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雜阿含653經


雜阿含65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 「若比丘於彼五根,增上明利、滿足者,得阿羅漢俱分解脫;若軟、若劣者,得身證;於彼若軟、若劣,得見到;於彼若軟、若劣,得信解脫;於彼若軟、若劣,得一種;於彼若軟、若劣,得斯陀含;於彼若軟、若劣,得家家;於彼若軟、若劣,得七有;於彼若軟、若劣,得法行;於彼若軟、若劣,得信行。是名,比丘!根波羅蜜因緣知果波羅蜜,果波羅蜜因緣知人波羅蜜。 如是,滿足者作滿足事,減少者作減少事,彼諸根則不空無果。若無此諸根者,我說彼為作凡夫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復次、若依諸佛無上菩提所得正信,乃至正慧,於此世間亦無有者,當知此住外異生品。即於此法,唯有世間無出世者,當知此住內異生品,非外異生。若於此法有出世者,當知一切別住餘品,非彼品類。

2.云何隨信行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從他求請教授、教誡,由此力故修證果行。非如所聞、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勢力隨法修行,唯由隨他補特伽羅,信而修行。是名隨信行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隨信行補特伽羅呢?謂有這樣的人,從另外一個人請求教授他佛法,教誡他戒律。由於善知識的教授、教誡的力量,他才能修學證得聖果的四念處的聖行,聖人的戒定慧的功德才成就。這個修行人,不能如他所聞的佛法,所領受的佛法,所究竟通達的佛法。聞,就是明白、了解。受,是忍可其義,這個道理在內心裡面能夠接受。究竟,就是對於所聞、所接受的佛法,沒有錯的了解,無顛倒的了解。思,就是內心裡面專精思惟。量,暫時的思惟叫做思,思惟以後還繼續地觀察思惟叫做量。觀察,就是量以後,又繼續不斷的思惟觀察。這個修行人對於所聞、所思、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的佛法,不是他自己有功能,不是他自己有力量能隨順所思所量所觀察法去修行,他自己沒這個力量。唯獨是由於隨順那個善知識的教誡,他能引起信心,靠這個信力去修行,是名隨信行補特伽羅。

3.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如其所聞、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勢力隨法修行,不從他求教授、教誡,修證果行。是名隨法行補特伽羅。
[]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如其所聞、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法,自己有能力、勢力。他自己閱讀經論,學習這樣佛法,他就可以修習,得聖道,不必向人求請教授教誡,修證果行。是名隨法行補特伽羅。隨信行要靠人家講解,他引起信心才能修行,自己閱讀,信心不夠。隨信行、隨法行就是已經見道,已經入正性離生,但是還不是初果。

4.云何信勝解補特伽羅?謂即隨信行補特伽羅,因他教授、教誡,於沙門果得觸證時,名信勝解補特伽羅。
[]怎麼叫作信勝解補特伽羅呢?就是隨信行補特伽羅,因他教授教誡,於沙門果得觸證時,就是到十五剎那以後,觸證諸法無我寂滅相的道理,名信勝解補特伽羅。因為有信心而得勝解,這個勝解就是無漏的智慧。

5.云何見至補特伽羅?謂即隨法行補特伽羅,於沙門果得觸證時,說名見至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見至補特伽羅呢?就是前面隨法行,隨順法修學聖道的這個人,在初果,和諸法無我性相接觸,就叫做見至補特伽羅。至,前邊是須陀洹果向,由向到果,所以叫做至。

6.云何身證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於八解脫順逆入出、身作證,多安住;而未能得諸漏永盡。是名身證補特伽羅。
[]云何身證補特伽羅?前邊是初果向和初果,身證補特伽羅就是三果。有補特伽羅於八解脫,順逆入出,由初解脫入第二解脫、第二解脫入第三解脫,乃至最後入滅受想定解脫,這是順著入;還可以逆,由滅受想定入第七解脫、第七解脫入第六解脫、第五、第四、第三、第二、第一,可以逆的次第來入,入出都可以順、逆。身作證,身就是指心,他這個心證入到諸法寂滅相,多安住在這個境界裡面,但是還沒能夠諸漏永盡,就是五上分結還沒能完全斷掉。叫做身證補特伽羅。

7.云何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永斷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三種結故,得預流果,成無墮法,定趣菩提。極七返有,天人往來,極至七返,證苦邊際。如是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極七返有?
1)就是有這樣的修行人,已經能夠永久的斷滅我、我所見,滅除我執。就是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色受想行識本身也不是我,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也沒有我,這樣修無我觀修成功,就證入到諸法皆空的這個境界。戒禁取,是外道的一些修行的方法,證悟初果的聖人不會有這種邪知邪見,所以也把戒禁取的這種思想斷滅。疑,對於此是苦、此是集、滅、聖道是真實不虛,他沒有疑惑。他能夠斷除這三種煩惱,就是這三種結,所以成就預流果的這個境界。成無墮法,成就不會墮落三惡道的這種道力,他死掉之後,決定是在人天裏面,不會到三惡道,決定不墮落。定趣菩提,現在不是阿羅漢,但是決定能到阿羅漢果。菩提,有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
2)聖道還沒圓滿,但是他最多再七次,人間到天上,從天上再回到人間七次,最多是七翻生死。就是剩下來的煩惱的力量能使令他受七翻生死。最多受七翻生死以後,就是到苦的邊際。如是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

8.云何家家補特伽羅?謂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二、人家家。天家家者,謂於天上,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人家家者,謂於人間,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當知此二,俱是預流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家家補特伽羅呢?就是這個修行人有二種家家。哪二種呢?一是天家家,二是人家家。假設是以天的身份修學聖道得初果,也有是人間的人以人的身分修學聖道得初果,所以,家家也就不同。
1)什麼是天家家?在天上,從家至家,這樣若往若來,證苦邊際。天三次人三次,或是天二次人二次,這是於天處得道,於天證極果。或是天三人二,天二人一,於人處得道,於天證極果,證苦的邊際。譬如說天三人二的三生家家,首先於人中得見道。從此命終而生於天之一處。又由天死,來生人間,受人之一生,又由人死,生於天處,受天之一生。合前之一生為天之二生。復由天來生人間受人之一生,合前之一生為人之二生。又由人死,上生於天,更受一生,合前之二生為天之三生。於此第三生斷盡一切餘惑而證阿羅漢果也。故三生之天家家為天三人二(總除最初得道之生)。
2)什麼是人家家?在人間,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人三天三或人二天二於人處得道,於人處證極果。或是人三天二或人二天一,於天處得道,於人處證極果。
應當知道這二類,都是預流果。就是修四念處先斷見煩惱,見煩惱斷之後,還有愛煩惱,欲界的愛煩惱共分九品,就是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初品的煩惱的力量,使令你在人間一翻生死、天上一翻生死,就是二翻生死。第二品、第三品、第四品,這三品煩惱,每一品煩惱令你受一翻生死,這樣二、三、四各一,就是三翻生死。初品潤二生,加起來就是五翻生死。第五品煩惱、第六品煩惱,這二品煩惱合起來使令你受第六翻生死。第七翻生死就能斷後三品,就是後三品煩惱合起來使令聖人受一翻生死。什麼是一翻生死?就是一來人間一生天上,或是一生天上一來人間;或者是完全是在人間;或者完全在天上,受一番生死。得初果的人,若繼續的修行,也可能是斷第一品煩惱、第二品煩惱、第三品煩惱、或者斷第四品,就是斷五翻生死,還有二翻生死,就是家家,是在人間或者在天上。或者是斷初品、二品、三品,就是斷四翻的生死,還有三翻生死,就是還有三次一來人間一生天上,所以就是叫家家。

9.云何一間補特伽羅?謂即一來補特伽羅,行不還果向,已能永斷欲界煩惱上品、中品,唯餘下品。唯更受一欲界天有,即於彼處得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此世間。是名一間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一間補特伽羅呢?就是一往來的聖人,斷九品煩惱的前六品,剩下七八九後三品,他繼續修行就是不還果向,他是二果聖人,繼續修行就是向第三果,不還果就是第三果。這個修行人把欲界的九品煩惱裏面的上三品和中三品都斷滅,只剩餘下三品還沒斷,欲界還有三品煩惱沒有斷,這個煩惱會令他再在欲界天上受一翻生死,就是在彼天上得入有餘涅槃,壽命到了也入無餘涅槃。他把剩餘的三品煩惱斷掉以後。就不會再來到人間,是名一間補特伽羅,就是一翻生死的間隔,就有一翻生死的障礙,就到涅槃的境界。

10.云何時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鈍根種姓,於諸世間現法樂住,容有退失,或思自害或守解脫,勵力勤修不放逸行。謂防退失增上力故,或唯安住自分善品,或經彼彼日夜、剎那、瞚息、須臾,勵力勝進,乃至未證最極猛利。是名時解脫補特伽羅。
[]云何時解脫補特伽羅?
1)有人他的種性是鈍根,就是信進念定慧的栽培不是很圓滿,但是已經由初果到二果、到三果、到四果,得阿羅漢果。阿羅漢果最低限度是未到地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或者是色界初禪。這個地方的現法樂住,是色界四禪。他所成就的禪有可能會失掉,這個阿羅漢是鈍根,原來栽培的聖道不堅固。現在說退,不是他所成就的無我的智慧退,這個智慧是不退;只是那個依止處的禪、這個現法樂住有可能會退。
2)他一退,就感覺到不對勁,若再努力又回來,又得禪;可是過一個時候又退,常常有這種事情,心裏面不舒服,所以就想要自殺。但是只是這樣想而已,問題就解決,實在還沒有自殺。
3)或守解脫,就是常常地守護這一念心,也就不退。
4)勵力勤修不放逸行,他怕退,常常的努力勤修四念處,常常的入定,這樣就向前進而不向後退。
5)防退失增上力故,這位修行人要預防退失,發出的這個道力很強,所以就是守解脫。或唯安住自分善法,就安住在自分善法,他分就是煩惱,自分就是信進念定慧,安住在這裏不動,時常地在這裏保護這一分的善品,這樣就不退。或者這位修行人,經過那麼多的日夜,由日到夜、由夜到日,由白天到黑天、由黑天到白天,這樣常常的入定修四念處;在時間上說,就是剎那剎那的這樣用功修行。瞚,就是眼睛一合一開。息,就是入出息。他的清淨心,就是剎那剎那地明明了了地這樣修行。須臾,晝夜二十四小時,就是三十個須臾,一須臾相當於四十八分鐘。或有時候,表示極短之時間。勵力升進,他這樣的用功,愛惜光陰這樣努力的修四念處,就向上進步,叫做勵力勤修不放逸。乃至未證最極猛利,但是還沒能成就最極猛利。退、思、護、住、進,這五種阿羅漢這都是屬於時解脫,叫作時解脫阿羅漢。

11.云何不動法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與上相違,當知是名不動法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不動法補特伽羅呢?和前面的時解脫相違,當知是名不動法補特伽羅,就是他不動搖。

12.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未能身證具足安住。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慧解脫阿羅漢呢?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就是三界的見煩惱、愛煩惱,這一切的煩惱永久的滅掉。但是對於八解脫,還沒修成功,所以沒能夠身證這個八解脫,沒能圓滿的安住在八解脫裏,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

13.云何俱分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於煩惱障分及解脫障分,心俱解脫。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云何叫作俱分解脫補特伽羅呢?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三界的煩惱都斷盡,就是阿羅漢。他又得到八解脫,得到色界四禪,又得到無色界的四空定,又得到滅盡定,所以這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住。對於愛煩惱、見煩惱這一方面的障礙把它消除。障礙八解脫的這一分的障分,也解脫。心俱解脫,這兩種障礙他都解脫。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