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雜阿含71經


雜阿含7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滅?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滅。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滅道跡。是名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餘如是說,差別者:「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又復差別者:「比丘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是名比丘斷愛欲縛、諸結等法,修無間等,究竟苦邊。」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究竟邊際,究竟離垢,究竟梵行,純淨上士。」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
  又復差別者:「云何斷關?謂:斷五下分結。云何度塹?謂:度無明深塹。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云何脫諸防邏?謂:有愛盡。云何建聖法幢?謂:我慢盡。」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 

1.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論說] 彼有情眾,略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一向安住可愛業果,即於此果耽著受用,謂生天處,專行放逸。二者、一向因轉,謂希求彼,所有沙門、若婆羅門。三者、樂般涅槃諸有情眾。四者、諸雜種類,謂住於此,或住於果,耽著受用;或樂攝受當來愛果;或時時修涅槃資糧,離諸放逸。於前三種有情眾中,隨其所應,當知世間、彼集、滅邊,及薩迦耶、彼集、滅邊(cs.69, 70)。於後第四有情眾中,當知薩迦耶、彼集、彼滅、趣道差別(cs.71)T30,789c
[]那個有情眾,大略地說有四種。哪四種?
第一、一向安住於可愛業的果報,就是對於這個果報樂著、受用,就是生於天的地方,捨棄其餘善法而專行放逸。
第二、一向因轉,就是希望、追求彼可愛業果的所有沙門、婆羅門。
第三、樂於般涅槃的許多有情眾。
第四、許多夾雜各種類別的有情眾,就是住於此,或住於可愛業果,耽著、受用;或樂於攝受當來愛的果報;或是時時刻刻修習涅槃的資糧,遠離種種的放逸。對於前三種有情眾中,隨順其所對應,第一與第二有情眾,應當知道是世間彼集、滅邊。第三有情眾,及薩迦耶彼集、滅邊。在最後第四有情眾中,住於此或住於可愛業果,耽著、受用,或樂於攝受當來愛的果報,應當知道是薩迦耶彼集趣道。或是時時刻刻修習涅槃的資糧,遠離種種的放逸,應當知道是彼滅趣道。

2.餘如是說,差別者:「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論說] 依二種道,當知施設四種行相。云何依二種道?謂依見道,及依修道。云何施設四種行相。一、應遍知行相,二、應永斷行相,三、應作證行相,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三依見道,一依修道。入見道時,諦現觀俱,能遍知苦,斷一分集,證一分滅。於彼一分能斷證者,於修道中,為求無餘斷及證故,如所得道,應勤修習。因修如是諸思擇道及修道故,永斷餘集,證得餘滅。T30,789c
[]依照二種道,應當知道施設、建立四種內心活動的相貌。什麼是依二種道?就是依照見道,以及依照修道。什麼是施設四種行相?第一、應遍知行相。第二、應永斷行相。第三、應作證行相。第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前三諦是依照見道,最後一諦是依照修道。為什麼?a)進入見道的時候,與聖諦現觀同時活動,能夠周遍知道苦,能斷除一部分的集,能證一部分的滅,所以,見道包括三諦。b)對於彼一部分能斷除、親證的人,在修道中,為了追求沒有剩餘的斷除及親證的緣故,如同先前所得道,就是四念處,應該精勤修習。因為修習這樣種種的思擇道及修道的緣故,永遠斷除其餘的集,親身證得其餘煩惱的滅。

3.又復差別者:比丘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是名比丘斷愛欲、縛、諸結等法,修無間等,究竟苦邊。
[論說]證得如是極究竟者,由五種相,應知究竟。何等為五?謂已證得苦及苦因無餘盡故;堪作他義,一切自義皆圓滿故;證得畢竟斷及智故;能入究竟涅槃城故;即得入已,於其聖住能安住故。
於第一相,有割愛等四種差別[120],如前應知(T30,778a)
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122],如前應知。
於第三相,有畢竟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有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謂已獲得彼對治故[121]
於第四相,譬如世間具五種相名入宮城,隨闕一種不名為入[123]
如是要具與彼相似五種相故,當知名入涅槃宮城。T30,790a
[]證悟無我道理,能得如是最高程度的究竟者。藉由五種相貌,應當知道他已經到達究竟。哪五種?
第一、已經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能令苦及苦因的惑業,沒有剩餘的滅盡的緣故。
第二、堪能造作利他的目標,因為自己解脫苦與苦因的目標,全部都圓滿的緣故。
第三、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畢竟斷惑與業,以及得盡智、無生智的緣故。
第四、能夠進入究竟的涅槃城的緣故。
第五、即得進入涅槃城之後,對於其聖住,能夠安心而住的緣故。什麼是聖住?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或是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對於第一種相貌,有割愛等四種差別,如前應知(會編頁34)

4.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究竟邊際,究竟離垢,究竟梵行純淨上士。
[論說]於第三相,有畢竟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有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謂已獲得彼對治故。T30,790a
[]對於第三相,1)有畢竟究竟,因為未來一切五蘊諸行的眾多苦惱事,全部斷盡的緣故,就是苦盡。2)有畢竟無垢,一切見愛煩惱畢竟斷盡的緣故。這二項是畢竟斷。3)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就是以修道,已經獲得彼煩惱與業的對治的緣故。就是畢竟智。

5.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
[論說]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如前應知。T30,790a
[]對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如前(會編頁98)所說。又,若是證悟真理,得阿羅漢果,首先必須在學地的時候,對於五蘊諸行中的任一,已經不會執取領受為我,以及我所。之後,對於種種漏,全部都能得解脫。又因為與四種道理相順和合的緣故,應當知道是名阿羅漢的相貌。哪四種?一者、自己的煩惱已斷,達到究竟,應該作利益他人的事這個道理的關係。二者、當來能獲得自己的目標,無餘涅槃,因為對於一切煩惱已周遍圓滿的斷盡這個道理的意義。三者、未來的五蘊諸行的煩惱因,已經永遠斷滅,當來能證現法樂住的道理的緣故。四者、超越有學的階段,進入無學階段,是相順和合的道理的緣故。

6.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
[論說]於第四相,譬如世間具五種相名入宮城,隨闕一種不名為入。如是要具與彼相似五種相故,當知名入涅槃宮城。何等名具世間五相?一者、闢宮城門;二者、超踰隍塹而不墮落;三者、深起果決而越度之;四者、越隍塹已,逼臨宮闕;五者、非自非餘之所希望,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是入宮,無諸罣礙。T30,790a-b
[]對於第四種相貌,譬如世間具足五種相貌,就稱為進入宮城,隨著這五種相貌,缺少一種,就不能名為入。這樣,需要具足與彼世間相似的五種相貌的緣故,應當知道,名為進入涅槃宮城。什麼是具足世間五種相貌?第一、開啟宮城的大門。第二、超踰城壕而不墮落,隍,城下壕坑,城下有水曰池,無水曰隍。壍,壕坑。第三者、對於涅槃宮深深地生起喜樂,所以果敢堅決而越度隍塹。第四、越度隍塹之後,逼臨宮門。第五、若是自己勝過他人,心生高舉,就是勝幢。現在,戰勝煩惱,不會拿自己與其餘人比較,慢心已斷的關係,稱為勝幢已經倒下,慢慢地進入中宮。這樣進入宮中,沒有種種的罣礙。

7.又復差別者:「云何斷關?謂斷五下分結。云何度塹?謂度無明深塹。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云何脫諸防邏?謂有愛盡。云何建聖法幢?謂我慢盡」。
[論說]入涅槃宮亦復如是:先斷能順五下分結,如彼闢門。次於涅槃起深坑想,無明怖畏斷無餘故,如超隍塹而不墮落。能到薩迦耶彼岸故,能持最後身故,如彼果決而越度之。將入無餘依涅槃界,如逼宮闕,已斷有愛,於諸境界無復愛生。遍於一切憍慢不起而入涅槃,如非自他之所希望,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前所說五種因緣,入涅槃宮當知亦爾。T30,790b
[]進入涅槃宮也是這樣五種相貌。第一、首先,斷除能夠隨順下分界的五種結,就是欲貪、瞋恚、有身見、戒禁取見、疑。如同彼世間宮殿開啟門戶。第二、接著對於涅槃生起深坑的想法,這種無明的怖畏,斷盡沒有剩餘的緣故,如同超越隍塹而不墮落。第三、能到有身的彼岸的緣故,能夠維持最後身的緣故,如同彼果敢決斷而越度之。第四、將要進入無餘依涅槃界,如同逼進宮闕,已經斷除色、無色界的愛,對於三界的種種境界不會再令愛著心生起。第五、普遍地對於一切憍慢不起,而能進入涅槃,如非自他之所希望,我慢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同前面所說五種因緣,進入涅槃宮當知也是如此。

8.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
[論說]又既入已,由二種相安住聖住:一、由行故,二、由住故。行由三相,應正了知:一、不共故,二、無染故,三、正依止所依止故。永斷順五下分結故,於諸欲中畢竟離欲,即於是處而遊行故,說名不共。於六恆住常攝受故,名為無染。於一分法思擇遠離,謂惡象馬等,於一分法思擇習近,謂衣服、飲食等,是名為正依止所依。如是於行善清淨已,復由五相應了知住:謂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當知此中,由不動心解脫而住。於一分法思擇除遣,謂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於一分法思擇忍受,謂寒、熱等,是名為依。由於三種雜染離繫,謂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由見雜染得離繫故,於後有中心無動搖。由愛雜染得離繫故,於諸境界不被漂淪。尋思雜染得離繫故,尋思唯善,無有不善。如是名為由此離繫。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又離愛者,於第二身不復生故,於涅槃舍無退轉故,剋證無上圓滿德故。由此五相,應知圓滿住第一住。T30,790b
[]又,既然進入涅槃宮之後,由二種相貌,心安住於聖住。哪二種?一、由行故,二、由住故。什麼是聖住?就是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
1)行由三種相貌,應該正確了知。哪三種?一、不共故,二、無染故,三、正依止所依止故。
第一、什麼是不共?永遠斷除順益下分欲界的五種結的緣故,對於欲界的種種欲中,畢竟捨離欲界的欲,心就在於這個離欲的地方,遊歷諸方的關係,說為不共。
第二、什麼是無染?心於六恆住中,時常攝受的緣故,名為無染。
第三、什麼是正依止所依止?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遠離,就是不與暴惡的象、馬等共同行走。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使用,就是衣服、飲食等四資具,是名為正依止所依。
2)這樣在行為上已得到完善的清淨之後,還可由五種相,應當了知住。哪五種?就是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
第一、什麼是由此而住?應當知道這些之中,由於四種靜慮不動,心得解脫而住。
第二、什麼是此為依?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除遣,就是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忍受,就是寒冷、暑熱等,是名為依。
第三、什麼是由此離繫?由於三種雜染離繫,就是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由於見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對於後有中,心沒有動搖。由於愛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對於種種境界,心不會被漂流、沉沒。尋思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尋思唯獨是善,沒有不是善。這樣名為由此離繫。
第四、什麼是由此為依?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
第五、什麼是由此相應?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又,什麼是離愛?第一、對於第二身,不會再生起的緣故。對於涅槃舍,不會退轉的緣故。第三、必能證得無上圓滿的功德的緣故。由這五種相貌,應知是圓滿住、第一住。

1.阿羅漢道
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最後學位,喻如金剛三摩地生。由此生故,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
[]1)彼那個禪師,對這個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時時地與它在一起叫做親近,時常的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四諦有十六種觀行,十六種觀行主要是前二種,四諦都是要修,但是主要是前二種,苦諦和集諦,最重要的還是苦諦,觀察它是無常、苦、空、無我乃至不淨,就是四念處。多修習,就是不斷地重覆,在奢摩他裏作如是觀。
2)因為這個時候其已經得初果,也可能得二果,也可能得三果,這是因人而異。到攝樂作意這個時候,一方面自己有多少成就,心裏也是歡喜,還繼續努力地這麼修行。這個時候,就使令自己又進一大步,成就什麼功德呢?就是有這樣殊勝的功能。什麼呢?無餘永斷,就是斷煩惱,不是斷一部份,沒有剩餘、完全斷,而且是永久的滅除煩惱,叫無餘永斷。斷什麼煩惱呢?因為他已經見道,所以在見道的時候斷的煩惱已經斷,現在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這個初果已後繼續修四念處的時候所斷的煩惱,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這個時候有欲界的愛煩惱還沒斷,或者是沒有斷清淨,還有上二界的煩惱沒有斷清淨。
3)最後學位,就是你有這種功能,有這種堪能性,能斷除所有的煩惱,有這種能力,這時候達到什麼程度呢?達到最後學位。從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向都叫做學位,都還是努力地要修學止觀。但是這個時候達到學位的最後,還是有學的。
4)喻如金剛三摩地生,這時候這個定地是叫做金剛三摩地,就是像金剛那麼堅固,不可破壞的三摩地出現。
5)由於這個金剛三摩地現前,所以就能夠永斷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乃至最後非非想天的煩惱完全消滅,有這種功能。這個三摩地的殊勝就像金剛那樣寶貴、那樣殊勝。此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這個金剛三摩地有這種功能,能斷所有的煩惱。在最後邊的有學位現出,就從金剛喻定這裏開始,中間沒有其他的事情的間隔,相續的清淨,就究竟的解脫一切煩惱。煩惱解脫之後,清淨的智慧現前。這個清淨智慧就是由毘缽舍那成就,所以修奢摩他是得定,還要修毘缽舍那的慧,修毘缽舍那的慧,還要修奢摩他的定,這樣才是圓滿的。成阿羅漢名無學故,到這個時候就是無學位,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

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最為堅固;能穿、能壞所餘寶物,非餘寶物所能穿壞。如是此三摩地於諸有學三摩地中,最上最勝,最為堅固;能壞一切所有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阿羅漢道,道在這裡是在因位,與阿羅漢果相對,這因能通到果那裡,所以叫做道。什麼理由此三摩地叫做金剛喻?
1)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金剛比這些寶,都是最堅固。怎麼叫做堅固?能穿洞,能破壞其他的寶物。其餘的寶物想要破金剛是不可以的,所以叫金剛。
2)在有學這個範圍內的修行人的三摩地裡面,這個禪定是最高尚,最殊勝,最為堅固能能破除一切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就是最難斷、最微細的煩惱都不能夠遮蔽金剛喻定,它能降伏你,你不能降伏它。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什麼是上煩惱?就是色、無色界的煩惱,是最微細的煩惱。

2.阿羅漢果-2.1.證極究竟
從此金剛喻三摩地,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麁重種子;其心於彼究竟解脫,證得畢竟種姓清淨。
[]從這一剎那,成就金剛喻定,沒有間斷,永害一切煩惱品的粗重,這是煩惱的種子叫做粗重。那位禪師的那一念心,於彼煩惱究竟得解脫,不受煩惱的繫縛,證得畢竟種性清淨,就是成就究竟的、心性的清淨。他的心究竟清淨,沒有煩惱的污染。什麼是證得畢竟種性清淨?謂證轉依圓滿解脫自性清淨故。依是什麼呢?就是現在這一念心。轉依就是把心轉變一下,原來的心是染污的,現在把它轉變為清淨,就叫做轉依。就是棄捨煩惱的染污,獲得清淨的聖道,叫做轉依。轉依這件事,從初果就開始,但是還不圓滿,要經過二果、三果到四果,到阿羅漢道的時候,得阿羅漢的時候,轉依是圓滿。解脫自性清淨故,解脫一切的煩惱,成就清淨的道力。這個時候,你的自性就是清淨。自性是什麼?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清淨,得阿羅漢的時候心清淨。

於諸煩惱究竟盡中,發起盡智。由因盡故,當來苦果,畢竟不生;即於此中起無生智。
[]1)這位阿羅漢於諸煩惱究竟的滅除以後,這個時候,毘缽舍那的智慧叫做盡智就發起,就出現,出現這種智慧叫做盡智。煩惱是因,生死是果,由於煩惱的因滅除,將來的苦果,就是這個生命以後的那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究竟是不現前。即於此中,起無生智,將來的苦果不現前叫做無生智。盡智,是說生死的因盡。無生智,生死的果盡。這個時候有能力為別人作功德,因為他本身清淨,有智德,有斷德,假設他有慈悲心的話,就有能力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他有這種能力,這是堪作他義。

彼於爾時成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無復所作,證得自義,盡諸有結;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已具成就十無學法,謂無學正見、正思惟,乃至無學正解脫、正智。
[]2)那位禪師在這個時候,成就阿羅漢道,成就阿羅漢果,就是諸漏已盡,一切煩惱都消除。所作已辦,所應該做的事情都作好,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聖道,戒定慧的聖道已經成辦,已經圓滿、成功。無復所作,再沒有事情好作,在他自己這一方面的事情,沒有事情要做。證得自義,就是成就自己的這一方面義利。盡諸有結,就是滅除一切的生死苦。結,與苦惱和合。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些生死的果報就是苦,不和阿羅漢和合,不同他的心在一起,所有的苦都結束。已正奉行如來聖教,阿羅漢來到佛法裏邊,聽聞佛法,遵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這件事,他已經這樣做了。心善解脫,他的內心是很好的,清淨莊嚴,解脫一切污染,就是他自己的功德圓滿,是自義圓滿。什麼是證得自義?謂於自身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是他本身修學聖道,達到苦的邊際,就是到這裏為止,超過這時候再沒有苦,這是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什麼是盡諸有結?上下分結皆已永斷,上五分結,下五分結,阿羅漢完全把它消除。什麼是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於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這個阿羅漢已經具足、成就十種無學法的十種智慧,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還有正解脫,還有一個正智,這十種智慧,他完全圓滿具足。

於諸住中及作意中,能隨己心自在而轉。隨所樂住或聖、或天、或梵住中,即能安住,隨樂思惟所有正法,能引世間或出世間諸善義利,即能思惟。言聖住者,謂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言天住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言梵住者,謂慈住、悲住、喜住、捨住。
[]3)於諸住中,及作意中,這兩種法,能隨自己的心想要怎麼地就怎麼地,沒有一件事情能障礙他。
a)隨自己心裏的歡喜,我要安住在這裏,或者聖住,聖人的心安住在這裏,在空、無願、無相、滅盡定在這裏住。或天住,天上的人的心在那裏住呢?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是無色界的四種住。色界天呢?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也是四種,加起來就是八種,是天住。或梵住中,梵住就是慈悲喜捨,是最極清淨的境界。阿羅漢對於聖住、天住、梵住中,隨他心所歡喜的,即能安住,我願意住在那裏,就住在那裏,無障礙。
b)隨他心裏面歡喜思惟,思惟什麼呢?所有正法,就是佛陀所宣揚的這些聖道、聖教。思惟佛說的聖教,就是能引世間義利的,因為若是能夠受持五戒十善,不會到三惡道,可以在欲界人天中住。若修學禪定就可以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這是世間的義利。或出世間諸善義利,出世間的苦集滅道,超越世間的這一切聖道。諸善義利,佛說的正法有兩個作用:一個世間的義利,一個出世間的義利。這樣的正法,阿羅漢他想要思惟,即能思惟。
c)什麼是聖住?謂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
c1)空住,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我可得,思惟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都是無常的,剎那生滅,這裡邊沒有常恆住的,常恆不變的我可得,然後就在這裡安住,離一切分別相。
c2)無願住,思惟世間上的苦集,都是可憎惡的、都是無常的、是老病死的,是可憎惡的,然後無分別住。
c3)無相住,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在寂滅中離一切相,心裡面在這裡無分別住。這是已經得聖道的這些人,心裡面沒有依止處,心裡面無分別住。
c4)滅盡定住,滅盡定住就是超越非非想定,心裡面沒有受,也沒有想,就是第六意識也不動,這個時候是無分別境界。
d)什麼是天住?謂諸靜慮、諸無色住。色界四禪和無色界的四空定,這就是要俱解脫阿羅漢才能到這個境界。
e)什麼是梵住?謂慈住、悲住、喜住、捨住。在禪定裡邊,思惟慈悲喜捨,然後安住那兒不動,就是奢摩他。

又於爾時,至極究竟畢竟無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
[]4)又於得阿羅漢道的時候,得阿羅漢果的時候,清淨的程度,達到究竟的程度。什麼叫做究竟呢?是畢竟無垢,心裏面是決定沒有污染。入定的時候,沒有污染,心裡面清淨。到塵勞的世界,心裡還是清淨,也不會受到影響。他為什麼能斷煩惱呢?因為裡邊有戒定慧,戒定慧的梵行到了邊際,就是究竟。
a)什麼是至極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是名至極究竟。行,就是一切有漏法,一切有漏法都是在動,就是一念分別心在動,一動就有事情,就是有色受想行識這個事情。現在一切行事皆悉斷故,就是將來的色受想行識、生死果報不會現起,現在的生命,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身體還存在,還有心識,這是無漏、沒有煩惱,所以這個色受想行識,只是蘊,而不是取蘊。但是,這個生命以後的生命,再沒有。
b)什麼是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為什麼這個生命結束以後,再沒有臭皮囊的苦惱的果報呢?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煩惱,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已清淨。
c)什麼是畢竟證得梵行邊際?今已獲得彼對治故。為什麼煩惱會沒有呢?煩惱那麼樣的堅固,怎麼會沒有呢?阿羅漢現在已經成就彼煩惱的對治,就是成就聖道,能把煩惱消除。

離諸關鍵,已出深坑,已度深塹,已能摧伏彼伊師迦,是為真聖,摧滅高幢。
[]5)離諸關鍵,關鍵就是門關起來,不可以出去,就是把你障礙住,阿羅漢是解脫一切的障礙,所以,離諸關鍵。已出深坑,也從深坑裡面解脫出來。已度深塹,塹就是溝,坑是一個圓的大坑,溝是很長的,長條。已能摧伏彼伊師迦,伊師迦是山,在王舍城的郊外一個大的高山。這譬喻我慢的高大、堅固,像伊師迦似的,現在阿羅漢把我慢完全消除。是為真聖,這是真實的聖人。摧滅高幢,他是滅掉高慢心,就是最後的煩惱,他滅掉高慢心。
a)什麼是離關鍵?先斷能順五下分結,如離關鍵。離關鍵是什麼意思?在得阿羅漢道之前,就是得三果的時候,就把能順五下分結的煩惱斷掉。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是五下分結。三果聖人就把五下分結完全斷。初果只是斷身見、戒取、疑,到二果、三果就把欲界的貪、瞋斷,所以合起來就是把五下分結斷。這個門開了,沒有上鎖,解脫欲界的欲叫,如離關鍵。
b)什麼是已出深坑已度深塹?次於涅槃起深坑想,無明怖畏斷無餘故,如出深坑。涅
槃,是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切都是無,就是畢竟空境界,是一個大安樂處。什麼叫涅槃?就是這一切有漏法都是不可得,離一切相的境界,此中無我、無我所。外道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沒有,這個我存在,這個我是真常、是獨立的;這個我解脫一切苦惱,唯獨這個我是最後安住不動,湛然不動,就認為是得涅槃。所以聽佛法說涅槃是一切法都是空,我也是空,害怕那個境界,所以認為那是個深坑,就害怕。誰害怕呢?就是無明,不明白道理那個無明,糊塗,害怕涅槃是個深坑,害怕。現在得阿羅漢的這個人,成就涅槃的境界,把無明煩惱斷。涅槃不是深坑,是大安樂處,所以叫做已除深坑,就是斷除無明煩惱。
c)什麼是摧滅高幢?已斷有愛,於諸境界無復愛生,便於一切憍慢不起。已斷有愛,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的人對欲界的色聲香味觸,是向外攀緣,感覺色聲香味觸很好,愛著這個欲;色界、無色界天的人,不向外攀緣,是內心裡面有禪定,愛著這個禪定,也是欲。現在阿羅漢把欲有的愛,色有、無色有的愛都消滅。於諸境界無復愛生,對一切境界沒有愛著心,觀察這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皆是無常敗壞法,生厭離心,所以不愛著。便於一切憍慢不起,對外面的境界沒有我所愛,對於內裡邊的自體愛也捨棄,因為內裡面觀察這一念心也是無常、無我,是因緣所生,是畢竟空寂的,沒有我可得,沒有慢可生,也不生高慢心。
d)什麼是摧伏彼伊師迦?摧伏薩迦耶見及彼常見。
d1)薩迦耶見,就是我見,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我。初果聖人,就是把分別我執破壞,不執著有我可得。觀察色受想行都是老病死,都是破壞法,觀察一念分別心也是剎那生滅變化的。而在唯識裡邊說的更清楚,這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身識、意識,都是由種子生現行而有的,它是因緣有的。若是種子不動的時候,識也是不可得。而種子從什麼地方來?由分別來的。心裡面一分別,就薰成種子,都是因緣有的,都是無常變化的。現在阿羅漢摧伏薩迦耶見,把俱生的我執也破掉。分別我執,因分別而有我執,要經過分別才執著有我。俱生我執,不須要分別,任運的就有我,無始劫來的熏習,就是執著有我。現在,修四念處、修無我觀,得初果以後,繼續的修無我觀,才能把俱生我執破掉。
d2)常見,在前邊有尋有伺地那裏,說到得禪定的人,由神通的力量,觀察一切法是常住的,有這樣的邪知邪見。一定要有佛法的毘婆舍那,才能破除一切的邪知邪見。這些人執著薩迦耶見及彼常見,就像伊師迦高山那麼高聳,不可動搖。

2.2.諸餘功德-已斷五支,成就六支,一向守護四所依止。
[]1)已斷五支,成就六支,一向守護四所依止,就是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一切生活所須的,這是四所依。依四所依而立出四種所護,什麼護?命護、力護、心雜染護、正方便護。

最極遠離,獨一諦實,棄捨希求,無濁思惟,身行猗息。
[]2)最極遠離,獨一諦實,棄捨希求,無濁思惟,身行猗息。
a)思所成地有個頌上說:住戲論皆無,踰墻塹離愛,牟尼遊世間,天人不能識。
a1)住戲論皆無,住無,戲論無。住是什麼呢?叫作四識住,色、受、想、行這四個法,是識所住的地方。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識就在色、受、想、行這裡活動,不能離開這個範圍。現在阿羅漢,心裡面能離色、受、想、行,能不受一切法,能達到這個境界,所以這個住是無。戲論無,就是一般的凡夫,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虛妄分別,就叫做戲論。嚴重的造種種的罪業到三惡道;輕微,修五戒十善跑到欲界天,在欲界人天裡邊住。若是再輕微,就是修四禪八定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分成這三種戲論。這些事情阿羅漢都沒有。所以住是無,戲論也沒有。
a2)踰墻塹離愛,就是阿羅漢能遠離一切愛,就像踰墻和踰塹。墻就指欲界的愛;色界、無色界的愛比喻是塹。阿羅漢把欲愛、有愛、無明愛統統消除,叫做踰墻塹離愛。
a3)牟尼遊世間,天人不能識。牟尼,就是寂靜,一切聖人都是寂靜住。因為有煩惱,心裡面就動亂。沒有煩惱,一切時都是寂靜。這個寂靜的聖人,就是阿羅漢以上的聖人都名之為牟尼。他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還是在世間,行、住、坐、臥,我們肉眼也可以看見這一個人,但是他心裡面的境界你不認識,不但是人間的人不認識,超過人間的天世間的人也是不認識,就是有禪定那些人,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有禪定的人,對於阿羅漢也不認識。若是入無餘涅槃,更是不認識。
b)什麼是最極遠離?阿羅漢苾芻,於惡魔怨一切愚夫所繫屬主解脫自在。阿羅漢這個苾芻,對於惡魔怨,他化自在天有惡魔,是佛法的怨,它是破壞佛教。魔,有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一共有四種魔,最厲害的是內心裡面的煩惱魔。一切沒有得聖道的愚夫都繫屬於魔,魔是你的主人,你自己不能作主,是你的煩惱在作主。阿羅漢對各式各樣的魔,完全解脫,魔王不可以指使他,不聽魔的招呼,所以這是最極遠離。
b1)什麼是獨一諦實?如是真阿羅漢,一切天人皆不能識。這樣真實得聖道的阿羅漢,一切天、一切人都不能認識他,是名獨一諦實。諦實,就是真實。我們的身、口、意,不全是真實,就是虛妄分別,裡面沒有戒、定、慧,都是虛妄分別,所以都是不真實。阿羅漢把一切虛妄分別都解脫,就是清淨的戒、定、慧的境界。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都是很寶貴,很清淨光明的境界。
b2)什麼是棄捨希求?棄捨自屬養命珍財,及與生天方便。如果阿羅漢在家的時候,他有很多的財富,都把它丟掉不要。然後,生命還要存在,就是向人乞食。及與生天方便,在家人就是愛著欲,人間的欲還不如天上好,不歡喜世間的珍財,也可以上天上去享受欲樂。阿羅漢,把生天的方便也棄捨不要。若是我們沒有出離的願,沒有得聖道的意願的話,你所作的持戒、修定統統都是生天方便。只是解脫三惡道而已,就是在人間或天上,這是有漏的方便。若有出離的願,持戒、修定,這是聖道的方便,得涅槃的方便。
b3)什麼是無濁思惟?無諸惡見及愛無明種種過失。沒有惡見、我見、我所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這都是見。沒有這些見,是要經過修四念處,長時期的修行成功,才沒有這些惡見,及愛和無明種種的過失。不然的話,雖有出離願,這些你還不能解脫,要經過修行才可以。無濁思惟,就是心裏面沒有這種染污的思惟。
b4)什麼是身行猗息?究竟自在,遊行空閑聚落。阿羅漢,這個時候是究竟的自在,一點障礙也沒有,世間上一切的名聞利養不能夠影響他。遊行空閑聚落,聚落就是社會上的人聚居的地方,或者是一個小的鄉村、一個鎮、一個城市、或者大城市都叫做聚落。空閑聚落,就是阿羅漢不管到什麼地方,都是心裡面與空相應,明白點說,空聚落就是第一義諦。他的身口意是與第一義諦相應,是名身行猗息。他不動,身的動實在就是心動,身那裏能會動呢?是你的心動,身才動,所以一切一切的事情,動的境界在阿羅漢已經息。猗在這裡講,是個語助詞,本身沒有意思。就是身的動完全沒有,其實就是心不動。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獨一無侶,正行已立,名已親近無上丈夫。
[]3)-a)什麼是心善解脫?煩惱有兩種,一個是愛煩惱,一個是見煩惱。我們的煩惱不只是愛,還有其他很多的煩惱,裏邊最有力量的是愛煩惱。所以若把愛煩惱斷,一切煩惱都斷。愛煩惱它有什麼作用呢?愛能夠蒙蔽你的心,叫你的心不自在。斷除愛煩惱,心就解脫。斷除愛煩惱,一定是要有禪定;離欲界的愛,要得色界定,無色界定。若得出世間的三三昧,欲愛,有愛、無明愛,統統都斷除,這裏面包括究竟的解脫,就是心善解脫。b)什麼是慧善解脫?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修四念處,就是斷除三界的煩惱,得到無漏的智慧,解脫我我所,我見的煩惱,叫慧解脫。而這個人的禪定不具足,或者是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沒有修八解脫,定力不具足,不圓滿,就叫做慧善解脫。現在這裡面說阿羅漢,兩種解脫都具足。c)什麼是獨一無侶?阿羅漢的心是沒有伴侶,心能離一切相,叫無侶。我們的心總是要有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是你的伴侶。阿羅漢,可以沒有所緣境,所以獨一無侶。d)什麼是正行已立?正行就是聖行,已經完全建立起來。e)什麼是已親近無上丈夫?他真實是親近佛陀。佛陀究竟圓滿的境界,獨一無侶的境界,正行已立的境界。阿羅漢也這樣學習,達到這個境界,他真實是親近佛的人,可以名之為親近佛的人。

具足成就六恒住法,謂眼見色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
[]4)他成就六種恒住法,六種恒住是什麼呢?看見可愛的境界,心裡面不愛,不感覺到歡喜。看見醜陋的境界,心裡面也不憂,沒有這種分別。這就是平等位,就在這裡清淨住。安住上捨,他心裡面住在無執著的境界,最高尚無著的境界,這個捨就是不著的境界。正念正知,心裏明明了了地、有清淨的正念,也知道什麼是好、是壞。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嚐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也是這樣。不入定的時候,前五識也和前五塵接觸,心裏還是清淨的,安住上捨。阿羅漢有這種六恒住的功德。

彼於爾時,領受貪欲無餘永盡,領受瞋恚無餘永盡,領受愚癡無餘永盡。彼貪瞋癡皆永盡故,不造諸惡,習近諸善,其心猶如虛空淨水,如妙香檀。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
[]5)成就阿羅漢的時候,
a)領受貪欲無餘永盡,貪欲是心所法而不是心王,它是另外有種子現行。凡夫就是種子現行生貪欲心,心就與它和合在一起,就接受這件事。阿羅漢不是,領受貪欲這件事,無餘永盡,再不接受這件事,不會心裏再有貪欲。我們心裡面遇見不如意的事情,心裡面瞋恨,心就和瞋恨在一起活動,心就是接受。阿羅漢不是,不接受這件事,心裏沒有這件事。凡夫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明白世間因果,也不明白出世間的因果,用自己的愚癡,當作真理。阿羅漢沒這個事情。
b)那個阿羅漢的貪心、瞋心、愚癡心,都永久地消除,不會造作惡事。因為有貪瞋癡才做錯誤的事情,他沒有這種心,所以惡事不造。習近諸善,他親近一切善法,做善事。其心猶如虛空淨水,阿羅漢的心就像虛空似的沒有分別,猶如清淨的水似的沒有染污。如妙香檀,那麼樣地美妙令人歡喜、恭敬。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

2.3.住二涅槃
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已到彼岸,亦名任持最後有身。先業煩惱所引諸蘊,自然滅故。餘取無故,不相續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此中都無般涅槃者,如於生死無流轉者。唯有眾苦,永滅、寂靜、清涼、滅沒。唯有此處,最為寂靜。所謂棄捨一切所依,愛盡、離欲、永滅、涅槃。當知此中有如是相。
[]1)涅槃分兩種,第一個是有餘依,就是心究竟清淨,但是這個身體是前一生的有漏業所感,雖成就阿羅漢的功德,但是壽命還沒盡,果報還要繼續存在。有剩餘的依,
依就是色受想行識。要靠這個身體修學聖道,也是靠這個身體做惡、做善,都是靠這個身體,沒有這個身體,什麼也不行,所以稱為依。阿羅漢是所有的煩惱通通都消除,還剩下這個身體,但是心裏面是清淨自在的,所以叫做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生死的大海,無量劫來一直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廣大無邊,很難解脫。阿羅漢超過這個境界。已到彼岸,已到生死彼岸那邊,到涅槃那兒。亦名住持最後有身,就是他現在這個身體還存在,但是這個身體是最後的身體。
2)第二個是無餘依,先業煩惱所引諸蘊,這個身體從那裏來呢?是過去世的業力加上煩惱,這兩種力量來成就這個身體,成就色受想行識諸蘊。自然滅故,現在因為以前那個煩惱沒有,身體到時候自然是要滅。餘取無故,他心裡面沒有愛緣取,沒有煩惱,所以這個生命體就不能相續,就結束。對無餘依的涅槃的世界,而般涅槃,般是入的意思,就是入到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
a)此中都無般涅槃者,無般涅槃者,就是沒有我可得。如於生死,無流轉者,譬如說在生死裏流轉也是沒有我的,生死流轉只是色受想行識的變化,相續的變化就是生死流轉,但是不是有個我在生死裏流轉,只是執著有我而已,並不是真實有我。
b)唯有眾苦,永滅寂靜。得涅槃,就是所有的惑業苦,無量無邊的生死苦,永久的息滅。再沒有苦惱的擾亂,動亂的境界,所以他是入於寂靜的境界。
c)清涼、滅沒,在生死裏流轉的時候,你有貪、瞋、癡,貪、瞋、癡是火,是熱惱,令你苦惱的境界。現在貪、瞋、癡沒有,就清涼。滅沒,就把苦惱的境界,令你熱惱的境界,滅了。老病死都是火,無常也是火,造一切業也都是火,我們都在火裡面,為火所燃燒。現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把惑業苦的火通通息滅。
d)唯有此處,最為寂靜。沒有老病死,沒有惑業苦那個地方,無餘涅槃那個真如的境界,是最寂靜。所謂棄捨一切所依,人間的人,身體是你的所依。三惡道,身體是你的所依。又變成毒蛇,那樣的色受想行識是你的所依。無量無邊的所依,作老虎、作毒蛇,作鳥,或者到地獄,作餓鬼,這麼多的所依,到人間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依,到天上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依。現在得阿羅漢,棄捨一切所依。所依是果報,為什麼能棄捨呢?就是因為愛盡、離欲。欲界的愛盡,色界、無色界的欲也離。永滅涅槃,惑業苦永久地滅,這就是涅槃。無餘涅槃裡面有如是相。

2.4.釋漏盡
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不能習近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二者、不能不與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語。五者、不能貯畜受用諸欲資具。如是不能妄計苦樂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及見種種怖畏事已,深生驚怖。
[]1)阿羅漢苾芻一切的煩惱永久的消除,不能夠親近五種處所。那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他不能故意、動念頭要殺這個眾生,他這個心發不起來。二者、不能不與而取,他自己沒有財富,但是他也不能不與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淫欲法,阿羅漢不作這件事。四者、不能知而妄語,明知道是不對,但是就說謊話,阿羅漢不說謊話。五者、不能貯蓄受用諸欲資具,阿羅漢不積蓄這些諸欲的資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一切事,他不積蓄它。
2)他能永斷這一切煩惱的因,為甚麼他能這樣子?阿羅漢有這麼多的功德的原因,就是他不妄計苦樂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不執著這些事。他認為一切法是因緣有的,這裡面有的是有罪過的,有的是有福的;有的是染污的,有的是清淨的,所以阿羅漢隨順佛教,修學聖道,棄捨一切染污,達到真如的境界。所以這些錯誤的事情都不作。苦樂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都不是。怎麼生呢?是因緣生。因為通達緣起的智慧,所以就能夠遠離一切過失,成就一切功德。
3)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這些聖者、阿羅漢不能這樣恐怖眾生,不應該說的事情他不說。因為說出來會令人恐怖,阿羅漢不說這些事情。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及見種種怖畏事已深生驚怖,阿羅漢看這些事,沒有深生驚怖的事情。

3.辨作意
當知此中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作意。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由如是等多種作意,依出世道證得究竟。
[]1)當知前面所說的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就是加行究竟作意。
2)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最後功德圓滿。由如是等多種作意,依出世道證得究竟,依出世道到最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