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雜阿含601經



雜阿含60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1)時,彼天子說偈問佛:「薩羅小流注,當於何反流?生死之徑路,於何而不轉?世間諸苦樂,何由滅無餘?」
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眼耳鼻舌身,及彼意入處,名色滅無餘,薩羅小還流,生死道不轉,苦樂滅無餘。」
3)時,彼天子復說偈言:「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1)齊何泉止息?於何逕不通?世間諸苦樂,何處無餘滅?
2)若於是處所,眼耳及與鼻,舌身意名色,永滅盡無餘。
3)齊此泉止息,於斯逕不通,世間諸苦樂,是處無餘滅。
1-1)云何為泉?謂六觸處。何以故?譬如泉池能生諸水,水所繫屬,堪任觸用。又能存養男女大小,下及禽獸,乃至一切未盡枯竭。六內觸處,亦復如是。一切愚夫,六境界觸之所觸用,又能存養,乃至是中諸貪愛水,未盡枯竭。
1-2)云何為逕?逕有二種,一煩惱逕,二者業逕。此中逕者,意明因義。
1-3)云何苦樂?謂或於現法六種觸處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或於後法煩惱攝持妙行惡行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
1-4)於何處所,如是六處及名色等,無餘滅盡?謂無餘依涅槃界中。若諸異生,泉逕苦樂,一切無缺,亦未有捨。若諸有學,缺而未捨。若諸無學,逕及當來所有苦樂,亦缺亦捨,不復現行。泉及現法所有苦樂,亦缺亦捨,有餘依故,猶復現行。是故無餘涅槃界中,說彼一切無餘盡滅。

1)齊何泉止息?於何逕不通?世間諸苦樂,何處無餘滅?
2)若於是處所,眼耳及與鼻,舌身意名色,永滅盡無餘。
3)齊此泉止息,於斯逕不通,世間諸苦樂,是處無餘滅。
1-1)云何為泉?謂六觸處。何以故?譬如泉池能生諸水,水所繫屬,堪任觸用。又能存養男女大小,下及禽獸,乃至一切未盡枯竭。六內觸處,亦復如是。一切愚夫,六境界觸之所觸用,又能存養,乃至是中諸貪愛水,未盡枯竭。
[]什麼是泉?這是譬喻生命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的事情。為什麼以泉譬喻六觸處?譬如泉池能湧出來很多的水,屬於泉池的水堪任碰觸、受用。泉池湧出來的水,又能夠使令衆生能生存、能長養,能存養男、女,或者大人,或者是小孩,下及到禽獸,乃至一棵樹、一朵花,都需要有水的長養,乃至到一切的生物,只要本身沒有枯竭,就需要水的長養。六內觸處也是這樣子。一切愚夫都願意這樣觸,希望從色聲香味觸法上得到喜樂,內心裏面有這種好樂,所以就這樣散亂。從色聲香味觸法上得到喜樂的時候,能使令生命體能繼續存在下去。就是悅意觸能使令身體諸根得到長養。日常生活一切事情,都是不能離開六觸處。六觸處是泉,發出來貪愛煩惱,就是泉裏面流出水,水譬喻貪愛的煩惱。不遇見三寶、佛法的時候,水是沒有辦法枯竭,一直是存在,就像泉裏面湧出水似。
《披尋記》六四七頁:水所繫屬堪任觸用等者:水所攝故,名所繫屬。身根所取,堪任受用,是名觸用。或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存養。
[]水所繫屬堪任觸用等者:泉是水所攝,一切生物都是水所攝。而且能為身體所領受而發生作用,叫做觸用。或者說觸用,和存養的意思相同。飲食水以後,壽命得存,是名存養。
《披尋記》六四七頁:六內觸處亦復如是等者:六內觸處,譬如泉池;能生貪愛,譬能生水。一切愚夫,六境界觸,譬如水所繫屬。云何名為六境界觸?謂色乃至法為緣,所生諸有漏觸。一切愚夫貪愛為緣,即於此觸喜樂受用,名所觸用。由喜樂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名能存養。

1-2)云何為逕?逕有二種,一煩惱逕,二者業逕。此中逕者,意明因義。
[]什麼是徑?徑是人行道,徑有二種,一個是煩惱徑,二是業徑。這二種道,從這條道路能到果報。六觸處是個果報,由煩惱和業招感來,所以說徑有二種。這裡的徑,就是六觸處的因。為什麼會有六觸處?由這兩種因得來。得來六觸處之後,又會發出來這兩種徑,將來再得果報。

1-3)云何苦樂?謂或於現法六種觸處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或於後法煩惱攝持妙行惡行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
[]什麼是苦樂?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上面有六種觸處,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觸和外六觸處相接觸的時候,就生出來苦、或者樂。安受,就是平安,令人滿意的覺受,這就是喜受。若在第六識來說,就是喜受。受所攝,就是前五識,前五識也是屬安受,就是樂受。或者說,前五識滿意的受叫作樂受,第六識滿意的受叫喜受。這個樂受和喜受是相似、是同類,所以叫作受所攝。或者說身心是受所攝,喜受、樂受是心所法,但是也有心、有身體,還有其他的諸相關的事情,就叫做受所繫屬。或是不安受受所攝,不安就是苦惱的境界,在第六識叫做憂受,前五識受叫做苦受,這是不安的受受所攝。或是將來的色受想行識,屬於煩惱,不是無漏。以福行、不動行的妙行,惡行為緣所生,或者是安受受所攝,或者不安受受所攝。

1-4)於何處所,如是六處及名色等,無餘滅盡?謂無餘依涅槃界中。若諸異生,泉逕苦樂,一切無缺,亦未有捨。若諸有學,缺而未捨。若諸無學,逕及當來所有苦樂,亦缺亦捨,不復現行。泉及現法所有苦樂,亦缺亦捨,有餘依故,猶復現行。是故無餘涅槃界中,說彼一切無餘盡滅。
[]到什麼境界,如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及名色等有漏的果報,能夠沒有殘餘的、全部的滅盡呢?就是苦諦,什麼時候能夠滅盡呢?就是最後得無餘涅槃的時候,有漏的色身就全部滅盡。假設這個人是凡夫,泉是具足,徑也是具足。六觸處是具足,煩惱徑和業徑也是具足。或者受苦、或者受樂,也是具足,都沒有缺少,也不能捨。因為沒有修學聖道,樂不能捨,苦惱也不能捨。若是諸有學泉、徑、苦樂,有所缺、不具足,但是也沒有完全棄捨。若是已經得到四果阿羅漢的無學的聖人,六觸處發出來的煩惱徑和業徑沒有,不再有煩惱,也不再造生死業。因為他遇見一切境界,內心不虛妄分別,所以沒有徑,當來的所有的苦樂也完全沒有,也不再有這種活動。阿羅漢還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也是有苦、有樂。若入定的時候,這些由觸而來的苦樂沒有,所以亦缺亦捨。但是,出定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也還是有苦樂,所以叫做猶復現行。因為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現在的生命體還在,雖然是沒有煩惱、業,但是果報還存在,叫做有餘依。依,指生命體,還是存在。是故無餘涅槃界中,說彼一切有漏的惑業苦完全都息滅,只是真如的境界。
《披尋記》六四八頁:若諸異生至亦未有捨者:謂諸異生煩惱具縛,是名無缺。諸纏現行,名未有捨。
若諸有學缺而未捨者:謂彼六種有學聖者,從預流果乃至第六阿羅漢向,由不具縛,故名為缺。修所斷縛,猶復現行,是名未捨。
[]由不具縛,故名為缺。因為見煩惱斷除,愛煩惱也斷除多少,不具足,故名為缺。修道所斷的煩惱還存在,就是初果還有欲界的愛煩惱沒斷,乃至到色界、無色界的這些愛煩惱也沒有斷,猶復現行,是名未捨。
《披尋記》六四八頁:若諸無學至猶復現行者:此說有餘依位無學阿羅漢果煩惱及業,苦因永盡,永不現行,是名亦缺亦捨。又於煩惱所攝當來苦果亦不更生,是名不復現行。內六觸處,及彼隨緣所生苦樂,於現法中,由心解脫及慧解脫,貪愛無明皆永斷滅,說名亦缺亦捨。然六觸處及與苦樂未任運滅,是故說言猶復現行。
[]若諸無學至猶復現行者:此說有餘依位無學阿羅漢果,煩惱和業是苦因,苦因永久沒有,永不現行,是名亦缺、亦捨。又於煩惱所攝當來苦果也沒有。永不現行,是指現在不現行。將來也不更生,是名不復現行。現在阿羅漢還有六觸處,及由內外六觸為因緣所生苦樂。由於戒定慧的力量,慧解脫、心解脫,貪愛無明皆永斷滅,說名亦缺亦捨。但事實上,眼耳鼻舌身意還在,若不入定的時候,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也還是有苦樂,所以叫做猶復現行。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於現法中因及苦樂,於後法中因及苦樂,於無餘依涅槃界中皆悉永滅。當知是名此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於現法中因及苦樂,於後法中因及苦樂,這二種苦樂於無餘依涅槃界中皆悉永滅,當知是名此中略義。略義其中一個就是聖道,雖然沒入無餘涅槃,但是在心解脫、慧解脫的境界裏面,也等於是入涅槃,一切的苦樂都不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