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803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障隨惑」:又勤修行諸瑜伽師,修習如是入、出息念,爾時應知五障礙法:一者、於其外緣,其心散亂;二者、入出息轉,有所艱難;三者、掉舉、惡作纏現在前;四者、惛沈、睡眠纏現在前;五者、樂與道俗共相雜住。如是五法,於未得定欲求心定,及得定已倍復增長,當知一切能為障礙。奢摩他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習入出息念身心輕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麤重,皆悉遠離。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生種種尋伺、妄想,謂欲尋伺等不正尋伺,及無明分尋伺所起諸欲想等種種妄想,由正修習入出息念,令尋伺等悉皆靜息。為欲對治彼無明分諸妄想故,純修明分想,令速得圓滿。
1.遠離
1.1.處所圓滿
如是遠離順退分法,修習能順勝分法時,樂住遠離。云何遠離?謂處所圓滿、威儀圓滿、遠離圓滿,是名遠離。云何處所圓滿?謂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山谷、巖穴、稻秆積等,名空閑室。大樹林中,名林樹下。空迥、塚間、邊際臥坐,名阿練若。當知如是山谷、巖穴、稻秆積等,大樹林中,空迥、塚間、邊際臥坐、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總名處所。
[解]前邊這一段文,能夠受持清淨戒法,安住淨戒;又能夠密護根門,就是修根律儀;又能夠修覺寤瑜伽、於食知量、正知而住,能夠這樣用功修行的話,就遠離順退分法。順退分法,就是持戒不清淨、不密護根門、不修覺寤瑜伽、不能夠於食知量,不正知而住,這是隨順退墮的一種事情。前邊護養定資糧這些事情,都能這樣學習,就遠離順退分法,就不退,一直地向前進步。順退分法的這種墮落的事情遠離,就有資格修習能順勝分法,正式的可以修瑜伽,可以學習四念住。在這個時候,還需要歡喜在遠離處住。什麼叫做遠離呢?第一是處所圓滿,就是修瑜伽所應該居住的地方是圓滿的。第二個是威儀圓滿,第三個是遠離圓滿,這三個圓滿就叫做遠離處,才能夠用功修行。
怎麼叫做修學聖道所應該居住的地方是圓滿?謂或阿練若,或者居住的這個地方是個寂靜處。或者是在林樹下,或者是在空閑室。
1)山谷、巖穴、稻稈積等,名空閑室。山谷,四面都有山,中間有一個谷,這是空閑室。巖穴,高山上的巖石中有一個洞,那也是空閑室。稻稈積等,稻草有莖,用那個莖搭一個茅蓬,搭一個小房子,就叫做空閑室。
2)大樹林中,名林樹下。林裡邊有樹,在那兒居住。
3)空迥、塚間、邊際臥坐,名阿練若。空迥,迥是很遠的地方,空,就是空曠,空迥應該是平原的地方,但是離聚落、離城市很遠,那個地方很空曠,在那個地方住。塚間,就是埋死人的地方,也是學習聖道應該居住的地方。邊際臥坐,就是你所坐的這些資具,你所臥的地方的資具,都是最下級的,棄在地上都沒有人要的東西,這樣叫阿練若處。
4)當知這樣的山谷、巖穴、稻稈積等,大樹林中,空迴、塚間、邊際臥坐、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總名處所。這就是修聖道的人應該居住的地方。
處所圓滿,復有五種。謂若處所,從本已來形相端嚴,眾所喜見,清淨無穢。園林池沼,悉皆具足,清虛可樂。地無高下,處無毒刺,亦無眾多磚石瓦礫。能令見者心生清淨,樂住其中修斷加行,心悅、心喜任持於斷。是名第一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晝無憒鬧,夜少音聲,亦少蚊虻、風日、蛇蠍諸惡毒觸。是名第二處所圓滿。又若處所,無惡獅子、虎豹、豺狼,怨敵、盜賊,人、非人等,諸恐怖事。於是處所,身意泰然,都無疑慮,安樂而住。是名第三處所圓滿。又若處所,隨順身命眾具易得,求衣服等不甚艱難;飲食支持無所匱乏。是名第四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有善知識之所攝受,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未開曉處能正開曉;已開曉處更令明淨。甚深句義以慧通達,善巧方便殷勤開示,能令智見速得清淨。是名第五處所圓滿。
[解]什麼是處所圓滿?復有五種。
1)這個地方從久遠以來,那個地方的形相就是很美好,不是人工美,本來就是很好。很多人都很歡喜,看見都生歡喜心。這個地方清淨無穢,那裡面有很多的花,有很多的樹,還有池,還有沼。圓的叫做池,有彎曲的形相叫做沼。這地方都具足。這個地方很清淨、很空虛,沒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什麼是清淨無穢?就是這個地方很平坦,沒有有毒的刺,也沒有眾多磚石瓦礫。看見的人心就生清淨心,歡喜在這個地方住,修行斷煩惱的聖道加行。在這裡住心裡很歡喜,天天努力修行將來一定有成就,心裡面也歡喜。心悅是對地點喜悅,心喜是在這個地方自己推測自己將來會有成就,心裡會心喜。任持,天天照著功課表都做好。於斷是甚麼?主要是斷除一切貪憂的煩惱,斷除一切煩惱。是名第一處所圓滿。
2)這地方白天的時候,沒有憒鬧,沒有雜亂、諠鬧的事情。夜間不能說決定沒有聲音,但是很少。這個地方也少蚊虻、風日、蛇蠍諸惡有毒的這些觸,是名第二處所圓滿。
3)又若處所,無惡獅子、虎、豹、豺、狼,沒有怨敵和盜賊和人非人,非人就是鬼神等,沒有諸恐怖的事情。在這個地方住用功修行,身心都是很安和,都是很平安。不會有什麼顧慮,在這裡一天用功心裡很快樂。是名第三處所圓滿。
4)又這個地方隨順生命的生存所需要的眾具,容易得到。求衣服等,不太難。因為自己的時間都用於修學聖道,不能生產;所以就要乞求飲食,這件事也能支持,也不缺少,是名第四處所圓滿。
5)又若處所,有善知識之所攝受,修行的事情需要有善知識的關照,還要有善知識來照顧。在這個地方住修學聖道,還要有智慧的和你同一志願修學聖道的人在這住,這些都是思想相同的人,共同修學聖道的人。若有善知識,或者有智同梵行者在這裡同住有什麼好處呢?修學聖道的事情,對所學習的法門還有不通達的地方,那個道理還隱藏在裡面沒能顯示出來,善知識有智同梵行者,能幫助你顯示這個道理。有些地方已經明白,但是善知識能令你更進一步的明白那件事,使令你的智慧更增長,心裡面沒有疑惑,沒有無明的這些覆障。諸法實相的甚深文句所詮顯的義理,是要用智慧才能通達,這種智慧自己可能不完全具足,需要善知識的幫助,善知識能夠善巧方便的殷勤的開示,不厭煩的一次又一次的講解這個道理,能令你的智慧,令你的見地,很快的就得成聖道,是名第五處所圓滿。
1.2.威儀圓滿
云何威儀圓滿?謂於晝分,經行、宴坐;於初夜分,亦復如是;於中夜分,右脅而臥;於後夜分,疾疾還起,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臥具,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跏趺坐,乃至廣說。
[解]什麼叫做威儀圓滿呢?就是白天,要經行,也要宴坐。夜間在初夜的時候,也是經行、宴坐。於中夜分,右脅臥在這個床上。於後夜分,趕快要起來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的臥具,臥的時候需要的資具,是諸佛所同意,或是大的繩床,或是小的繩床,或者是用草葉把它編織起來成為座。在這上面結加趺坐,乃至廣說。
何因緣故結跏趺坐?謂正觀見五因緣故。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儀順生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儀不極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儀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同稱讚故。正觀如是五種因緣,是故應當結跏趺坐。
[解]什麼原因要跏趺坐呢?正觀見,就是依據正,就是佛的聖教就是正,依據聖教很明顯的看出來有五個理由。
一、由於結跏趺坐這個身體,就攝歛在一起,不管是手或足,都是屈曲的坐在這裡,就是攝斂。這樣的坐法能很快速的令你得到禪定;得到禪定,然後才有輕安樂,從未到地定以上就開始有輕安樂。結跏趺坐的威儀,能隨順而不違背,能夠引生出來輕安樂,這是最殊勝的坐法,所以應該結跏趺坐。
二、因為這樣的結跏趺坐的關係,能經過很長久的時間,這樣結跏趺坐的威儀,不會很快的就疲倦,能經很長的時間。
三、因為這個結跏趺坐的方法是不共法,這樣結跏趺坐,外道和他論,就是佛法以外的這些書,都沒有說這種坐法,所以是不共。
四、這樣結跏趺坐的威儀,別人看見以後,對你也會生出信心、生恭敬心,形相端嚴。
五、這個結跏趺坐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十方三世佛、十方三世佛的弟子,大家共同的同意這件事。這樣的結跏趺坐,一切的賢人、一切聖人都共同稱揚讚歎它是最好。正觀如是五個理由,所以佛教徒想要修禪,應該結跏趺坐。
端身正願者,云何端身?謂策舉身令其端直。云何正願?謂令其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由策舉身令端直故,其心不為昏沈、睡眠之所纏擾。離諂詐故,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安住背念者,云何名為安住背念?謂如理作意相應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又緣定相為境念,名為背念。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緣境故。如是名為威儀圓滿。
[解]1)端身正願者是什麼意思呢?
a)怎麼樣端正他的身相呢?謂策舉身,令其端直。策舉身,策就是內心下命令,心這樣作意,運動自己的身體使令它端嚴正直,不能向前傾,也不能向後仰,也不能左右的傾斜,要端正。
b)什麼叫作正願?在這裡坐,內心裡面不要有諂曲,也不要有欺詐。如果結跏趺坐,是修行人的相貌;但是內心裡若不修行,就有欺詐的行為,內心裏面也可能另有所圖,就變成諂媚,所以不應該這樣,應該遠離諂曲、遠離欺詐。調柔正直,使令心裡面沒有諂詐的煩惱,叫做調柔。心裡面很真誠,叫做正直。外現的相貌是修行,而內心裡面也是真實修行,就叫正直。
c)由於內心的作意,使令身體端直,這個身體若端直的時候,心裡面就不會有惛沈睡眠來纏擾,心裡容易明靜,修止、修觀都容易相應。因為心裡面沒有諂,沒有詐的原故,所以心就不為外面的境界所纏擾,外面的境界就是散亂、動亂的境界。因為若是只有修學聖道,那是調柔正直;若是另外有所希圖名聞利養,那都是散亂的境界。若能離諂詐,就不會有外面的境界所纏擾,散亂的境界所纏擾。
2)安住背念者,怎麼叫做安住背念?就是在修止觀的時候,身體是端直,策身令其端直,心裡面如理作意,如你所學習的法門的道理作意,警覺你的心,這樣相應的念,就叫做背念。
a)為什麼叫做背念呢?棄捨違逆聖道,一切有過失的這些心理活動,這些染污心都棄捨。能按照你所學習的法門如理作意,當然是一切染污心都不現行,就叫做背念。
b)又緣這個定相為境。定相,就是修三昧有一個所緣境,在那個所緣境上安住其心,就叫做定相為境。你的心就是注意的觀察那個定的相貌,就是明靜的境界為境,這樣的心念,就叫做背念。因為什麼呢?就是棄捨,也就是除遣、排遣出去一切不定散亂虛妄分別的所緣境,都棄捨,所以叫做背念。就叫做威儀圓滿。
1.3.遠離圓滿
云何遠離圓滿?謂有二種。一、身遠離;二、心遠離。身遠離者,謂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是名身遠離。心遠離者,謂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如是此中,若處所圓滿、若威儀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說名遠離。
[解]云何叫做遠離圓滿呢?有二種遠離圓滿。一、身遠離,二、心遠離。
1)什麼是身遠離?就是你的身體要有所遠離,遠離什麼呢?不和那些在家人和出家人在一起住,獨自一個人,沒有其他的伴侶,是名身遠離。不是同一志願的人不要在一起住,思想不同的人,不是修同一個法門,要有距離,是名身遠離。
2)什麼是心遠離?
a)就是內心裡面修止觀的時候,要遠離一切染污不清淨的心理,不清淨心現起來立刻要把它消除。遠離一切無記,也不是染污,也不是不染污,這樣的心理活動也要遠離。
b)內心裡面的作意是什麼呢?就是一定要在善的範圍內,修行屬於善的這種作意,如果說能引義利的定地作意,就是使令你心裡面能得到四禪八定的這種作意,定地作意是指果。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定的因。這樣的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這樣的作意能引義利,引出什麼義利呢?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
c)或是這樣解說,什麼是染污作意?你的作意不符合佛陀所說的修行聖道的作意,就是染污作意。如果不是修學聖道,而是修學世間善法,也是染污作意。什麼是無記作意?非如理非不如理作意,如理就是善,非不如理就不是惡。也不是善,也不是惡的作意,是名無記作意。這二種作意,一個染污作意,一個無記的作意,都應該棄捨。如理作意是善的作意,還有二種不同,一、謂能引義利及與定地作意。二、謂定資糧及定加行作意。義利,指涅槃,涅槃的因是義,涅槃的果是利,這是智慧。定地作意,這是屬於奢摩他的定地。定資糧及定加行作意,定的加行,是屬於煖、頂、忍、世第一的範圍;定資糧是在四加行之前的那個階段,在準備修行的因緣的時候的作意。
3)如是此中,若處所圓滿、若威儀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說名遠離。
2.十六勝行修習
如是於聖諦中善修習已,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復進修習十六勝行。云何名為十六勝行?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解]像前面這一段文,於四聖諦裡邊,能善巧的這樣修習、這樣觀察。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初入聖道的時候叫作見道,就是見到諸法的寂滅相,成就無漏的無我的智慧,這個時候在這個範圍內應該斷的煩惱都完全斷,這是什麼呢?就是身見、戒取、疑,主要就是這三個煩惱。身見,就是執著有我。戒取,就是外道的這些修行的方法,那不是道。對於聖道沒有疑惑。唯餘修道所斷煩惱,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還是剩餘、還沒斷,就是貪、瞋和五上分結沒斷。為求斷滅彼修道所斷煩惱,還需要繼續的進一步的修行十六勝行。阿那波那念是在凡位的時候修,十六勝行是得聖道以後修行的方法。勝行,勝是殊勝,勝過前邊的見道的修行,現在是修道的修行。修道的時候,這個修行法門勝過見道的法門,就叫作勝行。怎麼叫作十六勝行呢?就是在見道之前,這樣修習的時候,念入息的時候,你有念。我現在還能繼續這樣學習念這個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念這個入出息。這是總說。
1-2)若長、若短。由鼻至臍是入息,由臍至鼻是出息,這個入息和出息時間是比較長一點。中間入息、中間出息,這叫短。注意息的長、短。
3)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在奢摩他的時候,就能夠覺察到全身的毛孔都有入息,息從全身的毛孔入。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就是他能這樣學習,注意這件事。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4)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息能除身行,入息出息就是身行,現在是能除身行。在入息的時候,就是沒有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入息。在出息的時候,能除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就是有輕安樂的關係,入息的時候有喜,心裡有歡喜。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的時候,也有輕安樂。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現在已經由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有喜、也有樂,但是樂這時候不說,說有喜。
6)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入息也有樂,出息也有樂。這是第三禪,沒有喜而有樂。初禪、二禪有喜。
7)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息在入的時候有心行這件事,心行是什麼?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語行,尋伺是語行,有尋伺才能說話。心行,就是受、想,有受、有想,心就活動,若沒有受、想,心就不能動。於覺了心行的時候,也就覺了心裡面有受有想;在入息的時候心有受有想。我今能學覺了心行的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的時候,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時候也有受想,能覺了受、覺了想。這是什麼?若失忘念,忘掉正念,無常、無我是正念;忘掉正念,虛妄分別來,就是我見慢等相應俱轉。這時候,應該是三果,還是有我見、有高慢心出來,這樣的分別心出來和你的心同時活動。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這個覺了,就是覺了我有我見、我慢,是不對的;速疾通達,就把我見我慢滅掉,觀察無我。
8)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息除,息在這裡不是出入息,當滅字講,就是滅除心行。現在這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這修行人要把它滅除,所以叫做息除心行。在入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就要滅除。我今能學息除心行,這個修行人有這種堪能性,心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就能滅除,有這種能力。出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覺知,就能把它滅掉。什麼是應該滅除的心行呢?就是我見、我慢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自己執著有我,就高慢起來,瞧不起別人,這個就是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我慢見等受想心所和心同時活動。這位修行人發覺自己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想法,就是立刻地提起正念,修無我觀,就把我慢見消除,這叫做息除心行。
9)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這位修行人在入息出息的時候,發覺自己的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心的活動,就能學習、能覺了自己心情有不對的地方。哪些?有貪、離貪心等有二十種,於此一切都能如實了知,如實了知,就沒有這麼多的虛妄分別心。
10)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就是入息出息的時候,他能夠令自己喜悅,能解決一切問題,有這種堪能性,所以叫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入息。就是這個修行人,發覺自己的心為昏沈睡眠這樣的煩惱所覆蓋的時候,立刻地想辦法把他滅除,什麼辦法呢?就是隨你心所歡喜,觀察一種淨妙的境界,就是佛法僧,這是最殊勝的境界,也是自己所恭敬的讚歎的境界。若觀察佛法僧的境界的時候,極能夠善巧地表達出來,勸導自己不要懈怠、勇猛,也會讚歎修學聖道的功德勉勵自己,也感覺到自己非常值得慶幸、值得歡喜:我來到三寶裡面受到佛法僧的護念,能夠修學聖道,就是安慰自己。這樣就把惛沈睡眠這些煩惱滅除。
11)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在自己的入息、出息的時候,內心裡面有須要制持的地方;制止它,要把他保持清淨,須要這樣做的時候,你就能做得到,這叫做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入息。什麼叫做制持心呢?你的心為掉舉惡作蓋這種煩惱所纏擾的時候,所覆蓋的時候,所障礙的時候,心能夠安住在寂靜,不外馳散。心裡面能把掉舉惡作停止下來,就叫做制持。
12)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些纏縛煩惱來纏擾,能夠修正念把這些煩惱解脫出去,這叫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入息。前面是個別地一樣一樣說,這是總說。就是心裡面有五蓋現前的時候,能夠遠離這些蓋障,這叫做解脫心出息、入息。
13)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習無常觀,能觀無常,就叫做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前面能夠令心解脫,只是現行煩惱活動的時候,能令他解脫。現在這裡是煩惱的種子,為斷煩惱的隨眠種子,就須要觀察諸行無常法性,觀察一切法剎那生、剎那滅,就能滅除煩惱種子。所以,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14)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這個斷。斷,是指斷界。什麼叫做斷界呢?是見道所斷諸行永斷,就是見第一義諦,見一切法寂滅相的時候,叫作見道。見道所斷主要是斷除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把這三種煩惱的種子也斷,就得斷的名字。在這裡思惟無我義,就叫做斷隨觀。前面是思惟無常,這就是思惟無我。
15)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進一步地修離欲的隨觀,隨,隨逐不捨,就是特別地微細。離欲,就是離欲界。怎麼叫做離欲界呢?就是遠離欲界,前面是初果聖人斷除我見,還沒能離開欲界,因為還有欲。現在進一步地修行,能遠離欲界,就是把貪、瞋也斷。
16)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滅觀。滅,就把五上分結,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消滅。就是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五種煩惱滅除,就叫做滅界,是屬於有餘依的滅,不是無餘依的滅。
問:如是十六差別云何?答:有學見迹已得四念住等,於入出息所緣作意,復更進修,為斷餘結。是故念言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
[解]問:這十六種勝行,每一種的差別相怎麼樣情形呢?
1)答:有學見跡,有學就是從初果以後名之為有學,什麼原因這樣呢?內凡、外凡位也在學習佛法,也可以學習經律論,學習戒定慧;但是死以後有可能不學,也可能不信佛,所以不叫做學。若是初果聖人死以後,一定還是學習佛法,正見不失掉,所以這初果以後才名之為學。跡,就是足跡,從跡上能見到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跡。跡,就是聖人走過的道路。現在這個修行人也這樣學習,隨著聖人走過的道路,也見到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見跡。初果聖人已經成就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受、心、法都是無常、無我的這樣觀。等,就是等於四正勤、四如意足的這些事情,五根、五力、七覺支,七覺支就是見道;他已經成就這樣的佛法。初開始得到七覺支,就是初果聖人,初獲得七種覺支的時候,叫做初有學見聖諦跡。這時候,能見到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
2)於入出息所緣作意,就是入出息就是所緣,就在這裡邊作意。復繼續地,又修學四念處,還有剩餘的煩惱沒斷,還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斷什麼煩惱呢?五下分結裡面,唯斷除薩迦耶見就是我見,不在色受想行識裡面執著有我。戒禁取這樣的煩惱也滅,就是對外道那些戒法,外道認為那樣的修學可以得聖道,初果聖人認為外道沒有道諦,沒有得聖道的方法。疑,就是對聖道沒有疑惑,對苦集滅道沒有疑惑。貪、瞋還沒有斷,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沒有斷。初果聖人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圓滿,還繼續努力地修學,要斷沒斷的煩惱。還應該繼續努力向前進,修學戒蘊、定蘊、慧蘊,就是戒定慧所攝的八支聖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所以,這地方就是這麼說,初果聖人繼續要修學八正道,也就是繼續修學四念處。所以,初果聖人心裡面做如是念:於念入息的時候,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都是符合戒定慧。
若緣入息、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出息。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如入息、出息長轉,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轉,即如是了知。如是名為若長、若短。若緣身中微細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緣此為境起勝解時,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若於是時,或入息、中間入息已滅,出息、中間出息未生,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或出息、中間出息已滅,入息、中間入息未生,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出息、入息遠離位為境,即於此時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又即於此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先未串習入、出息時所有剛彊若觸隨轉,今已串習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餘柔軟樂觸隨轉。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解]1-2)若緣入息、出息境的時候,入息、出息是所緣境,能緣的有念、有慧。他心裡面這樣觀察思惟,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的出息。入息、出息是長,怎麼說它是長呢?和中間入息來對比,中間的入息、出息是短,所以這個地方叫做長。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入息、出息它的時間比較長,在出現的時候。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出現的時候。他能了知這是長,這是短。如是名為若長、若短。就是入息、出息是長,中間入息、中間出息是短。
3)若是這個修行人,在未到地定裡邊起毗缽舍那觀的時候,觀察全身微細的毛孔,以全身的微細毛孔為所緣境。怎麼樣觀察微細毛孔呢?入息和出息,不止是鼻端或是面門和肚臍子這裡,入息也周遍全身,出息也周遍全身諸毛孔中。以周遍全身的毛孔為所緣境,起殊勝的觀察的時候,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現在有這種能力。
4)a)若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入息滅、中間入息也滅,出息和中間的出息還沒出現。這個時候,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也沒有,出息也沒有,就叫做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在空無的階段,遠離入息也遠離出息,就這個位為所緣境。或者是這樣,出息滅、中間出息也滅,入息、中間入息沒生,是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就是出息也沒有,入息也沒有。怎麼叫做空無位呢?就是遠離出息,遠離入息。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心裡面這樣念: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入息出息都是身行,這個時候,空無位、遠離位,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也就是沒有身行,這個時候,以此為境做如是觀。
b)又這位修行人對於出入息的這個境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以這些修習為因緣。以前沒有這樣精進連續不斷地修入出息的時候,隨時有一些四大的不調,或者內心遇見什麼不如意境界的時候,就有很強烈的苦惱的感覺;苦觸隨著因緣就會現前。現在由長時期不斷地修入出息念的關係,把剛彊苦觸滅掉,另外的柔軟的快樂的感覺出現。這位修行人就這麼說: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的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出息。
又於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靜慮,或得第二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第三靜慮已上,於阿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第三靜慮,宣說息念加行所攝。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或有暫時生起忘念,或謂有我、我所。或發我慢,或謂我當有,或謂我當無;或謂我當有色,或謂我當無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動慢、戲論、造作貪愛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由是加行,便作念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解]5)又這個人對於阿那波那念,能精進地修行,有可能得初禪,就是從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又進一步得第二禪,這個時候,心裡面就這樣的觀察說:於覺了喜入息出息。入息出息的時候有喜悅的事情,他覺了、發現這件事。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
6)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
若得離喜第三靜慮的時候,前面是初禪、二禪,現在進一步成就離喜妙樂地,就是第三禪。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殊勝的樂觸。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第三靜慮以上,就是第四靜慮。不會再去念阿那波那念這種加行,沒有這種修行,因為第四禪以上沒有出入息,所以不再修這種法門。所以說從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到第三靜慮這個範圍內,都可以有阿那波那念的修行。若是第四禪,沒有這修行方法。
7-8)又,就前面說的初禪、二禪的覺了喜,三禪的覺了樂,這個修行人。或有暫時生起忘念,就是忘掉正念,有虛妄分別。有什麼妄想呢?或者這時候想:我能夠得初禪,我能得二禪,我能得三禪,你們都不如我。或是可能有這種想法,三禪、初禪、二禪是我所得的,我能得到這樣成就。或發我慢,有我我所見,可能進一步就有我慢、有高慢心;你們都不如我,瞧不起別人。或者進一步又會說:將來我當有,或者將來我沒有,這樣分別。或謂我當有色,這個我是有形色的。或謂我當是無色的,沒有形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者是這些虛妄分別。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或者是這麼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有這樣不合道理的想思。
種種動慢,有這個我慢就是動慢,就是這個不如理作意虛妄分別起來,叫動慢。戲論,說是有我;或者我有、或者我無、或者有色、無色這些虛妄分別。造作,做如是觀就是造作。貪愛,愛著這個我、我所。剛一生起來這樣虛妄分別,很快的就會覺悟,用佛法的正見的智慧,通達這是錯誤不應該。對於這個戲論不是很深的染著,因為學習佛法,有無我的智慧,染著不深,容易改變過來,容易清除這些染污的分別。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把這個正觀的方便提起來,斷滅這些虛妄分別,除遣這些,把它排除出去。變吐,就是把我見、我慢的種子消滅。什麼是愚痴?不通達色受想行識諸行,執著它是我、是我所有;若執著識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執著有我就叫做愚痴。什麼是動慢?若執著有我,我慢和它一起的活動,所以很自然的我慢也會出來,就是你有我見,我慢就會動,就叫做動慢。什麼是戲論?謂我當有、或當無等那一段文,這是戲論。什麼是造作?這些不合道理的思惟分別,就是造作。什麼是貪愛?愛味相應叫做貪愛。由於這個人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由這個加行,便作是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能覺了,也能息除。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彼定已得初靜慮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觀察所生起心,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有掉動心,無掉動心;有寂靜心,無寂靜心;有等引心,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彼若有時,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內住寂止故,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策發其心,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時,見為掉舉、惡作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外住囂舉故,爾時於內安住寂靜,制持其心,是故念言於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出息。若時於心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令現行蓋皆得遠離,於諸蓋中心得清淨,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解]9)又,這個修行人能夠精進的用功,成就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色界四禪稱為根本是什麼意思?就是更殊勝的功德都從這裡發生出來,所以它是根本。雖然它是有漏,一切無漏的三昧都從這裡出來;得到有漏的四禪,然後再修四念處,有漏的四禪就變成無漏的四禪,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從這裡出來,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得無上菩提,都是從這裡出來,所以稱之為根本。若是成就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也決定已經成就初靜慮的近分未至依定,初靜慮的近分就是未到地定,接近初靜慮的那一部分,就是未到地定。以這個定做依止可以修四念處,所以叫未至依定。依這個未至定為依止,觀察自己這一念心是什麼相貌,就觀察出來。所生起心是什麼呢?如實知如實覺了,就是心現起他就知道,知道就會覺了,覺了就是改變錯誤。或者這時候有貪心,或這時候沒有貪心,或者有瞋心,或者離瞋心,或者有癡心,或者離癡心;不於色受想行識執著有我,就離痴心,於色受想行識執著有我我所,就是愚痴。略心,就是昏沈睡眠。散心,就是虛妄分別。下心,心裡面浮動,要制止它叫下心。舉心,心裡面昏沈,要舉,要發動它。或者有掉動心、或者無掉動心,或者有寂靜心、或者無寂靜心,或者有等引心、或者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這一共是二十個心。下邊四念住裡邊,會解釋這二十種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10)那個修行人有的時候,感覺到自己這個寂靜住明靜心被昏沈睡眠障住,怎麼辦呢?極能夠把這心安住在寂止的境界。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的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鞭策自己、警覺自己,就把昏沈睡眠破除。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什麼是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等?就是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捨、或復念天。
11)那位修行人若有的時候,感覺到它的內心為掉舉、為惡作這樣的障礙覆障其心,遮覆障礙他的明靜的清淨心。為什麼會這樣呢?由於那個修行人失掉正念,心在色聲香味觸法外面的境界上,安住在囂舉,就是浮動。心在外面的境界上動亂,所以就有掉舉惡作的這種障礙。那個時候這位修行人,立刻地把心收回來,在入息出息在這個地方安住寂靜,就是把掉舉、惡作清除、排遺出去,心就寂靜住。就這樣來制伏住掉舉、惡作的這種虛妄分別心,用定力把它攝持住,叫它不要亂。所以,這位修行人自己就這樣地念:對於制持心這樣功夫,把這個心安住在入息出息上,這件事我現在能
學習制持心入息出息,我能這樣學習。
12)若時於念入出息,能夠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的原因,使令五蓋,全部全面地能夠遠離。他的內心對諸蓋都消除,所以心裡面明靜而住。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為斷彼故,起道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又彼先時,或依下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缽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心已,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云何諸界?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斷界。修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滅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如是彼於見、修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此後更無所應作事,於所決擇已得究竟,是名十六勝行。
[解]13)那個修行人對於五蓋能障礙修道人的心,這個時候已經解脫諸蓋障,殘餘的、剩餘的問題就是諸蓋的隨眠,就是貪欲、瞋恚等種子儲藏在他的身心裡面,還應該修學聖道,斷滅它。為斷彼隨眠故,發起聖道,讓聖道現前,這裡聖道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生滅變化。他極能夠精微地,精者微細,就是深入地觀察;懇是真實,很誠懇很真實的這樣觀察,如無常的道理觀察思惟。所以心裡面這樣的念,就是把這個道理顯現在心裡面思惟,就這樣在心裡面有這樣的話:在這個入息出息上
面修無常觀,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他有這種能力做如是觀。怎麼叫做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呢?就是隨時隨地隨各種因緣,無常觀能現前;觀察色也是剎那剎那生滅,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剎那剎那生滅。由於此無常觀的有力量,就能調伏煩惱,不再那麼執著。
14-16)a)又那位修行人在過去的時候,或者他是依下三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就是下三靜慮;四禪不在內,因為四禪沒有出入息,不能修阿那波那念。或者這個修行人沒有得初禪、二禪、三禪,祇是得未到地定,修觀的時候,就以未至定為依止處,修毘缽舍那觀。若是得初禪、二禪、三禪,就在初禪、二禪、三禪裡面修毗缽舍那觀。以前已經修成功奢摩他,瑜伽行就是相應行,就是奢摩他相應,毘缽舍那相應,都叫做瑜伽行。現在是說奢摩他修成功,這個時候,修十六勝行的時候,就依無常隨觀,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無常觀,修無常觀的時候,也叫做修瑜伽行。如是成功奢摩他,就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這個清淨心,使令蓋障都清除,於諸界裡面,從彼蓋障的隨眠種子而希求解脫。
b)諸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種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什麼叫做斷界呢?初入聖道,成就無我的智慧,見到諸法寂滅相的時候,這時候斷除一切的煩惱心,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從來也沒有斷過,現在是初開始斷煩惱,所以名之為斷。什麼叫做離欲界呢?得初果以後,繼續向前修學聖道,就斷五下分結裡面的貪、瞋這二種煩惱斷掉的時候,就遠離欲界,到色界。什麼叫做滅界呢?一切有漏種子都滅,一切有漏的種子叫做依,因為煩惱的現行依種子為所依,一切愛見的煩惱所依止的煩惱、所依止的種子全面的滅掉,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種子也滅。
c)前面是解釋什麼叫做三界,以下說修止觀。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思惟斷界、離欲界、滅界這三界的寂靜,也就是把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全面的滅除,這時候心裡面是寂靜,再沒有煩惱賊在心裡面搗亂,心裡面寂靜。無論什麼時候,心裡面都是安隱的,沒有災患來苦惱他。這三界的寂靜不是自然的,是要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才可以,也就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修無常觀。
d)他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在入息出息上修四念處,修習又多修習,善修、善習、多修習故,從殘餘的修道所斷的煩惱,他的心裡面解脫這一切煩惱。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這三種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他這件事能做到。像前面這段文,那個修行人對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修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不是暫時地斷,成阿羅漢,一切煩惱都永久地滅盡。此後更無所應作的事情,在色受想行識上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這個抉擇已經到究竟圓滿的程度,是名十六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