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785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志?謂正志有二種:有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志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語?正語有二種:有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語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名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業?正業有二種:有正業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離殺、盜、婬,是名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命?正命有二種:有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如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方便?正方便有二種:有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念?正念有二種: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定?正定有二種: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世間、出世間
[論說]
略說一切八聖道支,二處所攝:一者、世間,二、出世間。其世間者,三漏、四取所隨縛故,不能盡苦;是善性故,能往善趣。出世間者,與彼相違,能盡眾苦。T30,865c
II.1.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經文]
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論說]
1)T25,312c:
世間正見中,說有布施,有罪福,有今世後世,有阿羅漢。信罪福故,能善布施。信有阿羅漢故,能善持戒、善禪定、善梵行。得正見力故,能善不嬈眾生。世間正見是無漏智慧根本。
2)T30,354a:
由三因緣修定行別---七定具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內定,心正一緣。謂趣入、安住、攝受因緣。若世間正見,了知定有施與等行,及此為依,了知居家迫迮、居家塵染等行,出離所引正思惟,名趣入因緣。既趣入已,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名安住因緣。於趣入因緣,安住因緣,及後方便作意隨行中,所有正精進、正念,名攝受因緣。
[解]又八正道的前七種行就是三種因緣,能令修行的人,內心安住在滅諦而得定,此時,以滅諦作為心的唯一所緣境。哪三種因緣?就是趣入的因緣,安住的因緣,攝受的因緣。什麼是趣入因緣?若是世間人的正確思想,就是明白世間上決定有因果的道理。若布施就能得大富,若持戒能得到人天果報,若修學禪定能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決定知道有施與、持戒、修定的因果道理,有現世,也有來生,有生死凡夫,還有聖人,就是世間的正見。這正見為依止,進一步知道,在家生活的空間很狹窄,因為被欲所困,而不是廣大無邊的自由的境界。在家生活的時候,欲使令你染污,不清淨。因為感覺到居家生活的苦惱,想要出離,引發出想要出家的正思惟。所以正見與正思惟,名為趣向、進入出家的因緣。什麼是安住因緣?既然出離煩惱的家,來到非家以後,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戒,叫做令身安住的因緣。什麼是攝受因緣?在趣入因緣與安住因緣,及之後以止觀作為方便,令心作意於止觀,隨時安住於止觀行。這三種狀況中,所有的正精進,正念,名為攝受、積聚聖道的因緣。
《披尋記》五二八頁: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等者:八道支中正定為後,前七道支為三因緣,能證彼定,是故此中建立七種。三因緣者:一、趣入因緣,二、安住因緣,三、攝受因緣。七種行者:謂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此七種行與得正定為三因緣,如文可知。於攝受因緣中,當知正精進、正念,遍一切位,從其最初勝善法欲出家受戒,乃至修習寐寤瑜伽,皆遍隨行故。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皆為正精進念之所攝受,是故名為攝受因緣。此中方便作意,謂即瑜伽作意,應知。
II.2.正見是聖、出世間…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T30, 0762c -正見差別
1.已得無漏真作意故,緣聖諦境一切無漏作意相應,名為擇法。
1)簡擇
-a.簡擇者,總取一切苦法種類為苦聖諦故。b.簡擇者,謂審定、解了。
2)最極簡擇
-a.最極簡擇者,各別分別取諸苦故,謂生苦、老苦等。
b.最極簡擇者,謂審定、等解了。
3)極簡擇法
-a.極簡擇法者,依此處所簡擇契經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
b.極簡擇法者,謂審定、近解了。前是尋求道,今是決定道。
復有差別: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近解了者,求已決定。
4)黠了
-a.黠了者,了知分別體故。b.黠了者,了知自相故。
5)通達
-a.通達者,通達所知事故。b.通達者,了知共相故。
6)審察
-審察者,謂能定取盡其所有、如其所有,先後漸次,倍增廣故。
7)聰叡
-聰叡者,先後漸次,於彼義中無忘失故。
8)覺、明、慧行
-覺者,謂堪能簡擇俱生之慧。
明者,謂習所得慧。 -慧行者,謂能受持、讀誦、問論、勝決擇等增上了別,即於彼義轉增明了,勤修習慧。
2.
-1)毘鉢舍那者,謂即於前所了別義,審觀察故。
2)涉入者,謂先尋思於所緣境,作意思惟,心涉入故。
3)納受者,謂即於彼能攝受故。
4)推尋者,謂取彼諸相故,謂尋求心。
5)極推尋者,謂取彼隨好故,謂伺察心。
6)最極推尋者,謂於得失推搆、尋思、極挍計故。
7)聖教為依而起尋求,說名尋思。
8)現量為依,說名思惟。
9)比量為依,說名分別。
3.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見?答:盡智、無生智。盡所不攝無學慧是名無學正見。
III.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1)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思惟?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尋求、等尋求、近尋求,推覓、等推覓、近推覓,令心於法麁動而轉,是名無學正思惟。
2)正思惟差別
涉入者,謂先尋思,於所緣境作意思惟心涉入故。納受者,謂即於彼能攝受故。推尋者,謂取彼諸相故。極推尋者,謂取彼隨好故。復有差別。推尋者,謂尋求心。極推尋者,謂伺察心。最極推尋者,謂於得失推構尋思極校計故。聖教為依而起尋求,說名尋思;現量為依,說名思惟;比量為依,說名分別。
IV.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1.T26,453a集異門論;
481c法蘊足論;
722a品類足論
云何無學正語?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除趣邪命語四惡行,於餘語惡行所得。無學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不行不犯。船筏、橋樑、堤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語業。是名無學正語。
2.T30,762c
-正語正業正命差別
厭離者,增上意樂,於遠離中起決定故。遠離者,謂從他邊受遠離故。隨離者,謂受已後,能隨守護彼尸羅故。還離者,謂誤犯已,即能如法而悔除故。從此已後,寂止律儀隨護尸羅。寂止者,由具忍辱柔和事故。律儀者,由具少欲、慈心等故。密護根門者,自然不作故。不作者,由他不作故。不行者,由正了知不現行故。不犯者,不由失念而現行故。橋梁者,由此為依,渡惡法故。船筏者,謂依對治,誓能運彼癡狂失道,令渡相違障礙法故。不喜樂者,謂於遠離增上意樂極滿足故。不違越者,謂於一切所學眾中無毀犯故,不棄捨故。不異違越者,謂於一分無穿穴故,不棄捨故。
V.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業?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惡行,於餘身惡行所得。無學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不行、不犯。船筏、橋梁、隄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身業,是名無學正業。
VI.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命?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於趣邪命、身、語惡行所得。無學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不行、不犯。船筏、橋梁、隄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身語業,是名無學正命。
VII.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勤?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是名無學正勤。
VIII.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論說]
1.T30,762c -正念差別
所言念者,謂住其心故。言等念者,謂等住其心故。如是廣說,應隨九種心住差別,如聲聞地當知其相。
《披》如是廣說等者:念有九種,謂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如次配屬九種心住差別,謂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陵本三十卷)
2.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念?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名無學正念。
IX.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1.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定?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無學正定。
2.T30,445a
-八支聖道
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答:諸聖有學已見迹者,由八支攝行迹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解]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
1)答:這一切聖人是有學的聖人,已經證入見道的境界,就是初果聖人。成就七覺支之後,還要繼續地用功修行,怎麼修行呢?就修屬於八聖道的行跡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行,有四種行;跡,有四種法跡。
a)就是無貪、無瞋、正念、正定。無貪、無瞋是成就戒的道路。受戒而能持戒清淨,就是因為不貪、不瞋的關係,所以戒增上學就會守護清淨。所以從無貪、無瞋就看出來戒清淨,它是戒清淨的跡。正念是增上定的行跡,成就增上定,就是因為有正念的關係,因為有正念就使令心能夠安住在所緣境不動。有正念,常念、數數憶念所緣境,心就不亂。正念是一種法跡。正定是正智的一種跡。
b)四種正行,就是苦遲通行、樂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速通行。苦樂都有遲、都有速。
b1)修行人如果成就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裏面修四念住的時候,因為定力淺的關係,想要得聖道就辛苦一點,就叫做苦遲通行,就是慢。根性若鈍的話,就會慢;根性若利也可能會快,苦也有遲、也有速。
b2)若是在無色界四空定裏面修四念住,他並不苦,因為無色界四空定裏面沒有苦。但是根性鈍的人,也是很慢才能得聖道;根性利,也就會很快;也有遲、有速的不同。若是得無色界的四空定,定力是很深,但是影響他的觀,使令觀不銳利,所以也可能使令他慢;若是他的根性利,也可能會快一點;所以這裏面也有遲、也有速。
b3)若是得到色界四禪的話,這是樂,也分根性有利、有鈍的不同。如果根性利,他會很快地得聖道,如果根性鈍也可能會很慢,所以苦樂都有遲、都有速。
2)已經見到聖道以後,由八聖道所攝的有四種正行、有四種法跡的正道,能夠沒有殘餘地斷除一切煩惱,對於解脫一切煩惱、見到真理,能夠究竟圓滿地成就。因為見到無我的真理,才能斷煩惱、得解脫。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真覺、若得彼已以慧安立如證而覺,總略此二,合名正見。由此正見增上力故,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名正思惟。若心趣入諸所尋思,彼唯尋思如是相狀所有尋思。若心趣入諸所言論,即由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若如法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於追求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缽及僧伽胝、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
[解]1)當知這個八正道裏面這個正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七覺支的那個時候,所成就的真覺,就是見到無我的真理,那是真實的智慧,是無分別的智慧,是根本智。若成就真覺之後,用後得的智慧,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你的真覺的境界,就是如你所證悟的真理,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來覺悟他人,這是後得智。根本智和後得智合起來,名為正見。
a)什麼是真覺?真實的覺悟,這是根本的無漏智,無漏智是根本的,後得智是由根本智流出來。所以對後得智來說,這個真覺是根本智。它是無漏智,根本智是清淨無染污的,叫無漏。對於苦集滅道的四諦理,成就無分別的智慧。
b)從根本智不間隔,就是出觀、出定的時候,就是後得智,是有分別。有分別的時候,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
b1)得唯法智,唯獨是正法沒有我可得,只是色受想行識,只是眼耳鼻舌身意,我是不可得。
b2)得非斷智,這一切法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因緣是相續下去,不會作善沒有善報,作惡沒有惡報,不是斷。
b3)得非常智,一切法都是有生滅變化,所以也不是常。有生有滅就是不常,相續所以是不斷。
b4)得緣生行如幻事智,非斷、非常的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如幻如化不真實。所以,這個時候,通達無我的空性、也通達緣生行是如幻如化,這都是聖人的智慧,凡夫這兩種智慧都沒有成就。聖人因為自己覺悟,能善巧地為別人宣說苦集滅道的道理,就叫做以慧安立。由他的智慧能把他所覺悟的道理表達出來,叫做安立。別的人跟他學習,也能如他所證,也可以覺悟、也能證得。當知此即後得無漏的智慧。可見八正道的正見,是包括兩種智慧,和七覺支的擇法覺支有一點不同,擇法覺支是根本智。
2)這位聖人有正見的強大力量的原因,他所生起的出離的思惟、無恚的思惟、無害的分別思惟,就叫做正思惟。沒有錯誤的成分在裏邊,就是因為有正見的力量,他生起的思惟都是清淨的,就是出離的思惟,就是沒有貪欲,也沒有恚、也沒有傷害人的這種分別心,這樣的分別思惟就叫做正思惟。什麼是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就是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尋和伺就是粗細的不同。若是這個聖人出定以後,心裏面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就是由無分別的境界趣入到有分別的境界的時候,心裏面也有尋思。他的尋思,彼唯尋思出離、無恚、無害分別相狀這樣的清淨的思惟,對人都是有利益而無有傷害。就是眾生觸惱他,心裏面還是清淨無染污。
3)假設這個聖人由不言說進入到言說的境界的時候,即由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的言論,叫做正語。他說出來的話都是合道理,但是不一定是好聽,是名正語。
4)因為身體還在,這位聖人還是有衣食住的這件事。他如法,不違背佛法,尋求衣服、飲食、或者諸坐臥的這些資具,還有病緣的醫藥、供身的什物,就是各式各式的用品。
a)於追求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一來一往,心裏面總是安住在清淨無染的情況下,而不會有染污。就是好的、壞的,心裏面總是平靜。
b)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缽、及僧伽胝、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這些差別的種種的情況,心裏面也都是清淨。
c)這些事情都辦完,回到他的住處,對於已經追求來的衣服飲食等事,他在他住處,也可能是有行有住、或者坐、或者是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解勞睡就是疲倦的時候打一個盹,解除勞倦的睡,這個睡是解勞。也是正知而住,這叫做正業。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正知而住,叫做正業。住時有五種業,一者、身業,二者、語業,三者、意業,四者、晝業,五者、夜業,有這五種不同。若行、若住、若坐,此言顯示住時身業。若語,此言顯示住時語業。若臥、若默、若解勞睡,此言顯示住時意業。若習覺寤,此言顯示住時晝業、夜業、身業、語業。
5)他很誠實地追求衣服飲食乃至食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就是不虛妄,不表示自己有道德,就是誠實地向人有所求,就叫做正命,如果其中有欺誑性就變成邪命。
若遠離攝正語、業、命,彼於證得無漏作意諸覺支時,先已獲得。問:何故此名聖所愛戒?答:以諸聖者、賢善、正至,長時愛樂,欣慕悅意我於何時當正獲得諸語惡行、諸身惡行、諸邪命事不作律儀?由彼長夜於此尸羅深心愛樂,欣慕悅意,故獲得時,名聖所愛。獲得如是聖愛戒已,終不正知而說妄語,終不故思害眾生命,終不故思不與而取,終不故思行欲邪行,終不非法求衣服等。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增上力故,於修道時,乃至所有語業、身業、養命事轉,亦得名為正語、業、命。依止正見及正思惟、正語、業、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進、出離勇猛勢力發起、策勵其心,相續無間,名正精進。成就如是正精進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能攝九種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
[解]1)若是遠離欺誑,就是實實在在、很誠懇、很真實地那樣的正語、正業、正命。那個修行人在七覺支的時候,就成就無漏的作意,一入定的時候,這個清淨心就現前。七覺支那個時候,在八正道之前就已經成就正語、正業、正命。什麼是遠離攝正語、業、命?即諸語惡行、諸身惡行、諸邪命事,不作律儀,就是得聖道的人的道共戒,此亦名為無漏律儀。因為得初果以後,他不到三惡道,因為不會有邪命的這件事,邪命的行為、欺誑人是要到三惡道受苦。得初果以上的聖人,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就表示他沒有三惡道的罪業,所以他的正語、正業、正命都是清淨,沒有欺誑性。
2)問:正語、正業、正命在三增上學裏邊是屬於增上戒。這個增上戒,又名為聖所愛戒,聖人對這個戒很愛護。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答:這一切成就聖道的人,都是非常的賢善,滅除各式各樣的煩惱,長時期地愛樂這個戒法,關於戒,非常的歡喜。這個聖人對因果有決定的信心,對於善惡果報有決定的信心。作惡會得惡報,心裏不歡喜;做善能得善報,心裏歡喜。所以,若是感覺持戒清淨,他生歡喜心。到佛的境界才能達到沒有過失,所以聖人還是有這樣的心情,總感覺自己持戒還不足,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什麼時候我才能成就語惡行、身惡行、邪命的事情,這個不作的律儀。在沒得聖道之前,在加行位的時候,他就於此尸羅,深心愛樂欣慕悅意,所以得入聖道的時候,獲得聖道的時候,名聖所愛。
3)得入聖道之後,獲得如是聖愛戒已,終不正知而說妄語,就是很分明地知道是這麼回事兒,但是說謊話,叫做正知妄語,聖人決定不這樣。決定不會故意地把眾生命殺害,決定不會故意地偷盜人家東西,決定不會故意地行欲邪行,決定不會非法求衣服等,這時候是得聖道以後,就是道共戒的這種事情。
4)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增上力故,聖人持戒是這樣有強大的力量,你怎麼樣地苦惱,他不犯戒。因為見道以後他就是這樣子,所以到修道的時候乃至到所有他的語業、身業、養命的事業這些事情現前的時候,亦得名為正語、正業、正命,也是這樣。初見道的時候成就聖所愛戒,所以到修道的時候,一樣也是聖所愛戒。
5)以正見、正思惟、正語業、正命為依止,不斷地老是這樣修行的人,對其他的事情,想要修八解脫、修殊勝的法門的時候,也是要有欲、也要有勤、也要精進和有出離的勇猛,還有勢力發起,勇猛的勢力發起這件事,他能夠策勵其心,相續無間斷,這叫做正精進。正精進修行一個法門的時候,還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還是不違背這些事。
6)成就這樣正精進的聖者,最初發心修四念住,到現在還是四念住。四念住就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的這些事情,由這樣強大的力量故,得無顛倒、沒有錯誤的九種行相所攝的正念,由這個正念成就九種行相的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就是有這樣的戒,也有這樣的慧,也有這樣的定,就是三學。
如是一切八支聖道,總立二種,謂無所作及住所作。無所作者,謂正語、正業、正命。住所作者,復有二種。謂奢摩他、毘缽舍那。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是毘缽舍那。正念、正定是奢摩他。
[解]這八支聖道是八支,但是也可以分為二種來表示它的意義。哪二種呢?謂無所作及住所作。
1)什麼是無所作?他自然就不會有邪語、邪業、邪命。因為,正見、正思惟的力量,自然不會有惡語業、惡身業、和這些不法的事情。
2)什麼是住所作?復有兩種,謂奢摩他、毘缽舍那。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這是毘缽舍那,就是修觀,精進地修觀,正見、正思惟都是觀。正念、正定,是止;這位聖者若得初果,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成功,還要繼續地修止觀,二果、三果乃至阿羅漢,阿羅漢還是止觀,他心裏面還是這樣修行。
如是清淨正語、業、命為所依止,於時時間修習止觀,能斷諸結無餘永斷,能得最上阿羅漢果。長時相續,名為修道,多時串習斷煩惱故。率爾智生名為見道,暫時智起,即能永斷諸煩惱故。由是因緣,正語、業、命於修道中,方始建立。由如是等,漸次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加行方便,是名菩提分修。
[解]1)像前面文說的,清淨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所依止,就是以戒律為所依止,就是安住在清淨的律儀裏面。他時時地還修習止、修習觀,能斷各式各樣沒有斷的煩惱,把所有的煩惱,沒有剩餘地都斷除。永久的斷,就是斷種子。煩惱都斷除,得到四果阿羅漢,阿羅漢果在四果裏面是最殊勝,所以是最上。
2)修道時間是很長,不會一下子就成功,叫作修道。因為得初果的聖人還有欲界的煩惱,也有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有愛煩惱、還有見煩惱,所以不是短時間就能斷掉,要長時間、不斷地修習,才能斷煩惱。這樣,有時候出定、有時候入定、有時候要和人說話,所以裏邊也有正語、正業、正命的這些事情。所以在八正道裏面有正語、正業、正命。
3)見道是什麼意思呢?忽然間,無我無漏的智慧出現,叫做見道。見道時間是很短,暫時,就是很短的時間,這個智慧現起,就是把見道所斷的煩惱完全斷掉,他在定裏邊一直地沒有出定,這裏面沒有同人說話的問題,沒有正語、正業、正命這種事情。由是因緣,正語、業、命,在八正道裏面才安立出來,在七覺支裏面沒有安立正語、正業、正命。
4)由前面這麼多的這一大段文裏面說到漸次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加行方便,努力地修行,以此為方便。方便,有的時候表示智慧,有的時候表示行動;這裏就是表示行動,努力修行的行動。這就叫做菩提分修。想修、菩提分修,合起來名為瑜伽修。
3.九種心住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鉢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鉢舍那品。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解]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缽舍那品。奢摩他就是屬於止,毘缽舍那就是屬於觀。有止的品,有觀的品,有這二種類別。若是這個心一境性,是屬於九種心住中的心一境性,那就是奢摩他品,就屬於止。若有四種智慧的觀察,那樣的心一境性,就是毘缽舍那品,就屬於智慧,有二種不同。九種心住是什麼意思呢?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解]怎麼叫做內住呢?
1)沒有修奢摩他的時候,心都是在外面色、聲、香、味、觸上,色、聲、香、味、觸,是我們的所緣境界,我們在那裡妄想分別,在那裡面做種種的顛倒迷惑的事情。現在修行的時候,就是從這外面的攀緣境界,攝錄其心,把它抓回來,把這攀緣的心抓住。攝,就是抓住它。錄,就是約束它,叫它不要亂動。把它捉回來,叫它不要動,是攝錄其心。如何攝錄其心?以念,它有一種力量,這個力量也很強大。以念防護其心。怎麼叫做防護其心?不要叫這一念心跑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上,在那裡跑來跑去。
2)繫在於內,繫就是把它綁住它,綁在內裡面,就是修奢摩他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把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繫是用繩子綁起來,表示要特別的努力才可以。3)令不散亂,叫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東想西想。
4)這時候是最初開始的時候,把你的心抓住它,令住於內所緣境上,不到外面散亂,故名內住。所以,選擇一個所緣境,把心從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抓回來,安住在所緣境這裡,就這樣叫內住。
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解]等住怎麼講呢?
1)就是最初一開始修奢摩他止的時候,把那一念心抓住,把它繫縛住。那個心從無始劫來習慣自由,東想西想,特別的粗。為什麼叫作麤?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時候,只是概略的認識,不是微細的境界,所以叫做麤。動,就是亂,這裡想一想,又跑到那個地方。
2)初開始內住的時候,正念的力量,不能使令這一念心等住、遍住,沒有這個力量。
a)什麼是未等住?若心不能安住平等捨位,就叫作未等住。平等,就是不散亂,也不惛沈。沒有修奢摩他的人,心不是惛沈睡眠,再不然就是散亂,東想西想,這是不平等。現在修奢摩他的時候,要使令心平等,就是也不惛沈、也不散亂,這時候就叫做平等。能安住平等捨位,就是把惛沈也棄捨,把散亂也棄捨,這個心明靜而住。但是初開始修行的時候,沒能達到這個境界,叫名未等住。
b)什麼是未遍住?若於所緣不能遍攝令住,名未遍住。若心安住在所緣境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可能安住在那裡沒有動;但是忽然間又跑,你不能普遍、不能夠時時的相續不斷地叫他安住不動,所以叫做不能遍攝令住。遍住,就是一秒鐘一秒鐘,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普遍的心裡面是明靜而住,就叫等住,亦名遍住。
3)初開始用功就是這個樣子,這樣的情形怎麼辦呢?次即於此所緣境界,
a)以相續的方法,就是要加強念力,叫它一秒鐘一秒鐘,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的相續的方法,叫它繼續的明靜而住,就是加強念力。
b)以澄淨的方法,若水混濁就是不澄清,叫它不要動,水就逐漸地澄清。這個心不是貪就是瞋,各式各樣的污濁都是污染,現在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沒有貪、瞋、痴的境界,就把所有染污的都排除。用功修行的時候,這個念心所,就是清淨的,念叫它進來;染污的把它排除出去,一方面繼續明靜而住;一方面叫所有的染污心都排除出,就叫澄淨方便。
c)挫令微細,強迫的叫這個心微細。微細,就是寂靜,叫它寂靜下來不要動亂。
d)遍攝令住,就是剎那剎那,一秒一秒鐘的,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的普遍的約束你的心,叫它明靜而住不要動亂,故名等住。
e)或是說,由無間殷重加行,令心相續無間斷,殷重就是加強正念的力量,令心相續明靜而住,住一所緣,是名相續方便。止息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隨煩惱,由是因緣令心清淨,是名澄淨方便。
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解]什麼是安住?這個修行人,雖然這一念心還能這樣內住、等住,然而由於正念失掉,心又跑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打妄想。怎麼辦呢?再把它抓回來,安置到內裡面的所緣境,這叫做安住。
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解]什麼是近住?就是開始靜坐的時候,應該這樣這樣親近念住,就是心裡面有這麼一個願望,我希望我坐在這裡,能夠接近定的境界,接近念住,就是定的境界。正念安住在所緣境,我希望我能夠與它接近,希望能成就這個境界。親近,就是與它接近。最初有這麼一個願,有這樣的念,我要成就,使令這個念住能現前。一次又一次的警覺你的心,再反觀我現在是不是安住在所緣境上,常常心裡要做這個念。不要叫這個心,跑到色、聲、香、味、觸上活動,故名近住。近住,就是數數作意,使令這一念心叫它安住在所緣境上。要反省自己我是不是親近念住呢?是不是打妄想呢?這就叫做近住。什麼是念住?要守護這一念心,使令於境不要有煩惱的染污,使令這個心清淨的安住在所緣境上,名為念住。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解]怎麼叫做調順呢?
1)就是靜坐的人,心裡面常常有種種相來搗亂、破壞奢摩他。哪些相?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十相。怎麼辦呢?這個修行人,先應該取那十個相為過患想。心裡面作念,說這是有過患。我在色聲香味觸相上虛妄分別,在貪瞋癡的虛妄分別,和男女相的虛妄分別,這是有過患。使令我墮落三惡道,使令我苦惱的事情,我一定要把它排斥出去,要這樣喝斥自己。
2)由如是想,就是取彼諸相為過患想,它叫我苦惱不得解脫。這樣作如是觀,它就有增上的力量故。於彼十種相折挫其心,強迫自己排斥出去這些虛妄分別,不令這個心在十相上流動散亂,故名調順。要這樣喝斥自己,做過患想的觀察的時候,這個煩惱散亂的力量就被調伏,心就能夠柔順,就能順於奢摩他,順於明靜而住。
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解]什麼叫做寂靜住呢?
1)前邊調順,色、聲、香、味、觸是前五識的境界,前五識與色、聲、香、味、觸、男、女相接觸的時候,當時會有貪、瞋、癡的煩惱現起,這是不靜坐的時候。靜坐的時候,前五識不與色、聲、香、味、觸接觸,只是第六識在靜坐的時候在活動,什麼活動呢?有種種的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這些有罪過的尋思,就是虛妄分別。還有貪欲蓋、瞋恚蓋,及疑等這五種蓋的隨煩惱,使令心裡面動亂,不得安寧。怎麼辦呢?心裡面有種種的惡尋思,有種種的蓋出現的時候,要喝斥自己。這些法都是有過患,使令我不得成聖道、不得解脫,把你停留在凡夫的境界,把你引到三惡道。這樣思惟有過患。喝斥自己。
2)這樣思惟過患,喝斥自己的時候,心就不同,就把這些惡尋思及隨煩惱停下來,不令心流散。這個時候,這些擾亂的煩惱賊就遠走,不再擾亂,心裡面寂靜。
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解]什麼叫做最極寂靜呢?正念又失掉,一失掉,諸尋思、隨煩惱這二種,暫時出現的時候,隨著這些惡尋思、這些隨煩惱一出現的時候,內心裡面立刻就覺知,能夠不忍受,立刻的就把他們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就是現在靜坐的程度,明靜而住的心裡面,暫時有一點染污,立刻就能把它驅逐出去,這就是進步。經過調順、寂靜,這兩個方法的調整、對治,煩惱的力量就減少。這個時候就能到達這個程度,立刻就能把它消滅出去,所以叫做能不忍受,尋即除滅、除遣、變吐。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解]怎麼叫做專注一趣呢?這個時候沒有那二種的現行,靜坐的時候,心裡面一直是明靜而住,所有的這些惡尋思、這些煩惱都不出現。前面的最極寂靜還是出現,出現立刻能消除;現在專注一趣,就是有加行、有功用,就是正念在所緣境上安住不動,叫做加行。有功用,就是要勇猛精進。這個時候,就能達到無缺、無間,在時間上,完全是明靜而住,在內心的止觀情況上看,也沒有雜亂的妄念來侵犯。這個時候,這個明靜而住的三摩地,能相續不間斷的下去,就是專一的住在所緣境上。正念剎那剎那都是安住在所緣境,就是專注一趣。一趣,就是一個所緣境上。
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解]云何等持?
1)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修,是開始。開始以後不斷的這樣用功叫習。一次又一次的這麼樣的修習,多修習,就是不斷的重覆,一次又一次的這麼修習。以此為因緣,常常這樣子修行,最後就得到一種境界,無加行,心裡面不需要作意。無功用,也不需要特別的精進勇猛。任運轉道,正念一提起來,自然地就是清淨、自然地就是明靜而住,這麼樣相續下去,叫做轉。
2)由於達到這麼一個境界,不須要加行,不須要心裡面要有意的安住在所緣境,叫它明靜而住,不須要。不由功用,也不需要特別的精進、勇猛,而內心的等持,任運相續,無散亂轉,這時候心裡面也不惛沈也不散亂,這樣相續,這叫做等持。等,就是也不惛沈也不散亂,明靜而住叫做等。這個明靜而住的境界能保持住,一切時都相續,叫做持。這是九心住,由開始降伏散亂心,到最後無散亂轉,有九個次第,這是欲界定。欲界定想得到很難,但是失掉很容易。得到欲界定,還要繼續努力就能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以後,得到色界初禪也容易。所以,最難的是得到欲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