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雜阿含661經


雜阿含66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二種力,何等為二?謂:數力及修力。 何等為數力?謂:聖弟子坐閑林中樹下,作如是思惟:『身惡行現法、後世受於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我當自悔,他亦悔我,大師亦當悔我,大德梵行亦當悔我、以法責我,惡名流布,身壞命終,當生惡趣、泥犁中,如是,現法、後報,身惡行斷,修身善行。』如身惡行,口、意惡行亦如是說,是名數力。 何等為修力?若比丘學於數力,聖弟子數力成就已,隨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思擇:略於一切現法、後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能正思擇,息諸惡行,修諸善行,名思擇力。當知此力,能成二事:一者、能往人、天善趣,二者、能往現法涅槃。又此能與修習力攝,修諸念住為所依止,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當知此修,名修習力。又思擇力,能與三處羞恥為伴。何等名為三處羞恥?一者、他處羞恥,謂作是思:若我作惡,當為世間有他心智,諸佛世尊,若聖弟子、若諸天眾信佛教者共所呵毀,是名第一處思擇力。二者、自處羞恥,謂作是思:若我作惡,定當為己深所呵毀,何有善人為斯惡行!是名第二處增上力。三者、法處羞恥,謂作是思:我若作惡,便為障礙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所修梵行;此法若有,便壞梵行,是名第三處思擇力。如是羞恥,當知三處以為增上: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T30,863c
2)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謂於諸小、隨小學處,若有所犯可令還淨,名微小罪。於諸學處現行毀犯,說名為罪;既毀犯已,少用功力而得還淨,說名微小。由是因緣名微小罪。云何於中見大怖畏?謂作是觀,勿我於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或當自責、或為大師、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勿我由此遍諸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遐邇流布。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怖畏。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命難因緣亦不故犯。或時、或處失念而犯,尋便速疾如法發露令得還淨。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呢?
1)什麼叫做微小罪?就是佛所制訂的輕微的這個小小的戒法。
a)什麼是隨小?輕微的這些過失容易違犯,所以佛又制訂一些小戒來維護這條戒,叫你不要犯。這些小、隨小都是所應該學習,所以叫學處。若是違犯的話,立刻地懺悔,恢復清淨,這樣的這叫做微小罪,就是這些突吉羅罪。
b)什麼叫做罪?對於很多的戒法,心裡面動,發之於語言,發之於行動上,毀犯這條戒,就叫做有罪。既然毀犯,就要懺悔,懺悔的時候,不是用很大的力量,小小用一點力量就懺悔清淨,說名微小。由於這樣的關係,名為微小罪。
2)云何於中見大怖畏?就是這個比丘心裡面這樣思惟:
a)我不要因為毀犯這一條戒的關係,使令我沒有能力得聖道。得所未得,我從來沒有得過,我現在得到,那就是初果。觸所未觸,就是二果、三果。證所未證,就是四果。就是不要因為這小小的過失,使令我沒有能力得聖道,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b)不要我因為犯這些微小的罪,就和三惡道相接近,或者到三惡道。我有罪,趕快要自己呵斥自己,要懺悔,應該這樣。或者我因為犯這些微小罪為大師、諸天和有智的同梵行者合法的呵責我說:佛這樣制訂毘奈耶,你現在違犯要懺悔。這樣呵責你。
c)由於我犯這麼多的微小罪,遍東西南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有不好的名譽、很壞的名譽。稱,就是大家說他不好和事實是相稱,他真實是不對叫惡稱。惡聲,就是這個名譽不好非常有力量,想要改變,想要恢復好名譽不容易。惡頌,還有人給你作成詩,宣布你的罪狀,在你的周圍,和你距近的地方、距離遠的地方,大家都在宣布某某人怎麼怎麼。
3)這個比丘,對於這樣或者現在犯戒,或者將來犯戒,因此就會引發出很多不可愛的果報,感覺到這件事很可恐怖。由是因緣,對於所有的微細的戒,就算失掉生命的因緣,也不要故意的違犯這條戒。或者有的時候,或者什麼地方,失掉正念,違犯這條戒,這時候,我不是故意的違犯戒,立刻的很快的如法,如我所違犯的向大眾發露,使令我恢復清淨。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I.二力
1.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二,T26372a
1)思擇力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應如是學: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謂我若行身惡行者,現自厭毀,亦復為他天神諸佛之所訶責,亦為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譏嫌。一切世界惡名流佈。身壞命終,墮險惡趣,生於地獄。由正了知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故,能勤斷諸身惡行,亦能勤修諸身妙行。於語惡行,及意惡行,廣說亦爾。乃至勤修語、意、妙行。若能如是因思擇,依思擇,住思擇,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思擇,亦名為力,是謂思擇力。
2)修習力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修念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若能如是因修習,依修習,住修習,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修習,亦名為力,是謂修習力。問: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斷、能碎、能破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故名為力。

2.修行次第T30,822b
諸佛如來為諸弟子宣說正法,唯為證得明及解脫二果勝利。當知如是說正法者,大果、大利、自利利他無不圓滿。
2.1.明及解脫
1)行於三世無忘失,住最勝義故,三種所緣境差別故,說名三明。
2)若心解脫、若慧解脫,皆名解脫,是愛、無明根本雜染勝對治故。
2.2.四種修道
為得未得明與解脫,當知略有四種修道:謂修根故,能正修身;修身所引善行修故,能正修戒;修戒所引念住、覺支無倒修故,能修心慧。
1)此中,修根復有三種:一世間修。二有學修。三無學修。
1.1)若思擇力為所依上,雖取可愛、不可愛境不如理相,而不發起煩惱諸纏。設令暫起尋復除遣,是世間修。
1.2)若於聖諦已得現觀,由失念故或生適意,或不適意,或兼二意,而心不為纏縛堅住,速於雜染能得解脫,是有學修。
1.3)若即此心堅固安住,如前於內無有隘迮,善脫,善修,都無一切,下至失念。於諸可意、不可意等,發心親近,計彼有德,而趣向之,是名無學善淨修根。當知修戒、修心、修慧三種亦爾。此中,最初是初修根所引,第二是第二所引,第三是第三所引。修戒、修心、修慧相望各有三種所引,當知亦爾。
2)此中,可意、不可意境界差別故,有恩、有怨有情差別故,功德、過失相應有情差別故,所愛、非所愛有情差別故。當知一向適意、一向不適意、適意不適意相雜差別。
3)可意、不可意境界差別故者,自有境界一向可意,自有境界一向不可意,自有境界其類相雜,少分可意、少分不可意。如是有情或一向有恩,或一向有怨,或恩怨相雜。或一向有得,或一向有失,或得失俱備。若於有情愛復生愛,當知一向是其所愛。若於有情恚復生恚,當知一向非其所愛。若於有情愛已生恚,或於有情恚已生愛,當知是名所愛、非所愛。由如是等差別因緣,適意等三有其差別。
4)又於惡行隨觀現法所有過患,隨觀當來所有過患,是故遠離修習妙行。
4.1)若於六處由一切門皆被誹毀,是名現法所有過患。
4.2)由是因緣,墮於惡趣,是名當來所有過患。
4.3)此中為他所誹毀者,謂為外道及餘世間有聰敏者聞其鄙惡名稱聲頌,咸共誹毀。當知其餘,即如所說。
5)又此中言修念住者,謂念覺分創始發起,在異生地。數修習者,在有學地。修圓滿者,在無學地。
5.1)修習覺分未得斷界,於其斷界正希求時,名依遠離。
5.2)未得無欲界,於無欲界正希求時,名依離欲。
5.3)未得滅界,於其滅界正希求時,名依於滅。
5.4)棄捨下劣修覺分故,迴向勝妙修覺分故,名棄捨迴向。
6)又諸苾芻守護諸根有慚有愧,由是因緣,恥於惡行,修習妙行。修妙行故,無有變悔。無變悔故,發生歡喜。此為先故,心得正定。心正定故,能見如實。見如實故,明及解脫皆悉圓滿,當知是名修行次第。

3.本事經,卷第五,T17685a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有學苾芻有二種力。云何為二?謂思擇力及修習力。
1)云何苾芻有思擇力?所謂一類有學苾芻受用種種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緣醫藥、資生具時,皆善思擇,非不思擇,而便受用。於所未得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不甚希求於所已得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不深耽著。堪能忍受寒熱飢渴,風日蚊虻、蛇蝎等觸。堪能忍受他所毀謗、罵辱等言。堪能忍受身內所生猛利辛楚、酸疼難忍、奪命臨終難治苦受。堪能忍受一切世間極難忍事。能善思擇諸身語意三種惡行,能照現法、生法、後法不可愛樂苦異熟果。作是思惟:我今定當斷身語意三種惡行,我今定當修身語意三種妙行。能正了知三種惡行所有過患,復正了知三種妙行所有功德。既正知已,勤斷、勤修惡行妙行,修治自身,令其清淨,離諸罪法,如是名為有學苾芻初思擇力。
2)云何苾芻有修習力?所謂一類有學苾芻所得憶念,一切皆與覺支相順,而不相違。所得擇法及精進、喜、輕安、定、捨,一切皆與覺支相順,而不相違。修念覺支皆依止厭,皆依止離,皆依止滅,迴向於捨。修習擇法及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皆依止厭,皆依止離,皆依止滅,迴向於捨,如是名為有學苾芻後修習力。是名有學苾芻二力。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諸有學苾芻略有二種力思擇及修習能伏惡魔軍
見惡過能斷知妙德能修能忍受思惟是名思擇力
依止厭離滅及迴向於捨而修七覺支是名修習力

II.相關經論
1.定義T30,859b
1)略於一切現法、後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能正思擇,息諸惡行,修諸善行,名思擇力。當知此力能成二事:一者能往人天善趣,二者能往現法涅槃。
2)又此能與修習力攝,修諸念住為所依止,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當知此修名修習力。
2.苦受T30,851a
無思擇力補特伽羅,受苦受時,心極憂悴,即此苦受若身、若心,現前領納;所餘樂受、非苦樂受,由未斷故,而說相應,是故名為現見圓滿冥闇受坑難得其底。有思擇力補特伽羅,應知一切與上相違。
3.發起正精進因緣T30,675b
略有五種發起正精進因緣:一宣說正法。二修行共住。三察懈怠過失見精進功德。四由思擇力相續成熟。五知所證得前後差別。

4.
4.1.與三處羞恥為伴T30,859b
又思擇力能與三處羞恥為伴。何等名為三處羞恥?
一者他處羞恥,謂作是思:若我作惡,當為世間有他心智諸佛世尊、若聖弟子、若諸天眾信佛教者,共所呵毀,是名第一處思擇力。
二者自處羞恥,謂作是思:若我作惡,定當為己深所呵毀,何有善人為斯惡行?是名第二處增上力。
三者法處羞恥,謂作是思:我若作惡,便為障礙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所修梵行,此法若有,便壞梵行,是名第三處思擇力。
如是羞恥,當知三處以為增上,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
4.2.於微小罪見大怖畏T30,402c
云何於中見大怖畏?謂作是觀:
1)勿我於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
2)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
3)或當自責,或為大師、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
4)勿我由此遍諸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遐邇流布。
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怖畏。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命難因緣亦不故犯。或時、或處失念而犯,尋便速疾,如法發露,令得還淨。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4.3.根律儀
4.3.1.二種根律儀T30,408a
1)又根律儀略有二種:一者思擇力所攝,二者修習力所攝。
思擇力所攝根律儀者,謂於境界深見過患,不能於此所有過患除遣斷滅。
修習力所攝根律儀者,謂於境界深見過患,亦能於此所有過患除遣斷滅。
2)又由思擇力所攝根律儀故,於所緣境令煩惱纏不復生起,不復現前;而於依附所依隨眠,不能斷除,不能永拔。
由修習力所攝根律儀故,於所緣境,煩惱隨眠不復生起,不復現前;一切時分依附所依所有隨眠亦能斷除,亦能永拔。
3)當知此中思擇力所攝根律儀,是資糧道所攝。修習力所攝根律儀,當知墮在離欲地攝。
4.3.2.四種根律儀T30,685c
依二種對治應知四種根律儀。二種對治者:一思擇力,二修習力。
四種根律儀者:一境界護,二煩惱護,三纏護,四隨眠護。
1)境界護者,謂住寂靜勤修行時,以念自守於諸境界,心不流散故。
2)煩惱護者,謂等位行而遊行時,於諸境界遠離貪憂故,即分別此不取其相,乃至心不流逸者。若於爾時執取彼相,復起隨覺,執取隨好則便於彼修防護行。
3)以修習力守護眼根,是名纏護。
4)證眼根護,是隨眠護。
4.3.3.二種補特伽羅T30,816b
略有二種補特伽羅:一者不能密護根門。二者善能密護根門。
云何名為不能密護根門補特伽羅?
1)謂如有一,於諸境界不能如理作意、思惟,於可愛色為貪欲纏之所纏縛,於不愛色為瞋恚纏之所纏縛。
2)又於彼境不能隨念所有過患,設有隨念,不善修習。由是因緣,心為時纏之所覆蔽,起諸纏已不能制伏。
3)又是異生未得有學心慧解脫,於上無學心慧解脫不如實知。由不知故,於諸有學心慧解脫,亦不能滿。彼於爾時未以修力為所依止,於煩惱品所有麁重,未能永害。又不依先善思擇力,念不成就為因緣故,當知不能密護根門。
4)由此三相補特伽羅,應知不能密護根門。一由纏故。二由思擇所攝對治有缺減故。三由修力所攝對治有缺減故。與此相違。當知白品。於諸根門善能密護。
4.3.4.三種T30,822b
此中,修根復有三種:一世間修。二有學修。三無學修。
1)世間修-若思擇力為所依上,雖取可愛、不可愛境不如理相,而不發起煩惱諸纏。設令暫起尋復除遣,是世間修。
2)有學修-若於聖諦已得現觀,由失念故或生適意,或不適意,或兼二意,而心不為纏縛堅住,速於雜染能得解脫,是有學修。
3)無學善淨修根-若即此心堅固安住,如前於內無有隘迮,善脫,善修,都無一切,下至失念。於諸可意、不可意等,發心親近,計彼有德,而趣向之,是名無學善淨修根。
5.受用衣服等T30,807a
1)由奢摩他、毘鉢舍那修習力故,淨修其心。離諸蓋已,由思擇力,於衣服等邪受用故,雖於爾時暫少成就心一境性,欲貪隨眠仍未斷故,於當來世復為雜染。彼以妙慧通達是已,便修加行,為畢竟斷,受用如法邊際臥具,離諸貪著。
2)先善修治正定資糧,漸次乃至能入清淨第四靜慮,以此為依,證諦現觀,隨得漏盡心善解脫,於一切苦得離繫故,究竟寂靜所攝受故,微妙清淨一切身心無間滿故,一切煩惱永離繫故,普能領納諸無漏受,是名正行。
3)如是應知,內證無滯,及彼相違五種差別他所稱讚。彼於爾時從諸蓋纏及一切苦,心善解脫。於現法中,彼諸隨眠無餘永斷,前際、後際業,及異熟所有雜染皆善解脫,由於現法獲得聖道及道果故。

6.四念住之二因緣T30,859b
1)又此純一能趣正道,由二因緣,能令有情究竟清淨,一由思擇力故,二由修習力故。
2)於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擇力超度愁、泆;由依世間修習力故,得離欲愛,棄捨憂苦;依出世間修習力故,超度一切薩迦耶苦,亦能證得八支聖道及聖道果真實妙法。一切有情當知皆由思擇、修習二種力故,得一切種究竟清淨。

7.
7.1.不淨想T30,390a
又不淨想略有二種:一思擇力攝,二修習力攝。
1)思擇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五法為所對治。何等為五?
一、親近母邑,二、處顯失念,三、居隱放逸,四、通處隱顯由串習力,五、雖勤方便修習不淨而作意錯亂,謂不觀不淨隨淨相轉,如是名為作意錯亂。
2)修習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七法為所對治。何等為七?
2.1)謂本所作事心散亂性,
2.2)本所作事趣作用性,
2.3)方便作意不善巧性,
2.4)由不恭敬勤請問故,又由不能守根門故,雖處空閑,猶有種種染污尋思,擾亂其心。
2.5)又於飲食不知量故,身不調適。
2.6)又為尋思所擾亂故,不樂遠離,內心寂靜奢摩他定。
2.7)又由彼身不調適故,不能善修毘箤舍那。不能如實觀察諸法。
7.2.瞋恚蓋T30,329c
問:此瞋恚蓋誰為非食?答:有仁慈賢善,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又此慈善恒欲與他安樂為相,修力所攝。由思擇力所攝作意,調伏九惱,以能斷除瞋恚蓋故。

8.為證
8.1.為證所未得,應觀察八事T30,773c
為欲證得所未得解脫故,應觀察八事:謂於諸行中愛味、過患、出離觀察,及聞、思、思擇力、見道、修道觀察。
1)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
2)即於諸行觀察過患時,能善了知三受分位過患共相,謂於是中甚少愛味多諸過患,如是了知愛味染著多諸過患共相。
3)應已於所愛味一切行中,隨所生起欲貪煩惱,即能除遣制伏斷捨,於此欲貪不現行故,說名為斷,非永離欲故名為斷。又於彼事心未解脫,若於隨眠究竟超越,乃永離欲,心得解脫,是名一門觀察差別。
4)又修行者於彼諸行正觀察時,先以聞所成慧,如阿笈摩,了知諸行體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空及無我。彼隨聖教如是勝解,如是通達。
5)既通達已,復以推度相應思惟所成微細作意,即於彼境如實了知。即由如是通達、了知增上力故,於彼相應煩惱現行,現法、當來所有過患如實觀察。
6)由思擇力為依止故,設復生起而不實著,即能捨離。
7)彼由如是通達、了知及思擇力多修習故,能入正性離生。
8)既入正性離生已,由修道力漸離諸欲。彼由思擇、見道二種力故,隨其所應斷諸煩惱:謂不現行斷故,及一分斷故。由修道力究竟離欲,如是由前二種漸離欲貪,由修道力心得解脫。
8.2.永斷一切纏及隨眠T30,848a:如來為欲令彼依止思擇、修習二對治力。永斷一切纏及隨眠。宣說法要。令其獲得無倒智見。
8.3.離貪T30,854b:依思擇力,於諸色界已遠離貪,而於所緣猶未能斷,於未來世不希望故,於現在世不耽著故,名已離貪;未能永害彼隨眠故,名於所緣猶未能斷。
8.4.黠慧T30,863b:若有黠慧諸根猛利種類士夫補特伽羅,
1)由思擇力,如理作意,思惟諸法,乃於涅槃得正信解,由此增上發勤精進。此增上故,能於身等所緣境界,安住正念。
2)此增上故,能於所緣令心一趣。
3)此增上故,於一切法如實了知,如實觀見。由是因緣,能到究竟。是故此慧若初若後多有所作故,說慧根最為殊勝。

9.菩薩
9.1.一切門慧T30,529a:云何菩薩一切門慧?當知此慧略有四種:
謂於聲聞藏及菩薩藏所有勝妙聞所成慧、思所成慧。
於能思擇菩薩所應作應隨轉中,及菩薩所不應作應止息中。
思擇力所攝慧,及修習力所攝三摩呬多地無量慧。
9.2.菩薩心無厭倦T30,537c:云何菩薩心無厭倦?當知菩薩由五因緣普於一切正加行中,心無厭倦。
一者、菩薩性自有力,故無厭倦。
二者、菩薩即於如是無厭倦心,數數串習,故無厭倦。
三者、菩薩方便攝受精進、勇猛,能正隨觀,前後所得展轉殊勝,故無厭倦。
四者、菩薩成就猛利增上妙慧,正思擇力,故無厭倦。
五者、菩薩於諸有情,猛利悲心極哀愍心,恒常現前,故無厭倦。
9.3.諸菩薩有五加行T30,546b-諸菩薩有五加行,當知普攝一切菩薩無倒加行。何等為五?一隨護加行。二無罪加行。三思擇力加行。四清淨增上意樂加行。五墮決定加行。
9.3.1.云何菩薩隨護加行?當知此復略有五種:
一者隨護聰叡,謂由俱生智,速疾攝法。
二者隨護正念,謂由此正念,隨所攝法,持令不忘。
三者隨護正智,謂由此正智,於所持法,善觀察義。正慧通達,遠離,隨順聰叡、正念、覺慧退分諸因緣故;習近,隨順住分、勝分諸因緣故。
四者隨護自心,能善防守諸根門故。
五者隨護他心,能於他心正隨轉故。
9.3.2.云何菩薩無罪加行?謂諸菩薩於諸善法,無倒熾然,無量、無間迴向菩提。
9.3.3.云何菩薩思擇力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勝解行地,應知其相。
9.3.4.云何菩薩清淨增上意樂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淨勝意樂地,及行正行地,應知其相。
9.3.5.云何菩薩墮決定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決定地、決定行地、到究竟地,應知其相。如是五種菩薩加行,普攝一切無倒加行。

10.忍波羅蜜多十清淨T30,712b:忍波羅蜜多十清淨中,當知略有二種清淨:謂前九種名思擇力清淨,其第十種名修習力清淨。思擇力清淨復有四種:一遠離罪生清淨。二彼不現行清淨。三無罪生清淨。四遠離彼因緣清淨。一種、二種、三種、三種如其次第。不忍因緣復有三種:一無慚、二無愧、三無哀愍性。
11.菩薩生於諸有生最為殊勝T30,730b:世尊!何因緣故說菩薩生於諸有生最為殊勝?善男子!四因緣故。一者極淨善根所集起故;二者故意思擇力所取故;三者悲愍濟度諸眾生故;四者自能無染除他染故。

12.聽法十因T30,755b:一恭敬聽法得思擇力。由此能受聞法勝利,如法求財不以非法,深見過患而受用之。
二善知出離。謂喪失財寶,無憂無慼,亦不嗟怨,乃至廣說。眷屬離壞,若遭病苦不甚悲歎,亦不愁惱,乃至廣說。
三於諸欲中深見過患,及見出離最勝功德。清淨出家捨離上妙臥具貪著,乃至能證諸妙靜慮。
四恭敬聽法速順證解廣大甚深、相似甚深諸緣起法。又能引發廣大善根,出離歡喜。如世尊說:我聖弟子專心屬耳,聽聞正法,能斷五法,能修七法,速疾圓滿。
五諸聖弟子恭敬聽法,所有集法皆成滅法。
六解正法已,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正法眼。
七能引攝證預流果最勝資糧,乃至證得阿羅漢果,及能引攝阿羅漢果最勝資糧。
八能引攝獨覺資糧。
九能善引攝無上正等菩提資糧。
十能引一切世、出世間靜慮、解脫、等持、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