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雜阿含61經

雜阿含6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復次,彼受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復次,彼想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復次,彼行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復次、有二智,能令見清淨及見善清淨,謂法住智及此為先涅槃智。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涅槃智者,謂於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後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諸行,無餘永斷,廣說乃至名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即此二智,令見清淨及善清淨,要由二門正勤修習,方令彼淨。一、自無力補特伽羅,因他教授能令彼淨;二、自有力補特伽羅,多聞思求,能令彼淨。此中第一補特伽羅,不聰利故,信等諸根唯一味故,止觀所緣於少分法諦察忍轉;與此相違,當知第二補特伽羅。復有三種現觀邊智,修習彼故見得清淨:一、能順生無漏智,二、無漏智,三、無漏智後相續智。初、世間第一法所攝智;第二、若住於彼,能斷見斷一切煩惱;第三、煩惱斷後,解脫相續智。若住中智,便名已入正性離生,超過異生地,未得預流果。雖未剋證第三解脫預流果智,於其中間所住剎那,如未剋證,終無中夭,以時少故,從此無間必證第三。住此位中,如實現見所知境故,名見清淨;有餘惑故,非善清淨。若於此智更多修習,成阿羅漢,一切煩惱皆離繫故,名善清淨。又無餘斷,三相應知:一、由不現行故,二、由界故,三、由事故。不現行者,謂雖生起而不染著,雖未永斷,由數修習諸善法故,令成遠分,諸纏煩惱不復現行。界者,三界如前應知。事謂二事:一、煩惱事,二、是苦事。又於安樂利益隨逐諸離繫品五種界中,有寂靜、微妙勝功德等,乃至涅槃為其最後,差別應知。又於此中,一切依持皆棄捨者,當知割捨父母等事。又於中有、生有、後有無復更生,如其次第,當知說名無有相續、無取、無生。又於三品,由三種門為障礙故,當知建立三結差別:謂未發趣故,雖已發趣邪成立故,於正法中不正行故。即在家品處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品處善說法毘奈耶品。又行趣向逆流行者,解脫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決定:一者、煩惱解脫決定,二者、後有解脫決定。由是因緣,故名預流,乃至廣說。又若證得阿羅漢果,先在學地,於諸行中已不執受我及我所,後於諸漏皆得解脫。又與四種義相應故,當知是名阿羅漢相:一者、自事已究竟,應作他事義故;二者、應得自義,一切遍滿道理義故;三者、未來行因已永斷滅,應證現法樂住義故;四者、超有學地,入無學地相應義故。

I. 法住智
[經文]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
[論說]有二智,能令見清淨及見善清淨,謂法住智及此為先涅槃智。
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T30,787b
[]有二種智慧,能令知見清淨及能令知見善清淨。哪二種?就是法住智及以此法住智為先的涅槃智,這二智能令有學知見清淨,以及令無學知見得善清淨。什麼是法住智?就是能了知五蘊諸行的各自相貌種類的差別,以及諸行共同相貌過患的差別。什麼是過患差別?就是隨順苦的感覺、快樂歡喜的感覺、不苦不樂的感覺,這三種情況的諸行,以這些活動了知三種苦的性質。如何了知?a)樂的感覺是樂,為什麼說它是苦呢?因為不會常樂,破壞的時候,心裏面痛苦,所以也叫做苦。b)苦受為什麼是苦呢?苦本來就是令人苦惱。c)不是苦受,也不是樂受,怎麼叫做苦呢?行苦故苦。行,就是遷流變化,不停止的在變化,不停止的在流動。行,它就是苦,為什麼?就是裏面有很多的煩惱種子,隨時會出現壞苦,隨時也會出現苦苦,所以行也是苦。樂受,令人生貪心、生愛心。苦受,令人生出瞋心、憤怒、不平。不苦不樂受,令人愚癡。在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在苦受的時候也是有行苦。但是樂受的時候,有貪心;苦受的時候,會有瞋心。貪心、瞋心所擾亂,不覺知有行苦的相貌;若沒有樂受也沒有苦受的時候,行苦的相貌才現出來。為什麼稱為法住智?觀察諸法因果緣起的智慧,因為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有佛無佛,這樣的因果是恆常而住,所以此語詞是法就是住,知道此法的智,稱為法住智。或是說對於此緣起法,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內心安住,不會動搖。

II.涅槃智
[經文]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論說]涅槃智者,謂於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後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諸行,無餘永斷,廣說乃至名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T30,787b
[]什麼是涅槃智?就是對於這樣的五蘊諸行,首先生起苦的概念、認知,之後,生起這樣思惟:就是這一切具有三種苦的五蘊諸行,沒有剩餘永遠斷盡,廣說乃至名為涅槃,這樣了知名為涅槃智。如何成就此智?若是對於苦、集、滅、道,以其微妙的智慧,體悟、進入、決定,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的時候,就是見道。自然而然,就會對苦的自體、惑業的集,住於厭逆想。對於諸行息滅的涅槃境界,生起寂靜的認知,就是究竟寂靜、微妙,棄捨一切生死身心所依,乃至廣說。這樣依止那個法住智,以及對於苦與苦的因緣,住於厭逆想。自然就會對於涅槃,能以微妙的智慧,體悟、進入、信解為寂靜等。這樣微妙的智慧,就稱為涅槃智。
[參考]大毗婆沙論一百十卷十八頁云:
1.問:此中何者是法住智?何者是涅槃智耶?
1)有作是說:知集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2)有餘復說:知苦、集智,是法住智。知滅、道智,是涅槃智。
3)或有說者,知苦、集、道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2.問:若爾,何故說先有法住智,後有涅槃智耶?
1)答:雖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後;而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前。故作是說。
2)復有說者,知流轉智,是法住智。知還滅智,是涅槃智。
3)復次,知緣起智,是法住智。知緣起滅智,是涅槃智。
4)復次,知生死智,是法住智。知生死滅智,是涅槃智。
5)有餘師說:近分地智,是法住智。根本地智,是涅槃智。

III.無餘斷等八相
[經文] 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
[論說] 1.T30,787c
又無餘斷,三相應知:一、由不現行故,二、由界故,三、由事故。不現行者,謂雖生起而不染著,雖未永斷,由數修習諸善法故,令成遠分,諸纏煩惱不復現行。界者,三界如前應知。事謂二事:一、煩惱事,二、是苦事。
[]什麼是沒有剩餘永遠斷盡?從三種相貌應該知道。哪三種?一、由不現行故,二、由界故,三、由事故。什麼是纏不現行?就是煩惱雖然生起,而不會染著,雖然沒有永遠斷盡,由於數數地修習種種善法的關係,令煩惱成為遠遠的那部分,所以,種種活動的煩惱不再現前活動。什麼是界?就是三界如前應知,就是見道的斷界,修道的無欲界,無學道的滅界。什麼是事?有二事,一、對煩惱這方面的事情,二、對於苦的事情。
2. T30,766b
無餘斷者,謂是總句。永棄捨者,諸纏斷故。永變吐者,隨眠斷故。永滅者,未來解脫故。永盡者,過去解脫故。永離欲者,現在解脫故。永寂靜者,由見道故。永滅沒者,由修道故。當知此中,由二種道斷煩惱事,顯無餘斷。
[]無餘斷者,就是總說的句子。永棄捨者,種種煩惱的現行斷除的緣故。永變吐者,煩惱的隨眠斷除的緣故。永滅者,煩惱已斷,所以,未來五蘊苦能解脫。永盡者,由過去惑業引生的異熟果報,能解脫。永離欲者,現在五蘊面對欲,能解脫故。永寂靜者,由於見道的緣故,能斷見煩惱。永滅沒者,由於修道的緣故,能斷愛煩惱。應當知道在這裡,由這二種道能斷見愛煩惱,表示沒有剩餘永遠斷盡。

IV.不相續、不起、不出
[經文] 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
[論說] 1.T30,787b
又於中有、生有、後有無復更生,如其次第,當知說名無有相續、無取、無生。
2. T30,766a
不相續者,謂死歿已後,餘識不生故。無取者,謂無所住識,無有趣入名色事故,自體永不生故。無生長者,謂無有名色更增廣故。
[]又對於中有,說名無有相續,因為死後,其他的心識不會生起,沒有中有的生命。生有,說名無取,因為心識不會生起,不會進入名色,新的生命體不會生起。後有,說名無生,因為沒有名色,所以就不會有增長、廣大的關係。

V. 妙、靜、離、滅
[經文] 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論說] 1.T30,787c
又於安樂利益隨逐諸離繫品五種界中,有寂靜、微妙勝功德等,乃至涅槃為其最後,差別應知。又於此中,一切依持皆棄捨者,當知割捨父母等事。
[]又於安樂利益隨逐諸離繫品五種界中,有寂靜、微妙勝功德等,乃至涅槃為其最後,這七種不同應知。安樂,身無危險,就是安;心無憂惱,就是樂,沒有損惱的活動就是安樂。利益,就是種種善行。隨逐,親近而不離。離繫,因為斷除煩惱而遠離有漏法的繫縛,就是擇滅,解脫。品,有品類、品別的意義,將種類或程度相同的收集在一起。界,1)有差別的意義,彼與此的事物有所差別,而沒有混淆。2)持的意義,就是事物各自維持自己的相貌。3)性的意義,就是各別事物固有的體性。4)語根的意義。5)種族的義,就是在事物中,有各種族類,如十八界、六界。6)用以表示領域,如三界。7)因的意義,就是能生起其他事物的原因,如將一切法的種子稱為界。8)用以表示分界,如結界。什麼是離繫品類的五種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因為見道所斷諸行斷的關係,名為斷界。因為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無欲界。就是見修二道已斷煩惱,這個修行人尚有剩餘的所依身的關係,名為有餘依涅槃界。這個所依的身心滅盡的緣故,名為滅界,也稱為無餘依涅槃界。又在這裡,七種攝受事能作為一切有情的所依,能令有情保持安定、成長,都能棄捨。哪七種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第一、自家的父母。自家的父母能攝受你,你也攝受父母。攝受,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愛的意思,父母愛兒女就叫做攝受;兒女愛父母也是攝受。第二個有積聚的意思,如天天用功修行,使令戒、定、慧增長叫做攝受,就是積聚的意思。逐漸地增長,逐漸經過你如法的努力,逐漸的使令它成就,叫做攝受。第三個有維持的意思,已經成就,繼續的維持,也有攝受的意思。現在自父母事,最明顯就是愛。
第二、妻子事,也是愛的意思。由愛,會有種種互相照顧的事情。
第三、奴婢僕使事,就是幫助你做種種事情的人,這和愛有關繫,和積聚也有關繫,和維持也有關繫。
第四、朋友、官僚、兄弟、姊妹,這都是屬於眷屬的事情。
第五、田宅邸肆事,這就是財富。要有個地方住,就是要有田地。宅,是住的地方。邸,也是房子、住的地方;或者是有房子而又能出租,叫做邸。肆,做生意的地方。
第六、福業事,為大眾謀福利,做一些利益大眾的事情,就是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或者是求財富,也要有一些前方便的事情;或者福業事,也要有些前方便的事情。
第七、庫藏事,就是若求得財富,多的時候,財富貯藏還是一件事。
1)什麼是愛盡?就是不希望、不尋求未來的五蘊事的關係。或是在見道所斷的煩惱的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的欲界所有貪愛都遠離不現行的關係,名為愛盡。
2)什麼是離欲?對於現前受用的五欲境界,沒有歡喜、快樂。這二項顯示說明是有餘依涅槃。或是在無欲界,所有色界與無色界的欲貪都遠離的關係,名為無欲。
3)什麼是滅?因為其餘煩惱斷盡的緣故。
4)什麼是涅槃?無餘依涅槃。這二項顯示說明是無餘依涅槃。或是在滅界中,以及在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相應都永遠滅盡的關係,都寂靜的關係,隨其次第,有餘依涅槃,說名為滅;無餘依涅槃,說為涅槃。什麼是四聖諦十六行相?苦諦四相︰非常,觀一切法為因緣所生,念念生滅,無恆存性,故非常。有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性不自在,故名非我。集諦四相︰如種子法,故名為因。能等出現,故名為集。令有續起,故名為生。能有成辦,故名為緣。引發諸有,故名為因。令有等現,故名為集。能有滋產,故名為生。有所造作,故名為緣。滅諦四相︰滅,諸蘊盡故。靜,無貪瞋癡煩惱之擾亂故。妙,無眾患故妙。離,脫離眾災故。道諦四相︰是出要路,故名為道。能契正理,故名為如。能正趣向,故名為行。永超生死,故名為出。

VI. 隨信行、隨法行
[經文]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論說] 1. 二門:他教授、多聞思求
即此二智,令見清淨及善清淨,要由二門正勤修習,方令彼淨。一、自無力補特伽羅,因他教授能令彼淨;二、自有力補特伽羅,多聞思求,能令彼淨。此中第一補特伽羅,不聰利故,信等諸根唯一味故,止觀所緣於少分法諦察忍轉;與此相違,當知第二補特伽羅。T30,787b
[]就是法住智與涅槃智這二種智慧,才能夠令知見清淨,以及令知見善清淨。需要藉由二個入口處,合理的、正確地努力,修治數習,方令彼見清淨。哪二門?一、自己本身沒有智慧力的補特伽羅,因為他人的教授,能令彼見清淨。二、自己本身有智慧力的補特伽羅,藉由許多的聽聞、思惟、尋求等,能令彼見清淨。在這裡,第一種補特伽羅,因為本身不夠聰明伶俐的關係,因為信勤念定慧五根,只是單純地偏於一面的關係;所以,當修習止與觀的所緣時,對於一切法,僅少部份能真實觀察不生不滅的道理,心無妄動,而安住在無生的道理。與這相互違反,應當知道是第二種補特伽羅。

2. 三種現觀邊智
復有三種現觀邊智,修習彼故見得清淨:一、能順生無漏智,二、無漏智,三、無漏智後相續智。初、世間第一法所攝智;第二、若住於彼,能斷見斷一切煩惱;第三、煩惱斷後,解脫相續智。若住中智,便名已入正性離生,超過異生地,未得預流果。雖未剋證第三解脫預流果智,於其中間所住剎那,如未剋證,終無中夭,以時少故,從此無間必證第三。住此位中,如實現見所知境故,名見清淨;有餘惑故,非善清淨。若於此智更多修習,成阿羅漢,一切煩惱皆離繫故,名善清淨。T30,787b
[]又,還有三種現觀邊智,修習彼三種智的緣故,知見得以清淨。哪三種?一、能隨順生起無漏智,就是加行智。二、無漏智,就是根本智。三、得無漏智之後,相續活動的智,就是後得智。第一種加行智,是屬於世間第一法的智。第二種無漏智,若是安住在這個智慧,能夠斷除見道所應斷的一切煩惱。第三種智慧,是煩惱斷除之後,解脫煩惱之後,相續活動的智。若是安住在第二無漏智,就稱為已進入正性離生,超過凡夫的境界,尚未得到預流果。雖然還沒有能夠證得第三解脫預流果智,在尚未證得的中間這一段安住的時間,如果沒有能夠證得果智,終究不會中途而亡,因為時間很少的關係,從此第二智,無有間隔,必定證悟第三智。安住在第三智的階段中,因為能如其真實,現前看見所應該知道的境界的關係,稱為見清淨;還有其餘的煩惱未斷的緣故,不是善清淨。若是在這第三智的狀況下,再多多地修習,能成就阿羅漢,因為斷除一切煩惱而遠離有漏法的繫縛,稱為善清淨。
1)什麼是現觀邊智?就是在見道現觀的後邊所得的世俗智。
2)什麼是正性離生?見道的異名。什麼是正性?係指無漏聖道,或是寂靜涅槃,其性正純而不邪曲。什麼是離生?指斷除由分別而生起的煩惱,或指善根未熟,或是指脫離凡夫之生。概括而言,不只是見道,即使是修道、無學道亦有正性離生之義。但因見道為其初,意義較為偏重,故成為正性離生的異名。
3)什麼是異生?一切聖者都稱為同生,因為一切聖者同樣的契會無我真理、同樣的欲求涅槃。凡夫與聖者不同,因此名為異生。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各別不同的果報。生起不同的思想、不同類別的煩惱、造不同的業、墮落於不同的界,趣往不同五趣等。所以異有二義,別異,就是聖者唯生於人天趣,而異生卻通於五趣。變異,就是異生轉變為邪見等。什麼是異生地?就是凡夫出生、成長的依靠的地方。在這裡會生起不同的思想、不同類別的煩惱、造不同的業、墮落於不同的界,趣往不同五趣等。
4)什麼是隨信行?相信他人所說的法,隨順他人的教導,而活動。或是由反覆薰習此隨信行,因此成為他的個性,所以稱為隨信行者,他首先相信他人的教導,而隨著活動。由於本性多信,若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便作是念:善哉!善哉!所言諦實,定不虛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我於今者應懃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作是念已,遂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由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故。便於後時後分,修得世第一法,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一切皆名隨信行者。此隨信行補特伽羅,或是預流向,或是一來向,或是不還向,謂若具縛或乃至斷五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預流向。若斷六品或乃至斷八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一來向。若離欲染或乃至離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不還向。
5)什麼是隨法行?他在先前的時候,由於自己閱讀經論,隨順他所了解的智慧而活動。
由於他天性多思等故,若是遇佛或佛弟子,為說法要、教授、教誡。廣為開闡無常、苦、空、無我等義。他作是念:所為我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義,我應觀察:為實?為虛?審觀察已,知無顛倒。復作是念:甚為善哉!欲令我修如是觀行,我應無倒精勤修學。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法行。

IX. 須陀洹果
[經文]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
[論說] 1.又於三品,由三種門為障礙故,當知建立三結差別:謂未發趣故,雖已發趣邪成立故,於正法中不正行故。即在家品、處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品、處善說法毘奈耶品。T30,787c
2.又行趣向逆流行者,解脫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決定:一者、煩惱解脫決定,二者、後有解脫決定。由是因緣,故名預流,乃至廣說。T30,787c
[]又對於三種品類,由於三種門成為障礙的關係,應當知道建立三種結的不同。就是尚未發動趣向解脫的緣故,所以建立身見為結。雖然已經發動趣向解脫,錯誤地成立的緣故,所以建立戒取為結。在正法中不能正確地活動的緣故,所以建立疑為結。哪三品?就是在家品類的人,生起身見。處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品類的人,生起戒取。處善說法毘奈耶品類的人,生起疑結。又活動是趣向背逆生死流的修行者,能解脫三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是決定。哪二種?一者、見愛煩惱解脫是決定,二者、後有生死苦解脫是決定。由這些因緣,因此稱為預流,乃至廣說。
1)什麼是三結?有身見結,就是對五蘊諸行,生起有我的見解。這個見結會障礙空三眛門。戒禁取結,就是實行錯誤的戒律,因為執著錯誤戒律為解脫之道。這個戒禁取結會障礙無願三眛門。疑結,就是懷疑正確的道理,就是對佛法的懷疑。這個疑取結會障礙無相三眛門。能斷此三結,則證預流果,得不墮法,定趣菩提。
2)為什麼稱為結?繫縛眾生不能解脫,是結義。令有情與苦相合,是結義。參雜煩惱毒,是結義。
3)什麼是預流果?音譯須陀洹,新譯預流,舊譯入流,又譯作逆流。聲聞乘斷三界見惑之後,方預參於聖者之流,稱為預流果;方達違逆生死瀑流之位,稱為逆流果。
4)什麼是流?就是一切聖道,以此聖道為因,能相續流向涅槃。
5)為什麼稱為預流?流就是聖道,預就是進入。他進入聖道,所以名為預流。

X. 阿羅漢
[經文] 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論說] 又若證得阿羅漢果,先在學地,於諸行中已不執受我及我所,後於諸漏皆得解脫。又與四種義相應故,當知是名阿羅漢相:一者、自事已究竟,應作他事義故;二者、應得自義,一切遍滿道理義故;三者、未來行因已永斷滅,應證現法樂住義故;四者、超有學地,入無學地相應義故。T30, 787c
[]又,若是證悟真理,得阿羅漢果,首先必須在學地的時候,對於五蘊諸行中的任一,已經不會執取領受為我,以及我所。之後,對於種種漏,全部都能得解脫。又因為與四種道理相順和合的緣故,應當知道是名阿羅漢的相貌。哪四種?
一者、自己的煩惱已斷,達到究竟,應該作利益他人的事這個道理的關係。
二者、當來能獲得自己的目標,無餘涅槃,因為對於一切煩惱已周遍圓滿的斷盡這個道理的意義。
三者、未來的五蘊諸行的煩惱因,已經永遠斷滅,當來能證現法樂住的道理的緣故。
四者、超越有學的階段,進入無學階段,是相順和合的道理的緣故。
1)什麼是義?a)意思,b)道理,c)意義、價值、利益等。
2)什麼是自義?能往涅槃,名為自義。能往人天善趣,亦名自義。
3)什麼是相應義?a)等義是相應義。b)等不相離,是相應義。c)等不別異,是相應義。d)等運轉義,是相應義。如車轉時,眾分皆轉,共辦一事;如是心車,於境轉時,心所亦轉,共成一事。故名相應。e)等所作義,是相應義。如秋鴿等,一時詣場,一時食,一時起;非前非後。心心所法,亦復如是。一時趣境,一時受境,一時捨境;故名相應。f)等相順義,是相應義。如人相順,即名相應。心心所法,相順亦爾。g)等和合義,是相應義。如水乳合,說名相應。心心所法,和合亦爾。

2.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如是集諦,無餘息滅,故名為滅。一切苦諦,無餘寂靜,故名為靜。即此滅靜,是第一故;是最勝故;是無上故,說名為妙。是常住故、永出離故,說名為離。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滅諦相。
[]1)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在奢摩他裡面還要這樣觀察,觀察這個集,沒有剩餘,全部都息滅,這就叫做滅。所有的煩惱、煩惱的種子,和煩惱的現行,完全息滅,這叫做滅。什麼是無餘息滅?從修行的次第,有見道所斷煩惱、修道所斷煩惱。若從欲界、色界、無色界來說,五下分結就是欲界,五上分結就是色界、無色界,它們的煩惱都斷掉,連現行的煩惱、種子的煩惱全面都消滅,這叫做無餘息滅。
2)一切苦諦,就是你的果報,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沒有剩餘,完全息滅,內心就寂靜。若有苦惱的時候,也就是有煩惱的時候,心裡面不寂靜。這時候,沒有惑、沒有業,也沒有苦,惑業苦都息滅,所以叫做靜。這是無餘涅槃的境界,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切都息滅,叫做靜。什麼是無餘寂靜?現在這個生命體雖然斷煩惱,但是它現在還是在,也還是有老病死,但是將來的生命體,決定不再生起。這個生命體,一剎那間滅掉,將來不再會有這色受想行識。還存在的這個色受想行識,因為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它自然到時候壽命盡,就結束,是名無餘寂靜。
3)把煩惱完全滅掉,把苦也完全息滅,就是滅、靜,這是第一件事。什麼叫做第一呢?就是最殊勝的境界。怎麼叫做最勝的境界呢?沒有比它再高尚,所以叫做最勝。因為最勝,所以叫做第一,說名為妙,讚歎滅靜的境界是最殊勝。
4)這個滅靜的境界是永久的,不會再變化的,永久的出離惑業苦,所以叫做離。這樣修行的禪師由這四種行,滅、靜、妙、離,就通達滅諦的相貌。

3.道諦
於滅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真對治道,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能實尋求義故,由於四門隨轉義故,一向能趣涅槃義故,所以說名道、如、行、出。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道諦相。如是名為於四聖諦,自內現觀了相作意。
[]1)於滅諦,用這四種相明白之後,還要繼續努力,要明白真對治道,是真實的,能對治苦、集,能夠得到滅諦。真實的對治道是什麼呢?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所知境,就是色、受、想、行、識。能通尋求義故,用苦、空、無常、無我這麼觀,就是能通於你所尋求的那個滅諦的境界,就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上,修苦、空、無常、無我的觀,就能通到涅槃那裡,涅槃就是你所尋求的,你所希求的義故,就是道。能通,就是道前的方便,正式修道的這些戒定慧,所有這些法門,這樣用功修行,能通尋求。
2)能實尋求義故,就是無我觀,戒定是幫助智慧,它是助道,真實能夠解決問題,到達涅槃,是無我觀,就是如。如,就是由無我義,能到諸法如那裡,就是一切法寂滅相那裡。修無我觀的時候,就是完全是寂滅相。
3)由於四門隨轉義故,就是行,四門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四諦這是個教法,用語言文字這麼講,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這個語言文字是你得涅槃的門,如果沒有苦集滅道就是沒有門。這是門,它不是涅槃,但是它是涅槃的門。由觀察苦諦,再觀察集諦、觀察滅諦、觀察道諦,繼續不斷老是這樣觀察,所以叫做行。
a)什麼是隨轉?在奢摩他裡面修觀,就是與四聖諦不同的隨轉。苦諦,這時候是觀察苦,先觀察無常、苦、空、無我。集諦,是觀察因、集、起、緣,觀察集諦。滅諦,觀察滅、靜、妙、離。道諦,就是道、如、行、出。是這樣循環的觀察,所以叫做由於四門隨轉義故。
b)什麼是四門隨轉?就是在奢摩他裡面看出生老死的苦惱的境界,這是已知苦諦。老死從什麼地方來?從生來。生是從什麼地方來?從有來。有從什麼地方來?從愛、取來,就是集諦。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愛取滅則有滅,究竟滅,這是滅諦。若在奢摩他裡面用毗缽舍那,見到老死趣向滅,是什麼?就是行跡,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在奢摩他裡面修行的正觀。跡,就是以前的聖人都是從這條路走過去的,所以是跡。老死由生,生由有來,有由取來,取由愛來,愛由受來,受緣觸,觸緣六處、名色、識、行,十二緣起一直向上推。行是怎麼集的?無明集、無明緣行。行是怎麼滅?無明滅則行滅。什麼是行趣滅行跡,還是要修四念處、八正道,無明才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
4)一向能趣涅槃義故,叫做出。從惑業苦出來,到涅槃,叫做出。如是行者,由四種行,就是道、如、行、出,明白什麼叫做道諦。這是在靜坐的時候所修的毘缽舍那,加起來就是十六種法,每一諦有四,加起來有十六行。前面這一大段文就叫做於四聖諦,自內現觀,自己在心裏面,在毘缽舍那現觀四聖諦的相貌,就是這樣觀察。前面是了相作意於現見蘊所作的觀察,下面是於不現見諸蘊的觀察。

彼既如是於其自內現見諸蘊,依諸諦理,無倒尋思正觀察已。復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蘊,比度觀察。謂彼所有,有為、有漏,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時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彼所有滅,皆永寂靜、常住、安樂。彼所有道,皆能永斷、究竟出離。
[]1)彼那個禪師既然如是,於其自身的色受想行識,在心裏面修止觀。怎麼樣修止觀呢?現前觀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怎麼觀察呢?就是根據佛陀所開示的法語,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沒有顛倒的觀察,正觀察以後。又對於所沒有觀察,沒有觀察的是什麼呢?不同分界,你是欲界的人,我也是欲界的,我們是同分,大家都有欲,就是相同的。現在不同分界,就是不同於我們有欲的人的那個世界,就是色界、無色界。不現見蘊,色界天、無色界天,也有生命體,色界天也是具足五蘊,無色界天有四蘊。那些蘊,我們現在不能現前的看見。但是現在也可以比度觀察,就是現見的蘊就是苦集滅道,用我們現見的蘊就是苦集滅道,來比度觀察色界、無色界,也是這樣觀察。
2)彼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所有的,也是有為法,也是因緣所生法,有生有滅的,所以是有為。有為裏邊,是有漏,就是有煩惱。那個煩惱,是普遍一切處,普遍於色界,普遍於無色界。遍一切種,在一切處,每一處裏邊,還有種種差別。譬如初禪天,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各式各樣的差別。二禪天,有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乃至四禪天。無色界的四空處,都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的時間內,皆有如是法,也都有苦,也都有集。皆墮如是理,墮者入也,他們都是入於這樣的道理裏面,就是有苦而有集,有集而有苦。皆有如是性,苦裏邊也一樣,和欲界也相同,也有無常、苦、空、無我的性;集諦裏面也同樣是有因、集、起、緣,都是一樣。這是說苦、集。
3)彼所有滅,彼色界、無色界一切處、一切種、一切時裏面也有滅諦。也同樣是可以滅除一切煩惱,叫做滅。皆永寂靜,滅除一切苦,它就寂靜,有苦,有煩惱它就浮動,就不寂靜。常住安樂,沒有苦,沒有集,內心是永久的安樂自在,就是滅靜妙離。
4)彼所有道,皆能永斷,究竟出離。彼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也和欲界一樣,也一樣有戒定慧,修學戒定慧,皆能永斷苦集,究竟的得解脫,不為苦集所困擾,他們也有這樣的苦集滅道。
5)什麼是不同分界?生在欲界的人,要依靠欲界的色受想行識的身體,修學戒定慧,就可以成就無分別智。在欲界這樣修學聖道,對於色界、無色界也一樣的能夠觀察。這個所觀的蘊,不是現前能看見,沒得天眼通的人,不能看見,也不能明瞭,說名不同分界,不現見蘊。不是同分界,怎麼觀察呢?就是於觀察的時候,以其現見的蘊,就是欲界的苦空無常無我的蘊,來比度上二界不現見的蘊,就了知他們也是有漏法,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時,他們也有苦,也有集。他們也有苦,和欲界的人對比起來,他們是行苦。他們也有愛見慢的煩惱,所以也有集。欲界的人,苦諦有四種觀行,集諦有四種觀行,上二界也是這樣。由是說言,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謂如前說無常、苦、空、無我及與因集起緣,這就是苦集二諦的觀行。欲界和上二界,同有滅道的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