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雜阿含622經


雜阿含622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跋祇人間遊行,到鞞舍離國菴羅園中住。 爾時,菴羅女聞世尊跋祇人間遊行,至菴羅園中住,即自莊嚴,乘車出鞞舍離城,詣世尊所,恭敬供養。 詣菴羅園門,下車步進,遙見世尊與諸大眾圍遶說法。
  世尊遙見菴羅女來,語諸比丘: 「汝等比丘!勤攝心住,正念、正智,今菴羅女來,是故誡汝。 云何為比丘勤攝心住?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當斷,生欲、方便,精進攝心;未生惡不善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增滿,生欲方便,精勤攝心,是名比丘勤攝心住。 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迴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名正智。 云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是故,汝等勤攝其心,正智、正念,今菴羅女來,是故誡汝。」
  時,菴羅女詣世尊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 爾時,世尊為菴羅女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而住。 爾時,菴羅女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 「唯願世尊與諸大眾,明日受我請中食。」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菴羅女知世尊默然受請已,稽首禮足,還歸自家,設種種食,布置床座。 晨朝,遣使白佛:「時到。」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詣菴羅女舍,就座而坐。 時,菴羅女手自供養種種飲食。 食訖,澡漱洗鉢竟。 時,菴羅女持一小床,坐於佛前,聽佛說法。
  爾時,世尊為菴羅女說隨喜偈:
  「施者人愛念,多眾所隨從,名稱日增高,遠近皆悉聞。
   處眾常和雅,離慳無所畏,是故智慧施,斷慳永無餘。
   上生忉利天,長夜受快樂,盡壽常修德,娛樂難陀園。
百種諸天樂,五欲悅其心,彼於此人間,聞佛所說法,為善逝弟子,樂彼受化生。」 爾時,世尊為菴羅女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
復次、由於正法聽聞,受持,觀察義理,法隨法行,如其次第,應知勸化安立四義。復有三法,尚能斷餘一切勝妙婬欲貪纏,況乎鄙劣諸欲貪纏!何等為三?一、精進力,二、不放逸力,三、對治力。由精進力,其已生者令不堅住;由餘二力,其未生者令不得生。如是行者勤修正行,為欲斷除已生惡故,及未生者令不生故。T30,861b

1.四正斷
1.1.未生、已生
如是於四念住串習行故,已能除遣麁麁顛倒,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從此無間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廣說如前,乃至攝心、持心。
[]1)像前邊那一大段文所說明,就是修行人在四念住這裏串習行故。串,就是連續不斷地在奢摩他裏修四種毘缽舍那,觀察苦、空、無常、無我。初開始只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到後來,在每一個所緣境都是觀不淨、觀苦、觀無常、觀無我的。這樣連續不斷地這樣練習,這樣修行,就會有成就。有什麼成就呢?
2)已能除遣麁麁顛倒。就是能夠除遣、破除顛倒迷惑,使令心清淨,沒有煩惱。在別的經論裏邊,看不見怎麼叫做麤麤?麤麤可能是麤重的訛誤。什麼是麤重?諸世間,多半是人世間、是天世間、乃至三惡道的世間,這一切眾生,多數是於麤重行,多起顛倒。於這個麤重的色受想行識、麤重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在污穢的色受想行識、污穢的眼耳鼻舌身意上面,多數的人都會生起很多的顛倒,生起很多的錯誤、很多的煩惱。煩惱一定要有所緣境,才能現起。所以,所緣境,就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都是麤重行。這裏說的麤重行,指人的身體。依佛所說的不淨觀,循環地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的身體,觀察它是不淨、是苦、是無常、是無我,能夠正確地消除各式各樣的麤重煩惱。觀察你的身體,就會明瞭麤重的道理,觀察這個生命體、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就能悟入苦聖諦,悟入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就能悟入。我們這個身體,就是以麤重為它的相貌,由此相貌能悟入苦聖諦。這個麤重的色受想行識裏邊,有壞苦、也有苦苦,但是主要是以行苦。什麼是行苦?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裏邊,有很多煩惱的種子、有業種子、還有果報的種子。除了煩惱種子、業力種子之外,就是行苦性,色受想行識就是行苦性。由於這個行苦的關係,所以聖人也修四念住,觀察有漏法都是苦。只要有虛妄分別,就是苦。什麼叫做苦呢?就是你的虛妄分別。你有虛妄分別的時候,就有苦惱;不虛妄分別的時候,就沒有苦。所以,行苦就是你的虛妄分別。雖然說有色、受、想、行,但是主要是識,識就是你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是眾苦之源,所以什麼叫做行苦?就是你的虛妄分別。現在就是根據行苦這個道理,來解說麤重。
3)經過串習,不斷地、長時期地修四念住,已能除遣麤重顛倒。已能除遣麤重顛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已經有這種堪能性,通達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不善。簡要地說,就是通達世間上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三惡道、人間乃至天上的事情,就是苦、集而已,就是明白不善性。了達出世間的滅、道,是最殊勝的善法。應當知道這樣了達善、不善法,是由於修受、心、法三種觀而得以了達,因為在受、心、法中,建立種種差別,能明白善不善法的意義。
4)修四念住達到這個程度,然後就出來四正勤,就是四正斷。從這個已能除遣麤麤顛倒,已能了達善不善法。或者說已能除遣麤重顛倒,就是調伏多少煩惱。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就是使正見有力量,就是有智慧,有這樣的成就,的確是能以涅槃為上首。從這個程度,沒有其他的事情的間隔、間雜,能夠進一步,對於沒有現起的惡不善法,為令這個惡不善法不現起故。對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對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廣說如前文,乃至策心、持心,他就能這樣用功。

云何名為惡不善法?謂欲纏染污身、語、意業,是身、語、意惡行所攝,及能起彼所有煩惱。若未和合,未現在前,說名未生;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云何名為一切善法?謂若彼對治、若蓋對治、若結對治。未生、已生,應知如前惡不善法。
[]1)什麼叫做惡不善法?
a)在色聲香味觸這個五欲的煩惱已經現行,纏繞你的身口意,令它不清淨。這個煩惱現行以前,你的身語意本身也不染污、也不清淨,是無記性。現在現出欲的煩惱,就把無記性的身語意染污,變成污穢的身語意業。
b)這個染污的身業、語業、意業,是屬於身、語、意惡行。身惡行,就是殺、盜、淫;語的惡行,也就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惡行,也就是貪瞋癡。
c)在行動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貪嗔癡就叫做業;沒有行動的時候,那個時候貪瞋癡是煩惱,就是能生起身業、語業的所有煩惱。就是一個煩惱、一個業。惡不善法它能令人墮落惡道,所以叫做惡;對你有極大的傷害,所以叫做不善。這裏說什麼叫做惡不善法?就是十不善業,以及能生這十不善業的所有煩惱。
d)若因緣沒有和合時候,惡不善法不出現,這叫做未生的惡不善法。若是這些煩惱的因緣、惡不善業的因緣都具足,不如理作意把眾多的因緣和合,惡不善法就出現,由無而有叫做生。
2)怎麼叫做一切的善法呢?
a)就是若彼惡不善法的對治者,能消滅惡不善法,就是善法。究竟是什麼呢?前面若彼對治這句話是總說。分開來講,能對治五蓋,能對治結,就是善法。什麼叫做結?就是煩惱,煩惱能令你與苦惱和合名之為結。
a1)什麼是彼對治?就是對治貪、瞋、癡,就是善法。這是還沒有得禪定的時候,就把貪、瞋、癡消滅。譬如現在修不淨觀,也可以把心靜一靜,心還是散亂,也能把貪欲消除,貪心就不起。修慈悲觀,也就能滅除瞋心;修緣起觀,就能滅除愚癡,什麼叫做愚癡呢?就是不明白世間上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緣起,有因緣就會現起,沒有因緣就不能現起。因緣是什麼呢?就是你的一念心,你的一念心願意這樣,就出現三惡道;願意這樣,就出來人天的善法;願意這樣,就出來出世間的三乘聖道;就是由你的一念心緣起一切法,一切唯心造,這叫做緣起。不明白緣起,就叫做愚癡。
a2)什麼是蓋對治?若略、若舉、若不掉、若寂靜這四法,如其次第來對治若散、若下、若掉、若不寂靜諸法。略,有寂靜,有止的意思,就是如次對治散亂,不散亂就是有略的意思,心裏面能夠寂靜住,就是不散亂。舉,是對治下,下就是沈沒,就是惛沈睡眠;舉就是把沈沒的心把它發動起來,叫它努力修止觀,叫做舉。掉,掉動、掉舉,對過去、經驗可愛的境界,心裏面又重新地攀緣,生起種種的貪心。不掉,就是用止來對治,或者是用觀來對治,令它不要掉舉。若不寂靜,就指惡作和疑,就是後悔;自己做錯事以後,後悔,心裏不寂靜,惡作和疑都包括在內;現在要寂靜,用止觀把它消除,就是寂靜。這是破除五蓋,就是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這就是名蓋對治。這是從九心住一直到未到地定,這個時候止觀的力量,能把五蓋破除,達到未到地定,在這個時候是安住在奢摩他裏面。
a3)什麼是結對治?若定、若善修、若善解脫,如次對治不定、不善修、不善解脫諸法,名結對治。這個時候就是由未到地定,進一步得到色界四禪。若定,就是得到色界定。若善修,初開始成就色界定的時候,禪定還不是十分的理想;要繼續地善修,常常地入定、住於定、從定裏面出來,這三個階段。時間久了,禪定就自在,經過善修,定的功夫進步,就是得大自在。若善解脫,因為得到色界四禪以後,在色界四禪裏面修四念住,就能解脫一切的惡不善法,解脫一切的愛煩惱、見煩惱,達到阿羅漢的境界。若定,能對治若不定,未到地定以下,都可以名為不定。不善修,就是已經得到四禪,但沒有善修,還不自在。不善解脫諸法,就是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得四果向,還不能稱之為善解脫;要繼續地在禪定裏面修四念住,才能斷除一切的愛煩惱、見煩惱,得阿羅漢,才能名為善解脫。這個就是得到四禪以後,在四禪裏邊修四念住,叫做淨煩惱地住時所起。
b)這個善法,也有未生的善法、也有已生的善法。應知如前惡不善法中說,就是若未和合、未現在前,說名未生的善法;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的善法。

1.2.生欲
若時未生惡不善法,先未和合;為令不生,發起希願我當令彼一切一切皆不復生。是名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若時已生惡不善法,先已和合;為令斷故,發起希願我當於彼一切一切皆不忍受,斷滅、除遣。是名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
[]a)若是沒生惡不善法,是因為因緣沒有和合;但是因緣和合它就要生,怎麼辦呢?為令不生,在自己的內心裏面,發動一個很誠懇的希望心,我希望這樣:我應該使令彼一切的惡業、一切的煩惱,以後永久不再生起這些事情,是名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所以,在行動之前,先要發願,這是修行的一個次第。
b)若這個眾生已經由無而有罪過的事情,因為因緣和合,惡不善法就現起。現起之後,為令斷故,想要把這個錯誤的事情斷滅,發起希願,錯誤的事情我要改過來。怎麼發法呢?我對我做錯的罪業、一切的煩惱,我心裏面不接受這件事,把錯誤的事情斷滅,心裏的煩惱也要把它除遣,是名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

2.3.策勵發勤精進
2.1.約境差別
又彼一切惡不善法,或緣過去事生、或緣未來事生、或緣現在事生。如是彼法,或緣不現見境、或緣現見境。若緣過去、未來事境,是名緣不現見境。若緣現在事境,是名緣現見境。當知此中,於緣不現見境惡不善法,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自策自勵,是名策勵。於緣現見境惡不善法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勇猛正勤,是名發勤精進。所以者何?要當堅固,自策自勵,勇猛正勤,方能令彼,或不復生、或永斷滅。
[]1)又彼一切惡不善法,或者是攀緣已經過去的事情,然後生起惡不善法。或者是攀緣未來的事情,未來的事情還沒出現,但是心裏面在妄想,也會引起煩惱。或者是攀緣現在事,因緣和合,這個事實已經出現,攀緣觀察這件事,生起惡不善法。
2)前邊這一段,彼那件事,或者是觀察攀緣不現見的境界,或者是攀緣現見的境界,分這麼兩種境界不同。若是攀緣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也不現見。若是攀緣未來的事情,沒有出現,也是不現見。所以過去、未來這兩種事情的境界,是名攀緣不現見的境界,引起煩惱、惡不善業。若是攀緣現在事情,事實已經出現,這是現見的境界。
3)當知這裏邊說的,於緣不現見的境界生起的惡不善法分兩類,有未生的、有已生的。這個修行人靜坐的時候這樣觀察,未生的欲令它不生;已經生起的惡不善法,希望它永久地斷滅。發這個願的時候,自策、自勵,是名策勵。策,鞭策自己、警策自己,我不可以放縱自己,若放縱自己,將來會入三惡道,將來有大苦,這樣叫做自策。自勵,要勉勵自己,要發奮圖強。
4)於緣現見境惡不善法,也分兩種,現在還沒生,欲令不生;其已經生的惡不善法,欲令永斷,要有一個勇猛的力量,就是不怕困難、堅定地要把這件事做成功。正勤,就是精進,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做,是名發勤精進。為什麼要勇猛正勤呢?於現在的境界生起的惡不善法,想要斷滅它,決定要堅固你的意願,要警策自己,自己鼓勵自己,不能靠別人,還要勇猛正勤,才能夠使令惡不善法,或者是不再生或者是永久斷滅。

2.2.約纏品類
又於下品、中品諸纏,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故自策勵。於上品纏,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發勤精進。
[]前面是約所緣境的差別辨;現在是約生起的煩惱,也有輕重的品類的不同來說明。
1)又生起的煩惱,有上品的、有下品的、有中品的不同,就是煩惱有強大的、有軟弱的、有中等性的不同。不容易調伏的就是上品,容易調伏的就是下品,中品也是包括在容易調伏的裏邊。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所以自己警策自己、勉勵自己,下品、中品煩惱就沒有。
2)於上品的煩惱,其未生的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要發勤精進,就是要勇猛,而且要長時期地,才能有效。

2.3.約三世境
又若行於過去境界,如是行時,不令煩惱緣彼生起;設復失念,暫時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斷滅、除遣、變吐。如緣過去,若行未來,當知亦爾。如是未生惡不善法,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策勵。若行現在所緣境界,如是行時,不令煩惱緣彼生起;設復失念,暫時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斷滅、除遣、變吐。如是未生惡不善法,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發勤精進。
[]現在是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境界來說明。
1)又若行於過去境界。行,就是心。這個心就在過去的境界上活動。這個修行人在思惟過去的事情的時候,不叫這個煩惱因過去境界生起。或者是失掉正念,不修四念住的時候,暫時地生起煩惱,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現起。煩惱現起,這時候正念才生起,就是不接受這個煩惱,急速地把煩惱消滅,除遣、變吐。就像這個修行人緣念過去的事情,不令煩惱緣彼生起,設復失念,暫時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斷滅除遣變吐。若是這一念心,攀緣觀察未來的事情,也是一樣,和過去一樣,也不要叫煩惱生起。如果失掉正念的話,煩惱現起而不忍受,把它斷滅除遣變吐。像這樣子,沒生的惡不善法能令不生,已經生起的惡不善法能令斷滅,這叫做策勵。這是過去、未來,就叫策勵。
2)若是這一念心,活動於現在的所緣境界,就是在事實的境界上活動。這樣心裏面在思惟憶念的話,不要叫煩惱緣彼境界而生起。設復失念,暫時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斷滅除遣變吐,也是應該這樣做。如是未生惡不善法,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發勤精進。不現前的境界起的煩惱,能叫它不要生,叫做策勵;已經現前的境界會引起煩惱,要發勤精進才能滅除。

2.4.約二增上力
又或有惡不善法,唯由分別力生,非境界力;或有惡不善法,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唯由分別力生,非境界力者,謂於住時,思惟過去、未來境界而生於彼。由思惟力生,亦境界力者,謂於行時,緣現在境界而生於彼,當於爾時,決定亦有非理分別。當知此中,惡不善法,唯由分別力生,非境界力者,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策勵。若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者,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發勤精進。
[]現在是約二種增上力來辨別。
1)又或有惡不善法,只由於內心去分別,才引起這些惡不善法;不是有境界來引誘你生煩惱。或有惡不善法,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由兩種力量引起惡不善法。
a)什麼是分別力生起惡不善法?就是不合道理的作意,引心取境叫做作意,引導你的心、發動你的心攀緣這個境界。這是在一切分別心開始的時候,那一念心,叫做作意。現在只說不合道理作意,就是隨順貪瞋癡的作意,會引出來很多的惡不善法。這樣由分別力生起的惡不善法,唯獨是屬於意識,不是前五識。因為前五識是和外面的境界接觸,第六意識不直接緣外面的境界。所以它在分別的時候,就完全是由分別力生起。
b)什麼是境界力生起惡不善法?若是那個境界的情況,或者是非常得廣大,或者是極可意、特別令你滿意的境界,容易引起你的注意,沒有辦法避免過去。這種境界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就被那個境界影響,就引起分別心,這叫做境界的力量,令你心裏面生起惡不善法。分別力或者境界力,在卷三說過。境界力這件事,是通一切識,不但是前五識。今說唯由分別力生,非境界力,謂即意識。復說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謂一切識;由五識身染污法生,亦由意識分別力所引故。由前五識攀緣外邊的境界,也一定要有第六識的協助。如果第六識有如理作意的時候,前五識也就清淨。所以前五識被境界引誘,要生起惡不善法,也一定有第六識的力量。所以說,境界力生的惡不善法,是通於一切識的,不只是前五識。
2)唯由分別力生,不是境界的力量,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人在靜坐的時候,思惟過去未來的境界,這個時候引起這些惡不善法的事情。
3)這個惡不善法,由思惟力生起的,也是境界的力量。就是說這個人沒有靜坐,他的前五識也在活動的時候,攀緣出現在眼前的境界,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這樣分別的時候,而生於彼惡不善法。前五識接觸到前五塵的時候,內心裏邊有惡不善法,他是決定有不如理作意的關係。
4)當知此中惡不善法,唯由分別力生起,不是所緣境的力量。彼這個不善法沒有生起,而能夠使令它不生,這個人一定是有正念,惡不善法沒有生起,就能使令它不生起。如果一時失掉正念,生起惡不善法,他也有能力斷除這惡不善法,是名策勵。這就是這個人內心裏面有正念,能夠策勵自己,所以會有這樣的力量。
5)若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引起,這樣的情形,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斷的話,是名發勤精進。就是這個人他能夠策勵,同時他還能夠發勤精進,他的正念是更有力量,所以能夠這樣子。

3.一切善法生欲
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生欲者,謂於未得、未現在前所有善法,為欲令得、令現在前,發心希願,發起猛利求獲得欲、求現前欲,而現在前,是名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生欲。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生欲者,謂已獲得、已現在前所有善法,是名已生善法。於此善法,已得不失、已得不退,依是說言為欲令住。於此善法,明了現前,無闇鈍性,依是說言令不忘失。於此善法,已得現前,數數修習,成滿究竟,依是說言令修圓滿。於此善法,發心希願,發起猛利求堅住欲、求不忘欲、求修滿欲而現在前,是名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生欲。
[]沒有生起的一切善法是什麼呢?就是對治煩惱的這些正念,就是戒定慧;但是現在說的是四正勤,就是精進地修四念住。
1)什麼是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生欲?就是這個修行人沒有成就的善法,叫未得,或是已經成就,未現在前的所有善法。這是兩類,一個是沒成就、一個成就而沒現在前,一切定慧的這一切善法。為欲令得、令現在前,發心希願,先要發出來這樣的願力,我希望我成就清淨的禪定、希望得到無漏的智慧、希望得成聖道,先要建立這樣的願,這叫做發心希願。發起猛利求獲得欲,現在想要修學聖道,從這個心裏面建立強烈、有力量,希求得到聖道的這樣的欲、這樣的願。求現前欲,希望得到聖道、聖道又能現前,這樣的欲。什麼是現前?這個人修學聖道得到一些成就,死掉之後,又來人間的時候,前生修學的這些功德不現在前。若是漸漸長大,遇見三寶的時候,他以前的善根就逐漸地會現前。現前是前生修成就,重新得到一個身體的時候,成就的善根就隱沒。第二生來到三寶這裏來的時候,有三寶作因緣,前生修成的善根逐漸地現前。所以,發起猛利的求獲得欲,就是沒有成就的善根希望成就;求現前欲,以前栽培的善根現在能現前,這是兩個欲。不管是求獲得、求現前,都能夠現前,是名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生欲。
2)什麼是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生欲?這位修行人,對於他自己,已經生起的善法,想要這個善法叫它安住。令不忘失,正念一提起來就現前,而不會失掉。當然還沒有那麼理想,所以要繼續努力,自己要約束自己,自己勉勵自己,自己勉強自己,要繼續努力地修,使令你成就的功德叫它圓滿。在定的方面來說,要得到色界四禪才算圓滿。所以,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這是三個階段。你要有這樣的願,我希望我的善法能住、能不忘失、能夠圓滿。
a)就是這位修行人,已經成就的所有善法,已經現前的所有善法,是名已生善法。
b)成就的善法已經成就,而不失掉,就是正念一現前,善法就出來,叫做不失。這個時候成就善法,這個善法不退掉。就是成就一點功德,隨時有什麼煩惱的時候,或者有一場病,這善法沒有、失掉;正念現前,它也不現前。有如理作意,我在想怎麼樣地安住在那兒靜坐,那個善法失掉,它不成就,就是退了。已得不失、已得不退,依是說言為欲令住,這個住是這樣意思。
c)於此善法現前的時候,是很分明地現前,不是闇鈍。自己迷迷糊糊,叫做闇;鈍,就是太慢,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它才現前。依是說言令不忘失。
d)於此善法已得,而又能現前。這個時候,還要努力地、數數地修習,一次又一次地修習,使令這個功夫達到圓滿的境界,達到究竟的境界。若是成就初禪,但是沒能達到圓滿的時候,就是沒能到邊際,就是還要繼續努力地修習,令它到究竟的時候,叫成滿究竟,叫邊際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這樣子。所以同樣是得到初禪,但是不一定是相同,因為沒有成滿究竟,依是說言令修圓滿。
3)於此善法,要發出來這樣的願望。什麼願望?發起猛利,力量特別強,求你成就的善法能夠堅住,也要有這樣的欲。求不忘失的欲,求修滿的欲。這麼多的欲,要令它在你心裏面現前,這樣的欲。是名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生欲。先要有這樣的願望。

4.策勵發勤精進
策勵者,為於已得令現前故。發勤精進者,為於未得令其得故。又策勵者,於已生善為欲令住令不忘故。發勤精進者,令修滿故。又於下品中品善法,未生令生,生已令住令不忘失,是名策勵。於上品善法,未生令生,生已乃至令修圓滿,是名發勤精進。
[]1)什麼是策勵?為於已得令它現前,只要策勵一點就能成就。什麼是發勤精進?為於未得令其得故,這個是難一點,要策勵、要精進地努力修行,才能夠成就。
2)又什麼是策勵?於已生的善,已經成就的善,為欲令住、令不忘故。什麼是發勤精進?使令那個善法,令它更增長、廣大、圓滿。
3)又什麼是策勵?又這位修行人對於他自己成就的下品的善法、中品的善法,沒有現起的、沒有成就,令它生,生已令住、令不忘失,叫做策勵。什麼是發勤精進?於上品善法,未生令生,生已乃至令修圓滿。

5.策心持心
言策心者,謂若心於修奢摩他一境性中,正勤方便,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廣說乃至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由是因緣其心於內,極略下劣或恐下劣,觀見是已,爾時隨取一種淨妙舉相,慇懃策勵,慶悅其心。是名策心。云何持心?謂修舉時,其心掉動、或恐掉動,觀見是已,爾時還復於內略攝其心,修奢摩他。是名持心。
[]1)什麼是策心?
a)這位修行人的內心對於修奢摩他,什麼叫做奢摩他呢?就是心住一境,對於這件事,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地修,要有這樣的行動。方便,就是行動,而這個行動是特別精進,一次又一次地這樣用功。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沒有惡不善法的現起,不要認為我成了聖道,煩惱的種子沒有斷,隨時有因緣會有惡不善法現起的。所以,現在修奢摩他的時候,還要繼續努力地修行,叫你的心清淨,令這個惡不善法,叫它永遠也不要生起。廣說乃至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由於這樣努力地修的關係,有的時候你的內心極略,略就是對於境界的明了性,幾乎是沒有,就是下劣沒有力量。這個時候,就是惛沈或者是睡眠。或者這個時候並沒有惛沈睡眠,但是感覺到恐怕要惛沈、要睡眠。
b)你自己察覺有這件事,有可能會這樣,怎麼辦呢?這個時候,隨你內心的歡喜,取得一種淨妙的形相,用這個淨妙的形相來發動你的心。現在極略下劣,就是明的這一部分太低,這個時候要用淨妙相來發動這個心,要特別微細地策勵自己的心,要特別周遍地策勵你的心,使令自己生歡喜心,惛沈睡眠就驅除,是名策心。就是修奢摩他的時候,修到疲勞的時候,心就會極略下劣,那麼就得要用策的方法,來發動這個明分,叫它加強。
2)怎麼叫做持心呢?修舉的時候,就是修淨妙相來發動明分,加強明分的時候,這個心舉得太過的時候,就變成掉動,這時候,就不符合明靜相應的境界。或者這個時候沒有掉動,但是心裏面感覺到恐怕要掉動。觀見是已,這時候又恢復來,還要用這個略來攝這個心,叫它不要掉動,就是修奢摩他的止。略的意思,有的時候是形容有過失的事情,就是惛沈睡眠,叫做略。現在這裏是說明奢摩他的相貌,奢摩他也叫做略。用奢摩他的力量把心的掉動的力量改善過來,叫它不掉動。是名持心。

6.異名
如是四種,亦名正勝。謂於黑品諸法,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二正勝。於白品諸法,其未生者為欲令生,如前黑品廣說,應知是二正勝。如是四種,亦名正斷。一名律儀斷,謂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二名斷斷,謂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由於已生惡不善事,應修律儀令其斷滅,不應忍受;由是因緣,名律儀斷。於其未生惡不善事,為欲令彼不現行斷,為欲令彼不現前斷,為斷故斷,故名斷斷。三名修斷,謂於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廣說乃至策心、持心。由於善法數修數習,先所未得能令現前,能有所斷,故名修斷。四名防護斷,謂於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廣說乃至策心持心。由於已得,已現在前諸善法中,遠離放逸,修不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習圓滿,防護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斷,故名防護斷。
[]1)前面這四種,也叫做正勝。對於惡不善法,就是黑品諸法,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就要把它斷滅。要發出這樣的願,還要策勵自己、勉勵自己、發勤精進、策心、持心,這是兩種正勝。於白品,就是善法,就是對治惡法的正念,就是止觀,也就是策心、持心、止、舉、捨這些事情,就是不惛沈、也不散亂。可能以下有失掉的文句。應言其已生者,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令倍修習、令其增長、令其廣大,於此一切,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應該有這麼一段文。就是如前黑品廣說,應知是二正勝。就是特別有力量的意思,叫做正勝。
2)如是四正勝也名為四正斷。
2.1)第一種是律儀斷,就是安住淨戒,持戒清淨,由清淨的戒,斷除惡不善法,就是身口的惡不善法;心裏面也有一部份的惡不善法,也是由律儀斷,但是不能全斷。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律儀斷是指已生惡不善法。
2.2)第二種是斷斷,謂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惡不善法分二種:一個是已生、一個是未生。斷已生惡不善法是律儀斷,斷未生惡不善法,令它永久也不生起,這屬於斷斷。
a)什麼是律儀斷?由於久遠以來,大家都是這樣,不感覺有什麼不對。但是到佛教裏面來的時候,感覺到這是不對的事情,就應該把它停下來。所以,已生惡不善事,應修律儀,就是由戒律,不可以殺盜淫妄,就把這件事停下來。不應忍受惡不善法,什麼是不忍受?就是現在接受佛所教導的戒,就把惡不善法驅逐出去,從我的身口意上驅逐這惡不善法。由是因緣,名律儀斷。因為這一部份的惡不善法,就是由戒律這個增上戒,就把這惡不善法斷掉。
b)什麼是斷斷?於其未生起的惡不善事,為欲令彼不現行斷,就是不要有惡不善法的現行,就是斷除這個現行,這是一個斷。為欲令彼不現前斷,就是斷種子。若沒有種子就不現前。若有種子,有因緣的時候它會現前。所以這是二個斷,為了斷現行的惡不善法,所以要斷除種子,為斷現行,故斷種子。所以是兩個斷,故名斷斷。
2.3)第三種是修斷,謂於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廣說乃至策心、持心。什麼是修斷?對於沒生的一切善法,想要生起,要一次又一次地這樣修習,就是修止觀,也就是修四念住。先所未得能令現前,以前沒有成就的,現在能令它成就、現前。能有所斷,能令善法生起,就是要有所斷,就是把一切障礙都斷掉,善法就現起,這叫做修斷,因修而斷。因為斷除一切障礙,這個沒生的善法就現前,像定慧的這一些善法。
2.4)第四種是防護斷,謂於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廣說乃至策心、持心。什麼叫做防護斷呢?由於已得的善法,已經現前的一切善法中,遠離放逸,就是前面修斷裏面說能有所斷的斷。修不放逸,就是心不要在惡不善法上活動,就是不放逸;若在惡不善法上活動,就是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習圓滿,保護已經現起的所有善法,這時候能有所斷,故名防護斷。

如是廣辨四正斷已,復云何知此中略義?謂為顯示於黑白品捨取事中,增上意樂圓滿及加行圓滿,是故宣說四種正斷。由生欲故,增上意樂圓滿;由自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故,加行圓滿。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正應作事。謂為斷滅所應斷事,及為獲得所應得事,先當生起希願、樂欲;為斷諸纏,復應時時正勤修習止舉捨相;為斷諸纏及隨眠故,更應修集對治善法。為現如是一切所作,說四正勝及四正斷,是名略義。
[]像前面這一大段文是很廣博地說明四正斷的相貌,怎麼知道四正斷的簡要的道理呢?能知道它的要義呢?
1)此中的要義是這樣,四正斷就表示、顯示出來對於黑品的棄捨,白品的取得,捨取黑白品的事中,增上意樂圓滿,就是強烈的意願,很圓滿的這樣的意願。沒有願就不可能會這樣修行,所以非常強調增上意樂的圓滿。以及加行的圓滿。一個願、一個行,這兩個圓滿,是故宣說四種正斷。
2)生出這樣清淨的願望,就表示增上意樂圓滿。由於你自己能夠警策自己,能夠鼓勵自己,鼓勵自己幹什麼呢?發動你的精進,就是採取行動。策心、持心的方法,這樣加行就圓滿,就是用功修行這件事能夠成功。修止觀的人、修禪定的人,正應該作的事就是這麼多,一個是增上意樂圓滿、一個是加行圓滿,就是這兩件事。
3)為應斷滅所應斷的事情,及為獲得所應得的事情。所應斷的事情,就是一個已生惡法、一個未生惡法。所應得的事情,一個已生善、一個未生善。先要發起希願的樂欲,為斷諸纏的煩惱,在用功修行止觀的時候,要用止舉捨這三件事來調止觀。什麼是為斷諸纏?五蓋是障道因緣,修學聖道先要斷這五種障礙,這裏面說為斷諸纏,就指五蓋,當然也就是修止觀。
4)把五蓋斷掉還沒得聖道,心裏還是有煩惱,煩惱是比較微弱。為了斷滅諸纏煩惱及煩惱的種子的緣故,前邊修止舉捨相斷除五蓋,就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並不是所作已辦,要繼續努力修止觀,對治諸纏的善法,就是止觀,當然這個是比前面更深刻、更有力量。什麼是為斷諸纏及隨眠?這是說一切的煩惱,就是除掉五蓋以後,還是有愛、見煩惱。從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最低限度要成就四禪。成就四禪以後,可以修無色界的四空定。在四禪八定裏面繼續修四念住,斷除愛煩惱、斷除見煩惱,就是所作已辦。為顯如是一切所作,說四正勝及四正斷,這是此中的略義。

II.-1.正知而住
云何名為正知而住?一、謂如有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怎麼叫做正知而住呢?就是有一位修行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1.1.若往、若還正知住
若往、若還正知住者,云何為往?云何為還?云何往還正知而住?所言往者,謂如有一,往詣聚落,往聚落間;往詣家屬,往家屬間;往詣道場往道場間。所言還者,謂如有一,從聚落還,聚落間還;從家屬還,家屬間還;從道場還,道場間還。所言往還正知住者,謂於自往,正知我往;及於自還,正知我還。於所應往、及非所往,能正了知;於所應還、及非所還,能正了知。於應往時、及非往時,能正了知;於應還時、及非還時,能正了知。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及不應往能正了知。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往、自知而還;往所應往、非非所往,還所應還、非非所還,以時往還、不以非時;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應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如是名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者,云何為往?云何為還?云何往還正知而住?
1)所言往者,謂如有一,往詣聚落,就是很多的人在那個地方住,或者是鄉村的聚落,或者是城市裡邊。往聚落間,聚落是很大的一個地區,間就是其中裡面一個地方。聚落間,究竟到什麼地方呢?到家屬,就是屬於一個家,人家中的那一間。或是往詣其他的道場。往道場間,在寺院裡面,或者拜訪第一上座,或者第二上座,或者其他的同梵行者。
2)所言還者,謂如有一,到那個聚落,離開那個聚落。從家屬還,家屬間還。從道場還,從道場間還。
3)所言往還正知住者,就是自己到那個地方,這個時候心裡面要知道,我到什麼地方。時時地要保護內心的清淨,時時地要使令心裡面清淨,不要有其他的虛妄分別,這叫做正知。就是去的時候正知而往,心要保持清淨。自己回來的時候,還是要正知而還。
4)這個地方我應該去,不是我應該去的地方,能正了知,這也是一種正知。於所應還及非所還,能正了知,這也是要知道。或有居家我可以去,是什麼呢?謂剎帝利的大族姓家,或婆羅門的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是領導人的助手,或饒財家,或長者家,就是有道德的人。或商主家,就是做生意的人。哪些地方我不應該去?就是唱令家,以殺羊為生活的這種人。或酤酒家,就是賣酒的這個地方。或淫女家,或國王家,或旃荼羅羯恥那家,或旃荼羅也是以殺生為職業的這種人。羯恥那家,是殺狗的人。或者有的人一向是誹謗佛法,很難迴轉他,這種地方你不要去。
5)這個地方,我應該去,我可以去;但是,還要觀察時間,這個時間可以去,這個時候不應該去,要知道這件事。於應還時,及非還時,也能正了知。又有居家我雖應往,太早去不對,太晚也不對。若施主家很忙,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辦,不要去。若戲樂的時候,不要去。他家裡裝修的時候,不要去。若為世間弊穢法時,不要去。他家裡有糾紛有衝突,不要去。
6)對於那一家可以去,時間也是對,這樣就可以去,還是不應該去,這件事應該明白。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7)那個修行人有這樣的智慧,能這樣知道這些事情。由他自己的正知,這個清淨的力量,這樣去然後又回來。能到那個地方是你應去的地方,是非非所往之處。還所應還,非非所還,這也是正確。往要有恰當的時間,還也是不以非時。如其色類,就是你的身份,動或者是不動,要有一定的規則,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禮貌、威儀。要按照你的身份,要合乎這些禮式威儀的軌則而往而還,應該這樣應往應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應往就如是而往,應還就如是而還。如是名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1.2.若睹、若瞻正知住
若睹若瞻正知住者,云何為睹?云何為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所言睹者,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先無覺慧、先無功用、先無欲樂,於其中間眼見眾色,是名為睹。所言瞻者,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覺慧為先,功用為先、欲樂為先,眼見眾色,謂或諸王、或諸王等,或諸僚佐、或諸黎庶,或婆羅門、或諸居士,或饒財寶、長者商主,或餘外物、房舍屋宇、殿堂廊廟,或餘世間眾雜妙事,觀見此等是名為瞻。若復於此,睹瞻自相,能正了知。於所應睹、於所應瞻,能正了知。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能正了知。如所應睹、如所應瞻,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睹、自知而瞻,睹所應睹、瞻所應瞻,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而正瞻睹,如所應睹、如所應瞻,如是而睹、如是而瞻。如是名為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若睹、若瞻正知住者,怎麼叫做睹?怎麼叫做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呢?
1)所言睹者,就是看,就是前邊所列出來的那麼多的事情,若往若還的這麼多的事情,到什麼地方。先無覺慧,往還之前的時候,沒有特別地用智慧觀察這件事。先無功用,事先沒有特別安排。先無欲樂,往還之先也沒有意地要到那。於其中間眼見眾色,是名為睹。就是,不是有意地。
2)所言瞻者,就是前邊所列出來的那麼多的事情,若往若還的這麼多的事情,到什麼地方。就是有意,經過智慧觀察,經過安排,心裡面願意到那地方,眼見眾色,叫做瞻。或者是到諸王那裡,或和王相等身份的人,或諸僚佐,或一般的老百姓,或婆羅門,或諸居士,或饒財寶長者、商主。或人以外的東西,就是看見的房舍,或者屋宇,或者殿堂、廊廟,或者剩餘的世間眾雜妙事,這是有意的看見,這叫做瞻。
3)在睹、瞻的時候,睹、瞻本身的情況叫做自相,能夠正確地了知。前面所說的眾色,當知都是假相有法,所有的屋宇乃至人物,都是由青黃赤白的顯色,長短方圓的形色,假立種種名字。彼顯形色,就是他本身的自相。
4)在你的身份,這件事睹、瞻是可以,這是應睹、瞻。或者說,不染污你的心,就可以睹、可以瞻。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能正了知。如所應睹、如所應瞻,都能夠了知,
保持內心的清淨,叫做正知。
5)他能夠成就這清淨的力量,能用這清淨心睹,自知而瞻。睹所應睹,瞻所應瞻,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而正睹、瞻。如所應睹、如所應瞻,如是而睹、如是而瞻。如是名為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1.3.若屈、若申正知住
若屈、若申正知住者,云何為屈?云何為申?云何名為若屈、若申正知而住?謂彼如是睹時、瞻時,若往為先、若還為先,或屈申足、或屈申臂、或屈申手、或復屈申隨一支節,是名屈申。若於屈申,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所屈申,能正了知。若屈申時,能正了知。若如是屈,及如是申,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屈、於申,自知而屈、自知而申,於所應屈、於所應申,而屈而申,於應屈時、於應申時,而屈而申,如所應屈、如所應申,如是而屈、如是而申。如是名為:若屈若申正知而住。
[]若屈、若伸正知而住者,云何為屈?云何為伸?云何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1)謂彼如是睹時、瞻時,若往為先,若還為先,或屈伸足,或屈伸臂,或屈伸手,或復屈伸隨一支節,是名屈伸。
2)若於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此中的自相,就是表現於外的形色,就是行住坐臥。若所屈伸能正了知,若屈伸時能正了知,若如是屈及如是伸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3)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所以對於屈伸的時候,能自知而屈自知而伸。於所應屈、於所應伸,而屈而伸,也是正知而住。於應屈時、於應伸時,而屈而伸。如所應屈、如所應伸,如是而屈、如是而伸。如是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1.4.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住
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住者,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缽?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謂有大衣、或六十條、或九條等,或兩重刺名僧伽胝。被服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若有中衣、若有下衣,或持為衣或有長衣,或應作淨、或已作淨,如是一切說名為衣。被服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若堪受持或鐵、或瓦乞食應器,說名為缽。現充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所有自相能正了知。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或淨不淨能正了知。若於此時,或僧伽胝、或衣、或缽,已持應持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應如是持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自知而持。於所應持,於應持時而能正持,如所應持如是而持。如是名為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住者,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缽?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1)僧伽胝就是大衣,或者有六十條,或是九條,大衣有三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
這是下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這是中品。廿一條、廿三條、廿五條是上品。六十條是怎麼計算呢?應該是指十五條衣是三長一短,二十五條是四長一短。十五條衣、十七條、十九條都是三長一短,三長加一短就是四,四乘十五,就是六十條。若是二十五條衣,是四長一短,二十五條乘五,就是一百二十五條。或兩重刺,就是二十五條衣,或者是九條衣,可以用雙層來做,這叫做僧伽胝。這個大衣能夠被在身上,就是受用。能正將護,也要保護衣服,就叫做持。
2)若有中衣,就是七衣,九條衣以上到二十五條這是大衣,下衣就是五衣。大衣和中衣和下衣,受用它,要愛護它。另外還有大衣、有七衣、有五衣,是多餘的衣服,叫做長衣。若是新做來的衣服要做淨,或者已經作淨,都要知道。或者受持為衣、或有長衣,這都叫做你的衣。這些衣服著在你的身上,你能受用它。你能保護這個衣,不能夠損害它。
3)若是它能夠為你所受持,或者是鐵的缽,或者是瓦做的缽,這是乞食的時候用,它是你的應量器,說名為缽。這個應量器,現前能滿足你的受用,所以叫做應量器。就是你的脾胃的量,和應量器裡面能容納的是相稱,就是應量器,也叫做現充受用。這個缽的容納的食品能夠保護生命,你也能愛護這個缽,這叫做持。
4)若於如是,或者是僧伽胝,或者是衣,或缽,僧伽胝是大衣,衣就是七衣和五衣,或者是缽,認識這是你的衣,這是你的缽,要知道。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或淨、不淨,能正了知。這個時候應該用僧伽胝,這個時候應該用七衣,這個時候應該用五衣,已經這樣用過,或者是還沒有用過,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每一樣是做什麼,什麼時候用,都要正了知,是名正知。
5)有這樣的正知,所以這個時候應該使用,這麼使用或者僧伽胝、或者是衣、或者是缽,明明瞭瞭地這樣使用。於所應持,於應持時間,而能正持。如所應持,如是而持,能這麼使用。如是名為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1.5.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住
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住者,云何為食?云何為飲?云何為噉?云何為嘗?云何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謂諸所有受用飲食,總名為食。此復二種,一噉、二嘗。云何為噉?謂噉餅、麨或飯、或糜、或羹、或臛,或有所餘造作轉變,可噉、可食,能持生命。如是等類皆名為噉,亦名為食。云何為嘗?謂嘗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魚肉、醯、鮓,或新果實,或有種種咀嚼品類。如是一切總名為嘗,亦名為食。云何為飲?謂沙糖汁、或石蜜汁,或飯漿飲、或鑽酪飲,或酢為飲、或抨酪飲,乃至於水總名為飲。若於如是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於一切所食、所飲、所噉、所嘗能正了知。若於爾時應食、應飲、應噉、應嘗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應食、應飲、應噉、應嘗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自所有若食、若飲、若噉、若嘗,自知而食、自知而飲,自知而噉、自知而嘗,於所應沙糖食、於所應飲、於所應噉、於所應嘗,正食、正飲、正噉、正嘗,應時而食、應時而飲,應時而噉、應時而嘗,如所應食、乃至如所應嘗,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嘗。如是名為: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
[]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住者,云何為食?云何為飲?云何為噉?云何為嘗?云何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
1)謂諸所有受用飲食,總名為食。此復二種,一噉、二嘗。怎麼叫做噉呢?謂噉餅、麨、或飯、或糜、或羹、或臛,或者另外還有其它要經過造作而有轉變,轉生為熟就叫作變,也是可以噉、可以食。能夠滋養生命的存在。如是等類皆名為噉,亦名為食。
2)云何為嘗?謂嘗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魚、肉、醯、鮓或新鮮的果實,或有種種咀嚼品類。醯就是醋。鮓是用腌、糟等方法加工的魚類食品。如是一切總名為嘗,亦名為食。
3)云何為飲?謂沙糖汁、或石蜜汁、或飯漿飲、或鑽酪飲、或酢為飲、或抨酪飲、乃至於水,總名為飲。
4)若這位修行人對於這些食,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所有的自相能正了知,它們個別的情況,你都能夠保持內心的清淨。若於一切所食、所飲、所噉、所嘗,能正了知;若於受用的時候,應食、應飲、應噉、應嘗,還沒有食、飲、噉、嘗這樣受用,但是你已經保持內心的清淨。若於如是應食、應飲、應噉、應嘗,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5)那位修行人,因為常修止觀,正念有力量,所以使令心清淨,所以叫做成就此正知故。於自所有若食、若飲、若噉、若嘗,自知而食、自知而飲、自知而噉、自知而嘗,就很清淨的食飲噉嘗。於所應食、於所應飲、於所應噉、於所應嘗,正食、正飲、正噉、正嘗,應時而食、應時而飲、應時而噉、應時而嘗,如所應食乃至如所應嘗,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嘗。如是名為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

1.6.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住
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住者,云何為行?云何為住?云何為坐?云何為臥?云何覺寤?云何為語?云何為默?云何名為解於勞睡?云何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正知而住?謂如有一,於經行處,來往經行。或復往詣同法者所,或涉道路。如是等類,說名為行。復如有一,住經行處,住諸同法阿遮利耶、鄔波拕耶及諸尊長、等尊長前。如是等類,說名為住。復如有一,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或諸敷具、或尼師檀,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如是等類,說名為坐。復如有一,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或阿練若、或在樹下、或空閑室,右脅而臥,重疊其足。如是等類,說名為臥。復如有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於後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說名覺寤。復如有一,常勤修習如是覺寤,於未受法正受、正習、令得究竟,所謂契經、應頌、記別,廣說如前,即於如是已所受法,言善通利,謂大音聲若讀、若誦。或復為他廣說開示。於時時間,與諸有智、同梵行者,或餘在家、諸賢善者,語言談論,共相慶慰,為欲勸勵及求資具。如是等類說名為語。復如有一,隨先所聞、隨先所習,言善通利、究竟諸法,獨處空閑、思惟其義,籌量觀察。或處靜室,令心內住、等住、安住及與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或復於彼毘缽舍那,修瑜伽行。如是等類,說名為默。復如有一,於其熱分極炎暑時,或為熱逼、或為劬勞,便生疲倦,非時惛寐,樂著睡眠,是名勞睡。若復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所有自相能正了知;於所應行,乃至於應所解勞睡,能正了知。於應行時,乃至於應解勞睡時,能正了知。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其自行乃至於其自解勞睡,正知而行乃至正知而解勞睡。若所應行乃至若所應解勞睡,即於彼行乃至於彼解於勞睡。若時應行乃至若時應解勞睡,即此時行乃至此時解於勞睡。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勞睡。如是名為:於行、於住、於坐、於臥、於其覺寤、於語、於默、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住者,云何為行?云何為住?云何為坐?云何為臥?云何覺寤?云何為語?云何為默?云何為解於勞睡?云何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1)就是譬如有一位修行人,在經行的地點一來一往,在那裡經行。或復往詣同學習一種法門的人,到那裡,或是經過一段道路。如是等類,說名為行。
2)復如有一,在經行處那裡住,住就是立在那裡。住立在眾多同法的阿遮利耶、親教師,還有其他的尊長、等尊長前面,如是等類說名為住。
3)復如有一,或者在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的坐、或諸敷具、或尼師壇,結加跌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如是等類說名為坐。
4)復如有一,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的座位上面,或者是寂靜處,或在樹下,或空閑的屋子裡。右脅而臥,重疊其足,如是等類,說明為臥。
5)復如有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於後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說名覺寤。在醒覺的時候一直是經行宴坐,這樣修止觀清淨自己的障。
6)復如有一位修行人,常這樣修習止觀,對於其他沒有學習過佛法,沒有秉受過經論的人,須要跟他來學習佛法。受是秉受,就是受這個經文,古代的時候老師背誦經論,對方領受。習就是數數,一次又一次秉受。令得究竟,就是這一部經、論叫他圓滿的領受,這就叫做語。所受習的是什麼呢?所謂契經、應頌、記別廣說如前,就是十二分教。對於這個已經秉受的法語,這個文句你是非常流利,就是用大的音聲把它讀誦,這也叫做語。或者又須要,為那個人開示法語裡邊的義,這也叫做語。於時時間,就是時時有這種事。與諸有智慧的同修聖道的人,或者是其餘在家的諸賢善的人,也是討論佛法這件事情,互相的來慶慰,大家能學習佛法是特別吉祥的事情,所以叫做慶慰,這指與同梵行者說。對在家的諸賢善者要勸勵、勉勵他學習佛法,或者向他有所求資身資具,這也要說話。如是等類說名為語。
7)復如有一,隨先所聽聞,隨先所學習的佛法,這一部都究竟圓滿,這一部經或一部論從始至終都是通利。一個人住在空閑的地方,思惟文句裡邊所詮釋的道理。籌量觀察,籌量義的相貌,觀察它的怎麼一個道理。或住在靜室裡邊,令心內住、等住、安住、及與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這是九心住,就是修奢摩他的止,或又學習毗缽舍那的觀。修瑜伽行,修止也是瑜伽行,修觀也是瑜伽行。先說修止而後說觀,因為止以後,心的力量強大,然後作觀能夠深入諸法實相,斷煩惱,得聖道。修止也好,修觀也好,都是默然。
8)復如有一位修行人,在春夏秋冬四季,夏天是熱的時候,有極熱的時候。或者這個人身體健康情況,為熱所逼的時候就有問題。或者是經行宴坐太辛苦,為熱所逼就生出疲倦來,或者劬勞的時候也會有疲倦,不是睡眠的時候,但是這時候也有睡眠的需要,心裡面就歡喜要休息,要睡覺,是名勞睡。
9)若這位修行人,對於行住坐臥乃至解勞睡這些事,本身的情況能正了知,都保持內心的清淨。知道現在應該經行,應該住,應該坐臥,乃至應該解勞睡,知道這件事,也是保持清淨。於應行的時間,乃至於應解勞睡的時間,能正了知。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也是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10)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其自行乃至於其自解勞睡,正知而行,能清淨其心的這樣做,乃至正知而解勞睡。若所應行乃至若所應解勞睡,即於彼行乃至於彼解於勞睡,應這樣做就是這樣做。若時應行乃至若時應解勞睡,即此時行乃至此時解於勞睡,在時間上說這個時候應該行,乃至應解勞睡,那麼就這個時候來做這件事。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勞睡。如是名為於行、於住、於坐、於臥、於其覺寤、於語、於默、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III.-1.正加行
如是所有初修業者,蒙正教誨修正行時,安住熾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憂。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畢竟修作、無倒作意,非諠鬧等所能動亂,是名熾然。若於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審諦了知亂、不亂相,如是名為正知具念。若能善取諸厭離相、諸欣樂相,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由是因緣,宣說彼能安住熾然,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像前面這一大段文說的這個法門,所有初修業的人,初開始坐禪的人,蒙受善知識的教誨,就開始努力修行的時候。安住在所緣境上,很勇猛、很努力的這樣做,正知也具足正念,調伏一切世間的貪、世間的憂。心裡也不貪、也不憂,就是得自在。
1)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恆常修作,不懈怠,常是這樣用功。畢竟修作,所有的時間完全都是用在修行上面。無倒作意,沒有顛倒妄想這種分別。非諠鬧等所能動亂,能這樣長時期用功,雖諠譁吵鬧的境界不能動亂你,是名熾然。
2)若是這樣修五停心觀,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很真實,很認真知道這時候心裡面是亂,有諸相、諸尋思、諸隨煩惱在你心裡面擾亂,使你心裡動亂。不亂,這時候也沒有諸相的擾亂,也沒有諸尋思的擾亂,也沒有隨煩惱的擾亂;心裡面無相、無功用、寂靜、最極寂靜。如是名為正知具念。具足正念,就是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忘失,不忘掉所緣境;如果打妄想,就失掉所緣境,就沒有正念。不忘所緣境,一直的憶念所緣境,就是具足正念。就是打妄想,自己還不知道打妄想,就沒有正知。
3)假設這位修行人,能夠取得諸厭離相,老、病、死是可厭離的事情,身體有病痛、壽命衰損、財寶的衰損,很多不快樂的事情,有厭離心。若能善取諸欣樂相,有歡喜學習戒、定、慧,對於佛法裡面所說聖道的事情有歡喜心。從心裡面深深的有這樣的智慧,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調伏世間的貪,就是有厭離相,就不會再對世間上的事情有興趣,這是調伏貪。調伏世間的憂,就是有欣樂相,就是生歡喜心,一直修學聖道。
4)前面這三段的解釋,由這個因緣,由這樣的理由,就宣說那個禪師,能安住熾然,能夠乃至調伏世間貪憂。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