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意地---5.作業--5.2.13.續善根


5.作業
5.1.約通相辨
彼作業者,謂能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復能取愛、非愛果。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什麼是彼識的活動?
1)就是識能了別它自家的境界,做它的所緣,這是第一個活動。
2)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第六意識,或者是說第七識、第八識,但是主要還是說第六意識或是一剎那的了別,尋求之後,就改變。或是相續了別,就是一剎那、一剎那的相續下來,表示第六意識它有興趣,心裏面沒有散亂,尋求之後,繼續尋求、決定、染淨這樣就一剎那、一剎那相續下來。相續的明了分別所緣境界。
3)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
a)轉,就是活動,剎那間的變動,就是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相貌。
b)隨轉,第六識可以繼續的活動。或是說前五識隨著它活動,前五識一剎那間的活動,接著第六識開始活動,前五識隨著它活動。所以轉、隨轉,通於前五識,也是第六識。譬如第六識在對所緣境決定以後,就有染淨。決定以前,還是屬於無記。到染淨的時候,不是善、就是惡,不是染污、就是清淨。這個時候也會相續下去,相續下去,也是隨轉。或者說前五識在一剎那間的活動以後,第六識隨著尋求、決定、染淨、等流,也可以叫隨轉。前五識叫轉,第六識叫隨轉。或者說是第六識是轉,前五識是隨轉。
c)在隨轉的時候,能發出來活動,通過身、口,表現於外的行為,或者是清淨,就是一切善法,或者是不清淨的一切染污法的活動。業,就是活動。
4)復能取愛、非愛果。第六識能取得可愛的果報,或者不可愛的果報。若在因地的時候,能發出來清淨的業。在果的時候,能取得可愛的果報。若在因地的時候,有不淨的業力。在果的時候,就有非愛的果報取得。在取果的時候也是第六識,前五識也隨著,造業的時候是它,受果報也是它。
5)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a)第六識,乃至到第八識,能夠作主活動,別的識就是前五識,由它的引發才能夠有行動。等於說由第六識的作意心所,來警覺前五識去活動。
b)第六識能為因。譬如說尋求、決定、染淨之後,就能發出來等流識身,就是前五識隨著它相似、相續,或者是染污,或者是清淨。
karma katamat / sva-para-viṣayālambana-vijñaptiḥ prathamaṃ karma / punaḥ svasāmānya-lakṣaṇa-vijñaptiḥ / punar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a-kāla-vijñaptiḥ / punaḥ kṣaṇa-prabandha-vijñaptiḥ / punaḥ pravartanānuvartanā śuddhāśuddh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karmaṇāṃ ca / punar iṣṭāniṣṭa-phala-parigrahas tad anyeṣāṃ ca vijñāna-kāyānāṃ tad dhetu niṣyanda samutthāpanā //

5.2.約最勝辨
又諸意識,望餘識身有勝作業。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
[]又,意識也是很多,有善、有惡、有無記,也還有各式各樣的意識,從它的相貌說,叫做諸,體性還是一個。對比前五識的體性,身,是體性的意思。意識有殊勝的作用,什麼是它的殊勝的作用呢?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這都是意識殊勝的作用,不是前五識所能辦。
api khalu sarveṇa sarvaṃ tad anyebhyo vijñāna-kāyebhyo vaiśeṣikaṃ karma/ avalambanaṃ vikalpayaty ālambanam upanidhyāti mādyaty unmādyati svapiti pratibudhyati mūrchām āpadyate mūrchāyā vyuttiṣṭhati kāya-vāk-karma pravartayati vairāgyaṃ karoti vairāgyāt parihīyate kuśala-mūlāni samucchinatti kuśala-mūlāni pratisandadhāti cyavata utpadyate ca iti //

5.2.1.分別所緣
云何分別所緣?由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
[]什麼是分別所緣?有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
katham ālambanaṃ vikalpayati / sapta-vidhena vikalpena / sa punaḥ katamaḥ / naimittiko 'naimittikaḥ svarasavāhī paryeṣakaḥ pratyavekṣakaḥ kliṣṭo 'kliṣṭo vikalpaḥ //

1)有相分別者,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別。
[]什麼叫做有相分別呢?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別。
a)於先所受義,善名言者,所起分別。於先所受義,就是先前所領受的義相。前五識是先,前五識和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先接觸,叫做先所受義。先所受義的時候,第二剎那,就是尋求、決定、染淨,第六意識就開始活動。先所受義,是善名言者才能生起分別,就是要明白很多事物的名字,然後才能夠生起心裏的活動,有種種分別。尋求也是分別、決定也是分別、染淨也是分別,這樣叫做有相分別。
b)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諸根成熟,就是眼、耳、鼻、舌 、身、意六根,六根成熟。善名言,能夠說話,包含讀很多書。或是善於說話。
naimittiko vikalpaḥ katamaḥ / pūrva anubhūteṣv artheṣu yaḥ paripakvendriyasya//

2)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
[]什麼叫做無相分別呢?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
a)隨先所引,所起分別。隨順先前尋求、決定、染淨這些的分別,引發出來等流分別,叫做無相分別。
b)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嬰兒等,就是初降生的小孩子,以及知道怎麼遊戲的小孩子。這些小孩子是不善名言者,因為,名言知道的很少,雖然內心也有分別,但是那個分別叫做無相分別。若這二項對比,什麼叫做有相?什麼叫做無相?就是內心要能特別的用心,觀察思惟這件事,叫做有相。有什麼事情,他可以深入的思惟觀察、了解這件事,然後怎麼處理,有這個能力叫做有相分別。無相,就是不能特別的用心,思惟什麼事情,叫做無相。
anaimittikaḥ katamaḥ / pūrvānusāreṇa anāgata-vikalpo yaś ca dahrasya avyavahāra-kuśalasya //

3)任運分別者,謂於現前境界,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
[]什麼叫做任運分別呢?對於出現在眼前的境界,特別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境界特別大,或者是有什麼特別的境界、情況。內心隨順現前的境界的力量,任運而轉。可能是熟悉它的內涵、意義,一看,內心就能明白是怎麼回事。所以,隨著境界的轉變的情況,也不需要特別的用心,任運的起分別。
svarasavāhī katamaḥ / pratyupasthite viṣaye svarasena yo viṣaya-balād eva vartate //

4)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
[]什麼叫做尋求分別呢?就是對於世間上一切的事情,要觀察、思惟,這時候所生起的分別。
paryeṣakaḥ katamaḥ / yo dharmān mārgayato vicārayataḥ //

5)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別。
[]什麼叫做伺察分別呢?對於某一事情,已經尋求過,己經觀察過,再深入的觀察,發現更深一層的不同的事情,能夠取到它的相貌、意義,能夠安立名言把它表達出來,這樣所起的分別。佛教徒修學聖道的時候,就是不斷的深入觀察、思惟,才能得聖道。
pratyavekṣakaḥ katamaḥ / parimārgite vicārite vyavasthāpite yaḥ pratyavekṣa-māṇasya //

6)染污分別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執著俱行,所有分別。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
[]什麼叫做染污分別呢?就是有垢穢的分別。
a)對於己經過去的事情,內心還在顧戀、染著。貪著心和心王一起活動,叫做俱行。對於將來的事情,內心希望這件事情能出現,希望能夠屬於我。對於現在前的這些境界,內心愛著。這是約過去、未來、現在,單獨的約貪煩惱來辨別,來說明染污分別。
b)什麼是欲分別?前面分成三世的過去、現在、未來,這都叫做欲分別,主要還是指男、女的欲。什麼是恚分別?遇見不如意的事情,心裏面憤怒,不想對他有什麼好處。什麼是害分別?就是要傷害他。大毗婆沙論的解釋是,想要斷他的命,叫做恚分別。害分別,只是要打一打他就好。或者是隨與某一個煩惱相應所起的分別,其他的高慢、疑惑,各式各樣的煩惱,指根本煩惱說。隨煩惱,就是由根本煩惱等流出來的煩惱,或者昏沈、掉舉、散亂、不正知這一些的煩惱相應,所生起的分別,都叫做染污分別。
kliṣṭaḥ katamaḥ / yo 'tīte 'pekṣā-sahagato 'nāgate 'bhinandanā-sahagataḥ pratyutpanne 'dhyavasāna-sahagataḥ / kāma-saṅkalpo vyāpāda-saṅkalpo vihiṃsā-saṅkalpo 'nyatamena anyatamena vā kleśopakleśena yaḥ samprayuktaḥ saṅkalpaḥ //

7)不染污分別者,若善、若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或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
[]什麼叫做不染污分別呢?善,對於現在世、未來世,這兩世都能得到利益,叫做善。或者是無記的事情,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叫無記。什麼是善的分別呢?就是出離欲的分別,像修不淨觀,能從欲得解脫,叫出離分別。沒有恚的分別、沒有害的分別。或隨順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十一個善心所法,隨那一個與自己的心相應。什麼是無記的分別呢?就是威儀路,行、住、坐、臥的處所。威儀路,通於善、通於惡、也是無記,通於三性。現在只說無記這一方面。工巧處,也是通於三性,現在只說無記這一方面。變化,或者是善、或者是無記,而不同於染污。為什麼?因為神通變化,一定是得四禪的人,沒有欲界的欲,不做惡事。若現神通變化,只是善,或是無記。現在也只說無記這一方面。無記的心情發動出來的威儀,由無記的心情做出種種工巧的事業,以無記的心情現出來種種的神通變化,所有的分別,叫做無記分別。無記的分別,和善的分別,總起來名之為不染污分別。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
akliṣṭaḥ katamaḥ / yaḥ kuśalo 'vyākṛtaś ca naiṣkramyaṃ vikalpo 'vyāpāda-vikalpo 'vihiṃsā-vikalpo 'nyatamānyatamena vā punaḥ śraddhādikena kuśalena dharmeṇa yaḥ samprayukto vikalpa airyā-pathikaḥ śailpa-sthāniko vā nirmāṇaṃ nirmiṇvato (vikalpaḥ) / iyatālambanasya vikalpanā bhavati //

5.2.2.審慮所緣
云何審慮所緣?謂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如理所引者,謂不增益非真實有,如四顛倒。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亦不損減諸真實有,如諸邪見。謂無施與等諸邪見行。或法住智如實了知諸所知事,或善清淨出世間智如實覺知所知諸法。如是名為如理所引。
[]什麼是審慮所緣呢?很認真、深入的思慮,觀察所緣慮的境界。就是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什麼是如理所引?隨順真理所引起的分別所緣,或者是契合真理的境界,所引起的觀察智慧。
1)就是不增益非真實有。內心思想上增加上去,這個有是不真實,是增益非真實有。現在沒有這過失,是不增益非真實有。什麼叫做增益非真實有?像佛法裏面,常常講的四種顛倒。
a)於無常常倒。無常,是因緣生法的真實相。但是認為是常,這個常,就是增加上去,這是個錯誤。
b)於苦樂倒。人生一切都是苦,但是認為是樂,這個是增益上去,那件事本身是沒有。
c)於不淨淨倒。世間上事情,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煩惱所創造。因是不淨,果也是不淨,但是總認為是很美、很清淨,這也是一種增加上去的一種顛倒。
d)於無我我倒。人無我、法無我,都是無我。但是又認為是有我,這個都是顛倒。常、樂、我、淨,在無常、苦、不淨、無我,增加上去常、樂、我、淨,這是不真實有。現在因為學習佛法,深入觀察的時候,就不增益非真實有。無常,就觀察它是無常。苦,就觀察它是苦。不淨,就觀察它是不淨。無我,就觀察是無我,而不是增加常、樂、我、淨。
2)原來真實是有這一件事,就承認是有,不要否認,就叫亦不損減非真實有。像那些外道,有一種顛倒的看法。就是外道得到禪定以後,本來是有善、惡果報,現在看錯,就否認這件事,叫做損減,這就是邪知邪見。
3)或法住智,如實了知諸所知事。從經、律、論的學習,得到堅定的智慧,不輕易動搖,叫做住。通達一切法緣起道理的智慧,叫法住智。如一切法的真實相而了知到所知道的事情。從佛法中的經、律、論得到的智慧,按照名句文所詮的義,正確的了知,叫如實了知。諸所知事,所知道的事情,就是一切的染緣起、一切清淨的緣起、及一切的事情。哪些?或者是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乃至苦、集、滅、道的四諦、十二緣起。
4)或善清淨出世間智,如實覺知所知諸法。以法住智為基礎,進一步的修行,有成就得到善清淨出世間智。初得聖道的時候,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是清淨的出世間智;若得阿羅漢果,是善清淨出世間智。成就出世間智,超越世間名言戲論的智慧,能夠如實覺知所知諸法,就是能夠證悟清淨法性的境界。前面的如實了知,依據名句文。這裏的如實覺知,得無分別智的聖人智慧,能如實覺知諸法。如是名為如理所引。
katham ālambanam upanidhyāti / yogavihitato 'yogavihitato na eva yogavihitato na ayogavihitataś ca // kathaṃ yogavihitataḥ / yathāsadbhūtaṃ na samāropayati catur-viparyāsaiḥ / anitye nityam iti viparyāsena / duḥkhe sukham iti viparyāsena / aśucau śuci iti viparyāsena / anātmany ātma iti viparyāsena / na api sadbhūtam apavadate mithyā-dṛṣṭyā na asti dattam ity ādy-ākārayā mithyā-dṛṣṭyā / dharma-sthiti-jñāne vā punar yathābhūtaṃ vastu prekṣate parijānāti / suviśuddhena vā punar lokottareṇa jñānena dharmān yathābhūtam abhisambudhyate/ evaṃ yogavihitataḥ//

與此相違,當知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謂依無記慧,審察諸法。如是名為審慮所緣。
[]與如理所引相違反,就是不如於理的分別心所引出來的問題,就是叫做不如理所引。如理所引,就是不增益、不損減,而能成就法住智、清淨的出世間智。與如理所引相違反,就是增益、損減,而不成就法住智、清淨的出世間智。非如理所引、非不如理所引的是什麼呢?由於無記的心理發動出來的活動,也是一種智慧。譬如說工巧明,工巧的智慧。以這樣的智慧,審察一切法,而有所成就。如是名為審慮所緣。
etad-viparyayād ayogavihitato draṣṭavyaḥ // kathaṃ na eva yogavihitato na ayogavihitataḥ / avyākṛtāṃ prajñāṃ niṣritya dharmān upanidhyāti / evam ālambanam upanidhyāyati //

5.2.3.
云何醉?謂由依止性羸劣故,或不習飲故,或極數飲故,或過量飲故,便致醉亂。
[]醉是什麼原因呢?a)就是意識所依止那一部份,羸弱,沒有力量,氣、血太虛,所以容易醉。b)或者說不習慣飲酒。c)或者說數數的飲,不斷的飲酒,連續的飲,飲到最高。d)或者是超過自己的量。就失掉正常,亂了。
kathaṃ mādyati / prakṛtyā durbala-śarīratayā anabhyasta-madya-pānatayā atitīkṣṇa-madya-pānatayā amātra-madya-pānatayā //

5.2.4.
云何狂?謂由先業所引,或由諸界錯亂,或由驚怖失志,或由打觸末摩,或由鬼魅所著,而發癲狂。
[]什麼是狂呢?狂,就是亂,失掉正念。一般說,就是神經病、失憶症。什麼原因會這樣子呢?
a)就是因為過去生中,造一些罪業,由那個業力引發出來這種問題。哪些?勸人飲酒,做酒的生意。或者給人家吃毒藥,有意的謀害別人。或者故意的恐嚇別人。或者放火燒山林,使令山裏面禽獸傷害很多。
b)或是由於地、水、火、風各部份錯亂,不合和、不平衡。為什會如此?因為過去罪過的業力,現在得到這樣的諸界互相不平衡,所以得神經錯亂。
c)或者有什麼恐怖的事情,失掉正常的心理,得神精病。或者是鬼神現出恐怖的形像,看見就驚恐,得神精錯亂。
d)或由於打觸身體裏面的肢節、死穴、死節。若是打或觸到這一節的話,就會痛得特別厲害,導致神經錯亂。
e)或者是惡的鬼神,搗亂,神經錯亂,而發癲狂。狂,是第六識,而不是前五識。
katham unmādyati / pūrva-karmākṣepatayā dhātu-vaiṣamyatayā uttrāsa-bhayatayā marmābhighātatayā bhūta-samāveśatayā //

5.2.5.
云何夢?謂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過失,或由食所沉重,或由暗相作意思惟,或由休息一切事業,或由串習睡眠,或由他所引發,如由搖扇、或由明咒、或由於藥、或由威神,而發昏夢。
[]什麼是作夢的原因?
a)由於依止性羸劣,包括生理、心理的兩部分羸劣,所以會有夢。
b)或由疲倦過失,用腦太過,或者勞動用力的太過,使令疲倦,所以會有夢。
c)或由食所沉重,飲食吃太多,胃的容納太多、太重,在生理上起變化,也會有夢。
d)或由暗相作意思惟,不思惟明相,思惟暗的形像,就想要睡。
e)或由休息一切事業,就是心理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來,一點也不去思惟什麼事情,就睡著。
f)或由串習睡眠,就是連續不斷的睡,成了習慣,也有夢。
g)或者由另外的力量,引發睡覺。另外的力量是什麼呢?或者別人搖扇子,就睡著。或由明咒,念咒能令人睡覺。或者是其他的藥,幫助睡覺。或者是有威力的神通力,能令睡覺。
kathaṃ svapiti / prakṛty-āśraya-daurbalyatayā pariśrama-klama-doṣatayā bhojana-gaurava-tayā andha-kāra-nimitta-manasikāratayā sarva-karma anta-prativisrambhaṇatayā nidrābhya-statayā paropasaṃhāratayā ca / tad yathā / saṃvāhyamāno vā vidyayā vauṣadhair vā prabhāveṇa apasvāpyamānaḥ svapiti //

5.2.6.
云何覺?謂睡增者,不勝疲極故,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從夢而覺。
[]什麼是覺醒的原因?
a)因睡眠睡太多,感覺到疲極,受不了,所以醒過來。
b)有事情要做,到那個時候就醒。
c)或者另外有一個力量來引發,從睡夢中醒過來。
kathaṃ pratibudhyate / nidropavṛṃhitasya tat-paryavasthānā-sahanatayā karaṇīyasya tad-ābhoga-svapanatayā paropasaṃhāratayā ca //

5.2.7.
云何悶?謂由風、熱亂故,或由捶打故,或由瀉故,如過量轉痢及出血,或由極勤勞而致悶絕。
[]什麼是悶絕的原因?
a)身體裏面,風和熱不平衡,混亂的緣故,第六意識就不能活動,悶絕。
b)或者是種種的因緣,被打,四大裏面有沖突,第六識不能安住,也就悶絕。
c)或者由於排瀉的太過頭,如過量轉痢,或者出血出的太厲害。
d)或由於勤勞的太過頭,也會悶絕。
kathaṃ mūrchām āpadyate / vāta-pitta-vibhramaṇatayā abhighātatayā ativirekatayā yad uta purīṣavirekeṇa vā śoṇita-virekeṇa vā viriktasya ca atyadhyavasāyatayā//

5.2.8.
云何醒?謂於悶已,而復出離。
[]什麼是醒?從悶絕裏面醒過來。從悶絕裏面出來,離開悶絕。
kathaṃ mūrchāyā vyuttiṣṭhate / tasya eva mūrchā-paryavasthānasya prativigamanatayā /

5.2.9.發起身業、語業
云何發起身業、語業?謂由發身、語業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隨順功用為先,身、語業風轉故,從此發起身業、語業。
[]什麼是發起身業、語業的原因?由於發動身業、語業的智先有行動的緣故。什麼是智?就是第六意識相應的智,就是審慮思。為什麼?因為在發動身業、語業之前,先有意業的活動,而意業是思心所。這個有目的行為的領導者,有三個次第:第一,一開始的時候是審慮思,所以是前行。深刻的觀察這件事,應該怎麼樣處理?應該怎麼樣做?叫做審慮思。事情還沒有做,預先考慮它怎麼回事,叫做智。第二,就是決定思。經過審慮,而後決定這樣做之後,就想要發動身、語,這時候就叫做欲生。第三個次第,就是動發思,動身發語,叫做功用。第六意識動身發語的次第,先審慮而後決定,而後動發。如何動身發語?隨順動身發語功用的心要先動,然後帶動身語行為的風開始活動,從此之後,能夠發起身業、語業。身語業風是什麼呢?就是入、出息的風,周遍全身都有息,就是周遍全身都有風。
kathaṃ kāya-vāk-karma pravartayati / kāya-vāk-karma-sthānīya-jñāna- pūrvaṅgamanatayā tataś chanda-jananatayā tato yatnārambhaṇatayā tato yatna-pūrvaka-kāya-vāk-karma anukūla-vāyu-pravartanatayā //

5.2.10.離欲
云何離欲?謂隨順離欲根成就故,從他獲得隨順教誨故,遠離彼障故,方便正修無倒思惟故,方能離欲。
[]什麼是離欲的原因?
a)隨順離欲的善根成熟,才能夠離欲。
b)從善知識那裏得到隨順離欲的法語,隨順離欲的教誨。
c)遠離彼很多的障礙。
d)方便善巧,就是智慧,以智慧加強理智,正式的隨順善知識的教導、修行,修行的時候要不顛倒的思惟,就是修學止觀,才能遠離一切欲。
kathaṃ vairāgyaṃ karoti / vairāgyānukūlendriya-paripākatayā parato 'nulomi-kāvavāda-lābhatayā tad-antarāya-vivarjanatayā samyag-aviparīta-manasikāra-bhāvanatayā //

5.2.11.離欲退
云何離欲退?謂性軟根故,新修善品者,數數思惟彼形狀相故,受行順退法故,煩惱所障故,惡友所攝故,從離欲退。
[]什麼是離欲退的原因?
a)這個人的根性,是鈍根人,沒有遠大的志願,不想要得聖道,不想做聖人。
b)才開始修學聖道的人,道力不堅固,如果一次又一次的思惟世間五欲的行狀、相貌,就是要退。
c)心裏面能夠忍受有順退法在心裏邊活動,就是心裏不能努力的止觀,常常在塵勞的境界上活動,常常和欲的境界親近,心裏面也常常做是思惟,這樣就不容易離欲。
d)自己還是有貪、瞋、癡的煩惱,障礙自己不能得涅槃。
e)和惡知識做朋友,同他常常的來往。惡友,就是沒有羞恥的人、有邪知見的人、有懈怠的人、有邪行不道德的行為的人、性怯劣的人。
kathaṃ vairāgyāt parihīyate / prakṛtyā mṛdv-indriyatayā abhinava-kuśala-pakṣasya tad-ākāra-liṅga-nimitta-manasikāratayā parihāṇāya dharmaṃ samādāya vartanatayā kleśā-vṛtatayā pāpa-mitra-parigrahaṇatayā ca //

5.2.12.斷善根
云何斷善根?謂利根者,成就上品諸惡意樂現行法故,得隨順彼惡友故,彼邪見纏極重圓滿到究竟故,彼於一切惡現行中得無畏故,無哀愍故,能斷善根。此中種子亦名善根。無貪、瞋等亦名善根。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
[]1)什麼是斷善根的原因?
a)就是利根人,根性特別利,成就行相特別猛利、特別惡的意樂。歡喜做惡事,而且這個心情特別的強。這樣的意樂,表現在行動上,表現在行為上。
b)隨順彼惡意樂的惡朋友,有惡知識和他合作,共同的做惡事。
c)彼有邪知見煩惱的現行,就是不相信有善惡果報、不相信有阿羅漢、不相信有流轉生死的事情。什麼是邪見?對於惡法有勝解,就是邪見。邪知見到極嚴重的程度,非常的圓滿,到了究竟的程度。
d)他在一切身所表現出來的惡行,語業表現出來暴惡的語言,不合道理的語言,一點也不恐怖,做惡事的時候,不怕受惡報,沒有恐怖心。
e)對於一切眾生,或是人類,一點哀愍心也沒有。這種人能夠把善根斷滅。
2)什麼叫做善根?
a)就是在這裏面,種子亦名善根。前一生做過好事,有一點同情心,做一點利益人的事情,就有種子,那個種子,也叫做善根。因為那個善根,能幫助你現在做善事,所以叫做善根。根有兩個意思:一、能生。前生做一點善事,今生就可能做更大一點的善事。第二個是增上,前一生有善根,那個善根,能幫助你去做好事情。
b)沒貪心、沒瞋心、也沒有愚癡心,這也叫做善根,一切善法的根本。這個善根,是指現在的心裏面無貪、無瞋、無癡。
3)什麼叫做斷善根?善根,有生得善、有加行善。生得善,就是生來的,生來就有一點好心,願意幫助人做好事。加行善,就是從師長,或從善書,增長自己的智慧,有意地利益一切眾生,譬如聞、思、修是屬於加行善。這種加行善,叫做現行善根。與現行善根相違的一種力量,就是不相信因果,使令現行善根不能相續,安立這個情況,叫做斷善根。不是說把無貪、無瞋的善根的種子,做種種功德的種子,永久的消滅,叫做斷善根。只是說在現在的內心,一點好心也沒有,加行善沒有,生得善沒有,在心裏面完全是惡法,這就叫做斷善根。有這樣情況的人,內心裏面的善根也受影響,不容易現行,因為被現在的邪知見降伏,所以叫做斷善根。
kathaṃ kuśalamūlāni samucchinatti / tīkṣṇendriyasya adhimātraṃ pāpāśayādhyā-cāra-dharma-samanvāgatatayā tad-anuloma-mitra-lābhatayā tasya ca mithyā-dṛṣṭi-paryavasthānasya ghanī-karaṇa-paryantopagamanatayā sarvapāpādhyācāreṣv asaṃkocākaukṛtya-pratilābhatayā ca // tatra bījam api kuśalamūlaṃ / alobhādayo 'pi kuśalamūlaṃ / kuśalamūla-samudācāra-virodhena santāna-sthāpana-kuśalamūla-samucchedana-bījoddharaṇatayā ca //

5.2.13.續善根
云何續善根?謂由性利根故,見親朋友修福業故,詣善丈夫聞正法故,因生猶豫證決定故,還續善根。
[]什麼是續善根的原因?為什麼斷善根,後來又能夠恢復過來,繼續栽培善根呢?
a)就是因為這個人的心性,是屬於利根人。利根人,就是特別認真的人、智慧高的人,能重新的改善自己,創造自己,這是利根人的一種相貌。
b)看見親愛的人,和他有感情的朋友,能夠修行很多利益人的事情,他受到感動。
c)到善知識那裏,聽聞佛法的道理,佛法從根本上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果報是真實不虛,動搖他原來不相信因果的這種想法。
d)因為看見親朋好友修福業,到善知識那裏聽聞正法,因此心裏猶豫,疑惑以前的思想是有問題。後來經過自己思惟觀察,決定,還是有善惡果報。所以,又繼續的栽培善根。
kathaṃ kuśala-mūlāni pratisandadhāti / prakṛtyā tīkṣṇendriyatayā mitra-jñāti-sahāyakānāṃ puṇya-kriyābhisaṃyoga-sandarśanatayā satpuruṣān upasaṅkmya saddharmaśravaṇatayā vicikitsotpattiniścayādhigamanatayā 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