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雜阿含177經

雜阿含177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有人火燒頭衣,當云何救?」比丘白佛言:「世尊!當起增上欲,慇懃方便,時救令滅。」

  佛告比丘:「頭衣燒然尚可暫忘,無常盛火應盡斷;為斷無常火故,隨修內身身觀住。云何為斷無常火故,隨修內身身觀住?謂:色無常,為斷彼故,隨修內身身觀住;受……想……行……識無常,為斷彼故,隨修內身身觀住。」廣說……乃至……。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過去無常、未來無常、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無常、過去現在無常、未來現在無常、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如內身身觀住八經,如是,外身身觀八經,內外身身觀八經如上說。如身念處二十四經,如是,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二十四經如上說。如當斷無常九十六經,如是,當知、當吐、當盡、當止、當捨、當滅、當沒,一一,九十六經亦如上說。 

1.瑜伽-1.1.信瑜伽

云何瑜伽?謂四瑜伽。何等為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當知其信有二行相及二依處。二行相者:一、信順行相;二、清淨行相。二依處者:一、觀察諸法道理依處;二、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

[]怎麼叫做瑜伽呢?修學佛法的止觀的人,這裡邊一共有四條。何等為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有這四種不同的瑜伽。

1)應當知道這信瑜伽,有二種行相,就是有二個相貌。行,就是指心,就說我們的心

在一切境界上活動。而信也是心,就是我們的心對佛法有信心。還有二種依止處,信從這個地方來,就叫做依處。

2)這二種信的行相是哪二種呢?

一、信順行相,這個信就是隨順。你相信它是特別清淨莊嚴有功德,就會隨順這件事,這是信的一個行相。

二、清淨行相,信不但是有隨順的相貌,還有一個相貌就是清淨。因為相信以後,能令你能逐漸地滅除煩惱,令心不污染,令你心清淨,所以,清淨是信的一種功能。

3)什麼是依處?就是信順的行相和清淨的行相,從什麼地方來的呢?

一、觀察諸法道理依處,就是觀察苦集滅道四諦的一切法的道理,從這裡引發出來信心,所以可見信的後邊是智慧,因智慧的觀察諸法而建立信心。是經過觀察諸法的道理而後才有信心的。所以信行的依處是智慧。而智慧觀察什麼呢?觀察苦集滅道的諸法,觀察十二緣起的諸法,就是佛說的諸法,從這裡引起信心。

二、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第二個引發信心的地方,就是補特伽羅的神力,就是佛教徒,或者是阿羅漢、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佛、大菩薩,顯現神通的事情,看見這些事情,因此而引起信心。

4)或是這樣解說,什麼是信順?對於苦集滅道,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你能隨順佛的聖教。什麼叫做淨信呢?隨順第一義諦,能斷煩惱,所以令心清淨。由於你能夠聽聞佛法,而能夠有信順的信心現起,又能夠隨順第一義諦。由於你有信順和清淨的力量,你的身毛都豎起來,悲泣墮淚,這是淨信的相貌。由是當知信順行相,即以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為所依處。清淨行相即以觀察諸法道理為所依處。



1.2.欲瑜伽

欲有四種。何等為四?一、為證得欲;二、為請問欲;三、為修集資糧欲;四、為隨順瑜伽欲。為證得欲者,謂如有一,於上解脫發生希慕,如前廣說。為請問欲者,謂如有一,生希慕已,往僧伽藍,詣諸有識同修梵行成就瑜伽妙智者所,為聽未聞,為聞究竟。為修集資糧欲者,謂如有一,為戒律儀清淨、為根律儀清淨故,於食知量、減省睡眠、正知住中,展轉增勝,發生希慕。為隨順瑜伽欲者,謂於無間加行、殷重加行修習道中,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欲有所作。

[]信的瑜伽,這是開始學習瑜伽的時候建立信心。欲有四種不同,何等為四?一為證得欲。二為請問欲。三為修集資糧欲。四為隨順瑜伽欲。

1)怎麼叫做證得欲呢?就是有這麼一個修行人,於上解脫發生希慕,涅槃叫做上解脫。世間上的禪定,四禪八定也可以名之為解脫,但是不是上,涅槃才是上。對這上解脫,從內心裡面生起希求思慕的心情,就是想要成就,如前修所成地廣說。為什麼想要修止觀?目的是想要得涅槃,所以叫做上解脫。前面文說猛利樂欲,什麼叫做猛利的樂欲呢?這位修行人自己心裡面想,我什麼時候能得涅槃呢?我能同於那些聖人都在涅槃那裡住,我什麼時候能成就呢?這叫做於上解脫發生希慕。證得欲,就是想要得涅槃的欲望。

2)怎麼叫做為請問欲呢?這個人對於涅槃,心裡面很誠懇地有這樣的願望。有這樣願望以後,就採取行動,到寺廟裡面來,到那些有這樣知識的人,都是共同的修學聖道,而且是修梵行成功的,修止觀有妙智慧的人的地方。聽他開示瑜伽的道理,是我以前沒有聽過。向他學習瑜伽,從開始聽聞到最後圓滿的通達瑜伽的法門。

3)怎麼叫做為修集資糧欲呢?修集資糧,就是修瑜伽的資糧,就是修瑜伽的前方便。前方便成就,才能開始學習瑜伽。修集瑜伽的資糧是什麼呢?就是戒律儀要清淨,持戒清淨。根律儀清淨,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要有如理作意,使令眼清淨耳清淨乃至心清淨。於食知量,就是飲食的時候要知道量,不可以太過也不可以不及。減省睡眠,睡覺要減少不能睡太多。正知住中,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面明明了了,保護它令它清淨,這就是瑜伽的資糧。這一位向成就瑜伽妙智者所請問瑜伽這個人,有這種欲,就是想要修集瑜伽的資糧,想要持戒清淨,想要學習根律儀清淨,於食知量,減少睡眠,正知而住,願意這樣子。這個修行人最初有證得欲,而後又有請問欲,然後又想要修集資糧欲,就這樣展轉地使令他向道的意願特別強。發生這種希望心、思慕心。

4)怎麼叫做為為隨順瑜伽欲呢?隨順瑜伽,就是正式開學始修止觀,要隨順修止觀的事情。正式開始用功修學止觀的時候,是要無間加行,不能間斷。殷重加行,就是特別的誠懇而且非常的深刻,不是馬馬虎虎的這樣努力的修行。修習道中,無間的修習止觀,殷重的修習止觀之道中發生希慕,這樣用功修行的情形,心裡面歡喜想要這樣做,發生歡喜心,想要這樣做。



1.3.精進瑜伽

精進有四。何等為四?一、為聞精進;二、為思精進;三、為修精進;四、為障淨精進。為聞精進者,謂為聽未聞、聞已究竟,勤心勇猛審決加行。為思精進者,謂如所聞法,獨處空閑,思惟其義籌量觀察。為修精進者,謂入寂靜,於時時間勤修止觀。為障淨精進者,謂於晝夜策勵精勤經行宴坐,從諸障法淨修其心,勤心勇猛審決精進。

[]精進瑜伽也有四種。哪四種呢?一、為聞精進。二、為思精進。三、為修精進。四、為障淨精進。

1)什麼是為聞精進?就是這位修行人為了學習未聞的瑜伽,就要去聽。聞已究竟,就是能夠聽到圓滿。心裡很精勤、很勇猛,不怕困難。審決加行,經過很認真地學習很明瞭了,叫做審,而後才決定用功修行。

2)什麼是為思精進?謂如所聞瑜伽的法門,一個人在空閑的地方思惟瑜伽止觀的道理。思惟也就是籌量,也就是觀察。或者是說,思惟其義是總說,籌量、觀察是別說。籌量就是指文句說的,觀察是指文句所說的義,有文有義。這樣分總別,分文義來解釋。或者約深淺的意思來解釋,思惟其義,是初開始的思惟,觀察是最後深刻的思惟,籌量是中間性。

3)什麼是為修精進?就是這個人要到寂靜的地方,於時時間勤修止觀,就是無間加行、殷重加行。

4)什麼是為障淨精進?就是不管白天或夜間,都能鞭策自己、勉勵自己、精勤的經行,精勤的宴坐。從諸障法淨修其心,惑業苦都是障,身體就是個障,種種罪過的業也是障,各式各樣的煩惱也是障。這麼多的障裡面,煩惱障是最厲害、最重要的障。就是從這些煩惱障裡面把它清淨出去,就是從諸煩惱障裡面來清淨自己的心,叫它沒有煩惱。修止觀的時候,令心裡面沒有貪瞋痴的煩惱。心裡很精勤、很勇猛,不怕困難。經過很認真地學習很明瞭了,而後才決定用功修行。



1.4.方便瑜伽

方便有四。謂尸羅律儀增上力故,善守其念;善守念故,能無放逸,防護其心,修諸善法;無放逸故,心正於內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毘缽舍那。

[]信、欲都還是修瑜伽之前的事情,精進就是正式用功。方便也還是精進裡邊的事情,但是這裡邊就是告訴你精進的時候,要具足這四種功德。精進用功的時候,還要保持戒律的清淨。因為尸羅律儀清淨有強大的力量,甚麼力量呢?能幫助你守護你的心念,使令他不會污染。因為能夠守護你的心念,不污染你的心,就不會放逸,就不會跑到色聲香味觸,就能保護你內心的清淨。心若清淨,修諸善法都是清淨。能夠修諸善法無放逸故,所以你的心就能正式、努力內修奢摩他,就是止。又能夠修增上慧法的毘缽舍那,就是修觀。增上慧法毘缽舍那是觀,奢摩他是止。第一個是尸羅律儀,第二個是善守其念,第三個是能無放逸,第四個是正於內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毘缽舍那,分成四種。



此四瑜伽有十六種。當知此中,初由信故,於應得義深生信解;信應得已,於諸善法生起樂欲;由樂欲故,晝夜策勵安住精勤,堅固勇猛;發精進已,攝受方便,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故此四法說名瑜伽。

[]此四種瑜伽每一種裡面有四種,所以有十六種瑜伽。這裡邊說它的要義,

1)這四種瑜伽裡邊一開始就是要有信心,對於應該成就的瑜伽的功德,深深地生起信解的心、信樂心,生歡喜心。

2)信順和清淨的信心,若能夠相應、成就,對於止觀的這一切出世間的善法,就生起樂欲,想要修行的心。

3)因為想要成就止觀,有這樣的欲望,所以就能不怕辛苦,晝夜都能策勵自己,安住在精進裡面而不退轉,精勤堅固勇猛。

4)發動精進修學止觀之後,還能夠具足四種方便。這樣就能得所未得的功德,能接觸未接觸的功德,能證悟未證悟的功德,就是得聖道,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故此四法說名瑜伽。



2.略別辨-2.1.身念住

今於此中,云何為身?云何於身住循身觀?云何為念?云何念住?略說身相有三十五。謂內身、外身;根所攝身、非根所攝身;有情數身、非有情數身;麤重俱行身、輕安俱行身;能造身、所造身;名身、色身;那落迦身、傍生身、祖父國身、人身、天身;有識身、無識身;中身、表身;變異身、不變異身;女身、男身、半擇迦身;親友身、非親友身、中庸身;劣身、中身、妙身;幼身、少身、老身。如是名為身相差別。

[]在這四念住裡面,云何為身?云何於身住循身觀?云何為念?云何念住?提出四個問題。略說身相有三十五。

1-2)內身、外身。內身就是自己的這個身體,外身是他人的身體。

3-4)根所攝身、非根所攝身。根所攝身,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叫做根,根以能生為意,它能發出來識。如眼根能發出來眼識,耳根能發出來耳識,乃至意根能發出來意識,就叫作根。非根所攝身,它不能發出識來,所以不能稱為根,但是也是身,就是扶根塵。我看見你的眼睛,這個是扶根塵,他保護眼根,眼根就是淨色根,就是精微的四大組成的眼根、耳根,肉眼所不能見。見到的是扶根塵,保護根的四大,這是四大所造。說那個身不是根,但是它也屬於身,也是阿賴耶識所執受。

5-6)有情數身、非有情數身。有情數身,是根也好,不是根也好都是屬於身,它都是有感覺的,所以是有情數身。非有情數身,就是沒有知覺,就是身外的山河草木這些東西,這是無情物。

7-8)麤重俱行身、輕安俱行身。沒得到色界四禪的人,他的身體都是粗重,所以叫做粗重俱行身,這個身和粗重在一起活動。輕安俱行身,得到色界四禪,把粗重消除,這個時候,身體有輕安,輕安與身體在一起活動,叫輕安俱行身。就是入定的時候,禪定現前,輕安俱行身。出定的時候,經過一個少的時間輕安就失掉,那個時候就是粗重俱行身。

9-10)能造身、所造身。能造,就是四大,地水火風堅濕煖動。所造的身,就是眼耳鼻舌身,都是所造的四大,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外邊的山河大地,都是所造身。

11-12)名身、色身。名身就是受想行識,色身就是物質組成的這個身體。

13-15)那落迦身、傍生身、祖父國身。那落迦身,就是地獄的身體。傍生身,就是畜生的身。祖父國身,就是餓鬼的身。餓鬼的壽命很長,來到鬼道的鬼稱以前的老鬼就稱為祖父。

16-17)人身、天身。人間人的身,天身是欲界天、色界天。

18-19)有識身、無識身。有識身,就是身體裡面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無識身,裡面就是沒有識,就是死掉的人。

20-21)中身、表身。中身,身體裡面各式各樣成分,他本身的體性都是不清淨,這些都是污穢的東西。表身,如身皮分與清淨相似,實在也是不清淨,但就好像是清淨。

22-23)變異身、不變異身。變異身,人死掉的時候,很快的身體就變成青瘀、膨脹、膿爛,這叫做變異身。若未命終,未至變壞的時候,是名不變異身。

24-26)女身、男身、半擇迦身。

27-29)親友身、非親友身、中庸身。彼此間有親愛的關係,叫親友身。非親友身,就是怨家。中庸身,也不是親也不是怨,彼此的關係是中庸性的身。

30-32)劣身、中身、妙身。力量軟弱,或者說相貌特別醜陋,叫做劣身。力量強大,或者說相貌特別莊嚴,叫做妙身。中身,是中間性的。

33-35)幼身、少身、老身。在時間上說,小孩子少少的長大,少年的時候身體,到最後是老身。如是名為身相差別。



住循身觀略有三種。謂依身增上聞、思、修慧。由此慧故,於一切身、一切相,正觀察、正推求,隨觀、隨覺。

[]1)什麼是住循身觀?略有三種不同,佛依我們的身體演說出來的增上的教法,佛為我們說的這些教法是特別殊勝,所以稱它為增。我們聽聞這樣增上的教法就有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就是有這三種不同。先解釋能觀察的智慧有三種,這三種是根據佛說的教法說這個身體的情形,你學習就能成就這三種智慧。

2)由於成就聞思修的三種智慧,於一切身,前面說三十五種身體。一切相,三十五種身它的相貌,它的體相的差別,這是所觀察的境界。正觀察、正推求,正觀察就是總相的觀察、概略的觀察,正推求就是別相的觀察、微細的觀察。隨觀,住循身觀,住就是住在奢摩他裡面,循是隨順,或者循環的意思,就是觀一次再觀一次,觀了一次再觀一次,就是循觀。隨覺,隨順佛的教法這樣觀察,就會得到真實的智慧。

3)隨觀、隨覺也可以這樣解說,身、受、心、法,每一種都有三種差別。身三種的差別,就是身分的自性不淨如身的內分,或有身分相似清淨,就是身的彼分,或有身分變壞不淨,如命終已青瘀等身分,這就是身的三分。受的三分,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心也有三分,就是苦受的時候也有心,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有心。法也有三種,就是黑品,和白品,和黑白相間雜。於彼身等影像隨觀,與所知事同分類故,名為影像。所知之事就是人的這個身體,三十五種身。觀察三十五種身的時候,這個所緣境不是外邊的三十五種身,是你內心的影像。外邊三十五種身就是本質境,所觀察的不是本質境而是影像境。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接觸外邊的境界。但是前五識一剎那間就過去,它沒有這種智慧觀察,第六識才有智慧觀察。第六識又不能直接觀察外面的境界,一定要通過前五識取了所緣境的相貌,取了所緣境的相貌就是變成影像,第六識觀察這個影像的時候,叫隨觀,隨是相似的意思。隨順觀察這個影像的身體,也隨時就覺悟本質的身體。所以,觀察影像身是不淨,也就可以知道本質境也是不淨。住循身觀,就是安住在奢摩他裡面,循環地觀察這個身體的不淨,叫住循身觀。



念謂依身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義,修習作證,於文、於義修作證中,心無忘失。

[]什麼是念?

1)就是這位修行人,初開始是依據身增上的正法,就是佛說怎麼樣修四念處觀的這個正法,受持這個正法,佛說的語言文字所宣揚的這個四念住的正法,你要能夠受持於心,這是聞所成慧。

2)思惟法義,這是思慧,還要加以思惟,思惟裡邊是什麼道理。這個法就是文句,義是文句所詮顯的道理,有能詮有所詮。以能詮來表達所詮,根據所詮來安立能詮的文句。要加以思惟,深刻地思惟裡邊的道理,專精思惟。

3)修習作證是修慧,就是要學習奢摩他,成就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邊作證。還是思惟這個法義,這個時候,成就清淨無分別的智慧,來觸證法的義,這個時候就是聖人。

4)對於所受持正法的文義,思惟法義,還要修習作證這件事,心裡面很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都叫做念。念是通於聞、思、修,因為念是把這個法門顯現在心裡邊,然後才能思惟、才能作證。可見由始至終都有念。心無忘失,這就是念。



若審思惟我於正法為正受持,為不爾耶?於彼彼義慧善了達,為不爾耶?善能觸證彼彼解脫,為不爾耶?如是審諦安住其念,名為念住。又為守護念、為於境無染、為安住所緣,名為念住。為守護念者,謂如說言先守護念,若常委念。為於境無染者,謂如說言念守護心,行平等位,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廣說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為安住所緣者,謂如說言於四所緣,安住其念,謂於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由此三相,善住其念,故名念住。

[]什麼是念住?

1)若是這位修行人,能夠很認真,不是馬馬虎虎的思惟。思惟什麼呢?

a)我對於佛所說的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正法。我是認真地能受持呢?是沒有受持呢?要這樣反省自己。前面這是聞慧,下邊這是思慧。

b)對於彼彼的法詮顯的彼彼義,我有智慧能了達它的義嗎?裡邊的義我還沒有明白嗎?

c)下邊是修慧。能夠觸證彼彼義的解脫呢?就是證悟真理的時候,就解脫一切煩惱,就沒有煩惱繫縛,為不爾耶?自己在反省,自己在檢查自己,我是不是成就呢?像這樣認真地、真實地安住其念,把這個念住在這裡,來反省自己是不是成就聞思修這三種智慧,就叫念住。什麼是觸證?就是成就那個智慧,那個智慧與那個真實相接觸,就是證悟。

2)又為守護念,為於境無染,為安住所緣,名為念住。就是你能夠為守護念,就是能守護你的正念。為於境無染,是於境界沒有污染。為安住在所緣境而不動亂,不惛沈也不散亂,安住於清淨的所緣境上,這叫做念住。念住是這三句話:守護念、於境無染、安住所緣。

a)什麼是為守護念?如前邊修聖道、修禪定的資糧說,有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就是這一位佛教徒,對於佛法能夠聞、思、修,從聞、思、修的這個次第,成就正念。得到正念以後,要守護這個正念。怎麼守護法呢?繼續地聞思修,來保護正念,使令它不失掉,叫做為守護念。常委正念,不間斷地叫做常,委是殷重,就是很深刻、很周遍的,就是普遍地在身口意上不能夠有一個漏洞,普遍地加以守護。常常地修止、常常地修觀,這樣成就一種任持的力量,就是能夠保持正念不失掉。原來由聞思修已經成就正念,繼續地常委正念的時候,力量就增長,使令正念很堅定地任持它不失掉,叫做常委正念。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聞、思、修,在禪定的時候修止觀,使令正念不失掉,而且還是有力量保持正念。

b)什麼是為於境無染?這句話就是不在禪定裡,而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接觸到可愛的色,可能要生染著心;接觸到不可愛的色,可能要生憎惡的心。這個時候,正念能夠提起來,使令自己的心不生染污心、不生貪著心、不生憎惡心,叫作於境無染。眼緣色生眼識,緊接著一剎那第六意識就現起。第六意識可能生愛著心,可能會生瞋心,要把心保持正念,滅除這些貪瞋痴愛。耳鼻舌身也都是這樣子。意根與法塵接觸,第六識在法塵上可能是將要生起愛著心,將要生起瞋恨心。正念馬上要提起來,排除這些,令這一切煩惱不生起,這就叫做念守護心,於境無染。行平等位,有兩種,一個善捨、一個無記捨。由於正念提起,就排除一切的染污心。這時候心也沒有貪心、也沒有瞋心、也沒有愚痴心,一切煩惱不現前的時候,叫做平等捨。無記捨,就是不苦不樂,苦的時候會生瞋心,樂的時候生貪心,不苦不樂不生貪心也不生瞋心。在這一念接觸一切境界的時候,正念有力量,消除一切染污心令心清淨,就叫做行平等位。不取其相,不取隨好,不取其相是指眼識,不取隨好是意識。眼識與外邊的境界接觸的時候,眼識不要取著這個相,在一剎那間意識現起,就是隨好。意識能夠分別這個相,這也好、這樣不好,就是生貪心、生瞋心。眼識於相不取著,意識於相的隨好,各式各樣的好也不取著,這樣貪愛的心就不現起,就是於境無染。廣說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守護意根,就是這位修行人,不管是入定也好、出定也好,總是正念有力量,不生起一切煩惱,就叫做根律儀。如果煩惱很重一時地失掉正念,煩惱心生起來怎麼辦?修意根律儀,就是力勵運轉作意,就是強迫自己把這些貪煩惱的心把它棄捨,棄捨這一切的煩惱乃至到煩惱的種子,叫做修意根律儀。

c)什麼是為安住所緣?前面說過的於四種所緣境安住其念,把這個清淨的正念安住在四種所緣境上面,這是哪四種呢?謂於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由此三相,能夠安住你的正念,就叫做念住。



2.2.受念住

云何為受?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如說身受,心受亦爾。樂有愛味受、苦有愛味受、不苦不樂有愛味受。無愛味受、依耽嗜受,當知亦爾。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如是總有二十一受或九種受。

[]怎麼叫做受?

1)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是三受,它是能依。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如說身受,心受亦爾,這個身心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的依止處。身受就是前五識,心受就是第六意識。識是受的依止處,若沒有心王、也沒有識,受不能生起,所以識是所依,受是能依。這樣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是三個,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是三個,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是三個,加起來就是九個。

2)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還是有差別。

a)就是樂的有愛味受,苦的有愛味受,不苦不樂的有愛味受。

b)還有無愛味受,沒有樂的有愛味受,沒有苦的有愛味受,沒有不苦不樂的有愛味受。

c)依耽嗜受,即是以受為依而有耽嗜,耽嗜就是喜愛、貪著。也都是有三種不同。

d)依這個樂而有出離,依這個苦而有出離,依這個不苦不樂而有出離。就是樂的時候生貪心,那我不生貪心,雖然是樂但是不生貪心。苦令人生瞋怒的心但我不生,苦來但心裡不憤怒、不瞋,所以就是出離。如是總有二十一受,或九種受。九種受如何算?受的自相就是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的所依,就是身及心,這樣就是九個受。二十一種受如何算?受差別,就是有愛味受、無愛味受、依耽嗜受、依出離受,各有樂、苦、不苦不樂三種差別,共一十二,十二加九就是二十一受。或是九種受,是受自相有三,所依有二,就是身心,加起來就是五,差別有四,五加四就是九。



2.3.

云何為心?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如是總有二十種心。

[]云何為心?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如是總有二十種心。



2.4.

云何為法?謂若貪、貪毘奈耶法;若瞋、瞋毘奈耶法;若癡、癡毘奈耶法;若略、若散法;若下、若舉法;若掉、不掉法;若寂靜、不寂靜法;若定、不定法;若善修、不善修法;若善解脫、不善解脫法。如是當知建立黑品、白品、染品、淨品二十種法。

[]云何為法?若貪,貪是個法,心也是個法。貪毘奈耶法,毘奈耶是滅,就是滅除這個貪,無貪心也是法。若瞋、瞋毘奈耶法這也是法。若癡也是法,癡毘奈耶,滅除這個癡。若略、若散法。若下、若舉法。若掉、不掉也是法。若寂靜、不寂靜也是法。若定、不定法。若善修、不善修法。若善解脫、不善解脫法。如是當知建立黑品白品染品淨品二十種法。貪毘奈耶、瞋毘奈耶、癡毘奈耶諸法,即無貪、無瞋、無癡。



2.5.釋義

又樂受者,謂順樂受觸為緣所生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此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名心受。如順樂受觸,如是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為緣,所生不平等受、受所攝、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受、不苦不樂受。此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名心受。如是諸受,若隨順涅槃,隨順決擇,畢竟出離,畢竟離垢,畢竟能令梵行圓滿,名無愛味受;若墮於界,名有愛味受。若色無色界繫、若隨順離欲,名依出離受;若欲界繫、若不順離欲,名依耽嗜受。

[]1)什麼是樂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觸與境相觸的時候,這個觸隨順樂受的生起,能隨順樂受。這個觸為緣能幫助你生出平等受。平等受就是樂受和捨受,心裡面歡喜就叫平等。受所攝,受不是孤立,一定有根、有境、有心王,各式各樣的事情,與它相屬相隨順。

2)什麼是身受、心受?受有一個依止處,就是要以心王為所依止。若五識相應,就叫做身受,若意識相應的就叫心受。

3)前面順樂受觸是這樣,其他的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為緣所生的不平等受、苦惱的受、受所攝,非平等非不平等的受、受所攝,是名苦受、不苦不樂受。苦受觸、不苦不樂受觸,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的叫心受。

4)什麼是無愛味受?前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a)若隨順涅槃,在這樣的受的時候,有如理作意的時候,有無常觀、無我觀這樣的智慧觀察的時候,就是隨順涅槃。受向於涅槃那裡,這個人想要得涅槃。

b)隨順決擇,你有涅槃的願、有出離的願望,受現起的時候,就能順於如理作意的觀察,觀察是無常的、無我的,就把貪瞋癡排解出去,決擇就是清淨的智慧,隨順清淨的智慧。

c)畢竟出離,這樣逐漸的決擇智的修行,就能究竟的出離一切受。

d)畢竟離垢,就是把所有的貪瞋癡的污染都能夠遠離。

e)畢竟能令梵行圓滿,究竟的使令你的聖道得圓滿,就是無我的智慧圓滿。無愛味受是這樣意思。

5)什麼是有愛味受?若是受出現的時候,沒有如理作意,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沒有出來,一般的執著的心出來,就是取相、取隨好,那就入於欲界。墮者,入也。就是入於欲界裡頭,入於色界、無色界,就是跑不出去這個範圍,就是有愛味受,愛著那個味。

6)什麼是依出離受?若是這個人不是佛教徒,但是他也是厭離欲。現在受出現的時候,他內心的反應是屬於色界、無色的境界。隨順離欲,他心裡上的反應也就是不高興欲。厭下苦粗障,欣上靜妙離,不高興這個欲,就叫出離受。受出來的時候,他能出離欲,不會因受而有欲,能出離這個欲,就是從欲界裡面出來,跑到色界、無色界去,這叫做出離受。

7)什麼是依耽嗜受?若是這個人不但沒能修四念處,又沒能夠修色、無色界定,就是一般的愛著境界,就屬於欲界的眾生。受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內心生起的反應是不順離欲,就是有欲,愛著這個欲,愛著這個受,喜歡這個受,這叫耽嗜受。



又有貪心者,謂於可愛所緣境事,貪纏所纏。離貪心者,謂即遠離如是貪纏。有瞋心者,謂於可憎所緣境事,瞋纏所纏。離瞋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瞋纏。有癡心者,謂於可愚所緣境事,癡纏所纏。離癡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癡纏。如是六心,當知皆是行時所起三煩惱品,及此三品對治差別。

[]1)什麼是有貪心?謂於可愛所緣境事,這個所緣境是他愛著。境是對心說,能緣的心,所緣的境,這個所緣境就是因緣所生的事,這個事是可愛的,貪欲的煩惱就現出來,纏繞他這個心,使令心不寂靜。

2)什麼是離貪心?有可愛的境界出現,能夠如理作意,就能遠離這樣貪欲煩惱的出現。

3)什麼是有瞋心?謂於可憎惡的所緣境的事,這境界出現,使他心裡不高興、不歡喜,這個不歡喜的瞋心出現,就是纏繞到他,令他苦惱。

4)什麼是離瞋心?他有正憶念,瞋心就遠離,沒有瞋纏。

5)什麼是有癡心?對於所愚的境界,這個境界他不明了,這一切的緣起法他不明白它是緣起、苦、空、無常、無我,就叫做愚癡。這個愚癡的心裡纏繞著他,這叫有癡心。

6)什麼是離癡心?學習佛法通達一切法是緣起、是苦、空、無常的,愚癡心就沒有。如是六心,當知皆是心行於境的時候,所生起的貪瞋癡的煩惱品這三種。及此三品對治差別,就是有能對治這貪瞋癡,令貪瞋癡消滅的三種心,加起來就是這六種差別。



略心者,謂由止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散心者,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下心者,謂惛沈、睡眠俱行。舉心者,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掉心者,謂大舉故,掉纏所掉。不掉心者,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寂靜心者,謂從諸蓋已得解脫。不寂靜心者,謂從諸蓋未得解脫。言定心者,謂從諸蓋得解脫已,復能證入根本靜慮。不定心者,謂未能入。善修心者,謂於此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不善修心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善解脫心者,謂從一切究竟解脫。不善解脫心者,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如是十四種心,當知皆是住時所起。

[]1)什麼是略心?謂由止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止就是奢摩他,行就是心,心剎那、剎那的相續下去,所以叫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就是這一念心安住在內裡邊的所緣境,安住那裡不動。繫縛其心,就是控制這一念心叫它不要動,不要起種種分別。安住在所緣境這裡無分別住,叫作略心。心於所緣境不分別,叫作略。繫縛其心,沒有得定的時候,心還是想要動,由於定的力量來控制它,叫它不要動,所以叫作繫縛。

2)什麼是散心?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這裡邊分二種情形,靜坐的時候失掉念,心就散亂。出定的時候,心就散亂。對於外邊五種妙欲,就是色聲香味觸,隨順流散,這個心沒有定力的攝持,隨順貪著心流動、散亂,這個時候叫做散亂心。

3)什麼是下心?就是心的明瞭性隱沒,沈下。如果心緣念所緣境的時候,所緣境在心裡面很分明的顯現出來,不叫作下。現在所緣境失掉、沈下,這個時候就是惛沈睡眠的境界。惛沈,心的明瞭性不存在,不能安住在所緣境上,心裡面被惛沈所縛住、所覆蓋。或者是睡眠的境界也是這樣。但是心還是在,所以心和睡眠惛沈在一起活動。

4)什麼是舉心?下心的惛沈睡眠出現的時候,這位修行人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舉,就是發動,把心的明了性發動起來。怎麼樣發動呢?就是在清淨微妙的境界上,以清淨微妙的境作所緣境的時候,心就會從惛沈睡眠裡面出來,明了性就出現。淨妙的境界,就是緣念佛法僧的清淨微妙的境界,這樣明了性就會生起。

5)什麼是掉心?用舉心來破除惛沈睡眠,用略心來破除散亂。前邊六心就是破除三種蓋,貪欲、瞋恚、愚癡。現在這裡就是破除散亂心,破除昏沈睡眠。因為惛沈睡眠,所以用舉心破除惛沈睡眠,但是舉得太過頭,就為掉舉的煩惱所纏擾,掉動這個心,使令心還是不能安住。

6)什麼是不掉心?要破除掉舉心怎麼辦呢?就是不要掉。不惛沈、睡眠的時候,叫作舉。略,就是不散亂。不散亂是寂靜,不惛沈是明了,這一念心遠離散亂,遠離惛沈,這個時候,得平等捨。平等,就是不惛沈、不散亂。捨,就是棄捨惛沈,也是棄捨散亂和掉舉,這個時候就是破除惛沈掉舉這個蓋。

7)什麼是寂靜心?如果心裡面有惡作這件事,心也是不寂靜。前面已經破除惛沈掉舉,現在這裡面又破除惡作蓋,所以心裡面是寂靜。這個修行人已經從貪欲蓋、瞋恚蓋、掉舉惡作蓋、惛沈睡眠蓋、疑蓋,這五種蓋已經解脫出來,所以叫作寂靜心。

8)什麼是不寂靜心?就是這位修行人沒能解脫一切蓋,雖然現在能明靜而住,但是沒有解脫蓋。五蓋若解脫,才是寂靜心。

9)什麼是定心?這樣說前邊破除諸蓋,就是得到未到地定。現在說定心,就是得初禪,把欲界煩惱破除。這位修行人從未到地定修不淨觀成功,又進一大步就是成就色界初禪,這就是根本靜慮。根本,就是很多殊勝的功德都是從禪發出來,在禪的境界裡面來修種種功德,種種功德才得成就,所以叫做根本。又佛教徒成就無量無邊的三昧,都是以色界四禪為根本而發出來很多很多的三昧。現在說定心,就表示這個人已經解脫欲界的蓋,成就色界初禪,這也是應該包括二禪、三禪、四禪成就。

10)什麼是不定心?就是說這個人的修行,還沒能夠成就色界四禪,就叫作不定心。這樣說欲界的九心住,加上未到地定,都可以名之為不定心。

11)什麼是善修心?就是說這個修行人雖然成就色界四禪,還不是十分地成熟,要繼續的於此定長時期的不斷的修習,時時的入定、住定、出定。要長時期的這樣練習,不斷地練習所以叫做串習。這個時候,因為長時期的入、住、出,所以這個定力又進一大步,使令他能得隨所欲,要入定就入定,要住定就住定,要出定就出定,能隨其所欲的這樣入住出。能夠入、住、出,裡面沒有困難、沒有艱難。入住出都沒有障礙,就是很迅速地就能夠證入,要入就入,要住要出都是很迅速。

12)什麼是不善修心?就是這位修行人,不能善巧修正他的禪定,就與這個善修心是相違反。應知其相與此相違,就應該知道這個不善修心的相貌。就是不能夠隨所欲的入住出,不能夠無艱難、不能夠無梗澀,就叫做不善修心。

13)什麼是善解脫心?這位修行人成就色界四禪之後,要繼續地修無色界的四空定,又能夠解脫四空地的愛味,不愛著四空定,把愛著心也解脫。就是這個修行人,不但把欲界的煩惱、色界的煩惱,就連無色界的四空定裡面的愛味也解脫,就成為聖人。什麼是從一切究竟解脫呢?就是成就第四果阿羅漢,他永久的傷害、滅除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煩惱品的麤重種子都消除。這位修行人的內心,彼一切煩惱品麤重不能繫縛他,他都得解脫,能夠成就究竟的聲聞種性清淨。

14)什麼是不善解脫心?這位修行人,可能會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有成就,有沒成就。所以,不是從一切的三界九地,他沒能夠究竟的解脫,就是有的煩惱是斷,有的煩惱沒斷。修道所斷的煩惱就是愛煩惱,欲界的愛、色界的愛、無色界的愛,他沒能完全斷。如是十四種心,就是安住在定裡面的時候,所現起的這個心是這樣。



依淨蓋地,住時所起有八種心,謂從略心、散心乃至寂靜、不寂靜心。依淨煩惱地,住時所起有六種心,謂定心、不定心乃至善解脫、不善解脫心。

[]1)依淨蓋地住時所起有八種心。哪八種心呢?就是從略心、散心乃至寂靜、不寂靜心這八種心。

2)依淨煩惱地,就是成就未到地定以後,繼續的修不淨觀,這叫淨煩惱地。住在未到地定裡面所生起的有六種心,謂定心、不定心乃至善解脫、不善解脫心,就是成就色界四禪,或者是無色界的四空定都成就,那叫善解脫,如果沒成就就是不善解脫心。



又於內有蓋能自了知我有諸蓋;於內無蓋能自了知我無諸蓋。如彼諸蓋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蓋生已散滅亦能了知。於眼有結乃至於意有結,能自了知我有眼結乃至我有意結;於眼無結乃至於意無結,能自了知我眼無結乃至我意無結。如彼眼結乃至意結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結生已散滅亦能了知。於內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有念等覺支;於內無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無念等覺支。如念等覺支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生已住,不忘、修滿,倍復修習,增長廣大,亦能了知。如念等覺支,如是擇法、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當知亦爾。若能如是如實遍知諸雜染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是為法念住體。如說於身住循身觀、念及念住,如是於受、於心、於法,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1)又這個修禪的人,要時時的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什麼呢?對於他的內心是有貪欲蓋、有瞋恚蓋、掉舉惡作蓋一共五蓋。經過自己的觀察,觀察自己的心,就知道我還是有蓋。對於內心裡面沒有五蓋的時候,也能自己知道我無諸蓋。這五種蓋心裡面沒有生起,但是這個時候生起,是未生而生,自己會知道。這個諸蓋這種煩惱是現起以後又滅掉,也是能知道。因為這個靜坐的人,長時期的觀察自己的一念心,所以心裡面的相貌,自己是非常的明了。對於五蓋的觀察,就是在未到地定的境界。

2)這位修行人的禪定還沒有圓滿,還沒能得到聖道,所以繼續不斷的要修止觀。修止觀的時候,自己的六根對六塵境的時候的情況應該明明了了。怎麼樣明了法呢?眼緣色的時候,是有沒有煩惱現起?乃至意識,是有沒有煩惱現起?或者是愛煩惱、或者是見煩惱、或者是高慢的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他能自己了知。六根生起六識的時候,裡邊有沒有煩惱自己是了知。眼乃至於意這六根沒有煩惱現起,能自了知我眼無結乃至我意無結。有無,無是成功,滅除色界、無色界的一切的結。如彼眼結乃至意結沒有生,現在又生起來,亦能了知。如彼諸結,心裡面現出煩惱的時候,隨時修止觀能夠對治、能夠破除,能了知。這階段,應該是未到地定繼續修初禪的時候破除結。

3)於內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有念等覺支。於內無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無念等覺支。

等覺支應該是能斷除蓋、能斷除結的法門。修止的時候是在所緣境上明靜而住,修觀的時候就是四念處觀。七等覺支,就是四念處修到這個程度可以得聖道。修止觀的時候,就是七覺支。對於內心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心裡面有念等覺支。因為能夠將排除煩惱的法門顯現在心裡面,心裡面應該知道。若是須要提起念的時候,反而不現起,想要現起這個念等覺支而不現起,就知道自己內心沒有念等覺支。念等覺支原來在心裡面沒有現起,但是須要的時候,它就能現起,亦能了知。念等覺支出現在心裡面,能保持在那裡,不忘失這個念等覺支,繼續的修行使令它圓滿。這樣能排除煩惱的這個覺支,你須要加倍的努力修習它,數數的修習,使令它增長到廣大圓滿的境界。你自己也知道這個念等覺支在什麼程度。念等覺支是這樣有、無,現起、不現起是這樣。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安覺支、定覺支、捨等覺支一共是六個,加上前面的念,就是七覺支。應該知道也是這樣子,有、沒有、生、滅,也是知道的。

4)這位修行人若能這樣如實的遍知諸雜染法,就是遍知雜染的五蓋。或者一切色界、無色界定裡面的一些愛味,這些雜染法的自性。欲界的欲是愛,色界定、無色界定裡邊也是愛,它本身的相貌也叫做自性。這個相貌的因緣從那裡來呢?就是從種子來,內心裡面有這個種子,失掉正念的時候,煩惱就現起。過患對治,有煩惱種子而現行有煩惱,煩惱就有過患,令你有罪過,令你不清淨,令你流轉生死,你都要知道。遍知諸法的雜染自性,遍知諸法雜染自性發起的因緣,遍知諸雜染法的過患。還能夠有對治的因緣,就是七覺支,也就是四念住,這就是法念住,是為法念住的體性。

5)如說於身住循身觀念及念住。如是於受於心於法、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前面的文解釋什麼是身?什麼是住循身觀?什麼是念?什麼是念住?在身念住裡面有這麼多的解釋。如是於受、於心、於法,隨其所應也是一樣,也是住循受、循心、循法觀裡面也有念、也有住,有念住。

3.廣差別-3.1.第一義
云何於內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外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謂若緣內自有情數身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外非有情數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外他有情數身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若緣依內自有情數身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內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若緣依外非有情數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若緣依外他有情數身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內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什麼叫做於內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外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
1)若是這位禪師靜坐的時候,緣內自有情數身色為境,就是觀察內,就是自。就是自家的有情數身色為境,就是你自己的身色為所緣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是在奢摩他裡邊觀察外邊,不是有情數,不屬於有情數的色為所緣境,也是住循身觀,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就是所緣境不同。
3)若是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邊觀察外邊的他有情數,別的生命體的範圍內的身色為境,安住在循環觀察的境界,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因為他是有情數,不是外邊的山河大地無情數,所以是內。但是他不是自身是外,所以同時是內又是外。
4)若是你觀察內自有情數身為依,就是為所緣境的色,依此色所生的受、所生的心、所生的法為所緣境。安住在受、心、法的三種觀察,是名於內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若緣依外非有情數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若緣依外他有情數身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內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3.2.第二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根所攝、有執、有受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非根所攝無執、無受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非根所攝有執、有受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1)又有不同的情形,這位修行人若是觀察根所攝,就是能發識的眼耳鼻舌身叫做根,是屬於這一範圍內。這一個範圍內的是有執、有受,執就是你的了別性的心寄託在這裡。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是地水火風是物質的東西,但是這裡邊有心寄託在裡邊,同他和合,叫作執。有受,就是有感覺。若是有心寄託在那裡面,它就有感覺。山河大地這個識不寄託在那裡,沒有受。所以,能發識的眼耳鼻舌身這個根是有執又有受,這樣的眼耳鼻舌身,這樣的物質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觀察不能夠發識,不屬於根的這種色法,這樣的色法是無執也無受,心不寄託在那裡,不為心所執,也沒有感覺,這樣的物質為所緣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3)若觀察不是根所攝,就是不能發識,就是扶根塵,就是保護眼耳鼻舌身的那種物質,就是肉眼所見的眼耳鼻舌身,它裡面也是有心法在裡邊,也是有受的這種色法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因為它不是根,是你的生命體,所以叫作內,但是它不是根所攝,所以又是外。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3.3.第三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自內定地輕安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自內不定地麤重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他輕安俱行麤重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1)復有差別,若成就色界定的人,在定裡邊修四念處觀的時候,因為有禪定,身體裡面有輕安樂,輕安樂和他的身體在一起活動,以這樣的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得到禪定,入定的時候,就有輕安。出定以後,經過一段時間輕安就沒有,這個時候就是定外修觀。就是不定地,就是沒有輕安,就是麤重,麤重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這樣以定為內;不定就是外。以輕安就是內;麤重就是外。
3)若緣另外的一位禪師他有修行,也有入定出定的不同,所以也有輕安俱行、有麤重俱行的差別,以這樣的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3.4.第四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內能造大種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外能造大種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依能造大種色所生根境所攝造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1)又有不同,謂若緣內能造大種色為境。能造大種,大種是能造,就是堅、濕、軟、動的四大種,以這能造四大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緣外邊的山河大地,那裡面的能造的堅濕軟動為所緣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3)若緣依能造大種色所生的根境所攝造色,根境,就是五根和五種塵境這是所造,是大種色所創造的物質。若緣依能造大種色所生出來的根境所攝的造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3.5.第五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有識身內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無識身有情數青瘀等位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無識身色於過去時有識性,有識身色於未來時無識性,相似法性平等法性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1)復有不同,謂若緣有識身內色為境,這個身裡邊有識,有知覺,內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無識身,人死掉身體沒有識,但是這個時候還不是山河大地,還是有情數,身體有青瘀、有膨脹、有膿爛、有散壞,各式各樣的變化為所緣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3)若是觀察這個無識身,就是這個死亡的身體,死亡是現在,於過去沒有死亡的時候,還是有識性的。性就是心,有這個識的心。有識的身體的色,於未來時無識性,未來時是死人,死人的時候是無識性。有識、無識,過去、未來是有差別,但是這個身體是相似,彼此是相似,他們的法性是相似,是平等的法性,都是地水火風為所緣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3.6.第六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自中身髮、毛、爪、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他中身髮、毛、爪、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內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及緣外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相似法性、平等法性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如是等類,身、受、心、法諸差別門,當知多種,今於此中,且顯少分諸門差別。
[]1)復有差別,謂若緣自身中的髮毛爪齒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緣他生命中身髮毛爪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3)若緣內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及緣外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相似法性平等法性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如是等類身受心法諸差別門當知多種。今於此中且顯少分諸門差別。可見有各式各樣的色,各式各樣的身,每一樣的色身都有三觀。

4.明建立-4.1.第一義
又為對治四顛倒故,世尊建立四種念住。謂為對治於不淨中計淨顛倒,立身念住。以佛世尊於循身念住中,宣說不淨相應四憺怕路。若能於此多分思惟,便於不淨,斷淨顛倒。為欲對治於諸苦中計樂顛倒,立受念住。以於諸受住循受觀,如實了知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便於諸苦,斷樂顛倒。為欲對治於無常中計常顛倒,立心念住。以能了知有貪心等種種差別,經歷彼彼日夜剎那瞬息須臾,非一眾多種種品類心生滅性,便於無常,斷常顛倒。為欲對治於無我中計我顛倒,立法念住。由彼先來有有我見等諸煩惱故,無無我見等諸善法故,於諸蘊中生起我見,以於諸法住循法觀,如實了知所計諸蘊自相、共相,便於無我,斷我顛倒。
[]為什麼佛為我們宣說四念處的法門呢?為了對治四顛倒故,就是破壞四種顛倒的迷惑,所以佛才建立四種念住。
1)為什麼建立身念住呢?就是為了破壞這個身體是不清淨、是污穢,但是凡夫就是顛倒迷惑,執著它是清淨、是美好,這是一個顛倒迷惑。因此而造種種的罪業流轉生死,所以立身念住,叫我們修不淨觀,破除這個淨的顛倒。因為佛在經上說循身念住裡面,宣說這個身是不清淨相應,身體有不淨的這種情況。四憺怕路,憺怕就是人死掉之後,死屍丟在那個地方,很少有人到那邊。所以,雖然有條路,但是很憺怕、很少人走那條路,這就是憺怕路。若是這位修行人,能夠在這四憺怕路這裡多分的思惟,就能夠在不淨的這種智慧觀察下,斷滅淨的顛倒。
2)佛陀的慈悲智慧,想要對治凡夫於諸苦中執著是樂,不執著是苦的這種顛倒錯誤,所以,安立受念處。因為佛陀在四念處的受念處這裡,各式各樣的受,有二十一種受。住循受觀的時候,如實了知一切的受都是苦惱的境界,能夠這樣觀察,就認識它是苦,而不會顛倒的認為它是樂,就能斷除樂的顛倒。主要是說行苦,壞苦和苦苦比較容易明白。怎麼樣說行苦呢?諸行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這個果報。果報是怎麼生出來的呢?由煩惱和後有業這兩種,這個業能招感你將來的生命體,叫後有業。這個果報本身是不苦也不樂,所以叫做行苦。於彼彼自體中,是一個一個的,乃至三惡道、人間、天上都在內,他的色受想行識的體性裡面有種子,能隨順生一切煩惱,還有很多的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這些苦,所以叫做行苦。色受想行識裡邊有很多苦惱的種子,有煩惱的種子,還有種種果報、業障的種子,種子若動起來,苦就來。現在是煩惱的種子,苦惱的種子沒有現行,所以沒有感覺苦,但是終究有一天要出現。
3)為欲對治於無常中計常顛倒,立心念住。這個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的變動,就是無常,但是剎那剎那的無常不明顯,總感覺生命會很久還沒有事情,這是計常顛倒。立心念住,告訴我們是無常。若是能夠反省自己的內心,就會知道有時候有貪心、有時候有瞋心,一共有二十種心的差別。這個內心的差別,也是種種因緣的變化,經歷過這一天、這一夜、這一年、這一月、這一日,乃至這幾個小時、幾分鐘、幾秒鐘,剎那、瞬息、須臾,瞬息比剎那長一點,須臾又比瞬息又長一點,須臾大蓋是有一刻鍾。非一眾多種種品類心的生滅性,心是有差別,有生有滅的變化。能這樣觀察內心的變化,就會知道它是無常,就熄滅常的顛倒迷惑。
4)為欲對治於無我中計我顛倒,立法念住。
a)在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我,但是我們就是執著有一個我,這就是錯誤,立法念住。由於那一個眾生,過去以來,內心裡面有一種煩惱,有什麼煩惱呢?有我見等諸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故,沒有無我見等諸善法故。無我見是善法,有我見就不是善法。有我見怎麼說不是善法呢?有我見就是要保護這個我,保護這個我的時候,就會傷害別人,所以就會造罪。若是無我的時候,就能夠有慈悲心,可以減少自己的利益幫助別人,所以這是善法。有我,反倒是煩惱的根本。無我見是諸善法的根本。
b)眾生從無始以來有我見的煩惱,沒有無我見的善法,所以在色受想行識裡邊計著這是我,或者色是我,受想行識都是我。多數執著心是我,色受想行不是我,生起我見。
c)若是能夠學習佛法,從佛法裡面得到智慧,用這個智慧在色受想行識上,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在一切法上住循法觀。仔細地觀察的時候,就能真實明白,所執著有我的諸蘊的自相共相裡邊是沒有有我的。諸蘊的自相,色有色的相,乃至識有識的相。色的相不是受的相,受的相不是想的相,想不是行,行的相不是識,識的相不是色的相。就是本身有本身的相貌叫自相。共相,色受想行識共有的相貌,是通於色受想行識。色是無常,受想行識也是無常;色也是無我,受想行識也是無我,就是共有的相貌。
d)能夠從佛法上得到智慧去觀察的時候,觀察諸蘊的自相,觀察諸蘊的共相,就能夠知道沒有我,作不得主,所以是無我。斷除有我的執著,心情就快樂。

4.2.第二義
復有差別,謂諸世間,多於諸蘊,唯有蘊性、唯有法性,不如實知,橫計有我,依止於身;由依身故,受用苦樂;受苦樂者;由法、非法,有染、有淨。為欲除遣我所依事愚故,立身念住。為欲除遣我所領受事愚故,立受念住。為欲除遣於心意識執我愚者我事愚故,立心念住。為欲除遣所執我心能染淨事愚故,立法念住。
[]1)復有差別,謂諸世間的眾生不管是天上的、人間的,多數於色受想行識的諸蘊上,色受想行識的這個蘊,只有蘊的體性。唯有法本身的相貌,就是無常、無我、苦、空的這種境界。不能真實地明白,唯有蘊性,唯有法性,
a)不合道理的執著有一個常恒住不變易的我,住在這個身體裡邊,身體是我的住處。
b)因為這個身體,有的時候苦惱,有的時候快樂,我在身體裡面住就受到苦受,或者受樂,這是受,我在受苦、我在受樂。
c)受苦樂者,受苦、受樂的那個主人就是我,這就是心,心是受苦樂者,心是我。
d)由於我受苦、受樂的時候,我要採取主動,我不受苦,要把苦消滅的時候,可能會傷害到別人;我若受樂的時候,也可能會採取行動傷害別人。這個時候就可能有法的行動,有非法的行動。也可能會作善,也可能會作惡。這個時候,就有如意的事情,有不如意的果報。
2)為了要破除我所依事愚故,這個身體是我的住處,身就是事,這樣的執著就是糊塗,這裡沒有我,安立一個身念住,告訴你身就是身,這不是我的住處,根本沒有我可得。
3)為了想要破除我所領受事,受是我所領受,我會受苦受樂,這是糊塗的說法。這裡面只是心在感覺苦、感覺樂,沒有我可得,所以,立受念住。
4)為了想要除遣於心意識執我愚者我事愚故,在心意識上執著有我,這就是糊塗,所以立心念住。告訴你只是心而已,這裡沒有我可得。因為心它也是眾緣所生,若我就是本性所有,非因緣有,這個非因緣有的我,在心上沒有這件事。
5)為了破除執著心是我,我這個心能作惡事、能作善事,能作染污的事情、能作清淨的事情,所以立法念住。只是一切善法、一切惡法、一切因緣生法的變化,不是我作一切法,作善、作惡。

4.3.第三義
復有差別,謂若依此造作諸業;若為此故造作諸業;若造業者;若由此故造作諸業。為總顯示如是一切,立四念住。當知此中依止於身造作諸業;為求受故造作諸業;心能造業;由善不善法,能造諸業。
[]又有不同的意義,謂若依此造作諸業,若為此故造作諸業,若造業者,若由此故造作諸業,這四句話總起來是顯示這樣的身受心法,來安立四念住的法門。
1)當知此中,依止於身造作諸業,這第一句,若依此故造作諸業。此就是依止於身造作諸業,眾生的身口意,造作各式各樣的業力,以身為依止處,才能造作各式各樣的業,以此來顯示身念住。
2)為求受故造作諸業,這是第二句,若為此故造作諸業。眾生為什麼要造作種種的業呢?就是為了希求享受,想要享受安樂,就是希求安樂的覺受,而做種種事。
3)心能造業,這是第三句,若造業者。造業者是誰?就是眾生的心,這個心會種種的策劃、種種的觀察思惟,這樣依止於身而造種種業,依此建立心念住。
4)由善不善法能造諸業,這是第四句,若由此故造作諸業。心種種分別,怎麼能夠造作很多的事業呢?就是由善法、由不善法,造作種種業。或者為損害人而造作這件事,或者是為利益人而造作這件事。利益人而對於自己有利,或者是傷害他人對自己有利,這樣就由善不善法能造諸業。這樣,四念住完全是在造業這一方面安立。

4.4.第四義
復有差別,謂若依此有染、有淨;若為此故起染、起淨;若染、淨者;若由此故成染、成淨。總為顯示如是一切,立四念住。當知此中依止於身,有染、有淨;為求受故起染、起淨;心染、淨者;由諸法故成染、成淨。
[]還有不同的意義,謂若依此有染有淨,若為此故起染起淨,若染淨者,若由此故成染成淨。用這四句話,總為顯示這個道理,才建立四念住。
1)當知此中依止於身有染有淨,這第一句話,謂若依此有染有淨。就是要依靠你的身體,才創造出來染淨的業力。
2)為求受故起染起淨,這是第二句,若為此故,起染起淨。世間上受苦受樂的事情,出世間不受一切法的受,就是聖人的清淨的業力。這是受念住。
3)心染淨者,這是第三句,染淨者。前邊身念住、受念住也還是要以心念住為主,由心來發動,它是為主要的,所以稱之為者。
4)由諸法故成染成淨,這是第四句,若由此故成染、成淨。這個心雖然是為主,但是它不是一個單獨的可以成事的,也要由很多的善法,或者很多的惡法,這樣才能造作出來染業、或者是清淨業。前邊只是說造業,這一段說出來染淨的不同。前邊說造業應該是生死業,這裡說染淨應該包括無漏業在內。染就是苦集,淨就是滅道,就是出世間的清淨的因果,也是依靠這個生命體,才能夠創造。

5.念住何義
問:念住何義?答:若於此住念、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於此住念者,謂所緣念住。由此住念者,謂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所餘相應諸心心法,是相雜念住。
[]問:念住是什麼道理?答:若於此住念,若由此住念,由這兩個道理,名為念住。
1)於此住念,這個此是指什麼說?就是所緣的念住,就是這個修行人修四念住的時候,是依身受心法做所緣境,這就叫做所緣的念住。住,就是定的意思,在定裡邊念。
2)由此念住什麼意思?
a)就是要有智慧和念力,這兩個法都攝持在禪定裡邊,在禪定裡邊有念、有慧,這就是自性念住,就是四念住一個主要的體性。在禪定裡邊,用念心所,把所修的法門顯現在心裡邊,叫做念。顯現以後再用智慧觀察,破除顛倒,就叫做智慧。這樣說就是慧、念加上定。雖然也有其它的種種的事情,但是依此三法為它主要的體性,是自性念住。就是四念住裡邊主要就是這三個法,是不同於其它的法門。
b)在慧和念和定之外,還有其它的心心法,有觸、作意、受、想、思、欲勝、念、定慧,無貪、無瞋、無痴這些心法,和慧、念、定相應,叫做相雜念住。就是不只慧和念,還有其它的心、心所法和它共同的合作來修成聖道。

又由身、受、心、法增上所生善有漏、無漏道,皆名念住。此復三種,一、聞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聞、思所成,唯是有漏;修所成者,通漏、無漏。
[]1)又由於慧、念和定還有諸行心所,共同的在身、受、心、法的所緣境上,用功修行的強大的力量。由這個強大的力量所生出來的,善有漏道和無漏道,皆名念住。這樣善有漏道、無漏道就是果。前面是在因上說,這裡邊是包括果所成就,總名為念住。什麼是善有漏道?有漏法裡邊有惡法在內,惡法現在除掉,就是從資糧位到加行位的時候,煖頂忍世第一,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雖然有很好的成就,但是還沒有完全地消滅煩惱,所以還是有漏,還是有煩惱。若是到進一步到見道位、修道位,到無學道的時候,就逐漸地滅除一切的煩惱。完全是清淨的身口意,清淨的色受想行識,清淨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無漏道。這樣說就是由因而至果,皆名為念住。
2)此復三種,哪三種不同呢?一、聞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有這三種不同。聞所成,就是初開始學習佛法,經過一段時間,圓滿地通達什麼是佛法。思所成,通達以後,在閑靜處還要再經過一番的思惟,思惟的時候,就在聞所成的智慧上,又進一大步。修所成,就是在禪定裡邊思惟。禪定裡面思惟,和不在禪定裡面思惟,有什麼不同呢?就是力量有強有弱。沒得禪定的時候,內心清淨的如理作意,也是有力量。但是成就禪定之後,在禪定裡面思惟,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能夠改變身口意,能改變思想,能消滅內心裡邊的煩惱,成為聖人,所以叫做修。修,就是能夠轉凡成聖,有這個力量就叫做修。
3)由聞而成的智慧,由思惟而成的智慧,思惟身受心法是苦空無常無我,這個時候還是不能斷煩惱,所以,這還是有漏。通過聞、思,而後進步到修所成,所以修所成的四念住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有漏,就是在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見道以後,就是無漏。

2.初異相心差別義,我當分別。一切有情略有三品。一、未發趣定品;二、雖已發趣,未得定品;三、已得定品。
[]前文說的二十種心相差別,現在應該要解釋一番。一切有情要略分成三類:一、未發趣定品:發趣就是發心、趣求,欲界有情還沒有發心想要修學禪定者。二、雖已發趣,未得定品:是指欲界有情想要修禪定,可是還沒有得到禪定。三、已得定品:已經得到禪定的人。將這三種人,配合二十種心來說明。這二十種心,分別繫屬於這三種人所有。

此復二種。一、不清淨,二、極清淨。
[]這三類有情又分二種,一、不清淨,二、極清淨。不清淨就是未發趣定品,還有雖已發趣,未得定品者,屬於不清淨。極清淨,以世間道而言,得到根本定以後算極清淨。若就出世間道,必須將三界愛見煩惱斷除才是極清淨。有一種人得到未到地定,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也算在不清淨裡面。

於初品中,或時起染汙心,由貪等纏繞彼心故。
[]初品的人,指欲界有情還沒有想修學禪定,平常人的境界。他的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有時生起染污心,因為他沒有離欲,心常與貪瞋癡等煩惱相應。

或時起善、無記心,由貪等纏暫遠離故。
[]這種人,有時候也會覺醒,常常貪,貪久了,覺得不好,也能生起善心、或者是無記心。當生起善心、或無記心時,暫時遠離貪瞋等這些煩惱的現行,這是第二種情況,是離貪心、或是離瞋心。以上是屬於第一品的人,是還沒有修學禪定者的心相差別。

第二品中,或時令心於內靜息。
[]第二品的人,想修學禪定,卻還沒有得定的人,他有略心。令心於內靜息,修禪定時令心向內安住在一個所緣境,暫時寂靜止息,這是略心。

或時失念,於五妙欲其心馳散。
[]心向內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有時失去正念,心向外攀緣色、聲、香、味、觸五種妙欲,比如忽然想到中午要吃饅頭、或者要吃水餃等,或者是想到昨日所見的美女、一首好聽的音樂等,有時心流動散亂在這些妙欲的境界,這是散心。初開始修行時,心向內緣,過不了多久心又想東想西,向外馳散。

或時極靜息故,便為惛沈睡眠纏覆其心。
[]有時候太安靜了,將所緣境收小到很小的範圍,比如數息,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很簡單,心裡變得很簡單,可是這個時候闇相現前,心力提不起來,就惛沈乃至睡著了。惛沈時覺得好像得定,其實是在打瞌睡。靜坐起來以後,覺得很舒服,其實是惛沈了。睡眠就是很重的惛沈,完全失去所緣境,此時非得去床上睡覺不可。睡眠時很重的闇相纏繞其心,可能是體力不好,對所緣境沒有興趣,或者用功不當,心力提不起來,就與惛沈睡眠相應,這稱為下心。

或時為斷彼故,於淨妙境安處其心。
[]有時為了斷除惛沈睡眠的心,以佛法僧施戒天等六種清淨微妙的境界,令心高舉振奮,這是舉心。當修行人發現自己惛沈睡眠時,為了斷除惛沈睡眠,就振作起來緣淨妙境,淨妙境有六種,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等,這些清淨微妙殊勝的境界,令心高舉,要對治惛沈睡眠得趕快修觀,這時名舉心。心觀察思惟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或思惟自己修習過布施、持戒,將來能生天等善法,這些清淨微妙的境界令心歡喜振奮,就能驅逐惛沈睡眠的下心。

或時於彼不正安處,心便掉舉。
[]這是說明對治惛沈睡眠時,於淨妙境安處其心,令心高舉,心未正確安處於所緣境,又生起國土尋思、親里尋思、不死尋思等,緣著世俗美好的境界掉動不安,這時是掉心。

若正安處,便不掉舉。
[]如果再將心收攝到原來的所緣境,去除掉舉之心,就是不掉心。

由沈掉蓋未斷滅故,於彼二品俱不寂靜。
[]由於惛沈、掉舉這二種蓋障尚未斷除消滅,心裡都不寂靜。因為有惛沈,還有掉舉這種蓋障,蓋就是煩惱,像個蓋子一樣將行者的心蓋住,使心不能看到光明,不能得到禪定。這二種蓋障沒有斷滅以前,止觀二品都不能寂靜。

由斷滅故,心得寂靜。
[]惛沈、掉舉這二種心斷除以後,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明靜而住,心寂靜了,這時可以得到未到地定。第二品心的人,還沒有得到根本定,有時候可以有欲界定,或者是未到地定,他會有這樣的經驗。在修定時,會有種種的心相出現,這是第二品人的心相差別。

若由如理作意,已得根本靜慮,名定心;若未得者,名不定心。
[]修行人能夠如理作意,如諸佛所說法來修學禪定,已經得到根本靜慮,初禪到四禪,都是根本靜慮,這時是定心。如果沒有得到根本靜慮的人,就是不定心。

道究竟故,名善修心;斷究竟故,名極解脫心。
[]於止觀二品道所得禪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名善修心;究竟斷除煩惱種子,出世間道達到圓滿的時候,稱為極解脫心。

與此相違,名不善修心及不解脫心。
[]與善修心及極解脫心不同,與此相反,修習止觀二品道所得禪定,不能自在證入,稱為不善修心,煩惱種子沒有究竟斷除,稱為不解脫心。以上說明三品人的心相差別。

從定心已來,當知是第三品。
[]修定又得定的人,屬於第三品人。修學禪定或聖道時有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極解脫心及不解脫心等心相差別。

是名識蘊異相差別。
[]這些稱為識蘊異相差別。一切有情可分成三品。
一、第一品人,是還沒有想修定的世間一般的凡夫,他的心就是有貪心、有瞋心,有時候離貪心、離瞋心,有時候也有善心和無記心現前,他的心情多分是這樣子,因為他還沒有想修行。
二、第二品人,他想要修學禪定,可是還沒有得到根本定,在未到地定以前的人內心有種種的差別相。將心安住在所緣境裡,將所緣境縮小範圍,只緣一種所緣境,這是略心。但是,有時又失去正念時,心又馳散到五欲六塵,是散心。有時候太安靜,有惛沈睡眠相,這是下心。為了斷除惛沈睡眠,緣淨妙境,殊勝的境界破除惛沈睡眠,是舉心。舉的太過頭,就變成掉心。又回到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等種種相狀,這是掉舉。若能斷除掉舉心,就變成不掉心。行者的心不是惛沈就是睡眠,很難平衡。如果平衡以後,就是寂靜心。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都是障礙禪定的煩惱蓋障。這是說到初修行還沒有得到初禪以上的人,內心的異相差別。
三、第三品人,是指已經得定的人。成就初禪以上的人,這是定心;沒有得到初禪以上都是不定心。止觀的道品究竟了,這是善修心;斷除煩惱究竟了,是名極解脫心。與此相違,道不究竟,名不善修心,斷不究竟,名不解脫心。這是得禪定者的心相差別。
以上是對於識蘊的異相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