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雜阿含91經


雜阿含9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鬱闍迦,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
  佛告婆羅門:「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為方便具足?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䟽、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為守護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具足。
  何等為善知識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云何為正命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捨,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 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鉢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 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 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如是,婆羅門!四法成就,現法安,現法樂。」
  婆羅門白佛言: 「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佛告婆羅門: 「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何等為信具足?謂:善男子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餘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捨,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云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聖諦如實知,習、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後世安,後世樂。」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方便建諸業,積集能守護,知識善男子,正命以自活。
   淨信戒具足,惠施離慳垢,淨除於迷道,得後世安樂。
   若處於居家,成就於八法,審諦尊所說,等正覺所知。
   現法得安隱,現法喜樂住,後世喜樂住。」
  佛說此經已,鬱闍迦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云何趣入自性?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本性成就涅槃種子。若於爾時有佛出世,生於中國,不生達須蔑戾車中,乃至廣說初得見佛及佛弟子,往詣承事,從彼聞法得初正信、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
[]云何趣入自性?來到佛法裡邊,本身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自性,不共於其他法,單獨有這種體相。就是安住種性的這個補特伽羅,他的本性就是法爾成就這涅槃的無
漏種子。若是在那個時候,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出現世間,有種性的這個補特伽羅也生在佛出世的地方。他不會生到邊地、樂垢穢的種性中。乃至廣說,他能夠把所有塵勞的事情放下,到佛那兒,到佛弟子那兒,能為佛、佛弟子做事情。從佛及佛弟子聽聞正法,得初正信。因為他有這個種性,所以聽聞正法,就得到正信,就是相信苦集滅道的道理。相信有善惡果報,所以,受持清淨的戒法,惡事不做。攝受多聞,攝受就是積集,積集多聞,一直聽佛說法,聽一次再聽一次,就是攝受,就是增長智慧。增長惠捨,有聞所成慧的時候,也就有一點慈悲心,感覺眾生是苦,能夠惠捨自己的財富救護這些貧苦的人,也能供養三寶。調柔諸見,知道自己有我見、我所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是錯誤,就是用佛法調柔自己的邪知邪見。就是開始修五停心,修四念處。開始從凡夫地向聖人地方去,向前進步,叫做趣入,成就信戒聞捨慧。

從是已後由此法受、由此因緣,身滅壞已度此生已,獲得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亦能與彼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轉上、轉勝、轉復微妙為所依止。復由如是轉上轉勝轉復微妙信等諸法,更得其餘殊勝異熟,由此異熟復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
[]1)成就信戒聞捨慧的善根之後,由於信戒聞捨慧這五種法,他能信受奉行。由於此信戒聞捨慧的因緣,身體老病死結束之後,過了這一生以後,又得果報,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果報,屬於這六處範圍內的殊勝的諸根,就是特別強盛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比前一生更殊勝。
2)他前一生聽佛說法得到信心,還不是十分的強,但是那個信心,能作長時的相信佛法,又進一步成就殊勝的正信生起的依止,就是依止前一生的正信,第二生就能成就更殊勝的正信。前一生在佛邊受戒,就給後一生受持淨戒作依止。前一生在佛邊多聞佛法,為後一生攝受多聞作依止。前一生歡喜布施供養三寶,也為後一生增長惠捨的一個依止。前一生相信佛法,用佛法的智慧來化解自己的這些我、我所見,後一生調柔諸見,以前一生調柔諸見作依止。
3)前一生得到信戒聞捨慧,所以,後一生又得到信戒聞捨慧,但是後一生的信戒聞捨慧比前一生進步,叫轉上。轉勝,就是後一生得到的信戒聞捨慧勝過前一生的信戒聞捨慧。轉復微妙,後一生、後一生、再後一生的信戒聞捨慧更殊勝、更微妙、更好。為所依止,總是前一生為後一生的依止,展轉的作依止。
4)復由如是轉上轉勝、轉復微妙信等諸法,更得其餘殊勝異熟。又得後一生、後一生的殊勝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果報,展轉的殊勝。由於現在得到的果報,所以又得到的眼耳鼻舌身意,隨順出世間轉勝的善法,就是順於出世間善根的學習,順於聖道的修習。

如是展轉互為依因,互與勢力,於後後生轉轉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趣入。何以故?若道、若路、若正行迹,能得涅槃能趣涅槃,彼於爾時能昇、能入、能正行履,漸次趣向至極究竟。是故說此名已趣入。如是名為趣入自姓。
[]1)像前面前一生為後一生的因緣,後一生又為後一生的因緣,是展轉地互為依因。前一生為因,就是給後一生的力量,力量逐漸地加強。後一生又後一生展轉地向前進步。乃至到這個時候得到最後有身,凡夫這是最後,再進一步就不是凡夫,所以是最後有身。就是住在這個身體的時候,若再努力的修行,就得涅槃,這叫最後有身。或能趣入正性離生,這樣也是最後有身,就是得初果,這叫做已成熟。是名趣入。
2)什麼原因是這樣子呢?道也好,路也好,也就是人在那上走路的地方叫做行跡。什麼叫做道?能得涅槃的名之為道,就是三十七道品。什麼叫做路?能向涅槃前進。或者說得初果之前有七方便,就是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這三個,加上煖、頂、忍、世第一加上這四個,這七個叫做道。得初果以後,修三十七品叫做路。能得涅槃的是道,能趣涅槃的是路。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走這個道路的時候,能夠向上昇,由凡位入聖位,由初果昇到二果、三果、四果,到最後能入涅槃。什麼是能正行履?就是解釋若正行跡。修學八正道叫做正行,正行就是跡,就是你所履的跡,過去一切聖人所已經走過的道路,你現在也應該這樣走,就是正行跡,就是能正行履。從開始趣入、將成熟、已成熟、乃至初果、二果、三果至四果,是漸次地向前進,到最後究竟圓滿,就是得涅槃。是故說此名已趣入。如是名為趣入自性。
《披尋記》七八一頁:由此法受由此因緣等者:此中法受,謂得正信乃至調柔諸見,於現法中見彼功德心正執受安置成立,故名法受,是即最初趣入。此復能感後世殊勝異熟,故名因緣。言殊勝異熟者:謂即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此與信等諸法展轉為依,後後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是即趣入究竟。如文易知。
[]1)由此法受由此因緣等者:此中法受,謂得正信乃至調柔諸見,就是信戒聞捨慧這五法。於現法中見彼功德,這個修行人現在就感覺到佛法有這種功德,就信受奉行,我決定要做到信戒聞捨慧這五種功德,我要成就他,叫執受。安置成立,將信戒聞捨慧安置在我的心裡面,叫他建立起來,故名叫法受,是即最初趣入。此復能感後世殊勝的異熟,就是果報,故名叫因緣。所以前一生的信戒聞捨慧是後一生果報的因緣。
2)言殊勝異熟者: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所攝的殊勝諸根。就是信戒聞捨慧的因,得到現在的眼耳鼻舌身意,現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又成就信戒聞捨慧,就是展轉為依。後後勝進,總是後來後來一直地向前進超過以前。乃至獲得最後有身,是即趣入究竟,如文易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