理一樣,是根本沒有這個義。沒有義,但是我們的習慣,有了名就有義,就執著這個義是真實的,實在這個義是沒有的,所以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為客。這個地方很簡要地把這個名和義解釋完。但於客法有客想轉,有客想轉就是名,有客法就是義;就是一個名、一個義,就是這兩件事。

汝善男子,若於爾時,於自己名,唯有客想,已生已得;復應在內如理思惟,於汝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6.2.5)汝善男子,若於爾時,若是那個時候發菩提心,想要修禪定,就是那個時候。
1-你對於你自己有這個名字,實在就是我,我執著有我。說自己有我,這是你外加來的,外增加上的想法,實在是沒有我的。但是你已經這樣習慣從久遠以來,一直地有這樣的思想,就是這樣的我想已經現起,已得就是時時地這樣分別。
a)唯有客想已生已得者:義顯己名唯假無實故。隨彼假名於義流轉,說名已生。唯有假名施設可得,說名已得。
a1)唯有客想已生已得,這句話的意思顯示你的名字是假的,是假安立的,是沒有真實的體性的。也就是你執著這個我,但是個假名字,是沒有體性的。
a2)已生怎麼講呢?就是隨你安立的名字在所詮義這裡用,在這裡出現。原來這個是沒有名字,現在安立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時時地在這裡用,叫做已生,就是我的名字出現。唯有假名施設可得,說名已得,我想就是分別。
2-前面這一段,就是這樣思惟我的這個名字是外來加上去的。我名,原來沒有來到佛法裡面來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執著,安立自己的名字,然後執著這是我。現在告訴這是外加來的,不是本來就有這件事的,這就表示我是空無所有的意思。
3-還應該再進一步地在你內心裡面思惟,如理思惟。前面是說我名,現在再詳細地說,於汝眼裡面所有制立的眼名。眼睛原來也沒有眼的名字的,也還是或者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誰,說這是眼睛,這是耳朵,其實也是安立的名字。所有制立的眼睛的名字,有了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哦!這是眼,這就是眼想。也是因為眼想而制立眼的名字。制立眼睛的名字,實在這個眼睛的名字是假施設的,原來沒有名字,就是方便安立的名字。

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6.2.6)在靜坐的時候,這樣的如理作意,就是這樣心裏面思惟觀察:我這個眼睛裏面,唯有兩件事可得,就是一個想、一個法,或者客想、或者客法,也就是一個名、一個義,這兩件事可得。
1-此眼中唯二可得是什麼意思?這眼睛的名字,是假安立的;由眼想安立的眼名字,這個眼是假施設的,就是方便安立,不是本來有的。
2-前面說名、也就是說客想,在下面說客法。就是這個眼睛,眼睛應該是依他起,在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自性裏面,眼睛按道理說,它是依他起的事,依他起的事是因緣所生法,依他起法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所以是唯是虛妄的識。
3-在這個事這裏,安立這個眼的名字,前面是眼想、也就是眼名,這裏說是眼睛這件事;在依他起這個地方沒有名字,而後安立名字,我們就有執著心,就變成遍計執。
4-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就這麼多。一個是眼想、也就是眼名,這眼想、眼名,是在唯識上安立的,就這麼多,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再沒有什麼事情。

於此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且非是眼。此唯有事,於中假立眼名想等。當知自性亦非是眼。
[]6.2.7)這是進一步的思惟。
1-這個眼是什麼?眼就是我們因眼名而見的、而思惟的這個眼睛。這上面所有制立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實在它不是眼睛。我們名之為眼,在這裏起分別的這個眼,這個不是依他起的眼睛,這是遍計執,遍計執是沒有體相的,只是空無所有。
2-前面說這個眼名,安立眼名的這個眼,實在它不是依他起的眼睛。這個地方根本沒有眼的名字,只是原來依他起的事,在依他起的事上,假立名字叫做眼,只是這樣。假立名字為眼的時候,我們又生執著,就是離依他起遠。
3-我們觀察的時候,才知道這依他起的自性,它沒有言說,也不是眼,沒有眼這句話。
a)唯二可得等者:客想客法,說名唯二。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名客想。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雖於此中實有唯事,然彼自性亦非是眼,是故當知彼唯客法。
a1)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客想客法,說名唯二,客想就是名,客法就是事,也就是義,一個名、一個義;就是這兩個。
a2)客想怎麼講呢?安立眼的名字以後,我們就可以有眼想,但是這件事,這個眼是假施設的,不是真實的,是名叫做客想,就是外來的想法,加上去。
a3)客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唯獨是事,是虛妄的事,它本來也沒有名字,但是我們在裏邊,為了語言的方便、做事的方便,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叫做客法。
a4)雖於此中實有唯事,實有唯事就是依他起,依他起是有。我們執著的眼、執著的一切事,是沒有的;依他起實在是有,但是它不真實,所以叫唯識。
a5)但是這個實有唯識的依他起,它沒有名字,所以它的自性上、它本身,沒有名字、也沒有眼這句話的,所以知道我們說是眼,這是客法,不是依他起,本來沒有這回事、沒有這句話。

何以故?非於此中遠離所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少有眼覺,而能轉故。若有此事體是真實,稱名所說;不應於中更待眼名,方有如是眼覺而轉。唯應自性不由聽聞,不由分別彼所立名,但於此事有眼覺轉。然無如是不待名言覺轉可得。是故此中,唯於客法而有其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汝既如是於其內眼如理思惟;復於眼想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6.2.8)什麼原因這麼講呢?
1-不是在這裏面遠離所立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遠離這件事的時候,小小的有眼的分別現起的。就是我們不立這眼的名字,我們不會有眼的分別,所以這依他起的眼睛,沒有名字的時候,我們沒有眼的分別,就是這個理由,所以它也不是眼。當知自性亦非是眼,為什麼自性不是眼呢?就是原來沒有名字,我們不能起分別,它是眼睛,沒有這個分別。
2-沒有眼睛的名字,我們就不會感覺它是眼睛,你若起這個分別,一定要有名字你才能起分別。我們因為名字而執著它有眼的義;有眼的名,我們就執著有眼的義,因為這個名而執著這個義。這個義若是真實有的話,稱名所說,和你安立的名字是相稱的,名和所詮的義是相稱的。若是這樣的話,就不應該在這裏邊要等待有眼的名字,才有這樣的眼的感覺現起。
3-若是前邊名字所詮的義是有實體性的話,就不應該待名有眼的感覺、有眼的分別,應該怎麼樣呢?唯應自性,就是原來的、就是依他起,沒有名字的這個境界,不需要經過聽人說,這是眼睛。也不需要假借分別:哦!這是眼睛,不需要這樣分別它這個名字。只是看見這個眼睛,我們就有眼的感覺現起,應該是這樣。
4-事實上,不是這樣子。若沒有名言的時候,這個分別心不能現起,眼睛這個分別、這個心理不會現起的。沒有名字的時候,眼睛雖然看見了,心不能分別。
5-所以在這個眼法這件事上,唯有客法,都是外加的。在外加的法上面,還加上一個客的眼名、客的眼想、客的眼假施設。這個名所詮的義,也是客、也是外來的;在義上假立的名字,名字也是外來的,也是後來加上去的;都是客。
6-你這位善男子,既然能夠這樣的修如理作意觀察,對於你本身的眼,能夠如理的思惟,思惟這都是客。復於這眼的名字,眼想就是眼的名字;這個名字也是客、也是外來的。當生當得,名字現起;你可以這樣分別,因為有這個名字,可以這樣,這是眼。你既然能這樣思惟,這是正了知。

如於其眼,如是於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已得已求。若已作意,隨尋隨伺。以要言之,普於一切諸法想中,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6.2.9)前面這一段是在眼裏邊,如理作意。
1-眼的義、眼的名都是客,如是於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這些事情,已得已求,也都是這樣子。也都是安立的假名,也是已得已求。前邊是生、得,這裏也應該是已得、已生,求應該是生的誤植。
2-若是這位善男子能聽佛的話、能聽信佛的教導,已經這樣的作意思惟,隨順佛的教導思惟觀察。尋是粗的觀察;伺是微細的觀察。你能這樣作意、思惟、觀察;這樣說不但是眼是這樣,耳鼻舌身意,廣說乃至一切見聞覺知也都是這樣思惟觀察。
3-以要言之,普遍於一切諸法中,也都是有名、也有義,也是這樣思惟、觀察,唯有是客想,當生當得。這都是虛妄分別,而法的本身是無有少法可得;我們所思想的,在法的本身上完全是沒有的。
a)耳鼻舌身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及於一切安立假說自性。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
a1)此中等言,等取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及於一切安立假說自性,在一切法上,所有都是安立的、假說的情形,不是那件事本身是這樣的。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

如是汝於自己身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廣說乃至一切法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
[]6.2.10)前面這一段文,你對於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有的這些分別,都是假想,所分別的境界,無有少法可得。
1-能完全的除遣這些虛妄分別,觀察它是無所有的。勤加行道,也不要懈怠,努力地這樣修行。當正攝受,你應該努力的這樣成就。
2-廣博地說,在一切法中,所有的都是假想,所有的分別能盡除遣,完全不要,除掉這些虛妄分別。除掉這虛妄分別有兩個程序:觀察,思惟分別的義都是沒有的;然後再除掉這些虛妄分別。你先要努力的觀察所分別的一切法是無所有的,然後再滅除這些虛妄分別,這就是一個止、一個觀。你要努力的這樣修行,你要成就這個大智慧。

汝由如是一切所知善觀察覺,普於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於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數數除遣;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於此事中,多修習住。
[]6.2.11)汝善男子由於這樣的一切所知善觀察覺,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面對一切法的所知境界,你要善能觀察:你的分別心是虛妄分別。
1-普於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這個事情是很壞、這個事情是很好的,都是你內心的分別。這些想都是虛妄分別,都是外來增加上去的、增益上去的。
2-於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在一切的眼耳鼻舌身意上、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在這一切法上,所有的這些分別都是戲論,都不是真實的,都不合道理。一次又一次地除遣你的虛妄分別。
3-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這樣子修行,你心裏面常與無分別、無相相契合。無分別、無相在一切法上,怎麼個態度呢?唯取義轉。
4-於此事中,多修習住,多就不是全部,你還應該睡覺、還應該休息一會兒。其它的時間,就在這兒修習住。
a)唯取義轉者:唯取其事,唯取真如,名唯取義。唯以實義為所緣故。
a1)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唯取真如,就是圓成實。這就叫做義轉。
a2)在習慣上,我們觀察一切事的時候,都認為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是虛妄的,現在要認為它是依起就是如幻如化的、是不真實,有而不真實。
a3)我們的虛妄分別,一定要有名做前提,而後因為名而有種種分別,這樣的種種分別,有所分別的境界、有能分別的心,這一部份完全是畢竟空的、是無所有的。
a4)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是有,但是不真實。這和遍計執的不真實不一樣。遍計執的不真實,是沒有這件事,空無所有的,無有少法可得的,但是依他起是有,但是不真實,有而不真實,如夢中境,夢中是有這件事,但是不真實。所以依他起的不真實和遍計執的不真實不一樣。依他起的不真實還是有體性的;遍計執的不真實,體性是沒有的。
a5)現在唯取其事,唯取真如,這就是二諦;依他起是世俗諦,唯取真如是勝義諦;這是無分別的境界。唯以實義為所緣故,就是以依他起和真如,是這無分別心、無相心所緣的境界。

汝若如是,當依如來妙智清淨等持種性,獲得無倒心一境性。如是汝等,若於不淨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若於慈愍,若於緣性緣起,若於界差別,若於阿那波那念,若於初靜慮,廣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
[]6.2.11)你這位善男子若是肯聽佛說的教導,肯這樣用功修行。
1-你就是隨順佛陀的大智慧,佛陀的清淨的等持的種性,從佛的智慧,得到無倒的心一境性;成就不顛倒的心一境性就是禪定,這樣的禪定是在第一義諦那裏安住、就是在勝義諦那裏安住不動。這段文說的心一境性,所緣境是勝義諦,也包括依他起,但是若是觀察依他起是生無自然性,唯獨是無有少法可得的境界,就是勝義諦。在那裏安住不動叫做等持,和有所得的世俗的所緣境不一樣。這是聖人,空、無願、無相的境界。這個是獲得無倒心一境性。
2-汝等若於不淨作意思惟,佛陀開示初開始你先應該修不淨觀,這就是另一個門;作意修不淨觀,你修不淨觀也好,但是你對前面說這個唯識的作意,也不要棄捨。
3-若是你修慈愍觀,多瞋眾生修慈愍觀,這又是一個趣入門。
4-若於緣性緣起,就是愚癡眾生修緣起觀。這個緣性就是四種緣、緣起是十二因緣。5-若於界差別,界差別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這是界差別觀。
6-若於阿那波那念,這是數息觀。
7-若於初靜慮,廣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於此作意,也還是於這個唯識的作意不要棄捨。那些趣入門可以修、可以不修,但是這個唯識觀勿當捨離。
a)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者:此中作意,謂即前說數數除遣一切戲論之想,及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應知。

汝若如是修此菩薩無倒作意;漸次乃至當得無上正等菩提,究竟出離。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
[]6.2.12)汝善男子若能這樣修此數數除遣一切戲論之想,及以無分別無相之心,若如是修此菩薩無顛倒作意,漸次地、慢慢地,當得無上正等正覺,究竟的出離煩惱障、所知障。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前面說的這是菩薩遍趣正行,所有的、普遍地一切眾生,依如是門趣入到正行,而後得無上菩提。

過去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已正施設如是教授;未來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當正施設如是教授;現在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如是教授。諸聲聞等,於此作意勤修習時,亦能速疾得勝通慧。若能於此無倒作意如實通達;便能獲得諸法現觀。
[]6.2.13)過去如來,就是已經入涅槃的過去的佛,也為開始發菩提心的菩薩,已經如法的施設這樣的法門,教授這些菩薩。
1-未來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當正施設如是教授;現在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如是教授。三世諸佛都開示這樣的法門。
2-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只是發出離心的諸聲聞等。他們對這個法門也能夠努力的作意,作意是警覺其心,勤修習此法門的時候,亦能夠速疾的,成就殊勝的神通和智慧的。
3-聲聞人或者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只要是能於此法門不顛倒的作意,就是要認真的學習,就不會搞錯。如實通達,能認真的通達諸法是唯心所現的。這樣修止觀,就能夠成就於一切法得聖人的智慧。諸法現觀,諸法是所緣境,現觀是能緣的智慧。但這能緣的智慧,單獨的指已經成就聖道的聖人,他的觀諸法實相的智慧。現觀,就是清淨的智慧現前,觀諸法實相,這就是聖人。

如來所有遍趣行智力,於一切苦能出離行不出離行,如實了知;及令捨離不出離行,能正授與能出離行。
[]7)如來所有遍趣行智力,就是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聖道,他成就的,就是他所有的遍趣行智力。
1-遍就是一切佛教徒,所有的佛教徒,大家都發心向於聖道,叫作趣行。趣是向前進,由凡夫向聖人那個地方去,叫作趣。最初是發無上菩提心,後來開始修學止觀,就是由凡夫向前進,叫作趣。趣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有這樣的願,向於無上菩提。行就是心,沒有心誰能行?智力,這是佛陀所證悟的智慧,能通達一切佛教徒向於聖道修行的時候,佛都是如實了知的,所以叫作遍趣行智力。
2-眾生學習佛法的時候,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要從苦惱的境界裡面解脫出來,目的是這樣。能出離行,於這苦惱的境界能解脫出來的這種修行,這樣修行能出離苦,能從苦惱裡面出來。不出離行,你這樣的修行不能從苦惱的境界裡面解脫出來。這都是修行,但是有能出離、有不能出離的。如實了知,佛陀的遍趣行智力,就是對這件事,一點也不會錯誤的了知這件事。
3-佛陀第一步是能知,第二步是教導你,教導你棄捨這個不出離行,能夠正確的教授你,這樣修行是能得解脫的。淺白的說,我們的心有所執著,你的修行也是修行,但是還是在執著裡面,就不能出離苦。若能夠無著,心裡面於一切法不執著,就是一切法不受,就能出離。能正授與能出離行,就是佛才能教授你八正道的法門,其餘的人不行。

如來所有宿住隨念智力,於其前際本事本生數數念已,為令所化諸有情類心生厭離、心生淨信,正為宣說;及能降伏執著常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8)如來所有宿住隨念智力,這個智力有什麼作用呢?
1-對於他過去生的事情,前際是過去。
2-本事,過去生的本事;你原來或者作過罪業的事情、或者作過有功德的事情、在生死裡惑業苦流轉的這些事情,叫作本事。
3-本生,就是過去世行過菩薩道的那個事情,叫作本生事。
4-數數念已,就是數數的,不是一次的,來憶念過去的本事本生。念這個作什麼呢?為的是教化所化的有情類心生厭離,心對過去生死流轉的事情,這些糊塗的事情生厭離心。
5-心生淨信,從過去的事可以知道有因就有果,若是作善、作惡都有果,修學佛法也會得聖道。過去是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所以你會建立清淨的信心。
6-正為宣說,所以佛陀就把過去的本生本事為眾生宣說。
7-說過去的事情令眾生生厭離心、生清淨的信心,又能夠降伏執著常論,過去的事就是滅了、過去了,是無常的境界,所以你執著常,就被降伏,都是有變化的。過去作過國王,現在已經過去,不是一成不變的。誰執著常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能降伏執著常論的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死生智力,於諸弟子過往遷謝當所受生,能正記別;及能降伏執著斷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9)如來所有死生智力,這是佛的天眼通;眾生死的時候,佛能看見。死了以後又生到什麼地方,佛也能看見。
1-於諸弟子過往遷謝,對這個弟子,這一剎那間死掉。過往,本來是現在,忽然間一剎那就死掉,就變成過去,就是過往的遷謝,遷謝移轉。
2-弟子過往遷謝是死,當所受生是生。是他當所受生,將來可以叫作當,或者說你修學善法就應該受生到善處叫作當。
3-能正記別,佛陀因為有死生智力,所以能正確的開示你這件事。
4-佛有死生智力,不但是告訴你死生的問題,還能夠降伏執著斷論,就是作善不得善報、作惡不得惡報,斷滅。執著斷論的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漏盡智力,於自解脫無惑無疑;及能降伏於阿羅漢起增上慢,一切沙門婆羅門等。是名如來十力作業。
[]10)如來所有漏盡智力,對於自己的解脫,他解脫煩惱障,也解脫所知障,對於這件事沒有惑,沒有迷。
1-惑範圍是廣,疑是惑的其中的一種。疑的含義是狹窄、惑的詮義是寬廣的。於自解脫無惑也沒有疑;無惑也有一個意思,就是現在得阿羅漢,這件事沒有惑,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就沒有惑。也不疑,我沒得阿羅漢吧?我得阿羅漢了嗎?就是疑;他也沒有惑、也沒有疑。現在說是得佛的無礙解脫,無惑無疑。因為佛有漏盡智力能通達這件事。
2-或者他是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也有一點修行,他認為他得阿羅漢,其實是沒得阿羅漢,他就認為他得阿羅漢,這叫作增上慢,就是比他事實的情況增加、高估,有這個高慢。佛有漏盡智力,就能降伏這高慢心,你現在是增上慢,沒有得阿羅漢,會知道這件事。一切的沙門婆羅門等,他有阿羅漢的增上慢。佛的十力作業有什有這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