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日 星期三

雜阿含556經

雜阿含556經-無相心三昧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娑祇城安禪林中。 爾時,眾多比丘尼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為眾多比丘尼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時,諸比丘尼白佛言: 「世尊!若無相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此無相心三昧世尊說是何果、何功德?」
佛告諸比丘尼: 「若無相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此無相心三昧智果、智功德。」 時,諸比丘尼聞世尊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眾多比丘尼往詣尊者阿難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 「若無相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此三昧說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難語諸比丘尼: 「姊妹!若無相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世尊說是智果、智功德。」
諸比丘尼言: 「奇哉!尊者阿難!大師及弟子同句、同味、同義,所謂第一句義。 今諸比丘尼詣世尊所,以如是句、如是味、如是義問世尊,世尊亦以如是句、如是味、如是義為我等說,如尊者阿難所說不異。 是故,奇特!大師及弟子,同句、同味、同義。」
時,諸比丘尼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
1.無相心三摩地
1)云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
[解]什麼是無相心三摩地?就是對於那個種種取蘊的不現前,思惟觀察取蘊滅是寂靜的,心安住於無取蘊相的所緣境。
2)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云何名為不低不昂?違、順二相,不相應故。
[解]像經上說:無相心三摩地,就是不低下、不高昂,乃至廣說。什麼叫做不低下、不高昂?就是不與違逆的過患相,也不與順樂的功德相,相對應的緣故。
《披尋記》四一四頁:違順二相不相應故者:於一切相深見過患,令心厭背,是名為違。於無相界見勝功德,心樂攝受,是名為順。
[解]對於色、受、想、行、識這一切法,深深地見到無常苦的過患。如是思惟能令心低下而厭離、背棄五蘊,這稱為違。對於無諸取蘊相的境界,能見到寂靜的殊勝功德。如是能令心高昂,樂於攝受這個無相的境界,這稱為順。
cf.雜阿含556-557經:
若無相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此無相心三昧智果、智功德。
3)又二因緣入無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於彼諸相不厭不壞;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
[解]又有二種因緣,才能證入無相定。第一,不思惟一切有過患的種種相的緣故,心若無分別,就是無相。第二,正思惟無相界的緣故。由於不思惟有為有漏這一切相的苦惱境界的緣故,對於那些老病死的相,沒有厭離心,也沒有破壞。就是說內心裡不要行動,不要去作意思惟,所以稱為不低下。對於無色、受、想、行、識的相,去思惟的緣故,對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所以稱為不昂。
4)此三摩地,略有二種: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於彼諸相,未能解脫,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彼復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取果,解脫隨相。
[解]此無相三心摩地,簡略說有二個階段:第一,修習三摩地的方便,第二,修習三摩地的方便所成就的果。所說的修習三摩地的方便是如何呢?最初,一次又一次的警策自己、勉勵自己,思惟、觀察,將心安立於諸取蘊滅的無相界。然而對於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老、死這一切的相,隨逐於心,不能捨離,不能解脫。為什麼呢?因為隨逐於相的心識,於時時中擾亂心的緣故。彼行者又一次又一次的警策自己、勉勵自己,思惟、觀察,將心安立於諸取蘊滅的無相界,才能獲取無相的境界,成就其果,心不再隨逐於一切相。
《披尋記》四一五-四一六頁:言方便等者:於方便中,數數策勵思擇安立諸取蘊滅,無一切相,然即於彼諸安立相未能解脫,以有分別影像故,此影像心,名隨相識。所言隨者,是相似義。《顯揚》頌云:彼影像隨觀,義與此同(顯揚十九卷十七頁)此說方便分。又復數數策勵思擇安立,方能攝取彼方便果解脫隨相,此說方便後位。
5)於此解脫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若數策勵思擇安立,方得住者,雖名解脫,非善解脫。
[解]在這個解脫隨相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不再自己鞭策、勉勵,思惟觀察,就能任運而住,離一切相,所以稱為非常好的解脫。如果需要數數地鞭策自己、勉勵自己,思惟觀察,安立於無相,才能得到安住於無相的心三摩地的話,雖然名為解脫,卻不是善解脫。

6)又曉了果、曉了功德者,謂煩惱斷究竟故,現法樂住究竟故。又復滅、道,俱應曉了。即此二種,隨其次第,名曉了果、曉了功德。又諦現觀、阿羅漢果,俱應曉了。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
[解]又對於無相心三摩地的果及功德應當徹底通達,究竟斷煩惱的緣故,是對於果的徹底通達;現在能究竟安住於三昧樂中的緣故,是對於功德的徹底通達。又通曉滅諦,就是曉了果;通曉道諦,就是曉了功德。又於諦現觀所得到的智慧,就是曉了果;於得到阿羅漢果時所成就的智慧,就是曉了功德。於見道位中諦現觀,就是曉了果;得阿羅漢果,就是曉了功德。
《披尋記》四一六頁:又曉了果、曉了功德等者:謂即於彼作證法中,諸解脫智廣為他說,宣揚開示,是名曉了。彼作證法,果及功德有三差別。初二差別,唯約阿羅漢果為釋,文易可知;第三差別,約四沙門果釋,由諦現觀通得前三沙門果故。依自所證能為他說,是故於見道位,名曉了果。阿羅漢位,諸漏已盡,所作已辦,世出世間所有功德皆已作證,是故於彼名曉了功德。
[解]又曉了果曉了功德等者:對於彼行者修習所體證的法之中,能以所得的諸解脫智,詳細為他人解說、宣揚、開示,是名曉了。彼行者作證法就是果及功德,有三種不同。第一、第二的差別,僅就阿羅漢果作解釋,文字容易可以了知。第三差別,就四沙門果來解釋,由於諦現觀,不但是阿羅漢果,也通於前三果。此中的諦現觀就表示是前三果,加上阿羅漢果,就是四沙門果。依自己所體證,能為他人說,所以在見道位,名為曉了果。於阿羅漢位,諸漏已盡,所作已辦,世出世間所有功德皆已作證,所以對於彼稱為曉了功德。

II.於聖教中無乖諍者,所謂大師及諸弟子若義、若句、若文,於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非如異道,施設見解,種種非一,差別不同。第一句者,所謂前句。若以此句問於初一,即以此句而問第二。設於初一,依蘊而問,復於第二,依餘問者,便不得名與第一句,平等、潤洽,互相隨順。
[解]於聖教中無乖諍者,所謂佛陀及諸聖弟子的文句義,就是大師的文句義,和諸弟子的文句義是平等、無差別,都是相益、相合,互相隨順的。不同於其他外道施設的見解,各式各樣的不一致,是有差別,不一樣。第一句,就是前面這一句。若用這一句,問第一個人,然後用這一句,去問第二個人。第二個人講的和第一個人講的一樣,無差別。這就是沒有乖諍。假設對著第一個人依據五蘊來問,又對著第二人依據其餘主題來問,就不能算是和前一句平等無差別,互相和合,互相增益,互相隨順。
《披尋記》四六○頁:於聖教中無乖諍等者:謂諸聖教前後法義相應而無乖違,是名平等潤洽,互相隨順。由是不為諍論安足處所,名無乖諍。非如外道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互相違背,共興諍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