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雜阿含636經

雜阿含63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為汝說修四念處,何等為修四念處?若比丘!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于世,演說正法,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顯示,若族姓子、族姓女從佛聞法,得淨信心,如是修學,見在家和合欲樂之過,煩惱結縛,樂居空閑,出家學道,不樂在家,處於非家,欲一向清淨,盡其形壽,純一、滿淨,鮮白梵行:『我當剃除髮鬚,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作是思惟已,即便放捨錢財、親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淨,習賢聖戒,守諸根門,護心正念:眼見色時,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而令於眼起正律儀;耳、鼻、舌、身、意起正律儀亦復如是,彼以賢聖戒律成就,善攝根門,來往、周旋、顧視、屈伸、坐臥、眠覺、語默住智正智。
  彼成就如此聖戒,守護根門,正智、正念,寂靜遠離,空處、樹下、閑房獨坐,正身正念,繫心安住,斷世貪憂,離貪欲,淨除貪欲,斷世瞋恚、睡眠、掉悔、疑蓋;離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淨除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斷除五蓋惱、心慧力羸,諸障閡分不趣涅槃者,是故,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是名比丘修四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復次、修四念住,應知略有五種漸次:一、信增上力,清淨出家;二、戒律儀;三、根律儀;四、樂遠離;五、蓋清淨。諸在家者,雖復數數修諸念住,護得淨信,諸蓋清淨,然闕學處,當知所修不得圓滿。(T30,861c)

II.初善
1)瑜伽師地論卷83
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
義妙者,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文巧者,謂善緝綴名身等故,及語具圓滿故。
純一者,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圓滿者,謂無限量故,最尊勝故。
清淨者,謂自性解脫故。鮮白者,謂相續解脫故。
梵行者,謂八聖支道。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之所顯說。
[]初善方面,是指聽聞者於初聽聞時能生歡喜,感覺很快樂、法喜充滿;中善方面,是指聽聞後,依法修行的過程當中不會有艱難困苦,能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遠離妄執常、斷二邊、遠離受用苦、樂二邊,能依中道而行;後善方面,是指佛法的利益能究竟遠離雜染的垢穢,及能於三界一切諸法究竟離欲為後邊的原故。約聲聞乘而言能夠究竟離欲,證得阿羅漢果,約大乘而言能夠成佛。義妙,是指佛法文義巧妙;義是道理,依文所詮的道理能夠引發利益安樂,名義妙。文巧,佛法的文字很善巧,名文巧。意指能善巧的綴飾這些名句文身等、展現義理,所說的話語都是很圓滿的。純一,是指佛說的法不共一切外道。圓滿,佛所說的法是沒有限量,能引導到超越語言文字的境界,是最尊貴殊勝的。清淨,清淨是指法的自體是無染污的、是解脫的,也就是清淨的梵行是無染污自性解脫的。鮮白,是相續的解脫。梵行,佛開示的八正道,稱為梵行。

2)成實論-第六
問曰:汝言應禮法,以何功德故應禮耶?
答曰:佛自讚言:我所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清淨調柔,隨順梵行。
初中後善
初中後善者,佛法無時不善。於少、壯、老三時皆善,入時、行時、出時亦善。
又初止惡,中捨福報,後一切捨,是名三善。
又佛三時常說正法,不雜非法如餘外道。
又初中後時,常為智者之所愛樂。
又於三時一切甚深,不如餘經初麤、中細、後則微末。以是等緣故名三善。
義善-義善者,佛法義有深利益,得今世利及後世利、出世道利,不如外典願增天眼。
語善
能示正義
語善者,隨方俗語能示正義,故名語善。所以者何?言說之果所謂義也。是故諸所言說能辯義理,是名語善。
能令得道
復次,佛法貴如說行,非但言說。是故,隨方俗語能令得道,名為語善。不如外典但貴語言,若失語言,若失音聲,辭主得罪。
善說世諦
復次,善說真諦故名義善,善說世諦故名語善。
獨法
但說正法
獨法者,佛但說正法,不為戲論說往古事,亦不雜說法及非法。
但為無餘涅槃故說
又獨法者,但為無餘涅槃故說。
獨佛能說
又獨佛能說,故曰獨法。
問曰:有聲聞部經,但聲聞說。又有餘經諸天神說,汝何故言獨佛說耶?
答曰:是法根本,皆從佛出,是諸聲聞及天神等皆傳佛語。如比尼中說:佛法名佛所說、弟子所說、變化所說、諸天所說。取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善語,皆是佛說,故名獨法。
具足
佛所說法無所減少
具足者,佛所說法無所減少,如鬱陀伽經中說具足相。
不待餘經而得成
又佛法者,不待餘經而得成也,如和伽羅那經待五種經然後得成,佛法不爾。於一偈中其義具足,如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故名具足。
清淨調柔
二種清淨
清淨調柔者,二種清淨故,名清淨調柔。語清淨故名曰清淨,義清淨故名曰調柔。
依義
又佛聽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不如外道隨經而取。
依法
又佛法中依法不依人。法亦分別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是名淨法,非但隨經。
三法印
又佛法中有三法印:一切無我、有為諸法念念無常、寂滅涅槃。是三法印一切論者所不能壞,以真實故名清淨調柔。
隨梵行
隨梵行者,八直聖道名為梵行。梵名涅槃。是道能到故名梵行。

III.涅槃法緣
問:何等名為涅槃法緣,而言闕故、無故、不會遇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種緣。何等為二?一勝,二劣。云何勝緣?謂正法增上他音,及內如理作意。云何劣緣?謂此劣緣乃有多種。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樂遠離、若清淨諸蓋、若依三摩地。
[]問:什麼是涅槃法緣呢?什麼是能令你得涅槃的增上緣?或者是不具足,或者是完全沒有,或者是有善根,但是不遇見佛法僧,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種緣,能夠令你得涅槃。哪二種?一個是殊勝,一個是劣弱。
1)什麼是殊勝有強大力量的因緣?就是聽聞能表達正法的人的法音,這個正法是有殊勝的力量。或者是遇見佛,或者是遇見大阿羅漢,或者是遇見菩薩,為你宣說佛法,這是一個殊勝的因緣。聽聞這樣的法音以後,在內心裡面有如理的思惟觀察。
2)什麼是劣緣?這個劣弱的助緣也有力量幫助你得涅槃,這個因緣有很多種。
2.1)自圓滿,就是本身應該具足得入聖道的因緣,這些因緣能圓滿地具足。
2.2)他圓滿,就是他人對於你修學聖道有幫助的因緣,也有很多。
2.3)若善法欲,就是內心裡面有這樣的願望:我願意做善法,不要做惡事。
2.4)若正出家,後來能放下世間的五欲,能過出家人淡泊的生活,心裡面歡喜。
2.5)若戒律儀,出家以後要受戒,能夠持戒清淨。
2.6)若根律儀,受戒以後,眼耳鼻舌身意能保護它叫它不要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放逸。
2.7)若於食知量,對於飲食要知道量,不要吃得太少,吃的太多也不可以。
2.8)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在初夜和後夜這兩段時間,要常勤的修習覺寤的瑜伽,心裡面不要沈沈的睡覺,要覺寤起來,心裡面要明明了了,要修習止觀。
2.9)若正知而住,不管是什麼時候,自己知道心在做什麼,叫它不要有錯誤的想法,心裡面若有染污,立刻地把它消除,保持內心的清淨。
2.10)若樂遠離,要遠離喧鬧、憒鬧的地方,到寂靜處。
2.11)若清淨諸蓋,要把內心的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後悔、疑惑諸蓋清淨。
2.12)若依三摩地,要得禪定,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禪、或者無色界的四空定、或者慈悲喜捨的三昧,這些三摩地都是得聖道的因緣。這叫做劣緣,表示它對於得聖道有幫助,但是沒有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的力量大。

1.自圓滿
云何自圓滿?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云何名為善得人身?謂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如是名為善得人身。云何名為生於聖處?謂如有一,生於中國廣說如前,乃至善士皆往遊涉。如是名為生於聖處。云何名為諸根無缺?謂如有一,性不愚鈍亦不頑騃,又不瘖啞乃至廣說支節無減。彼由如是支節無缺、耳無缺等,能於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為諸根無缺。云何名為勝處淨信?謂如有一,於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毘奈耶得淨信心,如是名為勝處淨信。言勝處者,謂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毘奈耶,能生一切世出世間白淨法故。此中,所起前行增上諸清淨信,名勝處淨信,能除一切所有煩惱、垢、穢、濁故。云何名為離諸業障?謂能遠離五無間業。所謂於彼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於如來所惡心出血。隨一所有無間業障,於現法中不作不行,如是名為離諸業障。若有於此五無間業造作增長,於現法中,竟不能轉,得般涅槃,生起聖道。故約彼說離諸業障。唯由如是五種支分自體圓滿,是故說此名自圓滿。
[]什麼叫做自圓滿呢?就是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闕,勝處淨信,離諸業障。
1)什麼名為善得人身?就是譬如有一人,生存在人的同分裡面,就是生在人類裡面;得丈夫身,男根成就叫做丈夫身。或者得女身,女根成就。這樣名為善得人身。
2)什麼名為生於聖處?就是譬如有一人,生於中國,廣如前面所說,不是生邊地、也不是樂垢穢的地方,是四眾弟子,乃至善士皆往遊涉的地方,那個地方有佛法,就是中國。這樣名為生於聖處。
3)什麼名為諸根無缺?就是譬如有一人,心性就是第六意根、第六意識,不那麼愚痴。也不頑固,不是那麼難可教化。會說話,不是不會說話。乃至廣說他的頭、手、足每一支節都不缺少,六根具足。彼由如是支節無缺,眼根無缺,自己能閱讀經論。亦不頑騃,是意根無缺。又不瘖啞,有問題可以表達。能於戒定慧的善品,精進的修學,積聚善根。這樣名為諸根無缺。
4)什麼名為勝處淨信?就是譬如有一人,於諸如來正覺所說的法和律,有清淨的信心不疑惑,相信這是真實語,這叫做勝處淨信,就是對於法、律有信心。什麼是勝處?就是諸如來正覺所說法與毘奈耶,這是最殊勝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有什麼重要呢?就是對於佛說的法律,若有信心的時候,在身口意裡面,能生出來一切世間的白淨法,就是世間的五戒十善;一切出世間的白淨法,就是出世間的戒定慧。在佛說的法、毘奈耶裡面,所生起的淨信,是前行。為什麼淨信是前行?就是在一切善行的前面,先建立信心,然後才能發動種種善行,所以是前行。清淨的信心能增上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善法,而且信心是非常清淨,沒有污染,它能向於清淨,它本身也是清淨沒有疑惑,這叫做勝處淨信。有信心的時候,會表現出什麼相貌呢?從信心裡面,有很多的智慧出來,就能夠破除所有貪瞋痴慢疑,各式各樣的愛煩惱、見煩惱都能破除。而煩惱本身是垢染、本身是臭穢。它本身不容易動搖,煩惱來了非常的強,非常的頑固,所以叫做穢。能染污善法,能令善法不容易成就,所以叫做濁。若對於佛法僧,對於佛說的法律有信心,戒定慧就會出來。
5)什麼叫做遠離一切業障呢?就是說這個人不會做五種無間的罪過,這種事情能遠離。什麼叫做五無間業呢?就是於彼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於如來所惡心出血,這五種罪過。隨著五條中那一條的五無間業障,在現在的生活中,身口意不作、不行。沒有造這個罪,這是離障;若作這件事,對學習佛法有障礙;現在沒有作,就是不障礙。什麼叫做障?假設這個人對於五種無間地獄的罪業,造作之後,不後悔,認為是對,叫做增長,會令這個業力繼續增長。在現在這個生命存在的時候,沒有辦法轉變這個罪業。因為不能轉變這五無間業,就不能夠生起聖道,得般涅槃,所以,就約這五無間業來說,要離諸業障,這個業不可以做,若做的話,對你有障礙。唯獨由這五種支分,自己這一方面功德圓滿,是故說此名自圓滿。

2.他圓滿
云何他圓滿?謂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
[]什麼是他圓滿?就是佛出現世間,而能夠演說正法來教誨我們,法教還久住,還法住隨轉,他所哀愍有這幾樣,這就是他圓滿。

云何名為諸佛出世?謂如有一,普於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多千難行苦行,經三大劫阿僧企耶,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最後上妙之身,安坐無上勝菩提座,斷除五蓋,於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名為諸佛出世。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由如是名為出世。
[]什麼名為諸佛出世?就是譬如有一人,發無上菩提心,不管是同我有良好關係的人、同我是怨敵的人、同我關係沒有什麼好不好的人,一切眾生沒有分別,都願意用好的事情來利益他。增上意樂,就是強大力量的意願。有這樣強大的願望,要利益一切眾生,沒有怨親的分別,這是發無上菩提心。他能修習多千、很多很多不容易做的事情,很苦惱的事情,只要是利益眾生他都能做。經過三大阿僧企耶,阿僧企耶就是無數。在這麼長久時間內,積集廣大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這是成佛的需要條件。到三大阿僧祇劫圓滿的時候,得到最後、最殊勝、有道德的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安坐在菩提樹下那個座位上,那是無上勝菩提座。把五種蓋都消除,就是得四禪八定,在色界四禪裡面修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住、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三十七道菩提分法。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得到無上菩提,得到一切種智。這樣稱為諸佛出世。過去的佛、未來的佛、十方現在的諸佛都是這樣得無上菩提,都是由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得無上菩提,所以叫做出世。

云何名為說正法教?謂即如是諸佛世尊出現於世,哀愍一切諸聲聞故,依四聖諦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如是名為說正法教。諸佛世尊及聖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然後為他宣說稱讚,是故說此名為正法。宣說此故,名正法教。
[]什麼名為說正法教?就像前面說的諸佛世尊出現在世間,對於這些聲聞根性的人發哀愍心,依苦集滅道四聖諦,宣說真實是苦,真實是集、是滅、是道,這裡邊有無量無邊的法教,宣說苦諦也是無量無邊,集、滅、道都是無量無邊。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這樣稱為說正法教。已經成佛的諸佛世尊、佛的弟子、一切的正士,一切佛教徒,都是學習此十二分教而得出離生死,得涅槃。已經學習佛法有成就,然後再為眾生宣說這樣的佛法,稱讚這樣的佛法,因此,說此十二分教名為正法,宣說此十二分教,所以,名為正法教。
《顯揚聖教論》卷六第七頁:論曰:聞十二分教者,謂聞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聖教。契經者:謂諸經中,佛薄伽梵,於種種時處,依種種所化有情,調伏行差別,或說蘊所攝法、界所攝法、處所攝法,或說緣起所攝法,或說食所攝法、諦所攝法,或說聲聞獨覺如來所攝法,或說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所攝法,或說不淨息念覺證淨等所攝法,如來說是語已,諸結集者歡喜敬受,為令聖教得久住故,以諸美妙名句文身,如其所應,次第結集,次第安置,以能綴緝,引諸義利,引諸梵行,種種善義,故名契經。應頌者:謂諸經中,或於中間,或於最後,以頌重顯,及諸經中不了義說,是為應頌。記別者:謂諸經中,記諸弟子命終之後,生處差別,及諸經中顯了義說,是為記別。諷頌者:謂諸經中,非是長行直說,然以句結成,或二句說,或三四五六句等說,是為諷頌。自說者:謂諸經中,不列請者姓名,為令正法久住故,及為聖教久住故,自然宣說,是為自說。因緣者:謂諸經中,列請者姓名已而為宣說,及諸所有毗柰耶,攝有因緣教別解脫戒經等,是為因緣。譬喻者:謂諸經中,有譬喻說,由譬喻故,本義明白,是為譬喻。本事者:謂宣說前世諸相應事,是為本事。本生者:謂諸經中,宣說如來我過去世處種種生死行、菩薩行,是為本生。方廣者:謂諸經中宣說能證無上菩提諸菩薩道,令彼證得十力無障智等,是為方廣。希法者: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諸弟子,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勤策男、勤策女、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及餘最勝殊勝特、驚異甚深之法,是為希法。論議者:謂一切摩怛履迦、阿毗達磨,研究解釋,諸經中義,是為論議。如是十二分教中,具有素怛纜等三藏,此中所說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是為素怛纜藏。此中所說因緣,是為毗柰耶藏。此中所說論議是為阿毗達磨藏。三最勝歸依者,謂佛法僧三種歸趣。三學者: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三菩提者: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正等菩提。為有情淨說者,為令有情得清淨故,次第宣說是三種法,謂能持方便果。能持者:謂聞及歸依。方便者:謂三學。果者:謂三菩提。
[]聞十二分教者,謂聞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聖教。聖教有這麼十二種差別。
1)怎麼叫做契經呢?謂諸經中,佛、薄伽梵,於種種時、種種處,依種種所化的有情,所化的眾生各式各樣的根性不同。調伏行差別,調伏他的心,行就是心,因為心老是在動叫做行。凡夫的心行就是貪瞋痴不清淨,所以要調伏它,令他清淨,這是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什麼樣的差別呢?或說蘊所攝法,就是從色受想行識上來表示佛法。界所攝法,就是十八界所攝法。處所攝法,就是十二處。或說緣起所攝法,就是十二緣起。或說食所攝法,有斷食、觸食、意思食、識食,食所攝法。諦所攝法,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所攝法。或說聲聞、獨覺、如來所攝法,說這是聲聞乘的法、這是獨覺乘的法、這是屬於成佛的法。或說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支所攝法。或說不淨息念,或說不淨觀、持息念。學證淨等所攝法,三學、四證淨,就是佛、法、僧、戒證淨。如來說是語已,諸結集者,歡喜敬受,為令聖教得久住故,以諸美妙的名句文身,如其所應次第結集、次第安置,以能綴緝引諸義利、引諸梵行,種種善義,叫作契經。
2)什麼是應頌呢?或是經的中間,或於經的最後。以頌重顯,就把前面文,用頌的形式再重新的說一遍,叫重頌。及諸經中,不了義說,用頌說法,說得還不明白,叫不了義,是為應頌。
3)什麼是記別呢?謂諸經中,記諸弟子命終之後,生處差別。就是這位弟子死以後,到什麼地方,佛就說到那兒去。及諸經中顯了義說,頌裡邊說的不明白,在記別這地方,把它說明白,叫做記別。
4)什麼是諷頌?謂諸經中非長行直說,現在這裡以句結成,或二句說,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說,這叫做諷頌,這就是孤起頌。
5)什麼是自說呢?謂諸經中,沒有說出來請法的人的姓名。為令正法久住故,及為
聖教久住故,佛自己就宣說,不需要人請,叫做自說。
6)什麼是因緣者,謂諸經中列請者姓名已,而為宣說,這叫做因緣。及諸所有毘奈耶攝有因緣教別解脫戒經等因緣,就是戒法。
7)什麼是譬喻?謂諸經中有譬喻的說法。因為有譬喻之後,本義就容易明白。
8)什麼是本事?謂宣說前世諸相應事,過去世的事情是為本事。
9)什麼是本生?謂諸經中,宣說佛陀過去世處種種的生死,行菩薩行,是為本生。
10)什麼是方廣?謂諸經中宣說能證無上菩提諸菩薩道,令彼證得十力無障智等,是為方廣。
11)什麼是希法?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諸弟子、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佛的功德太殊勝,是不共,其餘的功德,都是共有。及餘最殊勝特驚異甚深之法,就叫做希法。
12)什麼是論議?謂一切摩怛履迦、阿毗達磨,研究、解釋諸經中義,是為論議。如是十二分教中具有經律論三藏。此中所說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就是經藏。此中所說因緣是為毗奈耶藏。此中所說的論議就是論藏。什麼是三最勝歸依?就是佛法僧三種歸趣。什麼是三學?就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什麼是三菩提?就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正等菩提。什麼是為有情淨說?為令有情得清淨故,次第宣說是三種法,謂能持、方便、果。能持者,謂聞及歸依。方便者,謂戒定慧三學。果者,謂三菩提,如是名為說正法教。

云何名為法教久住?謂說正法已轉法輪已,乃至世尊壽量久住,及涅槃後,經爾所時,正行未減、正法未隱,如是名為正法久住。如是久住,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
[]什麼名為法教久住?佛的正法在世間永久的安住,叫做法教久住。
1)怎麼叫久住呢?就是佛為眾生宣揚這十二分教之後,轉法輪已,轉法輪就是說正法,但是比說正法又進一步地詳細地解釋。轉,就是從這裡到那裡,就是佛把所覺悟的正法轉入到聽法者的心裡面,所以叫做轉。或者,佛這樣說,而聽法者心不散亂,把佛的法聽到心裡面,叫做轉。法,就是苦集滅道、十二分教。輪,轉動、摧滅的意思,佛的法輪能滅除見煩惱、愛煩惱,就是聽聞佛正法的人,佛的正法在他心裡面起作用,滅除內心的煩惱,這叫做轉法輪。所以,聽聞正法以後,修止觀,就是佛的正法在你心裡面活動,叫做轉法輪。圓滿的時候,就是滅除煩惱得聖道,叫做轉法輪。
2)乃至世尊壽量久住,佛最初為眾生轉法輪之後,繼續地為一切眾生到各地方說法。乃至到佛的壽量久住那個時間,就是釋迦牟尼佛住壽八十歲,就入涅槃。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經過那麼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正行未滅,就是修四念處,調伏內心的煩惱,能這樣用功的人,這件事還繼續地存在,叫做正行未滅。正法未隱,就是十二部分教還在世間上流傳,這就是教法。正行未滅是行法,教法也沒有滅,就叫做正法久住。此中正行,謂即行法,修行的法門。正法謂即教法,就是十二分教。攝事分裡面說,略有二種像似正法,不是正法但是與正法像似,是什麼?一個似教正法,說出來的佛法,和佛說的法像似,但是不是佛法。第二種是似行正法,和佛的行正法像似,但是不是行正法。若是那個時候,沒有像似的行正法、像似的教正法這兩種,叫做正行未滅、正法未隱。
3)像這樣正法久住在世間,應當知道,是說彼佛的勝義正法在世間。是什麼呢?就不是教正法,是作證道理,就是能夠證悟佛的勝義正法。就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聖人,得初果以上的聖人,這個時候,勝義正法他能作證,經過一個時期的努力修學四念處,證悟正法,如實覺知,真實地明白。
《披尋記》七六七頁: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者:決擇分說:諸佛聖教,若欲略釋由六種理門應隨決了:一、真義理門,二、證得理門,三、教導理門,四、遠離二邊理門,五、不可思議理門,六、意趣理門。(陵本六十四卷四頁)彼說證得理門,即此作證道理。於證得中復有四種:一、諸有情業果證得,二、聲聞乘證得,三、獨覺乘證得,四、大乘證得。當知最初唯是世間,為簡彼故,唯取後三,是故說言勝義正法作證道理。言道理者謂如實性、離顛倒性。若此勝義正法作證道理未滅未隱,即此正法名為久住。
[]1)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者:決擇分說:一切佛的聖教,若想要簡要地解釋的話,就由六種理門應隨決了,就可以明白了。
一、真義理門,就是佛的語言文字的佛法,表達苦集滅道第一義諦的道理。
二、證得理門,就是由於聽聞佛的真義的佛法,而後信解行證,得聖道。
三、教導理門,就是自己得道以後,教導一切眾生,令其也能得聖道。
四、遠離二邊理門,就是解釋真義理門,什麼叫做真義理門?就是遠離有邊、遠離無邊。邊,是偏邪、錯誤的意思。要遠離這個錯誤,對於一切有為法,執著是真實,就是遍計執,這是不對。沒有這一切法,也是不對,沒有因果,也有問題。
五、不可思議理門,就是證得理門,聖人證得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以後,是離名言相,不可以語言文字,分別、言說,不可以內心覺觀分別。
六、意趣理門,就解釋教導理門,佛在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一段有一段的意趣。譬如說,a)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意趣教你這樣修行。b)佛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定法可說。這也是還是說無我的道理,但是引證。c)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否?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還是說無我的道理,是引四果的聲聞人來作證。d)須菩提汝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否?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還是說無我、無我所,但是引菩薩。就是引佛為證,引四果聲聞為證,引菩薩為證。同樣是說無我、無我所,但是意趣不同,要明白那個義。
2)決擇分六個理門中第二個證得理門,就是現在這裡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和這意思是相同。於證得中復有四種不同:
一、諸有情業果證得,作善業,將來得安樂的果報,作惡業,將來得苦惱的果報,就叫做證,就是由因而感果叫做證。
二、聲聞乘證得,初果須陀洹,乃至四果阿羅漢得聖道,這是證得。
三、獨覺乘證得,他是久種三多,福德多、聞法多、善根多,所以,出在無佛世,無師自悟,也是得聖道。
四、大乘證得,十地菩薩得無生法忍,乃至最後得無上菩提。
3)當知最初唯是世間,四種證得裡面,頭一個有情業果證得,這是世間的有漏法,這個不算,唯獨採取後三個證得。是故說言勝義正法作證道理,就是聲聞的證得、辟支佛的證得、佛的證得,這都是證得。
4)言道理者,作證道理這個話怎麼講呢?謂如實性、離顛倒性,就是真實地、沒有錯誤地、沒有顛倒性,叫作真實,叫做道理。無顛倒性就是理,依此無顛倒性的理為門,學習,就遠離一切顛倒,就是證入到,門就是入,也就是契合真義的道理,就是作證。若此勝義正法作證道理未滅未隱,即此正法,就叫久住。

云何名為法住隨轉?謂即如是證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如是名為法住隨轉。
[]什麼名為法住隨轉?就是說,這個人證悟佛說的第一義諦的正法,就是聖人。他教化眾生的時候,知道這個人有智慧力、有善根力,這個眾生能證悟如是正法,這個聖者知道這件事。知道以後,就能夠如自己所證悟的正法,隨順那個人的根性,把正法轉入到他心裡面。那個人因為有善根,隨順聖者的教授,隨順聖者的教誡,修善斷惡,得正法,證悟,這叫做法住隨轉。轉,從此至彼,或是現起的意思,聖道在那個眾生心裡面現出來。就是佛的正法由這一位聖者轉入到那個眾生心裡面叫轉,那個眾生隨順教授教誡之後聖道現起,所以叫做轉。如是名為法住隨轉。

云何名為他所哀愍?他謂施主,彼於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隨順淨命資具,所謂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如是名為他所哀愍。
[]什麼名為他所哀愍?他所哀愍的他指誰?就是施主。這施主是誰呢?那個在家居士,對於出家修行人起哀愍心,布施隨順清淨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的資具。什麼呢?就是如法的衣服,出家人要穿合乎出家人的身份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的醫藥,如是名為他所哀愍。所以,在家居士護持出家人修行,目的是說幫助你得聖道。

3.善法欲
云何善法欲?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弟子所,聞正法已,獲得淨信。得淨信已,應如是學。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閑曠猶處虛空,是故我今應捨一切妻子、眷屬、財穀、珍寶,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正捨家法,趣於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圓滿。於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
[]什麼是善法欲?
1)就是譬如有一人,或是從佛那裡聽法,或者是從佛弟子那裡聽法,聽聞苦集滅道的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的正法以後,得到清淨的信心。善法欲從什麼地方來?是從淨信來。如果沒有在佛法裡面得淨信,善法欲不會生起。
2)對於佛說的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是生死的緣起。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涅槃緣起。他相信以後,自己心裡想:我應該這樣學習。發這個心的時候,有什麼反應呢?我現在是在家裡面,很多的煩惱擾亂我,就像居住在塵垢的房子裡。若是從塵垢的家裡面出來,就感覺到非常地閑,沒有煩惱的擾亂,心裡面就感覺到閑,而且特別廣大,像虛空廣大沒有障礙的境界。所以,我現在應該棄捨一切世間上這些塵垢的事情。什麼事情呢?妻子,還有眷屬,其他親愛的人,還有財穀珍寶,這都是塵垢污染的東西,都不要。如何說?於諸妻室有淫欲相應貪,這是一個污染。對於其餘的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看見兒心裡歡喜,看見自己的女也歡喜,看見所有的人都心裡都歡喜,其實這都是愛;看見自己的財富也歡喜,看見自己的權利也是歡喜,看見都是歡喜,而這些歡喜都是染污。有善法欲這個人,就把這些妻子的淫欲相應貪也棄捨,其他的這些親屬、財貨,這些染污都棄捨。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就是在佛法裡面,正式地棄捨這些煩惱的家,污染的家。前進到沒有污染的地方。
3)既然是從煩惱污染的地方解脫出來以後,就精進地修戒定慧這些勝行,使令他能夠得解脫,圓滿解脫的境界。這就是在佛的法毘奈耶中,有這樣的願望,叫善法欲。

4.正出家
云何正出家?謂即由此勝善法欲增上力故,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受勞策所學尸羅。是名正出家。
[]什麼是正出家?就是因為這一個人他有這樣殊勝善法的願望,想要得涅槃,想要得解脫,得聖道,有強大的力量的願望,他就出家,拜師父,受沙彌戒,然後白四羯磨受比丘戒。或者先受沙彌戒,勞策就是不怕辛苦勉勵自己,修學聖道,求取涅槃,得受沙彌十戒,這叫做出家。

5.戒律儀
云何戒律儀?謂彼如是正出家已,安住具戒,堅牢防護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皆得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一切所有學處。是名戒律儀。
[]什麼是戒律儀?就是那個人現在正式出家、受戒以後,就安住在所受的戒法上面,堅固地防護所受的別解脫律儀。別解律儀,就是一樣一樣的解脫,如不殺生,就把殺生的苦惱事情解脫。不偷盜,從偷盜的罪過事情解脫出來。軌則所行皆得圓滿,另外還有很多的事情,比如供佛有軌則,侍奉師長也有軌則,學習經律論也有軌則,乃至理髮、沐浴、洗衣服,都是有軌則。這些事情都能圓滿、清淨,隨順而不違犯。總而言之,受戒以後,對於小小的罪過就生大恐怖。這樣罪過能障礙我的聖道,令我不能解脫生死苦,就有這種恐怖心,何況犯大罪。受學一切所有學處,師長的教導我能接受,我學習一切所有的這些戒律、戒法。學處,就是一切的戒法,一切的軌則都在內。是名戒律儀。

6.根律儀
云何根律儀?謂即依此尸羅律儀,守護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眼根,依於眼根修律儀行。如是行者,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意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
[]什麼是根律儀?
1)就是這個人就根據所受的戒律儀,常常的守護這一念心,心裡面用智慧保護這一念心,注意這一念心叫它不要貪、不要瞋、不要痴,不要有種種的過失,要保護這一念心,時時的這樣注意這一念心,叫守謢正念。
2)修常委念,以念防心。就是常念和委念這二種念,這個正念要永久的不間斷,要保持住不要失掉,叫做常念。委念,就是特別的尊重、殷重,就是特別的處處都這樣注意,周遍的注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心裡面都要注意,就是特別周遍詳細,叫做委念。用常念和委念,來保護這一念心,保護它的安全,不要叫貪瞋痴賊來傷害它。
3)行平等位,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以念防心以後,心的現象是什麼樣呢?它是平等的。什麼是平等位呢?就是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就叫做行平等位。眼看見一切的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看見一切的形象以後,心裡面不執著那個人的相,不取那個人的好。相是大的部位,好是莊嚴相的周圍小的部位。因為看這個相,如果是特別美好,貪心就來;如果是特別醜陋,憎惡心就來,不是貪,就是瞋,所以心就不平等。現在,心平等位不取著,心裡面是平靜、清淨的,叫做平等位。
4)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為什麼要這樣呢?持戒清淨就好,為什麼還要根律儀呢?受戒持戒清淨是好了,但是眼耳鼻舌身意遇見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恐怕你在這個地方,若是不修習眼根律儀的時候,也就是不保護眼根的時候,眼見色以後,心就動,就流出來貪愛心,流出來憂愁心,這個染污心流出來,就會有罪過的不善法發生。所以,出家受戒,持戒清淨,還要修學眼根的律儀,防護眼根,眼根在活動的時候,要保護它清淨,不要因此而有過失。
5)修眼根律儀那個人,還要修其他的耳鼻舌身意根。耳聞聲以後、鼻嗅香以後、舌嘗味以後、身覺觸以後、意了法以後,第六意識明了一切境界的時候,也是一樣不取著所了的這一切境界。恐怕在這個地方,因為不修習耳根律儀、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的律儀,不防護其心而住的話,其心就漏泄所有的貪憂惡不善法出來。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

7.於食知量
云何於食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什麼是於食知量?就是飲食的時候,要知道量,不可以放縱自己的貪心,也不可以放縱自己的瞋心。吃飯的時候,用貪心、用瞋心來吃飯就是不對。
1)就是那個修行人出家、受戒以後,守護諸根律儀以後,還有一件事要注意,什麼呢?就是不要有貪心,不要有瞋心,要用智慧思惟觀察食於所食。
2)如果用貪心吃飯,就是倡蕩、憍逸、飾好、端嚴。倡,就是唱戲、演電影的這些人;蕩就是心裡面亂,心裡面動淫欲的心。不是為淫欲的事情吃飯。也不是為憍慢放逸吃飯。不是使令自己好一點這件事吃飯。不為端嚴而吃飯。
3)然而還是要吃飯,吃飯的時候目的是什麼呢?為了這身體四大調和安樂而住。為暫時讓這個身體能支持下去,能活下去。為除掉這個飢渴。為了吃了飯以後,有精神能修學聖道。為了斷滅過去貪相應受、瞋相應受,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不是貪就是瞋受,現在要斷滅它。為令以後剎那剎那生的時候,不要像以前那樣老習慣。為了這個生命的存在,要保養他使令它有力量,使令心情安樂,但是沒有罪過,不是與貪瞋癡相應,心裡面安隱而住,四大調和心情就安隱,這樣才能修學聖道,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8.覺寤瑜伽
云何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謂彼如是食知量已,於晝日分,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過此分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右脅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於夜後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什麼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1)就是這位修行者食能知量以後,白天的時候,在一處寂靜坐,或者是經行,就是這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經行也好、宴坐也好,內心裡面就是做這件事,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我心裡面原來就順於貪欲障、瞋恚障、昏沈、睡眠、掉舉惡作這些染污的事情,這些都是障道的因緣。從順於障礙的事情上面來淨修其心,用四念處來清淨自己的心,使令心裡面沒有煩惱,而有清淨的戒定慧出現,就是做這件事。
2)初夜的時候,也還是經行的威儀、宴坐的威儀,也還是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3)過初夜以後,就是到中夜,從住處的地方出來,到外面,把腳洗一洗,然後就是右脅而臥,把二個足重疊起來。這時候要睡覺,心裡面要想光明,住光明想。還是要保護自己的心不要有貪瞋痴,對於無貪、無瞋、無痴的這個境界,要正念不忘。若是有貪瞋痴,趕快把它驅除出,保護這個心,叫它不貪瞋痴,這叫正念、正知。還要心裡面想:我到什麼時候,就得起來,不要繼續的臥在這兒睡覺。
4)到夜後分的時候,要趕快的醒過來,還是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還是這樣修四念處。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9.正知而住
云何正知而住?謂彼如是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已,若往、若來,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於解勞睡時,正知而住。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什麼是正知而住?正念,就是心裡面常常地保持清淨,不貪、不瞋、不癡。可是失掉正念的時候,顛倒妄想就出現。這個時候,就需要正知,知道內心不清淨,趕快地棄捨不清淨的心裡活動,把它調轉過來,安住在正念裡邊,這個作用叫做正知而住。由智慧的覺悟,把正念恢復過來,安住在正念,這叫做正知而住。
1)就是那一個修行人,這樣長期地、精勤地用功修行覺寤的瑜伽之後,就是不要睡很多的覺,但是也不要睡太少。或者是到禪堂,或者是到講堂,或者是到聚落,要保持內心的清淨,正知而住。
2)若睹、若瞻,正知而住。睹就是遠遠的看;瞻是近觀,就是在附近看這附近的地方。或者是向上看,或者是向下看,心裡面也要正知而住。
3)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或者這身體彎屈,或者伸展,心裡面也要正知而住。
4)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僧伽胝,就是大衣。衣缽,或者是五衣,或者是七衣,加上吃飯的時候所用的缽器,心裡面也要正知而住。
5)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食,所有的飲食總名為食。飲,是飲水或者飲湯。噉,就是吞噉。嘗,嘗嘗它的味道。內心也要正知而住。
6)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這是身體的威儀,內心也還是要正知而住。
7)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覺寤的時候,心裡面要正知而住。
8)若語、若默,正知而住。和人談話的時候,或者不談話的時候,內心也要正知而住。
9)於解勞睡時,正知而住。解勞,是睡的作用,解除疲勞,是其他的時候,或者是由於修禪定,或者是什麼事情特別疲勞,這時候可以打一個盹,可以休息一下,這時候也要正知而住。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10.樂遠離
云何樂遠離?謂由如是所修善法,無倒修治初業地已,遠離一切臥具貪著,住阿練若,樹下空室,山谷峰穴,草藉迥露,塚間林藪,虛曠平野,邊際臥具。是名樂遠離。
[]什麼是樂遠離?就是像前面這樣子所修的這些善法,有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正出家這一類善法,沒有錯誤地來修治你的身口意,而這一部分的修行叫做初業地。就是在佛法裡邊發出離心、發無上菩提心,開始修行的情況,初開始修行要這樣用功叫做初業地。先要這樣用功修行之後。遠離一切臥具貪著,對於不好的臥具,不高興這是執著,或者臥具很好,愛著它,也是執著。現在,好不好都不執著,叫做遠離。住在寂靜處,或者是住在樹下,或者是空室裡邊,寂靜處的空房子裡面。或者是山谷裡邊,或者峰穴,高峰那個地方有一個穴,在那兒住。或者是草藉,就是茅蓬,茅草做成的房子。或者是迥露,在很遠的地方在那裡住,沒有房子連草房也沒有,就是在露地,沒有覆蓋的地方住。或者在塚間,墳墓的地方。或者是林藪,就是樹林子裡邊。或者是虛曠的地方,在平野,不是高山也不是低下的地方,很平曠的地方。邊際臥具,這個臥具是很不好,達到最邊際,是最不好的臥具,都能夠不在意。這叫做樂遠離。

11.清淨諸蓋
云何清淨諸蓋?謂彼如是住阿練若或復樹下或空室等,於五種蓋淨修其心,所謂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以疑蓋。從彼諸蓋淨修心已,心離諸蓋,安住賢善勝三摩地。如是名為清淨諸蓋。
[]什麼是清淨諸蓋?就是那位修行人這樣子安住在寂靜處,或者是在樹下,或者是在空室裡邊住,要把你內心裡面修學聖道的障礙,用戒定慧這個清淨的法門,修治你的染污心,使令心清淨。哪些障礙?就是貪欲蓋,瞋恚也是一種障礙,惛沈睡眠也是一種障礙。還有掉舉惡作,心裡面有些雜亂的妄想,對於可意的事情心裡面一直的在那裡憶念叫做掉舉;惡作就是做錯誤的事情,後悔不高興自己這樣做。及以疑蓋,就是疑惑,對於佛、法、僧、自己,都沒有信心。這五種都是障,修學聖道的障礙,要用佛法裡面的法門來清除這些障礙。用佛法清除諸蓋之後,就會安住在賢善的殊勝的禪定裡邊,如是名為清淨諸蓋。什麼是安住賢善勝三摩地?為欲對治欲貪等故,安住在三摩地,最低限度是欲界定,好一點是未到定地,或者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若心裡面有貪欲,應該思惟青瘀、膿爛、散壞這些不淨的法門,破除內心的貪欲蓋,乃至後邊的疑蓋,因為這個蓋是不賢善,破蓋的法門就是賢善。在〈三摩呬多地〉為什麼說這個相貌叫做賢善呢?很多的煩惱裡邊,貪煩惱是最有力量;貪裡面也有很多的貪,但是欲界裡面的人這個欲貪,是最有力量,最能障礙你的修行,令你生出很多的苦惱。不淨觀這個相貌,就是對治那個貪心的所緣境,使令那個不賢善的境界消滅,使令內心清淨,所以這個三摩地叫賢善三摩地。

12.依三摩地
云何依三摩地?謂彼如是斷五蓋已,便能遠離心隨煩惱。遠離諸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尋伺寂靜,於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安住。遠離喜貪,安住捨、念,及以正知,身領受樂,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第三靜慮具足安住。究竟斷樂,先斷於苦,喜憂俱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如是名為依三摩地。
[]什麼是依三摩地?就是修觀要以三摩地為依止處、住處,修觀的時候,要安住在三摩地裡邊。就是那個修行人,修不淨觀、修慈悲觀、修緣起觀這些事,把五蓋停下來,就遠離心隨煩惱,心就不隨著煩惱活動。貪心來了心就隨著貪心活動,瞋心來了心就隨著瞋心活動,疑惑心來了、高慢心來了,心就隨著活動。
1)遠離諸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
a)遠離諸欲惡不善法,因為心裡面有不淨觀的力量,欲界的欲停下來。
b)惡不善法,心裡面沒有欲以後,表現在行動、語言上也清淨,不會再有殺、盜、淫,不會隨便說謊話騙人。離欲是內心的清淨,遠離惡不善法是身清淨、口清淨,所以,三業是清淨。
c)有尋、有伺,尋伺,在這裡是屬於清淨的尋伺,就是清淨的如理作意,也就是不淨觀。不清淨的尋伺,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親里尋伺、不死尋伺、國土尋伺。這個人修不淨觀的出離尋伺、不恚尋伺、不害尋伺,這個尋伺有力量,就是有尋有伺。
d)離生喜樂,遠離五蓋,遠離諸欲惡不善法,這時候,就生出喜樂,就有輕安樂、心裡面有歡喜心。
e)入初靜慮,這時候,禪定的程度超過欲界定,進到初靜慮。為什麼名為靜慮?靜,心裡面沒有欲的擾亂,心裡面寂靜住。慮,能觀察欲界的不清淨。
f)具足安住,若成就一少分就是還不具足。就是所有的功德都具足,安住在寂靜住的心一境性裡邊。哪些功德?具足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具足五支,就是初禪的功德圓滿。
2)尋伺寂靜,於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安住。
a)尋伺寂靜,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的時候,需要修不清淨觀的尋伺。現在已經遠離欲界欲,成就初禪。這時候,觀察不淨的這種尋伺,令心裡面不寂靜,被這個尋伺擾亂,令心裡不寂靜,所以,現在把尋伺去掉,不尋伺,心就寂靜。
b)於內等淨,內就是心,在心裡面。等,就是慈悲喜捨的捨,就是把尋伺寂靜,但內心是捨住,就是不執著。用尋伺的不淨觀,破內心的欲煩惱,欲煩惱去掉之後,就不執著這個欲,但是破欲的這個不淨觀還在,現在把這個不淨觀的尋伺也去掉,所以叫做捨,就安住於捨。這時候,其心清淨。為什麼?不淨觀所對治的欲是不清淨,用不淨觀對治欲之後,尚有不淨觀存在,這個修行者認為這個不淨觀也不清淨,所以現在把不淨觀也停下來,心這時候就清淨,叫內等淨。
c)心一趣性,這時候,就安住在一個境界上。欲界的人,心是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門轉。到初禪的時候,鼻根、舌根不動,只有四門轉。二禪以上,只有第六意識這一門轉。在禪定裡面,心寂靜住,叫做心一趣性,和欲界不同,和初禪也不同。
d)無尋無伺,定生喜樂,這時候,心裡面也不尋也不伺,不淨觀也停下來。這時候,生出更殊勝的喜樂。
e)第二靜慮具足安住。初禪是離生喜樂,就是離開欲界的欲之後,心裡面有喜樂。第二禪,就是棄捨初禪的尋伺,得到定而後生出來的喜樂,所以叫定生喜樂,這是第二靜慮具足安住。
3)遠離喜貪,安住捨念及以正知,身領受樂。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a)遠離喜貪,因為成就二禪的時候,常常的入定,入定久了,感覺到禪定裡面的歡喜心使令心裡面不寂靜,使令心裡動亂。但是,初開始的時候,是愛著這個喜,所以叫貪,喜的貪。現在,不高興這個喜,就對喜的貪著,呵斥它,久了這個喜就沒有。
b)安住捨,這時候,有三個捨,棄捨欲界的欲,棄捨初禪的尋伺,棄捨二禪的喜。在欲界定、末到地定、初禪、二禪的時候也有捨,就是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什麼是這時候稱為捨?因為,內心裡面有尋伺的時候,使令捨的相貌不明顯;內心裡面有喜,也使令捨的相貌不明顯。所以,初禪、二禪都不說有捨。第三禪的時候,捨的相貌明顯出來,所以叫做捨。
c)念及以正知,念,就是明明了了地顯現出來捨的境界而沒有喜。正知,就是有時候喜還會出來,趕快地用智慧把喜排遣出去,恢復捨的境界,叫做正知。
d)身領受樂,這時候,前五識不動,所以沒有身識的問題。就是第六意識領受超過初禪、二禪的那種樂的境界。
e)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這是佛和佛的弟子,開示第三禪,捨也具足,念也具足。初禪、二禪是捨不具足,但是有喜、樂。四禪以上,但有捨而沒有樂。唯獨是三禪有捨、有樂,所以,捨念具足安樂而住。這樣,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4)究竟斷樂,先斷於苦、喜憂俱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安住。
a)究竟斷樂,那個修行人修久的時候,感覺樂使令心裡面動亂,不高興這個樂,就呵斥這個樂,久了,樂就不出來,是究竟斷樂。
b)先斷於苦、喜憂俱沒,在第二禪的時候,把苦受滅了;三禪把二禪的喜也滅了。在初禪的時候,滅掉憂。有欲的人都有憂,但是初禪是沒有欲,所以,把憂滅掉。四禪的時候,把樂滅掉了。就是這些樂、苦、憂、喜,完全都隱沒不出現。
c)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這時候,內心也不苦、也不樂,捨、念清淨。捨掉欲、捨掉尋伺、捨掉喜、捨掉樂,這是不苦不樂。這時候,心念沒有這麼多的動亂來染污他,出入息也沒有,連火災、水災、風災也沒有,這是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如是名為依三摩地。能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是三摩地圓滿。雖然,也可以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也是三摩地。但是,色界四禪的三摩地是最殊勝,它是修學聖道最殊勝的增上緣。修四念處以色界四禪為依止處,它是一個殊勝的助緣,所以叫做依三摩地。

13.漸次修行
彼由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修集諸緣,初自圓滿依三摩地以為最後,得如是心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質直、堪能、安住無動。
[]1)那個修行人像前面說的漸次地修行,就是按照次第,最初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這樣次第地修行。
a)後後轉勝、轉增、轉上。越向後來,助道因緣就越來越殊勝、越來越增長、越來越高尚。最初正知而住、破除五蓋已經很好,但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越來越殊勝,所以叫轉增、轉上。
b)修集諸緣,初自圓滿依三摩地以為最後。這樣修集很多的助道的因緣,哪些呢?開始是自圓滿,一直到依三摩地,這是最後的這一個助緣。
c)得如是心,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到最後的時候,內心是很清淨,沒有這麼多的污染,很鮮白也就是很清淨,沒有那些污穢的事情。遠離很多的隨煩惱,昏沈、掉舉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是心清淨鮮白?第四靜慮,有那麼多的捨,他的心念是清淨,沒有出入息,那個地方也沒有火災、也沒有水災、也沒有風災,一切的災患都沒有。什麼是無諸瑕穢?若是非佛教徒得到禪定的時候,愛著禪定的滋味,感覺到很快樂,有高慢心,還有種種的邪知邪見,還有疑惑,還有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污。現在都沒有這些問題。
d)質直、堪能、安住無動。質直,他的心特別地直,沒有那些彎曲虛妄的事情。堪能,就是有能力修學聖道。安住無動,安住在寂靜不動的境界,就是得到四禪。初禪、二禪、三禪都還是有動,有尋伺、有喜、有樂都是有動,到四禪的時候,是無動的境界。

若復獲得依四聖諦為令遍知、永斷、作證、修習他音教授教誡,便有如是堪能勢力,發生如理所引作意,及彼為先所有正見。
[]1)已經成就這樣無動的境界,若再能夠得到依據四聖諦而發出來的教授教誡,就是佛法,這時候,就有能力修學聖道。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唯獨聖人才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所以叫聖諦。佛的慈悲,為令凡夫周遍知道是苦,不但三惡道是苦,人間也是苦,天上也是苦,遍知都是苦。苦從什麼地方來?從煩惱來,煩惱有力量集聚很多的苦給你受。永斷,就是永久地消滅這些煩惱。你能夠成就涅槃的境界,叫作證。修習,修習戒定慧而證涅槃,就永斷煩惱、一切苦。這是四聖諦。
2)他音教授教誡,他就指佛,佛依四聖諦,發出法語來教授我們,修學戒定慧,而得滅諦。教誡我們這是苦、這是煩惱,叫做教誡。
3)便有如是堪能勢力,發生如理所引作意。聽聞佛說四諦法門的時候,這時候,就有力量在心裡面,生出如理所引的作意,就是合乎佛法真理的觀察智慧。由佛說的苦集滅道的法音,聽聞這樣四諦教授教誡以後,就有能力發出如苦集滅道的道理,所引出來的作意,作意就是觀察,觀察就是四念處,就是修行。
4)及彼為先所有正見。及彼如理作意為先,而後才能生出正知正見。所以,先要聽聞四諦,然後如理作意,然後才有正見的建立,才知道什麼是佛法。
《披尋記》七七一頁:發生如理所引作意等者:謂不增益非真實有,亦不損減諸真實有,是名如理所引作意。如意地說應知。(陵本一卷十一頁)由是能生世間正見,如是正見,加行位起,非無分別,故是世間。
[]發生如理所引作意等者:我、我所這種執著是不真實,是虛妄分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自己加上去,根本沒有我可得,所以,不增益非真實有。因果的道理雖然是如幻如化,但是有這件事,就是亦不損減諸真實有。是名如理所引作意,如意地說應知。由是能生世間正見,如是正見,加行位起,就是聽聞四諦的法門而能夠如理作意,就是加行,這時候得到的正見。不是得到聖道以後,無分別的智慧出現,那是出世間的正見。現在這裡說的正見還是有分別,就是在加行位生起的正見。

由此便能於四聖諦入真現觀,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1)由前面能夠成就如理作意,就是加行位的修行,繼續向前努力繼續這樣的修行就能夠於四聖諦入真現觀,就是得聖道,入聖位。真現觀,真實的觀察這是苦、這是集、是滅、是道。沒有入聖道之前,學習作如是觀的時候,也是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還不是太真實,就是相似的現觀。就是得入初果以後,得無生法忍以後那是真實的現觀,才能觀到諸法的真實相。
2)圓滿解脫,得到真實現觀以後,得到無漏的智慧的時候,才能圓滿地斷除煩惱,見到真理而得解脫。
3)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得阿羅漢果,心裡面清淨,但是還有剩餘的色受想行識是有漏的,但是也是入涅槃,稱為有餘依涅槃。現在說無餘依,有漏的色受想行識也沒有剩餘,完全消滅,這時候純是清淨的境界而入涅槃。
《披尋記》七七二頁:於四聖諦入真現觀等者:謂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真現觀;此即見道有學解脫於上修道由數習故,更復證得無學解脫,是名圓滿解脫;此即有餘依涅槃界。從是以後,身任運滅,住無餘依,是名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於四聖諦入真現觀等者:能認識真理的智慧,以及智慧所認識的真理,能知道的智和所知道的境界,和合起來沒有乖違。現在把所有虛妄分別的煩惱都已經消除,所以能知的智慧和所知道的真理和合沒有乖違。現前觀察,智慧也現前,真理也現前,這樣智慧觀察真理。這就是初開始見到聖道的初果聖人,初得無生法忍的人,這是有學的解脫,還要繼續的學習,還要繼續努力地修學戒定慧,還要繼續數數地精進地學習。更復證得無學解脫,這個時候叫圓滿解脫,解脫才圓滿。這時候是阿羅漢,這是有餘依的涅槃界。從是以後,壽命到了的時候,身自然地就滅。住無餘依,是名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當知此中,始從正見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名種姓真實修集。從自圓滿乃至最後依三摩地,當知是名修集劣緣。若依四諦法教增上所有教授教誡他音,若如正理所引作意,當知是名修集勝緣。如是名為種姓安立。
[]1)當知此中,始從正見、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這一大段文是名種性真實修集。有涅槃種性的人,在佛法裡面,真實地修集聖道的境界是這樣。
2)從自圓滿乃至最後依三摩地,當知是名修集劣緣。就是對於得聖道這件事,他的緣助的力量還是劣弱。
3)若是根據佛說的四諦法這個佛的教導,佛這個教導是增上,就是特別殊勝;佛的殊勝的教授教誡,這是他音,是佛的法音。你根據這個法音,若是如理所引的作意,就是正式的在禪定裡面修四念處的時候,引出來四念處的作意,當知是名修集勝緣。就是你在積集得聖道的殊勝的助緣,這是智慧,智慧能得聖道,所以他的力量大,叫勝緣。禪定是幫助智慧得聖道,叫劣緣。雖然是劣,還要具足不可。如是名為種性安立。
《披尋記》七七二頁:是名種性真實修集者:修集無漏智慧資糧,是名種性真實修集。無漏慧有三種:謂加行無漏慧,根本無漏慧,後得無漏慧。加行無漏慧即世正見。由是此說始從正見,亦名種性真實修集。
[]是名種性真實修集者:修集無漏的智慧的資糧,是名種性真實修集。無漏智慧的資糧就是因,無漏智慧這是果,果從因來,你要準備他的因叫做資糧,是名種性真實的修集。無漏的慧有三種不同:一個是加行的無漏慧,第二個是根本的無漏慧,第三個是後得無漏慧。什麼是加行無漏慧?事實上,加行是有漏,因為努力地修行能得到無漏慧,所以也叫無漏慧。就是由如理作意而成就的正見,就叫加行無漏慧。由是此說始從正見,亦名種性真實修集。

IV.調伏一切世間貪憂
如是所有初修業者,蒙正教誨修正行時,安住熾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憂。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畢竟修作、無倒作意,非諠鬧等所能動亂,是名熾然。若於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審諦了知亂、不亂相,如是名為正知具念。若能善取諸厭離相、諸欣樂相,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由是因緣,宣說彼能安住熾然,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像前面這一大段文說的這個法門,所有初修業的人,初開始坐禪的人,蒙受善知識的教誨,就開始努力修行的時候。安住在所緣境上,很勇猛、很努力的這樣做,正知也具足正念,調伏一切世間的貪、世間的憂。心裡也不貪、也不憂,就是得自在。
1)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恆常修作,不懈怠,常是這樣用功。畢竟修作,所有的時間完全都是用在修行上面。無倒作意,沒有顛倒妄想這種分別。非諠鬧等所能動亂,能這樣長時期用功,雖諠譁吵鬧的境界不能動亂你,是名熾然。
2)若是這樣修五停心觀,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很真實,很認真知道這時候心裡面是亂,有諸相、諸尋思、諸隨煩惱在你心裡面擾亂,使你心裡動亂。不亂,這時候也沒有諸相的擾亂,也沒有諸尋思的擾亂,也沒有隨煩惱的擾亂;心裡面無相、無功用、寂靜、最極寂靜。如是名為正知具念。具足正念,就是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忘失,不忘掉所緣境;如果打妄想,就失掉所緣境,就沒有正念。不忘所緣境,一直的憶念所緣境,就是具足正念。就是打妄想,自己還不知道打妄想,就沒有正知。
3)假設這位修行人,能夠取得諸厭離相,老、病、死是可厭離的事情,身體有病痛、壽命衰損、財寶的衰損,很多不快樂的事情,有厭離心。若能善取諸欣樂相,有歡喜學習戒、定、慧,對於佛法裡面所說聖道的事情有歡喜心。從心裡面深深的有這樣的智慧,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調伏世間的貪,就是有厭離相,就不會再對世間上的事情有興趣,這是調伏貪。調伏世間的憂,就是有欣樂相,就是生歡喜心,一直修學聖道。
4)前面這三段的解釋,由這個因緣,由這樣的理由,就宣說那個禪師,能安住熾然,能夠乃至調伏世間貪憂。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