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會真淨究竟理者,顯自性義。謂諸佛法身,以一切種轉依真如為體性故。
超聖行海昇彼岸者,顯因義。謂佛菩提從一切種極喜等十地聖行無量無數大劫,圓滿修習因所生故。
證得一切法自在者,顯果義。謂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及彼餘習,證得無邊希有功德無上三菩提果,於一切法自在轉故。
善權化導不思議者,顯業義。謂以超非一切智境、神通、記說、教誡變現等無量調伏方便,導引可化有情,令心界清淨故。
無量希有勝功德者,顯相應義。謂超尋思數量無邊種種難行苦行,所生無上大悲力、無畏等功德法寶相應故。
自他並利所依止者,顯差別義。謂如來受用、變化、自性身,如其次第,自他並利所依故。所依者,身義、體義,無差別也。自他並利所依者,就勝而說。謂受用身,自利最勝,處大會中,能受第一、廣大、甚深法聖財故。變化身者,他利最勝,遍於十方一切世界,能起無間,猶工巧業等諸變化事,建立有情所應作故。自性身者,謂諸善逝共有法身,最極微細一切障轉依真如為體故。於自他利並為最勝,由證此身得餘身故。此三佛身是差別義。當知此中亦讚法、僧功德。法寶者,自性、因果等義所攝故。僧寶者,隨此修學所生故。庶令學者無諸怖畏,方造論端,建茲體性。
諸會真淨究竟理者,顯自性義,謂諸佛法身,以一切種轉依真如為體性故。
基述記:諸會真淨(至)為體性故。
述曰:下別散牒,隨文指釋。於中有二:初牒六義,屬文散釋。當知以下,屬釋法僧,別亦通歸讚。初文有六,釋六義故。一一文中,各各有二:初牒頌文,以六義屬。後方總釋頌義之意。
此中諸會至自性義。此即初牒頌以六義屬,謂諸佛下總釋頌義。下皆准知,更不復釋。一切種者謂諸有漏種類差別,或即一切二障種子,轉此有漏麤重所依,得非麤重真如所依。此論下說,轉依有三:一心、二道、三者麤重。心轉依者,謂法性心,永離客塵,故名為轉。麤重轉依,謂本識內煩惱隨眠皆永遠離,由因滅故,果亦隨無。又下自釋自性身言,以一切障轉依真如為法身體故。此所言一切種者,因諸有漏,轉此麤重,所得心依,則是諸佛共有自體,名自性義。眾德依止亦名法身,故佛法身,以此所得,轉依為性。又一切種者,即諸有為,能依止法,類別多故,名一切種。此所依止轉依,真如是自性體,自性難知,舉能依止,以顯所依,令易解故。又諸佛法身解諸會義,種轉依解淨義,一切轉依解究竟義。真如顯真義,體性顯理義,隨其所應,別釋前頌,其轉依義,後當廣釋。
王疏:諸會真淨究竟理者,顯自性義。謂諸佛法身,以一切種轉依真如為體性故。自性即是法身。
此法身雖常遍一切,而要如來斷除二障,永盡有漏方能證得,故此名為一切種轉依真如。云轉依者,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雜染分;轉得依他起上圓成實性清淨分。凡夫依著邪執,聖人轉依真如故。要轉捨邪執,方能轉證正理,故此真如名為轉依。云一切種轉依者,二乘唯捨我執,法執未捨;唯證我空真如,未證法空;故真而非淨。十地菩薩俱斷二障、俱證二空,而未盡故,真淨而非究竟。
要至如來,一切種俱斷俱證,至究竟位,方會真淨究竟理,名為諸佛法身;名為一切種轉依真如也。
超聖行海昇彼岸者,顯因義,謂佛菩提從一切種極喜等十地聖行無量無數大劫,圓滿修習因所生故。
基述記:超聖行海(至)因所生故。
述曰:菩提有二:一智、二斷。此智菩提,從因生故。一切種者,十地聖行一乘三乘,自一乘中種
類眾多,由此名海,此順梵本故。即如是依此文句應言:從極喜等十地一切種聖行。劫,謂時分。若依大劫阿僧企耶,因位經三數日月等無量阿僧祇大劫方滿。阿僧祇,即無數。或無量者,即是無數。無數即是阿僧祇耶。要三阿僧祇大劫修行因便方滿,謂佛菩提經無數劫,修於十地一切種聖行因圓滿,方始得生。此顯時長,所修行廣,圓滿修習,果方生故。若不圓修,果必不生,顯果所從,故名因義。又佛菩提,解彼岸義。一切種至無數劫,解聖行海,時長顯廣,行多彰深。因所生言,解超升義。亦隨所應,別屬前頌。又一切種者,所經眾位,無位不經。舉十地者,別顯勝位。一切種通一切無量無數劫聖行解海義。劫有三無數,非無量故。大劫是時,亦得同上。解十地名義,下文自釋。
王疏:超聖行海升彼岸者,顯因義。謂佛菩提,從一切種極喜等十地聖行,無量無數大劫圓滿修習因所生故。記云:菩提有二:一智二斷。此智菩提,從因生故。十地聖行名菩提因。種類非一名一切種。聖行殊勝,故經無量無數大劫始修圓滿,約為三大阿僧祗劫。初大劫修滿始入地,次二大劫滿登八地,第三大劫滿成佛。由超十地聖行因海始成佛故。
證得一切法自在者,顯果義。謂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及彼餘習,證得無邊希有功德無上三菩提果,於一切法自在轉故。
基述記:證得一切(至)顯果義。
述曰:此牒頌文,以六義別屬,遂利於因,故名為果。
謂永斷(至)及彼餘習。
述曰:總釋頌義,將釋證得,先顯所因,謂由斷障,方證得故。障涅槃惑,名煩惱障。覆所知境,令智不生,名所知障。體即種現。習者即是因障所有,無堪任性故。瑜伽論第五十說:佛由斷此,名斷習氣。菩薩地說:斷此名三住斷,簡異二乘故,故別稱習。成唯識中,已廣分別二障體義。如佛地論第七卷、成唯識第九卷,別章等說。
證得無邊(至)自在轉故。
述曰:正釋頌文,證得等義。三菩提者,所證得體,無邊、希有、無上三言皆讚歎詞。無邊者,廣多義。希有者,難遇義。無上者,最勝義。三菩提者,正覺義。由斷障習,便證廣多,難遇功德,最勝覺果。此義即顯證得一切功德,法自在起。或由斷除障習盡故,證得希有無上菩提。於諸境中,正後二智,成十自在,自在而起。此顯於境,得自在故。如頌中釋,功德無量,但說菩提,以智為主,覺最勝故。增減字義,別配頌文,準釋可解,故不別屬。
王疏:證得一切法自在者,顯果義。謂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及彼余習,證得無邊希有功德無上三菩提果,於一切法自在轉故。因行既滿,彼岸正升,便能證得諸法自在,故此是果,即前所說五種十種自在也。云何而得諸法自在,由證無邊希有功德三菩提果故。三菩提即正覺,四智為體。此智具足無邊希有功德,謂十力、四無畏、大神通等。故能於一切境,隨意自在,轉變皆成。此三菩提,又由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及彼余習而得,云一切者二障各有九品別故。煩惱即障,能障解脫。所知之障,能障真如。彼余習者,謂二乘雖斷煩惱障種,而有余習不斷。雖無貪嗔等,而聞天樂作猿猴跳舞、修飾面容、罵辱河神等。唯佛種習俱斷,故名永盡習氣。蓋以萬法唯識,皆隨心變。二障障故,反礙自心,如處夢中,夢境所倒。二障永斷,得證菩提,便於諸法得自在也。
善權化導不思議者,顯業義。謂以超非一切智境、神通、記說、教誡變現等無量調伏方便,導引可化有情,令心界清淨故。
基述記:善權化導(至)顯業義。
述曰:此以六義,屬諸佛化用,故稱為業。
謂以超非(至)調伏方便。
述曰:此釋善權,不思議義。除佛以外,一切皆名非一切智。二乘等起此三輪等,是彼所知,名為彼境。佛三輪等化用廣深,非彼所知,名非彼境。由非彼境,稱不思議,非彼所知及言議故。十輪經說:佛三勝輪,不共一切,故不思議。佛能應物,現三輪等,巧玅無方,立善權稱。此神通變者,謂神境神變。記心者,謂記說神變。教誡者,謂教誡神變。菩薩地言:此三神變,即是三通,謂神境智通、知心差別通、漏盡智通。六通之中,具當分別。
三輪略以四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廢立、四辨相。
一出體者,
依瑜伽論六十九說:前五神通,異生、有學起者有漏,道勢劣故。無學起者,皆是無漏,道勢強故。此中但說如來所起,唯是無漏。漏盡智通,即彼論說盡及無生,二智為性,唯是無漏。此言但說緣漏盡故。或亦通說漏盡身成他心智等,並無漏故。前五神通漏盡相續所成就故,皆名無漏。非無學身,不成無漏。由此即顯,此中三輪唯是無漏。三皆世間,由漏盡輪,教誡他故。此三唯依諸靜慮地意識相應後得智中,智慧為性。即彼又說神通等一切靜慮以為依止,皆能引故。無色雖亦有漏盡智,諸菩薩等隨以彼心了一切法,亦能依彼變諸境等,如佛邊立等,作用狹故,而不名通。色界心廣,除未至地,可有諸通,定慧均故。瑜伽既說三輪即通,故同於通,非在餘地。
二釋名者,
1)智具威德,修所成果,作用難測,名之為神。轉易不定,稱之為變。變者是境,神者是智。變之神能變也,神之變所變也,皆依主釋。神即變,變屬能變,持業釋。此中但取初及第三釋。輪者摧伏義,摧伏他身邪見等故。神變即輪,持業釋也。
2)心謂他心種種差別。記者別也,識也。別識彼心,名曰記心。雖亦能記他之心所,心是主故,但說記心,心之記故,亦依主釋。記心即輪,亦持業釋。
3)教謂教示,令其善生。誡謂誡勗,令其惡滅。教即是誡,教誡即輪,皆持業釋。
三廢立者,
聲聞地說:由現神變,令他於己生尊重心,能屬耳聽。由記說故,記別其心行相差別,為說妙法。由教誡故,如其根行,隨所悟入,能正教誡。或未發心,為作神變,不修正行,記別其心,未有證獲而為教誡。又身意語如其次第,三業化故,故此三輪,非增非減。
四辨相者,
1)菩薩地說:初神變相略有二種:一能變、二能化。能轉所餘有自性物,令成餘物,名為能變。隨欲化為曾未有事,故名能化。
能變者謂十八變:一振動、二熾然、三流布、四示現、五轉變、六往來、七卷、八舒、九眾像入身、十同類往趣、十一顯、十二隱、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辯才、十六能施憶念、十七能施安樂、十八放大光明。
能化者,此有三種:謂化為身,或化為境,或化為語。
化為身者,化自他身,似他自身,或一或多如是等類。
化為境者,化似末尼、飲食、資具諸如是等。
化為語者,妙音、麤音繫屬自他,如是一切。
2)次記心相差別有五:
一、記有纏、有隨眠,離纏、隨眠心。
二、記有染、邪願,無染、正願心。
三、記欲、色、無色、五趣等心。
四、以一記一,以一記多心。
五、諸佛菩薩記諸有情諸根勝劣、種種勝解、種種界、行,隨應安處菩薩行中。
3)教誡相者,或說有五,所謂遮止、開許、諫誨、呵擯、慶慰。或即此中,示導等五。此三輪義廣如十地論第四卷,十論第六卷,瑜伽第二十五、第二十七,別章等說。
示導者,舊經所說:示、教、利、喜也。或說五句:謂令離欲、示現、教導、讚勵、慶喜。顯揚論第十二說:訶毀諸行令離愛染,名令離欲。示現四種真實道理,名為示現。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為教導。若彼退屈,策發令進,名為讚勵。彼隨法行讚令忻悅,名為慶喜。彼論又說:有令離欲,而非示現,說惡令猒,不教作善。有唯示現,不令離欲,示德令修不遮彼過。俱句可知。未學令學,名教導。未進令進,名讚勵。慶喜有五,廣如彼說。五種皆是教誡之相,此中唯舉修善四門,不說令離欲。或此但說示導二種,等彼餘三及佛地經十作業等,一切皆是此善權攝。無量調伏方便者,顯揚第三及第八說:無量有五:一、有情界無量,謂一足等或地獄等六十四類。二、世界無量,謂十方界。三、法界無量,謂善、不善等。四、所調伏界無量,謂三乘性等五十五類,前有情界通有無性,此唯有性故二差別。五、調伏方便界無量,謂隨所宜,或現神變,或現記說,或現教誡,一切善巧調伏之法,菩薩悲慧本為有情,有情必依住處受化,彼由諸法,成其染淨,故觀幾類堪至涅槃,最後乃施方便善巧,故五無量,不減不增。此等義門,廣如別章及彼論說。調謂和御,伏謂制攝,方便即是善巧之義。由此即以三種神變,調和、控御、制伏、攝受名為善權,即無量中調伏方便,界無量也。三輪示導,出善權體。指此類等有無數量調伏方便、非調伏等,別配三輪。
導引可化(至)清淨故。
述曰:釋化導義,可化有情,簡非無性。五無量中,所調伏界之無量也,以彼能調伏所調伏。心界即是法性真如。界者性義,心本性故。或依他心,自體名界。以三輪等如是無量調伏方便,導引於彼可化有情,令真心界,離客障染,斷依他心,得清淨故。
王疏:
善權化導不思議者,顯業義。謂以超非一切智境,神通、記說、教誡變現等,無量調伏方便,導引可化有情令心界清淨故。已得於法一切自在,便能利生。善權化導不可思議,故次言業。一切智即佛,非一切智即菩薩等,超非一切智境,顯佛境也。神通、記說、教誡變現,謂即三輪三種神變。神通變現即神境神變,即神境輪。記說變現即記說神變,即記心輪。教誡變現即教誡神變,即教誡輪。神變屬於自心,三輪顯其利物。此三神變,即以神境智通、他心作證智通、漏盡智通為體。神境輪者,謂於有情於佛正教有慢有疑,於正因果未信來解,隨以神力轉變世間,或為化作未曾有事,令生信心,令除疑惑,折伏驕慢,至誠歸服,導引安立於正道中。神變十八,化有三種,廣如瑜伽。記心輪者,謂了他心記其行相,隨應說法令正修習。述記云:記心差別略有五種:一記有纏有隨眠、離纏離隨眠心,二記有染邪願、無染正願心,三記欲色五色五趣等心,四以一記一、以一記多心,五諸佛菩薩記渚有情諸根勝劣、種種勝解、種種界行,隨應安處涅槃行中。教誡輪者,以神變力教示善法令其修習,誡斥惡法令永斷離。瑜伽說五:遮止、開許、諫誨、訶擯、慶慰。初謂止惡,次令修善,小犯諫誨,大犯訶擯,修正行者慶慰,令喜益發精進。顯揚十二別說五種:謂令離欲、示現、教導、贊勵、慶喜。訶毀諸行令離愛染,名令離欲。示現四種真實道理,名為示現。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為教導。彼若退屈,策發令進,名為贊勵。彼隨法行贊令忻悅,名為慶喜。聲聞地說:由現神變,令他於己生尊重心,能屬耳聽。由記說故,記別其心,行相差別為說妙法。由教誡故,如其根行,隨所悟人,能正教誡。身意語業,三業化故,如其次第立此三輪,廣如述記中釋。又云:無量調伏方便者,顯揚第三及第八說無量有五:一有情界無量,謂一足二足多足等。二世界無量,謂十方界。三法界無量,謂善不善等。四所調伏界無量,謂三乘性等五十五類。前有情界通有無性,此唯有性,故二差別。五調伏方便界無量,謂隨所宜或現神變、或現記說、或現教誡、一切善巧調伏之法。菩薩悲慧本為有情,有情必依住處受化,彼由諸法成其染淨,故觀几類堪至涅槃,最后乃施方便善巧,故五無量不減不增。調謂和御、伏謂制攝;調謂順理,伏謂息惡。方便即是善巧,由此即以三種神變,調和控御,制伏攝受,名為善權,即無量中調伏方便界無量也。三輪示導,出善權體。指此類等有無數量調伏方便,非調伏等別配三輪。導引可化有情,簡非無性。令心界清淨故者,斷雜染種現,令心清淨成無漏故。界者因義,即心種子;界者體義,即心現行。心界清淨故,舍生死證涅槃,盡無明,成正覺,是為化導究竟。無性不能令彼心界清淨,故此不說,然非不令舍惡修善得人天果,此即化導義也。由超非一切智境之善權化導故,非諸凡愚及諸聖者所可思議,名不思議也。
無量希有勝功德者,顯相應義,謂超尋思數量無邊種種難行苦行,所生無上大悲力、無畏等功德法寶相應故。
基述記:無量希有(至)法寶相應故。
述曰:超尋思者,非四尋思。此四唯在見道前位,彼位修因,非唯所超。由此超者,隨應超。但非彼智境,皆是此超義。數量者以行無邊,過筭數故。超過此二,故曰無邊。因行非一,稱為種種。捨頭目等,不易名難。此行逼迫,故言苦行。顯因無量、希有故,所生果更無量希有。謂由因此無邊勝行故,生大悲力、無畏等亦復無邊名,有與如是等法寶相應。言相應者,謂總假者與別實德俱,或成就義總成別德故。或果順正因,性常俱有,更相順義。此中但說受用相應,如前已解。言所生故。或此舉所生,由證法身能起化用,三皆具足。文唯舉報,此中且舉二種無邊,窮空盡際,略而不說大悲、十力、四無畏等。第十四卷,下文當釋。
王疏:無量希有勝功德者,顯相應義。謂超尋思數量,無邊種種難行苦行,所生無上大悲、力、無畏等功德法寶相應故。記云:言相應者,謂總假者與別實德俱,或成就義總成別德故。或果順正因,性常俱有,更相順義。此中但說受用身相應言所生故。或此舉所生,由證法身能起化用,三皆具足。大悲、力、無畏等,得品當釋。難行苦行,謂捨頭目等。不易名難,逼迫名苦,品類非一,故言種種。以超過尋思,非喻所喻;超過數量,非數所計,是故無邊。由因無邊希有難行故,所生果德,亦復無量希有殊勝無上,菩薩弗及,況諸二乘及與凡夫!
自他並利所依止者,顯差別義。謂如來受用、變化、自性身,如其次第,自他並利所依故。所依者,身義、體義,無差別也。
基述記:自他並利(至)所依故。
述曰:此中有二:初總屬頌,下別解釋。此初文也,次配可知。
所依者(至)無差別也。
述曰:下別解釋,文有其三:初解所依,次解三利,後結差別。此解所依,成唯識說: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故所依言體、身無別。
王疏:自他并利所依止者,顯差別義。謂如來受用、變化、自性身,如其次第,自他并利所依故。所依者,身義、體義,無差別也。自他并利所依者,就勝而說,謂受用身自利最勝,處大會中,能受第一廣大甚深法聖財故。變化身者,他利最勝,遍於十方一切世界能起無間,猶工巧業等諸變化事,建立有情所應作故。自性身者,謂諸善逝共有法身,最極微細一切障,轉依真如為體故,於自他利并為最勝,由證此身得余身故。此三佛身是差別義。三身為三利所依止,故身名所依。又三利是用,用依體起,故所依是體。故所依身體,三義無別。
自他並利所依者,就勝而說。謂受用身,自利最勝,處大會中,能受第一、廣大、甚深法聖財故。
基述記:自他並利(至)就勝而說。
述曰:此解三利,初總釋意,後別釋之。此總釋意,所說三利,就勝而說,非理定爾。至下當知。謂受用身(至)法聖財故。
述曰:下別解釋,就勝所因,會有二種:自受用身居自法會、居他會者,他受用身皆能領受最勝、第一、廣大、甚深法聖財故。唯自利攝瑜伽等說,聖財有七:謂信、戒、慚、愧、聞、捨、慧。彼據用勝,且言七種。今說功德,聖者資什,皆名聖財。處大會中,並生樂故。據實此身,亦實他利,受樂增勝,不同化身,多起通化,從自受用,不說利他。佛地論說:通二利故。由此論有,就勝說言,受法樂增,名為受用。又處大會,謂自廣大法性之會,故唯自利身。
王疏:就勝說者,此顯三身均有自他并利之用,依止受用起變化故,受用亦能利他,變化利他滿自願故,還同自利也。受用有二:一自受用身,處自廣大法性之會,故唯自利。二他受用身,與十地菩薩等同會,雖同受法聖財樂,而佛所受第一廣大甚深,超諸菩薩。法即聖財,一切功德皆聖財也。不同因位,唯說七聖財也。
變化身者,他利最勝,遍於十方一切世界,能起無間,猶工巧業等諸變化事,建立有情所應作故。
基述記:變化身者(至)所應作故。
述曰:猶者,譬如義。工巧業者,謂幻術事。佛變化身,隨形利物,無而忽有,幻術不殊。幻事既由工巧智起,故舉彼喻,以顯化身。又工巧業能化眾,緣像化身亦爾,故舉為喻等彼幻術論說等言。佛地論說:身三化中,為摧諸伎慠慢眾生,故如工巧。此身頓於一切世界,能為無間相續現起,沒已復生,建立應化,無暫休息。故唯他利,形隨樂現,名變化身。
王疏:變化身土唯為凡小起諸化事,境界粗故,示雜穢故,但為利他,非以自利,故喻以工巧業也。
自性身者,謂諸善逝共有法身,最極微細一切障轉依真如為體故。於自他利並為最勝,由證此身得餘身故。
基述記:自性身者(至)共有法身。
述曰:菩薩地說:上升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初句是善,後是逝義。已到名逝,故不退還。或上昇者,亦是逝故。唯識等說:諸受用、變化各別因感各別自性,實有差別,但無別執,同處相似利樂、意樂、事業平等,說無差別,唯自性身諸佛共有。故言善逝共有法身。
最極微細(至)為體故。
述曰:唯障佛果,故極微細。種習非一,名一切障。即彼法身,轉捨一切二障種習麤重所依,以所轉得無麤重依真如為體,故餘十地所得真理不名法身,一切障習猶未盡故。
於自他利(至)得餘身故。
述曰:自體難知,二利之相舉由得此,有餘二身,二利差別,顯通二利。佛地論說:此自性身寂滅安樂,正屬自利,為增上緣,通益眾生,故屬利他。又與二身俱利依故,二利所攝,同彼復釋,約用顯。故復此中,就勝說故。
王疏:自性身謂諸善逝共有法身者,空無我理,真如自性遍一切法平等平等,故說為諸佛共有,非謂一因別成多佛,真如無為,非因果性故。最極微細一切障者,即金剛道所斷二障,十地菩薩猶不能斷故,於此轉依乃證真淨究竟理故。由證此身,成大圓鏡智,起自受用身;成成所作智,起變化身,名得余身。故於自他利并為最勝。雖佛之身,理智不能相離,二利不能相外,要依於智乃證理故;要證是理乃成智故。理即諸法真實性故,即諸法而證法身。自德既圓乃利他故,即受用而起變化。即事明理,依體起用,即三身而實一身。
此三佛身是差別義。
基述記:此三佛身是差別義。
述曰:子文第三曲結差別,三身略以三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廢立。
一、出體者,
1)初自性身,以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所依為體,具足無邊真常功德。佛地論說:體常無變。成唯識言:諸法實性,或是諸佛共有自體名自性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勝鬘經言: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離煩惱時名法身故。雖亦有說鏡智為體,然非正義,故不敘之。
2)次受用有二類別:
一、自受用,三無數劫修集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乃極圓淨常遍色身,即四智品,一切實德以為體性,自受法樂名受用身。雖亦有說中二智品為此身體,然非正義,故此不說。
二、他受用,由平等智於純淨土為大菩薩所示現身,以為體性,令他受法樂亦名受用身。據理而說四智心品為大菩薩所現佛身,為他受用,說法斷疑,現自在者,觀察智故,平等所依。本質身者,鏡智境故,現大神通,成事智故。又佛四智,境用遍故,然平等智於現此身,作用最強,擊圓鏡智,現身平等,故論偏說,其理定然。不爾此身應無本質、斷疑、說法、現通、起化。
3)後變化身,由成事智,於淨穢土為未登地一切有情,隨彼所宜,所現形類,以為體性。為益有情,示現種種變化事故,名變化身。理實此身四智所現,化境為體。然此相麤,順成事智,故論偏說。此論報化,不彰於智。又理定然,此解為勝。或復此身及他受用,各一智現,足利有情,不假所餘,故論不說。
二、釋名者,
法身一名,唯依主釋,法之身故。
其自性身,或持業釋,自性即身故。或有財釋,以自性為身故。
其受用身,唯持業釋。
若變化身,亦有二種。由能變化者,謂成事智等,以所變化為身,名變化身,有財釋名。若所變化即身,持業釋也。
三、廢立者,
所證、能證,真俗理事,本有修生,性相差別,立初二身,自利、利他,自體、作用,能變、所變,慧悲所增,大小差別,別立化身。二對義門,各有無量,不可說一。雖多義別,種類唯爾,不可說多。又性、相、用,如世間身有體、形、能,故立三身,非增非減。所餘義門,如勝鬘經、楞伽經、解深密經、涅槃、法華、攝大乘、瑜伽論、讚佛論、般若論、成唯識、佛地論、三身論,別章等說。上牒六義,屬文散釋。下釋法、僧,亦通歸讚。
王疏:然理事既別,二利有異,還就差別而立三身。故三佛身是差別義。廣辯三身,如唯識論、法苑義林等,此不詳說。
當知此中亦讚法、僧功德。法寶者,自性、因果等義所攝故。
基述記:
當知此中亦讚法僧功德。
述曰:初總後別,此總屬文,此中意說前以六義讚佛之內,通讚法僧。顯初三寶既通攝讚,後歸禮中,故總歸禮。何者?法、僧言亦通讚,由斯於後,三寶通歸。
法寶者(至)所攝故。
述曰:此顯所讚,法寶之體自性即理,因是行果如自名業義通教,相應差別,即上可知,故言等義,法寶所攝。由此六義,亦通讚法,離此更無一乘法故。
王疏:當知此中亦贊法僧功德。法寶者,自性因果等義所攝故。僧寶者,隨此修學所生故。
贊三寶中,頌但別贊佛寶六義,故此通說亦贊法僧。謂自性即理,因即是行,果即是果,此即所詮之實法。能詮此三,即是教故,教唯顯此三實法故,既離教理行果,別無法寶,故贊佛寶六義,即贊法寶。
僧寶者,隨此修學所生故。
基述記:僧寶者隨此修學所生故。
述曰:顯所讚中僧寶之相,即是所超聖行海,因故不說佛入僧中所收。又次前章說:佛、薄伽梵教法所依,俱依法學,故依此法,修生曰僧。所學之法,既在讚中,能學之僧,亦已通讚。離此更無,一乘僧故。雖前真理,即同體僧,恐讚不周,故舉別體。或顯一乘法,離佛體無,學一乘道僧,離佛體有。故舉讚此隨學之僧,此讚非凡,前言聖故一乘三寶。既通讚故,歸禮中並通歸禮。由此即顯所禮、所讚,該同別相,不遍二乘。又釋前讚,一乘理智,可稱非餘乘故。後於歸禮,總禮三乘有力等心皆可歸故前後影顯故不相違由此返彰頌言如是貫通三寶指讚歸故三寶。
略以三門分別:一出禮、二釋名、三廢立。
一、出體者,
1.通說
1)初佛寶體,即前三身,真、非真佛,皆此攝故。
2)法寶有四:
2.1)教法寶者,謂善無漏聲名句文如前廣說,雖有漏聲等亦教法寶性。菩薩聲等並有漏故,然非此中教法寶體,此中但說真教法故。
2.2)理法寶者,謂因四諦,二空所顯,真如為性。
2.3)行法寶者,謂通三乘諸無漏行。雖有漏行亦行法寶,此行非真,故今不說。
2.4)果法寶者,謂有、無餘二涅槃界及菩提智無住涅槃以為自體。
此中通說三乘所有教、理、行、果為法寶性。真法非真,並通說故。
3)僧寶者,謂聖眾,一切無漏有為無為成眾聖法。由此麟角獨覺三根皆僧寶攝。僧種類故,許彼眾多,同時出故,菩薩二根亦復如是。有漏身器為無漏依,供養及損,故生罪福。然有漏身,非僧寶體。此中通說,三乘聖眾真僧非真,並皆說故。勝鬘經說:僧者即是三乘眾故。
就此復有一乘、二乘。
2.一乘
一乘,佛者即初二身。
法寶亦四,教謂詮辨一乘教法。理謂二空所顯真理。行謂有為無漏萬行。果謂佛位菩提涅槃。
僧寶者,謂十地菩薩等所有諸無漏法。此皆通說,有為無為直往回心,一乘無漏為三寶體。
3.二乘
二乘者,佛即變化身,亦為二乘現化身故,不為十地現此身故。既詮彼教,名彼教法,為彼現身故彼佛攝。
法亦有四:教謂詮彼二乘教法。理謂四諦理等所顯真如。行謂彼所修無漏智等。果謂彼所證菩提涅槃。
僧謂二乘住果、住向、諸無漏法。
4.一同體、別體
於一乘中,復有二種,謂同體、別體。
同體者,謂真如覺性故覺依故名佛寶。解深密說:菩提及斷,皆名菩提故,諸處說為自性身故。能持自相即名為法,教行果三所依止故,法寶所攝,理無乖諍。復由證此成菩薩等亦僧寶收。此等證文如前已說。別相三寶亦如次前,一乘、二乘三寶別故,前來且說真實三寶。住持三寶相易可知,恐猒煩文,故略應止。
二釋名者,可貴、可珍,稱之為寶。總名帶數,別名持業。既易可知,由此不述。
三廢立者,何故三寶非減非增?
略有四義:一、僧祇律云:為翻外道邪三寶故。
二、寶性論云:依三義故,一調御師、二彼師法、三彼師資。
三、寶性論又說:為菩薩上根說有佛寶,願作佛故。為獨覺中根說有法寶,求自然智,達緣起故,為聲聞下根說有僧寶,求從他聞,作弟子故。
四、處處皆說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者故。
此三寶不減不增,所餘義門,如別章說。此中三寶種類有多,頌中所明讚歸何者?一乘非餘,六義即法,僧隨學故,餘無力故。或通讚禮三乘三寶,彼離此等,無讚禮故。勝鬘經說:波羅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等,為大乘故,彼二乘者入於一乘。又彼所學菩薩皆修,故彼法僧,今皆讚禮。又無朋黨等讚禮故,此但讚禮別相非餘,說僧隨法修學生故。或通讚禮,同相、別相,同相易知,故論不說。又唯禮讚真實三寶,住持無力無救助故。或通讚禮真實、住持。住持相易,故論不說。並皆有力,能救助故。三寶門義,如前頌中歸禮所指諸經論說。上別釋前六義三寶,下別解釋敘起所因。
王疏:依是教,悟是理,修是行,期證是果,即是僧故,僧亦不離於此六義有。因位名菩薩,果位即名佛,故贊佛寶亦贊僧寶。
庶令學者無諸怖畏,方造論端,建茲體性。
基述記:庶令學者(至)建茲體性。
述曰:此文解釋,序起所因。庶望也,端序也,建立也,茲此也。此意說言:我今冀望,令諸學者,於此論中,無諸怖畏,方造論序。讚禮所尊,馮力請加,立三寶性。又於論端,歸讚三寶,顯體尊高,超諸聖眾,令後學者心生欣慰,無怖畏故,建此論序。上來安慧讚揚三寶,歸禮所尊,敘參糅意,即是第一讚揚歸敘分。下述兩文,正申參糅,即是第二,集述本文分。
王疏:庶令學者無諸怖畏,方造論端,建玆體性。
此解序起所因。贊禮三寶,示所宗也。一切經中首如是我聞,一切論中首先歸敬,凡以示此經論佛所親說,不違佛旨,非由結集造釋者私意遍計,凡情妄說,然后學者至誠敬信,依法奉行。否則雖善無徵,無徵不信,雖善不尊,不尊不信,起諸怖畏,弗之從也。是故方造論端建玆體性,顯示此論依佛依法及諸菩薩,勤請加被,不違聖旨,是正教理,非外宗故。上來總是贊揚歸敘分,自下第二集述本文分。初以一頌,總標一部分品,次隨前標,分品次第別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