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品
3.1.總名建立
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何等為七?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
[解]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這七種地是隨順十三住建立的。七地之中的前六種地,完全是指菩薩說的,所以叫做菩薩地。第七一種,就是最後一種,是菩薩和如來雜立為地,就是相間,立之為地,就是裡面也說菩薩、也說佛。何等為七?
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
eṣu
yathā-varṇiteṣu trayodaśasu vihāreṣu anugatāḥ sapta
bhūmayo veditavyāḥ. ṣaḍ bodhisattva-bhūmayaḥ. ekā
vyāmiśrā bodhisattva-tāthāgatī bhūmiḥ. gotra-bhūmir
adhimukti-caryā-bhūmiḥ śuddhādhyāśaya-bhūmiś
caryā-pratipatti-bhūmiḥ niyatā bhūmiḥ niyata-caryā-bhūmiḥ
niṣṭhā-gamana-bhūmiś ca. itīmāḥ sapta
bodhisattva-bhūmayaḥ.
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前種姓住名種性地,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名行正行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最上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名到究竟地。如來住地,於後建立佛法品中,當廣演說。
[解]1)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
2)前面的文說十三住,
1-第一住就是種性住。種性住,在七地裡面來說就是種性地。住和地在這裡,有相同的意思,所以又名為住,又名為地。
2-這十三住裡面,勝解行住的時候,叫做勝解行地。
3-極歡喜住名叫淨勝意樂地。歡喜住是說你見第一義諦的時候,心裡面歡喜。因為在勝解行住的時候,希望能見到第一義諦,但還沒見到,經過很辛苦的用功修行,見第一義諦,心裡歡喜。從這一方面立名字。淨勝意樂地是進一步的發大悲心,有很多很多的意願,叫做淨勝意樂地,就是極歡喜住,就是得無生法忍。
4-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這一共是五個住。
5-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在這裡說叫做行正行地。不同的名字,但是義還是相同的。
6-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叫決定地,就是第八不動地。為什麼名之為決定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
a)墮在第三決定中故者:〈功德品〉說:菩薩略有三種墮於決定。何等為三?一者、安住種性墮於決定,二者、發菩提心墮於決定,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此說決定,唯取第三不虛修行,故作是說。
a1)〈功德品〉說:菩薩略有三種墮於決定,就是三種決定。何等為三?一者、安住種性墮於決定,他現在是聲聞種性,就一定是可以得阿羅漢,他不能成佛。有佛性的決定會成佛的,就叫做決定。
a2)二者、發菩提心墮於決定,發勝義菩提心,不是世俗的菩提心;發菩提心也是墮於決定,也是不退轉。
a3)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此說決定,唯取第三不虛修行,故作是說。第八菩薩地叫做決定地,是不虛修行,他是決定勇猛有大成就的,而不會徒勞的。
7-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這是第九善慧地菩薩,他成就四無礙解。決定行地,就是決定以後,又繼續有大智慧的弘揚佛法,所以決定行地。
8-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第十地法雲地菩薩,及如來住,合起來名為到究竟地。
3)如來住地於後建立佛法品中,當廣演說。
āsāṃ
paścimā vyāmiśrā. tatra gotra-vihāro 'dhimukti-caryā-vihāraś
ca dve bhūmī. pramudito vihāraḥ śuddhādhyāśaya-bhūmiḥ.
adhiśīlādhicitta-vihārau trayaś cādhiprajña-vihārāḥ
sābhogaś ca nirnimitto vihāraḥ caryā-pratipatti- bhūmiḥ.
an-ābhogo nirnimitto vihāraḥ niyatā bhūmiḥ. tasyāṃ bhūmau
bodhisattvaḥ tṛtīya-niyati-pāta-patito bhavati.
pratisaṃvid-vihāro niyata-caryā-bhūmiḥ. paramo vihāraḥ
tāthāgataś ca niṣṭhā-gamana-bhūmiḥ. tāthāgatasya punar
vihārasya bhūmeś ca paścān nirdeśo bhaviṣyati
buddha-dharma-pratiṣṭhā-paṭale.
3.2.隨釋疑難
3.2.1.辨修習
問:菩薩從勝解行地隨入淨勝意樂地時,云何超過諸惡趣等?
[解]菩薩從勝解行地的時候,種性地還沒有發心就不說。勝解行地這個時候,發無上菩提心修學聖道。隨入淨勝意樂地,隨他的止觀相應,就契入到淨勝意樂地,就是初歡喜住。這個時候有特別的功德,就是能超過諸惡趣,就是得無生法忍以後,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什麼理由,他不到三惡道呢?
tatra
bodhisattvaḥ adhimukti-caryā-bhūmeḥ śuddhādhyāśaya-bhūmim
anupraviśan katham apāyāṃ samatikrāmati.
答:是諸菩薩依止世間清淨靜慮,於勝解行地,已善積集菩提資糧;於如前說百一十苦諸有情類修習哀愍,無餘思惟。
[解]1)這麼多的菩薩,就是勝解行地的菩薩,他是依止世間清淨靜慮,就是他那個修學聖道的心,是依止世間清淨靜慮。
1-依止就是住在那裡頭,就是他心安住在四禪裡面,但這個四禪不是出世間的,是世間的、有漏的世間靜慮。
2-清淨靜慮,清淨就是他沒有愛著,雖然勝解行地還沒有斷煩惱,還是凡夫,不是聖人。但是他在色界四靜慮裡面,沒有愛著心,這個時候就名之為清淨靜慮,這是一種功德。他成就色界的四靜慮,就沒有欲界的欲,所以不到三惡道,這就是理由。若有欲,就靠不住,有可能就會做惡事,就會到三惡道。現在這位淨勝意樂地的菩薩,他的內心成就色界四靜慮,以色界四靜慮為他心的住處,他住在這裡。這是一樣勝功德。
3-於勝解行地,已善積集菩提資糧,這第二功德。就是在勝解行地這個程度的時候,他已經能善巧的積集六波羅密,就是無上菩提的資糧,以此為因,可以得無上菩提。這又是一個功德,所以也不會到三惡道。
4-於如前說百一十苦諸有情類修習哀愍,無餘思惟,這是第三種功德。就是他在四靜慮裡面,如前面的文所說的,有百一十種苦。百一十種苦是誰苦?就是諸有情,有情類的苦。而這位淨勝意樂地菩薩,在四靜慮裡面修習哀愍,就是如理作意。在禪定裡面思惟眾生有百一十種苦惱,這樣修習,所以他這哀愍心建立起來,就是眾生苦,同情眾生。無餘思惟,沒有其他的染污的思惟,所以他不會到三惡道。
a)百一十苦諸有情類等者:百一十苦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說。觀唯是苦,修悲無量,由是說言修習哀愍,無餘思惟。
a1)百一十苦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說。觀唯是苦,這位淨勝意樂地菩薩,在四靜慮裡面觀眾生就是苦、沒有樂可言。修悲無量,修慈悲喜捨這個悲無量心。由是說言修習哀愍,無餘思惟。
iha
bodhisattvāḥ laukikaṃ pariśuddhaṃ dhyānaṃ
niśrityādhimukti-caryā-bhūmau susaṃbhṛta-bodhi-saṃbhāro
daśottareṇa pūrva-nirdiṣṭenākāra-śatena sattveṣv
anukaṃpāṃ bhāvayati ananya-manasikāraḥ.
由此修習為因緣故;於彼色類諸有情所,得哀愍意樂及悲意樂。
[解]2)哀愍,只是說眾生有苦值得哀愍。得悲意樂,還是眾生有苦,但是有心拔苦,有心去除掉他的苦惱,有這麼小小的不同。由觀察眾生百一十種苦,修習哀愍的關係,於那一些各式各樣的諸有情受苦的境界,得哀愍意樂,有同情心,沒有在這裡造殺盜婬妄這些事情,另外有除滅眾生苦的意樂。
sa
bhāvanānvayāt tad-rūpaṃ sattveṣv anukaṃpāśaya-karuṇāśayaṃ
pratilabhate.
由是因緣,為利惡趣諸有情故;誓居惡趣,如己舍宅。作是誓言:我若唯住如是處所,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亦能忍受,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諸惡趣業,以淨意樂,悉願自身代彼領受苦異熟果。為令畢竟一切惡業永不現行,一切善業常現行故;心發正願。
[解]3)由於前面修習哀愍、得悲意樂的因緣,得悲意樂的關係,這位修習人為利益三惡趣的眾生的關係。
1-誓居惡趣,誓是決定的意思,決定居住在三惡趣裡面,就像住在自己的家似的。
2-他心裡面就是發這樣的誓願。我假設是沒有別的地方好住,只有住在三惡道裡頭,我住在這裡,我能證無上菩提。亦能忍受,我就忍受三惡道的苦。為除一切有情苦故,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自利,現在同時也除滅一切有情的苦,這是利他。一切有情諸惡趣業,就是殺盜婬妄這些事情,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瞋癡這些的活動,就是諸惡趣業。以淨意樂,以慈悲喜捨,哀愍的意樂,大悲的意樂,清淨意樂,悉願自身代彼三惡道的眾生領受苦惱的果報,發這樣的願。
3-我到三惡道幹什麼?就是令三惡道的眾生,究竟一切惡業永久也不再活動,不再現行。勸導眾生要造一切的善業的功德,能顯現這樣的行動,他的心就能發出這種如法的意願,如法的誓願。
a)以淨意樂等者:於諸眾生發起利益安樂意樂善故名淨,非由無漏世間清淨靜慮攝故。
a1)對眾生有安樂意樂,有利益意樂,有這樣的善法功德故,名之為淨。不是說出世間的,滅除煩惱那個清淨的靜慮,這是世間靜慮,約這個來說的。
yenāpāyān
sattvānām arthe agārāvāsa-yogenādhitiṣṭhati. yadi me eṣv
eva saṃnivasto 'nuttarā samyaksaṃbodhiḥ samudāgacchati
tathāpy aham utsahāmīti sattvānāṃ duḥkhāpanayana-hetoḥ.
sarvaṃ ca sattvānām āpāyikaṃ karma tena
śuddhenāśayenātma-vaipākyam icchati. atyaṃtaṃ ca
sarvākuśala-karmā- samudācārāya mānaṃ saṃpraṇidhatte.
3.2.2.明超越
彼由修習如是世間清淨靜慮悲願力故;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於自所依皆得除遣。
[解]1)彼淨勝意樂地,由修習如是世間清淨的靜慮,還有悲願。一個靜慮的清淨,還有悲願力故,這兩種力量。能令眾生墮落三惡道的諸煩惱品,就是貪瞋癡,造殺盜婬妄這些,這就是惡趣的諸煩惱品。所有的麤重,所有麤重的種子。於自所依皆得除遣,在他自己的色受想行識裡面已除滅,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殺盜婬妄、貪瞋癡的這些事情,都除遣。
tasya
tathā paribhāvitaṃ tal laukikaṃ pariśuddhaṃ dhyānam.
āpāyikka-kleśa-pakṣyaṃ dauṣṭhulyam āśrayād apakarṣati.
由此斷故,菩薩不久獲得轉依;於諸惡趣所有惡業,畢竟不作。於諸惡趣,決定不往。
[解]2)由於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都除遣,所以菩薩不久獲得轉依,不會很久,他的色受想行識就轉變。怎麼叫做轉變呢?怎麼叫做轉依呢?這位淨勝意樂菩薩,他惡趣所有惡業,殺盜婬妄這些惡業,決定是不作。他不造惡因,也就不會受惡報,所以於諸三惡趣決定不會到那兒,不會墮落三惡趣的。
acireṇa
tasya prahāṇād āśrayo 'sya bodhisattvasya parivartate
pāpakasyāpāyikasya karmaṇo 'tyantam akaraṇatāyai
apāyāgamanatāyai ca.
齊此菩薩,說名超過一切惡趣;亦名超過勝解行地;亦名已入淨勝意樂地。
[解]3)以此為限,到這裡,就是這位菩薩,就是可以說是超過一切惡趣。亦名超過勝解行地,亦名已入淨勝意樂地,就是得無生法忍。
iyatā
bodhisattvaḥ samatikrānto 'pāya-gaītḥ sarvā bhavati.
samatikrāntaś cādhimukti-caryā-bhūmiṃ. praviṣṭaś ca
śuddhādhyāśaya-bhūmiṃ.
3.3.顯淨治法
3.3.1.總標
如前住品所說信等能淨修治諸住十法,今於此中,當知亦能淨修治地。如是十法,所有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皆應了知。
[解]如前住品裡面所說的,信等一共有十種,它能夠清淨的修治諸住這十法,諸住十法是指極歡喜住以上的十地菩薩都是聖人。現在在勝解行住這裡,他也能修治令他心清淨,也修淨勝意樂地。這信等十法所有安立,這信等十法也就是佛所安立的,佛所施設的,佛所開示的,它有所治、有能治。這信等十法是能治,能治就在對治、來消除所治的過失,有所治、有能治。略義次第,簡要的裡面義意前後的次第都應該明了。
ye
ca te daśa dharmā vihāra-paṭale nirdiṣṭāḥ śraddh'ādayo
vihāra-viśodhanāḥ. ta ihāpi bhūmi-viśodhanā veditavyāḥ.
teṣāṃ vipakṣa-pratipakṣato 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ṃ.
samāsārtho 'nukramaś ca veditavyaḥ.
3.3.2.別釋
3.3.2.1.安立
謂彼十種淨修地法,能對治彼所對治法,故得安立。何等為十?
[解]謂彼信等十種淨治、修治勝解行地的法門,能消除所消除的過失。以此之故,安立這十種方法。何等為十?
a)如前〈住品〉所說信等能淨修治諸住十法等者:前說十法:所謂淨信、悲、慈、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與此正同。然彼修治唯說地上,今於此中偏說地前,由是說義有差別。如下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皆約種性地勝解行地為論,不通所餘一切上地,由彼上地於前〈住品〉已釋其相,是故略不具說。
a1)前說十法,所謂淨信,悲、慈、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這十法的名字是這十種。前面十住所說的十法,和這裡名稱是一樣的,但是義意可是不一樣。
a2)前面十住,用這十法來修治是指地上的菩薩,就是聖人,入聖位的菩薩。現在這一段文也是說這個相同的十法,可是地前,還沒有證聖位,這就有差別。這個理由,一個地前、一個地上,就是一個凡、一個聖,所以這十個法,雖然名字相同,這義意有差別。
a3)如下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要義的次第,下面說這個十法,是約種性地、約勝解行地,這兩個位的菩薩都是凡夫,約凡夫來講解這十法的。就和上地聖人的境界是不一樣,不相同。由彼上地於前〈住品〉已經解釋他的相貌。是故這裡就不再說。
tatra
daśeme eṣāṃ daśānāṃ bhūmi-viśodhanānāṃ dharmānāṃ
vipakṣa-bhūtā dharmāḥ. yeṣāṃ pratipakṣeṇaiṣāṃ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katame daśa.
謂一切種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是名為信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信。[解]1)信所對治的、所消除的過失是指什麼說的呢?
1-就是一切種全未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就是這個人還沒有相信三寶,還沒有相信佛法的,他對佛法還沒有信心的,說全未發心,這是一個過失。
2-他還沒有受持菩薩所學的十波羅密,學處。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受戒,也沒有發菩提心,這時候,他的身口意都還在過失裡面活動。是名為信所對治法。
3-你若有信心的時候,就不會有這種事情,有信心就是發菩提心,有了信心也會受戒。
4-對治彼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的過失,所以安立這個信作為能對治的。
sarveṇa
sarvam anāraṃbha-cittotpādanā bodhisattva-śikṣāpadāsamādānam.
ayaṃ śraddhā-vipakṣo dharm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śraddhā
於諸有情有損害心,是名為悲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悲。
[解]2)悲是能對治的,什麼是悲所對治的呢?就是悲的力量所消除的過失是指什麼說的呢?於諸有情有損害心,這個人雖然相信佛法,但是還不能控制自己,還有害人之心。怎麼辦法能對治呢?就是發悲心就能對治害人之心。對治彼害人之心,就安立悲。
sattvṣu
vihiṃsā-cittaṃ karuṇā-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karuṇā.
於諸有情有瞋恚心,是名為慈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慈。
[解]3)他心裡面有瞋恚心,憤怒的事情。怎麼樣辦法才能夠消除呢?就是要發慈心,慈能與樂,我們要對他有好心腸、要給他安樂,怎麼可以憤怒?是慈所對治法。
sattveṣu
vyāpādo maitrī-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maitrī.
於身命財有所顧戀,是名為捨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捨。
[解]4)對於身命財,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身體。還有命,命就是生理和心理合和在一起沒有分離,就是命。還有財富。有所顧戀,愛著自己的身體、愛著自己的生命、愛著財富,有所顧戀就是愛著的意思。這件事也是個障道因緣,你對身體特別的愛著、對這個命也特別的愛著,對財也特別的愛著,就是要努力的找財。這樣你能修學聖道嗎?所以是名為捨所對治,就是對於身命財要不執著,不要太愛著它。對治彼故,安立為捨,這叫做捨。
bhoga-jīvitāpekṣā
dāna-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tyāgaḥ.
於諸有情希求報恩,見彼邪行貪著利養多有所作,是無厭倦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無倦。
[解]5)這個修行人,對於諸有情,若對他做一點利益人家的事情,他就希求、我不能無條件的利益你,你要報恩,要酬謝我,這是一個問題。
1-看見那個眾生做很多錯誤的事情,其中一樣就是貪著利養,就是貪著財。
2-多有所作,他貪著利養,他要去多有所作,不然財富怎麼能來呢?這一個解釋法。那個人貪著利養,這個菩薩就是多多的幫助你,叫你發財,叫多有所作。你這樣,他得要報恩。可以這麼解釋多有所作。這樣情形,你貪著報恩,這是有問題。你幫助別人做事是可以,但是不要希求人家報恩,不要希求這個事。
3-是無厭倦所對治法,為別人做事、對別人有利益,可以做,但是不要怕辛苦,不要希求報恩。
4-對治彼故,就是消除自己不要希求人家報恩,對治這個心情,是安立無倦。
a)於諸有情希求報恩等者:由希報恩,於彼有情多有所作。或見彼邪行而復貪著利養為因緣故,多有所作。於利他事能為障礙,令不究竟,由是說彼是無厭倦所對治法。
a1)由希報恩的原因,於諸有情多有所作,多多的幫助別人。
a2)或者是這樣,看見那個人做很多錯誤的事情,又還有一樣事,因為貪著利養,這是一個原因,所以要做很多事;作很多事,他就給我紅封。
a3)這樣你所有作為都是為了利益自己,完全沒有利益別人的心,障礙你無條件的利益人的這個功德,你作不來,使令你為他人做事這個功德不圓滿。由是說彼是無厭倦所對治法。
sattvebhyo
'pakāra-vipratipatti-lābho bahu-kartavyatā cākheda-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ākhedatā.
無有方便善巧加行,是善知論所對治法;對治彼故,立善知論。
[解]6)世間上無論為了生存、為了修學聖道也好,就是要有很多事要作。但是我沒有方便智慧作這種事,就是沒有智慧採取各式各樣的行動,我沒有智慧作這些事,怎麼辦呢?善知論所對治法,要多讀書、多學習,然後你會開智慧,開智慧就能對治。對治、消除自己沒有智慧作事情,所以立善知論,就是要開發智慧。就是一方面跟別人學習、一方面多讀書,就可以對治這件事。
anupāya-prayogaḥ
śāstra-jñatā-vipakṣah. yasya pratipakṣeṇa śāstra-jñatā.
性不柔和,不於他心隨順而轉,是名善知一切世間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間。
[解]7)性不柔和,就是他的心不調柔,就是很強烈。不於他心隨順而轉,別人和我的想法不一樣,我放棄我自己的想法,隨順那個人的想法作事。但是,我不隨順別人的想法,我固執我自己的想法,我願意這樣作就這樣作,是性不柔和、不於他心隨順而轉。這要善知一切世間,就是經驗老道、經驗豐富的人,智慧多了,他就會隨順別人的心情作事。隨順別人的心情作事,性格就得要柔和一點,就是隨順別人的心情而轉,就能對治這個過失。對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間,善知一切世間也就是有智慧。有兩個辦法:就是要看別人作事、怎麼作,要學習。一個是多讀書也會有智慧。這是第一個方法。第二個方法,要自己如理作意,就會開智慧。
asauratyā-para-cittānuvartanatā
loka-jñatā-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loka-jñatā.
於修善法放逸懈怠,是名慚愧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慚愧。
[解]8)對於修行各式各樣有義意的事情,我不歡喜,我放逸懈怠,作那個善事,我不歡喜,我歡喜怎麼作就怎麼作,我不願意作就不作,這叫作放逸懈怠。對善法放逸懈怠,對惡法倒不放逸、不懈怠。是名慚愧所對治法,若是心裡面有慚愧心,就能對治善法的懈怠,放逸懈怠能對治。若有慚愧心,就不敢懈怠作惡事。佛菩薩為了消除眾生的放逸懈怠,就安立一個名字,叫慚愧,這個法門告訴你,你要知道慚愧。
kuśala-dharma-bhāvanāyāṃ
pramāda-kausīdyaṃ hrī-vyapatrāpya-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hrī-vyapatrāpyatā.
於其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斷生死大苦深生怯弱,當知是名堅力持性所對治法;對治彼故,所以安立堅力持性。
[解]9)菩薩長時期,在種種猛利的,各式各樣,不是個輕微的事情,特別的猛利,就是嚴重的情形,這種苦惱的事情還不間斷的出現;什麼苦惱的事情?生死大苦,深深的感覺害怕,長在生死流轉,感覺恐怖。但是若發無上菩提心,要度化眾生這件事來說,不在生死裡流轉,怎麼能度眾生呢?當知是名堅力持性所對治法,你就得要多多的修學無漏的戒定慧,成功了,這些苦惱的事情,在你心裡就沒有苦惱。你若有堅力持性,假設你有般若波羅密的智慧的時候,生死如幻如化,所以堅力持性所對治法。對治彼故,所以安立堅力持性,你一定要修學聖道,修學聖道的時候,凡夫的知見都是錯誤的。所以修學聖道成就堅力持性,這個事情就改變。
dīrghakālikaiś
citrais tīvrair niraṃtaraiḥ saṃsāra-duḥkhair vyavadīraṇatā
dhṛti-balādhānatā-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dhṛti-balādhānatā.
於大師所猶豫疑惑,當知是名供養如來所對治法;對治彼故,所以安立供養如來。如是且說所治能治安立十法。
[解]10)於大師所猶豫疑惑,當知是名供養如來所對治法。你常常誠意的供養佛,你常常誠意的禮拜佛,就會對治對佛的猶豫,也能滅出去。對治彼故,所以安立供養如來。如是且說所治能治安立十法。這十種法,是在地前,就是勝解行住的時候,勝解行地的時候,你修這十種法,這十法就會建立對佛法僧的信心,慢慢,就可以得無生法忍。
śāstari
kāṃkṣā vimatir vicikitsā tathāgata-pūjopasthānatāyāḥ
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tathāgata-pujopasthānatā.
evaṃ tāvad eṣāṃ vipakṣa-pratipakṣato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3.3.2.2.略義
云何復名如是略義?謂此十法略顯二義。一者、顯示意樂清淨;二者、顯示加行清淨。當知前三、顯示菩薩意樂清淨;其餘七種、顯示菩薩加行清淨。
[解]這十個法門的要義是什麼?簡單的說,有兩個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1)這十個法門,就是兩件事。第一個、顯示你內心的意願清淨,你心裡面的思想清淨。第二種、顯示你的行動是清淨的。你的思想是清淨的,你的行動也是清淨的,就是顯示這兩件事。
2)你要知道十法的前面三種法,就是信、悲、慈這三法,顯示菩薩的內心的清淨,初發心是有種性的,而後勝解行地,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他修這十個法門的時候;你能這樣修,內心就清淨,就是因為有信、有悲、有慈,心就清淨,有這個作用。
3)其餘七種法門,顯示菩薩的加行清淨,就是由信、悲、慈發出來的行動也是清淨的,佛菩薩大智慧,用這個方法可以清淨你的心,又能清淨你的行動。
kaḥ
punar eṣāṃ samāsārthaḥ. samāsena daśabhir ebhir dharmair
āśaya-śuddhiḥ prayoga-śuddhiś ca paridīpitā. tatra tribhiḥ
pūrvakair āśaya-śuddhiḥ. avaśiṣṭaiḥ prayoga-śuddhir
veditavyā.
3.3.2.3.次第
如是十法次第云何?謂諸菩薩,於大菩提,先深淨信。次於有苦諸有情類,發起悲愍。起悲愍時,如是誓願:我應拔濟一切有情令其安樂;而起慈心。起慈心已,一切能捨,於身命財,無所顧戀。無顧戀已,即為彼義精勤加行,無有厭倦。無厭倦已,善知諸論。善知論已,如世間轉,即如是知。知世間已,若自煩惱率爾現行,深生慚愧。生慚愧已,不隨煩惱自在而行,便能獲得堅力持性。由正獲得堅力持性,於正加行能無退轉,無量善法運運增長;能於如來奉獻上妙正行供養,財敬供養。是故最後,供養如來。是名十法次第修證當知。如是十種善法,於一切地能淨修治。
[解]這十個法門的次第,什麼道理這樣安排它的次第呢?
1)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最初對無上菩提,先是深深的信、而沒有疑惑。淨就是沒有疑惑,若有疑惑,就是不清淨,信心也不能建立。相信佛菩薩有大菩提,有無上菩提。
2)對無上菩提有深淨信之後,還要對有苦的諸有情類發起悲愍心,眾生在這兒流轉生死,沒有智慧,愚癡、顛倒、迷惑,要對他發悲愍心,所以第二是悲,第一是信。
3)起悲愍的時候會怎麼樣?他就這樣建立他的願:我應拔濟一切有情令其安樂,使令他們不要受生死苦。而起慈心,慈能與樂。
4)慈心建立起來會怎麼樣?一切能捨,一切都不愛著,於身命財無所顧戀,都不愛著。
5)沒有愛著心以後,對身命財就不會執著,即為彼第一義諦精勤加行修菩提分法、修六波羅密、修四念處,不怕辛苦。
6)不怕辛苦,長時期的學習,就開智慧,就是善知諸論,也就是一切的書。
7)善知論已,世間上的人情,世間上的事情,你都明白,就能如世間轉,就能夠隨順他人的心意活動,不會固執己見。如世間轉,即如是知,懂得人情,也懂得大智慧。
8)知世間已,若自己的貪瞋癡的煩惱,忽然間,貪瞋癡就出來,深生慚愧,這是不對。
9)生慚愧心以後,就能控制自己,煩惱受到控制,就不會輕易的活動出來。便能獲得堅力持性,這時候逐漸,你的戒定慧就有力量。
10)獲得堅力持性之後,對於正加行,如法的戒定慧的修行,六波羅密的修行,四念處的修行,就能夠不退轉。繼續不斷的用功修學止觀,很多很多的功德運運增長,就是漸漸的就增長。能對佛陀,不但是能以上妙的正行,就是四念處,就是用這樣的正行來供養佛陀。另外有香華的供養,禮拜的供養,那是財敬的供養。是故最後就是供養如來。十法的次第是這樣,你就可以成就十法的功德。
11)當知這十種善法,在一切地都能用得上,但是現在是指勝解行地,勝解行地初開始應該修學這十種方法。
bodhim
abhiśraddadhad bodhisattvaḥ sattvān duḥkhitāṃ karuṇāyate.
karuṇāymāno mayaite paritrātavyā iti maitrāyate. tathā
maitra-cittasya sarva-parityāgī bhavaty eṣu
bhoga-jīvita-nirapekṣaḥ. nirapekṣaś caiṣām arthe
prayujyamāno na parikhidyate. aparikhinnaś ca śāstrajño bhavati.
śāstrajñaś ca yathā loke pravartitavyam anena. tathā jānāti.
evaṃ lokajño bhavati. svayaṃ ca kleśa-samudācāreṇa
jehrīyate vyapatrapate. hrīmān apatrāpī ca kleśā-vaśago
dhṛti-balādhāna-prāpto bhavati. dhṛti-balādhāna-prāptaś ca
samyak-prayogād aparihīyamāṇaḥ kuśalair dharmair
vivardhamānaḥ pratipatti-pūjayā lābha-satkāra-pūjayā ca
tathāgata-pūjopasthānaṃ karoti. ity ayam eṣāṃ daśānāṃ
dharmāṇām anukrama-samudāgamo veditavyaḥ. ebhiś ca daśabhir
dharmaiḥ sarva-bhūmi-viśodhanā bhavati. Ādhāre niṣṭhe
yoga-sthāne tṛtīyaṃ bhūmi-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