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34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 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等正覺不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知見,說正法律;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正法律。
以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老、病、死,何等為三?謂:貪、恚、癡。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貪、恚、癡,何等為三?謂:身見、戒取、疑。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身見、戒取、疑,何等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何等為三?謂:失念、不正知、亂心。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不學戒。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掉、不律儀、不學戒,何等為三?謂:不信、難教、懈怠。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墯,何等為三?謂: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何等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何等為三?謂:無慚、無愧、放逸;此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所以者何?以無慚、無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習惡知識故,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難教、戾語、嬾墯;嬾墯故,掉、不律儀、不學戒;不學戒故,失念、不正知、亂心;亂心故,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見、戒取、疑;疑故不離貪、恚、癡;不離貪、恚、癡故,不堪能離老、病、死。
斷三法故,堪能離老、病、死,云何三?謂:貪、恚、癡,此三法斷已,堪能離老、病、死。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云何三?謂:身見、戒取、疑,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云何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起懈怠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云何為三?謂:失念心、心不正知、亂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心懈怠。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犯戒,此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
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云何三?謂:不信、難教、嬾墯,此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
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墯,云何為三?謂:不欲見聖、不樂聞法、好求人短,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墯。
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云何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此三法斷故,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
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云何三?謂:無慚、無愧、放逸,所以者何?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瑜伽師地論
I.如來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
又諸如來略有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言無虛妄,故名如來。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故說名明行圓滿。上升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士。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與顯了義為開導故,與一切義為所依故,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為所依故,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解]簡略的說,一切的佛有十種功德所立的名號,按照他的功德來安立他的名號。這是略說,若是廣說,佛有無量無邊的名號。隨順十種功德,來憶念佛的名號,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1)什麼是如來?就是言無虛妄,佛從成道那一天開始,乃至到最後入涅槃,所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所以叫做無虛妄。如,他說的話和所表詮的道理是一致的,沒有說錯。他說的一切話,都是從誠實中來,所以叫做如來。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都是真實不虛。
2)什麼是應供?
2.1)已得一切所應得義,就是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後成佛的時候,已經得所應得義,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成就。前面百四十種不共佛法,都成就。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這一切都成就,所以叫做應。
2.2)應作世間無上福田,佛能夠做世間一切眾生的無上的福田,沒有人更高過佛。能為眾生作福田,能生福像種田地,種上各式各樣的穀,各式各樣的這些事情,都能令你有所收獲。
2.3)應為一切恭敬供養,佛得一切所應得義,所以應為一切眾生恭敬供養,能得無量無邊的福德,所以叫做應。這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按佛的本身無量無邊的功德說;後二種解釋,約利益眾生說的。
3)什麼是正等覺?如其勝義,如就是無差別,是相同,彼此是相同的。諸法的殊勝的道理,它是怎麼樣,佛就怎麼樣的能夠認識它,叫如其勝義。不像我們凡夫,有些虛妄的境界,不能如其勝義。這樣能覺悟一切法,覺悟圓成實性,覺悟依他起性,覺悟遍計執是畢竟空,所以叫做正等覺。覺悟圓成實,是一切法平等性;覺悟依他起,一切法是有差別,有染污的依他起,也有清淨的依他起,這是佛的後得智;覺悟圓成實,就是佛的根本智。
4)明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佛的大智慧,三種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就是眾生過去從無始劫來的生命的情況,都已經過去。天眼明,就是能夠觀察未來的生命的情況。眾生肉眼無所知,有的人就武斷說,人死就斷滅,就是有斷滅見。若是有天眼明的話,就會知道未來的生命,還有各式各樣的情況,並沒有斷滅,能破除斷見。若是由宿命明,能通達過去生命的情況,都是無常,能破除常見。漏盡明,得成聖道有圓滿的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成為聖人。漏盡明就是沒有斷見、也沒有常見,安住中道,名為漏盡明。佛這三種明極善圓滿,不是聲聞、緣覺菩薩所能及。行是什麼呢?如經說止觀二品。內心裏面,安住不動,叫做止。觀,智慧的觀察。這兩類是行。佛這兩種行,都能夠圓滿成就。
a)明謂三明等者: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痴,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有二行:一者、行行,二者、住行。住,謂四
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此中唯說止觀二品,即彼住行,所攝應知。
a1)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把時間分成這三個階段,前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中際就是現在。在前後中際這裏面,有斷常二邊的邪執。於未來不明白,就有斷邊的邪執;對於過去不明白,就有常的執著。於現法涅槃愚痴,有的眾生不相信有凡夫、聖人的差別,認為凡夫的境界,吃飽就是涅槃;或者是得到色界定,得到無色界定,就是涅槃,這都是愚痴的境界。執著常,執著斷,執著現法涅槃,這都是愚痴。誰有這種愚痴呢?就是世間上的沙門和婆羅門有這種愚痴。建立宿命明、建立天眼明、建立漏盡明,破除這三種愚癡。
a2)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二種行。一者、行行,第一個行是約因說的,這樣做,以後有所成就,這是德行。第二住行,住這一種德行,指什麼說的呢?四種增上心法,心也叫做定,就是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名為現法樂住,修學色界定成功,但是並沒有升到色界天,還是在人間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功夫,就叫做現法樂住,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有色界四禪的樂,這就叫止行。前面行行,就是指觀說。
5)什麼是善逝?上升,就是向上去,逝就是去。到什麼地方去呢?是向上去。人升到天上,就是向上去,如果沒有修學佛法,還會掉下來,就不是好,不是善逝;如果到阿羅漢、辟支佛、到無餘涅槃那裏,是比人間天上好的多,但是沒有大悲心,廣度眾生,還是有所不足,不是那麼圓滿,也不名為善逝。若是超過阿羅漢、辟支佛,有大悲心,到極圓滿的境界的時候,這時候叫做善逝。最極,最極高的地方,永久也不會退下來的。
6)什麼叫做世間解?佛是能夠善巧的通達世界是怎麼回事?及一切有情界是怎麼回事?世界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有情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譬如阿彌陀佛國是清淨的世界,我們居住的地方叫做五濁惡世,這是污穢的世界,世界有染淨的不同,其實還有很多的差別。有情的世界,也有很多的差別,就是三惡道,一種情形;人間是一種情形;天上又是一種情形。一切品類都有染淨的相貌的不同,你都能夠通達,就叫做世間解。世界也是眾生的共業所招感,他本身也是沒有體性。眾生的果報,也是由業力招感,都是一種苦惱的境界。眾生的果報,眾生居住的世界,都是苦諦,是集諦所造成,這件事,佛是能夠知道,能通達無礙,所以叫做世間解。
7)什麼叫做無上丈夫調御士?一切世間,就是十法界裏面。唯一丈夫,唯獨這一個大人。善知最勝的調心方便,我們的心有很多的污染,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不圓滿的地方,須要用佛法來調,使令它清淨,使令它有廣大的道力,就須要調心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什麼是最殊勝的調心的方便呢?就是佛法。唯獨這一個人,才能通達,就是佛陀。無上丈夫,就是沒有人能高過他。他有什麼能力呢?他能調御,御像駕車,說是我們現在這個心就是個車,你能調它,就像你能駕車似。
8)什麼叫做天人師?
a)為實眼故,眼一共有五種,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實眼,就是眼睛的功能非常的強而沒有錯誤,就是他成就五種的圓滿的眼。什麼是實眼?對於一切所認識的境界,真實的顯現出來。所認識的境界,他的真實的相貌,顯現在你的心裏面,就叫做眼。
b)為什麼稱之為天人師?就是他有真實的智慧,能通達諸法的真實相,有根本智,有後得智。實眼和實智是在能觀察的這一方面說。眼和智來對比呢?眼就是指心,心只是有明了性,若心裏面有病,明了性就受到污染,他的功能就有所不足。智慧,也是和心在一起活動的,但是他能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相,和心的作用又不一樣。比如說現在看見光明,說是用眼睛看見的,實在是心看見的,就是眼識就是心。眼識也是和第六意識同時活動,加起來就是心,心只是能發現這件事,但是對於所見到的事情的裏面的內容的情況,要能正確、沒有錯誤的認識,是要智慧,所以智慧和心有點不同。
c)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是所觀察的,是所認識這一方面說。法,是能詮顯義的文句;義是文句所詮顯的、所顯示的道理。超過凡夫的境界,也超過阿羅漢以上,菩薩的境界,能達到極圓滿的境界,就是天人師。
8.1)實眼是什麼意思呢?與顯了義為開導故,就是把道理顯示出來,是要有你的心,要有你的眼來開導,才能把這個義顯現出來。這裏有一個燈,如果沒有眼睛,你是不能看見這個燈,沒有光明你是看不見,所以須要有你的眼,把這件事開導出來,然後才能認識他,所以叫做顯了。把義顯了出來,就是你心的力量,就是你的眼的力量。世間、出世間的事情,有佛的這個五眼,才能把世、出世間的義開導出來。什麼是開導?沒有這樣的眼的時候,就等於是無明,無明在覆蔽這件事,我們不認識所覆蔽的境界,就被遮障住,但是佛把一切覆蔽的境界都除滅,就開導出來,所以很多的世出世間的道理,都顯現出來,叫做顯了義。與所顯了的義,做開導的作用,先要開導而後才能顯了,這就是眼的作用。
8.2)與一切義為所依故,顯了一切義的時候,須要安立各式各樣的名句,義才能顯示出來。就是佛
安立無量無邊的名句,才顯示一切義。義要依無量無邊的名句,才能顯示出來,說與一切義為所依故。就是為實智故,就是佛的智慧,安立種種的名言,一切義就顯現出來。或是另外解釋,一切的義,是由你心安立的,也就是由你分別出來的,世間上一切的事情,是由心想生,由你內心的思惟顯現出來。所以你內心的思惟,是一切義的依止處,這樣講,就是解釋前面為實眼故,就是你的心為一切義的所依。就是佛能通達這個義,所以佛叫做天人師。
8.3)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這還是解釋實智。就是我們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但是佛能夠明白這些道理,能開導我們這是什麼。與所生疑為能斷故,我們聽聞佛所說法,有的明白,有的還有疑惑,佛能夠為我們所生出來的疑問,能斷我們的所生疑,這是佛的後得智,能斷疑,能為眾生說法。或是另外解釋,與不了義為能了故,佛在佛自己本身的無分別智,能通達第一義諦,無分別境界,那是佛自己的境界,就是根本智。若是為眾生說法,能令眾生通達勝義,就是屬於佛的後得智。
8.4)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這是解釋為實義。義,有很容易明了,就是淺的道理。甚深義,是不容易明白的,這是什麼呢?凡夫依據文句,依據種種的文言,能明白什麼道理,這都屬於淺薄的;若是離一切名言得到聖道,成就無分別智,才能明白,就是甚深處,那是甚深義。修學聖道,成就無分別智的時候,才能夠顯現出來甚深處、甚深的境界。令明淨故,沒得聖道的時候,我們依據種種的名言,也能明白多少,但是不明淨,因為還有虛妄分別在那裏作障礙。須要經過長時期的修學止觀,若是滅除一切的染污,你的智慧明淨,這個甚深處才能顯現出來,這也是為實義故。
8.5)與一切法為根本故。這是解釋為實法故,或者也可以解釋為實義故。佛為眾生說法,是根據實義,安立一切名言,來開導一切眾生,所以義是言說的根本。名言叫做法,名言是依義而安立,所以義是一切法的根本。
8.6)為開導故,義是名言的根本。名言能開顯實義。根據義安立名言,從名言上,才能明白義。所以名言能開顯法義,名言是開導者。佛根據所悟的第一義諦,安立種種的名言,來開導眾生,這叫做開導。我們若是學習佛法的時候,也可以依義思文,根據他的真實義,來解釋這一段文,所以義也能開導名句,名句也能開導義。為所依故,義為所依,安立名言;名言為所依,通達真實義。實法,就是名言是所依,才能明白真實義。
8.7)佛法就是兩部份,一個是法,一個是義。佛依據法義,來教誡天人,來教授天人,六道眾生裏面,天和人容易明白佛法、容易修成聖道。佛依法義來教導眾生解脫一切生死大苦。佛有這樣的功德,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所以佛是天天人的師父。
a)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等者:攝事分說,由如來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說世尊為彼根本。又說若有於中生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決了,故說世尊為所依止。此應準知。
a1)本論的攝事分說,佛出世間,演說一切佛法,這時候才有佛教,我們從此可以有所知,可以知道什麼是苦集,什麼是滅道。這樣,佛是佛法的根本。若有疑惑,佛才能為我們斷疑,故說世尊為所依止。
9)什麼叫做佛?
9.1)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法聚就是語言,或者說是文句,這裏面都是很多,所以叫做聚。若能夠用功學習這些法聚的話呢?能引攝有道義的利益,不是一般苦惱的事情,就是能夠成就功德的法句。
9.2)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這樣的語言文字你若去學習的話,若那樣去做的話,能令你成就沒有功德的事情,就是苦惱的事情。
9.3)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另外還有一種,它能夠引攝出來、引發出來,也就是能成就也不是有功德、也沒有罪過這樣的法聚。這三類也就包括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這個人對這三類法聚,現前等覺,通達什麼叫義利的法聚,通達什麼叫非義利的法聚,通達非義利、非非義利的法聚,故名為佛,叫做覺,他能覺悟這三種法聚。
a)於能引攝義利法聚等者:當知此約如來一切種智,故名為佛。建立品說,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
三聚法,現等正覺。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此中能引有義聚法,謂即三乘聖道諸所有法。能引無義聚法,謂彼外道、世間諸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能引無義聚法,謂人天乘諸所有法。
a1)這段是約佛的一切種智說的。種,是類的意思,一類一類的,世間上,人是一類,天又是一類;善法是一類,惡法是一類;世間法是一類,出世間法又是一類,就是有很多的種類,佛都能通達無礙,所以叫一切種智,故名為佛。
a2)建立品說,十方三世一切佛,簡要的來說,一切佛對這三類法,現前平等的都能覺悟。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就是有功德的事。二者、能引無義聚法,沒有功德的事情。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a3)有功德的事情就是三乘聖道,聲聞、緣覺、佛,這是有義聚的、有功德的事情。因為他成就以後,沒有什麼後患。能引無義聚法,就是彼外道,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和世間諸所有法,有的事情也是人所歡喜的,但是最後令你苦惱,所以它能使令你苦惱,不是義聚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非能引無義聚法,就是人間、天上這些善法。這些善法,也不能說它是有罪過,因為做這些善事,也能得到多少安樂;但是也不能說它是功德,因為它終究有一天又失掉,所以又令你失望。
10)什麼是薄伽梵?能破壞很多的魔。魔有很大力量的軍眾,他有力量能破魔。他具足很多的功德,這個人就叫做薄伽梵。
a)能破諸魔大力軍眾等者:謂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是名諸魔。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依六義轉: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如佛地經論釋,是名具多功德。
a1)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共四種魔。四種魔,主要就是煩惱魔,我們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它對我們有傷害,所以叫做煩惱魔。蘊魔,就是這個身體的果報,由煩惱所得的這個果報,就是無始劫以來,沒有得果報的業障,都在身體裏面,所以它是個魔。死魔,就是生命結束的時候,對我們也有很大的破壞性。自在天魔,就是欲界頂天,那個人不相信佛教,有破壞佛教的事情,叫自在天魔。
a2)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主要是有般若波羅蜜,有高深的三昧,有大悲心,所以能破這一切魔,叫做薄伽梵。
a3)又薄伽梵依六義轉,有六種功德,名之為薄伽梵。
一、自在義,不自在就是心裏面有煩惱,心裏面有貪心,所貪的境界一變化,心就不自在。若是斷煩惱的時候,心就自在,所以自在義,是斷煩惱的意思,斷一切煩惱,心裏面是自在。
二、熾盛義,就是智慧特別勇猛,有大智慧。
三、端嚴義,就是他的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
四、名稱義,就是他的名稱普聞,十方世界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他。
五、吉祥義,就是十方世界的大智慧人,都稱揚讚歎他。
六、尊貴義,就是十方世界的眾生都是恭敬供養他。如佛地經論解釋,是名具多功德。能破魔,能具足功德,所以叫做薄伽梵。
II.十種三法
1.老,病,死
[論說]有三種法,是諸世間所愛、所樂,依內而說:一者、勢力,二者、妙色,三者、壽命。復有違害如是三法,能引所治不可愛樂三種別法;一者、疾病,二者、衰老,三者、夭沒。若於三學起邪行時,便不堪任超越疾病、衰老、夭沒;若於三學起正行時,即能超越如是三事。云何三學?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二、增上慧學。T30,835a
2.無慚...不學戒
[論說]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戒學起諸邪行?
1)謂如有一,於初學中有所毀犯,或觀於自,或觀於他,無有羞恥;
2)既自安住無羞恥已,便於一切惡不善法不自防護。
3)既於彼法不自護已,於佛、法、僧,不起恭敬,於諸所學教授、教誡,都無敬忌;
4)由是因緣,若於此事他正諫舉,便於彼言不能忍受,自亦於彼默不與語;
5)於處非處能正諫舉補特伽羅,憎背遠避,於行邪行同己法者,親近交遊,好共安止。
6)由與惡友共安止故。於諸賢聖尚生憎背,況當詣彼躬申敬覲!
7)設復往彼,為說正法,憎背聖故而不欲聞;設暫屬耳,心無敬順,唯懷違諍,不為知解而有聽聞,於處非處分別正行諸智論中,不樂安住。
8)彼由內懷違諍心故,雖有聽聞而不信受,亦不依行;
9)又諸賢聖默不與語,作是思惟:如是行者,不堪與語,教授教誡;彼既自然,無法自制。
10)又為賢聖之所棄捨,於其內心恆不寂靜,外身、語、意猥雜而住;勃惡,貪婪,強口、憍傲,於如是事不見過罪,多所毀犯,不如法悔;由數習故,漸次毀犯一切尸羅,當知是名依止所有增上戒學,起諸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依止所有增上戒學所起正行。T30,835b
3.不學戒...亂心
[論說]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心學起諸邪行?
1)謂於行時,不如正理,執取境界,諸相、隨好,由是因緣,發起妄念,即於其中不觀過患;
2)煩惱生已,堅執不捨,由是因緣不正知住;
3)或於住時居遠離處,無有第二,即以忘念、不正知住為所依止,心外馳散,如是名為依止所有增上心學起諸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依止所有增上心學所起正行。T30,835b
4.亂心故...懈怠心
[論說]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慧學起諸邪行?
1)謂如有一,離近賢聖,依近惡友,聞不正法勝解為因,不如正理思擇諸法;
2)於諸惡欲及諸惡見,喜樂受行;
3)或於廣大所學、所得微妙法中而自輕蔑,如是名為依止所有增上慧學起諸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依止所有增上慧學所起正行。T30,835c
5.懈怠心...死
[論說]1)此中異生補特伽羅,依止如是三種學中所起邪行,無有堪能超異生地,無倒趣入正性離生,永斷三結;
2)由不永斷三種結故,無有堪能依止修道,得阿羅漢,於現法中無餘永斷貪、瞋、癡等一切煩惱,超越當來疾病、衰老及以夭沒。與此相違,當知即是於三學中,如實正行一切白品,廣說乃至超越當來疾病、衰老及以夭沒。T30,835c
成實論-定難品第一百八十六
又經中說十三惡法,皆名定難。十三白法皆是順定。
1)所謂佛言:若不斷三法,則不能度老、病、死,謂貪、恚、癡。
2)若不斷三法,則不能斷貪、恚、癡,謂身見、戒取、疑。
3)次有三法,謂邪念、邪行、沒心。
4)次有三法,謂妄憶、不安慧、亂心。
5)次有三法,謂調戲、不守諸根、破戒。
6)次有三法,謂不信、邪戒、懈怠。
7)次有三法,謂不喜善人、惡聞正法、喜出他過。
8)次有三法,謂不恭敬、難可與語、習惡知識。
9)若不斷三法,則不能斷不恭敬、難與語、惡知識,謂無慚、無愧、放逸。
10)若能斷無慚、無愧、放逸,則斷不恭敬、難與語、惡知識。
11)至能斷身見、戒取、疑,則能斷貪、恚、癡,度老、病、死。
12)是中度老病死,謂無餘涅槃。
13)斷貪、恚、癡,謂阿羅漢果有餘涅槃。
14)斷身見、戒取、疑,謂三沙門果。7
15)斷邪念、邪行、沒心,謂在煖等達分善根。
16)斷妄憶念、不安慧、亂心,謂修四憶念處。
17)斷調戲、不守諸根、破戒,謂受出家戒。
18)斷不喜善人、惡聞正法、喜出他過,不信、邪戒、懈怠,不恭敬、難可與語、習惡知識,無慚、無愧、放逸,謂在家清淨。所以者何?
19)若人獨處為惡不羞,是名無慚。
20)此人於後,惡心轉增,眾中為惡亦無所恥,是名無愧。
21)失善法本,二白法故,常隨惡法,是名放逸。
22)以成就此三惡法故,不受所尊、師長教悔,名無恭敬。
23)反悷師教,名難與語。
24)如是則遠離師長,親近惡人,名習惡知識。
25)於此中,從無慚生無恭敬,從無愧生難與語,從放逸生習惡知識。
26)故為不信,受邪戒法,常為懈怠。習近惡人,教令不信,言為惡無報,或聞行惡得報,即便受行雞狗等法,望速畢罪。受行此法,不覺有利,故生懈怠。
27)以懈怠故,不喜善人,謂無真實行正行者。亦惡聞正法,謂行正法皆如邪法無所利益。以心濁故,喜出他過,謂他行法皆如自己都無所得。
28)如是不能制煩惱故,心則戲調。以戲調故,不攝諸根,則能破戒。
29)以破戒故,妄生憶念,行不安慧,心志散亂,便生邪念。
30)生邪念故,便行邪道。行邪道時,不得利故,心則迷沒。
31)心不明故,不斷三結。不斷三結故,不能斷貪等煩惱、病等諸衰。與此相違名為白法。
標籤
- 01陰相應 (55)
- 02入處相應 (83)
- 03因緣相應 (37)
- 04諦相應 (24)
- 05界相應 (11)
- 06受相應 (12)
- 07念相應 (30)
- 08正斷相應 (1)
- 09如意足相應 (1)
- 10根相應 (6)
- 11力相應 (17)
- 12覺支相應 (25)
- 13聖道分相應 (34)
- 14安那般那念相應 (14)
- 15學相應 (15)
- 入行 (10)
- 大乘廣五蘊論 (1)
- 中醫 (16)
- 古佛的教導 (15)
- 正法念處經 (24)
- 因明 (14)
- 自用 (267)
- 佛言佛語 (33)
- 法集要頌經 (33)
- 法蘊足論 (33)
- 阿毘達磨俱舍論 (33)
- 集論 (46)
- 經集 (6)
- 緣起經 (4)
- 諸法集要經 (36)
- 辨法法性論 (2)
- 禪林寶訓 (295)
- 雜阿含 (472)
- 雜阿含圖 (51)
- 雜集論 (53)
- 辯中邊論頌 (7)
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雜阿含-201
雜阿含20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次第疾得漏盡?」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 「當正觀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當觀無常。 耳……鼻……舌……身……意當觀無常,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盡有漏。」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作禮而去。
如是比丘所說經,若差別者: 「云何知、云何見,次第盡一切結、斷一切縛、斷一切使、斷一切上煩惱、斷一切結、斷諸流、斷諸軛、斷諸取、斷諸觸、斷諸蓋、斷諸纏、斷諸垢、斷諸愛、斷諸意、斷邪見生正見、斷無明生明?比丘!如是觀眼無常、……乃至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無明斷,明生。」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歡喜已作禮而去。
----
瑜伽師地論
煩惱差別者,多種差別應知,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暴流、軛、取、繫、蓋、株杌、垢、常害、箭、所有、根、惡行、漏、匱、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拘礙,如是等類煩惱差別。當知此中,能和合苦,故名為結。令於善行不隨所欲,故名為縛。一切世間增上種子之所隨逐,故名隨眠。倒染心,故名隨煩惱。數起現行,故名為纏深難渡故,順流漂故,故名暴流。邪行方便,故名為軛 。能取自身相續不絕,故名為取。難可解脫,故名為繫。覆真實義,故名為蓋。壞善稼田,故名株杌。自性染污,故名為垢。常能為害,故名為常害。不靜相故,遠所隨故,故名為箭。能攝依事,故名所有。不善所依,故名為根。邪行自性,故名惡行。流動其心,故名為漏。能令受用無有厭足,故名為匱。能令所欲常有匱乏,故名為燒。能引衰損,故名為惱。能為鬪、訟、諍、競之因,故名有諍。燒所積集諸善根薪,故名為火。如大熱病,故名熾然。種種自身大樹聚集,故名稠林。能令眾生樂著種種妙欲塵故,能障證得出世法故,名為拘礙。 [解]什麼是煩惱差別?多種差別應知,就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暴流、軛、取、繫、蓋、株杌、垢,常害、箭、所有、根、惡行、漏、匱、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拘礙,這是煩惱的不同。 1)當知此中,煩惱又名為結。什麼是結?就是煩惱有這個力量,能叫你和苦惱在一起。 2)煩惱又名為縛。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令你在善行上,不能隨所欲,不得成就。 3)煩惱又叫做隨眠。什麼是隨眠?就是所有有情的內心裏面都有增上的種子,就是有力量的種子,就是有力量的煩惱的功能,在你內心裏面隨逐不捨,和你不分離。表面上,各式各樣煩惱都沒有活動,但是他的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種子潛藏著,隨時會出來,就叫做隨眠。它在不活動的時候?就叫做隨眠。 4)什麼是隨煩惱?因為顛倒迷惑心的緣故,就是貪瞋癡活動,就染污你的心,使令心不清淨,使令心不能解脫。 5)什麼是纏?現行是由隨眠的種子生起來的作用,還沒有生起的時候稱之為種子,稱之為粗重,稱之為隨眠。數起現行,一次又一次的發出來活動,各式各樣的煩惱生起來活動,就叫做纏。 6)什麼是暴流?就是河很深,水很猛,不容易渡過,多數人都是被水漂流。煩惱也如是,煩惱深無底,也不容易過,也是漂流一切眾生在生死裏流轉,所以叫做暴流。 7)什麼是軛?過去世的時候,煩惱出來,做種種的罪過的事情,這種邪行的行動,在現在得到果報的時候,使令修學聖道有困難,就叫做軛。 8)什麼是取?現在愛煩惱,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煩惱活動,造很多的罪,在將來世又得果報。現在生命體死掉,又得生命體,是相續,不會斷。就是煩惱會不斷得苦惱的果報,叫做取。能取自身的相續不絕,得生死果報,就叫做取。 9)什麼是繫?繫,就是把你綁住,想要解脫很難,所以叫做繫。 10)什麼是蓋?有貪瞋癡煩惱的時候,就障礙我們對於所應該通達的事情,遮住,不能明白。各式各樣的煩惱起來,覆蓋住內心,令我們不能明白那件事的真義。 11)什麼是株杌?株,樹的根露在地面上叫做株,在裏面叫做根。杌,就是枝葉被火燒的樹。若是土地裏面有這麼多的株杌,使令這塊地不能種田。這是什麼意思呢?若是內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常常的煩惱,煩惱就越來越重,就使令我們沒有堪能性修學聖道。煩惱太多,常常的活動,使令修學善法的堪能性被破壞。 12)什麼是垢?就是煩惱本身是不清淨的東西,它能夠令我們違犯所受的戒。 13)什麼是常害?就是內心裏面的貪瞋癡不是暫時,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到現在,一直到未來,若不修學聖道的話,貪瞋癡的煩惱常常出來傷害自己。 14)什麼是箭?煩惱比如箭,箭一發出去,向前活動,不是靜止的相貌。遠遠的就向那個對象飛去,這是二個相貌。內心裏面的貪瞋癡一動起來,就是不寂靜,各式各樣的煩惱會造罪,這個罪使令我們苦惱。若不遇見佛法,內心裏貪瞋癡的箭,永久是隨著你,不和你分離,一直的要傷害你。 15)什麼是所有?依事,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因為不管是善事也好,不管是惡事也好,都要靠這個身體,才能成就。所以身體是依事,就是一切事業的依止處。誰能得到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貪瞋癡。貪瞋癡是能攝,依事是所攝。所以,這個身體是在貪瞋癡的控制之下,是貪瞋癡所擁有的。 16)什麼是根?貪瞋癡是一切不善的罪業的依止處,一切不善的罪業都是由煩惱來。所以,貪瞋癡叫做不善根。根,是能生,是一切不善法的依止。誰是不善法的依止?就是煩惱,所以煩惱又名為根。 17)什麼是惡行?惡者,邪也,不合道理。有的時候用瞋心做出來種種罪過的事情,這是邪行自性;有的時候用愛心做種種罪過的事情,還是邪行;有的時候用種種執著的心,邪知邪見的心,做出種種的罪過的事情。所以,煩惱是邪行自性,因為它的體性是邪。 18)什麼是漏?就是心在種種的所緣境上活動的時候,都是散亂,不能寂靜住。因為散亂,就會發出來種種的貪瞋癡,造種種的身、口、意的罪業,所以叫做漏。由煩惱漏出來種種的罪過,所以叫做漏。 19)什麼是匱?匱,就是缺少,不足不夠,有所缺。為什麼煩惱叫做匱呢?因為,貪瞋癡能令受用無有厭足。當受用五欲的時候,煩惱還是不會放過你,令你沒有厭足,希望再多一點,總是感覺到不足。貪瞋癡叫我們享受五欲,但是叫我們老是不知足,總感覺到不夠,所以稱為匱,煩惱有這樣的一種特性,叫你不滿足。 20)什麼是燒?能令你所欲,令你不滿足。就是所欲的有少,就叫做燒。因為不足,心裏面難過,所以叫做燒。在欲上令你苦惱,就叫匱乏,引起來內心的憂苦,就像火似的來燃燒自己。 21)什麼是惱?由煩惱得到欲,而得到欲的時候,煩惱還繼續來傷害自己,使令自己會引發出來種種倒楣的事情,很多的苦惱的事情。 22)什麼是有諍?內心有煩惱的時候,它會斗訟,會諍兢。如果把愛煩惱斷掉,把見煩惱斷掉,就沒斗訟諍兢的事情。 23)什麼是火?善根,就是無貪心、無瞋心、沒有愚癡心。由這樣的善心積聚種種的功德,叫做諸善根。但是,貪瞋癡一活動,就把集諸善根薪,用火燃燒。如何說燒?一個是不能相續,比如說我繼續做種種功德,但是貪瞋癡一來,功德不能做,就是被燃燒。第二、已經由無貪瞋癡的心,做種種功德,但是猛烈的貪瞋癡若活動的時候,影響以前做的功德。 24)什麼是熾然?得大熱的病使令身心苦惱,內心的貪瞋癡也是一樣,令身心都苦惱。熾,就像猛火燃燒這個相狀,叫熾然。大熱病使令人苦惱,就像火燒似。現在煩惱大病若是活動起來,也像猛火燃燒似。 25)什麼是稠林?稠林,稠密的森林,譬喻我們的身體很多,就是三惡道的身體,地獄的身體,餓鬼的身體,畜生的身體,乃至人間的身體,天上的身體,名式各樣的身體,就像大樹聚集。很多的身體,都是由煩惱生出來的苦果。煩惱有力量能令你生出來種種的五蘊身來受苦。 26)什麼是拘礙?心裏若有煩惱的時候,能令眾生樂著各式各樣微妙的五欲境界,就是執著,愛著不捨。就等於是被煩惱捉住,被色聲香味觸捉住,但是色聲香味觸實在是不能抓住,是愛著五欲的煩惱,它把你抓住,就叫做拘。若有煩惱的時候,能障礙你證得出世間解脫的聖道。 kleśānāṃ paryāyaḥ katamaḥ / bahavaḥ paryāyāḥ / tad yathā / saṃyojanāni bandhanāny anuśayā upakleśāḥ paryavasthānāni oghā upādānā[ni] granthā nīvaraṇāni khilā malā nighrā[ḥ] śalyā[ni] kiñcanā(?) mūlā[ni] duścaritāny āsravā vighātāḥ paridāhā upāyāsā raṇā agnayo-jvarā vanasthā vinibandhāś ca ity evaṃ-bhāgīyāḥ kleśaparyāyāḥ // tatra duḥkhasaṃyojanāt saṃyojanāni / kuśalacaryā āyāmakāmakāritvād bandhanāni / sarvalaukika utkarṣa-bīja anugamyatvād anuśayāḥ / viparyāsaiś citta upakleśakatvād upakleśāḥ / abhīkṣṇaṃ samudācāritvāt paryavasthānāni / durgādhatvād anusroto mahāritvā(?)c ca oghāḥ mithyā-pratipatty-upāyatvā d yogāḥ / ātma-bhāva-prabandha upādāyakatvād upādānāni / durmocakatvād granthāḥ / tattva artha avacchādakatvān nīvaraṇāni / kuśala-puṣpā-kṣetra-bhūtatvāt khilāḥ / sva-bhāva-saṃkliṣṭatvān malāḥ / nityaghātatvān nighāḥ / apraśāntalakṣaṇatvād dūra antargatatvāc ca śalyāni upadhi-parigrahakārakatvāt kiñcanāḥ(?) / akuśala āśrayabhūtatvān mūlāni / mithyā-pratipatti-svabhāvatvād duścaritāni / citta-vikṣepakatvād āsravāḥ / bhogair atṛptikārakatvād vighātāḥ / icchāvighāta-kārakatvāt paridāhāḥ / vipatty-āhārakatvād upāyāsāḥ / kalaha-bhaṇḍana-vigraha-vivāda-hetubhūtatvād raṇāḥ /upacita upacitasya kuśala-mūla-phala indhanasya dāhakatvād agnayaḥ / mahāvyādhibhūtatvāj jvarāḥ / vicitra ābhāva-vṛkṣa-saṃsādhakatvād vanathāḥ / kāmaguṇasaktikatvāl loka uttaradharmapratyanta-rāyakatvād vinibandhāḥ /
諸如是等煩惱差別,佛、薄伽梵隨所增強,於彼種種煩惱門中,建立差別。結者,九結:謂愛結等,廣說如前。縛者,三縛:謂貪、瞋、癡。隨眠者,七種隨眠:謂欲貪隨眠等,廣說如前。隨煩惱者,三隨煩惱:謂貪、瞋、癡。纏者,八纏:謂無慚、無愧、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妬、慳悋。暴流者,四暴流:謂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如暴流,軛亦爾。取者,四取: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繫者,四繫:謂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蓋者,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株杌者,三株杌:謂貪、瞋、癡。如株杌,如是垢、常害、箭、所有、惡行亦爾。根者,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漏者,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匱者,三匱:謂貪、瞋、癡。如匱,如是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亦爾。拘礙者,有五拘礙:一、顧戀其身。二、顧戀諸欲。三、樂相雜住。四、闕隨順教。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 [解]這麼多的煩惱的差別相貌,佛、薄伽梵,隨順所有的煩惱的特性、特徵,各別的不同的相貌,於彼種種的煩惱門裏面,建立煩惱的差別名字。 1)結者,一共有九個結,就是愛結等,廣說這九個結,前面說過。 2)縛者,三縛,就是貪、瞋、癡。 3)隨眠者,七種隨眠,謂欲貪隨眠等,廣說如前。 4)隨煩惱者,三隨煩惱,謂貪,瞋,癡。 5)纏者,八纏,謂無慚、無愧、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妒、慳吝。無慚、無愧這樣的煩惱,障礙佛教徒持戒清淨。惛沈、睡眠,是修學奢摩他的時候,能障礙奢摩,惛沈睡眠來,不能修奢摩他。掉舉、惡作,就是修毗缽舍那的時候,想要如理作意,偏要掉舉不可。惡作,以前做錯事情,心裏面一直的過不去,障礙自己的如理作意。嫉妒、慳吝,就是彼此都是共同的學習聖道的時候,受用法、受用財就會有這樣的心情,一個嫉妒、一個慳吝。使令戒定慧不清淨,不能成就無漏的戒定慧,所以叫做纏。 6)暴流者,四暴流,謂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欲暴流,就是欲界的眾生心裏面有很多的欲,這個欲把眾生困住。有暴流,就是色界、無色界天對禪定有欲,愛著。見暴流,就是所謂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見取見,為見所困。總之,都是無明暴流,不知道這都是虛妄分別,都是空無所有。 7)如暴流有四種,有這種過患,軛也是一樣,有這麼多。 8)取者,四取,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欲取,內心裏面有這樣的欲,所以取著塵勞的境界,主要就是色聲香味觸。見取,出家人棄捨欲,愛著心裏面的思想。戒禁取,外道能受持守護這樣的戒,也就能達到那個目的地,取著這個戒。我語取,在家人是欲取,出家人是見取、戒禁取,這兩種人都有我語取,都是執著有我。我語取,語就是語言,在語言上有這樣一個字。實在是沒有真實體性,但有言說而已,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叫做我語取。 9)繫者,四繫,謂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身是什麼呢?是指禪定的意生身。人間的人,是由父母所產生,胎生。欲界天上的人是化生。若是色界的四禪成功,就是往生到色界天,色界天的身體叫做意生身,也可以說是化生。欲界天是化生,由業力使令他得這個身體。色界天的身體,就是隨心意,心怎麼想就怎麼現。貪身繫,就是想要得到色界禪,但是因為有貪,就把你綁住,障礙你不能得到禪定。瞋身繫,就是想要得到色界禪,也是為瞋所障礙。戒禁取身繫,外道有戒禁取,也障礙他得到這個禪定的身體。此實執取身繫,就是見取,取著內心的思想,認為是最殊勝,最高尚,最微妙。很堅固的執著,障礙他得色界定。 10)蓋者,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貪欲蓋,就是想要出家修行,為貪欲所覆障,就是不能出家。瞋恚蓋,出家之後,若有違犯,同梵行者來勸導、教誡、教授,他不接受,心裏面憤怒。若是接受教導,修奢摩他的時候,惛沈、睡眠把奢摩他蓋住。修毗缽舍那,掉舉、惡作又把它蓋住。疑蓋,疑惑心障礙聖道的修學。 11)株杌者,三株杌,謂貪、瞋、癡。貪、瞋、癡常常的活動,使令內心的修學聖道的堪能性都破壞,不能夠修學聖道。 12-16)如株杌如是,垢、常害、箭、所有、惡行也是一樣有同樣的作用。 17)根者,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使令我們作惡事,墮落三惡道,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就叫做一切不善法的根本。 18)漏者,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就是外門流注,眼耳鼻舌身意不能夠內斂,就是向外攀緣,向外看色聲香味觸。有漏,是內門流注,非佛教徒修學禪定成就,內心裏面有愛、見、慢。愛著禪定的三昧樂,有我見或者常見、斷見、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使令他不能與聖道相應,所以叫做有漏。無明漏,就是欲漏、有漏的依止處。因為有無明,才有欲漏、有漏,不明白一切法是緣起,畢竟空。無始劫來使令光陰都空過,就是這無明的關繫。 19)匱者,三匱,謂貪、瞋、癡。有這樣煩惱的時候,總是不足。 20-25如匱如是,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也是這樣子。 26)拘礙者,有五種拘礙,一、顧戀其身,二、顧戀諸欲,三、樂相雜住,四、闕隨順教,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 一、顧戀其身,就是心裏面常愛著自己的身體,還要想辦法來照顧他。 二、顧戀諸欲,心裏面老是想色聲香味觸。 三、樂相雜住,就是歡喜彼此在一起住。出家人願意和在家人一起住,這是一個不對的事情。都是出家人在一起住,也會耽誤自己用功。 四、闕隨順教,就是沒有隨順聖道的法語。若想修行的時候,對佛的法語要能夠通達,知道怎麼用功修行,就叫做具足隨順教。 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修止、修觀,有一點成就,就歡喜,就停在那裏。 ete sarva-kleśānāṃ paryāyāḥ / prādhānyāt tu bhagavatā tasmiṃs tasmin paryāye te [te] kleśāḥ sthāpitāḥ saṃyojanāni iti nava saṃyojanāni / anunaya-saṃyojanaṃ vistareṇa pūrvavat // bandhanāni iti trīṇi bandhanāni rāga-dveṣa-mohāḥ // anuśayā iti sapta anuśayāḥ / kāma-rāga anuśayo vistareṇa pūrvavat // upakleśā iti traya upakleśā rāgadveṣamohāḥ //paryavasthānāni ity aṣṭau paryavasthānāni/āhrīkyam anapatrāpyaṃ styāna middham auddhatyaṃ kaukṛtyam īrṣyā mātsaryaṃ // oghā iti catvāra oghāḥ kāma ogho bhava ogho dṛṣṭyogho avidya oghaḥ // yatha ughā evaṃ yogāḥ // upādānāni iti catvāry upādānāni / kāma upādānaṃ dṛṣṭy-upādānaṃ śīla-vrata upādānaṃ [ātmavāda upādānaṃ]// granthā iti catvāro granthāḥ / abhidhyākāya-grantho vyāpāda- śīlavrataparāmarśa satya abhiniveśa-kāya-granthāḥ // nīvaraṇāni iti pañca nīvaraṇāni / kāma-cchanda-nīvaraṇaṃ / vyāpāda-styāna-middha auddhatya-kaukṛtya-vicikitsā-nīvaraṇāni // khilāni iti trīṇi khilāni rāga-dveṣa-mohāḥ // yathā khilāny evaṃ malā nighāni śalyā[ni] kiñcanaduścaritāni ca // mūlānīti trīṇi mūlāni / lobho akuśala-mūlaṃ / dveṣo moho akuśala-mūlaṃ // āsravā iti traya āsravāḥ / kāma āsravo bhava āsravo avidyā āsravaḥ // vighātā iti trayo vighātā rāga-dveṣa-mohāḥ // yathā vighātā evaṃ paridāhā upāyāsā raṇā agnayo jvarā vanathāḥ / vinibandhā iti pañca vinibandhā kāya apekṣā kāma apekṣā saṃsṛṣṭa-vihāritā ānulomika-kathā-vaikalyaṃ alpa avara-mātra-santuṣṭiś ca //
雜阿含-322
1.雜阿含322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眼是內入處,世尊略說不廣分別,云何眼是內入處?」
佛告彼比丘:
「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內入處亦如是說。」
復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意是內入處,不廣分別,云何意是內入處?」
佛告比丘: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復問: 「如世尊說色外入處,世尊略說不廣分別,云何世尊色外入處?」
佛告比丘: 「色外入處,若色四大造,可見,有對,是名色是外入處。」
復白佛言: 「世尊說聲是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聲是外入處?」
佛告比丘: 「若聲四大造,不可見,有對。如聲,香、味亦如是。」
復問: 「世尊說觸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觸外入處?」
佛告比丘: 「觸外入處者,謂: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是名觸外入處。」
復問: 「世尊說法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法外入處?」
佛告比丘: 「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瑜伽師地論卷一
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
[解]什麼是眼識的自己的體性呢?以眼根為所依,以色為了別的境界,這樣的明了性,叫做眼識的自性。
cakṣur-vijñānaṃ katamat / yā cakṣur-āśrayā rūpa-prativijñaptiḥ //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解]1)什麼是彼所依?眼識不能夠獨自的存在發生作用,要有一個憑借,要有一個住處。它的住處是誰呢?就是俱有依。什麼是俱有依呢?就是和它同時的活動,同時的存在,叫做俱有依。它活動的時候,一定它所依靠的這個東西和它同時存在,不然的話它不能活動。眼識有的時候生起作用,有的時候它不起作用。但是眼根是一直相續不斷地存在。俱有依,是增上緣,一個有強大力量,就是眼根,眼根對它幫助的力量很大。眼根若壞,眼識就沒有辦法生起,所以眼根是很重要。
2)什麼是等無間依?就是眼識的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的眼識才能生起。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中間沒有間隔。所以,後一剎那的眼識的生起,依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做依止。等無間依,就是意。意有二個解釋:一個是依止義,一個是思量義。現在是指依止義。俱有依,是同時。等無間依,是前後。
3)什麼是種子依?種子依,就是因緣。眼識的生起,要有眼識的種子現行,眼識才能活動。種子,是剎那剎那,所以眼識也是剎那剎那。種子依,以種子為所依,種子是什麼呢?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
a)什麼是一切種子?內心裏面有各式各樣的分別,都是由種子變現,若是沒有種子,不會有那樣的心理作用。譬如阿羅漢,愛煩惱、見煩惱滅掉,心裏清淨,就不會再有欲的分別心。沒有種子,貪、瞋、癡煩惱就不能活動。有這樣的煩惱現行,就是因為有種子。種子是無量無邊,所以稱為一切種子。
b)什麼是執受所依?所依,就是身體。眼、耳、鼻、舌、身是為阿賴耶識所執受,所以,是一個活的生命體。若不執受,就變成死屍。若執受,就有覺受。受,就是有感覺。執,就是阿賴耶識與身體同在,有執持他的力量。
c)什麼是異熟所攝阿賴耶識?誰能執受所依?就是異熟所攝的阿賴耶識。異熟,就是變異而熟。阿賴耶識的現起,是由善、惡的業力。善業、惡業是因,阿賴耶識是果。因中有善、惡,到結果的時候只是無記,所以叫做異。或是異時而熟,善、惡是在前一生,現在這一生,不同的時間才成熟,叫異時而熟,也是變異而熟,逐漸的變異才成熟。屬於這樣一類的是誰呢?就是阿賴耶識,就是一切種子識。一切種子,就在阿賴耶識裏面,阿賴耶識裏面有無量無邊的種子。所以,眼識的生起,不能自己獨自的生起,要依靠另外的力量,就叫做所依。眼識的生起,要依靠三種力量,第一個就是俱有依,第二個是等無間依,第三個是種子依。
cakṣur-vijñānasya āśrayaḥ katamaḥ / cakṣuḥ sahabhūrāśrayaḥ / manaḥ samanantara āśrayaḥ / sarva-bījakam-āśrayopādātṛ-vipāka-saṃgṛhītam ālaya-vijñānaṃ bījāśrayaḥ /
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眼,是色。餘,非色。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
[解]這樣三依簡略說是兩種所依,就是一個是色,就是物質。一個沒有色。眼是色,就是眼識所依止的眼根。眼根,就是能發眼識的根,是色法組成。其餘的等無間依和種子依,這兩種依不是物質組成。
1)什麼叫做眼?眼識所依止的眼根,是怎麼成就呢?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為何稱為大?因為它是非常廣大,它的作用非常廣大。種,是因的意思。它又是種、它又是大,故名為大種。如大山、大地、大海,都是四大種所創造,所以稱之為是大。大山、大海、大地,由四大種才能夠增長、才能夠成就,所以稱之為種。眼根也是地、水、火、風所創造。這樣四大種所造的眼根,是眼識的依止處,這樣的地、水、火、風的色法,是特別的清淨,特別微妙的一種物質。這樣的眼根,我們不能見到它。
a)什麼是有對?對,是礙的意思。在這裏有三種礙,就是障礙的有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
b)什麼是障凝有對?譬如牆是地、水、火、風,身體也是地、水、火、風,想從這裏過去,不可以,它有障礙,這叫做障礙有對。同在一時、同在一處都是有障礙。什麼是境界有對?譬如眼只能在色,在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這些色,才是眼的境界,眼在那上面活動,能發生作用,叫做境界有對。眼識在那個地方能夠拘礙。如果耳在形色上,就沒有這種作用,不能拘礙耳。眼對色來說,色是眼的境界,聲音對耳來說,聲音是耳的境界,這叫做境界有對。
c)什麼是所緣有對?所緣,對心法來說,眼識在色的境界上,它能夠緣慮。眼對一切的形色,也能夠發生作用,但是不能緣,因為眼根是物質,不是心法,不能緣慮。能緣慮的是心法,眼識也是心,眼識對色法有緣的作用,所以叫做所緣有對。總之,五個淨色根,是無見、有對,就包括障礙有對、境界有對。因為四大種所造的淨色,它是物質,所以有障礙,而又是境界有對,但不是心法,所以不是所緣有對。
2)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這裏的意,是依止的意思。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是後一剎那生起的條件,所以叫做等無間依。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到阿賴耶識,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生滅的這樣。
3)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無始劫以來,就歡喜愛煩惱、見煩惱,或者我執、法執的熏習,這些戲論的熏習,就在阿賴耶識裏面有了因,有了一種功能,就生出來無量無邊的種子。
a)一切種子識,就是所有的眼識、耳識、鼻識乃至意識,都是要有種子才能生起,所以是很多很多,剎那剎那的要依靠種子,是無量無邊。這樣的種子識從那裏來?從無始以來,一直來到現在,心裏面就是愛樂、味著戲論,愛什麼,就被什麼綁住。
b)什麼是戲論呢?心裏面所思惟分別的事情,語言上所表達的事情,身、口、意這一切的事情,不能引義,能引無義。能引無義,不能引義,就叫做戲論。義是什麼呢?就是所希求的事情,沒有罪過,有功德的事情,叫做義。無義,就是能令有罪、苦惱的事情,能引出這種事情。就是身、口、意所做的事情,不能引義,能引無義,這些都叫做戲論。究竟來說是指什麼說呢?就是一個我執、一個法執,就是這兩類。在生滅變化的色、受、想、行、識上面,執著有一個沒有生滅變化的我。用我為基礎,說話,做事,這都能引無義,不能引義,所以這就是一個戲論。第二個戲論,執著一切都是真實,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一切識,這些十八界,一切的境界,凡一念分別心所面對的一切境界,都認為是真實,都認為是很美,就起貪、瞋、癡的煩惱在這上面活動。
c)什麼是熏習?樂著戲論的結果,就叫做熏習。阿賴耶識能受轉識的影響,受他的熏習。轉識,就是前七識,前七識都有所緣境,在所緣境上貪、瞋、癡的活動,就熏習阿賴耶識。受前七轉識的熏習,阿賴耶識裏面就有種子,種子就是功能,能生出來前七轉識。
d)什麼是一切種子異熟識?所以一切種子是從那裏來?就是日常生活中來,自己創造。前生熏習過那個種子,現在遇見因緣,這種子就發生作用,在心理上就是歡喜。這個種子,就是儲藏在異熟識裏邊。現在眼識要生起,要依靠以前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的眼識種子。
tad etad abhisamasya dvividha āśrayo bhavati / rūpī ca arūpī ca / tatra cakṣū rūpī / tad anyo 'rūpī cakṣuḥ katamat / catvāri mahā-bhūtāny-upādāya cakṣur-vijñāna-saṃ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aḥ katamat / yac cakṣurvijñānasya-anantarātītaṃ vijñānaṃ // sarva-bījakaṃ vijñānaṃ katamat /pūrvakaṃ prapañca-rati-hetum upādāya yaḥ sarvabījako vipāko nirvṛttaḥ//
彼所緣者,謂色。有見,有對。此復多種,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
[解]緣,是緣慮,觀察、思惟,叫做緣。什麼是眼識的所緣呢?就是形色、顯色,這些色法。它是眼根,眼識的境界,所以就是有見,發出見的作用。若是聲音,發不出來眼識的作用。因為什麼呢?它不是眼識的境界,發不出作用來。也是有對,就是所緣有對,它是眼識所緣慮。有見有對的色,還是有很多種類,不是一種。簡略的說,歸成一類一類,就有三種色法,顯色、形色、表色。
cakṣur-vijñānasya ālambanaṃ katamat / yad rūpaṃ sanidarśanaṃ sapraptigaṃ /tat punar anekavidhaṃ / samāsato varṇṇaḥ saṃsthānaṃ vijñaptiś ca //
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 。形色者,謂長、短、方、圓、麤、細、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
[解]1)顯色是什麼呢?就是青色的、是黃色的,是紅色的,或是白色的。光、影、明、闇。光和明有什麼不同呢?太陽發出來的叫做光。或者月亮、星辰,或者是燈,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寶珠,發出來的叫做明。影和暗有什麼不同呢?太陽的光照在樹上面,或者是照在一道牆上面,現出來影。其他的色法在影裏面還能顯現出來,就叫做影。若其他的色法在影裏面看不見,就叫做暗。淡一點的就叫做影。重一點,就叫做暗。雲、煙、塵、霧。雲,若在地面上,就是霧。飄到高空,就叫做雲。或者是下過雨,太陽出來一照的時候,水蒸氣多,就是霧。空一顯色是什麼呢?就是太陽出來,我們向高空上看,或者說是碧綠、碧色、或者說是青色,就叫做空一顯色。迥色,也就是空一顯色。高空的叫做空一顯色。眼睛平平的看去,遠遠的看去,就叫做迥色。一共列出來十三個色。顯,很顯著的顯現出來。
2)形色是什麼呢?長、短、方、圓,粗、細。粗者,大也。細,就是小一點。正,就是整齊。不整齊就叫不正。高、下色。
3)表色是什麼是呢?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內心思想,表現在行動、表現在語言,由外發的身語,就知道內心所思惟,叫做表色。取、捨、屈、伸。手去拿東西叫取,或者放棄。或者是身體的屈、伸。或者身體在行,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這樣一切表現於外的色法,就是內心的境界。因為外面的身語,自己是不能動,一定是心先動,才表現在身語上,所以這叫做表色。表,表示內心的活動,內心的活動表現在外面,叫做表色。
varṇṇaḥ katamaḥ / tad yathā nīlaṃ pītaṃ lohitam avadātaṃ chāyātapa āloko 'ndha-kāram abhraṃ dhūmo rajo mahikā nabhaś ca ekavarṇṇaṃ // saṃsthānaṃ katamat / tad yathā dīrghaṃ hrasvaṃ vṛttaṃ parimaṇḍalam aṇu-sthūlaṃ śātaṃ viśātaṃ unnatam avanataṃ // vijñaptiḥ katamā / tad yathā ādānaṃ nikṣepaṇaṃ samiñjitaṃ sthānaṃ niṣadyā āśayyābhikramo 'tikrama ity e[ka]vam ādiḥ //
又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形色者,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表色者,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差別生,或即於此處變異生,是名表色。
[解]1)為什麼叫顯色呢?安立這個名字什麼原因呢?就是顏色非常的顯著,非常的明顯。是眼識所活動的地方,所以叫做顯色。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都是非常顯著,所以叫做顯色。
2)為什麼叫形色?若是色法的積集,就是組識成就,是長的形相、短的形相等。而長短方圓等形相,是由人的分別,說這是長、這是短,這是不決定。對短就說長,對長就說短。對這短就說它是長,對另外更長,就說它是短,所以這是一個分別相。
3)為什麼叫表色?由內心的活動表現在外邊的相貌,叫做表色。也就是這因緣積集的色法,相續地生滅。一切色法的變化,雖然也有其它的原因,主要是心,心在變化,色就在變化。所以心動是變異的一個原因。心改變主意,原來的心所指揮而現出來的形相停下來,不繼續重復的顯現出來,轉到另外一個地方。所以外面的色法,隨著心的變異就變異。或者是沒有間斷的把它做完。或者中間停下來,不做這件事,過一段時間才繼續的把這件事做完。這件事或者在距離近地方,或者遠的地方,有種種不同的表色現出來。或者就在原來的地方有變化,這叫做表色。
api khalu varṇṇaḥ katamaḥ / yo rūpa-nibhaś cakṣur-vijñāna-gocaraḥ // saṃsthānaṃ katamat / yo rūpa-pracayo dīrghādi-paricchedākāraḥ // vijñaptiḥ katamā / tasya eva pracitasya rūpasya utpanna-nirddhasya vaīrodhikena kāraṇena janma-deśe ca anutpattis tad-anya-deśe ca nirantare sāntare vā sannikṛṣṭe viprakṛṣṭe vā tasminn eva vā deśe avikṛatotpattir vijñaptir ity ucyate //
又顯色者,謂光、明等差別。形色者,謂長、短等積集差別。表色者,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如是一切顯、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
[解]又顯色者,有光影、明暗,各式各樣的差別,這是顯色的差別。形色者,長、短、方、圓這也是有差別。表色的差別是什麼呢?業用,就是心動,發生作用。以心動為依,身相有轉動的差別。或者是行、住、坐、臥,或者是取、捨、屈、伸等等差別。像前面所說,一切的顯色、一切的形色、一切的表色,這麼多的色法是眼所行、眼境界。眼根能在這裏旅行,在這裏遊曆。它是眼的境界,眼能夠領取這個境界。這是眼根說。眼識所行、眼識境界,這是說識,要依根為所依,以境為所緣。現在這麼多的色法,是眼識所行的境界,是眼所旅行的範圍,是眼識所領取的境界。眼識所緣,是眼識在這裏才能有緣慮的作用。顯色、形色、表色,不但是眼根、眼識,同時也是意識所行的地方,意識相應的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所緣的有顯色的名的差別,有形色的名,有表色的名的不同。
tatra varṇṇa ābhāvabhāsa iti paryāyāḥ // saṃsthānaṃ pracayo dīrghaṃ hrasvam ity evam ādayaḥ paryayāḥ // vijñaptiḥ karma kriyā ceṣṭehā parispanda iti paryāyāḥ //sarvāsāṃ varṇṇa-saṃsthāna-vijñaptīnāṃ cakṣur-gocara[ś-cakṣur-viṣaya]ś-cakṣur-vijñāna-gocara[ś-cakṣur-vijñāna-viṣaya]ś- cakṣur-vijñāna-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
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似色顯現 。
[解]又即此顯、形、表這種色法,復有三種不同。就是若好的顯色、若惡的顯色,令人不高興,丑陋的顯色。若俱異顯色,也不是好、也不是惡。分別是好、不好,第六意識才會分別,眼、眼識是不會分別。什麼是似色顯現呢?這一切的色法都是阿賴耶識的變現。眼識和意識緣慮的這個色法,和阿賴耶識所顯現的色法是相似。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一切法,都是如化如幻,依他起。但是意識要去緣慮,就變成遍計執,都認為都是真實,但是和阿賴耶識所變現的有點相似。
punas tad eva su-varṇṇaṃ vā dur-varṇṇaṃ vā tad-ubhayāntara-sthāyi vā varṇṇa-nibhaṃ /
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又彼諸法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又彼一切,各各從自種子而生。
[解]彼眼識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獨地活動,還有幫助它活動的事情。誰是它的助伴呢?
1)與彼眼識同時存在,就是俱有。隨順它,幫助它做事情,叫做相應。這些助伴,叫做心所有法。為什麼叫心所有法?因為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所以叫心所有法。恒依心起,一切時,一切處,心所有法一定依心而起,以心為依,才能生起。與心相應,生起來以後,隨順眼識的活動,與它是和合。繫屬於心,歸它統領,不是獨自活動。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究竟指什麼?就是作意、觸、受、想、思這五遍行心所。作意,就是警覺。警覺應起的心法,到境界那裏去注意,這樣的作用叫做作意。觸,作意警覺它,注意,就和境界接觸,叫做觸。受,就是有感覺,有各式各樣的感覺。想,就是取得所緣境的相貌,認識外面的境界。思,就是有動作,認識以後,本身有意志的行動叫做思。為什稱為遍行心所?遍,就是普遍,所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第八阿賴耶識都有這種心所法,所以叫做遍行。眼識還有其他同時有,相應的諸心所有法,也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的事情也是很多。這麼多的心所有法,為眼識的助伴,在所緣境上活動。
2)又彼助伴的這麼多心所有法,和眼識是同一所緣,所緣的境界是無差別,都是緣慮阿賴耶識所變的顯、形、表色。可是緣慮的時候,各式各樣的心所的相貌還是不一樣的。所緣的境界是一樣,但心所在活動的時候,每一個心所的能緣的行相是不同。什麼是行相?行,就是能緣慮的心行。在所緣境上,能緣慮的作用叫做行。因為能慮的心各式各樣,所緣慮的相也不同。行相,可以說行,就是相,也可以說行,不是相。相,是所緣慮。行,是能緣慮。本來是阿賴耶識所變,是同一所緣,可是經過緣慮以後就不同,是同一所緣,非一行相。雖然不是同一行相,可是大家是和合,互相隨順,一個一個的在這活動,合作的相貌是這樣。
3)又彼心王和心所,這麼多的心法,每一個每一個,各各的從他自己過去熏習的種子生起。心一活動,就熏習成種子。這個種子就是再生起的一個力量。
sahāyaḥ katamaḥ / tat-sahabhū-samprayuktāś caitasā dharmāḥ / tad yathā / manaskāraḥ sparśo vedanā saṃjña cetana iti / ye 'ty anye cakṣur-vijñānena sahabhū-samprayuktāś caitasā dharmās te punar ekālambanā anekākārāḥ sahabhuvaś ca eka ekavṛttayaś ca / sarve ca svabījān nirjātāḥ samprayuktāḥ sākārāḥ sālambanāḥ sāśrayāḥ //
彼作業者,當知有六種。謂唯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唯了別自相。唯了別現在。唯一剎那了別。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
[解]彼眼識做什麼事情,當知有有六種事情。
1)就是唯獨能了別自境所緣,明了一樣一樣,都是屬於它自己這一部分的境界,是它所緣慮,這就是第一件事。
2)唯獨能了別自相。自相,是對共相說,譬如緣燈的光,光是白的,一了別就完成,這就叫自相,這是現量境界。共相是什麼呢?光是剎那剎那滅,是無常。無常和其他如牆壁、聲音,一切都有無常相,就叫共相。自相,這個是白,眼識只是能明了那個白的自相,不能知共相。
3)唯獨能了別現在。現在的一剎那,能了別。
4)唯獨一剎那。現在只是一剎那,眼識就停下來。
5)眼識的活動,不能夠自主,隨意識的命令活動,所以叫做隨意識轉,隨第六意識的活動,才能活動。怎麼叫做隨意識轉呢?隨善染轉,就是第六意識,有時候善,有時候染污的活動,而眼識就隨順意識活動,所以它也有善、有染。但是在初一剎那的時候,還不能說善、染。因為第六意識能發動有目地的行動,就是業。它有的時候發出善業,有時候發出惡業。眼識,也隨著意識的意思活動,所以叫做隨發業轉。
6)意識有善、染,就是煩惱。發業,是煩惱的活動,是業。取愛非愛果,就是苦,惑業苦。因為第六識發業的時候,眼識也隨著發業,隨順著行動,所以受果報的時候,它也有它一份。眼識也能得到可愛的果報,得到不可愛的果報。如果是染污,造種種罪惡的事情,跑到三惡道,就取得一個不可愛的果報的眼睛。如果是隨順第六意識做善業,取果的時候,在人天的世界,取得一個可愛的眼睛。這是眼識的第六個業。
karma katamat / tat ṣaḍ-vidhaṃ draṣṭvyaṃ / āditas tāvat sva-viṣayālambana-vijñaptiḥ karma / punaḥ sva-lakṣaṇa-vijñaptiḥ / punar vartamāna kāla vijñaptiḥ / punar eka-kṣaṇa vijñaptiḥ/ punar dvābhyām ākārābhyāṃ mano-vijñānānuvṛttiḥ / kuśala-kliṣṭānuvṛttiś ca karma-samutthānānuvṛttiś ca / punar iṣṭān-iṣṭa-phala-parigrahaḥ ṣaṣṭḥaṃ karma //
云何耳識自性?謂依耳了別聲。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耳。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耳,謂四大種所造耳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解]什麼是耳識的自性?就是以耳根為依止處,了別聲音,了別的作用,就是耳識。根明利,識也就明利,如果根不明利,識也就不明利。什麼是彼耳識的所依?耳根是耳識的俱有依,一定是同時有。耳根若壞,耳識就不行。等無間依,就是意。種子依,就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耳根是什麼呢?為四大種所造,是耳識所依止的淨色,是無見、有對。因為耳根有聞的作用,而沒有見的作用,所以是無見。它也是有對,障礙有對、境界有對。意是什麼呢?耳識無間滅的過去識,就是耳識的等無間依。種子依和前面也是一樣,一切種子識為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屬於耳識這一部份。
śrotra-vijñānaṃ katamat / yā śrotrāśrayā śabda-prativijñaptiḥ /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ha-bhūr-āśrayaḥ śrotraṃ / samanantara āś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s tad eva sarva-bījakam ālaya vijñānaṃ // śrotraṃ katamat /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śrotra-vijñāna-san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o-vījayoḥ pūrvavad vibhāgaḥ //
彼所緣者,謂聲,無見、有對。此復多種,如螺貝聲、大小鼓聲、舞聲、歌聲、諸音樂聲、俳戲叫聲、女聲、男聲、風林等聲、明了聲、不明了聲、有義聲、無義聲、下中上聲、江河等聲、鬥諍諠雜聲、受持演說聲、論義決擇聲。如是等類,有眾多聲。
[解]耳識所緣的是什麼呢?聲是它的所緣。聲音,眼不能在這裏活動,所以叫無見。有對,聲音也是有障礙。小的聲音,被大的聲音障礙住。太遠,聲音就不行。所緣的聲音有許多種類,螺的貝,能夠發出聲音。大小鼓的聲音。舞的聲音。歌的聲音,還有諸音樂的聲音。俳戲叫聲,俳就是戲,做種種的戲,或是種種的聲音。女人的聲音。男聲。風林等等的聲音。聲音上能表達意義,叫明了聲。不明了聲,沒有意義表示出來。聖人會說出來甚深的道理,是有義聲。凡夫說的都是戲論,無義聲。下聲,就是三惡道的眾生發出來的聲音。中聲,人發出來聲音。天上的人發出來的聲音,叫做上聲。江、河、鳥獸所發出的聲音。斗諍的喧雜的聲音。佛教徒受持經、律、論,為人講說的聲音。大家討論佛法的時候,深一層的認識法相,又抉擇的這種聲音。如是等類,聲音是很多。
ālambanaṃ katamat / śabdā anekavidhā anidarśanāḥ sapratighāḥ /tad yathā śaṅkha-śabdaḥ paṭaha-śabdo bherī-śabdo mṛdaṅga-śabḍo nṛtya-śabdo gīta-śabdo vādita-śabda āḍambara-śabdaḥ strī-śabdaḥ purūṣa-śabdo vāyu-vanas-pati-śabdo vyakto 'vyaktaḥ sārthako nir-arthakaḥ parītto ṃadhya ucco nadī-śabdaḥ kalakala-śabda uddeśa-svādhyāya-deśanā- sāṅkaṭhya-vinirṇaya-śabda ity evaṃbhāgīyā bahavaḥ śabdāḥ //
此略三種,謂因執受大種聲 、因不執受大種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初,唯內緣聲。次,唯外緣聲。後,內、外緣聲。此復三種,謂可意聲、不可意聲、俱相違聲。
[解]把前面說的那麼多的聲音,歸納成重要的三種。哪三種呢?因執受大種而發出來的聲音,就是依賴執受大種而發出來的聲音。執受什麼意思呢?就是阿賴耶識有力量,執持它,就會生出來覺受,生出來感覺。若沒有阿賴耶識的執,就沒有感覺。阿賴耶識執受的地、水、火、風這大種發出來的聲音,叫做因執受大種聲。就是有情發出來的聲音。阿賴耶識沒有執受它,就是外面的無情的山河大地,發出來的聲音,就是不執受大種發出來的聲音。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也是執受、也是不執受,這樣的地、水、火、風發出來的聲音。第一個因執受大種聲是什麼聲音呢?唯獨是內聲,身體裏面的因緣發出來的聲音。第二個因不執受大種聲,唯獨是指身外之物裏邊的因緣,發出來的聲音,像風聲、水聲、火聲、樹林子裏面發出的聲音。最後一個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就是內身和外物合起來發出來的聲音。譬如彈琴,琴是無情物,人來彈,就發出聲音,叫做內外緣聲。此復三種,就是有的可意,令人歡喜的聲音,有不可意的聲音。俱相違聲,也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
sa punar upātta-mahā-bhūta-hetuko 'nupātta-mahā-bhūta-hetuka upāttānupātta-mahā-bhūta-hetukaśca / tatra prathamo yo 'dhyātma-pratyaya eva / dvitīyo yo bāhya-pratyaya eva / tṛtīyo yo bāhyādhyātma-pratyaya eva// sa punar mānāpiko-'mānāpikas tad ubhaya-viparītaś ca //
又復聲者,謂鳴、音、詞、吼、表彰語等差別之名。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識所行,耳識境界,耳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眼識應知。
[解]又聲音指什麼說的呢?鳴,鳥發出來的聲音。吼,或者是獸發出來聲音,或者人憤怒大叫。音,或者音樂的聲音,或者眾多的聲音同時的發作,叫做音。聲,一個人所發出來的聲音,或者一種音樂的聲音。詞,或者是人說話的聲音,裏面有意。表彰語等,或者是人說話,表達內心裏面的事情,叫做語。自言自語,叫做語。若和別人共同談話,就叫做言。或者是自己說話叫做言。和別人共同說話叫做語,各式各樣解釋。總而言之,耳識所緣的聲音,可以有不同名字,來表示聲音的不同,表示聲音的相貌。不管是什麼聲音,只要是聲音,就是耳根的活動範圍,耳根能在那上活動。為什麼呢?因為耳和它相契合,是相應的境界。耳識,以耳根為所依止,了別聲音,在聲音上活動,能知道聲音裏面的差別。聲音是耳識的境界。耳識,在聲音上能夠緣慮。聲音是耳根、耳識的所行境界,耳識的所緣,同時也是意識所活動的地方,意識也是與它相應,也能了別。意識境界,只是了別一下而已,等到知道這個聲音的內容是怎麼一回事,就變成意識所緣。也可以說意識境界,是無分別。意識所緣,是有分別。耳識在活動的時候,不是單獨的活動,有幫助他,為他作伴的一些心所有法,這是助伴。還有業,就是在一起所做的事情。助伴和業,和眼識是一樣。
tatra śabdo ghopaḥ svaro niruktir nādo vāñ-vijñaptir iti paryāyaḥ // śrotra-gocaraḥ śrotra-viṣayaḥ śrotra-vijñāna-gocaraḥ śrotra-vijñāna-viṣayaḥ śrotra vijñān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sahāyaḥ karma ca cakṣuṛ-vijñāna-vad veditavyaṃ //
云何鼻識自性?謂依鼻了別香。彼所依者,俱有依,謂鼻。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鼻,謂四大種所造,鼻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解]什麼是鼻識的自性?謂依鼻了別香。彼鼻識的所依,就是和它同時存在,是它所依賴,也就是它的住處。就是鼻根,鼻根是鼻識的所依。等無間依是什麼呢?意是它的等無間依。種子依是什麼呢?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鼻是指什麼呢?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創造,它是鼻識的依止處。鼻識所依止的四大種所造,是清淨的地、水、火、風,是精微的色法,無見有對。等無間滅意和種子依,像前面的眼識、耳識是一樣,沒有差別。
ghrāṇa-vijñānaṃ katamat / yā ghrāṇāśrayā gandha-prativijñaptiḥ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ha-bhūr-āśrayo ghrāṇaṃ / samanantara ās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s tad eva sarvabījakam ālaya-vijñānaṃ // ghrāṇaṃ katamat / yac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ghrāṇa-vijñāna-saṃ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o-bījayoḥ pūrvavad vibhāgaḥ //
彼所緣者,謂香,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鼻所嗅知根、莖、華、葉、果實之香。如是等類,有眾多香。
[解]鼻識所緣的是什麼呢?就是香,是無見、有對,不能用眼識去見,是障礙有對。這個所緣也是很多種,哪幾種呢?按人的意識來分別,有的是好、有的不好。有的是平等香,也不是好、也不是不好。總而言之,就是鼻根所嗅到,鼻識所知道,就是這些物質的根、莖、華、葉、果實的香。根、莖、華、葉、果實之香,是有很多種類,有眾多香。
ālambanaṃ katamat / gandhā anekavidhā anidarśanāḥ sapratighāḥ sugandhā vā durgandhā vā samagandhā vā ghrānīyās tad yathā mūla-gandhaḥ sāra-gandhaḥ patra-gandhaḥ puṣpa-gandhaḥ phalagandha ity evam ādayo bahavo gandhāḥ //
又香者,謂鼻所聞,鼻所取,鼻所嗅等差別之名。是鼻所行、鼻境界,鼻識所行、鼻識境界、鼻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解]香,就是鼻根所聞的香。鼻所取,就等於是境界。鼻它有這種功能,能取香。鼻根能嗅香,是好香、是壞香等等不同的名字。是鼻所行的境,所行的範圍,鼻所嗅的境界,鼻識所行的範圍,鼻識所行的境界,鼻識所明了的境界。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tatra gandho ghrāṇīyo jighraṇīya āghrātavya ity evam ādayaḥ paryāyāh // ghrāṇa-gocaro ghrāṇa-viṣayo ghraṇa-vijñāna-gocaro ghraṇa-vijñāna-viṣayo ghrāna-vijñān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 sahāyaḥ karma ca pūrvavad veditavyaṃ //
云何舌識自性?謂依舌了別味。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舌。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舌,謂四大種所造,舌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解]什麼是舌識的自性?謂依舌了別味。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舌。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舌根,謂四大種所造的,是舌識所依的淨色,也是無見有對。舌識的等無間滅意,和阿賴耶識的一切種子,如前面所分別。
jihvā-vijñānaṃ katamat /yā jihvāśrayā rasa-prativijñaptiḥ//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ha-bhūr-āśrayo jihvā / samanantara āś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s tad eva sarva-bījakam ālaya-vijñānaṃ // jihvā katamā / yaś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jihvā-vijñāna-san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o-bījayoḥ pūrva-vad vibhāgaḥ //
彼所緣者,謂味,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苦、酢、辛、甘、鹹、淡,可意、不可意、若捨處所,舌所嘗。又味者,謂應嘗、應吞、應噉、應飲、應舐、應吮、應受用,如是等差別之名。
[解]舌識所緣的就是味,也是無見、有對。它是這麼多的種類,苦、酢、辛、甘、鹹、淡,可意、不可意。捨處所,捨就是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處所,就是境界,就是味。味就是個處所。在處所上,棄捨可意、不可意,沒有這種分別,叫捨。總而言之,是舌所嘗。又味,就是嘗一嘗它是什麼味道,叫做嘗。應吞,一下子就咽下去,叫做吞。應啖,要細細的嚼一嚼,叫做啖。應飲,就像飲水那麼飲。應舐,就是用舌頭舔一下子。應吮,是用口來吸,叫做吮。總而言之,是領受以後,在身體裏面會發生作用,對身體有益。如是等差別的名字。
ālambanaṃ katamat / rasā an-eka-vidhā a-nidarśanāḥ sa-pratighāḥ / te punas tiktāmla-kaṭu-kaṣāya-lavaṇa-madhurā mānāpikā vā āmānāpikā vā upekṣā-sthānīyāḥ svādanīyāḥ / tatra rasaḥ svādayitavyo`bhyavahartavyo bhojyaṃ peyaṃ lehyaṃ cūṣyam upabhogyam iti paryāyāḥ //
是舌所行,舌境界;舌識所行,舌識境界,舌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解]是舌根所行的範圍,是舌的境界,是舌識所行、舌識境界、舌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jihvā-gocaro jihvā-viṣayo jihvā-vijñāna-gocaro jihvā-vijñāna-viṣayo jihvā-vijñān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 sahāyaḥ karma ca pūrvavad veditavyaṃ //
云何身識自性?謂依身了別觸。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身。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身,謂四大種所造,身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解]什麼是身識的自性?謂依身了別觸。身識的所依,俱有依,就是身根。等無間依是什麼呢?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身根,謂四大種所造,是身識所依的淨色,是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kāya-vijñānaṃ katamat / yā kāyāśrayā spraṣṭavya-prativijñaptiḥ //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ha-bhūr-āśrayaḥ kāyaḥ / samanantarāś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s tad eva sarva-bījakam ālaya-vijñānaṃ// kāyaḥ katamaḥ / yaś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kāya-vijñāna-saṃ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o-bījayoḥ pūrva-vad vibhāgaḥ//
彼所緣者,謂觸,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地、水、火、風、輕性、重性、滑性、澀性、冷、飢、渴、飽、力、劣、緩、急、病、老、死、癢、悶、粘、疲、息、軟、怯、勇。如是等類,有眾多觸。此復三種,謂好觸、惡觸、捨處所觸,身所觸。
[解]身識以什麼為所緣呢?觸,是無見、有對。這個觸也有很多種不同。堅、濕、軟、動,這是身根、身識所觸對的境界。有輕、有重,也是身識所觸對的境界。滑、澀是相對。冷、饑、渴、飽。有力量,沒有力量。緊,不緊。病、老、死 。癢、悶、粘。疲倦,出、入息。軟,害怕,不害怕。這裏說到很多觸的境界。又把它歸納一下,有三種,謂好觸、惡觸、捨處所觸。
ālambanaṃ katamat / spraṣṭavyam an-eka-vidham a-nidarśanaṃ sa-pratighaṃ / tad yathā pṛthivy āpas tejo vāyur laghutvaṃ gurūtvaṃ ślakṣṇatvaṃ karkaśatvaṃ śītaṃ jighatsā pipāsā tṛptir balaṃ daurbalyaṃ vyādhir jarā maraṇaṃ kaṇḍūr mūrcchā picchilaṃ(?) śramo viśramo mṛdutvaṃ rjava(?) ity evaṃ-bhāgīyaṃ bahu-vidhaṃ spraṣṭavyaṃ // tat punaḥ su-saṃspaśaṃ vā dus-saṃspaśaṃ va upekṣā sthānīyaṃ vā sparśanīyaṃ//
又觸者,謂所摩、所觸,若硬、若軟、若動、若煖,如是等差別之名。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識所行,身識境界,身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解]又觸,所觸,觸只是碰一下。所摩,移動叫做摩。若硬、若軟。或者是動,或者是暖。如是等差別的名字,都叫做觸。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識所行、身識境界、身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tatra spraṣṭavyaṃ spṛśyaṃ sparśanīyaṃ svaraṃ dravaṃ calam uṣṇam ity ādayaḥ paryāyāḥ// kāya-gocaraḥ kāya-viṣayaḥ kāya-vijñāna-gocaraḥ kāya-vijñāna-viṣayaḥ kāya-vijñān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 sahāyaḥ karma ca pūrva-vad veditavyaṃ //
復次,雖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識必不得生。要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解]復次,雖然眼根是正常活動,沒有壞。眼所緣的色也出現在面前。但是能生眼識的作意心所,若不動,眼識就不能生起。眼識的活動,第一個條件,要眼不壞。第二個條件,所緣的色現在前。能生的作意活動起來。所生之眼識,才能夠生起。像眼識的生起是這樣。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應知道也是這樣子,和眼識一樣。
tatra cakṣuḥ paribhinnaṃ bhavati / rūpam anābhāsagataṃ bhavati / na ca tajjo manaskāraḥ pratyupasthito bhavati / na tasya cakṣur-vijñānotpādo bhavati // yataś ca cakṣur aparibhinnaṃ bhavati / rūpam ābhāsagataṃ bhavati / taj jaś ca manaskāraḥ pratyupasthito bhavati / tatas taj jo 'sya cakṣur-vijñānasyotpādo bhavati // yathā cakṣur-vijñānam evaṃ 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vijñānāni draṣṭavyāni //
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而彼不由自分別力;乃至此意不趣餘境,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或善或染,相續而轉。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解]復次,從眼識的生起觀察,可以認識到有三種心生起。哪三心呢?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這三心可得。率爾,就是突然間接觸一種境界,不是先有意,這是率爾心。第二個是尋求,率爾心接觸境界的時候,對境界不大明了,就尋求、思惟、觀察是怎麼一回事情,叫做尋求。第三個是決定心,經過尋求的認識,最後明白是這樣子。率爾心,接觸到境界,這是眼識。尋求心和決定心,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決定以後,這時候或者有染污心生起,或者有清淨心生起。從染淨心以後,才有等流的眼識。等流,就是後與前是相等,叫做等。流,是相續。前一剎那是染污,後一剎那也是染污,剎那剎那都是染污,這叫做等流心。前一剎那是清淨心,後一剎那也是清淨心,再後一剎那也是清淨心,這也叫做等流心。染淨以後,才有或者是善,或者染污的眼識活動。眼識有善的眼識、有不善的眼識的生起。而彼眼識,不是由於自己有這樣的分別心,是善、是不善,本身不能。它是受到意識的的影響。第六意識決定染淨以後,有等流的善、或者不善。眼識也就隨著意識的善、不善,也就善、不善,不能自主。乃至,假設第六意識,沒有趣向別的境界,不轉移到別的境界。經過那麼長的時間,一直是在同一個境界上染淨、等流這樣的話,眼識和意識這兩個識,或者是善相續而轉、或者是染污相續而轉,這叫做等流心。如眼識的生起情況,由率爾乃至到等流,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應知也是和眼識一樣。也是率爾,就是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有率爾的情形。率爾以後,就有尋求、決定、染淨。尋求、決定就是第六意識。決定以後,就有染淨。意識一有染淨,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隨著就有染淨,也就相續的有染淨,就變成等流。
tatra cakṣur-vijñāna utpanne trīṇi cittāny upalabhyante yathā kramam aupanipātikaṃ paryeṣakaṃ niścitaṃ ca / tatra ca adyaṃ cakṣur-vijñānam eva / dvemano-vijñāne / tatra niścitāc cittāt paraṃ saṃkleśo vyavadānaṃ ca draṣṭavyaṃ / tatas tan naiṣyandikaṃ / cakṣur-vijñānam api kuśalākuśalaṃ pravarttate / na tu svavikalpavaśena/ tāvac ca dvayor mano-vijñāna-cakṣur- vijñānayoḥ kuśalatvaṃ vā kliṣṭatvaṃ yāvat tan mano na anyatra vikṣipyate // yathā cakṣur-vijñāna utpanna evaṃ yāvat kāya-vijñānaṃ veditavyaṃ //
復次,應觀五識所依,如往餘方者所乘。所緣如所為事。助伴如同侶。業如自功能。復有差別,應觀五識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緣如所受用。助伴如僕使等。業如作用。
[解]復次,應該觀察前五識的所依,俱有依、等無間依、種子依。這是識生起的依止處,就像一個人到另外的地方,他所坐的車,眼根是他坐的車。識的所緣,就是色、聲、香、味、觸,它所緣慮的境界,就像旅客到另一個地方,做所做的事。他所做的事,就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緣的境界。前五識緣所緣境的時候,還有助伴,這些心所有法幫助它緣慮所緣境,就像往餘方做事,他也有伴侶。前五識在所緣境上所作的了別業,或者一剎那的了別自相。這些了別的功能,就像往餘方者,在他所做的事情上,發出種種的能力,做那件事。五識的自性就用那個人做譬喻。還有不同的譬喻,應觀察五識的依止處,就像居家的人,所住的家。根,就是識所居住的地方。五識的所緣境,就像居家的人所受用的境界。五識都有心所有法,助伴就像居家的人做事的時候,還有仆幫助他做事情。五識發出來的業,就像主人和僕使做事情的時候發出來的作用。
tatra deśāntara-prasthitasya iva yānam āśrayo draṣṭavyaḥ / pañcānāṃ vijñāna-kāyānāṃ sahāyārthika-vat sahāyāḥ/ karaṇiya-vad ālambanaṃ / sva-śakti-vat tat karma / aparaḥ paryāyaḥ / gṛhasthasya gṛhavad eṣām āśrayo draṣṭavyaḥ / bhogavad ālambanaṃ / dāsī-dāsādivat sahāyāḥ / vyavasāyavat karma // yogācāra-bhūmau pañca-vijñāna-kāya-samprayuktā bhūmiḥ prathamā samāptā //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云何意地?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解]五識身相應地己經說明。什麼是意地?這個意地也是有五個相貌,應該知道。哪五個相貌呢?就是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mano-bhūmiḥ katamā /sāpi pañcabhir ākārair draṣṭavyā / svabhāvata āśrayata ālambanataḥ sahāyataḥ karmataś ca //
1.自性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
[解]什麼是意的自性?謂心、意、識。
1)什麼是心?有二義,第一,是集起,就是前七轉識與境界接觸的時候,一切的活動的相貌,第八阿賴耶識都把它收藏起來,成為種子,所以叫做集。種子,再現起一切法的形相。第二,是種種的意思,就是把種種的活動的相貌都能夠收集起來,收集起來以後,又能夠現起種種的分別。
2)什麼是意?有二義,第一,是思量。恒審思量這個阿阿賴耶識是我,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這四種煩惱相應。無有間斷,叫做恒。思惟很深刻,叫做審。第二,是依止。前一剎那識滅掉,為後一剎那的識生起的依止處。
3)什麼是識?了別。對色、聲、香、味、觸、法有所了別,又引起種種的分別心。
sva-bhāvaḥ katamaḥ / yac cittaṃ mano vijñānaṃ //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解]a)什麼是一切種子?無量無邊的種子,就是無量無邊的分別心,熏習阿賴耶識,儲藏成種子。能現起諸法的功能,叫做種子。
b)心是什麼?就是無量無邊的功能所隨逐,不相分離。種子和心不相捨離,常隨逐它
c)什麼是依止性?就是住處。一切種子所隨逐,所居住的地方,就叫做心。
d)什麼是所隨依附依止性?一切種子所隨依附依止性,與前句有不同。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指有漏種子說,就是生死凡夫,從無始劫來虛妄分別心,所造成的雜染的種子的住處。阿賴耶識者,雜染種子的住處。這句所隨依附性,就是無漏的種子,本來就有,本俱的無漏種子。但是有的眾生有,有的眾生沒有。有無漏種子,也是隨逐心。
e)什麼是依附?無漏種子是對治阿賴耶識,能消滅阿賴耶識,和阿賴耶識不是同一種性,不是同一個性格。所以,它是暫時的依附在阿賴耶識裏面,依附在心裏面。無漏種子將來要依止無垢識。佛的清淨心,是一切無漏的種子的居住處。所以這個雜染心,是無漏種子所隨逐的地方,所依附的地方,所依止的地方。
f)心有這樣功能,它是有漏種子、無漏種子的居住處,第一個涵義。第二,體能執受。心的體,能夠執受眼、耳、鼻、舌、身這前五根,使令它變成一個活潑的生命體,所以叫能執受。這個廣大、現量的無分別的明了性,能夠執持地、水、火、風,使令它能組成五淨色根,使令它有感覺,它有這個作用。
g)異熟所攝。它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在凡夫的時候,有漏的惡業或是善業,把它現出來。在因地的善、惡業,是有善、惡的分別。得果報的時候,是沒有善、惡,不善、不惡的明了性,所以是異。熟,是變異而熟、異時而熟。或者是前一生,或者前多生的善、惡業,得到這一生阿賴耶識的現行,叫做異時而熟。所攝,是屬於異熟。所以,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的這個心性,就是已經成就果報的阿賴耶識。若是在因地,名為一切種子識。在果的時候,叫做異熟識,就是阿賴耶識。
cittaṃ katamat / yat sarva bījopagatam āśraya bhāvopagatam āśraya bhāva niṣṭam upādātṛ vipāka saṃgṛhītam ālaya-vijñānaṃ //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解]什麼是意?就是沒有間斷,一直是這樣的活動,所以恒行,就是第七末那意。六識的體性,叫做身。六識體的無間滅的意,就是前一念識滅,為後一念識生起的依止處,叫做無間滅意。過去的時候就叫做意,在現在的時候就叫做識,未來的名心。只是在時間上有分別,過去就名之為意。識是什麼?就是已經出現在前,了別所緣境界。
manaḥ katamat / yat ṣaṇṇām api vijñāna-kāyānām anantar-aniruddhaṃ kliṣṭaṃ ca mano yan nityam a-vidyātma-drapty-asmi-māna-tṛṣṇā-lakṣaṇaiś caturbhiḥ kleśaiḥ samprayuktaṃ // vijñānaṃ katamat / yad ālambana- vijñaptau pratyupasthitaṃ //
2.所依
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解]意地的自性,說到心、意、識,就是第六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都包括在內。這裏說到所依,也應該是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都有等無間依,就是自己這個識的前一剎那識過去,就是等無間依,所以叫做意。若是單說第六識,就是它的前一剎那識滅去,就是它的依,就叫做意。什麼是種子依?就是它的生起要有種子才可以,像前面五識相應地說的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若是末那識,也是由種子才能出現剎那剎那的末那識。阿賴耶識,就是前七轉識,從無始劫來熏習它,成為種子。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manantarāś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ḥ pūrvavad eva / sarva-bījakam ālaya-vijñānaṃ //
3.所緣
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解]a)心、意、識的所緣是什麼呢?一切法,都是心、意、識的所緣,如其心、意、識所適合的,就是它所緣。如果是第六識呢?前五識所緣,第六識也能緣。前五識所不能緣,它也能緣。所以乃至到第八識所變現的一切,它都能緣,所以是非常廣大。若是第七識末那識呢?緣第八識的見分,就是阿賴耶識的明了性,無分別的明了性,緣慮那個境界執之為我。同時阿賴耶識裏面種子,它也是能緣的。若是阿賴耶識能緣眼、耳、鼻、舌、身,山河大地,乃至它本身裏面所受熏一切種子,它都是能緣慮。但是阿賴耶識不緣心法。
b)什麼是不共於前五識的所緣?前五識不能緣心法,但是心、意、識是能緣。所緣慮的境界是什麼呢?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這是心、意、識所緣的境界。
c)受的時候,接觸到一切境界,或者感覺到苦,或者感覺到快樂,或者是不苦不樂。想,就是內心認識一切法的相貌。行蘊,就是有目地的行為。
d)無為,沒有生滅變化。
e)無見無對色,就是眼所不能見,沒有障礙的色法,就是意根所緣的色法。如定自在所生色,大威德三摩地所變現的一切的色法。大威德三摩地,就是佛菩薩在三昧裏面所變現出來的一切境界,這一切色法都屬於無見無對色。或是凡夫的第六識,思惟所見過的一切的色法,這種色法眼識也不能見,也還是無障礙。無見無對色,主要是指有神通的聖人的境界。
f)六內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淨色根。意識對於自己的淨色根,也是不能見,第八識才可以見。前面說受、想、行蘊,沒有說識蘊,就含攝在六內處。
g)及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裏邊無量無邊的種子,都是所緣。一般人第六識,不能緣一切種子,第八識才能緣。根據《攝大乘論》的意思,第七識也能緣。
ālambanaṃ katamat / sarva-dharma ālambanaṃ / kevalaṃ tu vedanā- skandhaḥ saṃjñā-skandhaḥ saṃskāra-skandho 'saṃskṛtaṃ cānidarśanama- pratighaṃ ca rūpaṃ ṣaḍ-āyatanaṃ sarva-bījāni ca //
4.助伴
彼助伴者,謂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貪、恚、無明、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同一所緣,非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
[解]幫助心、意、識,一起活動的心所有法是什麼呢?
1)作意、觸、受、想、思,這是遍行心所。只要有心就一定有這樣的心所有法,普遍一切心行,都有這種心所有法。
2)欲、勝解、念、定、慧,這是別境心所,特別的境界才有這樣的心理作用。
a)欲是什麼意思?有歡喜的事情,希望成就,就採取行動,做那件事,所以叫做欲。
b)勝解是什麼意思?對於某一種事情、學問、道理,有強有力的認識,有深刻的認識,不可移轉,不可以改變。
c)念是什麼意思?自己曾經經過的事情,能夠很分明的記憶不忘。
d)三摩地,就是等持,對於所觀察的境界,心能夠專注而不散亂,安住在所緣境界。
e)慧,是對於所觀察的境界,能夠很正確的、很深入的抉擇,決斷而沒有疑問。定和慧,都是在所觀察的境界上說。勝解,通於散、也通於定。阿賴耶識是無分別的境界,但是它有作意、觸、受、想、思,可見非常微細。但欲、勝解、念、定、慧,就沒有。
3)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十一個善心所。
4)貪、恚、癡、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這是染污的心所。貪、恚、癡、慢、見、疑,這六個是根本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一共有十個心所,加無慚、無愧,邪欲、邪勝解,二十染污的心所。
5)惡作、睡眠、尋、伺,是不定心所。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惡。識是無記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惡。與善心所在一起活動,就是善,所以叫做相應善。信、慚愧、無貪、無瞋這些善心所,叫做自性善,本身就是好東西。貪、恚、癡、慢、見、疑,這些本身就是壞東西,自性是惡。前面這麼多類的善心所、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和染污的心所、不定的心所這些類,和識同時在一起合作心所有法,有五十三個,這就是助伴的心所。阿賴耶識,只有五個心所,就是遍行心所。第六識是具足一切的心所,一切心所它都有。前五識才有三十六個心所。第七識具足觸、作意、受、想、思,但是別境心所只有一個慧。它有四個煩惱的心所:我執、我見、我愛、我慢這四個心所,還有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這些心所。成佛以後,每一個識,眼識乃至到阿賴耶識,乃至到無垢識,都是二十一個心所。就是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這是十個。再加上十一個善心所,就是二十一個心所。俱有怎麼講呢?同一所緣的境界,這麼多的心所有法和心王在一起,都是緣一個境界。但是這麼多的心所,有不同的相貌。所緣的境界是一個,但是能緣的相貌就不同。同在一個時間內,大家都在活動,可是不同形相。每一個都從它自己的種子生起。相應怎麼講呢?每一個心所和心王,彼此都我同你相應,你同我相應,我同你合,你也同我合。每一個心所都是有能緣的行相,也有所緣的境界,有等無間依、種子依、俱有依。
sahāyaḥ katamaḥ / tad yathā / manas-kāraḥ sparśo vedanā saṃjñā cetanā chando 'dhimokṣaḥ smṛtiḥ samādhiḥ prajñā śraddhā hrīr apatrāpyam alobho 'dveṣo 'moho vīryaṃ prastrabdhir apramāda upekṣāhiṃsā rāgaḥ pratigho 'vidyā māno draṣṭir vicikitsā krodha upanāho mrakṣaḥ pradāśa īrṣyā mātsaryaṃ māyā śāṭhyaṃ mado vihiṃsa ahrīkya man-apatrāpyaṃ styānam auddhatyam āśraddhaṃya kausīdyaṃ pramādo muṣita-smṛtita adhikṣepo 'samprajanyaṃ kaukṛtyam iddhaṃ vitarko vicāraś ca ity evaṃ-bhāgīyāḥ saha-bhū-sampreyuktāś caitasā dharmāḥ sahāya ity ucyante ekālambanā anekākārāḥ saha-bhuva ekaika-vṛttayaḥ svabīja-niyatāḥ samprayuktāḥ sākārāḥ sālambanāḥ sāśrayāḥ //
5.作業
5.1.約通相辨
彼作業者,謂能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復能取愛、非愛果。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解]什麼是彼識的活動?
1)就是識能了別它自家的境界,做它的所緣,這是第一個活動。
2)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第六意識,或者是說第七識、第八識,但是主要還是說第六意識或是一剎那的了別,尋求之後,就改變。或是相續了別,就是一剎那、一剎那的相續下來,表示第六意識它有興趣,心裏面沒有散亂,尋求之後,繼續尋求、決定、染淨這樣就一剎那、一剎那相續下來。相續的明了分別所緣境界。
3)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
a)轉,就是活動,剎那間的變動,就是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相貌。
b)隨轉,第六識可以繼續的活動。或是說前五識隨著它活動,前五識一剎那間的活動,接著第六識開始活動,前五識隨著它活動。所以轉、隨轉,通於前五識,也是第六識。譬如第六識在對所緣境決定以後,就有染淨。決定以前,還是屬於無記。到染淨的時候,不是善、就是惡,不是染污、就是清淨。這個時候也會相續下去,相續下去,也是隨轉。或者說前五識在一剎那間的活動以後,第六識隨著尋求、決定、染淨、等流,也可以叫隨轉。前五識叫轉,第六識叫隨轉。或者說是第六識是轉,前五識是隨轉。
c)在隨轉的時候,能發出來活動,通過身、口,表現於外的行為,或者是清淨,就是一切善法,或者是不清淨的一切染污法的活動。業,就是活動。
4)復能取愛、非愛果。第六識能取得可愛的果報,或者不可愛的果報。若在因地的時候,能發出來清淨的業。在果的時候,能取得可愛的果報。若在因地的時候,有不淨的業力。在果的時候,就有非愛的果報取得。在取果的時候也是第六識,前五識也隨著,造業的時候是它,受果報也是它。
5)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a)第六識,乃至到第八識,能夠作主活動,別的識就是前五識,由它的引發才能夠有行動。等於說由第六識的作意心所,來警覺前五識去活動。
b)第六識能為因。譬如說尋求、決定、染淨之後,就能發出來等流識身,就是前五識隨著它相似、相續,或者是染污,或者是清淨。
karma katamat / sva-para-viṣayālambana-vijñaptiḥ prathamaṃ karma / punaḥ svasāmānya-lakṣaṇa-vijñaptiḥ / punar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a- kāla-vijñaptiḥ / punaḥ kṣaṇa-prabandha-vijñaptiḥ / punaḥ pravartanānu- vartanā śuddhāśuddh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karmaṇāṃ ca / punar iṣṭāniṣṭa- phala-parigrahas tad anyeṣāṃ ca vijñāna-kāyānāṃ tad dhetu niṣyanda samutthāpanā //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眼是內入處,世尊略說不廣分別,云何眼是內入處?」
佛告彼比丘:
「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耳、鼻、舌、身內入處亦如是說。」
復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意是內入處,不廣分別,云何意是內入處?」
佛告比丘: 「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復問: 「如世尊說色外入處,世尊略說不廣分別,云何世尊色外入處?」
佛告比丘: 「色外入處,若色四大造,可見,有對,是名色是外入處。」
復白佛言: 「世尊說聲是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聲是外入處?」
佛告比丘: 「若聲四大造,不可見,有對。如聲,香、味亦如是。」
復問: 「世尊說觸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觸外入處?」
佛告比丘: 「觸外入處者,謂: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是名觸外入處。」
復問: 「世尊說法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法外入處?」
佛告比丘: 「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瑜伽師地論卷一
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
[解]什麼是眼識的自己的體性呢?以眼根為所依,以色為了別的境界,這樣的明了性,叫做眼識的自性。
cakṣur-vijñānaṃ katamat / yā cakṣur-āśrayā rūpa-prativijñaptiḥ //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解]1)什麼是彼所依?眼識不能夠獨自的存在發生作用,要有一個憑借,要有一個住處。它的住處是誰呢?就是俱有依。什麼是俱有依呢?就是和它同時的活動,同時的存在,叫做俱有依。它活動的時候,一定它所依靠的這個東西和它同時存在,不然的話它不能活動。眼識有的時候生起作用,有的時候它不起作用。但是眼根是一直相續不斷地存在。俱有依,是增上緣,一個有強大力量,就是眼根,眼根對它幫助的力量很大。眼根若壞,眼識就沒有辦法生起,所以眼根是很重要。
2)什麼是等無間依?就是眼識的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的眼識才能生起。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中間沒有間隔。所以,後一剎那的眼識的生起,依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做依止。等無間依,就是意。意有二個解釋:一個是依止義,一個是思量義。現在是指依止義。俱有依,是同時。等無間依,是前後。
3)什麼是種子依?種子依,就是因緣。眼識的生起,要有眼識的種子現行,眼識才能活動。種子,是剎那剎那,所以眼識也是剎那剎那。種子依,以種子為所依,種子是什麼呢?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
a)什麼是一切種子?內心裏面有各式各樣的分別,都是由種子變現,若是沒有種子,不會有那樣的心理作用。譬如阿羅漢,愛煩惱、見煩惱滅掉,心裏清淨,就不會再有欲的分別心。沒有種子,貪、瞋、癡煩惱就不能活動。有這樣的煩惱現行,就是因為有種子。種子是無量無邊,所以稱為一切種子。
b)什麼是執受所依?所依,就是身體。眼、耳、鼻、舌、身是為阿賴耶識所執受,所以,是一個活的生命體。若不執受,就變成死屍。若執受,就有覺受。受,就是有感覺。執,就是阿賴耶識與身體同在,有執持他的力量。
c)什麼是異熟所攝阿賴耶識?誰能執受所依?就是異熟所攝的阿賴耶識。異熟,就是變異而熟。阿賴耶識的現起,是由善、惡的業力。善業、惡業是因,阿賴耶識是果。因中有善、惡,到結果的時候只是無記,所以叫做異。或是異時而熟,善、惡是在前一生,現在這一生,不同的時間才成熟,叫異時而熟,也是變異而熟,逐漸的變異才成熟。屬於這樣一類的是誰呢?就是阿賴耶識,就是一切種子識。一切種子,就在阿賴耶識裏面,阿賴耶識裏面有無量無邊的種子。所以,眼識的生起,不能自己獨自的生起,要依靠另外的力量,就叫做所依。眼識的生起,要依靠三種力量,第一個就是俱有依,第二個是等無間依,第三個是種子依。
cakṣur-vijñānasya āśrayaḥ katamaḥ / cakṣuḥ sahabhūrāśrayaḥ / manaḥ samanantara āśrayaḥ / sarva-bījakam-āśrayopādātṛ-vipāka-saṃgṛhītam ālaya-vijñānaṃ bījāśrayaḥ /
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眼,是色。餘,非色。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
[解]這樣三依簡略說是兩種所依,就是一個是色,就是物質。一個沒有色。眼是色,就是眼識所依止的眼根。眼根,就是能發眼識的根,是色法組成。其餘的等無間依和種子依,這兩種依不是物質組成。
1)什麼叫做眼?眼識所依止的眼根,是怎麼成就呢?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為何稱為大?因為它是非常廣大,它的作用非常廣大。種,是因的意思。它又是種、它又是大,故名為大種。如大山、大地、大海,都是四大種所創造,所以稱之為是大。大山、大海、大地,由四大種才能夠增長、才能夠成就,所以稱之為種。眼根也是地、水、火、風所創造。這樣四大種所造的眼根,是眼識的依止處,這樣的地、水、火、風的色法,是特別的清淨,特別微妙的一種物質。這樣的眼根,我們不能見到它。
a)什麼是有對?對,是礙的意思。在這裏有三種礙,就是障礙的有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
b)什麼是障凝有對?譬如牆是地、水、火、風,身體也是地、水、火、風,想從這裏過去,不可以,它有障礙,這叫做障礙有對。同在一時、同在一處都是有障礙。什麼是境界有對?譬如眼只能在色,在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這些色,才是眼的境界,眼在那上面活動,能發生作用,叫做境界有對。眼識在那個地方能夠拘礙。如果耳在形色上,就沒有這種作用,不能拘礙耳。眼對色來說,色是眼的境界,聲音對耳來說,聲音是耳的境界,這叫做境界有對。
c)什麼是所緣有對?所緣,對心法來說,眼識在色的境界上,它能夠緣慮。眼對一切的形色,也能夠發生作用,但是不能緣,因為眼根是物質,不是心法,不能緣慮。能緣慮的是心法,眼識也是心,眼識對色法有緣的作用,所以叫做所緣有對。總之,五個淨色根,是無見、有對,就包括障礙有對、境界有對。因為四大種所造的淨色,它是物質,所以有障礙,而又是境界有對,但不是心法,所以不是所緣有對。
2)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這裏的意,是依止的意思。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是後一剎那生起的條件,所以叫做等無間依。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到阿賴耶識,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生滅的這樣。
3)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無始劫以來,就歡喜愛煩惱、見煩惱,或者我執、法執的熏習,這些戲論的熏習,就在阿賴耶識裏面有了因,有了一種功能,就生出來無量無邊的種子。
a)一切種子識,就是所有的眼識、耳識、鼻識乃至意識,都是要有種子才能生起,所以是很多很多,剎那剎那的要依靠種子,是無量無邊。這樣的種子識從那裏來?從無始以來,一直來到現在,心裏面就是愛樂、味著戲論,愛什麼,就被什麼綁住。
b)什麼是戲論呢?心裏面所思惟分別的事情,語言上所表達的事情,身、口、意這一切的事情,不能引義,能引無義。能引無義,不能引義,就叫做戲論。義是什麼呢?就是所希求的事情,沒有罪過,有功德的事情,叫做義。無義,就是能令有罪、苦惱的事情,能引出這種事情。就是身、口、意所做的事情,不能引義,能引無義,這些都叫做戲論。究竟來說是指什麼說呢?就是一個我執、一個法執,就是這兩類。在生滅變化的色、受、想、行、識上面,執著有一個沒有生滅變化的我。用我為基礎,說話,做事,這都能引無義,不能引義,所以這就是一個戲論。第二個戲論,執著一切都是真實,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一切識,這些十八界,一切的境界,凡一念分別心所面對的一切境界,都認為是真實,都認為是很美,就起貪、瞋、癡的煩惱在這上面活動。
c)什麼是熏習?樂著戲論的結果,就叫做熏習。阿賴耶識能受轉識的影響,受他的熏習。轉識,就是前七識,前七識都有所緣境,在所緣境上貪、瞋、癡的活動,就熏習阿賴耶識。受前七轉識的熏習,阿賴耶識裏面就有種子,種子就是功能,能生出來前七轉識。
d)什麼是一切種子異熟識?所以一切種子是從那裏來?就是日常生活中來,自己創造。前生熏習過那個種子,現在遇見因緣,這種子就發生作用,在心理上就是歡喜。這個種子,就是儲藏在異熟識裏邊。現在眼識要生起,要依靠以前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的眼識種子。
tad etad abhisamasya dvividha āśrayo bhavati / rūpī ca arūpī ca / tatra cakṣū rūpī / tad anyo 'rūpī cakṣuḥ katamat / catvāri mahā-bhūtāny-upādāya cakṣur-vijñāna-saṃ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aḥ katamat / yac cakṣurvijñānasya-anantarātītaṃ vijñānaṃ // sarva-bījakaṃ vijñānaṃ katamat /pūrvakaṃ prapañca-rati-hetum upādāya yaḥ sarvabījako vipāko nirvṛttaḥ//
彼所緣者,謂色。有見,有對。此復多種,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
[解]緣,是緣慮,觀察、思惟,叫做緣。什麼是眼識的所緣呢?就是形色、顯色,這些色法。它是眼根,眼識的境界,所以就是有見,發出見的作用。若是聲音,發不出來眼識的作用。因為什麼呢?它不是眼識的境界,發不出作用來。也是有對,就是所緣有對,它是眼識所緣慮。有見有對的色,還是有很多種類,不是一種。簡略的說,歸成一類一類,就有三種色法,顯色、形色、表色。
cakṣur-vijñānasya ālambanaṃ katamat / yad rūpaṃ sanidarśanaṃ sapraptigaṃ /tat punar anekavidhaṃ / samāsato varṇṇaḥ saṃsthānaṃ vijñaptiś ca //
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 。形色者,謂長、短、方、圓、麤、細、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
[解]1)顯色是什麼呢?就是青色的、是黃色的,是紅色的,或是白色的。光、影、明、闇。光和明有什麼不同呢?太陽發出來的叫做光。或者月亮、星辰,或者是燈,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寶珠,發出來的叫做明。影和暗有什麼不同呢?太陽的光照在樹上面,或者是照在一道牆上面,現出來影。其他的色法在影裏面還能顯現出來,就叫做影。若其他的色法在影裏面看不見,就叫做暗。淡一點的就叫做影。重一點,就叫做暗。雲、煙、塵、霧。雲,若在地面上,就是霧。飄到高空,就叫做雲。或者是下過雨,太陽出來一照的時候,水蒸氣多,就是霧。空一顯色是什麼呢?就是太陽出來,我們向高空上看,或者說是碧綠、碧色、或者說是青色,就叫做空一顯色。迥色,也就是空一顯色。高空的叫做空一顯色。眼睛平平的看去,遠遠的看去,就叫做迥色。一共列出來十三個色。顯,很顯著的顯現出來。
2)形色是什麼呢?長、短、方、圓,粗、細。粗者,大也。細,就是小一點。正,就是整齊。不整齊就叫不正。高、下色。
3)表色是什麼是呢?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內心思想,表現在行動、表現在語言,由外發的身語,就知道內心所思惟,叫做表色。取、捨、屈、伸。手去拿東西叫取,或者放棄。或者是身體的屈、伸。或者身體在行,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這樣一切表現於外的色法,就是內心的境界。因為外面的身語,自己是不能動,一定是心先動,才表現在身語上,所以這叫做表色。表,表示內心的活動,內心的活動表現在外面,叫做表色。
varṇṇaḥ katamaḥ / tad yathā nīlaṃ pītaṃ lohitam avadātaṃ chāyātapa āloko 'ndha-kāram abhraṃ dhūmo rajo mahikā nabhaś ca ekavarṇṇaṃ // saṃsthānaṃ katamat / tad yathā dīrghaṃ hrasvaṃ vṛttaṃ parimaṇḍalam aṇu-sthūlaṃ śātaṃ viśātaṃ unnatam avanataṃ // vijñaptiḥ katamā / tad yathā ādānaṃ nikṣepaṇaṃ samiñjitaṃ sthānaṃ niṣadyā āśayyābhikramo 'tikrama ity e[ka]vam ādiḥ //
又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形色者,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表色者,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差別生,或即於此處變異生,是名表色。
[解]1)為什麼叫顯色呢?安立這個名字什麼原因呢?就是顏色非常的顯著,非常的明顯。是眼識所活動的地方,所以叫做顯色。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都是非常顯著,所以叫做顯色。
2)為什麼叫形色?若是色法的積集,就是組識成就,是長的形相、短的形相等。而長短方圓等形相,是由人的分別,說這是長、這是短,這是不決定。對短就說長,對長就說短。對這短就說它是長,對另外更長,就說它是短,所以這是一個分別相。
3)為什麼叫表色?由內心的活動表現在外邊的相貌,叫做表色。也就是這因緣積集的色法,相續地生滅。一切色法的變化,雖然也有其它的原因,主要是心,心在變化,色就在變化。所以心動是變異的一個原因。心改變主意,原來的心所指揮而現出來的形相停下來,不繼續重復的顯現出來,轉到另外一個地方。所以外面的色法,隨著心的變異就變異。或者是沒有間斷的把它做完。或者中間停下來,不做這件事,過一段時間才繼續的把這件事做完。這件事或者在距離近地方,或者遠的地方,有種種不同的表色現出來。或者就在原來的地方有變化,這叫做表色。
api khalu varṇṇaḥ katamaḥ / yo rūpa-nibhaś cakṣur-vijñāna-gocaraḥ // saṃsthānaṃ katamat / yo rūpa-pracayo dīrghādi-paricchedākāraḥ // vijñaptiḥ katamā / tasya eva pracitasya rūpasya utpanna-nirddhasya vaīrodhikena kāraṇena janma-deśe ca anutpattis tad-anya-deśe ca nirantare sāntare vā sannikṛṣṭe viprakṛṣṭe vā tasminn eva vā deśe avikṛatotpattir vijñaptir ity ucyate //
又顯色者,謂光、明等差別。形色者,謂長、短等積集差別。表色者,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如是一切顯、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
[解]又顯色者,有光影、明暗,各式各樣的差別,這是顯色的差別。形色者,長、短、方、圓這也是有差別。表色的差別是什麼呢?業用,就是心動,發生作用。以心動為依,身相有轉動的差別。或者是行、住、坐、臥,或者是取、捨、屈、伸等等差別。像前面所說,一切的顯色、一切的形色、一切的表色,這麼多的色法是眼所行、眼境界。眼根能在這裏旅行,在這裏遊曆。它是眼的境界,眼能夠領取這個境界。這是眼根說。眼識所行、眼識境界,這是說識,要依根為所依,以境為所緣。現在這麼多的色法,是眼識所行的境界,是眼所旅行的範圍,是眼識所領取的境界。眼識所緣,是眼識在這裏才能有緣慮的作用。顯色、形色、表色,不但是眼根、眼識,同時也是意識所行的地方,意識相應的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所緣的有顯色的名的差別,有形色的名,有表色的名的不同。
tatra varṇṇa ābhāvabhāsa iti paryāyāḥ // saṃsthānaṃ pracayo dīrghaṃ hrasvam ity evam ādayaḥ paryayāḥ // vijñaptiḥ karma kriyā ceṣṭehā parispanda iti paryāyāḥ //sarvāsāṃ varṇṇa-saṃsthāna-vijñaptīnāṃ cakṣur-gocara[ś-cakṣur-viṣaya]ś-cakṣur-vijñāna-gocara[ś-cakṣur-vijñāna-viṣaya]ś- cakṣur-vijñāna-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
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似色顯現 。
[解]又即此顯、形、表這種色法,復有三種不同。就是若好的顯色、若惡的顯色,令人不高興,丑陋的顯色。若俱異顯色,也不是好、也不是惡。分別是好、不好,第六意識才會分別,眼、眼識是不會分別。什麼是似色顯現呢?這一切的色法都是阿賴耶識的變現。眼識和意識緣慮的這個色法,和阿賴耶識所顯現的色法是相似。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一切法,都是如化如幻,依他起。但是意識要去緣慮,就變成遍計執,都認為都是真實,但是和阿賴耶識所變現的有點相似。
punas tad eva su-varṇṇaṃ vā dur-varṇṇaṃ vā tad-ubhayāntara-sthāyi vā varṇṇa-nibhaṃ /
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又彼諸法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又彼一切,各各從自種子而生。
[解]彼眼識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獨地活動,還有幫助它活動的事情。誰是它的助伴呢?
1)與彼眼識同時存在,就是俱有。隨順它,幫助它做事情,叫做相應。這些助伴,叫做心所有法。為什麼叫心所有法?因為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所以叫心所有法。恒依心起,一切時,一切處,心所有法一定依心而起,以心為依,才能生起。與心相應,生起來以後,隨順眼識的活動,與它是和合。繫屬於心,歸它統領,不是獨自活動。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究竟指什麼?就是作意、觸、受、想、思這五遍行心所。作意,就是警覺。警覺應起的心法,到境界那裏去注意,這樣的作用叫做作意。觸,作意警覺它,注意,就和境界接觸,叫做觸。受,就是有感覺,有各式各樣的感覺。想,就是取得所緣境的相貌,認識外面的境界。思,就是有動作,認識以後,本身有意志的行動叫做思。為什稱為遍行心所?遍,就是普遍,所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第八阿賴耶識都有這種心所法,所以叫做遍行。眼識還有其他同時有,相應的諸心所有法,也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的事情也是很多。這麼多的心所有法,為眼識的助伴,在所緣境上活動。
2)又彼助伴的這麼多心所有法,和眼識是同一所緣,所緣的境界是無差別,都是緣慮阿賴耶識所變的顯、形、表色。可是緣慮的時候,各式各樣的心所的相貌還是不一樣的。所緣的境界是一樣,但心所在活動的時候,每一個心所的能緣的行相是不同。什麼是行相?行,就是能緣慮的心行。在所緣境上,能緣慮的作用叫做行。因為能慮的心各式各樣,所緣慮的相也不同。行相,可以說行,就是相,也可以說行,不是相。相,是所緣慮。行,是能緣慮。本來是阿賴耶識所變,是同一所緣,可是經過緣慮以後就不同,是同一所緣,非一行相。雖然不是同一行相,可是大家是和合,互相隨順,一個一個的在這活動,合作的相貌是這樣。
3)又彼心王和心所,這麼多的心法,每一個每一個,各各的從他自己過去熏習的種子生起。心一活動,就熏習成種子。這個種子就是再生起的一個力量。
sahāyaḥ katamaḥ / tat-sahabhū-samprayuktāś caitasā dharmāḥ / tad yathā / manaskāraḥ sparśo vedanā saṃjña cetana iti / ye 'ty anye cakṣur-vijñānena sahabhū-samprayuktāś caitasā dharmās te punar ekālambanā anekākārāḥ sahabhuvaś ca eka ekavṛttayaś ca / sarve ca svabījān nirjātāḥ samprayuktāḥ sākārāḥ sālambanāḥ sāśrayāḥ //
彼作業者,當知有六種。謂唯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唯了別自相。唯了別現在。唯一剎那了別。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
[解]彼眼識做什麼事情,當知有有六種事情。
1)就是唯獨能了別自境所緣,明了一樣一樣,都是屬於它自己這一部分的境界,是它所緣慮,這就是第一件事。
2)唯獨能了別自相。自相,是對共相說,譬如緣燈的光,光是白的,一了別就完成,這就叫自相,這是現量境界。共相是什麼呢?光是剎那剎那滅,是無常。無常和其他如牆壁、聲音,一切都有無常相,就叫共相。自相,這個是白,眼識只是能明了那個白的自相,不能知共相。
3)唯獨能了別現在。現在的一剎那,能了別。
4)唯獨一剎那。現在只是一剎那,眼識就停下來。
5)眼識的活動,不能夠自主,隨意識的命令活動,所以叫做隨意識轉,隨第六意識的活動,才能活動。怎麼叫做隨意識轉呢?隨善染轉,就是第六意識,有時候善,有時候染污的活動,而眼識就隨順意識活動,所以它也有善、有染。但是在初一剎那的時候,還不能說善、染。因為第六意識能發動有目地的行動,就是業。它有的時候發出善業,有時候發出惡業。眼識,也隨著意識的意思活動,所以叫做隨發業轉。
6)意識有善、染,就是煩惱。發業,是煩惱的活動,是業。取愛非愛果,就是苦,惑業苦。因為第六識發業的時候,眼識也隨著發業,隨順著行動,所以受果報的時候,它也有它一份。眼識也能得到可愛的果報,得到不可愛的果報。如果是染污,造種種罪惡的事情,跑到三惡道,就取得一個不可愛的果報的眼睛。如果是隨順第六意識做善業,取果的時候,在人天的世界,取得一個可愛的眼睛。這是眼識的第六個業。
karma katamat / tat ṣaḍ-vidhaṃ draṣṭvyaṃ / āditas tāvat sva-viṣayālambana-vijñaptiḥ karma / punaḥ sva-lakṣaṇa-vijñaptiḥ / punar vartamāna kāla vijñaptiḥ / punar eka-kṣaṇa vijñaptiḥ/ punar dvābhyām ākārābhyāṃ mano-vijñānānuvṛttiḥ / kuśala-kliṣṭānuvṛttiś ca karma-samutthānānuvṛttiś ca / punar iṣṭān-iṣṭa-phala-parigrahaḥ ṣaṣṭḥaṃ karma //
云何耳識自性?謂依耳了別聲。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耳。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耳,謂四大種所造耳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解]什麼是耳識的自性?就是以耳根為依止處,了別聲音,了別的作用,就是耳識。根明利,識也就明利,如果根不明利,識也就不明利。什麼是彼耳識的所依?耳根是耳識的俱有依,一定是同時有。耳根若壞,耳識就不行。等無間依,就是意。種子依,就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耳根是什麼呢?為四大種所造,是耳識所依止的淨色,是無見、有對。因為耳根有聞的作用,而沒有見的作用,所以是無見。它也是有對,障礙有對、境界有對。意是什麼呢?耳識無間滅的過去識,就是耳識的等無間依。種子依和前面也是一樣,一切種子識為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屬於耳識這一部份。
śrotra-vijñānaṃ katamat / yā śrotrāśrayā śabda-prativijñaptiḥ /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ha-bhūr-āśrayaḥ śrotraṃ / samanantara āś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s tad eva sarva-bījakam ālaya vijñānaṃ // śrotraṃ katamat /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śrotra-vijñāna-san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o-vījayoḥ pūrvavad vibhāgaḥ //
彼所緣者,謂聲,無見、有對。此復多種,如螺貝聲、大小鼓聲、舞聲、歌聲、諸音樂聲、俳戲叫聲、女聲、男聲、風林等聲、明了聲、不明了聲、有義聲、無義聲、下中上聲、江河等聲、鬥諍諠雜聲、受持演說聲、論義決擇聲。如是等類,有眾多聲。
[解]耳識所緣的是什麼呢?聲是它的所緣。聲音,眼不能在這裏活動,所以叫無見。有對,聲音也是有障礙。小的聲音,被大的聲音障礙住。太遠,聲音就不行。所緣的聲音有許多種類,螺的貝,能夠發出聲音。大小鼓的聲音。舞的聲音。歌的聲音,還有諸音樂的聲音。俳戲叫聲,俳就是戲,做種種的戲,或是種種的聲音。女人的聲音。男聲。風林等等的聲音。聲音上能表達意義,叫明了聲。不明了聲,沒有意義表示出來。聖人會說出來甚深的道理,是有義聲。凡夫說的都是戲論,無義聲。下聲,就是三惡道的眾生發出來的聲音。中聲,人發出來聲音。天上的人發出來的聲音,叫做上聲。江、河、鳥獸所發出的聲音。斗諍的喧雜的聲音。佛教徒受持經、律、論,為人講說的聲音。大家討論佛法的時候,深一層的認識法相,又抉擇的這種聲音。如是等類,聲音是很多。
ālambanaṃ katamat / śabdā anekavidhā anidarśanāḥ sapratighāḥ /tad yathā śaṅkha-śabdaḥ paṭaha-śabdo bherī-śabdo mṛdaṅga-śabḍo nṛtya-śabdo gīta-śabdo vādita-śabda āḍambara-śabdaḥ strī-śabdaḥ purūṣa-śabdo vāyu-vanas-pati-śabdo vyakto 'vyaktaḥ sārthako nir-arthakaḥ parītto ṃadhya ucco nadī-śabdaḥ kalakala-śabda uddeśa-svādhyāya-deśanā- sāṅkaṭhya-vinirṇaya-śabda ity evaṃbhāgīyā bahavaḥ śabdāḥ //
此略三種,謂因執受大種聲 、因不執受大種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初,唯內緣聲。次,唯外緣聲。後,內、外緣聲。此復三種,謂可意聲、不可意聲、俱相違聲。
[解]把前面說的那麼多的聲音,歸納成重要的三種。哪三種呢?因執受大種而發出來的聲音,就是依賴執受大種而發出來的聲音。執受什麼意思呢?就是阿賴耶識有力量,執持它,就會生出來覺受,生出來感覺。若沒有阿賴耶識的執,就沒有感覺。阿賴耶識執受的地、水、火、風這大種發出來的聲音,叫做因執受大種聲。就是有情發出來的聲音。阿賴耶識沒有執受它,就是外面的無情的山河大地,發出來的聲音,就是不執受大種發出來的聲音。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也是執受、也是不執受,這樣的地、水、火、風發出來的聲音。第一個因執受大種聲是什麼聲音呢?唯獨是內聲,身體裏面的因緣發出來的聲音。第二個因不執受大種聲,唯獨是指身外之物裏邊的因緣,發出來的聲音,像風聲、水聲、火聲、樹林子裏面發出的聲音。最後一個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就是內身和外物合起來發出來的聲音。譬如彈琴,琴是無情物,人來彈,就發出聲音,叫做內外緣聲。此復三種,就是有的可意,令人歡喜的聲音,有不可意的聲音。俱相違聲,也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
sa punar upātta-mahā-bhūta-hetuko 'nupātta-mahā-bhūta-hetuka upāttānupātta-mahā-bhūta-hetukaśca / tatra prathamo yo 'dhyātma-pratyaya eva / dvitīyo yo bāhya-pratyaya eva / tṛtīyo yo bāhyādhyātma-pratyaya eva// sa punar mānāpiko-'mānāpikas tad ubhaya-viparītaś ca //
又復聲者,謂鳴、音、詞、吼、表彰語等差別之名。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識所行,耳識境界,耳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眼識應知。
[解]又聲音指什麼說的呢?鳴,鳥發出來的聲音。吼,或者是獸發出來聲音,或者人憤怒大叫。音,或者音樂的聲音,或者眾多的聲音同時的發作,叫做音。聲,一個人所發出來的聲音,或者一種音樂的聲音。詞,或者是人說話的聲音,裏面有意。表彰語等,或者是人說話,表達內心裏面的事情,叫做語。自言自語,叫做語。若和別人共同談話,就叫做言。或者是自己說話叫做言。和別人共同說話叫做語,各式各樣解釋。總而言之,耳識所緣的聲音,可以有不同名字,來表示聲音的不同,表示聲音的相貌。不管是什麼聲音,只要是聲音,就是耳根的活動範圍,耳根能在那上活動。為什麼呢?因為耳和它相契合,是相應的境界。耳識,以耳根為所依止,了別聲音,在聲音上活動,能知道聲音裏面的差別。聲音是耳識的境界。耳識,在聲音上能夠緣慮。聲音是耳根、耳識的所行境界,耳識的所緣,同時也是意識所活動的地方,意識也是與它相應,也能了別。意識境界,只是了別一下而已,等到知道這個聲音的內容是怎麼一回事,就變成意識所緣。也可以說意識境界,是無分別。意識所緣,是有分別。耳識在活動的時候,不是單獨的活動,有幫助他,為他作伴的一些心所有法,這是助伴。還有業,就是在一起所做的事情。助伴和業,和眼識是一樣。
tatra śabdo ghopaḥ svaro niruktir nādo vāñ-vijñaptir iti paryāyaḥ // śrotra-gocaraḥ śrotra-viṣayaḥ śrotra-vijñāna-gocaraḥ śrotra-vijñāna-viṣayaḥ śrotra vijñān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sahāyaḥ karma ca cakṣuṛ-vijñāna-vad veditavyaṃ //
云何鼻識自性?謂依鼻了別香。彼所依者,俱有依,謂鼻。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鼻,謂四大種所造,鼻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解]什麼是鼻識的自性?謂依鼻了別香。彼鼻識的所依,就是和它同時存在,是它所依賴,也就是它的住處。就是鼻根,鼻根是鼻識的所依。等無間依是什麼呢?意是它的等無間依。種子依是什麼呢?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鼻是指什麼呢?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創造,它是鼻識的依止處。鼻識所依止的四大種所造,是清淨的地、水、火、風,是精微的色法,無見有對。等無間滅意和種子依,像前面的眼識、耳識是一樣,沒有差別。
ghrāṇa-vijñānaṃ katamat / yā ghrāṇāśrayā gandha-prativijñaptiḥ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ha-bhūr-āśrayo ghrāṇaṃ / samanantara ās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s tad eva sarvabījakam ālaya-vijñānaṃ // ghrāṇaṃ katamat / yac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ghrāṇa-vijñāna-saṃ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o-bījayoḥ pūrvavad vibhāgaḥ //
彼所緣者,謂香,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鼻所嗅知根、莖、華、葉、果實之香。如是等類,有眾多香。
[解]鼻識所緣的是什麼呢?就是香,是無見、有對,不能用眼識去見,是障礙有對。這個所緣也是很多種,哪幾種呢?按人的意識來分別,有的是好、有的不好。有的是平等香,也不是好、也不是不好。總而言之,就是鼻根所嗅到,鼻識所知道,就是這些物質的根、莖、華、葉、果實的香。根、莖、華、葉、果實之香,是有很多種類,有眾多香。
ālambanaṃ katamat / gandhā anekavidhā anidarśanāḥ sapratighāḥ sugandhā vā durgandhā vā samagandhā vā ghrānīyās tad yathā mūla-gandhaḥ sāra-gandhaḥ patra-gandhaḥ puṣpa-gandhaḥ phalagandha ity evam ādayo bahavo gandhāḥ //
又香者,謂鼻所聞,鼻所取,鼻所嗅等差別之名。是鼻所行、鼻境界,鼻識所行、鼻識境界、鼻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解]香,就是鼻根所聞的香。鼻所取,就等於是境界。鼻它有這種功能,能取香。鼻根能嗅香,是好香、是壞香等等不同的名字。是鼻所行的境,所行的範圍,鼻所嗅的境界,鼻識所行的範圍,鼻識所行的境界,鼻識所明了的境界。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tatra gandho ghrāṇīyo jighraṇīya āghrātavya ity evam ādayaḥ paryāyāh // ghrāṇa-gocaro ghrāṇa-viṣayo ghraṇa-vijñāna-gocaro ghraṇa-vijñāna-viṣayo ghrāna-vijñān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 sahāyaḥ karma ca pūrvavad veditavyaṃ //
云何舌識自性?謂依舌了別味。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舌。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舌,謂四大種所造,舌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解]什麼是舌識的自性?謂依舌了別味。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舌。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舌根,謂四大種所造的,是舌識所依的淨色,也是無見有對。舌識的等無間滅意,和阿賴耶識的一切種子,如前面所分別。
jihvā-vijñānaṃ katamat /yā jihvāśrayā rasa-prativijñaptiḥ//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ha-bhūr-āśrayo jihvā / samanantara āś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s tad eva sarva-bījakam ālaya-vijñānaṃ // jihvā katamā / yaś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jihvā-vijñāna-san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o-bījayoḥ pūrva-vad vibhāgaḥ //
彼所緣者,謂味,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苦、酢、辛、甘、鹹、淡,可意、不可意、若捨處所,舌所嘗。又味者,謂應嘗、應吞、應噉、應飲、應舐、應吮、應受用,如是等差別之名。
[解]舌識所緣的就是味,也是無見、有對。它是這麼多的種類,苦、酢、辛、甘、鹹、淡,可意、不可意。捨處所,捨就是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處所,就是境界,就是味。味就是個處所。在處所上,棄捨可意、不可意,沒有這種分別,叫捨。總而言之,是舌所嘗。又味,就是嘗一嘗它是什麼味道,叫做嘗。應吞,一下子就咽下去,叫做吞。應啖,要細細的嚼一嚼,叫做啖。應飲,就像飲水那麼飲。應舐,就是用舌頭舔一下子。應吮,是用口來吸,叫做吮。總而言之,是領受以後,在身體裏面會發生作用,對身體有益。如是等差別的名字。
ālambanaṃ katamat / rasā an-eka-vidhā a-nidarśanāḥ sa-pratighāḥ / te punas tiktāmla-kaṭu-kaṣāya-lavaṇa-madhurā mānāpikā vā āmānāpikā vā upekṣā-sthānīyāḥ svādanīyāḥ / tatra rasaḥ svādayitavyo`bhyavahartavyo bhojyaṃ peyaṃ lehyaṃ cūṣyam upabhogyam iti paryāyāḥ //
是舌所行,舌境界;舌識所行,舌識境界,舌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解]是舌根所行的範圍,是舌的境界,是舌識所行、舌識境界、舌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jihvā-gocaro jihvā-viṣayo jihvā-vijñāna-gocaro jihvā-vijñāna-viṣayo jihvā-vijñān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 sahāyaḥ karma ca pūrvavad veditavyaṃ //
云何身識自性?謂依身了別觸。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身。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身,謂四大種所造,身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解]什麼是身識的自性?謂依身了別觸。身識的所依,俱有依,就是身根。等無間依是什麼呢?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身根,謂四大種所造,是身識所依的淨色,是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kāya-vijñānaṃ katamat / yā kāyāśrayā spraṣṭavya-prativijñaptiḥ //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ha-bhūr-āśrayaḥ kāyaḥ / samanantarāś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s tad eva sarva-bījakam ālaya-vijñānaṃ// kāyaḥ katamaḥ / yaś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kāya-vijñāna-saṃniśrayo rūpa-prasādo 'nidarśanaḥ sa-pratighaḥ // mano-bījayoḥ pūrva-vad vibhāgaḥ//
彼所緣者,謂觸,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地、水、火、風、輕性、重性、滑性、澀性、冷、飢、渴、飽、力、劣、緩、急、病、老、死、癢、悶、粘、疲、息、軟、怯、勇。如是等類,有眾多觸。此復三種,謂好觸、惡觸、捨處所觸,身所觸。
[解]身識以什麼為所緣呢?觸,是無見、有對。這個觸也有很多種不同。堅、濕、軟、動,這是身根、身識所觸對的境界。有輕、有重,也是身識所觸對的境界。滑、澀是相對。冷、饑、渴、飽。有力量,沒有力量。緊,不緊。病、老、死 。癢、悶、粘。疲倦,出、入息。軟,害怕,不害怕。這裏說到很多觸的境界。又把它歸納一下,有三種,謂好觸、惡觸、捨處所觸。
ālambanaṃ katamat / spraṣṭavyam an-eka-vidham a-nidarśanaṃ sa-pratighaṃ / tad yathā pṛthivy āpas tejo vāyur laghutvaṃ gurūtvaṃ ślakṣṇatvaṃ karkaśatvaṃ śītaṃ jighatsā pipāsā tṛptir balaṃ daurbalyaṃ vyādhir jarā maraṇaṃ kaṇḍūr mūrcchā picchilaṃ(?) śramo viśramo mṛdutvaṃ rjava(?) ity evaṃ-bhāgīyaṃ bahu-vidhaṃ spraṣṭavyaṃ // tat punaḥ su-saṃspaśaṃ vā dus-saṃspaśaṃ va upekṣā sthānīyaṃ vā sparśanīyaṃ//
又觸者,謂所摩、所觸,若硬、若軟、若動、若煖,如是等差別之名。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識所行,身識境界,身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解]又觸,所觸,觸只是碰一下。所摩,移動叫做摩。若硬、若軟。或者是動,或者是暖。如是等差別的名字,都叫做觸。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識所行、身識境界、身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tatra spraṣṭavyaṃ spṛśyaṃ sparśanīyaṃ svaraṃ dravaṃ calam uṣṇam ity ādayaḥ paryāyāḥ// kāya-gocaraḥ kāya-viṣayaḥ kāya-vijñāna-gocaraḥ kāya-vijñāna-viṣayaḥ kāya-vijñān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gocaro mano-vijñāna-viṣayo mano-vijñānālambana[m iti paryāyāḥ] // sahāyaḥ karma ca pūrva-vad veditavyaṃ //
復次,雖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識必不得生。要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解]復次,雖然眼根是正常活動,沒有壞。眼所緣的色也出現在面前。但是能生眼識的作意心所,若不動,眼識就不能生起。眼識的活動,第一個條件,要眼不壞。第二個條件,所緣的色現在前。能生的作意活動起來。所生之眼識,才能夠生起。像眼識的生起是這樣。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應知道也是這樣子,和眼識一樣。
tatra cakṣuḥ paribhinnaṃ bhavati / rūpam anābhāsagataṃ bhavati / na ca tajjo manaskāraḥ pratyupasthito bhavati / na tasya cakṣur-vijñānotpādo bhavati // yataś ca cakṣur aparibhinnaṃ bhavati / rūpam ābhāsagataṃ bhavati / taj jaś ca manaskāraḥ pratyupasthito bhavati / tatas taj jo 'sya cakṣur-vijñānasyotpādo bhavati // yathā cakṣur-vijñānam evaṃ 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vijñānāni draṣṭavyāni //
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而彼不由自分別力;乃至此意不趣餘境,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或善或染,相續而轉。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解]復次,從眼識的生起觀察,可以認識到有三種心生起。哪三心呢?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這三心可得。率爾,就是突然間接觸一種境界,不是先有意,這是率爾心。第二個是尋求,率爾心接觸境界的時候,對境界不大明了,就尋求、思惟、觀察是怎麼一回事情,叫做尋求。第三個是決定心,經過尋求的認識,最後明白是這樣子。率爾心,接觸到境界,這是眼識。尋求心和決定心,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決定以後,這時候或者有染污心生起,或者有清淨心生起。從染淨心以後,才有等流的眼識。等流,就是後與前是相等,叫做等。流,是相續。前一剎那是染污,後一剎那也是染污,剎那剎那都是染污,這叫做等流心。前一剎那是清淨心,後一剎那也是清淨心,再後一剎那也是清淨心,這也叫做等流心。染淨以後,才有或者是善,或者染污的眼識活動。眼識有善的眼識、有不善的眼識的生起。而彼眼識,不是由於自己有這樣的分別心,是善、是不善,本身不能。它是受到意識的的影響。第六意識決定染淨以後,有等流的善、或者不善。眼識也就隨著意識的善、不善,也就善、不善,不能自主。乃至,假設第六意識,沒有趣向別的境界,不轉移到別的境界。經過那麼長的時間,一直是在同一個境界上染淨、等流這樣的話,眼識和意識這兩個識,或者是善相續而轉、或者是染污相續而轉,這叫做等流心。如眼識的生起情況,由率爾乃至到等流,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應知也是和眼識一樣。也是率爾,就是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有率爾的情形。率爾以後,就有尋求、決定、染淨。尋求、決定就是第六意識。決定以後,就有染淨。意識一有染淨,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隨著就有染淨,也就相續的有染淨,就變成等流。
tatra cakṣur-vijñāna utpanne trīṇi cittāny upalabhyante yathā kramam aupanipātikaṃ paryeṣakaṃ niścitaṃ ca / tatra ca adyaṃ cakṣur-vijñānam eva / dvemano-vijñāne / tatra niścitāc cittāt paraṃ saṃkleśo vyavadānaṃ ca draṣṭavyaṃ / tatas tan naiṣyandikaṃ / cakṣur-vijñānam api kuśalākuśalaṃ pravarttate / na tu svavikalpavaśena/ tāvac ca dvayor mano-vijñāna-cakṣur- vijñānayoḥ kuśalatvaṃ vā kliṣṭatvaṃ yāvat tan mano na anyatra vikṣipyate // yathā cakṣur-vijñāna utpanna evaṃ yāvat kāya-vijñānaṃ veditavyaṃ //
復次,應觀五識所依,如往餘方者所乘。所緣如所為事。助伴如同侶。業如自功能。復有差別,應觀五識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緣如所受用。助伴如僕使等。業如作用。
[解]復次,應該觀察前五識的所依,俱有依、等無間依、種子依。這是識生起的依止處,就像一個人到另外的地方,他所坐的車,眼根是他坐的車。識的所緣,就是色、聲、香、味、觸,它所緣慮的境界,就像旅客到另一個地方,做所做的事。他所做的事,就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緣的境界。前五識緣所緣境的時候,還有助伴,這些心所有法幫助它緣慮所緣境,就像往餘方做事,他也有伴侶。前五識在所緣境上所作的了別業,或者一剎那的了別自相。這些了別的功能,就像往餘方者,在他所做的事情上,發出種種的能力,做那件事。五識的自性就用那個人做譬喻。還有不同的譬喻,應觀察五識的依止處,就像居家的人,所住的家。根,就是識所居住的地方。五識的所緣境,就像居家的人所受用的境界。五識都有心所有法,助伴就像居家的人做事的時候,還有仆幫助他做事情。五識發出來的業,就像主人和僕使做事情的時候發出來的作用。
tatra deśāntara-prasthitasya iva yānam āśrayo draṣṭavyaḥ / pañcānāṃ vijñāna-kāyānāṃ sahāyārthika-vat sahāyāḥ/ karaṇiya-vad ālambanaṃ / sva-śakti-vat tat karma / aparaḥ paryāyaḥ / gṛhasthasya gṛhavad eṣām āśrayo draṣṭavyaḥ / bhogavad ālambanaṃ / dāsī-dāsādivat sahāyāḥ / vyavasāyavat karma // yogācāra-bhūmau pañca-vijñāna-kāya-samprayuktā bhūmiḥ prathamā samāptā //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云何意地?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解]五識身相應地己經說明。什麼是意地?這個意地也是有五個相貌,應該知道。哪五個相貌呢?就是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mano-bhūmiḥ katamā /sāpi pañcabhir ākārair draṣṭavyā / svabhāvata āśrayata ālambanataḥ sahāyataḥ karmataś ca //
1.自性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
[解]什麼是意的自性?謂心、意、識。
1)什麼是心?有二義,第一,是集起,就是前七轉識與境界接觸的時候,一切的活動的相貌,第八阿賴耶識都把它收藏起來,成為種子,所以叫做集。種子,再現起一切法的形相。第二,是種種的意思,就是把種種的活動的相貌都能夠收集起來,收集起來以後,又能夠現起種種的分別。
2)什麼是意?有二義,第一,是思量。恒審思量這個阿阿賴耶識是我,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這四種煩惱相應。無有間斷,叫做恒。思惟很深刻,叫做審。第二,是依止。前一剎那識滅掉,為後一剎那的識生起的依止處。
3)什麼是識?了別。對色、聲、香、味、觸、法有所了別,又引起種種的分別心。
sva-bhāvaḥ katamaḥ / yac cittaṃ mano vijñānaṃ //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解]a)什麼是一切種子?無量無邊的種子,就是無量無邊的分別心,熏習阿賴耶識,儲藏成種子。能現起諸法的功能,叫做種子。
b)心是什麼?就是無量無邊的功能所隨逐,不相分離。種子和心不相捨離,常隨逐它
c)什麼是依止性?就是住處。一切種子所隨逐,所居住的地方,就叫做心。
d)什麼是所隨依附依止性?一切種子所隨依附依止性,與前句有不同。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指有漏種子說,就是生死凡夫,從無始劫來虛妄分別心,所造成的雜染的種子的住處。阿賴耶識者,雜染種子的住處。這句所隨依附性,就是無漏的種子,本來就有,本俱的無漏種子。但是有的眾生有,有的眾生沒有。有無漏種子,也是隨逐心。
e)什麼是依附?無漏種子是對治阿賴耶識,能消滅阿賴耶識,和阿賴耶識不是同一種性,不是同一個性格。所以,它是暫時的依附在阿賴耶識裏面,依附在心裏面。無漏種子將來要依止無垢識。佛的清淨心,是一切無漏的種子的居住處。所以這個雜染心,是無漏種子所隨逐的地方,所依附的地方,所依止的地方。
f)心有這樣功能,它是有漏種子、無漏種子的居住處,第一個涵義。第二,體能執受。心的體,能夠執受眼、耳、鼻、舌、身這前五根,使令它變成一個活潑的生命體,所以叫能執受。這個廣大、現量的無分別的明了性,能夠執持地、水、火、風,使令它能組成五淨色根,使令它有感覺,它有這個作用。
g)異熟所攝。它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在凡夫的時候,有漏的惡業或是善業,把它現出來。在因地的善、惡業,是有善、惡的分別。得果報的時候,是沒有善、惡,不善、不惡的明了性,所以是異。熟,是變異而熟、異時而熟。或者是前一生,或者前多生的善、惡業,得到這一生阿賴耶識的現行,叫做異時而熟。所攝,是屬於異熟。所以,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的這個心性,就是已經成就果報的阿賴耶識。若是在因地,名為一切種子識。在果的時候,叫做異熟識,就是阿賴耶識。
cittaṃ katamat / yat sarva bījopagatam āśraya bhāvopagatam āśraya bhāva niṣṭam upādātṛ vipāka saṃgṛhītam ālaya-vijñānaṃ //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解]什麼是意?就是沒有間斷,一直是這樣的活動,所以恒行,就是第七末那意。六識的體性,叫做身。六識體的無間滅的意,就是前一念識滅,為後一念識生起的依止處,叫做無間滅意。過去的時候就叫做意,在現在的時候就叫做識,未來的名心。只是在時間上有分別,過去就名之為意。識是什麼?就是已經出現在前,了別所緣境界。
manaḥ katamat / yat ṣaṇṇām api vijñāna-kāyānām anantar-aniruddhaṃ kliṣṭaṃ ca mano yan nityam a-vidyātma-drapty-asmi-māna-tṛṣṇā-lakṣaṇaiś caturbhiḥ kleśaiḥ samprayuktaṃ // vijñānaṃ katamat / yad ālambana- vijñaptau pratyupasthitaṃ //
2.所依
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解]意地的自性,說到心、意、識,就是第六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都包括在內。這裏說到所依,也應該是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都有等無間依,就是自己這個識的前一剎那識過去,就是等無間依,所以叫做意。若是單說第六識,就是它的前一剎那識滅去,就是它的依,就叫做意。什麼是種子依?就是它的生起要有種子才可以,像前面五識相應地說的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若是末那識,也是由種子才能出現剎那剎那的末那識。阿賴耶識,就是前七轉識,從無始劫來熏習它,成為種子。
āśrayaḥ katamaḥ / samanantarāśrayo manaḥ / bījāśrayaḥ pūrvavad eva / sarva-bījakam ālaya-vijñānaṃ //
3.所緣
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解]a)心、意、識的所緣是什麼呢?一切法,都是心、意、識的所緣,如其心、意、識所適合的,就是它所緣。如果是第六識呢?前五識所緣,第六識也能緣。前五識所不能緣,它也能緣。所以乃至到第八識所變現的一切,它都能緣,所以是非常廣大。若是第七識末那識呢?緣第八識的見分,就是阿賴耶識的明了性,無分別的明了性,緣慮那個境界執之為我。同時阿賴耶識裏面種子,它也是能緣的。若是阿賴耶識能緣眼、耳、鼻、舌、身,山河大地,乃至它本身裏面所受熏一切種子,它都是能緣慮。但是阿賴耶識不緣心法。
b)什麼是不共於前五識的所緣?前五識不能緣心法,但是心、意、識是能緣。所緣慮的境界是什麼呢?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這是心、意、識所緣的境界。
c)受的時候,接觸到一切境界,或者感覺到苦,或者感覺到快樂,或者是不苦不樂。想,就是內心認識一切法的相貌。行蘊,就是有目地的行為。
d)無為,沒有生滅變化。
e)無見無對色,就是眼所不能見,沒有障礙的色法,就是意根所緣的色法。如定自在所生色,大威德三摩地所變現的一切的色法。大威德三摩地,就是佛菩薩在三昧裏面所變現出來的一切境界,這一切色法都屬於無見無對色。或是凡夫的第六識,思惟所見過的一切的色法,這種色法眼識也不能見,也還是無障礙。無見無對色,主要是指有神通的聖人的境界。
f)六內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淨色根。意識對於自己的淨色根,也是不能見,第八識才可以見。前面說受、想、行蘊,沒有說識蘊,就含攝在六內處。
g)及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裏邊無量無邊的種子,都是所緣。一般人第六識,不能緣一切種子,第八識才能緣。根據《攝大乘論》的意思,第七識也能緣。
ālambanaṃ katamat / sarva-dharma ālambanaṃ / kevalaṃ tu vedanā- skandhaḥ saṃjñā-skandhaḥ saṃskāra-skandho 'saṃskṛtaṃ cānidarśanama- pratighaṃ ca rūpaṃ ṣaḍ-āyatanaṃ sarva-bījāni ca //
4.助伴
彼助伴者,謂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貪、恚、無明、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同一所緣,非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
[解]幫助心、意、識,一起活動的心所有法是什麼呢?
1)作意、觸、受、想、思,這是遍行心所。只要有心就一定有這樣的心所有法,普遍一切心行,都有這種心所有法。
2)欲、勝解、念、定、慧,這是別境心所,特別的境界才有這樣的心理作用。
a)欲是什麼意思?有歡喜的事情,希望成就,就採取行動,做那件事,所以叫做欲。
b)勝解是什麼意思?對於某一種事情、學問、道理,有強有力的認識,有深刻的認識,不可移轉,不可以改變。
c)念是什麼意思?自己曾經經過的事情,能夠很分明的記憶不忘。
d)三摩地,就是等持,對於所觀察的境界,心能夠專注而不散亂,安住在所緣境界。
e)慧,是對於所觀察的境界,能夠很正確的、很深入的抉擇,決斷而沒有疑問。定和慧,都是在所觀察的境界上說。勝解,通於散、也通於定。阿賴耶識是無分別的境界,但是它有作意、觸、受、想、思,可見非常微細。但欲、勝解、念、定、慧,就沒有。
3)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十一個善心所。
4)貪、恚、癡、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這是染污的心所。貪、恚、癡、慢、見、疑,這六個是根本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一共有十個心所,加無慚、無愧,邪欲、邪勝解,二十染污的心所。
5)惡作、睡眠、尋、伺,是不定心所。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惡。識是無記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惡。與善心所在一起活動,就是善,所以叫做相應善。信、慚愧、無貪、無瞋這些善心所,叫做自性善,本身就是好東西。貪、恚、癡、慢、見、疑,這些本身就是壞東西,自性是惡。前面這麼多類的善心所、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和染污的心所、不定的心所這些類,和識同時在一起合作心所有法,有五十三個,這就是助伴的心所。阿賴耶識,只有五個心所,就是遍行心所。第六識是具足一切的心所,一切心所它都有。前五識才有三十六個心所。第七識具足觸、作意、受、想、思,但是別境心所只有一個慧。它有四個煩惱的心所:我執、我見、我愛、我慢這四個心所,還有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這些心所。成佛以後,每一個識,眼識乃至到阿賴耶識,乃至到無垢識,都是二十一個心所。就是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這是十個。再加上十一個善心所,就是二十一個心所。俱有怎麼講呢?同一所緣的境界,這麼多的心所有法和心王在一起,都是緣一個境界。但是這麼多的心所,有不同的相貌。所緣的境界是一個,但是能緣的相貌就不同。同在一個時間內,大家都在活動,可是不同形相。每一個都從它自己的種子生起。相應怎麼講呢?每一個心所和心王,彼此都我同你相應,你同我相應,我同你合,你也同我合。每一個心所都是有能緣的行相,也有所緣的境界,有等無間依、種子依、俱有依。
sahāyaḥ katamaḥ / tad yathā / manas-kāraḥ sparśo vedanā saṃjñā cetanā chando 'dhimokṣaḥ smṛtiḥ samādhiḥ prajñā śraddhā hrīr apatrāpyam alobho 'dveṣo 'moho vīryaṃ prastrabdhir apramāda upekṣāhiṃsā rāgaḥ pratigho 'vidyā māno draṣṭir vicikitsā krodha upanāho mrakṣaḥ pradāśa īrṣyā mātsaryaṃ māyā śāṭhyaṃ mado vihiṃsa ahrīkya man-apatrāpyaṃ styānam auddhatyam āśraddhaṃya kausīdyaṃ pramādo muṣita-smṛtita adhikṣepo 'samprajanyaṃ kaukṛtyam iddhaṃ vitarko vicāraś ca ity evaṃ-bhāgīyāḥ saha-bhū-sampreyuktāś caitasā dharmāḥ sahāya ity ucyante ekālambanā anekākārāḥ saha-bhuva ekaika-vṛttayaḥ svabīja-niyatāḥ samprayuktāḥ sākārāḥ sālambanāḥ sāśrayāḥ //
5.作業
5.1.約通相辨
彼作業者,謂能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復能取愛、非愛果。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解]什麼是彼識的活動?
1)就是識能了別它自家的境界,做它的所緣,這是第一個活動。
2)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第六意識,或者是說第七識、第八識,但是主要還是說第六意識或是一剎那的了別,尋求之後,就改變。或是相續了別,就是一剎那、一剎那的相續下來,表示第六意識它有興趣,心裏面沒有散亂,尋求之後,繼續尋求、決定、染淨這樣就一剎那、一剎那相續下來。相續的明了分別所緣境界。
3)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
a)轉,就是活動,剎那間的變動,就是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相貌。
b)隨轉,第六識可以繼續的活動。或是說前五識隨著它活動,前五識一剎那間的活動,接著第六識開始活動,前五識隨著它活動。所以轉、隨轉,通於前五識,也是第六識。譬如第六識在對所緣境決定以後,就有染淨。決定以前,還是屬於無記。到染淨的時候,不是善、就是惡,不是染污、就是清淨。這個時候也會相續下去,相續下去,也是隨轉。或者說前五識在一剎那間的活動以後,第六識隨著尋求、決定、染淨、等流,也可以叫隨轉。前五識叫轉,第六識叫隨轉。或者說是第六識是轉,前五識是隨轉。
c)在隨轉的時候,能發出來活動,通過身、口,表現於外的行為,或者是清淨,就是一切善法,或者是不清淨的一切染污法的活動。業,就是活動。
4)復能取愛、非愛果。第六識能取得可愛的果報,或者不可愛的果報。若在因地的時候,能發出來清淨的業。在果的時候,能取得可愛的果報。若在因地的時候,有不淨的業力。在果的時候,就有非愛的果報取得。在取果的時候也是第六識,前五識也隨著,造業的時候是它,受果報也是它。
5)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a)第六識,乃至到第八識,能夠作主活動,別的識就是前五識,由它的引發才能夠有行動。等於說由第六識的作意心所,來警覺前五識去活動。
b)第六識能為因。譬如說尋求、決定、染淨之後,就能發出來等流識身,就是前五識隨著它相似、相續,或者是染污,或者是清淨。
karma katamat / sva-para-viṣayālambana-vijñaptiḥ prathamaṃ karma / punaḥ svasāmānya-lakṣaṇa-vijñaptiḥ / punar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a- kāla-vijñaptiḥ / punaḥ kṣaṇa-prabandha-vijñaptiḥ / punaḥ pravartanānu- vartanā śuddhāśuddh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karmaṇāṃ ca / punar iṣṭāniṣṭa- phala-parigrahas tad anyeṣāṃ ca vijñāna-kāyānāṃ tad dhetu niṣyanda samutthāpanā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