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雜阿含642經


雜阿含642-三根:未知當知根、知根、無知根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三根:未知當知根、知根、無知根。」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覺知學地時,隨順直道進,精進勤方便,善自護其心。
   如自知生盡,無礙道已知,以知解脫已,最後得無知。
不動意解脫,一切有能盡,諸根悉具足,樂於根寂靜,持於最後身,降伏眾魔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復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云何建立如是三根?謂於諸諦未現觀者,加行勤修諸諦現觀,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若於諸諦已得現觀而居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若阿羅漢所作已辦,住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復有三根。哪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佛是怎麼來安立三種根呢?根,是增上義,就是有強大的力量,對於得聖道有強大的助力,若成就這樣的根,能得聖道。
1)在資糧位的這些佛教徒,散散亂亂的栽培善根,沒能夠修止觀,沒有修現前觀察苦集滅道四諦。在資糧位的時候,努力的修學佛法把聖道的資糧都準備好,就開始修行,這時候努力的修行諸諦現觀,精進的修學諸諦現觀,觀察苦、空、無常、無我。在加行位這個時候,也叫順決擇分這個階段,就叫做建立未知欲知根,沒有見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但想要見到四諦。這個時候一共有十種根:第一是意根。修止觀是在意地,發意識修止觀,叫做意根。其次,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根。還有四個根,就是憂、喜、樂、捨這四種。憂,就是努力的修止觀想要得聖道,心裡還沒得的時候,心裡面有憂慼的相貌。喜、樂,有的時候有點成就,心裡面有喜、有樂,有的時候也有捨。這十個根都是屬於未知欲知根。
2)若是加行位的這位修行人,努力的修止觀,見到聖諦,見到寂滅相,斷除我執。已得現觀,成就無漏的無我智慧。這個時候,只是初果、二果、三果在這個境界的時候,功德還沒圓滿,還要繼續努力地修學,叫做有學。這個時候,真實知道是苦、是集、是滅、是道,見到寂滅相,所以叫已知根,就是已經見到真諦。
3)由初果、二果、三果,得到四果阿羅漢的時候,所作已辦,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無我的智慧圓滿成就,安住在無為的真理上面,再也沒有可學習的,具足的通達真諦的道理,涅槃的寂靜,叫做具知根。到阿羅漢的時候有九個根,意根、信、進、念、定、慧,樂、喜、捨,一共是九個,憂沒有。因為聖道成就,再也沒有什麼顧慮。

2.論義總說
1.安立:略由六處增上義故,當知建立二十二根。何等為六?一、能取境界增上義故;二、繼嗣家族增上義故;三、活命因緣,各別事業加行、士用增上義故;四、受用先世諸業所作愛不愛果,及造新業增上義故;五、趣向世間離欲增上義故;六、趣向出世離欲增上義故。
1)當知此中眼根最初,意根為後,如是六根,於取境界有增上義。
2)男、女二根,於能繼嗣家族子孫有增上義。
3)命根一種,於愛命者活命因緣,各別事業加行、士用有增上義。
4)樂最為初,捨為其後,如是五根,於其受用先業所作愛不愛果,及造新業有增上義。
5)信為最初,慧為其後,如是五根,於能趣向世間離欲有增上義。
6)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三無漏根,於能趣向出世離欲,最極究竟有增上義。一切世間所現見義。其唯此量,當知是義能究竟者,無出於此二十二根,故一切根二十二攝。T30,863a
2.所行境:1)復次、或有一類作是思惟:若無內我託六根門,行六境界,如是六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然此六根唯能領受自所行境,誰能領受如是六根所行境性?當知此由不能了達緣起道理,故於諸行起邪分別。
2)緣起理者,謂若有時,修瑜伽師於內六根如理攀緣,精勤加行修四念住,即於爾時,此四念住領受六根所行境性;即此於彼由清淨故,名為出離。
3)又即勤修四念住故,初達諦理,得七覺支,即於爾時,此諸覺支真故、實故,領受念住所行境性。
4)又由修習覺支因緣,起於明、脫,即於爾時,如是明、脫領受覺支已善修習,從此已後不復應修所行境性。如實已斷一切煩惱,即於爾時,於諸煩惱斷滅涅槃,離增上慢,即由遠離增上慢故,此現實有究竟明、脫,如實領受已得明脫所行境性。由此出離一切所有有為法故,當知明、脫亦得出離,於涅槃中,能取、所取二種施設皆無所有,一切戲論永滅離故。是故乃至諸有為法,可得展轉問答施設,能取、所取言論差別,究竟涅槃無為法中,一切問答言論差別皆不如理。是故當知於無我中,應正顯示唯有雜染,唯有清淨。T30,863b

II.-覺知學地時...降伏眾魔怨。
[參考] 1.cs824:有二學。何等為二?謂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者學戒時,直道隨順行,專審勤方便,善自護其身,
得初漏盡智,次究竟無知,得無知解脫,知見悉已度。
成不動解脫,諸有結滅盡,彼諸根具足,諸根寂靜樂, 持此後邊身,摧伏眾魔怨。
2.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二,T02603c
云何比丘諸根寂靜?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想著,無有識念,於眼根而得清淨,因彼求於解脫,恒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想著,無有識念,於意根而得清淨,因彼求於解脫,恒護意根。如是,比丘諸根寂靜。 
3.空之探究,p21:不動心解脫
依『相應部』,四種心解脫是: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心解脫,無相心解脫。問題是。這四種心解脫,到底是文異義異,還是文異義同呢?依質多長者的見解,可從兩方面說。一、名稱不同,意義也就不同。不同的是: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定;無所有心解脫,是四無色中的無所有處定;空心解脫,是思惟我我所空;無相心解脫,是一切相不作意,得無相心三昧。二、名稱雖然不同,而意義可說是一致的。這是說: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因 ,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空即超越於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阿羅漢)。同樣的意義,貪、瞋、癡是障礙,貪、瞋、癡空即超越於所有,不動心解脫是無所有心解脫中最上的。貪、瞋、癡是相的因,貪、瞋、癡空即超越於相,不動心解脫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經中說無量、無所有、無相,卻沒有說到空心解脫,這因為空於貪、瞋、癡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從文異而義同來說,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達到究竟處,與空心解脫──不動心解脫,平等平等。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如萬流入海,都是鹹味那樣。
  『雜阿含經』的四種心三昧,從名稱不同而意義也不同來說,與『相應部』所說是一致的。但從名稱不同而意義相同來說,『雜阿含經』的文句,與『相應部』有些出入。如『經』卷二一(大正二‧一五0上)說:
   「云何法一義種種味(味是「名」的舊譯)?答言:尊者!謂貪有量,(恚、癡是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第一)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第一)無所有。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相應部』的不動心解脫,『雜阿含經』作無諍應該是無諍住或無諍三昧的簡稱。諍有三類,煩惱也名為諍──煩惱諍,所以無諍是沒有一切煩惱,與空一切煩惱的不動心解脫相當。『相應部』說了無量等三種心解脫中最第一的,是貪空、瞋空、癡空,不再說空心解脫,那是以不動心解脫為空心解脫了。『雜阿含經』說明無量等三種中,無諍最為第一,然後又解說無諍是:「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解說無諍,也就是解說空心三昧。無諍與空,是有關係的,如『中阿含經』『拘樓瘦無諍經』末了說:「須菩提族姓子,以無諍道,於後知法如法。知法如真實,須菩提說偈,此行真實空,捨此住止息」。總之,四種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恚、癡的不動心解脫,或無諍住,也就是心解脫(或心三昧)而達究竟,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從煩惱空而清淨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無諍──阿練若,本是修行者的住處。由於住處寧靜,沒有煩累,象徵禪慧的境地,而名為無諍住、無諍三昧的。這與「空」,本用來形容住處的空曠,沒有人物的煩累,也就用來象徵禪慧,而有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樣的。

III.三根-相關資料
1.復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云何建立如是三根?
1)謂於諸諦未現觀者,加行勤修諸諦現觀,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
2)若於諸諦已得現觀而居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
3)若阿羅漢所作已辦住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T30436b

2.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10T26499c
1)云何未知當知根?謂已入正性離生者所有學慧慧根,及隨信、隨法行於四聖諦未現觀,為現觀故,諸根轉,是名未知當知根。
2)云何已知根?謂已見諦者所有學慧慧根,及信勝解、見至、身證於四聖諦已現觀,而現觀為斷餘煩惱故,諸根轉,是名已知根。
3)云何具知根?謂阿羅漢所有無學慧慧根,及慧解脫、俱解脫於四聖諦已現觀,而現觀,為得現法樂住故,諸根轉,是名具知根。

3.本事經,卷第七,T17695c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根有三種,其性甚深,顯了甚深,其性難見,顯了難見。云何為三?一者未知當知根、二者知根、三者具知根。
1)何等名為未知當知根?謂我法中諸聖弟子,於未見知諸苦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於未見知苦集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於未見知苦滅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於未見知能趣苦滅真道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是名未知當知根。
2)何等名為知根?謂我法中諸聖弟子,如實了知:是苦聖諦、是苦集聖諦、是苦滅聖諦、是能趣苦滅真道聖諦,是名知根。
3)何等名為具知根?謂我法中諸聖弟子,諸漏已盡,得真無漏,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能正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具知根。
如是名為根有三種,其性甚深,顯了甚深,其性難見,顯了難見。
4)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於我正法中  聖弟子有學 順修正直路  是名第一根
正知苦聖諦  及苦集苦滅 能趣苦滅道  是名第二根
第三根當知  諸漏皆永盡 證得真無漏  心慧善解脫
知我生已盡  及梵行已立 所作皆已辦  不受後有身
身心常寂靜  善攝護諸根 任持最後身  降伏魔所使

6.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0b
問:何故三無漏根亦無別體?答:此三即是九根攝故。九謂意根、樂喜捨根、信等五根。
1)此九根有位名未知當知根,有位名已知根,有位名具知根。
2)即見道位,修道位,無學道位,如次應知。
3)又在隨信、隨法行相續中,名未知當知根。
4)在信解、見至、身證相續中,名已知根。
5)在慧解脫、俱解脫相續中,名具知根。九根聚集隨位說三故無別體。

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1c
未知當知根,於未見諦而見諦增上。已知根,於已見諦,除煩惱過增上。具知根,於已除煩惱過,得現法樂住增上。由此各各於彼彼處有增上義,故說為根。

8.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2c
問:未知當知根云何?答:未見諦者、未現觀者諸學慧慧根及所有根,隨信、隨法行於四聖諦未現觀,能現觀,是謂未知當知根。此中,於四聖諦未已見故,名未見諦者。未已現觀故,名未現觀者。諸學慧慧根者,此說慧根及所有根。隨信行、隨法行,於四聖諦未現觀能現觀者,說餘八根。總此九根名未知當知根。

9.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3b
問:已知根云何? 答:已見諦者、已現觀者,諸學慧慧根及所有根,信解、見至、身證,於四聖諦已現觀,重現觀,是謂已知根。 此中,於四聖諦已見故,名已見諦者。已現觀故,名已現觀者。諸學慧慧根者,此說慧根及所有根。信解、見至、身證,於四聖諦已現觀。重現觀者,說餘八根。總此九根名已知根。

10.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3c
問:具知根云何?答:漏盡阿羅漢,諸無學慧慧根及所有根,慧解脫、俱解脫,能得現法樂住。
此中,漏盡阿羅漢諸無學慧慧根者,此說慧根及所有根。慧解脫、俱解脫,能得現法樂住者,說餘八根。總此九根名具知根。

1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九,T27410c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此苦聖諦我昔未聞,於此法中如理作意,由此便生眼、智、明、覺。此苦聖諦慧應遍知,我昔未聞,乃至廣說。此苦聖諦慧已遍知,我昔未聞,乃至廣說。集、滅、道諦廣說亦爾。此苦聖諦我昔未聞等,顯未知當知根。此苦聖諦慧應遍知等,顯已知根。此苦聖諦慧已遍知等,顯具知根。集、滅、道諦,各顯三根應知亦爾。

12.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五,T31685b
三根者,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云何末知當知根?謂於加行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諸根。
云何已知根?謂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已上,於一切有學道中所有諸根。
云何具知根?謂於無學道所有諸根。

13. 1)問:何等是根義?答:增上義是根義。
問:為顯何義?答:為顯於彼彼事彼彼法最勝義。
云何建立二十二根?謂能取境增上義,故建立六根。安立家族相續不斷增上義,故建立二根。為活性命事業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受用業果增上義,故建立五根。世間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出世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三根。T30614a
2)問:最後三根作何等業?答:能於現法趣證涅槃為業。T30614c
3)問:未知欲知根何義?答:修諦現觀者,從善法欲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
問:已知根何義?答:從預流果乃至金剛喻定,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
問:具知根何義?答:從初無學道乃至無餘涅槃界,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T30615c
4)問:未知欲知根誰所依處?答:證初、第二、第三沙門果之所依處。
問:已知根誰所依處?答:乃至金剛喻定、無學沙門果證之所依處。
問:具知根誰所依處?答:無間煩惱永斷作證、現法樂住、所依永滅之所依處。T3061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