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4.住品之一

4.住品
4.1.-十三住
如是始從種性具足,廣說乃至於如所說菩薩所學正勤修學,於如所說菩薩諸相正等顯現,於諸菩薩分加行中正勤修學,於如所說菩薩意樂能淨修治。
[]1)從〈種性品〉開始,乃至到最後的〈功德品〉,就是從種性具足,廣說乃至於如所說菩薩所學正勤修學,就指那個一共有十八品說的。於如所說菩薩諸相正等顯現,就是前面〈真實諸菩薩相品〉,指這個說的。於諸菩薩分加行中正勤修學,就是指前面〈分品〉。於如所說菩薩意樂能淨修治,就是前面說〈增上意樂品〉。
uddānaṃ. gotraṃ tathādhimuktiś ca pramudito 'dhiśīlam adhicittaṃ trayaḥ prajñā dve ānimitte 'sābhogaś ca anābhogaś ca pratisaṃvidaś ca paramaś ca syāt tathāgatottamo vihāraḥ. evaṃ gotra-saṃpadam upādāya yathoktāyāṃ bodhisattva-śikṣāyāṃ śikṣamāṇānāṃ yathokteṣu ca bodhisattva-liṃgeṣu saṃdṛśyamānānāṃ bodhisattva-pakṣya-prayogeṣu ca samyak-prayuktānāṃ bodhisattvādhyāśayāṃś ca yathoktāṃ viśodhayatāṃ

諸菩薩眾略有菩薩十二種住,由此菩薩十二種住,普攝一切諸菩薩住,普攝一切諸菩薩行。
[]2)諸菩薩眾略有菩薩十二種住,就是現在〈住品〉。就是從〈種性品〉到〈功德品〉,到〈功德品〉之後,又〈真實諸菩薩相品〉,〈真實諸菩薩相品〉以下,一直到〈增上意樂品〉,這都是菩薩所勤修學的法。這些能學的菩薩眾,略有菩薩十二種住,這麼多的菩薩可以分成十二種的不同。由此菩薩十二種住,普攝一切諸菩薩住,這十二住可以普遍地賅攝一切諸菩薩的住。普攝一切諸菩薩行,這一切菩薩怎麼樣用功修行也都包括在內。
a)普攝一切諸菩薩住等者:菩薩修作一切事業有二時別:一者、行時,二者、住時。如說菩薩修不放逸,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無有毀犯,如是行住,略攝菩薩一切作業。依此安立菩薩十二種住,說彼普攝一切行住。
a1)菩薩所修作的事情,就是一個自利,一個利他。但時間上有兩個時間的不同:一是行時,二是住時。行時,就是修行的時候,這是因。二是住時,就是果,住在果這裡。就是這個時候你想要成就的功德,你要這樣修行;修行成功,叫做住。我們若是用功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一個行時,一個住時。說我現在要學習《瑜伽師地論》,那麼就是行;我把《瑜伽師地論》學習畢業,就叫做住。
a2)如說現在菩薩修不放逸,一定精進地用功修行,修諸善法。如如所應行,就是如是如是這是你應該這樣做。如如所應住,那麼這件事成就,這件事成就。這件事你應該做,你做了,就叫如如所應住。你這樣行、這樣住,沒有毀犯,沒有違背。如是行住,略攝菩薩一切作業,所有的作業都包括在內。依此安立菩薩十二種住,說彼普攝一切行住。
bodhisattvānāṃ samāsato dvādaśa bodhisattva-vihārā bhavaṃti. yair bodhisattva-vihāraiḥ sarvā bodhisattva-caryā saṃgṛhītā veditavyā.

復有如來第十三住,由此住故,現前等覺廣大菩提,名無上住。
[]3)菩薩總共有十二住,如來算是一住,加起來就是十三住。第十三住是如來住,由於如來住。現前等覺,第一義諦現前。等覺,就是如實地覺悟。廣大菩提,就是一切種智成就,這叫作無上住,沒有人比它更高尚。
trayodaśaś ca tāthāgato vihāro yo 'sya bhavati abhisaṃbodher niruttaro vihāraḥ.

4.2.菩薩十二住等
云何菩薩十二住等?嗢柁南曰:
 種性、勝解行、極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慧、無相有功用、
 無相無功用、及以無礙解、最上菩薩住、最極如來住。 
[]1)菩薩十二住的內容是什麼呢?嗢柁南曰:種性勝解行,極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慧,無相有功用。無相無功用,及以無礙解;最上菩薩住,最極如來住。

謂菩薩種性住、勝解行住、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復有三種:一、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二、諸諦相應增上慧住。三、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謂諸菩薩如實了知能觀真實所觀真實;及於真實諸有情類由無智故眾苦流轉,由有智故眾苦止息。如是菩薩,由於三門以慧觀察,故有三種增上慧住。及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無加行無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是名菩薩十二種住。
[]2)謂菩薩種性住、勝解行住、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
1-復有三種:一、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覺分,就是三十七道品。二、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就是苦、集、滅、道。三、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就是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是流轉相應增上慧住。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就是緣起流轉的止息,就是沒有生死,相應增上慧住。
2-極歡喜住,這是初地。增上戒住,是二離垢地。增上心住,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一共是六地。第四地就是覺分相應增上慧住,第五地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第六地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
3-謂諸菩薩如實了知,這麼多已經登地的大菩薩,如實的了知能觀真實、所觀真實。能觀真實,就是已經成就清淨的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能觀第一義諦。所觀真實,所觀的第一義諦。就是有能觀的般若,所觀的第一義諦。
4-及於真實諸有情類,就是執著真實的諸有情類。由於諸有情類,沒有清淨無分別智的關係,就在很多的苦惱裡面生存,在那裡流轉;或者是到天上去、或者又來到人間、又到三惡道、三惡道又到天上去、或者又到人間,就是這麼相續地流轉。由於這位執著真實的眾生,有智慧的時候不執著,他成就勝義諦的智慧,生死的眾苦就停下來。
5-如實了知的菩薩,三方面用智慧觀察第一義諦。故有三種增上慧住,一個是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一個是諸諦相應增上慧住、一個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就是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
6-及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這是第七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加第七地,就是七個地,都是有加行、有功用,就是他要努力,不可以懈怠。無間缺,就是第七地,就是觀第一義諦這個止觀是沒有間缺的,就是相續不斷地用功修行。無相住,他心裡面沒有我相,也沒有法相,不執著。就是他的止觀的力量強大,所以他能與第一義諦相應。若是前六地,有的時候也是無相,但是有的時候是有相。現在這個第七地菩薩,雖然有加行有功用無間缺運轉,但是是無相。
7-無加行無功用無間缺道運轉無相住,這是第八地。第八地的時候,心裡面離分別住。加行、功用,就是有分別,他現在無分別。無間缺,就是他修真如觀的時候,沒有間斷,是相續不斷地這樣無相住,於真如是相應的。這個應相之中,也是任運地向前進,所以也還是運轉。
8-無礙解住,就是第九地菩薩有四無礙解住。
9-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第十地。是名菩薩十二種住,十二種住的菩薩的名字,列出來。
tatra dvādaśa bodhisattva-vihārāḥ katame. gotra-vihāraḥ adhimukti-caryā-vihāraḥ pramudita-vihāraḥ adhiśīla-vihāraḥ adhicitta-vihāraḥ adhiprajña-vihārās trayaḥ. bodhi-pakṣya-pratisaṃyuktaḥ satya-pratisaṃyuktaḥ pratītyasamutpāda-pravṛtti-nivṛtti-pratisaṃyuktaś ca. iti yena ca bodhisattvaḥ tattvaṃ paśyati. yac ca tattvaṃ paśyati. tasya ca tattvasyājñānād yathā pravṛttir duḥkhasya jñānāc ca punar apravṛttir duḥkhasya bhavati sattvānāṃ. tad etad bodhisattvasya tribhir mukhaiḥ prajñayā vyavacārayataḥ trayo 'dhiprajña-vihārā bhavaṃti-sābhisaṃskāraḥ sābhogo niśchidra-mārga-vāhano niṛnimitto vihāraḥ anabhisaṃskāro 'nābhoga-mārga-vāhano nirnimitta eva vihāraḥ pratisaṃvid-vihāraḥ paramaś ca pariniṣpanno bodhisattva-vihāraḥ. ime te dvādaśavidhā bodhisattvānāṃ bodhisattva-vihārāḥ.

如是菩薩十二種住,普攝一切諸菩薩住,普攝一切諸菩薩行。
[]3)這十二種,就是他的位次。普攝一切諸菩薩住,都包括在內。普攝一切諸菩薩行,也在內。
yair eṣāṃ sarva-vihārasaṃgrahaḥ sarva-bodhisattva-caryā-saṃgraho bhavati.

如來住者,謂過一切諸菩薩住,現前等覺大菩提住。此中最後如來住者,於後究竟瑜伽處最後建立品,當具演說。
[]4)如來住者,超過一切菩薩的境界,就是菩薩他的煩惱障、所知障還沒能究竟清淨,所以佛住是最殊勝的,超過一切諸菩薩住。如來圓滿的無分別智現前,所以平等地覺悟無上菩提。此中最後如來住者,於後面文〈究竟瑜伽處〉那個地方,最後的〈建立品〉,當具演說如來住的相貌。
tāthāgataḥ punar vihāro yaḥ sarva-bodhisattva-vihāra-samatikrāṃtasyābhisaṃbuddha-bodher vihāraḥ. tara tāthāgatasya paścimasya vihārasya pratiṣṭhā-yoga-sthāne paścime sākalyena nirdeśo bhaviṣyati.

4.3.略釋
菩薩所有十二種住,如所安立,我今當說。
[]菩薩一共是十二種住,如佛所假藉名言安立的十二種住。彌勒佛菩薩說:我現在當為你們講說。
dvādaśānāṃ punar bodhisattva-vihārānāṃ yathā vyavasthānaṃ bhaviṣyati. tathā nirdekṣyāmi.

4.3.1.種性住
云何菩薩種性住?云何菩薩住種性住?謂諸菩薩住種性住,性自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由性仁賢逼遣方便令於善轉,非由思擇有所制約,有所防護。
[]云何菩薩種性住?云何菩薩住種性住?他是什麼相貌呢?是什麼樣子呢?
a)云何菩薩種性住等者:此中雙徵:一徵住位安立,二徵彼所有相。是故說別。
a1)這裡面提出二個問題:一、徵住位安立,第一個問題,就是問你種性住,這個位次的安立,怎麼安立的?這是一個問。二、徵彼所有相,種性住的相貌是什麼樣子?所以說出兩句話來。
1)性自仁賢
菩薩住種性住的時候,他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
1-他的心性就是很慈善的,仁者愛也,就是慈悲。賢者善也。心性很慈悲、柔和、很良善、不會害人,就是性自仁賢。這是總說。
2-性自成就菩薩功德,他本來就這樣,自己原來就成就菩薩的功德,就有布施的這種愛好,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這種功德。
3-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本來就成就的菩薩功德,是什麼呢?就是於菩薩的道德相應的眾多的善法,就是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就是有那種相似的功德性;與菩薩所修的六波羅蜜相似的六波羅蜜的功德。於彼現行,在他的身、口、意裡面,能現出來這種德行。亦有顯現,也就是他具足的種性,住那個種性住,那個種性裡面顯現出來的。在身、口、意裡面表現出來。為什麼他會這樣子呢?就是他的種性現出來的。
4-他為什麼會這樣子呢?他性自成就,他沒有相信三寶,他自成就菩薩功德呢?由於住種性的這個人,他的心性非常的好,非常的慈善。逼遣方便令於善轉,他那個仁賢的心性,就是他的良心逼迫他。遣者發也,他心裡面就發出來這種方便、這樣的方法。令於善轉,他那個心性命令他自己要做好事,叫他這樣做。
5-非由思擇,不是說他到佛法裡面來,親近善知識,教他怎麼樣思惟、如理作意,不是這樣。有所制約,也不是說是在佛法裡面受了戒,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盜,不是這樣制止、約束你,不是這樣。
6-他若是來學習佛法的時候,什麼叫作善?什麼叫作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要修學善法,我不要做惡法,要保護自己。他不是,他本來就是良善的,就是菩薩所應眾多的善法,成就菩薩功德的話,應該是沒有佛法裡面的般若波羅蜜相應。就是福分的善根,而不是解脫分善根。就是他有點慈悲心,心性很良善,做些利益人的事情,屬於福德這一方面的功德,而沒有般若波羅蜜的善根,他還是沒有的。
a)性自仁賢等者:謂諸菩薩本性成就,其心溫潤,其心純淨,恚心害心不久相續,隨生隨捨起賢善心,是名性自仁賢。種性為依有所堪任有大勢力,能斷煩惱所知二障,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故性自成就菩薩功德。有六波羅密多種性相,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是名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
a1)這些住種性的菩薩,他本心就是成就這樣的善法。其心溫潤,他那個人的心裡面,就是很溫和,而不是很煩躁、很強暴的,不是這樣。其心純淨,他那個人的心裡面很清淨。恚心害心不久相續,他也有恚、也有害,也有這種心,但是不會相續地時間很久。隨生隨捨,恚心、害心現起來以後,又棄捨,而不會在心裡面停留很久,一直地有壞主意要傷害人。起賢善心,他現起來這個良好的心情,是名性自仁賢。
a2)種性為依,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面,就是有菩薩的種性,就是有這種善根為依止。有所堪任,有所能,他能辦一件大事,有這種能力。有大勢力,就是他能發出來很大的力量。有所堪任,就是他能發;有大勢力,就是所發,他能發出大勢力。能斷煩惱,究竟有所堪任、有大勢力是什麼呢?能斷煩惱所知二障,他心裡面那個善根,那個種性,有這個力量能夠斷除煩惱障、能斷滅所知障。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這種堪能性。是故性自成就菩薩功德,所以這位菩薩成就這樣的功德。
a3)有六波羅密多種性相貌,由此相故,令他了知真是菩薩,是名菩薩所應眾多善法,於彼現行亦有顯現。
katamaś ca bodhisattvasya gotra-vihāraḥ. kathaṃ ca bodhisattvo gotra-stho viharati. iha bodhisattvo gotra-vihārī prakṛti-bhadra-saṃtānatayā prakṛtyā bodhisattva-guṇair bodhisattvārhaiḥ kuśalair dharmaiḥ samanvāgato bhavati. tat-samudācāre ca saṃdṛśyate. prakṛti-bhadratayaiva na haṭha-yogena tasmiṃ kuśale pravartate. api tu pratisaṃkhyānataḥ sāvagrahaḥ saṃbhṛto bhavati. sarveṣāṃ ca buddha-dharmāṇāṃ

若諸菩薩住種性住,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
[]2)具足佛種
若諸菩薩住種性住,若諸菩薩還沒有遇見三寶的時候,就安住在種性住。什麼叫作種性住呢?任持一切佛法種子,他那個心裡面任持,能攝持,能夠保持一切佛法的種子。什麼叫作任持一切佛法種子呢?於自體中,就是在他的阿賴耶識的體性裡面、在他的自體裡面、在他色受想行識裡面。於所依中,應該是阿賴耶識裡面。於自體中,說色受想行識。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這些種子都有的。
a)任持一切佛法種子等者:自乘種性堪能證得諸佛所證無上菩提,是名一切佛法種子。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任持。附在所依,成就十力種性差別。是名於自體中,於所依,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
a1)自乘種性堪能證得諸佛所證無上菩提,就是這位菩薩自己,乘自己的種性,依止自己的種性,堪能夠證得諸佛所證悟的無上菩提,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一切佛法種子,無上菩提的種子。
a2)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這個一切法的種子,不是說是來到佛、法、僧裡面栽培的。從無始世界,展轉傳到現在來;或者就原來是在人間,後來跑到天上去,從天上可能又回到人間來,一生一生展轉傳到現在來。法爾所得,就是自然所得的,自然就有這個功德,就有這個佛性。是名任持。
a3)附在所依,這個佛法的種子附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成就十力種性差別,就是本來就成就十力種性,就是佛種性。這個種性是有差別的;就是他不同於無種性的人,也不同於聲聞種性,也不同於辟支佛種性,所以叫作種性差別。是名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
gotra-vihārī bodhisattvaḥ bīja-dharo bhavati. sarva-buddha-dharmāṇām asya sarva-bījāny ātma-bhāva-gatāny āśraya-gatāni vidyaṃte.

又諸菩薩住種性住,性離麤垢,不能現起上煩惱纏,由此纏故,造無間業或斷善根。
如種性品所說種種住種性相,於此菩薩種性住中,亦應廣說,應如實知。是名菩薩種性住。
[]3)性離麤垢
1-諸菩薩住種性住的時候,還有什麼相貌呢?他的心性遠離麤重的染污。什麼叫作性離麤垢呢?不能現起上煩惱纏,他有煩惱,但是他不能現起很嚴重的煩惱的繫縛,不是很嚴重的煩惱。什麼叫作嚴重的煩惱呢?由於有這樣上品的煩惱纏,他會造作五無間地獄的業力,或者是斷滅善法的根本,永久也不會修學善法,就叫作上煩惱纏。
2-住種性的相貌,前面有〈種性品〉,那裡所說的各式各樣的住種性的相貌。在這裡面說到種性住菩薩的情形,也應該廣說那個種性的相貌。應該那樣真實的知道它。是名菩薩種性住。
audārika-mala-vigataś ca bodhisattvo gotra-vihārī bhavati. abhavyaḥ sa tad- rūpaṃ saṃkleśa-paryavasthānaṃ saṃmukhīkartuṃ. yena paryavasthānena paryavasthitaḥ anyatamad ānaṃtarya-karma samudācare kuśala-mūlāṇi vā samucchindyāt. yaś va vidhir gotra-sthasya gotra-paṭale nirdiṣṭaḥ. sa gotra-vihāriṇo bodhisattvsya vistareṇa veditavyaḥ. ity ayam ucyate bodhisattvasya gotra-vihāraḥ.

4.3.2.勝解行住
云何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勝解行住。
[]云何菩薩勝解行住?謂諸菩薩從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學習佛法修學聖道,修學聖道之後,就由原來的虛妄分別,貪、瞋、癡的境界向前進步,乃至到未得清淨意樂,沒得無生法忍,沒能夠斷除煩惱,使令內心是清淨的。在這中間,這個清淨意樂,最初發心之間,所有一切的這些菩薩所作的事情,當知皆名勝解行住,都可以說是勝解行住。這裡大概的解釋,分兩部份,從初開始發菩提心的時候,開始學習佛法,煩惱還沒能夠調伏,等到學習佛法修止觀以後逐漸的調伏煩惱,所以是分兩部份,第一部份是資糧位,第二部份是加行位。這兩部份統合起來就叫做勝解行住。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ādhimukti-caryā-vihāraḥ. iha bodhisattvasya prathamaṃ cittotpādam upādāyāśuddhādhyāśayasya yā kācit bodhisattva-caryā. ayam asyādhimukti-caryā-vihāra ity ucyate.

又諸菩薩種性住中,於餘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唯有因轉,攝受彼因。於餘所有諸菩薩住,尚未發趣、未得、未淨;況如來住。
[]1)前邊顯其自相說得略,這下面廣說;就是由種性住向前,由種性住到勝解行住,乃至淨勝意樂住,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向前進步乃至到第十地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輾轉的不同。
1-又諸菩薩種性住裡邊,這個種性住和其餘的十一個諸菩薩住和如來住,他們對比起來,有什麼關係呢?就是唯有因轉,在種性住的時候,唯獨有十一諸菩薩住,有如來住的因,在種性住這裡,相續而轉,相續的存在,表示沒能夠現行,只有這個因,只有種子在裡邊。攝受彼因,種性住對於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來說,就是攝持、容受彼十一住及如來住的種子;攝持、容受、能保持不失。
2-種性住對其餘的十一諸菩薩住,尚未發趣,還沒有發心向那邊去,他還沒能發心修學。也就是還沒有信佛,這個種性住,他還沒有遇見佛法,完全對於佛法,沒有栽培。未得、未淨,還沒能成就十一種菩薩住,心也沒能夠清淨,還是虛妄分別,愛見煩惱在活動,不清淨。十一諸菩薩住都沒得、未淨,何況如來住呢?他也是沒得、未淨。這是第一科說種性住和十一住及如來住的關係。
tatra gotra-vihārī bodhisattvaḥ tad- anyeṣāṃ sareṣāṃ bodhisattva-vihārāṇām ekādaśānāṃ tāthāgatasya ca vihārasya hetu-mātre vartate hetu-parigraheṇa. no tu tena kaścit tad-anyo bodhisattva-vihāraḥ ārabdho bhavati na pratilabdho na viśodhitaḥ. kutaḥ punas tathāgata-vihāraḥ.

若諸菩薩勝解行住,普於一切餘菩薩住及如來住皆名發趣,未得、未淨。即於如是勝解行住,亦名發趣,亦名為得,為令清淨而修正行。
[]2)若諸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修學佛法,這個時候又有一個新的名稱,叫做勝解行住。他和諸菩薩住是怎麼情形呢?
1-普於一切餘菩薩住及如來住皆名發趣,他發心向那邊修行,他有意願要得無生法忍,要得無上菩提,他有這樣的意願,同時也有這樣的行動,雖然這樣,雖然是發趣,未得、未淨。還沒能得到、獲得無生法忍,沒能夠見第一義諦,還沒能令他的心清淨。
2-勝解行住對他自己來說,也叫做發趣,他發心。亦名為得,他成就勝解行住。他為求自心的清淨,也就是為勝解行住,希望他清淨,在這個程度的清淨。而修正行,這時候正式的開始學習佛法,修學止觀的。這是勝解行住概略的解釋。
adhimukti-caryā-vihāriṇā punar bodhisattvena sarve bodhisattva-vihārās tāthāgataś ca vihāraḥ ārabdhā bhavaṃti. no tu pratilabdhā na viśodhitāḥ. sa eva tu adhimukti-caryā-vihāraḥ pratilabdho bhavati. tasyaiva cāyaṃ viśuddhaye pratipannaḥ.

勝解行住既清淨已;極歡喜住先已發趣,今復名得,為令清淨而修正行。
[]3)勝解行住既清淨已,勝解行住這個時候,一方面學習佛法,一方面修止觀,在他本位上說,他那個程度的清淨,他成就。勝解行住,你已經努力的做成功。還沒能到極歡喜住,但是先在勝解行住的時候,他曾經發心有這樣的志願,想要成就極歡喜住。這個時候,煖、頂、忍、世第一,一剎那就到見道,得無生法忍,所以現在復名得,得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極歡喜住。為令清淨而修正行,極歡喜住的清淨,也不是自然就來,他還要努力的修行才能成就極歡喜住的。
adhimukti-caryā-vihāre pariśuddhe pramudite-viharaṃ pūrvārabdham eva pratilabhate. tasyaiva ca viśuddhaye pratipanno bhavati.

極歡喜住既清淨已;增上戒住先已發趣,今復名得,為令清淨而修正行。
[]4)極歡喜住就是斷除分別我執、分別法執,這個時候,應該是最低限度得未到地定,這個極歡喜住的奢摩他,也有深有淺,有的人深,有的人淺。既清淨已,極歡喜住,他本身常常的、不斷的聞思修,不斷的見佛聞法修學聖道。增上戒住先已發趣,增上戒是先,就是極歡喜住的時候,他已經發願要進一步的修行到增上戒住,所以先已發趣,現在又成就增上戒住的。為令清淨而修正行,就是為令增上戒住清淨而修正行。前面四個住都舉出來:種性住、勝解行住、極歡喜住、增上戒住。這都是略說,後邊還有詳細的解釋的。
pramudita-vihāre pariśuddhe adhiśīla-vihāraṃ pūrvārabdham eva pratilabhate. tasyaiva ca viśuddhaye pratipanno bhavati.

如是廣說展轉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
[]5)前面四住這樣說,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乃至到第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展轉乃至到第十地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也是這麼說。前面是菩薩住說完,下邊第是如來住。
evaṃ vistareṇa yāvat paramaḥ pariniṣpanno bodhisattva-vihāro veditavyaḥ.

即此最上成滿菩薩住既清淨已;從此無間其如來住先已發趣,當知於今頓得頓淨。是如來住,於菩薩住,當知此中如是差別。
[]6)前面第十地菩薩,這個菩薩住的功德已經成就圓滿,既清淨已,他本身已經清淨。
1-從第十地菩薩法雲地,沒有間斷,一剎那就是到如來住。其如來住先已發趣,先在第十地的時候已經發願,願得無上菩提。當知於今頓得頓淨,當知到如來住的時候,就是一剎那而已,就是第十法雲地,一剎那就是到如來住,頓得頓淨,就是很迅速的就成就,就清淨。頓得,是成就他的功德,也就是成就清淨圓滿的無分別智,悟入第一義諦,就是清除煩惱障、所知障的染污,叫做頓淨。頓淨是斷惑,頓得是證真,斷惑證真,或者是證真斷惑。
2-是如來住於菩薩住有何差別呢?當知此中就是這樣的差別。前面菩薩住是要漸次的證得,漸次的清淨,到佛的時候,就是一下就全部的清淨,就是全部的功德都現前。
a)頓得頓淨者:最上成滿菩薩住中修果成滿,於如來住無間獲得,於煩惱障及所知障無間清淨,由爾所時無復修作,是故說名頓得頓淨。此與前菩薩住一一住中漸得漸淨有別,如是應知。
a1)最上成滿菩薩住中修果成滿,就是第十地的果已經圓滿,成就圓滿。於如來住無間獲得,第十地菩薩和佛、和如來住,中間是沒有間隔的,所以沒有間隔的就成就。煩惱障和所知障,這兩種障,煩惱障是凡夫的煩惱,所知障是聖人的煩惱,這兩種煩惱,中間沒有間隔,就是第十菩薩地和佛中間沒有間隔,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是佛的清淨的智慧與第一義諦沒有間隔。凡夫沒有修學聖道,和第一義諦就是有間隔,乃至阿羅漢,乃至大菩薩,煩惱沒有完全清淨,中間都是有一點間隔的,到佛的境界沒有間隔。
a2)由那麼多的時間,這位大禪師無復修作,沒有再加以修行,就是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修行有兩種,一個真修、一個緣修,緣修是內心裡面有分別、有觀察、有加行、有功用。真修是無加行、無功用,就是無分別智與第一義相應的無分別境界,他任運的就向前進。那樣就應該是從第八地開始,一直到佛的境界都是這樣。從第八地到第十地實在是一大阿僧衹劫,從第十地無間到如來住,是一剎那間,是故說名頓得頓淨,頓是迅速的意思。
a3)此與前菩薩住一一住中漸得漸淨有別,如來住是頓得頓淨,與前菩薩住,每一住中都是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努力的修行才成就的,菩薩住是漸得漸淨,若如來住是頓得頓淨,這個頓和漸有這樣的差別。如是應知。
parame pariniṣpanne bodhisattva-vihāre pariśuddhe anantaraṃ pūrvārabdhasya tāthāgatasya vihārasya sakṛt pratilaṃbho viśuddhiś ca veditavyā. idaṃ tāthāgata-vihāre bodhisattva-vihārebhyo viśeṣaṇaṃ veditavyaṃ.

4.3.3.極歡喜住
云何菩薩極歡喜住?謂諸菩薩淨勝意樂住。
[]怎麼叫做極歡喜住呢?就是諸菩薩經過煖、頂、忍、世第一,一剎那的,得無生法忍,這個時候心大歡喜,因為修行很久,希望得無生法忍,現在成功,所以心裡面歡喜。這個時候,他的止觀的力量強,能斷除煩惱,所以叫做心清淨。這個時候有殊勝的意樂,就是他自己見到第一義諦,這個用功修行的境界,他感覺到很滿意、很快樂,他也有能力教化眾生,也是歡喜。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pramudita-vihāraḥ. yaḥ śuddhādhyāśayasya bodhisattvasya vihāraḥ.

4.3.4.增上戒住
云何菩薩增上戒住?謂諸菩薩淨勝意樂為緣,所得性戒相應住。
[]怎麼叫做增上戒住呢?很多的菩薩成就淨勝意樂,就是初開始證悟無生法忍極歡喜地的時候,以此為因緣,繼續的努力的修行,所成就的性戒相應住。
a)淨勝意樂為緣等者:如下自說極歡喜住,由十種心意樂,已得意樂清淨。乃至廣說即由如是十種意樂成上品故,極圓滿故,是諸菩薩入證第二增上戒住。於此住中,性戒具足,極少邪惡業道所攝諸惡犯戒尚不現行,況中上品?又於十種圓滿業道,自性顯現。此應準釋。
a1)下邊文說,極歡喜住有十種心的意樂。他成就清淨的聖智,所以心清淨,他的菩提心、慈悲心願意廣度眾生也是清淨,這就是已得意樂清淨。這十種心,初開始修行的時候,不是上品,但是不斷的用功,就是成為上品,成為殊勝,那時候,功德極圓滿故,這麼多的菩薩就是進一步證入到第二增上戒住。
a2)於此住中,性戒具足,性戒具足怎麼講呢?極少的邪惡業道,不是很多,小小的邪惡業道,就是十種業道,身三、口四、意三,就是邪惡業道,就是這個分別心在這裡活動,叫做道。所攝諸惡,邪惡業道所屬的,屬於邪惡業道的,極少邪惡業道的諸惡、犯戒,若是嚴重的貪、瞋、癡犯戒,那就不是少了,現在是極微少的這個邪惡的境界,因此而犯戒,菩薩都不會有這樣情形犯戒的,況中上品的邪惡業道呢?
a3)又有十種不是邪惡,而是清淨的善法,身三、口四、意三,十種圓滿的善法,他的心自然就會這樣現行的,所以叫做性戒具足。這裡說謂諸菩薩淨勝意樂為緣,所得的性戒相應住,應該根據四十八卷說的情形來解釋。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ādhiśīla-vihāraḥ. yo 'dhyāśaya-śuddhi-nidānena prakṛti-śīlena saṃyuktasya vihāraḥ.

4.3.5.增上心住
云何菩薩增上心住?謂諸菩薩增上戒住清淨為緣,所得世間靜慮、等持、等至住。
[]1)云何菩薩增上心住?謂諸菩薩增上戒住清淨為緣,就是他持戒非常的清淨,以此為因緣,所得世間的靜慮、等持、等至住。初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發光地才成就世間的靜慮,色界的四靜慮,等持和等至。等持,通常說,空、無願、無相叫做三等持,但是色界的四靜慮也可以名之為等持,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都可以名之為等持,也都可以名之為等至。
2)等怎麼講呢?就是心裡面不亂散也不昏沉,叫做等。散亂是動,昏沉就是昧,若不散亂就是寂靜,不昏沉就是明,明靜而住就叫做等。我們常常的這樣學習,有明靜的力量,攝持這一念心,叫它也不要昏沉,也不要散亂,能任運的成就,就可以名之為等持。欲界的九心住,最後一住就叫做等持。
3)這樣說,欲界定也叫做等持,色界的定,無色界定都可以名之為等持,所以等持通於散亂心,散亂心短時間的安住一境也能辦到,所以也叫做等持。
4)等至,就是不同於散亂,就不同於欲界定,就是色界定、無色界定,都叫做等至。等還是明靜而住叫做等,有等了,這個身心安和,才達到這個定的境界,所以叫等至。
5)這是在菩薩十地裡邊第三地,第三地是以第二地的增上戒住清淨為因緣,還要繼續的修禪定,才能成就世間的色界的四靜慮,也有可能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成就等持和等至,就是在這裡安住。所以這個初得無生法忍,也有可能你已經成就色界的四靜慮,也有可能還沒有成就,要到第三地才成就的。這樣,初得無生法忍,不一定是色界的四靜慮為依止,也可能是未到地定。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adhicitta-vihāraḥ. yo 'dhiśīla-vihāra-viśuddhi-nidānato laukika-dhyāna-samādhi-samāpattibhir vihāraḥ.

4.3.6.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云何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謂諸菩薩以世間淨智所依等持為所依止,為覺諸諦於正念住等三十七菩提分法,妙揀擇住。
[]1)云何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諸菩薩以世間的淨智,不是出世間的淨智,出世間的淨智是無所得的智慧,破除見煩惱、愛煩惱。現在這裡說世間淨智所依等持,就是色界的四靜慮。成就色界的四靜慮的時候,他也是有智慧的,是世間淨智。
2)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以世間淨智所依的等持為依止處。依止怎麼講?就是住在裡邊,就是他的那個智慧、現在的菩薩覺分,菩薩覺分應該從開始得無生法忍,成就出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的智慧以世智所依的等持為依止、為住處,什麼意思呢?就是他成就色界四靜慮,然後現起出世間的智慧,就是以它為依止。
3)三十七道品是菩提分,菩提就是覺,分就是因,以此為因,而能得無上菩提,所以稱為覺分。三十七道品是通於三乘的,初開始是四念處,四念處就是智慧,但是裡面也有其他的心所法,就是覺,那時候應該是清淨無漏的智慧,在禪定裡邊觀察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樣就是毗缽舍那觀。所依止的四靜慮、所依止的等持,是你的清淨智慧的依止處,在那裡幹什麼呢?為覺諸諦,要觀察苦、集、滅、道的四諦,或者是觀察二諦。
4)初開始是四念住,裡邊也有四正勤,也有四如意足,也有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所以加起來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裡邊有戒,也有定,也有慧,就是以定為依止妙揀擇住。不可思議的微妙的,揀擇就是觀察,不斷的這樣觀察,就使令你的智慧輾轉的光明,而定力也輾轉的由淺而深的。一開始是世間定,成就的世間定,但逐漸就是無漏三昧。
5)以等持為所依止,等持就是定,定為你的毗缽舍那的住處,你的智慧在那裡面安住,然後觀察諸法,觀察苦、集、滅、道四諦。妙揀擇住,就叫做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bodhi-pakṣa-pratisaṃyukto 'dhiprajña-vihāraḥ. yo laukikaṃ jñāna-viśuddhi-saṃniśraya-bhūtaṃ samādhiṃ niśritya satyāvabodhāya samyak-smṛtyupasthānādīnāṃ saptatriṃśad bodhi-pakṣyāṇāṃ dharmāṇāṃ pravicaya-vihāraḥ.

4.3.7.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云何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謂諸菩薩覺分簡擇為所依止,於諸諦中如實覺住。
[]怎麼叫做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呢?謂諸菩薩覺分揀擇為所依止,這個地方還是有由於前面覺分相應慧住為依止,繼續的於諸諦中如實覺住,觀第一義諦,這樣說,第五諸諦相應慧住,覺分相應慧住,實在是一回事。前邊以能觀察的智慧立名字,這個諸諦相應增上慧住,以所觀為名,有所觀也有能觀,有能觀就有所觀。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satya-pratisaṃyukto 'dhiprajña-vihāraḥ. yo bodhi-pakṣya-pravicayaṃ niśritya yathāvat-satyāvabodha-vihāraḥ.

4.3.8.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
云何菩薩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謂諸菩薩於諦能覺增上力故,揀擇顯示由無智故,苦及因起,揀擇顯示由有智故,苦及因滅住。
[]云何菩薩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
1)就是第六地現前地。諸菩薩於苦、集、滅、道四諦,或者世俗諦,或者勝義諦,能夠觀察的力量,這個力量是很強大。
2)簡擇顯示,由於你不斷的用功、觀察,就顯示出來一件事,什麼事呢?由於沒有苦、集、滅、道的智慧,不能通達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都是心的分別,所分別的境界,離開你的心,沒有體性的,就是畢竟空的。所分別的不可得,能分別心也不可得。
3)由於沒有這樣的智慧故,色、受、想、行、識的苦及因起。因就是煩惱和業力,煩惱和業力是苦惱的原因;有煩惱和業,所以有色、受、想、行、識的苦惱的果報就現起。可見煩惱和業力是苦惱的原因,若想要滅除一切苦惱,就要消除苦惱的原因,就是你的虛妄分別的煩惱,所以滅除虛妄分別,就得聖道。
4)由於你長時期的修止觀,就通達,由於你有無所得的智慧,苦及因就滅。煩惱滅,苦惱也就滅,就是安住在沒有苦惱的境界。
a)由無智故苦及因起等者:此中無智,所謂無明。苦、謂生及老死、餘緣起支能生苦故,苦胎藏故,皆名為因。義如有尋有伺地說。是名緣起流轉。與此相違,名由有智,苦及因滅,是名緣起止息。
a1)此中無智,就是十二緣起的無明,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無我的,不知道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執著有我就是無明。
a2)苦指什麼說呢?就是十二緣起的後邊兩支,有生、有老死。什麼是生?就是你的虛妄分別心現起,這是以心為主,但是不但是心,還有色法,有地、水、火、風生理的組織,裡面就有老死的問題。
a3)餘緣起支,其他的行、識、名色、六入、觸、受,剩餘的緣起支也是能生苦。苦胎藏故,苦就在這裡隱藏著的,故皆名為因,能生苦,所以是苦的因,苦的住處也是因,皆名為因。在〈有尋有伺地〉十二緣起說的很詳細的。是名緣起流轉。第六現前地的菩薩修緣起觀,他這樣觀察,知道緣起的流轉是這樣,以無明為因,而現起生死。與此相違,名由有智,就是無我的智慧,有法無我、人無我,有無我的智慧,苦及因滅,是名緣起止息。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pratītyasamutpāda-pravṛtti-nivṛtti-pratisaṃyukto 'dhiprajña-vihāraḥ. yas tam eva satyāvabodham adhipatiṃ kṛtvā tad-ajñānāt sa-hetuka- duḥkha-pravicaya-prabhāvitas taj-jñānāc ca sa-hetuka-duḥkha-nirodha-pravicaya-prabhāvito vihāraḥ.

4.3.9.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謂諸菩薩即由三種增上慧住增上力故,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於一切法真如無分別慧修俱行住。
[]1)這是第七遠行地,遠行地是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云何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呢?謂諸菩薩即由三種增上慧住增上力故,就是覺慧相應增上慧住、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都是智慧,有這三種增上慧住的力量。
2)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加在就是努力,努力的用功修行,有加行怎麼講呢?就是有功用,就是努力的用功,努力的用功就叫做有功用,就叫做有加行。無缺無間,就是這樣用功的時候,是無缺無間。缺就是如果用功修止觀的時候,你的煩惱現起,就是有缺。無間,前一剎那,一剎那一剎那的一直的用功,沒有間斷叫無間。
3)這樣,於一切法真如無分別慧修俱行住。有功用、無缺無間的這樣,於一切法,就是所緣境,簡單的說就是色、受、想、行、識是所緣境。觀察這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的,都是畢竟空寂的。但是還另外有自相安立的一切法,自相安立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法,就是依他起,依他起主要是以心為主,就是你內心的分別。內心的分別,觀察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畢竟空寂,那麼分別心也就寂滅,就是一切虛妄分別的戲論眾相都寂滅,就變成真如無分別慧。
4)最初有加行有功用,後來到第八地以後,就是無功用,現在說是第七地有功用。於一切法真如無分別慧修俱行住,無分別慧和你的一念明了性的心同時的相應,就是俱行住。俱行住,雖然是有加行有功用,但是這個時候沒有我執、沒有法執的相貌,所以叫無相,這個時候就叫做無相住。
a)於一切法真如等者:諸法無我名一切法真如。由此為緣。達無少法及少品類可起分別,於一切法平等平等如實觀察,是名無分別慧。由此住中,於加行行修圓滿故,是名修俱行住。 
a1)諸法無我名一切法真如,什麼叫做我呢?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你執著它是真實的,叫做我。現在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就是無我,觀察一切法是畢竟空寂的。
a2)由於這樣通達一切法無我的智慧,就會以此智慧為因緣,通達遍計執是無有少法可得的,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無有少法可得。及少品類,不是這裡面有善法、有惡法,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這些品類都不可得。沒有少法、沒有少品類可以為所緣緣,令你生起分別。
a3)於一切法平等平等如實觀察,這一切法都是無所得的,所以叫做平等,所觀察的是無所得,能觀察的也不可得,所以是平等平等,這樣的如實觀察是名無分別慧。若有所觀察的境界,不管是觀空也好,也是分別。現在所觀察不可得,能觀察也不可得,就是沒有分別,是名無分別慧。由這無相住裡邊,對於加行行,努力的修行,這樣的修行,達到圓滿的程度,叫做修俱行住,這是第七。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ṃ sābhisaṃskāraḥ sābhogo nirnimitto vihāraḥ. yas tam eva trividham apy adhiprajña-vihāram adhipatiṃ kṛtvābhisaṃskāreṇābhogena niśchidra-niraṃtaraḥ sarva-dharmeṣu tathatā-nirvikalpa-prajñā-bhāvanā-sahagato vihāraḥ.

4.3.10.無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云何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謂諸菩薩即於前無相住多修習已,任運自然無缺無間運轉道隨行住。
[]云何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無加行無功用住,就是不需要努力的用功修行,而自然就是修行。謂諸菩薩即於前面的無相住多修習已,就是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常常這樣用功修行以後,最後,就是任運的、自然的就是這樣,不需要加功用行,也是無缺無間,無缺就是我執、法執不現行,無間,無間斷的運轉,止觀無間斷的運轉道隨行住。隨順這樣修行,而心裡面沒有分別,但是這個時候,因為深入第一義諦,能滅除煩惱種子,滅除法執的種子,滅除我執的種子,滅除煩惱障的障子,滅除所知障的種子,所以深入第一義諦,所以能斷煩惱。上面說的情形,就是由第七地以前,由初地到第七地,都是有加行有功用,到第八不動地以後,是無加行無功用,但是也任運的有止觀現行,任運的修行。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ṃ anabhisaṃskāro nābhogo nirnimitto vihāraḥ. yas tasyaiva pūrvakasya nirnimittasya vihārasya bhāvanā-bāhulyāt sva-rasenaiva niśchidra-nirantara-vāhi-mārgānugato vihāraḥ.

4.3.11.無礙解住
云何菩薩無礙解住?謂諸菩薩即以善清淨無動慧等持為所依止,得廣大慧為他說法,無上為依能於諸法異門、義趣、釋辭、差別,妙揀擇住。
[]云何菩薩無礙解住?
1)謂這麼多的菩薩,即以善清淨的無動慧,前面從初極喜地,也是能夠見第一義諦,但是一直到第七地,都還是有加行有功用,不算是善清淨。現在到第八地以後,他是能無加行無功用,任運的有這樣的修行,所以叫做善清淨。
2)無動慧,他那個法無我的智慧,是不需要加行的,不需要功用的,所以叫無動慧。等持為所依止,同時也有定,這個慧以定為依止處。繼續這樣用功修行,智慧又進步,得到廣大的智慧。什麼叫做廣大智慧呢?就是在無分別住裡邊,能為一切眾生說法。
3)無上為依,就是特別殊勝的意思,為依止處。能於諸法異門義趣釋辭,諸法異門就是法無礙辯,義趣就是義無礙辯,釋辭就是辭無礙辯,差別就是樂說無礙辯,就是四無礙辯。為眾生說法的時候,第九地菩薩有四無礙辯的度化眾生。
a)得廣大慧等者:謂於諸法起智加行,能為他說一切種法,普於一切說法所作皆如實知,是名得廣大慧為他說法。獲得無量陀羅尼門。於一切種言詞支具剖析善巧辯才無盡,是名無上為依,乃至妙揀擇住。
a1)謂於諸法起智加行,就是這位菩薩對一切法,要發起他的智慧的力量,智慧發生作用叫做加行。能為一切眾生說無量無邊的法門,第八地菩薩以上,能同時的遍十方世界為眾生說法,於一切說法所做的事情,皆如實知,都是明明了了,是名得廣大慧,為他說法。
a2)獲得無量陀羅尼門,他成就無量的陀羅尼的門,什麼叫做陀羅尼?陀羅尼翻譯總持,總持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念能總持一切法,譬如說《法華經》,他能夠完全的背誦過來,不用照本,就能夠背誦,所有佛說的經他都能夠這樣背誦,這叫總持,就是不可思議的念力,總持,叫陀羅尼。什麼是門呢?文字就是門,你要得陀羅尼,要以此為門,沒有文字是不能得陀羅尼。字是陀羅尼門,由此門而成就陀羅尼。但是這裡面是大菩薩境界,就是指第九地菩薩,有無量無邊陀羅尼門。
a3)另外還有一個三摩地門,三摩地門是什麼?就是色界四禪,你想要得無量無邊的三昧,先要得色界四禪。從色界四禪裡邊又能夠成就無量無邊的三昧,初禪裡面有無量無邊三昧,二禪、三禪、四禪有無量無邊的三昧,所以四禪是無量無邊的三昧的門。現在這裡面說是這位菩薩有無量陀羅門,他也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門的。
a4)於一切種音詞,對一切種的音辭,說是人間的語言、天上的語言、這是中國人的音辭,這是俄羅斯的、這是印度的、各式各樣的音辭。支具,或者一部份叫支,全部的叫做具。剖析善巧辯才,能夠剖析這一段文是什麼意思,這一段文什麼意思,有這樣的善巧的智慧的辯才,這樣的辯才是無窮無盡的,是名無上為依,乃至妙揀擇住。就是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門,而成就四無礙辯才,這叫做無上為依,乃至妙揀擇住。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ṃ pratisaṃvid-vihāraḥ. yas tam eva su-pariśuddhaṃ niścalaṃ prajñā-samādhiṃ niśritya mahā-mati-vaipulyam anuprāptasya pareṣāṃ dharmas mākhyānānuttaryam ārabhya dharmāṇāṃ paryāyārtha-nirvacana-prabheda-pravicaya-vihāraḥ.

4.3.12.最上成滿菩薩住
云何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謂諸菩薩安住於此,於菩薩道已到究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大法灌頂;或一生所繫,或居最後有。從此住無間,即於爾時證覺無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佛所作事。
[]云何菩薩最上成滿菩薩住?
1)諸菩薩安住於此,安住於成滿菩薩住,於菩薩道已經到了究竟圓滿的地方。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大法灌頂,得無上菩提,十方諸佛為這位菩薩灌頂。這是譬喻,轉輪聖王就職的時候,要四大海水來灌他的頂,這是舉行就職的儀式的一件事。現在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十方諸佛來摩他的頂,就是他的大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叫做大法,就是表示他成就無上菩提。
2)或一生所繫,就是這一生所繫,再一生,他就是無繫,就成佛。或居最後有,就是來到人間這一生,示現成佛的時候叫最後有。在兜率天的時候,叫做一生所繫。從此住無間,就是最上成滿菩薩住。即於爾時證覺無上正等菩提,成佛,能作一切佛所作的事情,普度眾生。
tatra katamo bodhisattvasya paramo vihāraḥ. yatra sthito bodhisattvaḥ bodhisattva-mārga-niṣṭhā-gato '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mahā-dharmābhiṣeka-prāpta eka-jāti-pratibaddho vā bhavati caramabhaviko vā. yasya vihārasyānaṃtaraṃ sahitam evā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 sarva-buddha-kāryaṃ karoti

4.3.13.總分別
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於菩薩修所作狹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極歡喜住於菩薩修所作廣大,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無復退轉。如極歡喜住,乃至三種增上慧住,應知亦爾。從初無相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於菩薩修所作無量,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終無退轉。
[]1)於修所作
前邊分十科,說到菩薩的第十二住,就是最上成滿菩薩住。現在從勝解行住,又廣說他們的內容,各式各樣的不同的相貌。
1.1)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時候,就是還沒有得無生法忍,還在凡位,沒得聖道,這個時候。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所修的聖道,他所作的事情是狹小的,就是沒能證悟真如理,沒見第一義諦,所以境界狹小。所作有缺,他作出來的事情,不是那麼圓滿,還有缺點。所作不定,他所作事情不決定,今天能做,明天有可能不能做,今天不能做,明天有可能能做,所以叫不定。所得有退,他所成就的功德也不決定,有時候會退掉,會失掉。
a)於菩薩修者:此說六波羅密多應知。
a1)這上面說於菩薩修所作狹小,就是指六波羅蜜說的。
1.2)極歡喜住於菩薩修所作廣大,就是一剎那間,得無生法忍以後,叫極歡喜住,於菩薩修所作的事情是廣大的,因為他證悟第一義諦,境界廣大。他做的事情沒有缺失,所作的事情是決定的,而不會有變化。隨他所證得的事情,不會再失掉。如極歡喜住是這樣子,乃至三種增上慧住應知也是這樣子,所作廣大、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無復退轉,也是這樣。
1.3)從初無相住,就是第七遠行地,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第十地。於菩薩修所作的境界廣大無邊,要比前邊更廣大,雖然同是見第一義諦,但是這個時候境界是又殊勝,也是所作無缺,所作決定,隨所獲得終無退轉。
tatrādhimukti-caryā-vihāre bodhisattvo bodhisattva-bhāvanāyāṃ parītta-kārī bhavati cchidra-kārī aniyata-kārī punar-lābha-parihāṇitaḥ. pramudita-vihāre bodhisattvaḥ tasyāṃ eva bodhisattva-bhāvanāyāṃ vipula-kārī bhavaty acchidra-kārī niyata-kārī yathā- pratilabdhāparihāṇitaḥ. yathā pramudita-vihāre evaṃ yāvat triṣv adhiprajña-vihāreṣu. prathamaṃ nirnimittaṃ vihāram upādāya yāvat paramāt bodhisattva-vihārād bodhisattvo bodhisattva-bhāvanāyām apramāṇa-kārī bhavaty acchidra- kārī niyata-kārī ca.

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發趣。極歡喜住、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獲得。初無相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圓證。第二無相住,於菩薩無相修,當知清淨。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於菩薩無相修果,當知領受。[]2)於無相修
2.1)又諸菩薩勝解行住,於菩薩無相修,就是見第一義諦名為無相。勝解行住,對於初歡喜地的菩薩的無相修,應該知道,勝解行地雖然還沒入聖位,但是他發趣,他發心向無相修。
a)於菩薩無相修者:此說諸法離言自性真實義相,名為無相應知。
a1)無相修是什麼呢?是說諸法離言自性真實義相,依他起也是諸法離言自性,但是現在不是指依他起說的,是指真實義相,就是圓成實性說,叫做無相。依他起,就是我們一念分別心,主要是一念虛妄分別心,由於修第一義諦的空觀,一念心也是寂滅,就是真實義相顯現,名為無相應知。
2.2)勝解行住是向無相那裡,但是還沒有顯現,到極歡喜住的時候,就是初歡喜地的時候,增上戒住是第二地,增上心住是第三地,增上慧住,就是第四、第五、第六地。於菩薩無相修當知獲得,這六個地,無相修他們現前。
2.3)初無相住就是第七地,增上慧住就是四地、五地、六地,初無相住就是第七地,第七地的菩薩於菩薩的無相修,當知圓證,你要知道他已經圓滿的現前。
2.4)第二無相住就是第八不動地,於菩薩無相修,當知清淨,這時候無加行、無功用,所以他更清淨。
2.5)無礙解住,最上成滿菩薩住,這是第九地和第十地。於菩薩無相修果,當知領受,他成就無相修的果,就是得無上菩提。
tatrādhimukti-caryā-vihāre bodhisattva-nirnimitta-bhāvanāyāḥ samāraṃbho veditavyaḥ. pramudita-vihāre adhiśīlādhicittādhiprajña-vihāreṣu ca tasyā bodhisattva-nirnimittabhāvanāyāḥ pratilaṃbho veditavyaḥ. prathame animittavihāre samudāgamo dvitīye animitta-vihāre bodhisattvasya nirnimitta-bhāvanāyāḥ pariśuddhir veditavyā. pratisaṃvid-vihāre parame ca vihāre tasyā eva bodhisattva-nirnimitta-bhāvanāyāḥ phala-pratyanubhavanatā veditavyā.

4.4.廣明十二住
4.4.1.勝解行住
4.4.1.1.行、狀、相
問:勝解行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何狀何相?
[]勝解行住菩薩轉時,就是已經發無上菩提心修學佛法的這位菩薩,屬於勝解行住的程度。菩薩轉時,就在這裡用功的時候,我們應該要注意,他是怎麼樣的行?怎麼樣的狀?怎麼樣的相呢?
a)應知何行何狀何相者:行謂發趣。狀謂獲得。相謂等流。如下說言:諸行能入,說明為行。若正入時,說明為得。入已果利成辦圓證,說明等流。如是次第配釋應知。下皆準解。
a1)行謂發趣,就是他發心修學聖道,他的意願向無生法忍那裡,就是有意願要得無生法忍,這是意願,叫做發。趣是行動,要事實上努力的修學止觀,提高自己的程度。狀謂獲得,狀表示你成就,你原來這樣用功,後來你有成就叫做狀,表現出來的相貌。相謂等流,相是什麼意思?成就這樣的功德以後,他相續下去,叫做相。
a2)下文這麼講,諸行能入,你一直的修六波羅蜜行,能使令你向前進,得到一些功德,叫做行。若正入時,說明為得,原來想要得無生法忍,現在就是得無生法忍,這叫入,譬如說是煖、頂、忍、世第一,從煖到頂,從頂到忍,也有入的意思。入已果利成辦圓證,叫做等流。如是次第配釋行、狀、相,應該這樣了解,下皆準解。
adhimukti-caryā-vihāre vartamānasya bodhisattvasya ke ākārāḥ. kāni liṃgāni. kāni nimittāni bhavaṃti.

答:勝解行住菩薩轉時,思擇力勝;於諸菩薩所作加行,以分別慧數數思擇,方能修作。未能任性成辦所作。未得堅固相續無退菩薩勝修。如於勝修,於勝修果種種無礙勝解神通、解脫、等持、等至,亦未能得。未能超越五種怖畏。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趣畏、處眾怯畏。於所應作利有情事,策勵思惟,方能修作;未能任性哀愍愛念。或於一時於諸有情,由身語意發起邪行;或於一時於諸境界,發起貪著;或於一時,於資生具,現有慳吝。
[]1)狹小有缺
1.1)在正行
1-答:勝解行住這個菩薩,在用功的時候,怎麼修行呢?思擇力勝,內心裡面思惟觀察的力量很殊勝,按照佛所開示的法語,思惟我不可得,思惟法不可得,修我空觀、法空觀。勝解行菩薩,和諸菩薩對比來說,諸菩薩所作的努力的修行,他若做一件事的時候,要用他分別的智慧,一次又一次思惟觀察,才能做件事。譬如說修布施波羅蜜,他要經過一個時期的觀察思惟。受戒,戒要怎麼開、遮、持、犯?他要經過一翻的學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是以分別慧數數思擇,方能修作,如果不思惟觀察,事情做不好。
2-他若是計劃做一件事,不能夠無分別,任運的就把這件事做好,沒這個能力。這是未得自在。這一段文表示勝解行地菩薩,用功修行做什事情的時候不是很自在的,要謹慎的準備才可以。
3-未得堅固相續無退菩薩勝修。
a)未得堅固相續無退菩薩勝修者:所作決定,是名堅固。所作無缺,是名相續。隨所獲得無復退轉,是名無退。極歡喜住有此修相,故名勝修。勝解行住未能現前,故名未得。
a1)勝解行地的菩薩沒能成就堅固,也沒能夠有相續,也沒能無退,他沒有菩薩的勝修的功德。什麼是堅固?他做這件事是決定的,不可動搖的,若能這樣做,叫做堅固。所作無缺,叫相續,就是前一段的功德,後一段的功德是相續下來的,中間沒有缺失。隨他所獲得的功德就不會失掉,是名無退。初得無生法忍的極歡喜住菩薩,有這樣修行的相貌,就是有堅固、有相續、有無退的這種相貌,所以極歡喜住有這樣的勝修。勝解行住,這樣的勝修沒能現前,所以未得堅固、相續、無退菩薩勝修。
4-前邊對勝修這件事,勝解行住他沒成就。於勝修的所得果,就是種種的無礙,無障礙的境界,無礙的勝解。勝解,譬如說觀察,於所緣境修勝解的觀察的時候,不能無礙,初地菩薩不是這樣。或者說是辯才無礙也包括在內,或者是神通的境界,或者是八解脫的境界,等持等至亦未能得,就是四禪四空定,勝解行住沒有得。勝解行住的菩薩沒有種種無礙的勝解,沒有得神通,沒有得八解脫,沒有得四禪八定。
5-勝解行地的菩薩,沒能超越五種的怖畏,那五種呢?謂不活畏,現在沒有飯吃,就害怕,就是不活的恐怖。還有惡名畏,做什麼事情怕人家的謗毀,心裡害怕。還有死的怖畏,還有惡趣的三惡道的怖畏,還有處眾怖畏。現在說勝解行地的菩薩,這五種怖畏他沒能超越,他還有這個怖畏。
6-於所應作利有情的事情,要鞭策自己努力的思惟,觀察、準備才能修作。末能夠很自然的有慈悲心愛念眾生,做這些事情。或者一個時候,這位勝解行的菩薩,對於所教化的有情,由身語意發起邪行,做錯誤的事情。這一個時候對於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這些境界,有貪著心。對於生存所需的衣服飲食這些資生具,表現出來有點慳吝,捨不得。
adhimukti-caryā-vihāre vartamāno bodhisattvaḥ pratisaṃkhyāna-baliko bhavati. bodhisattva-kṛtya-prayogeṣu pratisaṃkhyāya prajñayā prayujyate. no tu prakṛtyā tan- mayatayā. dṛḍhāyāḥ avivartyāyāḥ bodhisattva-bhāvanāyāḥ alābhī bhavati. yathā bhāvanāyā evaṃ bhāvanā-phalasya vividhānāṃ pratisaṃvid-abhijñā-vimokṣa- samādhi-samāpattīnāṃ. paṃca ca bhayāny asamatikrāṃto bhavati. ajīvikā-bhayam aśloka-bhayaṃ maraṇa-bhayaṃ durgati-bhayaṃ parṣac-chāradya-bhayaṃ ca. pratisaṃkhyāya ca sattvārtheṣu prayujyate. na prakṛty-anukaṃpā-prematayā. ekadā ca sattveṣu mithyāpi pratipadyate kāyena vācā manasā. ekadā viṣaye 'dhyavasito bhavati. ekadā āgṛhīta-pariṣkāratāyām api saṃdṛśyate.

信他諸佛菩薩而行,未能自內了知真實。謂於如來、或法、或僧、或真實義、或有情事、或佛菩薩神通威力、或因、或果、或應得義、或得方便、或於所行,皆隨他信。成就狹小聞所成智、思所成智,而非無量。又即於此,或時忘失、有忘失法。成就菩薩苦遲通行。
[]1.2)在意樂
1-他若做這件事,是相信佛菩薩的法語,去做這件事,他不能在自己內心裡面知道這件事,確實是這樣,沒有法無我的智慧。他自己心裡面,沒能夠通達勝義諦,所以要信他諸佛菩薩而行。他對於三寶的真實功德也不了知。或真實義,就是法無我性,就是真如,也沒能證悟。或有情事,眾生的事情就是惑、業、苦,也不真實明了。或佛菩薩神通的威力,就是聖威力。或因,就是一切法,由因緣生,前面的文說有十種因,就是:隨說因、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因、定別因、同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一共有十因。或果,就是:異熟果、等流果、離繫果、士夫果、增上果。或應得義,就是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義。或得方便,得無上菩提的前方便,就是六波羅蜜。或於所行,或於自己內心所行的境界。前面列舉的這麼多,都是隨順佛語,相信佛語的這樣解釋,不是自己證悟大智慧,通達這件事。這位勝解行地菩薩,成就狹小的聞所成智,沒能證悟第一義諦,心有所得時候,境界都是狹小。狹小指什麼說的呢?就是聞所成智和思所成智,而非無量,並不是特別廣大的第一義諦境界。勝解行地菩薩,有聞所成智,思所成智,由這兩種智慧也通達多少道理,但是又即於此,他所聞所思的事情,有的時候,就忘掉,念力不圓滿,有忘失法,就是忘掉。他也不是一無所成,他也有多少成就,成就是屬於什麼呢?是菩薩的苦遲通行。苦什麼意思呢?就是沒得到色界四禪,雖然他也用功修行,沒能成就色界四禪,所以他的覺受是屬於苦。遲就是遲鈍,遲鈍就是根性鈍,在利鈍的根性上看,他是鈍根人,所以是遲鈍,運轉的緩慢,就是沒能夠成就色界四禪。這樣的用功修行、修學聖道,聖道就是通行,能通到涅槃那裡,他是成就。
śraddhā-gāmī ca bhavati pareṣāṃ buddha-bodhisattvānāṃ. no tu pratyātmaṃ tattva-jño bhavati yad uta tathāgataṃ vā ārabhya dharmaṃ vā saṃgheṃ vā tattvārthaṃ vā buddha-bodhisattva-prabhāvaṃ vā hetuṃ vā phalaṃ vā prāptavyaṃ vā arthaṃ prāpyopāyaṃ vā gocaraṃ vā. parīttena ca śrutameya-cintāmayena jñānena samanvāgato bhavati nāpramāṇena. tad api cāsyaikadā saṃpramuṣyate. saṃpramoṣa-dharmo ca bhavati. duḥkhayā ca dhandhābhijñayā bodhisatva-pratipadā samanvāgato bhavati.

於大菩提,無猛利樂欲,無熾然精進,無有甚深牢固淨信。
[]2-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無上正等正覺,沒有猛利的樂欲。樂欲,就是願,不是那麼勇猛,但是也不是沒有願,只是願不猛利就是。無熾然精進,精進是屬於行,前一句是願,這一句是行。他的用功修行,沒有熾然精進,不是特別的勇猛,也用功修行,但不是特別的精進。無有甚深牢固淨信,牢固就是堅固,甚深的牢固,就是通達第一義諦的淨信,就是甚深牢固淨信,他沒有通達第一義諦,所以沒有這樣的信心。
a)於大菩提無猛利樂欲等者:〈成熟品〉說:若時菩薩住中品成熟,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此盡第二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覺品善法已得相應、即於此中性淳厚故,極猛盛故,能有上品廣大果故,大勝利故,名為熾然。不轉還故,不退墮故。常勝進故,名為無動。今勝解行住菩薩住下品成熟,唯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由是說無猛利樂欲,熾然精進。有轉還故,有退墮故,非為無動,由是說無甚深牢固淨信。
a1)〈成熟品〉說,若這個時候,這位菩薩修行的境界,是屬於中品成熟的程度,安住在中品程度的時候,在佛法的功德,所成熟的,那個時候,就有中等的欲樂,就是於大菩提,無猛利樂欲。他有中品的欲樂,中品的加行,中品的願,中品的行,中品,究竟是什麼程度呢?此盡第二無數劫邊際,從發無上菩提心,解勝行地開始,到得無上菩提,一共有三大阿僧衹劫,三無數劫,現在這裡說中品,就是第二無數劫。第一無數劫,那就是下品,就是軟品。第二無數劫就從初歡喜地開始計算,直到第七地,這都是第二無數劫的邊際,在這個時候,就是已經見第一義諦的人。
a2)第二無數劫邊際的菩薩,滿了第二無數劫的時候,願、行相貌是中品的,中品的又是什麼樣呢?熾然無動覺品善法已得相應。熾然,就是勇猛,他修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的時候,是非常勇猛的。無動,就是不退轉,只有向前進而不會向後退的。無動的覺品善法,這位菩薩已經相應。
a3)即於此中性淳厚故,就是在第二無數劫裡邊,他已經見第一義,他的心非常的淳厚。淳厚是什麼事情呢?就是他的慈悲心非常強,無論遇見什麼境界,他的慈悲心先動,就是對前面的人有慈悲心,不管前面的人怎麼惡。就是慈悲,很忠厚,就是慈悲中也是有智慧的,因為這是見法性的人。
a4)極猛盛故,大悲心發動的六波羅蜜,特別的勇猛、特別殊勝。能有上品廣大果故,他修六波羅蜜,修六波羅蜜是有為法,是有因果的,他在世、出世間上有上品的廣大果。如果在世間上說,他有大富貴的境界,因為常常的修布施波羅蜜,他就是有很多的財富。有戒波羅蜜,他的身體很高貴。還有忍波羅蜜就是他不是一個孤獨的人,他會有很大、很尊貴身份的朋友,他自己很尊貴,他的朋友也很尊貴,有大朋黨、有大眷屬,所以這是上品的廣大果故。精進,就是如意的大果報是不斷絕的,一個果報一個果報,無窮無盡的這些如意的果報,是精進波羅蜜的果。禪定,他的身體是不可以損壞的,沒有人能傷害他的身體的。般若上品的廣大果,就是諸根猛利,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和一般人不一樣,特別猛利,多諸喜悅的事情。於大人眾中得自在,他有上品廣大的果報。這位菩薩是見第一義的菩薩,他有這種境界。大勝利故,就是有廣大的神通,有神變的威力,名為熾然。無動是什麼意思?不轉還故,他不會向後退,又回到初發心的境界。不退墮故,他現在成就的功德,不會退失的。常勝進故,他是向前進的。
a5)現在這一大段文主要是介紹勝解行住菩薩的境界,這位菩薩是安住在下品成熟,就是沒得聖道,還在資糧位、加行位這個時候。唯有下品欲樂,他發無上菩提心這個願是下品的。下品的加行,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是下品的一種境界。由是說無猛利樂欲,所以說於大菩提無猛利樂欲,沒有熾然精進。有轉還故,勝解行地菩薩有退還的事情,有轉還,有退墮的事情。沒有無動的功德,由是說無甚深牢固淨信。看這個文的意思,只有說他有聞慧和思慧,還沒說他有修慧,沒有成就修慧這麼個境界,應該是外凡的境界,還沒到煖、頂、忍;煖、頂、忍應該是有修慧的人。
na ca tīvra-cchando bhavati mahā-bodhau. nottapta-vīryaḥ. na gaṃbhīra-susaṃniviṣṭa-prasādaḥ.

於其三處有忘失念。一、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忘失正念。二、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於所受所持諸法,久作久說,或於一時有所忘失。於是三處有忘失念。
[]3-前面是辨出來勝解行地菩薩,只有聞、思慧沒有修慧的這位菩薩,就是這樣的相貌。下面第隨難釋,這位勝解行菩薩在三個地方有忘失念,就是記不住,念失掉了。那三處呢?
一、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就是這位菩薩所遭遇到的境界,有的境界是可意的,有的境界是不可意的,可意不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裡邊。或者一個時候,他不能向第一義理會,就是有所得,有所執著。其心顛倒,不與第一義相應,就是迷惑,忘失正念,正念也失掉。
二、於受生彼彼身中,就是這個生命結束,或者,又來人間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或者是生到天上。彼彼身中既受生已,既然得到一個新生命以後,忘失前生,前生怎麼回事不知道。
三、於所受所持諸法,於所受,所學習的佛法。所持,憶持不忘的佛法,這些事情裡面。久作,長時期這樣做的事情,也常常這樣講說,應該是不會忘,或於一時有所忘失,到這個時候就忘,想不起來。在這三個地方,勝解行菩薩有忘失念,沒有修慧的人,也就是有這個問題。
triṣu ca sthāneṣu muṣi a-smṛtir bhavati. viṣayeṣu manāpāmanāpeṣu rūpa-śabda-gandha-rasa- spraṣṭavya-dharmeṣv ekadā viparyasta-cittatāyāḥ. upapattau tatra-tatrātmabhāvāntare pratyājātasya pūrvakātma-bhāva-vismaraṇāt. uddiṣṭānām udgṛhītāṇāṃ dharmāṇāṃ cira-kṛta-cira-bhāṣitasya caikadā vismaraṇāt. evam eṣu triṣu sthāneṣu muṣita-smṛtir bhavati.

或於一時具足聰慧,於其諸法能受能持;於其義理堪能悟入;或於一時則不如是。或於一時具足憶念;或於一時成忘念類。於諸有情未能了知如實調伏善巧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為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故不如實知,或時虛棄、或不虛棄;如闇中射,或中不中。隨欲成故。
[]2)所作不定
1-或於一時具足聰慧,他的耳朵很聰,他的第六意識很有智慧,怎麼知道呢?對於所學習的佛法,或者是世間善法,他能夠領受,心裡面也能憶持。對於那件事的道理,他能夠理解,所以就是有聰慧。或者一時,這個時候就是不能,就是又笨了。
2-或者一個時候能具足憶念,他所學習的他能憶念,不忘失。一個時候,就記不住,和記憶不好的人是一類。
3-於諸有情未能了知如實調伏善巧方便,就是調伏有情的善巧方便,這位菩薩不能知道,還不是太明白。這是對有情說,教化眾生說。
4-於自佛法,就是自己這方面,在佛法裡面修行的事情,他也是有所不知道。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自己怎麼引發自己的聖道,也不太明白。如實引發,很恰當的引發聖道的善巧方便。
5-為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他有聞所成慧,也有思所成慧,也為他人講說佛法,但是講說的程度,就是為人教授他的善法,教誡不要作惡事,對於這樣為人說法的時候,要勉勵而行,要努力的這件事才能做得來。因為他的智慧很勉強,對於所應該怎麼樣教授眾生,怎麼樣教化眾生,不是真實的明白。
6-或時虛棄、或不虛棄,為人說法的時候,或者這個時候就是白說,對方一點利益不能得到。或者有的時候聽眾也得到利益的。就是像黑暗中向目的地方,射箭,或者是中上,或者是沒有中上,所以這個事是靠不住的事情。因為有聞慧、有思慧的這位勝解行菩薩,他的心還不清淨,沒得到禪定,還沒能離欲,所以隨欲成故,他心裡面有欲,心不清淨,所以自己用功修行也馬馬虎虎的,為眾生說法也是靠不住。
a)隨欲成故者:由彼意樂未清淨故,致有斯失應知。
a1)由彼意樂未清淨故,他內心第六識,他的意願還不是很清淨,所以使令他有這些過失,有這些缺失。
ekadā ca medhāvī bhavati dharmāṇām udgrahaṇādhāraṇārtha-praveśa-samarthaḥ. ekadā na tathā. ekadā smṛtimāṃ bhavati. ekadā muṣita-smṛti-jātīyaḥ. na ca sattvānāṃ yathāvad vinayopāyābhijño bhavati. nāpy ātmano buddhadharmābhinirhāropāyābhijñaḥ. haṭhena ca pareṣāṃ dharmaṃ deśayati. avavādānuśāsanīṃ vā pravartayati. sā cāsya haṭhena pravartitā na yathābhūtam ājñāya. ekadā vandhyā bhavati. ekadā cavandhyā. rātri-kṣiptānām iva śarāṇāṃ yadṛcchā-siddhitām upādāya.

或於一時於大菩提雖已發心;而復退捨。或於一時棄捨菩薩先所受學淨戒律儀,不能受學。或於一時雖勤修習利有情事;而於中間生厭倦故,復還棄捨利有情事。由意樂故,欲令自樂;由思擇故,欲令他樂。
[]3)所得有退
1-或這位勝解行菩薩,一時於大菩提雖然已經發心、發願,願得無上菩提,有的時候大菩提心又退掉。
2-或者這個時候,他懈怠就棄捨菩薩先所受學的淨戒律儀,就棄捨他的菩薩戒,前面菩提心退了,當然戒也就是退了。這個時候,道心沒有力量,就不能受學菩薩戒,也就不能行菩薩道。
3-或一個時候,他也精勤的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但是行菩薩道的中間的時候,心裡就厭倦。眾生特別的讚歎這位菩薩也受不了,若毀辱這位菩薩,也受不了,若不修止觀就是這樣。復還棄捨利有情事,又棄捨這件事。由意樂故,因為他內心裡面,終究是發過菩提心,心裡面還想要得聖道,所以欲令自樂,還想到自己,我不要度眾生,那麼辛苦,我自己安樂住,修學聖道。由思擇故,有的時候感覺眾生難度,眾生也是很苦惱,想一想還是度眾生,所以欲令他樂,又發心度眾生。
ekadā ca cittam apy utpāditaṃ mahā-bodhād utsṛjati. ekadā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ān nivartate notsahate vā. ekadā sattvārtha-kriyā-prayukto 'pi khedam aṃtarā kṛtvā tasmāt sattvārtha-kriyā-prayogāt pratinivartate. āśayataś cātmanaḥ sukha-kāmo bhavati. pratisaṃkhyāya ca para-sukha-kāmaḥ.

於諸菩薩所有違犯,多分遍知;非數遍知,無餘永斷。由於毀犯數現行故。
[]4-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自己修學聖道,教化眾生這些事情,有的時候有所違犯,犯了菩薩戒。多數是明知道這件事是做錯,是知道的,因為他學習過,所以做錯了知道。但不是說每一次都遍知,都是明白的,有的時候迷迷糊糊也就犯菩薩戒。無餘永斷,就是全部的知道這件事,這樣做不對,就不做,叫無餘永斷,但他不是數遍知,無餘永斷。怎麼知道非數遍知,無餘永斷呢?由於他毀犯,不是犯一次,數數的犯戒,所以有時候他心裡就不想這件事。
bodhisattva-skhaliteṣu ca parijña-bahulo bhavati no tu parijñāya-parijñāyāśeṣa-prahāṇavān punaḥ-punaḥ skhalitādhyācāratayā.

或於一時於菩薩藏法毘奈耶,他所引奪。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其心搖動猶豫疑惑。
[]5-或者一個時候,於菩薩藏就是大乘佛法的法與律。他所引奪,為煩惱作主,他的智慧不能作主,他就不學習。或者一個時候,聞善知識講說甚深的廣大法教,也就是語言文字的甚深廣大的佛法,他聽聞這個佛法以後,他心裡有點害怕。就是他佛法的通達也不太及格,又不修止觀,煩惱又是重,所以心裡面有點感覺,這件事我辦不到,而生驚怖。聽見這個法心裡不安、搖動。猶豫疑惑,心裡面想:是這樣子嗎?我能辦得到嗎?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對於世間的塵勞又不能無所得,所以猶豫疑惑。
ekadā neyaś ca bhavati asmāt bodhisattva-piṭaka-dharma-vinayāt. ekadā gaṃbhīrām udārāṃ dharma-deśanāṃ śrutvā uttrasyati. bhavati cāsya cetaso vikaṃpitatvaṃ vimatiḥ saṃdehaś ca.

於諸有情,遠離一切現行大悲。於諸有情少分現前利益安樂未能廣大,未能無量。
[]6-在生死裡流轉,受種種苦的有情,這位菩薩面對這個苦惱的有情,不能在一切時處現出來大悲心。於少分的有情,他的大悲心、他的同情心才能顯現出來,利益安樂眾生。他的心不能夠廣大,也不能無量,譬如沒有冤親的差別,也沒有貧富的差別,他就是不能廣大,他沒能夠與第一義相應,就是未能無量。
sarveṇa ca sarvaṃ mahā-karuṇā-samudācāra-vivarjito bhavati sattveṣu. alpena ca hita-sukhopasaṃhāreṇa sattveṣu pratyupasthito bhavati. na vipulenāprameyeṇa ca.

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學中,未能普學。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諸相,未皆成就。於如上說一切圓滿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於如上說菩薩意樂,猶未清淨。
[]4)前邊是顯修得,這位勝解行菩薩是這樣境界,現在再說明他對佛法的學習,是怎麼情形。
1-於如上面說的一切圓滿的菩薩學中,就是上面如是學那一大科,他未能普遍的學習。
2-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諸相,就是前面說到菩薩要哀愍、要愛語、要勇猛、要舒手惠施、要能解甚深義理的密意,這些事情他都不圓滿,都沒能夠成就。
3-於如上說一切圓滿二分菩薩正加行中,前面說菩薩有善修事業,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那一段文,有四件事要做,就是:善修事業,和方便善巧,和饒益於他,和無倒的迴向,這就是正加行中,他沒能夠全面的顯現出來,都是辦不到。
4-於如上說菩薩意樂,像上面說的十五種意樂,七種憐愍,這位菩薩也沒能清淨。
na sarvāsu paripūrṇāsu yathā-nirdiṣṭāsu bodhisattva-śikṣāsu śikṣate. na ca sarvaiḥ paripūrṇair yathā-nirdiṣṭair bodhisattva-liṃgaiḥ samanvāgato bhavati. na ca sarveṣu yathā-nirdiṣṭeṣu bodhisattva-pakṣa-prayogeṣu paripūrṇeṣu saṃdṛśyate.

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自謂為遠。未於涅槃增上意樂,安立深固。如於生死長時流轉,於其熾然無動妙善菩提分法,未能成就。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勝解行住菩薩轉時諸行狀相。
[]5-這位勝解行菩薩,就是聞、思智慧,他對於無上正等菩提,自己認為,要很遙遠的才能夠得成就的。無上菩提主要是指智慧,涅槃是指斷除煩惱的第一義諦。未於涅槃的增上的意樂,就是強大的意願想要得涅槃。安立深固,安立就是栽培,沒能栽培到很深固的程度,對於涅槃的增上意樂栽培的也不理想。深固是什麼意思?就像這個眾生,在生死裡流轉,無量劫來就生死流轉,可見煩惱和業力是很堅固的、很深固的,若是現在反過來,想要得大涅槃,也要有深固的意願才可以。這位勝解行地菩薩,對於熾然無動妙善菩提分法,都沒能夠成就。
6-前面說的各式各樣的這位菩薩的相貌,行類相狀,就叫做勝解行住菩薩轉時諸行狀相。轉就是活動,就是他這麼一個程度的活動。
a)如於生死長時流轉等者:由彼菩薩猶往惡趣,是故說言長時流轉。如是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未相應。如〈成熟品〉說。此應準知。
a1)由彼菩薩猶往惡趣,這位菩薩還沒到煖、頂、忍、世第一,還沒有修慧,只是有聞慧、思慧,所以他還可能到三惡道,是故說言長時流轉。如是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當知一切皆未相應,這句話如〈成熟品〉的解釋。此應準知。
dūre cānuttarāyāḥ samyaksambodher ātmānaṃ pratyeti. na ca tathā nirvāṇe 'syādhyāśayaḥ saṃniviṣṭo bhavati. yathā saṃsāra-saṃsṛtau. uttaptair acalaiś ca kuśalair bodhi-pakṣyair dharmair asamanvāgato bhavati. itīmāny evaṃbhāgīyāni liṃgāni nimittānīme ākārā adhimukti-caryā-vihāre vartamānasya bodhisattvasya veditavyāḥ. adhimukti-caryā-vihāre mṛdvyāṃ kṣāṃtyāṃ vartamānasya bodhisattvasyaiṣāṃ yathā-nirdiṣṭānām ākāra-liṃga-nimittānām

4.4.1.2.辨差別
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上品;中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中品;上忍轉時,如上所說當知下品,其性微薄。
[]1)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
1-下忍轉時是什麼呢?還沒到煖位以前,若是從大乘佛法不共於小乘佛法的名相來說,就是十信位,十信是外凡,十住、十行、十迴向是內凡。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在下忍這個時候,就是十信位,或者說在煖位之前,還沒到煖位以前的時候,前文所說的勝解行菩薩的相貌。當知上品的,就是這些不莊嚴的事情他是及格。
2-中忍轉時,中忍按小乘的名字說,就是煖、頂位,這個時候如上所說的諸行狀相,當知是中品。
3-上忍轉時,按小乘來說,就是忍位和世第一位。這個時候,前面說那個諸行狀相是下品的,他心裡面那些不理想的境界,微薄的,小小的,不是那麼多。
adhimātratā veditavyā. madhyāyāṃ kṣāntau vartamānasya madhyatā veditavyā. adhimātrāyāṃ kṣāntau vartamānasya bodhisattvasyaiṣām ākāra-liṃga-nimittānāṃ mṛdutā tanutvaṃ veditavyaṃ.

即於如是上忍轉時,於上所說諸行狀相,漸次能令無餘永斷;從此無間,當知菩薩入極喜住。
[]2)就是這位菩薩,在上忍修行的時候,上面說的這些不及格的事情,他繼續的修止觀,所以漸漸的就能令那些不及格的事情,完全的滅除,沒有剩餘,消除以後,是永久的消除,不會再有。
1-從此無間,就是從漸次能令無餘永斷這個基礎上,從這裡,不間斷,中間沒有間隔,當知菩薩入極喜住,是一剎那間就到初歡喜地,就是得入聖道。就是忍和世第一,再向前一剎那,就是到初歡喜地。
adhimātrāyām eva kṣāntau vartamānasyaiṣāṃ cākāra-liṃga-nimittānām aśeṣa-prahāṇam anantaraṃ ca pramudita-vihāra-praveśo bodhisattvasya veditavyaḥ

由得方便極喜住中,勝解行住所說諸法,皆無所有;與彼相違所有一切白品諸法,皆悉顯現。由諸菩薩成就此故,轉得名為淨勝意樂。
[]2-由這位世第一的勝解行菩薩,得到止觀的方便,就到了極喜住,就得無生法忍,見第一義。見第一義諦的時候,也就是極喜住中的時候。前面勝解行住所說的那些不及格的事情,這時候都沒有。極喜住的這位菩薩,與彼勝解行地也是相違,所有一切白品諸法,就是他的無漏的戒定慧,這一部份都是白品,都顯現,都出現。由這麼多的菩薩努力的精進,就是成就極喜住,以前叫勝解行,現在得一個新的名稱,叫做淨勝意樂,內心清淨,見第一義,所以內心清淨。
pratilaṃbha-yogena. tasyāsya pramudita-vihāra-vihāriṇa ete sarva-dharmāḥ sarveṇa sarvaṃ na bhavaṃti. ye adhimukti-caryā-vihāra-vihāriṇa ākhyātāḥ. etad-viparyayeṇa ca sarve śukla-pakṣyā dharmḥ saṃvidyaṃte. yair ayaṃ samanvāgato bodhisattvaḥ śuddhādhyāśaya ity ucyate.

勝解行住菩薩轉時,雖有少分軟中上品方便展轉清淨勝解,而未得名淨勝意樂。何以故?由此勝解,為彼多種諸隨煩惱染污而轉;極歡喜住菩薩住時,一切勝解諸隨煩惱皆悉永斷,離隨煩惱,淨勝解轉。
[]3-勝解行住菩薩轉時,就是前面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沒得無生法忍,就是勝解行住的菩薩。轉時,就是在努力的時候。雖有少分軟中上品方便展轉清淨勝解,他也不是完全都是不及格,也有清淨的勝解的,但是那個清淨勝解是少分,不是很多。分三個階段,軟品的清淨勝解,和中品的,和上品的清淨勝解,分這麼三品,這三品都名之為少分。方便展轉,他就所學習的佛法中,常常的努力的用功修行。清淨勝解,還有清淨的智慧的,雖然有清淨勝解,但不可以稱之為淨勝意樂,他還沒能斷惑證真。
4-什麼原因呢?由於這位勝解行菩薩,他有少分的清淨勝解。這個勝解,為彼多種的諸隨煩惱,這個隨,在這裡或者說是纏縛他,這個煩惱隨逐他,不捨離,纏縛他。他那個清淨勝解,為煩惱所染污,所以就不名為淨勝意樂。
a)為彼多種諸隨煩惱染汙而轉者:〈種性品〉說:有四隨煩惱與白法相違。是名多種諸隨煩惱。若具不具為所染污,名染污轉。四隨煩惱如彼條列應知。
a1)〈種性品〉說,有四種隨煩惱和他的聞、思的智慧,和修止觀的事情,是相違反的,是名多種諸隨煩惱。這四種煩惱,也可能完全都有,也可能不具足,總而言之他是染污的煩惱,他本身的聞思的止觀的智慧,被煩惱所染污,叫做染污轉。
a2)四種隨煩惱,是那四種呢?如彼〈種性品〉,條列出來的應知。
第一個是放逸者,由先串習諸煩惱故,性成猛利,常時煩惱,是名第一隨煩惱性。這個放逸的隨煩惱,就是從無始劫來一直的有煩惱的出現,所以這個煩惱就變成猛利的煩惱,還是長時的煩惱。偶然的有猛利的煩惱出來,叫猛利煩惱。長時,就是時時有猛利煩惱。
a3)第二個是愚癡,就是不善巧者,依附惡友,是名第二隨煩惱性。就是這個人愚癡糊塗,沒有善巧的智慧,和惡人作朋友,常和惡人在一起活動,這也是個煩惱。
a4)又為尊長,夫主、王賊及怨敵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亂,是名第三隨煩惱性。就是這個人性格軟弱一點,他為他的尊長,困住他,他不能自由的活動;他為他夫主,丈夫來苦惱住他,困住他,他也不能夠隨意的學習佛法;或者是為他的太太困住了;或者是為王、為賊、怨敵所拘逼,所逼迫,所拘束,他不得自在,他的心很苦惱,是名叫第三隨煩惱。
a5)又資生具有匱乏者、顧戀身命,是名第四隨煩惱性。又資生具有匱乏者,或這個人的福報缺少一點,生活困難,就是常常的注意生活的事情,沒有時間學習佛法,第四隨煩惱。這是說這位勝解行住菩薩,他有少分的上、中、下品的方便輾轉的清淨勝解,這個勝解為這麼多的煩惱所染污,所以不能稱之為淨勝意樂。
5-現在菩薩用功修行達到極歡喜住的時候,一切的勝解,諸隨煩惱皆悉永斷,染污勝解的隨煩惱完全的消滅,他遠離隨煩惱的苦惱,他的淨勝解清淨的現行活動,所以就名為淨勝意樂。
kiṃ cāpy adhimukti-caryā-vihāre 'pi vartamānasya bodhisattvasya mṛdu-madhyādhimātra-yogenottarottarā śuddhir adhimokṣasyasti. na tv asāv adhyāśaya-śuddhir ity ucyate. tat kasya hetoḥ. tathā so 'dhimokṣa ebhir anekavidhair upakleśair upakliṣṭaḥ pravartate. pramudita-vihāra-sthitasya tu bodhisattvasya sarveṣām eṣām adhimokṣo pakleśānāṃ prahāṇān nirupakleśaḥ śuddho 'dhimokṣaḥ pravartate.

4.4.2.極歡喜住
問:極歡喜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何狀何相?
[]問:極歡喜住菩薩轉時,就是現前的時候,我們應該知道,極歡喜住這個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這個境界現前的時候,是何行何狀何相呢?
1-行就是發趣,就是他這樣努力的修行向前進,勝解行住菩薩有時候自己用功修行,成就自己的道業,有的時候也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現在極歡喜住菩薩也是,自己修行證道,也弘揚佛法度眾生,他若努力這樣用功,這叫做行。
2-狀就是做這件事做的很成功,或者是做失敗都叫狀,表現出來的相貌。現在這個聖人,是做的是成功的。
3-相,就是相續的這樣做,叫做相。
tatra pramudita-vihāre vartamānasya bodhisattvasya ke ākārāḥ kāni liṃgāni kāni nimittāni veditavyāni.

4.4.2.1.善決定願
答:若諸菩薩從勝解行住入極歡喜住,先於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弘願,未善通達菩提自性,未善通達菩提方便,多分隨順他緣而轉,不善決定。
[]1)答:若是這位菩薩從勝解行住,精進的用功向前進,就是證入到極歡喜住的時候。就是在極歡喜住以前,這位菩薩對於無上菩提是發弘大的意願,我要得無上菩提。那個時候,還不是極歡喜住,他是勝解行住。
1-他還沒斷煩惱,這個分別的煩惱矇蔽他,所以他未善就是不能夠,不能夠通達無上菩提的自性,無上菩提的自性就是斷煩惱障,斷除所知障,得根本智和後得智,這就是無上菩提的自性。
2-沒能夠通達無上菩提的前方便,就是六波羅蜜,他也不是太明白。這個勝解行地的菩薩,多數隨順佛菩薩善知識的教導去活動,他自己沒得到清淨無漏的大智慧,不能決定,就是沒有真實見第一義諦,這個智慧沒力量。
iha bodhisattvaḥ adhimukti-caryā-vihārāt pramudita-vihāram anupraviśaṃ pūrvakaṃ ca bodhisattva-praṇidhānam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āv asupratividdha-bodhy asupratividdha-bodhy-upāyaṃ yadhūyasā para-pratyaya-gāmy asuniścitaṃ

除捨彼故,發起六相,新善決定內證修性菩薩大願。
[]2)勝解行地有這麼多的不圓滿,那麼他就繼續努力,要除捨這個不圓滿,棄捨未善通達菩提自性,未善通達菩提方便,多分隨順他緣而轉不善決定。他要除捨這三種的不圓滿,這件事做成功,就發起六相,現出六種功德相。新善決定,新,以前沒有,現在得無生法忍,入極喜住的時候才出現,所以是新。善決定,就是善通達菩提自性,善通達菩提方便,多分隨順自意轉能善決定。內證修性,他內裡邊用功修行,當然是有修慧,見到第一義諦叫內證。見第一義諦的時候,在第一義諦裡邊,不但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也有修所成慧,在這個時候,進一步發無上菩提願。前面,在勝解行住的時候是世俗發心,就是現前的分別心發無上菩提心的,現在見到第一義諦,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叫內證修性菩薩大願,就是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新善決定,這是一相。內證修性是一相。菩薩大願是一相。
a)發起六相,新善決定內證修性菩薩大願者:於此住中,由證法性發菩提心,是名內證修性菩薩大願。初無漏生真實智攝,是名新善決定。齊此名為已入初地,非勝解行地攝故。《十地經論》說:此善決定有六種:一者、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相故,如經無雜故。二者、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如經不可見故。三者、勝善決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經廣大如法界故。四者、因善決定。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諸色,色不盡故,如經究竟如虛空故。二、常果因善決定。得涅槃道,如經盡未來際故。五者、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行,如經覆護一切眾生界故。六者、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經佛子是諸菩薩乃至入現在諸佛智地故。此說六相,如彼應釋。又復此中新善決定,當知即彼觀相善決定攝。內證修性,當知即彼真實善決定攝。菩薩大願當知即彼勝善決定攝。如所說義配釋可了。
a1)在這個極歡喜住裡邊,由於他斷除分別煩惱,分別我執、分別法執,他得到無分別智慧,證入第一義諦,這時候發大菩提心要廣度眾生。欲得無上菩提,叫發菩提心,但是也願廣度眾生,就是慈悲心。菩提心、慈悲心,但是欲度眾生而又無眾生可度,這是無我的智慧,就是通達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無眾生可度,這是無我的智慧。這樣有三心,菩提心、大悲心、無我的智慧,三心統一起來,名之為發菩提心,叫內證法性發菩提心。這樣是名內證修性菩薩大願。
a2)初無漏生真實智攝,是名新善決定。初無漏生,無漏的智慧,無漏的大悲願,是初開始出現的,就是初無漏生。這個是屬於真實智慧,不屬於世俗智慧,能見第一義諦的智慧是真實的智慧,屬於這一方面,叫做新善決定。這樣,就是不是一定要多分隨順他緣而轉。到此為止,就可以名之為證入初地,這就不屬於前面凡位的勝解行地。
a3)這個新善決定,在《十地經論》上說有六種不同,那六種呢?
第一個是觀相善決定,什麼意思呢?真如觀一味相故,觀察色、受、想、行、識是不可得的,就是真如,真如觀;真如觀是無差別的,所以叫做一味,不是有差別的味道。如經無雜故,《十地經》上說無雜,若雜就是多味,現在真如觀是一味相,所以叫做無雜,這就叫做觀相善決定。觀這個相是無差別相,這是真如觀,這是一個決定。
a4)第二是真實善決定,這個善是真實善,不是世間有所得的善,是出世間無所得的智慧,是真實善。決定有不退轉的意思,若是停留在聞、思的智慧的階段,所成就的功德都靠不住,若努力還可能保持,懈怠就沒有,都是不決定。若是得無生法忍以後,成就的功德是決定的,它不失掉,所以叫做決定。真實善,還有一個不真實善,就是有所得的善法,真實善就是無所得的智慧的善法。這個善法,不是世間的那個有所得的境界,它是出世間故,它超越世間,心裡若有所得,就不能超越世間,要無所得才能超越世間的。如經叫做不可見故,不可見就是無所得。
a5)三者、勝善決定,這個殊勝的善法,成就以後不失掉。大法界,就是真如。這個善法現前,就是一切佛的根本,一切佛能夠成佛,就是見到大法界才成佛,所以叫做根本,如經廣大如法界故。
a6)四者、因善決定。有二種:
一、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可愛的果報是無常的,這個果報的因你成就。是因如虛空,你有這樣因,就是六波羅蜜,你行布施波羅蜜,布施波羅蜜無所得,乃至般若波羅蜜無所得,所以說是如虛空。依是生諸色,你依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生出來色,就是大果報的境界。色不盡故,色是無窮無盡的,如經究竟如虛空故。聖人做諸功德的時候,他是迴向第一義諦,所以如虛空。凡夫做一點功德的時候有執著,就是我、我所。這個就是行六波羅蜜,能夠得的殊勝的福報的境界,這是無常愛果因善決定。
二、常果因善決定,這個可愛果是常,它也是由因得來的,也是決定。這是得涅槃道,這是三三昧,這樣無漏的境界,他是得涅槃的道,涅槃是滅諦,三三昧屬於道諦,由道諦得涅槃。如經盡未來際故,得涅槃以後,永久不可破壞。
a7)第五個是大善決定,這是一個廣大的善法,是什麼呢?隨順第一義諦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如經覆護一切眾生界故,覆護就是慈悲,慈悲一切眾生界故,利益眾生的善法。
a8)六者、不怯弱善決定,這個善,不怯弱,沒有怯弱的事情,什麼呢?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就是這位菩薩所成就的智慧,契入一切諸佛的智地,一切諸佛的智慧,見第一義叫做地。能見第一義的智慧,這是圓滿的智慧,這位菩薩成就的智慧,契入到一切諸佛智,與諸佛智是無差別的,所以是不怯弱故,這樣就沒有怯弱的這個分別。如經佛子是諸菩薩乃至入十方現在諸佛的智地。
a9)這是說六種相,如彼《十地經論》解釋。新善決定這句話,就是六種相裡面的觀相善決定攝。內證修性,當知即彼真實善決定攝。菩薩大願,當知即彼勝善決定攝,用它那個義來配釋這三句話。
prahāyānyad abhinavaṃ ṣaḍbhir ākāraiḥ suviniścitaṃ pratyātmaṃ bhāvanāmayaṃ bodhisattva-praṇidhānam

超過一切餘白淨願,無等、不共。果是世間,超過一切世間境界;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雖一剎那生起此願,法性自爾能得菩薩無量白法可愛之果。
[]3)初極喜住這個菩薩,有很多的大願,這個願是超過一切餘白淨願,超過其他的清淨的意願,這個願是無等,其他的願不能和它相等,他是不共的,是特殊的一種願,這個究竟是什麼呢?
1-超過餘白淨願的這個願,所得的果是屬於世間的,就是六波羅蜜所得果,但是它超過一切世間境界。六波羅蜜所得果,也就是因為他的願,六波羅得如是果,這個是超過一切世間境界,一切世間,表示是有所得的,它是無所得,所以超過一切世間境界,但是也還是世間,就是大富貴的境界,大福德的境界,大智慧的境界,這也是世間法。
2-這些白淨願,超過一切餘白淨願所得的無等不共的這個世間的微妙的境界,是隨順菩薩的大悲心,來救護一切有情苦故,有這樣的作用。聲聞獨覺沒有這個大悲願,所以菩薩這個願所得的果,超過一切聲聞獨覺。
3-在菩薩的無分別住的心裡面,建立這個願的時候,就是一剎那間就生起此願。
4-法性自爾,法性自然,修布施波羅蜜多,就能得大財富,自然是這樣;你能有無所得智慧,能持戒清淨,自然戒波羅蜜,就會得到高貴的身體,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無所得的智慧來修這麼多的功德,雖然是一剎那間此願,六波羅蜜的法性,自然是能得菩薩無量白法可愛之果。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用無所得智慧,做種種功德,自然得到很多的果報。雖然是觀一切法空,但是也還能得果報,所以法性自爾,就是若作善得善報,作惡得惡報,法性自然是這樣,菩薩修這種功德,自然有這種作用,也自然能得菩薩無量白法可愛之果。
a)超過一切餘白淨願等者:為利他故,不捨生死,不染生死,修行六種波羅密多正行,是名一切餘白淨願。望證法性發心,名為餘故。餘白淨願感可愛果,雖是世間而非一切世間境界,由無染污一切世間不可見故;即依此義,釋名無等。常處生死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即依此義。釋名不共。今此證法性發心、雖一剎那生起法爾能得無量可愛之果,以此發心,普能攝受餘白淨願;即依此義,釋名超過。由此義顯,因善決定中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及大善決定應知。
a1)菩薩有大悲心,要利益一切眾生故,就不能棄捨生死,也就是不能棄捨色、受、想、行、識的這個身體的果報;棄捨,就無色、受、想、行、識,這個時候你和眾生沒有辦法連繫,眾生想要見你很困難,想要聽你說話也很困難,就不能聯絡。所以為利他故,不捨生死,不能棄捨色、受、想、行、識。若有色、受、想、行、識就和眾生在一起住,在眾生的世界;眾生的這些色、聲、香、觸、法的境界是染污的,你和眾生在一起,你受染污了吧?菩薩有大般若的智慧,生死不能染污他,不捨生死,還不染著生死,不捨生死是大慈悲,不染生死是大智慧。
a2)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正行,是名一切餘白淨願,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是名一切餘白淨願,但是超過一切餘白淨願,就是你有無所得智慧,是名一切餘白淨願。為什麼叫餘白淨願呢?就是對比那個證法性的發菩提心,所以就叫做餘,他是證到第一義諦,有般若的智慧,發這個菩提心,他修六波羅蜜的時候,都與證法性相應,所以超過餘白淨願。
a3)餘白淨願感可愛果,這個白淨願,做六波羅蜜,會得到一個可愛的果報。這個菩薩有無所得智慧修六波羅蜜的時候,六波羅蜜也是世間,而不是有所得的那種境界,和那個境界不同。由於這個證法性發心,有般若的智慧,就沒有世間法的染污。無所得的智慧,證法性發心,是不可見的,無所得的智慧,也是不能見聞覺知的事,離文字相的,也是離分別相的,依這個望證法性發心的意來解釋,叫做無等,超過一切餘白淨願,這叫做無等。
a4)這個菩薩常居住在生死的境界裡面,這樣才能夠救護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即依此義,釋名不共。極喜住這位菩薩,他是證法性發心,見第一義諦,雖一剎那間現起,時間很短促,但是現起它就不失掉。這樣這個心去行菩薩道,行六波羅蜜,能得可愛之果。證法性發心見第一義諦,也就是可愛之果。
a5)用這個證法性發心,他本身普遍的能攝受其餘的白淨願,就是我願意行六波羅蜜,行布施波羅蜜教化眾生,行戒波羅蜜、忍波羅蜜來利益眾生,都算餘白淨願。即依此義,叫做超過。就是你修六波羅蜜的時候,用無所得智慧,就是證法性發心修六波羅蜜的時候,就是顯示出來因善決定中,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他若做國王,到時候,國王也就沒有,做天上的王,時間到了也就結束,也都是無常的。所以因善決定中,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你常常修無所得智慧,就是涅槃的善法,就是大善決定。
utpādayati sarva-tad-anya-śukla-praṇidhāna-samatikrāntam atulyam asādhāraṇa-phalam. laukikaṃ ca tat sarva-loka-viṣaya-samatikrāntaṃ ca. sarva-sattva-duḥkha-paritrāṇānugatatvāt sarva-śrāvaka-pretyekabudhāsādhāraṇam. eka-kṣaṇa-mātram utpanne 'pi tasmin praṇidhāne dharma-prakṛtiḥ sā tādṛśī.

又此大願無變無盡自性得已,無異因緣令其退轉變異可得。
[]4)證法性發心這個大願,它不會變異的,也不會窮盡的。這樣的證法性發心這個大願,它這個體性你成就以後,沒有其他的因緣使令這個發心能夠退轉的,使令你這個發心變異的,沒有退轉和變異可得。
a)又此大願無變無盡等者:此中義顯因善決定中常果因善決定應知。依彼常果,說名無變無盡自性。由證此已得涅槃道,盡未來際願善決定,是故說言無異因緣,令其退轉變異可得。
a1)因善決定裡邊有二義,一個是無常愛果,一個是常果,有兩種: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第二個常果因善決定。現在這個地方說的話就指常住不壞的果,因善決定,應該知道。
a2)這個無變無盡的自性是指因善決定裡邊那個常果說的。由於這位菩薩如實地證悟以後,得不生不滅的理性。盡未來際願善決定,他這個願是盡未來際。是故說言無異因緣,令其退轉變異可得。
yā aprameya-śukla-dharmeṣṭa- phalā bhavati bodhisattvānāṃ. nirvikāraṃ ca tat praṇidhānam akṣayaṃ. nāsya pratilabdhasya kathaṃcitparyāyeṇa parihāṇir anyathā-bhāvo vā upalabhyate.

又是勝分,墮後邊際極大菩提。如此菩薩善決定願亦名發心。
[]5)又是勝分,勝是殊勝,這個勝分比無常果是殊勝。墮後邊故,墮是屬於,後邊就是究竟,它是屬於究竟的極大菩提。極大菩提和涅槃是一回事,偏於智慧這方面來說叫做菩提,偏於理性來說就是涅槃。這位極歡喜住菩薩善決定願,因為是安住在真如這裡,所以是善決定願,亦叫做發心,就是發無上菩提心,這是勝義菩提心。
a)又是勝分等者:此中義顯不怯弱善決定應知。能入一切諸佛智地,是故說言墮後邊際極大菩提。
a1)又是勝分等,就是最後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指這個說的。能入一切諸佛智地,諸佛智地就是真如,你成就這個涅槃的智慧,也契入諸佛智地的真如,諸佛智是指此佛的智慧,彼佛有彼佛的智慧,是各有各的智慧,但是諦的真如無差別,真如是無差別的,沒有界線的,是故說言墮後邊際極大菩提。
viśeṣa-bhāgīyaṃ tad aparāṃtakoṭī-patitaṃ. mahābodhi-niṣṭhaṃ tat. punar etat su-viniścitaṃ bodhisattva-praṇidhānaṃ cittotpāda ity ucyate.

4.4.2.2.四相發心
又即如是菩薩發心,略由四相應當了知。何等為四?一者、何相菩薩發心?二者、發心何所緣慮?三者、發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四者、發心有何勝利?由此四相,應當了知菩薩發心。
[]前面說的這位菩薩,他的勝義發心,就是證悟法性而發菩提心,這個發心。略由四相應當了知,有四個相貌你應該知道。何等為四?第一個是何相菩薩發心?就是這個菩薩發心是什麼相貌?二者、發心何所緣慮,這是所緣境。三者、發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它的相貌是什麼?是什麼樣的體?自性就是體性,就是什麼自性生起的。四者、發心有何殊勝的利益?。由這四個相貌,可以認識到菩薩證法性發心的相貌。
sa punar eṣa cittotpādo bodhisattvasya samāsataś caturbhir ākārair veditavyaḥ. katamaiḥ caturbhiḥ ādita eva tāvat kīdṛśan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tac cittam utpadyate. kiṃ cālaṃbyotpadyate. kīdṛśaṃ ca kiṃ lakṣaṇaṃ kenātmanā utpadyate. utpanne ca tasmiṃś citte ko 'nuśaṃso bhavati. ity ebhiś caturbhir ākaraiḥ sacittotpādo veditavyaḥ.

謂諸菩薩勝解行住,已善積集一切善根;於菩薩行已正超出。略說是相,菩薩發心。
[]1)很多的世俗發心的菩薩,不斷地努力,就進一步到勝解行住。到勝解行住的時候,他已經善巧地積集,就是修集很多的善法,很多的六波羅密的功德。他對於菩薩行,就是證悟法性以後發菩提心,這個時候叫菩薩行。他因為在勝解行住的時候,積集無量善根,對證悟法性的發心就相應。相應了,就是超出勝解行住,就是證悟初極喜住。簡略的說,這就是菩薩發心的相貌。主要就是,在勝解行住修集無量無邊的善根,而後證悟法性發菩提心。
a)一切善根等者:《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依何身生如是心?即此何相菩薩發心。彼說厚集善根為初,現大慈悲為後。十句差別中、初句是總,即此已善積集一切善根。餘句是別,即此於菩薩行已正超出。言超出者:謂能任性成辦所作,非如勝解行住以分別慧數數思擇方能修作故。
a1)《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以十句來說明這件事。依據什麼樣的身份才能夠證悟法性發菩提心呢?就是勝解行地的身份,即此何相菩薩發心,就是這一句。彼說就是指《十地經論》,上面說:厚集善根,一共是十句,第一句就是厚集善根,這是為初句,現大慈悲就是後句。這裡說謂諸菩薩勝解行住,已善積集一切善根;於菩薩行已正超出,簡單就是這幾句話。
a2)第一句就是厚集善根,這是總說的,即此已善積集一切善根,就是本論文上的這一句話,其他的句是分別說的。即此,即此於菩薩行已正超出這句話。已正超出怎麼講呢?謂能任性成辦所作,任是任運地,就是很自然地。性就是心,就是勝解行地的菩薩達到極歡喜住的時候,心很任運地,就成辦所做的事情。非如勝解行住以分別慧,數數地,一次又一次地思惟觀察,然後才能把這件事做成。到初極喜住以後,不那麼辛苦,很容易成就,所以叫做已正超出,就是超出勝解行住的境界,達到任運的境界,這個時候發心是這樣。
tatrādhimukti-caryā-vihāriṇāṃ sarvākāra-sūpacita-kuśala-mūlānāṃ samāsataḥ samyag bodhisattva-caryā-niryātān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tac cittaṃ utpadyate.

又諸菩薩緣當來世無倒速疾一切菩提資糧圓滿,一切菩薩利有情事圓滿,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諸佛所作事業圓滿。略說緣慮如是發心。
[]2)又諸菩薩緣當來世,緣就是觀察將來的時候,沒有顛倒,與真如相應就是不顛倒,你有所得、有所執著就是顛倒。但這個時候所成就的功德是速疾,而不是緩慢。成就什麼呢?一切菩提資糧圓滿,菩提是果,資糧就是因,無上菩提的因能夠速疾無倒地圓滿。
1-一切菩薩利有情事圓滿,這句話指利益眾生的事情,前面是自己用功修行的事情,一個自利,這一句是利他。
2-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這是果。前面無倒速疾一切菩提資糧圓滿,這是因圓滿,後來果也圓滿,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也圓滿。
a)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者:此說如來一切種妙智。謂於能引有義聚法、能引無義聚法,能引非有義非無義聚法,皆現等正覺故;如是三聚,名一切種。即於其中所有諸法,說明一切佛法應知。
a1)此說如來一切種妙智,一切種是指智慧,什麼叫做一切種的妙智呢?就是這位無上正等菩提者。謂於能引有義聚,有義就是有功德的,功德不是自然有的,要有因來引發它才出現的,就是在因能引有功德的聚法。能引無義聚法,眾生有很多的苦惱,就是無義聚,也是由因引發。能引非有義非無義聚法,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也不是功德,也不是過失的,屬於無記性。這樣把世間上一切有為法分成三類,三類裡邊,這位佛能以無分別的智慧能夠現等覺,能夠正覺。正覺是無分別境,等覺是有差別的。如是三聚,叫做一切種。這樣的一切佛法圓滿,也就和前邊一切種圓滿是相同的意思。
3-前面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是自利果,諸佛所作的利益眾生的事業圓滿,就是利他的果。略說緣慮如是發心,所謂緣慮就是分這四種不同。前兩句是因,後兩句是果;因也有自、有他,果也有自、有他。
a)諸佛所作事業圓滿者:《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為何義生如是心?即此略說緣慮如是發心一分所攝。彼說十句、為得佛智為初,乃至為得轉大法輪無畏為後。於中佛智者:謂無上智,知斷證修,故此佛智有九種業差別;為求彼故,生如是心乃至廣說。當知佛智,即此前說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九業差別,即此所說諸佛所作事業圓滿。
a1)《十地經論》上簡略地以十句來分別為何義生如是心。現在的《瑜伽師地論》的文,略說緣慮如是發心,就是這一部份,就攝四句話。十句第一句是得佛智慧這一句話為初,乃至為得轉大法輪無所畏為後,最後是這一句。
a2)於中佛智者謂無上智,佛的智慧是最高尚的,沒有智慧再高過它。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都是無上智的境界。故此佛智有九種業差別,九種不同。為求通達彼故生如是心,乃至廣說,主要就是要成就佛智慧。當知佛智,即此前說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九業差別,即此所說諸佛所作事業圓滿這一句話,沒有把那幾句話完全引來,只是這樣指一下。
āyatyāṃ samyag āśu sarva-bodhi-saṃbhāra-paripūriṃ sarva-bodhisattva-sattvārtha-kriyā-paripūrim anuttara-samyaksaṃbodhiṃ sarvākāra-buddha-dharma-paripūriṃ buddha-kārya-kriyā-paripūriṃ ca samāsataḥ ālaṃbanīkṛtya bodhisattvānāṃ cittam utpadyate.

又諸菩薩無倒速疾發起一切菩提資糧,隨順於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隨順廣大願心。
[]3)又諸菩薩沒有有所得的顛倒,而是速疾發起一切菩薩的一切菩提資糧,這件事是證悟法性發菩提心的時候是這樣,也就是初極喜地以後的境界。
1-隨順於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這和前文有相似的地方,前面一切菩提資糧是自己修行的因,隨順於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就是利益眾生的因。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這就是菩提的果。
2-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成佛的時候他是自己用功修行得無上菩提,而沒有教導他的老師,是自然的妙智,智慧自然是得無上菩提的。
3-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配第二句隨順於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隨順廣大願心,就是隨順這四句話有廣大的大悲的願力,大智慧的願力。
a)無倒速疾發起一切菩提資糧等者:此釋前說發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以何因生如是心?即此所顯。彼說十句以大悲為首,乃至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為後。由是當知大悲為首,即是發心生起自性;所餘諸句,皆其狀相。彼說智慧增上,即此無倒速疾發起一切菩提資糧。彼說方便善巧所攝,直心深心淳至如來力無量善決定眾生力智力,即此隨順於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彼說隨順自然智,即此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彼說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即此,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彼說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即此隨順廣大願心。
a1)發心從什麼體性現起的?《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以何因生如是心?即此所顯,就是這裡簡單地說,彼說十句以大悲為首,為開始是大悲心,乃至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為後,這是最後一句。證悟法性發菩提心,就是以大悲心為首,就是發大悲心,菩提心和大悲心還是有差別的。現在是以利益眾生為他的慈悲心,所以這是以大悲為首。即是發心生起自性,就是大悲為自性。所餘諸句,皆其狀相,都是大悲心的相貌。
a2)十句裡邊說智慧增上,智慧是特別殊勝的,就是這裡說的無倒速疾。無倒就是智慧,有無所得的智慧,速疾發起一切菩提資糧。
a3)彼說方便善巧所攝,在經論上的解釋,通於根本智,也通於後得智,無所得的智慧也可以稱之為善巧,度化眾生的時候需要各式各樣的方便善巧,那是後得智。直心,無分別心。深心就是行種種功德的時候,種種功德都不可得。淳至,就是直心和深心的程度非常的清淨,到了佛的境界。如來力無量,或者十種智力是無量無邊的,他能善決定,如來智力能善決定。
a4)佛的無量的智慧能決定眾生的事情,所以叫做決定眾生力,度化眾生的時候,叫做善決定眾生力,得無上菩提的時候叫做智力。《十地經論》是那句話,就是指《瑜伽師地論》的文的隨順於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這句話。彼說隨順自然智,即此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彼說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即此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彼說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即此隨順廣大願心。
samyag āśu ca sarvākāra-sarva-bodhi-saṃbhārānukūlaṃ sattveṣu sarvākāra-bodhisattva-kṛtyānukūlam anuttara-samyaksaṃbodhi-svayaṃbhū-jñāna-pratilaṃbhānukūlaṃ sarvākāra-buddha-kṛtya-karaṇānukūlaṃ tac cittam utpadyate.

又諸菩薩發是心已;超過菩薩凡異生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成佛真子。決定趣向正等菩提,決定紹繼如來聖種。
[]4)又諸多的菩薩,證悟法性發菩提心,發大悲心的時候,就是勝義菩提心。
4.1)這個時候他的程度超過菩薩的凡異生地,這時候不是異生地,不是凡夫地。異生地,異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各式各樣的業力、各式各樣的果報,叫做異生地。
1-超過菩薩的凡異生地,就是菩薩由凡地入聖位。
2-這位菩薩證入到菩薩的正性,正性就是法性,離生就是觀一切法不生不滅,無所得的境界。
3-生如來家,就是以法性為家,現在這位菩薩他的智慧安住在法性這裡,所以從世俗諦來講,就是生到佛的家裡。
4-成佛真子,這是佛的真實的弟子,就是證悟法性,成就無分別的智慧。如果沒有能證悟法性,你的智慧不能稱為無分別智。
5-到這個時候,這個菩薩就是不退轉的菩薩,決定向無上菩提趣向。
6-決定能繼續地弘揚佛法,使令眾生發無上菩提心,可以得無上菩提,繼續佛的種性。
a)超過菩薩凡異生地等者:自下釋前發心有何勝利?《十地經論》中略以種種分別心生時相,即此所顯。謂過凡夫地是總,即此超過菩薩凡異生地。過有八種是別,謂入位過為初,畢定過為後。彼云一者、入位過,初成出世間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如經入菩薩位故;即此證入菩薩正性離生、彼云二者、家過,家生相似法故,如經生在佛家故;即此生如來家。彼云三者、種性過,子相似法大乘行生故,如經種性尊貴無可譏嫌故;即此成佛真子。彼云四者、道過,世間出世間道不攝攝故,異道生相似法故,如經過一切世間道入出世間道故;即此決定趣向正等菩提。彼云八者、畢定過,佛種不斷究竟涅槃道成就相似法故,如經如來種中畢定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即此決定紹繼如來聖種。彼云五者、法體過。六者、處過。七者業過。今於此中略不具說。
a1)自下釋前發心有什麼殊勝利益?《十地經論》中略以種種分別心生時相,也是這一段文所顯示的相貌。超過凡夫的境界,這句話是總,即此超過菩薩凡異生地這句話,其餘還有八句話是屬於別的。
a2)有八種過,第一就是入位過,畢定過為後,就是前一句和最後一句。彼云一者、入位過,就是悟入聖位,超過凡夫位。入位過是什麼意思呢?初開始成就超越世間的虛妄分別心,得到清淨無分別的智慧。就像眾生流轉生死,安住在母胎似的,無分別的智慧安住在真如那裡。如《十地經》有這句話,入菩薩位,就是這個意思。《瑜伽師地論》證入菩薩正性離生這句話跟那句話是一樣的。
a3)《十地經論》上說,二者、家過,什麼叫做家過呢?家生相似法故,就是你到那個人的家裡去,與你現在修行有點兒相似。如經生在佛家故,這個人不是在眾生的家住,到佛的家去住。就是《瑜伽師地論》這個文叫生如來家。如來以什麼為家呢?以真如為家,就是以法性為家。現在這位菩薩成就無分別智,也安住在真如那裡,所以叫做生如來家。
a4)第三個過是種性過,種性是佛的種性。子相似法,就是你是他的兒子,他是你的父親。事實上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你用大悲心利益眾生,你做這件事,就是子相似法。子相似法可以分兩個意思講,就是由你的大悲心,修六波羅密度化眾生,度化眾生六波羅密的功德叫做大乘行,這叫做子,大乘行是子。大乘行從大悲心生出來的,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你觀察這個真如,你安住在真如裡,觀察真如是智慧,這個智慧由觀察真如現起的,也叫做子相似法。《十地經論》上說種姓很尊貴,沒有過失可譏嫌,發無上菩提心這個地方是最尊貴、最莊嚴的,無可譏嫌故,即此成佛真子,所以這就是子相似法。
a5)第四個是道過,這個道也超過凡夫的境界。道有兩種:一個世間道,一個出世間道。現在這個道不屬於世間,屬於出世間道,超越世間。這個時候有無分別智,也有後得智,沒有虛妄分別的戲論,所以不屬於世間,而屬於出世間。世間道不攝,攝於出世間道。異道生,不同的道,原來是世間道,現在是出世間道,彼此不同,叫異道,由世間道建立出世間道,生相似法故。如經過一切世間道入出世間道故,就是《瑜伽師地論》決定趣向正等菩提這句話。
a6)前面說到四,五、六、七沒有說。彼云八者、畢定過,就是究竟過,就是佛的種姓沒有斷,這位佛教化那位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也成佛,這位佛又教化眾生成佛,佛佛不中斷,究竟道成就。這位佛成佛,那位佛又成佛,彼此相似法故。如經如來種中畢定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即此決定紹繼如來聖種。
a7)在《十地經論》裡邊,還有法體過,還有處過,還有業過這三個,現在《瑜伽師地論》裡邊沒有說。《十地經論》上面說,什麼叫做法體過呢?就是以大悲心為它的體性,就是作別人的事情和作自己的事情一樣。
a8)處過,就是這位菩薩不棄捨世間,還在這個世間。在世間方便不染,他有清淨的智慧,世間法不能染污他。善巧住故,他有善巧的智慧,在世間這個地方住,在這裡住而不為這個地方所污染。
a9)什麼叫做業過呢?順空聖智,生命相似法故,順空,就是證悟畢竟空的智慧,這個聖智。這個智慧就是你的命,叫慧命,以智慧為命。做事情,就是用這智慧做一切的事情,就是和以前的凡夫,以虛妄分別心來做事,就不同。
tasya cittasyotpādād bodhisattvo 'tikrānto bhavati bāla-bodhisattva-pṛthagjana-bhūmim. avakrānto bhavati bodhisattva-niyāmaṃ. jāto bhavati tathāgata-kule. tathāgatasyorasaḥ putro bhavati. niyataṃ saṃbodhi-parāyaṇaḥ tathāgata-vaṃśa- niyato bhavati.

又正獲得如實證淨,極多歡喜。於他有情,遠離多分忿害鬥諍。於一切種菩薩所作利眾生事,於一切種菩提資糧圓滿,於一切種無上菩提一切佛法,於一切種佛所作事,以淨增上意樂攀緣勝解趣入,於是諸法速疾圓證,自觀己身能正隨順如是解了極多歡喜。又自觀見善妙廣大,能引出離,無染無等,攝受饒益身心歡喜;於此無量熾然善法,皆悉成就。
[]4.2)極多歡喜
1-超過凡夫地的這一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剛剛過凡夫地,現在證悟諸法實相,證悟諸法實相的時候,心裡面清淨,叫如實證淨,這時候心裡面很快樂。
a)又正獲得如實證淨等者:信敬三寶多歡喜故,《十地經論》中敬歡喜攝。
a1)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對於佛法僧三寶的信敬特別強,心裡面歡喜,因為佛法僧都是真如的境界,不像凡夫虛妄分別的境界。《十地經論》上,就把這句話名之為敬歡喜攝,就是對三寶的恭敬心,因此而有歡喜。
2-對於他有情的這種顛倒的境界出現,而這位菩薩接觸眾生的時候,遠離多分忿害鬥諍,多分是沒有忿害鬥諍的事情。
a)遠離多分忿害鬥諍者:見諸眾生不如說修行威儀不正時忍不瞋故,名遠離忿。《十地經論》中不瞋歡喜攝。教化他攝取眾生時慈悲調柔,名遠離害。《十地經論》中不惱歡喜攝。自心調伏論義解說時心不擾動,名遠離鬥諍。《十地經論》中不壞歡喜攝。如是遠離言多分者,由經中說多不瞋恨、多不擾眾生、多不壞他意故。
a1)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看見很多的眾生不能如說修行,說的話說的很好,但是不修行,威儀也不正,這個時候這位聖者心裡安忍,不忿怒,名遠離忿。《十地經論》中不瞋歡喜攝。
a2)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攝取眾生,引導眾生;攝取是引導的意思,引導眾生到佛法中來的時候,慈悲調柔。這位菩薩的心很慈悲,就是希望你離苦得樂,那個心是很調柔的,不剛強,很調柔,名叫做遠離害。遠離害,就是慈悲調柔的意思,就是看見眾生顛倒迷惑,菩薩心不動。《十地經論》中不惱歡喜攝。
a3)菩薩觀察眾生不調伏,但是菩薩自己心調伏,是柔順、柔和、調順的。為眾生議論佛法,為眾生解說佛法的時候,心裡面不亂,心裡面不擾動,叫做遠離鬥諍。《十地經論》中不壞歡喜攝。
a4)菩薩是這樣遠離這些煩惱,多分是什麼意思呢?經中的文有個多不瞋恨,多不擾眾生、多不壞他意故,經裡面有這麼說的。菩薩這個時候是初得無生法忍,他的煩惱沒有完全消除,還有一點,所以叫做多。
3-於一切種菩薩所作利眾生事,就是菩薩為眾生所做的,利益眾生的事,有一切種,很多很多的事情。於一切種菩提資糧圓滿,這是他自己自利的功德。於一切種菩提資糧,這是聖道的因,資糧是因;聖道的因也要長時的積集才能圓滿。於一切種無上菩提一切佛法,就是資糧圓滿到了無上菩提。於一切種佛所作事,就是為眾生做的事。前面這四句話,就是二句話,一個是自己用功修無上菩提的因果,一個教化眾的因果。這二件事是以清淨的增上意樂,就是無所得的智慧。攀緣勝解,觀察所做的事,這樣悟入第一義諦。他用無所得的智慧觀察修行,會很快的圓滿證入。這位菩薩自己觀察自己:我做的對不對呢?自己的菩提的因果,教化眾生的一切事情,都能隨順諸法如。能如是解了,而不為所動亂,沒有動亂,所以心情很歡喜。
a)自觀己身能正隨順等者:謂由自見至菩提近故,《十地經論》中堪受歡喜攝。
a1)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自己深入諸法如的時候,就見到自己得無上菩提不遠,所以心裡極多歡喜。《十地經論》中叫做堪受歡喜。
4-又自觀見妙善廣大,菩薩以無所得的智慧發大悲心,行菩薩道,這個善法是非常廣大的。能引出離,能出初極喜地向前進步,慢慢得大解脫。出離是解脫的意思。無染無等,他心裡面都是與諸法如相應,所以沒有染污,但是也是特別殊勝,無等就是殊勝的意思。攝受饒益身心歡喜,攝受就是成就,能成就這樣的功德、能夠饒益無量眾生,所以他身心都歡喜。於此無量熾然善法,對於這無量無邊,熾然是殊勝的意思。殊勝的自利善法、利益眾生的善法都能成就,所以身心歡喜。
a)又自觀見妙善廣大等者:《十地經論》說:愛歡喜樂觀真如法故:即此妙善廣大,能引出離、無染無等。又說:調柔歡喜,謂自身心遍益成就。踊躍歡喜,謂自身心遍益增上滿足;即此攝受饒益身心歡喜。又說:慶歡喜自覺所證校量勝故;即此無量熾然善法皆悉成就。
a1)《十地經論》說:愛歡喜樂觀真如法故,樂觀真如法故叫做愛歡喜。即此妙善廣大,能引出離、無染無等。又說:調柔歡喜,謂自身心遍益成就。自己身心,自家也是得到利益,也能利益一切眾生,得成就。踊躍歡喜,謂自身心遍益增上滿足;他自家的身心普遍的得到法的利益,殊勝的滿足。即此攝受饒益身心歡喜。又說:慶歡喜自覺所證校量勝故;菩薩有無分別智,也有有分別智,他觀察他所證悟的,加以校量,就是前後加以校量,有所得、無所得加以校量,感覺到非常殊勝。即此無量熾然善法皆悉成就的意思
sa ca tathā-bhūto 'vetyaprasāda-prāptaḥ prāmodya-bahulo bhavati. asaṃraṃbhāvihiṃsākrodha-bahulaḥ pareṣāṃ sarvākārāṃ bodhisattva-sattvārtha-kriyāṃ sarvākārāṃ bodhi-saṃbhāra-paripūriṃ sarvākārāṃ bodhiṃ buddha-dharmāṃś ca buddha-kṛtyādhiṣṭhānaṃ ca śuddhenādhyāśayenālaṃbanīkurvaṃn adhimucyamāno 'vatarann etad-dharmāśu-samudāgamānukūlatāṃ cātmanaḥ saṃpaśyan pratyavagacchan prāmodya-bahulaś ca bhavati. kuśalenodāreṇa naiṣkramyopasaṃhitena nirāmiṣeṇāpratisamena kāya-cittānugrāhakeṇa prāmodyena uttaptair asmi kuśalair dharmaiḥ samanvāgataḥ.

又自了知:我於無上正等菩提,今已鄰近,於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我今已離一切怖畏。由是因緣極多歡喜。
[]5-又自己也明白我於無上正等菩提,現在已經不遠。對於大菩提,無上菩提的境界。無上菩提是智慧境界,但是這個智慧是與第一義諦相應。我特別殊勝的這種的歡喜心已經得到清淨,就是沒有我可得。我今已離一切的恐怖。由是因緣,也是極多的歡喜。  
āsannībhūtaś cāsmy anuttarāyāḥ samyaksaṃbodheḥ.viśuddhaś ca me adhyāśayo mahā-bodhau. sarvāṇi ca me bhayāny apagatāniti. ato 'pi prāmodya-bahulo bhavati

由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於五怖畏,皆悉除斷。善修習無我妙智,分別我想,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由是因緣,無不活由畏。
[]6-因為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發起就是現前,善決定心就是見第一義諦、不退轉。於五種怖畏,皆悉除斷。
6.1-由於這位菩薩修習諸法如的勝義觀,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他能這樣修習。善修習,善者能也,他能這樣修習。觀察我不可得,觀察一切法不可得,他能這樣修習。無我妙智,就是修習無我的智慧。觀察什麼是我的我想,尚且都不復現起。何況當能夠:這是我、這是我所愛的東西,何況有這個分別呢?或者是衣服、飲食、臥具這些的財富,對這些有愛著心呢?更是沒有。沒有我、也沒有我愛、也沒有我所愛。由於他能這樣思惟觀察,沒有說不能生活的恐怖,所以他沒有這個恐怖。
tathā hy asya suviniścitotpādita-cittasya bodhisattvasya paṃca bhayāni prahīṇāni bhavaṃti. suparibhāvita-nairātmya-jñānasyātma-saṃjñā tāvan na pravartate. kutaḥ punar asyātma-sneho vā upakaraṇa-sneho vā bhaviṣyati. ato 'syājīvikā-bhayaṃ na bhavati.

由於他所無所悕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求覓。由是因緣,無惡名畏。
[]6.2-由於這位菩薩常這樣修四念處觀,觀身受心法不可得,他對別的人也不要求什麼,對別人無所希望。常自發起這樣的要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我應當好好努力修學戒定慧,來多多地利益一切眾生。常自發起如是欲樂,就是發起這樣的歡喜心,也是自己的要求,要饒益一切有情。不是對於一切有情那裡:我希望你要供養我!沒有這個希求。因此他也沒有惡名的,沒有名譽不好的這種恐怖,沒有這個顧慮。惡名畏就是你對於他人有所求,就容易受人家的議論。
na ca pareṣām aṃtikāt kiṃcit pratikāṃkṣati. evaṃ-kāmaś ca bhavati. mayaivaiṣāṃ sattvānāṃ sarvārthā upasaṃhartavyā iti. ato 'syāśloka-bhayaṃ na bhavati.

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壞想轉,故無死畏。
[]6.3-由於這位菩薩沒有我的執著,不執著有我,於我無有失壞想轉,不會說:我現在是垮台,我失壞。沒有這個想法,根本沒有我,也就沒有我被破壞的這種想法。他觀察色受想行識不可得,觀察我不可得,這裡面無生無滅,無我無我所,所以沒有死的恐怖。
ātma-dṛṣṭi-vigamāc cāsyātma-vigama-saṃjñā na pravartate. ato 'sya maraṇa-bhayaṃ na bhavati.

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
[]6.4-他自己知道自己死亡以後,於當來世決定會遇見佛、遇見菩薩,一定往生到佛世界。沒得無生法忍的凡夫,或者也沒有到勝解行地,還是在初開始信佛、外凡的虛妄分別的境界,還不願意生到佛世界,現在這個已經得聖道的無生法忍的菩薩,他的想法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會遇諸佛菩薩,是到佛世界。由此決定無惡趣畏,決定不會說:我要墮落到三惡道。沒有這個害怕,沒有這個恐怖。
maraṇāt me (ū----) buddha-bodhisattvaiḥ samavadhānaṃ bhaviṣyatīti. evaṃ niścito bhavati.

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齊等,何況殊勝。是故無有處眾怯畏。
[]6.5-由於這位菩薩常修四念處觀,他見到一切世間,沒有一個人與我相等,因為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此中是沒有高下,何況有殊勝的這件事,是故無有處眾怯畏,沒有這個怖畏。
a)由意樂見一切世間等者:由自了知於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故,見一切世間皆無齊等。
a1)這位菩薩自己知道他對於無上菩提的修行,在這個世界上他是修得最圓滿,因為他已經見到第一義諦,在這裡安住不動,其餘的凡夫在虛妄分別那有這個境界。所以於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就是無所得的境界,見一切世間都在有所得裡面虛妄分別,在那裡活動,所以沒有和這位菩薩齊等的境界的,所以沒有處眾的怖畏。
ato 'sya durgati-bhayaṃ na bhavati. ātmanaś ca sarva-loke na paśyaty āśayena kaṃcit samasamaṃ. kutaḥ punar uttarataram iti. ato 'sya parṣac-chāradya-bhayaṃ na bhavati.

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遠離一切高慢憍傲,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遠離一切世財貪喜。無染污故,無所憎背;有熾然故,無俗意樂,能圓滿證一切善法。
[]7-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有所得的人就害怕這件事。但是這位菩薩沒有這個想法,所以是沒有甚深正法的恐怖。無我是甚深正法,他沒有這個恐怖。遠離一切高慢憍傲,所以這位菩薩也不會有高慢心:我自己很了不起。憍傲是瞧不起別人,他沒有這事情。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別的眾生不饒益他,種種的邪行來染污他,他對於這些事沒有這個分別,所以也不會因此而起瞋恚。遠離一切世財貪喜,對於世間的財,愛著世間的財,歡喜這些事,他也遠離。無染污故、無所憎背,他對於我也不染污,對於我所,對於一切財、世間上的事都沒有取著,所以無所憎背,沒有這件事是我憎惡的,沒有這個分別心。有熾然故,無俗意樂,這一切世間上的事情,都是在那裡顛倒迷惑,叫做有熾然故。這些事情都是世間人、有所得的人才歡喜這些事情,這位菩薩沒有這種愛樂。能圓滿證一切善法,他用這個般若波羅蜜能圓滿的證悟一切都是諸法如,都是善法,此中無取無捨。
a)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等者:此中隨應結前所說於五怖畏皆悉除斷,是即遠離一切五種怖畏。於大菩提如實證淨已離一切怖畏,是即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於一切種能正隨順解了,是即遠離一切高慢憍傲。於他有情遠離忿害鬥諍,是即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能引出離無染無等攝受饒益身心歡喜,是即遠離一切世財貪喜。如是別別結前說已復總結顯生歡喜相,是故說無染污及有熾然。由是能圓滿證一切善法。此結歡喜,說名勝利。
a1)對於無上菩提,這是第一義諦的清淨,已經證悟,所以已離一切的怖畏。是即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
a2)於一切種能正隨順解了,各式各樣的一切法,他都能隨順諸法如的去通達、解了。是即遠離一切高慢憍傲。
a3)於他有情遠離忿害鬥諍,不會對於有情有忿害心,有鬥諍的意思。是即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的種種邪行所起瞋恚,眾生對他的不饒益,對他的種種邪行這些事情,他心裡面都不動。
a4)能引出離無染無等攝受饒益身心歡喜,他在一切境界上修四念處觀的時候,能引出離,就是能引解脫,他的心於一切法不住色生心,不住一切法生心,他的心是出離、是解脫的、是無染污的,是無等攝受,是殊勝的攝受,用諸法如來攝受一切法,來饒益一切眾生的,他的身心,不管什麼境界,他都是歡喜的。是即遠離一切世財貪喜。如是別別結前說已,一樣一樣結前說,圓滿以後。復總結顯生歡喜相,是故說無染污及有熾然。由是能圓滿證一切善法。此結歡喜,說名勝利。
sa evaṃ sarva-bhayāpagataḥ sarva-gaṃbhīra-nirdeśa-trāsāpagataḥ sarvocchraya-māna-staṃbhāpagataḥ sarva-parāpakāra-vipratipattiṣu dveṣāpagataḥ sarva-lokāmiṣa-harṣāpagataḥ akliṣṭatvād anupahatenottaptatvād aprākṛtenāśayena sarva-kuśala-dharma-samudāgamāya

4.4.2.3.引發正願
又現法中,能起菩薩一切精進,信增上力為前導故。於當來世,如前所說菩提分品十種大願。今即於此極歡喜住能具引發,由得清淨勝意樂故。
[]1-現法中,就是菩薩當前的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面,他能夠發起菩薩一切精進,菩薩修行無上菩提能精進不懈怠。這個精進不懈怠是信增上力為前導故,就是以信的力量;當然信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這個智慧是有強大的力量,做一切精進的前導,以此為前導,就是由它來引導而發起一切善法的精進。
2-當來世,不是現在,是將來世。當來世有什麼事情呢?如前面所說的〈菩提分品〉,菩薩有十種大願。今即於此極歡喜住能具引發,就是現在在極歡喜住這裡,能具足的引發出來那十種大願。因為這個時候得無生法忍,他見到第一義諦,能夠消除一切煩惱,是清淨的、殊勝的意樂、殊勝的歡喜心故。
a)於當來世如前所說菩提分品十種大願者:〈菩提分品〉中說:菩薩大願,當知即從正願所引出。此復十種,乃至廣說。由彼正願,願於當來攝受一切菩薩善法,攝受一切所有功德。十種大願從彼所生,是故說言於當來世。
a1)菩提分品中說:菩薩大願,當知即從正願所引出的。此復有十種不同,乃至廣說,那裡說出來這十種大願。那個正願是什麼呢?就是希望將來能攝受,就是成就,能成就一切菩薩的善法,就是無上菩提。攝受一切所有功德,利益眾生的功德。十種大願,從彼正願所發出來。
dṛṣte ca dharme sarvākāraṃ bodhisattva-vīryam ārabhate śraddhādhipatitāṃ pūrvaṃ-gamāṃ kṛtvā. āyatyāṃ ca yāni tāni pūrva-nirdiṣṭāni bodhipakṣya-paṭale daśa mahā-praṇidhānāni. tāny asmiṃ pramudita-vihāre 'bhinirhṛtyāśaya-śuddhitām upādāya

為欲供養最勝有情真實福田大師法主,是故引發第一大願。
[]1)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就是極歡喜地的這位菩薩,他想要供養在一切有情中最殊勝的,是一切眾生、一切菩薩真實的福田。是誰呢?就是大師法主,就是佛。是故引發第一大願,就是為供養佛,這是第一大願。就是為欲供養最勝有情,因這件事而引發第一大願,就是想要供養佛。
agrya-sattva-dakṣiṇīya-śāstṛ-dharma-svāmi-pūjāyai mahā-praṇidhānaṃ

為欲受持彼所宣說無上正法,是故引發第二大願。
[]2)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為受持彼佛陀所宣說的無上正法,是故引發第二大願。就是為受持法。法,當然還是教行理,要受持佛說的法,一方面自己修學無上菩提,一方面廣度眾生,都要依賴法才能成就的。  
tat-praṇīta-sad-dharma-saṃdhāraṇāya dvitīyam

為欲勸請轉未曾有妙正法輪,是故引發第三大願。
[]3)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為欲勸請佛陀轉未曾有,極少有的事情,就是妙正法輪。是故引發第三大願,就是請佛轉法輪。
anupūrva-sad-dharma-pravartanāya tṛtīyaṃ

為欲順彼行菩薩行,是故引發第四大願。
[]4)為欲隨順佛陀的法輪來行菩薩行,是故引發第四大願,就是為順正行。順正行,應該是菩薩自己用功修行。
a)為欲順彼行菩薩行者:十種波羅蜜多名菩薩行,此是一切菩薩之所應行,為欲順彼,故發大願。
a1)十種波羅蜜多名菩薩行,十種波羅蜜多有自利、也有利他,或者完全說是自利,或完全說利他都可以。此是一切菩薩之所應行,為欲順彼,故發大願。
tadanukūlaṃ bodhisattva-caryā-caraṇatāyai caturthaṃ

為欲成熟彼器有情,是故引發第五大願。
[]5)為欲成熟彼器有情、是故引發第五大願;
a)為欲成熟彼器有情者:無量所調伏界,是名彼器有情。由住種姓堪受正法是器義故。隨其所應為說正法,於三菩提令得趣入究竟出離,是名成熟。
a1)佛所調伏的無量有情,是名彼器有情。什麼叫做器呢?由於那一位眾生安住在種姓裡,就是那個眾生裡面有三乘道法的種姓。他能接受佛陀正法的教導,這是器。若是那位眾生沒有種姓,他不能接受佛陀的教導的,就沒有器的意思。他是屬於聲聞種姓、辟支佛種姓、是佛種姓,隨其所應為說正法。於三菩提,或者聲聞菩提、辟支佛菩提、佛菩提,令得趣入。究竟出離就是得涅槃,是名成熟。
tad-bhājana-sattva-paripācanatāyai paṃcamaṃ

為欲往趣諸佛國土,奉見如來,承事供養,聽受正法,是故引發第六大願。
[]6)為了想要到佛的世界,到佛世界就是拜見佛陀,為佛陀做事,供養於佛,為聽受佛陀說法,是故引發第六大願。
buddha-kṣetreṣūpagama-tathāgata-darśana-paryupāsana-saddharma-śravaṇatāyai ṣaṣṭhaṃ

為淨修治自佛國土,是故引發第七大願。
[]7)前面為欲往趣諸佛國土,是諸佛的大功德境界,到佛的世界。第七大願是淨修治,清淨的修治自己成佛的世界,是故引發第七個大願,為淨自土。
a)為淨修治自佛國土者:《十地經論》說:淨佛國土有七種相:一者、同體,二者、自在淨,三者、莊嚴淨,四者、受用淨,五者、住處眾生淨,六者、因淨,七者、果淨。如彼應釋。
a1)《十地經論》說:淨佛國土有七種相:一者、同體淨,同體的清淨是什麼意思?一切的佛土就是一佛土,一佛土就是一切佛土,這叫做同體淨。二者、自在淨,一切國土平等的清淨,無差別的;當然一切佛土都是第一義諦、諸法如的境界,就是平等的清淨。三者、莊嚴淨,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光相具足故,光明莊嚴,眾寶莊嚴。四者、受用淨,就是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故。五者、住處眾生淨,有無量智慧的眾生悉滿其中,在那裡居住的人都是大智慧眾生。六者、因淨,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淨,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而為示現故,顯自神力等故。如彼應釋。
sva-buddha-kṣetra-pariśodhanatāyai

為於一切在所生處、常不遠離諸佛菩薩、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是故引發第八大願。
[]8)為於一切在所生的地方,這位菩薩發願,心裡面希求在所生的地方,都不能遠離諸佛菩薩,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大家是平等無差別的用功修行。是故引發第八大願。
bodhisattvaiś ca sahaikāśaya-prayogatāyai aṣṭamaṃ

常為利益一切有情,曾不空過,是故引發第九大願。
[]9)極歡喜住這位菩薩,就是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的慈悲心要利益一切眾生,他從來不空過時間,總是要利益一切眾生的。是故引發第九大願。
sarva-sattvārtha-kriyāmogh tāyai navamaṃ

為證無上正等菩提,作諸佛事,是故引發第十大願。
[]10)為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常常地作諸佛事,迴向無上菩提。作諸佛事,就是作成佛的事情。自己修學戒定慧,這也是佛事;利益一切眾生,也是作諸佛事。但是他是迴向無上菩提,所以叫做為證無上正等菩提作諸佛事,是故引發第十大願。
anuttara-samyaksaṃbodhy-abhisaṃbuddhanatāyai buddha-kṛtya-karaṇatāyai daśamaṃ mahā-praṇidhānam abhinirharati.

作是願言:如有情界展轉相續,終無斷盡,亦如世道展轉相續,終無斷盡;我此大願生生相續乃至究竟菩提邊際常不遠離,常不忘失,常不乖離。如是自誓,心發正願。
[]11)他又作這樣的誓願:如有情界展轉相續,這個有情界,有情的眾生,他是不中斷地,總是父親會有兒子,就是一直地相續下去,終無斷盡。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極喜住菩薩他說:我此大願生生相續,每一生每一生都是相續有這種願的,乃至到最後究竟菩提的邊際,成佛的時候。常不遠離這種願,常不忘失這種願的,常不乖離這種願。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死掉了第二生,也不會忘掉他的願。初果沒有隔陰之迷,初得無生法忍的人沒有隔陰之迷,常不忘失他發的願,常不乖離他發的願。如是自誓,心發正願,就是這樣他自己來決定,他是發了這樣願,他不會改變。誓是決定的意思。
pāraṃparyeṇa ca sattva-dhātv-anupacchedaval loka-dharmānupacchedavad eṣāṃ me mahā-praṇidhānānāṃ janmani-janmani yāvad bodhi-paryanta-gamanād avigamaś cāsaṃpramoṣaś cāvisaṃyogaś ca syād iti samyak cittaṃ praṇidadhāti.

當知此中前就所應願事起願;後即就願,以起於願。如是菩薩十種大願以為上首,能生無數百千正願。 如是菩薩於當來世具諸大願,於現法中發大精進。
[]12)當知這一大段文裡邊,前面那一段是就所應願的事,他自己歡喜願意作這種事而起願,而建立這樣的願的。後邊這幾句話是因前面發的願,在願上又建立願。如是菩薩的十種大願以為上首,這是最初開始所建立的殊勝的願。以此為本,能生無數百千正願。如是這位極歡喜住,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於當來世具足很多很多的願。在他現在的生命裡邊,能夠建立很大的精進力,他不怕苦,也不怕高寒。
a)前就所應願事起願等者:前說十種大願,名就所應願事起願。後說願無斷盡,名即就願以起於願。
pūrvakaṃ pranidhātavye 'rthe praṇidhānaṃ (--makaṃ) praṇidhānam veditavyaṃ. etāny eva mahā praṇidhānāni pramukhāni kṛtvā tasya bodhisattvasya daśa-praṇidhānāsaṃkhyeya-śatasahasrāṇy utpadyante samyak-praṇidhānānāṃ. tasyaivam āvyatyāṃ ca praṇīdhānavataḥ dṛṣṭe ca dharme ārabdha-vīryasya

4.4.2.4.淨修住法
復有十種淨修住法,由是能令極歡喜住,速得清淨。一者、於諸佛法、深生淨信。
[]極歡喜住已得無生法忍,在初極喜住這個範圍內,他還要努力地修行的,來清淨地修持這個極歡喜住,使令他的功德圓滿。這位菩薩得無生法忍,是經過很長的時間的辛苦,就是從資糧位,勝解行位,到達得無生法忍,極歡喜住的這個階級。到這個階級,他還有十種淨修住法,清淨地來修持極歡喜住。由於這十種淨修住法,他肯努力的話,就能令極歡喜住很迅速地得到清淨。應該斷的煩惱,應該增長的智慧,應該得到的功德,都能得成就,速得清淨。
1)第一種是什麼呢?於一切佛所證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深深地建立清淨的信心。因為他以前在資糧位,在勝解行位,雖然也用功修行,還沒有見第一義諦,所以他對於佛的無上菩提的信心,還不夠深。現在見第一義諦,對於佛的清淨的無上菩提,他深深地建立清淨的信心。
daśa vihāra-pariśodhanā dharmāḥ pramudita-vihāra-pariśuddhaye saṃvartante. sarva-buddha-dharmān abhiśraddadhāti.

二者、觀諸有情緣起道理,證得唯有純大苦蘊,發起大悲。
[]2)前一個功德於諸佛法,深生淨信,這是清淨的一面,下面第二個是染污的一面。觀察流轉生死的有煩惱的眾生緣起的道理。緣起的道理,就是惑業苦;就是由煩惱而造業,由造業而得苦果。得了苦果以後,還是由煩惱而造業,造業受苦報,就是這樣緣起的道理。這位菩薩對於眾生惑業苦的流轉生死的道理是真實的認識唯有純大苦蘊,眾生真是苦惱,起煩惱的時候也是苦,造業的時候也是苦,受果報的時候還是苦,除了苦另外沒有事情。所以眾生苦,願除滅一切眾生苦,發出這樣的悲心。
pratītyasamutpāda-yogena kevalaṃ sattvānāṃ duḥkha-skandha-samukāgamaṃ paśyataḥ karuṇā.

三者、觀見彼已,自誓願言:我當令彼諸有情類,解脫如是純大苦蘊,得第一樂,發起大慈。
[]3)觀見彼眾生唯是苦以後。自誓願言:我當令彼諸有情類,解脫如是純大苦蘊,我應該教化那些眾生,使令他們解脫這個純是大苦的色受想行識的五蘊。得第一樂,成就最殊勝的第一義的樂,就是涅槃樂。發起大慈,就是發起慈能與樂的這種心情。
mayate sattvā asmāt kevalād duḥkha-skandhād vimocayitavyā iti saṃpaśyato maitrī.

四者、為欲救拔一切憂苦,自無顧戀。無顧戀故,能捨內外一切身財,於諸有情而行惠施。
[]4)為欲救護、拔濟一切眾生的憂愁苦惱,只是唯欲救護眾生,自己沒有什麼可值得留戀的。因為沒有顧戀、沒有愛惜,所以這位極喜住的菩薩,能捨內裡邊的身命,能捨外邊的一切財富。對於一切眾生能布施身命,能布施一切財富。對於身命、對於財富沒有顧戀,這位菩薩能達到這個境界。
sarva-duḥkha-paritrāṇābhiprāyasyātma-nirapekṣatā. taṃ-nirapekṣasya sattveṣv ādhyatmika-bāhya-vastu-parityāgaḥ.

五者、為欲利益諸有情故,從他勤求世出世法,曾無厭倦。
[]5)這位菩薩有慈悲心,來饒益諸有情故。他是從善知識邊精勤地請求學習,向善知識學習世間的法和出世間的法,就是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的智慧,向善知識學習。這位菩薩感覺到自己的智慧還不足,需要繼續地學習,而學習這件事,不感覺厭倦,不怕辛苦。
parataś ca teṣām eva sattvānām arthe laukika-lokottara-dharma- parigaveṣaṇo 'khedaḥ.

六者、無厭倦故,證得一切論智清淨,善知諸論。
[]6)因為這位菩薩不會厭煩,不感覺疲倦,所以證得,也就是成就一切論智清淨。論,就是書。什麼叫做論智清淨呢?就是善知諸論,就是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從善知識邊的學習,他能知道很多的道理,成就很多的智慧。
akhinnasya ca sarva-śāstra-jñāna-samudāgama-visuddhibhiḥ śāstra-jñatā.

七者、善知論故,於劣中勝諸有情所,如應如宜而修正行,善解世間。
[]7)這位初極喜住菩薩,能有很多的智慧,所以對於劣、中、勝的諸有情,就是軟弱的,中等的,或最殊勝的眾生。對於一切有情,所教化的一切有情之中分這麼三個階級。對於這些有情,他教化他們的時候,如應如宜。應,就是在眾生本身的根機所合適的。宜,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饒益他是合適的。而修正行,而去修行聖道,用這個方法來教化他們。善解世間,善能夠解除世間眾生的苦惱的問題。
śatstra-jñasya hīna-madhya-vistteṣu sattveṣu yathā-yogānurūpa-pratipatti-loka-jñatā.

八者、即於如是正加行中,依應時分量等正行而修慚愧。
[]8)這位菩薩一方面學習,一方面還教化眾生;學習和教化眾生這兩方面都叫做正加行中。正加行,就是在這樣的活動中,在這樣的努力中。要依,就是隨順。要應時,這個時間要合適;這個時候可以教化眾生念佛,可以修學聖道,可以學習佛法,這是應該有個時間性的。分量就是要有一個分寸的,不是說這件事應該做,就做,也不是,要契機契理,要有分量。你是初歡喜住菩薩,不是第十地菩薩,也是要有一個分量的。這樣彼此都合適的正行,來教化眾生。而修慚愧,修學自己要知道慚愧。因為初極喜住菩薩只是斷滅分別性的煩惱:分別我執、分別法執,也是除滅一部份的愛煩惱,但是還有一大部份的俱生的我執、俱生的法執,這些煩惱還沒有斷,就是還有很多的事有所不能的,所以要修慚愧。
a)依應時分量等正行者:聲聞地中正知而住作如是說:若於是事是處是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所應作者,即於此事此處此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正知而住。此說依應時分量等,等取彼所餘相應知。
teṣv eva ca prayogeṣu kāla-velā-mātrādi-caryām ārabhya hrī-vyapatrāpyatā.

九者、即於如是正加行中,得無退轉堅力持性。
[]9)這位菩薩就是這樣努力地加行,一方面自己努力地學習,一方面努力地教化眾生。得無退轉,得者能也,能不退轉。堅定其心力,保持不變。
teṣv eva prayogeṣv apratyudāvartanatayā dhṛti-balādhānatā.

十者、以諸上妙利養恭敬,及與正行,供養如來。是名十種淨修住法。由此能令極歡喜住速得清淨。所謂淨信、悲、慈、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
[]10)以上妙的利養恭敬,及與自己努力地修行,以此來供養佛,這是法供養。前面這一大段文叫做十種淨修住法。由於這十種的大願,十種的努力地修行,使令他的極歡喜住的戒定慧很迅速地得到清淨圓滿。略說它的大意,就是一個淨信,加上一個悲、慈的惠捨、無有厭倦,和前面這十種對照就知道。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和供養如來,這就是前面這十種淨修住法。
lābha-satkāra-pratipattibhyāṃ ca tathāgata-pūjopasthānatā. ime daśa dharmā vihāra-pariśuddhaye saṃvartaṃte. yad uta. śraddhā karuṇā maitrī tyāgaḥ akhedaḥ śāstra-jñatā loka-jñatā hrī-vyapatrāpyatā dhṛti-balādhānatā tathāgata-pūjopasthānatā ca.

4.4.2.5.開曉餘住
又諸菩薩於此十法,受學隨轉多修習已;復於餘九增上戒等諸菩薩住,從佛菩薩,專精訪求一切種道功德過失,及神通樂無失壞道。善取其行,得等流相,於一切住自然升進,證大菩提;為大導師,率領一切有情商侶,超度生死曠野嶮道。當知此中諸行能入,說名為行;若正入時,說名為得;入已果利成辦圓證,說名等流。
[]1)又這些成就極喜住的諸菩薩,對於前面的這十種法。一方面接受善知識的教導而學習,還隨順所學習得來的智慧,展轉地教化眾生;這樣一個學,一個行。多修習已,就是多多地這樣修習以後。
2)復於餘九增上戒等,前面是極歡喜住,一共十個住,這裡只說到一個住,還有其餘的九個住。九個住其中,第二個就是增上戒住,第三個增上心住等諸菩薩住。那九個住,他還要從佛菩薩那裡專精地,就是誠意的意思。訪求就是拜訪人家,到那兒學習,請求開示。一切種道功德過失,就是其餘九住所修行的方法。怎麼樣才有功德?若不怎麼樣就會有過失?這要學習。神通樂無失壞道,樂就是自在,就是顯現種種神通的自在境界。無失壞道,不要犯錯誤,把自己所成就的神通樂失壞。而這些事情都需要從佛菩薩那裡學習才能成就的。
3)從佛菩薩那裡學習以後,善取其行,善者能也,然後自己能夠依教奉行。
4)修行而有所成就,叫做得。成就以後,相續地增長、不退轉,這叫做等流相。
5)因為你向佛菩薩誠意地學習而努力地修行,其餘的九住,自然也就向前進步,就從極歡喜住進步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向前進步,證大菩提,成就無上菩提。
6)為一切眾生的大導師,就是領導一切眾生,超越生死的苦海,到無上菩提那裡,就像商主領導很多的商侶,從曠野裡邊,不容易走這條路,你能領導他,能從這裡超越曠野的嶮道,到安全的地方發財。
a)一切種道功德過失等者:隨諸地中所有方便,是名一切種道。能治諸障,是名功德。彼所治障,是名過失。威力神變,隨欲自在,名神通樂。是道非道如實了知,不墮生死曠野嶮道,是名無失壞道。
a1)隨順彼一切地裡邊,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乃至最後法雲地,所有的修學聖道的方便,也就是修學聖道的方法,這些事情叫做一切種道。
a2)功德指什麼說的呢?能對治這些煩惱障、所知障,就是功德。煩惱障和所知障是過失。神通樂就是大威德力,和神通變化的力量,隨其所欲沒有障礙,隨欲自在,這就叫做神通樂。這是聖道,這不是聖道,能真實地明了這件事。不墮生死曠野嶮道裡面,是名無失壞道。
7)善取其行這個行怎麼講呢?就是這麼多的修行的法門,你能夠依教奉行這樣用功的話,就能契入,就叫做行。行,就是能向前進。若是正是這樣用功修行,就和法門相應,就進步,叫做得。你契入到這個法門的時候,就有所得的利益,叫做果利。這個果利你成辦,圓滿地成功,就叫做等流。
sa ca bodhisattva etāṃś ca dharmāṃ samādāya vartate bahulīkaroti. tad-anyeṣāṃ ca navānām adhiśīlādi-bodhisattva-vihārāṇāṃ sarvākāra-mārga-guṇa-doṣān paryeṣate buddha-bodhisattvānām antikāt. tad-abhijñaś ca sukhāvipranaṣṭa-mārgaḥ. sūdgṛhītākāra-pratilaṃbha-niṣyanda-nimittaḥ. svayaṃ ca sarva-vihārān ākramya mahābodhim adhigacchati. mahā-sattva-sārthaṃ ca saṃsārā-kāntāra-mārgād uttārayati. yair ākāraiḥ praveśati. ta ākārāḥ. yaḥ praveśaḥ sa pratilaṃbhaḥ. praviṣṭasya yā mahā-phalānuśaṃsa-niṣpattiḥ samudāgamaś ca. sa niṣyando veditavyaḥ.

4.4.2.6.修治善根
又諸菩薩住此住中,由二因緣,現見諸佛。或由聽聞菩薩藏說,或由內心發起勝解。信有十方種種異名諸世界中,種種異名諸佛如來;由麤淨信俱行之心,求欲現見。如是求已,如實稱遂,當知是名第一因緣。
[]1)又這麼多的菩薩安住在極歡喜住這裡邊,有兩個因緣現見諸佛。
1.1)第一個理由是,或者是聽到善知識講解大乘佛法裡面所說的。或者是不是從菩薩藏裡面說,是自己在修止觀的時候,內心裡面發動勝解,就是很深刻的信解心。就是修止觀的時候又進一步,這個時候最低限度要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心裡面寂靜住,深入地觀察第一義諦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一個力量,發起勝解。
1-什麼叫做勝解呢?信有十方種種異名諸世界中,這個時候有歡喜心,是在十方種種不同的名字的世界裡面,又有種種不同的名字的諸佛如來。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佛,佛號都是不相同的。
2-由麤淨信俱行之心,初地還沒有得四禪八定,定力淺,心力也薄弱一點,所以叫做麤淨信。麤有淺的意思。這個明了性的心和麤淨信在同時活動,叫俱行之心。麤淨信裡邊,說是信,也就是慧,勝解實在是智慧,但是加一個麤,麤淺的淨信俱行之心。3-這位菩薩生在佛滅度後,他努力地用功修行,得無生法忍,得初歡喜地。這時候見到第一義諦應該是法身佛,但是還沒有見到化身佛,所以他求欲現見,希求、很誠懇地想要現前地拜見佛陀。
4-這樣的希求以後,就成功,就滿意,就是見到佛,佛就現前。在未到地定裡面看見佛。這是第一因緣。
tasyāsmin vihāre vyavasthitasya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bahavo buddhā ābhāsam gacchaṃti darśanasya. ye ca tena śrutā bhavaṃti bodhisattva-piṭake. ye ca cetasādhimuktā bhavaṃti. daśasu dikṣu nānā-nāmasu loka-dhātuṣu nānā-nāmās tathāgatā iti. tān audārika-prasāda-sahagatena cetasā darśanāyāyācate. tasya tathābhūtasya ṛdhyaty eva sā āyācanā. idam ekaṃ kāraṇaṃ.

又心發起如是正願,隨於彼彼諸世界中有佛出現,我當往生。如是願已,如實稱遂: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1.2)這位修行人,心裡面又動這樣的念頭,又發起這樣的願,這樣的正願,非常有意義的願。隨於彼彼諸世界中有佛出現,彼彼,就是這一個世界,另一個世界,有佛出現在那裡。我應該到佛那裡。他這樣願,也能滿他的願。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evaṃ ca cittaṃ praṇidadhāti. yatra buddhotpādaḥ. tatra me janma bhaved iti. tasya tathābhūtasya ṛdhyaty eva tat praṇidhānaṃ.

菩薩如是由麤淨信現見諸佛,由正願力現見諸佛,既得見已;隨力隨能,興一切種恭敬供養,奉施種種上妙樂具。及於僧眾,恭敬供養。於如來所聽聞正法、無倒受持,精進修行法隨法行。
[]1.3)菩薩如是由麤淨信現見諸佛之後,由正願力現見諸佛,既得見已;隨其智慧力,隨其福德力所能。發動起來各式各樣的恭敬供養,奉施種種上妙樂具。
1.4)前面是供養佛,下面是於僧,或者是阿羅漢,或者是大菩薩,僧眾恭敬供養。
1.5)這時候在佛陀的面前聽佛說法。無倒受持,就是如其所學習的受持,而不會顛倒的受持。精進修行,在佛陀那裡聞法之後而不懈怠,修行這個法隨法行,就是修行八正道。法是涅槃,隨法是八正道。因為八正道不是涅槃,但是他能隨順到涅槃那裡。若這樣修行八正道,也就到涅槃那裡,也就是見第一義。
sa evam audārika-prasāda-darśanatayā praṇidhāna-balatayā ca tāṃs tathāgatāṃ dṛṣṭvā sarv'ākārāṃ pūjāṃ sukhopadhānatām upasaṃharati yathā-śakti-yathā-balaṃ saṃgha-saṃmānanāṃ ca karoti. teṣāṃ ca tathāgatānām aṃtikād dharmaṃ śṛṇoti udgṛhṇāti dhārayati. dharmānudharma-pratipattyā ca saṃpādayati.

以四攝事成熟有情。
[]2)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用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引導眾生的事情,用這四種方法來成熟眾生的善根。
caturbhiś ca saṃgraha-vastubhiḥ sattvān paripācayati.

一切善根悉皆迴向無上菩提。
[]3)這個菩薩能夠供養佛法僧,又能成熟有情,這樣的善根。悉皆迴向無上菩提,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這樣迴向。
tāni ca kuśala-mūlāni mahābodhau pariṇamayati.

由是三種清淨因緣,彼諸善根倍復明淨。謂於佛法僧供養攝受故;以四種攝事成熟有情故;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故。如是乃至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
[]4)由是三種清淨因緣,就是前面一個是供養三寶,一個成熟有情,一個迴向菩提,這三種因緣。這位菩薩所栽培的善根就是展轉地、加倍地特別明淨。就是煩惱逐漸地破除,智慧逐漸地增長,所以所栽培的善根也特別清淨光明。哪三種清淨因緣呢?謂於佛法僧供養攝受故,這是一種清淨因緣;以四種攝事成熟有情故,這是一種清淨因緣;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故,這又是一種清淨因緣。如是乃至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都是這樣栽培,長時期這樣栽培。
tasyaibhis tribhir viśuddhi-kāraṇaiḥ tāni kuśala-mūlāni yadbhūyasyā mātrayā viśudhyaṃti tathāgata-saṃgha-dharma-pūjā-parigrahaṇatayā saṃgraha-vastubhiḥ sattva-paripācanatayā kuśala-mūlānāṃ bodhi-pariṇamanatayā ca yāvad anekāni kalpa-koṭī-niyuta-śata-sahasrāṇi.

譬如世間黠慧工匠,以礦性金置於火中,如如燒鍊,如是如是轉得明淨;如是淨勝意樂菩薩所有善根,由是三種清淨因緣,轉復明淨,當知亦爾。
[]5)譬如世間有智慧的工人、匠人。以礦性金,就是礦裡邊的金,才出土的金,放在火裡面。如如燒鍊,如是如是地燒鍊,如是如是地轉得明淨,金就特別地明淨。黠慧工匠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礦性金就是他的這一念的虛妄分別心。如如燒鍊,如是如是轉得明淨,就是在供養三寶、成熟有情、迴向菩提,就在這裡邊鍛鍊,你的一念心轉得明淨。前面這位淨勝意樂菩薩清淨,他斷除分別煩惱,所以叫做淨。他有廣大的、殊勝的菩提心,所以叫勝意樂。這位菩薩所有的善根由是三種清淨因緣,轉復明淨,就是他初得無生法忍那一念心,由這三種清淨因緣,智慧境界轉復地清淨光明。當知也就像那個譬喻似的。
tad-yathā suvarṇaṃ prakṛti-sthaṃ yathā-yathā agnau prakṣipyate dakṣeṇa karmāreṇa tathā-tathā viśuddhataratāṃ gacchati. evaṃ asyāśaya-śuddhasya bodhisattvasya tāni kuśala-mūlāni tair viśuddhi-kāranair viśuddhitaratāṃ gacchaṃti.

4.4.2.7.受生
又住於此,在在生處,多作輪王,王贍部洲,得大自在。遠離一切所有慳垢;威被有情,調伏慳吝。
[]1)又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安住在極歡喜住這裡。在在生處,這個生命結束,他又到一個地方投生。在那個地方壽命結束,又到一個地方受生。一般的眾生是這樣,極歡喜住菩薩,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也是在各地方受生。可是和一般人不一樣,他是多數作輪王。有四種輪王,這個應該是鐵輪王。他在贍部洲這裡作王,不是在四大部洲作王,他只是在南贍部洲作王。作王的時候,得大自在力。作王的時候,遠離一切所有慳垢,他沒有慳吝的污染,他不慳吝。他有大威力統治這個世界的眾生,他能調伏內心裡面的慳吝,能調伏這個煩惱。
tatra-sthaś cāsāv upapattito yadhūyasā cakravartī bhavati janmani janmani Jaṃbūdvīpeśvaraḥ. sarva-mātsarya-malāpagataḥ ā) sattvānāṃ mātsarya-vinayanatāyai.

諸四攝事所作業中,一切不離佛法僧寶,證一切種菩提作意。
[]2)這位輪王做很多的饒益眾生的事情,就是四攝事。所作業中,用四攝做一切利益眾生的事業。一切都不遠離佛、不離法、不離僧寶。寶,佛當然是無上的福慧莊嚴,佛的境界是聖人的境界,法也是聖人的境界。僧寶,就表示不是凡夫境界,這是聖僧。這位菩薩他饒益眾生的時候,不離佛法僧寶。就是最低限度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極喜住菩薩,他一入定就能見佛,能見佛也能見菩薩,也能聽佛說法,他不離三寶。他成就一切種的清淨無上的作意。
a)諸四攝事所作業中等者:四種攝事方便所攝身語意業,是名諸四攝事之所作業。即於如是一切所作業中念佛法僧,住大恭敬除諸妄想,依此一切所作皆願迴向無上菩提,是名一切不離佛法僧寶,證一切種菩提作意。
a1)四種攝事方便所攝身語意業,就是他學習四種攝事,以四種攝事為饒益眾生的方便。四種攝事所攝的就是身業、語業、意業。是名諸四攝事之所作業,四攝事所作業,也就是你的三業。
a2)這位菩薩在一切所作的饒益眾生的事業中,他都是念佛的,也是念法、念僧的。他是安住在大恭敬心,除諸虛妄分別妄想的。依此一切所作皆願迴向無上菩提,是名一切不離佛法僧寶,證一切種菩提作意。
yac ca kiṃcic caturbhiḥ saṃgraha-vastubhiḥ karmārabhyte. tat sarvam avirahitaṃ ratna-sarvākāra-bodhi-samudāgama-manaskāraiḥ.

恒發願言:我當一切有情中尊,作諸有情一切義利所依止處。
[]3)他在用四攝饒益眾生的時候,常常發這個願。發什麼願呢?我將來我在一切有情中尊,我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要作一切有情作勝功德的依止處。一切有情若想要遠離生死苦海,遠離虛妄分別,得出世間的聖道,要以他來作依止才能作這件事。依止這位菩薩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的事情。一切有情的義利,要依止這位菩薩能成就的。這樣,我當一切有情中尊是指上成佛道,作諸有情一切義利所依止處是下化眾生。他常常地建立這樣的意願,這樣的誓願。
kaccid ahaṃ sarva-sattvānām agryaḥ sarvārtha-pratisaraṇo bhaveyam iti.

4.4.2.8.威力
若樂發起如是精進,棄捨一切家屬財位;歸佛聖教,淨信出家。一剎那頃,瞬息須臾,能證菩薩百三摩地。以淨天眼,能於種種諸佛國土,見百如來。又即於彼變化住持,菩薩住持,皆能解了。
[]1)由精進力而有威力
1.1)如果這位菩薩這個時候,歡喜發起這樣的精進。什麼精進呢?棄捨一切家屬財位,他的家屬,他的財位都棄捨。歸佛聖教,來到佛法的聖教裡面,以清淨的信心出家。
一剎那頃,瞬息須臾,就是很短的時間內。能證菩薩百三摩地,這是精進。這樣的大福德人能放得下,能夠出家。出家以後,努力地修行,在短的時間內,能證菩薩一百個三昧,能成就這麼多的三昧。
1.2)這位菩薩這個時候有清淨天眼,應該是得初禪,能於種種的諸佛世界,看見一百位佛。一個世界才一位佛,應該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
1.3)又即於彼變化住持,菩薩住持,他能夠明白這件事。
a)變化住持菩薩住持者:謂變化土、受用土如次應知。
a1)謂變化土、受用土,如次應知。變化土就是凡聖同居土。菩薩住持,就是受用土,超越凡聖同居土,那是受用身佛的境界。這位菩薩他知道、能通達這件事。
ākāṃkṣaṃś ca tad-rūpaṃ vīryam ārabhate. yat sarva-gṛha-kaḍatra-bhogān utsṛjya tathāgata-śāsane pravrajya eka-kṣaṇa-lava-muhūrtena śataṃ bodhisattva-samādhīnāṃ samāpadyate. tathāgata-śataṃ nāna-buddha-kṣetreṣu divyena cakṣuṣā paśyati. teṣāṃ ca nirmitādhiṣṭhānaṃ bodhisattvādhiṣṭhānaṃ ca jānāti.

以神通力動百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周匝遍照。普令他見,化為百類,成熟百種所化有情。若欲留命,能住百劫。於前後際各百劫事,智見能入。蘊界處等諸法門中,於百法門能正思擇。化作百身,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圍繞。
[]1.4)他的神通力能震動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
1.5)身亦能往,他現在這個身體能到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這時候有神足通。
1.6)放大光明,周匝遍照,這位菩薩能放大光明。周匝,匝還是周,能周遍地普照一切世界。
1.7)普令別人能看見這位菩薩,化為百類,成熟百種所化有情,就是他所教化的能有一百類,這麼多的有情他能教化他們善根成熟。
1.8)若欲留命,能住百劫,這位聖者若想要繼續地保留,不想要死掉,他能夠安住在這裡一百個劫。
1.9)於前百劫事、後際的百劫事,他的智慧能夠入到這麼長遠的境界裡面通達無礙。1.10)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等,這些都是法門,都是入第一義諦的門。能有百樣的法門,他能正思擇,能正思惟觀察。
1.11)化作百身,他能夠化現一百個身。
1.12)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圍繞,能有這樣的神通變化,這是第十二。一共是十二樣。
loka-dhātu-śataṃ ca kaṃpayati. tathā kāyenākramate. ābhayā spharitvā pareṣām upadarśayati. vineya-sattva-śataṃ nirmita-śatena paripācayati. kalpa-śatam apy ākāṃkṣamāṇaḥ sthānam adhitiṣṭhati. kalpa-śataṃ ca pūrvāṃtāparāntato jñāna-darśanena praviśati. dharma-mukha-śataṃ ca pravicinoti skandha-dhātv-āyatanādikānāṃ dharma-mukhānāṃ. kāya-śataṃ ca nirmimīte. kāyaṃ-kāyaṃ ca bodhisattva-śata-parivāram ādarśayati.

自茲以去,是諸菩薩由願力故,當知無量威力神變。安住如是極歡喜住諸菩薩眾願力增上,能引無量殊勝正願所作神變。如是正願,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易可數。
[]2)從這麼以後,是諸菩薩由他的願力之故,當知他有無量無邊的威力的神通變化。安住在極歡喜住這麼多的菩薩裡邊,他的願力特別殊勝,殊勝到什麼程度呢?能引發出來無量無邊的殊勝的正願所作的神變;願也很廣大無邊,所作神變也是廣大無邊。如是正願,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易可數,很難知道它的數目的。
a)由願力故當知無量威力神變者:謂諸菩薩,若由願力自在增上所作神變,過於前數不可數知,故言無量。
ataḥ paraṃ praṇidhāna-balenāpramāṇā prabhāva-vikurvaṇā bodhisattvānāṃ veditavyā asmiṃ pramudita-vihāre sthitānāṃ. praṇidhāna-balikā hi te praṇidhāna-viśeṣair vikurvaṃti. teṣāṃ samyak-praṇidhānānāṃ na sukaraṃ saṃkhyā kartuṃ yāvat kalpa-koṭī-nayuta śata-sahasraiḥ.

4.4.2.9.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極歡喜住。謂善決定故;四相發心故;發起精進、引發正願故;淨修住法故;開曉餘住故;修治善根故;受生故;威力故。
[]前面你要知道這是略說菩薩極歡喜住的功德。謂善決定故,後來有四相發心故;發起精進引發正願故;淨修住法故;開曉餘住故;修治善根故;受生故;威力故,這一共是八大科。
evam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pramudita-vihāraḥ su-viniścitataḥ catur-ākāra-cittotpādataḥ samyak-praṇidhāna-vīry'āraṃbhābhinirhārataḥ vihāra-pariśodhanataḥ tad-anya-vihāra-vyutpattitaḥ kuśala-mūla-pariśodhanataḥ utpattiaḥ prabhāvataś ca samāsa-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2.10.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極喜地說。彼十地經廣所宣說菩薩十地,即是此中菩薩藏攝摩怛理迦略所宣說菩薩十住;如其次第,從極歡喜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應知此中由能攝持菩薩義故,說名為地;能為受用居處義故,說名為住。
[]1)若廣宣說如《十地經》極喜地說。如《十地經》,也就是《華嚴經》的〈十地品〉,〈十地品〉裡面極喜地。一共是十地,現在第一地就是極喜地,那裡廣說這位菩薩的功德。彼《十地經》廣所宣說菩薩十地,即是此中菩薩藏攝,也就是《瑜伽師地論》。摩怛理迦,翻為本母,就是它是能令你生長智慧,所以叫做本母。《十地經》是廣說,這裡是略說菩薩十住,略說就是那裡的廣說。如其次第,從極歡喜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法雲地,就是這十住。
2)名字有兩個:一個叫十地,一個叫十住。地是什麼意思?住是什麼意思?地,當攝持講,能把菩薩的無量功德都攝持在這裡面,所以叫做地。住當個受用講,這裡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他能受用,他能夠領受,他也能發生作用,他在這裡住,在無量功德裡面居住。居住應該分兩個意思:一個是在第一義諦那裡住,一個是在無量功德裡面住,這兩個意思都有,就叫做住。用這兩個意思解釋他的名字。
vistara-nirdeśataḥ punar yathāsūtram eva Daśabhūmike pramudita-bhūmi-nirdeśam ārabhya. yāś ca Daśabhūmike sūtre daśa bodhisattva-bhūmayaḥ. ta iha bodhisattva-piṭaka-mātṛkā-nirdeśa-daśa-bodhisattva-vihārā yathākramaṃ pramudita-vihāram upādāya yāvat parama-vihārād veditavyāḥ. tatra bodhisattvānāṃ parigrahārthena bhūmir ity ucyate. upabhoga-vāsārthena punar vihāra ity ucyate.

4.4.3.增上戒住
問:增上戒住菩薩轉時,當知何行何狀何相?
[]問:增上戒住菩薩轉時,就是現前的時候,就是這位菩薩的修行,達到增上戒住的程度,超越淨勝意樂住,這個時候,應該知道增上戒住菩薩的行、狀、相,是什麼樣的情形。行就是他的因,就是由如是因而成就增上戒住,他是什麼因呢?這叫做何行。何狀,這個因不斷的努力,成就增上戒住,他的相貌是什麼樣?何相,成就這樣的修行,他要繼續的相續下去,繼續的努力要修行,又是什麼樣呢?
tatra katame bodhisattvānām adhiśīla-vihārasya ākārāḥ. kāni liṃgāni. kāni nimittāni veditavyāni.

4.4.3.1.意樂清淨
答:若諸菩薩先於極歡喜住,由十種心意樂,已得意樂清淨。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師長尊重福田,不行虛誑意樂,二者、於同法菩薩、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樂,三者、勝伏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眾魔事業、心自在轉意樂,四者、於一切行深見過失意樂,五者、於大涅槃深見勝利意樂,六者、於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習意樂,七者、即於彼修為隨順故、樂處遠離意樂,八者、於諸世間有染尊位利養恭敬、無所顧戀意樂,九者、遠離下乘、趣證大乘意樂,十者、欲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意樂。如是十種無倒意樂、依心而轉;是故說為意樂清淨。
[]答:若是諸多的發菩提心的菩薩,先前,先者前也,前於極歡喜住的時候,由於他努力的學習十種意樂,已經成就意樂的清淨。在極歡喜住的時候有十種意樂。那十種意樂是什麼呢?
1)第一、這位已經成就極歡喜住的菩薩,對於師長特別的尊重,他的師長就是他的福田,不行虛誑意樂,不會做虛誑的心情,不會動心機。
2)二者、於同法菩薩,就是共同學習佛法的同學,表現出來的行為,說出來的話,有一點羞辱你,你能夠忍受這一點,你的性格調柔,很和平,不會因為有一點刺激,心裡面就憤怒,就剛強。易可共住意樂,因為你能夠忍辱柔和,容易大家在一起住。
3)三者、勝伏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勝是戰勝、調伏,戰勝誰呢?就是煩惱和隨煩惱。這裡煩惱就是重煩惱,隨煩惱就是輕煩惱,也就是貪、瞋、癡這個煩惱,有我、我所的煩惱,你能戰勝這個煩惱,就是煩惱不能作主,自己的戒、定、慧作主。一切的煩惱及隨煩惱,就是一個愛煩惱,一個見煩惱。眾魔事業,就是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是能引起你的煩惱,它不是引起你的戒、定、慧的,這件事是撓亂你,令你的煩惱增長,就是魔事業。煩惱是惑,眾魔是行,一個惑,一個業,這兩件事都是染污的,但由於你的智慧戰勝,心自在轉意樂。這一念明了的心,不受煩惱和眾魔事業的影響,能夠隨順戒、定、慧去活動的,叫心自在轉的意樂,就是有這樣的歡喜,有這樣的意願。
4)四者、於一切行深見過失意樂,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意識,就是十八界,這一切有為法,有生有滅,無常變化的這一些有為法,深深的看見它的過失。它有什麼過失?它能令你生煩惱,令你做錯誤的事情,它有這些過患,你能看出來。為什麼你能夠看見它的過失呢?就是因為你學習佛法,你學習經、律、論,深入的學習,才能知道有為法的過患。
5)五者、於大涅槃,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諸法寂滅相,在這裡深深的看見,這是有殊勝的利益的。時時的願意到諸法寂滅相那裡,願意到涅槃那裡,那個地方是非常好,有這樣的心情。
6)六者、於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習意樂,於大涅槃深見勝利意樂這是果。於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習意樂,這是行,教、行、理、果,這是行,這裡也牽涉到果的地方。
1-於諸妙善,妙善這兩個字是讚歎菩提分法的,讚歎它是非常好,非常的良善,能令你不苦惱,安樂住。
2-菩提分法,菩提是果,涅槃是個理,菩提是智慧,一個理,一個智,分是因,智慧的因,就是無上菩提果的因,就是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也就是六波羅蜜。三乘菩提的因。
3-常勤修習意樂,常,中間不間斷,不懈怠,一直的修學八正道,就是戒、定、慧,就是止觀,常歡喜不斷的修習。為什麼歡喜?因為它能真實解決問題。在這裡意樂,有一個願的意思,有一個歡喜的意思,我願意這樣,我心情感覺快樂,這裡也有智慧。
7)七者、即於彼修,就是修這個菩提分,修八正道的時候,修止觀的時候,為了隨順這個止觀,修的感覺到滿意,歡喜到遠離吵鬧,宣鬧的地方,到寂靜處。什麼是寂靜處?就是到那個地方,也沒有親愛的人,也沒有憎恨的人,沒有愛也沒有憎,到那個地方,也沒有聲音撓亂你,是寂靜的地方,這樣修止觀容易。
8)八者、於諸世間有染尊位利養恭敬,對於世間上有染的尊位,這些人都是凡夫,叫有染尊位,他們多少有一點善根,也信佛來歸依你,給你種種的供養這件事,所以世間上有染的尊位,利養的恭敬,無所顧戀,不要愛著這件事,不要執著這件事。
9)九者、遠離下乘,就是遠離小乘佛法。趣證大乘意樂,就是趣者向也、趣者往也,就是到無上菩提那個地方。要證悟第一義諦,要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這樣的大乘的意願,也有這樣的意願。
10)十者、欲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意樂,現在在這裡自己用功修行,但是內心,還是願意,發願,想要為一切有情創造出世間的聖道,要有這樣的意願,雖然你現在沒有行動度化眾生。
11)前面這十種不顛倒的意願,依心而轉,依者在也,在你心裡面現行,在你心裡面有這十種意樂,是故說為意樂清淨,所以就說讚歎你的意願是清淨的,是非常圓滿的。
a)如是十種無倒意樂等者:《十地經》說:若菩薩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當生十種直心。何等為十?一、直心,二、柔軟心,三、調柔心,四、善心,五、寂滅心,六、真心,七、不雜心,八、不希望心,九、勝心,十、大心。菩薩生是十心,得入第二菩薩離垢地。此中十種無倒意樂,如次應知。
a1)《十地經》說:若菩薩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若菩薩已經具足,也就是成就初極喜地的功德,已經得無生法忍,想要進一步成就第二地,就是增上戒地,怎麼辦呢?當生這個生就是建立,就是要發起十種直心,才能由初極喜地到第二地。何等為十?
a2)一、直心,就是前面的文,一者、於一切師長尊重福田不行虛誑意樂。
a3)二、柔軟心,二者、於同法菩薩、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樂,這是柔軟心。
a4)三、調柔心,三者、勝伏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眾魔事業心自在轉意樂,這是調柔心。
a5)四、善心,於一切行深見過失意樂,這樣的意樂叫做善心。
a6)五、寂滅心,於大涅槃深見勝利意樂,這叫做寂滅心。
a7)六直心,七、不雜心。八、不希望心,九、勝心,十、大心。這和《瑜伽師地論》的文配合起來,意思就容易明白。菩薩生是十心,菩薩建立這十種心,得入第二菩薩離垢地,就是由初極喜地進步,到第二菩薩離垢地。
a8)這裡邊說十種無倒意樂,就是《十地經》說的那十種心,如其次第應該知道。
iha bodhisattvena pūrvam eva pramudita-vihāre daśākāreṇa cittāśayenāśaya-śuddhiḥ pratilabdhā bhavati. sarvācārya-guru-dakṣiṇiyavisaṃvādanādhyāśayaḥ sahadhārmika-bodhisattva-sauratya-sukha-saṃvāsāśayaḥ sarva-kleśopakleśa-Māra-karmābhibhava-sva-citta-vaśa-vartanāśayaḥ sarva-saṃskāreṣu doṣāśayaḥ nirvāṇe anuśaṃsāśayaḥ kuśalānāṃ bodhi-pakṣyāṇāṃ dharmāṇāṃ bhāvanā-sātatyāśayaḥ teṣām eva bhāvanānukūlatayā prāvivekyāśayaḥ sarva-lokāmiṣa-samucchraya-lābha-satkāra-nirapekṣāśayaḥ hīnayānam apahāya mahāyānādhigamāśayaḥ sarva-sattva-sarvārtha-karaṇāśayaś ca itīme daśa samyag-āśayāḥ tasmiṃś citte pravṛttā bhavaṃti. yair asyāśayaḥ śuddha ity ucyate.

4.4.3.2.性戒具足
即由如是十種意樂,成上品故,極圓滿故、是諸菩薩入證第二增上戒住。於此住中性戒具足。
[]即由如是十種意樂,就是初極喜地菩薩,還繼續努力修這十種意樂,成功的時候,就是上品最圓滿的十種意樂,就是最殊勝的,那十種功德達到極圓滿的程度,這麼多的菩薩就從極喜住,入證第二增上戒住。在第二增上戒住的時候,性戒具足,性就是它本來的體性就是罪過的事情,因為佛教徒禁止,所以把這個罪過的事情停下來,不造這個有罪的事情。戒具足,就是是凡有過失的事情都不做,他能圓滿的成就。
eṣām eva cāśayānām adhimātratvāt paripūrṇatvād dvitīyam adhiśīla-vihāraṃ bodhisattvaḥ praviśaty ākramate. so 'dhiśīla-vihāre prakṛti-śīlī bhavati.

4.4.3.3.離一切犯
極少邪惡業道所攝諸惡犯戒,尚不現行;況中上品。又於十種圓滿業道,自性顯現。[]離一切犯,也就是解釋性戒具足的相貌。
1)極少邪惡,不是很多,少少的邪惡的業道,有罪過的事情,貪、瞋、癡若動的時候,就是邪惡。業就是由你的第六意識發展到身、口來,就是身業、口業、意業都有罪。道,能通往,從這個地方能通到另外的地方,我們若造有罪過的事情,就會使令你到地獄、餓鬼、畜牲的世界,所以叫做道。
2)所攝諸惡犯戒,極小少的邪惡業道所攝的,諸惡的犯戒的事情,尚且不活動,沒有這件事出現的,何況中上品邪惡業道所攝諸惡犯戒的事情,就是下品、中品、上品,這個邪惡業道都不現行。
3)有罪過的事情小小的都沒有,這個人對於十種圓滿的業道就是有功德,十種善法非常的圓滿,而不是小小的圓滿,不是小小的有一點善法,他非常的圓滿殊勝的業道。
4)自性顯現,自性是什麼呢?善法成為你的心性,心一動就是善,不需要很勉強,他任運的,心就能修學善法,就能顯現出來,叫自性顯現。
a)性戒具足至自性顯現者:此說律儀戒淨應知。遠離殺生乃至遠離邪見,是名十種圓滿業道。於此業道清淨現行不由思擇,是名自性顯現。
a1)這是說律儀戒淨,能夠一切惡法都不做。這位菩薩不會再殺生,也不會偷盜,乃至到遠離邪知邪見,是名十種圓滿業道。對於這個十種圓滿的善業,這個業道,現行出來的都是清淨,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不由思擇,是名自性顯現。自然就是符合正見,所以不需要思惟觀察,自然清淨的善法就現前,叫做自性顯現。
sv-alpam api mithyā-karma-patha-saṃgṛhīta-dauḥśīlyaṃ na samudācarati. prāg eva madhyam adhimātraṃ vā. daśasu ca paripūrṇeṣu kuśaleṣu prakṛtyā saṃdṛśyate.

4.4.3.4.了知因果業道
菩薩如是性戒具足、能以妙慧於染不染惡趣善趣及諸乘中諸業現行,若因若果、修證安立,如實了知。於異熟果及等流果如是諸業,如實了知。
[]1)這位發菩提心,已入聖道的菩薩,他的性戒已經成就,能達到任運的就是善法,而不會有惡法。這個時候,這個人有不可思議的智慧,怎麼知道他有妙慧呢?對於染污的事情,和不染污的事情,惡趣、善趣。染不染是因,惡趣善趣是果,惡趣就是到三惡道,善趣到三善道。到三善道來,姑且說就是不染,若到三惡道去就是染污。惡趣、善趣這是世間法,世間法有善惡的不同。
2)諸乘中這個乘是車,車有運轉的作用、有運輸的作用,能夠從甲地運轉你到乙地去,能從苦惱的地方,把你運到安樂的地方,叫做乘。只有佛法裡面的聲聞乘、辟支佛乘和一佛乘這三種乘,世間上的善法沒有這個意思,世間能夠做種種善事,它不能夠使令你從生死苦惱的地方到涅槃,沒有這個作用,它能夠叫你暫時的離開三惡道到三善道,但是不是說你決定離開三惡道。因為你隨時可以作惡,會到三惡道,所以這個乘是指出世間的三乘道法說。諸業現行,出世間的聖道就是三十七道品,通於三乘,和六波羅蜜也是通於三乘的。這個人發出離心,發無上菩提心,修學六波羅蜜,就是出世間的功德顯現出來行動。
3)若因若果,若初開始發菩提心、發出離心修學聖道是因,最後得阿羅漢道、得辟支佛道、得無上菩提,就是果。修證,就是修因證果,這些法,就是世間的惡趣善趣和出世間的三乘聖道。安立,用語言文字把它表示出來,叫安立。如實了知,說這位菩薩性戒具足的人,他不只是戒清淨,他還有大智慧,他對於世出世間的事情都能如實的通達,都明白。
4)於因果應該就是指三乘聖道說,於業道是指世間的染不染、惡趣善趣說的。於異熟果及等流果,就是世間的善惡果報,大概的說就是兩類,異熟果,就是在因地的時候,在造因的時候,是有善惡的不同。它得果報的時候,沒有善惡的不同,是無記的,所以叫做異熟果,因通善惡,果為無記,這叫做異熟果。果報主要就是我們的生命體,我們是在人間或者在天上,或者到三惡道,主要就是你的身體是個果報,身體的果報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我們的果報。但是真實的說,就是阿賴耶識是你的果報,這個身體主要是什麼?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不屬於善惡的,所以它是無記的。過去造的業,現在造的業,你現在受什麼樣的果報,阿賴耶識完全負責任,一點不含糊,所以它是個主要,它是果報主,所以叫異熟果。你做善也得這個果報的,做惡也是得這個果報的,不論你到天上也是阿賴耶識,到地獄還是阿賴耶識。前六識,我們心裡面有的時候有快樂的感覺,有苦惱的感覺,在阿賴耶識沒有這個感覺的,無差別的,它沒這麼多分別,所以是無記的,這是一種果報。
5)等流果,就是你做善業,得到一個滿意的果報,做惡業就得苦惱的果報。等流就是果和因是相似的,就是相等的,是相續的。流是相續,等是相似,因與果相似,歡喜放生,將來就是得長壽的果報。若殺害生命,將來你的壽命就不長,因果是相似的,叫等流果。
6)出世間的無漏業,和世間的有漏業,這位菩薩都通達無礙,都是明白。對於三乘聖道的因果,就是很深的事情,不是一般人能明白的,這位菩薩能如實了知。
sa evaṃ prakṛti-śīlī prajñayā kliṣṭākliṣṭānāṃ karma-pathānāṃ durgatiṣu sugatiṣu triṣu yāneṣu karma-samudācāra-hetu-phala-samudāgama-vyavasthān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tasyāsminn adhiśīla-vihāre vyavasthitasya buddha- darśanaṃ kuśala-mūla-viśuddhiḥ pūrvavad veditavyā. tatrāyaṃ viśeṣaḥ. tad-yathā tad eva suvarṇaṃ kuśalena karṃāreṇa kāsīsa-prakṣiptaṃ bhūyasā mātrayā viśuddhataraṃ bhavati agnau prakṣipyamāṇam. evam asya bodhisattvasya sā kuśala-mūla-viśuddhir veditavyā. vipāka-niṣyanda-phalataś ca tāni karmāṇi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4.4.3.5.受行淨業
自能現斷諸不善業;自能現受一切善業;即於其中樂勸導他,能正勸導。
[]1)這位聖者,自己現在就能斷一切不善業,他能夠改變過來,錯誤的事情決定不做。自己現在能修行一切善業,能接受這件事,他就能做到。
2)即於這裡邊斷惡修善這件事,他歡喜勸導別人,也能正勸導。若是凡夫也能歡喜勸導,但是你未必勸導的正確,因為你學習的不夠,智慧不夠,而這位聖者,他能正確的勸導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a)能以妙慧至能正勸導者:此說攝善戒淨應知。言若因者:謂染不染。言若果者:謂惡善趣。言修證者:謂於諸乘。言安立者:謂即於彼四諦差別。於此一切皆如實知,又於能與異熟等流果業亦如實知,自能遠離不善業道,安住諸善業道,亦令他人能正遠離,能正安住。是故於中樂勸導他,能正勸導。
a1)前面是說律儀戒淨,這句話是攝善戒淨,就是能積聚善法,這一條戒也能持的清淨。言若因者:謂染不染,這是指因說的。言若果者:謂惡善趣,這是果報。言修證者:謂於諸乘,就是聲聞乘、辟支佛乘和一佛乘三乘。言安立者:謂即於彼四諦差別,就是苦、集、滅、道四諦的差別,這是佛菩薩的智慧安立的。這位菩薩對於這些事情都能真實的通達。又於能與異熟等流果業亦如實知,這位聖者的身、口、意能從不善業道裡面解脫出來,安住在善業道上面。亦令他人能正遠離,能正安住。是故於中樂勸導他,能正勸導。
sa svayaṃ cākuśala-karma-prahāṇe kuśala-karma-samādāne saṃdṛśyate. parāṃś ca tatraiva samādāpayitu-kāmo bhavati samādāpayati.

4.4.3.6.照愍眾苦
於其種種不平等業現行過失之所染污諸有情界、若興若衰、等無差別、一切皆墮第一義苦,並住艱辛種種艱辛之所逼切,甚可哀愍。於彼獲得廣大哀愍、如實觀照。
[]1)這位聖者,這位菩薩,對於眾生的世界,乃至學習佛法的人,各式各樣的不平等業現行過失。不平等業,就是造種種罪業,叫不平等業。造種種罪業的時候,現行過失之所染污,這是顯現出來行動,這種罪過的事情,顯現出來行動,你的一念心,就被這些罪過的事情所染污。
2)很多的有心、意、識的這些眾生,這些造惡的眾生,有的時候也會造善業,有的時候也會作惡,作惡就是衰。在凡夫的眾生來說,是感覺到:這個人做善還蠻好,這個人做惡是不對。就有興衰的差別,但是這個聖者對於這件事,等無差別,平等的都是苦惱眾生,做惡是苦惱人,能夠不做這些惡事,能做善事,也是苦惱人。
3)為什麼有差別而說無差別呢?做善的也好,做惡的也好,在第一義上來看,都是苦惱人。譬如說,有病的時候感覺到不舒服,很多苦。現在沒有病的時候,四大調和,心裡面感覺到沒有什麼不如意,感覺健康,實在不是,在第一義來看你還是在苦惱裡邊,還是苦惱,就是五取蘊苦。第一義苦就是五取蘊苦,五取蘊四大調和的時候,不感覺到苦。為什麼也說它是苦呢?這是站在第一義諦立場來說的。譬如說阿羅漢或者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說,若入定的時候,與第一義相應的時候,這時候是快樂。若出定的時候,心裡面在色、受、想、行、識,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活動的時候,他就感覺到還是苦。
4)並住艱辛,都是在艱難困苦,辛者苦也,都是安住在苦惱的境界裡邊。種種艱辛之所逼切,各式各樣的艱難困苦,來逼迫你。在聖者的大智慧大慈悲心的觀察,眾生是可憐愍者,可哀愍者。這個聖者的大智慧,於彼流轉生死的三界的眾生,獲得廣大的哀愍,就是很深遠的哀愍心。如實觀照,照,照愍眾苦,這個聖者有大智慧,真實的,一點不含糊的,觀察出來眾生是這樣子。
a)於其種種不平等業至如實觀照者:此說饒益有情戒淨應知。五取蘊苦,是名第一義苦。生艱辛苦,無量差別。如〈有尋有伺地〉說。依彼當知種種艱辛之所逼切。
a1)這裡是說菩薩大悲心,要利益眾生的這一條戒,菩薩是三聚淨戒,這是指這一條戒說的,五取蘊苦是名第一義苦,就是色、受、想、行、識,這是五蘊,五蘊這個取就是煩惱,我們的色、受、想 、行、識是由煩惱現起的,所以叫五取蘊,成就色、受、想、行、識之後,又生出煩惱來,所以也叫做取蘊。五取蘊苦是名第一義苦,這在第一義上來看,眾生還在苦惱裡邊。眾生的業力不同,有無量無邊的差別。〈如有尋有伺地〉說。依彼當知種種艱辛之所逼切。
viṣama-karma-samācāra-doṣa-duṣṭaṃ ca sattva-dhātuṃ sarvam aviśeṣeṇa saṃpatti-vipatti-gataṃ paramārthato duḥkhitaṃ vyasana-sthaṃ vicitrair vyasanākārair anukaṃpamāno 'nukaṃpā-vaipulyam anuprāptaḥ pratyavekṣate.

4.4.3.7.善根清淨
是諸菩薩安住如是增上戒住,廣見諸佛,善根清淨,如前應知。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鍊金,置迦肆娑置於火中數數燒鍊,轉更明淨,如是菩薩善根清淨,當知亦爾。
[]1)這麼多菩薩安住在如是增上戒住,就是初極喜住,第二是離垢地,就是增上戒住。這位聖者就在凡夫世界,隨時入定,能看見十方世界諸佛的,他們時常的栽培善根,他們的善根是清淨無染的,前面已經說過。
2)這個聖者的善根清淨,也有不同的地方,如世間上,善巧的匠人,以所鋾鍊的金屬,置迦肆娑置於火中,放在火裡邊,數數的燒鍊,越燒越鍊,金屬越明淨,這是譬喻。這個聖者菩薩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清淨,也是這樣。他這個增上戒住,就好過前面淨勝意樂住,好過前面極喜住。

4.4.3.8.受生
於此住中,淨心意樂成滿趣入。在所生處多作輪王,王四大洲。以自在力,令多有情止息犯戒不善業道,勸彼受行諸善業道。
[]在這個住裡面,他的淨心意樂,成就圓滿,入於第二增上戒住。在他所受生的地方,多作輪王,王四大洲。這個初極喜住也做輪王,但是是王一個閻浮提,只是一大部洲,現在這位菩薩,他也做輪王,但是王四大洲,那是金輪王。他有大自在的威力,他能命令很多的眾生,止息犯戒的不善業道,能有這個威力。他有威力勸導這個世界上的眾生,能接受佛法、接受他的教導,能夠修行諸善業道,就是十善業道。
asmiṃś ca vihāre śuddha-cittāśaya-niṣpatti-praveśata upapattitaś cāturdvīpakaś cakravartī bhavati yadbhūyasā. bāhulyena ca dauḥśīlyād akuśalebhyaḥ karmapathebhyaḥ sattvān vyāvartayati. kuśaleṣu ca karma-patheṣu samādāpayati.

4.4.3.9.威力
當知威力過前十倍。
[]你要知道,增上戒住這位菩薩的威力,超過前邊那極喜住,十倍之多。
prabhāvo 'sya pūrvakād daśa-guṇo veditavyaḥ.

4.4.3.10.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增上戒住。謂意樂淨故;性戒具足故;離一切種毀犯戒垢故;一切業道、一切因果了知通達故;於諸淨業能自受行,亦樂勸他、令其受行故;於有情界諸業所生眾苦艱辛,得大哀愍如實觀照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這是略說菩薩增上戒住的相貌。第一個是意樂淨,性戒具足故,這是第二。離一切種毀犯戒垢故,這是第三。一切業道、一切因果了知通達故,這是第四。於諸淨業能自受行,亦樂勸他、令其受行故,這是第五。於有情界諸業所生眾苦艱辛,得大哀愍如實觀照故,這是第六。善根清淨故,這是第七。受生故,這是第八。威力故,這是第九。
ity ayaṃ bodhisattvānām adhiśīla-vihāraḥ. prakṛti-śīlataś ca sarvākāra-dauḥśīlya-malāpakarṣataś ca sarva-karma-patha-sarvākāra-hetu-phala-jñāna prativedhataś ca śubhe karmaṇi para-samādāpana-kāmataś cānukaṃpā-vaipulya-pratilaṃbhataś ca sattva-dhātu-karma-ja-duḥkha-vyasanālocanataś ca kuśala-mūla-viśuddhitaś copapattitaś ca prabhāvataś ca samāsa-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3.11.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離垢地說。遠離一切犯戒垢故,名離垢地。由離一切犯戒垢故,即此名為增上戒住。彼離垢地,當知即此增上戒住。
[]1)若廣宣說,如十地經離垢地說。
2)這是配,遠離一切犯戒垢故,名叫離垢地。由離一切犯戒垢故,即此名為增上戒住,他立這個名字原因就在這裡。彼離垢地,當知即此增上戒住,《十地經》裡面說離垢地,也就是這裡說的增上戒住。
vistara-nirdeśataḥ punar yathāsūtram eva. yathā Daśabhūmike vimalāyāṃ bhūmau.

dauḥśīlya-malāpagatatvād vimalā bhūmir ity ucyate. dauḥśīlya-malāpagatatvād evādhiśīla-vihāra iti. yā tatra vimalā bhūmiḥ. sehādhiśīlo vihāro veditavya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