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雜阿含864經-870經

I.經文
1.雜阿含864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 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於彼法 生厭、怖畏、防護。生厭、怖畏、防護已,以甘露門而自饒益,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捨離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2.雜阿含865經:如是知、如是見已,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3.雜阿含866經:若不得解脫,以欲法、念法、樂法故,取中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生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有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無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上流般涅槃;若不如是,或復即以此欲法、念法、樂法功德,生大梵天中,或生梵輔天中,或生梵身天中。
4.雜阿含867經: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
5. 雜阿含868經: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若不解脫,而以彼法:欲法、念法、樂法,取中般涅槃;若不爾者,取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取有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取無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取上流般涅槃; 若不爾者,彼以欲法、念法、樂法生自性光音天;若不爾者,生無量光天;若不爾者,生少光天。
6.雜阿含869經: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 相,離貪喜,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 若不爾者,以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於色、受、想、行、識法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乃至上流;若不爾者,以彼法欲、法念、法樂,生遍淨天; 若不爾者,生無量淨天;若不爾者,生少淨天。」
7.雜阿含870經: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苦息樂,前憂喜已滅,不苦不樂,捨淨念、 一心,第四禪具足住。 若不如是憶念,而於色、受、想、行、識思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乃至上流般涅槃;若不爾者,或生因性果實天;若不爾者,生福生天;若不爾者,生 少福天。」 ...如四禪,如是,四無色定亦如是說。
8.AN.9.36. Jhānasutta


II.類似
1.瑜伽師地論T30, p335c
云 何無漏靜慮等定?謂如有一是隨信行、或隨法行、薄塵行類。彼或先時於四聖諦已入現觀,或復正修現觀方便,彼先所由諸行、狀、相,入初靜慮或所餘定。今於此 行、此狀、此相,不復思惟。然於諸色乃至識法,思惟如病、如癰等行,於有為法心生厭惡、怖畏、制伏,於甘露界繫念、思惟,如是方能入無漏定。
2.瑜伽師地論T30, p829c
緣於涅槃,如實覺故,名見甘露;盡、無生智為所依止,證有餘依涅槃界故,名身證得妙甘露界具足安住。
3.顯揚聖教論T31, p486b
出世間初靜慮者,謂先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入初靜慮。今不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
1)然或於色、受、想、行、識所攝諸法,思惟如病、如癰、如箭,障礙無常、苦空、無我。
2)或復思惟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
3) 或復思惟真如、法性、實際。如是於諸法中,思惟如病,乃至實際,已於如是法心生厭怖。生厭怖已,於不死界攝心而住,或於真如、法性、實際攝心而住,此處無 分別智及彼相應心及心法,及彼所依止轉依。由深入所知義故,則能永害隨眠,非一切煩惱之所依處,不退轉法。 如是名為出世間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應當廣說。

III.解說八定名相
1.瑜伽師地論T30, p467b
1)初禪
復次此中離欲者:欲有二種。一者、煩惱欲。二者、事欲。離、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
離惡不善法者: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即身惡行、語惡行等、持杖、持刀、鬪訟、諍競、諂誑、詐偽,起妄語等。由斷彼故,說名為離惡不善法。
有尋有伺者:由於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
所言離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離生。
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及於喜中未見過失、一切麁重已除遣故;及已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說名喜樂。
所言初者:謂從欲界最初上進創首獲得,依順次數、說名為初。言靜慮者: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
言具足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
言安住者:謂於後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澁、於靜慮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隨所欲樂、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
2)第二靜慮具足安住
復次於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於諸怱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於不怱務所行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是故說言尋伺寂靜故;內等淨故。
又彼即於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超過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是故說言心一趣故。
無尋無伺者:一切尋伺悉皆斷故。
所言定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定生。
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又於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惱品所有麁重、皆遠離故;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所隨逐故;名有喜樂。
依順次數、此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應知。
3)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復 次彼於喜相、深見過失;是故說言於喜離欲。又於爾時、遠離二種亂心災患,能於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第二靜慮已離尋伺、今於此中復離於喜、是故說言安住 於捨。如是二法能擾亂心、障無間捨。初靜慮中、有尋伺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第二靜慮、由有喜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是故此捨、初二靜慮說名無有。由是 因緣,修靜慮者、第三靜慮、方名有捨。
由有捨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復現行。若復於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或時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復現行、尋即速疾、以慧通達、能正了知;隨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棄捨除[01]遣變吐;心住上捨。是故說有正念正知。
彼於爾時住如是捨正念正知、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令心踊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
第 三靜慮已下諸地、無如是樂及無間捨。第三靜慮已上諸地、此無間捨、雖復可得;而無有樂。下地樂捨、俱無有故;上地有捨而無樂故;是故說言於是處所,謂第三 靜慮、諸聖宣說。謂依於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第三靜慮具足安住。言諸聖者:謂佛世尊、及佛弟子。
4)第四靜慮具足安住
復 次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略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何等名為此中對治?所謂捨、念、及以正知。由即於、此數修習故;便能棄捨、令不出離第三 靜慮第三靜慮地中勝樂。是故說言:由樂斷故;修靜慮者、即於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由是因緣,若先所斷、若今所斷、總集說言樂斷苦斷;先喜憂沒。謂入第 四靜慮定時、樂受斷故;入第二靜慮定時、苦受斷故;入第三靜慮定時、喜受沒故;入初靜慮定時、憂受沒故。今於此中,且約苦樂二受斷故、說有所餘非苦樂受; 是故說言:彼於爾時不苦不樂。
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謂尋伺、喜樂、入息出息。由彼斷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因緣,正入第四靜慮定時、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故說言捨念清淨。第四等言、如前所說初靜慮等、應知其相。
5)空無邊處具足安住
復 次以於虛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顯色想、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欲故,皆能超越。是故說言色想出過故。由不顯現超越彼想、以為因故;所有種種眾多 品類、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皆得除遣。是故說言有對想滅沒故。由遠離彼想以為因故;所有於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謂飲食瓶衣乘莊嚴具城舍軍園山林等 想。於是一切不作意轉。是故說言種種想不作意故。除遣如是有色有對種種想已;起無邊相虛空勝解。是故說言入無邊空。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 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空無邊處具足安住。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03]未入上根本定、唯緣虛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緣虛空,亦緣自地所有諸蘊。 又近分中、亦緣下地所有諸蘊。
6)識無邊具足安住
復次若由此識、於無邊空發起勝解;當知此識、無邊空相勝解相應。若有欲入識無邊處,先捨虛空無邊處想,即於彼識、次起無邊行相勝解。
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處;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由彼超過識無邊處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識無邊處具足安住。
7)無所有處具足安住
復 次從識無邊處求上進時、離其識外、更求餘境、都無所得。謂諸所有、或色非色相應境性、彼求境界無所得時、超過近分及以根本識無邊處,發起都無餘境勝解。此 則名為於無所有假想勝解。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多修習故;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識無邊 處,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安住。
8)非想非非相處具足安住
復次從無所有處求上進時、由於無所有處想起麁想故;便能棄捨無所有處想。由是因 緣,先入無所有處定時、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是故說言非有想、謂或有所有想,或無所有想、非無想。謂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 盡。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是故說言非想非非想。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一切近分根本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 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無所有處。於非想非非想處具足安住。復次此中入靜慮定時、其身相狀、如處室中;入無色定、時其身相狀、如處虛空。當知此中由 奢摩他相、安住上捨、勤修加行。

2.顯揚聖教論T31, p486c
1)初靜慮
建立定者。如經中說:「離欲惡不善法故,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
離欲者,謂或緣離欲界欲增上教法、或緣彼教授為境界已,斷欲界煩惱雜染。
離惡不善法者,謂斷欲界業,雜染法能墮惡趣故,名為惡;能障於善,故名不善。
尋者,謂能對治二種雜染,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
伺者,謂能對治二種雜染,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
離者,謂由修習對治斷所治障所得轉依。
生者,謂從此所生。
喜者,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勇、心適、心調、安適受受所攝。
樂者,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能攝所依,令身怡悅安適受受所攝;初者,謂次第定中,此數最先故。
靜慮者,謂已斷欲界雜染之法、尋伺喜樂所依,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
具足者,謂修習;圓滿住者,謂於入住出隨意自在。
2)第二靜慮
又如經說:「尋伺寂靜故,內等淨故、心定一趣故,無尋無伺三摩地,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
尋伺寂靜者,謂或緣離初靜慮欲增上教法、或緣彼教授為境界已,初靜慮地尋伺寂[T31, p487a15]靜不復現行。
內等淨者,謂為對治尋伺故,攝念正知,於自內體,其心捨住,遠離尋伺塵濁法故,名內等淨。
心定一趣者,謂如是入時,多相續住,諸尋伺法恒不現行。
無尋無伺者,謂證得尋伺斷法。
三摩地者,謂已轉依者;心住一境性生者,謂從三摩地所生喜及樂,已如前說。
第二靜慮者,謂尋伺寂靜內體遍淨。
三摩地所生喜樂所依、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餘如前說。
3)第三靜慮
又如經說:「由離喜故,住捨、念、正知及樂、身、正受,聖者宣說成就捨念樂住,第三靜慮具足住。」
離喜者,謂或緣離第二靜慮欲增上教法、或緣彼教授為境界已,見第二靜慮喜相過失。
住捨者,謂於已生喜想及作意,不忍可故、有厭離故,不染污住心、平等心、正直心,無轉動而安住性。
念者,謂於已觀察喜不行相中,不忘明了令喜決定不復現行。
正知者,謂或時失念喜復現行,於現行喜相分別正知。
樂者,謂已轉依者,離喜、離勇,安適受受所攝。
身者,謂已轉依者,若轉識、若阿賴耶識,心性無別,總名為身。
正受者,謂已轉依者,能攝受身,令身怡悅。總集說為樂,身正受,此處樂受,深極寂靜、最勝微妙、上下所無。
聖者者,謂佛及佛弟子。
宣說者,謂顯示施設。
成就捨念樂住者,謂此地已上無妙樂故,下地亦無。如是勝樂及無捨念以為對治。
第三靜慮者,謂離喜已,捨念正知,樂所依止,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餘如前說。
4)第四靜慮
又如經說:「由斷樂故及先已斷苦、喜、憂故,不[T31, p487b15]苦、不樂,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住。」
斷樂者,謂入第四靜慮時。
先已斷苦者,謂入第二靜慮時。
先已斷喜者,謂入第三靜慮時。
先已斷憂者,謂入初靜慮時。
不苦、不樂者,謂已轉依者,非安適、非不安適,受受所攝色界,最極增上寂靜、最勝攝受,無有動搖。
捨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轉動而安住性。
念清淨者,謂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心不忘失而明了性。
第四者,由次第定中第四數故;靜慮者,謂樂斷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之所依止,依於轉依心住一境性,餘如前說。
5)虛空無邊處
又如經說:「一切色想出過故,有對想滅沒故、種種想不作意故,入無邊虛空、虛空無邊處。」
具足住一切者,謂諸行相。
色想者,謂顯色想。
出過者,謂離彼欲故,如出過義、有對想滅沒、種種想不作意,如是應知。
有對想者,謂彼所依四大想及餘所造色想。
種種想者,謂即於四大及造色中長短、麁細、方圓、高下、正及不正、光影明闇。
如是等類,假色所攝種種想,若正入無邊虛空處時,有對之想不現前故,滅及種種想不起作意。由如是故、超彼能依一切色想。
無邊者,謂十方諸相不可分別;虛空者,謂色對治所緣境界。
虛空無邊處者,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餘如前說。
6)識無邊處
又如經說:「超過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
超過一切虛空無邊處者,謂超過近分及與根本。
無邊識者,謂緣無邊虛空之識,今緣此為境界。
識無邊處者,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餘如前說。
7)無所有處
又如經說:「超過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
超過一切識無邊處者,謂超過近分及與根本。
無少所有者,謂於識處上境界推求之時,無少所得,除無所有無別境界,由唯見此境極寂靜故。
無所有處者,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餘如前說。
8)非想非非想處
又如經說:「超過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
超過一切無所有處者,謂超過近分及與根本。
非有想者,謂超過無所有想。
非無想者,謂於無所有處上境界推求之時,唯得緣無所有極細心及心法,由唯見此境極寂靜故。
非想非非想處者,謂此處轉依及能依定,餘如前說。

IV.生天
顯揚聖教論 T31, p488a
1.梵身天、梵輔天、大梵天
先於此間修下、中、上初靜慮者,彼處受三天果,謂梵身天、梵輔天、大梵天。若善修習無尋有伺初靜慮者,生大梵天果,更無異所勝彼處故。
2.少光天、無量光天、極淨光天
若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二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少光天、無量光天、極淨光天。
3.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若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三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4.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
若先於此間修下、中、上第四靜慮者,後生彼處受三天果,謂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從是已上離色貪故,無方處差別。雖有修習下、中、上因,然不建立生果差別。
5.虛空無邊處
若下、中、上修虛空無邊處者,受虛空無邊處天生果。
6.識無邊處
若下、中、上修識無邊處者,受識無邊處天生果。
7.無所有處
若下、中、上修無所有處者,受無所有處天生果。
8.非想非非想處
若下、中、上修非想非非想處者,受非想非非想處天生果。
由定寂靜有差別故,及由住時滿不滿故,彼有差別。又由多住愛味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故,不盡壽命而有中夭。

V.行、狀、相
1.瑜伽師地論T30, p341c
1)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麁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2)何等為狀?謂於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復正入;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
3) 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 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
2.瑜伽師地論 T30, p465a
得 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謂已獲得色界所攝少分定心,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令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 淨諸行。雖行種種可愛境中、猛利貪纏亦不生起。雖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對治、暫作意時、即能除遣。如可愛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尋思境、當知亦爾。 宴坐靜室、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不極為諸身麁重性之所逼惱,不極數起諸蓋現行,不極現行思慕不樂憂慮俱行諸想作意。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 輕安餘勢、隨身心轉。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

VI.甘露界
1.cs306復彼苦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息、沒,餘苦更不相續、不出、不生,是則寂滅、是則勝妙,所謂捨一切有餘,一切愛盡、無慾、滅盡、涅槃。
2.cs29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離於猶豫,拔邪見刺,不復退轉。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 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 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今 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朦沒、障礙。所以者何?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 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是名 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3.cs61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謂: 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 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4.瑜伽師地論T30, p477b
住 有餘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已到彼岸。亦名任持最後有身。先業煩惱所引諸蘊、自然滅故;餘取無故;不相續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此中都無般涅槃 者,如於生死、無流轉者。唯有眾苦、永滅寂靜,清涼滅沒。唯有此處、最為寂靜。所謂棄捨一切所依、愛盡離欲永滅涅槃。當知此中有如是相。
5.瑜伽師地論T30, p655c
云 何苦諦?謂生苦等。廣說如前。若略說者、如說一切生雜染事、皆名苦諦。 云何集諦?謂說一、切煩惱雜染、及業雜染、皆名集諦。世尊就勝、唯顯貪愛。其勝因緣、如前應知。 云何滅諦?所謂一切煩惱永斷。又此永斷由八種相、如前應知。此中愛盡離欲者:此顯有餘依涅槃界。永滅涅槃者:此顯無餘依涅槃界。 云何道諦?謂資糧道、若方便道、若清淨道、如是一切、總略為一,說名道諦。世尊就勝、依能攝受沙門果證。但略顯示八聖支道、名為道諦。
6.瑜伽師地論T30, p370b
增上生滿者:謂往善趣。決定勝滿者:謂愛盡、離欲、寂滅涅槃。
7.T30, p775a
復 次依出世道作意修中、有五離繫品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謂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 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無欲界。即此唯有餘依故、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依滅故、名為滅界;亦名無餘依涅槃界。即此五界、由一切行永寂靜故,名諸行止。由我、我 所、我慢、執著、及與隨眠、皆遠離故,說名為空。由一切相皆遠離故,名無所得。於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所有貪愛、皆遠離故,名為愛盡。於無欲界、所有 欲貪。皆遠離故,名為無欲。於滅界中、及於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應皆永滅故,皆寂靜故,隨其次第說名為滅,亦名涅槃。又於斷界、未得為得勤修習 故,名於諸行修厭。於無欲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離欲。於滅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滅。
8.T31, p574c
論 曰:當知四聖諦一一有四種相。苦諦有四相者,一、起苦;二、內緣苦;三、外緣苦;四、麁重苦。初謂生苦,第二謂老病死苦,第三謂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欲 匱苦,第四謂五取蘊苦。集諦有四相者,一、總愛;二、後有愛;三、喜貪俱行愛;四、彼彼處喜愛。滅諦有四相者,一、愛盡;二、離欲;三、滅;四、涅槃。道 諦有四相者,謂苦遲通等四種行迹,前已說。又一一諦各有四行當知,如成現觀品已說。
9.T30, p687b
云何心趣遠離?謂於住時處 憒鬧者。云何心趣出離?謂於聚落而遊行者。云何心趣涅槃?謂居寂靜處奢摩他等相者。 復有差別:謂依遠煩惱、說趣遠離,依出生死、說趣出離,依入涅槃宮、說趣涅槃。一切受、并相續滅故;名為無影,名為寂滅。三苦永離故,名為寂靜。煩惱熾然 熱惱永息故,名為清涼。得無上迹故,名為真梵。
10.T30, p798b
於六種相覺悟生時,當知永斷似正法見。謂阿羅漢、於依所攝滅壞法故,覺悟無常。於現法中,為老病等眾苦器故,覺悟是苦。於任運滅斷界、離界、及與滅界,覺悟為滅、寂靜、清涼、及與永沒。若具如是正覺悟者,是阿羅漢。
11.成實論卷第十二---七三昧品第一百六十二
論 者言。有七依依初禪得漏盡。乃至依無所有處得漏盡。依名因。此七處得聖智慧。如說攝心能生實智。有人但得禪定謂之為足。是故佛言此非足也。應依此定更求勝 法。謂盡諸漏故說為依。問曰。云何依此禪定得盡諸漏。答曰。佛說行者隨以何相何緣入初禪。是行者不復憶念是相是緣。但觀初禪中所有諸色若受想行識。如病如 癰如箭。痛惱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時心生厭離解脫諸漏。乃至無所有處亦如是。但三空處無色可觀。行者見欲界憒亂初禪寂滅然後乃得。是故佛言。勿念初禪寂滅 樂相。但觀初禪五陰八種過患。餘依亦爾。問曰。欲界何故不說依耶。答曰。須尸摩經中說。除七依更有得聖道處。故知欲界亦有。問曰。有人言。依初禪邊未到地 得阿羅漢果。是事云何。答曰。不然。若未到地有衣。是則有過。若能得未到地。何故不入初禪。是故不然。問曰。非想非非想處何故不說依耶。答曰。彼中不了定 多慧少。故不說有依。七想定即七依也。問曰。佛何故說七依。名七想定。答曰。外道無真智故但依止想。一切依止皆為想所污不為解脫。故名想定。聖人能破壞 想。但依此定直取漏盡。故名為依。如說行者觀此諸法如病如癰等。非想非非想處亦以想不了。故不說想定。

VII.其他-瑜伽師地論卷12
1) 云何無漏靜慮等定?謂如有一,是隨信行,或隨法行,薄塵行類。彼或先時於四聖 諦已入現觀,或復正修現觀方便。彼先所由諸行、狀、相,入初靜慮或所餘定,今於此行、此狀、此相,不復思惟。然於諸色乃至識法,思惟如病、如癰等行;於有 為法,心生厭惡,怖畏制伏;於甘露界,繫念思惟,如是方能入無漏定。
2)云何順決擇分定?謂於一切薩迦耶中,深見過患,由此因緣,能入無漏。又諸無漏名決擇分,極究竟故。猶如世間珠、瓶等物,已善簡者名為決擇。自此已後,無可擇故。此亦如是,過此更無可簡擇故,名決擇分。
3)薰修差別
1)復次,云何薰修靜慮?謂如有一,已得有漏及與無漏四種靜慮,為於等至得自在故,為受等至自在果故,長時相續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薰修成就。
2) 若於是處、是時、是事,欲入諸定,即於此處、此時、此事,能入諸定,是名於諸等至獲得自在。等至自在果者,謂於現法樂住,轉更明淨。又由此故,得不退道。 又淨修治解脫、勝處,及遍處等勝品功德能引之道。若有餘取而命終者,由此因緣,便入淨居。由軟、中、上品修諸靜慮有差別故,於一切處受三地果。如前〈有尋 有伺地〉 已廣分別。修習無尋唯伺三摩地故,得為大梵。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薰修力故,生五淨居。
3) 當知因修清淨靜慮定故,生靜慮地,不由習近愛味相應,既生彼已,若起愛味,即便退沒。若修清淨,還生於彼,或生下定,或進上定。先於此間,修得定已,後往 彼生。何以故?非未離欲得生彼故,非諸異生未修得定能離欲故。又非此間及在彼處,入諸等至樂有差別,唯所依身而有差別。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九
云何定覺支?
1)謂世尊說:苾芻當知,我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是我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
2)苾芻當知我依何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謂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於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如善射師或彼弟子,先學近射泥團草人,後能遠射大堅固物亦令破壞。
3)苾芻亦爾,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於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
4)彼如是知如是見故,便從欲漏心得解脫,亦從有漏及無明漏心得解脫。既解脫已,能自知見我得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依此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
5)如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隨所應亦爾,謂第二靜慮應作是說。
6)復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乃至廣說。乃至無所有處,應作是說,復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超一切種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受想行識,乃至廣說。苾芻當知,乃至想定能辦如是所應作事,復有非想非非想處及滅盡定。我說於彼脩定苾芻,應數入出。彼脩如是七依定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總名為定,亦名定根、亦名定力、亦名定覺支、亦名正定,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