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雜阿含711經


雜阿含71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時,有無畏王子日日步涉,仿佯遊行,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世尊復云何?」
  佛告無畏:「沙門、婆羅門為其說,不思而說,愚癡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清淨故。 何因何緣眾生煩惱?謂:眾生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兇心,計挍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為造眾難,不捨瞋恚;身睡眠,心懈怠;心掉動,內不寂靜;心常疑惑:過去疑,未來疑,現在疑。無畏!如是因、如是緣,眾生煩惱。」
  無畏白佛:「瞿曇!一分之蓋,足煩惱心,況復一切!」無畏白佛:「瞿曇!何因何緣眾生清淨?」佛告無畏:「若沙門、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支滿足。念覺支滿足已,則於選擇、分別、思惟,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便,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食想,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支滿足。身猗息已則愛樂,愛樂已心定,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支滿足。定覺支滿足已,貪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如是,無畏!此因此緣,眾生清淨。」
  無畏白佛:「瞿曇!若一分滿足,令眾生清淨,況復一切!」 無畏白佛:「瞿曇!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佛告無畏:「王子!當名此為覺支經。」無畏白佛:「瞿曇!此為最勝覺分!瞿曇!我是王子,安樂,亦常求安樂而希出入,今來上山,四體疲極,得聞瞿曇說覺支經,悉忘疲勞。」
  佛說此經已,王子無畏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稽首禮佛足而去。

I.愚癡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
[經文] 不思而說,愚癡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
[論說] 1)自為無因、不平等因所覆藏故,名為雜染。
2)由此愚夫於染因緣,若自若他不如實知,故名愚昧。
3)離清淨故,名不明了。
4)於清淨因不善巧故,說名不善。
5)又乃至於應所說語,如所說語,是處說語,如是一切不如實知,是故說彼為不知量,為不知思。T30,792b

II.貪欲
[經文] 謂眾生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
[論說] 1.T30316c
1)復次,諸貪欲者者,此是總句。
2)由猛利貪者,謂於他所有,由貪增上,欲為己有,起決定執故。
3)於財者,謂世俗財類。具者,謂所受用資具,即此二種總名為物。
4)凡彼所有定當屬我者,此顯貪欲生起行相。
5)此中略義者,當知顯示貪欲自性、貪欲所緣、貪欲行相。
2.T30631c
1)復次,若於家主起如是欲:云何我當同於家主領諸僕使,隨欲所作?是名貪欲。
2)又起是欲:即彼家主所有父母、妻子、奴婢及諸作使,廣說乃至七攝受事、十資身事,謂飲食等,皆當屬我。
3)又起是欲:云何令他知我少欲知足、遠離、勇猛、精進、安住、正念、寂定、聰慧、諸漏永盡、施戒、多聞?
4)又起是欲:云何令他供養於我?謂諸國王乃至商主,若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皆當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於我。
5)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得利養、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資生具?
6)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生天上天妙五欲以為遊戲?
7)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生魯達羅世界、毘瑟笯世界、人中希有眾同分中,乃至令我當生他化自在眾同分中?
8)又起是欲:云何令我乃至當得父母、妻子、奴婢、作使、朋友、宰官、親戚、兄弟、同梵行等所有資產? 如是一切皆名貪欲業道所攝。

III.瞋恚
[經文] 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兇心,計校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為造眾難,不捨瞋恚。
[論說] 1.T30316c
1)復次,瞋恚心者者,此是總句。
2)惡意分別者,謂於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為損害,起決定執故。
3)當殺者,謂欲傷害其身。
4)當害者,謂欲損惱其身。
5)當為衰損者,謂欲令彼財物損耗。
6)彼當自獲種種憂惱者,謂欲令彼自失財物。此中略義如前應知。
2.T30632a
1)若作是思:彼於我所有無義欲,故我於彼當作無義,是名瞋恚。
2)又作是思:彼於我所已作、正作、當作無義,我亦於彼當作無義,亦名瞋恚。如是廣說九惱害事當知亦爾。
3)又作是思:云何令我於能損害怨家、惡友而得自在縛害、驅擯,或行鞭撻,或散財產,或奪妻妾、朋友、眷屬及家宅等,此惱害心亦名瞋恚。
4)又起是思:云何令彼能損於我怨家惡友?於他處所,遭如上說諸苦惱事,此損害心亦名瞋恚。
5)又作是思:願彼自然發起如是如是身、語、意行,由此喪失資財、朋友、眷屬、名稱,安樂、受命及諸善法,身壞當生諸惡趣中。如是一切惱害之心,皆名瞋恚根本業道。

IV.七覺支
[經文] 1)若(沙門、)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 ,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支)滿足。
2)念覺(支)滿足已,則於選擇、分別、思惟,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
3)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便,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
4)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食想,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
5)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 (支)滿足。
6)身猗息已則愛樂,愛樂已心定,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支)滿足。
7)定覺 (支)滿足已,貪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如是無畏!此因此緣, 眾生清淨。無畏白(佛):瞿曇!若一分滿足,令眾生清淨,況復一切!
[論說] 1.T30,864b
復次、於初、中、後,隨闕一支,令如實覺不得圓滿。如其色類,所依、能依流轉安立,隨其生起漸次而說。當知此中念為所依,擇法能依。餘隨所應,當知亦爾。
2.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六,大26435a
七等覺支者,云何為七?答: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輕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
1)云何念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等覺支。
2)云何擇法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簡擇法,廣說乃至毘缽舍那,是名擇法等覺支。
3)云何精進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廣說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等覺支。
4)云何喜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數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可意,踴躍、非不踴躍,悅受、適悅,調柔性、堪任性,歡悅、歡悅性,歡喜、歡喜性,是名喜等覺支。
5)云何輕安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是名輕安等覺支。
6)云何定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等覺支。
7)云何捨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是名捨等覺支。
3.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第七,T26720b
1)念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念等覺支。
2)擇法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遍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般舍那、決擇法性,是名擇法等覺支。
3)精進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心勇悍性,是名精進等覺支。
4)喜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現前極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喜性、喜類,樂和合不別離,歡欣、悅豫,有堪任性,踊躍、踊躍性,歡喜、歡喜性,是名喜等覺支。
5)輕安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身輕安、心輕安,已輕安、輕安類,是名輕安等覺支。
6)定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令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堅住、不亂、不散、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等覺支。
7)捨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是名捨等覺支。

V.解說-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八,T26491b
1.經文
1)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時有苾芻,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卻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嘗說覺支,覺支此言何義?世尊告曰:此覺支,言顯七覺支。何等為七?謂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如是覺支漸次而起,漸次而得,脩令圓滿。時彼苾芻,復白佛言:云何覺支漸次而起,漸次而得,脩令圓滿?
2)佛告苾芻:若有於身,住循身觀,安住正念,遠離愚癡。爾時,便起念覺支,得念覺支,脩令圓滿。
3)彼由此念,於法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爾時,便起擇法覺支,得擇法覺支,脩令圓滿。
4)彼由擇法,發勤精進,心不下劣。爾時,便起精進覺支,得精進覺支,脩令圓滿。
5)彼由精進,發生勝喜,遠離愛味。爾時,便起喜覺支,得喜覺支,脩令圓滿。
6)彼由此喜,身心輕安,遠離麤重。爾時,便起輕安覺支,得輕安覺支,脩令圓滿。
7)彼由輕安,便受快樂,樂故心定。爾時,便起定覺支,得定覺支,脩令圓滿。
8)彼由心定,能滅貪憂,住增上捨。爾時,便起捨覺支,得捨覺支,脩令圓滿。
於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廣說亦爾。如是覺支漸次而起,漸次而得,脩令圓滿。
2.解說
1)云何念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於此內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彼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內外俱受心法三,廣說亦爾。
脩習如是四念住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總名為念,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覺支,亦名正念。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覺支。
2)云何擇法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能如實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法,應脩、不應脩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法,有敵對法、緣生法。
2.1)能如實知善、不善法者?
a.云何善法?謂善身語業、善心心所法、善心不相應行,及擇滅是名善法。
b.云何不善法?謂不善身語業、不善心心所法、不善心不相應行,是名不善法。
c.彼於如是善、不善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善不善法。
2.2)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者。
a.云何有罪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是名有罪法。
b.云何無罪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是名無罪法。
c.彼於如是有罪、無罪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
2.3)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者
a.云何應脩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恭敬聽聞、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曾不睡眠勤脩諸善,是名應脩法。復次,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支聖道、四正行、四法跡、奢摩他、毘缽舍那,亦名應脩法。
b.云何不應脩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親近不善士、聽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非法行,不恭敬聽、不恭敬問、不密護根門、飲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常習睡眠不勤脩善,是名不應脩法。
c.彼於如是應脩、不應脩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
2.4)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者。
a.云何下劣法?謂不善法,及有覆無記,是名下劣法。
b.云何勝妙法?謂諸善法,及無覆無記,是名勝妙法。
c.彼於如是下劣、勝妙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
2.5)能如實知黑、白法者。
云何黑白法?謂不善法名黑,善法名白。有罪法名黑,無罪法名白。不應脩法名黑,應脩法名白。下劣法名黑,勝妙法名白。是名黑白法。彼於如是黑、白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黑白法。
2.6)能如實知有敵對法者。
云何有敵對法?謂貪、無貪互相敵對。瞋、無瞋互相敵對。癡、無癡互相敵對。是名有敵對法。彼於如是有敵對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有敵對法。
2.7)能如實知緣生法者。
云何緣生法?謂緣起法及緣已生法,總名緣生法。彼於如是緣生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緣生法。
彼如實知善、不善法,廣說乃至緣生法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總名為慧,亦名慧根,亦名慧力,亦名擇法覺支,亦名正見,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名擇法覺支。
3)云何精進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脩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彼脩如是四正勝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總名精進,亦名精進根,亦名精進力,亦名精進覺支,亦名正勤,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覺支。
4)云何喜覺支?謂世尊說:
4.1)大名!當知!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佛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如來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如來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諸佛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2)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法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正法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正法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正法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3)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僧伽,謂佛弟子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又佛弟子有預流向、有預流果、有一來向、有一來果、有不還向、有不還果、有阿羅漢向、有阿羅漢果。如是總有四雙八隻補特伽羅,如是僧伽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智見具足。應請、應屈、應恭敬、無上福田、世所應供。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僧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僧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僧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僧伽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4)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謂我淨戒、不缺、不穿、不雜、不穢,堪受供養、無隱昧,善究竟、善受持,智者稱讚,常無譏毀。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自戒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自戒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自戒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5)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施,謂我今者善得勝利,雖居無量慳垢所纏眾生眾中,而心遠離一切慳垢,能行惠施。雖處居家,而能不著一切財寶,舒手布施,作大祠祀,供養福田,惠捨具足,樂等分布。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施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自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自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自施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6)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天,謂有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如是諸天成就信故、戒故、聞故、捨故、慧故。從此處沒,生彼天中,受諸快樂。我亦有信、戒、聞、捨、慧,亦當生彼,與諸天眾同受快樂。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天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諸天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諸天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諸天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彼脩如是六隨念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現前極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喜性、喜類,樂和合不別離,歡欣、悅預,有堪任性,踊躍、踊躍性,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亦名喜覺支,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住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乃至歡喜、歡喜性,是名喜覺支。
5)云何輕安覺支?謂世尊說:
5.1)慶喜!當知入初靜慮時,語言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一順輕安相。
5.2)入第二靜慮時,尋伺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二順輕安相。
5.3)入第三靜慮時,諸喜靜息,由此為緣,餘法靜息,此名第三順輕安相。
5.4)入第四靜慮時,入出息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四順輕安相。
5.5)入滅想受定時,想受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五順輕安相。
5.6)慶喜!當知!復有第六上妙輕安,是勝、是最勝,是上、是無上,如是輕安最上、最妙,無餘輕安能過此者。此復是何?謂心從貪離染解脫,及從瞋、癡離染解脫,此名第六順輕安相。
思惟此相,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總名輕安,亦名輕安覺支,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是名輕安覺支。
6)云何定覺支?謂世尊說:苾芻!當知!我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是我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
6.1)苾芻!當知!我依何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謂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於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如善射師或彼弟子,先學近射泥團草人,後能遠射大堅固物,亦令破壞。苾芻亦爾,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於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彼如是知、如是見故,便從欲漏心得解脫,亦從有漏及無明漏心得解脫。既解脫已,能自知見:我得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依此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
6.2)隨所應亦爾,謂第二靜慮,應作是說:復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乃至廣說。
6.3)乃至無所有處,應作是說:復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超一切種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受想行識,乃至廣說。苾芻!當知!乃至想定能辦如是所應作事。
6.4)復有非想非非想處,及滅盡定。我說於彼脩定苾芻,應數入出,彼脩如是七依定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總名為定,亦名定根,亦名定力,亦名定覺支,亦名正定,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覺支。
7)云何捨覺支?
7.1)謂有苾芻,思惟斷界、離界、滅界,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
7.2)彼作是念:我今應於順貪、順瞋、順癡諸法,離貪、瞋、癡,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
7.3)復作是念:我今應於貪、瞋、癡法,心不攝受,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
7.4)彼審思惟六順捨法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捨,亦名捨覺支,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是名捨覺支。

VI.此復云何?謂七覺支。諸已證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名覺支。即此七種如實覺支,三品所攝。謂三覺支奢摩他品攝,三覺支毘缽舍那品攝,一覺支通二品攝,是故說名七種覺支。謂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此三觀品所攝;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此三止品所攝;念覺支一種,俱品所攝,說名遍行。
[]1)成就五根、五力,就是達到世第一之後,又怎麼樣呢?就是在世第一一剎那以後,就有七覺支出現。就是很多的已經證入到法性的時候、證入到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在這裏面離一切相的境界的這個人。成就證入法性的這個人,有什麼特別呢?就是成就如實的覺悟的智慧,就如色受想行識的真實相而能覺悟的那個智慧,也就是無常、無我的智慧,用這個七種法為支,叫做覺支。這七支能幫助你覺悟苦集滅道,故叫做覺支。七覺支的位置,是在見道這個時候,就是見到真理。廣說就是有七覺支,略說就是有五支。
一、覺所依支,覺悟真理的智慧,它要有所依,依賴一件事才能出現的,就是念。聖道智慧的所依止處,要有念。覺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智慧在見真理的時候,要有念的心所,要把這個法門顯現在你的心裏面,叫做念。
二、覺自性支,覺本身的這一部分,就是擇法,就是觀擇一切法的清淨無我的智慧。這是覺支的本體、本身上的事情。
三、覺出離支,這個清淨的智慧,能出離煩惱,從煩惱裏面出來。為什麼有這種能力呢?就是精進的關係,不精進還是不成就。
四、覺利益支,得到覺以後有什麼好處呢?就是生歡喜心,心裏面歡喜。這是你有這樣的希望,希望成就了,就得歡喜。
五、覺無染支,就是清淨智慧、沒有污染這一部分。這無染支有三種不同,一個輕安、一個定、一個捨。如實覺慧用這七覺支為支,擇法覺支是覺的自性,其餘的,都是支助這個覺支的成就。
2)即此七種如實覺支,三品所攝,就是分三類,就能包括七覺支。七覺支裏面,有三個覺支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又有三個覺支是屬於觀這一類。有一個覺支通於奢摩他品,也通於毘缽舍那品。把這三種分法合在一起,就是七覺支。
3)七種覺支,分成三品,是怎麼分法呢?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此三是屬於觀。擇法覺支,是覺的自性。精進覺支,就是不斷努力地修止觀。喜覺支,成功了心裏歡喜。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這三個覺支,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的。安覺支就是輕安樂,是因為你得到未到地定以上,得到初禪、二禪、三禪裏面就有輕安樂。定覺支,這個修行人,已經得初禪,或者得二禪,得三禪、得四禪,也可能四禪不具足,只是具足一禪、二禪。捨覺支,也是形容這個定,就是不執著。這三個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的。念覺支一種,攝於止也攝於觀,它活動的空間大,止也有念活動的空間,觀也有念的活動,所以念心所比較寬。

彼於爾時,最初獲得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迹。已永斷滅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修習三蘊所攝八支聖道。此中,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正語、正業、正命,戒蘊所攝;正念、正定,定蘊所攝。
[]1)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最初所得的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跡,就是初開始,就是初果,他不是無學,還有學,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地修止觀,所以叫有學。在這個時候得未曾有,能見到苦集滅道四種道理。跡就是道路,七覺支是見聖諦的道路。
2)成就七覺支有什麼功德呢?永久地消除見道位所攝的一切煩惱,把見道的煩惱完全消滅;簡單說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還剩下來修道所斷的煩惱還在,為了消除修道所斷的煩惱,就是要修習三蘊所攝的八支聖道。三蘊就是戒定慧。
3)這八聖道裏面有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這三法,是屬於智慧這一類。八正道裏面還有三個,就是正語、正業、正命,在三增上學裏面是屬於戒蘊,屬於戒法。八正道裏面有正念、正定,是屬於定蘊所攝。

復次,廣說道者,中嗢柁南曰: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無量為後
1.為欲勤修四念住故,發起上品猛利欲者,謂為斷除不正作意諸過失故。言精進者,謂為斷除慢緩策勤諸過失故。言策勤者,謂為斷除惛沈、掉舉二隨煩惱諸過失故。言勇悍者,不自輕懱故。言勇銳者,能抗外敵故。不可制伏者,於少下劣不生喜足故。言正念者,不忘教授故。言正知者,能不毀犯所毀犯故。不放逸者,不捨善軛故。住熱光者,能修懈怠對治法故。言正解者,能修毀犯對治法故。念成辦者,能修忘念對治法故。調伏世間者,能修貪、憂一切世法正對治故。此中顯示,勤修念住諸苾芻等,應當修習四種對治。
2.復次,於諸正斷、諸神足中所有異名,廣說應知如聲聞地。
3.復次,於如來所安立正信等,廣說應知如攝決擇分。安住有勢力有精進有勇悍等,廣說應知如菩薩地。
4.復次,簡擇諸法、最極簡擇、周遍尋思、周遍觀察,廣說應知如聲聞地。已得無漏真作意故,緣聖諦境,一切無漏作意相應,名為擇法。言簡擇者,總取一切苦法種類為苦聖諦故。最極簡擇者,各別分別取諸苦故,謂生苦、老苦等。極簡擇法者,依此處所簡擇契經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又簡擇者,謂審定解了。最極簡擇者,謂審定等解了。極簡擇法者,謂審定近解了。前是尋求道,今是決定道。復有差別。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近解了者,求已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