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80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息長,……。
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喜,……。
覺知樂,……。 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
覺知心悅,……。 覺知心定,……。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無欲,……。
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障隨惑」:
又勤修行諸瑜伽師,修習如是入、出息念,爾時應知五障礙法:一者、於其外緣,其心散亂;二者、入出息轉,有所艱難;三者、掉舉、惡作纏現在前;四者、惛沈、睡眠纏現在前;五者、樂與道俗共相雜住。如是五法,於未得定欲求心定,及得定已倍復增長,當知一切能為障礙。奢摩他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習入出息念身心輕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麤重,皆悉遠離。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生種種尋伺、妄想,謂欲尋伺等不正尋伺,及無明分尋伺所起諸欲想等種種妄想,由正修習入出息念,令尋伺等悉皆靜息。為欲對治彼無明分諸妄想故,純修明分想,令速得圓滿。
1.入息、出息修
1.1.種類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緣?謂緣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緣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緣。當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出息亦二。何等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入息者,謂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臍處。中間入息者,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間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入息。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亦爾。此中差別者,謂入息無間,外門風轉,始從臍處乃至面門,或至鼻端、或復出外。
[解]1)怎麼叫做阿那波那念所緣呢?就是攀緣入息、出息的這個念心所,就是把入息出息很清楚的顯現在心裡面,心裡面一直的注意息出、息入,這叫做阿那波那念。這個入出息是念所攀緣的、念所注意的,就叫做阿那波那念所緣。等,依五種修習。
2)當知此中,息入的時候,有兩種不同,何等為二呢?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有這二種不同。出息也是有二種。何等為二呢?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
3)什麼叫做入息?就是息從嘴或者鼻子出來,不間斷內門風轉,風就從鼻或者從口向裡邊入,入到肚臍這裡,這就叫做入息。
4)什麼叫做中間入息呢?入息從口鼻入到臍,入息就停下來。可是出息還沒出現,這時候有一個短暫的停止,就是很短的時間內,和入息出息那個息是相似,微細的風現起來,但是它也不出也不入,是名中間的入息。如入息,有入息、有中間入息二種。出息、中間出息這二種,也像入息一樣。
5)此中差別的地方,就是入息和中間入息,和出息是不間隔,中間入息時間不是很長,風就向外邊動。從肚臍,到口、鼻端這裡,流到外邊。
1.2.因緣、所依
入息、出息有二因緣。何等為二?一、牽引業;二、臍處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入息、出息有二所依。何等為二?一、身、二、心。所以者何?要依身、心,入出息轉,如其所應。若唯依身而息轉者,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諸有情類,彼息應轉;若唯依心而息轉者,入無色定、生無色界,彼息應轉;若唯依身、心而轉,非如其所應者,入第四靜慮、若生於彼諸有情類,及羯羅藍、頞部曇、閉尸等位諸有情類,彼息應轉。然彼不轉,是故當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轉,如其所應。
[解]1)有二個原因會有入息出息。何等為二?一牽引業,就是過去世造這種業,由於這個業力牽引的力量,使令你有入息出息,這是業力的關係。第二個原因是什麼呢?就是肚臍這裡邊有個穴,所以容許這個息能到那去。或者肚臍向上也是有孔,一直到鼻這裡,或者是到口這裡也是有孔穴。
2)入出息有二件事是它的依止處,就是它在什麼地方入出息呢?哪二種事情呢?一身、二心,就是身體和心,這二件事是入出息的依止處。身和心為什麼是入出息的依止處呢?要依身心為依止處,才有入息出息這二件事的出現。入息出息的活動,不但是依賴身體,不但是依賴心裡,由於一切眾生他所創造的業力不一樣故。或者有的時候他就不活動。譬如色界的第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還有滅盡定,都是沒有出入息,是另外一種業力,所以隨他的不同的業力,就會有不同的情況。
3)若是唯獨這個息在身上活動,這個眾生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四禪裡面修無想定成功的人,以後入滅盡定,他的心不動,但身體還在。若是說唯依身轉,他有身體的存在,應該有出入息,但是沒有。入滅盡定是在人間,若死掉以後生到無想天,也沒有息的存在。所以,入無想定的有情,入滅盡定的有情,生無想天的諸有情類,他的出入息應該出現才是對,因為有身體,所以從這裡看,不可以唯依身而息轉。
4)如果是唯獨依賴有心的活動,就有出入息的活動。若這樣的話,入無色定的人,入無色定死後生到無色界天的人,是沒有身體,心還是有。若唯依心而息轉,那些人應該有出入息的活動,但是事實上沒有。
5)如果唯獨是又有身、又有心就會有出入息的活動。入第四靜慮的眾生,他的身體也是有,也有第六識活動,是唯依身心而轉,那麼入第四靜慮的人應該有出入息。得第四靜慮的人死掉,生到色界第四靜慮,也應該有息轉。在人間胎生的眾生,一共有八個階級,羯羅藍、頞部曇、閉尸三個位子,等就是其餘的五個位子。這些眾生也是有身有心,若唯依身心而轉,他們的出入息也應該都有,然而這些人沒有息的出入。所以應該知道這個出入息是要依賴身心才有出入息轉;但是還要如其所應,就是有的眾生有身有心而沒有出入息。
1.3.行、地、異名
入息、出息有二種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入息、出息有二種地。何等為二?一、麁孔穴;二、細孔穴。云何麁孔穴?謂從臍處孔穴乃至面門、鼻門;復從面門、鼻門乃至臍處孔穴。云何細孔穴?謂於身中一切毛孔。入息、出息有四異名。何等為四?一名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風名一種,是風共名;餘之三種,是不共名。
[解]1)入息和出息有二種行相。何等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入息是由鼻或者是口,向臍輪那個方向走。二者出息向上而行,是由臍輪向鼻、向口,向這方面活動。
2)入息出息有二種地,地也就是所依靠、所依止的地方。哪兩二個地呢?麤孔穴是一個地,細孔穴又一個地。云何麤孔穴?謂從臍處孔穴乃至面門鼻門,復從面門鼻門乃至臍處孔穴。云何叫做細孔穴呢?謂於身中一切毛孔。
3)入息出息、有四異名。何等為四?一個名字是叫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有入出息這身體才能動。風的名字,是這個息風共同的名字,不管阿那波那也是風,入出息也是風,身行也是風,都是共同的名字。其次持來持去、入息出息、身行,這是不同的名字。阿那波那叫持來持去,是說用這個方法修行,能令你的心不亂,所以叫做持。入息、出息,只是說這個息入出。身行,因為入出息,身才能活動,其實都是這一回事情。
1.4.過患
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緩方便故,生起懈怠,或為惛沈睡眠纏擾其心,或令其心於外散亂。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或令其心生不平等。云何令身生不平等?謂強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執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風轉。由此最初於諸支節皆生戰掉,名能戰掉。此戰掉風若增長時,能生疾病,由是因緣,於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謂或令心生諸散亂,或為極重憂惱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
[解]用入出息這個方法來攝心,有二種過失令你不舒服。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
1)什麼是太緩方便?不是認真的修入出息,心裡面不那麼注意這件事,就會生起懈怠,就是不修數息。心不念入出息的時候,會出現什麼現象呢?或者是惛沈,不能念入出息,念力減退就惛沈,就不知道所緣境。睡眠,惛沈厲害,就睡覺。這二種隨煩惱纏擾這個人的心,令他迷迷糊糊。或者就會令其心於外散亂,不念入出息,就對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攀緣,所以心就散亂。因為,沒能認真的念入出息,所以叫做太緩。
2)什麼是太急方便?就是用心用的太厲害,用的心力太過,念入出息的時候,特別的用力,會有什麼現象呢?就令身體生出來一個不平等、不自然的境界,心也就受到生理的影響,身心有一點不自然、不調和。
3)什麼是太用力念入出息的時候,身體會不平等呢?用的心力特別強,控制入出息,念入出息的時候,應該自然一點,由於入息出息被你控制,身體就有不和平的風動起來。由此最初,身體全部各部份都掉動,這個過患就是能戰掉,使令身體掉動。此戰掉風若增長時,使令你會有病。由是因緣,於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
4)怎麼叫做令心生不平等呢?控制入出息,身體不舒服,心不念入出息,就會發出各式各樣的妄想、害怕。因為生理上受到傷害,心裡想:我本來作如是修行會得到禪定,現在令我有病。心情有這種矛盾,為極重的憂惱逼迫所苦惱。是名令心生不平等。
2.五種修習
2.1.算數修習
又此阿那波那念,應知略有五種修習。何等為五?一、算數修習;二、悟入諸蘊修習;三、悟入緣起修習;四、悟入聖諦修習;五、十六勝行修習。云何名為算數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云何以一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時,由緣入息出息住念,數以為一。若入息滅出息生,出向外時,數為第二。如是展轉數至其十,由此算數非略、非廣,故唯至十。是名以一為一算數。云何以二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而已滅,出息生而已出,爾時總合數以為一,即由如是算數道理,數至其十,是名以二為一算數。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云何順算數?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由以二為一算數,順次展轉數至其十,名順算數。云何逆算數?謂即由前二種算數,逆次展轉從第十數,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數其一,名逆算數。
[解]又這個阿那波那念,應該知道簡單的說有五種的方法修習。哪五種呢?一、算數修習,二、悟入諸蘊修習,三、悟入緣起修習,四、悟入聖諦修習,五、十六勝行修習。怎麼叫做算數修習呢?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怎麼叫做四呢?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
1)云何以一為一算數?就是假設這時候是入息,就是由鼻至臍。入息在入的時候,念息在入,就是明明了了的顯現出來入息在入,正在由鼻至臍,入的現象顯現在心裡面,就是念這個入息。由緣入息的時候,出息停下來,這時候是一,這叫做以一為一。若由鼻至臍這個入息停下,出息出來。這個時候,由臍至鼻向外,這時候念出息,數它是第二。前面入息是第一,出息是第二。先數入息,而後數出息,然後再數入息就是三,再數出息就是四,再數入息就是五,就這樣乃至十。這樣來計算這個數目,由一計算到第十,這個數也不算少也不算多,所以只數到第十就好。是名以一為一算數。
2)云何以二為一算數?假設念出入息的時候,入息由鼻至臍入,然後入息沒有。出息就出來,就是由臍至鼻出來。這個時候叫做一,入息和出息是兩個息,兩個息合起來叫做一,就是以二為一。就是這樣入息出息數一,再入息出息數二,就是這樣展轉數到第十。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
3)怎麼叫做順算數呢?或者修數息觀的時候,是以一為一的這種計算法,或者是以二為一的計算法。順數目的次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到十,這叫做順算數,由少而多叫做順。
4)怎麼叫做逆算數呢?由多而少。初開始就是十,然後再數九、八、七、六一直到一,所以逆算數。
若時行者,或以一為一算數為依,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於順算數及逆算數已串修習,於其中間,心無散亂。無散亂心、善算數已,復應為說勝進算數。云何名為勝進算數?謂或依以一為一算數,或依以二為一算數,合二為一而算數之。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二合為一。若依以二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四合為一。如是展轉數乃至十。如是後後漸增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由此以百為一算數,漸次數之乃至其十。如是勤修數息念者,乃至十十,數以為一,漸次數之乃至滿十。由此以十為一算數,於其中間,心無散亂,齊此名為已串修習。
[解]1)若是這個時候,修數息觀這個人,或者是以一為一的算數法,以這個法門作依止處,心就這樣的算數。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於順算數及逆算數這四種方法,已經連續不斷地這樣修習。於其中間心無散亂,心裡面一直明了寂靜,不昏沈也不散亂,一直地在入出息上記這個數。能夠這樣明靜而住的記這個數,還應該為他宣說勝進的算數,更進一步,更殊勝的方法。
2)勝進算數是怎麼回事情?謂或依以一為一算數,或依以二為一算數。現在,合二為一而算數之。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二合為一。若依以二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四合為一。如是展轉數乃至十。如是以後漸漸增加,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百算數是一,數第二百就是二,第三百是三,乃至到第十,就是十百就是一千。如是勤修數息念者,乃至十個十數以為一,漸次數之乃至滿十。由此以十為一算數,於其中間心無散亂,到此為止,數到一百、一千、一萬這樣,這叫串習。
又此勤修數息念者,若於中間其心散亂,復應退還,從初數起,或順、或逆。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其心自然乘任運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緣,無斷無間相續而轉。先於入息有能取轉,入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次於出息有能取轉,出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如是展轉相續流注,無動無搖,無散亂行,有愛樂轉,齊此名為過算數地,不應復數,唯於入息、出息所緣,令心安住。於入出息應正隨行、應審了達。於入出息及二中間,若轉、若還分位差別,皆善覺了。如是名為算數修習。
[解]1)又這個精勤地、精進地修數息觀這個人,從一數到十,以二為一,以四為一,以八為一,乃至以百為一,可能中間心散亂,怎麼辦呢?就把這個數都不要,再從頭開始,也可以或者順,或者是逆,這樣再重新修習。
2)若是這個人,不怕失敗重新開始,一直地這樣用功。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念相應心,自然地乘任運道,乘者因也,就是依賴。任運道,就是修數習的時候,修得很自然,不用特別的用心力,就能夠明靜,不散亂也不昏沈。因此任運道,念就能安住在入息出息的境界上面,不會有散亂心出來打斷,也沒有散亂心間隔障礙,念相續地在入出息這裡面安住。
3)一開始的時候,對於由鼻至臍這個入息,有能取的念在活動。在入息沒有,就是息的空位,這時候還是有念在活動。入息的時候,有念活動,入息不入的時候,這個念不可以斷。次於出息有能取轉,中間入息的時間很短就過去,出息出現,這個念還是要活動,不可以間斷。出息滅已,於息空位也還是有念在注意。
4)念這樣展轉地、相續地流注於入息、出息。入息的時候沒有動,出息的時候也不搖,總而言之是不散亂,心裡面寂靜住。這時候,雖然不是輕安樂,但是心裡很歡喜,這時候就超過算數修習的境界,不應該再繼續的數數。那怎麼辦呢?唯於入息出息所緣令心安住,就是入息的時候、出息的時候,使令心安住在那裡就好,不要再記這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隨息。
5)對於入、出息,要隨順它這樣修這個念,就是念入息、念出息,就隨順這個方法這樣修行,應該特別要注意明白它,或者是散亂趕快要注意要知道,要把心收回來。於入息、出息的時候,及中間入息、中間的出息,入息出息活動的時候,入息出息沒有,就是中間的入息、出息。這是入息、這是中間入息、這是出息、這是中間出息,階段的差別、分際,都要善巧的明白。這就叫做算數修習。
又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彼由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令心愛樂。若異算數入出息念,彼心應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或應彼心於外馳散;由正勤修數息念故,彼皆無有。若有利根,覺慧、聰俊,不好乘此算數加行;若為宣說算數加行,亦能速疾無倒了達,然不愛樂。
[解]1)按照這樣的方法修行的人有利、鈍之別,鈍根的人就是遲鈍,應該為他宣說,這樣的入息、出息都是念無錯亂,這個算數的方法,來修習這個法門。那個鈍根的人,由此算數的息念的修習,心各處攀緣、散亂的境界,能改變過來,使令他的心不散亂,安住出息、入息的所緣境上面。長時期的修行,會有進步,會生歡喜心。
2)為什麼鈍根人,應該為他宣說這個法門呢?如果這個鈍根人,給他宣說修行的法門,
不同於算數入出息念這個法門,另外別的法門,他不契機。鈍根人的心就可能與這個法門不相應,就是惛沉、睡眠,被這樣的煩惱所纏擾,不能相應。或者那個鈍根人,也可能他的心在外邊色聲香味觸上面亂動、虛妄分別。由於這個鈍根人和息念算數的法門相應,若能夠不錯誤地精進地修習息念的法門的原故。惛沉睡眠的纏擾,於外馳散的這些煩惱,都沒有,能與這個法門相應。
3)若有利根的人,覺慧聰俊,覺察諸法的智慧特別的靈,超過一般人,俊就是超過一般人。不歡喜學習算數的這個法門去修行,如果為這個利根人講解入息、出息算數加行的法門,又會怎麼樣呢?利根人也會很快、沒有顛倒的虛妄分別,明白這個法門,很快會有成就,但他心情不歡喜一、二、三、四、五這樣數數。
彼復於此入出息緣,安住念已,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於此加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證一境性,於其所緣,愛樂趣入。
[解]若鈍根人和利根人,初開始能這樣修習,以後又能夠繼續地這樣,對於這個入出息緣,入出息是所緣,心安住在所緣的入出息上面不散亂,不惛沉。
1)若是處轉,就是四種算數,就是以一為一算數、以二為一算數、順算數、逆算數四種算數,他能這樣修行。
2)若乃至轉,就是勝進的算數,就是以二為一、以四為一,乃至以百為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叫乃至,就是這個數目多,所以叫乃至。
3)若如所轉,就是忽然在中間又有妄想,又散亂的話,所有算數都不算,從頭開始算。
4)若時而轉,就是極串習,入息出息、出息入息、中間入息出息都能夠無斷無間地相續地這樣修行、相續流注,心無散亂這樣,若長時期地修行到那時候有成就。
5)對於算數這個修行的方法,屬於阿那波那念的這一切的方法,由於你的念能安住,所以能夠隨順這個方法,很正確地修行。能夠沒有錯誤地了達這個法門,能這樣努力地修行。有如是相,有四種算數、勝進算數這些事情。
6)對於這個法門努力修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的話,努力地、長時期地修行的因緣故,在身心上有輕安樂出現,先有心輕安,然後才有身輕安樂。這時候成就禪定的功夫,就是未到地定,成就心住一境性,性實在就是心,心能安住一境,相續不斷地明靜而住,能成就這個境界。對於這個出息入息為所緣境,心裡面很歡喜地願意趣入到這個境界,因為這裡面有輕安樂。
2.2.悟入諸蘊修習
如是彼於算數息念,善修習已,復於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諸蘊。云何悟入?謂於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蘊。於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應領納,作意思惟,悟入受蘊。即於彼念相應等了,作意思惟,悟入想蘊。即於彼念,若念相應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蘊。若於彼念相應諸心、意、識,作意思惟,悟入識蘊。如是行者,於諸蘊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諸蘊修習。
[解]1)前面這一段文,不管是鈍根人、利根人,用算數的出入息的這種方法,保持正念,能善巧地成功,到未到地定。達到這個程度以後,應該怎麼修行呢?要繼續地對於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所取,就是出入息。能取,就是這個念與其他的事情。對這二方面的事情作意思惟,就是觀察所取、能取兩件事,就有智慧能深入到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境界裡邊。
2)怎麼樣就是有智慧明白色受想行識的道理呢?怎麼樣悟入?就是對於入息、出息,及入出息所依止的身體,在這兩方面作意思惟觀察,就明白色蘊的情況。
3)這位修行人悟入色蘊以後,又對於能取入息出息的念,與念相應會領納的事情,領納就是感覺,就是受。作意思惟觀察這個受,在受上開智慧,悟入受蘊的道理。
4)與念相應的等了,就是普遍的明了種種相,就是想蘊。作意思惟,警覺你的心在這裡觀察思惟,所以悟入想蘊。
5)與念相應的思及慧等,思就是自己決定我應該這樣做,就是有一個目的。從這裡就增長智慧,知道是這樣做。能這樣決定的那是智慧,要這樣做那是思心所。在這方面作意思惟有這樣的現象,就悟入行蘊。
6)與念相應的諸心意識,在這方面觀察心意識,就悟入識蘊的道理。
7)這個修行人於色受想行識諸蘊中,這樣在入出息念,所取、能取這樣觀察,若修若習若多修習,安住在這裡思惟觀察,就是已悟入色受想行識蘊。是名悟入諸蘊的修習。
2.3.悟入緣起修習
若時無倒能見、能知唯有諸蘊、唯有諸行、唯事、唯法。彼於爾時,能於諸行,悟入緣起。云何悟入?謂觀行者,如是尋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入出息,依身、緣身、依心、緣心。復更尋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依緣命根。復更尋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命根,依緣先行。復更尋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先行,依緣無明。如是了知無明依緣先行,先行依緣命根,命根依緣身心,身心依緣入息出息。又能了知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命根滅,命根滅故身心滅,身心滅故入出息滅。如是名為悟入緣起。彼於緣起悟入多住,名善習修。是名悟入緣起修習。
[解]1)若這位修行人,沒有其他的顛倒迷惑,對於現前的境界能觀察思惟,叫能見;不現前的事情,過去的、未來的也能觀察思惟,叫能知。能見、能知唯有諸蘊,過去也是諸蘊、未來也是諸蘊、現在也是諸蘊。而諸蘊究竟是什麼呢?就是諸行,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唯事,一虛妄分別就有事,很多的問題。唯法,就是你也會發出來種種的名言的分別。這個時候,修行人能於諸行、唯事、唯法上,悟入緣起的道理。
2)怎麼樣就會悟入緣起的道理呢?就是修阿那波那念這個觀行者,在未到地定裡面作如是觀察:什麼是出入息的住處?什麼是出入息的緣?既然這樣推求之後,就能正確地知道,此入出息以身為它的住處,以身為增上緣。也是以心為它的住處,以心作增上緣。這樣尋求入出息的依、緣,現在知道身、心為它的依、為它的緣。
3)又進一步地再推求,這個身心以什麼為依?以什麼為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以命根為它的依、所緣。身心的存在靠命根,生理和心理組合在一起而不分離的那個力量,就叫做命根。如果命根的力量衰竭、結束,這個人就死亡,身也壞、心也壞,所以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依緣命根。
4)又進一步地再推求這樣的命根是何依何緣呢?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命根依緣先行,就是過去世的業力來的。這樣說身心和命根都是果報,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果報,也就是生緣老死,這些都是以業為它的依緣。
5)又進一步地再推求這樣的先行是何依何緣呢?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先行,依緣
無明。行是由無明來的。無明是什麼?就是心裡面有些錯誤的知識,心裡面對於世間上一切的法有錯誤的執著,所以發出錯誤的行動,就是由惑而有業,有業而有果報。現在很明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6)像前面這樣推求的結果,他知道,以無明為依而有行,而無明又為行的增上緣。過去世造的業力是命根的住處,而行又為命根的增上緣。命根又為身心的依緣。身心又作為入息出息的依緣,這就是生死的緣起。
7)又能了知,如果在心裡面的無明消滅,通達無我、無常的道理,無明就滅。無明滅,就不會再造生死業,不會用取著心造不動業和福業,也不會用愚癡心造罪業。有漏的業力不活動,有漏的果報命根也就沒有。命根滅故身心也就滅,身心滅故出入息也就滅。就是悟入染污的緣起,也悟入清淨的緣起。
8)這位修行人對緣起的悟入的多住,長時期地作如是觀,叫做善修、善習、善多修習。是名悟入緣起修習。
2.4.悟入聖諦修習
如是彼於緣起悟入善修習已,復於諸行如實了知從眾緣生,悟入無常。謂悟入諸行是無常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若是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若是其苦,即是無我,不得自在,遠離宰主。如是名為由無常、苦、空、無我行,悟入苦諦。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其性是苦,如病、如癰一切皆以貪愛為緣。又正悟入即此能生眾苦貪愛,若無餘斷,即是畢竟寂靜微妙。我若於此,如是了知、如是觀見、如是多住,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如是名能悟入集諦、滅諦、道諦。於此悟入能多住已,於諸諦中證得現觀。是名悟入聖諦修習。
[解]1)這個修行人,像前面這一大段文悟入緣起,能這樣修習好了。又能夠正確的知道,諸行是從眾多的因緣生出來,就是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明白這件事是不長久,裡邊沒有常恒住的東西可得,就明白無常裡有剎那無常、有一期無常,這些各式各樣的無常。
2)這個修行人,在未到地定的裡面悟入到無常的道理,也等於是修無常觀。他就知道出入息也好、身心也好、命根也好、一切法也好,原來都是沒有,有因緣故,這個法就出現。有了以後,又會散壞,又沒有了。
3)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的時候,就會覺悟這件事原來沒有,而現在有因緣故有,有了又沒有了。如果是這樣,由無而有是生,生以後又衰朽、老法。病法,有很多的困難的問題。死法,最後就結束。生、老、病、死是一個苦惱的境界,這就是苦,所以由無常故苦。
4)由無而有以後,無常的法就是苦。願意常,不可能是常,所以就是苦。既然是苦,就是無我。因為什麼呢?不得自在,苦就是表示不自在。我不願意苦,我要自己作得主;我不要苦就不苦,表示有我。你不願意苦也苦,就叫作不自在,就是不能自主,就是無我。在這個不自在的境界裡邊不能作主,自己作不得主,所以就是無我。由無常就會通達苦、悟入苦,由苦就悟入無我,就明白也就是無我,也就是空。如是名為由無常、苦、空、無我行,悟入苦諦。
5)又在奢摩他裡面修毘缽舍那觀的這個人,能正確地悟入到諸所有行都是因緣生,眾緣生起的這些生老病死,其性是苦,就像一個人得病,這就是苦。如癰,就是重病,就是前生的罪業現在要受報。如病,是四大不合就感覺到苦。如病、如癰這些苦,怎麼會有這種苦呢?這個苦從那裡來的呢?一切皆以貪愛為緣,就是你的貪愛心。因為若沒有貪愛心的話,不採取行動;因為愛這件事,想要得到這個,就非要採取行動才行。所以,由於愛而集聚很多的苦惱,就悟入集諦,他有力量能集聚東西。
6)修毗缽舍那觀這個人,又能開一種智慧,即此能生眾苦的貪愛若無餘斷,沒有剩餘,就是全面把愛心消滅,就是對一切法都不執著。這個時候,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個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那時候那裡邊畢竟的寂靜,沒有一法來擾亂,是最微妙的境界,就是滅諦。就是沒有苦的因,也沒有苦的果;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老死滅,這是寂靜微妙的境界,就是滅諦,這是大安樂處,一切諸佛、一切聖人都在這裡。
7)這個修行人在靜坐的時候,就在想,我若能夠在這個苦、集、滅這裡,能夠通達、能了知,能夠用止觀去觀察它,數數地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就把執著心完全斷。作如是觀察的,就是道諦,就是戒定慧。
8)若能夠這樣悟入無常、苦、無我,悟入一切皆以貪愛為緣,貪愛能無餘斷畢竟寂靜微妙,於此觀見如是多住,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如是名為悟入集諦、悟入滅諦、悟入道諦。於此悟入能多住已,這樣悟入,就是這樣觀察,要多住。你能夠於諸諦中,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證得現觀,成就無分別的智慧,無分別的清淨無漏的智慧現前,是名悟入聖諦修習。
2.5.十六勝行修習
如是於聖諦中善修習已,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復進修習十六勝行。云何名為十六勝行?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解]像前面這一段文,於四聖諦裡邊,能善巧的這樣修習、這樣觀察。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初入聖道的時候叫作見道,就是見到諸法的寂滅相,成就無漏的無我的智慧,這個時候在這個範圍內應該斷的煩惱都完全斷,這是什麼呢?就是身見、戒取、疑,主要就是這三個煩惱。身見,就是執著有我。戒取,就是外道的這些修行的方法,那不是道。對於聖道沒有疑惑。唯餘修道所斷煩惱,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還是剩餘、還沒斷,就是貪、瞋和五上分結沒斷。為求斷滅彼修道所斷煩惱,還需要繼續的進一步的修行十六勝行。阿那波那念是在凡位的時候修,十六勝行是得聖道以後修行的方法。勝行,勝是殊勝,勝過前邊的見道的修行,現在是修道的修行。修道的時候,這個修行法門勝過見道的法門,就叫作勝行。怎麼叫作十六勝行呢?就是在見道之前,這樣修習的時候,念入息的時候,你有念。我現在還能繼續這樣學習念這個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念這個入出息。這是總說。
1-2)若長、若短。由鼻至臍是入息,由臍至鼻是出息,這個入息和出息時間是比較長一點。中間入息、中間出息,這叫短。注意息的長、短。
3)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在奢摩他的時候,就能夠覺察到全身的毛孔都有入息,息從全身的毛孔入。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就是他能這樣學習,注意這件事。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4)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息能除身行,入息出息就是身行,現在是能除身行。在入息的時候,就是沒有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入息。在出息的時候,能除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就是有輕安樂的關係,入息的時候有喜,心裡有歡喜。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的時候,也有輕安樂。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現在已經由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有喜、也有樂,但是樂這時候不說,說有喜。
6)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入息也有樂,出息也有樂。這是第三禪,沒有喜而有樂。初禪、二禪有喜。
7)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息在入的時候有心行這件事,心行是什麼?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語行,尋伺是語行,有尋伺才能說話。心行,就是受、想,有受、有想,心就活動,若沒有受、想,心就不能動。於覺了心行的時候,也就覺了心裡面有受有想;在入息的時候心有受有想。我今能學覺了心行的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的時候,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時候也有受想,能覺了受、覺了想。這是什麼?若失忘念,忘掉正念,無常、無我是正念;忘掉正念,虛妄分別來,就是我見慢等相應俱轉。這時候,應該是三果,還是有我見、有高慢心出來,這樣的分別心出來和你的心同時活動。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這個覺了,就是覺了我有我見、我慢,是不對的;速疾通達,就把我見我慢滅掉,觀察無我。
8)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息除,息在這裡不是出入息,當滅字講,就是滅除心行。現在這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這修行人要把它滅除,所以叫做息除心行。在入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就要滅除。我今能學息除心行,這個修行人有這種堪能性,心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就能滅除,有這種能力。出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覺知,就能把它滅掉。什麼是應該滅除的心行呢?就是我見、我慢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自己執著有我,就高慢起來,瞧不起別人,這個就是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我慢見等受想心所和心同時活動。這位修行人發覺自己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想法,就是立刻地提起正念,修無我觀,就把我慢見消除,這叫做息除心行。
9)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這位修行人在入息出息的時候,發覺自己的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心的活動,就能學習、能覺了自己心情有不對的地方。哪些?有貪、離貪心等有二十種,於此一切都能如實了知,如實了知,就沒有這麼多的虛妄分別心。
10)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就是入息出息的時候,他能夠令自己喜悅,能解決一切問題,有這種堪能性,所以叫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入息。就是這個修行人,發覺自己的心為昏沈睡眠這樣的煩惱所覆蓋的時候,立刻地想辦法把他滅除,什麼辦法呢?就是隨你心所歡喜,觀察一種淨妙的境界,就是佛法僧,這是最殊勝的境界,也是自己所恭敬的讚歎的境界。若觀察佛法僧的境界的時候,極能夠善巧地表達出來,勸導自己不要懈怠、勇猛,也會讚歎修學聖道的功德勉勵自己,也感覺到自己非常值得慶幸、值得歡喜:我來到三寶裡面受到佛法僧的護念,能夠修學聖道,就是安慰自己。這樣就把惛沈睡眠這些煩惱滅除。
11)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在自己的入息、出息的時候,內心裡面有須要制持的地方;制止它,要把他保持清淨,須要這樣做的時候,你就能做得到,這叫做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入息。什麼叫做制持心呢?你的心為掉舉惡作蓋這種煩惱所纏擾的時候,所覆蓋的時候,所障礙的時候,心能夠安住在寂靜,不外馳散。心裡面能把掉舉惡作停止下來,就叫做制持。
12)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些纏縛煩惱來纏擾,能夠修正念把這些煩惱解脫出去,這叫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入息。前面是個別地一樣一樣說,這是總說。就是心裡面有五蓋現前的時候,能夠遠離這些蓋障,這叫做解脫心出息、入息。
13)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習無常觀,能觀無常,就叫做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前面能夠令心解脫,只是現行煩惱活動的時候,能令他解脫。現在這裡是煩惱的種子,為斷煩惱的隨眠種子,就須要觀察諸行無常法性,觀察一切法剎那生、剎那滅,就能滅除煩惱種子。所以,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14)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這個斷。斷,是指斷界。什麼叫做斷界呢?是見道所斷諸行永斷,就是見第一義諦,見一切法寂滅相的時候,叫作見道。見道所斷主要是斷除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把這三種煩惱的種子也斷,就得斷的名字。在這裡思惟無我義,就叫做斷隨觀。前面是思惟無常,這就是思惟無我。
15)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進一步地修離欲的隨觀,隨,隨逐不捨,就是特別地微細。離欲,就是離欲界。怎麼叫做離欲界呢?就是遠離欲界,前面是初果聖人斷除我見,還沒能離開欲界,因為還有欲。現在進一步地修行,能遠離欲界,就是把貪、瞋也斷。
16)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滅觀。滅,就把五上分結,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消滅。就是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五種煩惱滅除,就叫做滅界,是屬於有餘依的滅,不是無餘依的滅。
問:如是十六差別云何?答:有學見迹已得四念住等,於入出息所緣作意,復更進修,為斷餘結。是故念言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
[解]問:這十六種勝行,每一種的差別相怎麼樣情形呢?
1)答:有學見跡,有學就是從初果以後名之為有學,什麼原因這樣呢?內凡、外凡位也在學習佛法,也可以學習經律論,學習戒定慧;但是死以後有可能不學,也可能不信佛,所以不叫做學。若是初果聖人死以後,一定還是學習佛法,正見不失掉,所以這初果以後才名之為學。跡,就是足跡,從跡上能見到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跡。跡,就是聖人走過的道路。現在這個修行人也這樣學習,隨著聖人走過的道路,也見到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見跡。初果聖人已經成就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受、心、法都是無常、無我的這樣觀。等,就是等於四正勤、四如意足的這些事情,五根、五力、七覺支,七覺支就是見道;他已經成就這樣的佛法。初開始得到七覺支,就是初果聖人,初獲得七種覺支的時候,叫做初有學見聖諦跡。這時候,能見到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
2)於入出息所緣作意,就是入出息就是所緣,就在這裡邊作意。復繼續地,又修學四念處,還有剩餘的煩惱沒斷,還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斷什麼煩惱呢?五下分結裡面,唯斷除薩迦耶見就是我見,不在色受想行識裡面執著有我。戒禁取這樣的煩惱也滅,就是對外道那些戒法,外道認為那樣的修學可以得聖道,初果聖人認為外道沒有道諦,沒有得聖道的方法。疑,就是對聖道沒有疑惑,對苦集滅道沒有疑惑。貪、瞋還沒有斷,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沒有斷。初果聖人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圓滿,還繼續努力地修學,要斷沒斷的煩惱。還應該繼續努力向前進,修學戒蘊、定蘊、慧蘊,就是戒定慧所攝的八支聖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所以,這地方就是這麼說,初果聖人繼續要修學八正道,也就是繼續修學四念處。所以,初果聖人心裡面做如是念:於念入息的時候,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都是符合戒定慧。
若緣入息、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出息。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如入息、出息長轉,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轉,即如是了知。如是名為若長、若短。若緣身中微細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緣此為境起勝解時,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若於是時,或入息、中間入息已滅,出息、中間出息未生,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或出息、中間出息已滅,入息、中間入息未生,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出息、入息遠離位為境,即於此時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又即於此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先未串習入、出息時所有剛彊若觸隨轉,今已串習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餘柔軟樂觸隨轉。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解]1-2)若緣入息、出息境的時候,入息、出息是所緣境,能緣的有念、有慧。他心裡面這樣觀察思惟,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的出息。入息、出息是長,怎麼說它是長呢?和中間入息來對比,中間的入息、出息是短,所以這個地方叫做長。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入息、出息它的時間比較長,在出現的時候。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出現的時候。他能了知這是長,這是短。如是名為若長、若短。就是入息、出息是長,中間入息、中間出息是短。
3)若是這個修行人,在未到地定裡邊起毗缽舍那觀的時候,觀察全身微細的毛孔,以全身的微細毛孔為所緣境。怎麼樣觀察微細毛孔呢?入息和出息,不止是鼻端或是面門和肚臍子這裡,入息也周遍全身,出息也周遍全身諸毛孔中。以周遍全身的毛孔為所緣境,起殊勝的觀察的時候,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現在有這種能力。
4)a)若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入息滅、中間入息也滅,出息和中間的出息還沒出現。這個時候,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也沒有,出息也沒有,就叫做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在空無的階段,遠離入息也遠離出息,就這個位為所緣境。或者是這樣,出息滅、中間出息也滅,入息、中間入息沒生,是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就是出息也沒有,入息也沒有。怎麼叫做空無位呢?就是遠離出息,遠離入息。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心裡面這樣念: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入息出息都是身行,這個時候,空無位、遠離位,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也就是沒有身行,這個時候,以此為境做如是觀。
b)又這位修行人對於出入息的這個境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以這些修習為因緣。以前沒有這樣精進連續不斷地修入出息的時候,隨時有一些四大的不調,或者內心遇見什麼不如意境界的時候,就有很強烈的苦惱的感覺;苦觸隨著因緣就會現前。現在由長時期不斷地修入出息念的關係,把剛彊苦觸滅掉,另外的柔軟的快樂的感覺出現。這位修行人就這麼說: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的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出息。
又於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靜慮,或得第二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第三靜慮已上,於阿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第三靜慮,宣說息念加行所攝。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或有暫時生起忘念,或謂有我、我所。或發我慢,或謂我當有,或謂我當無;或謂我當有色,或謂我當無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動慢、戲論、造作貪愛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由是加行,便作念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解]5)又這個人對於阿那波那念,能精進地修行,有可能得初禪,就是從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又進一步得第二禪,這個時候,心裡面就這樣的觀察說:於覺了喜入息出息。入息出息的時候有喜悅的事情,他覺了、發現這件事。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
6)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
若得離喜第三靜慮的時候,前面是初禪、二禪,現在進一步成就離喜妙樂地,就是第三禪。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殊勝的樂觸。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第三靜慮以上,就是第四靜慮。不會再去念阿那波那念這種加行,沒有這種修行,因為第四禪以上沒有出入息,所以不再修這種法門。所以說從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到第三靜慮這個範圍內,都可以有阿那波那念的修行。若是第四禪,沒有這修行方法。
7-8)又,就前面說的初禪、二禪的覺了喜,三禪的覺了樂,這個修行人。或有暫時生起忘念,就是忘掉正念,有虛妄分別。有什麼妄想呢?或者這時候想:我能夠得初禪,我能得二禪,我能得三禪,你們都不如我。或是可能有這種想法,三禪、初禪、二禪是我所得的,我能得到這樣成就。或發我慢,有我我所見,可能進一步就有我慢、有高慢心;你們都不如我,瞧不起別人。或者進一步又會說:將來我當有,或者將來我沒有,這樣分別。或謂我當有色,這個我是有形色的。或謂我當是無色的,沒有形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者是這些虛妄分別。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或者是這麼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有這樣不合道理的想思。
種種動慢,有這個我慢就是動慢,就是這個不如理作意虛妄分別起來,叫動慢。戲論,說是有我;或者我有、或者我無、或者有色、無色這些虛妄分別。造作,做如是觀就是造作。貪愛,愛著這個我、我所。剛一生起來這樣虛妄分別,很快的就會覺悟,用佛法的正見的智慧,通達這是錯誤不應該。對於這個戲論不是很深的染著,因為學習佛法,有無我的智慧,染著不深,容易改變過來,容易清除這些染污的分別。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把這個正觀的方便提起來,斷滅這些虛妄分別,除遣這些,把它排除出去。變吐,就是把我見、我慢的種子消滅。什麼是愚痴?不通達色受想行識諸行,執著它是我、是我所有;若執著識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執著有我就叫做愚痴。什麼是動慢?若執著有我,我慢和它一起的活動,所以很自然的我慢也會出來,就是你有我見,我慢就會動,就叫做動慢。什麼是戲論?謂我當有、或當無等那一段文,這是戲論。什麼是造作?這些不合道理的思惟分別,就是造作。什麼是貪愛?愛味相應叫做貪愛。由於這個人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由這個加行,便作是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能覺了,也能息除。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彼定已得初靜慮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觀察所生起心,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有掉動心,無掉動心;有寂靜心,無寂靜心;有等引心,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彼若有時,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內住寂止故,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策發其心,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時,見為掉舉、惡作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外住囂舉故,爾時於內安住寂靜,制持其心,是故念言於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出息。若時於心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令現行蓋皆得遠離,於諸蓋中心得清淨,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解]9)又,這個修行人能夠精進的用功,成就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色界四禪稱為根本是什麼意思?就是更殊勝的功德都從這裡發生出來,所以它是根本。雖然它是有漏,一切無漏的三昧都從這裡出來;得到有漏的四禪,然後再修四念處,有漏的四禪就變成無漏的四禪,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從這裡出來,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得無上菩提,都是從這裡出來,所以稱之為根本。若是成就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也決定已經成就初靜慮的近分未至依定,初靜慮的近分就是未到地定,接近初靜慮的那一部分,就是未到地定。以這個定做依止可以修四念處,所以叫未至依定。依這個未至定為依止,觀察自己這一念心是什麼相貌,就觀察出來。所生起心是什麼呢?如實知如實覺了,就是心現起他就知道,知道就會覺了,覺了就是改變錯誤。或者這時候有貪心,或這時候沒有貪心,或者有瞋心,或者離瞋心,或者有癡心,或者離癡心;不於色受想行識執著有我,就離痴心,於色受想行識執著有我我所,就是愚痴。略心,就是昏沈睡眠。散心,就是虛妄分別。下心,心裡面浮動,要制止它叫下心。舉心,心裡面昏沈,要舉,要發動它。或者有掉動心、或者無掉動心,或者有寂靜心、或者無寂靜心,或者有等引心、或者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這一共是二十個心。下邊四念住裡邊,會解釋這二十種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10)那個修行人有的時候,感覺到自己這個寂靜住明靜心被昏沈睡眠障住,怎麼辦呢?極能夠把這心安住在寂止的境界。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的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鞭策自己、警覺自己,就把昏沈睡眠破除。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什麼是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等?就是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捨、或復念天。
11)那位修行人若有的時候,感覺到它的內心為掉舉、為惡作這樣的障礙覆障其心,遮覆障礙他的明靜的清淨心。為什麼會這樣呢?由於那個修行人失掉正念,心在色聲香味觸法外面的境界上,安住在囂舉,就是浮動。心在外面的境界上動亂,所以就有掉舉惡作的這種障礙。那個時候這位修行人,立刻地把心收回來,在入息出息在這個地方安住寂靜,就是把掉舉、惡作清除、排遺出去,心就寂靜住。就這樣來制伏住掉舉、惡作的這種虛妄分別心,用定力把它攝持住,叫它不要亂。所以,這位修行人自己就這樣地念:對於制持心這樣功夫,把這個心安住在入息出息上,這件事我現在能
學習制持心入息出息,我能這樣學習。
12)若時於念入出息,能夠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的原因,使令五蓋,全部全面地能夠遠離。他的內心對諸蓋都消除,所以心裡面明靜而住。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為斷彼故,起道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又彼先時,或依下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缽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心已,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云何諸界?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斷界。修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滅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如是彼於見、修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此後更無所應作事,於所決擇已得究竟,是名十六勝行。
[解]13)那個修行人對於五蓋能障礙修道人的心,這個時候已經解脫諸蓋障,殘餘的、剩餘的問題就是諸蓋的隨眠,就是貪欲、瞋恚等種子儲藏在他的身心裡面,還應該修學聖道,斷滅它。為斷彼隨眠故,發起聖道,讓聖道現前,這裡聖道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生滅變化。他極能夠精微地,精者微細,就是深入地觀察;懇是真實,很誠懇很真實的這樣觀察,如無常的道理觀察思惟。所以心裡面這樣的念,就是把這個道理顯現在心裡面思惟,就這樣在心裡面有這樣的話:在這個入息出息上
面修無常觀,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他有這種能力做如是觀。怎麼叫做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呢?就是隨時隨地隨各種因緣,無常觀能現前;觀察色也是剎那剎那生滅,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剎那剎那生滅。由於此無常觀的有力量,就能調伏煩惱,不再那麼執著。
14-16)a)又那位修行人在過去的時候,或者他是依下三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就是下三靜慮;四禪不在內,因為四禪沒有出入息,不能修阿那波那念。或者這個修行人沒有得初禪、二禪、三禪,祇是得未到地定,修觀的時候,就以未至定為依止處,修毘缽舍那觀。若是得初禪、二禪、三禪,就在初禪、二禪、三禪裡面修毗缽舍那觀。以前已經修成功奢摩他,瑜伽行就是相應行,就是奢摩他相應,毘缽舍那相應,都叫做瑜伽行。現在是說奢摩他修成功,這個時候,修十六勝行的時候,就依無常隨觀,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無常觀,修無常觀的時候,也叫做修瑜伽行。如是成功奢摩他,就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這個清淨心,使令蓋障都清除,於諸界裡面,從彼蓋障的隨眠種子而希求解脫。
b)諸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種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什麼叫做斷界呢?初入聖道,成就無我的智慧,見到諸法寂滅相的時候,這時候斷除一切的煩惱心,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從來也沒有斷過,現在是初開始斷煩惱,所以名之為斷。什麼叫做離欲界呢?得初果以後,繼續向前修學聖道,就斷五下分結裡面的貪、瞋這二種煩惱斷掉的時候,就遠離欲界,到色界。什麼叫做滅界呢?一切有漏種子都滅,一切有漏的種子叫做依,因為煩惱的現行依種子為所依,一切愛見的煩惱所依止的煩惱、所依止的種子全面的滅掉,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種子也滅。
c)前面是解釋什麼叫做三界,以下說修止觀。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思惟斷界、離欲界、滅界這三界的寂靜,也就是把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全面的滅除,這時候心裡面是寂靜,再沒有煩惱賊在心裡面搗亂,心裡面寂靜。無論什麼時候,心裡面都是安隱的,沒有災患來苦惱他。這三界的寂靜不是自然的,是要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才可以,也就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修無常觀。
d)他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在入息出息上修四念處,修習又多修習,善修、善習、多修習故,從殘餘的修道所斷的煩惱,他的心裡面解脫這一切煩惱。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這三種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他這件事能做到。像前面這段文,那個修行人對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修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不是暫時地斷,成阿羅漢,一切煩惱都永久地滅盡。此後更無所應作的事情,在色受想行識上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這個抉擇已經到究竟圓滿的程度,是名十六勝行。
修習如是名為五種修習阿那波那念。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應於是中,正勤修學,愛樂乘御。若於所緣,有思遽務、有散亂者,於內各別應當親近如是觀行。若於此中,勤修習者,尋思散動皆無所有,心於所緣,速疾安住,深生愛樂。是名第五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淨行所緣。如是總名淨行所緣。
[解]修習算數修習,乃至到十六勝行的修習,一共是五種修習阿那波那念。這個法門是誰應該修習的呢?是多尋思行補特伽羅,就是妄想特別多的人,在這個法門裡面應該認真、精進地學習。愛樂乘御,要發歡喜心,要乘御,就像坐車,就可以從凡夫地到涅槃地。若是這個修行人修行的時候,或者有欲尋思、恚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就是心裡面有貪瞋癡的分別心,就是令心很急忙,令心散亂。有欲尋思就是要修出離尋思,有恚尋思、有害尋思要修慈悲喜捨,各別地親近這樣的觀行的法門來對治它。若是有這樣多尋思行的話,若於此中勤修習者,尋思散動皆無所有,雜亂的妄想就沒有,就對治出去。心在入息出息這裡,很快地就寂靜住,這個時候有快樂出來,心裡面深深地愛樂這件事。是名第五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淨行所緣。如是總名淨行所緣。
3.阿那波那念
又於阿那波那念正加行中,初修業者,先於舍宅前後窗門,或打鐵師,或鍛金銀師,吹筒櫜袋,或外風聚入出往來,善取相已,由緣於內入出息念,於入出息而起勝解。彼復先於微細息風,經心胸處麤穴往來,而起勝解。然後漸漸於眾多風而起勝解。所謂乃至一切毛孔風皆隨入,而起勝解。如是所有一切身分,風聚所隨、風聚所攝、風聚藏隱。無量風聚於中積集,如妒羅綿,或疊、絮等,諸輕飄物,於是諸相而起勝解。
[解]1)又於阿那波那念正加行中,初修業的人,先於自己住的房子前面、後面的窗門這裡,這有風進來、有風出去;或打鐵師、或者鍛金銀師,他們需要有火,要吹筒發動這個火。囊袋,就是皮袋,也是發動這個火用。或者外邊有風入進來,或者裡面有風吹出去,風一往一來,你要取到這個相。知道外邊的風的出入,從這裡也就可以觀想自己內裡邊這個身體,有入息、有出息,入出息念,要觀想入息、觀想出息。
2)彼又要先對微細的息風,就是這個息也叫做風,經過心臟和胸部,粗大的空穴,它是一出一入,像這樣觀察。
3)然後漸漸於眾多風而起勝解,就是有眾多的風,去觀想。風者,動也。氣在流動我們自己感覺到,就是血也在流動,舉手動足也都是動,也都是風。觀察這個身體所有的毛孔都有風的出入,這樣觀察。
4)這個生命體的一切的部位都是風聚所隨逐,到處都有風,是風所統攝。這個風在身體裡面運行,就可以使令這個身體,成為一個靈活的一種生命體,所以是它所統攝的;如果它不動,這個身體就結束,所以是風聚所攝。在這個身體到處都有風的藏隱,藏隱在一切處,這個身體每一部分它都有風,這個風在身體裡邊,就像是輕飄物那樣,非常的靈活。如妒羅綿或疊絮等,諸輕飄物。妒羅綿是什麼呢?就是柔軟的花草。疊,就是特別微細的毛布做的手巾。絮,就是柳花。這些東西都是輕飄物,為風所動,就知道那是有風。學習這個法門的時候,可以在這麼多的相狀上起觀想。
彼若於內入息出息流轉不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內身住循身觀。若復於他死屍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轉斷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外身住循身觀。若復於自臨欲死時而起勝解;或於已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或於未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由法爾故,爾時名為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解]1)若是那個人體內的入息和出息,流轉不絕,不斷的在流動,這位禪師就這樣的作意思惟出入息在流動。爾時名為於其內身住循身觀,你這樣觀察,能使令心寂靜、不散亂。
2)若這個人生命結束,身體變壞,觀察他的身體,就是他的入出息不活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外身住循身觀。
3)若是這位禪師,對於自己臨欲死亡的時候,這個時候他還是修阿那波那念,觀想這個身體氣息的情況,這是內。或者這個人已經死掉,觀察入息、出息不流轉的情況,作如是觀,這就是於外。或者這位禪師,對於生命體還沒有死亡的時候,他的入息、出息就不動,作這樣的觀想。沒有死這就是內,沒有出入息就是外,所以於內外,這是兩種觀想。沒有死亡,怎麼會沒有出入息呢?如果得到色界第四禪,或者是在母腹中,在胎藏的時候,是沒有出入息。修行到第四禪,自然是這樣子。小孩子沒有出胎的時候,也是沒有出入息,自然是這樣子,爾時名為,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遍於一切正加行中,應修如是止品助伴、止品所攝無倒加行。所餘一切,如前應知。
[解]這位禪師普遍於一切正加行裡面,這裡是說,所有的九種加行,都名為正加行。應該學習前面說的阿那波那念這個加行。助伴,因為沒得聖道,沒有與第一義相應,心是有助伴。止品所攝,無倒加行,這個加行是屬於止品,是最正確的,沒有錯誤的一種修行。這裡說無倒加行,其餘八個加行如前面三十一卷那裡面說的應該知道。
1)什麼是遍於一切正加行?如說阿那波那念所緣,若是處轉,就是出入息,就是由臍至鼻,這叫出息;由鼻至臍,這是入息。出入息就在這個地方流動,這叫是處轉。若乃至轉,就是出息,是由臍到鼻,這就是至;入息,是由鼻到臍,臍是它所至的地方。若如所轉,入息的情況,和出息的情況,如其自然地活動,不要控制它。若時而轉,就是修入出息的時候,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十六勝行裡面有這件事。因為能夠安住在出入息,正念分明,就是隨著出入息這樣,沒有散亂、掉舉,也沒有昏沈,隨時這樣做。那個時候,由於自己用功就會明白,這個修行有這樣的相貌。
2)什麼是止品助伴?即於阿那波那念的法門裡面,就修習這樣的觀想,像前面的數息觀,所說的那個勝解,也就是這裡邊說的這一段文,就叫作止品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