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雜阿含-35


一四七(三五)心、意、識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支提竹園精舍。

2.此心,此意,此識
爾時、有三正士出家未久,所謂尊者阿[/]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為教誡:比丘!此心,此意,此識;當思惟此,莫思惟此,斷此欲,斷此色,身作證具足住。比丘!寧有色若常、不變易、正住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3.一切無常、苦、變易法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變易之法,厭,離欲,滅,寂,沒。如是色從本以來,一切無常、苦、變易法。

4.安樂住
如是知已,緣彼色生諸漏、害、熾然、憂惱,皆悉斷滅。斷滅已無所著,無所著已安樂住,安樂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5.
佛說此經時,三正士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教誡
[經文]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為教誡:比丘!此心,此意,此識;當思惟此,莫思惟此,斷此欲,斷此色,身作證具足住。
[論說]當知由三分故,攝受圓滿涅槃:一、由隨順教授故,二、由正觀察一切行故,三、由永斷一切煩惱故。隨順教授者,謂記說、教誡神變所攝。如來隨欲記說彼心,由自定意,以三行相遍照他心:若展轉久遠滅心,若無間滅心,若於現在所緣轉心。從定起已,隨念分別,思惟定內所受他心,如其所受即如是記:汝有如是心,謂久遠滅者;如是意,謂無間滅者;如是識,謂現在者。此據種類,不據剎那。即以如是記說神變為依止故,於其三處而為教誡:一、於行處現前境界,開許如理作意,遮止不如理作意;二、於住處,遮止不正尋思,開許正尋思;三、於止觀勤修行處,開許令未斷諸行,及令煩惱永得離繫而涅槃。如是宣說,令從三處諸隨煩惱心得清淨,謂從行處、住處、依處。又正觀察過去未來現在諸行,名正觀察一切諸行。T30793b
[]當知道由於三部分的緣故,攝受圓滿涅槃。哪三分?一、由隨順教授故,二、由正觀察一切行故,三、由永斷一切煩惱故。
1)什麼是隨順教授
a)就是屬於記說、教誡神變。如來隨順想要記說彼心,由自己禪定的意,以三種行相周遍照了他人的心。哪三種?一、若是展轉久遠滅心,就是在過去世無量多劫已經消滅的心。二若無間滅心,前生中所有的眾多心。三、若於現在所緣轉心現在這一生所生起的心
b)從禪定起來之後,隨著憶念分別,思惟定內所領受他人的心,如同其所領受,就這樣說明:你有這樣的心,就是久遠滅。這樣的意,就是無間滅。這樣的識,就是現在。這是根據種類,不是根據剎那的差別而說。
c)就是以這樣的記說神變為依止的緣故,對於其三種地方而為教誡。哪三種?
一、對於行處的現前境界,開許如理作意,遮止不如理作意
二、對於住處,遮止不正確、不合道理的尋思,開許正確、合道理的尋思
三、對於止觀勤修行處,開許令斷尚未斷的五蘊諸行,及令煩惱永得離繫而體證涅槃。這樣宣說,使令他人從三種地方的眾多隨順煩惱,內心得以清淨,就是從行處、住處、依處。
2)正確、合理的觀察過去、未來、現在五蘊諸行,名為正觀察一切諸行。
[參考]瑜伽師地論卷27
有諸相圓滿教授。其事云何?謂由三種神變教授,三神變者 :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 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 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還有眾多相貌圓滿的教授那件事是什麼情形呢?就是由三種神變教授,哪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這是圓滿的教授。
1)什麼是神境神變?就是能現種種神通境界神境就是不可思議境界,由神通變化就是無障礙,不可思議無障礙的境界比如說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神境神變指神足通。現出來神通的時候,就會令學者對於現神通的人生出來極大地尊重心。由彼於己生尊重故,他就會心裡面不散亂,他的耳就會注意教授者的音聲,聽受他怎麼教授修止觀、要怎麼作意對於所學習的佛法生極大的恭敬心。
2)什麼是記說神變?就是有他心通這位尊重、似尊重的阿闍黎、親教師,能夠尋求學者的心行差別,你的內心在想什麼,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他完全明白你心裡的變化然後能夠記說你的事情。
3)什麼是教誡神變由於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
如根,就是隨順。隨順學者的根性是利根或是鈍根。如行,隨順他能夠這樣修行,他的堪能性有麼多。如所悟入,隨順他的智慧,他能悟入到這個程度。為說正法,這樣為他宣說修學的聖道。於所修行能正教誡,對於學者所修行所需要,你能夠恰到好處地教誡他。這位善知識具足這三種神變,他就是能夠成就諸相都圓滿,就是教授所需要的功德他都圓滿。這裡的相,是聖德的相貌,都圓滿地具足。

III.漏、害、熾然、憂惱
[經文]如是知已,緣彼色生諸漏、害、熾然、憂惱,皆悉斷滅。斷滅已無所著,無所著已安樂住,安樂住已得般涅槃。
[論說]又有三;三漏為先而有欲;欲害為先而有尋思熱惱;尋思熱惱為先而有追求憂惱,如是一切皆永斷故,說名永斷一切煩惱。如是定住心善解脫,無相樂住無恐怖時,於現法中名入圓滿般涅槃數。T30793b
[]又有三種漏,就是欲漏、有漏、無明漏。以三漏為首為先而後有欲害。以欲害為先而後有尋思的熱惱尋思的熱惱為先而後有追求的憂惱,這樣一切的諸漏、害、熱惱、憂惱全部都永遠斷盡的緣故,說為永遠斷盡一切煩惱。這樣決定住於心善解脫,無有我相安樂而住,沒有恐怖的時候,在現在的生命體中,稱為進入圓滿般涅槃的範圍。
[參考]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就是外門流注眼耳鼻舌身意不能夠內斂,就是向外攀緣,向外看色聲香味觸。有漏,是內門流注非佛教徒修學禪定成就,內心裏面有愛、見、慢。愛著禪定的三昧樂,有我見或者常見斷見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使令他不能與聖道相應所以叫做有漏。無明漏,就是欲漏有漏的依止處。因為有無明,才有欲漏、有漏不明白一切法是緣起,畢竟空。無始劫來使令光陰都空過,就是這無明的關繫。

IV.心、意、識的相關資料
[參考]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2T27371b
復有說者:心、意、識三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名心,名意,名識,異故。復次,世亦差別,謂過去名意,未來名心,現在名識故。復次,施設亦有差別,謂界中施設心,處中施設意,蘊中施設識故。復次,義亦有差別,謂心是種族義,意是生門義,識是積聚義。復次,業亦有差別,謂遠行是心業。如有頌曰:能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調伏此心者,解脫大怖畏。前行是意業。如有頌曰: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淨言作,苦樂如影隨。續生是識業。如契經說:入母胎時,識若無者,羯刺藍等不得成就,故知續生是識業用。復次,彩畫是心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傍生趣由心彩畫,有種種色。歸趣是意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是五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意根總領受彼所行境界,意歸趣彼作諸事業。了別是識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識能了別種種境事。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脇尊者言:滋長、分割是心業,思量、思惟是意業,分別、解了是識業。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無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無漏意;分別者是有漏識,解了者是無漏識。心意識三是謂差別。
[]1)還有人說:心、意、識三也是有不同,就是名字就是差別,名為心,名為意,名為識,不同的緣故。
2)還有,時間也有不同,已經過去,稱為。尚未到來名為心現在名為識故。
3)還有,語言的施設、建立也有不同,就是十八界中施設為心。十二處中施設為意。五蘊中施設為識的緣故。
4)還有,意義也有不同,心是種族的意義,意是生長的門戶的意義,識是積聚的意義。
5)還有,業也有不同
a)遠行是心的業用。如頌曰:能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調伏此心者,解脫大怖畏。
b)前行是意的業用。如有頌曰: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淨言作,苦樂如影隨。
c)續生是識的業用。如契經說:入母胎時,識若無者,羯刺藍等不得成就,故知續生是識業用。
6)還有,a)彩畫是心的業用。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傍生趣由心彩畫,有種種色。
b)歸趣是意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是五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意根總領受彼所行境界,意歸趣彼作諸事業。
c)了別是識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識能了別種種境事。
7)還有,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脇尊者言:滋長、分割是心業,思量、思惟是意業,分別、解了是識業。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無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無漏意;分別者是有漏識,解了者是無漏識。心意識三是謂差別。
2.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T2921c
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作能依止故名為識。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
[]1)因為,能積集、生起,叫作心。因為能思惟度量,叫作意。因為能了別所緣境,叫作識。
2)還有論師解釋說:因為淨、不淨,就是善與不善性有種種不同,叫作心。就是這個心能作為其他法的依止的地方叫作意。若是這個心作為能依止,叫作識。所以心、意、識三種名稱所要詮釋的意義雖有不同,但是它們的自體是同一個。
cinotīti cittam / manuta iti manaḥ /vijānātīti vijñānam /citaṃ śubhāśubhair dhātubhir iti cittam /tad evāśārayabhūtaṃ manaḥ /āśritabhūtaṃ vijñānam ity apare /yathā cittaṃ mano vijñānam ity eko 'rthaḥ/

聲聞地-第3瑜伽處-5.安立-3.心一境性-2.辨品別-1.九種心住

5.3.2.辨品別
5.3.2.1.九種心住
5.3.2.1.1.九種心住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鉢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鉢舍那品。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解]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缽舍那品。奢摩他就是屬於止,毘缽舍那就是屬於觀。有止的品,有觀的品,有這二種類別。若是這個心一境性,是屬於九種心住中的心一境性,那就是奢摩他品,就屬於止。若有四種智慧的觀察,那樣的心一境性,就是毘缽舍那品,就屬於智慧,有二種不同。九種心住是什麼意思呢?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sā khalv eṣā ekāgratā śamathapakṣyā vipaśyanāpakṣyā ca / tatra yā navākārāyāṃ cittasaṃtathau (sthitau) vā [sā] śamathapakṣyā yā punaś caturvidhe prajñāhāre sā vipaśyanāpakṣyā / tatra navākārā cittasthitiḥ katamā / iha bhikṣur adhyātmam eva cittaṃ sthāpayati / saṃsthāpati / avasthāpayaty upasthāpayati / damayati / śamayati / vyupaśamayati / ekotīkaroti / samādhatte[/]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解]怎麼叫做內住呢?
1)沒有修奢摩他的時候,心都是在外面色、聲、香、味、觸上,色、聲、香、味、觸,是我們的所緣境界,我們在那裡妄想分別,在那裡面做種種的顛倒迷惑的事情。現在修行的時候,就是從這外面的攀緣境界,攝錄其心,把它抓回來,把這攀緣的心抓住。攝,就是抓住它。錄,就是約束它,叫它不要亂動。把它捉回來,叫它不要動,是攝錄其心。如何攝錄其心?以念,它有一種力量,這個力量也很強大。以念防護其心。怎麼叫做防護其心?不要叫這一念心跑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上,在那裡跑來跑去。
2)繫在於內,繫就是把它綁住它,綁在內裡面,就是修奢摩他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把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繫是用繩子綁起來,表示要特別的努力才可以。3)令不散亂,叫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東想西想。
4)這時候是最初開始的時候,把你的心抓住它,令住於內所緣境上,不到外面散亂,故名內住。所以,選擇一個所緣境,把心從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抓回來,安住在所緣境這裡,就這樣叫內住。
kathaṃ sthāpayati / sarva bāhmebhya ālambanebhyaḥ pratisaṃkṣipyādhyātmam avikṣepāyopanibaghnati / yat tat prathamopanibaddho vikṣepāya iyaṃ sthāpanā /

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解]等住怎麼講呢?
1)就是最初一開始修奢摩他止的時候,把那一念心抓住,把它繫縛住。那個心從無始劫來習慣自由,東想西想,特別的粗。為什麼叫作麤?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時候,只是概略的認識,不是微細的境界,所以叫做麤。動,就是亂,這裡想一想,又跑到那個地方。
2)初開始內住的時候,正念的力量,不能使令這一念心等住、遍住,沒有這個力量。
a)什麼是未等住?若心不能安住平等捨位,就叫作未等住。平等,就是不散亂,也不惛沈。沒有修奢摩他的人,心不是惛沈睡眠,再不然就是散亂,東想西想,這是不平等。現在修奢摩他的時候,要使令心平等,就是也不惛沈、也不散亂,這時候就叫做平等。能安住平等捨位,就是把惛沈也棄捨,把散亂也棄捨,這個心明靜而住。但是初開始修行的時候,沒能達到這個境界,叫名未等住。
b)什麼是未遍住?若於所緣不能遍攝令住,名未遍住。若心安住在所緣境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可能安住在那裡沒有動;但是忽然間又跑,你不能普遍、不能夠時時的相續不斷地叫他安住不動,所以叫做不能遍攝令住。遍住,就是一秒鐘一秒鐘,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普遍的心裡面是明靜而住,就叫等住,亦名遍住。
3)初開始用功就是這個樣子,這樣的情形怎麼辦呢?次即於此所緣境界,
a)以相續的方法,就是要加強念力,叫它一秒鐘一秒鐘,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的相續的方法,叫它繼續的明靜而住,就是加強念力。
b)以澄淨的方法,若水混濁就是不澄清,叫它不要動,水就逐漸地澄清。這個心不是貪就是瞋,各式各樣的污濁都是污染,現在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沒有貪、瞋、痴的境界,就把所有染污的都排除。用功修行的時候,這個念心所,就是清淨的,念叫它進來;染污的把它排除出去,一方面繼續明靜而住;一方面叫所有的染污心都排除出,就叫澄淨方便。
c)挫令微細,強迫的叫這個心微細。微細,就是寂靜,叫它寂靜下來不要動亂。
d)遍攝令住,就是剎那剎那,一秒一秒鐘的,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的普遍的約束你的心,叫它明靜而住不要動亂,故名等住。
e)或是說,由無間殷重加行,令心相續無間斷,殷重就是加強正念的力量,令心相續明靜而住,住一所緣,是名相續方便。止息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隨煩惱,由是因緣令心清淨,是名澄淨方便。
kathaṃ saṃsthāpayati / tat prathamopanibaddhaṃ yad eva cittaṃ tadva[la]m audāri-kam asaṃsthitam aparisaṃsthataṃ tasminn evālambane pravarddhanayogena prasā-dayogena sābhinigrahaṃ sūkṣmīkurvan abhisaṃkṣipan saṃsthāpayati /

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解]什麼是安住?這個修行人,雖然這一念心還能這樣內住、等住,然而由於正念失掉,心又跑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打妄想。怎麼辦呢?再把它抓回來,安置到內裡面的所緣境,這叫做安住。
katham avasthāpayati / sa cec cittam eva sthāpayataḥ / smṛtisaṃpramoṣād bahirdhā vikṣipyate / sa punar api tatha eva pratisaṃharanti(ti) / evam avasthāpayati /

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解]什麼是近住?就是開始靜坐的時候,應該這樣這樣親近念住,就是心裡面有這麼一個願望,我希望我坐在這裡,能夠接近定的境界,接近念住,就是定的境界。正念安住在所緣境,我希望我能夠與它接近,希望能成就這個境界。親近,就是與它接近。最初有這麼一個願,有這樣的念,我要成就,使令這個念住能現前。一次又一次的警覺你的心,再反觀我現在是不是安住在所緣境上,常常心裡要做這個念。不要叫這個心,跑到色、聲、香、味、觸上活動,故名近住。近住,就是數數作意,使令這一念心叫它安住在所緣境上。要反省自己我是不是親近念住呢?是不是打妄想呢?這就叫做近住。什麼是念住?要守護這一念心,使令於境不要有煩惱的染污,使令這個心清淨的安住在所緣境上,名為念住。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解]怎麼叫做調順呢?
1)就是靜坐的人,心裡面常常有種種相來搗亂、破壞奢摩他。哪些相?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十相。怎麼辦呢?這個修行人,先應該取那十個相為過患想。心裡面作念,說這是有過患。我在色聲香味觸相上虛妄分別,在貪瞋癡的虛妄分別,和男女相的虛妄分別,這是有過患。使令我墮落三惡道,使令我苦惱的事情,我一定要把它排斥出去,要這樣喝斥自己。
2)由如是想,就是取彼諸相為過患想,它叫我苦惱不得解脫。這樣作如是觀,它就有增上的力量故。於彼十種相折挫其心,強迫自己排斥出去這些虛妄分別,不令這個心在十相上流動散亂,故名調順。要這樣喝斥自己,做過患想的觀察的時候,這個煩惱散亂的力量就被調伏,心就能夠柔順,就能順於奢摩他,順於明靜而住。
kathaṃ damayati / yair nimittair asya tac cittaṃ vikṣipyate / tad yathā gatvarasaṃ spraṣṭavya-nimittai rāgadveṣa-moha-strī-purūṣa-nimitaiś ca[/] tatra anena pūrvam evādī-navasaṃjñodgṛhītā bhavati / tām adhipatiṃ kṛtvā teṣu nimitteṣu tasya cittasya prasaraṃ na dadāti / evaṃ damayati //

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解]什麼叫做寂靜住呢?
1)前邊調順,色、聲、香、味、觸是前五識的境界,前五識與色、聲、香、味、觸、男、女相接觸的時候,當時會有貪、瞋、癡的煩惱現起,這是不靜坐的時候。靜坐的時候,前五識不與色、聲、香、味、觸接觸,只是第六識在靜坐的時候在活動,什麼活動呢?有種種的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這些有罪過的尋思,就是虛妄分別。還有貪欲蓋、瞋恚蓋,及疑等這五種蓋的隨煩惱,使令心裡面動亂,不得安寧。怎麼辦呢?心裡面有種種的惡尋思,有種種的蓋出現的時候,要喝斥自己。這些法都是有過患,使令我不得成聖道、不得解脫,把你停留在凡夫的境界,把你引到三惡道。這樣思惟有過患。喝斥自己。
2)這樣思惟過患,喝斥自己的時候,心就不同,就把這些惡尋思及隨煩惱停下來,不令心流散。這個時候,這些擾亂的煩惱賊就遠走,不再擾亂,心裡面寂靜。
kathaṃ śamayati / yair vitarkaiḥ kāmavitarkādibhiḥ / yaiś copakleśaiḥ / kāma[ca]chanda-nivaraṇādibhiḥ / tasya cetasaḥ saṃkṣobho bhavati /tatra anena pūrvam evādīnava-saṃjñodgṛhītā bhavati / tām adhipatiṃ kṛtvā tasya cetasaḥ / teṣu vitarkopakleśeṣu / prasaraṃ na dadāty evaṃ śamayati /

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解]什麼叫做最極寂靜呢?正念又失掉,一失掉,諸尋思、隨煩惱這二種,暫時出現的時候,隨著這些惡尋思、這些隨煩惱一出現的時候,內心裡面立刻就覺知,能夠不忍受,立刻的就把他們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就是現在靜坐的程度,明靜而住的心裡面,暫時有一點染污,立刻就能把它驅逐出去,這就是進步。經過調順、寂靜,這兩個方法的調整、對治,煩惱的力量就減少。這個時候就能到達這個程度,立刻就能把它消滅出去,所以叫做能不忍受,尋即除滅、除遣、變吐。
kathaṃ vyupaśamayati / smṛtisampramoṣāt tadubhaya-samudācāra(re)satyutpannot-pannān vitarkopakleśān nādhivāsayati / prajahāti / evaṃ vyupaśamayati /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解]怎麼叫做專注一趣呢?這個時候沒有那二種的現行,靜坐的時候,心裡面一直是明靜而住,所有的這些惡尋思、這些煩惱都不出現。前面的最極寂靜還是出現,出現立刻能消除;現在專注一趣,就是有加行、有功用,就是正念在所緣境上安住不動,叫做加行。有功用,就是要勇猛精進。這個時候,就能達到無缺、無間,在時間上,完全是明靜而住,在內心的止觀情況上看,也沒有雜亂的妄念來侵犯。這個時候,這個明靜而住的三摩地,能相續不間斷的下去,就是專一的住在所緣境上。正念剎那剎那都是安住在所緣境,就是專注一趣。一趣,就是一個所緣境上。
katham ekotīkaroti / sābhisaṃskāraṃ nicchi(schi)draṃ nirantaraṃ samādhiprava[ā]-hamā(m a)vasthāpayaty evam ekotīkaroti /

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解]云何等持?
1)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修,是開始。開始以後不斷的這樣用功叫習。一次又一次的這麼樣的修習,多修習,就是不斷的重覆,一次又一次的這麼修習。以此為因緣,常常這樣子修行,最後就得到一種境界,無加行,心裡面不需要作意。無功用,也不需要特別的精進勇猛。任運轉道,正念一提起來,自然地就是清淨、自然地就是明靜而住,這麼樣相續下去,叫做轉。
2)由於達到這麼一個境界,不須要加行,不須要心裡面要有意的安住在所緣境,叫它明靜而住,不須要。不由功用,也不需要特別的精進、勇猛,而內心的等持,任運相續,無散亂轉,這時候心裡面也不惛沈也不散亂,這樣相續,這叫做等持。等,就是也不惛沈也不散亂,明靜而住叫做等。這個明靜而住的境界能保持住,一切時都相續,叫做持。這是九心住,由開始降伏散亂心,到最後無散亂轉,有九個次第,這是欲界定。欲界定想得到很難,但是失掉很容易。得到欲界定,還要繼續努力就能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以後,得到色界初禪也容易。所以,最難的是得到欲界定。
kathaṃ samādhatte / āsevanānvayād bhāvanānvayād bahulīkārānvayād anābhogavā-hanaṃ / svarasavāhanaṃ // mārgaṃ labhate / yenānabhisaṃskāra(re)vā(ṇā)-nābhogenāsya cittasamādhipravāhaḥ / avikṣepe pravarttate / evaṃ samādhatte /

5.3.2.1.2.六種力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 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
[解]應當知道這九心住裡邊,是由六種力量才能成辦九種心住。靜坐的時候,成就九心住是要有六種力量才可以成就。什麼叫做六種力量呢?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
1)內住是怎麼成就的呢?就是開始靜坐的時候,先要有聽聞、思惟二力。怎麼叫做聽聞力、思惟力呢?一次又一次的要聽聞修奢摩他止的方法,要先認識學習這個方法,叫數聞。聞,是聽人講解,也包括自己閱讀在內。數聞的時候,攝心不亂,安住在所緣境上,學會這件事。然後,心裡面一次又一次的思惟這個方法,然後用這個方法攝心不亂在所緣境上,這是思。因為這樣做,聽聞也有力量、思惟也有力量,這個力量也是很強大,所以叫做增上力故。你有這樣的力量,靜坐最初開始的時候,使令心在所緣境上安住下來。
2)等住是怎麼成就的呢?即於此相續方便,就是另有一種境界,不同於內近住。內住是初開始,開始以後,就是這一念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一個很短的時間以後要相續下來,叫你的心繼續的安住,所以叫做相續方便,就是原來的方法繼續下去,不是說安住短的時間就停下來,要繼續下去。澄淨方便,還要澄清一切的煩惱不要現起來,用這樣的方法。等遍安住,等,是普遍的意思,遍在時間上說,就是前一剎那、第二剎那、第三剎那、第四剎那,一直地相續下來令心安住在所緣境,這叫做等住,也有的文上叫做續住。前面是聽聞力、思惟力,用這二種力量來成就內住和等住。
3)前面內住、等住,在內住、等住之中,思惟這個方法,用這個方法使令心安住之後。現在憶念,就是把所緣境分明的顯現在心裡面,由於憶念所緣境的力量,數數作意,這個憶念也是一次一次的憶念。由念的力量,使令心安住於所緣,而念的力量要數數作意,要一次一次的憶念。攝錄其心,就是約束這一念心令不散亂,不要跑到色、聲、香、味、觸上活動。這時候,由憶念的方法,就會成就兩個住,安住、近住。
4)若是念有困難的時候,怎麼辦呢?就是由正知的力量調息其心。怎麼叫做由正知力調息其心呢?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
a)諸相,就是色、聲、香、味、觸,還有貪、瞋、癡、男、女這些相,在色、聲、香、味、觸、男、女上,起貪、瞋、癡。這個念,老念這個貪、瞋、癡,念這個男、女,念這個色、聲、香、味、觸,就不能修止觀。現在,由正知力,就是呵斥自己,這是三惡道的門,要關閉這個門,才能停止這一切的過患。正知,這裡面有智慧,觀察諸相是大過患,大災難,一定要停下來,我不可以這樣妄想。這樣來調息其心,調轉,就是染污心把它調轉過來,停止一切染污的念頭。
b)還有諸惡尋思,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各式各樣就打妄想。現在由正知力,知道這些惡尋思是錯誤,是罪過,我不要這樣子,呵斥自己。
c)控制這一念心,不要叫這一念心跑到諸相那裡虛妄分別,跑到諸惡尋思、諸隨煩惱那裡虛妄分別,停止下來。由正知力,就是由智慧的觀察,來呵斥自己。這樣就成就調順、寂靜。調順,就能寂靜住。
5)因為經過呵斥棄捨這一切的虛妄分別,經過這樣的調順,功夫進步,其中有一個念頭,只有一點妄想。一直努力不怕辛苦,減少吃飯、減少睡眠、減少一切雜務,其他事都不願意做。這樣精進的靜坐,就出現一個相貌,假設彼惡尋思,諸隨煩惱暫時活動的時候,立刻就覺悟,能夠不接受,立刻拒絕這個妄想,立刻的就把這個雜念斷滅,除遣、變吐。這個時候就成就最極寂靜、專注一趣。最極寂靜到什麼程度呢?雜念將要現起就知道,立刻把它停下來。若是專注一趣的時候,就是完全沒有妄念。精進力,就是本身要勇猛精進這樣做,才可以成就最極寂靜、專注一趣。
6)這個時候,不需要特別的努力,不需要特別的勇猛精進,自然的就是明靜而住,不惛沈也不散亂,明靜而住。這樣三摩地就成功、圓滿。所以,由六種力成就九種心住。
tatra ṣaḍvidhadbalair navākārā cittasthitiḥ sampadyate / tad yathā śrutacintābalena / smṛtibalena / vīryabalena / paricayabalena ca/tatra śrutacintābalena tāvat / yac chutaṃ yā cintā[tā]m adhipatiṃ kṛtvā cittam ādita ālambane sthāpayati / tatra eva ca praban-dhayogena saṃsthāpayati / tatra upanibaddhaṃ cittaṃ smṛtibalena pratisarann ava-sthāpayati / upasthāpayati / tataḥ saṃprajanyabalena nimittavitarko pakleśeṣu pra-saram ananuprayacchan damayati / śamayati / vīryabalena / tadubhayasamudācāraṃ ca nādhivāsayati / ekotīkaroti/ paricayabalena samādhatte[/]

5.3.2.1.3.四種作意
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毘鉢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毗缽舍,故此亦是毘鉢舍那品。
[解]就是前面說的經過多少歲月的辛苦,成就九種心住。要知道九心住裡面還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力勵運轉作意,不在七種作意之內,是七種作意的前方便。有間缺運轉作意,包括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包括這四個作意。無功用運轉作意,就是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這兩個作意。無間缺運轉作意,應該是觀察作意。或是說,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是屬於無間缺運轉作意。有間缺運轉作意是包括了相作意。九種心住,通說未得作意及已得作意諸相差別,九種心住就是已得作意,就是已得到未到地定。未得作意,前面內住、等住,還沒有得到未到地定。
1)在九心住的內住、等住裡面,有力勵運轉作意,就是特別的要加強力量,來運轉你的內心。運轉,就是聽聞、思惟的力量,把這一念心,綁住在所緣境上不要動,就是特別的要用力才可以。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這五個住裡面,有有間缺運轉作意。因為,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這裡邊還有雜念,有間缺。於專注一趣中,沒有妄念,所以有個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就不需要特別的勇猛的精進,特別努力,自然是明靜而住。
2)這樣用功的時候,還應該知道,四種作意在九種心住裡邊,是屬於止這一類。這九心住也好,四種作意也好,都是屬於止,就是把內心的雜念都停下來,叫它明靜而住。
3)前面不怕辛苦,成就九心住,內心裡面有止的功夫,修止的時候,不能只修止,還應該修觀,於毘缽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缽舍那,才能修觀。這樣有兩個差別:一個是沒得未到地定的時候,心裡邊也有九心住,九心住就是欲界定。在欲界定裡邊,也用四種作意修毘缽舍那。一個是得未到地定的時候,也是用四種作意修毘缽舍那。修毘缽舍那,初開始的時候,也還是不熟悉,修無我觀也要力勵運轉、有間缺、無間缺、無功用,也有這種次第。所以四種作意也是屬於觀這一類。
tatra navākārāyāṃ cittasthitau catvāro manaskārā veditavyhāḥ / balavāhanaḥ sa[c]chidravāhano nichi-(śchi)dravāhanaḥ / anābhogavāhanaś ca / tatra sthāpayataḥ saṃsthāpayato balavāhano manaskāraḥ / avasthāpayata upasthāpayato damayataḥ śamayataḥ vyupaśamayataḥ sacchidravāhano manaskāraḥ / ekotīkurvato nichi(śchi)dravāhano manaskāraḥ / samādadhataḥ / anābhogavāhano manaskāro bhavati / evam ete manaskārāyāṃ cittasthitau śamathapakṣyā bhavati /yaḥ punar evam adhyātmaṃ cetaḥ śamathasya (ābhī vipaśyanāyāṃ) prayujyate / tasyaita eva catvāro manaskārā vipaśyanāpakṣyā bhavanti //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聲聞地-第3瑜伽處-5.安立-3.心一境性-1.出體性

5.3.心一境性
5.3.1.出體性
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何等名為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緣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悅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云何名為同分所緣?謂諸定地所緣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緣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緣。問:此所緣境是誰同分,說為同分?答: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故名同分。復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散亂行、無缺無間,無間殷重加行適悅相應而轉,故名流注適悅相應。又由彼念,於所緣境無有染污,極安穩住,熟道適悅相應而轉,故名無罪適悅相應。是故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解]什麼叫做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1)數數隨念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a)假設你是修定,選擇好這個所緣境,心安住在所緣境上,要數數隨念,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覆的憶念這個所緣境,這樣妄想不容易進來,縱使它來了,很快會發覺,把它驅逐出去。數數隨念,隨有不棄捨的意思,一直的憶念所緣境,心就不會散亂,不會跑到別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得三摩地。
b)這個修行人於正法聽聞受持,就是於佛的十二分教,聽聞受持。你能夠聽善知識的講解,講解以後你能夠領納在心裡而不忘失,這叫受持。從師獲得教誡教授,從就是親近,你要親近一個善知識,從那裡獲得教誡、教授。他開導你,這個事情不可以作,這個事情可以作。這位善知識開導法門的時候,也是有強大的力量,令其定地諸相現前。修習這個法門的時候,諸相現前,就是像前面所開導,道前的資糧這些事情。要把地點選擇好,然後也要安住淨戒這些事情,這都是定地諸相,這是前面方便的事情。正式開始修行的時候,選擇一個所緣境,也是定地諸相。選擇好所緣境,憶念就安住在所緣境,這個叫做定地諸相現前。
c)選擇好所緣境,這一念清淨心是能緣,那個所緣境是所緣。緣此為境,流注無罪。流注,就是相續,像水一直的向下流,或者下雨時從房簷下滴這個水滴,一滴一滴的叫注。無罪,念所緣境的時候,相續清淨,無染沒有罪。適悅相應,就是很舒服、很喜悅。那個能緣所緣境的正念,隨順這個不管心也好,其他一切法也好,剎那剎那的相續下去,安住不動,這就叫做數數隨念。
2)云何名為同分所緣?
a)謂諸定地所緣境界,修定的所緣境是各式各樣。若修不淨觀,有九個所緣境,一個一個所緣境,最後就是白骨作所緣境,所以,它有很多的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的所緣境界。若修無常觀、修無我觀,譬如觀色、受、想、行、識無常、無我,修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前面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這個所緣境都是不同。定地所緣境界,不是單一的所緣境,是眾多種種品類的所緣境。以此為你的所緣境,使令你的心明靜而住,不惛沈、也不散亂,叫做正行。使令你的心正行,這叫做定,這叫同分所緣。
b)問:此所緣境是誰同分說為同分?同,此和彼是相同。現在這修行人的所緣境,叫做同分所緣,它和誰相同?此所緣境是誰的同分說明為同分呢?答:是所知事的同分,與所知事是相似的一類,品就是類,故名為同分。
3)什麼是流注適悅相應?
a)由於從經論上,從學習佛法得到的正念,佛法裡面、經論裡面告訴你這是正念,依據經論這樣學習,心裡面就出現一個正念。這個正念觀所緣境的時候,沒有其他的雜亂的妄想來干擾你。行,就是你的心,無散亂的心行。什麼是無散亂行?在修止觀的時候,沒有色、聲、香、味、觸、貪、瞋、痴、男、女共十相來干擾,就是無散亂行。
b)無缺、無間,缺就是缺少,前一剎那無散亂心,後一剎那就散亂,無散亂行有所缺少。間是間雜,其他的雜亂妄想跑來,就使令這個無散亂的境界變成散亂,這叫間雜。
c)無間殷重加行,能夠用功修行,一直的保持無散亂轉,就是無間。殷重加行,殷重就是正念有力量,雜亂妄想不能干擾,這樣用功修行,叫做加行。
d)適悅相應而轉,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生理上感覺到舒服,心理上也感覺到喜悅,與你的內心相應而轉,就是相續的這樣下去。這裡面說是流注適悅相應,就是九心住的專注一趣。
4)什麼是無罪適悅相應?你的正念在所緣境上,一直的沒有染污。若是這個時候,有貪心出現,有瞋心出現,有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鄉里尋思、不死尋思,有這些妄想進來,就是染污。你正念失掉,心理染污。現在這修行人,正念有力量於所緣境,沒有這些染污,非常的安穩,很自在的住。心裡面非常的熟練,就是很自在。生理上感覺到舒服,心理上也感覺到喜悅,與你的內心相應而轉,就是相續的這樣下去。
a)什麼是無有染污?就是九種心住最後一個住叫等持,由於沒有種種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等諸惡尋思,沒有這些有過失的尋思。沒有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這些都是隨煩惱,令心擾動。什麼是隨煩惱?我們的心常有煩惱隨逐它,心就為煩惱所污染,叫做隨煩惱。這樣所有的煩惱都叫做隨煩惱。或是說貪、瞋、痴是根本的煩惱。其它的忿、恨、惱、覆、誑、諂、驕這些是隨煩惱。
b)什麼是極安隱住熟道而轉?由無加行、無功用的時候,內心的止觀是任運轉。
5)是故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什麼是三摩地?淺一點說就是九心住最後一個住就是等持。等持,就是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什麼是善心一境性?佛教徒有出離的願,要這樣修行三摩地,就是善心一境性;如果沒有出離的願,像外道所修行也能夠得到這樣的境界,就不是善。
tatra ekāgratā katamā/ āha / punaḥ punaḥ smṛtisabhāgālambanā pravāhānavadyarati-yuktā / citta-santatir yā sā samādhir ity ucyate / kuśalacittaikāgratāpi[/] kim punaḥ punar anusmarati /āha / ye dharmā udgṛhītā[ḥ] śrutā yā cāvavādānuśāsanī pratilabdhā bhavati / gurūbhyas tām adhipatiṃ kṛtvā samāhitabhūmika-nimittaṃ saṃmukhīkṛtya tadālambanāṃ pravāhayuktāṃ smṛtim anuvarttayati upanibadhnāti /tatra katamat sa-bhāgālambanaṃ / yat kiṃcit samāhitabhūmikam ālambanam anekavidhaṃ / bahunā-nāprakāraṃ / yenālambane cittaṃ paraṃ samāhitam idam ucyate / sabhāgam ālam-banaṃ [/] kasyaitat / sabhāgaṃ[/]āha / kṣayasya vastunaḥ pratirūpakam etat tasmāt sabhāgam ity ucyate / yā punar abhikṣayākārā nichidrā (niśchidrā) nirantarā smṛtiḥ pravartate / tenālambanena satataṃ ca satkṛtya ceyaṃ pravāhayuktatā / yat punas tasminn evālambane abhiratasyāsaṃkliṣṭavihāritā / vāhimārgatā smṛtir iyam avad-yaratiyuktatā / tenāha punaḥ punar aparānusmṛtisabhāgālambana-prava[ā]hāna- vadyaratiyuktā citta-santatiḥ / samādhir iti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聲聞地-第3瑜伽處-5.安立-2.遠離

5.2.遠離
5.2.1.處所圓滿
如是遠離順退分法,修習能順勝分法時,樂住遠離。云何遠離?謂處所圓滿、威儀圓滿、遠離圓滿,是名遠離。云何處所圓滿?謂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山谷、巖穴、稻秆積等,名空閑室。大樹林中,名林樹下。空迥、塚間、邊際臥坐,名阿練若。當知如是山谷、巖穴、稻秆積等,大樹林中,空迥、塚間、邊際臥坐、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總名處所。
[解]前邊這一段文,能夠受持清淨戒法,安住淨戒;又能夠密護根門,就是修根律儀;又能夠修覺寤瑜伽、於食知量、正知而住,能夠這樣用功修行的話,就遠離順退分法。順退分法,就是持戒不清淨、不密護根門、不修覺寤瑜伽、不能夠於食知量,不正知而住,這是隨順退墮的一種事情。前邊護養定資糧這些事情,都能這樣學習,就遠離順退分法,就不退,一直地向前進步。順退分法的這種墮落的事情遠離,就有資格修習能順勝分法,正式的可以修瑜伽,可以學習四念住。在這個時候,還需要歡喜在遠離處住。什麼叫做遠離呢?第一是處所圓滿,就是修瑜伽所應該居住的地方是圓滿的。第二個是威儀圓滿,第三個是遠離圓滿,這三個圓滿就叫做遠離處,才能夠用功修行。
怎麼叫做修學聖道所應該居住的地方是圓滿?謂或阿練若,或者居住的這個地方是個寂靜處。或者是在林樹下,或者是在空閑室。
1)山谷、巖穴、稻稈積等,名空閑室。山谷,四面都有山,中間有一個谷,這是空閑室。巖穴,高山上的巖石中有一個洞,那也是空閑室。稻稈積等,稻草有莖,用那個莖搭一個茅蓬,搭一個小房子,就叫做空閑室。
2)大樹林中,名林樹下。林裡邊有樹,在那兒居住。
3)空迥、塚間、邊際臥坐,名阿練若。空迥,迥是很遠的地方,空,就是空曠,空迥 應該是平原的地方,但是離聚落、離城市很遠,那個地方很空曠,在那個地方住。塚間,就是埋死人的地方,也是學習聖道應該居住的地方。邊際臥坐,就是你所坐的這些資具,你所臥的地方的資具,都是最下級的,棄在地上都沒有人要的東西,這樣叫阿練若處。
4)當知這樣的山谷、巖穴、稻稈積等,大樹林中,空迴、塚間、邊際臥坐、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總名處所。這就是修聖道的人應該居住的地方。
sa evaṃ hānabhāgīyāṃś ca dharmān virajyati śeṣabhāgīyāṃś ca dharmān pratiṣevamāṇaḥ praviviktavihārī bhavati / prāvivekyaṃ katamat /yā sthānasampad īryāpathasampat/tatra sthānasampat tad yathā / araṇyam vā vṛkṣamūlam vā śūnyāgāram vā tatra parvatakandaraṃ vā giriguhā vā palālapuṃjāni vā śūnyāgāram ity ucyate / tatra vanaprasthaṃ vṛkṣamūlam ity ucyate / tatra bhyavakāśaṃ śmaśānaṃ prāntaś ca śayanāsanam araṇyam ity ucyate / tad idam abhisamasya sthānaṃ veditavyaṃ / yad utāraṇyavṛkṣamūlaśūnyāgāraparvatagiriguhā-palālapuṃjābhyavakāśaśmaśānavana-prasthāni prāntāni śayanāsanāni /

處所圓滿,復有五種。謂若處所,從本已來形相端嚴,眾所喜見,清淨無穢。園林池沼,悉皆具足,清虛可樂。地無高下,處無毒刺,亦無眾多磚石瓦礫。能令見者心生清淨,樂住其中修斷加行,心悅、心喜任持於斷。是名第一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晝無憒鬧,夜少音聲,亦少蚊虻、風日、蛇蠍諸惡毒觸。是名第二處所圓滿。又若處所,無惡獅子、虎豹、豺狼,怨敵、盜賊,人、非人等,諸恐怖事。於是處所,身意泰然,都無疑慮,安樂而住。是名第三處所圓滿。又若處所,隨順身命眾具易得,求衣服等不甚艱難;飲食支持無所匱乏。是名第四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有善知識之所攝受,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未開曉處能正開曉;已開曉處更令明淨。甚深句義以慧通達,善巧方便殷勤開示,能令智見速得清淨。是名第五處所圓滿。
[解]什麼是處所圓滿?復有五種。
1)這個地方從久遠以來,那個地方的形相就是很美好,不是人工美,本來就是很好。很多人都很歡喜,看見都生歡喜心。這個地方清淨無穢,那裡面有很多的花,有很多的樹,還有池,還有沼。圓的叫做池,有彎曲的形相叫做沼。這地方都具足。這個地方很清淨、很空虛,沒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什麼是清淨無穢?就是這個地方很平坦,沒有有毒的刺,也沒有眾多磚石瓦礫。看見的人心就生清淨心,歡喜在這個地方住,修行斷煩惱的聖道加行。在這裡住心裡很歡喜,天天努力修行將來一定有成就,心裡面也歡喜。心悅是對地點喜悅,心喜是在這個地方自己推測自己將來會有成就,心裡會心喜。任持,天天照著功課表都做好。於斷是甚麼?主要是斷除一切貪憂的煩惱,斷除一切煩惱。是名第一處所圓滿。
2)這地方白天的時候,沒有憒鬧,沒有雜亂、諠鬧的事情。夜間不能說決定沒有聲音,但是很少。這個地方也少蚊虻、風日、蛇蠍諸惡有毒的這些觸,是名第二處所圓滿。
3)又若處所,無惡獅子、虎、豹、豺、狼,沒有怨敵和盜賊和人非人,非人就是鬼神等,沒有諸恐怖的事情。在這個地方住用功修行,身心都是很安和,都是很平安。不會有什麼顧慮,在這裡一天用功心裡很快樂。是名第三處所圓滿。
4)又這個地方隨順生命的生存所需要的眾具,容易得到。求衣服等,不太難。因為自己的時間都用於修學聖道,不能生產;所以就要乞求飲食,這件事也能支持,也不缺少,是名第四處所圓滿。
5)又若處所,有善知識之所攝受,修行的事情需要有善知識的關照,還要有善知識來照顧。在這個地方住修學聖道,還要有智慧的和你同一志願修學聖道的人在這住,這些都是思想相同的人,共同修學聖道的人。若有善知識,或者有智同梵行者在這裡同住有什麼好處呢?修學聖道的事情,對所學習的法門還有不通達的地方,那個道理還隱藏在裡面沒能顯示出來,善知識有智同梵行者,能幫助你顯示這個道理。有些地方已經明白,但是善知識能令你更進一步的明白那件事,使令你的智慧更增長,心裡面沒有疑惑,沒有無明的這些覆障。諸法實相的甚深文句所詮顯的義理,是要用智慧才能通達,這種智慧自己可能不完全具足,需要善知識的幫助,善知識能夠善巧方便的殷勤的開示,不厭煩的一次又一次的講解這個道理,能令你的智慧,令你的見地,很快的就得成聖道,是名第五處所圓滿。
sthānasampat punaḥ pañcavidhā / iha sthānam ādita evābhirūpaṃ bhavati darśanīyaṃ prāsādikamārāmasampannaḥ vanasampannaṃ puṣkariṇīsampannaṃ śubhaṃ ramaṇī-yaṃ notkūlanikūlaṃ na sthāṇukaṇṭakadhānaṃ / na bahupāṣāṇaśarka-rakapālaṃ / ya-trāsya dṛṣṭavā cittamabhiprasīdati / vāsāya prahāṇāya prayogāya / hṛṣṭacittaḥ / pramu-dita-cittaṃ / prahāṇaṃ pradadhāti iyaṃ prathamā sthānasampat / punar ayaṃ na diva-bcā alpavilokaṃ bhavati / rātrāv alpaśabdavanyanirghoṣam alpadaṃśamaśakavātāta-pasarīsṛpa-saṃsparśam iyaṃ dvitīyā sthānasampat /yat punar aparaṃ siṃha-vyāghra-dvīpitaskaraparacakram anuṣyām anuṣyabhayabhair avāpagataṃ bhavati /yatra viśva-sto niḥśaṃkitamānasaḥ / sukhaṃ sparśaṃ viharati / itīyaṃ tṛtīyā sthānasampat / punar aparaṃ ye te ānulomikā jīvitapariṣkārāś cīvarādayaḥ/ te [a] trālpakṛccheṇa sampadya-nte / yenāyaṃ piṇḍakena na klāmyati / yatrāsamvidhāna iyaṃ caturthī sthānasampat / punar apatraṃ(raṃ) kalyāṇamitraparigṛhītaṃ bhavati / tadrūpā atra vijñāḥ sabrahma-cāriṇaḥ prativasanti / yesyākṛtāni nottānī kurvanti / gaṃbhīraṃ cārthapadaṃ prajñayā pratividhyam suṣṭhu ca prakāśayanti / jñānadarśanasya viśuddhaye / iyaṃ pañcamī sthānasampat /

5.2.2.威儀圓滿
云何威儀圓滿?謂於晝分,經行、宴坐;於初夜分,亦復如是;於中夜分,右脅而臥;於後夜分,疾疾還起,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臥具,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跏趺坐,乃至廣說。
[解]什麼叫做威儀圓滿呢?就是白天,要經行,也要宴坐。夜間在初夜的時候,也是經行、宴坐。於中夜分,右脅臥在這個床上。於後夜分,趕快要起來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的臥具,臥的時候需要的資具,是諸佛所同意,或是大的繩床,或是小的繩床,或者是用草葉把它編織起來成為座。在這上面結加趺坐,乃至廣說。
tatra katamā īryāpathasampat / divabcā caṃkrameṇa vātināmayati / niṣadya yāvatā evaṃ rātrayāḥ prathamaṃ yāmaṃ madhyame na(ca)yāme dakṣiṇena pārśvena(ṇa) śayyāṃ klpayati / paśicame ca yāme laghulaghve vottiṣṭhate / caṃkramaniṣadyayā vātināmayati / tasminn idaṃ sampanne śayanāsane,tathā buddhānujñāte mañcevā pīṭhe vā tṛṇe vā saṃstaraṇe vā niṣīdati / paryaṅkamābhujya tu /

何因緣故結跏趺坐?謂正觀見五因緣故。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儀順生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儀不極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儀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同稱讚故。正觀如是五種因緣,是故應當結跏趺坐。
[解]什麼原因要跏趺坐呢?正觀見,就是依據正,就是佛的聖教就是正,依據聖教很明顯的看出來有五個理由。
一、由於結跏趺坐這個身體,就攝歛在一起,不管是手或足,都是屈曲的坐在這裡,就是攝斂。這樣的坐法能很快速的令你得到禪定;得到禪定,然後才有輕安樂,從未到地定以上就開始有輕安樂。結跏趺坐的威儀,能隨順而不違背,能夠引生出來輕安樂,這是最殊勝的坐法,所以應該結跏趺坐。
二、因為這樣的結跏趺坐的關係,能經過很長久的時間,這樣結跏趺坐的威儀,不會很快的就疲倦,能經很長的時間。
三、因為這個結跏趺坐的方法是不共法,這樣結跏趺坐,外道和他論,就是佛法以外的這些書,都沒有說這種坐法,所以是不共。
四、這樣結跏趺坐的威儀,別人看見以後,對你也會生出信心、生恭敬心,形相端嚴。
五、這個結跏趺坐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十方三世佛、十方三世佛的弟子,大家共同的同意這件事。這樣的結跏趺坐,一切的賢人、一切聖人都共同稱揚讚歎它是最好。正觀如是五個理由,所以佛教徒想要修禪,應該結跏趺坐。
kena kāraṇena pañca kāraṇāni samanupaśyan saṃpiṇiḍatena kāyena praśrābdhirūt-padyate / praśrabdhyutpattaye anukūloyam īryāpatha iti / tathā cārikā[kā]laṃ niṣad-yayāśakto vyatināmayituṃ / nā cāsyāneneryāpathena kāya-kleśo bhavati / tathā asād-hāraṇo yamīryāpathonyatīrthikaiḥ / parapravādibhiḥ / tathā pare aneneryāpathena niṣaṇṇaṃ dṛṣṭvā atyartham abhiprasīdanti buddaiś ca buddhaśrāvakaiś cāyaṃ īryā-patho niṣevitaś cānujñātaś ca [//] imāni paṃcakāraṇāni / saṃpaśyati niṣīdati / parya-ṅkamābhujya ṛjuṃ kāyaṃ praṇidhāya /

端身正願者,云何端身?謂策舉身令其端直。云何正願?謂令其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由策舉身令端直故,其心不為昏沈、睡眠之所纏擾。離諂詐故,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安住背念者,云何名為安住背念?謂如理作意相應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又緣定相為境念,名為背念。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緣境故。如是名為威儀圓滿。
[解]1)端身正願者是什麼意思呢?
a)怎麼樣端正他的身相呢?謂策舉身,令其端直。策舉身,策就是內心下命令,心這樣作意,運動自己的身體使令它端嚴正直,不能向前傾,也不能向後仰,也不能左右的傾斜,要端正。
b)什麼叫作正願?在這裡坐,內心裡面不要有諂曲,也不要有欺詐。如果結跏趺坐,是修行人的相貌;但是內心裡若不修行,就有欺詐的行為,內心裏面也可能另有所圖,就變成諂媚,所以不應該這樣,應該遠離諂曲、遠離欺詐。調柔正直,使令心裡面沒有諂詐的煩惱,叫做調柔。心裡面很真誠,叫做正直。外現的相貌是修行,而內心裡面也是真實修行,就叫正直。
c)由於內心的作意,使令身體端直,這個身體若端直的時候,心裡面就不會有惛沈睡眠來纏擾,心裡容易明靜,修止、修觀都容易相應。因為心裡面沒有諂,沒有詐的原故,所以心就不為外面的境界所纏擾,外面的境界就是散亂、動亂的境界。因為若是只有修學聖道,那是調柔正直;若是另外有所希圖名聞利養,那都是散亂的境界。若能離諂詐,就不會有外面的境界所纏擾,散亂的境界所纏擾。
2)安住背念者,怎麼叫做安住背念?就是在修止觀的時候,身體是端直,策身令其端直,心裡面如理作意,如你所學習的法門的道理作意,警覺你的心,這樣相應的念,就叫做背念。
a)為什麼叫做背念呢?棄捨違逆聖道,一切有過失的這些心理活動,這些染污心都棄捨。能按照你所學習的法門如理作意,當然是一切染污心都不現行,就叫做背念。
b)又緣這個定相為境。定相,就是修三昧有一個所緣境,在那個所緣境上安住其心,就叫做定相為境。你的心就是注意的觀察那個定的相貌,就是明靜的境界為境,這樣的心念,就叫做背念。因為什麼呢?就是棄捨,也就是除遣、排遣出去一切不定散亂虛妄分別的所緣境,都棄捨,所以叫做背念。就叫做威儀圓滿。
tatra katamā kāyasaṃjñatā / kāyasya spaṣṭocchita-praṇihitatā / cittena na niḥśocyena kuhanāpagatenārjavena / tatra ṛjunā kāyena pragṛhītena styānamiddhaṃ cittaṃ na paryādāya tiṣṭhati / niṣkuhakena citte bahirdhā-vikṣepo na paryādāya tiṣṭhati / prati-mukhāṃ(khīṃ) smṛtim upasthāpya / tatra katamā pratimukhā(khī)smṛtiḥ / yām upas-thāpayati yoniśo manasikārasaṃprayuktā smṛtiḥ pra[ti]mukhe(kh ī)ty ucyata / sarva kṛṣṇapakṣapramukhatayā,prativilomatayā / api ca samādhinimittālambanā pratibhāla-mbanā smṛtiḥ pratimukhe(khī)ty ucyate / sarvasamāhitabhūmikālambanapramukha-tayā[ā] iyam ucyate īryāpathasampat /

5.2.3.遠離圓滿
云何遠離圓滿?謂有二種。一、身遠離;二、心遠離。身遠離者,謂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是名身遠離。心遠離者,謂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如是此中,若處所圓滿、若威儀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說名遠離。
[解]云何叫做遠離圓滿呢?有二種遠離圓滿。一、身遠離,二、心遠離。
1)什麼是身遠離?就是你的身體要有所遠離,遠離什麼呢?不和那些在家人和出家人在一起住,獨自一個人,沒有其他的伴侶,是名身遠離。不是同一志願的人不要在一起住,思想不同的人,不是修同一個法門,要有距離,是名身遠離。
2)什麼是心遠離?
a)就是內心裡面修止觀的時候,要遠離一切染污不清淨的心理,不清淨心現起來立刻要把它消除。遠離一切無記,也不是染污,也不是不染污,這樣的心理活動也要遠離。
b)內心裡面的作意是什麼呢?就是一定要在善的範圍內,修行屬於善的這種作意,如果說能引義利的定地作意,就是使令你心裡面能得到四禪八定的這種作意,定地作意是指果。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定的因。這樣的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這樣的作意能引義利,引出什麼義利呢?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
c)或是這樣解說,什麼是染污作意?你的作意不符合佛陀所說的修行聖道的作意,就是染污作意。如果不是修學聖道,而是修學世間善法,也是染污作意。什麼是無記作意?非如理非不如理作意,如理就是善,非不如理就不是惡。也不是善,也不是惡的作意,是名無記作意。這二種作意,一個染污作意,一個無記的作意,都應該棄捨。如理作意是善的作意,還有二種不同,一、謂能引義利及與定地作意。二、謂定資糧及定加行作意。義利,指涅槃,涅槃的因是義,涅槃的果是利,這是智慧。定地作意,這是屬於奢摩他的定地。定資糧及定加行作意,定的加行,是屬於煖、頂、忍、世第一的範圍;定資糧是在四加行之前的那個階段,在準備修行的因緣的時候的作意。
3)如是此中,若處所圓滿、若威儀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說名遠離。
vyapakarṣaḥ katamaḥ / āha / dvividhaḥ kāyavyapakarṣaḥ / cittavyapakarṣaś ca / tatra kāyavyapakarṣo yo gṛhasthapravrajitaiḥ sārdham avihāritā // tatra cittavyapakarṣaḥ yaḥ kliṣṭam avyākṛtaṃ ca manaskāraṃ ca varjayitvā /samāhitabhūmikaṃ vā samādhi-saṃbhāraprāyogikaṃ vā manaskāraṃ bhāvayati / kuśalam arthopasaṃhitam ayam ucyate cittavyapakarṣaḥ / tatra sthānasampat yā ceyam īryāpathasampat / yaś cāyaṃ kāyavyakarṣaḥ / yaś ca cittavyapakarsaḥ (yaś cittavyapakarṣas) tad ekatyam abhisaṃ-kṣipya prāvivekyam ity ucy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