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483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食念者,有無食念者,有無食無食念者;有食樂者,有無食樂者,有無食無食樂者;有食捨者,有無食捨者,有無食無食捨者;有食解脫者,有無食解脫者,有無食無食解脫者。
1)云何有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
2)云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
3)云何無食無食念?謂: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
4)云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
5)云何無食樂?謂: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
6)云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是名無食無食樂。
7)云何有食捨?謂:五欲因緣生捨,是名有食捨。
8)云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
9)云何無食無食捨?謂: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捨。
10)云何有食解脫?謂:色俱行。
11)云何無食解脫?謂:無色俱行。
12)云何無食無食解脫?謂:彼比丘貪欲不染解脫,瞋恚、愚癡心不染解脫,是名無食無食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又喜、樂、捨,劣、中、勝品,謂在欲界,及四靜慮,如其所應,當知其相。又在第四靜慮地捨,一切過患皆遠離故,名善清淨。若此上捨,復可立為勝無愛味。
1.初禪-復次,此中離欲者,欲有二種,一者、煩惱欲,二者、事欲。離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離惡不善法者,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即身惡行、語惡行等,持杖持刀,鬥訟諍競,諂誑詐偽,起妄語等,由斷彼故,說名為離惡不善法。有尋有伺者,由於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所言離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離生。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及於喜中未見過失,一切麁重已除遣故,及已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說名喜樂。所言初者,謂從欲界最初上進,創首獲得,依順次數,說名為初。言靜慮者,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言具足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言安住者,謂於後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澁,於靜慮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隨所欲樂,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
2.第二禪-復次,於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於諸怱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於不怱務所行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是故說言尋伺寂靜故,內等淨故。又彼即於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超過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是故說言心一趣故。無尋無伺者,一切尋伺悉皆斷故。所言定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定生。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又於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惱品所有麁重皆遠離故,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所隨逐,故名有喜樂。依順次數,此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應知。
3.第三禪-復次,彼於喜相深見過失,是故說言於喜離欲。又於爾時,遠離二種亂心災患,能於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第二靜慮已離尋伺,今於此中,復離於喜,是故說言安住於捨。如是二法能擾亂心,障無間捨。初靜慮中有尋伺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第二靜慮由有喜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是故此捨,初二靜慮說名無有。由是因緣,修靜慮者,第三靜慮方名有捨。由有捨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復現行。若復於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或時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復現行,尋即速疾以慧通達,能正了知,隨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棄捨、除遣、變吐,心住上捨,是故說有正念、正知。彼於爾時,住如是捨、正念、正知,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令心踊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第三靜慮已下諸地,無如是樂及無間捨。第三靜慮已上諸地,此無間捨,雖復可得而無有樂,下地樂捨俱無有故,上地有捨而無樂故,是故說言於是處所,謂第三靜慮。諸聖宣說,謂依於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第三靜慮具足安住。言諸聖者,謂佛世尊及佛弟子。
4.第四禪-復次,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略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何等名為此中對治?所謂捨念及以正知。由即於此數修習故,便能棄捨令不出離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地中勝樂,是故說言由樂斷故。修靜慮者,即於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由是因緣,若先所斷、若今所斷,總集說言樂斷、苦斷,先喜、憂沒。謂入第四靜慮定時,樂受斷故;入第二靜慮定時,苦受斷故;入第三靜慮定時,喜受沒故;入初靜慮定時,憂受沒故。今於此中,且約苦、樂二受斷故,說有所餘非苦樂受,是故說言彼於爾時不苦、不樂。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謂尋、伺、喜、樂、入息、出息,由彼斷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因緣正入第四靜慮定時,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故說言捨念清淨。第四等言,如前所說初靜慮等,應知其相。
|
又喜、樂、捨,劣、中、勝品,謂在欲界,及四靜慮,如其所應,當知其相。又在第四靜慮地捨,一切過患皆遠離故,名善清淨。若此上捨,復可立為勝無愛味。T30,852b
1.初禪
復次,此中離欲者,欲有二種,一者、煩惱欲,二者、事欲。離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離惡不善法者,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即身惡行、語惡行等,持杖持刀,鬥訟諍競,諂誑詐偽,起妄語等,由斷彼故,說名為離惡不善法。有尋有伺者,由於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所言離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離生。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及於喜中未見過失,一切麁重已除遣故,及已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說名喜樂。所言初者,謂從欲界最初上進,創首獲得,依順次數,說名為初。言靜慮者,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言具足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言安住者,謂於後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澁,於靜慮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隨所欲樂,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
[解]1)復次,這裡邊,欲界的人對於欲是不容易離的,但是有善根的人就把欲放棄。
a)但是欲究竟是怎麼回事?欲有二種不同,一者、煩惱欲,二者、事欲。什麼是煩惱欲?就是我們心裡面的欲,心裡面有愛、有貪是煩惱欲。什麼是事欲?就是色聲香味觸,煩惱欲活動出來,有色聲香味觸可欲。若只限於內心叫做煩惱欲,如果有行動,就叫做事欲。事欲當然就是有色聲香味觸這種境界。
b)什麼是離?放棄這個欲也是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什麼是相應離?就是你的煩惱欲。因為心是潔白,也不是善也不是惡,是無記性;但是貪心出來,這個無記性的心和貪在一起合作,叫作相應。現在與心相應的這個煩惱若棄捨,叫相應離,這是從心裡面離欲。什麼是境界離?沒有色聲香味觸這件事,就是沒有欲的行動。
2)什麼是離惡不善法?就是內心裡面的煩惱欲,以此為因所生出來的種種的惡不善法,就是十不善道。煩惱欲是能生,種種惡不善法是所生。能生的是因,它是個主要的動力,有這件事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的惡不善法現出來。是什麼呢?就是生命體表現出來的殺、盜這些種種傷害人、傷害自己的行為。語言上說很多不合道理的語言,就是四種過失等。什麼叫做身惡行呢?就是拿著杖、或者拿著刀,就要傷害對方這些事情。鬥訟,就是兩方面有戰鬥起來,訟者諍訟,這也可以說是通於身、口。諍競,就是語言上大家鬥爭起來。諂誑詐偽,或者表現出來的語言,不是拿刀杖,但是諂媚、諂曲、欺誑,這些欺詐、虛妄的這些事情。這樣發起這些虛偽的語言,這就是語惡行。什麼叫做離惡不善法?就是佛教徒相信佛法,知道有凡夫、有聖人,不願意做凡夫,想要做聖人,那就叫遠離,把這些惡法都斷滅;這叫做離惡不善法。
3)什麼是有尋有伺?就是不高興在欲界裡生活,想要到初禪生活,這個人成功。成功之後,內心裡面怎麼回事呢?內心裡面有尋伺。這個人內心裡面有欲,用尋伺來破除內心的欲,所以一定要用這個尋伺,不知道尋伺也有過失的。這時候因為有欲界的欲的敵人,不可以不用善的尋伺來滅除欲界的染污的尋伺。在初禪的自地,內心裡面還有對治,就是滅除欲界染污尋伺的諸善尋伺,就是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用這樣的善尋伺滅除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所以說初禪是有尋伺。
4)什麼叫做離?就是這位禪師最初學習了相作意、然後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遠離作意是斷除上品煩惱,攝樂作意斷除中品煩惱,觀察作意斷除增上慢煩惱,加行究竟作意斷除下品煩惱;把欲界的煩惱分成三品,這三品煩惱完全消滅,就叫做離。
5)什麼叫做生?以奢摩他為因,以毘婆奢那為緣,或者以毘婆奢那為因,以奢摩他為緣,就是止觀。止觀到這時候成功,沒有第三法參雜在裡頭,沒有間隔,就生出來所成就的功德,叫無間所生。因離而有生,所以叫離生。
6)什麼叫做喜樂?就是已經成就所希求的果,他希求得初禪,初禪成就,心裡歡喜。這個時候,對於這個喜,沒有看見它的過失。有欣有喜,欣就是喜,欣是逐漸的生起來歡喜。因為逐漸的修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功夫逐漸增長,就把煩惱逐漸的消除;喜也因此而逐漸的生出來。喜就是因為把欲煩惱的麤重已經破除,煩惱一破除,生理上、心理上就有變化,就是感覺到快樂。已經得到廣大的輕安,周遍身體乃至沒有一個汗毛孔不快樂、不喜樂,身也調暢、心也調暢。若是得到身心調暢,廣大輕安的奢摩他,這個時候有堪能,有修學聖道的能力,辦事情能力也強起來,很多的能力都現出來,這就叫作喜樂。就是他本身得定心裡面喜,有堪能心裡面也是有喜。
7)什麼叫做初靜慮?什麼是初?就是欲界的人有很多苦惱,很容易接受佛教,多數是在欲界裡面栽培善根,所以就是從欲界。最初上進,在欲界這個時候求上進;這個人感覺欲是苦,為欲所害,才知道欲是苦。想要棄捨欲,要修禪定,這個時候修成功,最初得到的這個就是初禪。根據一、二、三、四的次第來計算數目,叫做初。這個靜慮在次第的排列上它是初。什麼是靜慮?就是在所緣境上,繫念寂靜。怎麼樣安住在所緣境上呢?繫念,念就是把所緣境顯現在心裡面,叫作念。念和所緣境的情況,說個譬喻就是繫,就是這兩件事情綁在一塊叫做繫;現在我們的心和所緣境用這個念就是個繩子,把它綁在一起,這叫作繫念。安住在所緣的時候,不要有其他的妄想叫寂靜,就是奢摩他。正審思慮,這就是毘缽舍那;這時候還要努力地思慮、觀察,要想欲界是不淨,初靜慮是非常微妙、非常安樂。故名靜慮,就是止觀。
8)什麼叫做具足?具足就是圓滿,所應該有的都有,就是從了相作意,到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初禪的境界圓滿,所以就叫做具足,具足作意故。
9)什麼叫做安住?就是初開始得初禪的時候,還是不圓滿,要繼續練習入、住、出;訓練久了,所有很多的功德都成就。得隨所樂,成就你所歡喜的這個境界,要入禪就入禪,要出禪定就出禪定,要安住在禪定裡就安住在禪定,能隨意自在。得無艱難。入、住、出都不感覺困難。得無梗澀,就是沒有障礙,要這樣就這樣。對初禪的靜慮這個三摩地的定,這個禪師的內心不管是白天是夜間,能夠沒有錯誤的隨順這個禪、趣向這個禪、臨入這個禪。隨你自己的歡喜,想要入禪定八個鐘頭,就能在禪定裡安住八個小時;我要十二小時;要二十四小時,都隨你的歡喜。我要二十四小時住在禪定裡面;我要住禪二天、三天、四天,乃至到七天入定在禪定裡邊,就能這樣,叫作安住。
2.第二禪
復次,於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於諸怱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於不怱務所行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是故說言尋伺寂靜故,內等淨故。又彼即於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超過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是故說言心一趣故。無尋無伺者,一切尋伺悉皆斷故。所言定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定生。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又於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惱品所有麁重皆遠離故,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所隨逐,故名有喜樂。依順次數,此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應知。
[解]1)這位禪師又發覺尋伺是有過失的,原來用尋伺的方法成就初禪,成就初禪以後,
a)就感覺初禪這個尋伺是不太好、也有問題。要棄捨這個尋伺,能棄捨它。對於二禪沒有尋伺的境界,這個三摩地的定那個相貌繫念安住。要怎麼樣棄捨有尋有伺的三摩地?就是於無尋無伺的三摩地相繫念安住。
b)於諸怱務所行境界,就是尋。所行境界,就是修不淨觀。能正遠離,把這個怱務的境界棄捨,不要再那樣修不淨觀。於不怱務所行境界,就是沒有尋的境界,心裡面安住在那裡。這也就包括伺,徐歷行境也能正遠離,於伺的境界棄捨之後,沒有伺的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心裡面感覺到很寂靜。到初禪、到二禪的境界,那是更寂靜,所以這叫做尋伺寂靜故,是內等淨故。
c)什麼是內等淨?為對治尋伺,攝念正知,於自內體其心捨住,遠離尋伺塵濁法故。如顯揚說,由內體遍淨,得內等淨名。成就初禪的這個人,現在不高興這個尋伺,要對治這個尋伺,要滅除這個尋伺,怎麼辦呢?
c1)攝念正知,攝念,就是不修尋伺觀,不修不淨觀,把心收回來念無尋無伺的境界,這叫念。正知,初開始修的時候,有時候一失念,尋伺又出來,你要知道,再把心收回來,安住在無尋無伺的境界。
c2)於自內體其心捨住,就是在內裡面的奢摩他那裡,你的心就棄捨尋伺,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叫作捨住。
c3)遠離尋伺塵濁法,內等,就是內心裡面寂靜住。怎麼叫做淨?就是遠離尋伺塵濁法故,尋伺到那個時候是個污染的東西,不是個清淨的東西。由未到地定到初禪的時候,尋伺是清淨法;因為對欲界的欲來說,這個尋伺是個寶貝,它能棄捨欲。若是由初禪到二禪的時候,二禪的境界超過初禪,初禪的尋伺就變成污染。所以,淨就是內心的寂靜中沒有尋伺的污染,所以叫內等淨。
c4)如顯揚說,由內體遍淨,得內等淨名。這是顯揚論說,由於內裡面那個心完全是清淨,就是完全沒有尋伺,叫作得內等淨的名稱。
2)什麼叫做心一趣?又初禪那個人,想要進步到二禪,即於這個二禪的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串就是連續不斷,繼續地努力修禪。因為常常地學習無尋無伺定,從開始學習到成功中間這一段裡邊,有的時候尋伺有間缺位,超過尋伺就是無尋無伺,但是有的時候又有尋伺,就是超過尋伺有間缺。到了能正獲得無間缺位,就是完全沒有尋伺,一入定就完全沒有尋伺,就是沒有尋伺間雜在裡邊,無尋無伺沒有缺少。心裡面是唯一的清淨的境界,沒有尋伺的間雜,只是無尋無伺,所以叫心一趣。
3)什麼叫做無尋無伺?所有的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都息滅。
4)什麼叫做定生喜樂?
a)什麼叫做定?由初禪到二禪也是七種作意,現在已經到達加行究竟作意,到這個時候,就是決定是把初禪的尋伺消滅。如果內心裡面還有尋伺的話,不能稱之為二禪,無尋無伺定。
b)什麼叫做生?由加行究竟作意的因緣,沒有其他的間隔,又生出來一種功德,叫作定生,就是由定而生。
c)什麼叫做喜樂?就是已獲得所希求的二禪。而二禪的這位禪師,對於喜的境界裡邊沒有看見過失,不知道喜也有過失的,他還不知道。所以,心裡面有欣有喜。這個時候初禪的所有的尋伺,就是初靜慮地。諸煩惱品,站在二禪的立場說,初禪的尋伺是煩惱品,這個煩惱也有麤重,就是令你心亂;本來是名之為定,但在二禪就認為那是亂、那是麤重。皆遠離故,把這個尋伺、亂的境界遠離。能對治彼尋伺的二禪的心一境性,是廣大的輕安;二禪的輕安要比初禪的輕安還是廣大。身心也是調柔的,不是那麼粗暴、剛強。那個時候的堪能性更強大,一念清淨心有堪能樂的隨逐,有喜樂的隨逐,這叫做有喜樂。
5)隨順這個次第去數,這個靜慮是屬於第二的。安住、具足,這些如前面初禪已經解釋,這裡不說。
3.第三禪
復次,彼於喜相深見過失,是故說言於喜離欲。又於爾時,遠離二種亂心災患,能於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第二靜慮已離尋伺,今於此中,復離於喜,是故說言安住於捨。如是二法能擾亂心,障無間捨。初靜慮中有尋伺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第二靜慮由有喜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是故此捨,初二靜慮說名無有。由是因緣,修靜慮者,第三靜慮方名有捨。由有捨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復現行。若復於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或時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復現行,尋即速疾以慧通達,能正了知,隨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棄捨、除遣、變吐,心住上捨,是故說有正念、正知。
[解]1)這個成就二禪的禪師,常常在初禪、二禪裡面訓練,在這裡面入定、住定、出定這麼訓練,久了知道喜有過失,所以要棄捨喜,對喜沒有歡喜心,叫作離喜。
2)捨
a)又,由二禪進修三禪的這個人,在那個時候,遠離二種亂心的災患,一個苦住增上和壽命短促這些事情;另外,這個初禪有火災、二禪有水災。內心裡面有喜,就有二種災患,一個是內心的災患,一個是外面的災患。內裡面的災患,苦住增上、壽命短促。外面災患就是水災,火、水、風。能於離喜的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就把喜棄捨。攝持其心,就是攝持自己的心叫它不要喜,用定的力量控制自己內心不喜。第二靜慮的時候已經遠離初禪的尋伺的災患。今於第三禪裡邊,復離第二禪的喜。是故說言安住於捨。現在三禪對初禪來說,棄捨初禪的尋伺;對二禪來說,棄捨二禪的喜。所以,遠離二種亂心災患,也可以說,尋伺是一種,喜是一種。
b)這二種法,尋伺是一法、喜是一法,能擾亂你的心,使令你不成就無間斷的捨。初靜慮也有心一境性,也有捨;但是那個捨為尋伺的動亂,使令它受到干擾,不能自在的成就。第二靜慮也有無間捨,但是為喜所動亂,這個無間捨不能自在的現前。所以這第三禪這裡,棄捨初禪和二禪那二個災患,所以叫作無有,沒有尋伺也沒有喜。由這個因緣,就是棄捨尋伺、棄捨喜,所以修禪定的這個人,得第三禪,才叫作有捨。
3)正念
由於第三禪的這位禪師,有這個捨的功夫,所以,如是如是安住在第三禪裡面所有的正念,就是沒有尋伺也沒有喜的正念。這樣、這樣,彼二禪的喜俱行的想,就是想和喜是同時,他們兩個在一起活動所以叫喜俱行想。及喜的作意;喜的現前、想的現前要有作意心所,由作意心所才引出來這個喜的現前、引出來想的現前。喜和想和作意不復現行,由於正念的力量,使令他們不再出現,所以就叫做捨、正念、正知。
問:念和正知和捨一切處有,連欲界定,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都有這個境界;什麼原因初靜慮等不說有念、有正知、有捨呢?回答:初靜慮是怎麼成就?是由尋伺為門而成就,就是由修不淨觀才成就初禪,才引發初禪;雖然是有念、正知、捨,但是不說;因為被尋伺擾亂,它那個相不明顯所以不說。第二靜慮裡邊,有踴躍自體的喜,喜就有動亂相之所作業,所以念、正知、捨被這個喜所纏覆。就是用內等淨的名字顯示那裡面有念、有正知、捨;不明白地標示出來念、正知、捨的名稱。第三靜慮中,把初禪、二禪的煩惱都棄捨,就把念、正知、捨的相顯示出來。所以經中說:這個喜令你有貪,你歡喜於喜。而三禪把二禪的喜貪棄捨。所以,第三靜慮名有捨義,及彼初二靜慮名無捨義。
4)正知
若由二禪進修第三禪的這個人,又對於此第三靜慮,修得不是那麼善巧,修的相貌不那麼理想。怎麼叫做不善修呢?有的時候失掉念,失掉無喜,無喜就是念。現在失掉無喜的念,彼那個喜和喜俱行的想、和喜俱行的作意,又活動出來,心裡面又有喜,又有喜想及作意。他要立刻地、很快地以慧通達,他有正知的智慧通達,我現在錯誤了,能知道我現在心裡有喜是不對的。隨所生起的喜,但不接受這個喜。用念的方便,就是把這個喜驅逐出去,棄捨它、除遣它、變吐,這時候內心裡面安住在最高上的捨的境界,這是超過初禪和二禪的境界,所以叫上捨。所以第三禪,說有正念、有正知、有捨。
彼於爾時,住如是捨、正念、正知,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令心踊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第三靜慮已下諸地,無如是樂及無間捨。第三靜慮已上諸地,此無間捨,雖復可得而無有樂,下地樂捨俱無有故,上地有捨而無樂故,是故說言於是處所,謂第三靜慮。諸聖宣說,謂依於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第三靜慮具足安住。言諸聖者,謂佛世尊及佛弟子。
[解]1)那個第三禪的禪師,到那個時候,內心安住在捨的境界,安住在正念、正知的境界。親近捨、正念、正知,修習而又多修習,就是精進地這樣用功。就使令心踴躍的這個動的境界的喜,喜的感覺便得除滅,就把它究竟地驅逐。心裡面沒有喜的動亂,心裡面很寂靜,是最極寂靜。和動亂的喜是相違背,這個時候是寂靜、極寂靜的境界,這樣的感覺現出來。那個第三禪的禪師,到這個時候,色身和意身,色身就是這個生理的身體,這生理的身體和這了別性的意身,這兩個都叫做身。領納受樂,他能領受一個樂,另外還有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什麼是離喜寂靜?表示他的樂受是最殊勝的、最微妙的、普遍到他身心都現前這種樂。初靜慮和第二靜慮都是有喜,心裡有動亂的喜,他的心是沒有樂受。現在第三禪的人是有的。所以說第三禪是離開喜,心裡面得寂靜、最極寂靜的境界,與喜相違心受生起。什麼是有身受樂?如是樂受由依阿賴耶識及彼轉識相應俱轉,是故說言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這個時候,他前五識是不動,所以說轉識,就是第六識。相應俱轉,這時候是阿賴耶識和意識他們互相和合地現前。這樣說色身受樂和意身受樂,就是分出來兩種樂;一個是身受樂,一個是輕安樂。輕安樂就是意,身受樂就是阿賴耶識。這個時候說身,不是眼耳鼻舌身那個身,是指阿賴耶識。
2)第三靜慮已下諸地,就是初靜慮、第二靜慮,沒有第三禪這個樂,也沒有第三禪的這個捨;這個樂和捨,初禪、二禪都沒有。第三靜慮已上諸地,就是第四靜慮,無色界四空定,雖然有這樣的無間捨,但是第三禪的樂他們沒有;他們有捨而沒有樂。下邊初禪、二禪的捨和樂都沒有,上地有捨而無樂故,所以經上佛就說:在這個處所有殊勝的樂。和上面的第四禪也不同,和下面的初禪、二禪也不同。對於第三靜慮的樂,這些佛教的聖人,佛和佛弟子就是這樣說:這個已得第三禪安住的人,具足捨、具足念、具足正知、還有身受樂,這個人具足的安住在第三靜慮。
3)什麼是諸聖?就是佛世尊及佛弟子。
4.第四禪
復次,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略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何等名為此中對治?所謂捨念及以正知。由即於此數修習故,便能棄捨令不出離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地中勝樂,是故說言由樂斷故。修靜慮者,即於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由是因緣,若先所斷、若今所斷,總集說言樂斷、苦斷,先喜、憂沒。謂入第四靜慮定時,樂受斷故;入第二靜慮定時,苦受斷故;入第三靜慮定時,喜受沒故;入初靜慮定時,憂受沒故。今於此中,且約苦、樂二受斷故,說有所餘非苦樂受,是故說言彼於爾時不苦、不樂。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謂尋、伺、喜、樂、入息、出息,由彼斷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因緣正入第四靜慮定時,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故說言捨念清淨。第四等言,如前所說初靜慮等,應知其相。
[解]1)復次,在第四禪裡邊對治種類,又不高興第三禪的樂,安住在第三禪的這個禪師又不高興這個樂,想要進修第四禪,就是要把這個樂對治,要把它消滅。對治這個種類的,就是這個樂;這個樂和前面的喜不同類,和尋伺也不同類。相似故,能對治這個樂的那個力量是相似的,第四禪和第三禪能對治的方法是相似,也是有捨、有念、有正知。所以第四禪裡邊說的簡略,就不像第三禪裡面說的那麼詳細,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只是說用念、正知、捨的方法滅除這個樂。就是這個對治的方法所做的事情,就是把三禪的樂消滅。或是這樣解說對治種類勢相似,於第四靜慮地中非不具足捨念及與正知,也是具足。這個捨念正知,與第三靜慮的捨念正知的種類那個勢用是相似。所以經中就把捨念正知簡略地說。但說彼所對治樂斷這件事;怎麼能夠對治出去第三禪裡面的樂呢?還是用捨、念、正知。
2)第四禪裡邊用什麼方法來對治這個樂呢?所謂捨、念、及以正知,就是和三禪一樣,也是用這個方法。第三禪的這個禪師,就在禪定裡面數數地修習這個捨、修習這個念、修習正知故。久了,便能棄捨,就把這個樂棄捨。這個樂是什麼東西呢?叫你不出離第三靜慮,這個樂能把你綁住,你不願意出離第三靜慮。誰令你不出離第三靜慮呢?第三靜慮地中勝樂叫你不出離。說凡夫得到這個定很難出來,唯有聖人得這個定還容易解脫。所以就說樂斷,把第三禪的樂消滅。
3)修學禪定已經成就色界第四禪的這位修行人,在成就色界第四禪的時候,所有的苦、所有的樂皆得超越,完全都解脫;不為苦所困、也不為樂所困,他都是在不苦不樂的境界裡面安閒自在。
4)由於他成就色界第四禪,先是成就初禪,而後才是二禪,而後三禪,然後才可以到四禪。若先所斷,就在成就第四靜慮之前所斷掉、所息滅。若今所斷,成就四禪的時候,才消滅。以前所斷的、現在所斷的,總合起來說,是樂也斷,苦也斷,以前的喜、以前的憂都沒有。
5)受
a)已經入第四禪的人,這個時候,他的樂受才沒有。因為成就第三禪的時候,是有樂,但是久了,就厭這個樂,所以再繼續修定,就把這個樂斷。
b)入第二靜慮定的時候,苦受是斷;是什麼苦受呢?譬如大火所燒,得初禪的人還是受不了,還是苦。若風一直吹他,他也受不;或者他常在那兒立在那裡,也辛苦,就是有很多的這些事情也令他有苦惱的覺受。但是進入到第二靜慮定的時候,這個苦沒有。或者是定力能把苦排除出去。或者是他能夠攝心不亂,入在第二禪裡面,這個苦受就不干擾他。但是在三摩呬多地說,得初靜慮的時候,這個苦受還沒有斷,但是不現行,雖然還沒解脫苦但是沒有這種苦惱來困擾他。
c)進一步成就第三靜慮的時候,歡喜的覺受沒有,他不生歡喜心;他有定力,內心的活動,自己能作得主,能到這樣境界。
d)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的時候,憂惱這種感覺沒有,不憂愁。有欲他就有憂,如我歡喜這個欲,我歡喜暖,我歡喜健康,很多的歡喜,我要求我所歡喜,求而不能得,心裡面就憂;求得以後又怕失掉,也是憂;真是失掉這都是憂。得初禪的時候,因為對欲界的欲沒有,所以因欲界的欲而引起的憂通通沒有。
e)第四靜慮,在色界四種靜慮它是最邊,也就是最高的這個禪定。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這五種受都是很有力量,所以叫做根。第四禪的這個人,唯除掉捨根還存在,所剩餘的苦、樂、憂、喜皆已出離,都解脫,也沒有苦、也沒有樂、也沒有憂、也沒有喜。是故於此合在一起來說明。沒有樂、沒有苦、沒有喜、沒有這些受,還是有先後的差別的。於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離樂根。
6)第四禪的人,沒有樂、也沒有苦、也沒有憂,現在的內心是什麼樣子呢?現在處在第四禪的人,姑且按照他內心裡面也沒有苦受、也沒有樂受,這兩受都斷滅,就是剩下來也不苦、也不樂這種清淨的境界。所以說那個禪師在第四禪的時候,他內心的覺受就是不苦不樂。
7)在第四靜慮的下邊,就是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一切的下地所有的災患,在第四禪的人都沒有。什麼災患呢?就是尋、伺、喜、樂、入息、出息這是災患;初禪有尋伺,第二禪有喜,第三禪有樂,有入出息;到第四禪的時候,這些事情通通沒有。由於那個禪師到第四禪的時候,斷尋、伺、喜、樂、入息、出息,所以這個時候這個第四禪的人捨念清淨鮮白,棄捨那麼多的災患。尋、伺、喜、樂、入息、出息是內裡邊的災患,所以外邊的災患就是火、水、風;初禪有火災,二禪有水災,三禪還有風災。風災這個事情是破壞他的依報;譬如說初禪天有廣大的世界、有廣大的宮殿,這個禪師在那裡住,但是壽命到就死掉,那個世界還在,等到火災來,就把宮殿都燒。第四禪的人也有廣大的世界和宮殿,但是第四禪的人壽命到,宮殿也隨著沒,所以在四禪沒有什麼災難,沒有水、火、風的災難;內裡邊沒有尋、伺、喜、樂、入息、出息,外邊也沒有水、火、風的災難。捨,就是棄捨這些災難,心裡面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念,心裡面明明了了不散亂,記憶力明了現前。心裡面清淨,沒有這些尋、伺、喜、樂、入出息這些事情。鮮白,就是清潔。鮮白是形容清淨。
8)由於前面它沒有這麼多的災患的關係,所以,正入第四靜慮定的時候,心裡面安住無動;有尋伺也是動,有喜也是動,有樂也是動,有入出息也是動;現在都沒有,就是完全寂靜住,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故說言捨念清淨。
9)第四等言,就是第四靜慮具足安住這些話,像前面文解釋,為什麼是初靜慮?為什麼叫具足?什麼叫安住?看那兒就知道。
5.空無邊處
復次,以於虛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顯色想,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欲故,皆能超越,是故說言色想出過故。由不顯現,超越彼想以為因故,所有種種眾多品類,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皆得除遣,是故說言有對想滅沒故。由遠離彼想以為因故,所有於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謂飲食、瓶、衣、乘、莊嚴具、城舍、軍園、山林等想,於是一切不作意轉,是故說言種種想不作意故。除遣如是有色、有對種種想已,起無邊相虛空勝解,是故說言入無邊空。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空無邊處具足安住。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緣虛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緣虛空,亦緣自地所有諸蘊。又近分中,亦緣下地所有諸蘊。
[解]1)復次,對於這個色不高興,在禪定裡面觀想這個虛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的顯色想,因為思惟虛空的時候,這些色的這些想就不會出現,內心裡面就沒有這個想。及厭離欲故,這個禪師不高興這個色,厭離這個色,於色沒有欲。因為對虛空起勝解的關係,對於這些色想都能解脫,所以經上說,這個禪師色的想解脫。成就空無邊處定的人,入空無邊處定的時候,猶如虛空這樣、不感覺到有身體;但是別人看他身體還在,只是內心裡面沒有色想,那個果報還不可以變動。所以,現在說到出離,是出離內心的色想,內心的分別。
2)前面說有色想,是約眼識和第六意識說;現在說有對想,當然是眼識所見色也包括在內,但是耳、鼻、舌、身,所有的色法都叫有對想。由於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邊做如是觀的時候,於虛空起勝解的關係,這些色想不顯現,沒有色想,就是內心裡面一切色都沒有。在禪定裡邊這一切色都沒有,乃至山河大地的色、內身的色都不顯現。在內心裡面超越色的想,解脫色的想。以此為因,就會出現一件事:所有種種眾多品類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皆得除遣。所有的種種的眾多的品類,花草樹木、房廊屋舍乃至身體,各式各樣的品類。這些也就是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這些色和合在一起,積集而有,都是有障礙,只要是色它有質礙。皆得除遣,也就都解脫,因為前面已經成就不顯現、超越彼,有這個力量,所有這麼多的色都沒有障礙,都除遣這一切障礙。是故說言有對想滅沒故,有對想沒有。
3)由於前面色想出過故、有對想滅沒故,這些就是遠離彼想。以此為因故,所有於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就是各式各樣的色集聚在一起所成就的這些色法,各式各樣的差別想;甚麼差別想轉呢?這是米、這是麵;這是瓶;這是衣;這是乘、就是車;這是莊嚴具;這是城;這是舍;這是軍;這是園;這是山;這是林等想。現在這位禪師,在這一切法他心裡都不分別,沒有這些想,都不現前。所以經上說種種想都不作意。
4)色界第四禪的這位禪師,在定裡邊除遣這麼多的有色想、有對想、種種想已成功,把這三種想都滅,這時候現起空無邊處想,都是虛空、只是虛空而已,而這個虛空也就是他的內心的一個勝解,就是有力量的一個認識,就是這麼一個境界。但這是在定中的時候,是這樣完全是空的境界,而沒有山河大地、眼耳鼻舌的這些事情。所以說這個色界第四禪的禪師,超越色界第四禪,進一步到空無邊處定。
5)我們從欲界定向前修也會得到色界初禪的近分定,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這個定是接近色界初禪;若成就色界初禪就是根本定。成就有尋有伺定,進一步成就無尋唯伺定,再進一步成就無尋無伺定;中間的無尋唯伺定叫中間禪。只有初禪這個地方有這麼一個中間禪,但是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空無邊處定以後再也不設中間禪,只有近分定和根本定。由於色界第四禪的這個禪師,修無色界空無邊處定的時候,這時候的功夫超過近分定,是甚麼定呢?七種作意裡邊,由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這六種作意都是近分定,到第七個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初禪。而現在由色界第四靜慮到空無邊處定也一樣有這七種作意;有這七種作意的時候,超過近分定,就是超越了相作意,乃至到加行究竟作意,超過前六種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就是得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叫做根本定,叫做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就是成功。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說這個禪師是由色界第四禪進入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具足安住。
6)應該知道在修學無色界空無邊處定的裡邊,依於近分定,乃至到未入上根本定,對初禪來說二禪就是上,對二禪來說三禪就是上,展轉都是上;現在是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叫作上。未入上根本定的時候,在近分定的時候,思惟虛空廣大無邊,就是唯緣虛空,不觀察其他的事情。若是這位禪師已經修空無邊處定成功,進入到、契入到空無邊處定的根本定,這個時候的所緣境是甚麼?也是緣虛空,也能夠觀察他本身的境界;他本身的境界是什麼?這個時候他不見自己有身體,他見他還有受、想、行、識四蘊。又在近分定中,也緣下地,空無邊處定的下地就是色界四禪,他也緣他們的諸蘊,五蘊都具足,這是說他的所緣境的不同。
6.識無邊處
復次,若由此識於無邊空發起勝解,當知此識無邊空相勝解相應。若有欲入識無邊處,先捨虛空無邊處想,即於彼識,次起無邊行相勝解。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處,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由彼超過識無邊處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識無邊處具足安住。
[解]1)復次,在修空無邊處定的時候,一定要憑藉你的內心,就是與定相應的那個識,於無邊無際的虛空發起勝解,就是一直地觀想這個虛空,而觀察的這種智慧、這個分別心,觀察虛空這個力量不可移轉,這叫勝解。應該知道這個識,能觀的識與無邊的空相勝解,是相應、是和合。無邊空是定的所緣境,這個無邊空不會自然現前的,是由內心的識,就是勝解的力量把無邊無際的虛空現前;這勝解是誰?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心所法。所以這個時候就知道,這個所緣境空無邊處,還有一個能緣的心也是無邊的。
2)若有成就無色界空無邊處定這個人,現在又不高興以虛空為所緣境,要把虛空這個所緣境棄捨,反過來觀察自己的心,不要向外攀緣,我觀察自己這一念心,以心為所緣境;以心為所緣境入定,叫作識無邊處定。若有欲入識無邊處的時候,怎麼辦呢?先要棄捨虛空無邊處的這個想,就不以虛空為所緣境。這時以識為所緣境的時候,就是觀想這個識是無量無邊;有過去的識、有現在的識、有未來的識,無量無邊的分別。如果成功,這是個什麼境界?就是唯獨一念了別的心、明了的心、或者是一個靈明的心湛然獨立,一切法都不可得,叫識無邊處定。
3)那個時候也一樣,也要由近分定然後入根本定,也是這樣。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處,近分、根本,是說空無邊處定的近分和根本;現在學習識無邊處定的時候,超過空無邊處定的近分定和根本定,入於識無邊處的近分和根本定。
4)這位修行人超過空無邊處定的近分、根本定;誰超過的?就是識無邊處的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就是入於識無邊處定的根本定,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是故說言識無邊處具足安住。
7.無所有處
復次,從識無邊處求上進時,離其識外更求餘境都無所得,謂諸所有或色、非色相應境性,彼求境界無所得時,超過近分及以根本識無邊處,發起都無餘境勝解,此則名為於無所有假想勝解。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多修習故,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識無邊處,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安住。
[解]1)這個修行人以空為所緣境,成功以後,又棄捨。然後用心用識作所緣境,但是用識作所緣境成功以後,又不高興這個識,還要再向前向上進,向上進的時候,用什麼作所緣境呢?在識無邊處定裡面,離識以外,更求其他的法作所緣境的時候,都無所得;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不能離開色;空無邊處定的時候棄捨色,以空為所緣境;到識無邊處定的時候,把虛空也棄捨,用識;現在要再進一步的時候,不用識,那麼用什麼作所緣境呢?都無所得,不能再得一個法作所緣境。
2)怎麼叫做都無所得呢?謂所有的那些境界,或者是屬於色,或者屬於非色,就是識;與色相應的、與非色相應的境性,這都是有法作所緣境。在識無邊處定棄捨識,另外求一法不可得的時候,他一直地思惟這個無所有,就安住在無所得的境界的時候,超過識無邊處定的近分定及根本定,發起都無餘境勝解,這個時候也沒有色、也沒有空、也沒有識,就想這個無所有。這個時候以無所有為所緣境,達到由近分定到根本定,在這個無所有為所緣境上得到勝解。這個想,天天地修就成功,所以叫假想勝解。
3)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多修習故,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識無邊處,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安住。識無邊處定的這個人,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就是無所有想,這個無所有勝解多修習故。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的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這都是近分定,超過近分定,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這就是入於無所有處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識無邊處,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安住。無少所有是解釋無所有,解釋這個無所有處定,在這裡湛然安住。
8.非想非非想處
復次,從無所有處求上進時,由於無所有處想起麁想故,便能棄捨無所有處想。由是因緣先入無所有處定時,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是故說言非有想,謂或有所有想、或無所有想;非無想,謂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是故說言非想非非想。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一切近分、根本、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無所有處,於非想非非想處具足安住。
[解]1)在無所有處定住久,又不高興這個無所有,還希望再進一步,由於無所有處想起麤想故,心裡面在無所有處,感覺什麼也沒有,實在是個愚癡的境界,所以起麤想,便能棄捨無所有處想。到這個定有什麼好處呢?實在沒什麼智慧,智慧還是不夠。
2)由是因緣,先入無所有處定的時候,先就在非非想定之前,成功入於無所有處定的時候。超過一切有所有想,就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這都是有想,想虛空這是有想,想這個識無量無邊也是有想,是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無所有處定還是想,不過是想無所有;現在是到非想非非想定的時候,要超過這個無所有想,不想這個無所有。這樣,空無邊處定也是有想、識無邊處定也是有想、無所有處定也是有想;現在到非想非非想定的時候,把這個想超過,所以叫非有想。
3)超越這個非有想,非有什麼想?謂或有所有想,就是空無邊、識無邊。或無所想,就無所有處也是想。就是沒有這個想,這樣,這個非非想定是無想嗎?不是無想。什麼叫做無想呢?就是無想定是無想,滅盡定是無想。現在說是非無想,不像無想定那樣無想,也不像滅盡定那樣無想。無想定和滅盡定,是一切諸想皆悉滅盡,都滅掉,就是第六識的境界統統息滅。非有想,不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無想,也不像無想定和滅盡定那樣。這樣是什麼?就是還有微細想。
4)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內裡邊就是有最微細的想,這個想不像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的想,那是粗顯的想,現在是微細的想。這個想還是要有所緣境,這個境是無相境,也不是空、也不是識、也不是無所有,說不上來什麼形相,所以這個定名字叫做非想非非想定。
5)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無所有處的根本定,也超過非非想定的近分定,入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無所有處,於非想非非想處具足安住。
9.辨定相
復次,此中入靜慮定時,其身相狀,如處室中;入無色定時,其身相狀,如處虛空。當知此中,由奢摩他相,安住上捨,勤修加行。
[解]1)復次,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入在那個定裡面的時候。那個時候的相狀就像在房子裡面的感覺,因為這個身體不像是有,有若無的樣子。入無色定的時候,其身相狀,就像虛空似,在禪定裡面的感覺是這樣。
2)應該知道,色界的四禪裡面,有奢摩他也有毘婆奢那。而無色界的四空定就偏於奢摩他,毘婆奢那就是很少,可以說沒有。在這奢摩他裡面安住最殊勝的捨的境界,就是一層一層的棄捨;就是空無邊處定棄捨掉色,識無邊處定又棄捨掉空,展轉的棄捨,他努力的這樣修行,最後成功非想非非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