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3.生雜染-5.3.1.生差別

5.3.生雜染
云何生雜染?謂由四種相應知:一、由差別故;二、由艱辛故;三、由不定故;四、由流轉故。
[解]什麼是生雜染?生,就是生命,由業、煩惱兩種雜染為因,所得的果報色受想行識。業、煩惱是染污,所以果報也是染污,也是苦惱,所以叫做生雜染。由四個相貌來解釋生雜染,應該要注意,應該要通達。哪四種相貌呢?一、由差別故,二、由艱辛故,三、由不定故,四、由流轉故。
janmasaṃkleśaḥ katamaḥ/ sa caturvidhair ākārair draṣṭavyaḥ/ prabhedato api vyasanato apy aniyamato api pravṛttito api //

5.3.1.生差別
生差別者,當知復有五種:一、界差別;二、趣差別;三、處所差別;四、勝生差別;五、自身世間差別。界差別者,謂欲界及色、無色界生差別。趣差別者,謂於五趣四生差別。處所差別者,謂欲界中有三十六處生差別,色界中有十八處生差別,無色界中有四處生差別,如是總有五十八生。
[解]第一、什麼是由差別?生命的不同?生差別還有五種,一、界差別,二、趣差別,三、處所差別,四、勝生差別,五、自身世間差別。
1)什麼是界差別?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生死凡夫的眾生,在生死裏流轉,就是這三個世界,有這樣的差別。凡是在欲界裏邊流轉生死,雖然眾生有很多的種類,但是都是有欲。色界天是沒有欲,雖然是也有很多種差別,但是都沒有欲。無色界天也是沒有欲,但是連色也沒有,只是精神的活動。
2)什麼是趣差別?趣,就是暫時在這裏,一定還要到另一地方。但這裏主要的是指這個生命體,就是五趣,把阿修羅道或者放在鬼道裏頭,或者是放在天道裏面。四生,胎、卵、濕、化四生的差別。  
3)什麼是處所差別?欲界有三十六處的生差別,色界中有十八處的生差別,無色界中有四處的生差別。三界加起來是五十八生差別。
tatra janmanaḥ prabhedaḥ dhātu- prabhedato api gati-prabhedato api sthāna antara-prabhedato apy abhijāti-prabhedato apy ātma-bhāva-lokaprabhedato api veditavyaḥ // tatra dhātu-prabhedataḥ / kāma avacaraṃ rūpa avacaram ārūpya avacaraṃ janma // gati-prabhedataḥ pañcasu gatiṣu pañca-vidhaṃ janma // sthāna antaraprabhedataḥ kāma-dhātau ṣaṭtriṃśatsu sthāna antareṣu / rūpadhātāv aṣṭadaśasu/ārūpyadhātau caturṣu sthāna antareṣu janma / tad-abhisamasya aṣṭa-pañcāśaj janmāni bhavanti //

勝生差別者,謂欲界人中,有三勝生。一、黑勝生生,謂如有一生旃荼羅家,若卜羯娑家 ,若造車家,若竹作家,若生所餘下賤、貧窮,乏少財物、飲食等家。如是名為人中薄福德者。二、白勝生生,謂如有一生剎帝利大富貴家,若婆羅門大富貴家,若諸長者大富貴家,若生所餘豪貴大富多諸財穀、庫藏等家。如是名為人中勝福德者。三、非黑非白勝生生,謂如有一非前二種生處中家者。又欲界天中,亦有三種勝生:一、非天生,二、依地分生,三、依虛空宮殿生。又色界中有三種勝生:一者異生無想天生,二者有想天生,三者淨居天生。又無色界中有三勝生:一、無量想天生,二、無所有想天生,三、非想非非想天生。自身世間差別者,謂於十方無量世界中,有無量有情,無量生差別,應知。
[解]4)什麼是勝生差別?a)就是欲界人中有三種勝生。哪三種呢?
一、什麼是黑勝生生?黑,前生造過惡業,所以叫黑。但還是在人間受果報,所以還是勝。現在這個人生到黑勝生的這一類,所以叫做黑勝生生。譬如有一種人,生到旃荼羅的家裏,旃荼羅,就是以殺生為職業的人。若卜羯娑家,就是除糞穢家,做清潔工作。若造車的家,若竹作家,以作竹為職業的人。若生所餘的下賤貧窮,財物不足,飲食也不夠,生活困難。如是名為人中少福德的人。
二、什麼是白勝生生?白,就是善法,由善法為因來到人間受果報叫做勝,這樣的生命叫白勝生,這個人生到白勝生的族類裏面,稱為白勝生生。譬如有一類人,生剎帝利,就是國家的領導人,統治階級,當然是大富貴家。若婆羅門大富貴家,婆羅門是讀書人,有高尚的思想。若諸長者大富貴家,有特別的專業知識,有特別的能力,或者是他為國王能夠服務,得到大富貴這種人。若生所餘豪貴大富,沒有在政府裏做高官,但是也有能力致富。這些人財富特別多,有很多的穀糧,很多的庫藏這種人家,如是名為人中勝褔德者,人中特別有福德的人。
三、什麼是非黑非白勝生生?非黑非白,也沒有大的惡事,也沒有大的善法這種人,指吠舍,作生意這一類人。不是前面的黑勝生,也不是白勝生,是處中。
b)又欲界天裏面亦有三種勝生,一是非天生,就是婆羅門,婆羅門有天福。二、依地分生,在地面上居住的天,就是四大王眾天和忉利天。三、依虛空宮殿生,這是空居天,就是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c)又色界中有三種勝生,哪三種?一者、異生無想天生,還是凡夫,但有無想天的禪定,都是指外道的境界。二者、有想天生,就是其餘,由初禪乃至到第四禪,這是凡夫天,也通於聖人。三者、淨居天生,就是五淨居天,純粹是聖人。
d)又無色界中有三勝生,也有三種勝生,一者、無量想天生,就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二者、無所有想天生,就是第三無所有處天。三者、非想非非想天生,就是無色界天最高的一層天,非想,沒有粗顯的想,但有微細的微微想,所以還不是無想。
5)什麼是自身世間差別?除娑婆世界之外,在十方虛空裏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中,有無量的有情,所以也有無量生差別應知。
abhijāti-prabhedataḥ kāma-dhātau manuṣyeṣu kṛṣṇa abhijātikaṃ janma / yathā api iha ekatyaś caṇḍāla-kuleṣu vā pukkasa-kuleṣu vā ratha-kāra-kuleṣu vā veṇu-kāra-kuleṣu vā iti yāni vā punar anyāni nīcāni adhamāni kṛcchrāṇi kṛcchra-vṛttīni parīttāni parītta- annapānabhojanāni ity evaṃrūpeṣu kuleṣv abhijāto bhavati / ta eva manuṣyadurbhagā ity ucyante //śukla abhijātikaṃ janma /yathā api iha ekatyyaḥ kṣatriyamahāśālakuleṣu brāhmaṇa-mahā-śāla-kuleṣu vā gṛhapati-mahā-śāla-kuleṣu vā iti yāni vā punar anyāni kulāny āḍhyāni mahādhanāni mahābhogāni prabhūtavitta upakaraṇāni prabhūta- kṣetrasvāpateyāni prabhūtadhanadhānyakośakoṣṭha āgārasannicayāni ity evaṃrūpeṣu kuleṣv abhijāto bhavati / ta eva manuṣya-subhagā ity ucyante // na eva akṛṣṇa aśukla abhijātikaṃ janma / yathā api iha ekatyyastadubhayavivarjiteṣu madhyeṣu kuleṣv abhijāto bhavati / kāma avacareṣu vā trividhaṃ janma / āsuraṃ janma / bhūmi-bhāga- saṃniśritaṃ janma / ākāśa-vimāna-saṃniśritaṃ janma / rūpa-dhātau trividhaṃ janma / pṛthagjanānāṃ sasaṃjñakaṃ janma / asaṃjñakaṃ anma / śuddha āvāsajanma ca / ārūpya-dhātau trividhaṃ janma / apramāṇa-saṃjñiṣu akiñcana-saṃjñiṣu na eva-saṃjñā-na-asaṃjñiṣu ca deveṣu janma // tatra ātma-bhāva-loka-prabhedataḥ / daśasu dikṣv aparimāṇeṣu loka-dhātuṣv aparimāṇānāṃ sattvānām aparimāṇaṃ janma veditavyaṃ //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2.業雜染-5.2.9.業過患

5.2.9.業過患
業過患云何?當知略說有七過患,謂殺生者殺生為因,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現法後法罪,受彼所生身心憂苦。
[解]什麼是業的過患?做錯誤的事情,應該注意它是有過患,什麼過患呢?要略的說有七種過患。假設說這人是殺害生命,殺生為因,就有七種過患,哪七種呢?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現法後法罪,受彼所生身心憂苦。
karmaṇām ādīnavaḥ katamaḥ / samāsataḥ sapta ākāra ādīnavo veditavyaḥ / yathā api prāṇa atipātikaḥ prāṇātipāta adhikaraṇahetor ātmavyābādhāya cetayate paravyābādhāya ubhayavyābādhāya dṛṣṭadhārmikam avadyaṃ prasavati sāmparāyikaṃ / dṛṣṭa-dharma-sāmparāyikaṃ taj-jaṃ caitasika-duḥkha-daurmanasyaṃ pratisaṃvedayate /

云何能為自害?謂為害生發起方便,由此因緣便自被害,若被繫縛,若遭退失,若被訶毀,然彼不能損害於他。云何能為他害?謂即由此所起方便,能損害他,由此因緣,不自被害乃至訶毀。云何能為俱害?謂即由此所起方便,能損害他,由此因緣,復被他害,若被繫縛乃至訶毀。云何生現法罪?謂如能為自害。云何生後法罪?謂如能為他害。云何生現法後法罪?謂如能為俱害。云何受彼所生身心憂苦?謂為害生發起方便,而不能成六種過失。又不能辦隨欲殺事,彼由所欲不會因緣,便受所生身心憂苦。又有十種過患,依犯尸羅,如《經》廣說應知。又有四種不善業道,及飲諸酒以為第五,依犯事善男學處,佛薄伽梵說多過患應知,廣說如《闡地迦經》 。
[解]1)什麼是能為自害?若殺害一個生命,這件事對我自己有害,有什麼害呢?就是為了殺害這個人,要做好計劃,開始行動,就是發起方便。由於要殺害對方的時候,結果你被對方害,或者自己被人綁起來,或者自己有什麼特別功德的地方,就失掉,如有什麼財富,失掉;或者有什麼地位,因為我殺人,結果人還沒有殺到,我的地位沒有。做惡事,社會上的輿論就指責你。想要害對方,結果被對方害,自己得這麼多的過犯,而自己又沒能損害對方,這就叫做自害。
2)什麼是能為他害?就是說這個人有預謀,然後按照自己的計劃,開始行動,就把對方傷害。這樣自己沒有受到對方的傷害,也沒有什麼繫縛、退失、訶毀。
3)什麼是能為俱害?就是這個人有預謀,然後按照自己的計劃,開始行動,就把對方傷害。你傷害對方,同時對方也傷害你,所以叫做俱害。
4)什麼是生現法罪?像前面說的自害,你想要害他,結果被他害,等於就是有罪,現在有這種苦惱。
5)什麼是生後法罪?像前面你把對方害,將來一生,這筆帳還要再算一算,就是後法罪。你殺害他,將來他有因緣還來傷害你,這是後法罪。
6)什麼是生現法後法罪?就是互相都受到害,現在有苦惱,將來人與人之間的恩怨,一直相續下去。只有修學戒定慧,斷除自己的貪瞋癡,這時候和任何人的恩愛,任何的怨,都可以停下來,不然的話,沒有停止那一天。
7)什麼是受彼所生身心憂苦?就是那個人,為了要傷害對方的生命,發出來行動,但是沒有成功。還被對方害,他心裏不憂苦嗎?若真的殺人,心裏安嗎?前面一共有六條都有過失,身心都會有憂苦。又不能辦隨欲殺事,指第一條,心裏面想要殺害的事情,沒有做成,心裏面也是憂苦。這個人由於他所要成就的事情因緣不具足,沒成功,所以便受所生身心憂苦。

又有十種過患,依犯尸羅,如《經》廣說應知。又有四種不善業道,及飲諸酒以為第五,依犯事善男學處,佛薄伽梵說多過患應知,廣說如《闡地迦經》 。
[解]1)又有十種過患,依犯尸羅,如經廣說應知。本論二十二卷有十種過患廣說應知。
2)又有四種不善業道,就是殺生、偷盜,乃至欲邪行,乃至說謊話這些事。及飲諸酒,這就是第五,這就是五種不善業道。依據犯這五種罪過的事情,善男子、善女人應該學這五戒,若是毀犯,佛薄伽梵說你有很多的過患應知,廣說如闡地迦經。
katham ātmavyābādhāya cetayate / prāṇi-vyābādhāya prayuktas tato nidānaṃ vadhaṃ bandhanaṃ vā jyāniṃ vā garhaṇāṃ vā prāpnoti / no tu śakgoti paraṃ vyāvādhituṃ kathaṃ paravyābādhāya / tathā eva prayuktaḥ paraṃ vyābādhate / no ty tato nidānaṃ vadhaṃ vā yāvad garhaṇāṃ vā nigacchati / katham ubhayavyābādhāya / yat tathā eva prayuktaḥ paraṃ ca vyābādhate tannidānaṃ ca parato vadhaṃ vā yāvad garhaṇāṃ vā nigacchati/kathaṃ dṛṣṭadharmadhārmikam avadyaṃ prasavati/yathā ātmavyābādhāya cetayate / kathaṃ sāmparāyikam avadyaṃ prasavati / yathā paravyābādhāya cetayate/ kathaṃ tajjaṃ caitasikaduḥkhadaurmanasyaṃ pratisaṃvedayate prāṇi-vyābādhāya prayuṅkte / sacet ṣaḍ ākāram ādīnavaṃ na nigacchati / na ca asya prāṇa atipātaḥ sampadyate yathā īpsitaḥ saḥ /icchāmūla(?) nidānaṃ tajjaṃ caitasikaṃ duḥkha-daurmanasyaṃ pratisaṃvedayate // api khalu daśa ādīṅavā dauḥśīlyaṃ yathā-sūtram evaṃ vistareṇa veditavyāḥ /caturṇāṃ punar akuśalānāṃ karmapathānāṃ surāmaireyasya pañcamasya upāsaka-śikṣa asambandhena ādīnavā uktā bhagavatā te api vistareṇa veditavyāḥ / tad yathā nandika-sūtre /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2.業雜染-5.2.8.業差別

5.2.8.業差別
業差別云何?謂有作業、有不作業;有增長業、有不增長業;有故思業、有不故思業。
[解]什麼是業差別?業本身的差別是什麼?有作業、有不作業。有增長業、有不增長業。有故思業、有不故思業,這是業體性上不一樣,如桌子是木頭作成,桌子就以木為它的體性,若是這個桌是以鐵造,就是以鐵為它的體性。
karmaṇāṃ paryāyaḥ katamaḥ / asti karma kṛtam asty akṛtaṃ / asty upacitam asty anupacitaṃ / asti sāñcetanīyam asty asāñcetanīyaṃ /

如是定異熟業、不定異熟業。異熟已熟業、異熟未熟業。善業、不善業、無記業。律儀所攝業、不律儀所攝業、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施性業、戒性業、修性業。福業、非福業、不動業。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順現法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過去業、未來業、現在業。欲繫業、色繫業、無色繫業。學業、無學業、非學非無學業。見所斷業、修所斷業、無斷業。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曲業、穢業、濁業,清淨業,寂靜業。
[解]以下在種類說,是各式各樣。
1)二法有二種,定異熟業、不定異熟業;異熟已熟業、異熟未熟業。
2)三法有十種,善業、不善業、無記業。律儀所攝業、不律儀所攝業、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施性業、戒性業、修性業。福業、非福業、不動業。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順現法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過去業、未來業、現在業。欲繫業、色繫業、無色繫業。學業、無學業、非學非無學業。見所斷業、修所斷業、無斷業。
3)四法有二種,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曲業、穢業、濁業、清淨業、寂靜業。
evaṃ niyata-vipākam aniyata-vipākaṃ/vipakvavipākam avipakvavipākaṃ / kuśalam akuśalam avyākṛtaṃ / saṃvara-saṃgṛhītam asaṃvarasaṃgṛhītaṃ / na eva saṃvara na asaṃvara-saṃgṛhītaṃ / dāna-mayaṃ śīla-mayaṃ bhāvanā mayaṃ puṇyam apuṇyam āniñjyaṃ / sukha-vedanīyaṃ duḥkha-vedanīyam aduḥkha asukha-vedanīyaṃ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m upapadya-vedanīyaṃ paraparyāya-vedanīyaṃ / atītam anāgataṃ pratyutpannaṃ / kāmaprati-saṃyuktaṃ rūpa-pratisaṃyuktam ārūpya-pratisaṃyuktaṃ / śaikṣam aśaikṣaṃ / na eva śaikṣaṃ na aśaikṣaṃ / darśana-prahātavyaṃ bhāvanā-prahātavyam aprahātavyaṃ / kṛṣṇaṃ kṛṣṇa-vipākaṃ / śuklaṃ śukla-vipākaṃ / kṛṣṇa- śuklaṃ kṛṣṇaśuklavipākaṃ/ akṛṣṇam aśuklavipākaṃ / karma karmakṣayāya saṃvartate / vaṅkakarma doṣa-karma kaṣātha-karma śuci-karma muni-karma ca iti //

作業者,謂若思業、若思已,所起身業、語業。不作業者,謂若不思業、若不思已,不起身業、語業。增長業者,謂除十種業。何等為十?一、夢所作業;二、無知所作業;三、無故思所作業;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五、狂亂所作業;六、失念所作業;七、非樂欲所作業;八、自性無記業;九、悔所損業;十、對治所損業。除此十種,所餘諸業名為增長。不增長業者,謂即所說十種業。故思業者,謂故思已,若作業、若增長業。不故思業者,謂非故思所作業。
[解]1)什麼是作業?業是由造作而成,若不造作,就沒有這種業。誰造業呢?若思業,若思已所起身業、語業。就是心造作,以心為業的體性。思業是什麼?就是審慮思、決定思,想要造這件事的時候,先要詳細的計劃,叫做審慮。計劃好以後,決定這樣做,叫做決定。計劃的時候,最後決定的時候,都是造業者內心的事情,由心來做。所以,若有審慮思、決定思來創造這件事,所以叫做作業。若思已所起身業語業,就是決定以後,叫做思已。由決定以後,內心發動身業、語業,就叫做作業。由作而成的業,就是由內心計劃、決定,做的時候還是由內心的指揮,所以業的體性,就是心。什麼是不作業?就是若不思業,若不思已不起身業語業。因思而成業,業造好以後就不思,這個時候業就潛伏在那裏,就是業種子潛伏在阿賴耶識那裏。這時候業是不動作,就是不思已。造作的時候,是要起身業、語業,把這件事造完,當然不起身業,不起語業,業力已經成就,就是不作,叫做不作業。作業,是約正在造作的時候,名為作業。不作業,是造好以後,業種子潛伏在那裏,叫做不作業。
2)什麼是增長業?就是扣除十種業不算,剩餘的就是增長業。哪十種?
一、夢所作業。做夢的時候,在造罪業,或者是造功德業。這種業是不增長業,因為業軟弱,力量不大。
二、無知所作業。就是對於所做的這件事,不太明白究竟是有功德呢?有罪過呢?糊糊塗塗的就把這業作。可能因為聽別人的話,而做這件事,這樣情形就是無知所作業。
三、無故思所作業。故思,就是有意發動這件事,這是故思所作業。無故思所作業,不是有意的要做這件事,但是這個事情也是做,這是無故思所作業。譬如說一個有權力的人,下命令叫你做這件事,但是你自己不願意做,但是命令來了不得不做,這叫做無故思所作業。這樣的業力也是軟弱,有可能得果報,也可能不得果報。
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不利所作業,就是沒有猛利的貪瞋癡來發動,造罪過,或者功德。雖然是有意做,但是做的不是那麼踴躍。利,就是猛利,就是動機很強大。這個不利所作業,不一定得果報,也可能得果報。數所作業,就是已做這件事,但是又不願意做,做一次又做,數數的做叫數。不數,做了一次不願意做,這叫不數所作業。
五、狂亂所作業。狂,就是亂,就是神經不正常。神經不正常所作業不一定得果報。因為第六意根有問題,心沒有一個明確的思想,就是糊糊塗塗,不一定得果報。
六、失念所作業。失掉正念,做惡事,但是心裏面知道,做惡事是得罪過。雖然造罪,但是他知道將來要得果報,所以造的時候,心裏面也不是太自在,所以叫失念所作業。這個業也不一定得果報,因為造的時候心裏也不歡喜。
七、非樂欲所作業。就是自己也不歡喜做這件事,有別人推動他做這件事,他也就做。
八、自性無記業。所作的業本身是無記,就是他的動機不是善,也不是惡,由這樣的動機造出來的業,就是無記業。力量薄弱,也不容易得果報。
九、悔所損業。就是造業以後,又後悔,表示懺悔,因為懺悔的力量傷害這個業力,所以,業力就不強。
十、對治所損業。修四念處、修無我觀,把所造的業力傷害,就不一定會得果報。為什麼?所造的業力,沒有得果報的時候,就在種子的狀態。這時候,若是修禪定,或者修四念處觀,能使令業力這種子薄弱,或者是把這種子消滅,叫做對治所損業。除掉上面說的這十種業,剩餘的這一切業叫增長業。什麼是不增長業?就是前面說的十種。所以,造罪業,或者做功德,做完以後心裏歡喜,若有機會還是造,那個業就是在增長,力量就會增長。若是懺悔,知道有罪過,再也不可以造。或者修觀一切法空、無常、無我,這樣,使令罪業消損、不增長,力量不能再大起來,所以就是不增長業。
3)什麼是故思業?就是自己有意要造某一種業,在造的時候,先要經過自己的計劃,然後再造這個業。因為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一個時期的考慮、觀察、決定,而後造這個業,多數你不後悔。不後悔,這個業就繼續增長,因為內心歡喜,使令這力量逐漸的強大。所以,故思已,將這個事情做成功,就是作業;因為不後悔,所以這個業是增長。什麼是不故思業?不是有意,一時糊塗做的業,叫做不故思業。這個業就不一定是做的圓滿,也不一定是增長。
kṛtaṃ karma katamat / yac ca ititaṃ cetayitvā punaḥ kāyena vācā samutthāpitaṃ / akṛtaṃ karma yad acetitam acetayitvā punar na kāyena na vācā samutthāpitaṃ // upacitaṃ karma katamat / daśa-vidhaṃ karma sthāpayitvā / tad yathā / svapna-kṛtam ajñāna-kṛtam asañcityakṛtam atīvra anatitīkṣṇakṛtaṃ bhrāntikṛtaṃ smṛti-sampramoṣa- kṛtam anicchākṛtaṃ prakṛty-avyākṛtaṃ vipratisāra upahataṃ pratipakṣa upahataṃ ca / ity etad daśa-vidhaṃ karma sthāpayitvā yad anyat karma // anupacitaṃ karma daśa-vidhaṃ yathā-nirdiṣṭam eva // saṃcetanīyaṃ karma yat saṃcintya kṛtam upacitaṃ vā // asaṃcetanīyaṃ karma yad asaṃcintya kṛtaṃ //

順定受業者,謂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順不定受業者,謂故思已,作而不增長業。異熟已熟業者,謂已與果業。異熟未熟業者,謂未與果業。
[解]1)什麼是順定受業?造業之後,一定要受果報。就是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這個業是重業,一定要受果報。什麼是順不定受業?就是經過計劃而做,但是這個業是輕業,力量不夠,不能增長,就不一定受果報,叫做不定受業。若是最初造的時候是輕,就是不定受業。但是以後有因緣又繼續造,使令增長,就變成定受業。但是又後悔,又懺悔,又變成不定受業。
2)什麼是異熟已熟業?異熟,就是果報,果報已經成熟的業,就是果報出現。那是什麼呢?就是過去造的業,或者是今生造的業,這個業現在發生作用,給你一個果報。什麼是異熟未熟業?就是已造業,可能是過去造的業,也可能是現在造的業,但是現在沒有發生作用,沒有給你果報,要等到將來。
niyata-vedanīyaṃ karma yat saṃcintya kṛtam upacitaṃ ca // aniyata-vedanīyaṃ karma yat saṃcintya kṛtam na upacitaṃ // vipakva-vipākaṃ karma yad dattaphalaṃ // avipakva-vipākaṃ karma yad adatta-phalaṃ //

善業者,謂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業。不善業者,謂貪、瞋、癡為因緣業。無記業者,謂非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亦非貪、瞋、癡為因緣業。
[解]什麼是善業?就是在創造業力的時候,不是用貪心、瞋心、愚癡心為因緣發動的業,是用三善根的力量發動這件事的時候,就是善業。什麼是不善業?就是動機裏面有貪、有瞋、有邪知邪見為因緣,創造這件事,就是不善業。什麼是無記業?做這件事的動機裏面,沒有貪、瞋、癡為因緣,也沒有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就是無記的心情,這個業就叫做無記。這樣的業是不容易得果報。因為,若有貪、瞋、癡的心,非要做成不可;若無貪、無瞋、無癡,也是一定要把有意義的事情做成,用的心力特別強,所以一定會得果報。
kuśalaṃ karma yad alobha adveṣa amoha-nidānaṃ akuśalaṃ karma yal lobha-dveṣa-moha-nidānaṃ // avyākṛtaṃ karma yan na eva lobha-dveṣa-moha-nidānaṃ na alobha adveṣa amoha-nidānaṃ //

律儀所攝業者,謂或別解脫律儀所攝業,或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或無漏律儀所攝業。不律儀所攝業者,謂十二種不律儀類所攝諸業。何等十二不律儀類?一、屠羊,二、販雞,三、販豬,四、捕鳥,五、罝 兔,六、盜賊,七、魁膾, 八、守獄,九、讒刺,十、斷獄, 十一、縛象,十二、咒龍。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者,謂除三種律儀業及不律儀類業,所餘一切善、不善、無記業。
[解]1)什麼是律儀所攝業?就是或別解脫律儀所攝業,或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或無漏律儀所攝業。
a)什麼是別解脫律儀所攝業?別解脫,就是一樣一樣的解脫,七眾弟子所受的戒。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學法女,這五個都是出家人。出家人的別解脫律儀,是盡形壽的不作惡,也盡形壽的沒有欲。若是優婆塞、優婆夷受的戒,只是盡形壽不作惡,但是不能離欲。八關齋戒叫做近住,不是盡形壽,短時間不作惡,也沒有欲,但是不是盡形壽,所以和比丘出家的戒不同,和在家戒也不同。別解脫律儀所攝業,有出離心的動機,這是屬於聖道。
b)什麼是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靜慮,就是成就色界的四禪,就是靜慮律儀所攝業。成就色界四禪的人,自然是三業清淨,有律儀所攝業。等至,就是四空定,成就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叫做等至。等至,就是達到定的境界,或者成就定才達到那個地方。也自然是三業清淨。果斷,成就色界四靜慮,成就無色界四空定的果,自然能夠斷欲界的一切過失,而且也能夠預防使令它不生起,所以叫做果斷律儀所攝業。
c)什麼是無漏律儀所攝業?無漏,指佛教徒的聖人,能見道,斷除分別煩惱,繼續修道又能斷除俱生的煩惱,這個時候能夠令三惡道的業力種子消滅,決定不到三惡道,所以叫無漏律儀所攝業。這樣,一個是別解脫律儀,一個定共戒,一個道共戒。
2)什麼是不律儀所攝業?就是十二種不律儀類所攝諸業。哪十二不律儀類?一、屠羊,做這種罪過的事情,這是不律儀。二、販雞,也是不律儀。三、販豬,養肥就賣。四、捕鳥。五、置兔,就是網兔子。六、盜賊,這樣職業的人。七、魁膾,就是膾子手,犯罪的人由這個人殺掉。八、守獄,就是牢獄有犯人在那裏,這人在守獄。九、讒刺,專挑別人毛病,殘害人,說壞話這種人。十、斷獄。十一、縛象。十二、咒龍。這十二種是不律儀所攝,都是屬於惡業。
3)什麼是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就是扣除三種律儀業,前面別解脫律儀,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無漏律儀所攝業,及不律儀類業也除掉,所餘一切善、不善、無記業,就叫做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
saṃvarasaṃgṛhītaṃ karma yat prātimokṣa-saṃvarasaṃgṛhītaṃ vā dhyāna-samāpatti- prahāṇasaṃvarasaṃgṛhītaṃ vā anāsravasaṃvarasaṃgṛhītaṃ vā/asaṃvarasaṃgṛhītaṃ karma yad dvādaśasv āsaṃvarika-nikāyeṣu / dvādaśā-saṃvarikanikāyāḥ / tad yathā /aurabhrikāḥ kaukkuṭikāḥ saukarikāḥ śva-śākuntikāḥ śaśavāgurikāś caurā vadhyaghātā bandhanapālakāḥ sūcakāḥ kāraṇākārāpakā nāgabandhakā nāga-maṇḍalikāś ca // na eva-saṃvarana asaṃvara-saṃgṛhītaṃ karma / tri-vidhaṃ ca saṃvaraṃ sthāpayitvā āsaṃvarika-naikāyikaṃ ca karma sthāpayitvā tadanya-naikāyikaṃ yat-kuśala akuśala avyākṛtaṃ karma

施性業者,謂若因緣,若等起,若依處,若自性。彼因緣者,謂以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彼等起者,謂無貪、無瞋、無癡俱行,能捨所施物,能起身語業思。彼依處者,謂以所施物及受者為依處。彼自性者,謂思所起,能捨所施物身業、語業。如施性業,如是戒性業、修性業,隨其所應,應知。此中,戒性業因緣、等起如前。自性者,謂律儀所攝身、語業等。依處者,謂有情、非有情數物。修性因緣者,謂三摩地因緣,即無貪、無瞋、無癡。等起者,謂彼俱行引發定思。自性者,謂三摩地。依處者,謂十方無苦、無樂等有情界。又具施、戒、修者所有相貌,應知一切,如餘處說。
[解]1)什麼是施性業?施性,以施為性的一種業力,由布施所造成的一種業力。性,或者說是體性,或者就是心,由布施的心所造成的業力,叫做施性業。
a)什麼是布施的因緣?就是以無貪、無瞋、無癡善根為因緣發起。沒有染污而有智慧的行動,一種清淨有意義的動機,發動這種布施的業力。
b)什麼是布施的等起?等起,動機是無貪、無瞋、無癡,由這個動機發出來的行動,也一樣是無貪、無瞋、無癡,叫做等起。無貪、無瞋、無癡俱行,有這樣的動機,採取行動的時候,與行動同時的內心境界,也是清淨的,所以叫做俱行。能捨所施物,能把自己所有權的財物,布施出去,利益對方。能起身語業思,等起是指什麼?就是能發動身業,能發動語業的思心所。而現在那個思心所是和無貪、無瞋、無癡同時活動,能施所施物,能起身業、語業,叫做等起。所以,等起有二個意思,最初計劃的時候動機是清淨,採取行動的時候也是清淨的,叫做等起,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採取行動的時候,發動身業、語業的思心所,也還是與無貪、無瞋、無癡同時活動。
c)什麼是布施的依處?就是用你所布施的物,這是一個依處;及接受你布施的那一方面也是依處。依此而成就施的功德。
d)什麼是布施的自性?施業的體性,本身的性質是什麼呢?就是思心所所發動,所做的這件事。什麼事呢?能捨所施物的身語二業。思就是意業,由意業指導身業、語業做這件事,這就是施性業的體性。像上一段說施性業,這樣的因緣,這樣的等起,這樣的依處,這樣的自性。戒性業、修性業,隨其所應,也應該知道,是這樣。
2)此中,戒性業發動的因緣和等起,如前施性說。能夠受持清淨戒法是以什麼為自性呢?就是律儀所攝的身業、語業等,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妄語等,就是身清淨、語清淨,這是戒的自性。在什麼地方來受持這個戒?就在一切有情的境界,和一切無情物的境界上,能夠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妄語,這就是依處。依有情和非有情,成就戒法的清淨,這就是戒的依處。
3)什麼是修性業?修,是指修禪定。什麼是修性因緣?學習三摩地的因緣,就是要具足無貪瞋癡,才能夠成就三摩地。所以,為成就聖道而修三摩地,以無貪、無瞋、無癡做因緣,才能成就三摩地。什麼是修性的等起?就是在學習禪定,同時的那個主要的活動者,就是引發禪定的那個思心所,它是等起者,由它來發動出來這個活動。什麼是自性?就是明靜而住的禪定。什麼是三摩地的依處?謂十方無苦無樂等有情界,就是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在初禪,修四無量心三昧。若是以十方世界無苦無樂的有情、有苦的有情、有樂的有情,要布施他種種的快樂,叫慈三昧。若是緣十方世界有苦惱的有情,對他發悲心,想要解除他的一切痛苦,這是悲三昧。若是有樂的有情,有種種的快樂,修三昧的人就發隨喜的心情,隨順他的快樂而生歡喜心不嫉妒,這是喜三昧。若是在禪定裏面,教導無苦無樂的有情要去掉愚癡心,因為無苦無樂是因緣生法,不要執著無苦無樂。對於有苦的眾生,在三摩地裏面教導他們因果的道理,要棄捨憤怒。對於有種種快樂的眾生,開導種種的樂都是無常,隨時都會變動的,不要生貪心。所以,對於這三種眾生,勸導他們棄捨貪瞋癡的煩惱,這叫做捨三昧。又,具足施、戒、修功德的那個人,能夠做施的功德,能受持清淨戒的功德,能夠修四無量心三昧的功德,這個相貌。應該知道具足那個功德的人,像別的經上說。
dānamayaṃ nidānataḥ samutthānataḥ svabhāvato adhiṣṭhānataś ca veditavyaṃ / tatra nidānato alobha adveṣa amoha-nidānaṃ / samutthānataḥ deya-vastu-parityāgāya kāyavākkarma-samutthāpikā cetanā alobha adveṣa amohasahagatā / tatra adhiṣṭhānato deyaṃ vastu pratigrāhakaś ca adhiṣṭhānaṃ /svabhāvato yat samutthāpitaṃ deyavastu- parityāge kāyavā kkarma / yathā dānamayam evaṃ śīlamayaṃ bhāvanāmayaṃ yathāyogaṃ veditavyaṃ // tatra śīlamayasya nidānaṃ samutthānaṃ ca tulyaṃ svabhāvaḥ saṃvara-saṃgṛhītaṃ kāya-karma vāk-karma / adhiṣṭhānaṃ sattva asattvasaṃkhyātaṃ vastu /bhāvanāmayasya nidānaṃ samādhinidānam alobha adveṣa amohasamutthānaṃ / tat-sahagataḥ samādhiḥ nirhārikā cetanā svabhāvaḥ samādhir adhiṣṭhānaṃ daśasu dikṣu aduḥkha asukhikaḥ sattva-dhātuḥ / dāna-patiliṅgāni śīla-val-liṅgāni bhāvaka-liṅgāni pūrvavat sarvaṃ veditavyaṃ //

福業者,謂感善趣異熟,及順五趣受善業。非福業者,謂感惡趣異熟,及順五趣受不善業。不動業者,謂感色、無色界異熟,及順色、無色界受善業。
[解]1)什麼是福業?就是若有福業的話,能使令你感得人趣和天趣的果報,所以叫做感善趣異熟。感善趣異熟,就叫做引業,也叫做總業,就是前一個果報結束,後一個果報還沒有,有一個強大的業力引導他到另一個果報那裏,所以叫做引業。在引業的果報體上,再圓滿一下,使令壽命長一點,智慧大一點,相貌端正一點,各式各樣的事情,都令他滿意一點,這個力量叫做滿業,也叫做別業。順五趣受善業,還有隨順在五趣裏面,由善業的力量,使令你得到一些滿意的事情,那也是福業。譬如惡鬼的世界,也有大福德的境界,也是屬於福業。或者在畜牲的世界,又有一些可愛滿意的事情。地獄完全是苦惱的世界,有很多猛火在燃燒,忽然間有涼風,這就是福業。所以,在五趣裏面受到可愛的境界,也是福業。
2)什麼是非福業?就是感地獄、惡鬼、畜牲惡趣的果報。順五趣受不善業,隨順在五趣裏面受到不如意的苦惱果報的業力。
3)什麼是不動業?就是禪定,四禪八定,就能感色、無色界的果報異熟。修四靜慮成功,就生到色界天。修四空定成功,就到無色界天。還有,隨順在色界和無色界裏面受善業,就是滿業。
puṇyaṃ karma yat sugati-vaipākyaṃ pañca-gati-vedanīyaṃ ca kuśalaṃ / apuṇyaṃ karma yad apāya-vaipākyaṃ pañca-gati-vedanīyaṃ ca akuśalaṃ / āniñjyaṃ karma yad rūpa ārūpya-vaipākyaṃ rūpya ārūpya-vedanīyaṃ ca kuśalaṃ ca karma /

順樂受業者,謂福業及順三靜慮受不動業。順苦受業者,謂非福業。順不苦不樂受業者,謂能感一切處阿賴耶識異熟業,及第四靜慮以上不動業。
[解]1)什麼是順樂受業?就是創造這樣的業,能夠隨順快樂的享受的事情,使令你得到如意享受的這種業力。是什麼呢?就是福業,可愛的善法。順三靜慮受不動業,順初禪、二禪、三禪,這三靜慮裏面都有殊勝的樂受,也就是不動業。
2)什麼是順苦受業?造這個業,會有苦惱的感受,稱為非福業。就是到三惡道,也包括在人間天上有些苦受。
3)什麼是順不苦不樂受業?不管在善趣受樂,或是在惡趣受苦,只要在三界內得果報,就是能感得在三界五趣六趣一切處的阿賴耶識的果報,而且這個果報是不苦不樂受,造惡業也能得到這個不苦不樂受,造善業也會得到這個不苦不樂受,但是這個不苦不樂受只限於阿賴耶識,這是一種業。以及第四靜慮以上不動業,就是不苦不樂受。
sukha-vedanīyaṃ karma yat puṇyaṃ nidhyāna-vedanīyaṃ ca āniñjyaṃ / duḥkha-vedanīyaṃ karma yad apuṇyaṃ / aduḥkha asukha-vedanīyaṃ karma yat sarvatra ālaya-vijñāna-vaipākyaṃ karma / caturthāc ca dhyānād ūrdhvam āniñjyaṃ /

順現法受業者,謂能感現法果業。順生受業者,謂能感無間生果業。順後受業者,謂能感彼後生果業。
[解]1)什麼是順現法受業?就是造這樣的業力,現在的五蘊裏邊就能夠感受到那個果報,這樣的業力是順現法受業。
2)什麼是順生受業?就是現在這一生命結束,沒有間隔,第二個生命現起,就能得到果報。能招感無間的生果業,這是隨順生受業。
3)什麼是順後受業?就是第三生以後,才能得果報的一種業力。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karma yad dṛṣṭa-dharma-phalaṃ / upapadya-vedanīyaṃ karma yad anantara-janma-phalaṃ / apara-paryāya-vedanīyaṃ karma yat tad-ūrdhva-janma-phalaṃ /

過去業者,謂住習氣位,或已與果,或未與果業。未來業者,謂未生未滅業。現在業者,謂已造、已思未謝滅業。
[解]1)什麼是過去業?過去業就是在過去的時候,已創造這種業力,在現在來看,它屬於習氣的狀態,就在種子的狀態,熏習這樣的氣氛之後,它在那裏不動,這叫習氣位。習氣位的時候有二個現相,或者習氣已經給果報,已經有作用,給果報以後,就停在那裏。或者沒有給果報,還要待緣,將來才能給果報。
2)什麼是未來業?就是現在沒有創造,將來才能創造。在今天來看,是沒有這個業力,所以叫未生。這個業力還沒有出現,當然也是沒有滅,叫作未來業。
3)什麼是現在業?就是現在創造的業。誰創造?就是思心所,經過詳細的計劃,然後採取行動,把這件事做成功。業做好以後,還沒有落謝,還沒有壞,沒有給果報之前,它一直存在。
atītaṃ karma yad vāsanā avasthaṃ datta-phalam adatta-phalaṃ vā / anāgataṃ karma yad anirvṛttaṃ vartamānaṃ karma yad abhisaṃskṛtam abhisañcitam anuparataṃ /

欲繫業者,謂能感欲界異熟,墮欲界業。色繫業者,謂能感色界異熟,墮色界業。無色繫業者,謂能感無色界異熟,墮無色界業。
[解]1)什麼是欲繫業?就是這個業力,能使令你成就欲界的果報。欲界雖有六道的差別,都是有欲,所以都是屬於欲界。墮欲界業,墮者落也,這個業能令你落在欲界裏。
2)什麼是色繫業?就是得色界的四靜慮,能使令你得到色界的果報。這個業的力量,使令你落在色界裏,在色界裏得果報。
3)什麼是無色繫業?就是能感無色界的果報,能夠墮無色界的業力。
kāma-pratisaṃyuktaṃ karma yat kāma-dhātu-vaipākyaṃ kāma-dhātu-paryāpannaṃ /
rūpapratisaṃyuktaṃ karma rūpadhātuvaipākyaṃ rūpadhātuparyāpannaṃ / ārūpya- pratisaṃyuktaṃ yad ārūpya-dhātu-vaipākyam ārūpya-dhātu-paryāpannaṃ /

學業者,謂若異生若非異生,學相續中所有善業。無學業者,謂無學相續中所有善業。非學非無學業者,謂除前二,餘相續中所有善、不善、無記業。
[解]1)什麼是學業?分兩個意思,第一、異生,第二、非異生。若是異生,在凡夫的時候,遇見三寶,有善知識的引導,發無上菩提心,或者是發出離心,在三寶裏面積集資糧,做種種利益人的功德,而創造出來的一切業力,叫做學業。雖然現在還是凡夫,以解脫為目的,以無上菩提為目的,都叫做善業,就是異生相續中所有善業,就叫做學業。若非異生,不是凡夫,就是聖人,初果、二果、三果,或者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都是學。在初果、二果、三果,一切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的色受想行識裏面,相續就是色受想行識裏面,所有這一切栽培的善法,都叫做學業,因為還要有所學。
2)什麼是無學業?就是四果阿羅漢以上,在他的身體裏面所有的善業。
3)什麼是非學非無學?學和無學都是聖人,異生是凡夫,這裡是指學習佛法而還沒有得聖道的人,都名之為凡夫,不指一般的凡夫說。所以,異生、學、無學,就是由最初發心學習佛法栽培善根,到無學栽培的善根包括在這裏面。這裡的非學非無學,就不是佛教徒,就把前面除外,就不是佛教徒,其餘凡夫的生命體裏面,所栽培的善法、不善法,和無記的業力,就叫做非學非無學業。這三種,就包括一切的人都在內。
śaikṣaṃ karma pṛthag-jana apṛthag-jana-śaikṣa-santānikaṃ kuśalaṃ / aśaikṣaṃ karma yad aśaikṣa-santānikaṃ kuśalaṃ / na eva-śaikṣana aśaikṣaṃ karma tad ubhayaṃ sthāpayitvā tad-anya-santānikaṃ yat kuśala akuśala avyākṛtaṃ /

見所斷業者,謂受惡趣不善等業。修所斷業者,謂受善趣善、不善、無記業。無斷業者,謂世、出世諸無漏業。
[解]1)什麼是見所斷業?就是得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智慧,見到真理的時候,斷什麼業?就是要到三惡道受苦的不善等業。所以,入聖道以後,不因為業力而到三惡道。還滅除什麼樣的業?得初果以後,若死以後,不會再做女人,就是把女人的業滅。
2)什麼是修所斷業?就是得初果以後,不會到三惡道,他一定是在人天裏面,因為還有煩惱、業,不能入無餘涅槃。在善趣裏面,有善業,也還有不善業,還有無記業,所以聖人有的時候,也有苦惱,老病死種種的病痛,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3)什麼是無斷業?就是這個業力是不需要斷。就是世間的業力、出世間的無漏業。什麼是世間無漏業?就是得阿羅漢以後,心裏面也有世間的善業,有出世間的無漏業,因為沒有煩惱,所有的事情都是無漏,所以叫做無斷業,這無漏業是不需要斷。
darśana-prahātavyaṃ karma yad apāya-pratisaṃvedanīyam akuśalaṃ / bhāvanā prahātavyaṃ karma yat sugati-pratisaṃvedanīyaṃ kuśala akuśala avyākṛtaṃ / aprahātavyaṃ karma yal laukikaṃ loka-uttaram anāsravaṃ

黑黑異熟業者,謂非福業。白白異熟業者,謂不動業。黑白黑白異熟業者,謂福業。有不善業為惡對故,由約未斷非福業時,所有福業而建立故。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者,謂出世間諸無漏業,是前三業斷對治故。
[解]1)什麼是黑黑異熟業?不是善業,不能得可愛果報的一種罪業。什麼是黑黑?就是因也是黑,果報也是黑。在因地時,是染污的貪瞋癡,得的果報,也是不可愛樂。
2)什麼是白白異熟業?就是色、無色界天的不動業。因地修的時候是無貪瞋癡,是清淨的,果報也是可愛,所以是白而又白。
3)什麼是黑白黑白異熟業?就是欲界裏面散亂的褔業。為什叫做黑白黑白?因為在欲界裏面,會有罪惡的業力,同褔業做怨家、做對頭。按照那個眾生,還沒能斷除非褔業,就是還有罪業沒有斷除,同時有褔業,這樣的情形就建立為黑白黑白異熟業。就是有善業的因,同時有罪業的因,得果報的時候,有可愛的果報,也有不可愛的果報。
4)什麼是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無漏的戒定慧是出世間無漏業,能超越世間得大自在的一種功德,就叫非黑非白。什麼是非黑?就是沒有貪瞋癡的染污。什麼是非白?又不是世間有漏的善業。什麼是無異熟業?成就這樣的聖道,得涅槃,不會得世間的生死果報。無漏業,是斷除前面褔業、非褔業、不動業這三種業的對治法門。無漏的戒定慧能斷除有漏的惑業苦。
kṛṣṇaṃ kṛṣṇa-vipākaṃ karma yad apuṇyaṃ / śuklaṃ śukla-vipākaṃ karma yad āniñjyaṃ / kṛṣṇaśuklaṃ kṛṣṇaśuklavipākaṃ karma yat puṇyam akuśalaṃ apratidvan dvatayā / tathā hy aprahīṇe apuṇye puṇya-karma-vyavasthānaṃ kriyate / akṛṣṇam aśuklam avipākaṃ karma karma-kṣayāya saṃvartate / yal loka-uttaram anāsravaṃ karma trayāṇām api karmaṇāṃ prahāṇāya pratipakṣatvād

曲業者,謂諸外道善、不善業。穢業者,謂即曲業,亦名穢業。又有穢業,謂此法異生於聖教中,顛倒見者、住自見取者、邪決定者、猶預覺者所有善、不善業。濁業者,謂即曲業、穢業,亦名濁業。又有濁業,謂此法異生於聖教中,不決定者、猶預覺者所有善、不善業。又有差別,唯於外道法中,有此三業。由邪解行義,故名曲。由此為依,能障所起諸功德義,故名穢。能障通達真如義,故名濁,應知。
[解]1)什麼是曲業?就是佛法以外的那些人,所做的善業,所做的不善業。為什麼稱為曲業?因為他們有邪知邪見,由邪知見所造的善業,所造的不善業。表面上是做功德,但是動機不純正,這是由他的邪知邪見,來批判他的善不善業。
2)什麼是穢業?
a)也就是前面的曲業,名為穢業,這些指外道。
b)什麼是顛倒見者?在佛法裏面的人,雖然學習佛法,但是沒有得到佛法的正見,還是有邪見,有錯誤的想法。以這樣的顛倒見,發出來的善業,或者不善業,就名之為穢業,污穢佛法,混亂佛法。
c)什麼是住自見取者?佛法裏面的人,住自見取。取,就是執著。自見取,認為自己的看法是對的,愛著自己的看法,就安住在這裏。對於自己的看法,認為是非常好,不接受別人的教授,這是住自見取者,這樣的異生。
d)什麼是邪決定者?就是他的決定是錯誤,所以叫做邪決定。邪決定,就是對於一切法相本來都是緣起,但是他認為一切法都是空,不符合緣起的定義,他這樣的決定叫做邪決定。
e)什麼是猶預覺者?佛法究竟是有我?是無我?是空?是不空?猶豫不決這種人。顛倒見者、住自見取者、邪決定者、猶預覺者這四種人,有善業和不善業的行為,都名為穢業。
3)什麼是濁業?
a)濁業就是曲業,也就是穢業,名為濁業,這也是指外道。
b)又有濁業,就是此佛法中,還在凡夫的階段,雖然學習佛法,沒有能夠勝解,不能夠決定。猶預覺者,心裏面還在疑惑、不決定。所以做的善不善業,就名為濁業。
4)又,這三種業又有不同的解釋。唯於外道法中有此三種業。
a)外道為什麼做的善不善業是曲業呢?因為有邪知見的思想,或者是斷見、滅見,不相信有因果,或者說一切的遭遇都是神的力量。在這樣的思想推動下,做的善業、惡業,就不同。所以,由邪解發出來的行為,就叫做曲業。
b)由此邪解為行為的依止處,做出來的善不善業有一種力量,能障礙所生起的諸功德義,就是對於社會有真實良好的貢獻,但是由於邪解的障礙,使令他不能得到一個很好的果報,都有障礙,所以叫做穢。
c)能障所起諸功德是有為的功德,通達真如義是無為的功德。所以,邪解行還能障礙他通達真如義,所以叫做濁。應該這樣子注意。
vaṅka-karma yad ito bāhyānāṃ tīrthyānāṃ kuśala akuśalaṃ / doṣa-karma yat tāvad vaṅka-karma / doṣa-karma api tat / api ca / doṣa-karma yad iha dhārmikāṇāṃ pṛthag-janānāṃ śāsane viparītadarśināṃ svayaṃ dṛṣṭiparāmarśasthāyināṃ mithyāniścitānāṃ yat kuśala akuśalaṃ karma / kaṣāyakarma yat tāvad vaṅka-karma doṣa-karma kaṣāya-karma api tat / api khalu kaṣāya-karma yad iha dhārmikāṇāṃ pṛthag-janānāṃ śāsane aniścitānāṃ sandigdha-buddhīnāṃ yat kuśala a-kuśalaṃ karma / aparaḥ paryāyaḥ bāhyakānām eva tīrthyānāṃ trīṇy api / tatra mithyā-pratipatty-arthena vaṅkaṃ / tad-āśrita-guṇa abhinirhāra-pratibandhana arthena doṣaḥ / tathā eva vipratibandhana arthena kaṣāyo veditavyaḥ /

清淨業者,謂此法異生於聖教中,正決定者,不猶預覺者,所有善業。寂靜業者,謂住此法非異生者,一切聖者所有學、無學業。
[解]1)什麼是清淨業?此佛法中的凡夫,學習佛法的時候,能夠有一個符合佛意的決定信心,不猶豫的信心。由這樣決定的清淨信心,發出來的行為,都是善業,會得到很令人滿意的果報。所以,什麼時候開始名為佛教徒?就是對於佛法有信心,對佛說的真理,內心裏面忍可、肯定。有這樣信心的時候,對聖人的境界有仰慕之心,有希求的願望,就叫做有信心,這時候可以名之為佛教徒。
2)什麼是寂靜業?安住在佛法裏面,已經成就聖道,不是凡夫。一切聖者成就兩種功德,一個是能斷煩惱,一個是能見到真理。聖人分兩類,一個是學,一個是無學。雖然斷惑證真,但是功德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不斷的努力修學佛法,就叫做學。已經達到一個高層次,就是無學。為什麼稱為寂靜?一切聖者有共同的相貌,就是寂靜,心裏面不動,住在自己的境界。
śucikarma yad iha dhārmikāṇāṃ pṛthagjanānāṃ śāsane samyaṅniścitānām asandigdha-buddhīnāṃ kuśalaṃ karma / muni-karma yad iha dhārmikāṇām apṛthag-janānām āryāṇāṃ śaikṣa aśaikṣaṃ kuśalaṃ karma/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2.業雜染-5.2.7.業顛倒

5.2.7.業顛倒
業顛倒云何?此有三種應知:一、作用顛倒,二、執受顛倒,三、喜樂顛倒。作用顛倒者,謂殺生業道,如有一,於餘眾生思欲殺害,誤害餘者。當知此中,雖有殺生,無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若不誤殺其餘眾生,然於非情加刀杖已,謂我殺生。當知此中,無有殺生,無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如殺生業道,如是不與取等一切業道,隨其所應,作用顛倒應知。
[解]什麼是業顛倒?業有顛倒的這件事,一共有三種顛倒應知,一、作用上的顛倒,二、執受的顛倒,三、喜樂的顛倒。
1)什麼是作用顛倒?作用,就是殺生的這種行為,在出現的時候有錯誤,什麼情形呢?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於另外一個有情,他內心裏計劃,想要殺害某甲。但是在正式進行這個活動的時候,錯誤的殺害某乙,沒有殺到某甲,就叫做作用顛倒。就是想要殺害的那個人沒殺到,殺到另外一個不想殺的人,雖然是殺,但沒有滿足他的本意,業作的不圓滿,這叫做作用顛倒。
a)這個人沒有犯殺罪嗎?應該知道這件事裏面的情況,雖然他的確殺害一個人,但是沒有殺生的罪過。因為他的動機沒有要殺這個人,所以不夠成犯罪的因緣。
b)但事實上是殺生,又沒有殺生罪,要怎樣來審判?雖然沒有殺生的罪過,可是他在殺生這個種類,有相同的殺生這種行動,所以,相同的罪過生起來,還是有罪。將來會怎樣呢?這個人不下地獄,將來再到人間的時候,得到壽命短促的等流果而已,因為沒有心殺他。
c)想要殺某甲,卻殺一塊木頭,殺一棵植物。沒有誤殺有情眾生,誤殺一個非情,然於非情加刀杖以後,認為我把這個人殺死。結果那個人沒有殺到,還是誤殺,所殺的是非情。
d)罪過是怎麼情形呢?當知此中,沒有殺生,因為沒有殺害有情,所以沒有殺生的罪過。可是於殺生種類,有相似的殺生活動,所以也還是有同分一樣的罪過生起來。雖然有殺生的活動生起來,又沒有構成殺生罪,將來的罪過是什麼呢?在他的增上果得到沒有光澤的果報。如殺生業道如是,不與取等一切業道,隨其所應,作用顛倒應知。
karmaṇāṃ viparyāsaḥ katamaḥ / sa trividho draṣṭavyaḥ / kriyā-viparyāso grāha- viparyāso sativiparyāsaś ca // tatra kriyā-viparyāsaḥ / yathā api iha ekatyo anyasya prāṇino vadhāya cetayate / anyaṃ ghātayati / tatra ca asti prāṇa atipāto no tu prāṇa atipātikam avadyam api tu prāṇa atipāta-jātīyaṃ prāṇa atipāta-sadṛśam anusabhāgam avadyaṃ [pra]savati / no ced anyaṃ prāṇinaṃ ghātayati api tv aprāṇi-bhūte vastuni prahṛtya prāṇī me ghātita iti manyate/tatra nāsti prāṇa atipāto nāsti prāṇa atipātikama- vadyam api tu prāṇa atipātajātīyaṃ prāṇa atipāta-sa-dṛśam anusabhāgam avadyaṃ prasavati // yathā prāṇa atipāta evam adatta ādānādiṣu karma-patheṣu kriyāviparyāso yathā-yogaṃ veditavyaḥ //

執受顛倒者,謂執無罪福,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施、無愛乃至廣說一切邪見。彼作是執,畢竟無有能殺所殺,若不與取乃至綺語,亦無施與、受齋、修福、受學尸羅,由此因緣,無罪無福。又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眾生憎梵、憎天、憎婆羅門,若彼憎惡唯應殺害,殺彼因緣,唯福無罪。又於彼所起不與取乃至綺語,唯獲福德,無有非福。喜樂顛倒者,謂如有一,不善業道現前行時,如遊戲法極為喜樂。
[解]2)什麼是執受顛倒?執受,是他很堅定的有這樣思想,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由這樣錯誤的思想所造的罪,和一般人也不一樣。
a)執無罪福,譬如有一人,如起是見,立如是論,什麼見?什麼論呢?無施、無愛,乃至廣說一切邪見。他內心的固執是這樣子,究竟沒有能殺,也沒有所殺,沒有因果這件事,殺是這樣子。與取、不與取,沒有功德,沒有罪過,乃至綺語也是這樣子。也沒有施與的功德,受齋的功德,修福的功德,受學尸羅的功德。由於有這樣的思想,所以認為造惡業沒有罪,做善業沒有福,他接受這樣的思想,還堅定的認為是這樣。
b)唯福無罪,又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假設有一人,對於大梵天他憎恨,對於天他也是不高興,還憎恨婆羅門。對於梵、對於天、對於婆羅門有憎恨的人,對這樣的人若殺害他,是有福而無罪,這個人有這樣的執受。又於彼人的地方,發動不與取的事情,乃至欲邪行的事情,乃至妄語、綺語的事情,對於那個人這樣對待他的話,唯得到可愛的果報,而沒有罪過。有這樣的思想而做種種罪過的時候,叫做執受顛倒。
3)什麼是喜樂顛倒?謂如有一人,不善業道現前發動,造作罪過事情的時候,就像內心很快樂在遊玩似那樣,特別的喜樂。造罪過,將來要受三惡道的果報,這是恐怖的事情,應該要有恐怖的心,要有憂愁的想法,而他卻有快樂的想法,這叫做顛倒。這種喜樂顛倒,照樣將來是要受果報。執受顛倒,也是一樣要受果報,並不因為執受而將來不受果報。
tatra grāha-viparyāsaḥ / yathā api iha ekatyya evaṃ-dṛṣṭir evaṃ-vādī bhavati / nāsti dattaṃ nāsti iṣṭam iti vistareṇa mithyā-dṛṣṭir vaktavyā / tasya evaṃ bhavati / na asti ghnato vā ghātayato vā adattam ādadānasya kāmeṣu mithyā-ācarato mṛṣā-vācaṃ bhāṣamāṇasya paiśunyam ācarataḥ paruṣāṃ vācaṃ bhāṣamāṇasya saṃbhinnaṃ pralapato dānāni vā punar dadata upavāsam upavasataḥ puṇyāni kurvataḥ śīlaṃ samādāya vartamānasya na asty ato nidānaṃ pāpaṃ vā puṇyaṃ vā iti / yathā api iha ekatyya evaṃ-dṛṣṭir evaṃ-vādī / brāhmaṇa-dviṣo brahma-dviṣo deva-dviṣo hantavyāḥ / hatvā ca punas tato nidānaṃ puṇyam eva bhavati na pāpaṃ / teṣu ca adattādānaṃ kāma-mithyā ācāro mṛṣāvādaḥ paiśunyaṃ pāruṣyaṃ saṃbhinnapralāpaḥ puṇyāya eva bhavati na apuṇyāya // tatra rati-viparyāsaḥ / yathā api iha ekatyo akuśalān karma- pathān samādāya vartamāno atyantaṃ ramate / taiś ca krīḍā-dharmam āpadyate //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2.業雜染-5.2.6.業增上

5.2.6.業增上
業增上云何?謂猛利極重業。當知此業由六種相:一、加行故;二、串習故;三、自性故;四、事故;五、所治一類故;六、所治損害故。加行故者,謂如有一,由極猛利貪、瞋、癡纏,及極猛利無貪、無瞋、無癡加行,發起諸業。串習故者,謂如有一,於長夜中,親近、修習、若多修習不善、善業。自性故者,謂依不善業於綺語,麤惡語為大重罪;於麤惡語,離間語為大重罪;於離間語,妄語為大重罪;於欲邪行,不與取為大重罪;於不與取,殺生為大重罪;於貪欲,瞋恚為大重罪;於瞋恚,邪見為大重罪。又於施性,戒性無罪為勝。於戒性,修性無罪為勝。於聞性,思性無罪為勝,如是等。事故者,謂如有一,於佛法僧及隨一種尊重處事,為損、為益,名重事業。所治一類故者,謂如有一,一向受行諸不善業,乃至壽盡無一時善。所治損害故者,謂如有一,斷所對治諸不善業,令諸善業離欲清淨。
[解]什麼是業增上?業力怎麼會強大呢?就是創造業力的時候,由猛利的心發出猛利的活動,就是極重大、極嚴重的業力。應當知道這個業由六種相貌。一、加行故,二、串習故,三、自性故,四、事故,五、所治一類故,六、所治損害故。由六種相可以知道這業力是極嚴重。
1)什麼是加行故?加行,就是採取行動。加,就是用力量。加行,就是用勇猛的力量行動,所以業力就重。就是譬如有一個人,由於很勇猛、很銳利的貪瞋癡的煩惱,現前活動。由這樣的煩惱,加行發起諸業,這是惡業。及極猛利無貪、無瞋、無癡,加行發起諸業,這是善業,乃至到無漏業。這些都是由自己的心創造出來,什麼心?就是極猛利貪瞋癡,心猛利故,所以造的業也特別的猛利。
2)什麼是串習故?就是說有一個人,在無明的長夜中,久遠以來一直到現在,長時期。親近,就是接近不善業,令自己歡喜。修習,參與罪業的事情而造作。若多修習,造作的時候,造一次,又造一次,不斷的造,所以業力就重。在無明長夜中親近修習善業,若多修習善業,善業也就會強大。有強烈的無貪瞋癡,有強烈的貪瞋癡,業力會重,造作這件事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造,所以業力會重。
3)什麼是自性故而使罪業重?自性,就是造業本身,從業的本身來說輕重。
a)於綺語,麤惡語為大重罪。說放逸、污穢的語言,令人心不清淨,引發別人的放逸,這種語言和粗惡語來對比的話,暴惡的語言,罪過就大過綺語。
b)於粗惡語,離間語為大重罪。粗惡語和離間語對比的時候,離間語的罪過大。
c)於離間語,妄語為大重罪。離間語和妄語比較,妄語的罪過大。所以這四種語言裏面,綺語的罪過輕,妄語的罪過大。
d)於欲邪行,不與取為大重罪。欲邪行和不與取對比的時候,偷盜的罪業大過欲邪行。
e)於不與取,殺生為大重罪。偷盜的罪業和殺生罪對比的話,殺生罪最嚴重。身三種業,殺生罪最大。所以,十不善業一開頭先說殺,然後盜、欲邪行。口中四過,妄語也在先,這樣的排列次第。
f)於貪欲,瞋恚為大重罪。貪欲和瞋恚對比起來,瞋恚為大重罪。
g)於瞋恚,邪見為大重罪。邪見的罪過還要大過瞋恚。邪見就是愚癡,因為無明黑暗它是罪過的根本。
h)於施性,戒性無罪為勝。從布施本身,和戒本身來對比的話,無罪為勝。戒能不犯罪,不造罪。施不是,施雖然是一種善法,但並不表示這個人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可能還是有罪。戒的體性沒有罪,不造罪,勝過布施的功德。
i)於戒性,修性無罪為勝。修襌定,又高過持戒。因為若不修禪定,雖然能夠不做殺、盜、淫、妄的罪過,但是三業很難完全清淨,因為沒有定力,心還是浮動。所以,修禪定,內心清淨,這種無罪過的境界,又勝過持戒。從施、戒、修三種福事來對比,修禪定的功德大。
j)於聞性,思性無罪為勝,如是等。只是聞,還會造罪。若能夠深入專精思惟,智慧增長,能勝過自己的感情,就會無罪,所以勝過聞所成慧。修慧又能勝過思慧,因為思慧,智慧是增長,但是沒有定;若是得定的時候,智慧是更利害,能夠強過思慧。如是等,就是這一類。
4)什麼是事故?如有一在佛寶這裏,或者法寶,或僧寶這裏,或者隨一種,只是在佛寶,只是在法寶,只是在僧寶那裏,或者是做損害的事情,或者是做饒益的事情,這業力就是重。
5)什麼是所治一類故?就是有一個人,一個方向沒有轉變,接受這件事,就做諸不善業。乃至到最後臨命終的時候,也沒有一個時間做善法,一直做惡業,這個人的惡業就會重。所治是什麼呢?惡業是所對治,把惡消滅,所以叫所治。
6)什麼是所治損害故?就是譬如有一個人,發心要斷所對治的諸不善業,一定要修學三十七道品,對治一切的有漏業。若修四念處無我、無我所,使令十善業沒有貪瞋癡的力量,沒有欲界欲,沒有色界欲,沒有無色界欲,使令一切業都變成清淨無漏的業。
karmaṇām adhimātratā tīvratā gurutā katamā / sā ṣaḍbhir ākārair draṣṭavyā / abhisaṃ- skārato abhyāsataḥ svabhāvato vastuto vipakṣa ekāntato vipakṣa upaghātataś ca / tatra abhisaṃskārataḥ / yathā api iha ekatyyas tīvreṇa lobhaadveṣamohaparyavasānena tīvreṇa vā alobha adveṣa amoha abhisaṃskāreṇa karma samutthāpayati // tatra abhyā- sataḥ / yathā api iha ekatyyena kuśalam akuśalaṃ vā karma dīrgha-rātram āsevitaṃ bhavati bhāvitaṃ bahulī-kṛtaṃ // tatra svabhāva[taḥ ] / tad yathā saṃbhinna-pralāpāt pāruṣyaṃ mahāsa-avadyataraṃ / pāruṣyāt paiśunyaṃ mahāsa-avadyataraṃ paiśunyān mṛṣā-vādo mahāsa avadyataraḥ / [mṛṣā vādāt kāma-mithyā ācāro mahāsaavadyataraḥ] kāma-mithyā ācārād adatta ādānaṃ mahā-sa-avadyataraṃ / adatta ādāanāt prāṇa atipāto mahā-sa-avadyataraḥ /abhidhyāyā vyāpādo sa avadyataraḥ / vyāpādān mithyā- dṛṣṭir mahā-sa-avadya-tarā / dāna-mayāc chīla-mayam an-avadyataraṃ / śīla-mayād bhāvanā-mayaṃ śruta-mayāc cintā-mayaṃ // tatra vastutaḥ / yathā api iha ekatyo buddhe vā dharme vā saṅghe vā anyatama anyatamasmin vā guru-sthānīye vastuni guruka-vastukam eva apakāraṃ vopakāraṃ vā uprayuṅkte // tatra vipakṣa eka ntataḥ / yathā api iha ekatyya eka aṃśena eva akuśalaṃ karma samādāya vartate yāvajjīvaṃ / no tv ekadā kuśalaṃ // tatra vipakṣa upaghātataḥ / yathā api iha ekatyo akuśalaṃ karma vipakṣa-bhūtaṃ prahāya kuśalaṃ karma viśodhayati //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2.業雜染-5.2.5.業門

5.2.5.業門
5.2.5.1.與果門
復次,業門云何?此略有二種,一、與果門,二、損益門。與果門者,有五種應知,一、與異熟果;二、與等流果;三、與增上果;四、與現法果;五、與他增上果。
[解]復次,什麼是業門?人在屋子裏面,從門出來,叫做門。造業以後,變成習氣,習氣會發動出來事情,給你果報,就是從門出來,就是由習氣位發動到現行。若站在前六識的立場來說,習氣和前六識是不相應,不相應的時候叫習氣位,相應的時候就是得果報。所以門,正好是前六識。這個門有兩種,一、與果門,就是造業後的習氣,給你果報,叫做與果。二、損益門,就是與果再分類。若是作惡業,給你果報時候,就是來損害你;如果作善業,給你果報,就是利益你。與果門者,有五種應知,哪五種?一、與異熟果,就是變異而成熟的果報,是在生死中得的果報。在造業的時候,有善、惡、無記的差別,得果報是無記,所以叫做異熟果。為什麼是無記?因為,果報主體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無記。在人間天上有如意的事情出現,是由阿賴耶識裏生出來。地獄有很多苦,是由阿賴耶識生出來。所以,由果報主來說,是無記;若與前六識相應,還是有苦樂的分別。二、與等流果,三、與增上果,四、與現法果,五、與他增上果。
karmaṇāṃ mukhaṃ katamat / tat samāsato dvividhaṃ / phaladāna-mukham upaghāta anugraha-mukhaṃ ca // phala-dāna-mukhaṃ katamat / tat pañca ākāraṃ veditavyaṃ vipāka-phalato niṣyandaphalato adhipati-phalato dṛṣṭadharma-phalataḥ para adhipati- phalataś ca //

5.2.5.1.1.與異熟果
與異熟果者。謂於殺生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於那洛迦中受異熟果。如於殺生,如是於餘不善業道亦爾,是名與異熟果。
[解]什麼是與異熟果?就是這個人在人間,歡喜殺害生命,與殺生的事情接近,向人家學習,自己這樣做,常常殺害生命。或是以殺生為職業,或者業餘,如釣魚,或者到山上打獵。這樣做,將來在地獄裏面,享受這個異熟果。像殺害生命是這樣子,其餘的不善業道也是。若到地獄受異熟果,這是上品的不善業;中品、下品的不善業,到畜牲世界,到餓鬼的世界受果報。殺生是這樣子,對於其餘不善業道,偷盜、邪淫、妄語,乃至這些各式各樣,也是有下品、中品、上品。
tatra vipākaphalataḥ / prāṇa atipāta ātmacitte bhāvite bahulīkṛte narakeṣu vipāko vipacyate / yathā prāṇa atipāta evam avaśiṣṭeṣv akuśaleṣu karma-patheṣu / idam eṣāṃ vipākaphalaṃ //

5.2.5.1.2.與等流果
與等流果者,謂若從彼出來生此間,人同分中壽量短促,資財匱乏,妻不貞良,多遭誹謗,親友乖離,聞違意聲,言不威肅,增猛利貪,增猛利瞋,增猛利癡,是名與等流果。
[解]什麼是與等流果?就是創造業以後,業酬謝你一個果報,什麼果報呢?就是給你的果和當初造的業相似,叫做等流果。等,彼此相似,流,相續下去。等流果是怎麼給呢?就是從三惡道出來,到人的世界,此人和其他的人大家都是同類,叫做同分。
1)壽量短促,最初造作殺生罪業的時候,使令眾生的壽命中斷,壽命短促。所以到人間的時候,也給你相似的果報,壽命短促。壽量短促,是屬於殺生罪業的等流果。
2)資財匱乏,在因地的時候,造偷盜的罪業,若是嚴重的話,到三惡道先給異熟果,到人間再給等流果。偷盜的時候,使令被偷盜的人,資財匱乏,現在你的資財也是不足,總是有所缺少不夠用。
3)妻不貞良,在因地,有欲邪行的罪過,所以再來到人間,同樣是他的妻子不貞良。
4)多遭誹謗,在因地,說謊,使人受到傷害,來到人間的時候,常常遇見人家毀謗他。
5)親友乖離,在因地,說破壞別人感情的話,現在親友也是同你不合,常常的吵架。
6)聞違意聲,在因地的時候,說些粗惡的語言,令人聽到以後像刀劍刺傷似的,所以來到人間的時候,也會聽見像刀劍的這種語言刺害他。
7)言不威肅,就是綺語,最初好說笑話,說些放逸的話,來到人間說話的時候,得不到人家的尊重,沒有那種威勢。
8-10)增猛利貪,增猛利瞋,增猛利癡,在因地,常常有貪心、瞋心、愚癡心,常常這樣熏習,來到人間貪瞋癡就是重,這叫做等流果,就是原來造十不善業所引發出來。
tatra niṣyandaphalataḥ / sacen manuṣyāṇāṃ sabhāgatāyām alpa āyuṣko bhavati/[sambhogavipanno bhavati/] aguptadvāro bhavati/ abhyākhyāna-bahulī-bhavati / vibhinnamitro bhavati / amano-jñaśabdaśrotā bhavati / anādeyavākyo bhavati / tīvra- rogo bhavati / tīvradveṣo bhavati / tīvramoho bhavati / idam eṣāṃ niṣyanda-phalaṃ //

5.2.5.1.3.與增上果
與增上果者,謂由親近、修習、多修習諸不善業增上力故,所感外分光澤尟少,果不充實,果多朽敗,果多變改,果多零落,果不甘美,果不恒常,果不充足,果不便宜,空無果實。當知善業與此相違。
[解]什麼是與增上果?等流果,是在本身正報上的感受;增上果,是在依報上,你所享用的境界上說。因為他常常親近不善業,常常做惡事,所以叫做修習。做了一次又一次,就是多修習諸不善業。因此這個不善業是很有力量,所以叫增上力。不善業給你異熟果,給你等流果之外,又會給你增上果。什麼是增上果呢?
1)光澤尟少,就是由業力招感來的身外之物,或者衣食住,或者是你種的花果,表面上看光潤滋澤的相貌少,總是枯萎的樣子。因為在造殺業的時候,令被殺害的眾生心情苦惱不光澤,所以除了壽命短促之外,所遭遇到的境界,是光澤尟少。
2)果不充實,就是盜業,偷盜的時候令對方有所缺少,給增上果的時候,所得的事情也是不充實,就是有所缺少。
3)果多朽敗,比如種橙子,或者蔬菜,結果的時候都是朽敗,能夠成實的不多,這是欲邪行的果。
4)果多變改,因地的時候,好說謊話,給你增上果的時候,事情總是有變化。
5)果多零落,因地的時候,說離間語,給你增上果的時候,沒有成熟就雕零,敗壞。
6)果不甘美,因地的時候,說粗惡的語言,所以得到的增上果,吃什麼東西,吃的飯香味也不是那麼好。
7)果不恒常,因地的時候,說綺語令人放逸,所以得到的果很快就結束。
8)果不充足,因地的時候,貪心很大,所以得的增上果不充足。
9)果不便宜,因地的時候,常好發怒,得到增上果的時候,不隨你的心意,與你的希望不相應。
10)空無果實,因地的時候,有邪知邪見,得增上果的時候,做生意沒賺到錢。若是修十善業,就和不善業是相反的,所感的外分光澤很多,果也是充實,果也不朽敗,果也不變改,果也不零落,果是甘美,果也是恒常,果是充足,果是便宜,是有結果。
tatra adhipati-phalataḥ / akuśalānāṃ karmaṇām āsevitatvād bhāvitatvād bahulīkṛtatvāt tena adhipatinā bāhyā bhāvā alpa ojaskaphalā bhavanti asampannaphalāḥ pūti-phalāḥ parivṛtta-phalāḥ śīrṇa-phalā asvādu-phalā asadā-phalā alpakaphalā apathyakaphalā aphalāś ca / etad viparyayeṇa kuśalakarma draṣṭavyaṃ //

5.2.5.1.4.與現法果
與現法果者。有二因緣,善、不善業與現法果:一、由欲解故;二、由事故。應知欲解復有八種:一、有顧欲解;二、無顧欲解;三、損惱欲解;四、慈悲欲解;五、憎害欲解;六、淨信欲解;七、棄恩欲解;八、知恩欲解。有顧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由增上欲解,顧戀其身,顧戀財物,顧戀諸有, 造不善業。無顧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以增上欲解,不顧其身,不顧財物,不顧諸有,造作善業。損惱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他有情補特伽羅,以增上品損惱欲解,造不善業。慈悲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他有情補特伽羅,以增上品慈悲欲解,造作善業。憎害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佛法僧,及隨一種尊重處事,以增上品憎害欲解,造不善業。淨信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佛法僧等,以增上品淨信欲解,造作善業。棄恩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父母所,及隨一種恩造之處,以增上品背恩欲解,欺誑欲解,酷暴欲解, 造不善業。知恩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父母等,以增上品知恩欲解,報恩欲解,所作善業。
[解]什麼是與現法果呢?就是現在造的罪過,現在就得果報,現在做的功德,現在就得果報。要有兩個因緣才能這樣子。哪二因緣?第一、欲解,欲,就是強烈的願望,我希望成就這件事的心非常的強。解,就是對這件事,有有深刻的認識。第二、事,欲解是在思想上說,事就是表現出來的行動,把這件事做成。從這兩方面來決定你得不得現法果。應知欲解又有八種不同,一、有顧欲解,二、無顧欲解,三、損惱欲解,四、慈悲欲解,五、憎害欲解,六、淨信欲解,七、棄恩欲解,八、知恩欲解。
1)什麼是有顧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顧,就是關心,對這件事很關心這樣的欲解,而造不善業,能夠受現在的果報。就是說有一個人有強烈的希望心,對這件事是有研究。顧戀其身,愛著自己的生命,特別的保護自己。顧戀財物,對財物也是這樣。顧戀諸有,除了生命體和財物之外,其餘自己所有的一切,愛著心也是很強。在這樣的愛著心顧戀的心情之下,造作很多的不善的罪業,這樣的罪業會得現報。
2)什麼是無顧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對自己的身體,沒有那麼多的愛著心,對財物也是,諸有也是。這樣的人造善業,做很多的功德,現在就會得到果報。
3)什麼是損惱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就是對另外一個有情的眾生,以特別強烈的損惱欲解,想要殺害他,想要惱亂他,對殺害他、惱亂他的這件事,有深入的研究,心情非常強烈的要做這個事,造很多的罪過,也會於現法中會受到果報。
4)什麼是慈悲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譬如有一人,對於其他有情補特伽羅,內心裏面有慈悲心,而且還是特別強大的,慈悲心非常的強。就是任何人不能阻礙,一定要把它做成功,會得現報。
5)什麼是憎害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心裏面憤怒,想要傷害對方,有這樣的欲解,造不善業的時候,是受現法果。就是有這麼一個人,對於佛陀,對於佛教無量無邊的微妙法門經書之類,在佛教裏面修學聖道的人。或者是佛,或者佛像,或者法,或者僧,都是我們應該尊重的事情。以增上品憎害欲解,造不善業,要受現報。
6)什麼是淨信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對於佛法僧有清淨的信心,有這樣欲解的人,在佛法僧上面造很多的善業,能受現法果。
7)什麼是棄恩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背棄恩德的人,有這種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我們有恩的父母,或者在父親那邊,或者在母親那邊,隨那一種有恩的地方。強烈的不承認有恩這件事,有這樣的欲解。欺誑欲解,會對父母有欺誑心,欺騙他的父親母親。酷暴欲解,就是極殘暴的行為,對父親、母親、有恩的人造不善的業,也是得現報。
8)什麼是知恩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我們有恩的父母,或者在父親那邊,或者在母親那邊,隨那一種有恩的地方。強烈的感覺到父母恩德太大,沒有欺誑欲解、酷暴欲解,而有報恩欲解,有這樣的思想。然後能夠對父母,做很多的功德的事情,現在就會得果報。
tatra dṛṣṭa-dharma-phalataḥ /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karma dṛṣṭa-phalaṃ bhavaty akuśalaṃ vā kuśalaṃ vā / āśayato vastutaś ca / tatra āśayo aṣṭa ākāro veditavyaḥ / tad yathā apekṣa āśayo nirapekṣa āśayo apakāra āśayaḥ karuṇāśayā āghāta āśayaḥ prasāda āśayaḥ kṛta-ghna āśayaḥ kṛta-jña āśayaś ca // tatra apekṣa āśayato api karma akuśalaṃ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yathā api iha ekatyo adhimātrāṃ kāyanirapekṣatāṃ bhoga-nirapekṣatāṃ bhava-nirapekṣatām abhisaṃskaroti // tatra nirapekṣa āśayato api karma kuśalaṃ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i / yathā apīhaikatyo adhimātrāṃ kāya-nirapekṣatāṃ bhoga-nirapekṣatāṃ bhava-nirapekṣatām abhi-saṃskaroti // tatra apakāra āśayato api karma akuśalaṃ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i / yatha api iha ekatyaḥ para-sattveṣu para-pudgaleṣv adhimātram apakāra āśayam abhisaṃskaroti // tatra karuṇā āaśayato api karma kuśalaṃ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i / yathā api iha e-katyaḥ para-sattveṣu para-pudgaleṣv adhimātraṃ karuṇā āśayam abhisaṃskaroti // tatra āghāta āśayato api karma akuśalaṃ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i / yathā api iha ekatyo buddhe vā dharme vā saṅghe vā anyatama anyatamasmin vā gurusthānīye vastuny adhimātram āghāta āśayaṃ pratighāta āśayam abhisaṃskaroti // tatra prasāda āśayato api karma kuśalaṃ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i / yathā api iha ekatyo buddhe vā dharme vā saṅghe vā adhimātraṃ prasāda āśayam adhimukty āśayam abhisaṃskaroti // tatra kṛtaghna āśayato api karma akuśalaṃ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i / yathā pi iha ekatyo mātari vā pitari vā anyatama anyatamasmin vā upakāra- vastuny adhimātraṃ kṛtaghna āśayam abhidroha āśayaṃ raudra āśayam abhisaṃs- karoti // tatra kṛta-jña āśayato api karma kuśalaṃ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i / yathā api iha ekatyo mātari pitari vā anyatama ānyatamasmin vā upakāra-vastuny adhimātraṃ kṛta-jña āśayaṃ pratyupa-kāra āśaya[m adhimātram abhisaṃskaroti] //

由事故者,若不善業,於五無間及彼同分中,亦有受現法果者。五無間業者,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僧;五、於如來所惡心出血。
[解]什麼是事呢?假設做惡事,就是五種惡業,能墮落到無間地獄受苦。及於彼無間業同類的一種罪業。這無間罪受現法果,及彼同分中也有受現法果。什麼是五無間業?第一、害母,殺害自己的母親。
第二、害父,殺害自己的父親。父親母親是有恩德的人,殺害自己的父母,罪過太大,這會墮落無間地獄。
第三、害阿羅漢,阿羅漢是聖人,這是最值得尊重的聖人,殺害他,也是要到無間地獄。殺害這三種人,在殺業裏面是最重,成就究竟的殺生罪業。
第四、破僧,破和合僧,在寺院裏面的出家人,本來都是和合,但是從中間說些謊話,說虛妄語,把他們破壞,不和合。破和合僧分兩類:一個破羯摩僧,一個是破轉輪僧。破羯摩僧,就是寺院裏面,因為你說謊話而使令大眾僧分裂,分兩處作羯摩,說戒分兩個地方,大家不能共同的作羯摩說戒。破轉輪僧,就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之外另立一種法,你能同意這件事,這就是破轉輪僧,這是不對。為什麼是很嚴重的罪過?破和合僧以後,大家都不能修學聖道,不能進步。
第五、於如來所惡心出血,惡心的要傷害佛。這五逆罪,通常經論的說法,都是生命存在的時候沒有事,死掉以後,墮落到無間地獄。現在這個文上說,造五無間罪還要受現法果,法律上要制裁他,就是受現法果。
tatra vastuto akuśalaṃ karma ānantaryeṣv ānantaryabhāveṣu ca dṛṣṭadharma- vedanīyaṃ bhavati / pañca ānantaryāṇi karmāṇi / tad yathā mātṛ-vadhaḥ pitṛ-vadhao arhad-vadhaḥ saṅgha-bhedas tathā-gatasya āntike duṣṭa-citta-rudhira-utpādanaṃ ca //

無間業同分者,謂如有一,於阿羅漢尼及於母所,行穢染行。打最後有菩薩。或於天廟衢路市肆,立殺羊法,流行不絕。或於寄託得極委重親友同心耆舊等所,損害欺誑。或於有苦、貧窮、困乏、無依、無怙,為作歸依,施無畏已,後返加害,或復逼惱,或劫奪僧門,或破壞靈廟,是等業名無間同分。
[解]什麼是無間業同分?不是害父、害母、害阿羅漢,但是與那種罪過是相同類,是指什麼說呢?1)譬如有一人,對於阿羅漢尼,又是他母親這樣的人,行穢染行,這個罪過和無間業是相等。2)打最後有菩薩,這個菩薩是最後有菩薩,就是一生補處的菩薩,這樣子這也等於是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相似。3)或於供養天的廟,或者在四通八達的道路的街市店鋪裏頭,在那裏成立一個殺羊的地方,而且還是有條例,這種殺羊的法流行不斷。4)或者對於寄托,就是彼此間是可信任,重要事情可以委托。得極委重,委者順也,極能互相隨順,就是彼此間的感情非常的好,極難的事情都能互相隨順。極委,就是能隨順你,而且感情非常的重,有重大親厚關係的這樣的親友,親厚的人,或者是朋友,彼此是同一個心情。耆舊等所,年紀很大叫做耆,或者關係很久。你對這樣親厚關系的人,與你有這樣信心的人,損害他,欺騙他,就是和無間業是相等。5)或者有一種人是很苦惱的人,貧窮生活困難的人,一點依靠也沒有,沒有人能幫助他的人。你能夠做他的救護者、愛護者,照顧他的人,他也死心踏地的和你在一起,依賴你。施無畏已,這個人無依無怙就是有恐怖,你為他做歸依者,就使他沒有恐怖。後來你又來傷害這個人,逼迫他受到很多的苦惱,這也是與無間業是同分。或者劫奪出家人的財物,什麼意思?功德主拿來的財富,是布施給大眾僧,你把它回轉到自己的腰包裏,這叫劫奪僧門。或破壞靈廟,供養佛教寺廟你破壞,或者供養天神的廟你破壞,這個罪過都是很大。前面說的這些事情,都是和五無間的罪業是同類的。
ānantarya-sabhāgāni punaḥ / yathā api iha ekatyo arhantaṃ vā gacchati mātaraṃ vā // carama-bhavikāya vā bodhi-sattvāya praharati / devatā āayataneṣu vā catvāreṣu vā śṛṅgāṭakeṣu vā paśuvadham anupravartayanti / viśvastaṃ vā parama-viśvāsa-prāptaṃ mitraṃ vā suhṛdaṃ vā vayasyakaṃ vā druhyati vyaṃsayati vipravāsayati / duḥkhitaṃ vā punar niṣkiñcanam anātham apratiśaraṇaṃ śaraṇa āgatam apradānena upagṛhya uttaratra abhidruhyati pīḍāyai pratipadyate / saṅgha āya-dvāraṃ vā apaharati / caitya- bhedaṃ vā karoti / ity evaṃ-bhāgīyaṃ karma ānantarya-samāgam ity ucyate //

若諸善業,由事重故,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母無正信,勸進開化,安置建立於具信中。如無正信於具信中,如是犯戒於具戒中,慳吝於具捨中,惡慧於具慧中亦爾。如母,父亦爾。或於起慈定者,供養、承事。如於起慈定者,如是於起無諍定、滅盡定、預流果、阿羅漢果,供養、承事亦爾。又親於佛所供養、承事,如於佛所,如是於學、無學僧所亦爾。若即於此尊重事中,與上相違,由損害因緣,起不善業,受現法果。
[解]什麼是若諸善業,由事重故受現法果?
1)就是譬如有一人,這個人的母親對於佛法僧沒有正信,不相信佛法。就千方百計的勸諫母親,希望他的思想能進一步,常常開化他,用佛法來化導他,建立他的信心,對於佛法具足信心。假設說母親沒有正信,能勸他發起正信,能這樣子。同樣的,母親常好犯戒,做有罪過的事情,我也是勸進開化,叫他不要犯戒,能安住在持戒清淨,從犯戒裏面解脫出來。母親很慳吝,不肯在三寶裏面作功德,也要勸進開化,使令他從慳吝中解脫出來,布施幫助貧苦的人。母親有智慧,都是邪知邪見,勸進開化自己的母親能夠改變過來,安置他在佛法的光明智慧裏面。如無正信,於具信中安置建立,也是這樣。前面以母為例,能夠勸導自己的父親也是這樣子,一樣能得現報。
2)或於起慈定者,供養承事。什麼是起慈定者?在初禪裏面修四無量心,或者是得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修慈悲定,入慈三昧之後,從慈三昧裏面出來的這種人。現在發恭敬心供養起慈定者,又能為他辦事,這個人就會得現報。前面說從慈三昧裏面出來的人,是這個樣子。從無諍三昧出來的時候,就供養承事也是這樣。無諍三昧是什麼呢?就是得滅盡定的大阿羅漢,日常做一切事情的時候,先入定,看一看今天要到什麼地方做事,經過什麼地方,是不是遇見一些人不高興我。如果從這裏走有人不高興,就不從這裏走,避免任何人因為我而起煩惱。入這樣無諍定的人,從無諍定裏面出來,叫做起無諍定。從滅盡定裏面出來,也是這樣。初入聖道的聖人,若能供養承事,能得現報。阿羅漢是聖道圓滿的人,若對這樣的人供養承事,也是能得現報。
3)又自己親自在佛的地方,供養佛,為佛做事情,也是一樣能得現報。如於佛所是這樣子,對於大眾僧裏面有屬於學,已經成就聖道,聖道還沒有圓滿,或是無學,已經圓滿。這樣的大眾僧也是一樣,可以得現法果。假設一個眾生,對於佛陀或者是大弟子,這些尊重事中,作一些和前面說的事情是相違背,或者是做惡事,或者是毀謗,或者是傷害,或者種種不饒益的事情。由於內心裏面有損害動機的因緣,發動出來種種的罪業,現在就會得到很多苦惱的果報,還有後法果。
kuśalaṃ vā punar vastuto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i / yathā api iha ekatyo mātaram aśrāddhāṃ śraddhāsampadi samādāpayati vinayati niveśayati pratiṣṭhāpayati / yathā aśrāddhāṃ śraddhā-sampady evaṃ duḥśīlāṃ śīlasampadi / matsariṇīṃ yoga- sampadi duṣprajñāṃ prajñā-sampadi / yathā mātaram evaṃ pitaraṃ / maitryā[ḥ] samāpatter vyutthitaṃ piṇḍakena pratipādayati / [kārya]-kārān vā prayuṃkte / evaṃ karuṇāyā nirodha-samāpatteḥ srota āpatti-phalād vyutthitam arhatva-phalāc ca piṇḍakena pratipādayati kārān vā prayuṃkte / tathā sākṣād buddhe bhagavati kārān prayuṃkte / yathā buddhe bhagavaty evaṃ śaikṣa aśaikṣa-saṅghe // eṣv eva vā punar vastuṣu viparyayeṇa akuśalam api karma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y apakāra-naimittikaṃ //

5.2.5.1.5.與他增上果
與他增上果者,謂亦由受現法果業。猶如如來所住國邑,必無疾疫、災橫等起,佛神力故,無量眾生無疾、無疫,無有災橫,得安樂住。如佛、世尊,如是轉輪聖王及住慈定菩薩亦爾。若諸菩薩以大悲心,觀察一切貧窮困苦業天所惱眾生,施以飲食、財穀、庫藏,皆令充足,由此因緣,彼諸眾生得安樂住。如是等類,是他增上所生現法受業,應知。
[解]什麼是與他增上果?由於前生做的功德,或者現在做的功德,而現在得果報的業力的關係,可是又有其他人的力量大影響很多人,使令很多人受到影響,或者好,或者是壞。就是另外一個人的力量,我們受到影響,叫做與他增上果。也是由於自己有這種業力,所以得到這樣的事情,受到影響。
1)舉一個例子,佛陀在某個國度,某個城市住,這一個地區決定不會有流行病,不會有大的災難這種事情的生起。為什麼呢?因為佛的神力的緣故,無量無邊的眾生沒有疾沒有疫,沒有災橫的生起,能夠很安樂的居住。就是由佛的力量與他增上果。可是亦由受現法果業的關系,和自己還是有關係。如佛世尊的佛神力,是有這樣與他增上果的事情。轉輪聖王和安住在慈三昧的菩薩也能令他居住的地方有這樣事情。
2)若諸菩薩以大悲心觀察一切眾生貧窮的困苦。為什麼會貧窮困苦呢?不相信佛法的人,認為人世間的災難是天降下災難給我們受苦。按佛法的意思不是天,是自己的業力有這樣的罪業來擾亂,所以有貧窮困苦。一般人所謂天,就是業力,所以叫做業天。由業的力量,使令我們受苦惱。菩薩有大福德,布施他飲食,布施他的財穀,給他的庫藏,皆令充足,使令他們的生活美滿。由此因緣,彼諸眾生得安樂住,這叫做與他增上果。所以,本來自己造這樣的罪業,自己受這個苦;自己造這樣的福業,自己得到安樂住。現在與他增上果,就是也能得到別的大力量人的影響,受到他的影響。如是等類,是另外一個人的強大的力量,所引起的現法受業,這樣情形,應該知道。
tatra para-adhipati-phalataḥ karma dṛṣṭa-dharma-vedanīyaṃ bhavati / yathā api tad yasmin grāmakṣetre tathāgato viharati /tatra netaya upadravā vā upasargā utpadyante / atītiko anupadravo anupasargo jana-kāyaḥ sukha-sparśaṃ viharati / yad uta buddha anubhāvena / yathā buddhā evaṃ cakra-vartino maitra-vihāriṇaś ca bodhisattvāḥ / tathā bodhisattvaḥ karuṇā āśayo daridrān duḥkhitān daiva upahatān sattvān abhisamī- kṣya annena pānena dhanena dhānyena kośena santarpayanti / te ca tena pratyayena sukha-sparśaṃ viharanti / idam apy evaṃ-bhāgīyaṃ para-adhipatikaṃ dṛṣṭa-dharma- vedanīyaṃ karma veditavyaṃ //

5.2.5.2.損益門
損益門者,謂於諸有情,依十不善業道,建立八損害門。何等為八:一、損害眾生;二、損害財物;三、損害妻妾;四、虛偽友證損害;五、損害助伴;六、顯說過失損害;七、引發放逸損害;八、引發怖畏損害。與此相違,依十善業道,建立八利益門應知。
[解]什麼是損益門?什麼是從業門上發出損益的事情?就是對於眾多有情,依十不善業道,建立八種對眾生有所損害的門,就是由這個門作出不饒益的事情。什麼是八?
一、損害眾生,就是殺害生命。造這樣的業,就有一個門,會生出很多不饒益的事情。
二、損害財物,就是偷盜。造損害眾生財物的盜業,就有一個門,還是損害你的財物。
三、損害妻妾,就是欲邪行。在因地,損害他人的妻妾,就有個門,將來妻妾有問題。
四、虛偽友證損害,就是妄語。虛偽友證,本來是說謊話,而是用真實語的態度,真的你是怎麼,所以叫做證。實在目的就是來傷害這個人。
五、損害助伴,就是離間語。說離間語使令助伴,就是親友間感情損害。
六、顯說過失損害,就是粗惡語。說暴惡的語言毀辱這個人,損害這個人。
七、引發放逸損害,就是綺語。說雜穢語,令人引發放逸的行為,就是綺語的損害。
八、引發怖畏損害,就是貪、瞋、癡。由於貪瞋癡展轉不斷在活動,又引發出來很多的罪過,使令人怖畏的損害。這八個門對於眾生都是有所損害的,其實都是自己創造。與這個十不善業道不同,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虛偽友證損害,不損害助伴,不顯說過失損害,不引發放逸損害,不引發怖畏損害,所以和前面是相反。依十善業道,建立八種,對於一切眾生有利益的門應該知道。
tatra upaghāta anugrahaḥ / aṣṭa abhirūpa-ghāta-mukhaiḥ sattveṣu daśa a-kuśalāḥ karma-pathā vyavasthāpitāḥ / aṣṭāv upaghāta-mukhāni katamāni / prāṇa upaghāto bhoga upaghāto dāra upaghātaḥ kūṭa-sākṣy-upaghātaḥ(?) sahāya upaghāto doṣa- samākhyāna upaghātaḥ prasāda upasaṃhāra upaghāto bhaya upasaṃhāra upaghātaś ca / etad viparyayeṇa kuśalānāṃ karma-pathānāṃ mukhāni draṣṭavyāni //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2.業雜染-5.2.4.業位

5.2.4.業位
業位云何?應知略說有五種相,謂耎位、中位、上位、生位、習氣位。由耎不善業故,生傍生中。由中不善業故,生餓鬼中。由上不善業故,生那落迦中。由耎善業故,生人中。由中善業故,生欲界天中。由上善業故,生色、無色界。何等名為耎位不善業耶?謂以耎品貪、瞋、癡為因緣故。何等名為中位不善業耶?謂以中品貪瞋、癡為因緣故。何等名為上位不善業耶?謂以上品貪、瞋、癡為因緣故。若諸善業,隨其所應,以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應知。何等生位業?謂已生未滅,現在前業。何等習氣位業?謂已生已滅,不現前業。
[解]什麼是業位?就是業的階級,業由有而無,由無而有,其中的次第,就叫做位。應知略說有五種相,就是軟位、中位、上位、生位、習氣位。
1)不善業分三品,就是軟品、中品,上品。若是軟品的不善業,能令你在畜生的世界裏得到一個生命體,這是軟不善業的力量。若是中品、中等的罪業,將來會生到餓鬼的世界得到一個生命體。若是最嚴重的罪業,使令眾生到地獄得一個生命體,這是特別苦。若是下品的善法,在人中得果報。若是中品的善業,生到欲界天中得果報。若是上善業故,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得果報。這一段是從得果報說,底下約因緣來辨。
2)什麼名為軟位不善業?就是以軟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造的不善業,就名為軟位。業力是由煩惱決定,果報是由業力決定。若是問軟品的不善業是怎麼回事?就是創造業力的煩惱是軟品,所造的業也就不重。什麼名為中位不善業?就是以中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以所造的業也是中品的不善業。什麼是名為上位不善業?就是以上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以是上品的不善業。若是發好心做種種的善法,也是有差別,隨眾生的智慧的深淺,也就有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故,造成善業的差別。
3)什麼是生位業?就是當前在做這種功德的時候,還沒停下來,這個業就叫做已生未滅。正在創造業的時候,叫做生,創造業的行動沒有停下來,叫未滅。
4)什麼是習氣位業?習氣,就是數數的這樣做叫習。這樣做以後,在心裏面造成一種氣氛,就是種子。所以,造業的行動停下來,這時候業不現前,習氣就是業種子,就在阿賴耶識裏面儲藏起來,叫做不現前業。
karma avasthā katamā / samāsataḥ pañca ākārā veditavyā / mṛdv-avasthā madhya avasthā adhimātra avasthā utpatty-avasthā vāsanā avasthā ca / tatra mṛdunā kuśalena karmaṇā tiryakṣu utpadyate / madhyena preteṣu / adhimātreṇa narakeṣu / mṛdunā kuśalena manuṣyeṣu utpadyate madhyena kāma avacareṣu deveṣu / adhimātreṇa rūpya ārūpyeṣu // mṛdv-avasthām a-kuśalaṃ karma katamat / yan mṛdu-lobha-[dveṣa] mohanidānaṃ / madhya avasthaṃ yan madhyalobha-dveṣa-mohanidānaṃ / adhimātra avasthaṃ yad adhimātra-lobha-dveṣa-moha-nidānaṃ / kuśalaṃ vā punar alobha adveṣa amoha-nidānaṃ tathā eva yathā-yogaṃ draṣṭavyaṃ / utpatty-avasthaṃ yad utpanna aniruddhaṃ saṃmukhī-bhūtaṃ / vasanā avasthaṃ yad utpanna-niruddhaṃ vimukhī-bhūtaṃ //

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2.業雜染-5.2.3.業因

5.2.3.業因
業因云何?應知有十二種相,一、貪。二、瞋。三、癡。四、自。五、他。六、隨他轉。七、所愛味。八、怖畏 。九、為損害。十、戲樂。十一、法想。十二、邪見。
[解]業是由什麼樣的原因發出來的呢?應知有十二種相貌。
一、貪,二、瞋,三、癡。所有的業,都是由貪、瞋、癡發出來,所以,貪、瞋、癡是通於一切業的原因。有時候,是偏於貪心,偏於瞋心,偏於邪知邪見。有時候,有貪,又有瞋,又有癡,各式各樣的情形。
四、自,就是自己要這樣做。
五、他,我叫別人去做。
六、隨他轉,隨別人的意願做這件事,我聽別人的命令,不是我要做,是別人叫我做。
七、所愛味,就是自己歡喜這樣做。
八、怖畏,是害怕。那個人他要殺我,我就殺他。
九、為損害,他的存在對我有所損,如老鼠會咬人的東西,先殺它,也叫做損害。
十、戲樂,就是做惡事的時候,像遊戲似的,非常的快樂。
十一、法想,就是認為是合法,我做這種事是對。
十二、邪見,就是撥無因果,殺生不會有惡報,不殺也不會得好報,有這種邪知邪見。
karmaṇāṃ hetuḥ katamaḥ / sa dvādaśa ākāro veditavyaḥ / lobho dveṣo mohaḥ ātmā paraḥ para anuvṛttir āmiṣa-bhayam apakāra-nimittaṃ krīḍā-rati-dharma-saṃjñā mithyā-dṛṣṭiś ca //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雜阿含-69-71


一一0(六九)有身集;S. 22. 44. Paṭipadā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有身集趣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集趣道,及有身集滅道。云何有身集趣道?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故愛樂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生。如是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是名有身集趣道。比丘!有身集趣道,當知即是苦集趣道。

3.有身集滅道
云何有身集滅道?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於色不樂,不歎,不著,不住;不樂,不歎,不著,不住故,彼色愛樂滅,愛樂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滅。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是名有身滅道跡。有身滅道跡,則是苦滅道跡,是故說有身滅道跡。

4.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一──一一二()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I.如當說,有及當知
[論說]由三因緣,如來所說教無與等:一、宣說不共法故,二者、宣說無倒法故,三者、宣說自覺法故。
1.當說
此中宣說,若趣薩迦耶集行,即是趣苦集行;若趣薩迦耶滅行,即是趣苦滅行,是名宣說不共法教。
2.
若復說言:「此真實有」,是名宣說無倒法教。
3.當知
若復說言:「我如實知」,是名宣說自覺法教。
復有三種諸行流轉差別:一者、薩迦耶,是諸有情染著安足處所義故。二者、世間,是染著處,敗壞義故。三者、有,是染著者,更生義故。T30,789c
[]由於三種因緣,如來所說的教法,沒有其他教法與他是相等。哪三種?第一、宣說不共通、獨特的教法的緣故。第二、宣說沒有顛倒、真實的教法的緣故。第三、宣說自己覺悟的教法的緣故。
1)在這裡,宣說若是趣向薩迦耶生起的內心活動,就是趣向苦生起的活動若是趣向薩迦耶滅盡的內心活動,就是趣向苦滅盡的內心活動。這二種方向的說明,就稱為宣說不共法教。
2)若還宣說這樣的言語:這真實是有。就稱為宣說無倒法教。
3)若還宣說這樣的言語:我如其真實知道。就稱為宣說自覺法教。
還有三種諸行生死流轉的差別,哪三種?
第一、薩迦耶,有身就是五取蘊,因為是眾多有情染著、安住、滿足的地方的緣故。
第二、世間,是眾多有情染著的地方。為什麼稱為世間呢?因為敗壞道理的關係。如雜阿含231經:危脆敗壞,是名世間。有二種世間,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器世間,會被火災等所壞滅。有情世間,剎那剎那,各各內身任運壞滅(T30,812a)。如雜阿含233經:我今當說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跡。
第三、有,是染著的生命體,因為會再次生起新的生命體的道理。同樣的如雜阿含344經:a)於食如實知,食集、食滅、食滅道跡如實知。b)於漏如實知,漏集如實知,漏滅如實知,漏滅道跡如實知。c)於苦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苦滅道跡如實知。d)老死如實知,老死集如實知,老死滅如實知,老死滅道跡如實知。e)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於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隨執為我或為我所,染慧為性。薩,謂敗壞義。迦耶,謂和合、積聚義。即於此中見一、見常,異蘊有我、蘊為我所等。何故復如是說?謂薩者破常想,迦耶破一想,無常、積集,是中無我及我所故。染慧者,謂煩惱俱。一切見品所依為業。(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什麼是薩迦耶?薩迦耶見,叫做有身見,或者翻做破壞身見。眾生對於五取蘊隨便執著當中的一種蘊,這個是我,其他的就是我所。薩迦耶見,是顛倒、錯誤、不清淨的智慧,所以叫做染慧。什麼是薩?薩迦耶的薩,就是敗壞、變壞的意思。什麼是迦耶?是和合積聚的意思。這個身體是五蘊和合,種種因素積聚起來的,都是無常變化的東西,一切都在變化中,所以叫做薩迦耶。什麼是薩迦耶見呢?就在這五蘊中,有人覺得前身、後身之間,有一個前前後後是一樣的、沒有變化的東西。或是有人覺得我就是這個身體,死了就完了,這叫做即蘊是我,五蘊就是我,這在佛法裡叫做斷見。或是有人認為,在五蘊之外還有一個我,叫異蘊有我,蘊就屬於我的。為何佛法稱這個身體叫做薩迦耶?因為,薩是敗壞的意思,既然是敗壞,就不是常住,不是永久不變,就不會是常,所以佛法說無常。迦耶是和合、積聚,既是和合、積聚,那就不是一個東西,是和合起來像一個,所以迦耶可以破一。既然薩迦耶,又是無常,又是積聚,又是色、受、想、行、識的一個和合,所以,這裡面沒有我及我所。執著我及我所,就是薩迦耶見。什麼是染慧?薩迦耶見一定和其他的種種煩惱同一時候活動,或者有貪、或者有瞋、或者有癡,有其他各式各樣煩惱俱。因為和其他的煩惱混合起來同時而有,這種智慧是不清淨的智慧、錯誤的智慧,所以叫做染慧。什麼是薩迦耶見的作用?就是一切各式各樣的見,都是依薩迦耶見為根本。依薩迦耶見所引起的,還有四種見。所以,要無我,首先要破這個薩迦耶見。




一一三(七0)有身邊;S. 22. 103. Anta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有身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云何有身邊?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邊。

3.有身集邊
云何有身集邊?謂受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邊。

4.有身滅邊
云何有身滅邊?即此受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寂、沒,是名有身滅邊。是故當說有身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

5.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四──一一五()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一一六(七一)有身;cs.123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有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

3.有身集
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

4.有身滅
云何有身滅?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滅。

5.有身滅道跡
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滅道跡。

6.
是名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七──一一八()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論說] 彼有情眾,略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一向安住可愛業果,即於此果耽著受用,謂生天處,專行放逸。二者、一向因轉,謂希求彼,所有沙門、若婆羅門。三者、樂般涅槃諸有情眾。四者、諸雜種類,謂住於此,或住於果,耽著受用;或樂攝受當來愛果;或時時修涅槃資糧,離諸放逸。於前三種有情眾中,隨其所應,當知世間、彼集、滅邊,及薩迦耶、彼集、滅邊(cs.69, 70)。於後第四有情眾中,當知薩迦耶、彼集、彼滅、趣道差別(cs.71)T30,789c
[]那個有情眾,大略地說有四種。哪四種?
第一、一向安住於可愛業的果報,就是對於這個果報樂著、受用,就是生於天的地方,捨棄其餘善法而專行放逸。
第二、一向因轉,就是希望、追求彼可愛業果的所有沙門、婆羅門。
第三、樂於般涅槃的許多有情眾。
第四、許多夾雜各種類別的有情眾,就是住於此,或住於可愛業果,耽著、受用;或樂於攝受當來愛的果報;或是時時刻刻修習涅槃的資糧,遠離種種的放逸。對於前三種有情眾中,隨順其所對應,第一與第二有情眾,應當知道是世間彼集、滅邊。第三有情眾,及薩迦耶彼集、滅邊。在最後第四有情眾中,住於此或住於可愛業果,耽著、受用,或樂於攝受當來愛的果報,應當知道是薩迦耶彼集趣道。或是時時刻刻修習涅槃的資糧,遠離種種的放逸,應當知道是彼滅趣道。

一一九()
餘如是說,差別者:「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論說] 依二種道,當知施設四種行相。云何依二種道?謂依見道,及依修道。云何施設四種行相。一、應遍知行相,二、應永斷行相,三、應作證行相,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三依見道,一依修道。入見道時,諦現觀俱,能遍知苦,斷一分集,證一分滅。於彼一分能斷證者,於修道中,為求無餘斷及證故,如所得道,應勤修習。因修如是諸思擇道及修道故,永斷餘集,證得餘滅。T30,789c
[]依照二種道,應當知道施設、建立四種內心活動的相貌。什麼是依二種道?就是依照見道,以及依照修道。什麼是施設四種行相?第一、應遍知行相。第二、應永斷行相。第三、應作證行相。第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前三諦是依照見道,最後一諦是依照修道。為什麼?a)進入見道的時候,與聖諦現觀同時活動,能夠周遍知道苦,能斷除一部分的集,能證一部分的滅,所以,見道包括三諦。b)對於彼一部分能斷除、親證的人,在修道中,為了追求沒有剩餘的斷除及親證的緣故,如同先前所得道,就是四念處,應該精勤修習。因為修習這樣種種的思擇道及修道的緣故,永遠斷除其餘的集,親身證得其餘煩惱的滅。

一二0()
又復差別者:比丘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是名比丘斷愛欲、縛、諸結等法,修無間等,究竟苦邊。
[論說]證得如是極究竟者,由五種相,應知究竟。何等為五?謂已證得苦及苦因無餘盡故;堪作他義,一切自義皆圓滿故;證得畢竟斷及智故;能入究竟涅槃城故;即得入已,於其聖住能安住故。
於第一相,有割愛等四種差別[120],如前應知(T30,778a)
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122],如前應知。
於第三相,有畢竟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有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謂已獲得彼對治故[121]
於第四相,譬如世間具五種相名入宮城,隨闕一種不名為入[123]
如是要具與彼相似五種相故,當知名入涅槃宮城。T30,790a
[]證悟無我道理,能得如是最高程度的究竟者。藉由五種相貌,應當知道他已經到達究竟。哪五種?
第一、已經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能令苦及苦因的惑業,沒有剩餘的滅盡的緣故。
第二、堪能造作利他的目標,因為自己解脫苦與苦因的目標,全部都圓滿的緣故。
第三、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畢竟斷惑與業,以及得盡智、無生智的緣故。
第四、能夠進入究竟的涅槃城的緣故。
第五、即得進入涅槃城之後,對於其聖住,能夠安心而住的緣故。什麼是聖住?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或是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對於第一種相貌,有割愛等四種差別,如前應知(會編頁34)

一二一()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究竟邊際,究竟離垢,究竟梵行純淨上士。
[論說]於第三相,有畢竟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有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謂已獲得彼對治故。T30,790a
[]對於第三相,1)有畢竟究竟,因為未來一切五蘊諸行的眾多苦惱事,全部斷盡的緣故,就是苦盡。2)有畢竟無垢,一切見愛煩惱畢竟斷盡的緣故。這二項是畢竟斷。3)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就是以修道,已經獲得彼煩惱與業的對治的緣故。就是畢竟智。

一二二()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
[論說]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如前應知。T30,790a
[]對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如前(會編頁98)所說。又,若是證悟真理,得阿羅漢果,首先必須在學地的時候,對於五蘊諸行中的任一,已經不會執取領受為我,以及我所。之後,對於種種漏,全部都能得解脫。又因為與四種道理相順和合的緣故,應當知道是名阿羅漢的相貌。哪四種?一者、自己的煩惱已斷,達到究竟,應該作利益他人的事這個道理的關係。二者、當來能獲得自己的目標,無餘涅槃,因為對於一切煩惱已周遍圓滿的斷盡這個道理的意義。三者、未來的五蘊諸行的煩惱因,已經永遠斷滅,當來能證現法樂住的道理的緣故。四者、超越有學的階段,進入無學階段,是相順和合的道理的緣故。

一二三()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
[論說]於第四相,譬如世間具五種相名入宮城,隨闕一種不名為入。如是要具與彼相似五種相故,當知名入涅槃宮城。何等名具世間五相?一者、闢宮城門;二者、超踰隍塹而不墮落;三者、深起果決而越度之;四者、越隍塹已,逼臨宮闕;五者、非自非餘之所希望,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是入宮,無諸罣礙。T30,790a-b
[]對於第四種相貌,譬如世間具足五種相貌,就稱為進入宮城,隨著這五種相貌,缺少一種,就不能名為入。這樣,需要具足與彼世間相似的五種相貌的緣故,應當知道,名為進入涅槃宮城。什麼是具足世間五種相貌?第一、開啟宮城的大門。第二、超踰城壕而不墮落,隍,城下壕坑,城下有水曰池,無水曰隍。壍,壕坑。第三者、對於涅槃宮深深地生起喜樂,所以果敢堅決而越度隍塹。第四、越度隍塹之後,逼臨宮門。第五、若是自己勝過他人,心生高舉,就是勝幢。現在,戰勝煩惱,不會拿自己與其餘人比較,慢心已斷的關係,稱為勝幢已經倒下,慢慢地進入中宮。這樣進入宮中,沒有種種的罣礙。

一二四()
又復差別者:「云何斷關?謂斷五下分結。云何度塹?謂度無明深塹。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云何脫諸防邏?謂有愛盡。云何建聖法幢?謂我慢盡」。
[論說]入涅槃宮亦復如是:先斷能順五下分結,如彼闢門。次於涅槃起深坑想,無明怖畏斷無餘故,如超隍塹而不墮落。能到薩迦耶彼岸故,能持最後身故,如彼果決而越度之。將入無餘依涅槃界,如逼宮闕,已斷有愛,於諸境界無復愛生。遍於一切憍慢不起而入涅槃,如非自他之所希望,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前所說五種因緣,入涅槃宮當知亦爾。T30,790b
[]進入涅槃宮也是這樣五種相貌。第一、首先,斷除能夠隨順下分界的五種結,就是欲貪、瞋恚、有身見、戒禁取見、疑。如同彼世間宮殿開啟門戶。第二、接著對於涅槃生起深坑的想法,這種無明的怖畏,斷盡沒有剩餘的緣故,如同超越隍塹而不墮落。第三、能到有身的彼岸的緣故,能夠維持最後身的緣故,如同彼果敢決斷而越度之。第四、將要進入無餘依涅槃界,如同逼進宮闕,已經斷除色、無色界的愛,對於三界的種種境界不會再令愛著心生起。第五、普遍地對於一切憍慢不起,而能進入涅槃,如非自他之所希望,我慢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同前面所說五種因緣,進入涅槃宮當知也是如此。

一二五()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
[論說]又既入已,由二種相安住聖住:一、由行故,二、由住故。行由三相,應正了知:一、不共故,二、無染故,三、正依止所依止故。永斷順五下分結故,於諸欲中畢竟離欲,即於是處而遊行故,說名不共。於六恆住常攝受故,名為無染。於一分法思擇遠離,謂惡象馬等,於一分法思擇習近,謂衣服、飲食等,是名為正依止所依。如是於行善清淨已,復由五相應了知住:謂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當知此中,由不動心解脫而住。於一分法思擇除遣,謂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於一分法思擇忍受,謂寒、熱等,是名為依。由於三種雜染離繫,謂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由見雜染得離繫故,於後有中心無動搖。由愛雜染得離繫故,於諸境界不被漂淪。尋思雜染得離繫故,尋思唯善,無有不善。如是名為由此離繫。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又離愛者,於第二身不復生故,於涅槃舍無退轉故,剋證無上圓滿德故。由此五相,應知圓滿住第一住。T30,790b
[]又,既然進入涅槃宮之後,由二種相貌,心安住於聖住。哪二種?一、由行故,二、由住故。什麼是聖住?就是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
1)行由三種相貌,應該正確了知。哪三種?一、不共故,二、無染故,三、正依止所依止故。
第一、什麼是不共?永遠斷除順益下分欲界的五種結的緣故,對於欲界的種種欲中,畢竟捨離欲界的欲,心就在於這個離欲的地方,遊歷諸方的關係,說為不共。
第二、什麼是無染?心於六恆住中,時常攝受的緣故,名為無染。
第三、什麼是正依止所依止?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遠離,就是不與暴惡的象、馬等共同行走。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使用,就是衣服、飲食等四資具,是名為正依止所依。
2)這樣在行為上已得到完善的清淨之後,還可由五種相,應當了知住。哪五種?就是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
第一、什麼是由此而住?應當知道這些之中,由於四種靜慮不動,心得解脫而住。
第二、什麼是此為依?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除遣,就是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忍受,就是寒冷、暑熱等,是名為依。
第三、什麼是由此離繫?由於三種雜染離繫,就是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由於見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對於後有中,心沒有動搖。由於愛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對於種種境界,心不會被漂流、沉沒。尋思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尋思唯獨是善,沒有不是善。這樣名為由此離繫。
第四、什麼是由此為依?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
第五、什麼是由此相應?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又,什麼是離愛?第一、對於第二身,不會再生起的緣故。對於涅槃舍,不會退轉的緣故。第三、必能證得無上圓滿的功德的緣故。由這五種相貌,應知是圓滿住、第一住。


經文 T30,790b 舍利弗阿毘曇論,T28, 588b   
斷五枝         永斷順五下分結故,於諸欲中畢竟離欲,即於是處而遊行故,說名不共。
1)若人五蓋斷,欲愛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是名斷五支人。
2)若人五下分煩惱斷,身見、疑、戒盜、欲愛、瞋恚,是名斷五支人。                                                 
成六枝 於六恆住常攝受故,名為無染。 若人六捨成就,彼眼見色,無憂、無喜、捨行、念知。耳聞聲,鼻嗅香,舌甞味,身覺觸,意知法,無憂、無喜、捨行、念知,是名六支成就人。
守護一 當知此中,由不動心解脫而住。 若人以念護心成就,是名一護人。
依四種
1)於一分法思擇遠離,謂惡象馬等。
2)於一分法思擇習近,謂衣服、飲食等,是名為正依止所依。如是於行善清淨已,復由五相應了知住:謂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當知此中,由不動心解脫而住。
3)於一分法思擇除遣,謂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
4)於一分法思擇忍受,謂寒、熱等,是名為依。
若人知堪忍,知親近,知離,知捨,是名四依人。
棄捨諸諦
由於三種雜染離繫,謂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
由見雜染得離繫故,於後有中心無動搖。
若人於此外,或有沙門、婆羅門異緣見,我世常,此見實餘虛妄。我世非常,此實餘虛妄。我世常、非常,此實餘虛妄。我世非常、非非常,此實餘虛妄。我世有邊,此實餘虛妄。我世無邊,此實餘虛妄。我世有邊、無邊,此實餘虛妄。我世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妄。身是命,此實餘虛妄。命是身,此實餘虛妄。身異命異,此實餘虛妄。無命無身,此實餘虛妄。有如去涅槃,此實餘虛妄。無如去涅槃,此實餘虛妄。有如去、不如去涅槃,此實餘虛妄。有如去、非不如去涅槃,此實餘虛妄。於彼一切滅、害、捨、解、吐、出、離、盡已,是名滅異緣實人。
離諸求 由愛雜染得離繫故,於諸境界不被漂淪。
若人欲求斷、有求斷,求梵淨行所作已竟。1)何謂欲求?欲界未覺、未知,欲界未斷法。若欲界陰界入,若色、聲、香、味、觸。若眾生、若法。若求彼悕望聚集盡求愛求已,悕望已聚集盡求已,是名欲求。
2)云何有求?色界、無色界未覺、未知。色界、無色界未斷。若色界、無色界陰界入。若禪、若解脫、若定、若三摩跋提。若求此悕望聚集盡求愛求已,悕望已聚集盡求已,是名有求。
3)云何求梵淨行?謂八聖。若求彼悕望聚集盡求愛求已,悕望已聚集盡求已,是名求梵淨行人。若人欲求斷、有求斷,求梵淨行所作已竟,是名求最勝人。
淨諸覺 尋思雜染得離繫故,尋思唯善,無有不善。如是名為由此離繫。 濁想,謂欲想、瞋想、害想。不濁想,謂出想、不瞋恚想、非害想。若人捨欲想,憶念出想。捨瞋恚想,憶念非瞋恚想。捨害想,憶念非害想,是名不濁想人。
身行息 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
1)身謂出息、入息。彼若入於寂靜滅除,是名除身行人。
2)復次,除身行人,若此比丘斷苦、斷樂,先滅憂喜想,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於四禪行,是名除身行人。
心善解脫 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
1)若人於欲心解脫,瞋恚、愚癡心解脫,是名心善解脫人。
2)若人心解脫欲,無欲得觸證已,是名心善解脫人。
3)若人盡智生,非無生智,是名心善解脫人。
慧善解脫


1)若人自知法,我欲斷必不生,瞋恚、愚癡斷必不生,是名慧善解脫人。
2)若人離無明,慧解脫得觸證已,是名慧善解脫人。
3)若人盡智生及無生智,是名慧善解脫人。
純一立梵行 又,什麼是離愛?第一、對於第二身,不會再生起的緣故。對於涅槃舍,不會退轉的緣故。
無上士 第三、必能證得無上圓滿的功德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