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1100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釋氏石主釋氏聚落。
時,有尊者善覺,晨朝著衣持鉢,入石主釋氏聚落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壇置右肩上,入林中,坐一樹下,修晝正受,作是念:「我得善利,於正法律出家學道;我得善利,遭遇大師如來、等正覺;我得善利,得在梵行、持戒備德賢善真實眾中,我今當得賢善命終,於當來世亦當賢善。」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石主釋氏聚落,有聲聞弟子名曰善覺,著衣持鉢,……如上廣說,……乃至賢善命終,後世亦賢,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大身,盛壯多力,見者怖畏,謂其力能翻發動大地,至善覺比丘所。善覺比丘遙見大身勇盛壯士,即生恐怖,從座起,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著衣持鉢,……廣說如上,……乃至賢善命終,後世亦賢,見有大身士夫,勇壯熾盛,力能動地,見生恐怖,心驚毛竪。」
佛告善覺:「此非大身士夫,是魔波旬欲作嬈亂,汝且還去,依彼樹下修前三昧,動作彼魔,因斯脫苦。」時,尊者善覺即還本處。至於晨朝,著衣持鉢,入石主釋氏聚落乞食。食已,還精舍,……如上廣說,……乃至賢善命終,後世亦賢。
時,魔波旬復作是念:
「此沙門瞿曇住於釋氏,有弟子名曰善覺,……如上廣說,……乃至賢善命終,後世亦賢,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復化作大身,勇壯熾盛,力能發地,往住其前。善覺比丘復遙見之,即說偈言:
「我正信非家而出家學道,於佛無價寶,正念繫心住。
隨汝變形色,我心不傾動,覺汝為幻化,便可從此滅。」
時,魔波旬作是念:「是沙門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云何修作意?謂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於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由一境性、及淨諸障,離邪加行,學正加行。彼應最初作如是念:我今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當勤修習四種作意。何等為四?一、調練心作意;二、滋潤心作意;三、生輕安作意;四、淨智見作意。云何調練心作意?謂由此作意,於可厭患法,令心厭離,是名調練心作意。云何滋潤心作意?謂由此作意,於可欣尚法,令心欣樂,是名滋潤心作意。云何生輕安作意?謂由此作意,於時時間於可厭法,令心厭離;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已;安住內寂靜、無相、無分別中,一境念轉。由是因緣,對治一切身心麤重,能令一切身心適悅、生起一切身心輕安,是名生輕安作意。云何淨智見作意?謂由此作意,於時時間即用如是內心寂靜為所依止,由內靜心數數加行,於法觀中修增上慧,是名淨智見作意。
[解]怎麼叫修作意呢?初發心修學聖道的人,開始修聖道的時候。於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由一境性、及淨諸障、離邪加行、學正加行。什麼是如是所安立普遍相?前面說五處,就是護養定資糧處、遠離處、心一境性處、障清淨處、修作意處,這叫作普遍相。對於佛陀這樣安立的普遍相裡面,由一境性,就是得到或者是欲界定的等持,或者未到定地、四禪八定。及淨諸障,前面說四種障,遠離邪加行,學習正加行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應該這樣想,我今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當勤修習四種作意。什麼是斷喜樂?世間上的富貴榮華的事情,富貴榮華被人家搞垮就衰損,或者是沒有搞垮還是很興盛,雖然世間上的事情,衰損也好、興盛也好,都是可厭患,不是可愛的事情,應該精進,歡喜修學聖道,斷除世間上可厭患的事情,這叫斷喜樂。哪四種作意呢?一、調練心作意,二、滋潤心作意,三、生輕安作意,四、淨智見作意。
1)怎麼叫做調練心作意呢?這位禪師由於修行此作意,怎麼樣修習呢?於可厭患的事情,心裡面對它應該生厭離心,時常地在奢摩他裡面,作意厭離此種事情。就是心裡面時常地思惟它的過患,把厭離心發動起來。心原來顛倒迷惑,把它調轉過來,叫它心裡面厭患它,這叫做調練心作意。
2)怎麼叫做滋潤心作意呢?由於這位禪師心裡面常常這樣觀察,怎麼觀察呢?就是對於可以歡喜、可以尊重的事情,但是原來對這種事情,沒有興趣,不歡喜;可是因為學習,有正知正見的時候,要改變自己,就是令心欣樂,時常地思惟這件事是有功德的,令我們轉變凡夫的境界,成為聖人。這樣發歡喜心,這件事它能令我轉凡成聖,對它應該生歡喜心,時常思惟它的功德,是名滋潤心作意。
3)這位禪師這樣學習,從這個時候到那個時候,於可厭惡的事情,常常地作意令心厭離。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使令心歡喜這件事,歡喜戒定慧。厭惡可厭惡的事情,歡喜可歡喜的聖道,這樣的心情就是發願,就是修學聖道開始的前方便。有這樣的願以後,調轉自己的心,安住在寂靜不要動亂,心裡面能夠沒有相,沒有色聲香味觸、貪瞋痴男女的相。無分別中,不要分別欲尋思、恚尋思的分別。一境念轉,心就是安住在一個境界上,相續不斷地明靜而住,應該這樣。由於時常地訓練這一念心,不要顛倒妄想,叫它明靜而住的關係,逐漸地就消除一切身麤重和心麤重。麤重是什麼意思呢?是沒有堪能性,沒有這個能力。沒有什麼能力呢?就是沒有修學聖道的能力。現在常常地靜坐,就把這個無堪能性,逐漸地消除;有身堪能、心堪能,就是能令一切身心適悅,生起一切身心輕安。時常地靜坐,就能使令身和心適悅,感覺到舒服。初開始感覺到舒服,逐漸地就生起輕安樂。先生起心輕安樂,而後生起身輕安樂,生起輕安樂,就表示得定,最低限度得未到地定。身體有輕安樂,這個時候身心有堪能性,有堪能調伏煩惱、堪能得聖道、堪能夠利益眾生。是名生輕安作意。
4)什麼是淨智見作意?生輕安作意,只是成就止,也就是得未到地定,還應該再學習淨智見作意。怎麼樣學習呢?謂由此作意,於時時間,不要懈怠,用所成就的內心寂靜為所依止,所依止就是住處,就是用內心寂靜為住處、為基礎。由於成就內心的寂靜,由這個寂靜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修行。怎麼修行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於法觀中,就是苦集滅道四諦。修增上慧,修習這個殊勝的智慧,就是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些智慧,是名淨智見作意。在內心寂靜的基礎上,繼續地修無我觀,這就是使令你的智見得清淨,沒有我、我所的執著,就得聖道,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什麼是淨智見作意?智慧就是見,智慧是決斷,見是推求。由於觀察推求,而得到這樣的智慧,主要是指無我的智慧。從文字的佛法,學習什麼叫做無我?事實上心裡面還是有我、我所,現在由於在奢摩他裡面,時常地修無我觀,就使令文字上,無我的智慧得清淨,真實地證悟無我的道理,而在內心裡面沒有我、我所的執著,貪瞋痴也逐漸地輕微,所以叫做淨智見作意。
1.可厭法
彼修行者,於時時間於可厭法,令心厭離;如是於漏及漏處法,能令其心生熱、等熱,生厭、等厭。何等名為可厭患處?略有四種可厭患處。謂自衰損及他衰損,現在、會遇、正現前時,如理作意數思惟故,成可厭處。若自興盛及他興盛,過去、盡、滅、離、變壞時,如理作意數思惟故,成可厭處。
[解]1)這位禪師,於時時間,觀察老病死,是可厭惡的,令心厭離。因為時常的觀察可厭惡的法,思惟它的過失,這樣的修行之後,內心裡面就起變化,什麼事情呢?對於漏及漏處法,漏就是煩惱,漏處法就是生煩惱的因緣。對於這個事情,生厭惡心,這是苦惱的境界,就是生熱。等熱,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它就是火,能令我苦惱。
a)什麼是漏?比喻煩惱,漏就是人生瘡,瘡往外流膿、流血。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瘡,從眼耳鼻舌身意,流出來貪瞋痴的煩惱,所以也叫作漏。
b)什麼是漏處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有不如理作意,隨順煩惱的生起。這些生煩惱的因緣,名漏處法。
c)什麼是熱等熱?這些煩惱和生煩惱的因緣,就像火似的,能夠燒惱自己的心,就是熱。遍燒惱,就是普遍的都感覺到不合適,時常地、普遍地感覺到燒惱,感覺到被火燒,就是等熱。
d)什麼是厭等厭?這個修行人對於這件事,心裡面生煩惱這件事,深深地看見這是有過失、有災患的,心自動地生起棄背煩惱的心情,這叫作厭。厭還有三種不同,就是觀察一切法是無常的,一切法是苦的,是變壞法故,這叫作等厭。
2)何等名為可厭患處?略有四種可厭患的地方。是哪四種呢?
a)第一種是自衰損,第二種是他衰損。自衰損,可意的事情,滿意的事情給破壞,身體健康是我所滿意,忽然間身體不健康,這是衰損。老、病、死的事情,都是這樣子。他衰損,不是我衰損,別人有這種事情。這個衰損的事情,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是現在與這個衰損的事情相會遇,倒楣的事情正現前的時候,這叫作自衰損或他衰損。這些不如意的事情現前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法呢?應該如理作意,根據經論上佛菩薩的法語,來觀察這件事,而且應該一次又一次的思惟,這件事就成為可厭煩的地方。
b)若自興盛,及他興盛,這是第三、第四可厭患處。若自興盛,若自己滿意的事情正現前時,及他人滿意的事情正現前的時候,這都是叫作興盛。這些興盛的事情是過去時候,所以站在現在的立場來看,這些興盛的事情滅了。離,與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有距離,因為不是現在。變壞時,就是這些興盛的事情,轉變、破壞、沒有。你能夠如理作意,數數的思惟興盛的事情,及他興盛的事情,這是一個可厭患的地方,而且要數思惟才能夠厭患。
2.可欣法
即彼行者,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如是於彼生欣樂故,能令其心極成津潤,融適澄淨。何等名為可欣尚處?略有三種可欣尚處。一者、三寶;二者、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三者、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
[解]1)什麼叫作可欣尚法呢?即彼行者,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譬如說三十七道品,這是一個可歡喜的事情;但是我原來的心情,並不是那麼積極的歡喜,現在應該令心欣樂,時常地思惟它的功德,心裡就會生起歡喜。
2)如是對聖道生歡喜心的關係,今天也這樣思惟觀察,明天也這樣思惟觀察,就能夠使令自己的心極成津潤,被這些可欣尚法的威力所滋潤。有什麼好處呢?融適澄淨,融就是消遣,消遣出去一切的污染。適,就是歸,歸於澄淨,歸於清淨,能令自己身心清淨。
3)什麼是可欣尚的境界呢?簡單的說,有三種值得我們特別歡喜的地方。一者、三寶,佛寶、法寶、僧寶。二者、學處清淨、尸羅清淨,就是所應學的這些清淨的戒律。分兩句,學處清淨,是初受戒的時候;尸羅清淨,是受戒以後,能夠持守,令他身心清淨。這是可欣尚法,就是戒律。三者、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這也是一個可欣尚法,就是對於自己在佛法裡邊,所歡喜的聖道,自所證差別,深深的相信,這個聖道是能斷煩惱,能見真理的,是真實不虛。對於修學聖道,能斷惑證真,這件事心裡面很勇猛,而不怯弱。
云何隨念三寶令心欣樂?謂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蒙如來應正等覺為我大師。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善說法毘奈耶中,我得出家。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我與諸具戒、具德,忍辱柔和、成賢善法,同梵行者共為法侶。我今當得賢善命終、賢善殞歿,當得賢善趣於後世。如是名為隨念三寶,令心欣樂。
[解]云何隨念三寶的功德,令我們的心,對三寶發歡喜心呢?
1)謂我應該這樣的警覺,我現在能夠獲得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呢?就是我能夠得到佛陀的慈悲,為我作大師,所以這個是一個大善利。
2)我今善得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大利益呢?謂善說法毘奈耶中,一個法、一個律,在這個地方,我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出家,做比丘、做比丘尼。
3)我今善得如是大利,得什麼大利呢?謂我與諸具戒、具德,這個比丘、比丘尼,具足清淨戒、具足定慧的功德。忍辱柔和,在大眾裡住,他能夠忍受他人的羞辱;而他的性格不粗暴,特別的柔和。成賢善法,這位比丘、比丘尼,成就賢善法,就是聖人的功德。同梵行者,共為法侶,這些同修聖道的人,和我做好朋友;我一出家,這些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共為法侶。
4)我現在已經出家,在這三寶裡面生活,我應該在三寶裡面有所成就,能斷惑證真,能成就阿羅漢道。賢善命終,心裡面沒有貪瞋痴,貪無餘斷、瞋無餘斷、痴無餘斷,成就大智慧的境界。這樣的人,臨命終的時候,是很安詳自在的,所以是賢善的命終。賢善的殞沒,得阿羅漢叫作賢善命終;如果得三果、得二果、得初果的時候,就是賢善殞沒,就是雖然是死,死得很好,心裡面正念分明,沒有煩惱的現行,所以叫做賢善殞沒。當得賢善趣於後世,如果是沒得阿羅漢道,不能入涅槃,由初果、二果、三果都是這樣。但是這個時候,心裡面也是有無漏的聖道,得到賢善的聖道,就是來到後世的時候,心裡面也還是有聖道。前面這一段文,這就是隨念佛寶、法寶、僧寶,使令心裡面歡喜。我在這樣的境界裡面出家,修學聖道,心裡面歡喜。什麼是賢善命終?就是沒有見煩惱、沒有愛煩惱,所以死亡的時候,是賢善的境界。
云何隨念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令心欣樂?謂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於如來、應、正等覺大師、善說法毘奈耶、善修正行聲聞眾中,我得與彼同梵行者,同戒、同學,同修慈仁身、語、意業,同其所見,同所受用。如是名為隨念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令心欣樂。謂無悔為先,發生歡喜。
[解]怎麼叫做隨念學處的清淨、尸羅清淨?我現在能得到,能成就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利益呢?謂於如來、應、正等覺大師,善說法毘奈耶,善修正行,我在這樣的清淨的大環境裡面,能修行八正道。聲聞眾中都是修八正道。我和這些聲聞人,是同修梵行的人。同戒,戒和同修,都是一樣的戒。同學同修慈仁身語意,還能夠共同的學習慈悲仁愛的身語意,身也是慈悲、語也是慈悲、意也是慈悲,三業都是這樣。同其所見,我和這些聖人,同是一個見地,他們也是觀法無我,我也觀法無我,但是他們是成功的人。同所受用,共同地受用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是六和敬。就是戒和同修,同修慈仁的身業,慈仁的語業,慈仁的意業,這是身語意業都是和的。同其所見,這是見和同解,就是共同的有無我論的思想。同所受用,就是財,利和同均。前面這段文所說的話,也就是隨念學處清淨、尸羅清淨,能這樣憶念:我受戒的時候清淨,受戒以後我又能持戒清淨,心裡面發歡喜心。因為持戒就沒有悔。如果犯戒,就會後悔,就有憂惱;現在因為無悔,開始的時候原先就是持戒清淨,我沒有犯戒的過失,心裡歡喜。
云何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處令心欣樂?謂作是念我今有力、有所堪能,尸羅清淨,堪為法器,得與如是同梵行者同清淨戒,得與有智正至善士同其所見,我有堪能精勤修習如是正行於現法中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由是令心生大歡喜!如是名為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處,令心欣樂。又,由前後勇猛精進,已得安住所證差別;由隨念此,復於後時所證差別,深生信解,令心欣樂,是名異門。
[解]云何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處,令心欣樂?
1)用自己現在的智慧,能知道自己在佛法僧裡面,所成就的各式各樣的功德。對於聖道,我深深的生起信心,我也可以得聖道,心無怯弱。處,欣樂之處,令心欣樂,你能在這個地方,使令心生歡喜心。
a)這個修行人,因為持戒清淨,所以心裡有這個想法:我今有力量,什麼力量呢?有所堪能。什麼呢?我決定能持戒清淨,我這個清淨的身語意業,可以做為載道的器具,堪為法器。
b)我能夠和這些同梵行的人,共同的持清淨戒。
c)我又能夠與有智慧正至善士,我的所見與他是相同的。正至,就是至正。正就是法性,至就是達到法性這裡,就是與法性相應的聖人,從初果到四果都是這樣。
d)我持戒清淨,所以有這個能力能精進地修學如是正行,就是四念處。
e)於現法中,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就是現在,能得未得的初果,能觸未觸的二果三果,能證未證的四果。還沒得四果,但是思惟自己持戒清淨,將來能得四果,這樣思惟的時候,心裡生大歡喜。如是名為於自所證的差別,我將來能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深深的相信,我有這種堪能性,不會說我不能得聖道,雖然沒得聖道,認為自己能得聖道,心裡就生歡喜。
2)又,由於初發心的時候,勇猛精進的學習佛法;以後又相信自己能得聖道,都會勇猛精進。這個人能夠安住在這樣清淨信心的境界裡邊,還有種種不同的功能。由於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這樣憶念,我在佛法裡面,能得到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所證的差別,深生信解,心裡面也歡喜。什麼是異門?就是對於三寶,是三個門。由於念,持戒清淨這裡面有六和敬;又由於前後勇猛所證的差別,這些事情就叫做異門,有這麼多的門,可以悟入聖道。
3.明修習
彼修行者,於可厭法調練其心,於能隨順諸漏處法有厭患故,令心不向,違逆、棄背、離隔而住;於可欣法悅潤其心,於出、於離所生諸法有親愛故,令心趣向、附著、喜樂,和合而住。如是彼心,由厭由欣二種行相,背諸黑品,向諸白品,易脫而轉。其心如是背諸黑品,由調練心作意故。向諸白品,由滋潤心作意故。於時時間依奢摩他內攝持心,由生輕安作意故。於時時間於法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由淨智見作意故。如是彼心,於時時間為奢摩他、毘鉢舍那之所攝受,堪能與彼一切行相、一切功德作攝受因,經歷彼彼日夜剎那臘縛須臾,逮得勝進。
[解]1)彼修行者,於可厭法調練其心,於能隨順諸漏處法有厭患故,對於煩惱和煩惱因緣有厭患故。使令他的心,不趣向這煩惱染污,違逆煩惱的染污,棄背煩惱的染污,和這些染污法有距離這樣住。
2)對於可歡喜的佛、法、僧,和聖道,這是可欣慕的法,用它來滋潤自己的心。對於修學聖道能夠出,已得聖道就能離染污的境界;在出的時候是因,在離的時候是果。對於出、離所生諸法的功德,有親愛心。現在還沒得聖道,因為生歡喜心,心裡面就趣向於聖道;心裡面常常有加行,有聖道的氣氛。有聖道的喜樂與心和合而住。
3)前面這一段文說的情形,這位禪師的內心,因為心裡面厭惡這些有過失的法,因為歡喜這些有功德的法門。厭和欣這二種形相,使令它能棄捨一切有過失的事情;心裡面念念趣向於清淨功德法。易脫而轉,有二個解釋:一個是用厭離心、背棄心,棄捨一切染污法,心裡面念念趣向於清淨的功德法。用一個厭、一個欣,來熏習自己的心,使令心容易解脫一切煩惱,而成就聖道,叫作轉。第二個解釋,我們沒有修行的心,長夜歡喜雜染法。今得轉變,令清淨故,這叫作易脫而轉。
4)那個修行人的內心是這樣棄捨這一切黑品,因為時常的調練心作意,所以能夠背諸黑品。由於背諸黑品,所以能夠向諸白品,因為用白品來滋潤其心作意。於時時間,依奢摩他內攝持心,向裡面攝持其心,令他不要向外攀緣,因為常常靜坐,修奢摩他的關係,所以內心裡面有這樣的相貌。於時時間,對於色、受、想、行、識的法,思擇是苦、空、無常、無我,思惟不淨。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是四種慧行。四種慧行,就是能清淨你的智慧,能清淨你的見地的作意故,所以有這件事。
5)像前面這個文的說明,就可以知道彼禪師的內心裡面,於時時間,為奢摩他的止、毘缽舍那的觀所攝受、所熏習、所栽培。所以這時候有堪能,與彼一切加行的事情,及一切由加行而成就的功德,作為攝受因。能這樣修行,就是能成就一切行相,能成就一切功德,能成就這樣的聖道之因。時時的為奢摩他的止、毘缽舍那觀的熏習,在經歷彼彼日夜,那樣的、那樣的,一天也和這個初夜、後夜,和剎那剎那的和臘縛和須臾,逮得升進,成就進步。用功相應的時候,一天一天都感覺到有進步,昨天心裡面還有執著,今天這執著沒有,那就是很明顯的有進步。
譬如黠慧鍛金銀師或彼弟子,於時時間燒鍊金銀,令其棄捨一切垢穢;於時時間投清冷水,令於彼彼莊嚴具業,有所堪任,調柔隨順。於是黠慧鍛金銀師或彼弟子,以其相似妙工巧智,善了知已;用作業具,隨其所樂莊嚴具中,種種轉變。
[解]1)譬如有智慧的鍛鍊金與銀的師傅,或那個金銀師的徒弟,他在工作的時候,時時的燒鍊金銀,令它精緻。燒鍊金銀幹什麼呢?經過燒鍊,金銀就把裡面的垢穢棄捨。燒鍊以後,還要時時間把它投入到清冷水裡面,使令金銀成為各式各樣的莊嚴具的這種業,就是作這種事情,有堪能性,使令金銀有這個能力,使令它作各式各樣的莊飾品,很容易就作成。金銀本身是調柔,能隨順金師、銀師,及彼弟子作什麼、什麼樣的器,都能作上來。
2)這樣燒鍊金銀,還時時的投入清冷水,於是有智慧的鍛金銀師或彼弟子,徒弟的妙工巧智和師父相似,知道這個金銀成就,有這種堪能性,就用這個金銀造成各式各樣的器,各式各樣的莊嚴具,隨其所樂莊嚴具中,種種轉變,都可以作成。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為令其心棄背貪等一切垢穢,及令棄背染污憂惱,於可厭法深生厭離;為令趣向所有清淨善品喜樂,於可欣法發生欣樂。於是行者,隨於彼彼欲自安立,或奢摩他品、或毘鉢舍那品,即於彼彼能善親附,能善和合,無轉無動;隨其所樂種種義中,如所信解,皆能成辦。
[解]1)這個精勤修止觀的這個人,金銀就是譬喻自己的心,為令其心,棄捨貪、瞋、痴的垢穢,就是五蓋的煩惱,也就是於十相裡面,生種種虛妄分別心。斷除五蓋以後,就是欲尋思、恚尋思這些染污的憂惱。於可厭法深生厭離,為令自己的心,趣向所有清淨善品的喜樂。修止觀之前,對清淨法的喜樂,對染污法的厭離,要有這樣的心情才可以。對於可欣法發生歡喜心,所以修止觀的時候,心裡是歡喜。
2)前面你已經準備好了,對染污法的厭惡,對清淨法的好樂,隨這個行者,那個行者,各各行者;這個人願意修不淨觀,那個人願意修緣起觀,就是彼彼欲自安立,想要這個樣成就。或者先修奢摩他,或者先修毘缽舍那品。這位修行者,他歡喜這樣,就能夠於彼彼法門,這樣修學,能善親附,能善和合,能使令那個法門,和自己一念心相合,心與止相合;心與觀相合。無動無轉,他不退轉,他不失掉。隨他所歡喜的種種的義中,種種的境界裡面,就是五停心,如所信解的都能成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