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雜阿含-616

雜阿含61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癡、不辯、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廚士愚癡、不辯,不善巧便,調和眾味奉養尊主,酸、鹹、酢、淡不適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鹹、酢、淡眾味之和,不能親侍尊主左右,伺其所須,聽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調和眾味以奉尊主,若不適其意,尊主不悅,不悅故,不蒙爵賞,亦不愛念。愚癡比丘亦復如是,不辯、不善,於身身觀念住,不能除斷上煩惱,不能攝取其心,亦復不得內心寂靜,不得勝妙正念、正知,亦復不得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本所未得安隱涅槃。是名比丘愚癡、不辯、不善,不能善攝內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閡。
若有比丘黠慧、才辯,善巧方便取內心已,然後取於外相,彼於後時終不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廚士黠慧、聰辯,善巧方便供養尊主,能調眾味:酸、鹹、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眾味以應其心,聽其尊主所欲之味,數以奉之,尊主悅已,必得爵祿、愛念、信重,如是,黠慧廚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復如是,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善攝其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隱涅槃,是名比丘黠慧、辯才,善巧方便取內心相,攝持外相,終無退減,自生障閡。受……心……法觀念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I.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
1)復次、有諸苾芻,於諸念住勤修加行,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樂修觀行。彼即應於內奢摩他所攝自心,取如是相:謂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為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之所惱亂?復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不為彼法之所惱亂?
2)若彼苾芻,不取如是自心相貌,但自了知此隨煩惱染污心已,便於外緣取淨妙相;由是為因,雖能暫時除遣現在現前隨惑,然於後時若復如前攝心內聚,還為如是隨惑所惱,不得靜定。T30,860b
3)云何自心相?謂有苾芻,先為煩惱染污心故,便於自心極善取相。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無染污。由此方便,心處沈等;由此方便,不處沈等。言沈等者,謂沈等四,乃至令心礙著之相,或復於彼被染污心。
[解]自己的心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就是有一類苾芻,因為先前心為煩惱所染污,就對自己的心盡其所能地認識心的相貌。遇見這樣的境界,心就有染污;遇見這樣的境界,心就沒有染污。若是由於不守護根門等四為方便,心就會處於沈、掉、亂、著。若是由於守護根門等四為方便,心就不處於沈等。所說的沈等,就是沈、掉、亂、著這四個相,就是令心礙著之相;或者說心為彼各種雜染境界所染污。
《披尋記》三九二頁:云何自心相等者:此中略以二義釋自心相:一、於自心遍知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二、於自心遍知雜染愛樂及過患相。此復云何?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如是差別,名自心相。若諸苾芻,先為貪等煩惱染污其心,便於自心極善取相,遍知自心,由有貪性乃至不善解脫,如是如是心有染污。又知自心從貪等出,安住離貪等中,如是如是心無染污。又由不守根門,乃至種種廣說為方便故,心處沈等;與此相違,不處沈等。如是一切皆能遍知,數數思擇令心離染,安住無染,是名遍知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或復於彼被染污心,了知長夜愛樂雜染,雖或暫時從雜染出,然復速疾還入染中。又於彼心了知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乃至廣說為緣生彼所生身心憂苦,是名遍知雜染愛樂及過患相,〈聲聞地〉中廣辯識身便知(陵本五十一卷十三頁),今準彼釋。
4)云何外相?謂即於彼被染污心,了知自心被染污已,便取外相。謂光明相,或淨妙相,或復餘相。為欲除遣諸煩惱故,或令彼惑不現行故。
[解]什麼是外相呢?就是對於心被彼各種雜染境界所染污的時候,知道自己的心被染污之後,就取外面的相。什麼是外相呢?就是光明相,或者是淨妙相,還有其他的不淨觀、慈心觀等相。為了想要除遣已生的種種煩惱的緣故,或是令未生彼惑不再現起活動的緣故。
《披尋記》三九三頁:謂光明相等者:日月等明,名光明相。隨念佛等,名淨妙相。由是思惟,對治沈相、掉、亂、著。三、復取餘相,以為對治,隨應當知。若諸煩惱生已能斷,是名除遣。未生不生,名不現行。

II.不得
1)如先不取自心相故,由是因緣,為隨煩惱數數擾亂;又不能得所欣求義,復為憂愁之所損惱;又經長時不能獲得內心寂止,不能獲得依奢摩他、毘缽舍那為先,清淨增上第一正念、正知。由不獲得內心寂止故,不能得四增上心現法樂住;由不獲得增上第一正念、正智故,不能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槃。
2)與上相違,應知即是一切白品,乃至獲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槃。
3)此中典廚譬喻伽師,主即譬於內奢摩他所攝受心,其餚膳味喻執取相,上妙衣食喻於內心奢摩他等。當知黑品喻諸愚夫,所有白品喻諸智者。T30,860b
III.問:心清淨行苾芻,由幾種相遍知其心?答:若略說由三種相。一、雜染愛樂相,二、雜染過患相,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
[解說]論主設問:令內心清淨為修行的比丘們,能如實的遍知自己內心有幾種相貌呢?論主回答:要略來說,若比丘了知三種相,就能遍知其心,令心清淨:
一、雜染愛樂相:當根、塵、識和合觸對諸境界時,心生喜、生樂,如實了知內心已有煩惱出現。
二、雜染過患相:若比丘內心生起煩惱,必須了知這些煩惱有諸多的過失、災患。
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比丘除了了知內心起煩惱,以及煩惱諸多過患,還要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對治煩惱、令心清淨。

1)云何心清淨行苾芻,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謂心清淨行苾芻作如是念:今我此心於諸雜染長夜愛樂。自知愛樂諸雜染已,便從有貪性出,於離貪性安止其心。爾時其心於離貪性不能安住,亦不愛樂,更無異緣,唯有速疾還來、趣入、流散、馳騁有貪性中。如從有貪性,如是從有瞋、有癡、下劣、掉舉、不寂靜、散亂性出,廣說乃至從放逸愛樂住性出,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安止其心。爾時其心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不能安住,亦不愛樂,更無異緣,唯有速疾還來、趣入、流散、馳騁乃至放逸愛樂性中。如是名為心清淨行苾芻,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
[解說]在什麼狀況下才能說以內心清淨為修行的比丘,能遍知自己內心的雜染愛樂相呢?以清淨內心為主要修行的比丘,煩惱生起時應有這樣的正念:我這一念心,無始劫來一直愛著雜染的境界,因此現在生起種種貪、瞋、癡的煩惱。比丘知道自己愛樂種種雜染後,使令心不隨雜染而活動,能遠離貪心,安住在無貪心的狀態下。這時比丘不能相續安住於無貪的狀態下,也不愛樂無貪的清淨狀態,由於無始劫來串習貪煩惱的慣性太強,又生起貪心,心又回到雜染的境界上流動攀緣,速度之快,沒有其它因緣足以譬喻。如前面所說的,心清淨行比丘從貪心出離的情況,如是從有瞋心、有愚癡心、下劣心、掉舉心,不寂靜、散亂性乃至從放逸愛樂中出離,也是一樣,這時比丘就安住在經常修習的各種善法中。這時心念無法相續安住於常修習的善法中,也不好樂,幾乎不用什麼因緣,很快地又流散奔馳在雜染的境界中,乃至在放逸愛樂心中。初發心修行的人總是:染心易熾,淨德難成。如上所說是心清淨行比丘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的相貌。
《披》如從有貪性等者:此中略說二十種心。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今略攝彼,故作是說。言散亂者,謂不定心。言放逸者,謂不善修心、不善解脫心。餘如文知。由有貪等,令心雜染;由離貪等,令心安止。如是應知此略說義。
在〈聲聞地〉卷28,960頁中,將心分成十對二十種: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此處略舉這二十種心為例,所以這樣說。散亂心是指不定心;放逸是指不善修心和不善解脫心,其餘如文易知。由有貪等令心雜染,由離貪等令心安住,其餘有瞋心等,離瞋心等也是一樣,這段文略說其一二而已。
2)如是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已,此心清淨行苾芻,復能遍知自心雜染過患相。謂作是念:今我此有貪心,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生現法罪、能生後法罪、能生現法後法罪,又能為緣,生彼所生身心憂苦。如於有貪性,如是乃至於放逸愛樂性,當知亦爾。復作是念:此有貪心乃至放逸愛樂心,有過患故,有疫、有橫、有災、有惱。
[解說]如前面所說的,心清淨行比丘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之後,更進一步還要遍知自心雜染的過患相。這時心清淨行比丘應該觀察煩惱的過患,心裡這樣想:現在我這一念貪心,能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者傷害自己同時也傷害他人;在今生能生出罪過,來生也有罪過,如果不對治的話,今生、來生都有罪過,又以此為因緣,能在今生及來生中,集聚無數的身心憂愁苦惱的果報,有這麼多無量無邊的過失災患。如同觀察貪心有諸多過患,如是有瞋心等乃至放逸愛樂性,也是一樣。舉貪為例,其他的瞋、癡,乃至在修行時,生起種種的五蓋。如果沒有修行,老是讓無始劫來煩惱的垃圾在心中,心裡總是不能清淨,就會生起很多的憂苦,而且禍及來生。又這樣如理作意:如果生起貪、瞋、癡心,乃至放逸愛樂心等心,除了有前述過患還能引出有情世間等流果報;引生瘟疫流行;引生眾多刀槍戰爭橫禍;又能引生器世間的火災、水災及風災;引生種種不能究竟解脫的身心憂惱。
《披》有疫有橫等者:謂若有情世間,自心雜染,眾多疫病所依處故,是名有疫。有多怨敵互相殘害所依處故,是名有橫。當知此依行時,有貪、有瞋、有癡三煩惱起。又器世間三災可得,是名有災。當知此依住時,略心、散心、下心、掉心、不寂靜心所起。又於淨治煩惱地中,乃至未從一切究竟解脫,是名有惱。當知此依住時,不定心、不善修心、不善解脫心所起。
如果有情世間瀰漫大量煩惱雜染心時,眾多瘟疫就找到其流行所依處,是名有疫。眾多相互殘害就找到其發生所依處,是名有橫。應該了知疫及橫乃是由於有情行時充滿貪、瞋、癡三毒所造成生起的。另外引發器世間的火、水、風三災,是名有災。應該了知災乃是由於有情住時充滿略、散、下、掉、不寂靜心所生起的。另外無堪能以清淨對治煩惱,乃至無法成辦究竟解脫,是名有惱。應該了知有惱乃是由於有情住時充滿不定、不善修、不善解脫心所生起的。
3)如是遍知自心雜染過患相已,復能遍知自心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謂我今不應隨自雜染,有諸過患、有疫、有橫、有災、有惱心自在轉,必令自心隨我勢力自在而轉。彼既如是了知,我今不應隨順自心而轉,當令自心隨我轉已,數數思擇,令有貪心捨有貪性,無貪性中安住愛樂,又復於彼見勝功德。如是乃至令捨放逸愛樂住性,乃至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安住愛樂,又復於彼見勝功德。彼多安住如是行已,爾時其心不由思擇,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自然安住愛樂;於前雜染愛樂性中,深生厭責。
[解說]由於這時能完全了解自心有雜染的過患,也就能夠知道如何滅除雜染,使內心還得清淨所需的智慧及善巧的方法。這個修行人應該思惟:我現在不應該隨順自己的染污心而活動,煩惱是有種種的過患的,能引生種種的疾病、種種的橫禍、種種的災害及種種的身心憂惱,我不能令這種煩惱相續,我應該讓這些煩惱隨我如理作意的心而轉,不被煩惱所轉。這個修行人知道不應隨順煩惱而轉,應當隨我而轉,心裡要數數思惟簡擇:有貪心,就有種種的過患,因此想要棄捨貪心。如果沒有貪心,不但沒有這些苦惱,而且還有殊勝的功德,內心寂靜清涼,因此歡喜安住在無貪心中。就這樣思惟煩惱有過患,遠離煩惱是有功德的,如是乃至令捨棄放逸,愛樂安住於善法中,於是能常勤修習諸善法中安住愛樂,又見到善法的功德,漸漸就能出離煩惱。由於知道安住於清淨心有很多的功德,不清淨的染污心有很多過患,這樣想了之後,不必再多思惟簡擇,就決定歡喜的安住在清淨心當中,對於之前的雜染愛樂心,生起厭離,訶責自己不應該生起那種心。
《披》又復於彼見勝功德者:謂見自心安住無貪,能於可愛所緣境事,遠離貪纏所纏故。如是於無瞋等,隨其所應,能治、所治差別應知。
看見自心安住在無貪當中,能夠對可愛的所緣境,遠離貪的煩惱現行,其他的無瞋、昏沈、睡眠…等,也是一樣的,隨著所應對治的煩惱出現時,要用適當的方法來對治。
4)由此因緣,心清淨行苾芻,如實了知自心雜染愛樂速疾迴轉無譬喻性,又能善知如是雜染心有過患性,又能善知如是雜染心還滅方便。由如是故,心清淨行苾芻,速能證得無上心清淨性,所謂諸漏永盡。
[解說]由此因緣,想要修清淨心行的比丘,他如實了知:我現在的心情是愛樂雜染,雖然想要脫離,可是很快的又回到雜染的境界中;接著又要警策、訶斥自己:如果我這樣繼續下去,有很多的過患出現;又能善知用什麼方法令心清淨,才不會有苦惱。由於心清淨行苾芻能正知內心有無煩惱,透過思惟決擇,努力觀修就能厭離煩惱愛樂清淨,將愛見煩惱全部斷除,很快證得無上的清淨心。
5)復次,當辯心善巧差別及心轉善巧差別。謂依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心善巧差別;依依他起自性,當知心轉善巧差別。
[解說]又修行人應知道自己內心為什麼有煩惱,若有煩惱一定要出離煩惱,那要怎麼樣出離呢?用善巧的智慧出離煩惱,首先辨別心中有無煩惱的差別,及如何使善巧的智慧生起,而出離煩惱。如果通達遍計所執自性,就可以說是有心善巧的智慧了;如果通達依他起自性,這一切法依他因緣而生是如幻如化的,就有心轉善巧,轉是現起的意思。心善巧差別是說,所認識的境界已經出現了,而執著境界是真實的,這都是遍計所執,若能不再隨遍計所執所轉的話,就是有心善巧差別的智慧。這是要修四尋思、四如實智來對治,〈本地分‧菩薩地〉卷36真實義品中已經教過要怎麼樣在依他起上觀破遍計所執。
《披》當辯心善巧差別等者:了知自心成染、成淨,名心善巧差別。了知自心緣力所生,名心轉善巧差別。顯揚論說:於依他起自性,執著初自性故,起於熏習,則成雜染。當知圓成實自性,無執著故,起於熏習,則成清淨。(顯揚論十六卷十三頁)由是道理,此說依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心善巧差別。顯揚又說:此依他起自性,以相及麤重為體,云何說為依他起?由此二種更互為緣而得生故。謂相為緣起於麤重,麤重為緣又能生相。(顯揚論十六卷十頁)由此道理,此說依依他起自性,當知心轉善巧差別。
修行人明白自己的心,知道現在是染還是淨,是心善巧差別。了知自己的心依根緣境,還有很多的心所一起合作,心就這樣現起了,了知心也是因緣所生的,若通達心現起的智慧,就是「心轉善巧差別」。《顯揚聖教論》卷16,13頁說:在依他起自性上,如果執著有一個原本真實的體性,這種執著經熏習成長,就變成雜染了,這是「遍計所執自性」。若能夠提起正念,了知它是如幻如化的,就在因緣所生法上,不執著有彼原本真實性,熏習成長,就是清淨的圓成實自性。根據以上道理,應當了知論文中所說的「依遍計所執自性」即是說「心善巧差別」。
《顯揚聖教論》卷16又說:依他起自性是指現行的雜染法以及煩惱種子,為何稱之為依他起呢?因為雜染現行相及其粗重的煩惱種子是互相為因緣而生起的。也就是說以雜染現行為緣而得熏成其自煩惱種子,以煩惱種子為緣又可起雜染現行。根據以上道理,應當了知論文中所說的「依依他起自性」即是說「心轉善巧差別」。
6)復次,若能善巧熏修心者,得二勝利。一、於果時觸證安樂,二、於因時自在而轉。
[解說]其次,如果能夠通達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性等,三自性、三無性的道理,照這樣修的話,可以得到二種殊勝的功德:一、證果時,可以體驗到安樂的境界;第二、在因地時,心能夠隨自己而轉,不會被染污心所轉。
《披》一於果時觸證安樂等者:證得轉依究竟成滿,是名修果。於爾所時,諸苦永斷,證勝義樂,名證安樂。未轉依前,修諸善法,是名為因。於爾所時,遍知自心堪任修斷,名自在轉。
修行的成果是證得轉依,阿賴耶識裡面的染污種子除滅了,轉變成清淨、善、無記的種子,究竟圓滿了,這是修果。那時永遠的斷除了苦惱,證得第一義諦,是超過世間的境界,證得這樣的快樂,就是證安樂。在還沒有轉依以前,阿賴耶識的染污種子沒有完全清除,所修的善法是因。如果能夠通達三自性、三無性的道理,能夠了解自己內心的情況,有能力達成斷煩惱的任務,這是自在轉。
7)復次,心混濁者有三過失。一、不如理作意過失,二、隨眠過失,三、起纏過失。
[解說]又心不清淨有三種過失:
一、有不如理作意的過失,不如佛法真理來思惟,有這種過失;
二、隨眠過失,心不清淨就熏習到阿賴耶識,成為煩惱的種子;
三、起纏過失,有煩惱現行的過失。
《披》心混濁者等者:為顯不能善巧熏修於心,雜染相應令心混濁,故作是說。當知此有三種過失。一、由不如理作意,二、由煩惱隨眠,三、由起煩惱纏。
由於不能很善巧的用智慧來修正內心,雜染與心相應,心就不清淨而混濁了。心不清淨有三種過失:
一、由不如理作意,還是被關在貪、瞋、癡的牢獄裡面,對一切法不能作出正確的決擇;
二、由煩惱隨眠,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
三、由起煩惱纏,煩惱現行會像繩子,不斷的將有情綑住。
8)問:如世尊言:唯當於心深善勇猛如理觀察。念住中說:要當於身住身循觀,乃至於法住法循觀。此何密意?答:為顯四念住唯觀察心故。謂觀心執受、觀心領納、觀心了別、觀心染淨。唯為觀察心所執受、心所領納、心了別境、心染淨故,說四念住。
[解說]問:世尊在經中說:應當要對心作很深刻、很善巧的、很勇猛的如理作意觀察。針對四念住又說:應當從足至頂循身作觀察,要清清楚楚的觀察身的無常、苦、無我,乃至於循觀法的無常、苦、無我,這是有什麼特別深密的意義嗎?答:前說為顯示修四念住就是從身、受、心、法四個角度來觀察心。即觀察能執受的心、觀察能領納的心、觀察能了別的心、觀察能生染淨法的心。後說顯示四念住是佛為了教導觀察:心所執受的「身」、心所領納的「受」、心所了別的「心」、心所生的染淨「法」而說的。
《披》唯為觀察心所執受等者:此釋前說要當於身住身循觀,乃至於法住法循觀所有密意,如次應知。聲聞地說:為欲除遣我所依事愚故,立身念住。為欲除遣我所領受事愚故,立受念住。為欲除遣於心、意、識執我愚者我事愚故,立心念住。為欲除遣所執我心能染淨事愚故,立法念住。(陵本二十八卷二十三頁2403)其義應知。
唯為觀察心所執受等者:這是詮釋佛在教導四念住中如其次第宣說,對於心所執受的身,應當要住於身詳細依循觀察無常、苦、無我的密意,乃至對於心所生起的法,應當要住於法詳細依循觀察無常、苦、無我的密意。〈聲聞地〉說:佛陀為什麼要說身念住,就是要除遣對所依止的色身產生淨妙想的愚癡,不知身是不淨,所以佛陀要說身念住。又因為有情在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當中團團轉,不知諸受皆苦,所以佛要說受念住,以除遣三受的愚癡。又為了除遣有情執著心、意、識為我我所的愚癡,所以佛說了心念住。為了除遣執著染、淨之心為我的愚癡,所以佛陀說法念住。詳細的四念住怎麼修行,在〈聲聞地〉卷28,965頁中有詳細的說明。
cf.雜阿含615經-前後昇降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學四念處,善繫心住,知前後昇降。所以者何?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亂心不解脫,皆如實知。若比丘於身身觀念住,於彼身身觀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當起淨信,取於淨相,起淨信心。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悅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樂;受身樂已,其心則定。心定者,聖弟子當作是學:我於此義,外散之心,攝令休息,不起覺想及已觀想,無覺、無觀,捨念樂住。樂住已,如實知。受、心、法念(住),亦如是說。
1.善繫心住
[經文]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學四念處,善繫心住,知前後昇降。所以者何?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亂心不解脫,皆如實知。
[論說]復次、有諸苾芻,於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觀,以九行相安住其心(T30,450c),令心內聚。T30,860a

2.起淨信
[經文]若比丘於身身觀念住,於彼身身觀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當起淨信,取於淨相,起淨信心。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悅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樂;受身樂已,其心則定。
[論說]1)當知此心,於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不得解脫;不解脫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諸惛沈性,生起心中諸下劣性。
2)若於念住善安住心,如實了知此所生起隨煩惱已,便從內聚還收其心,安置在外淨妙境相,謂於佛等功德行緣,持心令住(T30,458c)。
3)由緣此故,發生歡喜,廣說乃至由妙舉門,於所緣境令心得定,從奢摩他之所對治諸隨煩惱而得解脫;從此已後,如實了知,於隨煩惱心得解脫。
4)為此義故,祈願於外;得此義已,還復如前攝心內聚,而不為其諸隨煩惱之所惱亂。T30,860b

3.心定
[經文]心定者,聖弟子當作是學:我於此義,外散之心,攝令休息,不起覺想及已觀想,無覺、無觀,捨念樂住。樂住已,如實知。受、心、法念(住),亦如是說。
[論說]1)心內聚已,不由祈願,自然如實了知於外,心得解脫。
2)彼於外緣行相尋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難可運轉,皆得自在解脫、棄捨,安樂而住,已得成辦勝奢摩他。
3)如是彼於四種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後差別。又應知此補特伽羅,先已修行毘缽舍那;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修瑜伽行。T30,860b

IV.總說四念處-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九,T31,577b:
1.復次,頌曰:身等三差別,彼影像隨觀,由聞等三智,念法無迷惑。
1)身等三差別
論曰:當知身等各有三種差別。
1.1)身三種者:或有身分自性不淨,如身內分。或有身分相似清淨,如身皮分。或有身分變壞不淨,如命終已青瘀等身分。
1.2)受有三種者:所謂苦、樂、不苦不樂。
1.3)心有三種者:謂樂等受相應。
1.4)法有三種者:謂黑、白、雜。
2)彼影像隨觀-彼影像隨觀者,如尋思經說於彼身等影像隨觀,與所知事同分類故,名為影像。所言隨者,是相似義。
3)由聞等三智-又此隨觀即是三智,謂聞所生智,思所生智、修所生智。
4)念法無迷惑
如是三智由念力故,於彼增上緣修多羅等法無有迷惑,是故說名念住於身受心法,由念力住故。
2.復次,頌曰:彼所治九種,作意當知二,修差別有三,二種無失壞。T31,577c
1)論曰:當知諸念住有九種所治障。一不厭離。二不作意。三止觀隨煩惱。四沈下。五不能堪忍。六於少劣知足。七忘失教授。八違犯戒行。九棄捨欲樂增上猛利諸妙善軛。
2)又於修念住有二種作意:謂不緩作意、不染作意。經言:熾盛者,此顯第一。正智、憶念,除世間貪憂者,此顯第二。又此第二能除三種雜染。何者名為三種雜染?
一犯戒因緣心生變悔,由此障故,能令初時心不得定。
二內心惛略,由此障故,雖已得定,心於所緣忘失沈沒。
三外心散亂,由此障故,雖證勝法,而著世間名聞利養。或未能證勝進之法,心生憂惱。
3)修差別有三者,修諸念住各有三種:謂於內、外、俱身等隨觀。又復於身或唯觀影像,或以影像比類於身,或復和合總觀,如於身三種如是乃至於法亦爾。
4)又有二種於諸念住無有失壞:
一初無失壞,謂不散亂,由此力故能善發起。
二後無失壞,謂無增上慢,由此力故善修究竟。
3.復次,頌曰:為斷於沈掉,相應道二種,觀察捨煩惱,及為盡三愛。T31,577c
1-2)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九,T31,577c:論曰:於念住修位中,為斷沈掉故,應修二種相應道。如比丘尼經及取自心相經說。云何比丘尼經說(cs615)?如彼經言:為斷沈沒故,應當思惟少分可愛清淨相貌。為斷掉動故,復應略攝。云何取自心相經說(cs616)?如彼經言:由不取自心相故,令心沈沒。由取少分可愛外相故,沈隨煩惱暫時斷息。然心未得定,復更略攝其心。見沈沒過,復取外相。掉動過後,復更取自心之相。爾時能斷沈掉隨煩惱,心得正定,略攝其心取自心相,離沈掉故。
3)T31,578a
復次,由相應道觀察故,能捨煩惱應知,如鷃經說。故彼經言:
所言鷃者,喻行者心行。非所行處者,喻彼行者思惟可愛境界。被鷂所執者,喻彼行者為貪纏所執。鷃怨訴者,喻彼行者心生變悔。暫放捨者,喻彼行者貪纏暫息。土塊者,喻五取蘊。大場壟者,喻無常觀。窟穴者,喻通達真如觀。喚鷂子者,喻觀察作意。鷂迅來者,喻彼貪纏將現在前。入窟穴者,喻思惟真如觀。鷂自苦害者,喻隨眠斷。
4)復次,此相應道當知能盡三愛,謂助伴愛、利養愛、後有愛。為對治此故,顯我與法無有差別。
4.復次,頌曰:為斷增上慢,味所依顛倒,及三心趣入,修習於念住。T31,578a
1)論曰:為欲對治增上慢故,為欲對治愛味所依定故,及為對治四顛倒故,修習念住。為對治增上慢者,如經說:唯應於此身受心法,若住憶念,乃至或唯有智,或唯有見,或唯繫念。此增上慢有二種:謂於未斷身等麤重障起,及於未圓滿止觀俱品治起。
2)為對治愛味所依定者,如經說:無所依止故。為對治顛倒故者,如經說:於諸世間無少執取,由顛倒斷故。更不復執少五取蘊為常、為樂、為我、為淨。
3-4)又為三心趣入修習念住應知,謂遊行聚落時心趣於出,住憒鬧時心趣遠離,處於靜室心趣涅槃,又趣出生死,趣離煩惱,樂寂滅故,心趣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