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雜阿含-61


五八(六一)永斷無餘;cs.982cf.cs.890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總說五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3.細說五蘊
3.1.色受陰
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3.2.受受陰
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陰。復次、彼受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3.3.想受陰
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復次、彼想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3.4.行受陰
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復次、彼行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3.5.識受陰
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4.隨信行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5.隨法行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6.須陀洹果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

7.阿羅漢
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8.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蘊略說-依大乘廣五蘊論講記,印順法師講
1)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云何四大種?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此復云何?謂地,堅性;水,濕性;火,煖性;風,輕性。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云何四大所造色?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及觸一分、無表色等。造者,因義。根者,最勝自在義、主義、增上義,是為根義。所言主義,與誰為主?謂即眼根與眼識為主,生眼識故;如是乃至身根與身識為主,生身識故。
[]什麼是色蘊?這當中分為兩大類:一類叫能造的色,就是四大種;一類叫所造色,就是其他依四大種而所造的色。什麼是四大種呢?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普通叫地、水、火、風四大。為什麼叫大呢?普遍一切,無處不在,只要是物質,就有它。為什麼叫界呢?界,有特殊性質、原因、因緣的意義。因為依地、水、火、風能夠造所造色,因此四大叫做界。為什麼叫種呢?種,有因、種類的意思。因為依種可以發生什麼東西,所以四大也叫做四大種。地、水、火、風,不是我們看到的地等,而是物質當中最微細的基本因素,一切物質要依它而有,所以叫做四大、四界,也叫四大種。這又是什麼?什麼是地界?從普通的固體,瞭解到物質當中的基本因素有一種堅的特殊性質,可以支持其他物體。什麼是水界?從流動的液體,瞭解到物質當中的基本因素有一種濕的特殊性質,可以把很多東西凝聚起來。什麼是火界?有溫度,熱的性質,可以熟變其他物質。什麼是風界?是輕性,可以動。所以,地是固體,水就是液體,火就是熱能,風是氣體。佛法說這些,都是講物質裡面的一種很微細的東西,地、水、火、風。什麼是界?有二義,一、能夠保持某種特性不變。二、因素,所造色(其他的色法)依它而起。 什麼是四大所造色?有十一類,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色、聲、香、味、觸這五塵,還有無表色等這一類。觸有兩分:一分是所造色、一分是四大,所以這裡稱為觸的一部分,是除了四大之外的其他的觸。什麼是造?是因的意思,就是說要有四大才能夠有所造色,所造色要依四大而有。什麼是根?在認識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這叫做最殊勝的、自在的。在認識當中,起主要作用。在認識當中,有一種強有力的力量能夠影響認識。為什麼根是主的意思呢?比方眼根,先有眼根,能夠生出眼識,眼根就是給眼識為主;有身根故,能夠生身識,所以叫做主。
2)云何受蘊?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無二欲者,謂無和合及乖離欲。受,謂識之領納。
[]什麼是受蘊?受有三種。哪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什麼是樂受?假使說這個要失掉、要沒有的時候,他希望還是有,希望不要離開,這個就是樂。什麼是苦受?假使說這個生起來的時候,感覺討厭、頂好不要,希望分離、別離,這個就是苦。什麼是不苦不樂受?就是對這二種欲都沒有,也不希望有,也不希望沒有,也沒有和合欲,也沒有乖離欲,這就是平等的不苦不樂受。什麼是受?就是這個心(識)去領納境界。
3)云何想蘊?謂能增勝取諸境相。增勝取者,謂勝力能取。如大力者,說名勝力。
[]什麼是想?就是取相。比方眼睛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物質的眼根見到,心裡就起影相,現在的心理學叫做印象。眼睛看,身體碰到,耳朵聽到,鼻子嗅到,舌頭嚐到,心裡想到,就取它的相,在心裡就有印象。這個取相的作用,佛法就叫做想,就是一種認識作用的開始。什麼是增勝取?想是一種很強的力量能夠取,好像有大力的人有勝力能取。所以想,是一種很強而有力的取相力量,有印象之後,慢慢成為概念,名字、語言等。現在的文化等,都是從取相這個基礎表達出來,想對於我們,是正確或錯誤認識世界的一種根源,在修行方面,也能修種種的想。修定,佛法可有兩種定:一種叫有想定,一種叫無想定。起初修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於一直到無所有定,都叫有想定。再上去,就叫無想定。三果聖者到阿羅漢、佛,是滅受想定,受、想都滅。
4)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
[]什麼是行?就是意志作用。要去做這樣,做那樣,起貪、起瞋,或者是做事情的時候,心裡的一種力量發動去做,這種都是叫思心所,屬於行蘊。另外,有一類也是行,但不是一種心理作用。所以,行蘊有兩大類:一類是與心相應的,一類與心是不相應的。與心相應的一類當中,除了受、想以外,其他的一切心所法。另外一類心不相應行,大概有十四種。行的意義有哪些?有兩種:一種是造作,就是心理上發動,可以去做這樣、做那樣,所以叫造作。一種是流動,就表示一種變化,生滅變化的、有變遷的。什麼是心所法?就是依心而起的所有的種種作用,這個心所有法,叫做相應。什麼是相應呢?內心起這一念,有很多的心理活動與這個心同在裡面。因此,這種心與心所法彼此之間的關係,就叫做相應。所以,相應行就是指心所法。另外有一類也是行,遷流、造作,有為法,但是與心不相應,不一定在心法上,在色法上也有。比方說名字,有為法上都有名字,但是,心生起的時候,名字不會跟著心同起,名歸名,所以叫做不相應。
5)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此能採集諸行種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轉故。又由此識從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起者,了別境界轉識復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生起,又令生死流轉迴還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復緣身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識,執持身故。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什麼是識?就是對於所緣了的境界,能夠明了、區別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就是識的作用。所以,這個認識作用,就是瞭解差別,知道這樣不同、那樣不同,也就是區別、明了。這個心識,可以叫識,也可以叫心,也可以叫做意。什麼是心?是採集的意義。什麼是意?思惟、度量的意思,所以,意屬於思量所攝。凡是有一種思惟、思量的作用,能明了、區別去認識對方,叫做識。能夠認識,而把它保藏,這叫做心。對境界上去認識的時候,有一種思惟、思量的作用,稱之為意。在心來講,八種識都可以叫做心,但是以特殊的意義上來講,這個心就是阿賴耶識,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為什麼特別叫做心呢?它能夠採集一切諸行的種子,藏在阿賴耶識裡面。看了什麼東西,它能將看到的一切化為潛在的能力,藏在這個心的裡面,這就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採集諸行的種子,所以,阿賴耶識就是將來一切法生起的原因,好像種子生出來一樣。阿賴耶識究竟是什麼樣子?說不出來,因為阿賴耶識的行相,行於境界的相,不可分別的。為什麼不可分別呢?這個微細的心識,前前後後一直不斷的相續流轉,不斷的變化,可是前後看起來好像還是一模一樣的。 又,得滅盡定、得無想定、生在無想天的人,六轉識都不起,從滅盡定起來、從無想定起來、從無想天死了以後再起來,了別境界的六種轉識又生起來。生那一個識呢?不一定,看所緣的境界差別而轉。起來的時候,普通都是意識,接下來,有聲音,就聽聲音;有顏色,就起眼識;這六種識,各各差別。得無想定、生無想天,前六識都不起,其實阿賴耶識還是一直一模一樣,所以,到了時候,又起來。又令生死流轉輪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都是依阿賴耶識在那裡流轉迴還。什麼是阿賴耶識?就是藏識,就是東西可以藏在裡面的,所以叫做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為什麼叫藏呢?有三個意義的解釋。
一、能攝藏一切種子。一切法是依種子而生起的,一切種子都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面,所以叫阿賴耶識為藏識。
二、又能攝藏我慢相故。我慢,是一種我永遠永遠存在的要求。最根本的執著我,不是執著別的,就是執著阿賴耶識。因為阿賴耶識好像是不動的、不變的,好像是一個一樣的,所以就執著它是我。因為最後的根本執我,就是執著阿賴耶識,所以,成為我慢所執著處。執著阿賴耶識為我,這個就叫攝藏我慢相。
三、又復緣身為境界故。這個身體,是阿賴耶識所緣的。有這個身體,就有阿賴耶識;沒有阿賴耶識,就沒有這個身體。阿賴耶識和這個身體同存同亡一樣,共同安危的。阿賴耶識還有一個名字,叫阿陀那識。什麼是阿陀那?就是執持。阿賴耶識執持這個身體,使身體成為一個整體的有機的活動。因為有阿賴耶識的作用在裡面執持身,所以稱為阿陀那。其實阿陀那,就是阿賴耶,這是異名。什麼是最勝意?以通泛的意思來講,六識都叫意。以特殊的意義來講,這個意最特殊的,有末那的意義,叫第七末那識。每一個識,都有一個所緣的境界,眼識緣色,耳識緣聲,阿賴耶識緣身為境界,末那識是緣阿賴耶識。因為阿賴耶識前前後後不斷,前前後後看似一模一樣,它就執著這個就是我。阿賴耶識,是無覆無記,生死有漏法。末那識雖然也不能說善、說惡,但是與煩惱相應,所以叫有覆無記。它一直都是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這四種根本的重要煩惱相應。我癡,就是對於我不瞭解,不瞭解有我無我,以為有我。我見,就是執著有我。我愛,就是愛著這個我。我慢,是依我而起的一種高慢、一種自尊心。所以,真正要了生死、得解脫,就要將末那識裡面的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徹底解決。無始生死以來,第七末那識就一直跟著阿賴耶識轉,相續而來沒有間斷。不過,可以在三個位子上斷,阿羅漢斷、聖道斷、滅盡定現在前位斷。阿羅漢,我癡、我見、我慢、我愛,這些煩惱徹底斷盡,第七末那識也就斷了,這個斷是究竟斷。第二個叫聖道,當證初果,無漏智慧起來,聖道現前的時候,末那識暫時就不起。第三個滅定現在前位,或者是證三果的人,入滅盡定的時候,末那識就不起。無想定是六識不起,滅盡定是六識與七識都不起。如是六轉識依阿賴耶識、依末那識而起,所以叫六轉識。染污意,就是第七識末那識,因為這個意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叫不清淨的染污意。加個阿賴耶識,這八個,就是識蘊

I. 法住智
[經文]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
[論說]有二智,能令見清淨及見善清淨,謂法住智及此為先涅槃智。
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T30,787b
[]有二種智慧,能令知見清淨及能令知見善清淨。哪二種?就是法住智及以此法住智為先的涅槃智,這二智能令有學知見清淨,以及令無學知見得善清淨。什麼是法住智?就是能了知五蘊諸行的各自相貌種類的差別,以及諸行共同相貌過患的差別。什麼是過患差別?就是隨順苦的感覺、快樂歡喜的感覺、不苦不樂的感覺,這三種情況的諸行,以這些活動了知三種苦的性質。如何了知?a)樂的感覺是樂,為什麼說它是苦呢?因為不會常樂,破壞的時候,心裏面痛苦,所以也叫做苦。b)苦受為什麼是苦呢?苦本來就是令人苦惱。c)不是苦受,也不是樂受,怎麼叫做苦呢?行苦故苦。行,就是遷流變化,不停止的在變化,不停止的在流動。行,它就是苦,為什麼?就是裏面有很多的煩惱種子,隨時會出現壞苦,隨時也會出現苦苦,所以行也是苦。樂受,令人生貪心、生愛心。苦受,令人生出瞋心、憤怒、不平。不苦不樂受,令人愚癡。在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在苦受的時候也是有行苦。但是樂受的時候,有貪心;苦受的時候,會有瞋心。貪心、瞋心所擾亂,不覺知有行苦的相貌;若沒有樂受也沒有苦受的時候,行苦的相貌才現出來。為什麼稱為法住智?觀察諸法因果緣起的智慧,因為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有佛無佛,這樣的因果是恆常而住,所以此語詞是法就是住,知道此法的智,稱為法住智。或是說對於此緣起法,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內心安住,不會動搖。

II.涅槃智
[經文]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論說]涅槃智者,謂於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後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諸行,無餘永斷,廣說乃至名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T30,787b
[]什麼是涅槃智?就是對於這樣的五蘊諸行,首先生起苦的概念、認知,之後,生起這樣思惟:就是這一切具有三種苦的五蘊諸行,沒有剩餘永遠斷盡,廣說乃至名為涅槃,這樣了知名為涅槃智。如何成就此智?若是對於苦、集、滅、道,以其微妙的智慧,體悟、進入、決定,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的時候,就是見道。自然而然,就會對苦的自體、惑業的集,住於厭逆想。對於諸行息滅的涅槃境界,生起寂靜的認知,就是究竟寂靜、微妙,棄捨一切生死身心所依,乃至廣說。這樣依止那個法住智,以及對於苦與苦的因緣,住於厭逆想。自然就會對於涅槃,能以微妙的智慧,體悟、進入、信解為寂靜等。這樣微妙的智慧,就稱為涅槃智。
[參考]大毗婆沙論一百十卷十八頁云:
1.問:此中何者是法住智?何者是涅槃智耶?
1)有作是說:知集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2)有餘復說:知苦、集智,是法住智。知滅、道智,是涅槃智。
3)或有說者,知苦、集、道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2.問:若爾,何故說先有法住智,後有涅槃智耶?
1)答:雖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後;而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前。故作是說。
2)復有說者,知流轉智,是法住智。知還滅智,是涅槃智。
3)復次,知緣起智,是法住智。知緣起滅智,是涅槃智。
4)復次,知生死智,是法住智。知生死滅智,是涅槃智。
5)有餘師說:近分地智,是法住智。根本地智,是涅槃智。

III.無餘斷等八相
[經文] 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
[論說] 1.T30,787c
又無餘斷,三相應知:一、由不現行故,二、由界故,三、由事故。不現行者,謂雖生起而不染著,雖未永斷,由數修習諸善法故,令成遠分,諸纏煩惱不復現行。界者,三界如前應知。事謂二事:一、煩惱事,二、是苦事。
[]什麼是沒有剩餘永遠斷盡?從三種相貌應該知道。哪三種?一、由不現行故,二、由界故,三、由事故。什麼是纏不現行?就是煩惱雖然生起,而不會染著,雖然沒有永遠斷盡,由於數數地修習種種善法的關係,令煩惱成為遠遠的那部分,所以,種種活動的煩惱不再現前活動。什麼是界?就是三界如前應知,就是見道的斷界,修道的無欲界,無學道的滅界。什麼是事?有二事,一、對煩惱這方面的事情,二、對於苦的事情。
2. T30,766b
無餘斷者,謂是總句。永棄捨者,諸纏斷故。永變吐者,隨眠斷故。永滅者,未來解脫故。永盡者,過去解脫故。永離欲者,現在解脫故。永寂靜者,由見道故。永滅沒者,由修道故。當知此中,由二種道斷煩惱事,顯無餘斷。
[]無餘斷者,就是總說的句子。永棄捨者,種種煩惱的現行斷除的緣故。永變吐者,煩惱的隨眠斷除的緣故。永滅者,煩惱已斷,所以,未來五蘊苦能解脫。永盡者,由過去惑業引生的異熟果報,能解脫。永離欲者,現在五蘊面對欲,能解脫故。永寂靜者,由於見道的緣故,能斷見煩惱。永滅沒者,由於修道的緣故,能斷愛煩惱。應當知道在這裡,由這二種道能斷見愛煩惱,表示沒有剩餘永遠斷盡。

經文
T30,766b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T16, 843a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T31, 733b
永斷無餘
無餘斷者,謂是總句。
1)云何此愛永斷無餘?見修所斷煩惱斷故,下分、上分諸結斷故,畢竟斷故,未來苦果諸愛斷故,現在苦果諸愛斷故,是名此愛無餘永斷。
1)何故名無餘永斷?由餘句故。謂無餘永斷是標句,餘是釋句。是故說言:由餘句故。由後別句釋此總故。纏及隨眠皆悉永斷故,名無餘永斷。
究竟捨
永棄捨者,諸纏斷故。
2)云何棄捨?諸見所斷煩惱斷故。
2)何故名永出?永出諸纏故。此依斷諸纏說,謂已生者皆遠離故。

永變吐者,隨眠斷故。
3)云何變吐?諸修所斷煩惱斷故。
3)何故名永吐?永吐隨眠故。此依斷隨眠說,謂除根本永不生故。如是諸滅由見、修道對治別故,建立二種,盡及離欲故

永滅者,未來解脫故。
6)云何永滅?畢竟斷故。
6)次問言:何故名?當來彼果苦不生故,能成未來苦不生法,故名為滅。又於現法憂惱寂靜故。

永盡者,過去解脫故。
4)云何永盡?諸下分結已永斷故。
4)次問言:何故名?見道對治得離繫故。煩惱聚中餘少分故,亦名為盡。
離欲
永離欲者,現在解脫故。
5)云何遠離?諸上分結已永斷故。
5)何故名離欲?修道對治得離繫故。由彼修道離諸地欲漸次所顯,故名離欲。由有如是俱離繫故,當來苦滅故。

永寂靜者,由見道故。
7)云何寂靜?未來苦果愛永斷故。
7)次問言: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永滅沒者,由修道故。
8)云何隱沒?現在苦果愛永斷故。
8)何故名?餘所有事永滅沒故。宿業煩惱所感諸蘊自然滅盡,故名為沒。


IV.不相續、不起、不出
[經文] 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
[論說] 1.T30,787b
又於中有、生有、後有無復更生,如其次第,當知說名無有相續、無取、無生
2. T30,766a
不相續者,謂死歿已後,餘識不生故。無取者,謂無所住識,無有趣入名色事故,自體永不生故。無生長者,謂無有名色更增廣故。
[]又對於中有,說名無有相續,因為死後,其他的心識不會生起,沒有中有的生命生有,說名無取,因為心識不會生起,不會進入名色,新的生命體不會生起。後有,說名無生,因為沒有名色,所以就不會有增長、廣大的關係

V. 妙、靜、離、滅
[經文] 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論說] 1.T30,787c
又於安樂利益隨逐諸離繫品五種界中,有寂靜、微妙勝功德等,乃至涅槃為其最後,差別應知。又於此中,一切依持皆棄捨者,當知割捨父母等事。
[]又於安樂利益隨逐諸離繫品五種界中,有寂靜、微妙勝功德等,乃至涅槃為其最後,這七種不同應知。安樂,身無危險,就是安;心無憂惱,就是樂,沒有損惱的活動就是安樂。利益,就是種種善行。隨逐,親近而不離。離繫,因為斷除煩惱而遠離有漏法的繫縛,就是擇滅,解脫。品,有品類、品別的意義,將種類或程度相同的收集在一起。界,1)有差別的意義,彼與此的事物有所差別,而沒有混淆。2)持的意義,就是事物各自維持自己的相貌。3)性的意義,就是各別事物固有的體性。4)語根的意義。5)種族的義,就是在事物中,有各種族類,如十八界、六界。6)用以表示領域,如三界。7)因的意義,就是能生起其他事物的原因,如將一切法的種子稱為界。8)用以表示分界,如結界。什麼是離繫品類的五種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因為見道所斷諸行斷的關係,名為斷界。因為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無欲界。就是見修二道已斷煩惱,這個修行人尚有剩餘的所依身的關係,名為有餘依涅槃界。這個所依的身心滅盡的緣故,名為滅界,也稱為無餘依涅槃界。又在這裡,七種攝受事能作為一切有情的所依,能令有情保持安定、成長,都能棄捨。哪七種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第一、自家的父母。自家的父母能攝受你,你也攝受父母。攝受,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愛的意思,父母愛兒女就叫做攝受;兒女愛父母也是攝受。第二個有積聚的意思,如天天用功修行,使令戒、定、慧增長叫做攝受,就是積聚的意思。逐漸地增長,逐漸經過你如法的努力,逐漸的使令它成就,叫做攝受。第三個有維持的意思,已經成就,繼續的維持,也有攝受的意思。現在自父母事,最明顯就是愛。
第二、妻子事,也是愛的意思。由愛,會有種種互相照顧的事情。
第三、奴婢僕使事,就是幫助你做種種事情的人,這和愛有關繫,和積聚也有關繫,和維持也有關繫。
第四、朋友、官僚、兄弟、姊妹,這都是屬於眷屬的事情。
第五、田宅邸肆事,這就是財富。要有個地方住,就是要有田地。宅,是住的地方。邸,也是房子、住的地方;或者是有房子而又能出租,叫做邸。肆,做生意的地方。
第六、福業事,為大眾謀福利,做一些利益大眾的事情,就是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或者是求財富,也要有一些前方便的事情;或者福業事,也要有些前方便的事情。
第七、庫藏事,就是若求得財富,多的時候,財富貯藏還是一件事。
sapta parigraha-vastūni / katamāni / ātmā mātā-pitarau putra-dāraṃ dāsī-dāsaṃ karma-kara-pauruṣeyaṃ mitrāmātya jñāti sālohitaṃ kṣetra vastu gṛha vastu āpaṇa-vastu puṇya-kriyā-vastu karmānta-prayoga-vastūni kośa-sannidhiś ca saptamaṃ vastu //

1)什麼是愛盡?就是不希望、不尋求未來的五蘊事的關係。或是在見道所斷的煩惱的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的欲界所有貪愛都遠離不現行的關係,名為愛盡。
2)什麼是離欲?對於現前受用的五欲境界,沒有歡喜、快樂。這二項顯示說明是有餘依涅槃。或是在無欲界,所有色界與無色界的欲貪都遠離的關係,名為無欲。
3)什麼是滅?因為其餘煩惱斷盡的緣故。
4)什麼是涅槃?無餘依涅槃。這二項顯示說明是無餘依涅槃。或是在滅界中,以及在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相應都永遠滅盡的關係,都寂靜的關係,隨其次第,有餘依涅槃,說名為滅;無餘依涅槃,說為涅槃。
什麼是四聖諦十六行相?苦諦四相︰非常,觀一切法為因緣所生,念念生滅,無恆存性,故非常。有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性不自在,故名非我。集諦四相︰如種子法,故名為因。能等出現,故名為集。令有續起,故名為生。能有成辦,故名為緣。引發諸有,故名為因。令有等現,故名為集。能有滋產,故名為生。有所造作,故名為緣。滅諦四相︰滅,諸蘊盡故。靜,無貪瞋癡煩惱之擾亂故。妙,無眾患故妙。離,脫離眾災故。道諦四相︰是出要路,故名為道。能契正理,故名為如。能正趣向,故名為行。永超生死,故名為出。

VI. 隨信行、隨法行
[經文]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論說] 1. 二門:他教授、多聞思求
即此二智,令見清淨及善清淨,要由二門正勤修習,方令彼淨。一、自無力補特伽羅,因他教授能令彼淨;二、自有力補特伽羅,多聞思求,能令彼淨。此中第一補特伽羅,不聰利故,信等諸根唯一味故,止觀所緣於少分法諦察忍轉;與此相違,當知第二補特伽羅。T30,787b
[]就是法住智與涅槃智這二種智慧,才能夠令知見清淨,以及令知見善清淨。需要藉由二個入口處,合理的、正確地努力,修治數習,方令彼見清淨。哪二門?一、自己本身沒有智慧力的補特伽羅,因為他人的教授,能令彼見清淨。二、自己本身有智慧力的補特伽羅,藉由許多的聽聞、思惟、尋求等,能令彼見清淨。在這裡,第一種補特伽羅,因為本身不夠聰明伶俐的關係,因為信勤念定慧五根,只是單純地偏於一面的關係;所以,當修習止與觀的所緣時,對於一切法,僅少部份能真實觀察不生不滅的道理,心無妄動,而安住在無生的道理。與這相互違反,應當知道是第二種補特伽羅。

2. 三種現觀邊智
復有三種現觀邊智,修習彼故見得清淨:一、能順生無漏智,二、無漏智,三、無漏智後相續智。初、世間第一法所攝智;第二、若住於彼,能斷見斷一切煩惱;第三、煩惱斷後,解脫相續智。若住中智,便名已入正性離生,超過異生地,未得預流果。雖未剋證第三解脫預流果智,於其中間所住剎那,如未剋證,終無中夭,以時少故,從此無間必證第三。住此位中,如實現見所知境故,名見清淨;有餘惑故,非善清淨。若於此智更多修習,成阿羅漢,一切煩惱皆離繫故,名善清淨。T30,787b
[]又,還有三種現觀邊智,修習彼三種智的緣故,知見得以清淨。哪三種?一、能隨順生起無漏智,就是加行智。二、無漏智,就是根本智。三、得無漏智之後,相續活動的智,就是後得智。第一種加行智,是屬於世間第一法的智。第二種無漏智,若是安住在這個智慧,能夠斷除見道所應斷的一切煩惱。第三種智慧,是煩惱斷除之後,解脫煩惱之後,相續活動的智。若是安住在第二無漏智,就稱為已進入正性離生,超過凡夫的境界,尚未得到預流果。雖然還沒有能夠證得第三解脫預流果智,在尚未證得的中間這一段安住的時間,如果沒有能夠證得果智,終究不會中途而亡,因為時間很少的關係,從此第二智,無有間隔,必定證悟第三智。安住在第三智的階段中,因為能如其真實,現前看見所應該知道的境界的關係,稱為見清淨;還有其餘的煩惱未斷的緣故,不是善清淨。若是在這第三智的狀況下,再多多地修習,能成就阿羅漢,因為斷除一切煩惱而遠離有漏法的繫縛,稱為善清淨。
1)什麼是現觀邊智?就是在見道現觀的後邊所得的世俗智。
2)什麼是正性離生?見道的異名。什麼是正性?係指無漏聖道,或是寂靜涅槃,其性正純而不邪曲。什麼是離生?指斷除由分別而生起的煩惱,或指善根未熟,或是指脫離凡夫之生。概括而言,不只是見道,即使是修道、無學道亦有正性離生之義。但因見道為其初,意義較為偏重,故成為正性離生的異名。
3)什麼是異生?一切聖者都稱為同生,因為一切聖者同樣的契會無我真理、同樣的欲求涅槃。凡夫與聖者不同,因此名為異生。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各別不同的果報。生起不同的思想、不同類別的煩惱、造不同的業、墮落於不同的界,趣往不同五趣等。所以異有二義,別異,就是聖者唯生於人天趣,而異生卻通於五趣。變異,就是異生轉變為邪見等。什麼是異生地?就是凡夫出生、成長的依靠的地方。在這裡會生起不同的思想、不同類別的煩惱、造不同的業、墮落於不同的界,趣往不同五趣等。
4)什麼是隨信行?相信他人所說的法,隨順他人的教導,而活動。或是由反覆薰習此隨信行,因此成為他的個性,所以稱為隨信行者,他首先相信他人的教導,而隨著活動。由於本性多信,若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便作是念:善哉!善哉!所言諦實,定不虛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我於今者應懃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作是念已,遂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由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故。便於後時後分,修得世第一法,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一切皆名隨信行者。此隨信行補特伽羅,或是預流向,或是一來向,或是不還向,謂若具縛或乃至斷五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預流向。若斷六品或乃至斷八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一來向。若離欲染或乃至離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不還向。
5)什麼是隨法行?他在先前的時候,由於自己閱讀經論,隨順他所了解的智慧而活動。
由於他天性多思等故,若是遇佛或佛弟子,為說法要、教授、教誡。廣為開闡無常、苦、空、無我等義。他作是念:所為我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義,我應觀察:為實?為虛?審觀察已,知無顛倒。復作是念:甚為善哉!欲令我修如是觀行,我應無倒精勤修學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法行。

IX. 須陀洹果
[經文]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
[論說] 1.又於三品,由三種門為障礙故,當知建立三結差別:謂未發趣故,雖已發趣邪成立故,於正法中不正行故。即在家品、處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品、處善說法毘奈耶品。T30,787c
2.又行趣向逆流行者,解脫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決定:一者、煩惱解脫決定,二者、後有解脫決定。由是因緣,故名預流,乃至廣說。T30,787c
[]又對於三種品類,由於三種門成為障礙的關係,應當知道建立三種結的不同就是尚未發動趣向解脫的緣故,所以建立身見為結雖然已經發動趣向解脫,錯誤地成立的緣故,所以建立戒取為結。在正法中不能正確地活動的緣故,所以建立疑為結。哪三品?就是在家品類的人,生起身見。處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品類的人,生起戒取處善說法毘奈耶品類的人,生起疑結。又活動是趣向背逆生死流的修行者,能解脫三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是決定。哪二種?一者、見愛煩惱解脫是決定,二者、後有生死苦解脫是決定。由這些因緣,因此稱為預流,乃至廣說。
1)什麼是三結?有身見結,就是對五蘊諸行,生起有我的見解。這個見結會障礙空三眛門。戒禁取結,就是實行錯誤的戒律,因為執著錯誤戒律為解脫之道。這個戒禁取結會障礙無願三眛門。疑結,就是懷疑正確的道理,就是對佛法的懷疑。這個疑取結會障礙無相三眛門。能斷此三結,則證預流果,得不墮法,定趣菩提。
2)為什麼稱為結?繫縛眾生不能解脫,是結義。令有情與苦相合,是結義。參雜煩惱毒,是結義。
3)什麼是預流果?音譯須陀洹,新譯預流,舊譯入流,又譯作逆流。聲聞乘斷三界見惑之後,方預參於聖者之流,稱為預流果;方達違逆生死瀑流之位,稱為逆流果。
4)什麼是流?就是一切聖道,以此聖道為因,能相續流向涅槃。
5)為什麼稱為預流?流就是聖道,預就是進入。他進入聖道,所以名為預流。

X. 阿羅漢
[經文] 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論說] 又若證得阿羅漢果,先在學地,於諸行中已不執受我及我所,後於諸漏皆得解脫。又與四種義相應故,當知是名阿羅漢相:一者、自事已究竟,應作他事義故;二者、應得自義,一切遍滿道理義故;三者、未來行因已永斷滅,應證現法樂住義故;四者、超有學地,入無學地相應義故。T30, 787c
[]又,若是證悟真理,得阿羅漢果,首先必須在學地的時候,對於五蘊諸行中的任一,已經不會執取領受為我,以及我所。之後,對於種種漏,全部都能得解脫。又因為與四種道理相順和合的緣故,應當知道是名阿羅漢的相貌。哪四種?
一者、自己的煩惱已斷,達到究竟,應該作利益他人的事這個道理的關係。
二者、當來能獲得自己的目標,無餘涅槃,因為對於一切煩惱已周遍圓滿的斷盡這個道理的意義。
三者、未來的五蘊諸行的煩惱因,已經永遠斷滅,當來能證現法樂住的道理的緣故。
四者、超越有學的階段,進入無學階段,是相順和合的道理的緣故。
1)什麼是義?a)意思,b)道理,c)意義、價值、利益等。
2)什麼是自義?能往涅槃,名為自義。能往人天善趣,亦名自義。
3)什麼是相應義?a)等義是相應義。b)等不相離,是相應義。c)等不別異,是相應義。d)等運轉義,是相應義。如車轉時,眾分皆轉,共辦一事;如是心車,於境轉時,心所亦轉,共成一事。故名相應。e)等所作義,是相應義。如秋鴿等,一時詣場,一時食,一時起;非前非後。心心所法,亦復如是。一時趣境,一時受境,一時捨境;故名相應。f)等相順義,是相應義。如人相順,即名相應。心心所法,相順亦爾。g)等和合義,是相應義。如水乳合,說名相應。心心所法,和合亦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