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3.靜慮解脫等持業智力
5.3.1.3.1.說靜慮等
有四靜慮有八解脫。即由如是靜慮解脫,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隨所樂事,皆能成辦。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時、當知說名等持等至。
[解]1)有四靜慮有八解脫。
1-在眾生的世界,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這三個世界,現在說四靜慮是色界的功德,色界的功德大略的分別就是這四種靜慮。
2-有八解脫,四靜慮通於佛教徒,也通於非佛教徒,都有可能學習這種業力。八解脫,這是佛教徒已經成就色界的四靜慮,也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這樣的人相信佛法以後,修八解脫;解脫四靜慮、四空定的繫縛;解脫四靜慮、四空定的污染,得阿羅漢道。
3-他修四靜慮成功,修八解脫這個法門他也成功。由於他成功四靜慮,由於他成功八解脫,他心有堪能,他心有能力,他身體不要動,就是心一動,這事情就作好。他的心有力量,外面的事情不能威脅他,他心是自在的。隨他歡喜的事情他就能成就。
catvāri
dhyānāni. aṣṭau vimokṣāḥ. dhyāna-vimokṣaiḥ
karmaṇya-cetasaś ceto-vaśi-prāptasya yathepsitasyārthasya
prasiddhaye
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時,當知說名等持等至。
[解]2)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修禪定的所緣境,有的是以地為所緣境,地、水、有火作所緣境、有風,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這都是色類。色類差別三摩地,各式各樣的差別為所緣境。
1-沒有所緣境,你不可以修禪定的。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數數憶念所緣境,它就容易得定,它就不散亂。不散亂就容易得定。你若是憶念所緣境的時候,心就在所緣境這裡安住不動,不念就沒有所緣境,沒有所緣境是不能得定的。
2-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的時候,那個時候可以或者叫等持,或者叫等至。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也可以叫等持,也可以叫等至。若說空、無相、無願名為三摩地,就和四靜慮,四空定又不一樣,等持不是等至。
3-等持,等是平等的意思。怎麼樣叫平等呢?也不昏沉,也不妄想,也不掉舉,也不昏沉,這叫作等。而等怎麼來呢?由持來,你要攝持你的心,叫它不要昏沉,也不要散亂,就是得定,所以這等持,就是得定。
4-等至,至就是長時的修行,達到等的境界,也是定。詳細的分別,等持通於散亂,沒得定的人也可能一剎那,幾剎那安住這裡不動,也可以名之為等持。等至,一定是得到色界四禪,得到四空定,才叫等至,也通於無想定。等持不通於無想定。
a)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等者:謂隨彼彼有色有情差別定心所起諸所緣相,即此所說三摩地相,由是說名等持等至。謂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是此所說等持差別。又如八勝處三摩缽底及十遍處三摩缽底一分,是此所說等至差別。如是一切有色諸定,皆此等持等至所攝應知。
a1)隨順彼彼,就是一個一個的,一位禪師一位禪師,或者是色界天上的人,一位一位的,成就的禪定彼此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做差別定心。所現起的所緣相,就是入定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假設說彼此相同都是初禪,但是所緣境不一樣,譬如說用火做所緣境,或者是用水做所緣境,要入定的時候,你一定緣所緣境,就叫做差別定心所起諸所緣相,這句話就是這裡所說的三摩地相,三摩地相就是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就是由你所緣境的三摩地相,說名為等持,說名為等至。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都可以名之為等持,也都可以說是等至。
a2)三摩地相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如有尋有伺這個三摩地,就是初禪。初禪和二禪之間的三摩地叫做無尋唯伺。二禪以上乃至到非非想定,都可以名之為無尋無伺三摩地。舉這個例子,就是這裡所說等持的差別。
a3)前面說是等持的差別,這下面說是八勝處,就是地水火風和青黃赤白。八勝處修成了,就名之為三摩缽底,名之為等至。十遍處就是八勝處再加上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這叫做三摩缽底。這只是說是三摩缽底的一分,還有其他的三摩缽底,是此所說等至差別。前面所說的如是一切有色諸定,還有有色諸定,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這都是有色,皆此等持等至所攝的,都屬於這一類的等至。
yā
tasya tad-anurūpasya samādheḥ samāpadyanatā. tā
samādhi-samāpattir ity ucyate.
如說世尊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如其定心,大光普照一切梵世妙音說法,但聞其聲,都無所見。乃至廣說。
[解]3)如經上說,佛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成就三摩地,成就三摩缽底。
1-隨此色類三摩地,隨順色類,就是以色為所緣境的,色其中有很多的種類,這樣成就三摩地的人。現在說佛隨此色類三摩地的相貌,而入定的時候,就是以地水火風為所緣境,以青黃赤白為所緣境,入定時就是要現出這個相來。
2-入定以後是寂然不動的境界,所以叫做如其定心。如其定心成就以後,就放出來青黃赤白的光明。這個光明普遍的照耀一切的梵世間,梵世間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梵世間。光明普照之後,還發出來微妙的音聲宣揚佛法。其他的人只是聽聞說法的音聲,完全不能看見什麼形相,只是聽見法音。佛入定放大光明,還有詳細的情形,要廣博的說,現在就不說。
yathocyate
ca Bhagavāṃs tad-rūpaṃ samādhiṃ samāpannaḥ. yathā
samāhite citte sarvo Brahma-loka udāreṇāvabhāsena sphuṭo
babhūva. bhāṣitasya cāsya śabdaḥ śrūyate. na cainaṃ
kaścit paśyatīti vistaraḥ.
如是如來隨欲顯示彼彼事義,或共世間不共世間,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速疾能辦。
[解]4)前面是引佛語,所以前文叫做如是,前面這一段文這是佛的境界。隨順佛自己的想法,來顯示各式各樣的事情,各式各樣的道理。顯示出來的事,顯示出來的義,或者是通於世間的,世間也有這個義。或者說不共於世間,世間是沒有這個境界,所以有共與不共的差別。佛隨此色類三摩地相入定的時候,很速疾的就能成就。
evaṃ
tathāgataḥ yaṃ-yam evārthaṃ prasādhayitu-kāmo
loka-sādhāraṇam asādhāraṇaṃ vā. sa tad-rūpaṃ samādhiṃ
samāpadya laghu-laghv eva prasādhayati.
當知此中,即由靜慮解脫勢力,心得自在。心自在故;依止於心,隨所樂事,一切成辦。齊此名為修靜慮者一切所作。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如來於此靜慮所作一切種類,皆如實知;是故唯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解]5)應該知道這裡說的禪定的事情,是說佛的境界,就是由於佛的四靜慮、八解脫的力量,他的心是很自在的,沒有其他的力量能威脅佛的。因為佛陀很自在的成就靜慮解脫的勢力,所以他的心是很自在的,依止佛的靜慮解脫的心的力量,隨所歡喜的事情一切都可以成就,你想要成就這件事就能成就。到此為止,這是成就色界四靜慮的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是這樣子。除這裡所說的,另外沒有再超過這個境界,也不可能會增加多少。佛陀對於前面所說的四靜慮所做的一切事情,一切事情有各式各樣的情形。說是眾生傷害眾生的事情,眾生想要利益眾生的事情,或者修行人有什麼事情,這一切種類,佛陀能夠如其真實的情況而能了知的,是故唯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tatra
dhyāna-vimokṣābhyāṃ citta-vaśitayā ca
cittādhīna-sarvepsitartha-samṛddhiḥ. etāvac ca
sarva-dhyāyināṃ karaṇīyaṃ.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tac
caitad dhyāyi-karaṇīyaṃ sarvākāraṃ tathāgatānāṃ.
tasmād dh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aya evocyaṃte.
5.3.1.3.2.說得彼智
又若略說此靜慮等有二雜染。一者、為得所未得中障礙雜染。謂無方便善巧加行,及以諸蓋隨一現行。二者、已得所應得中自地雜染。謂煩惱纏及以隨眠。如是清淨,復有四種。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解]1)又若略說,這一科並不是重覆,是說得到這樣的智慧。
1-此靜慮等有二種不清淨的事情,第一種雜染是什麼事情?為得所未得中,就是沒有成就色界的四靜慮,但是我想要成就,叫得所未得,為了成就所未成就的四靜慮。怎麼叫做沒成就呢?就是有障礙,障礙就是雜染。我想要成就初禪,只是有這個願望,不能夠說是想要得四靜慮,立刻就成就,中間有障礙。
2-什麼叫做障礙雜染呢?就是沒有得色界四靜慮,若想要成就需要有方便善巧加行。方便就是方法,善巧的智慧,那個方法就是善巧的智慧的行動,加行就是行動,知道怎麼樣能得初禪,方法你知道。現在無方便善巧加行,你沒有這個方法,沒有這個智慧成就初禪,這就是障礙雜染。
3-及以諸蓋就是五種蓋,蓋其實就是障礙,五種障礙,第一種是貪欲蓋、第二是瞋恚蓋、第三睡眠蓋、第四掉悔蓋、第五是疑蓋。這五種蓋隨那一種顯現出來,就是雜染,就是障礙。沒有成就色界四禪的人,有這二種障礙:一個是不知道怎麼得到色界四禪,沒有方法,沒有智慧;第二有五種蓋,就是有這二種雜染。
4-第二種,他成就方便善巧,努力的學習禪定成功。已得,就是已經成就色界四禪。已得所應得,色界四禪是應該成就的,他事實上也是成就。自地雜染,成就以後,你成就的色界四靜慮裡面,就在這境界裡面也還有雜染,還有不清淨。這個不清淨是什麼呢?謂煩惱纏及以隨眠。煩惱就是成就色界四靜慮以後,對於所成就的四靜慮有愛,愛著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愛、見、慢、無明,有這麼多的染污。纏,是煩惱出現的時候,煩惱纏繞著你的心,使令心不清淨叫做纏。及以隨眠,有的時候煩惱不現,但是它潛伏在你的心裡面,它隨逐你,不和你分開,在心裡面潛伏著。煩惱沒有活動的時候叫隨眠,活動的時候叫纏。
5-前面是說雜染,若說清淨,也是有四種不同。前面雜染有這麼多,沒得的時候,有二種雜染,已得的時候,也有二種雜染,加起來就是四種。現在若說清淨也還是有四種,這四種是哪四種呢?就和前面相違,就是不同於前面四種,你就應該知道清淨的相貌就是這樣。
a)如是清淨復有四種等者:前二雜染有四差別,如文可知。今說清淨與彼相違亦有四種,故作是說。
a1)前二雜染有四差別,像文所說的,我們可以明白,今說清淨與彼相違亦有四種,也就可以知道。沒成就或者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有四種雜染。若是佛教徒,他會在禪定裏修八解脫,修四念處,就把雜染消滅,消滅就變成清淨。所以也同樣有這四種不同。
eṣāṃ
punar dhyānādīnāṃ samāsato dvau saṃkleśau. aprāpteṣu
caiṣu prāptaye vibandha-saṃkleśaḥ. tad-yathānupāya-prayogo
nivaraṇānyatama-samudācāraś ca. prāpteṣu caiṣu
tad-bhūmikaṃ kleśa-paryavasthānam anuśayo vā. vyavadānaṃ
punaḥ dvi-vidham evaitad-viparyayeṇa veditavyaṃ.
又即如是諸靜慮等種種引發假立名字,隨其色類如應安立;是名建立。
[解]2)又,就是不同於前面,還有不同的意思。即如是諸靜慮等,就是色界的初靜慮,初禪叫初靜慮,第二禪也是靜慮,三、四也是靜慮,一共是四種靜慮等。
1-種種引發假立名字,初禪原來是沒有,現在我想有,就是要方便善巧,把它引發出來。引發,是說我們心裡面是有這種功德的,但是潛藏在那裡,要用功修行把它引發出來。怎麼引發呢?假立名字,佛陀在經論裏面說了,假立名字,本來一切法是沒有名字的,現在為了成就這個功德,要立出一個名字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是假立名字。
2-初禪裏要有尋伺的方法,尋伺是什麼?是修不淨觀。修不淨觀就是粗略的思惟就是尋,微細的思惟就叫做伺,這是安立的假名字。還有喜樂,成就色界初禪的時候,心裡面感覺到喜,感覺快樂。喜是第六識,第六識感覺到喜悅;樂是阿賴耶識,因為已經得到禪定,入定的時候,前五識不動。所以樂是指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來攝受轉識,有樂的感覺,是要比喜更微妙的境界。心一境性就是定。這樣,尋伺是成就初禪的方法,能對治欲界的欲煩惱。喜樂是得到的成就,成就初禪的時候,有喜樂的利益;心一境性就是初禪的體性,就是定,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不散亂,就是心一境性。假立出這麼多的名字,這樣修行,就把初禪引發出來。
3-二禪又立出來內等淨、也有喜、也有樂、也有心一境性,立出這個假名字,這樣修行也能成就二禪。初禪的時候,雖然不淨觀都修成了,但是還是要常常的修不淨觀。二禪的時候,就不修不淨觀,這時候心裡是清淨,所以叫內等淨。
4-三禪,假立的有捨、有正念、有正知、有樂、有心一境性,這是五支。三禪的時候,叫做捨,心裡面安住在捨,就是不要喜。不但是沒有尋伺,同時也沒有喜,不高興這個喜。正念,捨掉喜,心裡面沒有喜,心裡面還要覺知這個境界。念是明記不忘的意思,明記,明明了了的記之沒有喜的境界,叫做正念。正知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初開始得到三禪的時候,有可能會正念失掉,喜又出來,你要知道,知道還要把它除滅。樂,唯有微細、微妙的樂存在,也是心一境性。
4-第四禪也是有四支,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心一境性。第四禪捨清淨,初開始是不苦不樂。成就初禪的人,心裡面沒有憂,沒有憂愁的事情。第二禪除掉苦,第三禪是沒有喜,第四禪沒有樂。去掉尋、伺、喜、樂這些事情,第四禪心裡面也不苦也不樂。這樣沒有尋伺喜樂的境界,很明了現前叫做念清淨,這時候也是心一境性,也是在定裡邊。就是在這四種禪裡邊,假立種種的名字,就是說明四禪成就的方法。
5-隨其色類,隨其四禪的這些形相,因為是屬於色界四禪,不是無色界,所以就屬於色類。修行的時候,應該是在欲界。在欲界的人,感覺欲是苦,所以希望得到色界的禪定。如應安立,如其所應,那個法門應該這樣安立,佛陀就這樣立種種名字,這就叫做建立。建立有二個意思,一個佛陀安立法門的種種差別名相,這是建立;第二是自己按照法門去努力的修學成就,也叫做建立。
a)種種引發假立名字者:謂由種種假立名字,能正引發諸靜慮等故。
a1)列出來法門的差別相,可以這樣用功修行,引發出來諸靜慮等故,所以叫做建立。
teṣām
eva ca dhyānādīnām vicitrāṇām abhinirhṛtānāṃ
nāma-saṃketānurūpeṇa yathā-yoga-vyavasthitir vyavasthānam
ity ucyate.
又即如是諸靜慮等具證得已;後更勝進,修習圓滿,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是名清淨。
[解]3)這又不同於前一段所以叫做又。如是諸靜慮等,佛陀方便善巧所安立的色界四靜慮,這些法門安立好了。
1-具證得已,努力的修色界四禪,經過欲界定、未到地定、然後得到初禪。並且他很有恒心,不怕苦,不怕冷。圓滿的具足,就是四種禪都成就以後,他能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2-後更勝進,成就色界四禪以後,不停止他的修行,還更勝進,更有力量的向前進。修習圓滿,所成就的色界四靜慮,要繼續的修習,繼續的入、住、出。初禪入住出,二禪入住出,三禪、四禪也是入住出。繼續這樣修行,能夠使令所成就的色界四靜慮圓滿。怎麼叫做圓滿呢?得隨所欲,能夠隨你所欲的就能出現。什麼叫做得隨所欲呢?得無艱難,入定、住定、出定不感覺困難,隨你所欲想要入定,就能入,想要住也能住,想要出也能出。得無梗澀,就是入住出都沒有障礙,是名清淨。色界四靜慮成就達到這個程度,叫做清淨。
eṣām
eva dhyānādīnāṃ pratilabdhānām uttari yā bhāvanayā
paripūrir nikāma-lābhitā akṛcchrākisara-lābhitā. saiṣāṃ
viśuddhir ity ucyate.
如來於此如其未得,如其已得,於所得中若劣若勝,若彼假名,若彼所有增進邊際,如是一切皆如實知;故說如來普於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得無上智。
[解]4)佛對於色界四靜慮,如其最初的時候是沒得,後來是已得。於所得的四靜慮裡,初開始若劣,是不理想,雖然成就四靜慮,有的時候想要入定,有問題,入住出有問題所以叫做劣。若勝,最後是得自在。
1-若彼假名,所安立的四靜慮的假名字,初禪的假名字,二禪、三禪、四禪都有種種的假名字。
2-若彼所有增進邊際,若是那位修行者,要求所成就的四靜慮能夠圓滿,他繼續的要修習,一直的要入住出練習這個事情的。增進,他的力量就進步,增進到什麼邊際呢?就是得大自在。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就是到了邊際。
3-如是一切皆如實知,初開始想要成就色界四靜慮,乃至到最後增進的邊際,佛都真實的知道,而不會搞錯。
4-所以說佛普遍的對於一切有情,想要成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得無上的大智慧,知道你現在成就、沒成就,其中的邊際都是明明了了。
a)如其未得等者:此中未得,結顯前說障礙雜染。於所得中若劣,結顯前說自地雜染。若勝,結顯前說四種清淨。餘易可知。
a1)前面說的障礙雜染的意思就是未得。於所得中若劣,這句話結顯前說自地雜染。若勝,這句話結顯前說四種清淨。其他的容易明白。
tatra
yathā caiṣām aprāptir yathā ca prāptis teṣu ca yā ca hīnatā
yā praṇītatā yac caiṣāṃ nāma yā cotkarṣa-paryaṃtatā.
tat sarvaṃ prajānāti. tasmād etan niruttaraṃ tathāgatānāṃ
dh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jñāna-balam ity ucyate.
5.3.1.4.根勝劣智力
如所成熟修證圓滿信等五根,成軟中上;當知是名諸根勝劣。
[解]如所成熟的,成就而又特別的熟悉,成熟的是什麼呢?就是修證圓滿的信等五根。修是因,證是果。指什麼說的呢?指信等五根,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這五種善根都成就,而且非常圓滿。但是這裡邊成軟中上,就是信等五根還是有軟、有中、有上的差別,所以叫做諸根勝劣。
a)如所成熟等者: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名所成熟。〈成熟品〉說:住聲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住獨覺種性,於獨覺乘應可成熟。住佛種性,於無上乘應可成熟。今說如其聲聞獨覺及佛種性,信等五根有軟中上三種差別。依此建立諸根勝劣。
a1)應該成熟的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就是眾生,在生死裡流轉的人。這樣的人應該成就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所以叫做所成熟。
a2)〈成熟品〉說,住聲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安住在聲聞種性,就是這個人從久遠以來,他的種性是屬於聲聞乘的。從無始以來,他就是聲聞種性,就是可以得阿羅漢的,他有這種善根,生來就有這種功能。種就是因,生來就有的善根,不是薰修來的,本來就有這種善根,所以叫做種性。
a3)但是種性有三種差別,一種是聲聞種性,就是聽佛說法可以得阿羅漢,他本來是這個種性,所以他應該可以成就聲聞種性的信、進、念、定、慧。
a4)這個眾生本來就屬於獨覺種性,可以得辟支佛道,安住在獨覺種性。於獨覺乘的信、進、念、定、慧可以成熟的;若遇見因緣學習,就會成就獨覺種性的善根。
a5)這個眾生不是聲聞種性,也不是獨覺種性,他本來就有佛性,若遇見因緣,他可以修學聖道,可以得無上菩提,所以於無上乘應可成熟。
a6)今說如其聲聞獨覺及佛種性,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有軟、中、上的差別。軟、中、上是什麼意思?就是三種差別,依此建立諸根勝劣,就是軟是聲聞種性,中就是獨覺種性,上就是佛種性。
yathā-paripāka-samudāgamataḥ
śraddhādīnāṃ paṃcānām indriyāṇāṃ
mṛdu-madhyādhimātratā indriya-parāparatety ucyate.
5.3.1.5.種種勝解智力
若從他信以為其先,或觀諸法以為其先,成軟中上愛樂印解,當知是名種種勝解。
[解]1)這位佛教徒若從他信,若隨從別的人的教導,別的人的教授,他才能相信佛法。他最初,先就是最初,當初他來到佛法裡面來,他是這個情形。
2)或觀諸法以為其先,其先這句話,只是說你最初來到佛法裡面栽培善根的時候有這種情形,不是說永久是這樣。或者這位佛教徒來到佛法裡面來,雖然也可能聽別人的教授,但是主要是他自己內心的思惟。觀就是內心裡面思惟,思惟一切法的因緣所生,從這裡栽培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他最初是這樣子,主要是這樣子成就善根的,這就是和前面信為先就不一樣,這個根性就是有這個差別。
3)成軟中上愛樂印解,他成就的善根有軟、中、上的差別。愛樂就是信,或者是從別人,聽別人教授,或者是由別人教授,但是主要是自己思惟觀察而成就信、進、念、定、慧,所以愛樂就是信的意思。印解,就是你對於佛法的信心達到勝解的程度,就是很深入地信解佛法,而不動搖,叫做印,決定、不猶豫。
4)當知是名種種勝解,這就叫做種種勝解。而勝解也還有軟、中、上的不同,就是聲聞種性、獨覺種性、佛種性,也就是這樣叫軟、中、上。但是,聲聞與聲聞來比較,對比起來也有軟、中、上的不同,但是那個不同不是永久的。但是聲聞種性,和辟支佛種性,和佛種性的軟、中、上,這是永久是差別的。勝解這個地方,是說你現在學習佛法,成就勝解。前面的根勝劣智力是說過去,你過去你在佛法裡面成就的善根,是指過去,這兩種有一點差別。
para-śraddhā-pūrvā
dharma-vicāraṇā-pūrvā ca mṛdu-madhyādhimātrā ruciḥ
pratyavagamaḥ nānādhimuktikatety ucyate.
5.3.1.6.種種界智力
若廣建立種種種性,或諸聲聞所有種性,或諸獨覺所有種性,或諸如來所有種性,或有種種不定種性;或貪等行差別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當知此中名種種界。
[解]1)若廣博地開示,詳細地開示眾生在佛法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種性。
2)或諸聲聞所有種性,就是這個人的善根是屬於聲聞性的。
3)或諸獨覺所有種性,就是最後得聖道成就辟支佛的時候,是沒有老師,所以叫獨覺。
4)或諸如來所有種性,這是有大悲心,有大智慧的人,叫做如來所有種性。
5)或有種種不定種性,或是有各式各樣不定種性,就是這個人的心裡面,他的阿賴耶識裡面也有聲聞種性,也有獨覺種性,也有佛的種性,他有這麼多的差別的種性,他遇見什麼因緣,遇見聲聞種性教授的因緣,他就可以成為阿羅漢;他遇見辟支佛的教授的因緣,他可以成為辟支佛;若遇見大乘佛法的因緣,那他可能會成佛,所以他不是決定某一種性,所以叫做種種不定種性。
6)或貪等行差別道理,前面是說清淨的善法的功德,下面說是染污。這個眾生還有貪瞋癡等差別的行,行就是心。行者動也,是誰動?就是心動。貪也是心,瞋也是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心,都是心在動,貪心的動,瞋心的動,或者高慢心的動,是不一樣。
7)說貪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說瞋也是其中的一種,乃至到多說一切眾生有八十千行。十千就是一萬,八十千就是八萬,就是有八萬這麼多的差別,內心的活動有這麼多的差別。
8)當知此中名種種界,在這段文裡面就是種種界。這樣說,界是因的意思。這個聲聞種性也是因,獨覺種性也是因,如來種性也是因。貪等行也是因,但是屬於染污。就是有清淨的因,也有染污的因,都叫做種種界。佛對這件事通達無礙,所以叫種種界智力。
nānā-gotra-vyavasthānaṃ.
śrāvaka-pratyekabuddha-tathāgata-gotrāṇāṃ
rāgādi-carita-prabheda-nayena ca yāvad aśītiḥ
sattva-carita-sahasrāṇi nānā-dhātukatety ucyate.
5.3.1.7.遍趣行智力
若即如是諸趣入門隨順正行;如貪行者修不淨觀,如聲聞地已廣宣說,當知此等名遍趣行。
[解]1)若是前面這些有清淨種性,也有染污種性,各式各樣不同的眾生。
1-這些眾生來到佛法裡面來,他們修學聖道的法門是不一樣。諸趣入門,趣者進也,很多的進入到佛的第一義諦的門,就是從這個門能進入第一義諦,各有不同的門。
2-你能隨順佛陀的教導,能夠努力地如法地修行,就是隨順正行。譬如說貪欲心的活動特別多的人,他的趣入門是什麼呢?就是修不淨觀,修九種不淨,或者五種不淨,各式各樣的不淨觀。修不淨觀,這就是你開始來到佛法裡面修行的門;以此為門,你能夠入於第一義諦。若瞋行者,應該修慈悲觀,就是各有各的門。如聲聞地,已經廣博地宣說趣入門,各式各樣的門。當知此等名遍趣行,這一類的說法,這就叫做遍趣行。指一切眾生很多很多的趣入門,這是有差別;但是佛能普遍地通達這個趣行,有這樣的智慧。
teṣām
evāvatāra-mukhānurūpā pratipat tad-yathā rāga-caritānām
aśubhā vistareṇa tad-yathā śrāvaka-bhūmau sarvatra-gāminī
pratipad ity ucyate.
復有異門,謂趣一切五趣之行,當知此等名遍趣行。
[解]2)前面說諸趣入門,是入於佛法中的門。還有不同的門,是什麼呢?謂趣一切五趣之行,就是一切眾生到五趣裡邊去。五趣,就是三惡道,加上人、天。到人間來也有門,到天上去也有門,到三惡道去也有門,但是一切眾生也不完全都是一樣的,當知此等名遍趣行,這也叫做遍趣行。
aparaḥ
paryāyaḥ. sarvā paṃca-gati-gāminī pratipat sarvatra-gāminīty
ucyate.
復有異門,謂依種種黨類差別,更互相違,各各異見、異欲諍論,互相違背,諸外道類,即諸沙門或婆羅門所有諸行;或餘一切品類差別,此世他世無罪趣行;當知此等名遍趣行。如迦羅摩經等廣說。
[解]3)還有不同的門。
1-謂依種種黨類差別,黨就是朋黨,就是趣味相投,算是一伙人。有不同的思想,他們結為一黨,就是種種的黨類的差別。他們互相衝突,思想不一致。黨類的差別是什麼呢?各各不同的思想,就是各各異見。各各異欲,不同的所欲,他歡喜這個,他歡喜那個。異見,異欲,彼此有衝突就會有諍論。互相違背,我來傷害你,你傷害我。
2-諸外道類,就是在宗教裡面,除了佛法以外,就是外道類。即諸沙門或婆羅門所有諸行,就是印度所說的,沙門是指出家的人,但是不是指佛教徒的出家人。或婆羅門,就是在家的人。他們所有的思想不同,他們的諸行也是不一樣的,也是各各異見、異欲、諍論。
3-或餘一切品類差別,還有其他的不同的。此世他世無罪趣行,這應該是接近佛教,是佛教徒。此世他世,現在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無罪趣行。他世就是未來世,沒有過失的趣行,不作罪,不造作惡事。這在時間上都是剎那剎那地向前進,都有所趣、有所行的,但是有的是有罪過,有的是無罪過;有的有功德,有的無功德。
4-當知此等名遍趣行,這樣說這個遍趣行,每一個眾生都是向前進的,都有各式各樣的趣行不同。現在說這個不但是某一類,是普遍地一切的趣行,佛都是知道的。
5-如迦羅摩經等廣說,遍趣行在這部經裡面說得很詳細的。
a)或餘一切品類差別等者:此說三乘聖道趣涅槃行,名為此世他世無罪趣行。望前外道沙門或婆羅門,名餘一切品類差別,此是內法凡聖補特伽羅攝故。《顯揚論》說:遍趣行智力,謂於一切相乘出離差別中無礙智性。與此義同。
a1)這一句話指佛法裡面的三乘聖道,大家都是向涅槃那裡,名為此世他世無罪趣行。
望前外道沙門或婆羅門,名餘一切品類差別,此是內法凡聖補特伽羅攝故,這一句話是指佛法裡面,佛教徒裡邊也有凡夫、也有聖人,各有不同的趣行。
a2)《顯揚論》說:遍趣行智力。這個總說它的大意,就是佛有遍趣行的智慧力。於一切相乘,一切相就是聲聞種性的相,辟支佛種性的相,佛乘種性的相,各有不同,所以叫做一切相。這些相都是乘,都是能從生死到涅槃那裡,所以叫做乘。出離差別,出離生死的法門不一樣,所以叫做差別。這麼多的差別裡邊,佛都完全能通達無礙的智慧。
aparaḥ
paryāyaḥ. paraspara-viruddheṣu nānā-pakṣāśriteṣv
anyonya-dṛṣṭi-ruci-vipratyanīka-vādiṣu pṛthag ito
bāhyakeṣu śramaṇa-brāhmaṇeṣu yā pratipat sarva-prakārair
ihāmutrānavadya-gāminī. sā sarvatra-gāminīty ucyate tad-yathā
Kāma-sūtrādiṣu.
5.3.1.8.宿住隨念智力
若於種種有情眾中,謂於東方南西北方,種種名字假設安立品類差別。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差別類中,隨念六種略所行行,有無量種宿住隨念。
[解]若於種種有情眾中,佛的智慧對於各式各樣的眾生裡邊,謂於東方的眾生,南西北方的眾生,有種種的名字。假設安立,都是假設的,都是安立各式各樣的名字,不同的,佛都是通達的。什麼是假設安立品類的差別?隨某一類眾生過去所有的自體,所有自體就是你自己的身體,可以用八句話來說它的差別,這個眾生很多種類。隨念六種略所行行,這是說八言說句是一種,隨念六種,這六種是簡略地表示眾生所做的事情也是一行一行地。這個人是作木匠是一行,這個人是種田的,這個人是讀書人,這個人是作官的,一行一行地。說八言說句也好,說六種也好,總而言之是有無量種過去,宿是過去,住是他的生命,過去生命的情況佛都能夠知道,所以叫做隨念。念是明記,能夠明記過去的情況叫做念。
a)若於種種有情眾中等者:諸有情眾有六十二。如〈意地〉說。是名種種。於此有情諸方名字施設有異,是名假設安立品類差別。
vicitreṣu
sattva-nikāyeṣu tad-yathā pūrveṣu dakṣiṇeṣūttareṣu
paścimeṣu nāna-nāma-saṃketa-vyavasthāna-bhinneṣv aṣṭāsu
vyavahāra-padeṣv anugataṃ pūrvakeṣv abhyatīteṣv
ātma-bhāveṣu ṣaḍ-vidhaṃ samāsataḥ caritam anusmaraty
aneka-vidhaṃ pūrve-nivāse samanusmaran.
何等名為八言說句?謂如是名、如是生類、如是種性、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苦樂差別、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壽量邊際。
[解]1)何等名為八言說句?
1-謂如是名,這個人叫這個名字。
2-如是生類,他現在是生在這一類;他家是種田的,他是作生意的,他是作官的,就是生類,他生在這一類。
3-如是種性,他是這一個種性,剛才說他是作生意的,或者他是作官的。
4-如是飲食,他日常生活的飲食是這樣。
5-如是領受的是苦或者樂的不同。
6-如是長壽,他的壽命就這麼長。
7-如是久住,能住這麼久,也就是能生存這麼久。
8-如是所有壽量邊際,這就是八言說句。
a)如是長壽等者:此中三種,皆是壽量差別略行所攝。有情壽量種種非一,由此說言如是長壽。有情年齒或少或中或老住有差別,由此說言如是久住。若阿羅漢若諸有學於現法中定般涅槃,若諸異生住最後有,由此說言如是所有壽量邊際。義如〈決擇分〉說。
a1)如是長壽、如是久住這是兩句,如是所有壽量邊際是第三句。此中三句意思沒有差別,就是壽量的差別。略行所攝,也是屬於略行。有情壽量種種非一,壽量是不一樣的,由此說言如是長壽。有情年齒,也就是年歲,或者還是年少的時候,或者是中年,或者是老,住有差別,少也是住,中也是住,老也是住,有少、中、老的生命的差別。由此說言如是久住,他的久就這麼多。
a2)若阿羅漢,就是他在佛法裡修四念處,到阿羅漢的程度。或者這位佛教徒修四念處,在初果、二果、三果的時候,要繼續修行才能得阿羅漢,這時候叫做有學。學也包括修行在內的。若阿羅漢,或者到有學的程度,於現法中,就是現在的生命中,定般涅槃,一定入涅槃,等於是入無餘涅槃。
a3)若諸異生住,這個人也不是阿羅漢,也不是有學,也不是初果、二果、三果,也不是四果;這個時候他是一個凡夫境界,所以叫做異生。異生是對同生說;這些阿羅漢和有學,他們是同生,就是他們的思想就是在苦、空、無常、無我這裡,都是相同的。若是沒入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人,他的思想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歡喜這樣,有的人歡喜那樣,所以叫異生。
a4)住最後有,有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最後;這個身體若結束以後,再沒有身體,所以這個身體叫做最後有。壽量邊際指最後有說的。義如〈決擇分〉說。這是壽量的邊際,如是所有壽量邊際。若是沒有到這樣的程度,還要繼續流轉生死,還沒有到邊際的地方。
aṣṭau
vyavahāra-padāni katamāni. evam-nāmā evaṃ-jātyaḥ
evaṃ-gotraḥ evam-āhāraḥ evaṃ-sukha-duḥkha-pratisaṃvedī
evaṃ-dīrghāyuḥ evaṃ-cirasthitikaḥ evam-āyuṣ-paryaṃta
iti.
何等名為隨言說句六種略行?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者、父母差別。四者、飲食方軌。五者、興盛衰損。六者、壽量差別。
[解]2)何等名為隨言說句六種略行?行就是做種種事,就是心行。心行也是無量無邊的,現在說六種來包括無量無邊的行,所以叫做略行。
一者、呼召假名,呼召就是召呼,就是言說,言說一定要有名字,你才能會說話,沒有名字是不能說話的,而名字是假立的,所以叫做假名。
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剎帝利是田主,就是統治階級,就是國王這一類的,這是王族。等就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這些不同的種性。色類差別,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相是不一樣的。作國王的,和婆羅門,和吠舍、戍達羅的行相都不一樣,所以叫差別。
三者、父母差別,我的父親和我的母親,和你的父母不一樣。
四者、飲食方軌,飲食的方法、軌則都不一樣。
五者、興盛衰損,人的命運有時候興盛,有時候衰損,也是不同的。
六者、壽量也是差別。
ṣaḍ
vyavahāra-pada-caritāni katamāni. āhvānāya saṃketaḥ
kṣatriyādayo varṇāḥ mātā-pitaraṃ bhojana-pāna-vidhiḥ
vipatti-saṃpattī āyur-vaicitryaṃ ca.
由諸世間依憑如是八言說句六種略行,於自於他起言起說:此是我名,此是彼名。我是剎帝利,彼是剎帝利。我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彼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
此是我母,此是彼母。如說其母,父亦如是。我食如是色類飲食,所謂酪漿羹飯糜等。彼食如是色類飲食,乃至廣說。我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彼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我住如是色類年齒,所謂或少或中或老。彼住如是色類年齒,乃至廣說。
[解]3)世間上依憑如是,前面說的八言說句,前面說的六種略行,就根據這些。
1-對於自己的事情,或者是對他人的事情,你發表言說。言或者指名說的,說或者指義說的,有通別的不同。這個名字是我的,這是你的名字,這是不一樣。
2-我是剎帝利種性,你也是剎帝利。我不是剎帝利,我是婆羅門,吠舍就是商賈,戍達羅是種田的農民,這是不一樣的。彼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
3-此是我的母親,這是你的母親。如說其母有彼此差別,父也是這樣子。
4-我是食這樣色類的飲食,什麼飲食呢?所謂酪漿羹飯糜等,彼食如是色類飲食,乃至廣說。
5-我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轉就是顯現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倒楣,這個時候我走運氣,就是這樣的顯現。彼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我這樣子,你也是這樣子。
6-我現在安住在這樣的行相,色類行相,年齒就是年歲。或者是老年,或者是中年,或者是少年。彼住如是色類年齒,乃至廣說,也有少、中、老的不同。
tathā
hi loke etāny aṣṭau vyavahāra-padāny upaniśritya
ṣaṭ-caritāni pareṣām ātmano vā vyapadiśaṃto
vyapadiśaṃti. idaṃ me nāmāsyedaṃ nāmeti. kṣatriyo 'ham
ayaṃ vā. brāhmaṇo vaiśyaḥ śūdro 'ham ayaṃ vā. ayaṃ me
pitā asya vā. yathā pitā evaṃ mātā. evaṃ-rūpam aham āhāram
ādharāmi. manthāṃ vā apūpān vā odana-kulmāṣaṃ vā. pare
vā. evaṃ-rūpe ahaṃ vyasane saṃpadi vā vartate. ayaṃ vā.
evaṃ-rūpe ahaṃ vayasi vyavasthito nave vā madhye vā vṛddhe
vā. ayaṃ vā.
唯有爾所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差別類中六種略行;過此,無有餘言說句及以略行。是故唯於如是品類,發起隨念,更無有增。
[解]4)是我也好,是你也好,就有那麼多,爾所就是那麼多,隨你已經過去的所有自體有八言說句的差別類中,還有六種的略行,就是這麼多。超過這個境界之外,再沒有其他的餘言說句及以略行。是故唯於如是品類,發起隨念,更無有增,不能超過這個範圍。
ity
etā ṣaḍ aṣṭa-vyavahāra-padānugatāni caritāni bhavaṃti.
nāsti cāta uttari vyavahāra-padaṃ tac caritaṃ ca. tasmād
etāvad evānusmarati nāto bhūyaḥ.
即於此中若言說行所有行相,若言說句所有標說,及即於此隨起憶念;是故說言并相、并說,皆能隨念。
[解]5)即於此中若言說行,有言說這個心裡的活動,所表示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行相。若言說句所有標說,就是標出來你內心的想法。及即於此隨起憶念,並沒有說話,但是憶念你過去的事情。是故說言并相、并說,有的時候只是憶念相,有的時候要表示出來文句的。皆能隨念,佛陀有這樣的能力,都能隨順真實而憶念,沒有錯誤。
a)若言說行所有行相等者:前說六種略所行行,名言說行所有行相。依言說句起言起說,名言說句所有標說。
tatra
vyavahāra-caritāny ākāraḥ vyavahāra-padāny uddeśaḥ. tasya
cānusmaraṇāt sākāraṃ soddeṣam anusmaratīty ucyate.
5.3.1.9.死生智力
5.3.1.9.1.出能見
此中靜慮說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攝受故;名為天眼。是極圓滿,是善清淨靜慮果故;名極清淨。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說言超過於人。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轉清淨天眼,人中亦無。
[解]1)這裡談到靜慮,就叫做天住。天住是什麼?就是靜慮,就是心有了初靜慮,二、三、四靜慮,就名為天住。如果是人間的人,成就色界四禪,也叫做天住。天人的思想活動就是四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就是他的生命。他現在成就色界四靜慮的時候,他的眼睛依靠四靜慮,他的眼睛的功能就和一般的人不一樣。是彼果故,是彼靜慮所成之果。彼攝受故,眼有靜慮的力量來加持的,所以就名為天眼。
a)此中靜慮說名天住等者:〈聲聞地〉說:言天住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頁)今於此中釋名天眼,唯取靜慮名為天住,為顯此眼依靜慮起,是靜慮果,復為靜慮所攝受故。
a1)〈聲聞地〉說,天人的思想是住在什麼地方呢?他就是在四靜慮裡住,就是特別喜樂的境界。諸無色住,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無色界天的境界。現在《瑜伽師地論》在這裡解釋,什麼叫做天眼?唯取靜慮名為天住,就是四靜慮,就叫做天住,也就叫做天眼。天眼是根據靜慮現起的,是靜慮的果。復為靜慮所攝受故,天眼為靜慮所加持。
2)四靜慮他的天眼的作用,是極圓滿的、是極善清淨的靜慮所成就的果,他發生的作用,也就叫做極清淨。天眼是極清淨的。
3)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人中的眼睛的名字和天眼都不相似,是故叫做超過於人。
a)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等者:謂於人中說名肉眼,彼所行境有明無障乃可現前。天眼不爾。有障無障若明若闇若近若遠皆可現前,由是說言皆不相似。
a1)人間的肉眼在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有光明。有光明的時候,眼睛才能發生作用,沒有障礙,它的作用才能現前。天人的眼睛,有四靜慮的人那個天眼,不是這樣,有障礙的時候,有一道牆,有一道山,有一個大海,那是有障。或者是沒有這些障礙,或者有日月的光明,或者是沒有光明,或者是近,或者是遠,他的作用都可以現前。所以天人的眼睛,有四靜慮的人的眼睛,和人的肉眼是不相似的。
4)欲界天裡面,亦有生得,生來就有這種眼睛,和天上的眼睛有點兒相似。這樣的天眼,人中也是沒有的。
a)欲界天中亦有生得等者:此說欲界天中亦有天眼,然是生得,非靜慮果,是故名相似轉清淨天眼。為顯此亦超過於人,是故說言人中亦無。當知是義非此所說,非是如來天眼攝故。
a1)此說欲界天中亦有天眼,然是生得,生來就得到,不需要修行,不是成就四靜慮得的果,是故名相似轉清淨天眼。為顯此亦超過於人,是故說言人中亦無。當知是義非此所說,這裡面說的欲界天上人的天眼,不是這裡所要說的,非是如來天眼攝故。
tatra
divyo vihāro dhyānānīty ucyaṃte. tad-āśritatvāt tasya
cakṣuṣaḥ tat-phalatvāt tat-parigṛhītatvād divyaṃ cakṣur
ity ucyate. su-paripūrṇa-pariśuddha-dhyāna-phalatvāt
su-viśuddham ity ucyate. manuṣyāṇām aṃtato nāma-vaidharmyād
atikrāṃta-mānuṣyaka ity ucyate. asti ca kāmāvacarāṇāṃ
devānām upapatti-pratilaṃbhikam api tāvad divyaṃ cakṣus tan
nāma sādṛśyānuvarti. manuṣyāṇāṃ punas tad api nāsti.
5.3.1.9.2.明所見
諸有情類臨欲終沒,名為死時;住在中有,名為生時。
[解]1)諸有情類就是有色、受、想、行、識生命體的眾生,類就是各式各樣的眾生。
1-臨欲終沒,就是接近要死亡的時候,就叫做死時,就是死亡的時候,就是色、受、想、行、識結束。
2-生時指什麼說的呢?就是住在中有的時候,就是前一個生命結束,後一個生命開始之前,在這兩個生命的中間,也有一個生命,所以叫做中有。這個中有也是有色、受、想、行、識,也是五種都具足的,五蘊具足的。中有雖然不是生命正式開始,但是它和後一個生命相似。譬如說後一個生命是老鼠,這個中有就像老鼠那樣;如果後一個生命是人,中有就像人那樣子,但是比人小一點,所以叫做中有,在兩個生命中間也有生命。中有投胎以後,中有就結束,那是正式的生命的開始。
3-前一個生命結束,後一個生命出現的時候,就是中有,就叫做生時。中有是怎麼生?中有是化生,就是業力,也就是心力,就是無而忽有;沒有,就忽然間就出現,所以它是化生。住在中有的這個時候,這叫做生時,就是生命現起的時候。
4-生命死亡的時候,肉眼看不大清楚,就是要天眼,都是天眼所見。人死了沒有斷滅,它又有新的生命出現的。這件事是得天眼的人才能知道,得天眼,就是一定要有色界四禪。得到色界四禪以後,再修神通,成功了,才有天眼通,也可以有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可以有。所以先要得禪定,得禪定以後再修行,才能得神通。
mriyamāṇāḥ
sattvā vyayamānā ity ucyaṃte. aṃtarā-bhava-sthā utpadyamānā
ity ucyaṃte.
趣黑闇者,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如黑羺光及陰闇夜;故名惡色。趣明白者,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及婆羅[病-丙+尼]斯極鮮白衣;故名好色。
[解]2)什麼是惡色呢?就是趣黑闇者,在中有的這個時候,如果是惡色的時候,就是感覺沒有光明,不看見光,是黑闇的境界。
1-黑闇的境界裡邊,由兩種相貌現起這一類的情形。就是意生中有,中有是業力變現。能夠受持五戒十善,就可以做人,也可能生天,就是你的業力的變現,而業力不能離開心獨立;不能離開心,另外有業力獨立的地方,所以還是心。所以叫意生,就是你心變現的。
2-如黑羺光,羺是羊,是黑色的羊,那個黑色裡邊有黑色的光,所以叫做黑羺光。這個中有,就像黑色的羊似的,這就是做惡業所變現。及陰闇夜,就是陰闇的夜,不見有月光,也不看見有星光,星宿的光明,就是陰闇,天很闇。由這兩種相:一個黑羺光的相,一個陰闇夜的相,這就叫做惡色,這就是惡業變現的境界。
3-趣明白者,趣就是向前進,向前進的這個境界是明白的。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現出來這樣的種類的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就像沒有雲霧,只是有月光明這個夜。及婆羅〔病-丙+尼〕斯極鮮白衣,婆羅〔病-丙+尼〕就是鹿野苑,那個地方產的極鮮白的衣服,故名好色。意生身,這個中有,是鮮白的,不是黑羺光,故名好色。這是惡色和好色的差別。
dvābhyām
ākārābhyāṃ tamaḥ-parāyaṇānāṃ ayam evaṃ-rūpo
manomayo 'ntarā-bhavo nirvartate. tad-yathā kṛṣṇasya
kutapasya nirbhāsaḥ andhakāra-tamisrāyā vā rātryāḥ. tasmād
dur-varṇā ity ucyaṃte. ye punar dvābhyām ākārābhyāṃ
jyotiṣ- parāyaṇāḥ. teṣām ayam evaṃ-rūpo manomayo
'ntarā-bhavo nirvartate. tad-yathā jyotsnāyā rātryā
Vārāṇaseyakasya vā saṃpannasya vastrasya. tasmāt su-varṇā
ity ucyaṃte.
諸惡色者,說名為劣;諸好色者,說名為妙。
[解]3)惡色就是黑闇的境界,那是最下劣的。美好的顏色,也就是晴明夜極鮮白的衣服的相貌,這是好色,說名為妙。妙,就是叫做好色的意思。
tatra
ye durvarṇāḥ. te hīnāḥ. ye suvarṇāḥ.
諸下劣者,名往惡趣;諸勝妙者,名往善趣。
[解]4)諸下劣者,名往惡趣,就是造惡業,下劣的這個中陰身,中有現出那種行相來,就表示是到三惡道。在中有的時候是個晴明夜鮮白的行相,這個中有本身是個鮮白的行相,就表示這個有情是到善趣,到人或者天的境界。佛的天眼通能見到這個境界。
te
praṇītāḥ. ye hīnāḥ. te durgati-gāminaḥ. ye praṇītāḥ.
te sugati-gāminaḥ.
所有壞戒,及彼等起,說名成就諸身語意三種惡行。
[解]4.1)這個中有在生前的時候,也可能是在人間,他沒有做好事,他壞了他的品德,做殺盜淫妄的事情,做了很多。他有很大的自在力,他要做惡事,沒有人能障礙,所以就壞了戒。及彼等起,及彼壞戒的時候,所現起各式各樣的罪過。等,是各式各樣差別,各式各樣的情形,叫做等。各式各樣的罪過的事情的現起,說名成就諸身語意三種惡行。這就是詳細地說出來壞戒的事情。就是他成就,或者是身惡行,或者語惡行,或者意惡行,這三種有罪過的活動。
a)所有壞戒及彼等起等者:所受先壞,是名壞戒。由貪瞋癡為因緣故,能起身語不善業思,名彼等起。成就十種不善業道,名身語意三種惡行。
a1)所受先壞,是名壞戒,就是以前他受過三歸五戒,他壞這個戒,破了戒。
a2)為什麼會壞戒呢?就是因為貪心,就是因為瞋心,因為愚癡心,因為煩惱來的。因為心裡面有貪、心裡面有瞋、有愚癡為因緣故,所以會破戒。所以能起身語不善業思,思就是有目的的,內心裡面有目的,想要做這件事。這樣內心有目的的意願,發動在身語上,這時候這個罪過的事情就出現,名彼等起。
a3)成就十種不善業道,名身語意三種惡行,就是身三、口四、意三,加起來就是十種,這是屬於不善業道,有罪過的事情。
sa-samutthānayā
śīla-vipattyā kāya-vāṇ-mano-duścaritena samanvāgatā ity
ucyante.
有二邪見。謂壞見者所成邪見,誹謗一切;及住彼意,異品類者,所成邪見,誹謗賢聖。如是皆名,謗賢聖者。
[解]4.2)有兩種邪見,就是他內心裡面,思想裡面有問題。謂壞見者,就是破壞自己的正見,他成就邪知見。邪知見是什麼呢?就是誹謗一切善法的因果的道理。你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不相信這個事情。他有這樣的邪知邪見,就是安住在那裡不變動,你告訴他這個思想是錯誤的,他不承認的,這是一種邪見。和這個又不同,另一類所成的邪知邪見,誹謗賢聖,不承認有賢聖的差別。這兩種邪見都是毀謗賢聖人的。
a)有二邪見等者:此說邪見業道有二差別,如有一類大乘惡取空者,名壞見者所成邪見。又如外道空見論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真阿羅漢,名住彼意異品類者所成邪見。如是二種差別應知。
a1)此說邪見業道有二差別,哪兩種呢?有一類他是在大乘佛法裡面學習大乘佛法,大乘惡趣空者。一切法空,不管是《中觀》說一切法空也好,《唯識》說一切法空也好,都是承認有因果的,因果是有,而一切法都是空的,空、有是不相妨礙的。現在這個惡取空者只取著一切法空,破壞因果的成立,這就變成邪見。這是一類大乘佛教徒,他承認他是佛教徒,但是他的思想是這樣,認為一切法都是空的,空的就沒有善惡因果。這是破壞正見的人,所成的邪知邪見。
a2)又如外道空見論者,這個不是佛教徒,他是外道空見論者。現起這樣的思想,又成立這樣的言論。見是在心裡面說,論是在發表成言論這一方面說的。無有施與,不承認有做功德的事情;施與,就是貧苦的人,對他有所幫助。愛養,就是彼此間有感情,相愛的人;我愛我的父母,我愛我的兄弟姊妹,我對他有所布施,有所供給,叫做愛養。祠祀,是說有德行的人,有德行的人不要說是他在世的人,他死掉的時候,人都還是祭祀他、恭敬他、禮拜他,叫做祠祀。現在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的外道的空見論者,他否定這一切。你做施與、愛養、祠祀的這些功德,都是白做,沒有用的,就是沒有善惡因果的問題,不承認有這件事。
a3)外道的空見論者,如果再詳細說,乃至世間沒有真阿羅漢。外道的空見論者,他用功修行,有一點特殊的境界現前的時候,就認為他是阿羅漢。但是不能夠入涅槃,因為沒有能斷愛煩惱,也沒有能斷見煩惱,煩惱還在。臨命終的時候,中有就出現,還是要流轉生死,那麼他就認為就是沒有阿羅漢。若有阿羅漢,應該入無餘涅槃,哪有中有的這件事呢?所以廣說乃至世間沒有真實的阿羅漢。這樣的人是安住在這種邪知邪見的異品,不同於有正知正見的人,所以他所成的邪見是這樣。有這兩種邪知邪見應知。
dvi-vidhayā
mithyā-darśana-dṛṣṭi-vipattyā samanvāgamāt sarvāpavādikayā
tan-mata-vipakṣāvasitāryāpavādikayā ca mithyā-dṛṣṭayaḥ
āryāṇām apavādakā ity ucyaṃte.
由邪見故,計著邪因及以邪果;由此為緣,造作邪業。造邪業故,所有法受,或現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現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是故復說起諸邪見業法受因。彼雖成就其餘所有種種善法;而但由此往於惡趣。是故說言由此因緣。
[解]4.3)由於這個人有這樣的邪知見的思想,
1-他就執著邪惡的事情能得涅槃,能生天,持牛狗戒能生天。他心裡面有多少境界,就認為得阿羅漢,認為得四禪八定。
2-由於他內心裡面有這個邪見為因緣,所以造很多錯誤的有罪過的事情。
3-他造很多有罪過的事情,這件事在心裡面有所動作的時候,就會有一個結果。所有法受,就是你所造的業,所出現的事情,在你心裡面有感覺的。法受,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有受,有接受這個出現的境界,就是心受。
3-或者這個時候出現樂受。他前生也是造很多的福業,今生雖然做罪過的事情,前生的福業還能得樂果,所以還能有樂受。但是你現在造很多罪過的事情,於當來世受苦異熟,一定有苦的果報現前。
4-或者是現在就受苦的果報,於當來世又受苦的果報。所以這裡面又說,眾生起諸邪見,邪見的行動就是業,將來一定要受苦。現在是做邪見的業,是因,將來會受苦果。
a)起諸邪見業法受因者:謂起邪見造作邪業及現法受,能為當來苦異熟因故。
a1)起邪見的時候是意,就是由這樣的見有行動,所以叫做邪業。及現法受,就是果。現在的邪見、邪業和現法受是將來受苦果的因,是故復說起諸邪見、業、法受因。
5-這個有邪知邪見的人,也不是完全都是罪過的事情,他也會做一些是有功德的事情。雖然成就其餘的所有種種善法的功德,但由於現在他的邪見、邪業、邪法受,就會到三惡道,所以佛就說由此因緣要到三惡道。
tayā
mithyā-dṛṣṭyā mithyā hetuṃ phalaṃ cābhiniveśate.
tat-pratyayaṃ mithyā-karmābhisaṃskaroti
mithyā-karmābhisaṃskurvan yad idaṃ dharma-samādānaṃ
pratyutpanna-sukham āyatyāṃ duḥkha-vipākaṃ. yad vā
pratyutpanna-duḥkham āyatyām api duḥkha-vipākaṃ. tat
samādatte. tasmān mithyā-dṛṣṭi-karma dharma-samādāna-hetor
ity ucyate. samanvāgatasyāpi tad-anyair aneka-vidhaiḥ kuśalair
dharmais tenaiva durgati-gamanāt tad-dhetos tat-pratyayam ity
ucyate.
名色二種,更互乖離;故名身壞。一切死中,如是死者,最極下劣;故名極死。
[解]4.4)臨命終的時候,名、色這兩種。受、想、行、識是心法,地水火風這就是色法。名和色兩種乖離,不和合,就是要死亡,故叫身壞。一切的死亡之中,這樣死的人是最極下劣的,所以叫做極死。若是成就善業的人,他死亡的時候雖然也有苦,但是比較安樂。若是你的罪業成熟,要到三惡道,死亡的時候非常的苦惱,所以叫極死。
a)一切死中等者:謂善心死,不善心死,無記心死,名一切死。即於此中不善心死者:將命終時,見亂色相,極重苦受逼迫於身,是故說名最極下劣。義如〈意地〉中說。
a1)死亡的時候有這三種差別:死的時候心情是善的,或者是不善,或者是無記的,有這三種不同,就是各式各樣的死亡,但是分這三類的差別。即於此中不善心死者:將命終時,見亂色相,就是看見一個混亂的、動亂的行相,極重大的苦惱的覺受逼迫他的身體。是故說名最極下劣。這個道理在第二地〈意地〉中說。
nāma-rūpānyonya-viśleṣāt
kāyasya bheda ity ucyate. sarva-maraṇānāṃ nihīna-paramatvād
asya paraṃ-maraṇād ity ucyate.
為欲開示那落迦想,是故說言墮險惡趣。為欲開示自性體事,是故復須說那落迦。由非法行,不平等行,往趣於彼;故名為險。於此趣中,觸諸苦觸,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受諸苦惱,平等出現;故名惡趣。墮下分故;大深坑故;難救拔故;甚可悲故;極下賤故;以大綺言常悲怨故;說名為墮。由能發起上品厭離,是故唯說墮那落迦。
[解]4.5)佛陀為開示我們那落迦想,那落迦就是地獄,你要生恐怖想,你有這個罪業,就是要到險惡趣。
1-佛陀為欲開示我們自性體事,就是那件事情它特別有的體相,叫自性體事;不共於他法,所以叫做自性。是故復須說那落迦的事情。
2-由非法行,由不合道理的行為,就是邪知邪見的行為,這個業力;邪知邪見的這個非法行,就是不平等行,不合道理的這種行為。由這個業力,往趣於彼那落迦中,故名為險,險者惡也。
3-於此趣中,就是在地獄趣裡面,接觸到很多苦惱的觸受。長時,不是短時間,各式各樣很猛利地、不間斷地受諸苦惱。這個苦惱是長時期的,還是各式各樣的,還是非常猛利的,還是不間斷的。平等出現,不會說有的時候輕一點,有的時候重一點,是不平等。現在不是,一切時都是猛利無間受諸苦惱,所以叫平等出現,故名叫做惡趣。
4-墮落那個極下劣的地方,那個地方是個大深坑,深坑是什麼意思?就是難救拔故,不容易把你救出來的。甚可悲故,這種境界很可悲痛的。極下賤故;以大綺言常悲怨故,就是在那裡受苦的人,沒有辦法心安下來,會說出來很大的污穢的語言,他心裡面很苦惱,常常怨恨,說名為墮。
5-佛為什麼說這種事情呢?這個意在什麼地方呢?由於這樣宣說這件事,能發起上品的厭離心,輕輕的厭離是下品,上品的厭離就是會有力量。所以佛陀在這個地方只是說墮那落迦,沒有說餓鬼、說畜生,這樣是警覺我們的意思。
a)以大綺言常悲怨故者:謂由苦所逼惱常發言音哀吟悲冤,名常悲怨。如是言音不能引義,故名綺言。
a1)由地獄裡面那個苦痛逼惱這個人,所以他常發出來很多的言音;那個言音是很悲哀的,哀吟,悲冤,又不懂得因果的道理,我怎麼可以受這個苦呢?名常悲怨。他在受苦的時候,發出來這樣的言音,不能夠引發出來什麼對他有利益的事情,所以叫做綺言。
narakāṇāṃ
saṃjñā-vibhāvanatayā apāya-durgati-vinipātā ity ucyaṃte.
svabhāva-śarīra-vastu- vibhāvanatayā narakā ity ucyaṃte.
tatrāpayānam ity ucyate adharma-caryā-viṣāma-caryā. tayā
tatra yānaṃ bhavati. tasmād apāyā ity ucyaṃe
duḥkha-saṃsparśatvād
dīrghakālika-tīvra-nirantara-duḥkhopabhoga-samudgatatvād
durgataya ity ucyaṃte. adho-bhāgāvasthitatvān
mahā-prapāta-bhūtatvāt
kṛcchra-karuṇa-dīna-mahā-vipralāpa-pralāpitvād vinipātā
ity ucyante. adhimātra-saṃvega-janakatvān narakā evocyaṃte.
當知此中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諸苦惱,若受苦已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眾苦,如是一切由此諸想之所顯示。
[解]4.6)當知這一段文裡面,前面第一科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諸苦惱是第二科。你受很多的苦,又現起來所餘的,其餘的也是自己造的業,由業力變作很多的眾苦,還是要繼續受苦的。地獄眾生這麼多的苦惱,如是一切由此諸想可以顯示出來。由這麼多的名想可以顯示出來眾生地獄的苦惱。
a)若由此生等者:前說邪見業及法受,名由此生。墮險惡趣,受苦異熟,名得生已受諸苦惱。於惡趣中觸諸苦觸,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受諸苦惱平等出現,名受苦已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眾苦。如是一切黑品因果等相,皆由前說諸差別名之所顯示。
upapannāś
ca yad upabhuṃjate tad-upabhogāc ca punar yad anyat
svayaṃ-kṛtaṃ duḥkhāṃtaram abhinirvartayaṃti. tad etad
ābhiḥ saṃjñābhiḥ paridīpitaṃ.
與上相違,隨其所應一切白品,皆當了知。此差別者,善行為先所有諸趣,名為善趣。受極樂故,名樂世界。
[解]4.7)前面是說惡趣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的思想和前面的文所說的事情是相違反的,就不是惡法。隨其所應一切白品修學的善法,皆當了知,你就會明白。和前面不同的,善行,你有好心,也有好的行為,這是最重要的。由於你有善業,你招感的果報,就是善的,叫做善趣,就是到安樂的地方。到那個地方,你所遭遇到的事情都是極快樂,所以那個地方不是苦惱的世界,是樂世界。
etad-viparyayeṇa
yathā-yogaṃ sarvaḥ śukla-pakṣo veditavyaḥ. tatrāyaṃ
viśeṣaḥ. su-carita-pūrvā gatiḥ sugatir ity ucyate.
sukhopabhoga-paratvāt svarga-loka ity ucyate.
5.3.1.10.漏盡力
一切諸漏所有隨眠,無餘永斷;逮得能治勝無漏心、勝無漏慧,是其最勝增上心攝、增上慧攝。由漏盡故,說名無漏心慧解脫。
[解]1)一切諸漏所有隨眠,漏就是煩惱,很多很多的煩惱。
1-煩惱分兩種:一個是現行的煩惱,一個是種子的煩惱。種子的煩惱叫做隨眠。無論什麼樣的現行的煩惱,它都是有隨眠的種子的。有的時候煩惱是不活動,但是煩惱的種子潛伏在那裡,所有的種子還在那裡。
2-要怎麼樣才能夠無餘永斷呢?無餘永斷,沒有剩餘,不但沒有煩惱的現行,煩惱的種子也都消滅。逮得就是獲得,獲得能對治煩惱的勝無漏心、勝無漏慧。勝,就是有力量的無漏心,沒有煩惱的清淨心,一個是心,還有一個是慧。勝無漏慧,有大力量的、沒有煩惱的智慧,這是兩種。心是王,無漏慧是心所法,心和慧是分開。在佛法裡面肯努力修行,有這樣的成就,就是逮得,成就能對治煩惱隨眠的勝無漏心,能對治煩惱的隨眠的勝無漏慧。有慧出現的時候,就把煩惱消滅。
3-這樣的境界是怎麼回事啊?是那最有力量的增上心攝,增上心是什麼?就是定。勝無漏心、勝無漏慧就是增上心攝、增上慧攝,就是殊勝的定慧。殊勝的定慧是由修來。
4-由於前面煩惱的現行、煩惱的隨眠被消除,這個時候就叫做無漏心。有無漏的慧,有無漏的心解脫、有無漏的慧解脫,這個時候你心裡面有智慧和有清淨心。能治是無漏的戒定慧,所治的就是一切煩惱隨眠。
sarvāsravāṇām
aśeṣānuśaya-prahāṇād yat tat-prātipakṣikam anāsravaṃ
cittam an-āsravā prajñā paramādhicittādhiprajña-saṃgṛhītā
āsravāṇāṃ kṣayād anāsravā ceto- vimuktiḥ
prajñā-vimuktir ity ucyate.
即此心慧二種解脫,於最後有,說名內證第六神通。由依見道及依修道,內所證故。
[解]2)就是你成就的增上心和增上慧,這兩種解脫,就是不被煩惱所繫縛的時候。心不被煩惱所繫縛的時候,叫做增上心;慧沒有煩惱的繫縛,就是慧解脫。
1-你成就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的時候,就是最後有,以後那個有是清淨的。原來是由惑業所感得的色受想行識,這是到最後,就是今天為止,以後完全就不是這樣的有,不是這樣的生死果報。說名內證第六神通,第六神通就是漏盡通。
2-第六的漏盡通也不是一下子成就,就是由於依見道,要依靠初開始由煖、頂、忍、世第一到見道,斷除一部份的見煩惱、一部份的愛煩惱;一個我執,一個法執。
3-但是這件事還沒有圓滿,要繼續地修學戒定慧,這樣斷除剩餘的這一切的煩惱,最後的時候在你心裡面成就心解脫、成就慧解脫,這就是漏盡通。
tāṃ
punaś ceto-vimuktiṃ prajñā-vimuktiṃ tasmiṃn eva carame bhave
pratyātmaṃ ṣaṣṭhyābhijñayā darśana-mārga-saṃniśrayeṇa
bhāvanā-mārga-saṃniśrayeṇa cādhigamya svaṃ cādhigamaṃ
yathāvat prajānaṃti.
既自證已,如實了知,隨其所欲能為他說;是故說言於現法中自證通慧,具足開覺我生盡等諸句差別。廣說如後攝異門分應知其相。
[解]3)既然自己成就心解脫、慧解脫,這時候你有大智慧,就是真實地明白,隨自己之所欲,隨眾生之所欲,你能為他宣揚佛法。成就心解脫、慧解脫以後,才如實地通達佛法,通達諸法實相,隨其所欲能為他說。所以這文上這麼說,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面,由於你自己的努力,成就漏盡通的大智慧。你是圓滿地通達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個諸句的差別義。這四句的法義如後面〈攝異門分〉有解釋,應知其相。
a)我生盡等諸句差別者: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諸句差別。如〈攝異門分〉有二種釋應知。
a1)攝異門分那裡有兩種解釋。
1-我生已盡,生就指你的生命體,也叫做有。約小乘佛法解釋,得初果的時候,還有七番生死,一生天上一來人間,這叫做一次,這樣七次就得阿羅漢道。所以得了初果以後,只有七番生死,就是還有七生。現在說我生已盡就是第八生以後沒有,第八番的生死沒有。
2-梵行已立,梵行是什麼?就是八聖道,正見、正思惟等,這是八聖道,他已經成就八正道。他常常這樣用功修學四念處,成就八聖道。成就以後,不會再退失,所以叫梵行已立。
3-所作已辦是什麼呢?就是所應該做的事情已經成就,就是把煩惱斷掉,他的見煩惱、愛煩惱斷掉,一切的煩惱永無餘故,一切的道果已經都成就,成了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叫所作已辦。
4-不受後有者,就是把七番的生死也滅掉,所以叫做不受後有。若是按小乘佛法說,這是入無餘涅槃,這是一種解釋。
a2)第二種解釋
1-我生已盡,有兩種生:一個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生。第二種生是煩惱生,你內心裡有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也叫做生。但是得了初果以後,煩惱不那麼猛盛,就微薄,所以也可以說是我生已盡。這樣說,我生已盡這句話就指初果和二果說。
2-梵行已立,這指第三果說的,就是不還果。因為不還果,這三果是把欲界的愛完全地消滅了,只剩下色界、無色界的煩惱,這個時候所以叫做梵行已立。
3-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指阿羅漢。
pareṣāṃ
cākāṃkṣamāṇānām ārocayaṃti. tasmād dṛṣṭa eva
dharme svayam abhijñayā sākṣātkṛtvopasaṃpadya
pravedayaṃtīty ucyaṃte. kṣīṇā me jātir ity evam-ādīnāṃ
padānāṃ nānā-karaṇaṃ veditavyaṃ.
5.3.2.總辨
如是別釋佛十力已;今當總辨。嗢柁南曰:
自性與分別,不共亦平等;作業及次第,差別最為後。
如是所說如來十力所有自性,應當了知;所有分別,應當了知;所有不共,應當了知;所有平等,應當了知;所有作業,應當了知;所有次第,應當了知;所有差別,應當了知;由是七相,應知如來十力略義。
[解]如是別釋佛十力已,前面是別顯佛的十種智力,現在是總辨這十種智力的大意。先說嗢柁南的頌:自性與分別,不共亦平等;作業及次第,差別最為後。如是所說如來十力所有自性,應當了知,現在自性就是十力的自性。自性,就是它自己有這樣的體性,所以也就是別性,別義。所有分別,應當了知。所有不共,應當了知。所有平等,應當了知;所有作業,應當了知;所有次第,應當了知;所有差別,應當了知;由前邊自性,乃至到差別,一共七個相貌。若通達這七個相,就通達佛的十力的要義。
tad-yathā
paryāya-saṃgrahaṇyāṃ. uddānaṃ.
svabhāvaś
ca prabhedaś ca kaivalyaṃ samatā tathā
karma-kriyānukramaś
ca viśeṣaḥ paścimo bhavet.
eṣāṃ
punar daśānāṃ tathāgata-balānāṃ svabhāvo veditavyaḥ.
prabhedo veditavyaḥ. kaivalyaṃ veditavyaṃ samatā veditavyā.
karma-kriyā veditavyā. anukramo veditavyaḥ. viśeṣo
veditavyaḥ. ity ebhiḥ saptabhir ākāraiḥ samāsato daśa
tathāgata-balāni veditavyāni.
5.3.2.1.自性
云何如來十力自性?謂總五根為其自性。由慧勝故,且說十力,慧為自性。所以但言處非處智力;不言信力,不言餘力。如處非處智力,如是餘力,當知亦爾。是名如來十力自性。
[解]怎麼叫做佛的十種智力的自身的體性?
1)佛的十力總起來說,以信、進、念、定、慧的五根為它的體性。在信、進、念、定、慧裡邊,慧的力量非常的殊勝,所以姑且說十力是以慧為它的體性,就是十種智力,十種智慧。
2)因為慧為最勝,所以說佛的處非處智力,只說慧力,而不言其他的力,信、進、念、定這四種力沒有講。十種智力只說處非處智力,其餘的九力也沒有說。
3)佛的智力是以慧為體性,其餘的九種力也是這樣,以慧為體性。是名如來十力自性。
a)謂總五根為其自性者:〈決擇分〉說: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答:是九根分:所謂意根,信等五根,樂、喜、捨根。今說如來十力自性,即最後三根中具知根攝。故彼善根,總以五根為其自性。
a1)〈決擇分〉說:問:二十二根的最後有三個根,就是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這三根。這三根在二十二根裡邊和哪一個根是相契合的呢?或者分當義字講,是哪一個根的意義?或者當合字講,它符合哪一個根的義?回答:最後的三根是二十二根裡面九個根,九個根的義。哪九根呢?所謂意根,信等五根,就是信、進、念、定、慧五根,另外有樂、喜、捨三受根。
a2)十力的自性在二十二根最後三根裡面,就是具知根所攝,屬於這個根。故彼善根,總以五根為其自性。這三根叫做三無漏根,三無漏根就是完全是聖人的境界。
1-第一個未知欲知根,若按照小乘來解釋,就是初果。初見道的時候,有欲界的四諦,色界、無色界的四諦,加起來就是八地。他知道欲界的苦諦,但是欲界的集諦、滅諦、道諦,色、無色界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還不知道,還想要知道,這叫未知欲知根,這是已經得初果的人。或者說是他是初果向,初果向也是指已經入聖道的人,叫做初果向。
2-加起來是有十六心,就是欲界四諦,色界、無色界四諦,是八諦。每一諦有二心,加起來就是十六心。初果他是初開始見到苦諦,或者就是見到苦諦的一個心,兩個心,然後集、滅、道,每一個都是兩個心。到了十五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初果的見道是圓滿,就是得初果。但是十五心沒圓滿的時候,叫做向初果;十五心圓滿的時候,就是得初果。十六心的時候,就是修道,就是初果以後繼續修行。現在未知欲知根就是在初果向的這個時候。
3-知已根,或者說已知根,就是欲界的四諦、色界的四諦,一共是十六心,完全都通達。通達以後,就是得初果以後,就是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到四果向,這個時候都叫做已知根。
4-到阿羅漢的時候,叫做具知根,這時候功德完全圓滿。現在這裡說的如來的十力,就是具知根說。若是約佛來說,具知根到佛的境界才圓滿,所以是具知根攝。
tatra
katama eṣāṃ svabhāvaḥ. paṃcendriya-svabhāvāny etāni. api
tu prajñāyāḥ prādhānyāt prajña-svabhāvanīty ucyaṃte.
tathā hy ucyate sthānāsthāna-jñāna-balaṃ. na tu
śraddhā-balaṃ vā tad-anyad vā balam ity ucyate. yathā
sthānāsthāna-jñāna-balam evam avaśiṣṭāni draṣṭavyāni
5.3.2.2.分別
云何如來十力分別?謂若略說,由三分別,當知無量。一者、由時分分別。謂於墮在過去未來及現在世一切所知,隨悟入故。二者、由品類分別。謂於一一諸有為事自相、共相、一切行相,隨悟入故。三者、由相續分別。謂於十方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一切相續、一切事義,隨悟入故。即由如是三種分別,如來十力當知無量:是名如來十力分別。
[解]怎麼樣來分別如來的十力?若是簡要地說明這個問題,由三種分別來解釋十力的要義。由三種分別,也就應該知道是無量義。
1)一者、由時分分別,就是由時間的這一部份,它是一切法其中的一份,所以叫時分;由時分來分別佛的十力。在時份上怎麼分別呢?謂於一切法屬於過去的,屬於未來的,是屬於現在的;這些過去、未來、現在是佛的所知。隨其因緣,佛都能夠悟入。這是約時間的分別。
2)二者、由品類分別,怎麼分別呢?謂於一樣一樣的有為事,或者是人間的,或者是天上的,或者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得禪定、不得禪定,這一切的品類,這些有為事。自相,它的別相,共相就是通相,一切的行相,隨其因緣,佛的這十種智力都能悟入。
3)三者、由相續分別,什麼叫做相續的分別?謂於十方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一切相續,相續就指身體說的,身體有變化,但是相續的。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的,這一切的他的生命,這個生命身口意所作的一切事義,也隨其因緣佛都能悟入。這是分三種分別:一個是時份,一個是品類,一個是相續。
4)由這三種的分別觀察,我們應該通達佛的十力裡面的要義是無量無邊的,是名如來十力分別。
tatra
ka eṣāṃ prabhedaḥ. samāsatas tri-vidhena prabhedenaiṣām
apramāṇatā veditavyā.
kāla-prabhedenātītānāgata-vartamānādhva-patita-sarva-jñeya-praveśāt.
prakāra-bhedenaikaikasya saṃskṛta-vastunaḥ
sva-lakṣaṇa-sāmānya-lakṣaṇa-sarvākāra-praveśāt.
saṃtāna-prabhedena daśasu dikṣu
sarva-sattva-dhātu-pratyeka-sarva-saṃtāna-sarvārthānupraveśāt.
evam ebhis tribhiḥ prabhedair eṣāṃ daśānāṃ
tathāgata-balānāṃ aprameyatā veditavyā. ayam eṣāṃ
prabhedaḥ.
5.3.2.3.不共
云何如來十力不共?謂唯如來有此十力,不共一切聲聞獨覺,是名如來十力不共。
[解]佛的如來十力為什麼稱之為不共呢?謂唯如來有此十種智力,不共於一切聲聞,不共於一切獨覺,一切聲聞、獨覺他們沒有這種功德,所以是名如來十力不共。
tatra
kaivalyam eṣāṃ katamat. tathāgatasyaivaitāni daśa balāni
kevalāny āveṇikāni. na tu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ānām.
idam eṣāṃ kaivalyam ity ucyate.
5.3.2.4.平等
云何如來十力平等?謂此十力,一切如來悉皆平等具足成就;故說平等無有差別。若就如來多所安住;是則如來如是十力,展轉差別。謂餘如來,多住餘力,其餘如來,復住餘力。是名如來十力平等。
[解]云何如來十力叫做平等?
1)謂此十力,一切如來悉皆平等具足成就;故說平等無有差別。
2)若是按照佛陀多所安住的那個部份,是則如來如是十力,展轉差別。譬如說釋迦牟尼佛有可能是多住在處非處智力,其他的佛陀,可能多住在其他的力,多住在其餘的智力。另外一位佛又安住在不同的力。一切佛都有這十種智力,這一方面是平等的,但是他安住有點不同。是名如來十力平等。
sarva-tathāgatānāṃ
caitāni balāni samāni nirviśiṣṭāni. iyam eṣāṃ samatā.
vihāra-viśeṣas tu tathāgatānām anyonyaṃ bhaved anyena
bala-vihāreṇānyas tathāgatas tad- bahula-vihārī bhavati.
anyenānyaḥ.
5.3.2.5.作業
云何如來十力作業?謂如來所有處非處智力,於諸因中如實知因;於諸果中如實知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解]云何如來十力作業?就是佛陀具足十種智力,他有什麼作用呢?安住在十力作什麼事情呢?
1)佛陀安住在處非處智力裡邊做什麼事情啊?
1-在一切眾生,或者是一切聲聞、獨覺、一切菩薩,於諸因中的時候,如實知因,佛就知道他現在是做這樣的因,或者是聖道的因,或者聲聞、緣覺的因,或者是佛的因,或者是人天的因。
2-於諸果中如實知果,他現在達到結果的程度,佛也是真實知道這件事。
3-能降伏無因惡因,就是有的眾生有邪知邪見,不承認有因這件事,佛能降伏他。還有的眾生有惡因,作罪過的事情,認為是善法的因,所以這是惡因,還有各式各樣的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就是佛教徒以外的這些人,他們有種種邪知邪見這些事情,佛都能降伏他們。
eṣāṃ
daśānāṃ balānāṃ tathāgataḥ kena kiṃ karma karoti.
sthānāsthāna-jñāna-balena tathāgataḥ hetuṃ ca hetutaḥ
phalaṃ ca phalato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ahetu-viṣama-hetu-vādinaś ca śramaṇa-brāhmaṇān
nigṛhṇāti.
如來所有自業智力,於自所作受用果業,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解]2)前面處非處智力有總說的意思,在下面九種智力是別說的,有這種差別。如來所有自業智力有什麼作用呢?就是你自己所作的業是將來你受用果的因,如實了知,如實說明果的業因,這件事佛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這是兩個作用:前面是如實了知,這是因,那是果;這是降伏施福移轉的事情,這種種諍論。
a)施福移轉者:謂自或他行施作福;能感他自增上果故。
a1)施福移轉,就是那個人作的功德,業力跑到另外一個人的身上去,另外一個人得福。佛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就是有三世,你現在作福,但是你第二生受苦,沒有得到福,這是有其他的罪業發生作用。你作福那個因,以後還會得到的,不能移轉。誰有這些不同於佛法的正知正見的這些諍論呢?就是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karma-svaka-jñāna-balena
tathāgataḥ svayaṃkṛta-phalopabhogatāṃ ca karmaṇā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dāna-puṇya-saṃkrānti-vādinaś ca
śramaṇa-brāhmaṇān nigṛhṇāti.
如來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能現三種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解]3)佛所有的靜慮,就是色界的四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1-佛所成就的四靜慮,表示不是聲聞、緣覺的四靜慮,也不是菩薩的四靜慮。
2-解脫就是八解脫。四靜慮,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若是說八解脫,一定是無漏,因為其中有滅盡定,滅受想定解脫是聖人的境界。
3-等持,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可以說是等持,也可以說是等至。但是八解脫可以說等至,也可以說是等引。這裡面有什麼差別呢?等持,唯是有心定,不通於無心定。無心定就是無想定,色界天第四靜慮裡面有個無想定。滅盡定也是無心定,無心定就不能稱之為等持,等持只是有心定。
4-等至,就是通於有心定,也通於無心定。
5-等持,等,就是也不昏沉、也不散亂。持,能保持這個境界,相續地不變。等至,等還是不昏沉、也不散亂。你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叫做至。是等至,而也可以名之為等持,但是屬於有心定。若說到無心定,可以說等至,而不能說等持,有點差別。
6-如來所有的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的智慧力有什麼作業呢?能示現三種神變的作業,第一個是神境神變,第二個是記說神變,第三是教誡神變。神境神變就是六種神通裡邊的神足通,能現出來種種的神通作用,就能夠使令眾生對於佛陀能夠生起極尊重心。第二個神變是記說神變,就是六種神通裡邊的他心通,能知道你內心的思想。第三個神變是教誡神變,就是隨其所宜宣揚佛法來教導你怎麼樣修行。
7-這個三種神變是由於佛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所以會發生出來這種作用,就是沒有錯誤地教授所教化的眾生。現神通是使令眾生對於佛陀有恭敬心,他就會注意地聽法,這個他心通也是這種作用。如果佛為眾生說法,眾生心情好像很平淡地,就不一定能夠得到利益。
8-前面現三種神變的作用是教化眾生。還有第二個作用,就是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就是眾生他有邪知邪見,對於佛法裡面所宣揚的因果的道理是相違的,和佛法的思想相衝突的,所以叫做異品。還有些怨害的諍論,眾生是有貪瞋癡的;說話的時候,有行動的時候,煩惱也隨著來,所以有怨害的諍論的事情。
9-這些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是誰?就是一切沙門婆羅門等。佛能夠降伏這些人,佛能有神通、有大辯才降伏這些邪知邪見的事情。
dh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jñāna-balena
tathāgatas tribhiś ca prātihāryair vineyāṃ samyag avavadati.
prativirodha-vipakṣa-pratyanīka-vādāvasthitāṃś ca
śramaṇa-brāhmaṇāṃ nigṛhṇāti.
如來所有根勝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及能於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
[解]4)第四個根勝劣智力有什麼作業呢?佛陀所有的根勝劣智力,對於所教化的眾生,不是同一類的,有軟、中、上根的差別;有軟根、有中根、有上根的差別。也可以解釋是聲聞、緣覺的根性,有佛陀的根性,就可以說是軟、中、上;但是也可以說每一種也都有軟、中、上的差別。這些差別,佛陀能如實地了知,一點也不會有錯誤的。佛不但是能如實了知他們軟、中、上的根性,同時又能夠於彼所化眾生如應如宜,就是如其所應,就是眾生的根性;如宜就是佛法。佛為他宣說法,這法是相應的,與他的根性也是相應的,這樣為他宣說正法。
indriya-parāpara-jnāna-balena
tathāgataḥ sattvānām indriya-mṛdu-madhyādhimātratāṃ ca
vibhajya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teṣāṃ ca yathārhaṃ
yathā-yogyaṃ dharma-deśanāṃ karoti.
如來所有種種勝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品,淨與不淨,勝解差別,如實了知;其淨勝解令漸增長,不淨勝解令漸捨離。
[解]5)佛陀所有的種種勝解智力,佛的殊勝的大智慧力量裡面也很複雜的,所以叫種種。對於所化的眾生,他內心裡面的事情有淨與不淨的差別。
1-淨,就是在佛法裡邊久遠以來栽培的善根,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久遠以來熏習的這些煩惱也有差別,就是不淨的差別;對於淨與不淨的勝解差別。眾生對於清淨這一面也有勝解,也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不淨的這一方面,也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佛陀能夠真實的正知無誤。
2-眾生在佛法裡邊栽培的善根是清淨的勝解,最初栽培的時候,當然是初初的;佛陀為他說法,能使令他清淨的勝解逐漸地增長。對於這些有罪過的事情,惑業苦的勝解,為他說法令他逐漸地棄捨。
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依於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
[解]6)佛陀所有的種種界智力,對於所教化的眾生,是有劣、有中、有妙的不同,如實了知。前面是說佛能夠正知所化眾生的程度,根性的差別。下面是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就當作隨順講,能隨順他的根性。如其意樂,意樂就是他所歡喜的事情,能隨順他所歡喜的。如其隨眠,也能夠隨順他內心的煩惱,煩惱種子。根性有種種差別,意樂也有種種差別,隨眠也有種種差別,這樣佛陀的大智慧能依於彼彼,就是所化眾生各種情形,趣入聖道。門,就是初開始的時候,這樣的根性,這樣的意樂,這樣的煩惱隨眠,初開始的時候是什麼法門對他合適呢?佛能知道這件事。趣就是向前進,由不信佛能進步到相信佛法,由是凡夫境界進入到聖人的境界,這叫做趣入。趣入的門,初開始應該學習什麼樣的法門呢?佛能夠沒有錯誤地教授他這個門。隨他的根性、意樂、煩惱的情況,來為他安立這個法門,教授他學習這個法門。
a)劣中妙界部分差別者:欲色無色有情,如次名為劣中妙界應知。
b)能如其根等者:根有三品:謂軟、中、上。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其根。意樂有六:謂不出離意樂等。如下自說。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意樂。隨眠,謂即貪瞋癡慢尋思諸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隨眠。
b1)根有三品:謂軟、中、上,這三種不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這就叫做如其根。意樂有六:謂不出離意樂等,不同的意樂,如下自說。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意樂。隨眠,謂即貪瞋癡慢尋思,貪、瞋、癡、慢都是煩惱,尋思就是心裡面的散亂的境界。諸行,貪、瞋、癡也是行,慢也是行,尋思也是行;就是內心的活動叫做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隨眠。
nānādhimukti-jñāna-balena
tathāgataḥ mṛdu-madhyādhimātra- śubhāśubhādhimuktitā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śubhāṃ cādhimuktim anubṛṃhayati.
aśubhāṃ ca tyājayati. nānā- dhātu-jñāna-balena tathāgataḥ
hīna-madhya-praṇīta-dhātukatāṃ ca vibhajya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yathendriyān yathā'śayān yathā'nuśayāṃś ca
sattvāṃs teṣu-teṣv avatāra-mukheṣv avavāda-kriyayā samyag
yathā-yogaṃ saṃniyojayati.
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於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顯發辯了施設開示。
[解]6.1)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於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這是小乘根性的眾生,佛也能夠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就是沒有障礙地宣說趣入門。顯發辯了施設開示,顯發就是略說大意,辯了就是詳細地講說。施設開示,就是施設種種法門,然後為眾生開示。
tatra
yathā tathāgatāḥ śrāvakāṇāṃ teṣu-teṣv
avatāra-mukheṣv avavādam anuprayacchaṃti.tathā śrāvaka-bhūmau
sarveṇa sarvaṃ niraṃtaram ākhyātam uttānaṃ vivṛtaṃ
prajñaptaṃ prakāśitaṃ.
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初業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諸菩薩眾,令心得住?
[解]6.2)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初業,始業就是初來到佛法裡面。從什麼時候算是初來到佛法呢?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就是有了願,就是你有一個目標,叫做始業。初業就是開始修行。等持資糧,就是開始修定,怎麼叫做開始修定?要準備成就禪定的資糧,安住淨戒、守護根門、於食知量、減少睡眠、正知而住,這就是等持資糧,先要學習這些事情。攝受就是你自己要努力成就這件事,成就就安住在這個資糧不失掉,安住是不失掉的意思。他目的想要使令心裡面寂靜住這樣的諸菩薩眾,使令自己心能夠得到禪定。
kathaṃ
ca punas tathāgatāḥ.bodhisattvam ādikarmikaṃ
tatprathamakarmikaṃ samādhi-saṃbhāra-parigrahe 'vasthitaṃ
citta-sthiti-kāma-citta-sthitaye avavadaṃti.
謂諸如來,為無諂曲恭敬愛重等持資糧始業初業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如是告言: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於內寂靜如理思惟,汝之父母所為立名,或汝親教軌範師等所為立名。
[解]6.2.1)謂諸如來,為無諂曲,就是沒有虛偽的人,有誠意的人。諂曲是虛偽。有恭敬心,有愛重佛法的誠心,愛重等持的資糧始業初業的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就是一開始的時候施設種種的名言,就是無顛倒地教授這位菩薩。
1-如是告言,如是指下面的文,就這樣開示。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你應該安住在遠離喧鬧的地方,到那個地方住。
2-遠離臥具,就是遠離喧鬧的地方居住,居住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獨一無二。
3-於內寂靜如理思惟,住在那裡以後又該做什麼事情呢?就是內心要寂靜住,不要打妄想,這也就是修奢摩他的止。
4-如理思惟,如佛法的正義思惟,這就是如理作意。一個修止,一個修觀。怎麼樣思惟呢?先思惟名字,就是初開始,小的時候,你父母給你起名字,安立一個名稱。或者不是父母,是你的親教師,或者是你的軌範師,和尚、阿闍黎,給你立一個名字,你思惟你的名字。
iha
tathāgato bodhisattvam aśaṭhaṃ samādhi-saṃbhāra-gurukam
ādikarmikaṃ tatprathamakarmikaṃ tat-prathamata evam avavadati.
ehi tvam kulaputra. pravivikta-śayanāsana-gata ekākī advitīyaḥ
yat te mātā-pitṛbhyāṃ nāma vyavasthāpitam
ācāryopādhyāyābhyāṃ vā. tad eva nāmādhyātmaṃ
manasikuru.
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有中,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解]6.2.2)如是思惟,就是這樣思惟。
1-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我現在是有這個情形嗎?是有我的嗎?怎麼樣叫做有我呢?離六處法,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地方。離六處法,離開眼耳鼻舌身意,有一個自性的真實,它的體性是真實的。真實解釋為不可破壞。就是它的自性,就是我的自性,它離開六處,六處眼耳鼻舌身意是可破壞的,現在它不是我,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有我的自性,這個自性是真實不可破壞的,是這樣嗎?是這個意思,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我是這樣嗎?這樣思惟。
2-第二個思惟。或者是內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或外,外六處。或兩中間,內六處、外六處是兩,中間就是六識,眼識乃至意識。於此有中,在這裡邊有一個自性真實的我。前面說是離開六處有我,這樣思惟。現在是即六處:內六處、外六處、中間,是在內、外、中間這六處裡邊,在這裡面有個我。如是名想,就是在這裡有個名想。名就是想,如果沒有名是不能想的。施設,就是我的名字叫某甲,就是施設一個名字,在這裡有個我,這個我再施設一個名字,叫某甲,或者是某乙,施設名。這個名就是想所施設的,不想這個名字施設不出來。不管父母安立也好,和尚、阿闍黎也好,也是由想而安立這個名字。名字假立,就是原來沒有名字,現在假立一個名字,立出個名字叫某甲,叫某乙,就可以言說。轉耶,是這樣子現起的嗎?這樣思惟。
evaṃ
ca punar manasikuru asti me sa kaścit ṣaḍ-āyatana-nirmukto
dharmaḥ svabhāvena pariniṣpannaḥ adhyātmaṃ vā bahirdhā vā
ubhayam antareṇa vā vidyate. yatredaṃ nāma saṃjñā
prajñaptir upacāraḥ pravartate.
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解]6.2.3)汝既如是正思惟已,思惟完了的時候。當於此法都無所得,第一段是離六處,第二段的思惟即六處,這樣思惟。當於此即六處,離六處,內、外、中間,當於此法都無所得,裡面沒有我可得;即六處也沒有我,離開內、外、中間六處也沒有我可得。
a)或內或外或兩中間等者:謂六處法有其內外,或兩中間施設建立。義如〈聲聞地〉於四念住作種種說應知。彼四念住六處法攝。若離六處法自性真實,當知無有內外或兩中間施設可得。今說於彼所為立名,亦作如是假想分別,是故說言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所為立名性實有中,有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a1)六處有內六處、有外六處,或兩中間也有六,在這裡施設名字,立名字是我,建立這個假名。這裡邊的義在〈聲聞地〉裡邊,於四念住作種種說應知。而那裡四念住就是六處法攝,還是攝屬於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身,六根和六塵接觸的時候就有受,受裡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主要還是意識,就是心。心若一動,都是法的境界,所以四念住是六處法攝。
a2)如果你自己的思想,在思惟的時候,離開六處法有一個自性真實,當知是沒有的,離開六處沒有我可得。或者說是離六處沒有,即六處,或者內六處,或是外六處,或是兩中間,這裡施設有我可得嗎?這叫施設可得。前面在思惟的時候,初開始思惟的時候,應該沒有定論,即六處是我,離開六處有我,這樣不斷地思惟,最後才結論,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a3)前面是引〈聲聞地〉四念住的說法,現在這裡說於彼所為立名,就是對於父母所為立名,或者是師長為立名。也是這樣子假想分別,就是假想觀察:我這個名字是我,也是即六處,或者是離六處這樣觀察。於此所為立名性實有中,立這個名字,我叫某甲,我叫某乙,這是我。在這裡施設我的名字,我的體性是真常不壞的。在這個真常體性上立出來這個名字,我叫某甲,能這樣子觀察,是這樣嗎?
sa
tvam evaṃ yoniśo manasikurvaṃs taṃ dharmaṃ nopalapsyase.
nānyatra te evaṃ bhaviṣyati.
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但於客法有客想轉。
[解]6.2.4)前面是一個問話,還沒有肯定,後來佛才說: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這是肯定的一種口氣。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你只有這一條路,就是這樣了知,這樣明白。怎麼明白呢?但於客法有客想轉。
1-客是外來的意思,本來這裡沒有客人;說有客,客是從外來的。我們內裡邊思惟:眼是我、我所否?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內六處、外六處、內外中間這一切法,我們作種種的想法,這都是外來的分別,都是外加上的分別。這些事情也都是客法,都不是本來有的,都是外加的。在這些法上,你有客想轉,也都是外加上來的一個虛妄分別在活動。
2-客有個外來的意思,就不是這件事本來面目,都是外來的。但是這個地方分兩類:一個是法,一個是想。就是在這個法上有這樣的想;其實在來說,法也是想,你心裡一動才有法的。不過現在就分成兩部份:一個是能分別的,一個是所分別;客法就是所分別的法,想就是能分別的法。而所分別的境界也都是假的,不是真實的。能分別的也是假的,都不是真實的。這句話是總說的,下面有詳細的分別。
a)但於客法有客想轉者:此顯名義俱無有實。故於彼義,名為客法。及於彼名,名為客想。〈顯揚頌〉說:由名於義轉,二更互為客。下自釋云:以名於義非稱體故,說之為客。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為客。其義應知。
a1)客法和客想什麼意思呢?這表示能詮的名和所詮的義都沒有真實性。名也是你心裡的想,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先要有想,不然的話就什麼事沒有。此顯名義都不是真實。
a2)故於彼義,就是你所思惟的那個義,你若不思惟還沒有事,你思惟才有義。這個義是客法,是外來的,就是你心的分別來,叫客法。
a3)及於彼名,在客法上安立種種名字,就是客想。安立種種名字,誰安立?就是你心裡的想,你心裡的思想安立種種名字。所詮的境界叫做義,就是法。
a4)〈顯揚頌〉說,安立種種名字,名字有所詮的義,名在所詮義上活動;所詮的義,有能詮的名,這樣。名和義倆互相作客,就是名到義這兒來作客,義到名這個地方來作客。是來作客,一定要走的,不能在這兒住下來的。互為客,一個是假的意思,是假的,是虛妄的;一個是沒有這件事的。有假、有空,有這兩個意思。
a5)《顯揚聖教論》自己解釋說,這個名和義,名本來是詮顯義的;這個義本來沒有名,給它安立個名字。安立個名字,安立的不對,並不稱合,不合於義的體性,和義的體性不合,它就不能在這兒長住,所以說之為客。它不是原來在這裡住的人,他是從外來的。原來住在這裡的人,表示名和義是相合的。它是從外來的,它就和這個所詮的義不相合,說之為客。就是義不歡迎這個名。
a6)前面說是名從外來的,是來詮顯這個義。詮顯這個義,它和這個義不相合,應該沒有這個名字,不要這個名字,所以也有無的意思。
a7)所詮的義也是一樣,也和名的道理一樣,是根本沒有這個義。沒有義,但是我們的習慣,有了名就有義,就執著這個義是真實的,實在這個義是沒有的,所以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為客。這個地方很簡要地把這個名和義解釋完。但於客法有客想轉,有客想轉就是名,有客法就是義;就是一個名、一個義,就是這兩件事。
āgaṃtukeṣv
eva dharmeṣv iyam āgaṃtukī saṃjñā pravṛtteti.
汝善男子,若於爾時,於自己名,唯有客想,已生已得;復應在內如理思惟,於汝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解]6.2.5)汝善男子,若於爾時,若是那個時候發菩提心,想要修禪定,就是那個時候。
1-你對於你自己有這個名字,實在就是我,我執著有我。說自己有我,這是你外加來的,外增加上的想法,實在是沒有我的。但是你已經這樣習慣從久遠以來,一直地有這樣的思想,就是這樣的我想已經現起,已得就是時時地這樣分別。
a)唯有客想已生已得者:義顯己名唯假無實故。隨彼假名於義流轉,說名已生。唯有假名施設可得,說名已得。
a1)唯有客想已生已得,這句話的意思顯示你的名字是假的,是假安立的,是沒有真實的體性的。也就是你執著這個我,但是個假名字,是沒有體性的。
a2)已生怎麼講呢?就是隨你安立的名字在所詮義這裡用,在這裡出現。原來這個是沒有名字,現在安立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時時地在這裡用,叫做已生,就是我的名字出現。唯有假名施設可得,說名已得,我想就是分別。
2-前面這一段,就是這樣思惟我的這個名字是外來加上去的。我名,原來沒有來到佛法裡面來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執著,安立自己的名字,然後執著這是我。現在告訴這是外加來的,不是本來就有這件事的,這就表示我是空無所有的意思。
3-還應該再進一步地在你內心裡面思惟,如理思惟。前面是說我名,現在再詳細地說,於汝眼裡面所有制立的眼名。眼睛原來也沒有眼的名字的,也還是或者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誰,說這是眼睛,這是耳朵,其實也是安立的名字。所有制立的眼睛的名字,有了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哦!這是眼,這就是眼想。也是因為眼想而制立眼的名字。制立眼睛的名字,實在這個眼睛的名字是假施設的,原來沒有名字,就是方便安立的名字。
yadā
ca te kulaputra tasmiṃ svanāmni āgaṃtuka-saṃjñā utpannā
bhavati pratilabdhā. sa tvaṃ yā te cakṣuṣi cakṣur nāma
cakṣuḥ-saṃjñā cakṣuḥ-prajñaptiḥ. tām apy adhyātmaṃ
yoniśo manasikuru.
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解]6.2.6)在靜坐的時候,這樣的如理作意,就是這樣心裏面思惟觀察:我這個眼睛裏面,唯有兩件事可得,就是一個想、一個法,或者客想、或者客法,也就是一個名、一個義,這兩件事可得。
1-此眼中唯二可得是什麼意思?這眼睛的名字,是假安立的;由眼想安立的眼名字,這個眼是假施設的,就是方便安立,不是本來有的。
2-前面說名、也就是說客想,在下面說客法。就是這個眼睛,眼睛應該是依他起,在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自性裏面,眼睛按道理說,它是依他起的事,依他起的事是因緣所生法,依他起法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所以是唯是虛妄的識。
3-在這個事這裏,安立這個眼的名字,前面是眼想、也就是眼名,這裏說是眼睛這件事;在依他起這個地方沒有名字,而後安立名字,我們就有執著心,就變成遍計執。
4-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就這麼多。一個是眼想、也就是眼名,這眼想、眼名,是在唯識上安立的,就這麼多,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再沒有什麼事情。
evaṃ
ca. punar manasikuru. asmiṃ cakṣuṣi dvayam upalabhyate. idaṃ
ca nāma-saṃjñā-prajñapti-cakṣur iti. etac ca vastu-mātraṃ.
yatredaṃ nāma saṃjñā prajñaptiḥ.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於此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且非是眼。此唯有事,於中假立眼名想等。當知自性亦非是眼。
[解]6.2.7)這是進一步的思惟。
1-這個眼是什麼?眼就是我們因眼名而見的、而思惟的這個眼睛。這上面所有制立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實在它不是眼睛。我們名之為眼,在這裏起分別的這個眼,這個不是依他起的眼睛,這是遍計執,遍計執是沒有體相的,只是空無所有。
2-前面說這個眼名,安立眼名的這個眼,實在它不是依他起的眼睛。這個地方根本沒有眼的名字,只是原來依他起的事,在依他起的事上,假立名字叫做眼,只是這樣。假立名字為眼的時候,我們又生執著,就是離依他起遠。
3-我們觀察的時候,才知道這依他起的自性,它沒有言說,也不是眼,沒有眼這句話。
a)唯二可得等者:客想客法,說名唯二。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名客想。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雖於此中實有唯事,然彼自性亦非是眼,是故當知彼唯客法。
a1)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客想客法,說名唯二,客想就是名,客法就是事,也就是義,一個名、一個義;就是這兩個。
a2)客想怎麼講呢?安立眼的名字以後,我們就可以有眼想,但是這件事,這個眼是假施設的,不是真實的,是名叫做客想,就是外來的想法,加上去。
a3)客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唯獨是事,是虛妄的事,它本來也沒有名字,但是我們在裏邊,為了語言的方便、做事的方便,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叫做客法。
a4)雖於此中實有唯事,實有唯事就是依他起,依他起是有。我們執著的眼、執著的一切事,是沒有的;依他起實在是有,但是它不真實,所以叫唯識。
a5)但是這個實有唯識的依他起,它沒有名字,所以它的自性上、它本身,沒有名字、也沒有眼這句話的,所以知道我們說是眼,這是客法,不是依他起,本來沒有這回事、沒有這句話。
tatra
yac cakṣuṣi nāma saṃjñā prajñaptiḥ. tat tāvan na
cakṣuḥ. yad api tad vastu yatra cakṣuḥ-saṃjñā. tad api
svabhāvato na cakṣuḥ.
何以故?非於此中遠離所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少有眼覺,而能轉故。若有此事體是真實,稱名所說;不應於中更待眼名,方有如是眼覺而轉。唯應自性不由聽聞,不由分別彼所立名,但於此事有眼覺轉。然無如是不待名言覺轉可得。是故此中,唯於客法而有其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汝既如是於其內眼如理思惟;復於眼想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解]6.2.8)什麼原因這麼講呢?
1-不是在這裏面遠離所立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遠離這件事的時候,小小的有眼的分別現起的。就是我們不立這眼的名字,我們不會有眼的分別,所以這依他起的眼睛,沒有名字的時候,我們沒有眼的分別,就是這個理由,所以它也不是眼。當知自性亦非是眼,為什麼自性不是眼呢?就是原來沒有名字,我們不能起分別,它是眼睛,沒有這個分別。
2-沒有眼睛的名字,我們就不會感覺它是眼睛,你若起這個分別,一定要有名字你才能起分別。我們因為名字而執著它有眼的義;有眼的名,我們就執著有眼的義,因為這個名而執著這個義。這個義若是真實有的話,稱名所說,和你安立的名字是相稱的,名和所詮的義是相稱的。若是這樣的話,就不應該在這裏邊要等待有眼的名字,才有這樣的眼的感覺現起。
3-若是前邊名字所詮的義是有實體性的話,就不應該待名有眼的感覺、有眼的分別,應該怎麼樣呢?唯應自性,就是原來的、就是依他起,沒有名字的這個境界,不需要經過聽人說,這是眼睛。也不需要假借分別:哦!這是眼睛,不需要這樣分別它這個名字。只是看見這個眼睛,我們就有眼的感覺現起,應該是這樣。
4-事實上,不是這樣子。若沒有名言的時候,這個分別心不能現起,眼睛這個分別、這個心理不會現起的。沒有名字的時候,眼睛雖然看見了,心不能分別。
5-所以在這個眼法這件事上,唯有客法,都是外加的。在外加的法上面,還加上一個客的眼名、客的眼想、客的眼假施設。這個名所詮的義,也是客、也是外來的;在義上假立的名字,名字也是外來的,也是後來加上去的;都是客。
6-你這位善男子,既然能夠這樣的修如理作意觀察,對於你本身的眼,能夠如理的思惟,思惟這都是客。復於這眼的名字,眼想就是眼的名字;這個名字也是客、也是外來的。當生當得,名字現起;你可以這樣分別,因為有這個名字,可以這樣,這是眼。你既然能這樣思惟,這是正了知。
tat
kasya hetoḥ. na hi tatra cakṣur-nāma cakṣuḥ-saṃjñāṃ
cakṣuḥ-prajñaptiṃ vinā kasyacic cakṣur-buddhiḥ
pravartate. saced etad vastu tenātmanā pariniṣpannaṃ syāt.
yena nāmnā abhilapyate. na tatra punas tad-apekṣā cakṣur ity
evaṃ buddhiḥ pravartate. nānyatra
prakṛtyaivāśrutāparikalpita-nāmakānām api tasmiṃ vastuni
cakṣur iti buddhiḥ pravarteta. na ca punaḥ pravartamānā
upalabhyate. tasmād idam api cakṣur-nāma cakṣuḥ-saṃjñā
āgaṃtuke dharme āgaṃtukī. evaṃ te addyātmam etac cakṣuḥ
yoniśo manasikurvataḥ cakṣuḥ-saṃjñāyām apy
āgaṃtuka-saṃjñā utpannā bhaviṣyati pratilabdhā.
如於其眼,如是於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已得已求。若已作意,隨尋隨伺。以要言之,普於一切諸法想中,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解]6.2.9)前面這一段是在眼裏邊,如理作意。
1-眼的義、眼的名都是客,如是於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這些事情,已得已求,也都是這樣子。也都是安立的假名,也是已得已求。前邊是生、得,這裏也應該是已得、已生,求應該是生的誤植。
2-若是這位善男子能聽佛的話、能聽信佛的教導,已經這樣的作意思惟,隨順佛的教導思惟觀察。尋是粗的觀察;伺是微細的觀察。你能這樣作意、思惟、觀察;這樣說不但是眼是這樣,耳鼻舌身意,廣說乃至一切見聞覺知也都是這樣思惟觀察。
3-以要言之,普遍於一切諸法中,也都是有名、也有義,也是這樣思惟、觀察,唯有是客想,當生當得。這都是虛妄分別,而法的本身是無有少法可得;我們所思想的,在法的本身上完全是沒有的。
a)耳鼻舌身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及於一切安立假說自性。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
a1)此中等言,等取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及於一切安立假說自性,在一切法上,所有都是安立的、假說的情形,不是那件事本身是這樣的。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
yathā
cakṣuṣi. evaṃ 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eṣu vistareṇa
yāvad dṛṣṭa-śruta-mata- vijñāteṣu prāpteṣu
paryeṣiteṣu manasā anuvitarkiteṣv anuvicāriteṣu. samāsataḥ
sarva-dharma-saṃjñāsv āgaṃtuka-saṃjñā utpannā bhaviṣyati
pratilabdhā.
如是汝於自己身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廣說乃至一切法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
[解]6.2.10)前面這一段文,你對於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有的這些分別,都是假想,所分別的境界,無有少法可得。
1-能完全的除遣這些虛妄分別,觀察它是無所有的。勤加行道,也不要懈怠,努力地這樣修行。當正攝受,你應該努力的這樣成就。
2-廣博地說,在一切法中,所有的都是假想,所有的分別能盡除遣,完全不要,除掉這些虛妄分別。除掉這虛妄分別有兩個程序:觀察,思惟分別的義都是沒有的;然後再除掉這些虛妄分別。你先要努力的觀察所分別的一切法是無所有的,然後再滅除這些虛妄分別,這就是一個止、一個觀。你要努力的這樣修行,你要成就這個大智慧。
evaṃ
te svātmani yā saṃjñāvasthā. tasyā vibhavāya prayoga-mārgaḥ
samyak parigṛhīto bhaviṣyati. vistareṇa yāvat sarva-dharmeṣu
yā saṃjñā. tasyā vibhavāya prayoga-mārgaḥ samyak
parigṛhīto bhaviṣyati.
汝由如是一切所知善觀察覺,普於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於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數數除遣;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於此事中,多修習住。
[解]6.2.11)汝善男子由於這樣的一切所知善觀察覺,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面對一切法的所知境界,你要善能觀察:你的分別心是虛妄分別。
1-普於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這個事情是很壞、這個事情是很好的,都是你內心的分別。這些想都是虛妄分別,都是外來增加上去的、增益上去的。
2-於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在一切的眼耳鼻舌身意上、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在這一切法上,所有的這些分別都是戲論,都不是真實的,都不合道理。一次又一次地除遣你的虛妄分別。
3-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這樣子修行,你心裏面常與無分別、無相相契合。無分別、無相在一切法上,怎麼個態度呢?唯取義轉。
4-於此事中,多修習住,多就不是全部,你還應該睡覺、還應該休息一會兒。其它的時間,就在這兒修習住。
a)唯取義轉者:唯取其事,唯取真如,名唯取義。唯以實義為所緣故。
a1)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唯取真如,就是圓成實。這就叫做義轉。
a2)在習慣上,我們觀察一切事的時候,都認為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是虛妄的,現在要認為它是依起就是如幻如化的、是不真實,有而不真實。
a3)我們的虛妄分別,一定要有名做前提,而後因為名而有種種分別,這樣的種種分別,有所分別的境界、有能分別的心,這一部份完全是畢竟空的、是無所有的。
a4)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是有,但是不真實。這和遍計執的不真實不一樣。遍計執的不真實,是沒有這件事,空無所有的,無有少法可得的,但是依他起是有,但是不真實,有而不真實,如夢中境,夢中是有這件事,但是不真實。所以依他起的不真實和遍計執的不真實不一樣。依他起的不真實還是有體性的;遍計執的不真實,體性是沒有的。
a5)現在唯取其事,唯取真如,這就是二諦;依他起是世俗諦,唯取真如是勝義諦;這是無分別的境界。唯以實義為所緣故,就是以依他起和真如,是這無分別心、無相心所緣的境界。
sa
tvam evaṃ sarva-jñeya-su-vicāritayā buddhyā
sarva-dharma-saṃjñāsv āgaṃtuka-saṃjñayā sarva-dharmeṣu
sarva-prapaṃca-saṃjñām apanīyapanīya nirvikalpena ca cetasā
nirnimittenārtha-mātra-grahaṇa-pravṛttena tasmiṃ vastuni
bahulaṃ vihara.
汝若如是,當依如來妙智清淨等持種性,獲得無倒心一境性。如是汝等,若於不淨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若於慈愍,若於緣性緣起,若於界差別,若於阿那波那念,若於初靜慮,廣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
[解]6.2.11)你這位善男子若是肯聽佛說的教導,肯這樣用功修行。
1-你就是隨順佛陀的大智慧,佛陀的清淨的等持的種性,從佛的智慧,得到無倒的心一境性;成就不顛倒的心一境性就是禪定,
這樣的禪定是在第一義諦那裏安住、就是在勝義諦那裏安住不動。這段文說的心一境性,所緣境是勝義諦,也包括依他起,但是若是觀察依他起是生無自然性,唯獨是無有少法可得的境界,就是勝義諦。在那裏安住不動叫做等持,和有所得的世俗的所緣境不一樣。這是聖人,空、無願、無相的境界。這個是獲得無倒心一境性。
2-汝等若於不淨作意思惟,佛陀開示初開始你先應該修不淨觀,這就是另一個門;作意修不淨觀,你修不淨觀也好,但是你對前面說這個唯識的作意,也不要棄捨。
3-若是你修慈愍觀,多瞋眾生修慈愍觀,這又是一個趣入門。
4-若於緣性緣起,就是愚癡眾生修緣起觀。這個緣性就是四種緣、緣起是十二因緣。5-若於界差別,界差別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這是界差別觀。
6-若於阿那波那念,這是數息觀。
7-若於初靜慮,廣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於此作意,也還是於這個唯識的作意不要棄捨。那些趣入門可以修、可以不修,但是這個唯識觀勿當捨離。
a)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者:此中作意,謂即前說數數除遣一切戲論之想,及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應知。
evaṃ
te tathāgata-jñānā-viśuddhi-samādhi-gotrāc cittasyaikāgratā
pratilabdhā bhaviṣyati. sa tvaṃ saced aśubhāṃ manasi
karoṣi. enaṃ manasikāraṃ mā riṃciṣyasi. sacen maitrīm
idaṃpratyayatā-pratītyasamutpādaṃ dhātu-prabhedam
ānāpānasmṛtiṃ prathamaṃ dhyānaṃ vistareṇa yāvan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m
apramāṇa-bodhisattva-dhyānābhijñā-samādhi-samāpattīr
manasikaroṣi. etam eva manasikāraṃ mā riṃciṣyasi.
汝若如是修此菩薩無倒作意;漸次乃至當得無上正等菩提,究竟出離。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
[解]6.2.12)汝善男子若能這樣修此數數除遣一切戲論之想,及以無分別無相之心,若如是修此菩薩無顛倒作意,漸次地、慢慢地,當得無上正等正覺,究竟的出離煩惱障、所知障。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前面說的這是菩薩遍趣正行,所有的、普遍地一切眾生,依如是門趣入到正行,而後得無上菩提。
evam
te ayaṃ bodhisattva-manaskāro 'nupūrveṇa yāvaḍ anuttarāyai
samyaksaṃbodhaye niryāsyatīti.
過去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已正施設如是教授;未來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當正施設如是教授;現在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如是教授。諸聲聞等,於此作意勤修習時,亦能速疾得勝通慧。若能於此無倒作意如實通達;便能獲得諸法現觀。
[解]6.2.13)過去如來,就是已經入涅槃的過去的佛,也為開始發菩提心的菩薩,已經如法的施設這樣的法門,教授這些菩薩。
1-未來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當正施設如是教授;現在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如是教授。三世諸佛都開示這樣的法門。
2-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只是發出離心的諸聲聞等。他們對這個法門也能夠努力的作意,作意是警覺其心,勤修習此法門的時候,亦能夠速疾的,成就殊勝的神通和智慧的。
3-聲聞人或者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只要是能於此法門不顛倒的作意,就是要認真的學習,就不會搞錯。如實通達,能認真的通達諸法是唯心所現的。這樣修止觀,就能夠成就於一切法得聖人的智慧。諸法現觀,諸法是所緣境,現觀是能緣的智慧。但這能緣的智慧,單獨的指已經成就聖道的聖人,他的觀諸法實相的智慧。現觀,就是清淨的智慧現前,觀諸法實相,這就是聖人。
iyaṃ
sarvatra-gāminī bodhisattvānāṃ pratipad veditavyā. atīte 'py
adhvani tathāgatā bodhisattvam ādikarmikam evam
evāvavaditavantaḥ. anāgate 'py adhvani evaṃ evāvavadiṣyaṃti.
pratyutpanne 'py adhvany evam evāvavadaṃti. śrāvako 'pi cānena
manaskāreṇa prayujyamānaḥ kṣiprābhijñataraḥ syād
dharmābhisamayāya yadi śaknuyād etaṃ manaskāraṃ yathāvat
prativeddhuṃ.
如來所有遍趣行智力,於一切苦能出離行不出離行,如實了知;及令捨離不出離行,能正授與能出離行。
[解]7)如來所有遍趣行智力,就是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聖道,他成就的,就是他所有的遍趣行智力。
1-遍就是一切佛教徒,所有的佛教徒,大家都發心向於聖道,叫作趣行。趣是向前進,由凡夫向聖人那個地方去,叫作趣。最初是發無上菩提心,後來開始修學止觀,就是由凡夫向前進,叫作趣。趣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有這樣的願,向於無上菩提。行就是心,沒有心誰能行?智力,這是佛陀所證悟的智慧,能通達一切佛教徒向於聖道修行的時候,佛都是如實了知的,所以叫作遍趣行智力。
2-眾生學習佛法的時候,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要從苦惱的境界裡面解脫出來,目的是這樣。能出離行,於這苦惱的境界能解脫出來的這種修行,這樣修行能出離苦,能從苦惱裡面出來。不出離行,你這樣的修行不能從苦惱的境界裡面解脫出來。這都是修行,但是有能出離、有不能出離的。如實了知,佛陀的遍趣行智力,就是對這件事,一點也不會錯誤的了知這件事。
3-佛陀第一步是能知,第二步是教導你,教導你棄捨這個不出離行,能夠正確的教授你,這樣修行是能得解脫的。淺白的說,我們的心有所執著,你的修行也是修行,但是還是在執著裡面,就不能出離苦。若能夠無著,心裡面於一切法不執著,就是一切法不受,就能出離。能正授與能出離行,就是佛才能教授你八正道的法門,其餘的人不行。
sarvatra-gāminī-pratipaj-jñāna-balena
tathāgataḥ sarva-duḥkha-nairyāṇikīm anairyāṇikīṃ ca
pratipad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anairyāṇikīṃ ca
pratipadaṃ varjayitvā nairyāṇikīm upasaṃharati.
如來所有宿住隨念智力,於其前際本事本生數數念已,為令所化諸有情類心生厭離、心生淨信,正為宣說;及能降伏執著常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解]8)如來所有宿住隨念智力,這個智力有什麼作用呢?
1-對於他過去生的事情,前際是過去。
2-本事,過去生的本事;你原來或者作過罪業的事情、或者作過有功德的事情、在生死裡惑業苦流轉的這些事情,叫作本事。
3-本生,就是過去世行過菩薩道的那個事情,叫作本生事。
4-數數念已,就是數數的,不是一次的,來憶念過去的本事本生。念這個作什麼呢?為的是教化所化的有情類心生厭離,心對過去生死流轉的事情,這些糊塗的事情生厭離心。
5-心生淨信,從過去的事可以知道有因就有果,若是作善、作惡都有果,修學佛法也會得聖道。過去是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所以你會建立清淨的信心。
6-正為宣說,所以佛陀就把過去的本生本事為眾生宣說。
7-說過去的事情令眾生生厭離心、生清淨的信心,又能夠降伏執著常論,過去的事就是滅了、過去了,是無常的境界,所以你執著常,就被降伏,都是有變化的。過去作過國王,現在已經過去,不是一成不變的。誰執著常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能降伏執著常論的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pūrve-nivāsānusmṛti-jñāna-balena
tathāgataḥ pūrvāṃte iti-vṛttakāṃś ca jātakāṃś ca
smṛtvā citta-saṃvegāya citta-prasādāya vineyānāṃ
deśayati. śāśvata-vādinaś ca śramaṇa- brāhmaṇān
nigṛhṇāti.
如來所有死生智力,於諸弟子過往遷謝當所受生,能正記別;及能降伏執著斷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解]9)如來所有死生智力,這是佛的天眼通;眾生死的時候,佛能看見。死了以後又生到什麼地方,佛也能看見。
1-於諸弟子過往遷謝,對這個弟子,這一剎那間死掉。過往,本來是現在,忽然間一剎那就死掉,就變成過去,就是過往的遷謝,遷謝移轉。
2-弟子過往遷謝是死,當所受生是生。是他當所受生,將來可以叫作當,或者說你修學善法就應該受生到善處叫作當。
3-能正記別,佛陀因為有死生智力,所以能正確的開示你這件事。
4-佛有死生智力,不但是告訴你死生的問題,還能夠降伏執著斷論,就是作善不得善報、作惡不得惡報,斷滅。執著斷論的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cyuty-upapāda-jñāna-balena
tathāgataḥ śrāvakaṃ cābhyatīta-kāla-gatam upapattau
vyākaroti. uccheda-vādinaś ca śramana-brāhmaṇān nigṛhṇāti.
如來所有漏盡智力,於自解脫無惑無疑;及能降伏於阿羅漢起增上慢,一切沙門婆羅門等。是名如來十力作業。
[解]10)如來所有漏盡智力,對於自己的解脫,他解脫煩惱障,也解脫所知障,對於這件事沒有惑,沒有迷。
1-惑範圍是廣,疑是惑的其中的一種。疑的含義是狹窄、惑的詮義是寬廣的。於自解脫無惑也沒有疑;無惑也有一個意思,就是現在得阿羅漢,這件事沒有惑,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就沒有惑。也不疑,我沒得阿羅漢吧?我得阿羅漢了嗎?就是疑;他也沒有惑、也沒有疑。現在說是得佛的無礙解脫,無惑無疑。因為佛有漏盡智力能通達這件事。
2-或者他是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也有一點修行,他認為他得阿羅漢,其實是沒得阿羅漢,他就認為他得阿羅漢,這叫作增上慢,就是比他事實的情況增加、高估,有這個高慢。佛有漏盡智力,就能降伏這高慢心,你現在是增上慢,沒有得阿羅漢,會知道這件事。一切的沙門婆羅門等,他有阿羅漢的增上慢。佛的十力作業有什有這樣的作用。
āsrava-kṣaya-jñāna-balena
tathāgata sve ca vimokṣe niṣkāṃkṣo bhavati nirvicikitsaḥ.
arhattvābhimāninaś ca śramaṇa-brāhmaṇān nigṛhṇāti.
idam tāvat tathāgatasya daśānāṃ balānāṃ karma veditavy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