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4.住品之三

4.4.8.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有加行怎麼講呢?就是有功用的意思,就是要努力地用功,就叫做有加行。加就是不懈怠的意思,你若懈怠就是減了,你努力地精進用功。用什麼功?就是無相住,就是調伏、調和、調順這一念心在無相這裡住。我們凡夫的心在有相這裡住,在這裡住表現於外的相貌就是貪瞋癡。現在入聖道的人,初得無生法忍的人是能無相住的;能無相住,就是息滅貪瞋癡,他是有定、也有慧的。所以若出定的時候,有的時候心還是清淨,但是有的時候也有點事情。現在這位七遠行地菩薩,是在無相這裡住。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也都是無相住,但是第六地多數是無相住,少數不是無相住;前面就是少數是無相住,多數是有相住。第六現前地也是無相住,但是有的時候不是無相住,就是他的無相住有間斷。現在第七遠行地菩薩,這個無相住,有加行有功用,能夠不間斷,所以他的功夫又進步。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ṃ sābhisaṃskāraḥ sābhogo nirnimitto vihāraḥ.

4.4.8.1.不共勝行成滿得入
謂諸菩薩於前第六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妙方便慧。
[]1)第七遠行地,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從那裡來的呢?於前第六現前地,也叫做緣起相應增上慧住。那位菩薩能夠用功,有加行有功用,已經成就十種妙方便慧,才進步到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到第七地菩薩這裡。
a)已得十種妙方便慧者:《十地經》說:若菩薩善具足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菩薩地者,是菩薩當以十種方便智發起殊勝行入。何等為十?所謂善修空、無相、無願,而集大功德助道。入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而不捨起四無量。起功德法作增上波羅密行,而無法可取得。遠離三界,而能應化起莊嚴三界行。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行。隨順幻夢影響化水中月鏡中像自性不二,而起作業無量差別心。善知一切國土道如虛空,而起莊嚴淨佛國土行。知諸佛法身自性無身,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知諸佛音聲無聲本來寂滅不可說相,而隨一切眾生起種種差別莊嚴音聲行。入諸佛於一念頃通達三世事,而能分別種種相劫數修行隨一切眾生心差別觀故。論一一釋,如彼應知。
a1)《十地經》說,若這位菩薩,善者能也,能具足六現前地的道行,他不停留在第六地那裡,還要進步到第七菩薩地這裡。這位菩薩應當是以十種方便的智慧,用這個智慧發起殊勝的止觀、殊勝的德行,才能入第七地。十種方便慧是什麼樣子呢?
a2)這位菩薩能夠修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三解脫門也是通深通淺,這裡說是已經入聖道的菩薩修三解脫門,三解脫門現前。但是開始修止觀,在凡位的時候,也可以修三解脫門的。
1-簡單說,觀我空,觀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就是空解脫門。這個無相,就是色受想行識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不可得,就是無相,沒有色受想行識的相,就叫做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是不淨的、是無常的、是苦,就是這樣生厭離心。然後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寂滅相,就是無相解脫門。
2-在唯識來說,空解脫門,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寂滅相,裡面也包括我不可得,法亦不可得,這是空解脫門。無相,就按照圓成實性來解釋,也是離一切相的,但是不有而有,又和空解脫門有點不同。無願還是這樣解釋。
3-這樣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成就,若是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就是二乘人,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沒有大悲心,他就是任運地入無餘涅槃,就不會有這一句而集大功德助道,因為他沒有慈悲心。
4-而集大功德,就是積集大功德,就是修六波羅蜜。大功德,也包括自己用功修行,也包括廣度眾生,都算是大功德。大和功德有什麼意思呢?假設說修六波羅蜜,你沒有空、無相、無願般若的智慧,修布施、持戒這些功德的時候,只是功德而不能稱之為大。若加上空、無相、無願,就是大功德。
5-現在這位菩薩是有大智慧、又有大慈悲,他能夠不同於阿羅漢,他能集大功德助道,就是由大功德力幫助你入於第七地。在《十地經論》,大功德是什麼呢?是能令你得到財、得到身。就是你想要用財的時候,隨意地財就來,就是因為你有大功德的關係。還有身,就是你的身體,你這個時候有大福德的身相莊嚴,所以叫做集大功德助道。
a2)入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而不捨起四無量。
1-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位菩薩就是保護自己的清淨,不要有過失。什麼叫做過失呢?凡夫有凡夫的過失,這位聖者的菩薩有什麼過失?就是不歡喜教化眾生,這是一種過失。第二個過失,就是現起愛、見的煩惱。我度化眾生的時候,以愛、見來度化眾生的,不是用慈悲心,不是用空、無願、無相的智慧度化眾生,而是用愛心、我見,我能度化眾生,這就是有過失。
2-現在這位菩薩是入諸法無我,這位菩薩能夠觀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寂的,沒有我,我不可得。
3-無壽命、無眾生,也是無我的意思。
4-這位菩薩就是我空、法也空,悟入第一義諦。但是他不棄捨,還是發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度化眾生,他還有這樣的慈悲心,他不是我不歡喜度化眾生。度化眾生,還是無我相,無眾生可度的,他沒有這個過失。
a3)起功德法作增上波羅密行,這位菩薩起功德法,他發動無量的善法教化眾生。這個法是什麼法呢?作增上波羅密行,或者說六波羅密,或者說十波羅密,而波羅蜜裡面都有諸法無我、無壽命、無眾生的智慧,所以叫增上波羅密行。而無法可取得,所做的一切善法還都是不可得的,不執著有法可得。
a4)遠離三界,而能應化起莊嚴三界行,這是第四句,是攝化眾生。
1-遠離三界,因為他自己修空、無願、無相三三昧,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所以他不到三界裡來受生死。
2-而能應化,但是他有大悲心,所以他還現出一個身相來,隨其所應現出身相來教化眾生。
3-起莊嚴三界行,現起來莊嚴三界的功德行。莊嚴三界行是什麼行?也就是教化眾生行,教化眾生都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有這樣的賢聖人在這個地方住,這個地方就是莊嚴的;就是人莊嚴,世界就莊嚴,所以這叫做莊嚴三界行。
4-莊嚴三界行這裡面,應化就是現身,他本來遠離三界,但是現身到世界來度化眾生,為眾生的上首,他有這個無量功德,所以眾生都接受他的教化。
a5)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行,這一句話是教化眾生令他滅除煩惱障。
1-前面遠離三界,而能應化起莊嚴三界行,這就是這位菩薩的慈悲,又來到三界現身。
2-畢竟寂滅諸煩惱焰,這位菩薩自己修學三三昧,他是究竟地寂滅愛煩惱、見煩惱,像火似的煩惱。
3-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行,但是他又能夠來到三界,為了度化一切眾生,他起貪瞋癡煩惱焰、滅貪瞋癡煩惱焰。意思就是教化眾生煩惱是可滅的,他也能起煩惱,但是也能用空、無相、無願滅除一切煩惱,能覺悟眾生通達煩惱是畢竟寂滅的,並不是真實有煩惱。若真實有煩惱,就不能滅。
a6)隨順幻、夢、影、響、化、水中月、鏡中像,自性不二,而起作業無量差別心,前面是滅煩惱障,下面就是滅所知障。所知障也叫做智障,障礙你的智慧,破除這個障礙你就開智慧。
1-隨順幻,這位菩薩來到這個世界來,他的思想並不認為三界是真實有的,不認為眾生是真實有的,也不認為一切法都是真實有的,所以他的思想隨順幻,就像幻術所變的事情似的,也不是真的。夢,夢裡面的境界也不是真的。影,你障礙光明,現出來影,那個影是假的。響,空谷發出來的音聲,叫做響。化,就是神通的變化,也是假的。和水裡面的月亮也是假的,鏡裡面的影像也都是假的。
2-這位菩薩的智慧觀察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一切法的真實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二是差別的,有差別叫做二。觀察這一切如幻如化的本性是畢竟空的,都是不二相的。
3-而起作業無量差別心,但是菩薩來到世間,會現起種種的事情,有無量無邊差別的心相。因為一切法本身是畢竟空的,由心才現出一切法的,所以這一切法的現前也就是心的分別。這樣子來教化眾生,使令眾生開大智慧,滅除智障。
a7)善知一切國土道如虛空,而起莊嚴淨佛國土行,這個地方是起莊嚴國土行。
1-善知一切國土道,道這個字,在《十地經》上是這個字,但是《華嚴經.十地品》是個猶字。這位菩薩知道一切國土看上去好像很實在,但是它是自性空的,猶如虛空,無有少法可得的。
2-而起莊嚴淨佛國土行,所以這可以知道,是心的功德業力所變現的,所以重新創造一個莊嚴的、清淨的佛國土。這個世界不莊嚴、不清淨,就是眾生的心不清淨。所以菩薩行菩薩道、修六波羅密、修三十七道品,都是淨佛國土的德行,可以創造一個清淨的世界。
3-這是菩薩能夠起莊嚴淨佛國土行,就是創造一個莊嚴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要集會很多的賢人、很多的聖人到這個世界來,大家共同地修學聖道。
a8)知諸佛法身自性無身,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前面是說的依報,依報轉成一個清淨的佛世界,菩薩有這樣的大意願。下面是正報。
1-知諸佛法身自性無身,菩薩是知道諸佛的法身,諸佛法身以法為身,什麼是法呢?即是諸法如,如來者,諸法如義,以如為身,諸佛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所以法身的體性是沒有身相可得的。沒有身相可得,這樣怎麼能度化眾生呢?所以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佛以法為身,是沒有身相的,但是為了度化眾生,也現起色身相好莊嚴,菩薩亦復如是,也是而起色身相好莊嚴行,還是無量無邊六波羅密的功德所成就的。
a9)知諸佛音聲無聲本來寂滅不可說相,而隨一切眾生起種種差別莊嚴音聲行,前面是現身,現在這是說法。
1-這位菩薩知諸佛音聲無聲,他是通達諸佛的法音是沒有聲音的,怎麼叫做沒有聲音呢?本來寂滅,這個音聲是因緣有的,所以它的本性是沒有聲音,本性是寂滅的。
2-不可說相,那個寂滅的理性是離言說相的。
3-而隨一切眾生起種種差別莊嚴音聲行,但是佛還是得要有音聲,諸法寂滅相是沒有音聲,但是度化眾生還是需要有音聲,隨順一切眾生的根性,就現起種種差別不同莊嚴的音聲。而音聲的莊嚴也是由種種功德成就的,所以是行。
4-音聲行入,入字向前念也好,因為這樣你才能入於第七地。
a10)若向下念:入諸佛於一念頃通達三世事,而能分別種種相劫數修行,隨一切眾生心差別觀故,下面是隨眾生有什麼樣的疑問,菩薩都能解釋,能除其疑惑。前面是說法,後面是除疑。
1-入諸佛,就是這位菩薩的大智慧能夠契入佛的境界,佛是什麼境界呢?於一念頃通達三世事,一念頃,就是一剎那頃。那麼短的時間能通達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一切的因緣事;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這一念之間就能通達什麼事情。
2-而能分別種種相,能為眾生分別、解釋種種相、種種劫、種種數、種種修行,能這樣分別,這是佛陀的一個根本智、一個後得智,能作如是分別。種種相,就是一切法的相。劫,一切法的變動就有了劫。還有種種的數,種種相也有數,種種劫也有數;還有種種的修行。
3-隨一切眾生心差別觀故,隨順一切眾生心的不同而作種種的分別、種種的解釋。
4-論一一釋,如彼應知,前面這是經的文,《十地經論》每一句都有解釋,如彼應知。
iha bodhisattvenānaṃtare 'dhiprajña-vihāre daśopāya-prajñābhinirhṛtāḥ

所引世間不共一切有情,而共一切世間進道勝行。即由如是妙方便慧所引不共進道勝行,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第六住,得入第七住。
[]2)前面是說這位菩薩於前第六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妙方便慧,得了十種智慧。這十種智慧成就,有什麼好處呢?就能引出來世間的不共一切有情的事情,能引出世間不同於有情,就是超越一切有情的事情,殊勝的事情。而共一切世間進道勝行,但是這件事還是和世間的事情還有一點相似,所以共一切世間。進道勝行,就是菩薩自己也在修學聖道,也是漸漸地使令這個聖道逐漸地圓滿,所以叫做進道勝行。這個修行是個殊勝的德行,但是它是逐漸向前進的,由六地到七地,七地到八地,逐漸進步。
a)所引世間不共一切有情等者:如下自說: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發增上力故,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薩妙行,雖與世間相似顯現,而非彼性。此說趣入,義應準知。由與世間相似顯現,名共世間。然非彼性,說名不共。後後勝進加行究竟,故名進道勝行。
a1)下文也說這件事。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發,就是那個世間是由不可思議的智慧引發出來的。譬如說我們的這些苦惱的境界,是由我們的業力煩惱引發出來的。現在這位菩薩能造妙方便智的清淨的業力,所以他引發出來的世間這是不一樣的。因為那個妙方便智是有殊勝的力量的原因,他引發出來的事情,他所創造出來的事情就是不一樣。
a2)有什麼事情呢?能行一切有情,他所創造的世間,這位菩薩具足十種方便智慧,他也來到這個眾生的世界,也和眾生在一起住,所以能行一切有情,就是能在一切有情世間活動。不共菩薩妙行,但是這個事情是不共於一切有情的,這是菩薩不可思議的德行。
a3)雖與世間相似顯現,菩薩來到世間,也有父親、也有母親,也到學校讀書這些事情,也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身體。而非彼性,但是他內心裡的境界和凡夫可是不一樣。雖與世間相似顯現,就是共一切世間;而非彼性,就是不共一切有情。
a4)此說趣入,這段文的大意是說六地菩薩趣入第七地,主意是這個意思,所以它的道理你應該這樣知道。
a5)由與世間相似顯現,由於這位菩薩有十種方便智,但是他來到世間和眾生相似,而顯現出來的,所以叫做共世間。可是內心裡面可是不一樣,所以叫做不共,又叫做不共一切有情世間。
a6)後後,就是以以後又以後又有,又是一個以後,就是漸漸的意思。後後勝進,就是漸漸地殊勝起來,是由五地到六地,六地到七地,七地到八地,漸漸地進步。加行究竟,他努力地修行,到最後是圓滿,叫做進道勝行。
3)也就是由於這樣十種妙方便慧所成就的,所引發出來,不共於一切有情,也不共於阿羅漢,也不共於辟支佛,那個進道的勝行。成上品故,成為一個上品的功德。什麼叫做上品呢?就是極圓滿故,就叫做上品。這位菩薩不斷地這樣用功修行,就超過第六住,到第七住。
sarva-sattvāsādhāraṇā laukikāḥ sarva-lokāsādhāraṇāś ca mārgāntarāraṃbha-viśeṣāḥ pratilabdhā bhavaṃti. yeṣām adhimātratvāt paripūrṇatvāt saptamaṃ vihāram anupraviśati.

如是文辭,如經廣說應知其相。謂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依於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依為菩提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依不共聲聞、依不共獨覺,依有情界、依諸法界、依諸世界,依諸如來身語心智,當知是名妙方便慧所引不共進道勝行處所略義。
[]4)如是文辭,它這個文句,如經廣說,就是《十地經》廣說其相,應知它的相貌。究竟是什麼相貌呢?
1-謂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就是根據這位菩薩的十種方便慧,他能現起世間的興盛的,最殊勝的。攝受福德,所成就的大福德的境界。這一句話是總說,下面是別說。
2-依於有情利益安樂增上意樂,就是根據這位菩薩對於有情的利益增上意樂、安樂增上意樂,這是對於眾生的慈悲。
3-依為菩提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菩提是菩薩自己所得的無上菩提的大智慧境界,就是一切種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就是福德,就是無漏的福德。資糧是無上菩提的因,所以叫福德資糧。
4-得無上菩提,一方面要有福德資糧,一方面要有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叫菩提分法。分就是因,三十七道品是無上菩提的因。福德也是無上菩提的因。而福德也好,菩提分法也好,都是後後勝進,逐漸逐漸地殊勝的。
5-就是因為這位菩薩所成就的這些福德資糧、菩提分法的資糧,不共於聲聞的,也不共於獨覺的,就是超越聲聞、超越獨覺。
6-依有情界、依諸法界、依諸世界,前面是讚歎菩薩的無上菩提資糧的殊勝,下面又分開說。依有情界,因為菩薩是大慈大悲來利益眾生,安樂眾生,就是依有情界。有情,就是假名眾生,叫做有情界。依諸法界,色受想行識就是法,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都是法。依諸世界,就是有情所居住的地方。這三件事就是一件事,有正報就有依報,有假名也就會有法。這就是菩薩的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所饒益的對象。
7-依諸如來身語心智,就是根據菩薩所學習的、所恭敬供養的一切佛的身,佛的法身、化身。佛的法語,為眾生說法。現身和說法,都是要佛的大悲心、佛的大智慧所現前的,也是一回事;就是菩薩要是常隨佛學,菩薩又有大悲心廣度眾生。前面這一段你要知道,這就是菩薩的妙方便的智慧,所成就的不共於一切有情、不共於聲聞緣覺,這些進道勝行處所的相貌的大意,就是這樣。
a)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等者:《十地經論》說:此勝行有四功德。今攝彼義,正釋此文。一、財及身勝。隨其所需自在能取故,即此名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二、護惡行勝。不捨眾生起四無量故,即此名依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三、護善根勝。勤修正行不取少法故,即此名依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四、攝眾生勝。此復多別:隨願受生為不捨有情故,即此名依不共聲聞獨覺。又復善說正法,為令一切眾生永滅煩惱行故,即此名為依有情界。又復唯滅雜染不滅有為作業無量故,即此名為依諸法界。又復莊嚴一切佛土為於大法眾會集故,即此名為依諸世界。又復了知如來無相無聲無諸分別,然有種種相似示現,為彼有情見聞親近供養修行生福德故,及為轉法輪故,隨彼所問善記別故,即此名為依諸如來身語心智。當知妙方便慧所引勝行以此為依,是故名彼處所略義。
a1)《十地經論》說:此勝行有四種功德。現在把四種功德的話引來,來解釋這段四功德的文。第一種功德是什麼呢?
一、財及身勝,他的財富也特別殊勝、身體也特別殊勝,隨菩薩的大願,若是計畫做什麼功德,就能拿到錢,財富就拿來,因為什麼呢?因為他積聚大功德的關係,即此名依能起世間興盛攝受福德。就是他的財、他的身特別殊勝,隨其所須自在能取。
二、護惡行勝,保護自己的身、口、意不要有罪過的事情,這是一個殊勝。怎麼講呢?不捨眾生起四無量故,就是發動慈、悲、喜、捨來度化眾生,不要棄捨眾生,入無餘涅槃。這句話不捨眾生起四無量就是利益安樂增上意樂的意思。
三、護善根勝,就是保護自己的善根,不斷地積集,能廣大無量無邊。護善根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勤修戒、定、慧,勤修六波羅密、三十七道品,但是對於一切法還沒有取著。即此名依福德資糧菩提分法後後勝進的意思。
四、攝眾生勝,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句話裡頭還有很多的意義,隨他的慈悲願得果報,不是隨順自己的煩惱得果報,那是什麼呢?就是不棄捨有情故。即此名依不共聲聞獨覺,不共聲聞獨覺就是這個意思。
a2)又,菩薩能善說正法,為的是令一切眾生永滅煩惱,就是佛菩薩為我們說法,是令我們斷煩惱的,用意是在這裡;永滅煩惱行故,行就是心,心在動,煩惱也不是離開心,另外有煩惱的。即此名為依有情界。又復唯滅雜染不滅有為,就是一切因緣所生法,就是有為法,有為法是不可以破壞的,那麼有什麼問題要解決呢?就是內心的雜染,和一切有為法接觸的時候,心裡面沒有煩惱,就做這件事。不滅有為作業無量故,菩薩也做種種功德,現身說法,也造成清淨的世界,這都是有為法,即此名為依諸法界。
a3)又復莊嚴一切佛土為於大法眾會集故,創造一個佛世界,做什麼?就是為了佛法,很多的眾生在這裡集會,學習佛法的意思,即此名為依諸世界。
a4)又復應該知道,佛是沒有相,是離一切相的,也沒有聲音,也沒有分別,這樣無相就是沒有身,無聲就是沒有語,無諸分別就是沒有意,沒有身、口、意的活動。可是事實上,佛還是現身說法,有種種智慧的境界,有種種相似顯現。為什麼無相而又現相呢?為了彼有情能見到佛的身相,能聽聞佛的說法,能親近佛、供養佛,這時候才能發心修行,這就有福德的關係。所以無相還要現相,無聲還要現聲。佛若是沒有身、口、意,怎麼為眾生轉法輪呢?所以為轉法輪,為眾生說法。眾生有了疑問的話,佛能夠為他開示,開示他能除其疑惑,即此名為依諸如來身語心智。當知妙方便慧所引勝行以此為依,就是根據這些事情出現的,是故名彼處所略義。
teṣāṃ yathā-sūtram eva grantha-vistaro veditavyaḥ. laukika-saṃpatti- saṃvartakaṃ puṇya-parigraham ārabhya sattveṣu hita-sukhāśayam ārabhya bodhāya puṇya-saṃbhāra-bodhipakṣya-dharmottarotkarṣam ārabhya śrāvakāsādhāraṇatā-pratyekabuddhāsādhāraṇatām ārabhya sattva-dharma-dhātum ārabhya loka-dhātum ārabhya tathāgata-kāya-vāk-citta-jñānam ārabhya. ity ayaṃ teṣām upāya-prajñā-nirhṛtānāṃ mārgāṃtarāṇām āraṃbha-viśeṣāṇām adhikārārthaḥ samāsato veditavyaḥ.

4.4.8.2.通達佛境起勤加行
菩薩與彼共相應故,便能通達無量無數如來境界,及為彼起無功用無相無分別無異分別,觀無量佛境界,起無間無缺精勤修學一切威儀行住作意,一切分位不遠離道。
[]1)菩薩與彼十種方便慧所成就的不共的進道勝行相應故,也就是成就。
2)便能通達無量無數如來境界,就能通達佛境界,無量無邊佛境界就能通達。
3)他通達佛境界以後,還要繼續用功,為了它現起無功用無相,就是真如的境界,無功用,就是心裡面的境界,心裡面不用特別努力。無分別,就是他的心也不動。無異分別,就是差別的分別。無分別是總說的,無異分別就是對總而說別,有總分別,有差別的分別,或者說是分別是概略的分別,異分別就是詳細的分別,現在這二種的分別都沒有。
4)觀無量佛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
5)起無間無缺精勤修學,這個時候,這位菩薩求無相住,希求內心在無相的真如那裡安住不動,求無相住菩薩希望能成就。起無間無缺,沒有間斷、沒有缺失、也是圓滿的,沒有缺失、不間斷地精勤修學,就是不懈怠、精進地、努力地修學無相住。一切威儀行住作意,就是行住坐臥這些威儀,內心裡面的作意。一切分位不遠離道,不管是行、不管是住坐臥、也不管是在房子裡面、也不管是在房子外邊、也不管是在山裡邊,在一切時分、在一切空間的位置裡邊,不遠離道,內心不遠離第一義諦。
sa ebhir yuktaḥ apramāṇam asaṃkhyeyaṃ tathāgata-viṣayaṃ pratividhyati. tat-samutthānāya cānābhoga-nirnimittākalpāvikalpanatayā apramāṇa-buddha-viṣaya-samutthānaṃ paśyan niraṃtaraṃ niśchidraṃ prayujyate sarveryāpatha-cāra-vihāra-manasikāreṣu. nāsya sarvāvasthā-gatasya mārga-viprayukto bhavati.

4.4.8.3. 一一剎那圓證覺支
彼於一一心剎那中,十波羅蜜多而為上首,一切菩提分法圓滿殊勝,諸餘下住則不如是。謂於第一極歡喜住。正以大願為勝所緣。於第二住。正能除遣毀犯戒垢於第三住。正願增長得法光明。於第四住。正趣入道。於第五住。正入一切世間事業。於第六住。正入甚深緣起道理今即於此第七住中。具足發起一切佛法。覺支圓滿。
[]1)這位遠行地的菩薩,一一心剎那中,每一剎那中,時間非常地短,剎那、剎那地他都能現出十波羅蜜多的功德,十波羅蜜多是最上首,就是在前面,還有很多的無量的功德隨順十波羅蜜多。一切菩提分法,十波羅蜜多乃至三十七道品,這都是菩提分法,他的菩提分法、波羅蜜多都非常地圓滿、也非常地殊勝。對誰說這句話呢?現在說是第八住,在第七住以前,都不能這樣,對他們說第七地菩薩的菩提分法是圓滿殊勝。
2)謂於第一極歡喜住,就是初歡喜地、初極喜地,正以大願為勝所緣,他的優點就是發大願,發無上菩提心,這方面是他特別殊勝,因他這個時候,初開始得無生法忍,他的大智慧現前的時候,感覺到眾生苦,又感覺到佛無上菩提最為殊勝,所以他就發大願,以大願為他最殊勝的所緣境。
3)於第二住,就是增上戒住。正能除遣毀犯戒垢,他是能夠破除犯戒的污垢,犯戒的污染能破除去,能持戒清淨。
4)於第三住,就是增上心住。正願增長得法光明,這個時候,他也是大菩提願,能增長他的戒、定、慧,但這個時候得到法光明;就是對佛法的聞思修,他的光明非常地廣大。
5)第四住這個時候,正努力地向前進,這句話也共於前面,但是有各別的意思;在第二地特別是增上戒住,第三地增上心住,有特別義,現在第四住菩提分相應增上慧住,正趣悟入第一義諦。
6)在第五住這個時候,是在第一義諦這裡,又發大悲心,能夠在世間上作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業,就是五明。
7)於第六住現前地,或者是證入甚深緣起慧住,就是十二緣起甚深、也是第一義諦,也是智慧現前,叫現前地。
8)現在是第七地菩薩,這個地方說住,是按照十地來說,勝解行住不在內。今即於此第七住中,具足發起一切佛法,覺支圓滿,就是他的智慧圓滿,到七遠行地,到功用行的最後邊。
tasya citta-kṣaṇe daśa-pāramitā-pramukhāḥ sarve bodhi- pakṣyā dharmāḥ paripūryaṃte viśeṣeṇa. anyeṣu tu vihāreṣu na tathā. prathame pramudita-vihāre praṇidhānādhyālaṃbanatayā dvitīye citta-dauśśīlya-malāpakarṣaṇatayā tṛtīye praṇidhāna-vivardhana-dharmāloka-pratilaṃbhanatayā caturthe mārgāvatāraṇatayā paṃcame laukika-kriyāvatāraṇatayā ṣaṣṭhe gaṃbhīra-praveśatayā. asmiṃ punaḥ saptame vihāre sarva-buddha-dharma-samutthāpanatayā bodhy-aṃgāni paripūryaṃte

4.4.8.4.有加行行圓滿所攝
此住菩薩加行行圓滿所攝故。妙智神通行清淨,能入第八住故,由是菩薩此住無間,能入第八極清淨住。
[]還是說第七住,這位菩薩努力修行的境界,到了圓滿的境界,屬於這一部分。妙智神通行清淨,他的妙智慧,也包括神通,也就是方便行,這方面特別地清淨,有能力進一步悟入到第八住,就是無功用行。由於這位菩在此住,就是七遠行地,能夠無間斷地無相住,有能力進步到第八極清淨住,八不動地是極清淨住。
bodhisattva-prāyogika-caryā-paripūri-saṃgrahād asya vihārasya. jñānābhijñā-caryā- viśuddhāṣṭama-vihārākramaṇāc ca. tathā hi bodhisattvaḥ asya vihārasyānantaram aṣṭamaṃ viśuddhaṃ vihāraṃ praviśati.

4.4.8.5.安立染污及不染污
彼第八住一向清淨。此第七住猶名為雜,與清淨住為前導故,當言此住名不染污。猶未得故,當言此住墮雜染行。今此住中一切貪等上首煩惱皆悉除斷。當知此住非有煩惱非離煩惱。一切煩惱不現行故。希求佛智猶未得故。
[]1)彼第八住一向清淨,就是不動地,他完全是清淨的。這第七住,不能說是完全清淨地,還有不清淨間雜在裡面。他雖然猶名為雜,但是能為第八清淨住作前導,由前導才能夠悟入第八住,所以他還是很重要的。應該知道此住名不染污,這個住還沒成就不染污。當言此住墮雜染行,還應該知道這位菩薩,還是屬於雜染行這一面的,還不是純清淨的。不是純清淨的,就是還有有所得的事情。
2)今此住中,這位七遠行地,他是一切貪、瞋、痴等上首煩惱,就是非常強力的煩惱,都已經除滅。應該知道他沒有煩惱,煩惱還沒有離,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切貪、瞋、痴的煩惱不活動,但是希望得到一切種智,一切種智他還沒有成就,所以還是有煩惱,所以叫作非離煩惱。
a)悕求佛智猶未得故者:此釋前說非離煩惱,由有加行有功用猶未證得清淨無相故。
a1)悕求佛智猶未得這句話就是解釋前面非離煩惱的意思。因為他用功的時候,要努力這樣用功,若不努力,功夫就不現前,所以,還沒能夠成就無功用、自在的清淨無相的境界。
sa ca vihāra ekāṃta-viśuddhaḥ. ime tu sapta vihārā vyāmiśrāḥ. viśuddha-vihāra-pūrvāṃgamatvād asaṃkliṣṭaḥ. tad-asaṃprāptatvāt saṃkliṣṭa-caryā-patitā vaktavyāḥ. tasyāsmiṃ vihāre sarve rāgādi-pramukhāḥ kleśāḥ prahīyaṃte. sa ca na sakleśo na niśkleśo veditavyaḥ asamudācārād buddha-jñānābhilāṣāc ca.

4.4.8.6.淨業工巧皆得圓滿
如是行者,增上意樂已得清淨,無量身語意業隨轉,於諸如來所讚毀業,如前廣說。於第五住所引世間工巧業智轉得圓滿。三千世界共許為師,唯除安住上住菩薩及諸如來意樂加行無與等者。
[]1)如是行者,這位修行的聖者,他的增上意樂,就是強大的意願,他已經成就清淨,沒有污染。他以增上意樂為上首,無量無邊的身語意,都隨著增上意樂活動。
2)對於佛陀所讚歎的功德,所訶責的過失,這位菩薩如前所說,不會違犯如來的讚毀。所訶斥的業力,是凡你作功德的時候,有煩惱染污它,就是佛陀所訶斥的,若有般若的智慧相應,就是佛陀所讚歎的。一般粗顯的煩惱,這是凡夫境界,微細的煩惱,就是有所得,作這樣的功德,心裡面還有執著,如前面第五地那邊說。
3)第五住智慧引發出來的菩薩道,這位菩薩作世間工巧業智,展轉得到圓滿。三千大千世界裡邊,這些學習佛法的人,大家同意這位菩薩是我的師父。唯獨是除去,安住上住菩薩,就是第八地以上的菩薩,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的菩薩,不能以他為師,也加上佛。意樂加行無與等者,這位菩薩意樂的功夫,沒有人能和他相等的。
tathābhūtasyāsyādhyāśaya-pariśuddham apramāṇaṃ kāya-vāṅ-manas-karma pravartate. sa yāni tathāgata-varṇitāni karmāṇi pūrvavat. tasya paṃcama- vihārābhinirhṛtāni laukikāni śilpa-jñānānīha paripūryaṃte. ācārya-saṃmataś ca bhavati trisāhasra-mahā-sāhasre sthāpayitvā ūrdhva-vihāra-sthān bodhisattvāṃs tathāgatāṃś ca. na kaścid asyāśaya-prayogābhyāṃ samo bhavati. sarve ca dhyānādayo bodhi-pakṣyā dharmāḥ āmukhībhavaṃti bhāvanākārābhimukhatayā. no tu vipākāvasthānataḥ tad-yathāṣṭame vihāre.

4.4.8.7.得三摩地無量不共
於一切靜慮等菩提分法皆能現前。由修行相現在前故,非由安住異熟分位,如第八住。
此諸菩薩如是方便。能善思擇諸三摩地。引發菩薩三摩地上首十百千種三摩地門。由得如是三摩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三摩地境。菩薩如是一切煩惱皆悉遠離難可了知。一切分別現行隨逐,身語意業皆悉安住。而不捨離尋求勝進勇猛加行,顧念有情。為大菩提速圓滿故離一切相,無量身語意業隨轉,妙善修治,無生法忍之所顯發。於此住中由自覺慧境界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境界。餘六住中,但由佛法增上所緣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境界。
[]1)這位第七遠行地的菩薩,對於一切靜慮波羅蜜等,就是六波羅蜜,但是標出來的靜慮。菩提分法,這些無上菩提的因緣,他都能成就、現前。由修行相現在前故,修行就是三昧,在三昧裡邊能現前故。他的現前,就是在禪定裡地修,要努力地加功夫禪定現前,現出一切菩提分法,不是安住在異熟分位,不是安住在果報,果報是自然的意思,不是安住在自然的境界裡面。像第八住不動地的菩薩,就任運地現前。說這位菩薩,要有加行、有功用才能現前。 
a)由修行相現在前故等者:謂有加行有功用令現在前,名由修相。非無加行無功用任運現前,說彼非由安住異熟。
2)很多遠行地菩薩,他們的方便智慧是這樣,在三摩地裡面能善思擇一切法、一切法義。思擇就是毗缽舍那的大智慧境界,能引發出來三摩地的上首,十百千種三摩地門有那麼多。
3)由於這位遠行地的菩薩,能夠獲得十百千種三摩地故,超過一切聲聞、超過一切獨覺三摩地的境界。
4)菩薩如是一切煩惱皆悉遠離,那個境界是難可了知。對於一切法的觀察、思惟,隨逐他的身語意業皆悉能安住,而不散亂。他能夠在身語意業裡面安住,那麼廣大的智慧境界,但是他內心裡面還希望再進步,還希望勇猛努力地,還希望能夠愍念一切眾生的苦惱,他還有這樣的加行。
a)難可了知一切分別等者:此顯遠離一切麤相。唯彼最極微細一切分別現行,是名難可了知,隨逐身語意業令其隨轉,名悉安住。
5)為大菩提速圓滿故離一切相,無量身語意業隨轉,妙善修治,無生法忍之所顯發。
他的內心為了無上菩提的迅速地能得圓滿,他的無上菩提的圓滿,也就是第一義諦的圓滿,要遠離一切虛妄分別相,無量身語意業就是時時地隨順離一切相,隨順第一義諦。他那個時候的大智慧,很微妙地、很善巧地修治無生法忍之所顯發,顯發出來無量身語意業隨轉。
6)於此住裡邊,由於他自己覺悟的智慧境界,不需要佛菩薩的加持。他就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的境界裡。
a)由自覺慧境界故者:謂由加行圓滿具自智力能成所作故。
7)餘六住中,前面的現前地以前,現在是七遠行地,以前的那六位菩薩,他們是由佛法的增上所緣故,要緣佛的境界、緣法的境界,這樣有增上力的關係。能超過一切聲聞、超過一切獨覺境界。
a)但由佛法增上所緣故者:謂即已證法性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故。
sa tathā prayuktaḥ suniścita-viṣaya-samādhi-pramukhāni daśa samādhi-śata-sahasrāṇy abhinirharati bodhisattva-samādhīnāṃ. teṣāṃ ca lābhāt samatikrānto bhavati śrāvaka-pratyekabuddha-samādhi-viṣayam. sa evaṃ sarva-kleśa-viviktena durvijñeyena sarva-vikalpa-pracārāpagatena kāya-vāṅ-manaḥ-karmaṇā viharati. na cottari-viśeṣa-parimārgaṇābhiyogam utsṛjati sattvāvekṣayā. bodhi-paripūraṇārthaṃ tasyāpramāṇaṃ sarva-nimittāpagataṃ kāya-vāṅ-manas-karma pravartate su-pariśodhitam anutpattika-dharma-kṣāṃty-avabhāsitam. asmiṃ vihāre svabuddhi-viṣayatayā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a-viṣaya-samatikrāntāḥ tad-anyeṣu tu ṣaṭsu buddha-dharmādhyālaṃbanatayā.

4.4.8.8.剎那剎那能入滅定
又諸菩薩第六住中所入滅定,今此住中念念能入。然此菩薩甚希奇業不可思議。謂常安住實際住中,而於寂滅能不作證。
[]又諸菩薩第六住中,就是第六現前地,他們也能夠悟入滅盡定,這個時候說滅盡定,就是真如的境界。現在到第七住,就是到遠行地這個時候,就是剎那剎那能證入滅盡定。然而這位菩薩很稀有的、很微妙的事業是不可思議。這不可思議的地方在那裡呢?就是他常能夠安住第一義諦這裡。但是對於真如的境界,他不作證,他不就是安住在那裡,同時他還有作用。
a)第六住中所入滅定等者:經說:菩薩從第六地未能入寂滅定,今住第七菩薩地,於念念中能入寂滅定,而不證寂滅定,是菩薩畢竟成就不可思議身口意業。此應準知。
a1)《十地經》上說,菩薩從第六地,沒能夠剎那剎那地入寂滅定,沒能有這個功夫。今住第七菩薩地的時候,於念念中能入寂滅定而不證寂滅定,什麼叫作不證寂滅定呢?就是他在寂滅定裡面,不離滅定而現威儀,就叫作在寂滅定,而又不證寂滅定。若是三果聖人,或者四果阿羅漢,入寂滅定的時候,就不能現諸威儀,不能為眾生現身說法,就是證寂滅定。證寂滅定,就是入在滅盡定裡面,不能發生作用,這就叫作證寂滅定。而這位菩薩在寂滅定裡面,同時能為眾生現身說法,就是在寂滅定,而又不證寂滅定,就是有作用,無作用的差別。
ṣaṣṭhe ca vihāre bodhisattvo nirodhaṃ samāpadyate. asmiṃs tu prati-kṣaṇaṃ samāpadyate. idaṃ cāsyātyadbhutaṃ karmācintyaṃ. yad bhūta-koṭī-vihāreṇa ca viharati na ca nirodhaṃ sākṣātkaroti.

4.4.8.9.現行一切不共妙行
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發增上力故。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薩妙行。雖與世間相似顯現而非彼性。如經廣說此中總義,謂依福業事,攝受種種親屬徒眾。求生差別發起勝進三解脫住,信解劣乘方便調伏,受用諸欲求欲差別。轉諸外道隨他心轉,隨大眾轉。
[]1)這位第七遠行地菩薩,由這樣妙方便智慧的引發,所成就,能引發出來這樣殊勝的力量,這樣的作用。他能夠這樣行菩薩道,能在一切有情的世界度化眾生,這是不共於其他菩薩能做到。他的身口意,也有一些地方,和世間眾生,相似的相貌的顯現,但是和眾生還是不一樣的。
2)如經廣說其相。這裡只說一個大概的要義,沒能廣說。這位菩薩造很多福業的事情,做很多大福德的境界,由這個福德的境界,能攝受種種的親屬,攝受就是饒益,饒益很多的親屬,也就是他以前,久遠以來的父母、兄弟姐妹、親屬,還有他修學聖道的時候,收的徒眾,也是用這個福業來饒益這些人。
3)求生差別,到這個境界,這個時候他願意想要作國王,或者是願意這個時候想要作比丘,或者是願意生到天作天王,或者是不願意在這個世界,到他方。發起勝進三解脫住,就是他要發起勝進三解脫住,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在這裡特別要進步,才能作這件事,為了要求生的差別的成就,要發起勝進三解脫住。
4)信解劣乘方便調伏,就是若有的眾生,對劣乘有好樂心,歡喜學習劣乘,這位菩薩也善巧方便地調伏這個人,或者用劣乘來教化眾生,但是也是調伏他展轉能學習勝乘。
5)受用諸欲求欲差別,這位菩薩也能受用諸欲,或者在這裡也有種種欲的差別,也能現前,也能依此來利益眾生的。
6)轉諸外道隨他心轉,他能夠轉化一切外道,使令外道隨菩薩心轉,而菩薩自己也能隨他心轉,隨著眾生怎麼想,他也能隨順你的意思。隨大眾轉,他能隨順很多的眾生心去轉變。
sa tam evopāya-jñānābhinirhāram adhipatiṃ kṛtvā sarva-sattvāsādhāraṇāṃ bodhisattva-caryāṃ carati laukika- pratibhāsāṃ cā-tan-mayīṃ ca yathāsūtram eva. tasya tu piṇḍārthaḥ. puṇya-kriyām ārabhya kaḍatra-parṣat-parigrahaṃ abhinirvṛtti-viśeṣa-prārthanā-samāraṃbhaṃ vimokṣa-traya-vihāraṇatāṃ hīnayānādhimuktopāya-vinayanatāṃ kāma-paribhogaṃ kāma-viśeṣa-prārthanāṃ tīrthika-vyāvartanatāṃ para-cittānuvartanatāṃ mahā-jana-kāyānuvartanatāṃ cārabhya.

4.4.8.10.善根清淨
餘如前說。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鍊金作莊嚴具,諸末尼寶瑩飾廁鈿甚為光麗,餘贍部洲一切金寶不能映奪。如是此中菩薩善根轉復清淨,一切聲聞獨覺善根及餘下住菩薩善根不能映奪。又如日光,多分乾竭贍部洲中所有穢濕,餘一切光不能映奪;如是此中菩薩慧光,多分乾竭一切有情煩惱諸毒,如前所說,諸聲聞等所有智光不能映奪。
[]1)餘如前說。
a)如經廣說等者:此中略引經義,釋前菩薩不共妙行,隨順世間非世間性。一、攝受有情行,二、願力受生行,三、勝進解脫行,四、調伏劣乘行,如文易知。五、受用諸欲行,受用飲食睡夢等境界故,六、求欲差別行,示老病死魔境界故,七、轉行,此復有三:一、轉外道,二、隨他心,三、隨眾轉。此中大眾,謂天龍等。是即經中所有總義。
a1)此中略引經裡面說的道理,是解釋前面菩薩不共妙行,隨順世間非世間性。
一、攝受有情行,攝受當饒益講,它饒益你。攝受常是對折伏來說。佛菩薩教化眾生有的時候是折伏你,有的時候是攝受你。攝受與折伏都是佛菩薩的大慈悲心,都是饒益的意思。可是有一點差別,攝受有隨順你的意思,來饒益你;折伏,就是不隨順你的意思,但是是要利益你。
二、願力受生行,凡夫是煩惱的業力受果報,佛菩薩是慈悲願力,這時候來現身說法,或者是作天王,或者作人王,或者是作一個出家人,是由他的慈悲願力而受生的。
三、勝進解脫行,就是修學聖道那要特別努力,懈怠是不行的,特別精進地,後來成功,叫做解脫行。
四、調伏劣乘行,調伏劣乘,小乘佛教學者,就是沒有大乘殊勝,所以叫做劣乘。如文易知,如文容易明白的。
五、受用諸欲行,受用飲食也是欲。睡眠也是欲,睡眠有時候會作夢,受用這些境界。
六、求欲差別行,佛菩薩度化眾生,示現老、示現病、示現死、示現魔境界。
七、轉行,此復有三種不同,一、轉外道,轉化外道;二、隨他心,隨順別人的心情做事;三、隨眾轉,隨大眾的意思,不是一個人的意思。此中大眾,謂天龍等。是即經中所有總義。
2)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鍊金作莊嚴具,諸末尼寶瑩飾廁鈿甚為光麗,用這些寶珠做一個莊嚴具,很光麗。餘贍部洲一切金寶不能映奪,那個威勢不能夠勝過它。如是此中菩薩善根,轉復清淨,比前面的人,比下位的人更清淨,一切聲聞獨覺善根及餘下住菩薩善根不能映奪。
3)又如日光,太陽的光明多數是能夠使令贍部洲中的穢濕都能乾竭。其它的光明不能勝過太陽的光的,不能夠障礙這件事。如是此中菩薩智慧的光明,多分乾竭一切有情煩惱諸毒,菩薩的智慧光明能為眾生說法,能滅除他的煩惱的毒。就像前面說過,很多地方說到這件事。諸聲聞等所有智光不能映奪,他不能勝過菩薩的光明智慧的。
śeṣaṃ pūrvavat. tatrāyaṃ viśeṣaḥ. tad-yathā tad eva suvarṇaṃ kuśalena karmāreṇa sarva-maṇi-ratna-mṛṣṭaṃ pratyarpitam atyarthaṃ bhrājate. asaṃhāryaṃ ca bhavati tad-anyair Jāṃbūdvīpakaiḥ sarvābharaṇaiḥ. evam asya tāni kuśala-mūlāni viśuddhatarāṇi asaṃhāryāṇi bhavaṃti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a-kuśala-mūlaiḥ tad-anyaiś ca nikṛṣṭatara-vihāra-stha-bodhisattva-kuśala-mūlaiḥ. tad-yathā sūryābhā Jaṃbūdvīpe yad-bhūyasā snehaṃ ca pariśoṣayati. asaṃhāryā ca bhavati sarva-tad-anya-prabhābhiḥ. evam asya bodhisattvasya prajñābhā sattvānāṃ sarva-kleśa-viṣāṇi śoṣayati. asaṃhāryā ca bhavati pūrvavac chrāvakādi-jñāna-prabhābhiḥ.

4.4.8.11.受生
受生多作他化自在天王。於能授與一切聲聞獨覺現觀方便善巧。
[]這位菩薩受生的時候,多數是在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頂天作天王。這位菩薩弘揚大乘佛法方便善巧,弘揚小乘佛法也是方便善巧的,他能授與一切聲聞根性、一切獨覺根性現觀,對於這件事他有善巧方便的智慧,能做得很圓滿。現觀,就是四念住觀,教導你修四念住,現前觀察。現觀就是他教授你這個法門以後,你就依教奉行修止觀。
a)於能授與一切聲聞獨覺現觀方便善巧者:謂彼所作自在,能令一切聲聞獨覺獲得現觀故。
a1)謂彼所作自在,做這件事做得很自在,感覺到很容易。能令一切聲聞獨覺獲得現觀故,就是你跟他學習佛法,他能告訴你一個很圓滿的法門。若你學習大乘佛法不合適,就學習小乘佛法,就為你說小乘佛法,你能得阿羅漢道。小乘佛法、大乘佛法,你若能夠學習,與你根性合適的話,是能得大利益的,不是一定是輕視誰。

4.4.8.12.威力
所有威力當知此說俱胝百千數。
[]這位菩薩的威德力,當知這裡說是俱胝百千數,這個數是更多。
Vaśavartī ca bhavati devarājaḥ. kuśalaḥ śrāvaka-pratyekabuddhābhisamayopasaṃhāreṣu. prabhāvaḥ koṭī-śata-sahasra-saṃkhyā-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8.13.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謂妙方便慧所引世間進道勝行成滿得入故;通達如來佛境界起無間無缺勤加行故;一一剎那圓證一切菩提分法故;有加行行圓滿攝故;安立染污不染污故;依於意樂清淨業轉,一切世間工巧業等皆圓滿故;逮得無量不共一切聲聞、獨覺三摩地故;剎那剎那入滅定故;現行一切有情不共世間行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這一句話是總說,下面就別說。
1-謂妙方便慧所引世間進道勝行成滿得入故,就是你能夠有這樣不可思議的方便的智慧,用這樣的智慧,常常按照智慧修行,就引發出來世間進道勝行。世間也就是你內心的這樣思惟觀察,它就能夠使令你的道力有進步,就會有殊勝的德行成就。進道勝行成就圓滿,就是得入到第七地。是第一科。
2-第二科能通達佛的境界,那是第一義諦。起無間無缺勤加行故,第七遠行地的菩薩能現起來,清淨的止觀沒有間斷,也不缺少,而是要精進地努力,就會出現這件事,第六地以前還沒能達到這個境界。
3-一一剎那圓證一切菩提分法故,一一剎那也就是一一念,每一念都是修止觀的,都能與第一義諦相應,所以圓證一切菩提分法。
4-有加行行圓滿攝故,這是第四科,就是有加行、有功用,這樣的修行達到圓滿的境界,屬於這個境界。可見六地菩薩以下還沒能圓滿。
5-安立染污不染污故,這是第五科。就是這位菩薩也還有不染污,但是還有點染污,。
6-依於意樂清淨業轉,依於他自己的意願,由這個願做一個清淨的功德就現前,但是屬於一切世間的工巧業等,都能做得非常圓滿,他就這樣在這個世界上普度眾生。
7-逮得無量不共一切聲聞、獨覺三摩地故,這是第七科。逮得,就是成就很多的、無量數的不共,就是能超越一切聲聞、獨覺的三昧,三摩地。
8-剎那剎那入滅定故,這位菩薩剎那剎那地就都能夠入滅盡定。剎那表示他是很迅速地就能入滅盡定,剎那剎那就是能相續地入滅盡定。第六地菩薩也能入滅盡定,但是時間不是很久,這位菩薩的能力特別強,剎那剎那入滅定故。
9-現行一切有情不共世間行故,這位菩薩能夠顯現出來的活動不共於一切有情、不共於一切世間、也不共於聲聞獨覺,他有這個殊勝的德行。
10-善根清淨故,他見佛聞法多,智慧多。
11-受生故。
12-威力故。
ayaṃ sābhogo nirnimitto vihāraḥ upāya-prajñābhinirhṛta-mārgāntarāraṃbha-viśeṣa-niṣpatti-praveśataś ca tathāgata-viṣaya-samutthāna-prativedha-nirantara-prayogataś ca pratikṣaṇaṃ sarva-bodhi-pakṣya-dharma-samudāgamataś ca kliṣṭākliṣṭa-vyavasthānataś ca prāyogika-caryā-paripūri-saṃgrahataś ca āśaya-śuddhi-karma-pravṛttim adhikṛtya sarva-laukika-śilpa-karmādi-paripūraṇataś ca aprameya-śrāvaka-pratyekabuddhāsādhāraṇa-samādhi-pratilaṃbhataś ca prati-kṣaṇa-nirodha-samāpattitaś ca sarva-sattvāsādhāraṇa-loka-caryā-caraṇataś ca kuśala-mūla-viśuddhitaś ca upapattitaḥ prabhāvataś ca samāsa-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8.14.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遠行地說。此地菩薩有加行行圓滿攝故,名遠行地。即由此義,當知亦名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1)若廣博地宣說遠行地菩薩的功德,如《華嚴經.十地品》,或者是別行的《十地經》裡面遠行地那裡有說的。
2)此地菩薩有加行行圓滿攝故,就是加行位,到入聖位以後,加行這樣的功德到圓滿的境界,所以叫做遠行地。就是由凡夫勝解行地,經過初地,乃至到第七地,走這麼遠才到這個境界,所以叫遠行地。
3)即由此義,當知亦名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形容這位菩薩的修行的境界。遠行地只是說他的修行很深遠,有很多成就。
vistarataḥ pūrvavat. tad-yathā dūraṃgamāyāṃ bhūmau. bodhisattva-prāyogika-caryā-paripūri-saṃgṛhītatvād dūraṃgamety ucyate. tenaiva cārthena vihāro veditavyaḥ.

4.4.9.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云何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什麼叫做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呢?他的境界是什麼樣子呢?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m anābhogo nirnimitto vihāraḥ.

4.4.9.1.第一義智成滿得入
謂諸菩薩於初無相住中,已得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如經廣說。
[]1)這麼多已入聖位的菩薩裡面,於初無相住中。
1-初無相住中是哪裡?就是前面遠行地,遠行地是無相住,因為他能夠相續地在無相住這裡住。前面第六現前地,他多數是無相住,而不能無間無缺。初歡喜地的時候,還是有間缺的。
2-現在這位菩薩於初無相住中,就是在遠行地的時候,已經成就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是悟入一切法皆是第一義,這樣的智慧。他成就這十種智慧,這個智慧是入一切法第一義,能證入到第一義的境界。
3-我們的分別心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就在虛妄分別的境界上活動,不能入第一義諦,就是一個愛,一個憎,心裡這樣活動。對於那個境界或者同意、或者不同意,或者貪心來、或者瞋心來、或者疑惑心來、或者高慢心來,就是這樣活動。
4-若是我們常常修止觀,能夠假借文字的佛法觀察那件事。這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虛妄的,是畢竟空的,這樣分別,就把愛憎調伏。如果常常修止觀,這個心就比較清淨一點。若是你不努力的話,這樣止觀他不熟,遇見境界的時候,止觀不現前,就還是虛妄分別。
5-現在這裡是說諸菩薩於初無相住中,就是在遠行地,這是才開始,他的內心一直是在無相住裡面安住,這是非常殊勝的境界。在初無相住的時候,他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還要學習十種智慧,悟入第一義諦,就是入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成就這十種智慧的時候,就到第八地。而這件事如《十地經》那裡說得很多的。
a)已得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等者:《十地經》說:若菩薩於七地中善集慧方便,善清淨諸行,善集助道法,善起大願力,善加如來力加,自善根力得力故,常念隨順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故,善淨深心覺故,成就福德智力故,大慈悲等不捨一切眾生行故,通達無量智道故,是名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論一一釋,如彼應知。
a1)《十地經》上有說,若菩薩於七地中善集慧方便,這句話怎麼講?就是修行的法門。善集慧方便,集者成也,就是學習;你若學習慧方便,才能夠得無上菩提,才能夠得聖道。但是怎麼樣修行?怎麼叫做慧方便?就是這樣的智慧是入聖道的方便。方便就是方法,你學習這個方法,可以得大智慧。你學習這個方法,可以得無生法忍,可以得第八不動地,可以成就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可以成就這件事的。
a2)怎麼叫做慧方便呢?就是修兩種無我觀:我空觀,法空觀,這就是慧方便。這兩種無我觀,就是勝解行地開始修,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十地,都是這樣修。但是一地一地的境界不一樣,都有進步。由勝解行地進步到初地,初地到二地、三地,一直向前進步的,上上勝進的。就是修我空觀,修法空觀,就是這樣修行。善集慧方便,就是我空也是智慧,法空也是智慧,就是修習這兩種智慧。
a3)善清淨諸行這句話怎麼講呢?清淨諸行,諸行是什麼呢?就是要有大悲心,也有大智慧,悲智雙運,就叫做諸行。悲智雙運,現在你若常常修我空觀、修法空觀,能清淨你的慈悲心,能清淨你的智慧。修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也就不會有增上慢,就不會有執著,所以能清淨諸行;清淨你的智慧,清淨你的慈悲,悲智兩種功德讓它清淨,不要有所得。這也是和前面的善集慧方便一樣,由勝解行地,乃至到十地菩薩,都是這麼修行。
a4)善集助道法,前面都是道;善集慧方便,善清淨諸行,這都是修學聖道,而且是第七地遠行地菩薩在這修行,現在還要學習。善集這個集,還可以當學習講,學習也就是熏習。熏習什麼呢?助道法,指三十七道品,各式各樣的聖道的方法。你能夠學習,幫助你慧方便,清淨諸行的三十七道品,你學習三十七道品來幫助你的善集慧方便,幫助你的善清淨諸行,使令它們功德圓滿,沒有過失。這三句是十地菩薩共同修行的;勝解行地也是這樣修行的。
a5)善起大願力,這個是指初地菩薩說的,初得無生法忍以後,他發大悲心廣修佛法、廣度眾生。
a6)善加如來力加,這個是指第二地菩薩說的,就是增上戒住,增上戒住他要修學十善法,使令三業清淨,持戒清淨,就是有善的加持。誰是善的加持呢?如來力加,是佛陀的力量加持他,加持他使令他安住淨戒,受持清淨戒法。
a7)自善根力得力故,這是第三地菩薩,第三地菩薩就是三發光地。初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發光地這時候得四禪八定,這時候他自己也有禪定的力量,使令他的功德增長,所以他自己善根的力量,得到這個力量的加持,所以他能夠完全進步。
a8)常念隨順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故,這是第四地焰慧地。他能夠為眾生說法,而這個時候,他常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念同時也是隨順,隨順就是修,他修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故。
a9)善淨深心覺故,這是第五地菩薩,也還是修我空觀、修法空觀,使令自己這個心深心覺故,就是深入第一義諦,深入第一義諦是智慧,覺是智慧,同時也有心。心王和心所相應,悟入第一義諦,叫做善淨深心覺故,。
a10)成就福德智力故,這是第六地。第六地菩薩成就大福德的境界,就是大慈悲心、大自在的境界來度化眾生,成就大福德。
a11)大慈悲等不捨一切眾生行故,這是第七地。大慈悲不棄捨一切眾生,這樣教化眾生,他教化眾生能通達第一義諦,成就無量的智慧。
a12)這一共是十條,前面三條是十地菩薩所共有的,共學習的;後邊七個是一地一地的,加起來一共是十條。是名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十地經論》一條一條地都有解釋。如彼應知,你若是有時間的話,學習《十地經論》。
iha bodhisattvena prathame 'nantare vihāre daśākāraṃ sarva-dharma-paramārthāvatāra-jñānaṃ pratilabdhaṃ bhavati.

謂依三世,如其所應本來無生無起無相。
[]2)這十種智慧:入一切法第一義智,善集慧方便,善清淨諸行,善集助道法等,這裡邊說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這位菩薩依三世,依當觀察講,觀察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就是每一法,不管是色法、心法、眾生法、佛法,如其所應,本來無生無起無相,也還是觀察第一義諦的意思。
a)謂依三世等者:三世諸行,本來無生無起無相,然義有別,是故說言如其所應。過去未來性非實有,是故無生無起無相。現在諸行性非實有,然如幻像,生無自性,是故亦說無生無起無相。當知此依相無自性,故作是說。約彼自體,說無生起。約彼自相,說名無相。
a1)三世諸行,姑且這樣說,過去世的五蘊,現在世、未來世的五蘊,諸行簡要或者說是五蘊。
1-本來是這五蘊是沒有生、沒有起、也沒有相。本來,是以前的意思,現在我看見有色受想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聲香味觸法,但是他從哪兒來的?就是過去來的,從以前來的。
2-本來無生,以前那個時候,這色受想行識根本沒有生起來,也沒有生,也沒有起。生是初生為生,初開始現前叫做生,繼續地生叫做起。一生起就有相,根本沒有生起,也就是沒有相。無色受想行識,說本來就沒有色受想行識的現起。
3-雖然三世的諸行都是不生、不起、無相,但是還是有點差別,是故說言如其所應。這個是天上的人、或者人間的人、或者是有罪過的人、或者是有功德的人,是各式各樣的情形有差別,是故說言如其所應」。
a2)過去未來性非實有,現在還是約三世來說。
1-過去的諸行按今天來說,過去諸行這個體性是沒有,過去的事情現在是不見。若是我們觀察一切法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是有生有滅的,是頓生頓滅的。就是一切法是一下子現起,一下子都滅,一下子又現起。過去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根本沒有,它是體性是不見,因為一剎那已經滅了很久。
2-過去的性,它的體性不是實有的,不是現在,不現在,不存在。未來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未來還沒有現前,所以它也是沒有的。所以過去的色受想行識、未來的色受想行識是不生、不起、是無相的。
a3)現在諸行性非實有,若是從頓生頓滅的情況觀察的時候,一切法只是一剎那而已。現在是過去的沒有,未來的也沒有,可是現在一剎那的這些有為法,它是真實有嗎?它的體性也不是真實有的,這一剎那間也就沒有,也過去,但是一剎那它又現起,就是頓生頓滅。這樣,這是無常觀,這容易明白也容易思惟、觀察。
a4)現在的一剎那,如幻像,如幻術所變現的事情,有而不真實。如鏡中像,如水中月,不真實,要思惟它不真實。
1-生無自性,生可以作兩個解釋:第一個解釋是現前,這裡有棵樹很分明地在這裡,這就是生。但是它沒有自己的體性,它的體性是沒有的,就像幻術所變現出來的東西,像鏡子裡邊那個影像,像水裡邊的月亮,實在這裏沒有月亮,鏡子裡面也只是個影像而已,並不是真實有體性的,這是一個解釋。
2-如鏡中的影像,像水中的月亮,水裡的月亮譬喻一切有為法,鏡子裡邊的影像也譬喻有為法。鏡子是什麼?水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分別心。是我們的分別心現出來一棵樹、現出來高山、現出大海、現出房子來,就是心裡的分別的影像,不是有實在的體性,分別心現出一切法來。
3-第二個解釋,生無自性,就是生起的時候是因緣有的,是依賴因緣才現出這件事來。如果是這個因緣沒有的話,這個所生法是沒有的,這叫生無自性。它不是有自己的體性顯現在那裡,是依賴因緣有的,並不是真實有體性的,所以叫生無自性。
4-從這兩方面看,你修止觀,常常地思惟,就熟悉的時候,遇見什麼事情,智慧就出來,這是生無自性。如水中月,如鏡中像,是沒有真實體性的,就觀察它生的自性是完全無有少法可得的。這個時候就沒有境界來影響你。雖然也看見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但是如幻如化的,你心裡面沒有事,沒有這些虛妄分別。
5-是故亦說無生無起無相,這樣說,不但是過去、未來是性非實有,無生無起無相,現在也是無生無起無相。你把這文句背下來,也是這樣思惟分別。
a5)當知此依相無自性,相無自性就是依據遍計執來說,遍計執是什麼?我們的虛妄分別心,這是依他起,就是阿賴耶識,因為內心裡有無量無邊的種子,就是我們曾經學習三歸五戒十善,所以今生在阿賴耶識裡面現出來這個人的世界。
1-現出人的世界是依他起,我們是有執著的,所以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和依他起一面對的時候,就心裡面現出來這一切的影像,執著是真實的,這就是遍計執。我們心裡面所執著的這些色聲香味觸法,叫做相無自性,它的體相是沒有的,你執著的這一部分是完全是沒有體性的。
2-就像那裡本來是個麻繩盤在那裡,我們看見是蛇,完全看錯。就是這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像鏡中像是不真實的,我們執著是真實的,執著這個真實完全是沒有的,叫做相無自性。相是沒有體性,無有少法可得,所以這麼說,無生、無起、無相。
a6)約彼自體,約彼那件事的體性,就是我們執著的這一切體性是沒有,所以也不生、也不起,沒有生、也沒有起。
a7)約彼自相,就是那件事它有個相貌的,它是長的、它是方的、是圓的、是青黃赤白,就是這個相是沒有的,所以叫做無相。
triṣv adhvasu yathā-yogaṃ ādyanutpannatām ajanmatām alakṣaṇatām ārabhya

依餘因性無成無壞。
[]3)依餘因性無成無壞。
a)依餘因性無成無壞者:諸行自種,名餘因性。望彼體相,名為餘故。由種子識無有實隨轉性,是故說言無成無壞。勝義伽他頌云:現在速壞滅,過去住無方,未來(生)依眾緣,而復心隨轉。長行釋云:若心與彼諸行相應,或不相應,非此與彼或時不相應,或時非不相應。如是由勝義故,心隨轉性不得成就。今說因性無成無壞,準彼應釋。熏習彼種,名之為成。彼種斷滅,名之為壞。然約勝義心與諸行或時相應或不相應非畢竟故,由是說言無成無壞。
a1)諸行自種,一切有為法,叫做行。每一法都由種子現起的,它自身它有它的種子,它現起。若是按心法來說,它自己的因緣,另外還有增上緣,還有所緣緣,還有等無間緣。
1-現在就說因緣,它的種子,就叫做餘因性。
2-望彼體相,名為餘故,餘怎麼講呢?是對著它那個體相,體相就是所生法,就是因緣所生法,就是那個種子現行生出來那件事。那件事是一件事,那個現行是一件事,種子是又一件事。種子對望彼現行的一法,叫做餘,就是另一件事,就是種子。沒有種子,沒有這件事。它們是兩個法,可是有關係。
a2)由種子識,種子識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也就是有很多一切法的種子。種子和所生法,和現行,現行要隨著種子的力量才能現行,而現行的事情已經成為事實,我們可以看見,可以覺知到。那個種子也就隨逐不捨,但是它不是真實的隨順活動的體性的,沒有真實的體性的,是故說言無成無壞。這個是什麼呢?就是種子成就現行,現行是種子成就的。現在說種子沒有真實性,就是無成無壞。
a3)在前面第十六卷那裡,勝義伽他頌說:現在速壞滅,過去住無方,未來(生)依眾緣,而復心隨轉。
1-現在速壞滅,一切法在時間上說,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現在的時候,這一剎那它就壞,現行的一切法,都是這樣子,種子它也是這樣子。無量無邊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它也是剎那生剎那滅的。
2-過去住無方,在以前的時候,就是過去,但已經壞滅,它住在什麼地方?沒有地方好住,也是覓之不可得。
3-未生依眾緣,在未來的時候,種子還沒有生現行,那個時候這個種子在哪裡?當然是依眾緣,就是依止阿賴耶識,但是說未生的時候也是不可得的,不是事實。
4-這個時候還能說有心隨轉嗎?心隨著現行轉?現行隨著心轉嗎?都是不可得,過去也是滅了,未來還沒有現起,現在一剎那間就過去,都是沒有真實性。種子也是這樣子,現行也是這樣子,你還能說你這一切法依著心隨轉的嗎?
a4)長行釋云:若心與彼諸行相應,或不相應。
1-這一念心與彼有為法相應。相應怎麼講呢?就是同它和合。心與所緣境和合,就可以見聞覺知了。或不相應,就是沒能和合,就不能見聞覺知。不是此心與彼現行諸法,或者有時候是不相應,或者有時候非不相應,不是這麼說法。
2-比如說我們現在,對諸行可以見聞覺知,應該說是相應。但是你觀察那一切法的時候,過去已經滅掉,滅掉你能和它相應嗎?未來還沒有現起,你心和它相應嗎?說現在一剎那,一剎那一下子就滅了,你能和它相應嗎?
3-所以若是從這個道理觀察,不是由我們日常生活的虛妄分別心來觀察,不是根據虛妄分別心來說這件事的,是由勝義,就是一切法是剎那生滅的,就是從勝義的立場來觀察的時候。說我們這個分別心是隨順有為法的活動,就不能說了,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沒有法可隨轉的。
a5)現在說到依餘因性無成無壞這句話怎麼講呢?準照勝義伽他那個頌的道理,應該這麼解釋。
1-怎麼叫做成呢?通過前五識,由第六識和那件事接觸的時候,你心裡面虛妄分別的時候,就熏成種子。不管是貪心、是瞋心、是無記心,反正你心一動就熏成種子,這叫做成。
2-種子它不是常住的,它的力量是有限度的,它發生作用,它就沒有,叫做壞。
a6)然約勝義的道理,就超過我們的虛妄分別,由佛菩薩所講的法語這個立場來說,我們這一念明了性的心和這一切有為法或時相應,就是用虛妄分別心的立場,我們也可以見聞覺知了,叫做相應。如果用勝義的立場來看,一切法剎那間就滅了,你和誰相應啊?你心本身也是剎那生滅的,所以或時不相應。非畢竟故,就是不相應和諸行相應不是決定的。由於這個理由,所以無成無壞。你說我熏成種子,這件事不能成立。從一切法剎那生滅這一方面的立場來說,不能說有熏成的種子,就不能說種子能生現行這件事。
tad-anya-hetu-bhāvāsaṃbhavāvināśatāṃ cārabhya

依第一義畢竟離言諸自性事,言說造作影像自性,由體相故,及因性故,都無所有;即由如是雜染體性,無流轉性無止息性。依此無智邪執為因,於彼離言諸有體事,初中後位一切時分,染平等性。依於真如無倒證入,無有分別平等性故,能除雜染,是名此中略所說義。
[]4)前面是依餘因性無成無壞,這是約無常的道理,這個種子不成立,熏習的道理不能成立,所以種子不可得,所以不能說種子成、種子壞。說是由種子生現行,現行依三世,如其所應本來無生無起無相。
4.1)依第一義畢竟離言諸自性事
1-現在依第一義的立場來觀察這件事。畢竟離言,第一義就是圓成實,圓成實是離一切相的,就不是依他起,依他起有生滅變化這些事情。圓成實第一義性是無生無滅的,離一切相的。畢竟離言,是究竟是沒有言說的、沒有言論的。
2-比如說遍計執,依於言說有遍計執,依於言說我們說這裡有房子,有花園,有各式各樣,這是用言說來表示。我們從這裡生執著,這是遍計執,現在不按照這個立場說,也不按照依他起說的,就是直接約第一義來說。
3-約第一義來說,第一義本身是離言的,究竟是離言說相的。用言說去說第一義是離一切相的,不可以嗎?我們若是假借言說,然後這樣思惟第一義是離相的,那也變成影像,第一義變成你內心的一個影像,就變成遍計執,那不是第一義。但是還非得這樣說不可,這樣說,作個前方便引導我們逐漸地認識第一義。但是你若真實思惟這件事,第一義是離言說相的,離言說相就是無分別智才能認識第一義諦。我們若是假借言說去分別,那是虛妄分別,不是第一義,所以是畢竟離言。
4-依他起也是離言的,但是可以用言說表示。依他起是什麼?就是惑業苦,惑業苦就是這些事情,它也是離言說的,但是可以用言說表示,但是第一義可不是,究竟是不能用言說的。
5-諸自性事,在一切依他起的法裡面,在虛妄分別的這些有生有滅這些幻化法裡面,有第一義諦在那裡,所以叫諸自性事。這是說第一義是有體性的,但是離言。
4.2)言說造作影像自性,由體相故,及因性故,都無所有
1-言說造作影像自性,就是言說影像自性、造作影像自性,可以這麼分別。
2-言說影像自性,就是假立種種的文言、種種的名句,說很多的語言,寫很多的文章。我們假借語言文字去虛妄分別,這是言說影像自性。
3-造作影像自性是什麼?誰是造作?就是心,就是你心在動,這就是造作。所以諸行那個行,可以解釋就是心動,心動就是行。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沒有體性的,它哪能動?就是我們的心是有體性,它在動,所以叫做諸行。現在這個造作就是諸行,就是我們的心,各式各樣的分別心,分別心也變現出來影像自性,影像的體性。
4-這一些因造作而現出來種種的影像,影像的來源就是你心的造作,心的分別,這是依他起。前面言說影像自性這是遍計執。
5-由於言說的體性是無所有,心裡面造作的一切影像,前面說過去的也沒有體相,未來的也沒有體相,只有現在的一剎那,這是有體相,但是一剎那也過去,這是依他起,這叫做由體相故,都無所有。
6-及因性故,就是依餘因性無成無壞,約種子說。這樣約幾個理由來說,一切法都是無所有的。言說影像自性它本身是沒有體性的,就像眼睛有病,看見虛空裡有花,那是沒有體性,表示遍計執是自性空的。造作影像是約無常義來說它是空的,你不能說它是自性空。約無常義,剎那剎那滅,它就沒有體性,這也是無所有。
4.3)即由如是雜染體性,無流轉性無止息性
1-即由如是,就是因為這件事是雜染體性,雜染的體性是什麼?就是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是雜染不清淨。因為由貪瞋癡的煩惱所變現的,所造作的,所以是雜染的體性。雜染體性就是流轉的體性,就是在生死裡流轉,相續不斷地,惑業苦的流轉是這樣。
2-若站在畢竟離言的第一義諦的立場來說,這個雜染體性無流轉性,就沒有十二緣起,沒有生死流轉。在第一義諦的圓成實性上,沒有流轉的體性,沒有這件事。在依他起上才看見流轉的事,若在圓成實第一義諦的立場上是沒有這件事的,是離一切相。雜染體性就是流轉體性,而在離言說的第一義諦上,是沒有雜染體性,就是沒有流轉性。
3-無止息性,也沒有流轉的停,停止也沒有。若有流轉,然後說流轉停下來;現在根本沒有這件事,所以也沒有流轉性,也沒有流轉停止的體性。這是在畢竟離言那個地方,在圓成實那個地方可以這麼觀察,觀察這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
4.4) 依此無智邪執為因,於彼離言諸有體事,初中後位一切時分,染平等性
1-在圓成實性上沒有這件事,怎麼有這件事呢?怎麼有十二緣生的雜染體性呢?依此無智,依此十二因緣的無明。邪執為因,執著我、執著法、執著常斷,有這個煩惱的迷惑,造很多的業力為因,而成就十二緣起,這是依他起,在依他起上說是有雜染的體性。
2-學習佛法的時候,於彼第一義,畢竟離言的圓成實性,圓成實性是有體性的,和遍計執是不同的。
3-初中後位一切時分,十二緣起有初、中、後的不同。過去的算是初,現在叫做中,未來就是後。或者說十二緣起有四句話: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分成四個。就是無明緣行是能引;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所引;愛、取、有是能生;生、老死是所生,分這麼四個階段。四個階段分初、中、後,就是無明緣行,可以說是初;識、名色、六入、觸、受,加上愛、取、有,這是中;生、老死,就是後位。
4-初中後位一切時分,初中後位就包括一切的時間,這個階段,一切包括在內,這是染污的。但是在畢竟離言的第一義諦,圓成實性的立場來說,這些染污即非染污,是離一切相的,就是平等性。
4.5)依於真如無倒證入,無有分別平等性故,能除雜染
1-佛教徒能這樣用功修行,依於真如通達三自性,通達圓成實性的第一義諦,就是聞思修。聞思修你成就四尋思、四如實智,這樣就沒有顛倒,證入圓成實性。
2-無有分別平等性故,這時候沒有虛妄分別,就是沒有遍計執,這時候就顯現出來平等性的第一義諦。
3-能除雜染,修四尋思、四如實智,能破除你的惑業苦的雜染,就是悟入一切法如虛空性,就悟入圓成實。這就是前面十種智慧悟入第一義智的要義。
paramārthato nirabhilāpya-svabhāve vastuni abhilapāhisaṃskāra-pratibhāsasya svabhāvasya lakṣaṇena hetu-bhāvena cāvidyamānasya tasyaiva saṃkleśātmanā apravṛttitāṃ cānivṛttitāṃ cārabhya tad-ajñāna-mithyābhiniveśa-hetukāṃ ca tasmiṃ vidyamāne vastuni nirabhilāpye ādi-madhya-paryavasāna-sarva-kāla-saṃkleśa-samatām ārabhya tathatā-samyak-praveśa-nirvikalpa-samatayā ca tat-saṃkleśāpanayanam ārabhya.

如是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第七雜清淨住,得入第八純清淨住。
[]5)遠行地菩薩學習這個十種入一切法第一義智,學習到上品的程度。什麼叫做上品呢?極圓滿故,這十種智慧到極圓滿的程度,這個時候就超過第七遠行地的雜清淨住,就是第七遠行地還不純是無漏的境界,所以叫做雜。超過第七雜染住,就是進一步到第八地的時候,心裡面純是無漏的境界,叫純清淨住。
ity asya jñānasya daśākārasyādhimātratvat paripūrṇatvād imam aṣṭamaṃ pariśuddhaṃ vihāram avatarati.

4.4.9.2.於無生法得清淨忍
住此住中,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
[]1)這一段文說十地菩薩,但不是從初地開始的,從勝解行住開始的,所以第八地菩薩是第九住,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1-這位第八地不動地菩薩,他的清淨心安住在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裡面。
2-他對於無生法,就是真如理,真如裡面無生無滅,沒有法生也沒有法滅。在這裡面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證得就是如實地了知,他成就無分別的智慧,證悟真如理,叫做證得,叫如實了知。在初歡喜地,初極喜住的時候就如實了知,但是現在是第八不動地菩薩,在如實了知真如理這件事,他是最殊勝的,超過前七位菩薩,所以最殊勝的極清淨忍。
iha-sthaś cānutpattikeṣu dharmeṣu paramāṃ bodhisattva-kṣāṃtiṃ su-viśuddhāṃ labhate.

此復云何?謂諸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
[]2)這件事內容是怎麼回事情呢?這是說方便,就是方法,你根據這個方便,你就可以成就。或者這個方法當行動講,你根據這個方法採取這樣的行動,就會成就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
2.1)謂諸菩薩由四尋思
1-很多的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都是由這一條路走過來的,沒有第二條路。就是在勝解行住的時候,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也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有這麼一個準備的時期,知道怎麼樣走這條路,然後你開始這樣做。怎麼做呢?就是學習四尋思。
2-四尋思在〈真實義品〉講過,就是名、義、自性、差別,這四種。這四種就是所緣境,你由聞思修的智慧觀察名、義、自性、差別,觀察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內心的分別安立的。眼睛看著這個地方有一個房子,若按佛法的理論來說,這是內心的分別,離開我的分別沒有這件事。不否認這件事是有,但是不是真實的,假有實無。
3-初開始一定要學習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為什麼要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呢?奢摩他就是止,也就是定,它能加強你心的力量。力量強大的時候,你作如是觀就能夠悟入,力量強能悟入。若是沒有奢摩他,用散亂心觀察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內心的分別,不是真實的。
2.2)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
1-在這一切的因緣生法上,正尋思已,正就是隨順佛陀的法語,隨順經論上佛菩薩的法語。然後內心裡面這樣思惟觀察,叫正尋思已。已,就是這件事做圓滿。
2-圓滿以後怎麼樣呢?這個時候成就四種真實的智慧,還是這個名、義、自性、差別,但是這個時候不叫尋思,叫做智,叫做如實智。如實智什麼意思呢?就是決定是這樣子。前面尋思的時候,心裡面還是有一點不決定,叫做四尋思;等到決定的時候,心裡面不猶豫。
3-四如實智,就是在煖、頂、忍、世第一,就是到忍位。煖、頂是在四尋思,忍位以後就是四如實智,成就四種真實的智慧。
2.3)如實了知一切諸法
這個時候就是如一切法的真實相,知道它是空的,就是如幻如化的境界,它本身上是沒有真實性的。這個地方就是遍計執和依他起。
2.4)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
1-爾時,就是那個時候,就是四如實智現前的時候,也就是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的時候。這個時候,怎麼叫做你成就真實的智慧呢?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
2-一切,包括的範圍很廣,邪分別的執著完全都息滅。邪分別執,就是這一切的境界它和我的分別心是兩回事,我的心是我的心,那件事是那件事;那件事離開我的心,它本身有體性的,這就是邪分別執,就是和法性的真理不契合的,這是一個邪分別執。第二,認為那件事是真實有的,不是如幻如化的,不是如夢中境、如水中月的,我們就這樣執著,就叫做邪分別執。
3-邪分別執,這是總相說;別相說,就是我執、法執。若觀察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我,這是一個執著,這是邪分別執。但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也都是真實的。執著有我,這是一個執著;執著有一切法,也是執著,這都是邪分別執。
4-到四如實智成就的時候,這個執著都息滅。承認是有一切法,但是是心的變現,如幻如化,它也本身沒有體性。一切法沒有體性,心也不可得,這個時候就是遍計執息滅,圓成實顯現。
5-用功修行的時候,根本智現前的時候,也就是觀一切法空的智慧成就的時候,一切法不可得。等到根本智過去,出來後得智的時候,一切法是宛然而有的。
6-現在是說唯識學者的修行的方法,你要看著這一念心,你的心一動就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唯心所現。但是假的有兩種情形,就是你心裡這樣分別,我現在分別現在這裡全都是火,但是我心裡一不分別就沒事,沒有火,第六意識這樣分別就是這樣。但是內心的分別加上業力的時候,就不同,就是十二緣起行緣識,識的分別有業力的問題,就不同。
7-譬如說,假設這個人五戒十善修的很好,生到天上的天宮那種大福德境界現前。一現前的時候,分別不分別,這個境界也是現前的。人間的人也是一樣,這個身體也是你的行緣識,也是你的分別。但是第六意識我寂靜住,我不分別,不分別它也是在,因為那是有業力的問題。也是,離開你心的分別,也是沒有體性的。等到業力結束的時候,這事就結束。
8-你要經過一個時期的修四尋思,爾後有四如實智的時候,這些執著都沒有。但是問題是什麼呢?各人有各人的分別,各人有各人的業力,就是有各式各樣的因緣在一起,當然有的人有共業,有的人沒有共業,這就是複雜一點。但是你自己的四如實智若成就,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的時候,你若一入定,正念一提起來,真如理就現前,那是你自己個人的別業,那是聖人的境界出現。
9-這一段文是說方便,就是你肯依據佛菩薩的法語為方便而這樣修行,叫做方便。初開始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是分別我執、分別法執這一部分沒有,俱生的我執、法執還在,他也是有煩惱的,有的時候有正念,有的時候還是有一點事情。
sā punaḥ katamā. catasṛbhiḥ paryeṣaṇābhir ayaṃ bodhisattvaḥ sarva-dharmāṃ paryeṣya yadā caturbhir eva yathā-bhūta-parijñānaiḥ parijānāti. tadā sarva-mithyā-vikalpābhiniveśeṣv apanīteṣu

觀一切法,於現法中,隨順一切雜染無生,觀彼先時一切所有邪分別執因所生法,於當來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
[]3)因為修行這件事,就算得無生法忍,時時要保持正念的,所以這位聖者還是這樣觀察。
1-觀一切法,這句話是總說,通於過去、現在、未來。
2-於現法中,過去的不算,未來也不在內,單說現在。
3-隨順一切雜染無生,沒得聖道的時候,沒成就如實智的時候,身口意隨順貪瞋癡的污染,隨順惑業苦,雜染就是惑業苦,境界出現,有的時候貪心出來,有的時候瞋心出來。現在這位修行人,於現在這個現實的情況裡面,隨順雜染的這一切境界,都是寂滅相,都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裡。在奢摩他裡面正觀現前的時候,這些惑業苦的境界都是無生無滅。
4-觀彼先時,因為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修觀的時候,他不只是觀現在,還觀彼先時,過去生的時候。一切所有邪分別執,就是原來不知道一切法是唯心所現,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有我、有法,有貪瞋癡造種種業,熏習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面有種子,種子生現行就出來果報。
5-以邪分別執為因,就是所生法,邪分別執就是遍計所執,所生法就是依他起,就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十八界。觀察這個由因所生法,於當來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因為現在你成就四如實智,一部分的邪分別執已經斷滅,所以於當來世的時候,邪分別執因所生法都不生,當來世沒有這件事。
6-於當來世一切無餘,一點也沒有剩餘的,完全都不生。完全不生,煩惱障、所知障不可能一下完全息滅,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息滅。煩惱遍計所執,一部分的滅掉,染污的業一部分也是不生,就是有多少清淨。若煩惱障所知障完全息滅,就是佛的境界。
7-最初的時候,還沒有成就四如實智的時候,還是勝解行位,進一步成就四如實智,這個時候就是到忍、世第一,一剎那就是初極喜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現在到第八地。
sarva-dharmāṇāṃ dṛṣṭe ca dharme sarva-saṃkleśānutpatty-anukūlatāṃ paśyati. saṃparāye ca sarveṇa sarvaṃ niravaśeṣato 'nutpattiṃ paśyati teṣām eva pūrva-mithyā-vikalpābhiniveśa-hetu-samutpann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此四尋思、四如實智,廣說如前真實義品。
[]4)把那個四尋思、四如實智的道理詳細地解說,像前面那個〈真實義品〉,在那裡有解釋。
tāḥ punaś catasraḥ paryeṣaṇāḥ yathā pūrvaṃ nirdiṣṭās tattvārtha-paṭale.

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淨。今此住中已極清淨,是故說言: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淨忍。
[]5)此四種如實的智慧,什麼時候開始成就四如實智呢?
1-開始就是在勝解行地,勝解行地就是煖、頂、忍、世第一,這就是勝解行地。在忍位就開始有四如實智,但是那個時候不叫初極喜地,還叫做勝解行地。
2-進一步到初極喜住,初極喜住是第二住,第三住就是增上戒住,再就是增上心住,然後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緣起相應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就是第七地。到七遠行地的時候,四如實智未極清淨,還沒有達到極圓滿的清淨。3-現在到第八不動地的時候,就是第九住的時候,四如實智清淨,和以前不一樣。這個地方清淨若和第七遠行地來對比的話,就是這個時候無功用,第七遠行地菩薩他還是有功用,就是這個地方有點差別,所以讚歎第八菩薩地是極清淨。所以才這麼說,說是這位菩薩住在這裡,對於真如理的不生不滅,證得菩薩第一最殊勝的極清淨的無生法忍,他成就這個境界。
catvāri ca yathā-bhūta-parijñānāni tāny adhimukti-caryā-vihāram upādāya yāvat sābhoga-nirnimittād vihārān na suviśuddhāni bhavaṃti. asmiṃs tu vihāre pariśuddhāni bhavaṃti.

4.4.9.3.除斷災患得甚深住
是諸菩薩得此忍故,得甚深住。先於第一無相住中,四種災患今悉除斷。一者、除斷於無相中有加行有功用事;二者、除斷於上清淨住、精勤思慕;三者、除斷於一切種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四者、除斷有微細想現在前行。是故此住名極清淨。
[]這麼多的得不動地的菩薩,成就無生法忍故,得到安住第一義諦,安住真如那裡,有甚深的住,安住在那裡境界是特別深的,這時候是前面那些住所不能及的。得甚深住之前,在第一無相住中,就是第七遠行地,是第一個無相住,就是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在第一個無相住的時候,有四種災患,有四種不如意的事情。到第八菩薩地,就是第九住的時候,四種災患全面地消除。
1)一者、除斷於無相中有加行有功用事。第一個災患是什麼呢?滅除於無相中有加行有功用這件事。第七遠行地還是有加行有功用的,這就是一個災患,現在到第八不動地的時候滅除這件事。
2)二者、除斷於上清淨住精勤思慕。於上清淨住,就是由初極喜住的時候對第二地菩薩來說,第二地菩薩見真如理的境界非常高,我心裡面對於上位的菩薩境界心裡面思慕,思慕就是有一點愛樂的意思,也是有一點希望我也成就的意思。精勤,可見還不是一次,常常地仰慕、恭敬、尊重、歡喜更高的境界。到第八不動地的菩薩,除斷於上清淨住精勤思慕,沒有這件事,沒有這個心情。於上清淨住,應該說無加行無功用,安住在第一義諦,這件事他很仰慕、很尊重這件事。
3)三者、除斷於一切種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佛菩薩利益眾生是各式各樣的情形,所以叫做一切種。有大堪能,對於各式各樣度化眾生的事情,這位大菩薩有大堪能,他能做得來,就是同時在十方世界普度一切眾生。精勤思慕,也是精勤地,我幾時才能成就呢?精勤地仰慕這件事,就是愛樂這件事。現在到第八不動地的時候,沒有這件事,沒有這個心情,不思慕這件事。
4)四者、除斷有微細想現在前行。在禪定裡面修觀的時候,在有加行有功用的時候,入定的時候他還有微細的想,有微細的分別心。等到出定的時候,想就粗顯。現在第八地菩薩的時候,微細想都不現前,純是寂靜住。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預先要籌劃,安排好,然後才推動這件事,才去做這件事。若不計劃,完全不想,這件事我們做不來。初得無生法忍的聖人做事也是要觀察、思惟、計劃,可是到第八地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這時候就不是這樣子,除斷有微細想現在前行,除斷這件事。他沒有這四種災患,所以第九住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是極清淨。
Tasmāt sa bodhisattva anutpattikeṣu dharmeṣu kṣāṃti-pratilabdha ity ucyate. sa tasyāḥ kṣāṃter lābhāt gaṃbhīraṃ bodhisattva-vihāram anuprāpnoti. tasya ye pūrvake nirnimitte vihāre catvāraḥ apakṣālāḥ. te prahīṇā bhavanti. yaḥ sābhogābhisaṃskāraḥ. sa prahīṇo bhavati. uttari ca viśuddha-vihāre autsukyaṃ prahīṇaṃ bhavati. sarvākāra-sattvārtha-kriyā-śaktāv autsukyaṃ prahīṇaṃ bhavati. sūkṣma-saṃjñā-samudācāraś ca prahīṇo bhavati. tasmāt sa vihāraḥ supariśuddha ity ucyate.

4.4.9.4.蒙佛悟導授妙智等
又此菩薩於甚深住極生愛樂,即於如是法門流中,蒙諸如來覺悟勸導,授與無量引發門智神通事業。
[]1)又此菩薩於甚深住極生愛樂,甚深住就是佛的境界,對於佛的境界他是極生愛樂,愛樂心很勇猛。
2)於甚深住極生愛樂這話什麼意思?就是他的心要住在真如這裡不動,這話表示什麼?我不度眾生,再明白一點說,就是要入涅槃,像阿羅漢入涅槃似。
3)但這時候還沒有入涅槃,就是他在真如這裡住,還沒有入涅槃這個時候。這時候蒙受十方諸佛如來覺悟勸導,為他說法,來覺悟他他有錯誤。還要勸導他做事情,要去度化眾生。十方諸佛贈送給他無量,就是不可思議引發門的大智慧神通的事情。就是你不要入涅槃,要發大悲心廣度眾生。
a)於甚深住極生愛樂等者:此甚深住寂靜解脫,是故菩薩於此住中極生愛樂。如是愛樂從彼寂靜解脫平等所流,名法門流。即於如是法門流中,如來為欲除彼由愛樂此不欲利生障故,覺悟勸導,令其愍念未能解脫一切眾生,授與無量如來妙智。由此妙智,能引一切神通所作事業。由此事業,能辦眾生一切義利。
a1)此甚深住寂靜解脫,就是這時候無加行無功用,無分別智安住在真如理的時候,這個境界是寂靜的、是解脫的、是沒有繫縛,非常的安靜。所以菩薩對甚深住極生愛樂,第八不動地的菩薩,就是歡喜甚深住,歡喜寂靜住,歡喜這個境界。
a2)如是愛樂從彼寂靜解脫平等所流,於甚深住極深愛樂這個愛樂心,從彼寂靜解脫,就是他入定,在真如那裡住的時候。平等所流,就是無差別的相續下來,叫做法門流。就是從真如裡面,就是他的無分別智和真如相應的時候,相續下去。門有兩個意思,從外面到裡面來,也可以從裡面到外面來,有出、入的意思。現在這個地方是出的意思,在無分別智裡面,就流出來這麼一念心。流出這一念心,就是愛樂心,對於這個甚深住寂靜解脫生愛樂心,愛樂心從無分別智流出來。
a3)即於如是法門流中,這個時候十方如來為欲除滅那位菩薩,由於愛樂寂靜住寂靜解脫,就是障礙他不能度化眾生。這時候十方諸佛想要除掉他這個障礙,放光說法來覺悟他、勸導他。就是為他宣說佛法,來覺悟他有所無知的地方;勸導他令其愍念沒能解脫的一切眾生。這時候佛菩薩說法開導他,佛菩薩同時也授與這位菩薩無量佛陀的妙智。
a4)十方諸佛給他這個妙智,就是佛的一切種智,但是不是那麼圓滿,到最後成佛的時候,一切種智才圓滿。由此佛陀送給他的妙智,這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的菩薩,就能發動,引就是發動,發動一切度化眾生所須的神通,由這個神通就發作無量無邊教化眾生的事業。這麼樣的事業,就是現身說法的這些事情,能成辦眾生一切的義利,就是很廣博地得聖道的這些事情。
tasya ca tasmiṃ gaṃbhīre vihāre 'bhiratasya tathā saṃcoditasya cāpramāṇa-kāya-vibhakti-jñānābhinirhāro tasmiṃ dharma-mukha-srotasi tathāgata-saṃcodanā-samādāpanā-abhinirhāra-mukha-jñānābhijñā-karmopasaṃhāro 'prameyaḥ.

4.4.9.5.悟入分身妙智及得自在
如是蒙佛覺悟勸導,引發無量分身妙智,得十自在。如經廣說,應知其相。
[]1)就是這位菩薩蒙佛慈悲覺悟他、勸導他,就是為他說法。佛菩薩贈送給他的智慧,這個智慧做什麼呢?引發出來無量無邊的分身的智慧,就是他到十方世界度化眾生的時候,現出來無量無邊的化身,那個分身就是他的化身。現出這麼多的身度化眾生,這是妙智,成就十種自在的力量。如《十地經》,就是《華嚴經.十地品》廣說這件事。你讀《十地經》就會知道這個自在的相貌。
daśa-vaśitā-prāptiś ca yathā-sūtram eva vistareṇa veditavyāḥ.

得自在故,隨所欲住,如意能住;隨樂安住靜慮、解脫等諸心住,如意能住;若暫思惟一切食等諸資生具悉皆成辦;一切世間工業明處如其所欲悉能現行;普於一切能感生業,及於一切受生處所,皆隨所欲自在往生;隨所愛樂,一切神通所作事業皆能起作;一切妙願,隨其所欲皆得稱遂;隨於事物,發起勝解,如所欲為皆成無異;隨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實知;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
[]2)他得到這個分身妙智的自在力,
1-現化身度化眾生的時候,隨這位菩薩心裡所歡喜的,我要住一千萬年,就如其心意就能住一千萬年,他就是能夠這樣隨心所住,這叫做命自在。
2-隨樂安住靜慮、解脫等諸心住,如意能住,這是第二心住,就是三昧住,住在三昧裡面。隨他歡喜的安住在某一個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隨他歡喜要安住在那一個解脫,有八解脫,或者三三昧。安住靜慮也是心住,解脫也是心住,各式各樣的心住,隨他歡喜的願意安住在哪一個三昧裡面,隨他的心裡面,他就能安住在那裡面,這個叫做心自在。
3-若暫思惟一切食等諸資生具悉皆成辦,這是財自在。他在眾生的世界來利益眾生的時候,所現的化身是和佛的法身不同,所以還需要有食來支持這個身體。若暫思惟一切各式各樣的飲食諸資生的所需,就都能成辦,生活不會有困難的。
4-一切世間工業明處如其所欲悉能現行,這是業自在。一切世間工業明處,明是智慧,或者是知識,或者是要造一道橋樑,或者造房子,或者造廟,各種知識。如這位菩薩心之所欲,悉能現行,就能成辦。
5-普於一切能感生業,及於一切受生處所,皆隨所欲自在往生,這是生自在。在眾生的世界得一個果報,果報是果,要有因才能得果,就是業。於一切受生處所就是果,就是由如是業得如是果,在那裡做國王,或者做比丘,能隨心之所欲就到那個地方,就得果報。這是生自在。
6-隨所愛樂,一切神通所作事業皆能起作,這是神通自在,也叫做如意自在。隨所歡喜的,一切的神通所作的事業皆能起作,都能做好。我願意現什麼神通,就可以現什麼神通,都是如意自在的。
7-一切妙願,隨其所欲皆得稱遂,這個很廣博地不可思議的願力,現在這個地方是一個凡夫的世界,我現在要把這個地方變成一個佛世界,就是一切的妙願隨其所欲都能夠滿願,都能成就,都可以成功。
8-隨於事物,發起勝解,隨各種不同的情況,說這個地方是個高山,這裡是個大海,但是這時候發起勝解,現在思惟這個地方是個黃金,這個大海這地方是一個大道場,他隨其所勝解,隨他殊勝的觀想也都出現。如自己所要做的,都會成就。無異,沒有差別。
9-隨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實知,現在出現一個事情,這個境界一般的眾生都不明白,佛對這個事情,都能夠知道它究竟是怎麼回事情,這是智自在,智慧的自在。
10-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這是法自在。名詮自性,句詮差別,就是他能夠利用各式各樣的名句,顯現出來不現見的事情。這個名也好,句也好,都是由文字組成的。一個字一個字叫文。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都能隨這位菩薩心裡面所欲的,願意怎麼用就可以怎麼用。文字是顯示真理的一個工具,它就是能詮顯真理的法句,所以這是法自在。在世間法、出世間法來覺悟眾生的這些文字的施設,正安立就是施設,施設各式各樣的文字,皆得善巧,有大智慧能做好這件事。這一共是十種自在。
a)得十自在等者:《十地經》說:得命自在,得心自在,得物自在,得業自在,得生自在,得願自在,得信解自在,得如意自在,得法自在,得智自在,是名得十自在。今此中說隨所欲住如意能住者,即命自在。隨樂安住靜慮解脫等諸心住如意能住者,即心自在。若暫思惟至悉能現行者,即物自在。普於一切能感生業至自在往生者,即生自在。隨所愛樂至皆能起作者,即業自在。一切妙願至皆得稱遂者,即願自在。隨於事物至皆成無異者,即信解自在。隨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實知者,即如意自在。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者,即法自在。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者,即智自在。
a1)《十地經》說,十種自在。命自在,得心自在,得物自在也就是財自在。得業自在,得生自在,得願自在,得信解自在就是勝解自在。得如意自在就是神通自在。得法自在,得智自在,這十種自在是名得十自在。
1-今此中說隨所欲住如意能住者,即命自在,壽命自在。
2-隨樂安住靜慮解脫等諸心住如意能住者,即心自在,就是定自在。
3-若暫思惟至悉能現行者,即物自在,就是財自在。
4-普於一切能感生業至自在往生者,即生自在。
5-隨所愛樂至皆能起作者,即業自在。
6-一切妙願至皆得稱遂者,即願自在。
7-隨於事物至皆成無異者,即信解自在,就是勝解自在。
8-隨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實知者,即如意自在。
9-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者,即法自在。
10-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者,即智自在。
vaśitā-prāptaḥ sa yāvad ākāṃkṣati. tāvat tiṣṭhati. yena vā dhyāna-vimokṣādi-citta-vihāreṇākāṃkṣati. tena viharati. saṃkalpa-mātreṇaivāsya sarva-bhojanādi-pariṣkāra-saṃpad bhavati. sarva-śilpa-karma-sthāneṣu cāsya yathā-kāma-pracāratā bhavati. sarvopapatti-saṃvartanīyeṣu ca karmasu sarvopapatty-āyataneṣu cāsya kāma-kāmopapattitā bhavati. yathepsitaṃ ca sarva-rddhi-kāryaṃ karoti. sarva-praṇidhānāni cāsya yathā-kāmaṃ samṛdhyaṃti. yad-yad eva vastu yathādhimucyate. tat tathaiva bhavati. nānyathā. yac ca jñeyaṃ jñātu-kāmo bhavati. tad api jānīte yathāvat. nāma-kāya-pada-kāya-vyaṃjana-kāyānāṃ ca nikāma-lābhī bhavati. sarva-dharma-samyag-vyavasthāna-kuśalaḥ.

4.4.9.6.領受所得自在勝利
如是菩薩獲得自在,從是已去,所得自在所作勝利,廣說如經,應知其相。
[]如是菩薩獲得這十種自在,從是以後,所得到的自在,所作的勝利;由這樣的自在廣度眾生,能令眾生轉凡成聖,得三乘聖道,這就是所作的勝利。廣說如經,應知其相。
a)所得自在所作勝利等者:《十地經》說:是菩薩得是菩薩十自在已,即時名為不可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智者,不可壞智者。乃至廣說是菩薩得如是智力示一切所作一切事中無有過咎故。此應準知。
a1)《十地經》說,是菩薩得是菩薩十自在已,他獲得十自在以後。即時名為不可思議智者,這位菩薩是個不可思議的大智慧人。無量智者,他是無量智慧的人。廣智者,有廣大智慧的人。不可壞智者,他的智慧是不可破壞的。乃至廣說是菩薩得到這麼多的大智慧。示一切所作,表示這位菩薩一切所作,一切的事情,都是有功德而沒有過失的。此應準知。
evaṃ vaśitā-prāptasyāsya bodhisattvasyātaḥ pareṇa vaśitā-prāpati-kṛtānuśaṃso vistareṇa yathā-sūtram eva veditavyaḥ.

4.4.9.7.善根清淨
又能棄捨粗見諸佛,恒常無間不離見佛。其餘所有善根清淨,金喻、光喻,如經應知。
[]1)又能棄捨粗見諸佛,粗見諸佛是什麼?就是有所得。你見佛的時候,心裡面有所得,有這樣的執著,叫粗見佛。沒得聖道的人完全都是粗見佛,見佛也是有所執著,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明白這個道理。看見佛的時候,你有執著心在裡面,所以叫粗見佛。這位菩薩見佛是沒有間斷,因為他能見諸法如,所以是不間斷。
2)其餘所有善根清淨,不但見佛的時候是清淨的,其餘所有善根也是清淨的。用金作譬喻、用光作譬喻,如經應知。
a)金喻光喻如經應知者:《十地經》說:譬如本真金善巧金師,作莊嚴具已,繫在閻浮提王若頸若項,閻浮提人餘寶莊嚴具無能奪者。如是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地,彼諸善根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七地菩薩所不能壞。菩薩得是地大智光明,滅諸眾生煩惱闇障、以善分別智門故。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於一時流布慈心滿千世界,亦能放光遍照其中。如是佛子菩薩住此菩薩不動地中,能放身光照十千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眾生、漸能除滅諸煩惱火令得清涼。
a1)《十地經》說:譬如本真金善巧金師。譬如本來是黃金,是真實是黃金,另外有一個善巧製金的金師,他用這個真金製作成莊嚴具以後,這個莊嚴具就繫在閻浮提王的脖子上面。這個頸也是脖子,項其實也是脖子;或者說頸是指前面,項就是後面,有前後之別。繫在他的脖子上。閻浮提人其他的寶莊嚴具,沒有人能勝過這位閻浮提王的黃金的莊嚴具。
a2)如是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地,這位菩薩住在不動地的時候。彼諸善根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七地菩薩所不能壞,不能勝過這位菩薩。這是金的譬喻。
a3)菩薩得是地大智光明,這是光明的譬喻。菩薩得是第八不動地,大智慧光明之後。菩薩有這樣的大智慧光明的時候,有什麼用呢?能消滅眾生的煩惱闇障;煩惱就是闇,煩惱就是障。菩薩有大智慧能滅除眾生的煩惱障,怎麼能滅除煩惱障呢?菩薩的大智慧光明,用善巧說法這個大智慧境界能夠滅除眾生愚癡的黑暗,就能開發出來種種的智慧。
a4)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千世界的主就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有什麼功德呢?能於一時流布他的慈心滿千世界,大梵天王也能放光遍照千世界。大梵天王這樣,這位八不動地菩薩,住此菩薩不動地中能放身光照十千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眾生、漸能除滅諸煩惱火令得清涼,放光說法,度化眾生,逐漸地能令眾生除滅他們的煩惱火,使令得到身心的清涼,就是得聖道。
audārikaṃ ca buddha-darśanaṃ vihāya satata-samitam avirahito bhavati buddha-darśanena. śeṣa-kuśala-mūla-viśuddhir yathā-sūtraṃ veditavyā saha suvarṇa-dṛṣṭāntenābhā-dṛṣṭāntena ca.

4.4.9.8.受生威力
此住菩薩受生威力諸殊勝事,皆如經說,應知其相。
[]這位菩薩,在眾生的世界受生,或者是做大國王,或者是做大比丘,他有廣大的威力,那些很多殊勝的事情,皆如《十地經》說,應知其相。
a)受生威力諸殊勝事皆如經說者:《十地經》說:菩薩住是地中,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自在最勝。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彼受生相。又說以精進力,於一念間得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乃至廣說能變身為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於一一身能示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如是應知彼威力相。
a)《十地經》說:菩薩住是地中,多數是作梵天王。在大千世界裡面,他的自在力是最殊勝的。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彼受生的相。又說以精進力,於一念間得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他的精進力在一剎那間就能成就這麼多的三昧。乃至廣說能變身為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能現出這麼多的身體。於一一身能示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他也可以現佛身,然後有這麼多的菩薩以為眷屬。如是應知彼威力相。
upapattiḥ prabhāva-viśeṣaś cāpy asya bodhisattvasyāsmiṃ vihāre yathā-sūtram eva veditavyaḥ.

4.4.9.9.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謂入一切法第一義智成滿得入故;得無生法忍故;除斷一切災患故;逮得菩薩甚深住故;於法門流蒙佛授與無量引發門智神通事業故;悟入無量分身智故;得自在故;領受所得自在勝利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這位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的情形,是什麼呢?謂入一切法第一義智成滿得入故,這是第一科。得無生法忍故,這是第二科。除斷一切災患故;逮得菩薩甚深住故;於法門流蒙佛授與無量引發門智神通事業故;悟入無量分身智故;得自在故;領受所得自在勝利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簡單說就是這麼多的要義。
ayam anābhogo nir-nimitto vihāraḥ paramārthāvatāra-jñāna-niṣpatti-praveśataś cānutpattika-dharma-kṣāṃti-lābhataś ca sarvāpakṣālāpagata-gaṃbhīra-bodhisattva- vihāra-prāptitaś ca dharma-mukha-srotasi buddhair aprameyābhinirhāra-mukha-jñānābhijñā-karmopasaṃhārataś ca apramāṇa-kāya-vibhakti-jñāna-praveśataś ca vaśitā-prāptitaś ca vaśitānuśaṃsa-pratyanubhavanataś ca kuśala-mūla-viśuddhita upapattitaḥ prabhāvataś ca samāsa-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9.10.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不動地說。於此地中,捨先所有有加行有功用道,其心升上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而轉不動勝道,是故此地,名不動地。即由此義、當知說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不動地說,說他的威力。於此第八不動地中,捨先所有有加行有功用道,這位菩薩的心上升、進步,達到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而轉,就是自然地不需要有加行,任運地就現前,什麼呢?不動地的勝道,這個殊勝的勝道現前。是故此地,名不動地。即由此義,當知說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vistaranirdeśato yathāsūtraṃ tadyathā acalāyāṃ bhūmau. pūrvakābhisaṃskārāpagamād anābhoga-niścala-vāhi-mārga-samārūḍhaṃ tac cittaṃ tasyāṃ bhūmau pravartate. tasmāt sā bhūmir acalety ucyate. tenaiva cārthenāyam vihāro draṣṭavyaḥ.

4.4.10.無礙解住
云何菩薩無礙解住?
[]怎麼叫做菩薩無礙解住呢?解就是智慧,有無障礙的智慧,就是四無礙辯。成就這樣的智慧,他的心就在這裡住。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m pratisaṃvid-vihāraḥ.

4.4.10.1.於殊勝智愛樂隨入
謂諸菩薩於甚深住不生喜足,復於增上智殊勝性愛樂隨入。
[]很多的菩薩於甚深住,就是極清淨住,他不生喜足的想法,還是不滿足。又於增上智,就是佛的智慧,是特別殊勝的,是殊勝性,智慧就是性。他歡喜能達到佛的智慧的境界。
a)增上智殊勝性者:如來妙智,名增上智。能利自他究竟所作,名殊勝性。
a1)成就這樣的智慧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就是能利益一切眾生。自他兩利的事情,能夠圓滿地成就,所以叫做究竟所作,所以名為殊勝性。
iha bodhisattvas tenāpi vihāreṇa gaṃbhīreṇāsaṃtuṣṭa uttari-jñāna-viśeṣatām anugacchan

4.4.10.2.起智加行宣說諸法
是諸菩薩於諸法中起智加行,應為他說一切種法。
[]他愛樂隨入成就佛的智慧,怎麼樣能得佛的智慧呢?是諸菩薩於諸法中,就是對有為法、無為法,一切法裡面起智加行,就是發動智慧的作用。什麼叫做起智加行呢?發動智慧的行為?應為他說一切種法,就是隨其所應,隨眾生的根性所適當的、所適宜的、所相應的,為他宣說一切種類的佛法,就是開大智慧,開發一切眾生的智慧。你做這件事,就使令你的智慧增長,逐漸地就可以圓滿佛的智慧。第八地菩薩想要進一步成就無礙解住、想要得佛智慧,還要繼續要利益眾生,應為他說一切種法,這樣你才能成就。
yaiś ca dharma-jñānābhisaṃskāraiḥ pareṣāṃ dharmaḥ sarvākāro bodhisattvena deśayitavyo

4.4.10.3.如實了知說法所作
普於一切說法所作皆如實知。當知此中說法所作:謂於一切近稠林行,如此雜染、如此清淨;由此雜染、由此清淨;若所雜染、若所清淨;若非一向、若是一向、若通二種,如是一切皆如實知。
[]1)普遍地對於一切的說法能發生的作用,你都知道,是如實能夠通達。怎麼回事啊?你要知道,第八地菩薩想要成就無礙解住、想要得佛智慧,他若為一切眾生說法會有什麼樣的功德,所成就的作用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斷惑證真;為人說法的時候,使令人開大智慧,開大智慧是什麼?就是斷煩惱。斷煩惱有什麼好處?能見第一義諦,還是開大智慧,就轉凡成聖,可以得無上菩提,這就是說法所作。
2)謂於一切近稠林行,
1-近怎麼講?近者附也,附帶、附近,附在那上面。就是我們的心裡面附帶這麼多的問題。或者是近當熏習講,我們的心和這些清淨的功德的事情,或雜染的罪過的事情相接近,你就受它的影響。
2-稠林,稠就是密,就是很多。稠林,就像樹林一棵樹一棵樹很多,很多的樹在那裡。譬如說貪心,貪心很多,瞋心也是很多,時時有時候發忿怒,貪心隨時會生起,所以煩惱很多,業力也很多。稠,也表示深奧,不容易明白。稠林是個譬喻,譬喻我們的行,行是什麼?行者心也,就是心。
3-近稠林行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如此雜染,就是我們現在這一念心,就是這樣污染了,污染的是這樣子,很多的污染。如此清淨,或者我們開一點智慧,不敢做惡,我要做功德,我今天也拜佛,明天也念咒,或者也常常的念經,常常修學戒定慧,這個清淨功德很多,就是這樣的清淨。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已經成為事實的;這樣的清淨,這樣的雜染。
4-為什麼雜染呢?由此雜染,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這個原因而雜染、而污染;因為這個原因而清淨。他不是自然地雜染,也不是自然的清淨,是有因緣的。由此雜染,就是雜染的原因。由此清淨,就是清淨的因緣。由這樣的因緣而清淨,由這樣的因緣而染污的。
5-這個原因雜染了,誰雜染了?就是我們的心被雜染。由此清淨,誰清淨?也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在身口意上清淨。這些都叫做稠林行,裡面很多很多事情。
6-一向就是一個方向,我就做這一件事,我就是做清淨的事情,這叫做一向。若非一向,它不是一個方向;有時候我很清淨、很規矩,有的時候我就放逸。有的時候清淨,有的時候不清淨,就是不一向。若是一向,或者這個人他就是這樣子,就是歡喜修學戒定慧,而不去放逸,那是一向。若通二種,就是這個人通於這兩種,有的時候一向,有的時候不一向,就是這樣。前面說明雜染和清淨並不是一向,或者是一向,或者是通於兩種的。
7-這麼多的稠林,這位菩薩都知道,就是你說法的時候就在這裡面發生作用,這就叫做稠林行。就是在這樣的境界裡面,出現這麼多不同不同的相貌。
a)謂於一切近稠林行等者:《十地經》說:心行稠林、煩惱行稠林、業行稠林、根行稠林、信行稠林、性行稠林、深心行稠林、使行稠林、生行稠林、習氣行稠林、三聚差別行稠林,是名一切近稠林行。言稠林者:眾多義故,難知義故,如《十地經論》釋。如此雜染如此清淨者:謂染淨法。由此雜染由此清淨者:謂染淨因。所雜染所清淨者:謂染淨識,染法相應不相應故。若染淨法墮不決定,名非一向。若墮決定、名是一向。亦染亦淨,名通二種。如是一切稠林行攝,隨應應知。
a1)《十地經》是十一個稠林。
1-心行稠林,這一句話是總說,下面是別說。心行稠林,就是心的活動,裡面是非常的複雜,裡面的道理也不是容易明白的,所以叫做稠林。
2-煩惱行稠林,就是凡夫就是有煩惱,貪瞋癡慢疑,身見戒取疑,各式各樣的煩惱;就是一個愛煩惱,一個見煩惱。煩惱的相貌,就是使令我們心裡面不寂靜住。不管什麼煩惱,它若出現的時候,心裡面就亂,心裡面不寂靜,所以叫做煩惱。這個煩惱的活動也像稠林似,很多的問題。若不學習佛法,很難明白煩惱的事情,所以叫做稠林。
3-業行稠林,就是由煩惱的動作又造了業。譬如內心裡面有貪瞋癡的煩惱,表現在身口上面。或者內心裡面對於佛有恭敬心,拜佛作種種功德,表現在身口上,那時候就叫做業。心裡面在修止觀,也是業。業有輕有重,也有染污也有清淨,有得果報有不得果報。業也是很複雜的,也是不是單純的事情。
4-根行稠林,根是過去栽培的善根,栽培善法,或者信進念定慧有多少在你心裡面栽培。為什麼叫做根?就是現在再遇見因緣的時候,就是以前栽培的善法現在又發生作用。能發生作用,叫做根。栽培善根的時候也是很複雜的,也是不是單純的事情。可能栽培善根的同時,他又造一點罪過,善根和罪過又糾纏起來,很多的問題。
5-信行稠林,十地品叫信解,因解而生信,所以叫信解。由信而有解,或者因解而有信。什麼叫做信?信就是沒有疑惑,我相信,我沒有疑惑。根行稠林,就是你前一生,前兩生,前多少生的時候,你栽培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今生又遇見佛法僧,信就來了。有了信也就願意學。願意學,有各式各樣的情形,所以信行稠林。
6-性行稠林,前邊信解以後,就會有欲。我相信這件事,我就願意到佛前去燒燒香,去磕頭。我信佛,看見佛經生恭敬心,也願意學習,從這裡善根就增長。增長的時候,就是到了性。性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容易改變。你越學習,你的信解越深刻,越有力量,就不容易改變。性行,因解而有信,因信解而成性。前生有善根的栽培,今生有信解的功德出現,信解出來,繼續地栽培,就成為性行;這是在清淨的方面來說。染污的一面也是一樣,無始劫來我們都有貪瞋癡的這些無量無邊的罪過,那是我們的根,今生遇見因緣還會做惡事,做惡事常常做,就成習慣性。
7-深心行稠林,深心是樂欲,我歡喜這樣子。還是前生的栽培,今生遇見因緣,我就歡喜這樣子。這個樂欲也是很深。
8-使行稠林,前邊說根行稠林、信行稠林、性行稠林、深心行稠林,這是約表現於外的行動上說的,現在使行稠林是說內心的種子說的。使,就是種子生現行,從種子生現行這一方面來說,叫做使。想要出家,就是那個種子的力量叫你出家。有些小孩子智慧高,就是他的阿賴耶識裡面以前有過智慧的熏習,使令他現在非常利。
9-生行稠林是受果報。生在天上,或者生在人間,或者生到三惡道,受果報。
10-習氣行稠林,習氣也就是種子。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接觸到什麼事情,就熏習成種子,這是一種習氣。一個是阿羅漢這些聖人也有習氣,那是另外一種。這裡是我們凡夫的習氣,也就是種子。和前面的使行有什麼差別呢?前面使行稠林,它是偏重於種子生現行說。這裡說習氣,是由現行熏種子,叫做習氣。
11-三聚差別行稠林,三聚就是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就是有正見的人。什麼叫做正見?就是你能夠觀察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成就這個智慧。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你有這種智慧的時候,這就是正見,這就叫做正定聚。他就決定不會退轉的。什麼叫做邪定聚?就是邪見。他觀察有我、我所的,什麼都是真實的,在這裡起貪瞋癡,造種種罪業。不定聚,就是他也沒有正見,也沒有邪見。就是遇見好因緣就好,遇見壞因緣就做惡事,就是不決定的。三聚差別行,也是像稠林似的,這裡面有很多很多事情。這在《十地經》裡面有更詳細的說法。是名一切近稠林行,就是分這麼十一條。
a2)言稠林者,眾多義故,就是多的意思,你的煩惱、你的業力、你的果報,惑業苦的事情很多很多的。難知義故,其中的道理也不容易明白,所以叫做稠林。如《十地經論》上面有解釋。
a3)如此雜染、如此清淨者,就是染污法,或者是清淨法。染污法就是貪瞋癡的煩惱,清淨法就是戒定慧。
a4)由此雜染由此清淨者,染淨的原因。它不是沒有理由的就染污,就清淨,是有理由的,有原因的。
a5)所雜染所清淨者,謂染淨識,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本身也不是染污,也不是清淨。它接觸染污法,它就染污;接觸清淨法,它就清淨。染法相應不相應故,我們這一念心,有的時候染法相應,有的時候染法不相應。就是清淨法與它相應的時候,染污法就不相應;染污法與它相應的時候,不染污法就不相應。就是它本身也不是染污,也不是清淨。
a6)若染淨法墮不決定,這個人現在的程度,他究竟是清淨?是不清淨?墮不決定,墮者屬也;屬於不決定。也不是決定清淨、也不是決定不清淨,就叫做非一向。若墮決定,名是一向,就是決定是清淨的,這是一向;若是決定不清淨,也是一向。亦染亦淨,名通二種,就是這個人有的時候清淨、有的時候不清淨,這就是通二種。這麼多的稠林行,都是很難解的事情,屬於稠林行所攝,隨其所應,應該知道。這是說眾生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你若為他說法的時候,能把他們轉化為清淨的、轉化為佛教徒、能可以轉凡成聖。就是說法有這樣的作用。
yac ca dharmākhyāna-kṛtyaṃ. tat sarvam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tatredaṃ dharma-samākhyāna-kṛtyaṃ. gahanopavicāreṣu ye ca saṃkliśyaṃte viśudhyaṃte ca. yena ca saṃkliśyaṃte yena ca viśudhyante. yac ca saṃkleśa-vyavadānaṃ. yā ca tasyānaikāṃtikatā. yā ca tasyaikāmtikatā. yā ca tasyaikāṃtānaikāṃtikatā. tasya yathā-bhūtaṃ jñānaṃ.

4.4.10.4.成大法師
如是菩薩於說法中方便善巧,於說所作方便善巧,於一切種成大法師,獲得無量陀羅尼門,於一切種音詞支具,剖析善巧,辯才無盡。
[]1)就是第九地善慧地菩薩,可以稱之為一個大法師。
1-說不動地菩薩進一步成為善慧地的時候,這位菩薩為眾生宣揚佛法的時候,在法這方面,他有善巧的智慧;有這樣的善巧為方便,能為眾生說法。善巧是通達佛法的意思。
2-對於說法發生的作用這一方面,他也善巧;他知道宣揚這樣的佛法會有什麼作用。
3-這位菩薩,佛法也方便善巧、說法所作也方便善巧,所以這位菩薩在一切種類的情形下,都能做大法師。
4-這個人成就無量的陀羅尼門。無量陀羅尼門,就是有學問。陀羅尼的門是什麼?就是文字,他有這個善巧。陀羅尼翻為總持。什麼叫做總持?就是我們的念心所,有不可思議的念力。譬如說《法華經》他念一遍就能背下來,永久不忘。而這些都是文字的佛法,文字是它的門。成就無量陀羅尼門,就是說這位菩薩的心裏面有無量無邊的佛法。
5-於一切種音詞支具,就是對於一切種類的佛法,他用無量的音詞、言辭、音聲,支是一部分;具是圓滿的。圓滿的佛法,這一個法門是圓滿的學習,其中有各式各樣、一部分一部分的叫作支。
6-剖析善巧,就是音詞、文句裏面有無量無邊的道理,他能分析的很清楚,這樣的智慧,所以叫剖析善巧。
7-一切種音詞支具這是四無礙辯裏面的辭無礙辯;前面說獲得無量陀羅尼門,也就是法無礙辯;剖析善巧,應該有義無礙辯;辯才無盡就是樂說無礙辯,這就是四無礙辯。
evaṃ ca dharma-deśanā-kuśalasya deśanā-kṛtya-kuśalasya ca yat sarvākāra-mahā-dharmabhāṇakatvam aprameya-dhāraṇī-prāptasya sarva-svarāṃga-vibhakti-kuśalasyākṣaya-pratibhānasya.

成就如是法陀羅尼,領受堪能,菩薩由此勝無礙解引發言詞,能坐如是微妙法座。
[]2)這位善慧地菩薩,成就這樣的法陀羅尼;有義陀羅尼、有法陀羅尼、有咒陀羅尼、有忍陀羅尼。領受堪能,這位菩薩有這樣的殊勝的四無礙解,引發的言詞能坐如是微妙法座,坐法座上為眾生說法,能無障無礙成大功德。
a)於一切種音詞支具等者:謂佛宣說相應助伴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名句文身所有言論,是名一切種音詞。成就最上首語、極美妙語,甚顯了語,易悟解語,樂欲聞語,無違逆語,無所依語,無邊際語,是名一切種支具。於此一切,由已獲得無量陀羅尼故。聞已不忘,善解法義,由是說言剖析善巧。能以無量差別門為人演說,由是說言辯才無盡。即由是義,名為成就法陀羅尼領受堪能菩薩應知。
這個我們前面都講過,不知道各位可記住吧?
a1)謂佛宣說相應,相應就是它與道理是相應的;因緣所生法,它是有道理的,佛宣說的文句與道理相應,所以叫相應文句。
1-助伴是什麼呢?就是這一段文這樣講出來以後,還有一段文來支持這一段文,使令上面一段文能夠成立,叫做助伴。
2-隨順是什麼意思?是解釋。隨順那段文的正義加以解釋。
3-清亮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所用的文句非常顯了,很顯著、很明了。
4-有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樣宣說佛法,能入到你心裏面,能發生作用。
5-相稱應順,你說的佛法和這個人的根性相稱,隨其所應而為說法。
6-名句文身所有言論,就是前面這個相應的名句文身所有言論,助伴、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這些名句文身所有言論。是名一切種音詞。
a2)成就最上首語,最上首語是什麼意思?就是涅槃為上首,就是你這一段話,以涅槃為中心,是勸人發心得涅槃、得聖道。
1-極美妙語,你勸人發心願得涅槃這件事,用的語言非常的美妙,就是音聲非常美妙。
2-甚顯了語,就是所要說的道理,用這樣的文詞很容易顯示出來。
3-易悟解語,對方聽見了容易明白。
4-樂欲聞語,對方聽見了,他還不知足、還繼續願意聽,他沒有厭煩,繼續願意聽你的話,因為什麼呢?裏面有道理,能引出來很深奧的法義,所以叫做樂欲聞語。
5-無違逆語,說出來的話歡喜聽。
6-無所依語,我說這個話就是願意你發道心,我不希望因此得到什麼名聞利養。
7-無邊際語,就是這個人的辯才廣大無邊,所以叫無邊際語。是名一切種支具。
a3)這個人為什麼有這麼大、這麼多的辯才無礙呢?因為他已經獲得無量陀羅尼的原因。這個菩薩聽佛說法以後他不忘,所以叫陀羅尼。善解法義,對於佛說的法和義他很容易明白的。由是說言剖析善巧。
a4)能以無量差別門為人演說,這位善慧地菩薩能夠無量差別門為人說法的,就是他說法的態度各式各樣的,各式各樣的不同,為人說法,由是說言辯才無盡。即由是義,名為成就法陀羅尼領受堪能菩薩應知。
yādṛśyā dharma-dhāraṇodgrahaṇa-śaktyā samanvāgatasya. yayā bodhisattva-pratisaṃvid-abhinirhṛtayā vācā. yādṛśe dharmāsane niṣaṇṇasya.

若於是中、若於是處,宣說正法盡所有門。若由此故,於諸有情勸導慰喻,安處事業,此等堪能皆悉成就。如是一切廣說如經應知其相。
[]3)這位第九地善慧菩薩若於是中,就是四無礙辯裡面。
1-若於是處,就是這個處所。宣說正法,就是名句文身,能詮顯第一義諦的叫做法。處,就是第一義諦。所以若於第一義諦,用名句宣說出來的話,是處是所詮的,正法是能詮顯的。
2-盡所有門,盡就是很多的,所有的門。門是什麼呢?譬如大寶樓閣,它有很多門,從這個門可以進到樓閣裡面。現在進入到第一義諦有很多門,那個門是什麼呢?就是所緣境。所緣境是悟入第一義諦的門。悟入第一義諦是修止觀,現在是說宣說正法。宣說正法也有很多門,以無常為門從這裡宣說正法、以苦為門、以空為門、或者以色為門、以心為門、以平等為門、以差別為門、以生滅為門、不生滅為門。佛菩薩為眾生說法也是各式各樣的門,從這裡說法。盡所有門,就是四無礙辯宣揚正法的時候,也是從很多的門,苦集滅道四諦這是個門,從十二緣起也是個門,從六波羅密也是門。
3-若由此故,此包括若是由於是中、於是處,宣說正法盡所有門這幾句。於諸有情勸導慰喻,說法就是為眾生說法,於很多各式各樣的根性的眾生,勸導他們改過遷善。慰喻,就是用種種善巧方便的語言來慰喻這些眾生,就是令眾生歡喜,就是安慰眾生。不知道苦的眾生叫勸導;知道苦的眾生叫慰喻。
4-由勸導安處事業,或者是慰喻而安處事業。安處,不是很辛苦;很安閒的,很自在。處當處理講,就是採取行動;你採取用功修行。因為前面又勸導、又慰喻,你依教奉行,修行的時候不是很苦,很安樂的栽培;處可以當栽培講,栽培善根。事業,就是栽培善根;可以很安樂的栽培善根。
5-這位菩薩這樣的能力都成就。他能夠於是中、於是處宣說正法,還要盡所有門,由此故於諸有情勸導安處事業、慰喻安處事業。這些能力都堪能這樣,堪能於是中,堪能於是處,宣說正法盡所有門皆悉成就,這位大菩薩都成就這樣的能力。
6-這位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若是詳細的宣說,就如《十地經》,你讀《十地經》,就知道菩薩這麼多的功德相貌。
a)若於是中等者:依無礙解,名於是中。於彼彼處理無相違,名於是處。《十地經》中廣說四無礙解所有作業,是名盡所有門。
a1)依無礙解,名於是中。於彼彼處理無相違,各式各樣的地方,但是按第一義諦來說,都是沒有衝突的,在天上說法也可以,在人間說法都是一樣的,名於是處。《十地經》中廣說四無礙解所有的作業,叫做盡所有門。
yatra yeṣu ca dharmaṃ deśayataḥ yāvadbhir mukhaiḥ. yayā sattva-vijñāpana-saṃtoṣaṇa-kṛtya-saṃniyojana-śaktyā samanvāgatasya. tat sarvaṃ yathā-sūtram eva vistara-nirdeśato veditavyaṃ.

4.4.10.5.善根清淨等
善根清淨、受生、威力諸殊勝事,亦廣如經應知其相。
[] 這位菩薩是第九善慧地得無礙解住,就是第十住;他的善根清淨的相貌,在度化眾生,在世界裡受生的相貌,度化眾生的時候大威力的相貌,很多的殊勝的事情,亦廣如經應知其相。
a)善根清淨等者:《十地經》說。譬如本真金作莊嚴具已,繫在轉輪聖王若頸若頂,一切小王四天下人所有一切諸莊嚴具無能及者。如是菩薩住此菩薩善慧地中,彼諸善根轉勝明淨,一切聲聞辟支佛及下地菩薩所不能壞。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善根清淨。又說:菩薩住此地中,多作大梵天王,得大勢力主二千世界,於自在中而得自在,如是應知彼受生相。又說:以精進力故,於一念間得十阿僧衹百千佛國土微塵數三昧。乃至廣說能變身為十阿僧衹百千佛國土微塵數,於一一身能示十阿僧衹百千佛國土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如是應知彼威力相。
a1)《十地經》說,本來是真實的黃金,用它來作莊嚴具。已,做好了。繫在轉輪聖王若頸若頂。轉輪王是大王,其他的都算是小王。四天下的這些人民所有一切的諸莊嚴具無能及者,沒有能夠趕得上轉輪聖王這個莊嚴具。
a2)如是菩薩住此菩薩善慧地中,這位修行的菩薩很有成就,他的功德達到善慧地的程度。彼諸善根轉勝明淨,初極喜地的善根就不得,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現在第九地,展轉的殊勝、清淨莊嚴。
a3)一切聲聞辟支佛及下地菩薩所不能壞,這些下地菩薩的功德不能勝過這位菩薩。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善根清淨。
a4)又說菩薩住此地中,多作大梵天王,這就是受生。
a5)又說菩薩住此地中,他在眾生的世界,多數是作大梵天王的。得大勢力,這位菩薩得很廣大的力量。主二千世界,他作大梵天王,不是主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他是能主持兩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於自在中而得自在,於這麼多的大福德人中都是自在的,他是在自在中,又得到大自在的,更殊勝。如是應知彼受生相,他主兩個大千世界,就可以知道他的受生的相貌。
a6)經上又說,以精進力故,於一念間得十阿僧衹百千佛國土微塵數三昧。乃至廣說能變身為十阿僧衹百千佛國土微塵數,於一一身能示十阿僧衹百千佛國土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如是應知彼威力的相貌」。
kuśala-mūla-viśuddhy-upapatti-prabhāva-viśeṣo 'pi yathā-sūtram eva veditavyaḥ.

4.4.10.6.略義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無礙解住。謂於甚深寂靜解脫不生喜足,入勝進故;於諸法中起智加行,宣說法故;此所作事如實知故;得不思議,大法師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無礙解住,簡要的說無礙解住就是這樣,怎麼樣呢?謂於甚深寂靜解脫不生喜足入勝進故,這是第一科。於諸法中起智加行宣說法故,這第二科。此所作事如實知故,第三科。得不思議,大法師故,這第四科。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這是最後第五科。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pratisaṃvid-vihāraḥ śāṃta-vimokṣāsaṃtuṣṭi-praveśataś ca dharma-samākhyānābhisaṃskāra-jñānataś ca tat-kṛtya-jñānataś ca aciṃtya-mahā-dharmabhāṇakatva-pratilaṃbhataś ca kuśala-mūla-viśuddhita upapattitaḥ prabhāvataś ca samāsa-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10.7.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善慧地說。由此地中,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清淨,逮得菩薩無礙解慧,由此善能宣說正法,是故此地名善慧地。即由此義,當知復名無礙解住。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善慧地宣說。由此善慧地,這位菩薩對一切有情的利益安樂意樂特別清淨,就是無所得,這是大悲心。逮得菩薩無礙解慧,這是菩薩的大智慧;一個慈悲、一個智慧。因為菩薩的慈悲心也特別清淨,無礙解慧也特別清淨,所以善能宣說正法。是故此地叫做善慧地。善慧地是智慧也高深,慈悲也非常的清淨,所以叫善慧地。即由善慧地,當知復叫做無礙解住。
vistara-nirdeśataḥ punar yathā-sūtram eva. tad-yathā sādhumatyāṃ bhūmau. sarva-sattvānāṃ hita-sukhāśaya-pariśuddhayā bodhisattva-pratisaṃvin-matyā dharma-samākhyānādhikāratvāt sā bhūmiḥ sādhumatīty ucyate. tenaiva cārthenāyam api vihāro draṣṭavyaḥ.

4.4.11.最上成滿菩薩住
云何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
[]云何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怎麼叫做菩薩最上,就是最殊勝、成就圓滿一切菩薩功德,叫菩薩住。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ṃ paramo vihāraḥ.

4.4.11.1.無礙解住成滿得入
謂諸菩薩無礙解住,一切行相遍清淨已,堪為法王受法灌頂。
[]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是從無礙解住來的,諸菩薩就是無礙解住菩薩。一切行相遍清淨已,他的自利利他的這些善根的行相,一個大慈悲、一個大智慧,都普遍的清淨,沒有污染。一切行相普遍的清淨,是有什麼相貌呢?法王,就是佛陀,於一切法得大自在的是佛陀。可以蒙佛陀為他來灌頂,這個灌頂是法的灌頂。
iha bodhisattvasya pratisṃvid-vihāre sarvākāra-pariśuddhe dharma-rājatvārhasya dharmābhiṣeka-samāsannasya

4.4.11.2.得三摩地及受灌頂
得離垢等無量無數勝三摩地。作彼所作一切智智,殊勝灌頂,後三摩地現在前故。得一切佛相稱妙座身諸眷屬,得大光明、往來普照一切行相,一切智智、灌灑其頂。
[]1)一切行相遍清淨是什麼?就是得離垢等無量無數的勝三摩地,得無垢的三摩地,還有什麼什麼三摩地、無量無數的勝三摩地。
a)得離垢等無量無數勝三摩地者:《十地經》說:離垢三昧有多差別,謂入法界差別三昧為初,乃至一切智智受勝位菩薩三昧為後。此應準知。
a1)《十地經》說:離垢三昧有多差別。無量無數的勝三摩地,第一個就是叫做入法界差別三昧。乃至一切智智受勝位菩薩三昧,這個三昧是無量無數三昧的最後的一個三昧。這裡面應該知道這件事。得無礙解住的菩薩,一切行相遍清淨已,就是得很多很多的三摩地。
2)作彼所作一切智智,殊勝灌頂,後三摩地現在前故。這就是得三摩地及受灌頂。
a)作彼所作一切智智殊勝灌頂等者:此中一切智智殊勝灌頂後三摩地,即是經說最後一切智智受勝位菩薩三昧。此三摩地最為後邊,故名為後。離垢所得,名彼所作。不由功力自然現前,名現在前。
a1)此中一切智智殊勝灌頂,一切智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一切種智;一切智中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就是能見一切法寂滅相,同時也能見種種相,就叫做一切智智。
a2)一切智智殊勝灌頂,兩個解釋;有殊勝灌頂的關係,這位菩薩就是成就一切智智,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是,一切智智就是佛,佛來灌頂。
a3)後三摩地,最後。即是經說的最後一切智智受勝位菩薩三昧,他由第九地進步到第十地,這個法雲地菩薩,這位菩薩就叫做受勝位菩薩三昧,受勝位菩薩得這樣的三昧,這個三昧的名字就這麼稱呼。此三摩地最為後邊,這個三昧是在無量無數勝三摩地的最後一個三昧,故名為後。
a4)離垢所得,叫做彼所作,就是你所現起的,作有現起的意思。他現起這個三昧是不由功力的,自然的任運就現前,所以叫現在前。
3)得一切佛相稱妙座身諸眷屬。一切佛都是相稱的,什麼相稱呢?就是那麼一個不可思議的法座,就是身相和那個座位是相稱的,並同時還有很多的眷屬。
a)得一切佛相稱妙座身諸眷屬者:大寶蓮華、名一切佛相稱妙座。菩薩昇此座時,其身姝妙稱可華座。復有滿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等蓮華以為眷屬,一一菩薩坐於其上圍繞瞻仰此受勝位菩薩,是名身諸眷屬。
a1)大寶蓮華,大珍寶所成就的蓮華,這個蓮華叫做一切佛相稱的妙座,以蓮華為座。菩薩昇此座時,就是法雲地菩薩,最上成滿菩薩,昇到這個座位的時候,他那個身相,就是圓滿報身,和那個華座相稱。
a2)復有滿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等蓮華以為眷屬,大寶蓮華以外還有這麼多的大蓮華給這個蓮華作眷屬的。每一個華座上都有菩薩坐於其上,那些菩薩坐這個華座上圍繞這個大蓮華,瞻仰此受勝位菩薩,是名身諸眷屬。
4)得大光明往來普照一切行相。這位菩薩,得一切佛相稱妙座身諸眷屬,得了這麼多的眷屬,同時還是得大光明,放大光明。往來普照,往普照、來普照,是有往有來。往普照是照第一義諦,來普照是照世俗諦,這就是一切種智的光明。一切行相,一切的第一義諦的行相,就是無相,也照一切世俗諦的行相。大光明,一個是他的身體放大光明,一個是他有智慧大光明。
a)得大光明往來普照一切行相者:《十地經》說:是菩薩昇大寶蓮華王座,及眷屬菩薩坐蓮華座入三昧已,爾時十方一切世界皆大震動,一切惡道皆悉休息,光明普照一切法界,一切世界皆悉嚴淨,皆得見聞一切諸佛大會。此應準知。
a1)《十地經》說:是菩薩昇坐大寶蓮華王座,眷屬菩薩也坐蓮華座。為主的菩薩和伴菩薩,都是入在三昧裡面。爾時十方一切世界皆大震動,一切惡道皆悉休息,這個時候三惡道的眾生受苦的事情都停下來。光明普照一切法界,所放的光明,有身光、也有心光。身體放的光明是眼可以見的光明,心光就是大智慧光明。大智慧光明普照一切法界,身光普照一切世界,這樣皆悉嚴淨,第一義諦也是嚴淨,一切世界也都是嚴淨的。主菩薩、伴菩薩都能看見一切諸佛的大法會,十方世界一切佛的大法會。此應準知。
5)一切智智灌灑其頂。這時候坐在大寶華王座上,然後一切智智灌灑其頂,就是十方諸佛的一切智智的光明來灌灑其頂,灌灑這位菩薩之頂。
a)一切智智灌灑其頂者:《十地經》說:譬如轉輪聖王長子女寶所生,具足王相,轉輪聖王令子在白象寶閻浮檀金座上,取四大海水,上張羅綱寶蓋旛華寶幢種種莊嚴,手執金鐘香水灌子頂上,即名灌頂剎利王數,具足轉十善道故,得名轉輪聖王。如是佛子,彼菩薩從諸如來得受位已,名得智位,具足十力,墮在佛數,此應準知。
a1)《十地經》說:譬如轉輪聖王有長子,這個大兒子是轉輪聖王的夫人女寶所生,女寶譬喻佛的大慈悲心,轉輪聖王譬喻佛的大智慧。一個慈悲、一個智慧,由佛的大悲心和大智慧為這位菩薩栽培善根,一切眾生的善根都是佛陀的大悲心和大智慧所栽培的。所以轉輪聖王的長子是女寶所生。具足王相,這個長子是具足轉輪聖王的相貌。就是由佛陀的大悲心和大智慧為眾生栽培的善根,這個人一定是將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具足王相。
a2)在灌頂的時候,儀式是怎麼樣舉行的呢?就是轉輪聖王令他的兒子在白象的寶,就是白象,但這個象是寶象。寶象上面有一個座位是閻浮檀金做的,他叫他的兒子坐在閻浮檀金座上面。取四大海水,用四大海的水。上張羅網,在他的長子的頭上設一個羅網,還有一個寶蓋,還有寶幢、寶旛,都有花的莊嚴,種種的莊嚴。手執金鐘,這位轉輪聖王的手拿一個金鐘。鐘是盛酒的器,有八壺為鐘,或者十壺為鐘,就表示器也有大小的不同。香水,金鐘裡面有四大海的香水在金鐘裡面。灌子頂上,轉輪聖王用金鐘裡面的香水灌他長子的頂上面,即名灌頂。這一灌頂,長子就屬於王的數內。做王以後,怎麼樣統治他的國家呢?就是為眾生說十善法,大家都要學習十善,要停止、滅除一切惡法,就是宣揚十善,這叫做轉輪聖王。
a3)第十法雲地菩薩叫做佛子。彼菩薩從諸如來得受位已,從十方諸佛來印證他,說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得受位已。名得智位,這時候,這是得佛的位子。具足十力,具足十種智慧力量,第一個處非處智力、第二是業力,第三是定力,乃至到後面天眼力、宿命力、漏盡力。墮在佛數,第十法雲地菩薩得到一切智智的灌頂之後,是屬於佛的範圍內,不可以說他是佛子。這裡說一切智智灌灑其頂應該這樣理解。
vimalādi-samādhy-aprameya-pratilaṃbha-tat-kṛtya-karaṇataḥ sarvajña-jñāna-viśeṣābhiṣeka-paścima-samādhi-saṃmukhībhāvāc ca sarva-buddhebhyas tad-anurūpāsana-kāya-parivāra-pratilābhinaḥ sva-raśmi-gamana-pratyāgamanaiḥ. sarvākāra-sarvajña-jñānābhiṣeka-pratilaṃbhataś ca abhiṣiktasya ca sarva-vineya-samudānayana-

4.4.11.3.得不思議諸殊勝事
既灌頂已,普能引導所化有情。於彼解脫方便佛事得如實智,逮得無量無邊解脫、陀羅尼門、大神通力。及此增上大念大智增上引發訓詞安立。及大神通增上引發。善根清淨、受生、威力、諸殊勝事,一切如經、應知其相。
[]1)灌頂以後又怎麼樣呢?這位菩薩這時候成佛,他普遍的能夠引導所教化的有情,能引導一切眾生,以三乘道普度一切眾生。
2)得到一切智智灌灑其頂的菩薩,對於引導所化有情令得解脫的方便,就是一切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這些佛事;教化眾生得成聖道的佛事,得如實智,他得到、成就真實的大智慧,對於這件事是能勝任的。
3)這位蒙佛一切智智灌灑其頂的這位菩薩,他成就無量無邊的解脫,逮得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逮得無量無邊大神通力,都成就。這是他本身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同時大慈大悲能化導一切眾生。既灌頂已,他成就兩種功德;一種是普能引導所化有情,於彼解脫方便佛事得如實智,這是一種教化眾生的功德。逮得無量無邊解脫陀羅尼門大神通力,他自己成就的自利的功德。
a)逮得無量無邊等者:此說三種無量無邊:一、謂解脫,二、謂陀羅尼門,三、謂大神通力。
a1)此說三種無量無邊,那三種呢?一個是解脫無邊,為什麼能解脫?就是見第一義諦才能解脫,解脫煩惱、解脫煩惱的隨眠種子。解脫,就是一定要有大智慧。但是大智慧、沒有定也還不行,沒有定、你的大智慧不能成就。逮得就是成就,成就無量無邊的解脫。我們受的律儀戒叫做別解脫,一樣、一樣的解脫,也是很多的解脫。現在說無量無邊的解脫,包括解脫煩惱障、也解脫所知障,這一切的解脫。
a2)陀羅尼門,陀羅尼翻總持。什麼叫做總持?就是我們的記憶力,當這不是普通人的記憶力,是成佛、佛的記憶力。佛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就是佛心裡面有無量無邊解脫眾生的法門,佛的心裡知道。佛那個記憶力不可思議。
a3)無邊的解脫是大智,陀羅尼門是大念。大神通力就是大禪定,不可思議的神通力,也就是六種神通。就是這個一切智智灌灑其頂,已經灌頂的這位大菩薩,有這樣的功德。第一個就是解脫無量無邊,第二、陀羅尼門無量無邊,三是大神通力無量無邊,成就這麼多的功德。
4)及此增上,此是什麼?就是無量無邊的解脫、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無量無邊的大神通力。你怎麼會得到無量無邊陀羅尼門?你怎麼會得到無量無邊的解脫呢?你怎麼得到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你怎麼得大神通力呢?就是大念大智來幫助你成就。

5)成就無量無邊的解脫、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無量無邊的大神通力,你又增上,又增上什麼呢?就是引發訓辭安立,就是為一切眾生說法,你有無量無邊的解脫、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無量無邊的大神通力,你就能增上引發訓辭安立,就能為眾生說法,現大神通。
a)及此增上大念大智等者:此中大念大智及大神通,由得無量無邊解脫陀羅尼門大神通力為其增上,名此增上。又此大念大智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是名大念大智增上引發訓辭安立。又大神通隨於一切神通所作事業皆能起作,名大神通增上引發。此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已得自在,今此住中轉更增上,轉復微妙,故作此說。
a1)此中大念大智及大神通,由得無量無邊解脫陀羅尼門大神通力為其增上,這個可以互相說。由於你有大念大智,所以你就有無量無邊解脫陀羅尼門大神通力。也可以說,你得到無量無邊的解脫陀羅尼門大神通力,所以你也有大念大智。此增上就這麼講。
a2)又此大念大智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這是解釋增上引發訓辭安立。又此大念大智,你成就這個大念大智,就是這位灌頂菩薩,也就是佛了。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就是普遍的對一切的名句文身。得隨所欲,你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那是大自在。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用一切眾生所有的文字能安立無量無邊的佛法,為一切眾生宣說,一切法是沒有名言的,然後用名言來安立。皆得善巧,得大智慧。安立這個法門眾生學習也能得大智慧,佛菩薩成就大智慧能安立這麼多無量無邊的法門。是名大念大智增上引發訓辭安立。
a3)又大神通隨於一切神通所作事業皆能起作,名大神通。隨於一切神通所作,就是隨於一切眾生所須要的,示現神通的事業。皆能起作,有這種堪能、有這個力量能發動這件事,能示現這種事情,這就叫做大神通增上引發。此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已得自在,這個現大神通說法的事情,在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就是第八不動地菩薩那個時候已經得到自在。「現在是第十法雲地,那更殊勝。轉復微妙,更加微妙,故作此說。
6)這位菩薩增上引發善根清淨,增上引發受生威力的諸殊勝事,一切都如經中所宣說,應知其相。
a)善根清淨等者:《十地經》說:譬如善巧金師善治此金為莊嚴具,以無上末尼寶珠間錯其中,繫在自在天王若頸若頂,其餘天人莊嚴之具無能及者。如是菩薩住此第十菩薩法雲地中,彼菩薩不可思議智行,一切眾生一切聲聞辟支佛從初地乃至住第九地菩薩所不能及。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善根清淨。又說:菩薩住此地中多作摩醯首羅天王,具足自在,善授眾生聲聞辟支佛菩薩波羅密行,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彼受生相。又說:以精進力故,於一念間得十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世界微塵數三昧。乃至廣說能變身為十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世界微塵數身,於一一身示十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如是應知彼威力相。
a1)《十地經》說:譬如善巧金師,做這件事非常善巧的金師。他能善巧的治這個金,把這個金做成各式各樣的莊嚴具。金做成莊嚴具,莊嚴具上還有無上的末尼寶珠間錯其中,莊飾在那個金的莊嚴具上面。繫在自在天王若頸若頂,其餘天人莊嚴之具無能及者。如是菩薩住此第十菩薩法雲地中的時候,彼菩薩不可思議的智慧,又有不可思議智慧的行動。一切眾生一切聲聞辟支佛從初地乃至住第九地菩薩所不能及,這些人都不能和這位菩薩相比。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善根清淨,善根清淨也是這樣,前後相比展轉的殊勝。
a2)又說,這個第十法雲地菩薩多數是作摩醯首羅天王,就是第四禪天王,大自在天,摩醯首羅天王,具足大自在的威力。這位菩薩能善巧的教授一切眾生,教授聲聞,教授辟支佛,教授一切菩薩波羅密行,教授他們修學聖道,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彼受生相,這個第十法雲地菩薩的受生相是這樣。
a3)又說,這個法雲地菩薩若以精進力故,於一念之間得十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世界微塵數三昧,這麼多的三昧。乃至廣說能變身為十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世界微塵數身,能變現這麼多的化身。受灌頂位的那個身應該是屬於圓滿報身;這是說的化身。於一一身示十不可說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這不是單獨一個佛,還有很多菩薩眷屬。如是應知彼威力相。
tad-vimokṣopāya-buddha-kṛtya-jñānataś ca aprameya-vimokṣa-dhāraṇy-abhijñā-pratilaṃbhataś ca tad-ādhipateya-mahā-smṛti-jñānābhinirhāra-nirvacana-vyavasthānataś ca mahābhijñābhinirhārataś ca kuśala-mūla-viśuddhy-upapatti-prabhāva-viśeṣataś ca

4.4.11.4.
當知是名略說最上成滿菩薩住。
[]當知是名略說最上成滿菩薩住。略說最上成滿菩薩住的相貌是這樣。
samāsa-nirdeśataḥ paramo vihāro veditavyaḥ

4.4.11.5.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法雲地說。是諸菩薩住此地中,諸菩薩道皆得圓滿;菩提資糧極善周備。從諸如來大法雲所,堪能領受其餘一切有情之類難可領受最極廣大微妙法雨。又此菩薩自如大雲,未現等覺無上菩提。若現等覺無上菩提,能為無量無邊有情、等雨無比微妙法雨、殄息一切煩惱塵埃,能令種種善根稼穡生長成熟。是故此地名法雲地。即由此義當知復名最上成滿菩薩住。
[]1)若廣說最上成滿菩薩住的相貌,如《十地經》法雲地說。
2)是諸菩薩住此地中,就是很多的菩薩精進勇猛的修行,他的道力能夠進步到法雲地這裡,住此地中。
1-諸菩薩道皆得圓滿,菩薩的一些道力,到此圓滿。
2-菩提資糧極善周備,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資糧,就是因,已經周遍完備到極點,極善的圓滿。
3-這位法雲地菩薩,能從十方諸佛是大法雲的發源地。大法雲從那兒來?從佛陀那裡來的,所以佛陀是大法雲的住所。堪能領受,這位法雲地菩薩,能領受其餘一切有情之類難可領受最極廣大的微妙法雨,這個微妙法雨,法雲地菩薩能領受,其他的眾生不容易領受的。這是一種殊勝。
3)前面是說佛能演說大法雲雨。這一段是說這位菩薩自己也能為一切眾生宣揚廣大的微妙法雨。
1-這個菩薩有兩個情形;就是未現等覺無上菩提,他還沒有灌頂,沒能夠得到十方諸佛一切智智的灌頂,那時候還沒有成就等覺無上菩提,就是在法雲地這個時候。可見這法雲地有兩個階位,一個是沒有一切智智灌頂的時候,一個是已經示現一切智智灌頂,這兩個位子。未現等覺無上菩提,一個時候。若現等覺無上菩提,這又一個時候。
2-這兩個時候,都能為無量無邊的有情平等的降無比的微妙法雨,能為眾生說法,也是如大雲。
3-能為眾生等雨無比微妙法雨的時候,能夠殄息,就是能息滅眾生的煩惱塵埃,下雨的時候,塵埃都被淹沒。現在說雨法雨的時候,能滅眾生的煩惱。
4-能令種種善根稼穡生長成熟,為眾生說法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息滅煩惱,一個是生長善根、善根成長,就是兩件事。能令各式各樣的善根,善根就像田地裡面的稼穡,栽培的農作物,你下雨稼穡就生長起來、榮茂起來。若聽佛說法的時候,能令種種的善根生長成熟,信進念定慧,都成就。
4)是故此地名法雲地。
5)由於這個道理,所以這位菩薩又名為最上成滿菩薩住。
vistara-nirdeśataḥ punar yathā-sūtram eva. tad-yathā dharmameghāyāṃ bodhisattva-bhūmau. paripūrṇa-bodhisattva-mārgaḥ su-paripūrṇa-bodhi-saṃbhāraś ca sa bodhisattvaḥ tathāgatānām aṃtikād dharma-megha-bhūtām atyudārāṃ duḥsahāṃ tad-ayaiḥ sarva-sattvais sad-dharma-vṛṣṭiṃ saṃpratīcchati. mahā-megha-bhūtaś ca svayam anabhisaṃbuddha-bodhir abhisaṃbuddha-bodhiś cāprameyāṇāṃ sattvānāṃ sad-dharma-vṛṣṭyā nirupamayā kleśa-rajāṃsi praśamayati. vicitrāṇi ca kuśala-mūla-sasyāni virohayati vivardhayati pācayati ca tasyāṃ bhūmav avasthitaḥ. tasmāt sā bhūmir dharmameghety ucyate. tenaiva cārthena paramo vihāro draṣṭavyaḥ.

4.5.總分別
4.5.1.功德
如是所說,後後住中支分功德,非前前住一切都無,然下品故不墮其數,當知即彼展轉修習成中上品。於餘後地證得成滿,方乃建立。
[]1)前面從極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乃至後面最上成滿菩薩住,後後住中支分功德,後後住中一部分一部分的功德。後後都有些特別的功德,這些功德不是前前住完全沒有,前前住也是有。但是極歡喜住不可以說是增上戒住,增上戒住不可以名為增上心住。雖然有這樣的功德,但那個功德是下品的,所以初地就不是二地,二地就不是三地,乃至不是最後成滿菩薩住,就不能最上成滿菩薩住,不能稱之為這個數。
2)他原來是下品,就小小有那麼一點氣氛而已,你應該知道,即彼原來的下品,他繼續努力的修習,繼續努力的修止觀自利利他,這樣的修習,他就增長,下品成中品,中品成上品。
3)初地有一點氣氛,第二地才圓滿。第二地有一點功德,到第三地才殊勝,乃至到最後功德圓滿。最後才能名之為最上成滿菩薩住,才可以稱這個名字。
4)極歡喜住持戒也是清淨的,但是不能和第二地增上戒住相比,要繼續努力修行,到第二地才能名為增上戒住。就是展轉都是這樣。所以說當知即彼展轉修習成中上品。
na ca yāny uttarottareṣu vihāreṣv aṃgāni nirdiṣṭāni. tāni pūrvakeṣu vihāreṣu sarveṇa sarvaṃ na saṃvidyaṃte. api tu mṛdutvān na saṃkhyāṃ gacchaṃti. teṣām eva ca madhyādhimātratvāt tad-anyottara-bhumi-pratilaṃbha-niṣpatti-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ṃ.

4.5.2.劫量
又即於此一一住中,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過是數方乃證得及與成滿。然一切住總經於三無數大劫方得圓證。
[]1)又即於此一一住中,又即於此十三住每一住裡面,經多俱胝百千大劫,或者還要超過多俱胝百千大劫,方乃證得及與成滿,才能成就那個住。第一個是勝解行住,要經很長的時間才能成就,可是功德還沒有圓滿,叫作證得,功德圓滿的時候,叫作成滿。這每一住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每一住要經過多俱胝百千大劫,十三住總合起來,要經過三無數大劫方得圓證,它才是圓滿地成就。
ekaikaś cātra vihāro 'nekair mahā-kalpa-koṭī-śata-sahasrais tato vā prabhūtataraiḥ pratilabhyate niṣpadyate ca. te tu sarve vihārās tribhir mahā-kalpāsaṃkhyeyaiḥ samudāgacchanti.

謂經第一無數大劫,方乃超過勝解行住,次第證得極歡喜住。此就恒常勇猛精進,非不勇猛勤精進者。
[]2)三無數大劫
2.1)謂經第一無數大劫,方乃超過勝解行住,從種性住發菩提心以後來計算,這個時候叫作勝解行住。
1-第一無數大劫的時候,超過勝解行住,就是前進一個位置,勝解行住是賢位。
2-超過勝解行住的次第,就是成就極歡喜住,就是得無生法忍。
3-從開始發無上菩提心,到得無生法忍,要一大阿僧祇劫。一大阿僧祇劫得無生法忍,這是根據那位發菩提心的菩薩不懈怠,恒常勇猛精進,不怕辛苦,勇猛精進地修行。若是他懈怠的話,一大阿僧祇劫還不能得無生法忍。
4-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精進勇猛得無生法忍。這是純是發大悲心,大悲心非常勇猛的人,也是廣度眾生、弘揚佛法,自己得無生法忍,要這麼長的時間。
mahā-kalpāsaṃkhyeyenādhimukticaryā-vihāraṃ samatikramya pramudita-vihāro labhyate. taṃ ca vyāyacchamāno dhrauvyeṇa nāvyāyacchamānaḥ.

復經第二無數大劫,方乃超過極歡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次第證得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此即決定以是菩薩得淨意樂,決定勇猛勤精進故。
[]2.2)得無生法忍以後,他的大悲心更是勇猛,因為在他的大悲心和無我的智慧中,不感覺有困難這件事,因為這個時候,得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與第一義相應以後,什麼事情都很容易,不感覺難,所以大悲心就很強。
1-這樣復經第二無數大劫,方乃超過極歡喜住,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一直到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就是第七遠行地。
2-次第證得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就是八不動地,到這裡,這是第二無數大劫。
3-到這個時候,名之為決定,為什麼叫作決定?決定是什麼意義?這位菩薩得到清淨的意樂,就是大悲心是清淨的,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也是清淨的,沒有有所得的污染。就是第八地的菩薩,他做很多的功德,但是心裡無所得,這是更高的境界,這表示到第八地菩薩,才得淨意樂。發大悲心的時候,也無所得,能夠做無量無邊的功德,心裡面也還是無所得,智慧也是清淨的,慈悲也是清淨的,是得淨意樂。
4-從這麼以後,對自己用功修行也好,廣度眾生也好,心裡面是決定的,沒有說:這件事太難,我不要去做。心裡面不猶豫,而且勇猛無所畏懼,完全不懈怠、勤精進。這是第二阿僧祇劫。
dvitīyena mahā-kalpāsaṃkhyeyena pramudita-vihāraṃ yāvat sābhogaṃ nirnimittaṃ vihāram atikramyānābhogaṃ nirnimittaṃ pratilabhate. tac ca niyatam eva. tathā hi sa śuddhāśayo bodhisattvo niyataṃ vyāyacchate.

復經第三無數大劫。方乃超過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及無礙解住,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
[]2.3)第三無數大劫是三個位次,就是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但是也和前面一樣,也是無數大劫才能成就,雖然位次不多,時間也是那麼長。。
tṛtīyena mahā-kalpāsaṃkhyeyenānābhogaṃ ca nirnimittaṃ pratisaṃvid-vihāraṃ ca samatikramya paramaṃ bodhisattva-vihāraṃ pratilabhate.

當知此中略有二種無數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數方便,時無量故,亦說名為無數大劫。二者、大劫算數方便,超過一切算數之量,亦說名為無數大劫。
[]3)當知此中略有二種無數大劫,那二種呢?
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數方便,日就是晝,就是白天。夜就是黑天。月就是一個月有三十天。或者是半月,就是十五天。等就是這樣的計算、算數的方法,這時間用功修行,經過多少天、經過多少個月,這樣來算時間是很久、很久地,時無量故,也叫作無數大劫,這是一種計算法。
二者、大劫算數方便,什麼叫作大劫?就是成、住、壞、空,就是成二十中劫、住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空二十中劫,就是四個二十中劫,就是八十個中劫,合一、統一起來,叫作大劫。大劫的算法超過一切算數之量,亦說名為無數大劫,這個就是特別長遠。
tatra dvau kalpāsaṃkhyeyau veditavyau. yo 'pi mahā-kalpaḥ. so 'pi rātriṃdivasa-māsārdhamāsa-gaṇanā-yogena kālāprameyatvād asaṃkhyeya ity ucyate yāpi teṣām eva mahā-kalpānāṃ gaṇana-yogena sarva-gaṇanā-samatikrāntā saṃkhyā. so 'py asaṃkhyeyaḥ.

若就前說無數大劫,要由無量無數大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
[]3.1)若就前說無數大劫,前面就是日、夜、月、半月這樣計算無數大劫。要經過無量無數的大劫,才能證得無上菩提。
pūrvakeṇa kalpāsaṃkhyeyena bodhir analpaiḥ kalpāsaṃkhyeyair adhigamyate.

若就後說無數大劫,但經於三無數大劫,便證無上正等菩提,不過此量。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進,或有能轉眾多中劫,或有乃至轉多大劫,當知決定無有能轉無數大劫。
[]3.2)若根據第二個說法,說無數大劫的話。只是經三個無數大劫,就得無上菩提,不會再超過這三個阿僧祇劫、三個無數大劫。若是這位菩薩,能努力地修學六波羅蜜,他不懈怠,上上品的勇猛精進,這樣用功修行,或者就是經過,轉就當作經過講,經過眾多中劫,就是很多的中劫、很多的成、住、壞、空。或者是這位菩薩,經過一個中劫、二個中劫,乃至經過很多的大劫,就是沒有到無數的大劫。總而言之,決定沒有能經過無數的大劫,沒有經過那麼多,他就會提前。有三無數大劫,那是最多的。若是特別上上品的勇猛精進,可能沒有到那麼多的時間,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paścimakena punaḥ kalpāsaṃkhyeyena tribhir eva. nādhikaiḥ. yas tv adhimātrādhimātreṇa vīryāraṃbheṇa prayujyate. tataḥ kaścid antara-kalpāṃ prabhūtāṃ vyāvartayati. kaścid yāvan mahā-kalpāṃ. na tv asaṃkhyeya-vyāvṛttiḥ kasyacid astīti veditavyaṃ.

4.5.3.修斷
又由如是所說十二諸菩薩住,經三無數大劫時量,能斷一切煩惱障品所有粗重,及斷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
[]1)又由如是所說十二諸菩薩住;如是,就是前面所說的有十二個諸菩薩住。
1-十二諸菩薩住,十地就是十住,初極喜地,最後法雲地,一共是十個住,這個時候都是聖人。前面有二個住:一個是勝解行住、還有一個種性住,所以是十二住。
2-由種性住開始發無上菩提心,以後用功修行,經過三個無數大劫時量。
3-能斷一切煩惱障品所有粗重,能夠消滅一切的煩惱障這一類的,品者類也。粗重,就是煩惱的種子。粗重什麼意思呢?就是無堪能,煩惱若是活動的時候,不能夠修學善法,叫作粗重。
4-及斷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前面煩惱障就是愛煩惱和見煩惱,這二類煩惱。所知品,就是有所得的這一切煩惱。所知障品所有粗重,它的種子。阿羅漢斷滅煩惱障品所有粗重,他所知障品還沒有斷,但是他能入涅槃,若有煩惱是不可以入涅槃。
ebhiś ca dvādaśabhir bodhisattva-vihārais tribhir asaṃkhyeyaiḥ kleśāvaraṇa-pakṣyaṃ ca dauṣṭhulyaṃ prahīyate. jñeyāvaraṇa-pakṣyaṃ ca.

於三住中,當知能斷煩惱障品所有粗重。謂於極歡喜住中,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上中諸煩惱品,皆不現行。
[]2)於三住中,當知能斷煩惱障品所有粗重,十二住裡面有三個住。在這三個位次、三個階位,你要知道在這三住中,能斷煩惱障品所有粗重。
2.1)三個住中那個住先說呢?先說第一個住,就是極歡喜住,就是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在這個階位。
1-一切惡趣諸煩惱品,就是這一類的煩惱若存在的話,它能使令你到三惡道,所以叫作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這一類煩惱的種子。
2-皆悉永斷,就在極歡喜住,這個時候完全消滅。在極歡喜住所斷的煩惱,主要是見煩惱,就是分別我執和分別法執;就是由分別來的我執,不是俱生我執。我執分二種:一個是俱生我執、一個分別我執。分別我執就是由自己分別來的我執,若不分別我執不現行,分別才現出來,這是一種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是與生俱來,不需要分別就有。
3-分別我執分兩類:一個是另外的人告訴你說是:在我們的身體裡面,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是有生有滅,在這個有生有滅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不生不滅的東西,常恒住不變異,這是我。原來沒有這個想法,是我的老師告訴我,這是由學習來的。或者是由自己靜坐的時候,多分別來的我執,這二種都叫作分別煩惱,因為這個煩惱就能令你到三惡道去。因為修無我觀,能把這個煩惱斷。
4-前面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粗重,這是分別我執,這樣是見煩惱,但是愛煩惱還在。愛煩惱有二種,這二種是什麼呢?譬如我師父告訴我:在臭皮囊裡面,有一個不生不滅,這是我,這是本來面目。原來不懂這個事,你告訴我,聽了很歡喜,就愛執這件事。這個愛是屬於我愛,愛著這個我。另外還有愛?是遇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五欲上的愛。所以,一切上中諸煩惱品,這是愛煩惱,皆不現行,也不活動。
5-若是到了極歡喜住的時候,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不可得,這個時候分別我執、分別法執沒有。但是愛煩惱也不動,皆不現行,就是不活動,還是在。就是得無生法忍的無我智慧,消滅我的執著,同時也能調伏上品中品煩惱的活動,叫它不動,但是有的時候也是動。
tatra triṣu vihāreṣu kleśāvaraṇa-pakṣya-dauṣṭhulya-prahāṇaṃ veditavyaṃ. pramudite vihāre āpāyika-kleśa-pakṣyasya sarveṇa sarvaṃ samudācāratas tv adhimātra-madhyasya sarva-kleśa-pakṣasya

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一切煩惱皆不現前。
[]2.2)這中間就是初極歡喜地、第二地、第三地、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第七地,這是六個地,中間略過去。
1-這個時候到第八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的時候,就是他心裡面很任運地、自然地,與第一義諦相應。沒得無生法忍的人,要修我空觀、修法空觀的時候,心裡面要作意,就是有加行、有功用。
2-到了第八地的時候,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就是上品、中品的一切煩惱,都沒有,到這個時候決定是斷掉,這就是第八不動地的無生法忍是這樣。
3-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斷,是煩惱的種子,不是說是現行,現行已經降伏,到這個時候能把種子,皆悉永,這指煩惱障說,所知障還沒有提。一切煩惱皆不現前,這就是下品的諸煩惱品也被調伏、也不動。
a)一切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者:前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中,非有煩惱,非離煩惱。一切煩惱不現行故,希求佛智猶未得故,由是能障一向清淨無生法忍,今即說彼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應知。
a1)前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中,就是第七遠行地。第七遠行地的菩薩,聖道表現出來的相貌,也不是有煩惱,可也沒有離開煩惱。
a2)一切煩惱不現行故,因為上品、中品的煩惱也不活動。希求佛智猶未得故,但是希望得到佛的智慧,但佛的智慧還沒得到,他還有希求心。希求心,在凡夫來說,是一個願,我們希望得聖道。但是在第七遠行地的時候,這就是有所得的煩惱,希求佛智猶未得故,這就是有所得的煩惱。這個微細的有所得的執著,就障礙一向清淨的無生法忍不得現前。
a3)今即說彼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應知,現在這裡說,到了第八地的時候,就把這個煩惱斷了,這是一向清淨的無生法忍。諸煩惱品所有粗重,現在到這個時候都斷掉,到了第八無相住的時候,這些煩惱不現前,但是還有一個微細的下品煩惱還在,還沒有清淨。
anābhoge nirnimitte vihāre anutpattika-dharma-kṣāṃti-viśuddhi-vibandha-kleśa-pakṣyasya sarveṇa sarvaṃ dauṣṭhulyasya prahāṇaṃ veditavyaṃ. samudācāratas tu sarva-kleśānāṃ.

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
[]2.3)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就是下品的煩惱也斷了。
1-知一切煩惱習氣,習氣就是種子,因為內心和外面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內心有所分別,就會造成一個力量,就是習氣,因習而有氣。
2-隨眠,也是種子,就是隨逐你,不離開你,就是睡覺,就不活動。若是醒覺,會去做事情,睡覺就在那休息不動。種子不現行的時候,在心裡面,潛藏在那裡不動,所以用眠來譬喻。隨就是隨逐你,不離開你,隨逐什麼?就是隨逐你的心,和你的心不相離,潛藏在甚深的心裡面,叫作隨眠,所以也叫作習氣,也叫作隨眠,也叫作粗重。這個習氣隨眠是誰的習氣隨眠呢?是煩惱的習氣隨眠。
3-障礙,煩惱障礙你,與第一義諦不相應,你想到第一義諦,它就障礙你不能去。
4-皆悉永斷,到這個時候就是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第十法雲地的時候,這些污染都斷滅,這個煩惱障完全沒有,就入如來住,這個時候得無上菩提,可見煩惱障要到佛的時候才清淨。
parame punar vihāre sarva-kleśa-savāsanānuśayāvaraṇa-prahāṇaṃ veditavyaṃ. tac ca tāthāgataṃ vihāram anupraviśataḥ

當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麤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麤重,二者、在膚麤重,三者、在肉麤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肉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淨智。
[]3)前面煩惱障分三個住,也就是三種。所知障也有三種。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膚粗重。三者、在肉粗重。皮和膚和肉是深淺的不同,也就是粗細的不同,用這三個字來表示所知障的深淺、粗細的不同。
1-當知此中在皮粗重,這是最淺的所知障,就是分別法執的時候,這個心與一切法接觸的時候,第六識馬上有了別,第六識就有執著,就是分別法執,這時候就是在皮粗重。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不但是修我空觀,同時也修法空觀,所以到了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分別法執也就消滅,所斷的所知障是很膚淺的。
2-在膚粗重,就是深一層的分別法執,就是與生俱來的法執,就是自然的,不需要加分別,就有有所得的執著。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要到第八地菩薩,把所知斷了。
3-在肉粗重,這是更深一層的微細的法執,就是到佛的時候就斷掉,斷掉的時候就是成佛。前面煩惱障的地方說: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住。這個地方說:在肉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其實是一樣。得一切障極清淨智,在成佛的時候,成就一切障都消除,他心是清淨的,沒有染污。
jñeyāvaraṇa-pakṣyam api dauṣṭhulyaṃ trividhaṃ veditavyaṃ. tvag-gataṃ phalgu-gataṃ sāra-gataṃ ca. tatra tvag-gatasya pramudite vihāre prahāṇaṃ bhavati. phalgu-gatasyānābhoge nirnimitte. sāra-gatasya tāthāgate vihāre prahāṇaṃ bhavati. sarvāvaraṇa-viśuddhi-jñānatā ca.

於三住中煩惱所知二障永斷;所餘諸住如其次第,修斷資糧。
[]4)於三住中煩惱所知二障永斷,於極歡喜住和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到如來住,或者說是最上成滿菩薩住,這三個住。煩惱障、所知障,這二種障礙都全部地、永久地消滅。一共是十三個住,除掉這三個住,其餘的住是修斷資糧,是修斷的因,由如是因而成就這三個住的斷煩惱。譬如說是初極喜住能斷除三惡道的煩惱品類,就是勝解行住為資糧,勝解行住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修二空觀的時候為因,而後成為極喜住斷除煩惱的果。到第八住能滅除去一切的煩惱,就是由二地、三地乃至到第七地為修行的資糧。若是到第十住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第八不動地及第九善慧地為資糧。如其次第,修斷資糧,是修斷的因,由如是因而成就三個住的果。
teṣu ca triṣu vihāreṣu tasya kleśa-jñeyāvaraṇa-prahāṇasya tad-anye vihārā yathā-kramaṃ saṃbhāra-bhūtā bhavaṃti.

4.5.4.清淨
即於如是十三住中,當知略有十一清淨。謂於第一種性住中,種性清淨;於其第二勝解行住,信勝解淨;於其第三極歡喜住,勝意樂淨;於其第四增上戒住,增上戒淨;於其第五增上心住,增上心淨;於其第六、第七、第八增上慧住,無顛倒智發起清淨;於其第九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有加行行圓滿清淨;於其第十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真智神通引發清淨;於第十一無礙解住,能正為他宣說法義、無礙解淨;於第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中,入一切種一切所知妙智清淨;於第十三如來住中,一切煩惱及所知障并諸習氣究竟清淨。
[]即於如是十三住中,當知略有十一清淨。
1)謂於第一種性住中,種性清淨。十三住,第一個住就是種性住,就是它的種性是清淨的,就是他有佛性。
2)於其第二勝解行住,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修學佛法,這時候常常修四念住,甚至修止觀,從止觀中得到信勝解淨。因為初開始學習文字的佛法時,這個時候開始建立信勝解的資糧,等到修止觀時,這時候開始信勝解淨。勝解,就是心裡面不猶豫,止觀有了力量的時候,信心也是建立起來。信是由智慧建立的,有智慧以後,才對佛法有信心,而智慧是從止觀中來。信勝解淨,這就是勝解行地的清淨。
3)第三個清淨就是極歡喜住。這個時候斷除分別我執和分別法執,與第一義相應,所以心也清淨。
4)第四個清淨是增上戒住,就是持戒是非常清淨,不會有犯戒的事情。
5)第五個清淨就是增上心住,就是發光地,這時候得到四禪八定,定也是清淨的,因為有無漏的智慧在裏面。
6)於其第六第七第八增上慧住,第六(住)是燄慧地,燄慧地是覺分相應增上慧住;第七(住)難勝地是諦分相應增上慧住;現前地是緣起相應增上慧住。第六、第七、第八這三個都是增上慧住。什麼智慧呢?無顛倒智發起清淨,就是一切法是緣起的,心裡面在緣起法上沒有顛倒的迷惑,成就清淨的智慧。
7)第七個清淨,這是第九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就是第七遠行地。這位菩薩是有加行,他用功修行的境界得到清淨,這時候已經開始第一個無相住。
8)這是第八真智神通引發清淨。這時候是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他清淨的真實的智慧,也有廣大的神通出現,引發出來真智神通得清淨,他沒有有所得的污染。
9)這是第九無礙解清淨,是第十一無礙解住,就是善慧地菩薩。這位菩薩能正為他宣說法義無礙解淨,他有四無礙辯: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智慧清淨。
10)於第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中,這是第十妙智清淨。這位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中,入一切種一切所知妙智清淨,就是法雲地。他入一切種,就是一切類,一切的所知境,誰有這種能力呢?就是妙智,妙智清淨。
11)於第十三如來住中,就是最後究竟圓滿住。一切煩惱及所知障并諸習氣究竟清淨。這一共從種性住,到最後如來住,一共有十一種清淨,都叫做清淨,但是還有淺深的不同。
eṣu trayodaśasu vihāreṣu samāsata ekādaśa-vidhā viśuddhir veditavyā. prathame gotra-viśuddhiḥ. dvitīye śraddhādhimukti-viśuddhiḥ. tṛtīye adhyāśaya-viśuddhiḥ. caturthe śīla-viśuddhih. paṃcame citta-viśuddhiḥ. ṣaṣthe saptame 'ṣṭame ca samyag-jñāna-samāraṃbha-viśuddhiḥ. navame prāyogika-caryā-paripūri-viśuddhiḥ. daśame tattva-jñānābhinirhāra-viśuddhiḥ. ekādaśe tad-artha-samyak-para-samākhyānāya pratisaṃvid-viśuddhiḥ. dvādaśe sarvākāra-sarva-jñeyānupraveśa-jñāna-viśuddhiḥ. trayodaśe tāthāgate vihāre savāsana-sarva-kleśa-jñeyāvaraṇa-viśuddhiḥ.

4.5.5.相攝
如前菩薩功德品中所說八法,能攝大乘,當知在此十三住攝。謂於第一第二住中,於菩薩藏生信、勝解、聽受、思惟;第三住中,得勝意樂,趣向前行勝修行相;於餘一切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中,得修廣大;於上三種淨行所攝菩薩住中,修果成滿;如來住中,當知獲得究竟出離。
[]如前〈菩薩功德品〉中所說的八種法,能夠賅攝全面的大乘佛法。當知在此十三住攝,那八種法也在這十三住所收攝。
1)謂於第一第二住中,就是種性住和勝解行住,這兩住於八法之中就指菩薩藏,於菩薩藏生信、勝解、聽受、思惟,就是開始學習佛法。八法,第一個是菩薩藏教。第二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諸法真實義教。前面是教,這個是義。第三者即於如是菩薩藏中,顯示一切諸佛菩薩不可思議最勝廣大威力之教。這是單獨指佛菩薩的不可思議的威力,大乘菩薩藏裏面顯示這一點。四者於上所說如理聽聞。第一、第二住中,於菩薩藏生信、勝解、聽受、思惟,包括四法。
a)於菩薩藏生信勝解等者:此於八法攝其前四應知。
2)第三住極喜住,就是初得無生法忍。因為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有殊勝的意願,有大悲心,同時有大智慧,叫殊勝意樂。趣向前行,初得無生法忍以後,不停留在那裡,繼續向前進,向於無相的境界趣進。勝修行相,這個時候的修行特別殊勝,以無所得的智慧修學六波羅密。
a)趣向前行勝修行相者:此攝第五應知。
a1)在八法裏是第五法,第五法是如理思惟為先,趣勝意樂。這就是思惟慧。
3)於餘一切,前面只是得勝意樂,初極喜住、第二住、第三住、第四住、第五住、第六住、第七住到第八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中,這時候他的修行,他的般若波羅蜜逐漸的增長廣大,也還是無相修。
a)得修廣大者:此攝第六應知。
a1)八法裏的第六法就是趣勝意樂為先,入修行相。
4)前面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是第七遠行地,後面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有三個住。於上三種淨行所攝的,就是菩薩住中,修果成滿。就是八法裏的第七法,入修行相為先,修果成滿。
a)修果成滿者:此攝第七應知。從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名上三種菩薩住。望餘下住,名為上故。
a1)此攝第七應知。八法中的第七法,從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中間有個無礙解住,一共是三個住,名上三種菩薩住。其他的第七遠行地以下是下住,這是上住。
5)到佛的境界的時候,當知獲得究竟出離,就是八法中最後一法。
a)究竟出離者:此攝第八應知。
aṣṭābhiś ca pūrva-nirdiṣṭair mahāyāna-saṃgrāhakair dharmair eṣāṃ trayodaśānāṃ vihārāṇāṃ saṃgraho viditavyaḥ. prathama-dvitīyayor vihārayoḥ śraddhā-jātasyādhimukti-gatasya bodhisattva-piṭaka-śravaṇa-cintanā. tṛtīye vihāre adhyāśayopagamanaṃ bhāvanākāra-pratilambha- pūrvakaṃ. tad-anyeṣu sarva-vihāreṣu yāvat sābhoga-nirnimittād bhavanā-bāhulyaṃ. tataś cordhvaṃ triṣu bodhisattva-vihāreṣu pariśuddha-caryā-saṃgṛhīteṣu bhāvanā-phala-pariniṣpattiḥ. tāthāgate vihāre atyaṃta-nairyāṇikatā veditavyā.

4.5.6.類聲聞住
當知菩薩十二種住,隨其次第類聲聞住。如諸聲聞自種性住,當知菩薩初住亦爾。
[]當知菩薩十二種住裏,隨它前後深淺的次第,與聲聞住相類似。
1)如諸聲聞自種性住,他自己的種性就是聲聞種性,不是辟支佛種性,也不是佛種性。這個人有聲聞種性,安住在他的種性裡。菩薩初種性住也是這樣。
śrāvaka-vihāra-sādharmyeṇa ca eṣāṃcaiṣāṃ dvādaśānāṃ bodhisattva-vihārāṇām anukramo veditavyaḥ. yathā śrāvakasya sva-gotra-vihāraḥ. tathāsya prathamo veditavyaḥ.

如諸聲聞趣入正性離生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二住亦爾。
[]2)如諸聲聞,有聲聞種性,遇見佛法的時候,就發出離心。趣入正性離生,就是由凡夫的境界向聖人的境界。正性離生,就是得初果以上,就叫做入正性離生。
1-正性,就是涅槃,什麼叫做涅槃呢?就是在真如的理性上,色受想行識寂滅,就是涅槃,趣入正性離生,就是向涅槃那裡去。就是涅槃為上首的意思,他感覺到生死是苦,願意得涅槃的安樂,他有這樣的意願。就是從種性住,向前進一步。如果沒有往前進的時候,在種性住時,他沒有這種思想,沒想得涅槃。
2-離生,生是什麼?就是煩惱,遠離煩惱。本來是惑業苦,應該遠離惑業苦三法,怎麼單說離煩惱呢?因為生死的苦惱是由業力招感,由業力造成的生死苦,但是業力發生作用的時候,需要有煩惱的支持,沒有煩惱的支持,業不能令你得生死苦的,所以這叫做潤生煩惱。十二緣起,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愛取的煩惱。若有愛取的煩惱,就會受生死苦。
3-若是修學聖道的阿羅漢,把愛取的煩惱斷了,臨終的時候,色受想行識一剎那間滅,就不生不滅,就得涅槃。所以只是離開煩惱,遠離愛見的煩惱,就得涅槃,所以叫正性離生。
4-加行住,煩惱不會自己就沒有的,要努力的修學四念處才可以。所以如諸聲聞趣入,就是發心要得涅槃,他就努力的修學四念住,這時候還沒有得聖道,聲聞人有這麼一個階位。當知菩薩第二住亦爾,勝解行住也是這個意思。
yathā tasya samayktva-nyāmāvakrāṃti-prayoga-vihāraḥ. evam asya dvitīyaḥ.

如諸聲聞已入正性離生住,當知菩薩第三住亦爾。
[]3)如諸聲聞種性的人,發出離心修學四念住的時候,已經入正性離生住。就是從初果開始,初果的時候,無我的智慧現前時,也不見有色受想行識,那時候也是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所以已入正性離生住,安住在那裡。當知菩薩第三住亦爾,就是初歡喜地也是這樣。
yathā tasya nyāṃāvakrāṃti-vihāraḥ. tathāsya tṛtīyo vihāraḥ.

如諸聲聞已得證淨,聖所愛味,為盡上漏增上戒學住,當知菩薩第四住亦爾。
[]4)如諸聲聞已得證淨,就是佛、法、僧、戒,四證淨。沒有得聖道的人,心有所得的人,對佛菩薩雖然也有恭敬心,但是究竟怎麼回事,不知道。對於佛、對於法、對於僧有恭敬心,但是什麼是佛法僧?心裡迷迷糊糊。得初果以後,他知道佛法僧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是清淨的。聖所愛味,這種清淨無漏的境界,是聖人所歡喜的。這時候得初果以後,他才斷分別我執,俱生我執還有愛煩惱都沒斷。為了滅除上面還有的煩惱,他要學習增上戒,這叫持戒清淨,在持戒清淨的基礎上,還是要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來斷煩惱。當知菩薩第四住也是這樣,就是增上戒住也是這樣。
yathā tasyāvetyaprasāda-lābhinaḥ ārya-kāṃtādhiśīla-vihāra uttari-āsrava-kṣayāya. tathāsya caturtho vihāraḥ.

如諸聲聞依增上戒學,引發增上心學住,當知菩薩第五住亦爾。
[]5)如諸聲聞依增上戒學,就是他得初果以後,持戒清淨,但是不停留在這裡,繼續向前進,還要修學定。加強奢摩他,他得初果的時候,應該是得到未到地定,而這個時候若是有清淨的戒以後,要繼續的修四念住,修奢摩他,得初禪、得二禪、三禪、四禪,引發增上心學,就安住在四禪裏,當知菩薩第五住也是這樣。
yathā tasyādhiśīlaṃ niśrityādhicitta-śikṣā-nirhāra-vihāraḥ. tathāsya paṃcamo vihāraḥ.

如諸聲聞如其所得諸聖諦智,增上慧學住。當知菩薩第六、第七、第八住亦爾。
[]6)如諸聲聞如其所得諸聖諦智,初得須陀洹果也是有聖諦智,就是苦集滅道四諦的智慧,他繼續的努力修四念住,增長智慧。那個時候就已經得到四禪,在四禪裏繼續修無我觀,他的慧力增長。這時候就是得三果以上。當知菩薩第六第七第八住也是這樣,也繼續增長他的智慧,也增長禪定。
yathā tasya yathā-pratilabdha-satya-jñānādhiprajña-śikṣā-vihāraḥ. tathāsya ṣaṣṭha-saptamāṣṭamā vihārā veditavyāḥ.

如諸聲聞善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加行住,當知菩薩第九住亦爾。
[]7)如諸聲聞善觀察所知無相三摩地,諸聲聞人也修三三昧,修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聲聞觀察所知無相,就是色受想行識一剎那間滅,這個時候是離一切相,就是不生不滅涅槃的境界。他努力的修無相三摩地,當知菩薩第九住也是這樣子。
yathā tasya suvicārita-jñeyasyānimitta-samādhi-prayoga-vihārah. tathāsya navamo vihāraḥ.

如諸聲聞成滿無相住,當知菩薩第十住亦爾。
[]8)如諸聲聞修三三昧,修無相住成滿的時候,就是阿羅漢住。當知菩薩第十住也是這樣子。
yathā tasya pariniṣpanno nirnimitta-vihāraḥ. tathāsya daśamo vihāraḥ.

如諸聲聞從此出已入解脫處住,當知菩薩第十一住亦爾。
[]9)如諸聲聞從此出已,從無相住向前進步,入解脫處住,就是成就三三昧,成就圓滿,入解脫處住,就是圓滿的涅槃的境界。當知菩薩第十一住也是這樣子。第十二住就是最上成滿菩薩住,第十一住就是無礙解住。 
a)入解脫處住者:謂證慧解脫心解脫故。
a1)這是約證慧解脫、心解脫故。慧解脫就是沒得滅盡定,一種說法:沒得滅盡定就算是慧解脫,得滅盡定叫做俱解脫。一種是說:只得未到地定,沒得四禪八定叫慧解脫;若是得到四禪八定就叫做心解脫。慧解脫而同時也是心解脫。慧解脫就是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清淨的智慧,解脫愛煩惱、見煩惱。心解脫,心就是得定,得四禪八定,得滅盡定,心裡面不是染污的無知也斷滅,叫做心解脫。
yathā tasya vyutthi tasya vimukty-āyatana-vihāraḥ. tathāsyaikādaśo vihāraḥ.

如諸聲聞具一切相阿羅漢住,當知菩薩第十二住亦爾。
[]10)如諸聲聞具一切相阿羅漢住,當知菩薩第十二住亦爾。
a)具一切相阿羅漢住者:謂證極清淨道及果功德故。
a1)這就是俱解脫,阿羅漢有三種:慧解脫、俱解脫、無疑解脫,大阿羅漢就是大智慧境界。一切聲聞具一切相的阿羅漢,當知菩薩十二住也是這樣子。
yathā tasya sarvākāro 'rhattva-vihāraḥ. tathāsya dvādaśo vihāro veditavyaḥ.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nudharme yoga-sthāne vihāra-paṭalaṃ caturthaṃ. dvitīyaṃ yoga-sthān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