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雜阿含-906

雜阿含90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何因、何緣世尊先為諸聲聞少制戒,時,多有比丘心樂習學?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
佛言:「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 迦葉!譬如:劫欲壞時,真寶未滅,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偽寶出已,真寶則沒。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 譬如:大海中船載多珍寶,則頓沈沒,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滅。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乃至惡眾生出世,樂行諸惡、欲行諸惡、成就諸惡,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如來正法於此則沒。
迦葉!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沈沒,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已,然復依倚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稱歎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而依止住,是名,迦葉!五因緣故,如來正法於此沈沒。
迦葉!有五因緣,令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稱歎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迦葉!是名五因緣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 是故,迦葉!當如是學:於大師所當修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讚歎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
佛說是經已,尊者摩訶迦葉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
1.五濁
云何菩薩善知世間?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世間,如實了知如是世間,極為艱險,甚為愚闇。所謂雖有生老及死,數數死生,而諸有情於老死等上昇出離,不如實知。
[解]怎麼叫做菩薩善巧的通達世間上的事情?
1)謂諸菩薩普遍的對於一切有情的世間,如實了知,真實明白世間是什麼情況呢?這個世間是極為艱險,艱者難也,險是危險,很難很苦惱的地方。第二個相貌就是愚闇,世間上的人都是很愚癡沒有智慧的光明。所說的一切有情都有生、都有老、有病、有死亡,而且這件事沒完,數數死而又生、生了又死,苦惱的境界很多,所以叫做艱險。所以叫做愚闇,這些有眼耳鼻舌身意,為萬物之靈的這些有情,對於老死等苦惱的事情不是很生疏,但是從這些苦惱的境界上升到安樂的地方,不知道?出離這個老死的境界也不知道?所以叫做愚癡。
a)如是世間極為艱險等者:謂諸有情生老及死,數數死生,名極艱險。於老死等上昇、出離不如實知,名甚愚闇。言上昇者,謂依世間道趣生上界地故。言出離者,謂依出世間道出離一切界地故。
a1)謂諸有情生老及死數數死生,名極艱險。於老死等上升出離不如實知,名為愚闇。言上升者這句話無麼講呢?謂依世間道趣生上界地故,謂隨順世間上的智者,也有一些方法,進趣生到上界。上界,就是天界、色界、無色界,生到那兒,就不像欲界這麼苦惱。言出離者,由依出世間道,佛所宣說的聖道就是出世間道,出離一切界地故,能從三界九地超出,解脫生死大苦。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有諸穢濁,濁世增時,無諸穢濁,濁世減時。謂依五濁。一者、壽濁,二者、有情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
[解]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有諸穢濁,身業、語業是穢,意業是濁。濁世增時,三業污穢在增長的時候。無諸穢濁,濁世減時,就是穢濁的事情,逐漸的減少的時候。穢濁是根據五種濁來說,第一個是壽濁,第二個是有情濁,第三是煩惱濁,第四見濁,第五是劫濁。

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
[解]2.1)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

如於今時,有情多分不識父母,不識沙門,若婆羅門,不識家長可尊敬者,作義利者,作所作者,於今世罪及後世罪不見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昔時不爾,是名有情濁。
[解]2.2)怎麼叫做有情濁呢?就是如於現在的時代,眾生多分不認識他的父親,他的母親。不識沙門、若婆羅門,沙門是通於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婆羅門是在家人,相信梵天的這些人。這些人雖然不都是佛教徒,但是他們有高尚的理想,不是唯欲是圖、唯利是圖的人,但是社會上的人,不知道這件事情。不識家長可尊敬者,家裡邊的主人,他也是不知道,也就是不尊重的意思,這是家長是可尊敬的,應該尊敬他實在是對的。他是為所有人作義利的,這種人對大眾有利益,為大眾利益服務的人,應該加以尊敬。於今世罪,就是現在你若有這樣的行為,就有罪,殺、盜、淫、妄的事情現在就有罪。後世罪,你做這種事情不但現在,將來還會有罪過的。不見佈畏,他不感覺到這是可佈畏的事情,就是要造罪。不修惠施,別人有什麼困難,他不會援助他們。不作福業,也不會做一些將來能得到可愛果報的事情,也不受齋法,也不受淨戒。過去的時代不會這樣,現在才這樣,就是有情的思想和行為有很多的罪惡,所以叫做有情濁。
a)作義利者等者:謂若教利益者、教安樂者、引利益者、引安樂者,是名作義利者。隨所生起諸事務中而為助伴,是名作所作者。
a1)教利益者,就是教導你做有利益的事情,就是做善法,做善法對於自己有利益。教安樂者,遠離苦惱的境界叫安樂。不要做惡事就是安樂,做善事就叫做利益,這個人是可尊敬的。引導你做利益的事情,引導你做安樂的事情。教是開示,教導你以後,還引導你做這件事,是名作義利者。隨順那個人引導你、教導你,生起各式各樣的利益事、安樂事,還為你做助伴,做的時候不是你一個人做,他為你做伴共同的來做這件事情,就叫做作所作者。
b)不修惠施等者:為莊嚴心、為助伴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而行布施,名修惠施。造作能感欲界可愛生業,名作福業。受學近住律儀,名受齋法。受學苾芻、近事律儀,名受淨戒。翻彼應知此所說義。
b1)為莊嚴心,我們的心都是貪瞋癡的煩惱這個是不莊嚴,要是我們能布施、能修惠施,心裡面就有功德莊嚴。為助伴心,心裡面有功德為伴,而不是與煩惱的罪過為伴,因此而修惠施。為資瑜伽,為幫助自己修止觀能夠相應而修惠施,就是祝願的意思,做這樣的功德加以迴向。為得上義而行布施,為了成就更殊勝的功德而修學布施,就是叫做惠施,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行布施。
b2)做這件事,有一種力量能使令你招感欲界可愛果報,做這種事情就叫做福業。能感得欲界果報的業,就是散亂心,只要是散亂心所做的功德,都是屬於欲界。
b3)受學近住律儀,近住,近阿羅漢住,就是受八關齋戒,受八關齋戒的人應該住在寺院裡面,早晨受八關齋戒,然後修學四念處,也是修止修觀,這樣得大功德,所以叫做近住,能夠受持學習近住的律儀就是八關齋戒,這叫做受齋法。
b4)受學苾芻近事律儀,近事律儀戒就是優婆塞、優婆夷戒,這叫做受淨戒。翻彼應知此所說義,就是把前面這一段話翻過來,就知道這裡面說:不修惠施、不做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這句話的意思就明白。

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諍競,多行諂誑詐偽妄語,攝受邪法,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
[解]2.3)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要是佛教徒能夠不違犯佛法的戒律,也不違犯國家的法律,這樣去求財不算是非法貪。非法貪,就是不合法,歡喜做種種惡事,欲滿所願,就是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諍競,彼此相鬥,或者拿著器仗拿著刀劍來鬥,或者語言上的諍論。多行諂誑,多數的諂誑,表面上很客氣,實在心裡面是欺誑。詐偽,就是欺騙說謊話。攝受邪法,成就很多有罪過的事情。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
a)有情多分習非法貪等者:攝事分說:於諸惡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貪。即由此貪,不能令意正行善捨、無記捨中,是名不平等貪。言執持刀劍等者,此顯身不善業。言鬥訟諍競等者,此顯語不善業。言攝受邪法者,此顯意不善業。如是一切惡不善業,及能起彼所有煩惱差別無量,總說名無量種惡不善法。
a1)攝事分說,對於罪過的事情,殺盜淫妄的事情,深深的歡喜做這些事情,這就是非法貪。因為常常做一些罪過的事情,就不能使令自己的心正行善捨,不能夠很好的修學止觀,不能修學聖道。捨怎麼講呢?就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叫做捨,就是在定裡面明靜而住,不須要特別的加功夫,它就能任運的相續明靜而住,就叫做捨,這就是善捨。這個人因為有非法貪,就不可能修學聖道,修學七覺支。不能令意正行無記捨,無記捨是什麼呢?不是於諸惡行深生耽著,有時候心裡也沒有貪瞋癡。也不是修學聖道令心裡沒有貪瞋癡,但是心裡面也沒有貪瞋癡,所以沒有善也沒有惡,叫做無記。可是心裡面沒有貪瞋癡也是不錯,也可以說是捨。因為,於諸惡行深生耽著的關係,這兩種捨都辦不到了,叫做不平等貪。
a2)言執持刀劍等者,拿著刀、拿著劍、拿著仗,就是要打人、要殺人,這是身表現出來的不善業。言鬥訟諍競等者,語言上的不善業。言攝受邪法者,此顯意不善業。你拿著刀劍、拿著器仗,和人鬥訟諍競,當然意就在這裡邊,所以意也就成就很多罪過的事情,所以叫做攝受邪法。如是一切惡不善業,及能起彼所有煩惱差別無量,總說名無量種惡不善法。

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為壞正法、為滅正法,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虛妄推求邪法、邪義,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
[解]2.4)如於今時,就是現在這個時候的眾生,多數為了破壞佛的正法,為了把佛的正法完全的消滅。這個時代的眾生心裡面的貪瞋癡太重,若是修學佛的正法,防礙他的貪瞋癡,所以就破壞正法,消滅正法,令他的貪瞋癡無障礙的活動。所以他就安立很多與佛的正法相似的法,虛妄推求,就是用邪智慧來推求,推求什麼呢?邪法、邪義。能詮的名言叫做法,所詮的叫做義,但是這個法和義,都是不符合佛法的緣起道理,不符合勝義,稱之為邪法、邪義。他發動這件事情用心就不正確,用心就是邪的,所以叫做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
a)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者:攝事分說:若於非法生是法想,顯示非法以為是法,令他於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實故、諦故,非是正法,而復像似正法顯現,是故名為似教正法。乃至廣說有多差別。此應準知。
a1)攝事分說,這個有情對於非法生起是法的想法。他有種種的邪智慧,很善巧,說出來的語言,寫出來的文章,能令你相信非法就是法,使令別的人對於他說的邪法,生起這是正法的想法。別人對於他所說的法,認為是真實、很正確,一點也沒有顛倒,所以叫做實故、諦故。他說的不符合佛法緣起的正義,但是像似正法顯現出來,是故名為似教正法。乃至廣說有很多的差別相貌,此應準知。
如於今時,漸次趣入饑饉中劫,現有眾多饑饉可得;漸次趣入疫病中劫,現有眾多疫病可得;漸次趣入刀兵中劫,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劫濁。是名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
[解]2.5)什麼叫做劫濁呢?就是這個時代不好,漸次趣入饑饉中劫,生活困難,現有眾多饑饉可得,糧食不夠。現在這個時代,漸次的趣入很多的病痛,醫生沒有辦法治療,現有眾多疫病可得。這個時代漸次進入刀兵劫,就是戰爭,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叫做劫濁。是名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

2.器世間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諸器世間破壞成立,如器世間破壞成立差別而知。
[解]又諸菩薩如實了知諸器世間,世間稱之為器,就像蘋果、橙子、梨放在一個器裡面,有情也在這個世間上居住,這個世間就是個器世間。破壞成立,這個器世間有時是破壞,有時是成立,如器世間破壞成立差別而知。
a)如器世間破壞成立差別而知者:此如意地中說外分若壞若成應知。

3.八種觀相
又諸菩薩於其世間、於世間集、於世間滅、於能往趣世間集行、於能往趣世間滅行、於其世間愛味、過患及與出離,皆如實知。
[解]1)又諸菩薩,對眾生居住的世間,就是苦惱的世界,這是苦的觀察,觀察它是苦。
2)於世間集,就是愛見煩惱能集成很多的苦惱。
3)於世間滅,就是涅槃,滅除世間集,滅除這個世間,就是滅諦。於能往趣世間集行,世間的集是愛、見煩惱,就是用一個愛,也可以表示出世間集。
4)於能往趣世間集,就是愛前面的受,就是因受而有愛,受向前進的時候就是愛,這是世間集行。
5)於能往趣世間滅行,這樣向前進就能達到沒有世間的苦集,就是道諦,就是戒定慧,修學出世間的戒定慧,就能滅除世間的苦集。所以,世間是苦觀,於世間集是集觀,於世間滅是滅觀,於能往趣世間集行就是觀受緣愛,於能往趣世間滅行是出世間道,這一共是五個。
a)於其世間於世間集等者:此中世間,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如其次第四諦所顯。於道諦中,略復有二。一、世間道,名能往趣世間集行;二、出世道,名能往趣世間滅行。
a1)此中世間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苦不但是指正報,色受想行識是苦,所居住器世間也是苦。集不但是集成我們的正報,也集成世間的依報,所以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如其次第,四諦所顯。於道諦中略復有二:一、世間道,名能往趣世間集行。二、出世道,名能往趣世間滅行,就是戒定慧。
6)於其世間愛味,味是所愛,味是苦味,但是感覺到美,所以還是愛著,這是集諦。
7)過患,由愛味不斷的招感生死苦,就是苦諦。這是重說集諦和苦諦。
8)出離,應該是滅諦和道諦,加起來就是八種觀。菩薩對於世間的苦集滅道,都如實的通達無礙。
a)於其世間愛味過患等者:攝事分說: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即於諸行觀察過患時,能善了知三受分位過患共相。謂於是中甚少愛味,多諸過患。如是了知愛味染著多諸過患共相應已,於所愛味一切行中,隨所生起欲貪煩惱,即能除遣、制伏、斷捨。彼說諸行,即此世間,由說世間諸行攝故。彼說諸行愛味所有自相,當知即是欲貪煩惱。由於諸行觀察愛味、過患、出離,是故於彼皆如實知。
a1)攝事分說,於諸行中,諸行通於正報,也通於依報,這些事情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遷流變化,所以叫做行。觀察愛味時,於觀察內心愛煩惱的時候,就能夠善巧的通達諸行中的愛味所有的自相。
a2)在諸行觀察過患的時候,觀察生死流轉老病死境界的時候,能善巧的了知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分位,就是遇見這個境界有這個受,遇見那個境界有那個受,分位不一樣,但是過患都是苦惱,過患是共相。共相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於此諸行之中,有愛但是非常的少,但是苦惱過患是最多的。這樣觀察的時候,通達愛味的染著,樂味很少還多諸過患。
a3)共相應已,對於所愛味的境界,這一切的諸行諸法之中,這樣觀察的時候,愛味甚少苦惱實多,就會除遣愛味,就能制伏愛味,能斷捨這個愛味。除遣愛味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制伏,就是修不淨觀能制伏這個愛,然後修無我觀、修畢竟空觀,是斷捨愛味。
a4)彼說諸行,即此世間。攝事分裡面所說的諸行,這一段文所說的世間。由說世間諸行攝故,所謂器世間或者有情世間,這是屬於諸行這一類事情之內的。彼說諸行愛味所有自相,當知即是欲貪煩惱。由於諸行觀察愛味過患出離,是故於彼皆如實知。菩薩能夠這樣的觀察,所以能如實的了知。因為,菩薩能如實了知,也就是靜坐的時候修止觀,常這麼觀察,所以就能了知。

4.世間勝義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眼乃至意諸無色蘊,四大造色成士夫身,唯有爾所假名人性。於中所有想,或我、或有情,此唯有想。於中所有自號言說,我眼見色,廣說乃至我意知法,此亦唯有自號言說。於中所有世俗語言,謂此長老有如是名,如是種類,如是族姓,如是飲食,如是領納若苦若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盡其壽量邊際,此亦唯有世俗言說。菩薩於此皆如實知。由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流轉差別、若器世間流轉差別、若八種相觀世間義、若諸世間所有勝義、,是故說名善知世間。
[解]又諸菩薩,如實了知,眼乃至意,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是有色,就是四大造色所成的。意裡面,也就是受想行識無色的四蘊,所以色受想行識五蘊,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一個色一個心,就是由無色的蘊,由有色的四大所造的色法,這兩種組成的身體,眾生就是這麼多的東西組成,給他一個假名字叫做人。這就是人、士夫的身蘊,另外沒有什麼東西。
1)在色受想行識五蘊裡邊,所有的思想是什麼呢?或我想、或有情想,我或有情唯獨是有這樣的思想而已,並不是有我的體性,也不是有有情的體性,只有一個名字。
2)在這個唯有想裡邊,這個叫做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受想行識,這是地水火風這些假名言,我想、有想這些事情。所有自號言說,自就是各別的名字,各別的名號。有了名號就可以用語言來表示。我眼見色,我是個想,眼見色也但是個想,就是我眼見色,我耳聞聲,廣說乃至我意能知道法,這樣都是字號,都是言說,另外沒有其他的體性。
a)眼乃至意諸無色蘊等者:謂從眼識乃至意識,及彼相應心所有法,是名諸無色蘊。四大種色及所造色,是名色蘊。如是色無色蘊,假說以為有情自體,是名成士夫身。
a1)謂從眼識乃至意識,及彼相應心所有法,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這些心所有法,這叫做無色蘊。四大種色及所造色,四大種堅、溼、煖、動,的地水火風,及所造的這些色法,叫做色蘊。如是色無色蘊,就是是假立名字,說這是有情的身體。是名成士夫身。
3)在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這些有情、或者我,這些所有的。都是世俗上的語言,世間人安立的假名字,彼此的溝通思想,作如是如是的語言。謂此長老有如是名,這位年紀很大的人,他有這個名字。如是種類,這個人是種田的,這個人是經商的,這個人是沙門、婆羅門。如是族姓,他的父親、他的祖父是作什麼。如是飲食,他們日常生活裡面有這樣的飲食。如是領納若苦若樂,他這樣的生活,內心裡的覺受是這樣的,或者有的時候苦惱,有的時候快樂。如是長壽,這個人的壽命這麼長。如是久住,久住世間,活兩萬歲,或者一百歲。如是盡其壽量的邊際,這也只是世間的言說。菩薩於此也真實的明白這件事。
a)於中所有世俗語言等者:謂於有情自體,假施設有八言說句,是名世俗語言。由此隨念六種略行。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者、父母差別,四者、飲食方軌,五者、興盛衰損,六者、壽量差別。建立品中釋此差別應知。
a1)謂於有情自體假施設有八種言說句,是名世俗語言。由這八種言說,隨你內心的意念,可以合成六種行,是什麼呢?一者、呼召假名,彼此招呼,沒有名字不能招呼。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說這個人是剎帝利、這個人是婆羅門,這個人是經商的,這個人是種田的,他們的形相有差別。三者、父母差別,父母不同,各有各的父母,所以不同。四者、飲食方軌,如是飲食,這個人歡喜吃這個,那個人歡喜吃那個。五者、興盛衰損,就是領納若苦若樂,興盛的時候心情好一點,衰損的時候心情苦惱一點。六者、壽量差別,就是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盡其壽量邊際。建立品中釋此差別應知。
4)由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是惑業苦的流轉的差別;若器世間的流轉差別,有成住壞空的差別。若八種相觀世間義,苦集滅道那八種相的觀察世間義。若諸世間所有的勝義,就是世間沒有真實義,就是勝義。是故說名善知世間。

5.云何名為像似正法?
2.1.謂略有二種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
1)似教正法
若於非法生是法想,顯示非法以為是法,令他於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實故、諦故,非是正法,而復像似正法顯現,是故名為似教正法。
2)似行正法
若廣為他如是宣說,令他受學,亦自修行,妄起法想,習諸邪行,而自憍慢,稱言我能修是正行,應知是名似行正法。
2.2.為廣宣說像似正法,復說中間嗢柁南曰:
初法等五種次根等諸見非處惡作等後暴惡戒等
2.2.1.初法等五種
1)由妄安置相似文句
諸以如來所說法教相似文句,於諸經中安置偽經,於諸律中安置偽律,如是名為像似正法。
2)由妄增減無常等義
又由增益或損減見,增益虛事,損減實事。由此方便,於無常等種種義門,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是如是自他習行,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3)由邪分別補特伽羅
又於宣說補特伽羅所有經典,邪取分別說有真實補特伽羅,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4)由說實有諸假有法
又於種種假有法中,宣說開示為實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5)由妄分別究竟涅槃
又於遠離一切戲論究竟涅槃,分別為有、或為非有,說為有性、或非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2.2.2.根等諸見
1)由增益見
1.1)不視色等
又有一類補特伽羅,作如是說:世尊宣示稱揚讚歎密護根門,由是因緣,寧不視色,乃至於法不以意思。而不繫念觀視眾色,乃至以意思惟諸法,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1.2)都無毀讚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簡靜而住,便作是言:寧無咎責,不測量他。於應毀者而不呵毀,於應讚者亦不稱讚,而不有所呵毀稱讚,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1.3)都無言說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和氣軟語,便作是言:受默然戒,都無言說,為極善哉。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2)習諸苦行
2.1)斷食露體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節量衣食,便作是言:斷食而住,露體而行,最為妙善。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2.2)閑居無修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離諠雜住,息諸言說及以事業,便作是言:棄捨臥具,寂靜閑居,無所修習,為極美妙。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3)由惡取執
3.1)執唯一識馳流生死
又聞佛說:心將導世間,心營造一切,隨心所生起,皆自在而轉。於如是等諸經義趣不如實知,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唯有一識馳流生死,無二無別。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3.2)執受諸欲不足為障
又聞佛許持戒士夫補特伽羅,受百味食、百千衣服障道妙欲,設此品類正受用時,亦不為障。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世尊所說障道諸欲,若有習近,不足為障。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3.3)執阿羅漢死後無覺
又聞佛說:諸阿羅漢於現法中,於食、言說、蘊、界、處等,不捨不取,不如實知。便作是說:如我解佛所說法者,阿羅漢僧於其死後無所覺了。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披》又聞佛說諸阿羅漢等者:攝事分說:若有說言:諸阿羅漢於現法中,於食、物務、蘊、界、處等,若順不順不如實知,言阿羅漢不順。不順是不如理虛妄分別,非阿羅漢現法不順。所以者何?彼於食、物務、蘊、界、處等現可見故。由此因緣,諸阿羅漢於其滅後不順諸行,不了執著。是故世尊言阿羅漢是不順者,定是密語。當知此是似正法見。(陵本八十八卷十九頁6691)此中道理,如彼廣釋應知。
4)由不實知
4.1)於二諦理
復有一類,不如實知世俗、勝義二諦道理,違二諦理,作如是言:諸蘊無我,云何無我造作諸業,令我觸證。應知亦名像似正法。
4.2)於修止觀
復有一類,本性愚癡,多行謗毀。彼於九種內正住心不如實知,於諦觀行、念住觀行不如實知。由不知故,為他宣說:唯信解作意是奢摩他品,唯信解作意是毗鉢舍那品,唯信解作意能得究竟。自亦習行如是相行。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披》唯信解作意等者:信解作意聞思所成,彼以聞思為究竟故。為他宣說,自亦習行如是相行,而不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是故名為像似正法。
2.2.3.非處惡作等
1)都不思惟
復有一類,非處惡作,而不思惟。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披》非處惡作而不思惟等者:於不應作諸惡作中,浪作惡作,而不依義思惟諸法,是故亦名像似正法。
2)樂著僧事
復有一類,於其讀誦、觀行、作意皆有堪能,而樂僧事,亦於其中見勝功德,為他宣說。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3)見施為勝
復有一類,於戒、於修有所堪能,而於惠施見勝功德。遊歷諸方,於自禁戒所遮止處,多有毀犯,集諸財物奉佛法僧。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4)聞為究竟
復有一類,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既出家已,展轉相引,專以聽聞為其究竟。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5)捨莊嚴法
復有一類,見諸苾芻大族大福,多獲衣等所有利養,捨少欲等而往其所,恭敬敘慰現親誨喻,令新苾芻邪心動作。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6)樂順世間
復有一類,棄捨如來所說甚深空性相應所有經典,專樂習學隨順世間文章呪術,而不自察懷聰明慢,又欲令他知己聰敏。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2.2.4.暴惡戒等
1)作不饒益
復有一類,折伏暴惡及諸犯戒,為欲於彼暴惡犯戒作不饒益,發起惡思。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2)詐現威儀
復有一類,搆集種種矯詐威儀。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3)因獲利養
復有一類,以解世間文章呪術,多求多獲所有利養。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4)作有罪福
復有一類,損惱於他,以其非法積聚財寶,作有罪福。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5)開顯無義
又即於彼能引無義像似正法,以諸因緣開示建立。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如是一切像似正法,應知皆是違逆學法。

6.疑者,謂於師、於法、於學、於誨,及於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證斷寂靜。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諦,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
[解]什麼是疑呢?對於大師、對於師長所教授的法門、對於應當學的戒律、對於師長與經律論的教誨,及對於自己能證的聖道,生起迷惑,生起懷疑。由於內心存有這樣疑惑的緣故,不能趣向、進入勇猛方便,也不能證悟真理、斷除煩惱、得內心寂靜。又對於過去、未來、現在的我有否?及對於苦集滅道四諦,生起迷惑,生起懷疑。內心存有對或不對二個部分,迷惑不明了,內心猶豫,推測揣度。
cf.毀戒聞等諸法差別---五蓋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毀淨戒、多聞,後虧止觀善軛。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耽著惛睡,恒不寂靜,染污追悔,常懷疑惑,於所聞法不能領受;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卷14)
[解]又有五法,使令修行的人,先破壞自己清淨的戒,又破壞多聞,之後毀壞止觀善軛的努力修行,因為要有戒才能修止,多聞才能修觀,止觀的基礎已破壞,止觀也就沒有。哪五種蓋?第一,貪欲蓋,對於五欲,內心生起愛染。第二,瞋恚蓋,對於能覺悟你、能激發你、能令你生起憶念的教授、教誡善知識所,內心生起瞋恚。若尚未稟受戒法,此二蓋令其不能稟受,雖然先前已稟受戒法,得到戒法,之後,此二蓋令其棄捨戒,或者令其戒法穿洞、破損。第三,惛沈睡眠蓋,耽著惛睡。第四,掉舉惡作蓋,掉舉能令心,恒不寂靜,惡作能生染污追悔。第五,疑蓋,對三寶常懷疑惑。惛沈睡眠的時候,對於所聽聞的佛法不能領受。掉舉惡作的時候,雖然當初能領受佛法,但是很快就忘掉。疑惑生起的時候,雖然沒有忘失,但是不能決定。

卷二十九
多清淨信者,謂於大師所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於大師,於法、於學,亦復如是。其餘廣說,如前應知。
[解]怎麼叫多清淨信呢?就是他對於佛沒有惑、也沒有疑,很深刻地生出來清淨的信心,對於佛的認識,他那個信心是不可動搖的,就是有力量的認識,不可動搖,叫做勝解。對於佛陀,能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於法、於學,也是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法,就是佛陀所宣說的聖教,就是苦集滅道。學,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這裏邊還有很多的功德,像前面說過。其餘就是於誨於證,誨就是教誨,教誡、教授這就是誨。於證,就是所證的諸法寂滅相、涅槃的境界。對於這些法也都是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前三摩呬多地十一卷應知。
《披》於法於學等者:法,謂四聖諦法。學,謂三無漏學。於誨、於證,名餘廣說。如前三摩呬多地說應知。(陵本十一卷五頁852)

卷五十五
疑依六事生。一、聞不正法,二、見師邪行,三、見所信受意見差別,四、性自愚魯,五、甚深法性,六、廣大法教。
[解]疑依止六件事情而產生。
一、聞不正法:聽聞不正法,心裡會生起懷疑。
二、見師邪行:看到所學習的老師有錯誤的行為。
三、見所信受意見差別:對所信受的法,有不同意見。
四、性自愚魯:自己本身的資質愚痴弩鈍,不明白所聽聞的法,所以生疑。
五、甚深法性:對於因為自己沒有辦法證到的甚深法性,也會生疑。
六、廣大法教:對於佛說的廣大法教,因為沒有辦法學習,也會生起疑惑。
《披》聞不正法等者:由聞不正法故,於法生疑;見師邪行故,於師生疑;見所信受意見差別故,於學生疑;性自愚魯故,於誨生疑;甚深法性故,於證生疑;廣大法教故,於教生疑。
因為聽聞到不正法,對法產生懷疑;看到老師作錯誤事情,對老師生起懷疑;見老師教的道理,自己與老師的意見不一樣,對於所學的道理生起疑惑;自己比較愚笨不聰明,因為聽不懂,對於老師的教誨也會生起懷疑;對於甚深法性,因為沒有證到那個境界,也會於證生疑,會覺得有可能嗎?有可能作到這件事情嗎?對於廣大法教,因為沒有辦法學習,也會生起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