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670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力,何等為四?謂:覺力、精進力、無罪力、攝力,如上說。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得離五恐怖,何等為五?謂:不活恐怖、惡名恐怖、眾中恐怖、死恐怖、惡趣恐怖,是名五恐怖。」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由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於五怖畏,皆悉除斷。善修習無我妙智,分別我想,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由是因緣,無不活由畏。
[解]6-因為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發起就是現前,善決定心就是見第一義諦、不退轉。於五種怖畏,皆悉除斷。
6.1-由於這位菩薩修習諸法如的勝義觀,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他能這樣修習。善修習,善者能也,他能這樣修習。觀察我不可得,觀察一切法不可得,他能這樣修習。無我妙智,就是修習無我的智慧。觀察什麼是我的我想,尚且都不復現起。何況當能夠:這是我、這是我所愛的東西,何況有這個分別呢?或者是衣服、飲食、臥具這些的財富,對這些有愛著心呢?更是沒有。沒有我、也沒有我愛、也沒有我所愛。由於他能這樣思惟觀察,沒有說不能生活的恐怖,所以他沒有這個恐怖。
由於他所無所悕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求覓。由是因緣,無惡名畏。
[解]6.2-由於這位菩薩常這樣修四念處觀,觀身受心法不可得,他對別的人也不要求什麼,對別人無所希望。常自發起這樣的要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我應當好好努力修學戒定慧,來多多地利益一切眾生。常自發起如是欲樂,就是發起這樣的歡喜心,也是自己的要求,要饒益一切有情。不是對於一切有情那裡:我希望你要供養我!沒有這個希求。因此他也沒有惡名的,沒有名譽不好的這種恐怖,沒有這個顧慮。惡名畏就是你對於他人有所求,就容易受人家的議論。
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壞想轉,故無死畏。
[解]6.3-由於這位菩薩沒有我的執著,不執著有我,於我無有失壞想轉,不會說:我現在是垮台,我失壞。沒有這個想法,根本沒有我,也就沒有我被破壞的這種想法。他觀察色受想行識不可得,觀察我不可得,這裡面無生無滅,無我無我所,所以沒有死的恐怖。
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
[解]6.4-他自己知道自己死亡以後,於當來世決定會遇見佛、遇見菩薩,一定往生到佛世界。沒得無生法忍的凡夫,或者也沒有到勝解行地,還是在初開始信佛、外凡的虛妄分別的境界,還不願意生到佛世界,現在這個已經得聖道的無生法忍的菩薩,他的想法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會遇諸佛菩薩,是到佛世界。由此決定無惡趣畏,決定不會說:我要墮落到三惡道。沒有這個害怕,沒有這個恐怖。
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齊等,何況殊勝。是故無有處眾怯畏。
[解]6.5-由於這位菩薩常修四念處觀,他見到一切世間,沒有一個人與我相等,因為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此中是沒有高下,何況有殊勝的這件事,是故無有處眾怯畏,沒有這個怖畏。
a)由意樂見一切世間等者:由自了知於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故,見一切世間皆無齊等。
a1)這位菩薩自己知道他對於無上菩提的修行,在這個世界上他是修得最圓滿,因為他已經見到第一義諦,在這裡安住不動,其餘的凡夫在虛妄分別那有這個境界。所以於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就是無所得的境界,見一切世間都在有所得裡面虛妄分別,在那裡活動,所以沒有和這位菩薩齊等的境界的,所以沒有處眾的怖畏。
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遠離一切高慢憍傲,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遠離一切世財貪喜。無染污故,無所憎背;有熾然故,無俗意樂,能圓滿證一切善法。
[解]7-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有所得的人就害怕這件事。但是這位菩薩沒有這個想法,所以是沒有甚深正法的恐怖。無我是甚深正法,他沒有這個恐怖。遠離一切高慢憍傲,所以這位菩薩也不會有高慢心:我自己很了不起。憍傲是瞧不起別人,他沒有這事情。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別的眾生不饒益他,種種的邪行來染污他,他對於這些事沒有這個分別,所以也不會因此而起瞋恚。遠離一切世財貪喜,對於世間的財,愛著世間的財,歡喜這些事,他也遠離。無染污故、無所憎背,他對於我也不染污,對於我所,對於一切財、世間上的事都沒有取著,所以無所憎背,沒有這件事是我憎惡的,沒有這個分別心。有熾然故,無俗意樂,這一切世間上的事情,都是在那裡顛倒迷惑,叫做有熾然故。這些事情都是世間人、有所得的人才歡喜這些事情,這位菩薩沒有這種愛樂。能圓滿證一切善法,他用這個般若波羅蜜能圓滿的證悟一切都是諸法如,都是善法,此中無取無捨。
a)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等者:此中隨應結前所說於五怖畏皆悉除斷,是即遠離一切五種怖畏。於大菩提如實證淨已離一切怖畏,是即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於一切種能正隨順解了,是即遠離一切高慢憍傲。於他有情遠離忿害鬥諍,是即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能引出離無染無等攝受饒益身心歡喜,是即遠離一切世財貪喜。如是別別結前說已復總結顯生歡喜相,是故說無染污及有熾然。由是能圓滿證一切善法。此結歡喜,說名勝利。
a1)對於無上菩提,這是第一義諦的清淨,已經證悟,所以已離一切的怖畏。是即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
a2)於一切種能正隨順解了,各式各樣的一切法,他都能隨順諸法如的去通達、解了。是即遠離一切高慢憍傲。
a3)於他有情遠離忿害鬥諍,不會對於有情有忿害心,有鬥諍的意思。是即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的種種邪行所起瞋恚,眾生對他的不饒益,對他的種種邪行這些事情,他心裡面都不動。
a4)能引出離無染無等攝受饒益身心歡喜,他在一切境界上修四念處觀的時候,能引出離,就是能引解脫,他的心於一切法不住色生心,不住一切法生心,他的心是出離、是解脫的、是無染污的,是無等攝受,是殊勝的攝受,用諸法如來攝受一切法,來饒益一切眾生的,他的身心,不管什麼境界,他都是歡喜的。是即遠離一切世財貪喜。如是別別結前說已,一樣一樣結前說,圓滿以後。復總結顯生歡喜相,是故說無染污及有熾然。由是能圓滿證一切善法。此結歡喜,說名勝利。
I.五恐怖-相關資料
1.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九,T28,289c:
聖人已離五恐怖故,五恐怖者:一不活怖。二惡名怖。三大眾怖。四死怖。五惡道怖
2.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一,T26,235c:
以不動法故過五怖畏,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彼皆遠離。何以故?是諸菩薩離我等相故。
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五,T27,386b:
聖者已離五怖畏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怯眾畏。四命終畏。五惡趣畏。
4.菩薩善戒經,卷第八,T30,1003b:
1)以觀無我、無我所故,不貪於身,是故得離不活怖畏。
2)不求他物,乃至一錢常作是願:云何當令是諸眾生得大利益?是故得離惡名怖畏。
3)遠離我見,離我見故,不見有我,是故,得離死畏。
4)至心了知我捨身已,常與諸佛菩薩共行,是故,得離惡道怖畏。
5)我今至心求出世法,是故,得離大眾怖畏。
5.三具足經,T26,360a:
菩薩欲得過五怖畏,不解其因覺因饒益。何等為五?一者不活畏。二者惡名聞畏。三者死畏。四者惡道畏。五者大眾威德畏。世尊已示。若汝欲得過五怖畏,應當修滿三種具足。若施具足,離不活畏、惡名聞畏。若戒具足,則離死畏、離惡道畏。若聞具足,則離大眾威德怖畏。
6.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T8,908c:
猶如大地皆依虛空而得安立,一切衆生執我取相有五怖畏:
一不活畏,常積資財,恐不活故。
二惡趣畏,造不善業,恐墮三塗,恒怖畏故。
三者死畏,愛惜身命,恐喪失故。
四者惡名畏,恒作諸惡,以自覆藏,恐人聞知,常怖畏故。
五者大衆威德畏,於大衆中所發言詞,懷怖畏故。
1)菩薩摩訶薩智慧觀察,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無不活畏。
2)除斷邪行,具淨尸羅,必至涅槃,無惡趣畏。
3)深入緣起,了本無生,則無死畏。
4)住無相理,身心寂靜,無自他相,離惡名畏。
5)成就微妙四無礙辯,處衆無畏猶師子王,是故名爲無大衆畏。
II.離五恐怖
1.業與煩惱
[經文]
若身行不淨行,口不淨行,意不淨行,作諸邪貪、不信、懈怠、不精進、失念、不定、惡慧、慳、不攝者
[參考]
1.中阿含94周那問見經
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般涅槃。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般涅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般涅槃。
2.中阿含95住法經
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饒益:我為多行增伺,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調、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污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
3.中阿含96無經
諸賢!比丘者當作如是觀:我為有增伺,為無有增伺?我為有瞋恚心,為無有瞋恚心?我為有睡眠纏,為無有睡眠纏?我為有調、貢高,為無有調、貢高?我為有疑惑,無有疑惑?我為有身諍,為無有身諍?我為有穢污心,為無有穢污心?我為有信,為無有信?我為有進,為無有進?我為有念,為無有念?我為有定,為無有定?我為有惡慧,為無有惡慧?
4.中阿含104優曇婆邏經
若有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無不信、懈怠,有正念正智,無惡慧者,是謂,無恚!行苦行者無穢。
5.中阿含110自觀心經
云何比丘善自觀心?比丘者,若有此觀,必多所饒益:我為多行增伺,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調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汙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
6.中阿含140至邊經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彼愚癡人以如是心出家學道,而行伺欲染著至重,濁纏心中,憎嫉無信,懈怠失正念,無正定,惡慧心狂,調亂諸根,持戒極寬,不修沙門,不增廣行。猶人以墨浣墨所污,以血除血,以垢除垢,以濁除濁,以廁除廁,但增其穢。從冥入冥,從闇入闇,我說彼愚癡人持沙門戒亦復如是。
7.中阿含144算數目揵連經
瞿曇!若復有人不有諛諂,亦不欺誑,庶幾有信,精進不懈,有念、有定,亦有智慧,極恭敬戒,廣修沙門。瞿曇!如是之人,能共事也。
8.cs497:cf.T30,644b
佛問舍利弗:何等像類比丘聞舉其罪而生瞋恚?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彼比丘諂曲幻偽、欺誑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失念、不定、惡慧、慢緩、違於遠離、不敬戒律、不顧沙門、不勤修學、不自省察、為命出家不求涅槃。如是等人,聞我舉罪,則生瞋恚。
II.相關資料
1.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七,T26,436c:
1.1.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信、二無慚、三無愧、四懈怠、五失念、六不定、七惡慧。
1)云何不信?答:諸不信不信性、不現前信性,不隨順、不印可,不已忍樂、不當忍樂、不現忍樂,心不清淨,是名不信。
2)云何無慚?答:諸無慚乃至廣說,是名無慚。
3)云何無愧?答:諸無愧乃至廣說,是名無愧。
4)云何懈怠?答:諸下精進性、劣精進性、怯精進性、懼精進性。廣說乃至心懈怠、懈怠性、心不勇悍、不勇悍性,是名懈怠。
5)云何失念?答:諸空念性、虛念性、失念性、心外念性,是名失念。
6)云何不定?答:心散亂性。云何心散亂性?答:諸心散性。若心亂性、心躁擾性、心流蕩性、不一境性、不安住性,是名心散亂性。
7)云何惡慧?答:於不如理所引簡擇,執為如理所引。於如理所引簡擇,執為不如理所引,是名惡慧,如是七種名非妙法。
1.2.問:何緣是七名非妙法?
答:非妙,謂非善士。此是彼法,名非妙法,謂此諸法非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非妙法。
1.3.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信、二慚、三愧、四精進、五念、六定、七慧。
1)云何信?答: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已忍樂、當忍樂、現忍樂,心清淨。是名信。
2)云何慚?答:諸慚、慚性,乃至廣說,是名慚。
3)云何愧?答:諸愧、愧性,乃至廣說,是名愧。
4)云何精進?答:諸非下精進性,乃至廣說,是名精進。
5)云何念?答: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
6)云何定?答:諸心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
7)云何慧?答:於如理所引簡擇覺為如理所引,於不如理所引簡擇覺為不如理所引,是名慧。如是七種名為妙法。
問:何緣是七名為妙法?答:妙謂善士,此是彼法故名妙法,謂此諸法唯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為妙法。
2.T30,354b:
1)又有七種魔惑品力,一憎嫉聖教。二現行能往惡趣惡行。三樂習不顧自妙好障法。四樂習不顧他誹毀障法。五於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及廣分別緣起法中,不能解了。六慳垢弊心,積集眾具。七智慧陜劣,愚癡增廣。若能降伏如是七種魔惑品力,當知即是聖法律中信等七力。
2)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能令正法衰退隱沒,如是七法三衰損攝,謂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於衣服等,樂求妙好,樂欲多求,及彼所起種種受用,名受用衰損。於道及道果、涅槃,心不信解,名增上意樂衰損。懈怠、失念、心亂、惡慧,名方便衰損。受用衰損,是貪不善根品類。意樂方便衰損,是癡不善根品類。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七法。
3.T30,644b:解說cs497
謂補特伽羅多隨煩惱染污相續,不能正證心一境性。云何名為多隨煩惱?謂有諂、誑、矯、詐、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忘念、不定、惡慧、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於所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1)云何有諂?謂自有過,而不能於大師、智者、同梵行所,如實發露。
2)云何有誑?謂不真實顯己功德,彼實無德,而欲令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了知有德。
3)云何有矯?謂於增上戒毀犯尸羅,或於軌範毀犯軌範。由見聞疑他所舉時,遂用餘事,假託餘事。或設外言而相誘引,如經廣說,謂由諂誑增上力故。
4)云何有詐?謂怖他故,或復於彼有所悕故,雖有犯重,而不發露亦不現行,非實意樂,詐於有智、同梵行所,現行親愛、恭敬、耎善、身語二業。
5)云何無慚、無愧?謂觀於自或復觀他,無所羞恥,故思毀犯。犯已,不能如法出離,好為種種鬥調違諍。
6)云何不信?謂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苦、集、滅、道,生不順解。
7)云何懈怠?謂執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捨眾善品。
8)云何忘念?謂於久遠所作、所說,不能隨念,不令隨憶,不守根門,不正知住。
9)云何不定?謂於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
10)云何惡慧?謂住自見取,執不平等難捨言論。
11)云何慢緩?謂不捷利,亦不明了,不自起舉,無所能為,不能以身供侍有智、同梵行者。
12)云何猥雜?謂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又樂尋思諸惡不善欲尋思等,乃至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思、多隨伺察。
13)云何趣向前行?謂受僧祇或復別人諸衣服等所有利養,或請僧祇及與別人,皆名趣向。若諸苾芻於如是事最初前行,故名趣向前行。
14)云何捨遠離軛?謂於遠離邊際臥具,遠離眾惡人所習近似寂靜室,遠棄捨之,不生欲樂。
15)云何於諸學處不甚恭敬?謂遭厄難,寧捨學處,不棄身命,志求身樂及與壽命,不能隨護所有學處。
16)云何不顧沙門?謂棄捨學處,好為退轉,或犯尸羅,行諸惡法,於內腐爛,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況當悕求沙門果,證八支聖道。
17)云何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謂或為王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怨賊之所逼迫,或為債主之所逼切,或為恐怖之所逼切,或為財寶常所匱乏恐畏不活而求出家。不為自調、自靜、自般涅槃而求出家。當知此中依同梵行而共止住有所違犯,發起最初四隨煩惱。依增上戒有所違犯,當知發起無慚、無愧。依增上心及增上慧,當知發起始從不信乃至惡慧諸隨煩惱。此中不信及與懈怠,依俱違犯。忘念、散亂,依增上心違犯而起。惡慧,依犯增上慧起。不信、懈怠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忘念、亂心及與惡慧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於諸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