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131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陀摩尼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1)時,彼陀摩尼天子而說偈言:「為婆羅門事,學斷莫疲惓,斷除諸愛欲,不求受後身。」
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婆羅門無事,所作事已作,乃至不得岸,晝夜常勤跪,已到彼岸住,於岸復何跪?此是婆羅門,專精漏盡禪,一切諸憂惱,熾然永已斷,是則到彼岸,涅槃無所求。」
時,陀摩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
1)應作婆羅門,謂斷無縱逸,求棄捨諸欲,不希望此有。
今此頌中,顯示彼天,依於世俗諸婆羅門,為世尊說。謂有種姓諸婆羅門,自號我為真實梵志。計梵世間為最究竟,希求梵世,安住於色,常勤精進,心無懈倦。恒樂遠離寂靜閑居,減省睡眠,修習靜定,為斷事欲及煩惱欲。由彼種姓諸婆羅門,計梵世間以為究竟,希望梵世不求欲有。
2)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羅門,當知婆羅門,於所作已辦。
又顯如來,依第一義諸婆羅門,而報彼天。若婆羅門作所作已,數復應作,更有勝上所應作事,當知此非真婆羅門。若婆羅門證婆羅門所應作事,超登一切薩迦耶岸,安住陸地,當知此是真婆羅門。由此顯示學與無學,皆婆羅門。
3)諸身分劬勞,未極底未度,已得度住陸,無勤到彼岸。
學有二種,謂於欲界或未離欲,或已離欲。未離欲者,未得源底,未到彼岸;於二種法,猶未具足。未得內心勝奢摩他,雖已得增上慧法毘鉢舍那,未善清淨。由闕內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聖道浮囊,為證內心奢摩他故,運動如足勇猛精進。又復為令增上慧法毘鉢舍那善清淨故,運動如手勇猛精進。彼於如是勤精進時,離欲界欲,如得源底,證阿羅漢,如到彼岸。已離欲者,證得內心勝奢摩他,亦得善淨毘鉢舍那。唯為進斷上分諸結,發勤精進,非諸身分。若已越度成阿羅漢,所作已辦,離勤功用,名住陸地,已到彼岸。
4)天汝今當知,此喻真梵志,謂永盡諸漏,得常委靜慮。
此則顯示諸婆羅門,依第一義略有三種,二是有學,一是無學。若已究竟到於彼岸諸婆羅門,名永盡漏。若未離欲,一切身分勤精進者,名得常委。若已離欲,得源底者,名得靜慮。
5)彼永斷一切,愁憂及熾燃,恒住於正念,亦常心解脫。
得靜慮者,永斷一切下分結故,已斷貪欲及瞋恚品,所有一切愁憂熾燃。永盡漏者,永斷修斷諸煩惱故;已善修習四種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脫。彼非作已,數數更作,亦無增勝所應作事,是故說彼名第一義真婆羅門。
|
1)應作婆羅門,謂斷無縱逸,求棄捨諸欲,不希望此有。
今此頌中,顯示彼天,依於世俗諸婆羅門,為世尊說。謂有種姓諸婆羅門,自號我為真實梵志。計梵世間為最究竟,希求梵世,安住於色,常勤精進,心無懈倦。恒樂遠離寂靜閑居,減省睡眠,修習靜定,為斷事欲及煩惱欲。由彼種姓諸婆羅門,計梵世間以為究竟,希望梵世不求欲有。
[解]今此頌中,顯示那個天人,依於世俗諸婆羅門,就是這些婆羅門想要修梵行、要生天。雖然願意棄捨欲界的欲,求生梵天,但是還在虛妄分別的境界裡面繫縛,而不得解脫,所以叫做世俗。依於世俗諸婆羅門的思想行為,為世尊宣說這個偈。就是四種姓裏邊這個婆羅門種姓,自號我為真實梵志,不是假名的梵志,有清淨的意願、有高尚的意願。這是解釋第一句:應作婆羅門。為什麼?因為他認為梵天的世間是最究竟、最圓滿、最安樂的地方,欲界是苦惱的地方。所以,希望能夠求得梵世間,能安住在色界天。有這樣的願望之後,就採取行動,常是不懈怠、精進修梵行。這是解釋第二句:謂斷無縱逸。他歡喜遠離塵世間,在寂靜處裏面居住,減少睡覺,讓身口意寂靜下來,讓心寂靜。為了斷滅事欲及內心的煩惱欲。這解釋第三句:求棄捨諸欲。由彼種姓婆羅門,執著梵世間是最究竟圓滿的,所以希望能生到梵世天上去生活,不希求欲界的境界。這解釋第四句:不希望此有。
2)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羅門,當知婆羅門,於所作已辦。
又顯如來,依第一義諸婆羅門,而報彼天。若婆羅門作所作已,數復應作,更有勝上所應作事,當知此非真婆羅門。若婆羅門證婆羅門所應作事,超登一切薩迦耶岸,安住陸地,當知此是真婆羅門。由此顯示學與無學,皆婆羅門。
[解]又這頌顯示佛,依最殊勝的道理修行的婆羅門,而回答彼天的問題。若是婆羅門做這一件事,做完以後,還繼續地、一次又一次,繼續地要做事情,因為有更殊勝的所應作的事情。當知這個人不是真實的婆羅門。什麼叫做真婆羅門呢?若婆羅門證悟婆羅門所應該作的事情,超越我、我所見,能夠登無我的彼岸。不在苦海裏流轉生死,安住於涅槃的地,當知這是真實婆羅門。由這樣顯示,初開始修行是有學的婆羅門,到最後成功,無學是真婆羅門。
3)諸身分劬勞,未極底未度,已得度住陸,無勤到彼岸。
3-1)學有二種,謂於欲界或未離欲,或已離欲。未離欲者,未得源底,未到彼岸;於二種法,猶未具足。未得內心勝奢摩他,雖已得增上慧法毘鉢舍那,未善清淨。
[解]學有二種不同,就是在欲界,修學聖道的時候,或者還沒離欲,就是沒得色界定。或已離欲,就是成就色界定,沒有欲界的欲。修學四念處,若是離欲,就得三果。若是修學四念處,得初果、二果,還沒離欲。沒得到禪定,未得源底,這個源底,是指禪定。沒到彼岸,就是無我慧沒有圓滿,沒能到涅槃的彼岸。未極底,就是未得源底。未度,就是未到彼岸。這個修行人還沒具足兩種功德。哪二種?一、未得內心勝奢摩他,內心還沒成就殊勝的定力,就是沒得到初禪以上的定力。二、雖然已經得到增上慧法毗缽舍那,未善清淨。什麼是增上慧法?就是佛陀的法語所開示的增上慧,通達苦集滅道的智慧,這叫增上慧。什麼是毗缽舍那?就是依據增上慧的教法,修觀,這叫毗缽舍那。未善清淨,通達無我義的智慧還沒清淨,還執著有我,就是沒得到智慧。一個定、一個慧,這兩個功德沒具足。
3-2)由闕內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聖道浮囊,為證內心奢摩他故,運動如足勇猛精進。又復為令增上慧法毘鉢舍那善清淨故,運動如手勇猛精進。彼於如是勤精進時,離欲界欲,如得源底,證阿羅漢,如到彼岸。
[解]由於這個修行人,內心還缺少奢摩他,奢摩他還沒成功。乘坐所得的聖道的浮囊,就是別解脫戒,別解脫戒是得聖道的方便。為成就內心的奢摩他,運動身口意,不懈怠地減少睡眠、減少飲食。就是像人走路,這個足在動。用如足的勇猛精進,就表示在修奢摩他的精進。又為令增上慧法的毗缽舍那能夠清淨,還要努力地、精進地修行,就像手的工作,譬喻修智慧、修毗缽舍那的精進。修定、慧,就叫作身分的劬勞,身體、內心的辛苦。彼修行人在如足的勇猛精進,如手的勇猛精進,這樣子精進時,解脫欲界的欲,得色界定,就像得到水的源底。證阿羅漢,就像從苦海裏面解脫,到彼岸的涅槃。
3-3)已離欲者,證得內心勝奢摩他,亦得善淨毘鉢舍那。唯為進斷上分諸結,發勤精進,非諸身分。若已越度成阿羅漢,所作已辦,離勤功用,名住陸地,已到彼岸。
[解]已離欲的人,已經得到色界定的人,證得內心的殊勝的止,也得到善淨的毗缽舍那的智慧。五下分結完全地消除,還有五上分結沒有斷。只是為求進一步斷滅色界、無色界的煩惱,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繼續地精進用功修行,這時候的修行,不需要如手、如足地那樣精進,因為定慧成就,所以叫非諸身分。若是經過努力地用功,已經超越苦海,從苦海裏面解脫出來,成就阿羅漢的境界。所修的聖道已經成功,不需要像以前那麼努力,所以,從苦海出來,住在陸地,就是住在第一義諦裏邊,已到彼岸的不生不滅的境界。
4)天汝今當知,此喻真梵志,謂永盡諸漏,得常委靜慮。
此則顯示諸婆羅門,依第一義略有三種,二是有學,一是無學。若已究竟到於彼岸諸婆羅門,名永盡漏。若未離欲,一切身分勤精進者,名得常委。若已離欲,得源底者,名得靜慮。
[解]此頌則顯示諸婆羅門,是依佛教說的無我勝義修學聖道,有三種不一樣,有兩個是屬於有學,即是未離欲、已離欲,這兩個都是有學。一個是無學,最後到阿羅漢果是無學,這三種不同,這是真梵志。若已究竟到於彼岸的諸婆羅門,名永盡漏。若是還沒離欲界欲,就是沒得色界定,就要如足精進、如手精進,那樣勤精進的人,叫得常委。勇猛無間,能常修習,這是常。無懈無憚,心裏面不懈怠,也沒有恐怖,很尊重這件事,就叫做委。若已離欲得源底者,名得靜慮,就是得到色界四禪。
5)彼永斷一切,愁憂及熾燃,恒住於正念,亦常心解脫。
得靜慮者,永斷一切下分結故,已斷貪欲及瞋恚品,所有一切愁憂熾燃。永盡漏者,永斷修斷諸煩惱故;已善修習四種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脫。彼非作已,數數更作,亦無增勝所應作事,是故說彼名第一義真婆羅門。
[解]得靜慮的人,就是得到色界定無漏的智慧,永斷欲界的五下分結故。對於欲的貪欲、和瞋恚這兩類的煩惱,所有一切的愁憂,就是瞋恚。熾然,就是貪欲,這兩種煩惱完全斷滅。永盡漏者,永久的消滅修道所斷的諸煩惱,已善修習四種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脫,就是無漏的定、慧,達到圓滿的境界的時候。成功以後,不是做完以後,數數的更去做,沒有比此更殊勝的事情所應該作,是故說彼名第一義真婆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