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雜阿含1252經

雜阿含1252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離車子常枕木枕,手足龜坼,疑畏莫令摩竭陀王阿闍世毗提希子得其間便,是故,常自儆策,不放逸住;以彼不放逸住故,摩竭陀王阿闍世毗提希子不能伺求得其間便。於未來世不久,諸離車子恣樂無事,手足柔軟,繒纊為枕,四體安臥,日出不起,放逸而住;以放逸住故,摩竭陀王阿闍世毗提希子得其間便。如是,比丘!精勤方便,堅固堪能,不捨善法,肌膚損瘦,筋連骨立。精勤方便,不捨善法,乃至未得所應得者,不捨精進,常攝其心,不放逸住;以不放逸住故,魔王波旬不得其便。當來之世,有諸比丘恣樂無事,手足柔軟,繒纊為枕,四體安臥,日出不起,放逸而住;以放逸住故,惡魔波旬伺得其便。是故,比丘!當如是學:精勤方便,……乃至不得未得,不捨方便。」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悍者,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蝱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

2.又勤精進應知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此中最初,當知發起猛利樂欲;次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次為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懱,亦無怯懼;次能堪忍寒熱等苦;後於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後後轉勝轉妙諸功德住。
《披》發生樂欲等者:謂於隨順瑜伽修習道中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欲有所作,是名發生樂欲。為淨障故,發勤精進,是名精進勤劬。精進有五。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九卷四頁)此中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即彼被甲精進,謂由猛利樂欲所發起故。此中勇悍,即彼加行精進,謂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故。此中剛決,即彼不下精進,謂為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懱,亦無怯懼故。此中不可制伏,即彼無動精進,謂能堪忍寒熱等苦故。此中策勵其心無間相續,即彼無喜足精進,謂於後後轉勝、轉妙諸功德性欣求證得故。
[]在隨順瑜伽修習道中,於修習聲聞觀行,發起希望仰慕之心,發生欣喜好樂之想,想要有所作為、有所成就,是名發生樂欲。
為了清淨種種障礙止觀的煩惱,而發動精進,稱為精進勤劬。精進的種類有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在〈攝事分〉有說明這五種精進的體相。前面這一段文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就是所謂的被甲精進,如要上戰場時,一定要穿上盔甲,才不會被敵人的箭射傷,以此來形容行者必須精進,如被起盔甲要作戰般來修止觀,要與自己的煩惱作戰,用被甲來形容精進,也就是由於心力勇猛及好樂所發起的精進。這其中的勇悍,就是〈攝事分〉所說的加行精進,是指隨所樂欲發起堅固勇悍修習悎寤瑜伽的加行方便。
這裡所說的剛決,就是〈攝事分〉所說的不下精進,是為證得所受諸法,自己不會輕視自己或自卑,也沒有膽怯畏懼。這裡所說的不可制伏,就是〈攝事分〉所說的無動精進,是指能堪忍寒熱等苦,不會因寒熱飢渴等因緣而動搖修習的決心。這裡所說的策勵其心無間相續,就是〈攝事分〉所說的無喜足精進,是指行者修習一段時間後可能有所進步,心比較寂靜,於後後,將來能成就展轉殊勝、展轉微妙的各種功德性,欣喜追求證得這些功德,稱為策勵其心無間相續。修行不可得少為足,若是哪一日腿不疼了,靜坐一下時間就過了,自以為很了不得,到這裡就好,不再修了。不要有這種想法,一定要繼續的努力,為得到更殊勝的功德,必須策勵己心無間相續。

3.云何名為性勤精進?謂能安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善法中能不捨軛,翹勤無惰,起發圓滿,能有所作,於諸有智同梵行者躬自承奉。如是名為性勤精進。如是行者能安住有勢乃至於諸有智同梵行者躬自承奉,名為性勤精進。
[]什麼名為性勤精進?沙門莊嚴的第四個條件,心性是很勤力很精進的,提出來九種方法:
一、能安住有勢,勢,是指勢力,是指被甲精進。形容修行人「發願」修習止觀,準備要跟煩惱作戰時,精進的相貌,就像打仗時身披「甲冑」,預防敵人的進攻般。有願力即有力量,願力不可思議,願力大過業力,即使重大的疾病也可以轉業的。
二、有勤,勤修加行,是方便精進。指有了精進的願力之後,開始行動,勤修加行。
三、有勇,是不下精進。是指對於廣大善法沒有怯劣,又稱為有勇健。譬如說成佛這件事很難,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做到,阿彌陀佛五大阿僧祇劫才成就極樂世界。對於廣大的善法中,覺得自己也可以成就,就是不下精進,又名有勇健。學佛的人不要有怯懦,覺得只能學一點點,學其他的都不行,認為自己不能成就聖道。不要這樣想,有什麼問題佛法裏面都有辦法解決,要勤於解決問題。
四、堅猛,是無動精進。不為寒熱,蚊虻等外境所動搖:天氣冷也可以靜坐,熱時也可以靜坐;有蚊子也可以靜坐,沒有蚊子也可以靜坐;空氣好與不好時都可以靜坐。行者修行時不為外在的因素所動搖是無動精進,也名堅猛。
五、於善法中能不捨軛,軛,是在車子的二端套住馬頸的曲木、或是軛住牛的曲木,即套住牛脖子的木頭。換句話說對於善法能不捨軛,善法像一個軛將自己套住,修行應當念茲在茲、不捨善法、常常修戒定慧才是正業。此外於善法中能不捨軛,又名無喜足精進,是指行者對於所成就的小小善法,不會得少為足,認為這樣就夠了。
六、翹勤無惰,翹,是勤力的意思,能精進沒有懶惰,對於沒有生起的善法努力開發,不足的地方努力加強,已生的善法能保持而且增長,不斷拓展深度、廣度。
七、起發圓滿,生起發動精進的力量要很圓滿。
八、能有所作,要有始有終才有所作為。
九、對有智慧同梵行的人、指導自己的善知識,能親身去恭敬供養承事,為他服務、做事。
《披》謂能安住有勢有勤等者:攝事分說: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悍者,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蝱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陵本八十五卷二十一頁)是名精進五相,此應準知。
[]〈攝事分〉說的精進五相:
第一種有勢力方面,是由被甲精進。像一個戰士上了戰場穿上盔甲準備要與敵人打仗,名被甲精進。修行人最初感覺有苦但不知道原因,學習佛法以後知道苦是因為造業,造業是因為有煩惱,所以要發願與自己的煩惱戰鬥,不是與他人戰鬥。有發願就有勢力,所以名有勢力。
第二種有精進方面,是由加行精進。發願之後要實際行動,修習止觀加行,要持之以恆,行之以漸。
第三種有勇悍方面,是由於在廣大佛法中,可以無怯劣精進。在精進時由內心的力量,態度是勇猛強悍的,沒有怯劣,不會看不起自己、不會害怕,或是做一會兒就不想做了,修一點點就覺得够了,要勇猛、要強悍。
第四種是有堅猛方面,不論天氣冷熱、有沒有蚊蟲來蜇、或有沒有吃飽、或今日精神好或不好,不會被其它的外境所動搖,因此稱為不動精進,也名為堅猛。
第五種是有不捨善軛方面,對自己所得一點少少下劣的善法功德,不會歡喜滿足、停滯不前,能繼續精進,永遠不會棄捨戒定慧的善軛。這是精進的五種相狀。此處應當準照〈攝事分〉的解釋理解。

4.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住有勢、有勤、有勇健、堅猛,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答:依精進根說。此精進根,略顯其相差別有五。謂被甲精進、方便精進、不下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
[]問:佛陀依止哪一個根說這樣的話,安住在有勢力;有勤,指方便、精進;有勇健,勇敢強健;還有很堅定勇猛,於各種善法中,常常不離開善法的車軛呢?答:這句話是依止著精進根來說的。此精進根,要略顯示它的差別相有五種,包括:被甲精進、方便精進、不下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被甲精進是形容這個人精進的相貌,就像打仗時身披甲冑,預防敵人的進攻。當修行人修習止觀,準備要跟煩惱作戰也是一樣。這裡說有勢力精進的相貌稱為被甲精進。有勤是指開始行動之後,有加行,就是方便精進。有勇健是指對於廣大善法沒有怯劣,又稱為不下精進。譬如說要成佛,這件事很難,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做到,阿彌陀佛五大阿僧祇劫成就極樂世界,對於這麼廣大的善法中,覺得自己也可以成就,就是不下精進,又名有勇健。堅猛是無動精進,不為寒熱,蚊虻等外境所動搖,天氣冷也可以靜坐,熱時也可以靜坐;有蚊子也可以靜坐,沒有蚊子也可以靜坐;空氣好與不好時都可以靜坐,這個人修行時不為外界所動搖,就是無動精進,也名堅猛。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這是無喜足精進,對於所成就的小小善法,不會得少為足,認為這樣就夠了,稱作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就是無喜足精進。佛說的是這五種精進的相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