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雜阿含715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蓋、七覺分,有食、無食,我今當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
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增廣,是名瞋恚蓋食。
何等為睡眠蓋食?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不樂、欠呿、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
何等為掉悔蓋食?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廣,是名掉悔蓋食。
何等為疑蓋食?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已起疑蓋能令增廣,是名疑蓋食。
譬如:身依於食而得長養,非不食,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長養,非不食。
何等為念覺分不食?謂:四念處不思惟,未起念覺分不起,已起念覺分令退,是名念覺分不食。
何等為擇法覺分不食?謂:於善法選擇,於不善法選擇,於彼不思惟,未起擇法覺分令不起,已起擇法覺分令退,是名擇法覺分不食。
何等為精進覺分不食?謂:四正斷於彼不思惟,未起精進覺分令不起,已起精進覺分令退,是名精進覺分不食。
何等為喜覺分不食?有喜、有喜處法,於彼不思惟,未起喜覺分不起,已起喜覺分令退,是名喜覺分不食。
何等為猗覺分不食?有身猗息及心猗息,於彼不思惟,未生猗覺分不起,已生猗覺分令退,是名猗覺分不食。
何等為定覺分不食?有四禪,於彼不思惟,未起定覺分不起,已起定覺分令退,是名定覺分不食。
何等為捨覺分不食?有三界,謂斷界、無欲界、滅界,於彼不思惟,未起捨覺分不起,已起捨覺分令退,是名捨覺分不食。
何等為貪欲蓋不食?謂:不淨觀於彼思惟,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斷,是名貪欲蓋不食。
何等為瞋恚蓋不食?彼慈心思惟,未生瞋恚蓋不起,已生瞋恚蓋令滅,是名瞋恚蓋不食。
何等為睡眠蓋不食?彼明照思惟,未生睡眠蓋不起,已生睡眠蓋令滅,是名睡眠蓋不食。
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思惟,未生掉悔蓋不起,已生掉悔蓋令滅,是名掉悔蓋不食。
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未生疑蓋不起,已生疑蓋令滅,是名疑蓋不食。
譬如:身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而立。
何等為念覺分食?謂:四念處思惟已,未生念覺分令起,已生念覺分轉生令增廣,是名念覺分食。
何等為擇法覺分食?有擇善法,有擇不善法,彼思惟已,未生擇法覺分令起,已生擇法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擇法覺分食。
何等為精進覺分食?彼四正斷思惟,未生精進覺分令起,已生精進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精進覺分食。
何等為喜覺分食?有喜、有喜處,彼思惟,未生喜覺分令起,已生喜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喜覺分食。
何等為猗覺分食?有身猗息、心猗息思惟,未生猗覺分令起,已生猗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猗覺分食。
何等為定覺分食?謂:有四禪思惟,未生定覺分令生起,已生定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定覺分食。
何等為捨覺分食?有三界,何等三?謂:斷界、無欲界、滅界,彼思惟,未生捨覺分令起,已生捨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捨覺分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食非食
1)問:此貪欲蓋,以何為食?答:有淨妙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淨妙相者,謂第一勝妙諸欲之相。若能於此遠離染心;於餘下劣,亦得離染。如制彊力,餘劣自伏。此復云何?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淨相。由此八處,女縛於男,所謂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由此因緣,所有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
[解]問:這個貪欲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二種食物,一個是以淨妙相作為食物,另一個是對於彼淨妙相的不正思惟,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什麼是淨妙相?就是第一、殊勝、微妙的五欲的相貌。若是行者,對於此第一、殊勝、微妙的五欲相,能夠遠離染污的心;對於其他低劣的五欲,也能遠離染污心。譬如制伏強有力的人之後,其餘劣弱的人自然就能調伏。此第一、殊勝、微妙的五欲的相貌又究竟如何呢?女人身上八處含攝可愛的清淨相。由此八處,女人能將男人束縛,所謂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由此八處的因緣,所有未生起的貪欲會生起,生起之後,會增長,所以名為食。
《披尋記》三五六頁:
有淨妙相等者:色等五欲實唯不淨,唯麤非妙,然由相似淨妙相現,是故說言有淨妙相。若於彼相不淨計淨,顛倒思惟,是名不正思惟。即由此故,能令貪欲未生而生,又多串習,能令貪欲生已增長,是故貪欲以此為食,由長養義是食義故。
cf.雜阿含704經
若不正思惟者,未起貪欲蓋則起,已起貪欲蓋重生令增廣;未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則起,已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重生令增廣...。若比丘正思惟者,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滅;未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不起,已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則斷。
cf.雜阿含715經
1)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2)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增廣,是名瞋恚蓋食。
3)何等為睡眠蓋食?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不樂、欠呿、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
4)何等為掉悔蓋食?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廣,是名掉悔蓋食。
5)何等為疑蓋食?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已起疑蓋能令增廣,是名疑蓋食。
問:此貪欲蓋,誰為非食?答:有不淨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
[解]問:這個貪欲蓋,以什麼為非食,不令其增長?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以不清淨的相為非食,另一個是對於彼不清淨相的真實的觀察,且常常生起此真實的觀察,作為非食。
《披尋記》三五六頁:
有不淨相等者:謂觀內外種種不淨作意生時,不顛倒轉,故名如理。以彼不淨於內於外自能現見去、來、今世不過如是不淨法性故。
[解]有不淨相等者:就是觀察內外種種不淨作意生起的時候,不顛倒的作意開始活動,因此五名為如理。若這樣觀察內外的不淨,自然能夠現前看明白,現在是這樣子、過去也是這樣、未來還是這樣子。不會超過這個不淨法性。
此復云何?謂青瘀等。若觀此身種種不淨雜穢充滿,名觀內身不淨之相。復觀於外青瘀等相種種不淨,名觀外身不淨之相。由觀此二不淨相故,未生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斷,故名非食。
[解]此不淨相又如何呢?就是青瘀等。若是觀察這個身體內,充滿著種種不淨、許多臭穢,名為觀察自身不淨的相貌。又觀察顯現於外的青瘀等相是種種不淨,名為觀自身之外的不淨相。由於觀察這二個內外不淨相的緣故,未生貪欲能令其不生,生起之後,能斷,所以名為非食。
《披尋記》三五七頁:
若觀此身種種不淨等者:觀內身中髮、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膏、肌、髓、腦膜、洟唾、淚、汗、屎、尿,是名內身朽穢不淨。若觀外身青瘀、膿爛、變壞、膨脹、食噉、變赤、散壞、骨鎖等相,是名外身朽穢不淨。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頁)此不淨觀,能與貪欲作斷對治,是故非食。
由於彼相如理作意故,遮令不生;多所修習故,生已能斷。前黑品中,由於彼相不正思惟故,未生令生;多所修習故,倍更增廣。
[解]因為對於彼不淨相,能如理作意的緣故,遮止貪欲心,令其不生;常常如此練習的緣故,已生起的貪欲心,能斷。前面提到的黑品中,因為對於彼清淨相不正思惟的緣故,未生貪欲,令其生起;常常如此練習的緣故,煩惱加倍增長廣大。
2)問:瞋恚蓋,以何為食?答:有瞋恚性、有瞋恚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依於種種不饒益事,心生惱害,名瞋恚性;不饒益事,名瞋恚相。於九惱事不正作意,名不正思惟。如是等事,皆名為食。
[解]問:這個瞋恚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三種食物,一個是以瞋恚性作為食物,第二個是以瞋恚相作為食物,第三個是對於彼瞋恚相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什麼是瞋恚性?依照種種無利益的事,內心生起煩惱,想要傷害別人,名為瞋恚性。什麼是瞋恚相?因為接觸到不饒益事,發動瞋恚的行為,名為瞋恚的相貌。什麼是不正思惟?對於九惱事不能合理的觀察思惟,名為不正思惟。如是等三種事,皆名為瞋恚的食物。
《披尋記》三五七頁:
於九惱事不正作意者:〈決擇分〉說:瞋事亦有十種。依前六事立九惱事。緣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陵本五十五卷八頁)云何六事?謂一、己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所愛有情,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在怨親。於後三中怨親各二,是故建立成九惱事。當知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於中假想施設安立我及有情,不應依彼心生惱害作意、思惟。即彼作意,名為不正作意。
[解]於九惱事不正作意者:決擇分說:有十種瞋事,依照十種前面的六種事,建立九惱事。緣彼九惱事而生起一切的瞋恚,皆名為有情瞋。(陵本五十五卷八頁)什麼是六事?第一,自己的身體,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引發瞋心。第二、三,對所愛、非所愛有情,引發瞋心。第四、五、六,對過去、未來、現在的怨敵或親屬,引發瞋心。在後面這三個中,怨敵與親屬算二個,因此建立為九惱事。應當知道,在這裡邊,都沒有常恆不變的我的體性及沒有有情的體性,只有諸蘊,只有有為法的生滅變化,在此五蘊中,假想、施設、安立這是我及有情,所以不應該依憑著彼九事,內心生起苦惱、傷害。不應該作意、思惟這裡有個我,他令我生氣,這樣的分別,就名為不正作意。
2)問:此瞋恚蓋,誰為非食?答:有仁慈、賢善,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又此慈善,恒欲與他安樂為相,修力所攝。由思擇力所攝作意調伏九惱,以能斷除瞋恚蓋故,經中唯說此為非食。
[解]問:這個瞋恚蓋,以什麼為非食,不令其增長?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以仁慈、賢善為非食,另一個是對於彼仁慈、賢善相貌的真實觀察,且常常生起此真實的觀察,作為非食。什麼是仁慈、賢善的相貌呢?常常想要給別人身安、心樂是其相貌。這樣的仁慈、賢善是經由修習的力量而來的。經由思惟、簡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道理,有力量產生慈心,能調伏九惱。以修習仁慈、賢善能斷除瞋恚蓋的緣故,經中只說此慈善為非食。
3)問:惛沈、睡眠蓋,以何為食?答:有黑暗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
[解]問:這個惛沈、睡眠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二種食物,一個是以黑暗相作為食物,第二個是對彼黑暗相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
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光明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
[解]問:這個惛沈、睡眠蓋是以什麼作為非食?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以光明相作為非食,第二個是對彼光明相正思惟作為非食,且常常生起此正思惟,作為非食。
光明有三種,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
[解]光明有三種:一、治暗的光明,二、法的光明,三、依身的光明。
治暗光明,復有三種:一、在夜分,謂星月等。二、在晝分,謂日光明。三、在俱分,謂火珠等。
[解]什麼是治暗的光明呢?有三種:一、在夜晚,就是天上的星宿、月亮等。二、在白天,就是太陽的光明。三、在白天與晚上,就是火珠、燈火等。
法光明者,謂如有一,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或復修習隨念佛等。
[解]什麼是法的光明呢?譬如有一類人,隨其所聽聞、所思惟、所觸證的法去作觀察,或修習隨念佛、法、僧等。
《披尋記》三五八頁: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者:於法受持,是名所受。於法思惟,是名所思。於法觸證,是名所觸。隨此所生聞、思、修慧與光明想相應而轉,能正對治諸所治法,令心清淨,由是故能觀察諸法,名法光明。
《披尋記》三五九頁:或復修習隨念佛等者:此中等言,等取法僧。〈聞所成地〉說: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陵本十四卷二十頁)如是隨念治心沈沒,名法光明。
依身光明者,謂諸有情自然身光。
[解]什麼是依身的光明呢?諸有情自然身體上的光明。
當知初明,治三種暗:一者、夜暗,二者、雲暗,三者、障暗,謂窟宅等。法明能治三種黑暗。由不如實知諸法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於佛、法等亦復如是。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證觀察,能治惛沈、睡眠黑暗,以能顯了諸法性故。
[解]應當知道治暗的光明,能對治三種黑暗:一者、夜晚的暗,二者、雲遮住所造成的暗,三者、障覆而形成的暗,就是洞窟、舍宅等。法光明也能對治三種黑暗,哪三種?由於不能如實了知諸法因緣生的緣故,對於過去、未來、現今此三種,生起許多的疑惑,對於佛、法、僧等,也是這樣。在這裡,對於過去、未來、現今及對於佛、法、僧的無明及疑惑,都名為黑暗。又體證禪定之後的觀察慧,能治惛沈、睡眠的黑暗,為什麼?因為能夠顯現、明了諸法的緣故。
4)問:掉舉、惡作蓋,以何為食?答:於親屬等所有尋思,於曾所經戲笑等念,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
[解]問:這個掉舉、惡作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三種食物,一個是對於親屬、國土、不死的尋思而作為食物。第二個,是對於曾經經過的戲笑等憶念而作為食物。第三個,是對彼親屬、國土、不死、曾所經戲笑等相,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
親屬尋思者,謂因親屬或盛或衰,或離或合,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國土尋思者,謂因國土盛衰等相,廣如前說。不死尋思者,謂因少年及衰老位諸有所作,或利他事,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
[解]什麼是親屬尋思呢?因為親屬或是興盛,或是衰敗;或分離,或和合,發出欣樂、憂慼的內心活動,內心生起籌劃、考慮等。什麼是國土尋思呢?因為過去所住的地方,或是興盛,或是衰敗等相,詳說如同前面。什麼是不死尋思呢?因為此行者目前是少年,或者是衰老的狀況,在僧團裏面作許多事,或利益他人的事情,發出欣樂、憂慼的內心活動,內心生起籌劃、考慮等。
笑者,謂隨有一,或因開論,或因合論,現齒而笑,歡聚啞啞。戲者,謂雙陸、摴蒱、弄珠等戲。或有所餘種類歡樂,謂互相受用,受用境界,受諸快樂,或由同處,或因戲論,歡娛而住。所行事者,謂相執持手、臂、髮等,或相摩觸隨一身分,或抱或嗚,或相顧眄,或作餘事。
[解]什麼是笑呢?就是有一類人,或是因為他人廣開言論,或是因為善說譬喻,露出牙齒而笑,或是歡樂聚會的笑聲。什麼是戲呢?就是雙陸、摴蒱、弄珠等賭博的遊戲。或有其餘種類的歡樂是什麼?就是互相受用,受用五欲的境界,受用種種快樂,或由於同在一處所,或是因為言論,歡娛而住。什麼是所行事呢?謂互相執持手、臂、髮等,或互相摩觸身體的任一部份,或擁抱或接嗚,或互相顧眄,或作餘事。
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奢摩他,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奢摩他者,謂九種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攝諸法。謂於自他若衰、若盛。可厭患法,心生厭離、驚恐、惡賤,安住寂靜。[解]問:這個掉舉、惡作蓋是以什麼作為非食?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以奢摩他作為非食,第二個是對彼奢摩他正思惟作為非食,且常常生起此正思惟,作為非食。什麼是奢摩他呢?就是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這九種住心,及在奢摩他中所包括的心、心所。對於自己、或他人,若是衰敗,若是興盛,都是可厭患法,對於這些,要生起厭離心,驚恐心,惡賤心,將心安住於止觀的所緣境,令心寂靜。
《披尋記》三六一頁:謂於自他若衰若盛可厭患法等者:自他衰損有多差別:謂病衰損,壽命衰損,眷屬衰損,財寶衰損,病、病法性,死、死法性,復有一類淨戒衰損,正見衰損。由是因緣,彼諸眾生於現法中住諸苦惱,於當來世往諸惡趣,是名衰損可厭患法。又諸興盛者:雖現法中住諸安樂,於當來世往諸善趣,而是無常;於彼無常現可證得。若有領受興盛事者,後時衰損定當現前;諸有領受衰損事者,後時興盛難可現前。諸興盛事,皆是難得易失壞法,由是當知諸興盛事亦是可厭患法。若於如是若衰若盛可厭患法,或見或聞應自思惟:我今於是生死流轉未般涅槃,未解脫心,難可保信如是衰損興盛二法勿現我前,勿彼因緣,令我墮在如是處所,生起猛利剛疆辛楚不適意苦,即由此事增上力故,我當至誠喜樂於斷,修不放逸。又我如是多安住故,當於無義能作邊際。依此說言心生厭離驚恐惡賤,安住寂靜。此中諸義,皆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二卷二頁)又復厭離,謂於二種。驚恐,謂於衰損。惡賤,謂於興盛。如是差別應知。
5)問:疑蓋,以何為食?答:有去、來、今,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謂我於過去為有、為無,廣說如上。不正思惟者,謂不可思處所攝思惟。不可思處者,謂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間思惟。若於自處,依世差別思惟我相,名我思惟。若於他處,名有情思惟。若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處,名世間思惟,謂世間常,或謂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
[解]問:這個疑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二種食物,一個是我過去世、未來、現在如何等而作為食物。第二個,是對彼三世等相,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就是說:我在過去的時候是有嗎?是沒有呢?廣說如前面十二緣起所說。不正思惟是什麼呢?對於不可以去思惟的境界,偏要去思惟。不可以去思惟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我思惟、有情的思惟、世間的思惟,這三種思惟是不可思惟的。什麼是我思惟呢?若於自己這個境界,依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差別,思惟這個我,究竟是怎麼回事?什麼叫做我?我又是怎麼回事?這叫做我思惟。什麼是有情的思惟呢?若是對於別的眾生又是怎麼一種情形?是過去、現在、未來又怎麼怎麼的,這叫做有情的思惟。什麼是世間的思惟呢?若是對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處,名為世間思惟。思惟世間是常的、永久的,或是說世間是無常的,或者是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這叫做世間思惟。
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緣、緣起,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
[解]問:這個疑蓋是以什麼作為非食?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有因緣、有所緣緣、有等無間滅緣、有增上緣作為非食,第二個是對彼緣、緣起正思惟作為非食,且常常生起此正思惟,作為非食。
由彼觀見唯有於法及唯法因,唯有於苦及唯苦因故;所有一切不正思惟為緣無明,於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斷。
[解]由於彼行者觀見緣起的道理,在五蘊中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不是梵天、大自在天所生,只是因緣所生法,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及只有法的因,就是無明緣行;有無明緣行,所以有識、名色、六處、觸、受。於中只有苦,就是生、老、死;及只有苦的因故,就是愛、取、有。因為思惟緣起法的緣故,所有一切不正思惟所引起的無明,對於三世境界的種種疑惑,未生起的話,不會生起,已生起的疑惑,能斷除。
若不如理而彊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總說此二,名不正思惟。
[解]若是對於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間思惟等不合道理的地方,而強要作意;對於緣起法這些合於道理的地方,而不作意。總要的說此二種,名為不正思惟。
若於是中,應合道理;應知是處,名為如理,謂於闇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非不如理。於餘處所,亦有所餘如理作意。
[解]若是在這裡作意,是合乎道理的;應該知道在此處作意,名為如理。在黑暗中,作意於光明想,由此方法,就是如理,不是不合道理的。在其他四個蓋的情況,亦有其他的合理的作意:在貪心的情況下,修不淨觀;在瞋心的情況下,修慈悲觀;在多尋思的情況下,修入出息。
cf.放逸
[論說]云何放逸?謂略而言,若邪思惟,若邪尋思,若邪戲論,是名放逸。
1)cs407:思惟世間
當知若於不應思處而強思惟,名邪思惟。謂或思惟:我於過去世為曾有邪?乃至廣說。於未來世,於內猶豫,我為是誰?誰當是我?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是沒已當往何所?
2)cs408:世間有常,或謂世間無常...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或思世間,謂世間常乃至廣說。如是或謂世間有邊,乃至廣說。或思有情,謂命即身,乃至廣說。或思有情業果異熟,謂妄思惟,此作此受,乃至廣說。或復思惟,諸靜慮者靜慮境界,或思諸佛諸佛境界,如來滅後若有若無,乃至廣說。
彼由世俗、勝義善巧,於是一切,二因緣故不應思惟:一、非思惟所緣境故,二、由其事無所有故。若有思求非思境事,或有思求無所有事,如是一切皆無所得,唯有令心轉增迷亂。若於此中,不如正理強思惟者,雖有一類,由宿因力,或起厭離,或起厭離相應作意緣實境界,於其中間暫爾現行,而復於彼見為過患生不實想。如是思惟世間等法,能引無義。
3)cs409:或有貪覺覺者,或瞋覺覺者,或害覺覺者
cs410:親里覺,國土人民覺,不死覺
邪尋思者,當知即是欲等尋思。
4)cs411-415:
邪戲論者,復有六種:謂顛倒戲論,唐捐戲論(cs411),諍競戲綸(cs412),於他分別勝劣戲論(cs413),分別工巧養命戲論(cs414),耽染世間財食戲論(cs415)。如是一切,總名放逸。為欲斷除此放逸故,如來親自為教誨者,為堪受化補特伽羅,聞已速能斷諸放逸。T30,844c
2.覺支
1)復次、於能隨順覺支法中,略有二種無倒作意,當知總與覺支為食。何等為二?一、正作意,二、數作意。與此相違,當知非食。T30,864c
2)七覺支(T30,444c)
此復云何?謂七覺支。諸已證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名覺支。即此七種如實覺支,三品所攝。謂三覺支奢摩他品攝,三覺支毘缽舍那品攝,一覺支通二品攝,是故說名七種覺支。謂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此三觀品所攝;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此三止品所攝;念覺支一種,俱品所攝,說名遍行。
[解]1)成就五根、五力,就是達到世第一之後,又怎麼樣呢?就是在世第一一剎那以後,就有七覺支出現。就是很多的已經證入到法性的時候、證入到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在這裏面離一切相的境界的這個人。成就證入法性的這個人,有什麼特別呢?就是成就如實的覺悟的智慧,就如色受想行識的真實相而能覺悟的那個智慧,也就是無常、無我的智慧,用這個七種法為支,叫做覺支。這七支能幫助你覺悟苦集滅道,故叫做覺支。七覺支的位置,是在見道這個時候,就是見到真理。廣說就是有七覺支,略說就是有五支。
一、覺所依支,覺悟真理的智慧,它要有所依,依賴一件事才能出現的,就是念。聖道智慧的所依止處,要有念。覺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智慧在見真理的時候,要有念的心所,要把這個法門顯現在你的心裏面,叫做念。
二、覺自性支,覺本身的這一部分,就是擇法,就是觀擇一切法的清淨無我的智慧。這是覺支的本體、本身上的事情。
三、覺出離支,這個清淨的智慧,能出離煩惱,從煩惱裏面出來。為什麼有這種能力呢?就是精進的關係,不精進還是不成就。
四、覺利益支,得到覺以後有什麼好處呢?就是生歡喜心,心裏面歡喜。這是你有這樣的希望,希望成就了,就得歡喜。
五、覺無染支,就是清淨智慧、沒有污染這一部分。這無染支有三種不同,一個輕安、一個定、一個捨。如實覺慧用這七覺支為支,擇法覺支是覺的自性,其餘的,都是支助這個覺支的成就。
2)即此七種如實覺支,三品所攝,就是分三類,就能包括七覺支。七覺支裏面,有三個覺支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又有三個覺支是屬於觀這一類。有一個覺支通於奢摩他品,也通於毘缽舍那品。把這三種分法合在一起,就是七覺支。
3)七種覺支,分成三品,是怎麼分法呢?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此三是屬於觀。擇法覺支,是覺的自性。精進覺支,就是不斷努力地修止觀。喜覺支,成功了心裏歡喜。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這三個覺支,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的。安覺支就是輕安樂,是因為你得到未到地定以上,得到初禪、二禪、三禪裏面就有輕安樂。定覺支,這個修行人,已經得初禪,或者得二禪,得三禪、得四禪,也可能四禪不具足,只是具足一禪、二禪。捨覺支,也是形容這個定,就是不執著。這三個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的。念覺支一種,攝於止也攝於觀,它活動的空間大,止也有念活動的空間,觀也有念的活動,所以念心所比較寬。
彼於爾時,最初獲得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迹。已永斷滅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修習三蘊所攝八支聖道。此中,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正語、正業、正命,戒蘊所攝;正念、正定,定蘊所攝。
[解]1)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最初所得的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跡,就是初開始,就是初果,他不是無學,還有學,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地修止觀,所以叫有學。在這個時候得未曾有,能見到苦集滅道四種道理。跡就是道路,七覺支是見聖諦的道路。
2)成就七覺支有什麼功德呢?永久地消除見道位所攝的一切煩惱,把見道的煩惱完全消滅;簡單說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還剩下來修道所斷的煩惱還在,為了消除修道所斷的煩惱,就是要修習三蘊所攝的八支聖道。三蘊就是戒定慧。
3)這八聖道裏面有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這三法,是屬於智慧這一類。八正道裏面還有三個,就是正語、正業、正命,在三增上學裏面是屬於戒蘊,屬於戒法。八正道裏面有正念、正定,是屬於定蘊所攝。
3.斷界、無欲界、滅界(cs715)-T30,0433b,775a
3.1.云何諸界?(T30,0433b)
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斷界。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滅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
[解]諸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種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什麼叫做斷界呢?初入聖道,成就無我的智慧,見到諸法寂滅相的時候,這時候斷除一切的煩惱心,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從來也沒有斷過,現在是初開始斷煩惱,所以名之為斷。什麼叫做離欲界呢?得初果以後,繼續向前修學聖道,就斷五下分結裡面的貪、瞋這二種煩惱斷掉的時候,就遠離欲界,到色界。什麼叫做滅界呢?一切有漏種子都滅,一切有漏的種子叫做依,因為煩惱的現行依種子為所依,一切愛見的煩惱所依止的煩惱、所依止的種子全面的滅掉,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種子也滅。前面是解釋什麼叫做三界,以下說修止觀。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思惟斷界、離欲界、滅界這三界的寂靜,也就是把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全面的滅除,這時候心裡面是寂靜,再沒有煩惱賊在心裡面搗亂,心裡面寂靜。無論什麼時候,心裡面都是安隱的,沒有災患來苦惱他。這三界的寂靜不是自然的,是要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才可以,也就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修無常觀。
3.2.五離繫品界(T30,775a)
復次、依出世道作意修中,有五離繫品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謂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無欲界。即此唯有餘依故,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依滅故,名為滅界,亦名無餘依涅槃界。即此五界,由一切行永寂靜故,名諸行止。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及與隨眠皆遠離故,說名為空。由一切相皆遠離故,名無所得。於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所有貪愛皆遠離故,名為愛盡。於無欲界,所有欲貪皆遠離故,名為無欲。於滅界中,及於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應皆永滅故,皆寂靜故,隨其次第,說名為滅,亦名涅槃。又於斷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厭。於無欲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離欲。於滅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滅。
[解]復次,依照出世間道作意修中,有五種離繫品界。什麼是離繫品類的五種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
1)什麼是斷界?因為見道所斷諸行斷的關係,名為斷界。
2)什麼是無欲界?因為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無欲界。
4)什麼是有餘依涅槃界?就是見修二道已斷煩惱,這個修行人尚有剩餘的所依身的關係,名為有餘依涅槃界。
3、5)什麼是無餘依涅槃界?這個所依的身心滅盡的緣故,名為滅界,也稱為無餘依涅槃界。
6)什麼是諸行止息?就這五種界,由於五蘊諸行永遠寂靜的緣故,名為諸行止息。
7)什麼是空?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就是纏,隨眠就是粗重,都遠離的緣故,說名為空。
8)什麼是無所得?由於一切有為相,都遠離的緣故,名為無所得。
9)什麼是愛盡?就是在見道所斷煩惱的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的所有貪愛都遠離不現行的關係,名為愛盡。就是不希望、不尋求未來的五蘊事的關係。
10)什麼是離欲?對於現前受用的五欲境界,沒有歡喜、快樂。或是在無欲界,所有色界與無色界的欲貪都遠離的關係,名為無欲。這愛盡與離欲這二項顯示說明是有餘依涅槃。
11)什麼是滅、涅槃?在滅界中,以及在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相應都永遠滅盡的關係,都寂靜的關係,隨其次第,說名為滅。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說為涅槃。
12)又,對於斷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厭。
13)對於無欲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離欲。
14)對於滅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