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01陰相應 (55)
- 02入處相應 (83)
- 03因緣相應 (37)
- 04諦相應 (24)
- 05界相應 (11)
- 06受相應 (12)
- 07念相應 (30)
- 08正斷相應 (1)
- 09如意足相應 (1)
- 10根相應 (6)
- 11力相應 (17)
- 12覺支相應 (25)
- 13聖道分相應 (34)
- 14安那般那念相應 (14)
- 15學相應 (15)
- 入行 (10)
- 大乘廣五蘊論 (1)
- 中醫 (16)
- 古佛的教導 (15)
- 正法念處經 (24)
- 因明 (14)
- 自用 (267)
- 佛言佛語 (33)
- 法集要頌經 (33)
- 法蘊足論 (33)
- 阿毘達磨俱舍論 (33)
- 集論 (46)
- 經集 (6)
- 緣起經 (4)
- 諸法集要經 (36)
- 辨法法性論 (2)
- 禪林寶訓 (295)
- 雜阿含 (472)
- 雜阿含圖 (51)
- 雜集論 (53)
- 辯中邊論頌 (7)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雜阿含-60
五七(六0)不樂於色;S. 22. 5. Samādhi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所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善哉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善哉比丘不樂於受…。想…。行…。(不樂於)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所以者何?若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則於色不樂,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不樂於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則於識不樂,心得解脫。
3.若比丘不樂於色,心得解脫
若比丘不樂於色,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樂,心得解脫。不滅、不生,平等捨住,正念、正智。
4.前際俱見、後際俱見永盡無餘
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後際俱見亦永盡無餘;後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前、後際俱見永盡無餘,無所封著。
5.無所封著、無所取、無所求,自覺涅槃
無所封著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亦無所求,無所求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6.結
佛所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不樂於色
[經文] 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
[解說] Bhagavā etadavoca– “samādhiṃ, bhikkhave, bhāvetha; samā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Kiñca yathābhūtaṃ pajānāti? Rūpassa samudayañca atthaṅgamañca, vedanāya samudayañca atthaṅgamañca saññāya samudayañca atthaṅgamañca, saṅkhārānaṃ samudayañca atthaṅgamañca, viññāṇassa samudayañca atthaṅgamañca”. “Ko ca, bhikkhave, rūpassa samudayo, ko vedanāya samudayo, ko saññāya samudayo, ko saṅkhārānaṃ samudayo, ko viññāṇassa samudayo? Idha, bhikkhave, bhikkhu abhinandati abhivadati ajjhosāya tiṭṭhati. s.22.5
世尊說:諸比丘!應當修三昧。諸比丘!已入三昧的比丘如實知。如實了知什麼?色集與色滅,受集與受滅,想集與想滅,行集與行滅,識集與識滅。諸比丘!什麼是色集?什麼是受集?什麼是想集?什麼是行集?什麼是識集?諸比丘!於此處歡喜、讚歎、耽著而住。此經與cs.59有些關係,cs.59說到:集、滅;此經說到:不樂、不讚歎,不取,不著。然而,s.22.5將此二經的意思結合。
[論說] 一切行因,略有二種:一、共,二、不共。
1.共因者,謂喜為先因,由此喜故,於彼彼生處障於厭離,滋潤自體。為欲將生所生之處,雖有一切煩惱為因,而於生處生喜者生,非於彼起厭逆想者。又即此喜,唯依色說,宿因生已,不待餘因,究竟轉故。
2.不共因者,謂順苦、樂、非苦樂觸,望於受等所有心法。無間滅意及俱生名,十種色等,望六種識。由彼雖從先因所生,剎那剎那,別待餘因方得生起。T30,785b
II.心得解脫
[經文] 若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則於色不樂,心得解脫。
[解說] Kiñca nābhinandati nābhivadati nājjhosāya tiṭṭhati? Rūpaṃ nābhinandati nābhivadati nājjhosāya tiṭṭhati. Tassa rūpaṃ anabhinandato anabhivadato anajjhosāya tiṭṭhato yā rūpe nandī sā nirujjhati. Tassa nandīnirodhā upādānanirodho; upādānanirodhā bhavanirodho…pe…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nirodho hoti. S.22.5
什麼是不歡喜、不讚歎、不耽著而住?於色不歡喜、不讚歎、不耽著而住。他滅除對色的喜。喜滅,取滅。取滅,有滅…苦蘊滅。
[論說]有解脫心,有淨智見諸阿羅漢,有四勝利,當知不與諸外道共。一、於行時恆常住性;二、於住時無相住性;三、往昔因所生諸行,任運歸滅;四、後有行今因斷故,當不復生。為證如是四種勝利,有三漸次,謂學智見為依止故,得厭離者於諸行中不生喜樂,乃至不生耽湎而住;厭離為先而得離欲;離欲為先心善解脫。自斯已後,即由如是心善解脫恆常住故,無順無違。又於行時,或於住時,於一切相無復作意,於無相界作意思惟無相而住。能障於此一切見趣,先已永斷,況當為礙!彼由是二,若行、若住,乃至壽盡,便以無學內般涅槃而般涅槃。先所生有,於今永盡,當來諸行,無復更生。T30,785b
[解]對於五蘊不會有樂著,心能解脫這些愛著,對於五蘊有清淨無我智見的諸阿羅漢,有四種功德值得稱讚,應當知道與種種外道是不相同。哪四種?第一、在托缽等活動時,眼見可意色,不生喜樂;見不可意色,不生憂愁,心但是安住於平等,以正念、正知而安住,其餘也是如此。所以,六根恆常安住在捨、正念、正知的這種體性。第二、在安住於止觀的時候,能安住在無相界的滅諦這種體性。第三、由過去所造的惑與業為因,所生起的五蘊諸行,因為愛與見煩惱已滅盡,所以此果報身自然歸於滅。第四、對於後有五蘊諸行而言,因為現在五蘊諸行的煩惱因已斷盡,將來不再有生死,進入無餘涅槃。在這四種勝利中,前面二種是能證的道路,後面二種是所證無餘涅槃。為了體證、成就這樣的四種勝利,有三種逐漸次第。哪三種?第一,厭離。有學的如實無我智見作為依止,得厭離的人,對於五蘊諸行,不會生起歡喜、快樂,乃至不生耽湎而住。第二,離欲,以厭離五蘊為先,之後能得捨離五蘊的欲求。第三,心善解脫。以離欲為先,心能善巧的解脫愛著。從此心善解脫之後,就是因為這樣的心善解脫恆常安住的緣故,對於可愛的境界,不會隨順;對於不可愛的境界,不會違逆,這是第一種勝利。又在托缽、經行的時候,或在修止觀的時候,對於一切有為相,不再作意,對於無相界,作意、思惟無為的涅槃相而安住,這是第二種勝利。能夠障礙對於此無相界作意,一切錯誤思想的六十二種品類,先前已經永遠斷除,何況在將來能成為障礙!彼阿羅漢由於這二種愛與見煩惱已斷的緣故,若是行、若是住,一直到壽命滅盡,就以無學內心煩惱完全息滅而進入無餘涅槃,這是第三種勝利。先前所生的五蘊有,現在永遠滅盡,將來的五蘊諸行,不再更會生起,這是第四種勝利。
III.前際俱見、後際俱見永盡無餘
[經文] 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後際俱見亦永盡無餘;後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前、後際俱見永盡無餘,無所封著。
[論說]又由三分,當知建立薩迦耶見以為根本一切見趣:一、由前際俱行故,二、由後際俱行故,三、由前後際俱行故。前際俱行者,謂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於去世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為是誰?云何曾有?後際俱行者,謂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於來世為當有耶?為當無耶?當為是誰?云何當有?前後際俱行者,謂如有一作是思惟:我曾有誰?誰當有我?今此有情來何所從?於此沒已去何所至?T30,785c
[解]由三世這三部分,應當知道建立、施設一切見的品類,而這一切見是以薩迦耶見根本。哪三分?一、由於與過去同時活動的緣故,二、由於與未來同時活動的緣故,三、由於與現在同時活動的緣故。什麼是與過去同時活動?譬如有一類人,作這樣思惟:我在過去世是不是曾經存有?是不是不曾存有?曾經是誰?如何曾經存有?因為無知,所以猶豫,因為猶豫,所以執著有我。什麼是與未來同時活動?譬如有一類人,作這樣思惟:我在未來世是不是將有?是不是將無有?將來是誰?如何將有?什麼是與與現在同時活動?譬如有一類人,作這樣思惟:我曾有誰?誰當有我?今此有情來何所從?於此沒已去何所至?
V.六十二諸惡見
[論說]又諸外道薩迦耶見以為根本,有六十二諸惡見趣。謂四常見論,四一分常見論,二無因論,四有邊無邊想論,四不死矯亂論:如是十八諸惡見趣,是計前際說我論者。又有十六有見想論,八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七斷見論,五現法涅槃論,此四十四諸惡見趣,是計後際說我論者。如是計度後際論者,略攝有五:一、有想論,二、無想論,三、非有想非無想論,四、斷見論,五、現法涅槃論。如是五種,復略為三:一、常見論,二、斷見論,三、現法涅槃論。T30,785c, T30,303c
[解]又諸外道以薩迦耶見為根本,有六十二諸惡見趣,可分為十類︰(1)世間常存論,四種。(2)世間半常半無常論,四種。(3)無因而有論,二種。(4)世間有邊無邊論,四種。(5)異問異答論(詭辯論),四種。以上十八種,於過去世所起常見。(6)世間有想論,十六種。(7)世間無想論,八種。(8)世間非有想非無想論,八種。(9)眾生斷滅無餘論,七種。(10)現在生中涅槃論,五種。以上四十四種,於未來世所起斷見。後面這五種,可簡略分為三:一、常見論(6-8),二、斷見論(9),三、現法涅槃論(10)。
1.四常見論
1)外道入禪定,得憶識過去二十劫以來之事,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住不動,以此故知我及世間一切皆常。
2)某外道憶識過去四十劫以來之事,計之為常也。
3)某外道憶識過去八十劫以來之事,計之為常也。
4)某外道以捷疾智或天眼,計現在之眾生及世間為常住也。
2.四一分常見論
1)如說劫初梵王先生,見梵宮空念言:此處空間,諸梵得生。由作此念,二禪已上諸天命終來生,梵王念言:我常,由我生彼梵眾。梵眾復言:我從大梵王生,梵王是常。諸梵眾命終,來生人中,出家修得宿命智,知已過去曾生梵天,梵王是常能生萬物,我常無常,以是義故,我及世間或常、無常。
2)復有欲界遊戲妄念諸天,以遊戲忘念,失意命終,來人中,出家得定,見過去曾生欲天,由失意故命終,餘不失意者常不命終,是故世間半常半無常。
3)第三意憤欲天,以意憤相觀失意命終,餘語如前。
4)第四不因禪定,直以捷疾知見,言世間半常半無常。
3.二無因論
1)從無想天命終,生人間,修得禪定,見過去曾五百劫無心後心還生,當知世間無因而有。
2)又有以捷疾智分別之,世間無因而執為有。
4.四有邊無邊論
1)有人入定,觀世間有邊際,而起邊見。
2)有人入定,觀世間無邊際,而起無邊見。
3)有人入定,觀世間之上下有邊,四方無邊,或四方有邊,上下無邊,起亦有邊亦無邊之見。
4)有人以捷疾智,觀察世間,起非有邊非無邊之見。
5.四不死矯亂論
外道所事之天,名不死。事不死天者,遇他人問不死天之事。自己並非如實了知卻矯亂回答他人者。此類外道共有四種,故又稱四種不死矯亂論。
1)有人自不知世間有報無報,而他人來問此事,恥以不知答之,強隨自己之所解而答之也。
2)有人自不知有他世無他世,而有人來問此事,若記別有無,則恐為妄語。反問於彼,而隨彼之所見,答以如是也。
3)有人不知善與非善之法,而有人來問此事,以非善非惡答之也。
4)有人自愚鈍不知他之問,他若有問,則隨他之言而答之也。
6.十六有想論
以想對色之四句。
1)計我終於此而後有色身,有想念。
2)計無色身,唯有想念。
3)計亦有色有想,亦無色有想。
4)計非有色有想,非無色有想。
以想對邊無邊之四句。
5)計我死於此,而後有邊際,有想念。
6)計無邊際,有想念。
7)計亦有邊有想,亦無邊有想。
8)計非有邊有想,非無邊有想。
以想對苦樂之四句。
9)計我終於此,而後有苦有想。
10)計有樂有想。
11)計亦有苦有想,亦有樂有想。
12)計非有苦有想,非有樂有想。
以想對多少之四句。
13)計我死於此,而後有一想。
14)計有若干想。
15)計有小想。
16)計有無量想。
7.八無想論
無想對於色身四句。
1)我終於此後,有色而無想。
2)亦無色亦無想。
3)亦有色無想,亦無色無想。
4)非有色無想,非無色無想。
無想對於邊無邊四句。
5)我終於此後,有邊際而無想。
6)無邊無想。
7)亦有邊無想,亦無邊無想。
8)非有邊無想,非無邊無想。
8.八非有想非無想論
對於色四句,對於邊四句,皆同無想論,亦無苦樂之四句,多少之四句,以亦非想非無想故也。
9.七斷見論
1)我今此身為四大所成,父母所生,衣食之所養,是為無常,終歸於斷滅。
2)我今此身,不得滅盡,生於欲界天,乃終斷滅。
3)欲界天之身,未得滅盡,至於色界天,諸根具足,彼之報盡,竟歸於斷滅。
4)在色界地中,未得滅盡,生於無色界之空無邊處,而可斷滅。
5)在空無邊處中,未得滅盡,在生於識無邊處,而可斷滅。
6)在識無邊處中,未得滅盡,生於無所有處,而後可滅盡。
7)無所有處中,尚不可滅盡,生於非想非非想處,彼之非想報盡,斷滅無餘。
10.五現法涅槃論
1)有人言我今此身泥洹,何則?我於現在之五欲自恣受快樂,此身即是泥洹,過之更無泥洹,是指欲界為泥洹也。
2)有人指色界之初禪天為泥洹。
3)有人指色界之第二禪天為泥洹。
4)有人指色界之第三禪天為泥洹。
5)指色界之第四禪天為泥洹。
又此一切諸惡見趣,由六因緣而得建立:一、由因緣故,二、由依教故,三、由依靜慮故,四、由依世故,五、由依諸見故,六、由生處故。由因緣者,謂彼一切薩迦耶見以為因緣。由依教者,謂由依彼能顯見趣不正法藏,師弟傳聞,展轉相授為方便故。由依靜慮者,謂以靜慮為依止故,於先所聞、先所信解而得決定。又此靜慮復有二種:一、與宿住隨念俱行,二、與所得天眼俱行。
[解]又這一切諸惡見趣,由六因緣而得建立:一、由因緣故,二、由依教故,三、由依靜慮故,四、由依世故,五、由依諸見故,六、由生處故。1)什麼是由因緣?就是那些所有一切的見解、思想,都是以薩迦耶見為因緣,而生六十二見,所以名為因緣。2)什麼是由依教?就是由於依賴那些能表示見趣等屬於不正法的論典,師徒相傳聽聞,展轉互相教授為方法。3)什麼是由依靜慮?對於先前所聞、所信解:一切常論中前三論,一分常論中前三論,四有邊論,二無因論中初一類這些言論,修得根本定之後,體證、安住於這些言論中,得到決定。又這些靜慮又有二種,一、與宿住隨念同時活動,能知自身及六道眾生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二、與所得天眼同時活動,能見六道眾生生死苦樂相,及見世間一切種種形色,無有障礙。
宿住隨念俱行者,謂計前際三常論中,由下、中、上清淨差別。及於四種邊無邊論,由彼憶念諸器世間成壞兩劫出現方便。若時憶念成劫分位,爾時便生三種妄想:若有一向憶念上下,下至無間捺落迦下,上至第四靜慮之上。憶念如是分量邊際,便於世間住有邊想。若有一向傍憶無際,便於世間住無邊想。若有憶念二種俱行,便於世間住二俱想。若時憶念壞劫分位,爾時便住非有邊想非無邊想,諸器世間無所得故。
[解]什麼是宿住隨念俱行?就是計前際三常論中,由於下、中、上清淨的不同。及於四種邊無邊論,由於彼外道憶念種種器世間成與壞這兩劫出現為方法,這整體的說明依照這二劫生起四種邊見。若當時憶念成劫這部分的位置,那時候就會生起三種妄想。哪三種?就是四種邊見,前三種依成劫起。若是依照成劫,有人偏向憶念上下,向下一直到無間地獄之下,向上一直到第四靜慮之上。憶念這樣差別的界限,就會對於世間住於世間有邊想。若有人偏向傍邊憶念無有邊際,就會對於世間住於無邊想。若有人憶念二種同時活動,就是上下有邊,四方無邊,或四方有邊,上下無邊,就會對於世間住於有邊無邊想。若是當時憶念壞劫這部分的位置,那時候就會住於非有邊想非無邊想,種種器世間都不存在的緣故。
復有依止諸靜慮故,當知或說一分常論,或說無因論,或說不死矯亂論。應知此中有二淨天:一、不善清淨,二、善清淨。若唯能入世俗定者,當知是天不善清淨,於諸諦中不了達故,其心未得善解脫故。若能證入內法定者,當知是天名善清淨,於諸諦中已了達故,其心已得善解脫故。當知無亂亦有二種:一、無相無分別,二、有相有分別。此中第一是善清淨天,第二是不善清淨天。前清淨天,於自不死無亂而轉,是故說名不死無亂。
[解]復有人依止種種靜慮的緣故,應當知道或是說一部分是常論,就是前三一分常見;或是說為無因論,就是初一無因論;或說不死矯亂論,所侍奉的天,因為長壽,所以稱為不死。應該知道此中有二種清淨天,哪二種?不善清淨、善清淨。什麼是不善清淨?若是唯獨能進入世俗定,應當知道這個天是不善清淨,因為對於四聖諦中的道理,不了解、通達,因為他的心未能得到善解脫種種煩惱。什麼是善清淨?若是能體證、成就,進入佛法所講的定的人,應當知道這個天稱為善清淨,因為對於四聖諦中的道理,已經了解、通達,因為他的心已經得到善解脫種種煩惱。應當知道沒有矯亂也有二種,無相無分別、有相有分別。在這裡,第一、能入無相心定,沒有我、我所的分別,是善清淨天。第二有相有分別,是不善清淨天。前面的清淨天,對於自己的不死涅槃,沒有錯亂,就是無漏而活動,因此,說為不死無亂。
後不清淨,若有依於不死無亂有所詰問,便託餘事矯亂避之;以於諸諦、無相心定不善巧故,先興心慮,作是思惟:我等既稱不死無亂,復有所餘不死無亂,於諸聖諦、無相心定已得善巧,彼所成德望我為勝。彼若於中詰問於我,我若記別,或為異記,或撥實有,或許非有。彼於記別見如是等諸過失已,作是思惟:我於一切所詰問中,皆不應記。
[解]後面的不清淨,若是有聖人,依於不死涅槃無有錯亂的道理,有所追究而問的時候,那些凡夫不能回答,就假託其他的事,矯詐錯亂,避開對方的問題。因為對於四聖諦、無相心定,不能善巧的緣故,首先內心生起憂慮,之後,作是思惟:我們既然稱說自己是已至不死無亂,又有其餘的不死無亂,對於諸聖諦、無相心定已得善巧,他們所成就的功德,對望於我,較為殊勝。彼若是對於這些問題,追究問我,我若是回答,或是作不同的回答,或撥除真實存有,或是許可無有。對於這些決定說明,看見這些種種過失之後,作是思惟:我對於一切所責問中,全部不應該回答。
又於是中,見有餘過,謂他由此鑒我無知,因則輕笑不死無亂。有行諂者作是思惟:我於此中應如是記,非我淨天一切隱密皆許記別,謂自所證及清淨道。如是思已,故設詭言而相矯亂。彼既如是住邪思惟,遍布其心,於彼最上清淨天所,故稱我是不死無亂。由懷恐怖而無記別,勿我劣昧為他所知。由是因緣,不能解脫,以此為室而自安處。
[解]又對於這樣的責問中,看見有其餘的過失。什麼過失?他人由此回答,鑒別我是無所了知,因此,就會輕笑不死無亂。有些心行諂曲的人,作這樣思惟:假設有人責問我,可以回答,就回答;不可以回答,就不回答。我對於這些問題,應該這樣回答:因為我所信奉的清淨天,對於一切隱密的問難,不是都允許回答,就是自己所體證,以及清淨道可以不回答。這樣思惟之後,故意施設詭譎、奇怪的言論而相繼矯亂。彼既然這樣安住在錯誤的思惟,周遍布滿他的內心,對於他人所問的最上無漏清淨天所,自稱:我是不死無亂。由於心懷恐怖,而不回答,不要讓他人知道我是低劣愚昧。由是因緣,不能解脫,以此為家,而自己安住處於其中。
又有愚戇專修止行,不能以其諂詐方便矯設亂言,但作是思:諸有來問,我當反詰,隨彼所答,我當一切如言無減而印順之。由是計度有差別故,建立四種。
[解]第四,又有些愚笨戇直,專修學止的活動,不能以那些諂詐方法,矯詐施設錯亂的言語,但是作是思惟:若是有人來問,我當反過來詰問,隨順他所回答,我當一切如他所說,一字不減,而印持前面所言,隨順他。由於這些思量分別有不同的緣故,建立四種。
由依世者,謂依過去及現在世起分別故,名計前際;依未來世起分別故,名計後際。
[解]什麼是由依世?就是依照過去及現在世,生起分別,所以稱為思量分別前際。依照未來世,生起分別,所以稱為思量分別後際。
由依諸見者,謂依三見,如前應知。由依初見,於現法中計我有色,後或有色有想,或無有想,或非有想非無想。
[解]什麼是由依諸見?就是依照三種見,如同前面,應該知道。哪三種?第一、命者即身,第二、命者異身,第三、命者即身也異身。由於依照最初見,對於現在的五蘊中思量我是有色,命終之後,或是有色有想,或是有色無有想,或有色非有想非無想。這裡的三句,是有想論中初句(6-1),無想論中初句(7-1),非有想非無想論中初句(8-1)。如果執著色為我,執著其餘四蘊為我所,他們所執著的我,是以色為體性,所以說為有色。能取一切法的相貌,所以說為想。這樣的眾生是屬於欲界的全部,除去無想天外,其餘色界。
依第二見,於現法中計我無色,於後所計,如前應知。
[解]依照第二見,對於現在的五蘊中思量我是無色,命終之後,思量如前面所說應該可以知道。此三句當有想論(6-2)、無想論(7-2)、非有想非無想論中第二句(8-2)。如果執著無色為我,執著色或其餘四蘊以為我所。譬如說若是扣除想,執著其餘的三蘊為我,就是執著想與色蘊為我所。若是執著想蘊為我,就是執著其餘蘊為我所。因為他們所執著的我,是以無色為體性,所以稱為無色。能取一切法的相貌,說為想。這個執著無色是我,或是以想為體性,或是有想的作用,說名為有想。或具有彼想,說名有想,因為執著想蘊為我所的關係。這樣的眾生是屬於欲界的全部,除去無想天外,其餘色界,無色界乃至無所有處。
依第三見,我論有二:一者、說我有色無色,二者、說我非有色非無色,餘如前說。
[解]依照第三見,說我論有二種,一、說我有色無色,就是指有想論(6-3)、無想論(7-3)、非有想非無想論中第三句(8-3)。二、說我非有色非無色,就是指有想論(6-4)、無想論(7-4)、非有想非無想論中第四句(8-4)。其餘如前面所說。1)如果他們執著色與無色為我,對於五蘊,生起同一個我的想法。由於他們一樣一樣的分別這些蘊,不能找得真實的我,所以,他們對於這五蘊,生起同一的我想。整體執五蘊為我,所執著的我,是以色與無色為體性,所以稱為亦有色亦無色。能取一切法的相貌,說名為想。以執著自身諸蘊為我,執著他人的諸蘊為我所的關係。這樣的眾生是屬於欲界的全部。2)有些人看到有色亦無色,全部有過失,所以說,這個我是非有色也非無色。
又即計我是有色者,或言狹小,或言無量。計我無色,當知亦爾。此二我論,依第三見,立為二論:一者、計我狹小,二者、計我無量。由是四種我論差別,說我有邊,說我無邊,說我亦有邊亦無邊,說我非有邊非無邊:隨其次第,如前應知。
[解]又就思量分別我是有色的情況,或是說為狹小,或是說為無量。思量分別我是無色的情況,應當知道也是如此。這二種我論,依照第三種邪見,建立為二種論:一者、思量我是狹小,二者、思量我是無量。由於這四種我論的差別,而說我有邊,說我無邊,說我亦有邊亦無邊,說我非有邊非無邊,隨順這個次第,如同前面所說應知。在有色、無色論中,狹小就是有邊,無量就是無邊,亦狹小亦無量就是亦有邊無邊,非狹小非無量就是非有邊非無邊。指有想論(6-5~8)、無想論(7-5~8)、非有想非無想論(8-5~8)。
1)如果執著色是我,他們所執著的我的自體就有分際、界限。這個自體或是存在於心中,如同指一節的大小,光明猛烈旺盛。或是存在於身中,相當於身體的形狀與大小,體內與體外明亮而清澈。
2)如果執著非色為我,他們所執的我也有分際、界限。因為非色法的所依與所緣,也有分際、界限的關係,所以也稱為有邊。這二種眾生是屬於欲界的全部,除去無想天外,其餘色界。
3)如果執著色是我,他們所執著的我,能遍於一切處。譬如有人說:地就是我,我就是地,他的量無有邊際。
4)如果執著無色為我,他們這樣思惟:如果我不到達火,終究火不能燒;如果我不到達刀,刀終究不能割物;若我不至水,水終究不能潤物。所以,認為無色無邊。這二種,存在於全部欲界。
5)如果執著色是我,他們所執著的我,隨順他所依的身體,或是捲起,或是展開,其他的大小不一定。他們這樣想:身體若是有限量,我就是有邊。身體若是無量,我就是無邊。
6)如果執著無色是我,他們這樣想:如果無色隨順有限量的所依以及所緣,我就是有邊。如果無色隨順無量的所依及所緣,我就是無邊。這二種,存在於全部欲界。
如果是執著我非有邊非無邊死後有想論,就是遮止有邊無邊的過失,為所以主張此。
又即依止如是諸見,及依我論,復宣說我清淨解脫,於欲靜慮皆得自在,隨其所欲多住處化。如其所欲安住靜慮,以清淨見遊戲受用方便法樂,如是名為依諸見故,應知安立。
[解]又就是依止這樣的種種思想,及依於我論,再加以宣說我是清淨、解脫,因為對於五欲、四靜慮,皆得自在,隨其所想要多半安住這個地方,能有變化。如同他所想要而安住在靜慮中,以這些我是清淨、解脫知見,遊戲、受用,作為方法,得到定的法樂(10)。這樣稱為依照種種見的緣故,應該知道安立。
由生處者,謂我有一想,乃至廣說。有一想者,謂在無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有種種想者,謂在下地。即如所說,隨其次第,應知說我有狹小想,有無量想。
[解]什麼是由生處?就是我有一想,乃至廣說。什麼是有相同的想?就是在無色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6-13),因為有無邊的認知,這部份是相同的。什麼是有種種不同的想?謂在欲界(6-14),因為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有苦、樂、不苦不樂受等不同。就如同所說,隨順其次第,應知在欲界說我有狹小想(6-15),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 有無量想(6-16)。
1)什麼是一想?就在前三種無色界,由於他們的想蘊,僅由意門而活動的緣故,說名一想。
2)什麼是種種想或是若干想?就是在欲界、色界,扣除無想天,由於他們的想蘊,由欲界有六門,色界有四門活動的緣故,及能緣種種境界的緣故,名為種種想。
3)什麼是小想?就是執著少量的色為我,或是執著少量無色為我。
a)若是執著少量色為我,他們執著色是我,其量就狹小,譬如指節等。他們執著想為我所,因為所依的身體微小的緣故,能緣少量的境界的關係,說為小想。這屬於欲界的全部,除去無想天外,其餘色界。
b)若是執著少量無色為我,他們或是執著受為我,想就是我所。因為所依的身體微小的緣故,能緣少量的境界的關係,說為小想。若是執著行為我,或是執識為我,或是執想為我,也是如此。這屬於欲界的全部,除去無想天外,其餘色界。無色界乃至無所有處。
4)什麼是無量想?就是執著無量色為我,或是執著無量受、想、行、識之無色蘊為我。
a)若是執著無量色為我,他們執著有色的我,是遍布於一切處。他們執著想為我所,因為所依是無量身的緣故,能緣無量的境界的緣故,名無量想。這屬於欲界的全部,除去無想天外,其餘色界。
b)若是執著無量無色為我,他們或是執著受為我,想為我所。因為他們的想所依是無量身的故,能緣無量境界故,名無量想。若是執著行為我,或是執識為我,或是執想為我,也是如此。這屬於欲界的全部,除去無想天外,其餘色界。無色界乃至無所有處。
一向有樂者,謂在下三靜慮;一向有苦者,謂在捺落迦;有樂有苦者,謂在鬼、傍生、人、欲界天;有不苦不樂者,謂在第四靜慮已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解]全然有快樂者,就是在前面三種色界定(6-10)。全然有苦惱者,就是在捺落迦(6-9)。有快樂也有苦惱者,就是在鬼、傍生、人、欲界天(6-11)。有不苦不樂者,就是在第四靜慮已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6-12)。
1)什麼是我純有樂?就在前三種靜慮。這些得到禪定的人,以天眼通,看見三靜慮,恆時受樂。之後從他處死歿,來生此三種靜慮之中,就會有這種想法:我純有樂。
2)什麼是我純有苦?就是在地獄,這些得到禪定的人,以天眼通,看見地獄,恆時受苦。之後從他處死歿,來生此地獄之中,就會有這種想法:我純有苦。
3)什麼是我有苦有樂?就在傍生、鬼界、人、及欲界天。這些得到禪定的人,以天眼通,看見這些眾生,苦樂相互參雜。之後從他處死歿,來生此中,就會有這種想法:我有苦有樂。
4)什麼是我無苦無樂?謂在第四靜慮,乃至無所有處。這些得到禪定的人,以天眼通,看見這些眾生,無苦無樂。之後從他處死歿,來生此中,就會有這種想法:我無苦無樂。
3.三種衰損 T30,786c-787b
又於如是諸外道處,當知總有三種衰損。一者、見及欲樂展轉相違論衰損,二者、依我無智論問記衰損,三者、依法隨法行證得衰損。
[解]又對於這樣的種種外道的地方,應當知道總共有三種衰敗損減。哪三種?第一,思想以及所要的安樂展轉互相違背言論的衰損。第二,依於有我見的沒有智慧言論的質問與回答的衰損。第三,依法隨法行證得的衰損。
3.1.此中三種,若計有想,若計無想,若計非有想非無想論者,及斷見論者,或依責他為勝利論,或依免難為勝利論而起計度,當知是名第一衰損。由彼諸論,計度後際,依未來世,妄計於我為有無故。
[解]在第一衰損中,有三種。哪三種?第一,若是思量有想(6)。第二,若是思量無想(7)。第三,若是思量非有想非無想論(8)。以及斷見論(9)。他們或者是依於責問他人為勝利論,或依於免除質難為勝利論,而生起計量推度,當知是名第一衰損。由於他們這些論說,計量推度後際,就是依於未來世,虛妄計量推度我是有或無的緣故。
3.2.依我無智論問記衰損者,謂於若諸雜染,若雜染處,若能雜染,如是一切世俗、勝義二諦道理不如實知,由此無智有所趣向以為先故,得有差別。從此無智何所趣向?謂三、四轉:一、常無常等,二、有邊無邊等,三、自作他作等。所以者何?彼由無智,要先趣向如是差別,後方問記。
[解]什麼是依於我見的沒有智慧的言論,質問與記答的衰損?就是對於若是煩惱雜染;若是依煩惱為處所而得生起的業;因為諸業感生異熟果,依異熟果,則一切善、不善、無記法等雜染皆得生長。這樣一切惑、業、苦的世俗流轉和如何斷煩惱雜染便能獲得勝義還滅的這二個真實道理,不能如實的知道,由於這個沒有智慧,不知道流轉和還滅的二諦道理,而有趣向,做為先導的緣故,而有種種不同。從這個沒有智慧,會趣向什麼地方呢?產生什麼見解呢?就是有三類,各有四種。三類,一、是常與無常等,二、是有邊與無邊等,三、是自作與他作等。以上三類都各有四種,如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為什麼呢?他們由於沒有智慧,必然先要趣向於這樣的不同,然後才在這上面互相問難辯答。什麼是雜染?指有漏法。雜,是間雜、和雜;染,是染污法,指不善及有覆無記之法。通常雜染與染污同義,互為通用;若是單稱染污的情況,就是指煩惱;而稱為雜染的情況,就通於善、惡、無記等三性,為一切有漏法的總稱。又有三類雜染,1)煩惱雜染,即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的總名。2)業雜染,從煩惱生,或助煩惱造作身語意三者的業。3)生雜染,依煩惱及業而受生於三界的苦。若依四聖諦分類,雜染法就是苦、集諦,五趣及業、惑;清淨法就是滅、道諦,涅槃及道。若依十二緣起分類,1)煩惱雜染,即無明、愛、取。2)業雜染,即行、有。3)生雜染,即其餘的七支。
又於聖法毘奈耶中,所有智者不可記事,於二道理不容計故,謂世俗、勝義二諦道理。
[解]又在聖法與律中,所有有智慧的人不會明確回答的事情,為什麼不回答?因為在二種道理不容許思量的緣故,哪二種?就是世俗、勝義這二種真實道理。哪些是不會明確回答的事情?就是十四無記,這十四個問題是超越經驗認知,無法加以敘述或說明,因此佛陀捨置不答。即1)世間常,2)世間無常,3)世間常亦無常,4)世間非常非無常。5)世間有邊,6)世間無邊,7)世間亦有邊亦無邊,8)世間非有邊非無邊。9)如來死後有,10)如來死後無,11)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12)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異。為什不回答?因為有些事情沒有,所以不會回答。或是不能帶來現世與後世的安樂,所以不會回答。或是有些很深難以了知,所以不會回答。為什麼二種道理不容許思量?從世俗道理而言,有情的流轉是由無明為緣而產生行,然後由行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由此產生生死流轉的世俗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不變的主體。有因有緣無明集起,要當有因,待緣而後果生,既非本就有無明的存在,也非本來沒有無明,以後莫名其妙的有。不但無明支如此,就是行支,識支乃至有支也莫不如此,因此不容許以任何形式的有、無二邊等來計度,這是世俗諦不容計度的道理。那麼,經由修道,而得的生死還滅,也不可以有無二邊來計度。什麼是世俗、勝義二諦?a)勝義諦,指真實平等的道理;世俗諦,指世俗差別的道理。b)或是因緣所生的事理,稱為俗;不生不滅的理性,稱為真。c)凡夫從時間上由於經驗或習慣所觀察的事物原理,名為世俗諦;聖人由究竟處體驗事物的真實情況,名為勝義諦。俗諦是指肯定事物所以存在的道理,真諦是指否定事物有其實質的道理。
此中四種一向常論計前際者,及計前際無因論者,二種差別,皆先計我,後方緣我一向常等諸論差別。又即四種一分常論計前際者,彼有差別,謂有一分緣常無常論,或有一分緣非常非無常論。
[解]在這裡,四種一向常論計過去前際,以及計過去前際的二種無因論,這二種差別,都是先思量有我,之後方才緣於我見,展開一向常等種種論的差別。又就是四種一分常論,是計前際,彼四論有不同。就是有一部分緣常、無常論,或是有一部分緣非常、非無常論。
邊無邊等諸轉,如前邊無邊等應知其相。
[解]對於邊無邊等諸四句轉,如同前面邊無邊等,應知其相貌。
若欲一切皆宿因作,名自作論;若欲一切皆自在等變化因作,名他作論;若欲少分自在天等變化因作,一分不爾,名俱作論;若無因作論,名俱非作論。當知是名第二依我無智論問記衰損,由彼諸論計度前際,依過現世妄分別故。
[解]1)若是想要主張一切都是過去業為原因所創作,名為自作論。
2)若是想要主張一切都是自在等變化為原因所創作,名為他作論。
3)若是想要主張少部分是自在天等變化因所創作,一部分不是這樣,名為俱作論。
4)若是無因,而有創作論,名為俱非作論。應當知道,這稱為第二依我無智論問記衰損,由於他們種種的言論是計度前際而來,因為是依於過去世、現在世的虛妄分別的關係。
3.3.依法隨法行證得衰損者,謂有沙門、若婆羅門,不觀責他為勝利論,不觀免難為勝利論,亦不依我無智諸論,為求利養、恭敬等事,樂欲開闡,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求出家,唯除樂求出離解脫。當知彼是薄塵種類,為性愚戇,專修止行。彼由為得初靜慮定教授教誡,能於後際俱行見趣,及於前際俱行見趣,不然許故而得超過。於現法中又能超過欲界諸結,證遠離喜。
[解]什麼是依法隨法行證得衰損?就是有一類沙門、婆羅門,不觀察責問他人為勝利論,不觀察免除責難為勝利論,也不依照我無智諸論,為了追求利養、恭敬等事情,喜樂、想要開示闡述,所以在惡說法與毘奈耶中,而請求出家,但是要除去那些喜樂追求出離三界、解脫生死的人。當知那些人是屬於煩惱薄塵這種類別,基本的根性愚眛戇直,專一修學止行。那位修行者,由於為了得到初靜慮的禪定,接受教授、教誡,所以,對於後際俱行見趣,及於前際俱行見趣,能夠得以超過,為什麼?因為不會然可、許信的緣故。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又能夠超過欲界的種種結,體證、成就遠離五欲而得到歡喜。
什麼是法隨法行?1)如佛所教導的方法而修行。2)又出世道稱為法,世間道稱為隨法。3)法隨法行,就是信、精進、及念、定、慧五根,修習令其堅固而住,沒有間斷的修習,使其五根成為強有而力。4)法隨法行,涅槃名法。八支聖道名隨法。因為在一切法當中,涅槃是最殊勝。在有為法中,八聖道最殊勝。佛弟子眾為求涅槃的關係,修習八支聖道,稱為法隨法行。5)又,別解脫名法,別解脫律儀名隨法。為求別解脫的關係,受別解脫律儀。得其律儀已,隨順律儀守護自己,沒有毀戒、犯戒,名為法隨法行。若是能安住在這裡,就稱為法隨法行的人。6)又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法。受持此法,名隨法。為求身語律儀命清淨的關係,受持這些律儀。得其律儀已,隨順律儀守護自己,名法隨法行。若是能安住在這裡,就稱為法隨法行的人。
自斯已上,無聞、無知,即於此中生涅槃想。如由彼故證遠離喜,如是或有由別因緣,證得第二、第三靜慮無愛味樂,第四靜慮無苦樂受,從此已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當知亦爾,於種種想俱行苦樂受等差別已超過故。如是彼於趣諸取行不能超越,樂退還法,未般涅槃起涅槃慢,當知是名第三衰損。
[解]從此以上還有更加殊勝的境界,卻不聞不知,就對於這種靜慮,生起已經獲得涅槃的想法。這樣由於他獲得初禪的離生喜樂的緣故,體證、成就遠離五欲而歡喜,同樣或是有由於其他的因緣,體證、得到第二、第三靜慮無愛味的安樂,第四靜慮無苦樂受,從此已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應當知道也是如此,對於種種想同時活動的苦樂受等不同,已經超過的緣故。這樣彼行者對於趣向諸取的五蘊行,不能超越,就是樂於退還法,未能進入涅槃卻起已經涅槃的憍慢,當知是名第三衰損。
此中如來自然證覺,寂靜妙跡,於如所說一切行相三種衰損,由五種相如實了知,謂若彼自性,若彼諸見,若由無智彼得生起,若所緣轉,若彼所緣麤弊過患及上出離。於如是事如實了知,即出離中常自出離。
[解]在這裡,如來自然體證緣起法,成等正覺,獲得寂靜涅槃的微妙道跡,對於如上所說的一切有為相貌的三種衰損,由五種相貌能如實了知。哪五種?1)外道是以我見為其自性。2)外道的六十二種邪見。3)由沒有智慧而各種見趣得以生起。4)禪定的所緣要轉換,才能漸次進步。5)外道所緣的粗弊、過患,以及越過他們而出離的方法。對於這些事都能如實了知,就是在出離中,常自保持著出離的狀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