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7日 星期日

雜阿含1129經


雜阿含112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沙門果,何等為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是名須陀洹果。 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癡薄,是名斯陀含果。 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斷,是名阿那含果。 何等為阿羅漢果?若彼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名阿羅漢果。」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1.云何行向補特伽羅?謂行四向補特伽羅。何等為四?一、預流果向;二、一來果向;三、不還果向;四、阿羅漢果向。是名行向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行向補特伽羅?謂行四向補特伽羅。何等為四?一、預流果向,二、一來果向,三、不還果向,四、阿羅漢果向。是名行向補特伽羅。
1)什麼是預流果向?謂如有一個人,他的信進念定慧栽培得成熟,這是長時期栽培來的。成熟到什麼程度呢?超過一切的生死凡夫,因為他的心能契入到諸法無我,叫作正性。遠離一切的煩惱,叫作離生。若未證得須陀洹果,就是對向於預流果,還不是預流果;可是沒有得初果之前不會死掉,一定要到初果,這就是預流果向。
2)什麼是一來果向?有一個人,能夠放下世間的塵勞修行,已經離欲,雖然沒有完全離欲,可是也離很多的欲,之後修學四念處,入正性離生,見到諸法無我的真理。或者是預流果,為斷欲界的欲,繼續修四念處對治這個欲,是名一來果向,就是向二果。
3)什麼是不還果向?有一個人,用世間道離欲界貪,欲界的貪愛的煩惱完全沒有,就是得到色界定,修四念處,入正性離生,與諸法無我的道理諸法寂滅相相應,就是三果向。或是一來果,為斷欲界其餘煩惱,繼續修四念處對治這個欲,是名不還果向。
4)什麼是阿羅漢果向?有一個人,學習四念處已經見到諸法無我的聖道,已經是聖人,但是還沒圓滿,繼續地要斷煩惱,要斷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到無色界天的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煩惱,修四念處的對治行,是名阿羅漢果向。

2.云何住果補特伽羅?謂住四果補特伽羅。何等為四?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是名住果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住果補特伽羅?就是安住在果位這裡不動。就是住四果補特伽羅。何等為四?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是名住果補特伽羅。
1)什麼是預流果?這個人修四念處,永久的斷滅一切見道所斷的煩惱,就是身見、戒禁取、疑,斷這三種煩惱。身見,就是我見、我所見。戒取見,戒禁取就是外道的修行的方法,認為那個可以得涅槃。疑惑,對於佛法有疑惑。初果是最初得到所得的聖道。一開始就得二果、一開始得三果這個很少。初果是逆流行果,流就是生死、種種苦惱的境界;逆流就是與它相違背、相違反,不順生死流。
2)什麼是一來果?得初果以後,向前進步斷除欲界的上品惑和中品惑,還剩下品煩惱,最多就是再到天一個生命、再到人間一個生命,就是這兩翻。天有一翻生死,人間一翻生死,就是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剩下的三品煩惱就沒有。
3)什麼是不還果?把欲界一切的煩惱完全斷掉以後,不再回來欲界。
4)什麼是阿羅漢果?得三果以後,還要繼續的修行四念處,把欲界、色界、無色界見所斷惑、修所斷惑,一切的煩惱完全斷盡,就到苦的最後邊際,生命結束以後不會再有生死果報。

3.修果
3.1.四沙門果
云何修果?謂四沙門果: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最上阿羅漢果。此中,云何名沙門?云何名果?謂聖道名沙門,煩惱斷名果。又後生道或中或上,是前生道所生之果。
[]三十七種菩提分法這是因,修三十七道品會得果,得什麼果呢?就是四沙門果,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最上阿羅漢果。就是得這四種果。
1)什麼是聖道?遠離一切染污法,他的身口意決定是清淨,沒有煩惱的行動,沒有煩惱,也沒有煩惱的種子。有無漏法,就是清淨的智慧、清淨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所以沒有染污法、具足清淨法,就叫做聖道。什麼叫做沙門?息滅一切染污法,勤修聖道息滅一切貪瞋癡。這裡問什麼是沙門?就是在佛法中成就聖道,這裡的聖道主要指清淨的智慧、清淨的戒定慧,就能斷滅一切煩惱,這是聖道的果。
2)又後來的生命成就的聖道,或者是中品的、或者是上品的,是前一個生命所成就的聖道的果。這樣以前後的聖道論沙門果。什麼是前、後?譬如說,今天的生命是後,昨天的生命就是前;今年的生命是後,前一年的生命那就是前。總而言之,前為後的因,後為前面的果。昨天靜坐的時候,整天坐得很好,今天又進一步,今天的成就實在就是昨天的果。聖道果是你的努力的成就。

3.2.何故建立如是四果
問:何故建立如是四果?答:對治四種諸煩惱故。謂諸無事能感惡趣往惡趣因,煩惱斷故,及能斷彼對治生故,立預流果。而薄伽梵說永斷三結立此果者,謂依三品,有三種結,障礙聖道令不生故。一在家品,二惡說法毘奈耶品,三善說法毘奈耶品。依在家品有薩迦耶見;由此見故,先生怖畏,最初不欲發趣聖道。依惡說法毘奈耶品有戒禁取;由此取故,雖已發趣而行邪僻,由是不能生起聖道。依善說法毘奈耶品,有疑;由此疑故,雖已發趣不行邪僻,而於正道未串習故,於如實見所知事中猶預疑惑,障礙聖道不令生起。由是因緣,唯說斷此立預流果。此預流果極餘七有,由是因緣多生相續。
[]問:什麼原因建立這四種果?答:就是要滅除四種諸煩惱的緣故,所以立四種果。
1)謂諸無事,就是沒有這件事,但是這個無事能感惡趣,若做這個無事的話,就能招感惡趣,能招感到三惡道受果報,成就這個無事,它是能令你到三惡道的一個因;三
惡道是果,成就這個無事就是惡趣的因。煩惱斷故,往惡趣因,就是煩惱,所以這個無事是什麼?就是煩惱。所以煩惱斷故,就成立初果,須陀洹果就是因為斷這個無事的煩惱,就能得初果。及能斷彼對治生故,這個無事的煩惱是惡趣因,在未到地定裏面修四念住,就能斷彼無事煩惱。能斷彼無事的煩惱,就是能對治、能滅的四念住,四念住的智慧成就、現起,煩惱就斷。能治和所治不是相離,這時候就成立須陀洹果,就是預流果。
a)煩惱是怎麼生起的呢?唯獨是內心這樣分別,這個煩惱才現起;若不分別就沒有這件事。所以,煩惱就是唯分別起。煩惱是什麼呢?就是我見。在這色受想行識裏面執著有我、有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但是你就分別是有我,所以叫唯分別起。譬如說愛煩惱,看見一個可愛的事情,有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能引起內心裏面的愛,有一個所緣境、有這麼一件事,所以叫做有事的煩惱。但是,執著有我,這個我實在沒有所緣的我,自己愚癡認為有一個我,執著有我,這只是你內心的分別,實在沒有所分別的我,作你能分別的所緣境,唯是你內心分別,所以叫做無事,沒有我這件事。因為內心的虛妄分別,我見的煩惱才現起,不是攀緣有一個我的事,然後生出來我的煩惱。不是真實有個我作你的所緣境,而後生出來我見,所以叫做無事的煩惱。
b)就是有見性的煩惱,就是你內心的分別;見就是內心的分別。內心的分別作那個煩惱的體性,若不分別就沒有這件事,就是這樣的煩惱。得聖道,斷我見,成就的無我智慧不退,就是因為根本沒有我,所以成就無我的智慧,不會再失掉。就是因這樣的原因,立預流果,能對治的無我的智慧現起這個原因,滅除我執,就是這樣成立預流果。預者入也,入於聖流、入於聖道。
2)阿含經裏邊薄伽梵說:永斷三種煩惱,立預流果。什麼是永斷三結?有三類的事情,這裏面有三種的煩惱。結就是煩惱,能令你與苦惱的事情會合,叫結。這三種煩惱障
礙無我的聖道,使令它不現起。哪三類呢?一、在家品,這個人是屬於在家人。二、惡說法毘奈耶品,第二類是外道,他說的法是有過失、有罪過,叫惡說法毘奈耶。毘奈耶翻為滅,或者翻為律。這種法、這種律是有過失、有罪過,所以叫惡說法毘奈耶品。三、善說法毘奈耶品,就是佛教,這樣的法和律是有功德,所以叫善說法毘奈耶。
3)依在家品,有薩迦耶見,執著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裏面有我、我所見,叫薩迦耶見。由於此人有這樣的我、我所見的關係,若是來到佛法裏面,講無我論,他最初先發生怖畏的心,沒有我這件事是很可恐怖。一開始接觸佛教的時候,就是不歡喜發心趣向聖道,不想要得無我的智慧,不想做這件事、不歡喜這件事。
4)這個人不願意、不歡喜佛法,不欲發趣聖道,等於說從佛教裏面退出,那麼他喜歡什麼呢?依惡說法毘奈耶品,依也就是歡喜。歡喜佛法以外的外道,外道說的法、律他歡喜。外道說的什麼呢?就是有戒禁取,或者是外道的那些制度、外道的規則、外道的戒律、或外道修學禪定都在內,都是屬於戒禁取。這個事情不可以做,要這樣做這些事情,這叫做戒禁取。取,就是執著、愛著外道的這一切教義、規則。由這樣的戒禁取的煩惱,愛著外道的法、律,雖然這個人發出離心,感覺人生是苦,想要得涅槃樂,他有這種想法,但是他的行動是不合道理,是有過失。因為他的行動不合法,所以不能生起聖道。
5)這個補特伽羅發趣聖道來到佛法裏面,以佛教的法、律為他的依止處,對於佛法有疑惑。由於對於佛說的法有疑惑,認為這是正道嗎?可以相信嗎?他有這樣的疑惑,雖然發趣,有出離心,沒有學習外道的法、律,但是對於佛法裏面的正道,還沒能夠連續不斷地學習。對於如實見、如實知的事情裏面,就是佛和阿羅漢這些佛教的聖人,得到的清淨的智慧所見的真理,清淨心所知道的一切緣起的聖道的事情、世間的因果的事情、出世間的因果的事情。如實見,或者說是涅槃。所知事,就指世俗諦的苦集滅道。在這裏邊,心裏面有疑惑、猶豫不決。因為有這樣疑惑,障礙戒、定、慧的聖道,不令它生起,他這個疑惑心叫它不能生起,不能夠發起正式地學習佛法。由於前面這三品三種結的因緣,佛陀在經裏面只是說斷此三種煩惱,立預流果。
6)預流果這個聖人,對於了脫生死這件事達到什麼程度呢?他現在得聖道,將來最多,極是最多,最多剩下七番生死,就得涅槃。由於斷除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三種煩惱,還有很多煩惱沒有斷;那些煩惱還令他在生死,最多要受七番生死,就可以得涅槃。就是有的預流果不會受七番生死,可能受四番、或者三番,不是一定要七番生死,最多是受七番生死,由於他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的關係,還有多少生死相續下去。

若斷再生相續煩惱,生無重續,立一來果。謂若永斷天有所攝、人有所攝再生相續所有煩惱,極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故於爾時立一來果。若已永斷能感還來生此煩惱,唯於天有當可受生,即於爾時立不還果。若已永斷一切能感生有煩惱,建立最上阿羅漢果。而薄伽梵說永斷三結,縛貪瞋癡,立一來果;永斷能順五下分結,立不還果;永斷一切煩惱究竟建立最上阿羅漢果。是名修果。
[]1)若是預流果這個人,繼續不斷地努力修四念住,能斷除再生相續的煩惱,斷除見煩惱、愛煩惱。愛煩惱有欲界的愛煩惱、色界的愛煩惱、無色界的愛煩惱,現在是說欲界的愛煩惱。欲界的愛煩惱一共有九品,這個煩惱使令你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使令你無窮無盡地延續下去。什麼是再生相續?只受一番生死,如果受兩番生死,就是再生。再生就是相續,前一生死掉,後一生又出來,後一生和前一生是相續。生命相續是什麼原因?是煩惱。現在初果聖人繼續修四念住,把再生煩惱斷,這個生命就是這麼一番,不會再相續下去。就是把欲界前六品斷掉,立一來果,還要再來人間、再往天上受一番生死,就是一來果,就是再來一次。就是來人間來一次,還要到天上去一次;就是一來人間、一往天上,就是二果。所以,把前六品斷除,叫斷再生相續煩惱。或者在人間你斷除六品煩惱,死掉,生到天上一生,然後再到人間一生,就得涅槃、得阿羅漢。若是你在欲界天上修四念住的時候,斷除前六品,這時候從天上又來到人間,又再到天上,在天上得涅槃。在人間得初果,還是在人間得涅槃;在天上得初果,還回到天上得阿羅漢道。
2)因為在奢摩他裏面,修無我觀,能斷欲煩惱的種子,就是永久不會再有愛煩惱,所以叫做永斷。愛煩惱有兩種,一個在天有,指欲界天;另一個是人有,就是人間的愛;屬於天有的愛、屬於人間的愛。這兩種煩惱使令你再生,又相續地有生命。再生相續所有的煩惱,你能斷掉它,就是斷除欲界六品。剩下來的,極多唯更受天有一生、再受人有一生,就是一往來。修行的程度到達這裏,就給你一個名字,叫做一來果。
3)若是二果這個人,繼續地修止觀,能永斷能感還來生此煩惱。什麼是能感還來生此煩惱?因為欲界的九品煩惱斷前六品,後邊的三品還沒斷,所以,剩餘三品煩惱使令你還是在人間、在欲界天這裏。這個煩惱若是能夠斷,他不會在欲界受生,只有到色界天可以受生,這個時候就安立為不還果。
4)三果聖人、或者是二果聖人、或者是初果,在修學聖道的時候,能永斷一切能感生有煩惱。什麼是能感生有?或者是欲界的生有、或者是色界的生有、無色界的生有。四種有,一個是生有、一個是本有、一個是死有、一個是中有。現在說生有,也就是包括四個有。什麼是能感生有的煩惱?三果聖人是把五下分結完全消滅:身見、戒取、疑、貪、瞋,這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就是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五種煩惱。現在這裏說,一切能感生有煩惱,就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都包括在內,完全永久地消滅。這個時候,建立最上阿羅漢果,就是四個果裏面,阿羅漢果是最殊勝。
5)而薄伽梵說:永斷身見、戒取、疑這三結之後,貪、瞋、癡薄,薄而不厚,就是少,貪瞋癡少了,就是把欲界的九品煩惱斷除六品,所以貪瞋癡就少,這時候叫做一來果。怎麼叫做薄貪瞋癡呢?就是這個聖人心裏面在各式各樣的分別,分別貪瞋癡的境界的時候、觀察可愛的境界、可憎的境界、愚癡的境界,心裏面把這些事情都棄捨,心裏面不向那裏趣向,不向可愛的境界趣向,也不向可瞋的境界趣向。若是不可愛的境界出現,心裏面生煩惱,那就是趣向,向於煩惱。也不生習趣心,頭一念趣向這個煩惱的境界,第二念繼續地愛著煩惱的境界,叫習趣心,現在心裏面不著這個貪瞋癡的境界。應知是人叫做三毒微薄,三毒的微薄是這麼一個相貌。
6)永斷能順於欲界的五下分結,能順於欲界的生死,就是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和疑,加貪、瞋,這五種煩惱完全斷滅,這時候立不還果。
7)永斷一切煩惱究竟,這時候建立最上的阿羅漢果,能得阿羅漢道就是圓滿,是名修果。

3.3.貪等行者、等分行、薄塵行
又於此中,貪、瞋、癡、慢、尋思行者,彼先應於淨行所緣淨修其行。然後方證心正安住,彼於各別所緣境界,定由所緣差別勢力,勤修加行。若等分行補特伽羅,隨所愛樂攀緣彼境勤修加行,如是勤修唯令心住非淨其行。如等分行補特伽羅,薄塵行者,當知亦爾。而彼諸行有其差別。謂貪等行者勤修行時,要經久遠方證心住。等分行者勤修行時,不甚久遠能證心住。薄塵行者勤修行時,最極速疾能證心住。
[]1)又在佛法裏面修學聖道的人,有五種人,第一個是貪行者、第二個是瞋行者、第三個是愚癡行者、第四個是憍慢的人、第五個是尋思行者。行,就是心行,心裏面的活動,貪心特別強,就是比瞋癡慢尋思強;有的人是瞋心特別強,其他的煩惱輕;有的人愚癡心、有的人高慢心特別強、有的人的尋思行,就是東想西想,散亂非常強。
a)這種人應該怎麼樣修學聖道呢?他先應該對淨行所緣來清淨你的心行,多貪眾生應該修不淨觀;多瞋眾生應該修慈愍觀;愚癡眾生應該修緣起觀;高慢心特別強的人應該修界分別觀;尋思行、散亂心特別強的人應該修持息念。就是這樣的毛病重,應該修這個法門;那樣的煩惱重,應該學習那個法門。用這樣的法門清淨你的心,叫你的心不要貪、瞋、癡、慢、尋思。
b)偏於一種煩惱特別強的人,要這樣修行,修行成功以後,方證心正安住,就是未到地定。那個修行人,多貪眾生修不淨觀,乃至散亂特別強的人應該修數息觀,對於各別所緣境界,決定要由不同的所緣境的力量,要精進地努力地修行,這件事才能成功。
2)前面是貪瞋癡慢尋思行者,就是某一種煩惱特別強;現在是等分行的一種人,就是
他的貪煩惱、瞋煩惱、愚癡煩惱、高慢的煩惱、散亂心的煩惱的力量,對比起來都是那麼大,不感覺某一種煩惱特別厲害,這樣的等分行補特伽羅的人。這個人應該學習那一種法門來對治他的煩惱呢?隨你自己歡喜,願意修不淨觀也可以,願意修慈愍觀、願意修緣起觀、修界分別觀、修數息觀都可以,於彼所境不斷地觀察,也是要精進地努力地修行。這樣努力地修這個法門,就是令你的心不為煩惱所動,目的就是令心安住就可以,不是說是令心清淨,這和前面那個煩惱偏增的情形不同。
3)等分行的人,隨愛樂修這五種法門,歡喜修那一個都可以。薄塵行者,煩惱很少、很輕微,他也和前面一樣,也是隨愛樂,也是一樣。
4)煩惱偏增的行者、等分行者、乃至薄塵行者,一共是三種修行人。這三種修行人的修行還是有差別的。
a)煩惱偏增的那種修行人,貪行、瞋行、愚癡行這些人,若勤修行的時候,經過的時
間要很長遠,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成就未到地定。
b)等分行者勤修行的時候,須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夠成就未到地定呢?不是很久。
c)薄塵行的修行人,若精進地隨所愛樂修那一個法門的時候,很快地就能得到等持,得到未到地定。這三種修行人成功的時間不一樣。

3.4.等分行者
問:前已廣說有貪等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其等分行及薄塵行補特伽羅,有何行相?
答:等分行者,如貪等行補特伽羅所有行相一切具有,然彼行相非上非勝,如貪等行,隨所遇緣有其差別,施設此行與彼相似。
[]問:前已廣說有貪等行補特伽羅行相的差別不同;其等分行及薄塵行補特伽羅,有何行相?他們的行相、相貌是什麼樣子?
1)答:等分行者內心的行相,如貪等行補特伽羅所有行相,貪煩惱偏增的修行人,遇見可愛的境界,是貪心特別強,其他的都不那麼強。等分行者也有貪、也有瞋、也有愚癡、也有憍慢、有尋思,有這種毛病,也是這樣子,所以如貪等補特伽羅所有的行相,他完全都是有。
2)雖然所有的貪瞋癡慢和散亂心都有,但是貪行相、瞋行相、愚癡等行相,沒有上和勝的這種情形。煩惱偏增的這種人的煩惱相貌,就是有上、有勝的事情;就是這個煩惱超過其他的煩惱,這個煩惱的力量超過其他的煩惱,就是非常得有力量。上,是超過的意思;勝,是有力量的意思。
3)隨他所遇到的色聲香味觸的所緣境,他的貪瞋癡慢和散亂心不一樣,還是有差別。安立、表示、表達這個等分行者內心的煩惱行相,與彼偏增行者是相似而已,他也有,但是不是那麼強。什麼是隨所遇緣有其差別?所緣境事有下中上三品差別,譬如可憤怒的境界,小小的有點憤怒、中等的憤怒、是上品的憤怒;或者貪愛心也都有下中上的差別;高慢心、愚癡心都有這個差別。如所遇緣,煩惱生起的時候,可以引起憍慢心的這個所緣境,和這個憍慢心是相似;下品的境界就生出下品心,上品的境界就生出上品的憍慢心,高慢心也有下中上的分別,所以名為等分行者。等分有這樣的味道,就是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同樣有下中上的分別,就叫作等。

3.5.薄塵行者
其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者,謂無重障,最初清淨,資糧已具,多清淨信,成就聰慧,具諸福德,具諸功德。
[]其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的差別,就是沒有重障、最初清淨,資糧已具、多清淨信、成就聰慧、具諸福德、具諸功德,有這七種不同。

3.5.1.無重障
無重障者,謂無三障。何等為三?一者、業障;二、煩惱障;三、異熟障。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彼異熟果若成就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煩惱障者,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由此煩惱,於現法中,以其種種淨行所緣不能令淨,是名煩惱障。異熟障者,謂若生處,聖道依彼不生不長,於是生處異熟果生;或有生處,聖道依彼雖得生長,而於其中異熟果生,聾騃愚鈍,盲瞽瘖啞,以手代言,無有力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
[]什麼是無重障?沒有三種障。哪三種?一者、業障。二、煩惱障。三、異熟障。
1)什麼是業障?
a)就是五無間業,就是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五無間業,若作五種業,到無間地獄受苦。
b)除這五種業之外,還有其餘的所有的故思造業,就是你自己主動地在思惟、在策劃要造這種罪過的事情。
c)還有一種也是故思造業,但是他的業罪特別重,譬如在父母這裏造罪,罪過就重。
d)有什麼障?那個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若成熟的時候,那個異熟果報若成熟的時候,能障礙你修學聖道,使令你怎麼修聖道,都不能現起,是名業障。
2)什麼是煩惱障?
a)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這是說煩惱特別重,力量非常得強大、勇猛、厲害,這個是一種障。第二個是長時煩惱,煩惱不是那麼重,但是它若現起的時候時間長,常常有這種煩惱,它也是能障道。
b)由於你有這樣的猛利的煩惱,或者是長時的煩惱,於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裏面,有這樣的煩惱的話,修不淨觀、修慈悲觀各式各樣的淨行所緣,不能使令這個煩惱清淨,不能清除這個煩惱,是名煩惱障。
3)什麼是異熟障?異熟是新的翻譯,舊的翻譯就是果報。這果報對於你有障礙。
a)就是假設你受生的地方、得果報的地方,或者在三惡道裏面得果報,或者在人間世界,或者到長壽天,到北俱盧州。佛法無漏的戒定慧,依那個生命體為依止的時候,不能生出來,不能現起,不生也不長。初開始現起叫做生,現起以後繼續地增長叫做長。在這樣的受生處所,你的果報在這裏出現,在這裏出現聖道就不生長。
b)或有受生的地方,佛法無漏的戒定慧,以彼為依止,雖然可以生長,但是在這地方得到果報的時候,是聾,耳朵聽不見聲音;騃,就是無知、愚鈍,就是第六意根、第六意識沒有智慧,愚鈍、遲鈍,什麼都不懂。盲,是眼睛盲;瞽,是形容眼睛像瞽似的,就是不能看見東西;瘖啞,是舌根有問題,不能說話;以手代言,要用手的動作代表你的言語。第六意識沒有力量能夠解了什麼叫做善說、什麼叫做惡說的法義;善說的法義,惡說的法義你不能鑑定,你沒有這種智慧。是名異熟障。

3.5.2.最初清淨
最初清淨者,謂善淨戒及正直見。由十因緣,戒善清淨,如前應知。正直見者,謂若有見,淨信相應故,勝解相應故,遠離誑諂故,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名為正直。如是正直見,淨信相應故,於佛正法及毘奈耶不可引奪。勝解相應故,於諸如來及聖弟子不可思議威德神力、不可思議生處差別、甚深法教、不可記事,深生勝解,無驚無恐,無有怖畏。遠離誑諂故,其見正直,是正直類,如其聖教而正修行,如其真實而自現發。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於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善正思惟、善正籌量、善正觀察,由是為因無惑無疑,遠離二路,逮得昇進。由此四相,先所說見,名正直見。
[]什麼叫做最初清淨呢?就是這個補特伽羅,能夠安住在清淨的戒法中不犯戒,就是他表現於外的品德很高。正直見,他有正直的見地,就是內心有智慧,沒有邪知邪見。有十種因緣,你的戒就能夠清淨,如前面二十八卷說過,十種順學法。戒是能夠遠離一切過失,正見是成就無量功德的根本。正見就是智慧,有這樣的智慧,才知道什麼是罪過、什麼是功德、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什麼是白、什麼是黑,然後才能夠遠離一切過失,能成就功德,所以正見是很重要。什麼是正直見?這個補特伽羅,有這樣的智慧,有正見,有清淨的信心與正見相應、相和,和合在一起。智慧裏面有信相應、有戒相應;有戒相應就是淨,還有信心與它相應。勝解相應,就是這個智慧,對於佛法的信解不可動搖。第三是遠離誑諂故,第四是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名為正直。
1)怎麼叫做正直見淨信相應故呢?就是這個人對於佛、對於佛說的正法和毘奈耶的律,
他對他的信心不可引奪,不能破壞他的信心。
2)怎麼叫做勝解相應?
a)對於佛的不可思議威德神力、和聖弟子的不可思議威德神力,深生勝解,無驚、無恐,無有怖畏。
b)對於不可思議生處差別。這個世界的有情,有情的生命體及所依處,就是他的住處,所居住的地方,是名生處差別,不應該在這裏思惟它。為什麼?世界上的有情和有情居住的世界,這是世界上的人,大家都知道;因為是現成,已經表現出來這種相貌。不應該思惟什麼呢?說是這個高山是這個樣子,為什麼它不換另一個樣子呢?這個大海是這樣子,為什麼不換成另一個樣子呢?不要這樣想,不可以這樣思惟。因為這樣思惟,反倒是沒有好處、沒有功德。
c)甚深法教,諸如來所說法教,一切法畢竟空甚深,一切法緣起的道理也是很深,也是不容易明白。在這裏,就是少分的甚深法教,要對佛陀有恭敬心,這是佛的境界,非我境界,是名勝解相應。
d)不可記事,就是不可說的事情。佛有四個理由,告訴我們,這個事情不要講;四個因緣:第一個,沒有這件事,你就不要說有。這個是什麼呢?就是我與諸蘊,為異、不異,是常、無常等,不要講這件事。
第二個因緣,這件事如果說的話,能令人放逸、有種種罪過,不能引起功德這件事情就不要講。
第三個因緣,是甚深故就不要講,如這個我是有嗎?這個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性這個我,有嗎?有沒有這個我?不應該說有。又有問言:我是沒有嗎?也不要說。還有的人說,佛陀死以後還有沒有佛?不應該說;說有、說無、說亦有亦無、說非有非無,都是不可思議的;佛的境界不可思議,所以不可說。
第四個,有的事情就是這樣子,也不可以說。這指什麼說的呢?這是說諸法真如的道理。真如是無為法,它和一切有為法是一、是異,這是不可說,法爾是這樣。有這麼四種因緣不可以說。前邊這一共是說四句,佛陀告訴你這樣子,你就這樣子信解。無驚、無恐,無有怖、畏,驚、恐、怖、畏這四個字,對這四句。
3)怎麼叫做遠離誑諂呢?
a)其見正直,見就是智慧,他的智慧沒有錯誤,所以叫做正。這個人是佛教徒,現在還不是聖人;雖然不是聖人,但是也能夠修無我觀,也能夠從文字上通達諸法無我的道理,所以叫做正直。
b)是正直類,薄塵行者本身是凡夫,但是他現在的正直的程度,是聖人的正直的一類,彼此是相似的;他的正見的智慧和聖人是同類,就是彼此相似。
c)如其聖教而正修行,這個人有這樣的正見,他的身口意業就同於他所學習的聖教,能夠不懈怠、能夠時時地修行聖道,能夠正修行。修行就是改造自己,去掉內心的污染,這樣叫做正修行。
d)如其真實而自顯發,正直見有這樣的相貌,就是如他真實的情況顯發出來,他不是介紹自己的時候說過頭。或是說,假設他有違犯戒律,能夠如他真實的情況,真實地坦白出來,就很迅速地懺悔,滅除他犯戒的罪過。
4)怎麼叫做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他能思惟法、能思惟法的義。語言文字叫做法,文字裏邊有所詮顯的道理叫做義;他常能在心裏面思惟法、思惟義。對於能詮顯一切義的法無惑,對於所詮的義也沒有疑,他很肯定,所以沒有疑惑。這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程度呢?就是他學習佛法以後,又努力地修行,所以就能從疑惑裏邊解脫出來,不為惑、疑所覆蓋、所障礙。
a)於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等義。一切法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法;這一切法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空的、是無我的,這就叫做義,就是這個法所詮顯的義。
b)善正思惟、善正籌量、善正觀察這三句,就是聞、思、修。或者是由聽人講解,或者自己閱讀、或者讀有文字的經、或者是山河大地、人的老病死,一接觸這個境界,他就能正思惟,也還是思惟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的義。善正籌量,也是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善正觀察也是,但是有聞、思、修的不同。善正思惟是聞所成慧,善正籌量是思所成慧,善正觀察是修所成慧。這是從三種智慧來分別善思法義的道理。初開始是從聞慧這裏思惟法義,再進一步就是思慧,再進一步就是修所成慧,雖然同樣是慧,但是有深淺的不同。
c)由是為因,無惑無疑。由於這位薄塵行者有聞思修的智慧,因為他具足三種智慧,所以對於佛教的法義,無惑無疑。
d)遠離二路,這是好的、是壞的?就是疑惑是這樣子、是那樣子;有是、有非;有善、有惡,各式各樣的疑惑,叫做二路。現在無惑無疑,所以遠離二路。
e)逮得升進,逮得就是獲得,獲得前進的能力,他有前進的能力。這個人有聞慧、思慧、修慧,他有能力前進到聖道的境界,到聖人的境界。這樣四段,第一段是淨信相應、第二段勝解相應、第三是遠離誑諂、第四善思加行。由前面說這四個相貌,先所說那個見,就叫做正直見。

3.5.3.資糧已具
資糧已具者,廣說資糧,如前應知。略有四種。一、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三、先世資糧;四、現法資糧。福德資糧者,謂由此故,於今獲得隨順資具豐饒財寶,遇真福田,為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智慧資糧者,謂由此故,成就聰慧,有力有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獲得隨順法教、義教、教授、教誡。先世資糧者,謂由宿世積集善根,於今獲得諸根成就。現法資糧者,謂於今世有善法欲,諸根成熟,具戒律儀及根律儀,如前廣說。
[]聖道的前方便就叫做資糧,現在這位薄塵行者他的資糧已經具足。是什麼資糧呢?廣說資糧,像前邊二十二卷說過。略有四種,一、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三、先世資糧。四、現法資糧。
1)什麼是福德資糧?就是由於這個人有福德的原因,現在就獲得隨順聖道的資具,很豐富、很多的財寶,或者說於今獲得隨順資具,就是衣食住的這些事情。遇見真實的福田,像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些聖人。在他那裏栽培,就能令你得大福德;就像田地,種上穀種,到秋天的時候就有收穫,遇見這個真福田,為你聖道作善知識。生活所需也都具足,修學聖道所需的善知識也具足,遠離很多聖道的障礙,很順利地就可以用功,他能精進地用功修行,這就叫做福德資糧。
a)什麼是隨順資具?就是說這個人出家,出家以後,能獲得如法的衣服;這樣的衣服是合法的、那樣的衣服不合法;他得到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飲食、如法的坐臥具,還有病緣的醫藥。你的衣服、飲食、臥具這一些所需的,都是很如法,這樣你的生命就是清淨。如果用非法的手段,取得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就不是淨命。得到隨順淨命的這一些生活所需,還能夠正修梵行,修學聖道,是名隨順資具。
b)什麼是豐饒財寶?因為過去生有栽培,今生生到豪貴的家庭裏面,財寶是具足。
c)什麼是遇真福田?他生到有聖人的地方,那些聖人是誰呢?就是賢良正至這都是聖人,這些善士都到這個地方來走一走。這個聖人能為你作好朋友,這個聖人具足善友的心性,就是有大慈悲、有大辯才、有甚深的三昧,種種的善友性。
d)什麼是離諸障礙,能勤修行?遠離煩惱障、業障、異熟障這三種障礙;又遇見這麼多的福德因緣,他能夠精進用功修行,無漏的戒定慧的聖道就得以現前。
2)什麼是智慧資糧?由於他宿世的栽培,有智慧,這一生就是成就聰慧。聰是耳聰,表示前五識都是很明利;慧就是第六意識有大智慧。聰慧有什麼好處呢?有力有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力和能有什麼不同?沒有發生作用的時候叫力,發生作用的時候叫能。什麼力能呢?若遇見一個人在那裏宣揚佛法、遇見一個人在那裏顛倒說法的時候,他若去聽,就能明白這個人說得對、這個人說錯,這個人說的是有罪過的、這個人說的是有功德的。他和這些有緣的人能聚會,獲得隨順法的法教義教、教授教誡。法,就是詮顯佛法義理的語言文字,這樣的文字由善知識來教授你叫法教;語言文字裏邊有義,有深義、也有淺義,也用語言文字來教授、教導你,叫做義教。有法教、有義教。學習佛法在聞所成慧的時候是偏於法教;到思所成慧時候就有義;到修所成慧的時候,是在禪定裏面的境界,通達一切法、通達一切義,思惟觀察一切法義。所以法和義由聞思修三慧來分別,是有不同的相貌,還有教授和教誡的不同。
a)什麼是隨順法教?苦集滅道這樣的文字,是名隨順法教。
b)什麼是隨順義教?苦裏面也有義,集滅道裏邊也有義,這些義是以什麼為門呢?門就是入,能從這裏悟入,就是以語言文字為義理的門;若沒有語言文字,不能明白道理,所以語言文字是門。一定須要有語言文字作門,才能明白,這是苦、空、無常、
3)什麼是先世資糧?這個薄塵行者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福德智慧呢?前一生也可能很多生,但是多數是就這一生的前一生。前一生栽培很多的善根,今生又再來人間的時候,前一生栽培的善根,現在又出現,很容易地就有很多功德,很容易地就達到高尚的境界。前生你對於佛法栽培善根,有信、進、念、定、慧這樣的善根,來到今生的時候,自然又遇見佛法,宿世的善根就成熟、就出現,這個時候的善根有能力得入聖道。
4)什麼是現法資糧?就是這個薄塵行者前一生栽培很多的善根,今生再來人間,善根就成熟。善根成熟是什麼現象呢?於今世,對佛法的戒、定、慧的善法,生歡喜心,想要出家,他一出家,宿世的善根就出現,在佛法裏面一熏習就出現。表現於外的相貌就是具足戒的律儀,自然持戒清淨。受具足戒之後,戒是清淨的,而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清淨,這些前面聖道資糧那裏也提過。

3.5.4.多清淨信
多清淨信者,謂於大師所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於大師,於法、於學,亦復如是。其餘廣說,如前應知。
[]怎麼叫多清淨信呢?就是他對於佛沒有惑、也沒有疑,很深刻地生出來清淨的信心,對於佛的認識,他那個信心是不可動搖的,就是有力量的認識,不可動搖,叫做勝解。對於佛陀,能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於法、於學,也是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法,就是佛陀所宣說的聖教,就是苦集滅道。學,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這裏邊還有很多的功德,像前面說過。其餘就是於誨於證,誨就是教誨,教誡、教授這就是誨。於證,就是所證的諸法寂滅相、涅槃的境界。對於這些法也都是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前三摩呬多地十一卷應知。

3.5.5.成就聰慧
成就聰慧者,謂由此故,於法於義速能領受;經久遠時,於法於義能無忘失;於法於義速能通達。
[]什麼是成就聰慧?這個薄塵行者宿世有栽培,所以今生有智慧,由於他有智慧,所以對於佛法的法義,很迅速地就能夠信受。若相信佛教的法義,就能入到你的心裏面,就是領受。經過很久,你所領受的法義能夠不忘失。於法於義,速能通達,這是智慧。速能領受,經久遠時,於法於義,能無忘失,這還都是聞慧;下面於法於義,速能通達,這是思慧和修慧,能通達法的義。

3.5.6.具諸福德
具諸福德者,謂由此故,形色端嚴,眾所樂見,發清淨信,無病長壽,言辭敦肅,具大宗葉,眾所知識,成就大福,多獲衣等諸資生具,為諸國王及大臣等供養恭敬尊重讚嘆。
[]什麼是具諸福德?由此福德故,身形、色相端正莊嚴,很多人願意同他見面。看見他以後,就能令你發出來清淨的信心。這位有福德的人身體也沒有病,四大調和、壽命很長。他說出來的話敦厚,不是那麼刻薄。肅,就是肅淨,也有清淨的意思;他說出來的話很清淨、不污濁、不污穢。具大宗葉,他是在一個大家庭裏邊,像一棵大樹有很多的枝葉,宗就是族姓,他這個族姓裏邊的人特別多。眾所知識,這個薄塵行者,很多人都認識他,聞名曰知,見面曰識。成就大福,成就很多的福。多獲衣等諸資生具,什麼叫做福呢?就是多獲,得到很多的衣服、飲食這些資生之具。為諸國王及大臣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在這一段,簡略的說明成就福德的果報。
a)形色端嚴眾所樂見,當知此以惠施光明鮮淨衣物為因。布施光明,以光明作布施。布施燈,在佛前供一個燈,或者是很多人須要這個地方有光明,你能布施光明;或者布施新鮮清淨的衣物,有這樣的因緣,就會得到形色端正眾所樂見這個果報。
b)由是令他發清淨信,由於你有這樣的果報,別人和你見面,也就會對於佛法發清淨的信心。
c)無病長壽,當知此以惠施飲食。你能布施飲食、及於眾生不加傷害為因,就會無病長壽。
d)言辭敦肅,當知此以遠離四種不善語業為因。不說謊話、不說離間語、不說綺語、不惡口,不說暴惡語,就會言辭敦肅。
e)具大宗葉,當知此以捨離憍慢為因。你若是憍慢,朋友就會少;朋友少,這個家族人口就少。
f)眾所知識乃至尊重讚歎,當知此以供養三寶及諸尊長為因。

3.5.7.具諸功德
具諸功德者,謂本性成就極少欲等種種功德,如前所說沙門莊嚴,應知其相。如是等類,應知是名諸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
[]什麼是具諸功德?就是他的本心,性者心也,他的本心成就的極少欲等種種功德,如前文說沙門莊嚴,應知其相那一段文裏頭。如是等類,應知是名諸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

4.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略有八種。建立因緣,略有四種。云何八種補特伽羅?一、有堪能者;二、無堪能者;三、善知方便者;四、不善知方便者;五、有無間修者;六、無無間修者;七、已串修習者;八、未串修習者。
[]補特伽羅,簡略地說有八種,就是八類。建立八種補特伽羅的因緣,什麼原因有
八種補特伽羅呢?略有四種。怎麼叫做八類的眾生呢?一、有堪能者。二、無堪能者。三、善知方便者。四、不善知方便者。五、有無間修者。六、無無間修者。七、已串修習者。八、未串修習者。

云何四種補特伽羅建立因緣?謂由四種差別因緣,建立八種補特伽羅。一、由根差別故,有根已成熟及根未成熟;二、由瑜伽差別故,有善知瑜伽及不善知瑜伽;三、由加行差別故,有有無間慇重修及無無間慇重修;四、由時差別故,有已長時修道及未長時修道。
[]有四種因緣是建立八種補特伽羅的因緣,哪四種因緣呢?就是由四種不同的因緣,建立八種補特伽羅。
1)一、由根差別故,根有不同,根是指善根,就是善根已經成熟;還有一種人,善根沒有成熟。根已成熟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內心裏邊的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已經成熟,若是善根成熟,這一生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決定可以得聖道,現在決定能得初果;第二個可能,決定得阿羅漢果。什麼是未成熟?現在雖然很用功,但是這一生不能得初果,不能得阿羅漢果,表示善根還沒成熟。
2)二、由瑜伽差別故,瑜伽是什麼呢?翻譯為相應,靜坐的時候,修止修得很相應,修觀也很相應,就叫做瑜伽。瑜伽的差別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善知瑜伽及不善知瑜伽,就是有的人對於修止觀的事情,能夠明白修止觀的次第,戒定慧的次第,他完全明白;道前的方便,正式修道時又是怎麼樣情形,他完全明白,這是善知。另外一種人,對於修學聖道的事情,不完全明白。
3)三、由加行差別故,加行就是努力修行、不懈怠。佛教徒學習的過程,有資糧位、有加行位。初來到佛教裏面,對於佛法有信心,慢慢地學習;今天學習天台宗也可以,明天我也學學法相宗,就是在準備、思想沒有穩定的時候,就是在這個時候叫資糧位。等到達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他就已經決定,努力地修行,這叫加行位。加行位有何差別?有有無間殷重修及無無間殷重修,有的人的加行,已經有無間殷重,不間斷,就是不懈怠,一直精進勇猛地修行。無間,就是精進不懈怠;殷重,就是特別地誠懇而很認真地修止、修觀,修戒、定、慧,不是很草率。另外一種人,沒有能夠無間殷重修,有的時候修、有的時候不修,就是懈怠。因為,補特伽羅也就有差別。
4)四、由時差別故,由時間也有差別,怎麼情形呢?有已長時修道及未長時修道。

云何如是四種差別能為前八補特伽羅建立因緣?謂根已成熟即有堪能者;根未成熟即無堪能者。善知瑜伽即善知方便者;不善知瑜伽即不善知方便者。有無間慇重修即有無間修者,此亦名為有常委修;無無間慇重修即無無間修者,此亦名為無常委修。已長時修道即已串修習者;未長時修道即未串修習者。如是名為由根差別,瑜伽差別,加行差別及時差別,建立八種補特伽羅。
[]云何如是四種差別,能為前八補特伽羅建立因緣?
1)他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成熟,就是八種補特伽羅裏面的有堪能者,就是有能力得聖道,他有能力得初果、有能力見諸法實相,他有這個能力,就是根已成熟。如果他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還沒能成熟,他這一生不能得聖道。
2)善知瑜伽者,就是善知方便的那一類的眾生,就是得聖道的方便,他知道。善知瑜伽是什麼?就是善知入聖道的前方便,要有得聖道的方便,才有希望得聖道。不善知瑜伽這句話什麼意思?就是不知道得聖道的方便,所以,瑜伽是得聖道的一條道路,要用它為方便。
3)這個佛教徒,能精進地用功修行,這就是有無間修者,無間修也叫做常委修,常就是無間。委,就是殷重。前面善知瑜伽是學習,學習以後又能夠精進地修行。無無間殷重修即無無間修者,此亦名為無常委修。
4)已經長時期地修學聖道,就是八種補特伽羅裏面的已串修習者。未長時修道即未串修習者。無間修和長時修、串習修有甚麼不同呢?串習修,就是長時期地修學聖道,譬如說入定,要入定就入定、要住定就能住定,要出定就出定,很自在,一點困難也沒有,這表示是長時修道。若是無間修,很精進勇猛修行,但是還沒能達到自在的境界。長時串習修表示聖道修的很自在,你能努力地修,達到這個程度,就可以得聖道,這是得聖道前的一種相貌。如是名為由根差別、瑜伽差別、加行差別、及時差別,建立八種補特伽羅。

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未成就,彼於所有善知方便、有無間修、已串修習,如理、如法、如其善巧,皆不能辨。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雖成熟,而未善知善巧方便,於諸所有亦不能辨。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已成熟,善知方便,無無間修,即不能得速疾通慧。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已成熟,善知方便,有無間修,未串修習,即於所有自所作事未得成辨。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已成就,善知方便,有無間修,已串修習,彼於所有皆能成辨,亦能獲得速疾通慧,於其所有自所作事已得成辨。
[]1)若這個人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還沒成熟,彼於所有善知方便、有無間修、已串修習、如理如法如其善巧的這些事情都不能辦,都不能成就。這是善根沒有成熟的這個人的相貌。什麼是如理?理,就是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這四種道理。法是什麼呢?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善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這五種。善根沒成熟的這個人,對於佛開示的世俗諦、勝義諦。甚麼叫做苦集滅道四諦?甚麼叫做三十七道品?甚麼叫做生死緣起?甚麼叫做涅槃緣起?佛有用語言文字把他表示出來。善根沒成熟這個人,不肯學習佛法,就不能如佛所開示的,沒有錯誤的知道,所以,他都不能成辦。
2)若是所有的這些佛教徒,他的信、進、念、定、慧是成熟。但是沒能夠善知道佛所安立的善巧方便,所有的無間修、串修習這些事他都不能成就。就是根是成熟,但是要得聖道,還要學習佛法。
3)若諸所有補特伽羅,善根是成熟,善知方便,能夠不顛倒地通達佛法。但是他沒有精進地修行,就不能很快地得聖道,通慧就是聖道,無漏的智慧,他還是不能成就。
4)若諸所有的補特伽羅,善根已經成熟,又能學習佛法,善知聖道的方便,還能精進地用功修行。但是未串修習,還沒能達到大自在的境界。這樣,對於他自己所要做的聖道的大事,他還不能成就。
5)若補特伽羅善根成熟,他又能努力地學習佛法,善知聖道的方便;學習佛法以後,他又能無間修,精進地修行,修習到大自在的境界。這個人對於所有聖道的事情,他決定可以成就,這個人很快地就能得神通、得大智慧,可以成就聖道。對於他所有自己所要做的事情都能成辦,想要得四禪也能成辦,想要得無色界的四空定也能成辦,想要得滅盡定也能成就、想要得阿羅漢也能成就、想要得六種神通統統都能成就,各式各樣聖道的功德都能成就。這是說次第,由開始發心一直到最後成就,有這麼多的次第,不是說這人決定不成功,繼續努力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