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1092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鬱鞞羅聚落尼連禪河側,於菩提樹下成佛未久。
1)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鬱鞞羅聚落尼連禪河側,於菩提樹下成佛未久,我當往彼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說偈言:「獨入一空處,禪思靜思惟,已捨國財寶,於此復何求?若求聚落利,何不習近人?既不習近人,終竟何所得?」
2)爾時,世尊作是念:「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已得大財利,志足安寂滅,摧伏諸魔軍,不著於色欲。獨一而禪思,服食禪妙樂,是故不與人,周旋相習近。」
3)魔復說偈言:「瞿曇若自知,安隱涅槃道,獨善無為樂,何為強化人?」
4)佛復說偈答言:「非魔所制處,來問度彼岸,我則以正答,令彼得涅槃,時得不放逸,不隨魔自在。」
5)魔復說偈言:「有石似凝膏,飛烏欲來食,竟不得其味,損觜還歸空,我今亦如彼,徒勞歸天宮。」魔說是已,內懷憂慼,心生變悔,低頭伏地,以指畫地。魔有三女:一名愛欲、二名愛念、三名愛樂,來至波旬所而說偈言:「父今何愁慼,士夫何足憂?我以愛欲繩,縛彼如調象,牽來至父前,令隨父自在。」魔答女言:「彼已離恩愛,非欲所能招,已出於魔境,是故我憂愁。」時,魔三女身放光焰,熾如雲中電,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我今歸世尊足下,給侍使令。」爾時,世尊都不顧視,知如來離諸愛欲,心善解脫。如是,第二、第三說。時,三魔女自相謂言:「士夫有種種隨形愛欲,今當各各變化,作百種童女色,作百種初嫁色,作百種未產色,作百種已產色,作百種中年色,作百種宿年色,作此種種形類,詣沙門瞿曇所,作是言:『今悉歸尊足下,供給使令。』」作此議已,即作種種變化,如上所說,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歸尊足下,供給使令。」爾時,世尊都不顧念,如來法離諸愛欲。如是,再三說已。時,三魔女自相謂言:「若未離欲士夫,見我等種種妙體,心則迷亂,欲氣衝擊,胸臆破裂,熱血熏面,然,今沙門瞿曇於我等所都不顧眄,如其如來離欲、解脫,得善解脫想,我等今日,當復各各說偈而問。」
6)復到佛前,稽首禮足,退住一面,愛欲天女即說偈言:
「獨一禪寂默,捨俗錢財寶,既捨於世利,今復何所求?
若求聚落利,何不習近人?竟不習近人,終竟何所得?」
7)佛說偈答言:「已得大財利,志足安寂滅,摧伏諸魔軍,不著於色欲,是故不與人,周旋相習近。」
8)愛念天女復說偈言:
「多修何妙禪,而度五欲流?復以何方便,度於第六海?
云何修妙禪,於諸深廣欲,得度於彼岸,不為愛所持?」
9)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身得止息樂,心得善解脫,無為無所作,正念不傾動。
了知一切法,不起諸亂覺,愛恚睡眠覆,斯等皆已離。
如是多修習,得度於五欲,亦於第六海,悉得度彼岸。
如是修習禪,於諸深廣欲,悉得度彼岸,不為彼所持。」
10)時,愛樂天女復說偈言:「已斷除恩愛,淳厚積集欲,多生人淨信,得度於欲流,開發明智慧,超踰死魔境。」
11)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大方便廣度,入如來法律,斯等皆已度,慧者復何憂。」
12)時,三天女志願不滿,還詣其父魔波旬所。
時,魔波旬遙見女來,說偈弄之:
「汝等三女子,自誇說堪能,咸放身光焰,如電雲中流。
至大精進所,各現其容姿,反為其所破,如風飄其綿。
欲以爪破山,齒齧破鐵丸,欲以髮藕絲,旋轉於大山。
和合悉解脫,而望亂其心,若能縛風足,令月空中墮。
以手抒大海,氣歔動雪山,和合悉解脫,亦可令傾動。
於深巨海中,而求安足地,如來於一切,和合悉解脫,正覺大海中,求傾動亦然。」時,魔波旬弄三女已,即沒不現。 |
1)獨臻阿練若,靜慮棄珍財,為別有方求,為窺窬封邑,何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2)得義心寂靜,摧妙色魔軍,我獨處思惟,受最勝安樂,故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2-1)此因天女所問伽他。言得義者,略有二種,一者證得沙門果義,二者證得聖神通義。由初得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第二得義,證八解脫,寂靜思惟,現法樂住。
2-2)又初得義,降伏可愛妙色魔軍。第二得義,獨處思惟,受勝安樂。此中意辯聖神通義。所以者何?謂如有一,為欲成辦聖神通義,為令解脫清淨圓滿,依十遍處方便修行。由此因緣,令遍處定清淨圓滿,亦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亦能成辦聖神通義。
2-3)彼既了知此成辦已,便自通達我義已辦,沙門果義亦得成就,是真沙門。於求財者,深修厭毀;於諸城邑交遊等處,了知其初、了知過患、了知出離,亦能了知趣出離行。生彼因緣說名為初。無常眾苦變壞法性,是名過患。欲貪調伏、斷除、超越,名為出離。聖八支道,名趣出離行。
2-4)若有於彼不見其初,乃至不見趣出離行,由是因緣,於具珍財有情等處,不能厭毀,城邑交遊,周旋不絕,而謂彼為心得寂靜,於出居家證八解脫、靜慮定者,內心寂靜,反生誹謗。由是彼於內心寂靜,則不堪能善見、善知、善鑒、善達。若第一義內心寂靜與此相違,則能善見乃至善達。
3)云何苾芻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云何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
此因天女所問伽他。暴流有六,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
4)身輕安心善解脫,無作繫念不傾動,了法修習無尋定,憤愛惛沈過解脫。
4-a1)佛聖弟子、有學見跡,於隨順喜眼所識色,不住於愛。於隨順憂眼所識色,不住於恚。於隨順捨眼所識色,數數思擇,安住於捨。彼設已生或欲貪纏,或瞋恚纏,或愚癡纏,三身為緣所謂喜身、憂身、捨身,而不堅著,乃至變吐。由是因緣,於屬三身諸煩惱纏,得不現行,輕安而住,如是名為得身輕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脫,由彼隨眠未永斷故。
4-a2)彼於後時,又能永斷屬彼隨眠,即於屬彼諸煩惱中,遠離隨縛,如是乃名即於三身貪、瞋、癡所,心善解脫。如於眼所識色,乃至於身所識觸,當知亦爾。如是已斷五下分結,越五暴流,謂越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越身暴流能覺諸觸。
4-b1)如是越度五暴流已,餘有第六意暴流在。為當越度,復修無作、無動、繫念。云何無作?謂於涅槃心生願樂,不為我慢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又不為彼計我、我所當來是有,乃至我當非想非非想等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
4-b2)云何無動?謂不為彼上分諸結纏繞其心,無動、無變,亦無改轉。又於隨一寂靜諸定,不生愛味、戀慕、堅著。
4-b3)云何繫念?謂為斷彼上分諸結,於其內身住循身觀,如是乃至廣說念住。彼由如是修無作故,斷諸生愛。修無動故,斷諸定愛。此離現行,說名為斷。修繫念故,為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修習對治。如是修習無作、繫念、不傾動故,能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是名越度第六暴流,謂意暴流能了諸法。
4-b4)復有差別,云何無動?言無動者,是慈善根,無瞋性故。由此因緣,諸聖弟子於薩迦耶斷除邪願,修奢摩他、毘鉢舍那。由彼慈故,修奢摩他。由念住故,修毘鉢舍那。如是正修行者,於能隨順斷上分結三心修習,速得圓滿。謂於上身無耽染心,於下有情無憤恚心,不放逸者於上下境無染污心。餘如前說。如是名為越五暴流當度第六。
4-c1)云何了法?謂於苦法,能了、能觀。於集、滅、道法,能了、能觀。
4-c2)云何修習於無尋定?謂能了知如是法已,又復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或於阿練若處,或於樹下空閑,於隨順喜眼所識色所有喜身、於隨順憂眼所識色所有憂身、於隨順捨眼所識色所有捨身,於此所緣無欲尋纏,心多安住,乃至亦無所生家世相應尋纏,心多安住。
4-c3)設起欲尋乃至家世相應尋等,即能如實了知、出離,不為欲尋之所障礙,乃至不為家世相應尋所障礙,而能靜慮、審慮、諦慮。
4-d)由此方便、由此道修,能斷喜身染愛過失,能斷憂身憤恚過失,能斷捨身惛沈過失。諸纏斷故,身得輕安。隨眠斷故,於欲界繫三身染污心善解脫。彼於爾時名已越度廣大欲愛,謂於諸色乃至諸觸遍流行愛、若和合愛、若增長愛、若不離愛、若不合愛、若退減愛、若別離愛,或於欲界復受生愛。
5)如是苾芻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
|
1)獨臻阿練若,靜慮棄珍財,為別有方求,為窺窬封邑,何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2)得義心寂靜,摧妙色魔軍,我獨處思惟,受最勝安樂,故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解]天女問佛:你單獨一個人也沒有伴侶,到阿練若處。靜慮坐禪,棄捨世間上的財富,那是另有歡喜的事情是你所求?或是在這裏等待國王給你一塊地?為什麼都不和人來往?一個徒弟也沒有,也沒有伴侶,究竟你想做什麼呢?佛回答:得義心寂靜,摧妙色魔軍,我獨處思惟,受最勝安樂,故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2-1)此因天女所問伽他。言得義者,略有二種,一者證得沙門果義,二者證得聖神通義。由初得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第二得義,證八解脫,寂靜思惟,現法樂住。
[解]這個頌是因為天女所問而有的伽他。什麼是得義?略有二種得義。一者、證得沙門果義,就是成就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二者、證得聖神通義,成就聖人的神通。由第一證得沙門果,超越一切生死大苦,就是得到無我、我所的智慧,超越生死的大苦,不再流轉生死。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利益,得到這樣的義。第二證得聖神通義,成就八解脫,寂靜裏面有智慧的思惟,這是一個大安隱處、大安樂處,所以叫現法樂住。
2-2)又初得義,降伏可愛妙色魔軍。第二得義,獨處思惟,受勝安樂。此中意辯聖神通義。所以者何?謂如有一,為欲成辦聖神通義,為令解脫清淨圓滿,依十遍處方便修行。由此因緣,令遍處定清淨圓滿,亦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亦能成辦聖神通義。
[解]又初證得沙門果義,降伏可愛的、妙色的魔軍,內心的愛著就是魔軍。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能將愛破除、調伏,所以叫降伏可愛妙色魔軍。第二得義,一個人在寂靜處思惟受勝安樂,就是在八解脫裏面,受勝妙的、安樂的境界,這就叫做證得聖神通義。現在這個文裏面說得義,就是聖神通義。為什麼?譬如有一類人,為了想要成辦聖神通義,這位修行人已經成就八解脫,但是還不清淨圓滿,為了使令所成就的八解脫更清淨圓滿的關係。依十遍處的方法修行,就是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再加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這樣用功修行,使令遍處定裏邊清淨而圓滿。清淨,就是自在,入、住、出都得自在,就叫清淨。或是說超越下地的災患,就叫清淨。十遍處定常常的修行清淨圓滿,同時也使令八解脫展轉地、更進一步地得到清淨的圓滿、鮮白的圓滿。鮮白,對於這個功德沒有愛著心,叫做鮮白。成就八解脫,進一步修八勝處,再進一步修十遍處,成辦聖人的神通,就是俱解脫阿羅漢。
《披尋記》六六○頁:為令解脫清淨圓滿等者:此中解脫,謂八解脫。如〈三摩呬多地〉已釋。(陵本十二卷五頁)依十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是名方便修行。若於遍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名遍處定清淨圓滿。〈三摩呬多地〉說:八色遍處善清淨故,能引賢聖勝解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由識遍處善清淨故,便能引發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由空遍處善清淨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陵本十二卷八頁)如是名能成辦聖神通義。又遍處定清淨圓滿,於諸解脫最為後邊,由此名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
[解]為令解脫清淨圓滿等者:此中解脫,指八解脫。如〈三摩呬多地〉已經解釋過。依十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十遍處是所應該勝解的一個所緣境,常常在定裏邊思惟觀察,就能夠發生出來遍的勝解,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這個境界廣大周普,所以叫做遍勝解,是名方便修行。若是在十遍處定裏邊修行,最後能夠成就,隨順你想要那樣子就那樣顯現,就叫做遍處定清淨圓滿。〈三摩呬多地〉說:八色遍處善清淨故,能引賢聖勝解神通。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這個八色的遍處,修得很清淨、很圓滿,能引發賢、或者聖的勝解的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能隨意轉變。由識遍處善清淨故,便能引發無諍三昧、願智、無礙解等。由空遍處善清淨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如是名能成辦聖神通義。又遍處定清淨圓滿,對於八解脫來說,就是到最後圓滿的境界。由此名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
2-3)彼既了知此成辦已,便自通達我義已辦,沙門果義亦得成就,是真沙門。於求財者,深修厭毀;於諸城邑交遊等處,了知其初、了知過患、了知出離,亦能了知趣出離行。生彼因緣說名為初。無常眾苦變壞法性,是名過患。欲貪調伏、斷除、超越,名為出離。聖八支道,名趣出離行。
[解]這位修行人既然了知這個聖神通已經成辦,自己明白,我的目標已經圓滿成就。沙門果義也成就。若聖神通義成就,沙門果義也成就,就是俱解脫的境界,這個是有真實義的沙門。對於內心想要世間欲,深深的修、思惟這件事是可厭、是可呵責的。對於城邑交遊,各地方跑,同人做朋友,了知這件事的初,了知道那件事是有過患,知道出離,也知道進到無過患的地方的方法,就是八正道。城邑交遊是生彼諸欲的因緣,說名為初。什麼是過患呢?所遇的這些事情都是因緣生法,要變化,就有很多的苦,是屬於變壞法性,現在還沒有變,但是它的體性是變壞。若有欲才苦,若變化就苦。若沒有欲的時候,心裏不苦,變以後,心裏也不苦。什麼是出離?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什麼是趣出離行?能得聖果,就是八正道。修八正道的時候,從凡夫地向前進,進向聖人的境界。
《披尋記》六六○頁:生彼因緣說名為初者:此中彼言,所謂諸欲。城邑交遊,能生諸欲,故名因緣。此說依處為因緣故。
[解]生彼因緣說名為初者:此中彼言,所謂諸欲。生彼因緣,就是生彼諸欲的因緣。生彼諸欲的因緣是什麼?就是城邑交遊,能生諸欲。各地方去同人家聯絡,就能引生各式各樣的欲。城邑的交遊是生諸欲的一個因緣。欲生起的依處,就是欲生起的因緣。叫做了知其初。
《披尋記》六六○頁:無常眾苦變壞法性者:此謂諸欲是無常性、是眾苦性、及是變壞法性;由過去世已變壞故,未來、現在是應變壞法故。
《披尋記》六六○頁:欲貪調伏、斷除、超越者:〈攝異門分〉說:毗奈耶,由了相、勝解作意;斷,由遠離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如是次第三相差別應知。
[解]欲貪調伏、斷除、超越者,〈攝異門分〉說:調伏,由了相、勝解作意。怎麼樣能調伏呢?要明了欲是苦惱相,是無常相、是苦惱相。然後修止觀得勝解作意,這叫做調伏。若是斷欲貪,就要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才能夠超越。如是次第,三相差別應知。
2-4)若有於彼不見其初,乃至不見趣出離行,由是因緣,於具珍財有情等處,不能厭毀,城邑交遊,周旋不絕,而謂彼為心得寂靜,於出居家證八解脫、靜慮定者,內心寂靜,反生誹謗。由是彼於內心寂靜,則不堪能善見、善知、善鑒、善達。若第一義內心寂靜與此相違,則能善見乃至善達。
[解]若是有一位修行人,對於城邑、交遊這些事情,不見其初,乃至不見趣出離行。由是因緣,對於具珍財有情等處,不會厭離,不知道呵斥自己。從這裏到那裏、從那裏到這裏,各處跑而不能停下來。而對於不這樣做的人,出家而得八解脫靜慮定的人、內心寂靜的人,反生誹謗。由這樣,他對於內心的寂靜境界,不知道內心寂靜的樂,不能善見心寂靜的樂。不能善知、不能善鑒、不能善達心寂靜的功德勝利。或者是不知道、不能善見其苦,不善知集,不能善鑒滅,不能善達八正道。若是能夠得沙門果,內心裏面寂靜。與前面這個事是不同,能善見乃至善達,就能夠得心寂靜。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略示諸受欲者、樂雜住者,非第一義內心寂靜。若有證得八解脫定,離諸愛味,名第一義內心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解]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略示諸受欲的人,歡喜雜住的人,不是第一義內心寂靜。若有證得八解脫定的人,離諸愛味,名第一義內心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3)云何苾芻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云何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
[解]出家人內心多數是安住在哪裏呢?如何越過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個暴流,當度第六個暴流?由眼根發眼識,流出來貪瞋癡,這就是暴流。出家人怎麼樣超越五個暴流?怎麼樣能夠渡過第六個暴流?什麼是已經得到定以後,能夠超越廣大的欲愛,但是沒有得腰舟?
此因天女所問伽他。暴流有六,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
[解]這是因為天女提出那麼多的問題,所以佛回答,暴流有六,哪六個呢?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這是六根,從六根裏面流出六識,從六識流出來種種的煩惱,就像暴流,不容易過去。
4)身輕安心善解脫,無作繫念不傾動,了法修習無尋定,憤愛惛沈過解脫。
5)如是苾芻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
[解]身輕安心善解脫,這是一個方法。無作繫念不傾動,這是一個方法。了法修習無尋定,這是個方法。憤恨、愛、惛沈,過去,就解脫。
4-a1)佛聖弟子、有學見跡,於隨順喜眼所識色,不住於愛。於隨順憂眼所識色,不住於恚。於隨順捨眼所識色,數數思擇,安住於捨。彼設已生或欲貪纏,或瞋恚纏,或愚癡纏,三身為緣所謂喜身、憂身、捨身,而不堅著,乃至變吐。由是因緣,於屬三身諸煩惱纏,得不現行,輕安而住,如是名為得身輕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脫,由彼隨眠未永斷故。
[解]佛聖弟子,在有學裏面,若是見跡、見道,就是初果聖人如何安住正念?眼所了別的色,能令人生歡喜心,叫做隨順喜眼所識色。這個修行人不生於愛,因為觀察色是苦、空、無常、無我,不值得生愛,所以不住於愛,叫做正念。眼所識色,隨順你的憂,令內心憂愁。這個修行人心裏面不恚,因為觀察色是苦、空、無常、無我,使令心安住在第一義諦,安住在聖道,不在塵勞的境界上虛妄分別。這樣住於正念,不生恚心。眼所識色,心也不生喜愛,也不生憂恚。這個修行人不隨順原來的執著心,數數思擇安住於捨,這個捨是清淨,與聖道相應的捨,就是不執著。假設他已經生起煩惱,或者是欲界的貪纏,或者是瞋恚纏,或者是愚癡纏,不知道色是緣起,是苦、空、無常、無我,沒有這樣的正念,就是愚癡。貪瞋癡的煩惱,以三身為它生起的緣。哪三身?由於喜身生貪纏,憂身生瞋纏,捨身生愚癡纏。對於憂、喜、捨的境界,不堅著,就是不起欲貪纏、瞋恚纏、愚癡纏。若生起,也不堅著,能夠把它調伏。乃至到變吐。什麼是變吐?由變而吐。就是修四念處觀,把煩惱的種子消滅,就名為吐。因為隨順煩惱的活動,所以一直地增長煩惱種子的力量。現在轉變,修四念處,就是損減、消滅煩惱和種子的力量,所以叫做吐。由於住正念、修律儀這些因緣,對於繫屬於喜、憂、捨這三身的種種煩惱纏,得以不活動,內心輕安而住,但是沒得心善解脫。為什麼沒得到心善解脫?由於彼煩惱隨眠未能永遠斷除,所以還沒得心善解脫。
《披尋記》六三三頁:於隨順喜眼所識色等者:此中意說依耽嗜喜,依耽嗜憂,依耽嗜捨,名喜憂捨。云何依耽嗜喜?謂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引起欲染可染著,或由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而生於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云何依耽嗜憂?謂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若已過去,若盡若滅,若離若變,而生於憂,如是相憂,名依耽嗜憂。云何依耽嗜捨?謂愚癡無智無聞異生,於眼所識色,顧戀於捨,執著諸業,趣向於色,依止於色,不捨於色,不超過色,於此中捨,是名依耽嗜捨。此如《顯揚論》說。(顯揚論五卷十頁)佛聖弟子,於此依耽嗜喜心生厭離,是故說言不住於愛。於此依耽嗜憂心生憂離,是故說言不住於恚。於此依耽嗜捨心生厭離,是故說言數數思擇安住於捨。此安住捨,謂出離捨應知。
[解]於隨順喜眼所識色等者:此中意說依耽嗜喜,依耽嗜憂,依耽嗜捨,名喜憂捨。不修學聖道的人,內心裡面的境界,就是這三個差別,就是喜憂捨,就是貪瞋癡活動。怎麼叫作依耽嗜喜?依,就是隨順。凡夫隨順由愛而生喜,由喜而生愛這境界。就是對於眼所了別的色,若是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隨順你的意,能令你生愛著心。若這樣隨順,能引起內心的欲染,欲染是所染著,能令心可以生起染著。或者由於得現前所得,或者隨回憶過去時候,所得到的這些色,也會生歡喜。如是相貌的喜,名依耽嗜喜。什麼是依耽嗜憂?對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者由不得現前所得,或由隨回憶過去時候,所得到的這些色,已經過去。先時所得,逐漸地在盡,或者完全沒有,就是滅。若是和你分離,或是沒有分離,但是有變化,而生於憂。如是相貌的憂,名依耽嗜憂。什麼是依耽嗜捨?愚癡無智慧,沒有聽聞佛法的異生凡夫,對於眼所識色,顧戀於不是喜愛和不是憂的捨,內心有執著。用執著心,有很多的行動,還是傾向於色,依止留戀色,不能棄捨色,不能超過色,這樣的捨叫作耽嗜捨,就是境界雖然屬於中庸性,但是心還是執著,這叫依耽嗜捨。如《顯揚論》說。得聖道的弟子,對於此依耽嗜喜,內心厭離那個境界,是故說言不住於愛。對於此依耽嗜憂,厭離自己生瞋心,是故說言不住於恚。對於此依耽嗜捨,心生厭離,不執著,是故說言數數思擇安住於捨。此中安住的捨,是出離捨,不是那個執著的捨。
《披尋記》六三四頁:彼設已生或欲貪纏等者:謂由依耽嗜喜、或憂、或捨,三身為緣,現在已生貪瞋癡纏,佛聖弟子不堅執著,或永棄捨,令諸纏斷,或永變吐,令隨眠斷。由是說言:而不堅著,乃至變吐。
[解]彼設已生或欲貪纏等者:依耽嗜喜、耽嗜憂、耽嗜捨,因為有喜憂捨這三身的緣,現在已經生起貪瞋癡的煩惱。佛聖弟子不會很堅固地執著,執著這色聲香味觸是可喜、是可恨、是捨,不執著這個事情。或永遠棄捨貪瞋癡的纏,就是令諸纏斷而不相續。或是永遠變吐,就是令種子斷。修四念處,修無我觀,達到寂滅境界的時候,就有斷種子的力量。由是說言:而不堅著,乃至變吐。
4-a2)彼於後時,又能永斷屬彼隨眠,即於屬彼諸煩惱中,遠離隨縛,如是乃名即於三身貪、瞋、癡所,心善解脫。如於眼所識色,乃至於身所識觸,當知亦爾。如是已斷五下分結,越五暴流,謂越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越身暴流能覺諸觸。
[解]他在後來繼續努力地修行,能永斷繫屬於煩惱的隨眠,就是繫屬於彼貪瞋癡煩惱中的種子,那個種子長時期地隨逐、繫縛你,現在遠離,種子息滅。這樣才稱為在三身喜憂捨所生起的貪瞋癡這個地方,心能解脫。內心解脫貪瞋癡的現行,以及貪瞋癡的種子,這時候就是心善解脫。如前面說的眼所識色是這樣,耳所識聲,乃至身所識觸,當知也是這樣,也有喜憂捨,也有貪瞋癡纏,也要安住正念,也有修律儀,也有心善解脫。像前面說的行者,已斷除五下分結,就是身見、戒禁取見、疑、欲界貪、瞋這五種煩惱,能夠令眾生在欲界裡生存,所以叫作五下分結。現在斷五下分結以後,不向外攀緣,所以在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暴流超越。超越眼暴流,能見諸色是苦、空、無常、無我。乃至越身暴流,能覺諸觸是苦、空、無常、無我,心裏面就不攀緣它。
4-b1)如是越度五暴流已,餘有第六意暴流在。為當越度,復修無作、無動、繫念。云何無作?謂於涅槃心生願樂,不為我慢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又不為彼計我、我所當來是有,乃至我當非想非非想等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
[解]這樣越度五暴流之後,其餘還有第六意暴流存在,為了將來能越度,又修無作、無動、繫念,這三個方法。如何修無作?就是對於阿羅漢所得的涅槃,內心生歡喜心、生希望心、生欣慕心,有這樣的願望的時候,就不為我慢所傾動。什麼是不為我慢心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所作,這叫不為我慢之所傾動。無所思惟,到這個地方是離心緣相,心不動,所以叫亦無造作。修無作,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有涅槃的願望,就是生歡喜心,願意得涅槃,這是願。不為我慢之所傾動,這個是行,就是觀。這是由無我慢,名為無作。又這位修行人不在色受想行識上,執著有我、我所。若是執著有我,說我是常住不變,將來還是有我的存在。現在不執著有我,也不就不會說當來還有我。乃至,也不會想我將來會得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定等虛妄分別。無所思惟,所以也不會有我的思惟,也不會有我的創造。那麼這是由無我執,修無我觀,名為無作。這樣,由無我慢、由無我執,名為無作。
《披尋記》六三四頁:復修無作無動繫念者:此中無作,謂無餘依滅,於此位中,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如《集論》說,(集論五卷十五頁)。言無動者,謂一切相皆遠離故。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二十一頁)餘如下解釋。
[解]復修無作無動繫念者:此中無作,就是無餘依滅。餘依滅,就是得阿羅漢,還剩餘色受想行識,還沒有滅,現在也滅。在不生不滅的境界,離一切相境界,沒有煩惱和業的活動。這一念心不再作為業、煩惱的所依處,這叫做無作。這是《集論》的解釋。言無動者,就是一切相皆遠離故。動,就是一切相,就是色受想行識中,有憂喜捨這些相,現在沒有這些相,所以叫無動。
4-b2)云何無動?謂不為彼上分諸結纏繞其心,無動、無變,亦無改轉。又於隨一寂靜諸定,不生愛味、戀慕、堅著。
[解]什麼是無動?那位越度五暴流的行者,已息滅五下分結。現在,不為彼五上分諸結纏繞其心,色界、無色界是上分,也是有五種煩惱,就是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這五種。成就色界、無色界定的人,出定以後,若回想這個定怎麼可愛,這就是愛,這就是掉舉。高慢,我得這麼高的禪定,你們都沒得,你們都不如我。無明,不知道根本無我,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還沒有這種智慧,所以叫無明。無動,就是這個修行人,觀察苦、空、無常、無我,把五上分結調伏,所以沒有上分諸結纏繞其心,所以心就不動,不被五上分所動,就是無動。什麼是無變?就是不愛著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對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識無邊乃至非非想定,種種境界,心不會隨轉而變動。什麼是無改轉?就是永遠捨離六趣不同的轉生。因為見煩惱、愛煩惱完全解脫以後,不會忽然間從天上又跑到人間,人間又跑到三惡道,從三惡道又回到人間,不會有這樣變動。又這個修行人用四念處來調伏的時候,不管色界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四空定中的任何一個定,不愛著那個滋味,不戀慕、堅著。
《披尋記》六三五頁:不生愛味戀慕堅著者:〈三摩呬多地〉說:唯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於上出離不了知故,入彼定已便生愛味、戀著、堅住,是名愛味相應靜慮等定。(陵本十二卷三頁)翻彼應知說名無動,不為愛味煩惱所動亂故。
[解]不生愛味戀慕堅著者:〈三摩呬多地〉說:這修行人最初只是聽說初靜慮、二靜慮乃至非非想定的功德。沒有聽說四禪八定還有過失,應該從這過失裏面解脫出來,這件事不知道。所以,若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的時候,心裏愛著、戀著、堅住這個境界,就稱為愛味相應靜慮等定。對於四靜慮、四空定,內心生愛味。不為愛味煩惱所動亂,就叫作無動。
4-b3)云何繫念?謂為斷彼上分諸結,於其內身住循身觀,如是乃至廣說念住。彼由如是修無作故,斷諸生愛。修無動故,斷諸定愛。此離現行,說名為斷。修繫念故,為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修習對治。如是修習無作、繫念、不傾動故,能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是名越度第六暴流,謂意暴流能了諸法。
[解]什麼是繫念?若是為了要斷滅彼五上分諸結,於其內身住循身觀,如是乃至廣說念住,就是修四念處觀。在定裏面修四念處觀,這叫做繫念。那個修行人由於修無作的觀,對於內心所生起的種種境界的愛,能斷除,也就是斷俱生我執。由於修無動的觀,對於所得定的愛著,能斷除。這是說愛著心沒有現行的時候,叫作斷。由於修習四念處觀,能斷種子,為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用四念處來對治,煩惱是所對治。這樣修習無作、繫念,不傾動的關係,能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是名越度第六暴流,謂意暴流能了諸法。
4-b4)復有差別,云何無動?言無動者,是慈善根,無瞋性故。由此因緣,諸聖弟子於薩迦耶斷除邪願,修奢摩他、毘鉢舍那。由彼慈故,修奢摩他。由念住故,修毘鉢舍那。如是正修行者,於能隨順斷上分結三心修習,速得圓滿。謂於上身無耽染心,於下有情無憤恚心,不放逸者於上下境無染污心。餘如前說。如是名為越五暴流當度第六。
[解]還有不同的道理來解釋。什麼是無動?無動就是慈善根,慈是一切善法的根本。為何慈善根叫無動?因為內心沒有瞋心,動是瞋心,沒有瞋心,所以叫無動,修慈心,把瞋心調伏。由於修慈三昧的關係,所說的慈善根,就是我和一切人同為一體,沒有彼此的差別,沒有彼此的對立。若有彼此的對立,叫做邪願。現在斷除我見的時候,沒有彼此的對立,所以慈悲心能達到這種程度。諸聖弟子,於薩迦耶斷除邪願。在這個基礎上,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修慈三昧叫做奢摩他。修四念處觀,叫作修毗缽舍那。如是正修行者,隨順四念住,斷除五上分結,有三心修習的情形,很快地圓滿。哪三心?第一,就是對於色界天、無色界天的身,沒有染著心,不去執著有我我所。第二,對於欲界有情的放逸,聖弟子在色界禪、無色界定,看一切在欲裏生活的這些有情,沒有憤恚心。第三,不放逸者,對於上下境,無染污心。其他的無動、無變、無作、無動、繫念這些事,像前面解釋。這樣名為越五暴流,當度第六。
《披尋記》六三五頁:於薩迦耶斷除邪願者:謂修慈定,依法緣慈,不見實有自他差別,故於自他無有希願,是名於薩迦耶斷除邪願。
[解]於薩迦耶斷除邪願者:因為沒有我,慈悲向誰慈悲呢?只是一切法而已,只是色受想行識,眾多因緣所生法,此中沒有我可得。修慈定,依法緣慈,不見實有自他差別,故於自他無有希願,不是說心裏想:要利益我,要利益眾生。是名於薩迦耶斷除邪願。
4-c1)云何了法?謂於苦法,能了、能觀。於集、滅、道法,能了、能觀。
[解]怎麼樣能超越欲愛的苦惱?想要超越欲愛,需要通達、了解法。什麼是了法?就是對於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苦惱境界,要能夠深刻的認識它真是苦。能了,就是淺
顯的明了。能觀,是深入的觀察。不如意的感受,知道這是苦。快樂的事情,認為它是苦,這就是深一點。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這時候的色受想行識也是苦。這樣的色受行識是苦,能明白,能深入的觀察,這叫做了法。有煩惱的活動,就把苦集聚來,就積成苦。煩惱的分別心,和煩惱的動作就是業力,有集成眾苦的力量,所以叫做集。若深刻的認識,這一念的分別心一起,苦惱就來,就是對於集能了、能觀。這麼多的苦,這麼多的集,都消滅,是個大安樂境界,就是對於這樣的滅能了、能觀。苦和集,怎麼能夠滅?要修學戒定慧,修學奢摩他、毗婆舍那,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修無我觀。對於集法、滅法、道法,能夠明了,而且能夠深入的觀察,叫做了法。若能這樣了法,廣大的欲愛就能超越過去,也就能夠解脫苦。了法,就是聞慧和思慧。
4-c2)云何修習於無尋定?謂能了知如是法已,又復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或於阿練若處,或於樹下空閑,於隨順喜眼所識色所有喜身、於隨順憂眼所識色所有憂身、於隨順捨眼所識色所有捨身,於此所緣無欲尋纏,心多安住,乃至亦無所生家世相應尋纏,心多安住。
[解]什麼是修習於無尋定?尋,就是煩惱,所以,滅除煩惱的定,就是無尋定,從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之間。就是能了知如是四聖諦法之後,又復安住在居家諸欲依持的斷滅及捨棄、出離之中。居家的種種欲,要依於色聲香味觸,才會生起,生欲以後,保持而不失。斷滅,就是棄捨,不愛著色聲香味觸。安住在居家諸欲依持的斷滅,就是不接觸色聲香味觸,安住在這個境界裏面,就是離欲。棄出,就是棄捨色聲香味觸,從色聲香味觸裏面出來,就是出家,安住在這個境界裡面。明白什麼是苦、集、滅、道以後,要出家。出家以後,或者是到寂靜處,或者是在樹林的下面,都是空閑的地方。對於眼所識的色,隨順內心的歡喜,看見色心裏歡喜、愛著。身,就是心,歡喜的心,叫作喜身。對於眼接觸到色,隨順生出憂愁的心。對於眼所識色,隨順生出沒有生喜,也沒生憂的心。對於眼所識的色,生起喜、生憂、生捨,對於這所緣的色,心裏面不生欲心。憂是欲,喜也是欲,捨是潛藏的欲。這位修行人接觸所緣的時候,沒有欲的分別,愛染心的生起,纏繞自己的心。沒有欲尋的纏繞,心多數是安住在無欲的煩惱境界裏面。乃至也沒有所生家世相應尋纏,心多安住。無尋定,內心沒有這麼多的虛妄分別,心裏面寂靜住,這等於是修止。
《披尋記》六三六頁: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者:謂居家者略有七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如〈意地〉說。(陵本二卷十七頁)既出家已,不顧如是諸欲依持,是名安住斷滅及棄出中。
[解]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者:謂居家者略有七種事,常要積集、愛著這七種事。一、自父母事,自己父親、母親的事。第二、妻子事。第三、奴婢僕使事。第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地、屋宅、旅社、店鋪事。六、在社會上公益的事情,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積蓄的這些事情。如〈意地〉有說到這七種攝受事。既然出家已,不留戀,不愛著諸欲的依持,是名安住斷滅及棄出中。
《披尋記》六三六頁:於中所緣無欲尋纏等者:〈攝事分〉說八種尋思:謂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輕蔑相應尋思、家勢相應尋思。(陵本八十九卷九頁)今彼一切皆不現行,故於文中說乃至言。
[解]於中所緣無欲尋纏等者:〈攝事分〉說八種尋思,煩惱若現出來,一共有八種。第一,思惟欲的事情。第二,思惟不高興的事情,想要殺害對方。第三,尋思傷害對方的事情。第四,想自己的父親、母親等這些事情。第五,思惟自己過去所在的那個地方。第六,感覺自己現在還不會死。第七,感覺自己很有成就,生高慢心,瞧不起別人,相應尋思。第八,家勢相應尋思,指施主,思惟我認識某居士如何富貴,你認識的居士家勢如何等。現在這個修行人在寂靜處,居住的時候,這一切的分別心都不活動。故於文中說乃至言。
4-c3)設起欲尋乃至家世相應尋等,即能如實了知、出離,不為欲尋之所障礙,乃至不為家世相應尋所障礙,而能靜慮、審慮、諦慮。
[解]如果說這個修行人,有的時候還會起欲尋乃至家世相應尋這些分別心。能夠真實的知道,立刻覺悟,從分別心解脫出來,不為這些分別心所障礙。能把這一切虛妄分別停下來,寂靜而住,修奢摩他,修毗婆舍那,叫做靜慮。修觀的時候,初開始修觀叫做靜慮,進一步深刻的觀察,叫做審慮。諦慮,決定的觀察。初開始觀察叫靜慮,進一步的觀察叫審慮,最後的觀察叫諦慮。所以安住是修止,了知是修觀。
《披尋記》六三六:而能靜慮審慮諦慮者:此三差別,義當解了、等解了、近解了。〈攝異門分〉說: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近解了者,求已決定。(陵本八十三卷十頁)
[解]而能靜慮審慮諦慮者:這三句話的差別,意義就和解了、等解了、近解了相當。攝異門分說:解了,對於所認識的事情,心要動作起來,認識、覺悟它。等解了,既發悟已,繼續的觀察、思惟,這件事是怎麼回事情。等,有相續、普遍的意思。一開始認識這件事,總是粗略的知道,但是繼續的認識它,詳細的觀察它,叫做等。近解了,就是方便尋求以後,到最後這件事是這樣子,認識清楚。近,就是和那件事情的真相接近。現在,靜慮、審慮、諦慮,也就是這樣意思。
4-d)由此方便、由此道修,能斷喜身染愛過失,能斷憂身憤恚過失,能斷捨身惛沈過失。諸纏斷故,身得輕安。隨眠斷故,於欲界繫三身染污心善解脫。彼於爾時名已越度廣大欲愛,謂於諸色乃至諸觸遍流行愛、若和合愛、若增長愛、若不離愛、若不合愛、若退減愛、若別離愛,或於欲界復受生愛。
[解]由這個前面止觀的方法,由這個止觀之道,這樣修行。由此道修是行動,方便是方法。由於努力的修止觀的方便,斷滅喜身,染愛的過失。能斷憂身,憤恚的過失。能斷捨身,惛沈的過失。因為欲愛斷的關係,身體就感覺到輕鬆安樂,不那麼麤重、苦惱,從欲界定到未到第定,就得輕安。屬於欲界的喜憂捨這三種身,都是染污的東西,心能解脫這三種煩惱。那個修行人在那一個時候,已越度廣大的欲愛。什麼是廣大的欲愛?就是一切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普遍地都有愛著心,一直是相續不斷的在活動,在愛著。這是總說。分別說,有六種,若和合愛、若增長愛、若不離愛、若不合愛、若退減愛、若別離愛。什麼是和合愛?就是所愛的境界,還沒得到,希望能得到,叫做和合愛。什麼是增長愛?已經得到所愛的境界以後,希望繼續增長,希望再多,叫增長愛。什麼是不離愛?和所愛的境界不要再分離,不要再失掉。什麼是不合愛?不要和苦惱的事情合,不要遇到苦惱的事情。什麼是退減愛?已經遭到苦惱的事情,趕快退,減少。什麼是別離愛?希望苦惱事,同我分開。這六種就叫做廣大的欲愛。什麼是於欲界復受生愛?這是表示,從受生起愛。快樂的感覺為緣,生起希望得到這個快樂,若增長愛,若不離愛。痛苦的感覺,就生起不合的愛,希望不要遇到這種苦惱。若退減愛、別離愛。前面說色聲香味觸的事境,是愛依處,因為依止此處而生愛。這裏面說受是愛的因緣,心裏面有樂受、有苦受,而生愛。前面是因事所緣境,境界生愛,這地方是因受生愛,有一點不同。
復有差別,云何修習於無尋定?謂已得無尋無伺靜慮。餘如前說。
[解]還有一個不同的解釋。無尋定怎麼修習呢?前面修無尋定的時候,頂多是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在這裏這樣修行。所以無尋定,就是在初禪和未到地定和欲界定之間。
現在說這個無尋定,就是色界第二禪,沒有尋、沒有伺。已經得到這個靜慮,還要繼續修四念處。其餘和前面說的一樣。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彼天女略問世尊三種要義:一者、下分結斷;二者、上分結斷方便;三者、即彼下分結斷方便及如彼善斷。如是問已,爾時世尊隨應而答。謂由身輕安、心善解脫,答彼所問下分結斷,非斷方便。由無作、繫念、不傾動,答彼所問上分結斷方便,非斷;而於彼斷,天女類前亦即領解。唯餘下分結斷方便及如彼善斷。爾時世尊先以修無尋定廣說差別,答斷方便。謂若能斷、如斷、所斷。此中了法說名能斷。修無尋定說名如斷。所斷憤過,謂瞋恚品;所斷愛過,謂貪欲品;所斷惛沈過,謂愚癡品。如是名為能如所斷。如是廣答斷方便已,唯有所餘如善斷在。復由第二修無尋定差別因緣,答其善斷。言善斷者,謂畢竟斷、遠分斷、一切雜染斷。由了知法故,釋畢竟斷;由修無尋定故,釋遠分斷,由貪、瞋、癡纏及隨眠一切斷故,釋一切雜染斷。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解]復次,現在將要簡略的說上面所說的道理。彼天女以頌簡略地問世尊,有三種要義。一者、下分結斷,就是斷滅欲界的煩惱,有五,身見、戒禁取、疑、貪欲、瞋恚這五下分結。二者、上分結斷方便,就是斷除屬於色界、無色界這五種煩惱的方便。三者、即彼下分結斷方便,就是下分結斷的方法。及如彼善斷,就是在禪定裏面斷這些煩惱。這樣問過之後,爾時世尊隨其所問,來回答。以身輕安心善解脫,回答他所問的下分結斷,不是斷的方法,只是說五下分結斷。由無作繫念不傾動,回答他所問的上分結斷的方便,不是說斷掉五上分結。只是說斷方便,沒有說斷。對於斷,天女類比前面下分結斷,就是身輕安心善解脫,也就明白。還剩下分結斷方便,及如彼善斷,還沒解釋。爾時,世尊先以修無尋定,廣說不同,回答斷的方法。就是若能斷、如斷、所斷。什麼是能斷?此中就是了法,明白苦集滅道,叫做能斷。什麼是如斷?修無尋定,叫做如斷。就是修止觀的方法,如止觀的方法,能斷掉愛。什麼是所斷?憤怒的過失,就是瞋恚這一類的煩惱。愛煩惱的過失,就是貪欲品的煩惱。惛沈的過失,謂愚癡這一類的煩惱。這樣名為能如所斷而斷。如是廣答斷方便已,只剩下什麼是如善斷這個問題還存在。又,由第二種解說修無尋定不同的因緣,就是已得無尋無伺靜慮,名無尋定。回答如善斷。什麼是善斷?能畢竟斷、能遠分斷、能一切雜染斷,這叫做善斷。什麼是畢竟斷?了知苦集滅道四諦,生死是苦,出世間的涅槃是樂,要有出離的願望,然後修學止觀,這才能畢竟斷。什麼是遠分斷?修無尋定,使令煩惱遠而又遠,遠而又遠,就是斷掉煩惱。什麼是一切雜染斷?由貪瞋癡纏及隨眠一切斷。應當知道前面那一段文的略義是這樣。
又彼天女依諸有學未得勝意,已離欲貪,未離上貪,而興請問。意名腰舟,如經說慚軸意腰舟。於此腰舟猶未得者,說彼名為未得腰舟。此中何等名為腰舟?謂於諸結善解脫心。
[解]又這個天女依據諸有學,還沒得到無學的境界,已經遠離欲界的貪欲心,還沒能遠離色界、無色界定的貪心,而請問。什麼是腰舟?用葫蘆或者其他的浮囊繫在腰上,可以過海,就叫作腰舟。就是以葫蘆、以浮囊為腰舟。這個譬喻指什麼說?指心說的。腰譬喻心,心裏面有戒定慧,就叫做船,叫做腰舟。如經上說:慚愧譬喻為車的軸。車軸繫著兩個輪,就能夠駕車,度一切苦厄。意就是腰舟。這位修行人還沒得到腰舟,就是內心的戒定慧,還沒修成功,沒有解脫五上分結,就是未得腰舟,沒得阿羅漢。在這裡,何等名為腰舟?就是心從諸結能善巧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