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菩薩地-第二持隨法瑜伽處-4.住品之二

4.4.4.增上心住
問:增上心住菩薩轉時,當知何行何狀何相?
[]增上心住菩薩轉的時候,當知何行何狀何相呢?
tatra katame bodhisattvānāṃ ākārāḥ kāni liṃgāni kāni nimittāny adhicitta-vihārasya.

4.4.4.1.淨心思惟成滿趣入
答:若諸菩薩先於增上戒住,已得十種清淨意樂,作意思惟,解了通達。復由餘十淨心意樂,作意思惟,成上品故,極圓滿故,過增上戒住,入增上心住。何等為十?
[]答:若諸菩薩先於增上戒住,前邊的增上戒住已經成就十種清淨意樂,作意思惟,解了通達。他成就十種清淨意樂之後,又有十種清淨意樂,若是能作意思惟修行,使令前面的十種清淨意樂成為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增上戒住,就入於增上心住。何等為十?
iha bodhisattvena pūrvam evādhiśīla-vihāre te daśa śuddhāśayā manasikṛtā bhavaṃti juṣṭāḥ pratividdhāḥ. daśabhir aparair ākāraiḥ teṣāṃ cittāśaya-manasikārāṇām adhimātratvāt paripūrṇatvād adhiśīla-vihāraṃ samatikramy ādhicitta-vihāram anupraviśati.

一者、作意思惟,我於十種淨心意樂,已得清淨。
[]1)一者、作意思惟,我於十種淨心意樂,已得清淨,他先這樣思惟。
śuddho me daśabhir ākāraiś citt'āśaya iti manasikāreṇa.

二者、作意思惟,我於十種淨心意樂已清淨故,能不退失。
[]2)二者、作意思惟,我於十種淨心意樂已清淨故,能不退失。這十種清淨意樂成就以後,他能夠不退。
abhavyaś cāhaṃ tasmād daśākārāc chubhād āśayāt parihāṇāyeti manasikāreṇa.

三者、作意思惟,我於一切漏有漏法,心不趣入,於違背中能正安住。
[]3)三者、作意思惟,我於一切漏有漏法心,漏就是煩惱,有漏法,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漏是煩惱,有漏法是果報,一般的凡夫,漏和有漏法不一樣。心不趣入,心裡面不執著這件事。於違背中能正安住,違背這個漏有漏法,在這裡能安住,就是安住第一義諦,你觀察煩惱是因緣所生,畢竟空寂的,色、受、想、行、識的果報,也是因緣所生,也是畢竟空寂的,你安住在畢竟空寂的第一義諦上,就違背漏有漏法。若是不能修止觀,這件事辦不到,就是隨順漏,隨順有漏法。
sarvāsrava-sāsraveṣu me dhameṣu cittaṃ na praskandati pratikūlatāṃ saṃtiṣṭhate iti manasikāreṇa.

四者、作意思惟,我能於彼修對治中識正安住。
[]4)四者、作意思惟,我能於彼修對治中識正安住。作意思惟,就是修止觀,在奢摩他裡邊作觀就是思惟,思惟什麼呢?我能於彼修對治中,對治這個漏、有漏法,能在這個修對治修行的識裡面,安住這裡。
tat-pratipakṣa-bhāvanāyāṃ ca me vijñānaṃ saṃsthitam iti manasikāreṇa.

五者、作意思惟,我能於彼所修對治,不復退失。
[]5)五者、作意思惟,我能於彼所修的對治的法門,能夠不復退失。
abhavyaś cāham asmāt pratipakṣāt punaḥ parihāṇāyeti manasikāreṇa.

六者、作意思惟,我於如是堅固對治,不為一切漏有漏法一切魔軍之所勝伏。
[]6)六者、作意思惟,我於如是堅固對治,不為一切漏有漏法一切魔軍之所勝伏。你能夠戰勝漏、有漏法,能降伏它們。
abhavyaś cāham evaṃ dṛḍha-pratipakṣaḥ taiḥ sarvāsrava-sāsravair dharmaiḥ sarva-Māraiś cābhibhavitum iti manasikāreṇa.

七者、作意思惟,我今能於一切佛法,其心無有怯劣而轉。
[]7)七者、作意思惟,我今能於一切佛法,其心無有怯劣而轉。他在修止觀的時候,心裡這樣思惟,我今能於一切佛法,就是一切清淨的一切法裡面,心裡面沒有怯劣而轉,不說我害怕、我辦不到。
asaṃlīnaṃ ca me mānasaṃ pravartate sarva-buddha-dharmeṣu iti manasikāreṇa.

八者、作意思惟,我今能於一切苦行,無有怯弱。
[]8)八者、作意思惟,我今能於一切苦行,無有怯弱。這件事雖然是聖道,但做起來很辛苦,他心裡不恐怖。
sarva-duṣkara-caryāsu ca me nāsti vyatheti manasikāreṇa.
九者、作意思惟,我心一向於大乘中,深生信解,終不愛樂餘下劣乘。
[]9)九者、作意思惟,這位菩薩心裡面這樣思惟,我心一向,只有這一個方向,沒有第二個方向,於大乘中佛法裡面,信解很深刻,終不愛樂餘下劣乘,對於小乘佛法,他不愛樂。
adhimuktaṃ ca me mahāyāne cittam ekāṃtena na tad-anyahīnayāneṣv iti manasikāreṇa.

十者、作意思惟,我於一切利有情事,深心愛樂。由此十種淨心意樂作意思惟,能入菩薩增上心住。
[]10)十者、作意思惟、我於一切利有情事、深心愛樂,就是大慈悲心。增上戒住的菩薩在修這十種作意思惟,作意思惟能入菩薩增上心住。
a)復由餘十淨心意樂等者:《十地經》說:菩薩善清淨心行第二地已,欲得第三地菩薩地當起十種深念心。何等為十?一、淨心,二、不動心,三、厭心,四、離欲心,五、不退心,六、堅心,七、明盛心,八、淳厚心,九、快心,十、大心。菩薩以是十種深念心得入第三地,《十地經論》一一別釋。此說十種淨心意樂,如次應知。
sarva-sattvārtha-krīvābhirataṃ ca me cittam iti manasikāreṇa. ebhir daśabhiś cittāśaya-manasikāraiḥ praviśati.

4.4.4.2.通達諸行佛智及有情界
菩薩安住增上心住,能以種種過患行相,壞一切行;於彼諸行,深心厭離。
[]1)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超過極歡喜住、增上戒住,現在是安住在增上心住,達到這個程度。
1.1)達到這個程度,他的功德還沒有圓滿,能以種種過患行相,壞一切行。行就是一切有為法稱之為行,在諸行裡邊,佛智也是行,但是它是清淨的,於有情這是染污的。有情指眾生說,諸行指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行。
1-在這一切行上,這位菩薩怎麼修行呢?能以種種過患行相,種種過患是一切行的相貌,有為法的相貌。以種種行相,各式各樣的過患,這樣地觀察的時候,就破壞自己在一切行上的執著。你用過患來觀察它,自己內心的執著就破壞。
2-對於很多過患的有為法深心的厭離而不愛著。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分別的煩惱是破掉,但是俱生的煩惱還在,是需要這樣修止觀,才能破除內心的煩惱,不然它還在你的心裡面來擾亂你的心,使令你的心不清淨,這是聖者。
3-沒得聖道的人也應該這樣學習,要用種種的過患,思惟眼耳鼻舌身意,思惟色聲香味觸法,思惟色受想行識有各式各樣的過患。很明顯的過患,就是老病死,我們有老病死的過患,有各式各樣苦惱的事情。這樣思惟的時候,心就被調伏。如果不這樣思惟,顛倒妄想生起來,你不能調伏。內心裡面出來煩惱的時候,第一個要認識這是煩惱,第二個要用法門來調伏,就是四念處。調伏的結果,這個煩惱就不動,心就是厭離、厭惡它,同它遠離。不修行人的相貌就是煩惱起來,隨著煩惱而不肯調伏。
a)種種過患行相者:《十地經》說正觀有為法,一切行無常、苦、不淨,無常敗壞不久住念念生滅,不從前際來,不去至後際,現在不住。如是正觀一切諸行。此應準釋。
a1)種種過患行相者,行相就是活動的相貌。種種過患是諸行本身上有各式各樣的過患,諸行主要是什麼?我們說色聲香味觸法是行,眼耳鼻舌身意是行,眼識耳識,乃至意識是行,主要是心。一切的有為法離開了心,另外沒有有為法的。說有為法它有過患,就是我們的心有過患。
a2)《十地經》說:正觀有為法。正觀就是在奢摩他裡邊,隨順佛陀的教導觀察,叫做正觀。觀察有為法,怎麼觀呢?一切行無常,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一剎那間就變,這是一個過患,一個過失。其次是,有為法是令你苦,令你苦惱。我們感覺到要這樣會滿意,其實它會變的,就是令你不滿意。不淨,有為法還是不清淨,它是污染。
a3)無常敗壞,諸行的現起,看上去,好像很美,但是很快地,無常就破壞。不久住,不能夠長時期地安住不動。念念生滅,這個無常的敗壞,敗壞的程度非常地迅速,就是我們的心念,一剎那間算是一念,剎那剎那地都有生滅變化。
a4)這個生滅的變化,仔細地觀察,它是沒有來去。就是前一剎那的相貌不能來到後一剎那。前一剎那就是前際,後一剎那就是後際。比如說我們眼睛看見這個人從前面走到後面,從東邊走到西邊,是有來去,但是在一切法的生滅變化上看,前一剎那是不見,但是在後一剎那也不見,不見它從前一剎那到後一剎那。現在不住,現在就是存在這一剎那,這一剎那裡沒有保留,這就叫做無常,這就叫做無常敗壞。
a5)就是這樣觀察無常,一切有為法都是這樣。你就這樣思惟。滿意的事情都被破壞,不滿意的事情也是這樣破壞,都是無常的。但是有很多的事情就是不斷地重覆,可意的事情這樣破壞,不可意的事情這樣破壞,還會重來的,再來還是這樣破壞。
adhicitta-vihāra-sthito bodhisattvaḥ sarva-saṃskārān ādīnavākārair vicitrair vidūṣayati. tebhyaś ca mānasam udvejayati.

於佛妙智,能以種種勝利行相,見大勝利。又於其中,能以淳淨一味欲樂,深生愛慕。
[]1.2)前面是於諸行修無常觀,主要的一點就是破壞,就是如意的事情會來,來又破壞,使令你苦惱。這樣觀察,深心厭離,不如好的事情也不要來,壞的事情也不要來,我心裡面平靜好。
1-於佛妙智,佛陀三大阿僧祇劫,他圓滿成就的妙智慧。這位菩薩學習佛法,他能夠以種種的勝利的行相,就是佛的智慧有種種的勝利,有這些行相。這位菩薩能夠很明了地感覺到佛的大智慧是最殊勝的功德。
2-前面是說佛的智慧很多的勝利,很多的功德。又於佛的智慧無量功德之中,這位菩薩能以淳淨,淳淨就是清淨,一味是無差別的,欲樂就是歡喜。淳淨一味欲樂簡單說就是深生愛慕,就是對於佛的智慧深深地建立愛慕的心情,就是歡喜成就佛的智慧。
a)種種勝利行相者:《十地經》說:是菩薩見如來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無惱無憂,能至無畏安隱大城,不復轉還,見能救無量苦惱眾生。此應準釋。
a1)十地經說:是菩薩見如來智慧不可思議。佛的智慧的微妙是不能分別的,所以是不可思議。無等,佛的智慧最殊勝,其他人的智慧不能與之相等的,而這佛的智慧是無量無邊,非常的廣大深遠。難得,不是容易成就的。無雜,它本身是沒有其他的法間雜在裡邊的。無惱,它也沒有苦惱。無憂,成就這種智慧的人,心裡面沒有憂。a2)成就佛的智慧,就能到達無畏,沒有恐怖的地方,安隱的大城。大城就是涅槃城,也就是第一義諦,佛的智慧能到達那裡。不復轉還,到那裡以後,不會再失掉,不會再退還來的。
a3)成就佛的智慧,到達安隱大城之後,一個是它本身不會再變異,另外一樣功德,就是很明顯地感覺到能救護無量苦惱的眾生,令一切眾生也能離苦,遠離一切苦惱,也到安隱大城來,佛的智慧有這種作用,也是有這種功德。《十地經》上這樣解釋佛的智慧。這裡這一段文就是準照那一段經文,應該這麼解釋。
buddha-jñāne cānuśaṃsa-darśī bhavati vicitrair anuśaṃsākāraiḥ. tatra ca spṛha-jāto bhavati ghana-rasena cchandena.

於有情界,能以種種苦惱行相,觀為有苦;於諸有情,興悲戀心,生依義心。
[]1.3)前面於諸行是約法說,這裡於有情是約人說。人是怎麼樣呢?就是眾生。這位菩薩有這個能力,能用各式各樣苦惱的行相,觀察一切有情都是有苦惱的,很多的苦惱;老病死是苦惱,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都是苦惱,到三惡道受苦更是苦惱。這位菩薩在三摩地作如是觀的時候,就現起大悲心,眾生很苦惱,要想辦法救護眾生。生依義心,生依義心就是慈,慈能與樂,就是生出來,以這樣的大慈能與一切眾生樂。使令眾生能夠離苦得樂。
a)種種苦惱行相等者:《十地經》說:見一切有為行無量苦惱,復於一切眾生轉生殊勝十心:所謂眾生可愍孤獨無救生殊勝心,恒常貧窮生殊勝心,三毒之火熾然不息生殊勝心,閉在三有牢固之獄生殊勝心,常為煩惱諸惡稠林所覆生殊勝心,無正觀力生殊勝心,遠離善法心無喜樂生殊勝心,失諸佛妙法生殊勝心,而常隨順世間水流生殊勝心,失涅槃方便生殊勝心,是名生殊勝十心。此應準釋。
a1)十地經說:見一切有為行無量苦惱。這是菩薩有這種智慧,所以他能見到一切有為行有很多的苦惱。又對於一切眾生,轉生,轉就是生,就是現起來十種殊勝的心。
a2)所謂眾生可愍孤獨無救生殊勝心,眾生是可哀愍的,眾生是孤獨的。無救,沒有人去救護他,因為自己造業,也隨業受果報,沒人陪伴你的,所以就是孤獨。生殊勝心,對於這件事菩薩有殊勝的認識,有很明白的認識。
a3)恒常貧窮生殊勝心,眾生在三界裡面流轉生死,他都沒有出世間無漏的功德,所以都是貧窮的,都是世間上的事情,沒有無漏的功德叫做貧窮,對這件事也是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叫殊勝心。
a4)三毒之火熾然不息生殊勝心,眾生貪瞋癡的三種毒也就是三種火,燃燒得很猛,所以叫熾盛、熾然,不停下來,對這件事也是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叫殊勝心。
a5)閉在三有牢固之獄生殊勝心,眾生關閉在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三界裡邊,這三界很牢固,沒有辦法衝出來的,在這裡受苦,對這件事也是有深刻的認識。
a6)常為煩惱諸惡稠林所覆生殊勝心,前面三毒之火指煩惱說,閉在三有是指果報說。現在常為煩惱諸惡稠林,由煩惱發出來很多的罪業叫做諸惡稠林。所覆,為這罪業所覆藏,所困住。菩薩對於這件事也是很深刻地認識的。
a7)無正觀力生殊勝心,眾生沒有智慧來觀察煩惱,和罪業,和苦惱,在這裡流轉生死,他不能觀察,沒有這個智慧。
a8)遠離善法心無喜樂生殊勝心,眾生在惑業苦裡流轉,不相信善法,不相信佛法,他和佛法相遠離,不感覺興趣。只有有善根的人才肯來到佛法裡邊來。這個人遠離善法,他的內心的思想對於善法不歡喜,生殊勝心。
a9)失諸佛妙法生殊勝心,佛菩薩大慈悲,就是不斷地找機會來救護眾生,但是眾生不接受,所以就失掉諸佛妙法的這種栽培,生殊勝心。
a10)而常隨順世間水流生殊勝心,但是眾生不歡喜學習佛法,他歡喜什麼呢?常隨順世間的水流,世間上就是這些顛倒迷惑的事情,隨順這些事情,隨順世間上顛倒迷惑的境界,生殊勝心。
a11)失涅槃方便生殊勝心,眾生就是不歡喜佛陀為眾生宣說的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成就涅槃的前方便,他不接受,不願意修學聖道,是名生殊勝十心。就是這位菩薩對眾生生這十種殊勝心,這一段文應該這麼解釋。
sattva-dhātuṃ duḥkhitaṃ vyavalokayati citrair duḥkhākāraiḥ. teṣu ca sattveṣv apekṣā-citto bhavaty arthapratisaraṇa-cittaḥ.

於一切行,無有放逸;為大菩提,熾然精進。於諸有情,能起廣大悲愍意樂。
[]2)這位菩薩對於一切行這裡邊無有放逸,因為能調伏自己的煩惱,就不會做罪過的事情,所以無有放逸。為得佛智慧,他勇猛精進地努力修行。諸有情不歡喜這樣,菩薩生廣大的悲愍意樂。
a)於一切行無有放逸等者:此顯正通達已,能正所作。由於諸行深厭離欲,是故於彼無有放逸。由於佛智見勝利故,深愛慕故,是故為彼熾然精進。由於有情觀有苦故,是故於彼能起廣大悲愍意樂。
a1)前面那三科是通達,通達以後,能夠採取行動,叫能正所作。由於諸行深厭離欲,是故於彼無有放逸,所以不敢放逸。由於佛智見勝利故,深愛慕故,所以為了成就佛智慧,他是會精進努力地修行。由於有情觀有苦故,是故於彼能起廣大悲愍意樂。
sarva-saṃskāreṣv apramattaḥ. bodhāyottapta-vīryaḥ. sattveṣu vipula-karuṇāśayaḥ.

4.4.4.3.推求有情脫苦方便
觀諸有情解脫眾苦究竟方便,唯是一類煩惱諸纏無障礙智;觀彼解脫能圓證者,唯於法界一切分別現行雜染,生起對治無分別慧;觀能成辦彼智光明,唯是無倒勝三摩地;觀所引發一切靜慮等持等至,皆菩薩藏聽聞為先,皆聞正法,以為緣起。
[]1)菩薩生大悲心,感覺眾生在苦惱裡邊不得解脫,怎麼辦法才能得解脫呢?菩薩在三摩地裡邊深入地觀察,一切有情解脫眾苦,就是消除一切苦惱。怎麼辦法能消除一切苦惱?究竟方便,不是暫時的方便,究竟地令他解脫眾苦。
2)大慈大悲就是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離苦得樂是兩個方法:一個是暫時的離苦得樂,一個是究竟的離苦得樂。暫時的,我為你請醫生、給你衣服、給你飲食,這是暫時的方便。究竟的方便就是你要學習佛法,修學戒定慧,這是究竟的方便。
3)究竟地能令眾生永久地解脫苦,是哪一個辦法呢?唯是一類煩惱諸纏無障礙智。煩惱諸纏,煩惱就像一條繩子似的把你綁住,各式各樣的煩惱就是很多條繩子綁住你。無障礙智,智慧無障礙,煩惱不能障礙智慧發生作用,就是智慧很厲害。現在菩薩說:觀諸有情解脫眾苦的究竟方便是什麼?就是煩惱諸纏不能障礙的般若,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般若。只有般若能令你究竟地解脫眾苦,能把這件事圓滿地達到最後成功。
4)觀察眾生學習佛法的時候,能解脫煩惱,能到涅槃那裡,能到第一義諦,能圓滿地證入第一義諦,是誰呀?是什麼?唯有法界,唯有真如,法界就是真如,就是第一義諦。在佛法的道理上講,一切有為諸法都是第一義諦,都是法界。但是我們沒有智慧的時候,就不看見法界,就看見分別現行雜染,就看見這個人在這裡種種的虛妄分別,各式各樣的分別,現行就是出現,出現各式各樣的分別心,就叫做現行。而這些分別心都不是清淨的,都是雜染的,都是污染的。
5)貪心、瞋心,這些各式各樣的煩惱,這是染污。但是我們的貪心也沒有動,我們的瞋心也沒有動,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沒動,這個時候是清淨嗎?不是,那叫做雜。它裡面也有不清淨的成份,那是什麼?我們於一切法有所執著的分別心還在,雖然貪心沒有動,雖然你罵我,我也沒有忿怒,什麼如意的境界我也沒有貪心,那個地方還有問題,就是你還是在一切法上有所執著,那個地方還雜,還是混入有所得的煩惱在裡邊,所以叫做雜染。所以一切分別現行在我們凡夫的立場來說,就是有這麼兩類:一個染污的現行,一個雜染的現行。
6)雜染的分別現行生起對治,你能在你的虛妄分別心裡邊生起來一個力量,能夠消滅雜染的現行的,那是誰?是無分別慧。無分別慧是對有分別慧講的,就是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無分別慧不能現前,我們只有一個有分別慧。學習佛法的時候,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就是學習佛法以後,成就這樣分別慧,成就這樣分別慧以後,這是惡,我們不要做,這是善,我們應該做,我們是用分別慧來修行。
7)用分別慧修行的時候,佛法裡告訴我們,就是要修奢摩他的止,還有修毗缽舍那觀,這個時候就超過一般的思惟分別的境界,但是這個時候還是思惟分別,但是裡邊有定,在定裡邊用分別慧來觀察,這個時候叫修行,這些完全還都是有分別。到進一步的時候,禪定成功,毗缽舍那的智慧也成功,這時候成就無分別慧。成就無分別慧的時候,才能夠滅除一切雜染現行,一切虛妄分別,這個是入聖道時候的境界。頭一句話,什麼是究竟方便呢?唯是煩惱諸纏無障礙的智慧,般若的智慧。第二句就更詳細一點,你要成就無分別智,你才能滅除雜染分別。
8)前面是說是用智慧來消滅煩惱,這裡面說觀能成辦彼智光明。佛菩薩的智慧觀察眾生修學聖道的時候,能成辦彼智光明,能令你的智慧光明成就。誰能令你的智慧成就呢?唯是無倒勝三摩地,唯是佛所宣說的無顛倒的殊勝的三摩地,就是禪定。不修禪定,智慧很難成就,無分別慧不能成就的。沒有禪定的時候,內心也可以有些智慧,是聞思的智慧。聞思智慧想要斷煩惱的力量不夠,需要有三摩地支持你的智慧,這個時候智慧光明才有力量斷煩惱。觀能成辦彼智光明,就是能對治煩惱,能對治雜染分別的無分別慧,你需要得到三摩地,無分別慧才能成就。
9)這樣,要有無顛倒的勝三摩地,還要有對治無分別慧這些事。怎麼能成就這些事情呢?這位菩薩觀察一切修行人所引發出來的一切的靜慮,靜慮就是三摩地,這個靜慮就是色界的四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靜慮也叫等持,也叫等至。但是這個地方也包括無色界的四空定,也可以稱之為等持,也可以稱之為等至。能對治煩惱的無分別慧是要有勝三摩地才能成就。勝三摩地怎麼樣才能成就呢?所成就的靜慮,四禪八定,皆菩薩藏聽聞為先,菩薩藏也包括聲聞藏,包括小乘佛法在內,你先要學習佛法。聽聞也包括自己學習,但是聽聞就是還是重視學習,重視你要有老師,向他學習比較好。
10)皆聞正法,以為緣起。都是要聽聞佛法,你才能發起勝三摩地,你才能成就無分別慧,你才能夠有一切煩惱諸纏無障礙的智慧,就是由學習佛法為先才可以成就的。如果不學習佛法,這個事是辦不到的。解脫苦惱的方法就是要這樣。學習佛法,以後,要學習三摩地,就是奢摩他、毗缽舍那。這樣學習而後得到清淨的智慧,才能滅除一切煩惱的,才能成就。若是我們只是學習佛法,但是不修學禪定,苦惱是沒有辦法解脫的。修學禪定,但是不學習智慧,這事也不能成功。這幾樣都具足,才能夠滿足你的希望,你才能解脫苦惱。
teṣāṃ sattvānām atyaṃta-duḥkha-vimokṣopāyaṃ sarva-kleśānāvaraṇa-jñānam eva paśyati. tasya ca vimokṣasya samudāgamāya dharma-dhātau sarva-vikalpa-prapaṃcāra-saṃkleśotpatti-pratipakṣaṃ prajñāṃ paśyati. tasya ca jñānālokasya niṣpattaye samyak-samādhiṃ paśyati. taṃ ca dhyāna-samādhi-samāpatti-nirhāraṃ bodhisattva-piṭaka-śravaṇa-pūrvakaṃ śravaṇa-nidānaṃ paśyati.

4.4.4.4.恭敬正法訪求無倦
觀見是已,發大精進、訪求多聞。為聞正法、不惜身命;無有資財內外愛物而不能捨,無有師長、不誓承事,無有尊教、不誓奉行,無有身苦而不誓受。
[]因為正法有這樣的作用,所以特別地還要恭敬地去求,而不要懈怠。
1)這位已經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在三摩地裡邊看得清清楚楚以後,所以就發出來非常廣大的精進努力,什麼叫廣大精進呢?
1-訪求多聞,各地方去拜訪,去學習佛法,要多聞佛法。
2-為了學習正法,他都不愛惜他的生命。
3-無有資財內外愛物,外邊可愛的物,和內裡邊可愛的物就是生命,而不能棄捨。能捨財而去求法。
4-無有師長、不誓承事,沒有一位善知識他不決定去承事,去親近他的。
5-無有尊教、不誓奉行,說是你親近善知識會教你這樣,教你那樣,都能做得到。你叫我怎麼地,都能做得到。
6-無有身苦而不誓受,沒有一樣這些苦惱受不了的,他都能受得了。
dṛṣṭvā ca mahatā vīryāraṃbheṇa śruta-paryeṣtim āpadyate. sad-dharma-śravaṇa-hetoḥ nāsti tad draviṇaṃ pariṣkāram ādhyātmika-bāhyaṃ vastu. yan na parityajati. nāsti sā guru-paricaryā. yāṃ nābhyupagacchati. nāsti sā kāyotpīḍā. yāṃ nābhyupagacchati

若聞佛法一四句頌;歡喜踊躍,勝得三千大千世界充滿其中大珍寶聚。聞一句法是佛所說,能引正等覺,能淨菩薩行;歡喜踴躍,勝得一切釋梵護世轉輪王等極尊貴位。
[]2)這位菩薩求法的時候,就是聽聞佛法中的一四句頌,歡喜踊躍,心裡頭歡喜。
1-歡喜誦躍的情形超過得到三千大千世界充滿其中的大珍寶聚,比那個還要歡喜。
2-前面說四句頌,現在說聞一句法,這一句是佛所說的,能夠引發你的正覺和等覺,正覺就是根本智,等覺就是後得智,正覺就是如理智,等覺就是如量智。能淨菩薩行,能清淨你的身口意,使令它清淨,滅除一切污染,能有這樣作用。能引正等覺是開智慧,能淨菩薩行是破煩惱。歡喜踴躍,他心裡面聞一句法心裡歡喜,勝得一切釋梵護世轉輪王等極尊貴位,歡喜到這種程度。
sa prītataro bhavaty eka-catuṣpada-gāthā-śravaṇena. na tv evaṃ trisāhasra-pūrṇa-pratimena mahā-ratna-rāśinā. prītataro bhavaty eka-dharma-pada-śravaṇena samyak-saṃbuddhopanītena bodhisattva-caryā-pariśodhakena. na sarva-Śakratva-Māratva-Brahmatva-lokapālatva-cakravartitva-samucchraya-pratilaṃbhaiḥ.

設有告言:善男子聽,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引正等覺,能淨菩薩行,汝欲聞不?汝今若能投大水坑受大苦者,當為汝說。菩薩聞已,歡喜踴躍。答言我能。我若得聞如前所說一句法義;正使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熾火,我從梵天尚投身入;況小火坑。為求佛法,尚應久處大那落迦受大苦惱;況餘小苦而不應受。
[]3)假設有一個人對他說,善男子聽,就是對這個菩薩說: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引正等覺,能淨菩薩行,汝欲聞不?你歡喜聽聞嗎?你現在若是投身到大火坑裡面去受火的燃燒,受這個苦,我就給你說這句佛法。菩薩聞已,歡喜踴躍。答言我能這樣。我若得聞如前所說一句法義;正使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滿裡邊都是火,都是很殊勝的火。從梵天投身入火,這個人是得色界定,況小火坑呢?為求佛法,尚應久處大那落迦受大苦惱,況餘小苦而不應受呢?
saced enaṃ kaścid evaṃ vadet. evam aham idaṃ dharma-padaṃ samyaksaṃbuddhopanītaṃ bodhisattva-caryā-pariśodhakaṃ te śrāvayiṣyāmi sacen mahatyām agni-khadāyām ātmānaṃ prakṣipasi mahāntaṃ vā duḥkhopakramam abhypagacchasīti. śrutvā 'syaivaṃ bhavet. utsahāmy aham asya dharma-padasyārthe pūrvavat trisāhasra-mahāsāhasra-pratimāyām apy agni-khadāyāṃ Brahma-lokād ātmānam utsraṣṭuṃ. prāg eva pratyavarāyāṃ. nāraka-duḥkha-saṃvāsair apy asmābhir buddha-dharmāḥ. paryeṣitavyāḥ. prāg eva prākṛtair duḥkhopakramaiḥ. iti

4.4.4.5.能正修行及得安住
菩薩發起如是精進求正法已;復能如實如理思惟。要正修行法隨法行,方得名為隨順佛法;非但聽聞文字音聲而得清淨。如是知已,即依所聞,正緣法相,遠離諸欲惡不善法,廣說乃至能得世俗四種靜慮。四無色定、及四無量、五種神通、具足安住。
[]1)這位求法的菩薩發動這樣精進地尋求正法。發這個心以後,復能如實如理思惟,如實如理,是真實的,如實是誠懇的意思,如理很合道理去思惟這件事。
1-決定我能努力地修學聖道。什麼叫做修學聖道?就是法隨法行,方得名為隨順佛法,若是我只是學習文字上的佛法,不能法隨法行,就不是隨順佛法。不只是聽聞文字的音聲的佛法,就能清淨,就能得涅槃,所以一定要法隨法行才可以。要有解,而後要有行才能算是隨順佛法。這是這個菩薩這樣如理作意,這樣如是思惟。
2)這位菩薩這樣思惟以後,
1-即依所聞,正緣法相,遠離諸欲惡不善法。依就是隨順,隨順他所學習的佛法。正緣法相,就是努力地思惟觀察法的真理,怎麼辦?怎麼合適呢?遠離諸欲惡不善法,就是修定,修不淨觀,滅除欲界的欲,遠離諸欲,遠離十不善道,十不善法。能離諸欲就是得到色界四禪,這就是開始修奢摩他成就禪定。
2-即依所聞,正緣法相就是要有一個所緣境,有所緣境在那裡修止觀,就是遠離諸欲惡不善法,這表示是在修行的時候,經過多少年月,經過多少時間的努力,你能夠成就世俗的四種靜慮,就是世間的四種靜慮,世俗的四無色定。及四無量,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是在禪定裡邊修慈悲喜捨的四種毗缽舍那。成就四靜慮,成就四無色定,又成就四無量的三昧,然後又修神通,成就五種神通。具足安住,這樣這麼多的功德都具足,安住在這裡。
evaṃrūpeṇa vīryāraṃbheṇa dharmān paryeṣyaivaṃ yoniśo manasikaroti. yathā dharmānudharma-pratipattiṃ buddha-dharmā anugatāḥ. na vyaṃjana-svara-mātra- viśuddhiḥ. iti viditvā tad eva śrutaṃ niśritya dharma-nimittāni samyag ālaṃbanīkurvan viviktaṃ kāmair vistareṇa prathamaṃ dvitīyaṃ tṛtīyaṃ caturthaṃ dhyānaṃ laukikaṃ catasra ārūpya-samāpattīr laukikīḥ catvāry apramāṇāni paṃca cābhijñā upasaṃpadya viharati.

4.4.4.6.隨願受生
既多住已,復還棄捨諸靜慮等等持、等至。願自在力還來欲界。觀彼彼處,若為有情能作義利,若能圓滿菩提分法,即便往生。非但自在而生彼處。
[]1)這位菩薩成就四靜慮、四無色定、四無量心、五種神通,安住在這麼多的功德裡面,叫多住。或者是時間,可能一住住十年、二十年,不一定。
1-安住在這裡,後來他又棄捨四靜慮的等持,四無色定的等至。什麼意思呢?他成就四靜慮、四無色定,生命差不多死掉,就生到色界天,或者生到無色界天。生到那裡,他不能在那裡度化眾生,所以又棄捨他成就的禪定,到什麼地方去呢?
2-願自在力還來欲界,他有慈悲心,慈悲心本身有自在的力量,不受禪定的繫縛。若是我們沒有大悲心,想要度化眾生的話,在人間得到禪定,死掉以後就是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但是這個人願自在力,他有慈悲心,想要度眾生,這個慈悲願有自在力,不受禪定的束縛,又回到欲界來。要到什麼地方去呢?
3-觀彼彼處,觀察這個地方,一個地方一個地方觀察。若是到那個地方住,就能夠為有情的眾生做佛法的義利。在那個地方能度化眾生,同時也能圓滿自己的三十七道品這種修行的法門,能令眾生修學佛法,就是到那個地方去。
4-非但自在而生彼處,不是說我有自在力,我到那個地方就沒有事情做,是有目的的,是要利益眾生,是要弘揚佛法的。能圓滿這個目的,才到那個地方。
sa tair bahulaṃ vihṛtya tāni dhyānāni samādhīṃ samāpattīḥ vyāvartya praṇidhāna-vaśena. kāma-dhātau yatra sattvārthaṃ bodhi-pakṣya-dharma-paripūriṃ ca paśyati. tatropapadyate. na tv evāsya tad-vaśenopapattir bhavati.

如是菩薩離欲貪故,名斷欲縛;棄捨靜慮等持等至故,名斷有縛;菩薩先從勝解行地,於法真如修勝解故,已斷見縛;邪貪恚癡,畢竟不轉。
[]2)這位菩薩已經修成功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當然是棄捨欲界的貪心,所以叫做斷欲縛,把欲的繫縛滅除。凡夫的顛倒不知道欲是苦,所以就為欲所繫縛,但是這個人發菩提心,就用佛法的智慧斷欲的繫縛。
1-斷了欲縛,就是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不為欲所縛,為定所縛,還是繫縛。但是這位菩薩有大智慧,棄捨色界四靜慮的等持,棄捨無色界的四空定的等至,就名斷有縛。這色界天和無色界天,外道認為是解脫,但是佛法說還是有繫縛的,沒有得解脫,所以斷有縛,把這兩個地方的繫縛也斷滅。
2-這位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在勝解行地的時候,已經在修學聖道,修的什麼聖道呢?就是對於法的真如,一切法就是真如,一切法都是心所變現的,就是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觀一切法空。修勝解已,今天也修,明天也修,長時地修,使令這個智慧很有力量,叫做勝解;解就是智慧,勝就是智慧有力量。我們從文字上的學習,也可能會達到這個程度,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沒有力量,照樣還是貪瞋癡的煩惱。
3-若修止、修觀,在奢摩他裡面修定,在觀裡面修智慧,長時期這麼修,就有力量,通達一切法空的智慧有力量。有力量什麼?第一個相貌就是能夠降伏煩惱,煩惱來的時候,用空的智慧,煩惱就停下來,就不煩惱。
4-現在你在勝解行地這個地方修止觀,你就會知道,煩惱還是可以調伏的,不是一定要隨順它的,這是勝解,就是殊勝的、有力量的解。心裡面思惟一切法空的時候,煩惱就不動。可見你這個智慧有力量。
5-這個有力量,就是由煖、頂、忍、世第一,到見道位。到這個時候,已斷見縛,就把我見、我所見斷滅。觀察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裡邊,色受想行識是如幻如化的,這裡面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也不可得;我、我所不可得,就是斷見惑,斷思惑,這是兩種繫縛。這個地方有什麼不同呢?見縛就是執著有我,執著色受想行識是我,其他的東西是我所有的,有我、我所。
6-執著色受想行識裡面有我,有人說:沒有我?你說的不對!他心裡不高興,就是恚。他對於色受想行識裡面的我很愛著,就是貪。這樣子就是愚癡,這個叫做邪貪恚癡。
我們在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這個欲的境界裡面有貪恚癡,那是欲煩惱。但是在我這個地方有貪瞋癡,這叫邪貪恚癡,這是另一種煩惱,這兩種煩惱不一樣。現在邪貪恚癡指在見上生起的煩惱。
7-畢竟不轉,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邊修止觀的時候,破除我、我所見,所以邪貪恚癡究竟地息滅,就不再活動,不轉就是不活動。原來是斷欲縛,斷有縛,這是斷見縛。這是一個見煩惱、愛煩惱,完全斷滅。
a)如是菩薩離欲貪故至畢竟不轉者:此釋前說願自在力因緣應知。
a1)前面是說既多住已復還棄捨諸靜慮等等持等至。願自在力還來欲界,解釋願自在的事情。為什麼能願自在呢?就是因為見煩惱也斷,欲煩惱也斷,有縛也斷,他才有大自在,這個願才自在的。如果這些繫縛不息滅,不能自在的。你怎麼能棄捨禪定的樂,跑到欲界來呢?他能有這樣的慈悲願,是因為他已經斷除這麼多繫縛的關係。
tasya kāma-vītarāgatvāt kāma-bandhanāni prahīṇāni bhavaṃti dhyāna-samādhi-samāpatti-vyāvartanatvāt bhava-bandhanāni. adhimukti-caryā-bhūmāv evāsya pūrvam eva dharma-tathatā'dhimokṣād dṛṣṭi-kṛta-bandhanāni prahīnāni bhavaṃti. mithyā-rāga-dveṣa-mohā asyātyaṃtaṃ na pravartaṃte.

4.4.4.10.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增上心住。謂心意樂作意思惟成滿趣入故;於一切行諸有情界及大菩提,能正通達故;於諸有情脫苦方便,能正推求故;於正法中起大恭敬,訪求無倦故;能正修行法隨法行,於其世俗諸靜慮等等持等至無量神通,能引能住故;棄捨於彼,願自在力,隨樂受生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增上心住的相貌。什麼呢?謂心意樂作意思惟成滿趣入,這是第一科;於一切行諸有情界及大菩提,能正通達,這是第二科;於諸有情脫苦方便,能正推求故,這是第三科。於正法中起大恭敬,訪求無倦故第四科;能正修行法隨法行,於其世俗諸靜慮等等持等至無量神通,能引能住故這是第五科;棄捨於彼,願自在力,隨樂受生故這是第六科;善根清淨故第七科;受生故是第八科;威力故第九科。
ayaṃ bodhisattvānām adhicit avihāraḥ citta-manaskāra-niṣpatti-praveśataś ca saṃskāra-sattva-dhātu-mahābodhi-samyak-prativedhataś ca sattva-duḥkha- vimokṣopāya-samyak-paryeṣaṇataś ca mahā-gaurava-dharma-paryeṣaṇataś ca dharmānudharma-pratipatti-laukika-dhyāna-samādhi-samāpatty-abhijñābhinirhāra-vihārataś ca tad-vyāvartanaṃ praṇidhāya yatra-kāmopapattitaś ca kuśala-mūla-viśuddhitaś copapattitaś ca prabhāvataś ca samāsa-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4.11.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發光地說。由發聞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顯示,是故此地名發光地。由內心淨能發光明,是故說名增上心住。由此義故。名發光地;即由此義當知復名增上心住。
[]1)這位菩薩的功德若廣宣說,如《十地經》發光地的解釋,這裡邊的意思就是由發聞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顯示。這裡面說有兩種光明,就是這位發光地,就是增上心住,他有兩種光明。
1-第一個光明由發聞行正法光明,發就是顯現出來,就是他不斷地到十方諸佛,善知識那裡學習佛法,他聽聞這樣的佛法,有聞所成慧,會思惟所學習的佛法,這裡邊有正法的光明,法就是光明。就是由你聽聞佛法,你能讀誦,念誦的時候,它就會發出光明來。由發聞行正法光明,這個行,應該是有誦的意思,你讀誦這部經,然後你能夠背,背的時候它就發出光明。
2-等持光明是得禪定,聞行的光明是屬於聞所成慧,現在等持光明是修慧。這個人得了禪定,禪定也有光明,由這兩種光明的顯示,是故此地名發光地。
3-由於你若能夠讀誦佛的正法,也是能令心淨,你修禪定得到禪定,在禪定裡面你能修毗缽舍那觀,也能發光明,是故說名增上心住。或者說是由內心淨能發光明,是故說名增上心住,偏指禪定說也可以。
2)因為能發出光明,所以叫做發光地,因為心清淨的關係,心清淨義當然是得禪定,在禪定裡面有毗缽舍那的無漏的智慧發出光明,這是更殊勝。
vistara-nirdeśaḥ punar yathāsūtraṃ. tad-yathā Daśabhūmake prabhākaryāṃ bhūmau. śrutākāra-dharmālokāvabhāsa-samādhy-ālokāvabhāsa-prabhāvitatvād asyā bhūmeḥ prabhākarīty ucyate. adhyātmaṃ citta-viśuddhim upādāya sā prabhā bhavati. tasmāt sa vihāraḥ adhicitta ity ucyate. yenaivārthena prabhākarī bhūmiḥ. tenaivārthenādhicitta-vihāro veditavyaḥ.

4.4.5.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云何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怎麼叫做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呢?

4.4.5.1.由法明入成滿得入
謂諸菩薩先於增上心住,以求多聞增上力故,已得十法明入;由此十法明入,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增上心住,入初增上慧住。
[]1)諸菩薩,應該是指增上心住,就是他已經成就初極喜住及二離垢地及三發光地。就是他的修行達到發光地的程度。
1-先於增上心住,先就是在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之前那個時候的程度,是增上心住,就是成就四禪。
2-以求多聞增上力故,到這個時候,他還希求能夠博學多聞,多聞佛法,他這個願望增上力故,有強大的力量,就是已經達到這個程度,他對多聞佛法這方面他的願力還是很強的。
3-因為多聞增上力故,他已經成就十種法明入。法就是第一義諦,入是入於第一義諦,就是智慧,他成就十種法明,契入第一義諦。
4-由於這位增上心住的菩薩,對這十種法明入,不斷地努力精進的修行,成就最殊勝的境界,他是上品,就是極圓滿,就是在那個程度之中他這十法明入的智慧很圓滿。
5-這時候他的程度就超過增上心住的那個程度。入初增上慧住,就是進入到初一步的增上慧住,就是覺分相應增上慧住,這叫做趣入。現在什麼叫做趣入?就是增上心住學習十法明入,到圓滿的程度,就趣入到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ṃ bodhi-pakṣya-pratisaṃyukto 'dhiprajña-vihāraḥ. iha bodhisattvena pūrvam evādhicitta-vihāre daśa dharmāloka-praveśāḥ śruta-paryeṣṭim adhipatiṃ kṛtvā pratilabdhā bhavaṃti. yeṣām adhimātratvāt paripūrṇatvād adhicitta-vihāram atikramya prathamam adhiprajña-vihāraṃ praviśati.

如是十法明入文辭,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2)這個十法明入它的文辭,就是文句,在文句上列出來有十法明入的。
1-如契經說,就是〈十地品〉說。讀〈十地品〉、讀《十地經》,就會明了十法明入的相貌。
a)如是十法明入文辭等者:謂依智明能入如來所說法中,名法明入。《十地經》說;若菩薩得第三菩薩地具足清淨明已,欲得第四菩薩地者,當以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何等為十?一、思量眾生界明入,二、思量世界明入,三、思量法界明入,四、思量虛空界明入,五、思量識界明入,六、思量欲界明入,七、思量色界明入,八、思量無色界明入,九、思量勝心決定信界明入,十、思量大心決定信界明入。菩薩以此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今指彼經,故說應知。
a1)謂依智明能入如來所說法中,根據、依據你的智慧的明,能契入到佛所說的法裡面,佛所說的法要根據你的智慧,你才能夠理解。能理解,就叫做入。法有教法、有行法、也有理法。
a2)《十地經》說,若第二地菩薩成就第三菩薩地的時候,就是發光地。具足清淨明已,具足也就是成就;成就清淨的智慧已,圓滿了。這個時候這位菩薩的無上菩提心沒有滿足,還想要成就第四菩薩地。怎麼樣才能成就呢?他應當學習十法明入才能夠進入到第四地。那十種呢?
a3)一、思量眾生界明入。二、思量世界明入。第三種是思量法界明入。第四種是思量虛空界明入。第五種思量識界明入。第六種是思量欲界明入。七、思量色界明入。八、思量無色界明入。九、思量勝心決定信界明入。十、思量大心決定信界明入。菩薩以此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現在《瑜伽師地論》的文就說是指彼《十地經》,所以說菩薩應知其相。
te punar daśa dharm āloka-praveśā granthato yathā-sūtram eva veditavyāḥ.

謂若彼假設、若於中假設,若由此假設、若平等勝義、若染惱故、清淨故、成染成淨,若由繫縛煩惱所染、若由無上清淨所淨、當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說義。
[]3)若彼假設,這是第一句。若於中假設,這是第二句。若由此假設,是第三句。若平等勝義,這是第四。若染惱故、清淨故、成染成淨,這是第五句。若由繫縛煩惱所染,是六、七、八這三句。若由無上清淨所淨,這是第九句和第十句。這十句就是十法明入的簡要的道理。
a)若彼假設等者:如經思量眾生界明入,名彼假設。思量分別眾生界假名差別故。如經思量世界明入,名於中假設。思量分別依處假名差別故。如經思量法界明入,由此假設思量分別善不善等諸法差別故。如經思量虛空界明入,即此平等勝義思量虛空無盡相故。如經思量識界明入,即此成染成淨識為染淨所依止故。如經思量欲色無色界明入,即此繫縛煩惱所染。如經思量勝心大心決定信界明入,即此無上清淨所淨。煩惱不染,名為勝心。不捨有情,名為大心。
a1)如經思量眾生界明入,如經就是前面的十地經上第一句話思量眾生界明入。那句話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這裡說若彼假設。這句話怎麼講呢?這句話就是思量分別眾生界假名差別故。眾生這句話是假設的,就是色受想行識和合起來,假名叫做眾生,實際上沒有真實的體性,這裡面我是不可得的,假名叫做眾生。思量分別眾生界,眾生界是假名字,但是也有很多的差別,這是天、這是人、這是菩薩、是阿羅漢,這也是差別故。
a2)《十地經論》上的第二句是思量世界明入,在《瑜伽師地論》的第二句是於中假設,這二句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思量分別依處假名差別故。依處是什麼?就是指色受想行識說的,以色受想行識作假名的依處;因為色受想行識和合,名為眾生,五蘊就是依處。
a3)《十地經》上的第三句是思量法界明入,《瑜伽師地論》第三句若由此假設思量的分別。假設,就是眾生是假設、色受想行識也是假設;但是這裡面去思量的時候,有善、有不善、有善不善這個差別、不一樣,比如說三惡道就是不善,人天就是善,還有無漏的善法,是有差別的。
a4)如經思量虛空界明入,就是《十地經》上的第四句,《瑜伽師地論》的第四句若平等勝義,這二句是怎麼解釋呢?這是如經思量虛空界明入,即此平等勝義思量虛空無盡相故。思量虛空界怎麼講呢?就是平等勝義,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在一切法上說是平等無差別的,也就是思量虛空沒有窮盡相,第一義諦也是無盡相的,就是用虛空無盡解釋平等勝義。
a5)《十地經》上思量識界明入,這是第五句;論上的第五句是若染惱故、清淨故成染成淨。染污和清淨都是由識的分別成就的,染也是分別、淨也是分別,由分別而成就染、成就清淨,染污清淨成就了以後,又以識為依止處,阿賴耶識是它的依止處。
a6)如經思量欲色無色界明入,這是六、七、八句。什麼意思呢?即此繫縛煩惱所染,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繫縛煩惱的染污境界,所以就用這一句話解釋那三句。
a7)思量勝心決定信界明入,這是第九句,第十句是思量大心決定信界明入;就是一個勝心、一個大心的不同。《瑜伽師地論》就是無上清淨所淨,勝心和大心是無上清淨所成就的清淨。什麼叫做勝心?就是煩惱不染污他,就叫做勝心。大心是什麼意思呢?不捨有情,這是慈悲心;不棄捨眾生的苦,要度化一切眾生,叫做大心。當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說義。
ye ca prajñapyaṃte yatra ca prajñapaṃte yena ca prajñapyaṃte te ca yat-samāḥ paramārthaḥ yasya ca saṃkleśād vyavadānāc ca saṃkliśyaṇte viśudhyaṃte ca yat-pratisaṃyuktena ca saṃkleśena saṃkliśyaṃte yayā cānuttarayā viśuddhyā viśudhyaṃte. ity ayaṃ samāsārthas teṣāṃ dharmāloka-nirdeśānāṃ veditavyaḥ.

4.4.5.2.得熟智法
是諸菩薩住此住中、如契經說:不壞意樂而為上首所有十種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皆悉成就。長如來家,得彼體法。
[]這麼多的菩薩安住在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安住在這個住裡邊。如契經說,就是《十地經》。安住在覺分相應增上慧住的時候,他內心有不可破壞的意樂,這是最殊勝的。所有十種能成熟智,一共有十種能成熟智,不壞意樂也是這十種能成熟智的第一句。能成熟智,就是能成熟善根的智慧;善根是所成熟、智慧是能成熟的。所有的十種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由這十種智慧成熟他的善根,這些善根皆悉成就。長如來家,他已經生如來家,就是在初極喜地的時候、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已經證入第一義諦,現在在第一義諦裡邊,他的智慧繼續的增長。得彼體法,得如來的體法;如來的體,就是大智慧、大慈悲。
a)如契經說不壞意樂而為上首等者:《十地經》說:以十種法智教化成熟:一、不退轉心故,二、於三寶中決定恭敬畢竟盡故,三、分別觀生滅行故,四、分別觀諸法自性不生故,五、分別觀世間成壞故,六、分別觀業有生故,七、分別觀世間涅槃故,八、分別觀眾生世界業差別故,九、分別觀前際後際差別故,十、分別觀無所有盡故。諸佛子!菩薩如是十種法智教化成熟,即於如來家轉有勢力得彼內法故。此說十種能成熟智,智成熟法,如彼應釋。當知此中唯取經意,名如經說。菩薩十法明入,說名能成熟智,由能成熟他有情故。要以十法為依,方能令彼智得成熟,是故復說智成熟法。即此十種法中不退轉心為初,是故說言不壞意樂而為上首。於如來家轉有勢力,是名長如來家。得如來身所有諸法,是名得彼體法。謂即十種法智教化成熟有情故。
a1)這位菩薩學習十種法的智慧,他也教化眾生,令眾生善根成熟,他也令自己的善根成熟。教化成熟是簡單的讚歎十種法智的相貌。
a2)一、不退轉心故,就是他這個清淨的大智慧和慈悲,不會失掉。不退轉,前面《瑜伽師地論》的文叫不壞意樂,就是用不壞意樂這句話來解釋不退轉,如果你這個意樂壞了,就是退轉;不壞意樂,也就是不退轉的意思。       
a3)第二句是於三寶中決定恭敬畢竟敬故,他對於佛法僧三寶,是決定有恭敬心的。什麼意思呢?教行理是法寶,理是法寶,是最深奧的;教,是淺薄的;中間的就是行。但是他對於法寶,第一義諦是恭敬,對淺薄的教他也恭敬、也有恭敬心。對佛寶,佛現出來大威德的境界,當然是恭敬,佛有時候也現眾生相,這位菩薩也是決定恭敬。僧是指聖僧,但是這些菩薩對凡夫僧,也是恭敬的,所以於三寶中決定恭敬。
菩薩有平等的境界,所以對三寶決定恭敬。畢竟盡故,不恭敬心是一點也沒有,他沒有虛妄分別。
a4)三、分別觀生滅行故,分別觀察一切法是有因緣。生是有因緣才能生,因緣變化,所生法也就變化;或者說是剎那生剎那滅。而再深一點說,是頓生頓滅,一切法一剎那間現起,一剎那間完全沒有。
a5)四、分別觀諸法自性不生故,一切法本身的體性,是沒有生滅的,在因緣生法上看,諸法有生有滅,但是在法的自性上看,是無生無滅,生滅不可得。這樣在遍計執的這一切法上看,它本性是無所有的,是沒有生也沒有滅的,是自性空寂的。這個時候還是分別觀,就是內心作如是思惟分別,作如是觀察,諸法性不生故,自性不生也就不滅。
a6)五、分別觀世間成壞故,世間我們容易思惟到器世間,世間的成就、世間的破壞,但是世間也包括五蘊世間,色受想行識因緣和合,就成就,因緣沒有也就破壞。這個成壞和前面的生滅,生滅是微細的,成壞是粗顯的境界。
a7)六、分別觀業有生故,業就是由內心的發動表現在身語上,就有業。但是微細的說,修止觀的時候,沒有表現在身語上面,只是內心的分別,長時期的這樣修,它力量就強大,所以這也就是業。分別觀業是有生起的事情。業有生起有二個情形,一個是它這個業你熏習成為種子之後,它沒有現行的時候,它是不變動的,但是業若現行的時候,就有變動。分別觀世間成壞故,應該是在果報上說;分別觀業有生起故,這是在因上說,由業因而得果報。
a8)七、分別觀世間涅槃故,佛教徒學習聖道的時候,觀世間就是涅槃、生滅就是不生滅,他就在一切法上寂滅相,這是無所得的智慧。
a9)八、分別觀眾生世界業差別故,眾生的世界是業的差別;為什麼他享天福、為什麼他在人間做國王,為什麼這個人跑到地獄,分別觀眾生世界業的差別故。
a10)九、分別觀前際後際差別故,以前你是生死凡夫,在生死流轉,現在得無生法忍,前後是有差別。
a11)十、分別觀無所有盡故,這些差別境界上實在都是沒有差別的,都是寂滅相。
a12)諸佛子!菩薩如是十種法智教化成熟。菩薩如是有十種法的智慧,或者是佛來教化你,你的善根成熟;或說你教化眾生,令眾生善根成熟。總而言之,你是常常有這樣般若,在你內心裡面運作,即於如來家轉有勢力,就在第一義諦上你的無所得的智慧,逐漸逐漸的有力量,轉有勢力。得彼內法故,就是成就大智慧和大慈悲。
a13)這裡邊說到十種成熟法,能成熟法,能成熟智,智成熟法;就是如彼《十地經》上說,或者《十地經論》有解釋。這裡邊說的是取的經裡邊的意思,舉經上文句所含的義,所以叫如經說,不是指文句說的。
a14)菩薩十法明入,說名能成熟智,十法明入也就叫作能成熟智。能成熟他有情故,能令他有情的善根得成熟故。要這十法為依,這樣學習才能令智得成熟,是故復說智成熟法,智所成熟,智是能成熟。
a15)即此十種不退轉心為初,這十種法的智慧你不失掉,成就以後,心裡這個智慧心不失掉。是故說言不壞意樂而為上首,這個不退轉也當作不壞的意思;而為上首,就是第一句。於如來家轉有勢力,是名長如來家,就是在如來家的時候,展轉的有力量,就是長時期的在第一義諦上修止觀,你的智慧逐漸逐漸的增長,就有力量。得如來身所有諸法,就成就佛的身,所有的諸法,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無邊的功德法。是名得彼體性。謂即十種法智教化成熟有情故。教化成熟就是因,內心裡面成就這樣的功德就是果,成佛的時候,果才是圓滿。
sa tasmiṃ vihāre vyavasthitaḥ abhedyāśayatā-pūrvaṃgamair yathā-sūtram eva daśākāreṇa jñāna-paripākena jñāna-paripācakair dharmaiḥ samanvāgataḥ saṃvṛtto bhavati tathāgata-kule tad-ātmaka-dharma-pratilaṃbhāt.

4.4.5.3.修習菩提分法
觀一切種菩提薩埵增上力故,修四念住而為上首、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觀一切種菩提薩埵為增上力故,菩提就是無漏的清淨的智慧;薩埵就是勇猛的意思,你勇猛的修學聖道,成就大智慧,常常的這樣做。一切種就是很多的、很多不同,這些菩薩為無上菩提而勇猛的修行的增上力故。增上力就是他修止觀的力量非常強。修什麼止觀呢?修四念住而為上首,就是身受心法,觀察身受心法不可得,這是你開始是這樣修行。但是總說起來就是四念住,別說就是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三十七種法門是菩提分,菩提是無上菩提,分就是因,無上菩提的因,三十七是無上菩提的因。你能如是修行,是修菩提因,就是有佛性,可以得無上菩提。
a)觀一切種菩提薩埵增上力故者:謂觀一切種菩提及與薩埵,能令對治修行增長,名增上力。如經觀一切智智故,不捨一切眾生心故。
a1)一切種的菩提,就是很多種的人,去學習菩提,或者有大乘的菩提、有小乘的菩提,有聲聞菩提、有辟支佛的菩提、有無上菩提。薩埵翻作勇猛義,也翻作有情。前面菩提是法、薩埵是人,或者說是這個人在修學菩提的時候非常的勇猛。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已經入了極喜地,乃至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能令對治修行增長,對治是修行的作用,它能對治煩惱,能滅除煩惱,這個修行是能滅除煩惱的。若不學習聖道,你的修行不能對治煩惱、不能滅除煩惱。這個修行是修三十七種菩提分,它能對治煩惱,你不斷的修行,修行的力量能夠增長,這叫做增上力。
a2)如經觀一切智智故,就是佛的一切種智,就是菩提的意思,佛的無上菩提叫做一切種智。觀一切智智故,也就是修一切智智的因,這是你自己用功修行。不捨一切眾生心故,就是大慈悲心。前面觀一切智智是般若,不捨一切眾生心就是大慈悲。
sarvākārāṃ bodhisattvāpekṣām adhipatiṃ kṛtvā smṛty-upasthāna-pramukhān saptatriṃśad-bodhipakṣyāṃ dharmāṃ bhāvayeṃti

4.4.5.4.斷微細見執著動亂
如契經說:由於此法、方便攝受勤修習故,最極微細薩迦耶見、執著一切蘊界處等一切動亂、皆得畢竟不現行斷。
[]1)如契經說,就是〈十地品〉說。由於這位菩薩對於三十七道品的菩提分法,他能夠善巧方便,就是智慧。攝受,就是學習三十七道品;由你的智慧學習三十七道品,叫做攝受。攝受也有一個意思,就是在你的智慧裡邊,把三十七道品這個法門在你心裡現前,叫做攝受。所以攝受就是在你心裡面容受這個法門,也就是這個法門在你心裡面明了的現前,叫做攝受。勤修習故,你不是短時間的修行就結束,他是精勤不懈怠的、繼續不斷的這麼樣修這法門,學習這個法門的緣故,因修學三十七道品的緣故。
2)最極微細薩迦耶見、執著一切蘊界處等一切動亂、皆得畢竟不現行斷,就是因此而能滅除煩惱。
1-最極微細薩迦耶見,就是身見,執著有我。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到五地,在修四念處的時候,他那最極微細薩迦耶見,他都知道,心裡面小小地有一點動,都知道。就是執著有我,我有修行,你們都不如我呀!現在得到什麼什麼智慧、得到什麼陀羅尼、得了什麼三摩地,就有微細的我執在裡面。
2-執著一切蘊界處等,這是第二個執著,就是五蘊、或者是六界、或者是十八界、或者十二處等,在這裡有執著;執著是真實的,實在這是如幻如化、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不真實,但是就是執著是真實的,這也是很微細的。
3-一切動亂,執著我,實在是心裡面動亂,執著蘊界處是真實,也是動亂。這一切的動亂皆得畢竟不現行斷,由於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執著一切蘊界處等這是法執,前面是我執,我執和法執,皆得畢竟不復現行,就是觀我不可得、觀一切法不可得,能滅除我執、滅除法執,可以究竟地不活動,斷除。
a)最極微細薩迦耶見等者:此中薩迦耶見與身俱生,由是說言最極微細。此為根本,能生一切餘見及與我慢,是名執著一切蘊界處等一切亂動。如是一切皆悉斷滅,是名畢竟不現行斷。當知此即煩惱對治修行增長之果。
a1)此中薩迦耶見與身俱生,身就是色受想行識,薩迦耶見就是執著有我,執著這個我和色受想行識是同時存在、同時現起的,就是有身體就有我見。由是說言最極微細,但是這個相貌是很微細的,不修止觀的人是很難明白。
a2)此為根本,薩迦耶見這個執著是一切執著的根本。為什麼說薩迦耶見是根本呢?因為由此為根本,能夠生出來其他的執著、其餘的執著。一共是有:薩迦耶見、邊執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都現起,其餘的見都是因為薩迦耶見而現起。還有一個我慢,就是感覺我是很高的,所以叫作我慢。這叫作執著一切蘊界處等一切亂動,這樣說法執是由我執出來,我執是根本。
a3)如是一切皆悉斷滅,就是這麼多的見,由於修四念處,方便攝受勤修習故皆悉斷滅,都息滅,是名畢竟不現行斷。當知此即煩惱對治修行增長之果,滅除這麼多的見,這就是煩惱對治修行,這個修行能滅除煩惱,滅除煩惱逐漸地增長,滅除很多的煩惱,所以這是修止觀所成就之果。
yathā-sūtram eva. tasya tāṃ dharmān upāya-parigraheṇa bhāvayataḥ satkāya-dṛṣṭiḥ su-sūkṣmāpi skandha-dhātv-āyatanādy-abhiniveśa-sarveñjitāni cātyantāsamudācārataḥ prahīyaṃte.

4.4.5.5.制業開業遠離習近
由彼斷故,一切如來所呵毀業,皆不現行;一切如來所讚美業,如實隨轉。
[]制業,制止的事情要遠離。開業,開許的事情要習近。常常地、漸漸地親近修習得成就。
1)由彼斷故,就是由前面的我執和法執的斷滅,所以一切如來所訶毀的事情,皆不現行。主要是我見和法執,就是訶斥他,都不活動。
2)一切如來所讚美業,主要是般若波羅密,就是六波羅密。如實隨轉,它是真實地、相續不斷地現起、成長、成就。什麼叫作有修行?就是滅除我執、法執。若滅除我執、法執,這個人表現出來的相貌是什麼樣?是調柔的,因為他沒有執著的時候,就調柔。
a)一切如來所訶毀業等者:此說業對治修行增長之果。若業為諸煩惱所染是不應作,此即如來所訶毀業。若順諸菩薩行是所應作,此即如來所讚美業。
a1)此說業對治修行增長之果,修行的止觀就是四念處,就是修行,就能對治這些執著,執著滅除去多了,漸漸地、很明顯地顯現出來,就是你的果,修行的成積。
a2)若業為諸煩惱所染是不應作,若這個業被煩惱所染污,這件事不應該做,不應該染污業。用無所得的智慧作功德,是有功德,用有所得的分別心執著,作功德,功德受影響、受染污,就不是無漏。此即如來所訶毀業,染污的事情是佛所訶斥。
a3)若順諸菩薩行是所應作,若是隨順得無生法忍的聖道,這件事是應該作的。此即如來所讚美業,在初開始發心修止觀,很明顯地一件事,就是有有所得;就是自己作了一點功德,自己有所得的力量很強的執著。對別人做的功德,也有執著的時候,就是另一個態度,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有執著,就是有我、我所的關係。
teṣāṃ prahāṇād yāni tathāgata-vivarṇitāni karmāṇi. tāni sarveṇa sarvaṃ nādhyācarati. yāni punas tathāgata-varṇitāni. tāni sarvāṇy anuvartaṃte yathāvat.

4.4.5.6.心轉調柔及善清淨
既如是已,其心轉復滋潤柔和,有所堪能;其心轉復種種行相,皆善清淨。
[]1)既然能這樣用功修學四念處的時候,能夠破除我執、破除法執,能聽順佛的教導。其心轉復滋潤柔和,就是這位聖者的心轉復滋潤,展轉地進步,就是更加地滋潤,就是有無所得智慧的滋潤,使令他遇見什麼境界,都是柔和地而不剛強。這個人善惡是分明,但是心裡面柔和。有所堪能,就是能行菩薩道,對菩薩道有這樣的能力、有修學聖道的能力、有度化眾生的能力,就是很強了。轉復滋潤柔和,道力更增長,反倒沒有我慢,展轉地得到止觀的滋潤,可以說得到法的滋潤,就有能力向前進。
2)其心轉復種種行相,得到滋潤以後,又進了一步,又能現出種種道的氣氛。皆善清淨,身業所表現、語業所表現、意業所表現,都是清淨,都有般若的氣氛,清淨無染。
a)其心轉復滋潤柔和等者:《十地經》說:如是如是成潤益心,軟心,調心,安隱樂心,不染心,轉求上上勝行心,轉求勝智心,救一切世間心,恭敬諸師隨順受教心,隨所聞法修行心。此說轉復滋潤,即彼成潤益心。此說柔和,即彼軟心。此說有所堪能,即彼調心。此說種種行相皆善清淨,即彼安隱樂心,乃至隨所聞法修行心。以彼諸心,皆是離過對治所顯,故此總說種種行相。
a1)《十地經》說,如是如是,就是這樣、這樣。這位聖者還是見佛聞法,所以如是如是見佛聞法。或者是這樣修止觀,這樣修止觀,也叫作如是如是。成潤益心,這個心得到法的滋潤,得到利益,叫作成潤益心。潤益心什麼樣子?是柔軟。調,心裡面非常的和平。安隱樂心,就是遇見什麼境界現前,但是心裡面安隱自在、安隱快樂。不染心,外面虛妄分別、顛倒迷惑的境界,不能染污他的心。
a2)轉求上上勝行心,而他到這個境界,並不滿足,還要轉求再進一步、再進一步向上的、殊勝的這種清淨心。轉求上上勝行心也就是轉求勝智心,因為到佛地才圓滿,現在還沒有到那個時候,所以他還要希求勝智。
a3)救一切世間心,他大悲心也增長,救護一切世間人。恭敬諸師隨順受教心,他也恭敬他的師長,隨順師長的教導,也接受師長的教導心。隨所聞法修行心,隨所聽聞的佛法,都能入心裡面,隨順這個法修行,能夠用功修行。
a4)此說轉復滋潤,這段文說轉復滋潤,即彼成潤益心的意思。此說柔和,即彼軟心的意思。此說有所堪能,即彼調心的意思。此說種種行相皆善清淨,即彼安隱樂心的意思,乃至隨所聞法修行心。以彼諸心,皆是離過對治所顯,文上所說的這麼多的心,都是遠離過失、修止觀所對治,顯現出來。
tathā-bhūtaś ca bhūyasyā mātrayā snigdha-mṛdu-karmaṇya-cittaś ca bhavati tathā citrākāra-su-viśuddha-cittaś ca.

4.4.5.7.隨順意樂功德隆盛
又善知恩、知報恩等,隨順意樂種種白法,皆悉成就。
[]這位菩薩應該是第四地,四慧地。焰慧地菩薩善知恩,善巧就是智慧,他善巧地知道三寶的恩德,佛法僧的恩德。知報恩等,也會知道怎麼樣來報答三寶的恩德。隨順意樂種種白法,因為得到三寶的慈悲,自己道力增長,也就會有殊勝的意樂。意樂裡面有信解的意思,對於他有信心,還有理解的意思,理解就是智慧,同時裡邊也有願的意思。有信、有願,有慧,有這麼多的含義。隨順他自己的信願,就是各式各樣清淨的功德都能夠成就,就是肯這樣努力地修行而成就。
a)又善知恩等者:《十地經》說:是菩薩如是成知恩心,知報恩心,轉柔和同止安樂,直心,軟心,無稠林行,無有諂曲,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說者意。如是善心成就。如是寂滅心成就,如是善寂滅心成就。此應準釋。彼說善心寂滅心及善寂滅心,即此種種白法應知。
a1)《十地經》說,這位菩薩在他內心裡面能夠成就知三寶的恩德,有這樣的思想。也知道報恩,也有這個思想。
1-轉柔和,就是他的心性更能夠調柔。
2-同止安樂,同在一處住,他心裡面安樂。這位菩薩在第一義諦那裡住,心裡面沒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大家同住在一起很安樂。他自己安住在第一義諦那裡也是安樂,和別的同梵行者在一起住也是很安樂的。
3-直心,心特別直,而沒有彎曲,就是很誠實。
4-軟心,軟就是柔軟。
5-無稠林行,稠林是什麼?就是指煩惱,貪瞋癡的煩惱很多,就像稠林似。這位菩薩無稠林行,他沒有煩惱的活動,沒有這些事情。
6-無有諂曲,諂曲就是心不直,表面上很和樂,但內心裡面有其他的動機,這位菩薩沒有諂曲的事情。
7-無有我慢,他也不會自己很高慢。這位菩薩已經到達聖位,見第一義諦,心不高慢。
8-善受教誨,這位菩薩能接受別人的教誨;別人對他的教誨,他能接受。
9-得說者意,他能夠認識到同他說那一段話的真義。
a2)前面說的這麼多的善心:知恩心,知報恩心,轉柔和同止安樂,直心,軟心,無稠林行,無有諂曲,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說者意。這都是好心,這麼多的清淨光明的想法。成就,這麼多的好心都成就。
a3)如是寂滅心成就,前面說的這個時候的心是在世俗諦上活動,都是這樣莊嚴的。現在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諦,離一切分別相,心裡面沒有分別,所以心裡也沒有相。有分別心,就有所分別的相。現在心情寂滅,就是離一切相,就是離一切分別,這是聖人才能有這個境界。
a4)從一開始知恩心,知報恩心,乃至到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說者意,這是善心。下面說是如是寂滅心,這是一個善,一個寂滅心,這兩種心都成就。不入定心裡面也是善,入定也是善。這是《十地經》上說的話,現在《瑜伽師地論》這一段文應該準照《十地經》來解釋。《十地經》說的善心、寂滅心、善寂滅心,也就是《瑜伽師地論》這一段文種種白法。種種白法皆悉成就,叫做功德隆盛。
kṛtajña-kṛtaveditādibhiḥ tad-āśayānuguṇair vicitraiḥ śukla-dharmaiḥ samanvāgato bhavati.

4.4.5.8.尋求上業發大精進
尋求上地能修治業、發大精進、逮得安住。
[]這位第四地焰慧地,他的功德這麼樣高,但是他還不知足,他還希求,尋求也就是希求,希求再向上進步。因為還沒有成佛,他希求上進,希求成就上地的功德,就還是要努力地修行。能修治業,他有堪能性修習對治的止觀的功德業。發大精進,他能建立大精進力。就是他的功夫更高,止的功夫也高深,觀的功夫也高深,而功夫的高深是大精進力才能成就。逮得安住,他若努力就不會白努力,他就能成就對治的止觀的力量,能成就止觀的功德,所以叫逮得安住。
uttari ca bhūmi-pariśodhakāni karmāṇi samanveṣamāṇo mahā-vīryāraṃbha-prāpto viharati.

4.4.5.9.修淨意樂勝解界性
由此因緣,所有意樂增上意樂勝解界性、皆得圓滿。
[]由前面的這些因緣,就是他有殊勝的意樂,有殊勝的意願,因為你先要有願,我希望有成就,你一定要有這個願,然後再能夠發勤精進,就會有成就,就是願行果。由願而有行,由行而有果,因為他由此因緣,因為有願的因緣,所以他就所有的意樂增上意樂勝解界性都得滿足,都能夠成就。
a)所有意樂增上意樂等者:〈增上意樂品〉說;菩薩於諸有情深心發起七相憐愍,名善意樂極善意樂。是即此中所有意樂。又說:當知此中淨信為先擇法為先,於諸佛法所有勝解信解決定,是名菩薩增上意樂。如是所有意樂,增上意樂,由勝解故,習所成性,是名勝解界性。此由前說發大精進為其因緣,故得圓滿。
a1)〈增上意樂品〉說,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於流轉生死的苦惱人,深心發起,深心,就是誠懇心。七相憐愍,七個相貌的憐愍心,也就是七種憐愍,這就叫做善意樂和極善意樂。善意樂,就是沒有得無生法忍的時候的勝解行地的菩薩,這個時候內心的意樂就是善意樂。若是已經證悟法性,得無生法忍以上的菩薩,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向上的菩薩,他的意樂那就叫做極善意樂。就是這裡邊說的所有意樂,也應該包括增上意樂,因為那裡面有得無生法忍以上的聖者在內。
a2)又在那一段文裡邊的後邊,就是七相憐愍的後邊,還有這個話:當知此中淨信為先。應該知道這位聖者,這位修行人,他們內心裡邊是怎麼樣一個情況呢?就是淨信為先,就是有清淨的信心,先要成就清淨的信心。如果純是約聖者來說,是得無生法忍、見到第一義諦的人,稱之為淨信。擇法為先,淨信為先裡邊不單純是信,其中也有抉擇諸法實相的智慧,擇法就是智慧。就是有信就有願,有願其中還有智慧。
a3)淨信和擇法的智慧若再進一步,就是於諸佛法,佛法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前方便,都可以名之為佛法。所有勝解,對於佛法的勝解,勝解也和意樂有相同的意思,就是有信、有願,有解也有行,就是有力量通達的智慧在裡邊。信解,就是信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定,這是一定要得無生法忍以後才能決定,就是不動轉。是名菩薩增上意樂,這就叫做菩薩的增上意樂,就是特別有力量的,對於佛法的通達無礙,有大智慧。
a4)如是所有意樂,前面說的七種憐愍,也就是七種意樂。增上意樂,就是更進一步,有大力量的意樂,就是入聖位的人的境界。由勝解故,由於這位聖者,對於佛法,對於第一義諦,有深刻的理解,就是深刻的觀察,就是修止觀,有力量的觀察思惟。習所成性,他不斷地這樣修止觀,習就是數數地、不斷地、相續不斷地這樣修止觀。這樣內心裡面止而又觀,觀而又止,就是栽培一種強大的功能,就叫做勝解界性。界當因字講,由於你修止觀的勝解,在你的心裡面栽培善根,就是勝解的因性,由勝解的因而栽培止觀的力量。
a5)前面的文上說是:能修治業,發大精進。發大精進是一種行動,精進是行動。願、行、果,精進是屬於行;願而後行,叫做精進。由於前面文上說,這位菩薩能修治業的時候有大精進。為其因緣,也就是這裡面說的勝解界性,也就是努力地修止觀,使令他的道力增長。故得圓滿,所以勝解界性皆得圓滿,就善根栽培的,由大精進的關係,越來越圓滿。
tasya tan-nidānam āśayādhyāśayādhimukti-dhātuḥ paripūryate.

4.4.5.10.魔怨無動
由是因緣,一切外道種種魔軍聖教怨敵不能映奪,不能傾動。
[]由於這位菩薩發大精進,能夠勝解界性皆得圓滿的關係。一切外道,佛法以外的那些不同信仰的人。種種魔軍,各式各樣的魔王,障礙修行的人。聖教怨敵,一切外道和種種魔軍,這是在聖教裡用功修行的人的怨敵,是修行人的怨家,是修行人的敵人。不能映奪,他們不能障礙。就是這位菩薩能這樣用功修行的關係,這些怨敵不能障礙。不能傾動,不能動搖這位菩薩修止觀的事情。
a)一切外道種種魔軍等者:此由前說勝解界性圓滿為其因緣,故彼一切不能映奪,不能傾動。
tan-nidānaṃ cāsaṃhāryo bhavaty avikaṃpyaḥ sarva-tīrthya-Māra-śāsana-pratyarthika-bhūtaiḥ.

4.4.5.11.善根清淨
廣見諸佛、善根清淨,廣說如前應知其相。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鍊金作莊嚴具,非餘未作莊嚴具金之所映奪;如是此中菩薩善根,非餘安住凡住菩薩所有善根所能映奪。如末尼寶所放光明,非餘寶珠所能映奪,一切世間風水雨等,不能斷滅所放光明;如是此中菩薩所有智慧光明,一切聲聞及獨覺等不能映奪,一切魔怨不能斷滅、受生。
[]1)這位菩薩廣見諸佛,他能看見很多佛,就是他若入定以後,想要見佛,他在定裡面就會見到佛。善根清淨,說這個人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他所栽培的信戒聞捨慧,所栽培的信進念定慧,所栽培的六波羅密,所有的功德,都是清淨不染污的,都有無所得智慧的莊嚴,所以是清淨的。廣說這件事如前面到初極喜地,應知其相。
2)此差別者,就是前面極喜地也是見佛,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都是見佛,但是還是有點差別。什麼差別呢?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鋾鍊的金作莊嚴的器具這些裝飾品,不是其他的沒作莊嚴具的金所能相比較的。此中譬喻菩薩所栽培的善根,他現在的定力,他現在的智慧,不是其他的還安住在凡位的菩薩所有的善根所能比對,所能及的。
3)如末尼寶所放光明,其他的寶珠所放的光明不能比的。一切世間風水雨等,世間的風、世間的水、世間的雨等,不能斷滅所放光明,不能障礙末尼寶所放的光明的。這位菩薩是焰慧地,第四地,他的智慧光明一切聲聞及獨覺等都不能夠比,不能和他比。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聲聞;獨覺是辟支佛,他們的智慧還不能和這位菩薩比。一切的魔,不管是人間的魔,天上的魔,所有這些怨家都不能障礙這位菩薩的光明。
pūrvavac ca buddha-darśnaṃ vistareṇa kuśala-mūla-viśuddhir veditavyā tatrāyaṃ viśeṣaḥ. tad-yathā tad eva suvarṇaṃ kuśalena krmāreṇālaṃkāra-vidhi-kṛtam asaṃhāryaṃ bhavaty akṛtābharaṇair jātarūpaiḥ evam asya bodhisattvasya tāni kuśala-mūlāni asaṃhāryāṇi bhavaṃti tad-anya-bāla-vihāra-sthitair bodhisattva-kuśala-mūlaiḥ. tad-yathā maṇi-ratna-muktālokam asaṃhāryaṃ bhavati tad-anyair maṇibhiḥ. sarva-vātodaka-vṛṣṭibhiś cānācchedya-prabhaṃ bhavati. evam ayaṃ bodhisattvaḥ asaṃhāryo bhavati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aiḥ. anācchedya-prajñālokaś ca bhavati sarva-Māra-pratyarthikaiḥ.

4.4.5.12.受生
多作蘇夜摩天王,善化有情,令其除滅薩迦耶見。
[]這位菩薩在人間用功修行,如果他是到別的世界受生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情形呢?多作蘇夜魔天王,就是在忉利天之上,在兜率天之下,叫做蘇夜魔天,他在那一個天裡做天王。他有什麼樣的能力呢?他能善巧地教化眾生,使令眾生除滅我見。
upapattitaś ca Suyāmo bhavati deva-rājaḥ.

4.4.5.13.威力
所有威力於前住中說百千數,當知此中說俱胝數。
[]這位菩薩作天王,他的威力有多大呢?在前面增上心住,那個威力是用百千數來形容的。到了這位第四焰慧地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他的威力用俱胝數來形容。俱胝有兩個翻譯:一個翻譯是千萬,一個翻譯翻為億。印度的億,有說十萬為億,百萬為億,千萬為億。但是在中國,萬萬稱為億。就是四種億:十萬、百萬、千萬、萬萬,現在多數以千萬為億。
kuśalaḥ sattvānāṃ satkāya-dṛṣṭi-vinivartanatāyai. prabhāve ca yatra pūrva-vihāre śatasahasra- guṇam ākhyātaṃ. tatrāsmiṃ koṭī-samākhyātaṃ veditavyam.

4.4.5.14.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謂法明入成滿得入故;成就智故;修習菩提分法故;薩迦耶見等、一切執著動亂斷故、制業、開業、遠離習近故;由是因緣心調柔故;隨順功德皆隆盛故;依所尋求修治地業、發大精進故;由是因緣,所有意樂增上意樂勝解界性、淨修治故;由是因緣、一切聖教所有怨敵、不能映奪及傾動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覺分相應增上慧住,略說怎麼說呢?謂法明入成滿得入故,這是第一大科。成熟智故,這是第二科。修習菩提分法故是第三科。薩迦耶見等、一切執著動亂斷故是第四科。制業、開業、遠離習近故是第五科。由是因緣心調柔故是第六科。隨順功德皆隆盛故這是第七科。依所尋求修治地業、發大精進故這是一科。由是因緣,所有意樂增上意樂勝解界性,淨修治故這是一科。由是因緣,一切聖教所有怨敵,不能映奪及傾動故,這又一段。善根清淨故,這又是一段。受生故;威力故,這是最後的,一共是十三科。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bodhi-pakṣyādhiprajña-vihāraḥ dharm'āloka-praveśa-nīśpatti-pratilaṃbhataś ca jñāna-paripācanataś ca bodhi-pakṣya-dharma-niṣevaṇataś ca satkaya-dṛṣty-ādi-sarvābhiniveśeṃjita-prahāṇataś ca pratiṣiddhanujñāta-karma-vivarjana-niṣevaṇataś ca tan-nidānaṃ citta- mārdavataś ca tad-anukūla-guṇa-samṛddhitaś ca bhūmi-pariśodhaka-karma-paryeṣṭim ārabhya mahā-vīryāraṃbhataś ca tan-midānam āśayādhyāśayādhimukti-viśoddhitaś ca tan-nidānaṃ sarva-śāsana-pratyarthikāsaṃhāryataś ca kuśala-mūla-viśuddhitaś copapattitaś ca prabhāvataś ca samāsa-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5.15.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焰慧地說。於此地中,菩提分法如實智焰,能成正法教慧照明,是故此地名焰慧地。又即彼地,此中說名覺分相應增上慧住。
[]1)若廣宣說這位增上慧住的功德,如《十地經》上焰慧地那裡邊有廣說它的事情。
2)於這個焰慧地中,菩提分法如實智焰,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這是真實的智慧,就是在禪定裡面能夠照見諸法實相的智慧,這個就是大光明。這個光明是能成正法教慧照明,它能夠成立,就是安立,能宣揚正法,這個智慧能宣揚正法。他這個智慧能照明第一義諦,也能照明一切眾生的愚癡,破除眾生的愚癡。所以此地又名之為焰慧地,就是它的光明大智慧特別殊勝。
3)在《十地經》上說,叫做焰慧地。又即彼焰慧地,在《瑜伽師地論》裡邊說叫做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倆個是一回事。
vistara-nirdeśataḥ punas tad-yathā Daśabhūmake arciṣmatī-bhūmi-nirdeśaḥ. bodhi-pakṣyā dharmāḥ tasyāṃ bhūmau jñānārcir-bhūtāḥ samyag-dharma-deśanā prajñāvabhāsakarakā lokānāṃ. tasmāt sā bhūmir arciṣmatīty ucyate. saiva caiha bodhi-pakṣyādhiprajña-vihāra ity ucyate.

4.4.6.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云何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怎麼叫做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ṃ satya-pratisaṃyukto dvitīyo 'dhiprajña-vihāraḥ.

4.4.6.1.平等意樂成滿得入
謂諸菩薩先於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平等清淨意樂;由彼平等清淨意樂,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第一增上慧住,證入第二增上慧住。
[]1)這麼多的聖者先,不是現在,以前他學習三十七道品相應,有成就增上的智慧,他是安住在第一義諦的。在那個時候,已得十種平等清淨意樂,成就十種平等清淨的大智慧。由於那位菩薩在那個時候,他平等清淨意樂修行達到殊勝的境界,成上品,是由下品而中品,由中品而上品。平等清淨的意樂達到極圓滿的原故,超過第一增上慧住。增上慧住一共有三個,第一個是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超過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證入第二個增上慧住,他就是進一步證入第二個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從覺分相應增上慧住,從那裡進一步,成就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iha bodhisattvaḥ pūrvake 'dhiprajña-vihāre yā daśa viśuddhāśaya-samatāḥ pratilabdhāḥ. tāsām adhimātratvāt paripūrṇatvād dvitīyam adhiprajña-vihāraṃ praviśati.

十種平等清淨意樂所有文詞,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2)十種平等清淨意樂是怎麼情形呢?這裡面指經說,這裡沒有講就指到《十地經》上去。十種平等清淨意樂的文辭,文句,語言文字的十種平等清淨意樂,如《華嚴經.十地品》說,你到那裡讀一讀,就會明白。
a)十種平等清淨意樂所有文辭等者:《十地經》說:若菩薩得第四菩薩地善滿諸行已欲入第五菩薩地,當以十平等深淨心得入第五地。何等為十?一、過去佛法平等深淨心故,二、未來佛法平等深淨心故,三、現在佛法平等深淨心故,四、戒淨平等深淨心故,五、心淨平等深淨心故,六、除見疑悔淨平等深淨心故,七、道非道智淨平等深淨心故,八、行斷智淨平等深淨心故,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淨平等深淨心故,十、化度一切眾生淨平等深淨心故。諸佛子!菩薩以是十種平等深淨心得入第五菩薩地。今指彼經,故說應知。
a1)《十地經》說:若菩薩得第四菩薩地善滿諸行已欲入第五菩薩地,當以十平等深淨心得入第五地。就是第四地,這十種平等清淨意樂到圓滿的時候,就證入第五地。十平等深淨心是什麼呢?
a2)一、過去佛法平等深淨心故,第一個平等清淨意樂就是過去,過去的佛所證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深淨心故,他是和現在佛、未來佛都是平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要甚深的清淨心才能相應的,這樣的佛法這是平等的。
a3)二、未來佛法平等深淨心故,這個佛不只是過去佛,還有未來佛。未來佛,就是現在還沒有出現,但是他也相信未來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和過去佛也是平等的,也是一樣,也是平等深淨心故。
a4)三、現在佛法平等深淨心故,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是現在,在世間度化眾生的佛,他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過去佛、與未來佛也都是平等的,也都是甚深的清淨心的境界。這是三世佛都是平等的,能夠作如是觀。
a5)四、戒淨平等深淨心故,戒淨平等,所受的攝善法戒、攝律儀戒、攝眾生戒,戒的清淨也是達到第一義諦的,也是三世佛都是平等,與一切法都是平等,也是甚深清淨心的境界。
a6)五、心淨平等深淨心故,前面戒淨是戒,心淨就是定。心淨,就是你的定力的奢摩他的清淨,也是平等深淨心故,也是在第一義諦那裡,也是平等深淨心故。
a7)六、除見疑悔淨平等深淨心故,這個就是慧。
1-你成就見第一義諦的慧,就是能破除我見、我所見,破除一切的常見、斷見,一切的邪知邪見。
2-除疑,沒得聖道的時候,對於佛法還有點疑惑。得了聖道,得到清淨般若的智慧,這個時候是沒有疑悔。就是成就第一義諦的智慧的時候,沒有見,也沒有疑悔,這時候心清淨。都是第一義諦的境界,是無差別的。
a8)七、道非道智淨平等深淨心故,道就是戒定慧,非道就是貪瞋癡,就是惑業苦。智淨平等深淨心故,就是這位聖者也通達道非道的道理。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是得到清淨的信進念定慧,但是煩惱沒有完全除斷。初極喜地斷分別的煩惱,但是俱生的煩惱還在,所以這個時候聖者內心裡面有道、也有非道,有戒定慧清淨的解脫境界,但是也有非道的惑業苦的事情。但是他通達無礙,知道這件事,知道這一念心現在是道是非道,能夠學習這個道,而棄捨這個非道,能有這種堪能性。也是達到第一義諦。
a9)八、行斷智淨平等深淨心故,行就是修行,大家都是得聖道,但是有點差別。
1-譬如說有勝解行地,有資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的時候,大概地說有四種差別,有四種行。
2-有的人沒得四禪,他修奢摩他,但是沒得到色界四禪,是在未到地定裡面修止觀,這叫做苦。沒得色界四禪,叫做苦。但是另外一種情形,就是根性有利有鈍;有的人根性利,有的人根性鈍。雖然大家都沒得四禪,可是有利、有鈍的差別。如果是鈍根人,他在奢摩他裡面修止觀,他就會慢一點,叫做苦遲通行。苦,沒得色界四禪叫做苦。他是鈍根人,所以叫遲。他就在未到地定裡面修止觀,得聖道還要慢一點,苦遲通行,通到得未生法忍。這是第一個行,苦遲通行。
3-第二個是苦速通行,就是這個人也是沒得色界四禪,也是在未到地定裡面修止觀,可是這個人根性利一點,前生不懈怠,肯努力修行,栽培的善根利,勇猛一點,今生會苦速通行,會快一點得無生法忍,這是第二種。
4-第三種是樂遲通行,樂就是這一位修行人得到色界四禪。但是這個人根性也是鈍的人,所以是樂遲通行。他和利根人對比,還是慢一點,比沒得四靜慮的人還是會快一點的。樂,就表示得到色界四禪,所以他有這個樂。但是根性鈍的關係,還是會慢一點得無生法忍,這就是叫樂遲通行,這是第三個。
5-第四個是樂速通行,就是這個人不但是成就色界四禪,而且根性也利,根性利就是般若的智慧強,很快地得無生法忍,就會快一點,叫做樂速通行。
6-所以行有這四種。有這四種行的時候,是由勝解行地到見道位的時候有這差別,可是到這個時候以後改變了,他沒得到色界四禪,應該努力地要得色界四禪。他是鈍根,一定要轉根,把自己的鈍根轉成利根,就完全都是大家一樣,都是樂速通行。他由初地、二地、三地都能向前進,所以行斷智淨平等深淨心故,說這四種行,把三種行都取消,大家都是樂速通行,向前進的時候都是這樣,所以叫做斷。
a10)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淨平等深淨心故,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是菩提分法,六波羅密也是菩提分法,一切的菩提分法。上上淨,就是上而又上,上而又上,向前進步,都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導首,都是平等深淨心故,越來越深。初開始得無生法忍有見諸法實相的智慧,但是到了初地、二地、三地、四地,諸法實相的智慧也是不同,也有差別。
a11)十、化度一切眾生淨平等深淨心故,前面是說自己用功修行的境界,第十是化度一切眾生,他的大悲心來教化一切眾生。當然從初歡喜地就開始,不是說到第四地、到五地、到六地才開始。化度,教化一切眾生,也是特別清淨的大悲心,與無相般若相應的大悲心,也是平等深淨心故。。
a12)諸佛子!菩薩以是十種平等深淨心得入第五難勝地。現在《瑜伽師地論》的文是指彼《十地經》,所以說叫應知其相。
daśa viśuddhāśaya-samatāḥ yatha-sūtraṃ granthato veditavyāḥ.

謂無等覺與諸覺等、超過所餘諸有情界、及以諸法、如其平等。當知是名十種平等清淨意樂略所說義。
[]3)謂無等覺與諸覺等、超過所餘諸有情界、及以諸法、如其平等。當知是名十種平等清淨意樂略所說義。
a)謂無等覺等者:經說:過去未來現在佛法平等深淨心故;即此無等覺義。經說:所餘戒淨心淨;乃至化度一切眾生淨平等深淨心故,即此無諸覺等義。由彼諸心隨順諸佛法故,總攝一切,名諸覺等。於諸等覺及諸覺等不起分別,說名為無。由是超過補特伽羅我慢及法我慢,於彼有情及以諸法如實通達無有增減,是名如其平等。此即釋彼清淨意樂名平等義。
a1)經說:過去未來現在佛法平等深淨心故;即此無等覺義。《瑜伽師地論》這句話,無等覺就是《十地經》說三世諸佛的平等深淨意樂。就是這一句話,就是把那三句話的要義說出來。
a2)經說:所餘戒淨心淨。《十地經》,在三世諸佛平等以下,第四是戒淨,第五是心淨,第六是除見疑悔淨等,第七道非道智這個,乃至最後化度一切眾生淨平等深淨心故,就是《瑜伽師地論》,謂無等覺與諸覺等,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就把那七句話的大義說完。
a3)由彼諸心,由於戒淨平等深淨心、心淨平等深淨心,一共到下面。這位菩薩所修行的不能說就是佛的無上菩提,諸佛法就是無上菩提。但是它隨順向於無上菩提,是無上菩提的因。隨順諸佛法故,總攝一切,名諸覺等,它也是覺,也是覺悟諸法實相。
a4)於諸等覺及諸覺等不起分別,說名為無。無字是貫下來,謂無等覺、無諸覺等,等覺也無,諸覺也無。無字怎麼解釋呢?就是無分別的意思,不起分別。當然各式各樣差別的功德,但是也平等的是寂滅相,在寂滅相上是無分別的,所以叫做「無」。
a5)由是超過補特伽羅我慢及法我慢,於彼有情及以諸法如實通達無有增減,是名如其平等,就是超過所餘諸有情界、及以諸法、如其平等,解釋這句話。
1-由是超過,就是由於這位菩薩能夠通達三世佛法,乃至諸覺等都是寂滅相。由於他有這樣的大智慧般若的力量,所以超過補特伽羅我慢,超過所餘諸有情界。
2-超過補特伽羅,補特伽羅是我,就是數取趣是我,就是超過我的執著,超過我慢的執著。
3-及諸法等,及法我慢,就是在一切法上也是寂滅相,都是寂滅相,不執著,不是有所得的。
4-於彼有情及以諸法如實通達,就是對於一切有情,連自己也在內,及一切法,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所有這一切法。如實通達無有增減,都是真實的通達都是寂滅相,寂滅相裡邊沒有增也沒有減的差別,是名如其平等。
5-此即釋彼清淨意樂名平等義,這就是解釋那個平等意樂,清淨意樂就是平等的意思,就是寂滅相的意思。
asamaiś ca buddhair buddhās samāḥ. tad-anya-sattva-dhātu-samatikrāntāḥ. yaiś ca dharmair yathā samāḥ. ity ayaṃ samāsārtho viśuddhāśaya-samatānāṃ veditavyaḥ.

4.4.6.2.善巧方便觀察諸諦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多分希求智殊勝性。於四聖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一切文詞,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1)這位菩薩住在諸諦相應增上慧住這裡,多數他的內心裡面就是希望成就殊勝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羅密這個智慧。智殊勝性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於四聖諦,這位菩薩對於苦集滅道的四聖諦,由十種的行相通達四聖諦。由十種行相通達四聖諦,那個文句是什麼樣子呢?如《十地經》說,應知其相的。
a)於四聖諦由十行相如實了知等者:《十地經》說:是菩薩如實知是苦聖諦:是苦集諦;是苦滅諦,如實知是至滅苦道聖諦、是菩薩善知世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說成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智諦,善知令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善知集如來智諦。此四聖諦即彼經說是苦聖諦乃至是道聖諦。此十行相,即彼經說世諦為初,乃至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集如來智諦為後應知。
a1)《十地經》說,這位菩薩如實知,真實是有智慧,知道這是苦聖諦、是苦集諦。若是常修止觀,如理作意的話,分別什麼叫做苦?什麼叫做有苦?什麼叫做無苦?真實去分別的,就是你的一念的虛妄分別心,就是苦。若沒有這個分別,就沒有苦。是苦滅諦。什麼叫做苦滅諦?就是沒有虛妄分別,苦就沒有。如實知是至滅苦道聖諦,若修聖道的時候,就把苦滅了,當然是有個距離的,所以加個至字。
a2)這位菩薩常常地修止觀的時候,他知道什麼叫做世諦;苦諦、集諦就是世俗諦。善知第一義諦,滅諦、道諦就是第一義諦。你想要到第一義諦,要修學聖道,見到諸法寂滅相,就是第一義諦。
a3)善知相諦,你在修止觀的時候,就知道苦、集是生死流轉的相貌,滅諦和道諦是生死還滅的相貌。
a4)善知差別諦,就相裡邊,苦、集是生死流轉的相貌,苦是果,集是因,有因果的差別。涅槃還滅也是,道是因,滅是果,也是有這個差別的。
a5)善知說成諦,苦集滅道四諦是由言說安立的,「成」就是言說,也就是安立的。由言說,佛菩薩的大智慧告訴我們: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
a6)善知事諦,由佛菩薩法語的言說,我們才通達苦、集是生死流轉的事情,滅、道是出世間得涅槃的事情,都是言說安立的,所以叫做事。
a7)善知生諦,苦、集就是生;本來沒有生死,就是因為有集諦、有苦諦,生死才現前的。
a8)善知盡無生智諦,滅諦和道諦實在就是盡智和無生智這兩個智慧。盡智就是把這個惑業滅掉,滅諦就是沒有生死果報,就是這麼一個境界。
a9)善知令入道智諦,由佛菩薩的法語的教導,我們隨順佛陀的法語用功修行,我們就可以契入聖道。
a10)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我們學習苦集滅道四諦,也就是菩薩地,也就是菩薩有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的次第,也都是從這裡成就的。
a11)及善知集如來智諦,我們不知道佛的智慧是怎麼回事,其實他也是由苦集滅道四諦的學習,逐漸地就集成佛的大智慧,也是由苦集滅道這方面學習的。
a12)現在這個《瑜伽師地論》文的第一句,於四聖諦這一句話,即彼《十地經》上說的:是苦聖諦,乃至是道聖諦,就是那四句話。
a13)此十行相,即彼經說世諦為初,這裡說於四聖諦這句話,下邊有十行相。那個十行相即彼《十地經》說的,這是世諦,那個第一句善知世諦,善知第一義諦這以下,乃至到最後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集如來智諦為後,那十相就指這十相說。
so 'smiṃ vyavasthitaḥ bhūyo-jñāna-vaiśeṣikatāṃ prārthayamānaś catvāry ārya-satyāni daśabhir ākārair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granthato yathā-sūtram eva sarvaṃ veditavyaṃ.

謂依曉悟他、依自內智、依俱處所,名為此說。依於契經、調伏、本母,名由此說。依於現在眾苦自性、依於未來苦因生性、依於因盡彼盡無生性、依於修習彼斷方便性,名如此說。當知是名十種行相四聖諦智所有略義。
[]2)在《十地經》上說,講四諦,又講十種行相,這是根據什麼說的呢?
2.1)為此說
1-謂依曉悟他,就是根據佛陀的大慈悲,要曉悟眾生,所以說四諦有十個相貌。
2-依自內智,根據自己內心的覺悟四聖諦而修學聖道。或者說這位聖者,自己用功修行就是四聖諦就好了,但是你要曉悟他,要說十行相。
3-依俱處所,就是一個內,一個外,總合起來說就是這麼說的,一個說四聖諦,一個說十行相的。
2.2)由此說
依於契經,契經就是經,調伏就是律,本母就是論。說四聖諦也好,十行相也好,略說就是四聖諦,廣說就是十行相。兩種說法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依於契經,就從經律論裡面說。由此說,由經律論裡面這麼說的。
2.3)如此說
1-依於現在眾苦,依在這裡也可以說是依據,也可說是因為,因為流轉生死的眾生,他現在就在眾多的苦惱裡邊生活。自性就是苦的體性,所以這是說苦諦。苦諦根據什麼說的?就是在生死苦裡面,三惡道苦,生老病死苦,就是這麼多的苦。
2-依於未來苦因生性,因為眾生他受苦,他在苦裡面生活,他還要煩惱、還要造業,內心裡面常常有煩惱,常常有煩惱的活動,這就是未來還要受苦,這是未來得苦的原因,這就是集諦。
3-依於因盡彼盡無生性,就是因為這位佛教徒相信佛法、修學聖道,他把煩惱和業力消滅,因沒有了,果也沒有了,生死苦的果報也沒有,色受想行識入於不生不滅,這就是滅諦。
4-依於修習彼斷方便性,因為眾生精進,不懈怠,他肯修習道諦。修習道諦是什麼呢?彼斷方便,就是斷除惑業苦的方法,他修習斷滅惑業苦的方法,就是戒定慧,就是道諦。這就叫做如此說,如此的說出來苦集滅道的四諦。
5-當知是名十種行相四聖諦智所有略義,這一段文實在就是三個態度,三個方法,說這個四聖諦。所以應該知道這十種行相,就是四聖諦智所有的要義。
a)謂依曉悟他等者:此中略義,非說四聖諦智十種行相,然是彼智所有略義。言依曉悟他者:是即十種行相略義。由此一切能熟他故。言依自內智者:是即四聖諦智略義。於彼一切如實知故。言依俱處所者:是即總說十相四聖諦智略義。依他依自而生起故。為此一切,是故宣說名為此說。言契經調伏本母者:此顯佛教由事施設建立相,以此三事總攝一切諸佛言教故。由此三事而有所說,名由此說。言依於現在眾苦自性等者:以此為依。如次建立四諦前別,如其自性而宣說故,名如此說。
a1)這裡面只是說一個要義,不是廣說四聖諦的相貌、十種行相的相貌。然是彼智所有略義,就是四聖諦智,十種行相也是智,就是彼智的要義。
a2)言依曉悟他者:是即十種行相略義。由此一切能熟他故,因為你用十種行相來解釋四聖諦,可以成熟他人修學聖道的因緣。
a3)言依自內智者:是即四聖諦智略義。學習四聖諦的時候,你就會有得聖道的智慧。於彼一切如實知故,你就能對於四聖諦,加上十種行相也在內,就能真實地通達它的要義。
a4)言依俱處所者,是即總說十相四聖諦智略義。依他依自而生起故,依他就是開示他人;依自,依於自己用功修學四聖諦得智慧。而生起故,才生起這兩個方式。
a5)為此一切,就是為了這一點,你來宣說四聖諦和十種行相來覺悟眾生,是故宣說。
a6)言契經調伏本母者:此顯佛教由事施設建立相。這是顯示佛法在事上,在因緣的事相上的安立的相貌,這一類叫做契經,這一類叫調伏,這一類叫做本母。以此三事總攝一切諸佛言教故。由此三事才宣說四聖諦和十種行相,名由此說。
a7)言依於現在眾苦自性等者,以此為依,如其次第建立四聖諦的差別。如其自性而宣說故,如苦集滅道的自性宣說,所以叫做如此說。
para-saṃjñāpanatāṃ pratyātma-jñānatām tad-ubhayādhiṣṭhānatāṃ cārabhya yac ca deśyate. sūtra-vinaya-mātṛkām ārabhya yena ca deśyate. pratyutpanna-duḥkhātmakatāṃ hetutaś cānāgata-duḥkha-prabhavatāṃ hetu-kṣayāt tat-kṣayānutpādanatāṃ tat-prahāṇopāya-niṣevaṇatāṃ cārbhya yathā deśyate. ity ayaṃ samāsārthaḥ tasya daśākārasya catur-āryasatya-jñānasya veditavyaḥ.

4.4.6.3.毀壞諸行悲愍有情
如是於諦善巧菩薩,於一切行,以慧正毀;於有情界,增悲意樂;於前後際愚癡有情所有邪行,能正通達。
[]1)如是指前面的文,就是這樣,這一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對於苦、集、滅、道有善巧的智慧,就是通達苦、集、滅、道的這位菩薩。於一切行,行就是一切有為法,沒得無生法忍的人,就是認為它是真實的,在真實的執著上,起種種煩惱,造種種的罪業。現在這位於諦善巧的菩薩,他有大智慧,通達一切法是畢竟空的智慧,通達一切行如幻如化的智慧。對於我們執著是真實的,這位菩薩不執著是真實的,認為這一切因緣所生法,不但是遍計執的一切法,就是依他起的一切法都是不真實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虛妄的,好像是真實的,實在都是虛妄,這樣,就對一切行就有破壞性。破壞什麼?就是破壞我們內心的執著,就是一切有為法是不真實的,但再深刻一點說,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心;一切有為法,另外沒有一切法,只是內心的虛妄分別,所以一切行,行就是心,就是我們的這個虛妄分別心。這個心的分別是因緣有的,所以它也不是真實性的,就是破除一切的執著。我們不在一切法上執著是真實的,不會在一切法上起貪、瞋、癡的煩惱,造種種業的,所以於一切行於慧正毀,就是破壞我們以前的虛妄的執著。這種境界,也是到佛的時候才能圓滿。
2)但是流轉生死的眾生,不明白這件事,所以這位於諦善巧菩薩,對於這些人增悲意樂,加強他的大悲願、大悲心加強,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如夢中境,並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因為那一點虛妄的事情打破頭呢?
3)為什麼佛菩薩的慈悲心會那麼樣的廣大呢?
1-於前後際,就是前際、後際、前後際。前際就是過去,後就是未來,前後際就是現在,因為現在是在前際以後,現在是在後際以前,所以現在是前後際,這樣說就是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是約時間說,時間是沒有自性的,它是依法來安立時間。這麼說,法是我們的分別心所緣的境界,前際就是過去世的境界,後際就是未來世的境界,前後際就是現在世我們所見聞的一切境界。
2-愚癡,於前際也是愚癡,於後際也是愚癡,於前後際也是愚癡,就是不明白,不明白這都是虛妄分別的境界,只是一念心的虛妄分別,都是虛妄的、不真實的、畢竟空的,但是我們不明白。
3-就這些不明白的有情所有邪行,邪行就是不合道理的虛妄分別,認為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畢竟空寂的,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的,所以叫做邪行,或者執著是常、執著是斷,這都是邪行。
4-能正通達,眾生對於這些境界虛妄分別,所以菩薩大慈大悲的憐憫這些眾生,菩薩對這件事能夠正確的明白,都是虛妄境界。
a)於前後際愚癡有情所有邪行者:謂如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諸有情類,於彼諸行起不如理分別:或執為斷,或執為常,名彼所有邪行。
a1)於如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諸有情類,這一切的眾生,對於三世的因緣生法,都是畢竟空寂,他不知道。於彼諸行起不如理分別,就是不合道理的分別,就執著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畢竟空的,這些不如理分別。
a2)或執為斷,或執為常,名彼所有邪行。有因而無果這叫做斷,那個人能夠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到未來世,一直是常在的,叫做常。若是沒得聖道的人,都是在斷、常見裡面生活。毀壞諸行是智慧境界,悲愍有情就是悲。有智而又有悲,有悲也有智,所以這是大菩薩境界。
evaṃ satya-kuśalaḥ sarvaṃ ca saṃskāra-gataṃ prajñayā samyag vidūṣayati. sattva-dhātau ca karuṇāśayaṃ vivardhayati. pūrvāṃtāparāntataś ca bāla-sattva-mithyā-pratipattiṃ samyak pratividhyati.

4.4.6.4.發願攝受福智資糧
為欲令彼得解脫故,攝受廣大福智資糧心發正願。
[]為什麼要攝受廣大福智資糧呢?心裡面的動機,我想要教化一切眾生,叫他們得解脫,能夠解脫生死大苦,悟入涅槃,我的目的為這件事,所以我要攝受廣大福智資糧。攝受當成就講也可以,當積集講也可以,我積集廣大的福,積集廣大的智,這是教化眾生的資糧,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資糧,資糧者因也。有如是因,你才能夠令彼得解脫,有如是因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若是你能夠有大智慧的話,才能知道怎麼樣令彼得解脫。通達佛法,你才能教化眾生,所以你要積集大智慧。
2-為什麼要積集福呢?你若不積集福,只是有智慧,眾生不接受你的教化。為什麼菩薩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為要度眾生,這樣才能教化眾生,就是他一見你,還沒說話,他就服你。若行菩薩道,你沒有福不行。
3-福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有堪能修學聖道,修學聖道不感覺困難,修學聖道比較順利。再就是能同人結緣,看見任何人大家都生歡喜心。學習佛法以後,栽培福作這兩個作用,一個自己修學聖道順一點,一個教化眾生也順一點,我們修福的動機是這樣。
4-為欲令彼得解脫,這是你的動機,也就是你的目標,然後採取行動,攝受廣大福智資糧,栽培、積集廣大的福、廣大智,做教化眾生的資糧。這個時候,心發正願,明了性的心,就發願:我要做一個計劃,怎麼樣修福,怎麼樣修慧。這個願是攝受廣大福智資糧的一個推動的力量。這樣,推動的力量有兩個,一個令彼得解脫,是推動廣大福智資糧,一個是正式開始行動要發一個願,我怎麼做計劃,我怎麼樣學習智慧,怎麼樣學習福德。
teṣāṃ ca vimokṣāya mahā-puṇya-jñāna-saṃbhāra-parigrahe cittaṃ praṇidhatte.

4.4.6.5.念慧行等功德增盛
及即於彼意樂引攝正念慧行而為上首,所有眾多殊勝功德,皆悉增盛。
[]及就是前面第四樣的功德,還再加上第五樣功德,就叫做及。第五樣功德是怎麼情形呢?
1-就是於彼前面那個正願,意樂就是前面那個正願,你這樣的計劃好了。
2-在那個正願那裡,你心裡面有願,有栽培廣大福智的願,你有這樣的意樂,要引攝正念,在心裡面再建立正念。正念是什麼呢?就是前面的這個正願,在心裡面要現前,不要說我忘了,昨天發願,我今天忘了,就沒有正念,正念是把以前的正願,在心裡面現前,叫正念。
3-還要有智慧,由智慧採取行動,就是創造廣大福智,由智慧採取這個行動的,所以叫慧行。
4-而為上首,就是在你正式的栽培廣大福智資糧之前,心裡要有正念和慧行,一個念一個慧,這樣栽培福、栽培智,要有智慧,不然福智是栽培不來。因為什麼呢?栽培福智的時候,它還有一些障礙的因緣,有很多的令你退心的這些因緣,你能夠不受障礙,能破除一切障礙,還是要做這件事,叫做慧,就是般若的智慧。
5-所有眾多殊勝功德皆悉增盛,用現成的話說就是六波羅蜜,所有的六波羅蜜的殊勝功德,我們逐漸逐漸的栽培,能增勝起來,就積集很多的功德,就成就。
tad-gatāśayaṃ ca samudānayati. smṛti-mati-gati-pramukhaiś ca prabhūtair vicitrair guṇaiḥ samṛddhaḥ.

4.4.6.6.無餘作意成熟有情
諸餘作意皆悉遠離,以其種種成熟方便,成熟有情。
[]1-其他的分別心你都要遠離,這些諸餘的障礙因緣,你都要遠離,不要有那些虛妄分別。若有其他的虛妄分別,功德做不成。如意的境界、不如意的境界,都應該知道如幻如化。你要有這樣的認識,沒有這樣的智慧,你用虛妄分別心執著這個境界,它就容易障礙你的功德不成就。
2-以其種種成熟方便,就是第五難勝地這位聖者,他那個大悲心、大智慧,以種種的成熟的方便,各式各樣成熟善根的方便,成熟有情,教化眾生。
a)諸餘作意皆悉遠離者:一切聲聞獨覺下劣作意,名餘作意,捨有情故。
a1)一切聲聞獨覺下劣作意,名餘作意,捨有情故。你現在沒有發大菩提心,只是想自己得解脫,和大菩薩的大悲心,要令教化眾生得解脫來對比的話,就是下劣作意,這叫做餘作意。為什麼叫做下劣作意?捨有情故,他沒有大悲心教化眾生。他自己得聖道以後,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還有可能會做一點利益眾生的事情的,但是到時候壽命盡,入無餘涅槃,眾生還沒有解脫,他不管。所以說捨有情故,就是下劣作意。
anya-manasikārāpagataḥ. citraiḥ paripācanopāyaiḥ sattvāṃ paripācayati.

4.4.6.7.引發世間工業明處
如契經說,所有種種能益有情世俗書論印算計等工業明處,於是一切皆能引發。於諸有情深悲愍故,漸次乃至方便安立妙菩提故。
[]1)如契經說,就是在經上說,所有種種能益有情,就是所有的、各式各樣的能利益眾生的事情。
1-世俗書論,就是一般的,社會上的這些俗人所讀的書,那些書,對於世間的人有利益的,因為世間上的人就是要生存,生存需要有各種知識,書論就是生存的知識,各式各樣的知識,就是各式各樣的書論。
2-印,就是圖章,在社會上它也有作用的。
3-算計,就是要計算,各式各樣都要計算。
4-工業明處,就是很巧妙的一種能力,明處也可以說是智慧,也可以說是知識,工業包含的範圍很多,做生意也都是工業,生產、做農、耕田也是工業,也都是工業明處,做這些事情,菩薩的大智慧裡面,引發出這些利益眾生的一切生活的事情。
a)世俗書論等者:因論聲論及醫方論,是名世俗書論。工業明處有十二種,印算計外,餘置等言。
a1)因論就是因明論,彼此的思想溝通的時候,要有規則的,有宗、因、喻這些事情。聲論就是各式各樣的文學,這個範圍很廣的。醫方論,就是治病的這些事情。是名世俗書論。工業明處一共有十二種,營農的工業,商賈的工業,在政府服務的工業,還有書算、計度、數印工業,還有占相的工業,咒術的工業,營造的工業,生成的工業,還有防邪的工業,和合的工業,成熟的工業,音樂也在裡邊,音樂的工巧,這一共有十二種。這文上只是說到書論印算計等,其它的沒有列名字,只是放一個等字就包括。
5-於諸有情深悲愍故,菩薩也在眾生的世界,也為眾生安排這麼多的事情,就是菩薩的甚深的悲愍心。
6-漸次乃至方便安立妙菩提故,初開始就是生活上的事情,乃至各式各樣的方便,最後,安立妙菩提故,才有佛法。生活的問題解決了,然後說到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佛法,教化眾生轉凡成聖,這就是於諸有情深悲愍故,就是安立種種方便來饒益有情的。
a)於諸有情深悲愍故等者:此顯為欲引發一切所由,拔生死苦,名深悲愍。先以種種作諸饒益隨順攝取,是名方便。於妙菩提未信入者漸令信入,是名安立。
a1)做這麼多的事情,實在就是拔除眾生在生死裡邊生活的苦惱,他不知道燒飯,那也是一種苦惱;也不會穿衣服;也不會種田;也不會造車,通通都不懂,都是由菩薩來做這些事情,做這麼多事情做什麼?這是菩薩悲愍心,拔除眾生的生活的苦。
a2)最初開始,種種的安立來利益眾生,施設種種方便來利益眾生,隨順眾生種種的情形來利益眾生的,是名方便。於妙菩提未信入者漸令信入,是名安立。
yāni ca sattvānugrāhakāṇi laukikāni lipi-śāstra-mudrā-gaṇanādīni yathā-sūtram eva śilpa-karma-sthānāni. tāni sarvāṇy abhinirharati sattva-karuṇatayā. anupūrveṇa yāvad bodhi-pratiṣṭhāpanārthaṃ

隨順世間言說事故。為欲方便壞貧窮故。為令世間諸界錯亂人非人等所起災患皆息滅故。為施無罪諸戲樂具除彼非法諸戲樂故。諸有希求種種居處資生具者,為少用功皆能施與種種居處資生具故。為欲拔濟諸王賊等逼惱事故。為欲開制是處非處諸加行故。為欲安立吉非吉事令取捨故。為正勸獎於現法中令其展轉不相謀掠,及為宣說當來無倒勝生道故。當知是名能益有情工業明處略所說義。
[]2)隨順世間言說事故,世間上眾生之間,有語言文字,言說就是內心的思想,你內心沒有思想,不會說話的,所以順著世間人的內心思想和他的語言,就是各式各樣的因緣,來利益眾生。
1-為欲方便壞貧窮故,其中最初就是眾生貧窮,沒有房子住,也沒有車,也沒有船,就是為欲方便破壞眾生的貧窮,叫他生活好一點,因此而施設種種方便。
2-為令世間上諸界錯亂,諸界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如果它們都是平衝的,就什麼事沒有,如果不平衡錯亂的話,在我們生理上就是有病;如果是在自然界,大風、大火、大水、大地震,就是諸界錯亂。人自己搞的不對,有諸界錯亂;還有非人,鬼神,他不高興,也來做這些事情,所起的災患,或者人所起的災患,非人所起的災患,各式各樣苦惱的境界。這樣,這個大菩薩,為這個情形施立種種的方便,息滅這個災患。
3-為施無罪諸戲樂具,眾生在這個世界生活,不可能沒有一點戲樂,就是能舒暢他的心情得到安樂,但是佛菩薩布施他沒有罪過的諸戲樂具,你做這樣的遊戲沒有罪過,佛菩薩也會安立這件事,施設這件事,破除不合道理的諸戲樂具。
4-諸有希求種種居處資生具者,眾生希求各式各樣的居住的地方,就是造房子,這也是資生具,幫助你生存,安樂一點的這些資具,眾生有這個希望。為少用功皆能施與,菩薩大智慧,少少用一點工巧的工夫,能施與種種居處的資生具。
5-為欲拔濟諸王賊等逼惱事故,或者是國王,或者是土匪,逼惱眾生,令眾生受苦,菩薩慈悲,拔濟這些苦惱的事情,也安立種種的方便。
6-為欲開制是處非處諸加行故,開就是容允,容允你合道理的事情,叫是處。制就是遮止,不許你有不合道理的事情。開許是處,遮止非處。諸加行故,就是是處的諸加行,非處的諸加行,這位菩薩的大智慧告訴你,這個地方是合道理,這是不合道理,不合道理的應該停止;合道理的,應該是發展它。
7-為欲安立吉非吉事令取捨故,菩薩也會安立、施設、告訴你一些吉祥的事情,和不吉祥的事情,當然做善就是吉祥的事,做惡就是不吉祥的事情,告訴你這是吉祥,這是不吉祥,就是教訓你要取吉祥的事,棄捨不吉祥的事情,這是一種安立。
8-為正勸獎,這位菩薩為了正式的勸獎你,獎勸你,勸你做這件事,你做這件事,要獎勵你。於現法中令其展轉,就是現前的生活境界裡面,使令你輾轉的,就是我對於你,你對於他,就是廣大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相謀掠,不要互相有種種的陰謀,佔別人的便宜。
9-及為宣說當來無倒勝生道故,又這個菩薩的大智慧,為你宣說將來,你應該不顛倒的,沒有錯誤的勝生道故,勝生道就是增上生,告訴你怎麼樣會令你的生活有進步,身體健康,健康長壽無病,這些令你滿意的這些事情,或者人與人之間共處之道,應該怎麼樣是和平的這些事情,有這些安立。
10-前面這一段,這就叫做能利益有情的工業明處。什麼叫做工巧明?前面說這些就是工巧明處。略所說義,就是所說的一個大意,就是工巧明處的大意。
a)隨順世間言說事故等者:自下為顯一切工業明處能益有情略義。世俗書論,是名世間言說。印算計等一切工業,名世間事。此句是總,皆為隨順彼有情故。餘句是別,隨其品類差別說故。
a1)這一段文的第一句,隨順世間言說事故,以下顯示一切的工業明處,能利益有情的大意。
a2)世俗書論,是名世間言說。世間言說指什麼說呢?就是世間上這些書論,世間上很多很多的書,很多的書,也就是世間的智者的言論思想,是名世間的言說。印算計等一切工業,就是世間的事。
a3)隨順世間言說事故,這是總說的,所有下邊所有的事情,都是要用言語文字來表達的,沒有聲音就是書,有聲音就是言論,這一句話是總說。所有的言說,所有的各式各樣的安立、施設,都是隨順眾生,隨順彼有情的生活,使令他能安樂一點。
a4)其餘的為欲方便壞貧窮故。為令世間諸界錯亂人非人等,所起災患皆息滅故這些事情,都是別說的,別說的不超過總句。別說,就隨眾生的生活,各式各樣的情況,是各別的一樣一樣的說的,所以叫做別。
laukika-vyavahārānukūlatayā dāridra-nāśopāyatayā dhātu-vaiṣamya-manuṣyāmanuṣyopasaṃhṛtopadrava-praśamanatayā anavadya-krīdā-rati-vastūpasaṃhārato 'dharma-rativyāvartanatayā saṃnivāsopakaraṇārthinām alpakṛcchreṇa saṃnivāsopakaraṇopasaṃharaṇatayā rāja-caurādy-upadrava- paritrāṇatayā sthānāsthāna-prayogānujñā-pratiṣedhanatayā maṃgalyāmaṃgalya-vastv-ādāna-tyāga-saṃniyojanatayā dṛṣṭadharma-parasparānabhidroha-saṃparāyāviparītābhyudaya-mārgopadeśanatayā. ity ayaṃ teṣāṃ sattvānugrāhakāṇāṃ śilpa-karma-sthānāṇāṃ samāsārtho veditavyaḥ.

4.4.6.8.善根清淨
其餘一切如前應知。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鍊金作莊嚴具。牟娑羅寶瑩飾廁鈿。所有餘金無與等故不能映奪。如是此中菩薩善根。一切聲聞及諸獨覺餘地菩薩不能映奪。又如日月諸宿光明一切風輪不能映奪。然其迴轉共彼風同。如是此中菩薩妙慧。一切聲聞諸獨覺等不能映奪。然其所作與世共同。
[]1)其餘一切說到善根,就是如前面的文所說的你應該知道。
a)其餘一切如前應知者:廣見諸佛善根清淨,是名其餘一切如前極歡喜住廣說應知。
2)這個差別者,就是初歡喜地,和二地又不同,二地和三地也不同,三地、四地、五地都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見佛聞法,但是還是有差別的。
1-謂如世間善巧的工匠以所鍊的金作莊嚴具。牟娑羅寶,瑪瑙寶。瑩飾廁鈿,這個寶是很明淨的,所以叫瑩,用明淨的寶來裝飾,廁就是裝在那裡面叫做廁,鈿是金花,用金做的花來莊嚴那件物質上面,那個器上面。這樣的金非常殊勝,其餘的金不能和它相等故,不能映奪,不能如它相比。
2-如是此中菩薩善根,他的戒、定、慧的善根,或者是信、戒、聞、捨、慧的善根。一切聲聞,一切的獨覺,餘地的菩薩不能和他比,他是殊勝的,這是差別。
3)又如太陽的光明,月亮的光明,很多的星宿的光明,這些光明一切風輪不能映奪。然而日月諸星宿在天空裡迴轉,和風輪一樣也在虛空裡面活動,動轉是一樣。這裡邊說到,這是第五地菩薩,他的微妙的智慧,一切聲聞、諸獨覺等不能和他比,不能映奪,然而有大智慧的人,這位菩薩、聖者有大悲心,他是來利益眾生的時候,來做這些事情利益眾生,與世共同。
sarvam anyat pūrvavat. tatrāyaṃ viśeṣaḥ. tad-yathā tad eva suvarṇaṃ kuśalena karmāreṇa musāragalva-mṛṣṭaṃ pratyarpitaṃ atulyatayā 'saṃhāryaṃ bhavati tad-anyaiḥ suvarṇaiḥ. evam ayaṃ bodhisattvaḥ a-saṃhāryo bhavati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aiḥ tad-anya-bhūmi-sthaiś ca bodhisattvaiḥ. tad-yathā candra-sūrya-nakṣatrāṇām ābhā asaṃhāryā ca bhavati sarva-vāta-maṇḍalaiḥ. sarva-vāta-vāha-sādhāraṇāc ca bhavati. evam evāsya bodhisattvasya sā prajñā asaṃhāryā bhavati sarva-śrāvaka pratyekabaddhaiḥ. laukika-kriyā-sādhāraṇā ca bhavati.

4.4.6.9.受生
受生多作珊睹史多天王,善化有情,令捨一切外道邪法。
[]這位菩薩,假設是在人間做人,若是在這裡故世,他多做睹史多天王,就是兜率天。他善巧的教化一切眾生,令捨一切外道邪法,棄捨邪知邪見。
upapattitaḥ Saṃtuṣito bhavati deva-rājaḥ kuśalaḥ sarva-tīrthya-vinivartanatāyai.

4.4.6.10.威力
所有威力當知此說千俱胝數。
[]這位菩薩的威德力,當知此說有千俱胝數,這個數目是比前面是更多。
prabhāvaś ca koṭī-śata-saṃkhyā-nirdeṣato veditavyaḥ.

4.4.6.11.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謂十平等清淨意樂成滿得入故。善巧方便觀察諸諦漸增長故。毀壞諸行悲愍有情漸增長故。即為是義長養廣大福智資糧。心發正願勤加行故。念慧行等德增長故。無餘作意以一切種成熟有情勤加行故。引發世間工巧業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就是諸諦相應增上慧住菩薩的大概的要義。謂十平等清淨意樂成滿得入故,這是第一科。第二科善巧方便觀察諸諦漸增長故,就是由十種行相解釋四諦,我們這樣學習、觀察,就能使令智慧漸漸增長。毀壞諸行悲愍有情漸增長故,這是一科。即為是義長養廣大福智資糧,心發正願勤加行故,這是一科。念慧行等德增長故。無餘作意以一切種成熟有情勤加行故,這是一科。引發世間工巧業故,這是一科。善根清淨故,那是第八科。受生故是第九科。威力故第十科。
a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satya-pratisaṃyukto 'dhiprajña-vihāraḥ. śuddhāśaya-samatā-niṣpatti-praveśataś ca upāya-satya-vyavacāraṇā-prativivardhanataś ca sarva-saṃskāra-vidūṣaṇa-sattva-kāruṇya-vivardhanataś ca tad-artha-puṇya-jñāna-saṃbhāropacaya-praṇidhāna-prayogataś ca smṛti-mati-gaty-ādi-guṇa-vṛddhitaś ca an-anya-manasikāra-sarvākāra-sattva-paripācanābhiyogataś ca laukika-śilpābhinirhārataś ca kuśala-mūla-viśuddhita upapattiaḥ prabhāvataś ca samāsa-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6.12.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極難勝地。今此地中,顯示菩薩於諸聖諦決定妙智,極難可勝,是故此地名極難勝。即由此義,應知此中諸諦相應增上慧住。
[]1)若廣宣說,如十地經極難勝地。
2)今此地中顯示菩薩於諸聖諦決定妙智,就是於四聖諦的妙智慧,他對於苦、集、滅、道四諦通達的智慧,其他的人很難勝過他,是故此地名極難勝。
3)就是由前面那個極難勝的智慧,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名字不叫做極難勝地,叫什麼地呢?叫諸諦相應增上慧住這個名字,但是裡面的義和《十地經》上極難勝地是一樣的。
vistara-nirdeśataḥ punas tad-yathā Daśabhūmike sudurjayāyāṃ bhūmau. satyeṣu niścaya-jñānaṃ sudurjayaṃ. tac ceha paridīpitaṃ. tasmāt sā bhūmiḥ sudurjayety ucyate. tenaiva cārthena satya-pratisaṃyukto 'dhiprajña-vihāro draṣṭavyaḥ.

4.4.7.緣起相應增上慧住
云何菩薩緣起相應增上慧住?
[]怎麼叫做菩薩觀察十二緣起相應的大智慧,安住在第一義諦?
tatra katamo bodhisattvānāṃ pratītyasamutpāda-pratisaṃyukto 'dhiprajña-vihāraḥ.

4.4.7.1.十法平等性成滿得入
謂諸菩薩先於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已得十種法平等性,當知文辭如經廣說。
[]1)這麼多的菩薩在現前地之前,就是在緣起相應增上慧住之前。於諸諦,於苦集滅道的四諦。相應增上慧住,於四諦法門的止觀的增上慧相應的時候。已得十種法平等性,已經成就十種法平等性的止觀。十種法平等性,你要知道它們的文句在《十地經》裡面已經廣說。
a)已得十種法平等性等者:《十地經》說:若菩薩已善具足第五地道,欲入第六菩薩地,當以十平等法得入第六地。何等為十?一者、一切法無相平等故,二者、一切法無想平等故,三者、一切法無生平等故,四、一切法無成平等故,五、一切法寂靜平等故,六、一切法本淨平等故,七、一切法無戲論平等故,八、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九、一切法如幻、夢、影、響、水中月、鏡中像、焰、化平等故,十、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論一一釋,此應準知。
a1)《十地經》說,假設這位聖位的菩薩,已經善巧地圓滿第五難勝地的聖道、止觀,第五地的止觀已經圓滿。他要繼續向前進,所以想要證入第六現前菩薩地。怎麼辦法能成就第六現前地呢?當以十個平等法得入第六地。何等為十?一者、一切法無相平等故,二者、一切法無想平等故,三者、一切法無生平等故,四、一切法無成平等故,五、一切法寂靜平等故,六、一切法本淨平等故,七、一切法無戲論平等故,八、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九、一切法如幻、夢、影、響、水中月、鏡中像、焰、化平等故,十、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十地經論》對這十種平等,一樣一樣都有解釋。在這裡,你若想要知道,看《十地經論》。
iha bodhisattvena pūrvam eva satya-pratisaṃyukte 'dhiprajña-vihāre daśa dharma- samatāḥ pratilabdhā bhavaṃti. yathāsūtraṃ granthatas tā veditavyāḥ.

如是十種法平等性,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前住得入此住。
[]2)第五難勝地,他對十種法平等性,經過止觀的修習,他逐漸地進步,達到上品,他的止觀是很有力量。極圓滿故,這十種平等法修學的止觀到極圓滿的程度。怎麼叫做成上品故、極圓滿故?超過前住得入此住,成上品與極圓滿就是這樣,它超過前面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得入此住,得入這裡的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就是由第五難勝地進步到現前地。
tāsām adhimātratvāt paripūrṇatvād idaṃ vihāram anupraviśati.

謂於一切法,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
[]3)下面解釋前面引這個《十地經》的這十種平等性,解釋它的要義。
3.1)謂於一切法,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就是解釋一切法無相平等故。怎麼解釋呢?
1-謂於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有為法,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如夢中境、如水中月,是如幻如化的、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的,它本性就是畢竟空寂的,但是這個畢竟空寂的境界是勝義。
2-勝義,勝是指智慧說的,指佛菩薩無分別的智慧、殊勝的智慧。義就是境界。離一切相的畢竟空寂,是佛菩薩無分別智的境界,叫做勝義。
3-自性無相,勝義它本身是沒有行相的。因緣所生的,也就是唯心所現的這一切法,各有各的相,高山是一個相,海水又一個相,太陽、月亮,乃至人、天,心法、色法,各式各樣的,煩惱有煩惱的相,智慧有智慧的相。但是這一切法,畢竟空寂那個地方是無相的,它沒有這一切的差別相。
4-一切法是不平等,各有各的相貌,但是自性是無相的那個地方,是無差別的。但是那個無差別相是勝義,是佛菩薩無分別智的境界。自性,每一法本身的體相就可以名之為自性的。
sarva-dharmeṣu pāramārthikasya sataḥ svabhāvasya nirnimitta-samatayā

言說造作影像無相平等性故。
[]3.2)這是解釋第二句一切法無想平等故。
1-言說造作,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言說就是內心的思想,內心思想才能夠有言說。你內心在思惟、分別,就是造作。一切法的勝義的境界,那件事的本身是無相的,為什麼有相呢?就是你心在思惟分別,它就現出影像來。
2-影像,就是你內心的分別,或者是發出來言說,或者發出來活動。由於你內心的分別就現出影像,現出影像就有差別,是由內心的想而現出來的像。現出像,當然這個想,心的動是由四種緣:種子是因緣,還有所緣緣、增上緣、還有等無間緣,心才能動。心若動,就是現出影像來,就像鏡子裡面那個影像似,不是真實的。
3-但是這個影像,如果心若不動的時候就沒有,就沒有影像,所以也還是無相,所以也是平等性故,是平等的。想能變現一切法,心若不想什麼也沒有,無有少法可得,所以也是平等性。
abhilāpābhisaṃskāra-pratibhāsasyālakṣaṇa-samatayā

即由此相自然不生平等性故。
[]3.3)這是解釋經上的第三句:一切法無生平等故。就是你的言說,你內心的思想現出來一切法,就像鏡子裡面的影像似的。即由此相,就是由於這個影像,也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影像。一定要有因緣,一定是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沒有因緣,自然一切法是沒有的。所以在自然這一方面來看,無有少法可得,是不生,也不現前的。不現前的,也還是平等性,也是畢竟空寂的。
tasyaivālakṣaṇatvāt svayam ajāta-samatayā.

因亦不生平等性故。
[]3.4)這是解釋《十地經》上的第四句一切法無成平等故。因就是每一法的因緣。按唯識的教義來說,就是種子。沒有其他的因緣,沒有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因也是不能生的。只有種子,你的心還不動,法就不現前。那也是平等性的,也是無差別的。另外一種說法,大自在天為一切法的因,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大自在天不是萬物之因,所以因亦不生平等性故。一切法無成平等故,因是能成,法是所成;因是能成立的,法是所成立的。而這個因是不能成立的,所以是一切法無成的時候,因緣不具足的時候,也就是不能成立。這個因是人的虛妄執著,它實在不是萬物之因,當然也就是沒有這回事。
hetuto 'nutpanna-samatayā

自然與因皆不生故。
[]3.5)這是解釋《十地經》上的第五句一切法寂靜平等故。前面第三句是自然不生,第四句是因不生,現在把這兩句合在一起。自然也不生,因也不生,就是一切法寂靜平等故。一切法若得到因緣的時候,一切法現前的時候,就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是動。現在說自然也不生、因也不生的時候,法不現前就沒有生滅,就叫做寂靜,一切法寂靜是平等故。
svayaṃ hetutaś cānutpannatvād

畢竟本寂平等性故。
[]3.6)這是解釋《十地經》上的第六句一切法本淨平等故。畢竟本寂平等性故,怎麼樣解釋呢?就是本來是畢竟空寂的,為什麼不是空寂呢?就是我們心裡面有雜染的煩惱,心就動了,所以一切法現前,生死的境界出現,這個流動的境界苦惱一切眾生。但是本來是沒有事情的,所以畢竟本寂平等性故。一切法本淨平等故,我們因為有了煩惱,才有種種苦惱的境界、污穢的境界出現,一切法本來是清淨,沒有這些污穢的事情,所以一切法本淨平等故。
atyaṃtam ādi-śāṃta-samatayā

現有體事能取正智,離諸戲論平等性故。
[]3.7)這是解釋《十地經》上的第七句一切法無戲論平等故。一切法有兩種,一種是有體,一種是沒有體性的,有這兩種差別。
1-沒有體的事情,很多的事情是沒有體的,但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認為是有體。譬如說是我心裡面想這屋子裡有條龍,在這空間裡面飛。這只是自己的妄想,實在沒有龍,就是這個龍是沒有體性。光線不好,有麻繩,用麻組成繩盤在那裡,遠一點看,看見是一條蛇在那裡。我說那裡有一條蛇,眼睛好的人看那裡沒有蛇,所以我說有條蛇,這是沒有體性。說繩是有體的,是有那麼一件事;我說有條蛇,是不對的,蛇是沒有體性的。凡夫的境界,很多的事情都是虛妄分別,沒有那件事。
2-現有體事,不是無體,是有這麼一件事,是有體性的。有體性是什麼事呢?能取正智,能取是正智的作用,它有這個作用。正智就是我們的分別心經過佛法的鍛鍊,成就般若波羅密的智慧,成就無分別智的智慧。這個智慧成就,就能見到勝義,見到勝義自性平等性,所以叫能取。這個地方就是能證悟,能證悟勝義的正智。
3-正智現前的時候,離諸戲論平等性故。沒得到智慧的時候,沒有相信佛法的時候,我們虛妄分別的時候,都是戲論。我說那裡有條蛇,這句話是沒有意思,根本是說錯,這叫戲論。現在成就智慧的時候,離諸戲論,沒有這些虛妄分別。沒有虛妄分別的時候,也就是你成就正智的時候;成就正智的時候,是離一切虛妄分別,那個時候也是平等無差別的境界。
vidyamānasya vastu-grāhakasya jñānasya niṣprapaṃca-samatayā

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平等性故,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繫解脫平等性故。
[]3.8)這是解釋《十地經》上的第八句一切法無取捨平等故。什麼叫做取捨?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繫解脫平等性故,這兩句是合成一句來解釋經文的第八句。
1-煩惱眾苦雜染,就是我們現在的境界,心裡面有貪煩惱、有瞋煩惱、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的煩惱,因此煩惱而有很多的苦惱,有這麼多的煩惱就雜染,就污染。而這些煩惱的相貌就是取,什麼事情都是真的、都是執著,叫做取。
2-離繫解脫,來到佛法裡相信佛法,學習戒定慧的時候,我們就斷了煩惱,再沒有煩惱來繫縛,這就叫做捨。煩惱眾苦雜染是取,離繫解脫是捨。
3-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平等性故,我們也不取也不捨,因為你用戒定慧的大智慧來觀察煩惱,煩惱是無所有的、是畢竟空寂的,就是沒有取,沒有取也就沒有捨。沒有煩惱可取,也就沒有煩惱可棄捨,所以遠離一切取捨,這個時候就是正智的境界。取捨就是造作,現在是遠離取捨的造作,平等性就現前。
ādāna-tyāgābhisaṃskāra-vigama-samatayā ca tasyaiva kleśa-duḥkha-saṃkleśa-viyogād vivikta-samatayā

分別所執境界自性如幻化等平等性故。
[]3.9)這是解釋《十地經》上的第九句一切法如幻、夢、影、響、水中月、鏡中像、焰、化平等故。
1-分別所執境界自性,分別就是我們這個明了性的心,接觸一切境界的時候,就分別這是好的,這是不好的,這是有利益的,這是有損害的,這是大的,這是小的,各式各樣的分別。而這些分別不但是分別,裡面還有個執著,執著自己的分別是真實的。
2-這樣的分別的境界,都不是真實的,就像那個幻化等。如幻,如幻術所變現的境界都是假的。如夢,如夢中境也不是真的。如影,就是你遮礙光明就出現一個影。如響,空谷裡面,在這邊說話,那邊就有個迴聲。如水裡面的月,如鏡子裡面的影像,如陽焰,陽焰是春夏之交,天氣稍微熱一點,地面上的濕氣被太陽一蒸發,遠遠的看就好像有水似的,叫做陽焰。如化,就是有神通的人變化各式各樣的事情。這八種譬喻,是有這麼一件事,但是不真實。
3-這在《攝大乘論》上是譬喻依他起性如幻如化、不真實。若是我們內心執著遍計執的境界,我們也認為是真實的,但實在就是沒有這件事。
4-平等性故,這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都是虛假的,每一法都是虛假的,虛假和虛假也是一樣的,所以叫平等性。前面是說空,這地方是說有,有是假有。

無分別智所行自性有無無二平等性故;當知是名此中十種法平等性略分別義。
[]3.10)這是解釋《十地經》上的第十句一切法有無不二平等故。
1-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無分別智在諸法上相接觸的時候,所行自性有無無二平等性故。有,也是無二的;無,也是無二的。
2-有,譬如說遍計執,我們執著這個有,或者那裡是繩子,我認為是蛇,我認為是有一條蛇,是有,實在蛇是沒有的,有、無是不二相。我們認為無一切法,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是離一切相的、是畢竟空的,這個地方是不可思議的,也是有無無二。
3-無分別智所行自性,無分別的時候,遍計執是不現前,沒有遍計執,只有依他起和圓成實。圓成實,也是有無無二;依他起,也是有無無二,在這裡無分別的境界,這也是平等性故。
4-當知是名此中十種法平等性略分別義,前面這十句就是經上的十種法平等性的大意。
a)由有勝義自性無相平等性故等者:如次配釋十種法平等性應知。於中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繫解脫平等性故者,當知此即釋前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名平等性。謂即煩惱眾苦雜染名之為取,離繫解脫名為捨故。此即經說一切法無取捨平等略分別義。餘如文知。
a1)如次配釋十種法平等性應知,就是用論的十句解釋《十地經》的十句。於中即此煩惱眾苦雜染離繫解脫平等性故者,就是剛才兩句合成一句來解釋那段文。當知此即釋前遠離一切取捨造作名平等性,就是解釋這一句的話。
a2)謂即煩惱眾苦雜染名之為取,就是我們處處執著才有煩惱。離繫解脫名為捨故,我們若是常常修四念處,破除貪瞋癡的時候,不取著一切法的時候,就沒有煩惱的繫縛,就自在,就得解脫,這就叫做捨,就是棄捨煩惱的意思。
a3)此即經說一切法無取捨平等,這兩句合起來也就是《十地經》那句話。餘如文知。
vikalpitasya jñeya-svabhāvasya māyā-nirmitopama-samatayā nirvikalpa-jñana-gocarasya svabhāvasya bhāvābhāvādvaya-samatayā. ity ayaṃ tāsāṃ daśānāṃ dharma-samatānām artha-vibhāgo veditavyaḥ.

4.4.7.2.覺悟緣起生解脫門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於諸有情增長悲愍;於大菩提生起猛利欲樂希求;於諸世間合散生滅,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依緣起智能引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緣起相應增上慧住這位菩薩,這時候是第六現前地。住在緣起相應增上慧住,住在這裡。
1)於諸有情增長悲愍,這位菩薩安住在這裡,這個大智慧境界,他自己的生死大事已經到很高的程度,還不忘眾生苦,所以於諸有情增長悲愍。這個有情在生死裡流轉,而這位菩薩他的悲愍心比以前還要增長,一定要度化眾生。
2)於大菩提生起猛利欲樂希求,他對於眾生有大悲心,和凡夫不同,而這位菩薩對於佛陀的無上菩提。佛陀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叫大菩提。生起猛利,他的清淨心裡面現出來很猛利,就是很勇猛。欲樂希求,歡喜成就無上菩提,這個心情也非常的強。
3)於諸世間,就是凡夫的世間。合散生滅,合就是因緣和合,沒有因緣沒有這件事;但是有因緣具足,這個法才能現前,所以叫做生。如果這個因緣被破壞,離散,那個法就息滅。
1-於諸世間合散生滅,就是這位菩薩的大智慧觀察眾生的緣起,觀察世間眾生的合散生滅的現象。
2-怎麼觀察呢?以一切種緣起,就是很廣博的,很多的事情;很多的事情都是因緣生起的。若觀察一切法是因緣生起的,就叫做正觀,而不是說是大自在天創造的,不是一切法沒有因緣就有這件事,所以以一切種緣起來觀察一切世間,這叫做正觀。
3-觀察了知,用正觀的智慧,在禪定裡面觀察一切法的時候就明白。
4)明白的情形會怎麼樣呢?依緣起的智慧,一切法都是緣起的,用這個智慧來觀察,就成就三種功德,就是能引發空三昧、能引發無相三昧、能引發無願三昧。這三種三昧能解脫生死大苦,是見第一義諦的門,從這個門可以證悟第一義諦的。
a)於諸世間合散生滅等者:有情自體,是名世間。煩惱繫縛眾緣和合,是名為合,合故有生。若彼煩惱眾緣斷壞,是名為散,散故永滅。於此一切依緣起支順逆觀察得如實智,名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由觀緣起二無我性,是故能引空解脫門。觀彼有支一一還滅,是故能引無相解脫門。觀彼流轉不生願樂,唯除大悲不捨眾生,是故能引無願解脫門。此解脫門唯出世攝。如《顯揚論》別釋其相應知。
a1)什麼叫做世間呢?就是有情的自體。眾生有一個自體,有這麼一個果報體,這個果報體就是色受想行識。有色,也有受想行識;有受想行識,也有色,叫做世間,就是五蘊世間。
a2)合怎麼講呢?煩惱繫縛,繫縛是煩惱的作用,煩惱能綁住你。煩惱,就是貪瞋癡,我、我所也是煩惱,有我、我所的執著,有貪瞋癡的執著。有這個執著的時候,你遇見什麼境界,這個境界就綁住你。眾緣和合,煩惱繫縛是一個因緣,還要其它的因緣,所以眾緣和合,才算是合的。合故有生,這個眾多的因緣都湊合在一起,你這一念心才能現起的,也就是每一法也這樣才能現起的。
a3)若彼煩惱眾緣斷壞,若是他內心的我、我所和貪瞋癡的煩惱,被你修四念處的時候把它滅掉,無我、無我所,沒有貪瞋癡,斷壞,是名為散,這個因緣就沒有,不能會合。散故永滅,若是你的我、我所的見煩惱、貪瞋癡的愛煩惱,愛見煩惱還有愛見煩惱的習氣,如果都是破壞的時候,所生法永久地不會再生起,也就是不生不滅。
a4)於此一切依緣起支,就是在這一切的所緣境這裡,生命所存在的地點,完全用緣起支來觀察。緣起支就是十二有支,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十二緣起支。
1-順逆觀察,順著觀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這是順著觀察。
2-逆觀察,就是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這樣逆它的次第觀察,就沒有。
3-順觀察,或者是逆其次第的觀察,得如實智,你就能成就,得者成也,能成就真實的智慧。從緣起能觀察我不可得,觀察一切法是緣起有,也都是畢竟空寂的,所以你能得到這個清淨的智慧。名以一切種緣起正觀觀察了知。
a5)由觀緣起二無我性,由於你在奢摩他裡面觀察二無我性,就是補特伽羅無我性、一切法無我性,這麼觀察的時候,這兩個我都是沒有的。法的現起,都是法與法的關係,不是有我的關係。怎麼會有老死呢?生緣老死,因為生所以才有老死,不生就沒有老死。為什麼會有生呢?因為有有,有緣生。為什麼會有有呢?取緣有;你有愛取,所以就有有。為什麼會有愛緣取呢?受緣愛。為什麼會受?因為觸,觸緣受,受緣愛。如果沒有觸也就沒有受,沒有受也就不會有愛,沒有愛也就沒有取,沒有取也就沒有有,沒有有也就沒有生,沒有生也就沒有老死。所以這樣觀察的時候,就把一切法都觀空。所以從這個觀察裡面,根本沒有我這件事,所以我是空的;一切法也是沒有真實性,也都是空。是故能引空解脫門,你能觀察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你就不被一切法所繫縛。
a6)觀彼有支一一還滅,就是有滅則生滅,乃至到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觸滅,六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一切法都沒有。是故能引無相解脫門,就是一切法都不可得,沒有相。
a7)若是觀察你不能夠有滅則生滅,你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這樣就現出來生死流轉的苦惱境界。你不高興這個境界,所以你有二無我的智慧,又有無相解脫門的智慧的時候,觀察生死的境界心裡不歡喜,不歡喜生死流轉的境界。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沒有這件事,就是無願,不歡喜,是故能引無願解脫門。
a8)這個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這是出世間的境界,不是世間的境界。在世間上生活是創造苦惱的門,這個門能令你苦惱。現在出世間是解脫一切苦惱的,是不一樣的。解釋這三解脫門的相貌,應知在《顯揚聖教論》。
so 'smiṃ vihāre sthitaḥ sattveṣu saṃvṛddha-karuṇo bodhau tīvra-cchandābhilāṣa-jātaḥ lokānāṃ saṃbhavaṃ ca vibhavaṃ ca sarvākārayā pratītyasamutpāda-samyag-vyavacāraṇatayā vyavacārayati prajānāti. pratītyasamutpāda-jñāna-saṃniśritaṃ cāsya vimokṣa-mukha-trayaṃ ājātaṃ bhavati śūnyatānimittāpraṇihitaṃ.

4.4.7.3.一切邪想不現行
由是因緣,所有自他作者受者有無等想皆不復轉。
[]由於觀察十二緣起的關係,你就得到無我的智慧,得到無相的智慧,得到無願的智慧,所以所有的自他作者受者有無等想皆不復轉。觀察我不可得,不會再說這是我的,這是我,沒有這個分別。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裡面,頓生頓滅之中,不執著有我可得。每一個眾生的生命體裡面都沒有我,所以不會這是我的,這是你的,沒有這個分別。所有的自他,自己的分別、他人的分別。作者受者,說我現在在拜佛,拜佛者不可得;我說在這坐禪,坐禪者不可得。說我在吃飯吃得很香,受者不可得;說天氣很熱,感覺熱,受者不可得;感覺冷,這感覺者也不可得,都是寂滅相的。有無等想,說這件事由無而有,由有而無,有無的變化,你也沒有這個分別,不取也不著這些境界。皆不復轉,不再會在你心裡面來執著這些事情,這種種的分別都不現起。
a)由是因緣等者:經說菩薩修行三解脫門離彼我相,離作者受者相,離有無相,如是離三種相,如其次第三解脫門為其因緣,是故此中亦作是說。
a1)經說菩薩修行三解脫門離彼我相,沒有我相,不執著有我。離作者、受者相,也遠離這樣的執著。離有無相,離有無的這些分別。離彼我相、離作者受者相、離有無相,這是一共三種,就是文的這個次第。三解脫門為其因緣,是故此中亦作是說,由於前面你已經成就三解脫門,所以你的自他分別心不轉,作者受者的分別也不轉,有無等想也不復轉。
tato-nidānaṃ cāsyātma-para-kāraka-vedaka-bhāvābhāva-saṃjñāḥ na pravartante.

4.4.7.4.顧念有情攝受生死
菩薩如是善於勝義、顧念有情;如理通達煩惱繫故、緣和合故、有為諸法自性羸劣,離我我所無量過失污染而轉;非離一切煩惱繫縛,眾緣和合。是故我今為自防護、應令一切煩惱繫縛眾緣和合、皆悉斷壞;為益有情、不應永滅一切有為。
[]1)這位菩薩觀察緣起成就三解脫門,遠離一切虛妄分別,所以善於勝義,他能夠善巧地通達第一義諦。顧念有情,但是還有大悲心,感覺眾生很可憐。
a)善於勝義顧念有情者:此顯菩薩不染生死,不捨生死,智悲增上,故作是說。
a1)此顯菩薩不染生死,善於勝義就不染著生死,在勝義上不感覺有生死可得。不捨生死,但是菩薩有大悲心,還不棄捨生死,還在這裡來饒益有情的。這位菩薩的智慧也非常殊勝,大悲心也非常殊勝的。所以善於勝義是智增上,顧念有情是悲增上。
2)他成就智增上,大智慧殊勝,所以能通達第一義,通達緣起的道理。通達什麼?眾生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就是煩惱的繫縛,就是你心裡面有貪瞋癡、有我我所的繫縛。但又不是單純的煩惱,還需要其他的因緣同它和合,才有生死流轉。
3)有為諸法自性羸劣,每一法都是眾多的因緣和合,這一法才出現的。不需要眾多的因緣和合,它本身就不能做這件事。自性羸劣,它本身的力量很軟弱。說是我們內心有煩惱種子,煩惱種子力量不大,要其他的因緣幫助它才可以。只是內心的煩惱,這件事不能做成,所以自性羸劣。
4)離我我所,世間上一切法的出現,生滅變化,不是由我我所來造成的,是你的煩惱造成的,眾多因緣和合造成的。無量過失污染而轉,世間上的事情就是有很多的過失,污染你的心,你的心有很多的過失污染,就是這樣活動。不是單獨你的一念心能成就這件事的,還有很多的煩惱污染你的心,這件事就是這樣活動下去。
5)非離一切煩惱繫縛,眾緣和合,但是也不能離開一切煩惱的繫縛。只是眾緣和合不行,還要有很多的煩惱和眾緣和合,這樣才能出現這件事。所以如理通達,就是這樣通達是這麼回事。但是,一切有為法,生死的流轉,煩惱的力量很強。
a)有為諸法自性羸劣等者:色非色蘊,是名有為諸法。各別生因,名彼自性。自不能生,待緣方生,是名羸劣。又復諸識自性不能染他,然為他染,故名羸劣。由是當知有為諸法無量過失污染而轉,唯由一切煩惱繫縛眾緣和合,不由我及我所而有所作,以我我所性無實故。
a1)色非色蘊,色蘊和非色蘊,非色蘊就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心法,沒有青黃赤白,也不是地水火風。色蘊就是地水火風,名之為色。非色蘊就是受想行識。色非色蘊這句話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是名有為諸法。色受想行識,是有為的一切法。
a2)各別生因,每一法都有它特別的一個因,受心所、想心所、識心所,它有各別的一個種子,就是叫做生因。你的現起以它為因,才能現起的,就叫做自性。
a3)自不能生,單獨的那一點因緣,它不能現起,力量不夠。要等待和它的因緣相合,它才能現起,不然這件事不能出現,待緣方生。譬如說這個明了性的心它有自己的種子,但是要待所緣緣。有了種子是因緣,還要有所緣緣;沒有所緣緣,這個心不能活動。所緣緣還不夠,還要有增上緣、還有等無間緣,這樣才可以。其中一個重要的,就是不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現在生染污心,就是有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是增上緣,這一念染污心得到不如理作意的增上,分別心就起來。這個境界是污染的,你自己是有煩惱的,但是如理作意,染污心就不起,所以要待緣,要等待外緣的幫助,這件事才能現起。就是它本身的時候不能出現,這件事不能成就,一定要有緣才可以出現的,所以它本身力量很軟弱,是名羸劣。
a4)又復諸識,又復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主要是意識,現在說很多的識。自性不能染他,識的本身不能染污其他的一切法,因為什麼呢?識就是個明了性,它不是煩惱,它沒有煩惱,它不是貪瞋癡,它是無記的,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它是個無記性的明了性,所以它不能染污其他法。然為他染,但是它為煩惱所污染。貪瞋癡的煩惱,我、我所,這是煩惱,這是污染的,它把你這一念明了性的心變成污染的,變成污穢的。這一念分別心,它也不是染污,也不是清淨。它不是煩惱,但是它不能拒絕煩惱,煩惱和它要合作的時候,它就同它合作。故名羸劣,所以就是你這一念心很軟弱。
a5)由是當知有為諸法無量過失污染而轉,從事實上就看出來,就可以知道這些有為的諸法,就是因緣生法,色受想行識,它會為無量過失的污染而轉,也就是無量的煩惱來污染它,就這樣發動很多的事情在活動。
a6)唯由一切煩惱繫縛眾緣和合,我們這一念心就是很多的煩惱來繫縛,這一念心沒有智慧,被煩惱綁住,還有其他的因緣的和合,就會造業,受苦。不由我及我所,不是說是有一個常恆住的我和我所才做事情,就是你的心來做一切法,一切唯心造,就是你的心為煩惱污染,肯同煩惱在一起,做很多惡事。若是遇見戒定慧的善法,也肯和它合作,就作種種功德。為什麼不承認是我有力量作惡、作善呢?以我我所性無實故,因為我們所執著那個我我所,根本沒有那回事情,沒有我、沒有我所,沒有那回事,只是虛妄分別而已。
6)所以菩薩這樣觀察緣起,世間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態度處理事情呢?是故我今為自防護,所以佛教徒應該自己保護自己。應令一切煩惱繫縛眾緣和合皆悉斷壞,要滅除一切煩惱,滅除一切染污的因緣,要做這件事,就是要有智慧。要有智慧,從什麼地方來?從聞思修來的,從聞思修增長智慧,用智慧破除一切煩惱。
7)為益有情,說是你自己修學戒定慧、修學三十七道品,能保護自己的清淨,成就無量功德,但是你還要想一想,眾生還沒得解脫。你要發慈悲心饒益一切有情,不應永滅一切有為,不應該永久地滅除這個色受想行識。你沒有這個身體在這裡,怎麼樣來度化眾生呢?所以你還應該保留。
sa evaṃ paramārtha-kuśalaḥ sattva-sāpekṣaḥ yoniśaḥ pratividhyati kleśa- saṃprayogāt. pratyaya-sāmagryāc ca saṃskṛtaṃ prakṛti-durbalam ātmātmīya-virahitam aneka-doṣa-duṣṭaṃ pravartate. na vinā kleśa-saṃyoga-pratyaya-sāmagrīṃ. tena mayā kleśa-saṃyoga-pratyaya-sāmagrī ca vikalīkartavyā ātma-rakṣārthaṃ. na ca sarveṇa sarvaṃ saṃskṛtaṃ vyupaśamayitavyaṃ sattvānugrahārthaṃ.

4.4.7.5.無著般若智住現前
如是菩薩住此住中智悲隨逐,名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由此住故,於一切世間行,無染而行。又即此住有猛利忍,於第七地有加行行邊際菩薩忍,當知是彼隨順忍攝。又此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能引能引菩提眾緣,於諸世間有為諸行,住而不住;雖於寂滅見寂靜德而亦不住。
[]1)這位菩薩,就是第七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六現前地,這是第七住,這位菩薩住在緣起相應增上慧,住在這裡。智悲隨逐,大智慧和大悲心隨逐他的心,和他的心在一起而不分離。大智慧就是根本智,它是無分別,能與第一義諦相應。大悲心,就是後得智。這樣說,就是名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無著智現前就是根本智,不著一切法,就是根本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就是後得智。
a)名無著智現前者:謂於生死、涅槃平等證得無二智故。
a1)生死是流轉生死的虛妄分別境界;涅槃是離一切相的境界。由於無著智,就是不見生死可得;由於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就是大悲心,他又不住涅槃。所以生死和涅槃是平等,而不偏於生死,也不偏於涅槃。證得無二智,它們兩個是統一,是無二相。
2)由於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由住於般若波羅密多這裡,對於世間的有為行無染而行,雖然是在世間度化眾生,世間這些染污法不能染污你。
3)又即此住有猛利忍,他有很猛利、有強大力量的忍,安忍不動,忍力很大,由兩方面可以解釋,就是他度化眾生的時候,眾生難度,但是菩薩有猛利忍,他就不介意這件事。這位菩薩有猛利忍,是怎麼回事啊?現在是第六地菩薩,對第七遠行地菩薩是什麼境界呢?第八地是無加行、無功用,第七地是有加行行的邊際,過了這裡就沒有加行的事情,所以第七地是有加行的邊際。第七地的忍要高過第六地,現在第六地的猛利忍是怎麼回事呢?當知這個猛利忍是第七地的無生法忍的隨順。隨順什麼意思?就是能引出來;你有猛利忍,能隨順地生起第七地菩薩的無生法忍。或者說,隨順是因義;你第六地菩薩的猛利忍,是第七地菩薩的猛利忍的因。就是第七地的無生法忍,以第六地菩薩無生法忍為因,它隨順它,它不會障礙它。
4)又此無著智現前,就是這個無分別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也現前,就是後得智也現前。這兩個智慧現前有什麼好處?有什麼作用呢?能引能引菩提眾緣,有這個作用。能引菩提,菩提就是無上菩提;能引菩提的眾緣,就是三十七道品。現在這個無著智、般若波羅密多住,這兩個智慧,是能引眾緣的能引,就是菩提分的能引,它能引出來菩提分,由菩提分能引無上菩提。
5)成就這個智慧的時候,於諸世間,就是流轉生死的眾生的世間,都是有為的諸行,都是有生滅變化的諸行。住而不住,你是在這裡住,但是又不在這裡住。你有慈悲心,就是在眾生世界這裡住;但是你有般若,就是又不染著。
6)這位菩薩對於大般涅槃的寂靜的境界,感覺到非常殊勝,有種種的功德。而亦不住,但是有大悲心,所以他不到涅槃,他還在世間住。在世間住,但是他有般若波羅密、有無著的智慧,他還不受染污,所以叫做不住二邊。不住世間的一邊,也不住涅槃的一邊;但是也沒有離開世間,也沒有離開涅槃。
a)能引能引菩提眾緣者:菩提分法能滿大菩提果,是名能引菩提眾緣。今此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能引一切菩提分法,是故說言能引能引菩提眾緣。
a1)修學三十七道品個菩提分法,能圓滿無上菩提的佛果,這樣這個菩提分法是能引菩提的眾緣,由三十七道品的眾緣能成就無上菩提。今此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前,這兩種智慧現前的時候,能引發你的三十七道品的大智慧現前,是故說言能引能引菩提眾緣。
tasyaivaṃ jñāna-karuṇyānugatasyāsmiṃ vihāre asaṃga-jñānābhimukho nāma prajñapāramitā-vihāraḥ abhimukhī bhavati. yenāyaṃ sarva-laukika-caryāsv asaktaḥ carati. sa ca vihāro yā tīkṣṇā saptamyāṃ bhūmau prāyogika-caryā-paryaṃta-gatā bodhisatva-kṣāṃtiḥ. tayānulomikyā kṣāṃtyā saṃgṛhīto veditavyaḥ. so 'saṃga-jñānābhimukha-prajña-pāramitā-vihārābhimukhyād bodhy-āhārakāṃś ca pratyayān āharati. laukikānāṃ ca saṃskṛta-saṃvāse na saṃvasati. praśame ca śānta-darśī bhavati. na ca tatrāvatiṣṭhate.

4.4.7.6.證無量定
如是菩薩方便般若智所隨逐,能入空三摩地,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門皆現在前。如空三摩地如是無願、無相三摩地,當知亦爾。
[]1)這位菩薩,方便智和般若智,方便智就是後得智,般若智就是根本智。他這一念心有這兩種智慧的隨逐,能入空三摩地,就是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能住在這個三摩地裡面。入這空三摩地,還能夠成就十百千上首的三摩地也都現前,不只是一個空三摩地,還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都能現前。
2)如空三摩地這樣現前,如是無願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當知也是這樣子。
a)令十百千上首三摩地門等者:經說十種空三摩地門為其上首,百千萬空三摩地門皆現在前。準彼應釋。下說無相、無願各復有十為其上首,如經應知。
a1)經說十種空三摩地門為其上首,百千三摩地以十種空三摩地為上首,為最重要的。百千萬空三摩地門皆現在前。準彼應釋,就是看經上說的就知道。「下說無相、無願各復有十為其上首,如經應知也是這樣子相似。
tasyaivam upāya-prajñā-jñānānugatasyāvatāra-śūnyatā-samādhi-pramukhāni daśa samādhi-mukha-śatasahasrāṇy āmukhībhavaṃti. yathā śūnyatā-samādhiḥ. evam apraṇihitānimitta-samādhayo veditavyāḥ.

4.4.7.7.證不壞意樂
由此上首三摩地門現在前故,意樂不壞。
[]由此上首三摩地門現在前,就是有十種空三摩地為上首、十種無相三摩地、無願三摩地為上首。由此上首三摩地門現前的原因,使令這位菩薩他的意願不可破壞。
a)意樂不壞者:謂彼意樂堅固不退,是名不壞。此有九種差別,如經應知。
a1)他這個大智慧、大慈悲的境界是不退轉的,不會失掉的,就叫做不壞。為什麼不壞呢?他有三摩地的關係,有三摩地保護他的意願。這樣的三摩地,是定,但同時裡面也有智慧。有這樣的定慧保護你,你的大悲心、你的智慧不失掉,所以也不退轉於無上菩提。這上面說有九種不同,如經裡面說的就會知道。
teṣām āmukhībhāvād abhedy'āśayaś ca bhavati.

4.4.7.8.魔怨無奪
於一切種諸佛聖教,一切外道及諸魔軍聖教怨敵,不能引奪。
[]這位菩薩對於一切種,諸佛的聖教有一切種類,有很多的差別。這位菩薩對於無量無邊的佛法的通達、證悟,一切的外道、一切的魔軍、一切的聖教的怨敵,都不能夠引奪,不能破壞他的。
sarvākārāc chāsanād asaṃhāryaś ca bhavati sarva-tīrthya-Māra-śāsana-pratyarthikaiḥ.

4.4.7.9.善根清淨
餘如前說。此差別者: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鍊金作莊嚴具,琉璃寶珠瑩飾廁鈿,一切餘金不能映奪。如是此中菩薩善根清淨殊勝,如先所說不能映奪。又如月光,於有情身能令悅豫,非四風輪所能斷壞;如是此中菩薩慧光,一切有情煩惱鬱蒸皆能息滅,一切外道魔軍怨敵不能斷壞。
[]1)餘如前說,像前面的初歡喜地所說的。
2)在這裡和前面還是有點不同。謂如世間善巧工匠,以所陶鍊的黃金作莊嚴具,或者是琉璃寶珠來莊嚴你這個金莊嚴具,金莊嚴具裡面還有琉璃寶珠的莊嚴。其他的黃金不能夠影響這個黃金。如是此中菩薩的善根清淨特別地殊勝,像前面說的一切外道不能映奪。
3)又如月亮的光明對於有情的身體來說,能令有情感覺到喜悅。月亮它也不是很熱,清涼的境界,所以感覺喜悅。月光的作用,非四風輪所能斷壞,四種風輪,應該就是春、夏、秋、冬的風,風在虛空裡跑,是圓的,所以稱之為輪。春天的風叫做和風,譬喻煩惱魔;夏天的風叫炎風,炎熱的風,譬喻五蘊魔;秋天的風叫做涼風,譬喻死魔;冬天的風叫做寒風,譬喻天魔,天魔也能破壞人的善根的。四風,就是譬喻四種魔。月亮的光明能令眾生感覺到喜悅,不是四種風輪所能斷壞的。
4)月亮的光明是這樣,這裡面特別地需要讚歎菩薩智慧的光明。菩薩的智慧光明有什麼好呢?月亮的光明能令有情身喜悅,菩薩的智慧光明能夠息滅一切有情煩惱的熱,煩惱的這些苦惱的事情,能息滅眾生的煩惱。眾生有煩惱的時候,感覺到苦;煩惱息滅,心情愉快。菩薩的智慧光明教化眾生,能息滅眾生的煩惱這件事,一切外道、一切魔軍、一切佛法的敵人不能斷壞的,他不能破壞這件事。
śeṣaṃ pūrvavat. tatrāyaṃ viśeṣaḥ. tad-yathā tad eva suvarṇaṃ kuśalena karmāreṇa vaiḍūrya-maṇi-ratna-mṛṣṭaṃ pratyarpitam asaṃhāryaṃ bhavati tad-anyaiḥ sarva-jātarūpaiḥ. evam asya bodhisattvasya tāni kuśala-mūlāni viśuddhatarāṇi bhavaṃty a-saṃhāryāṇi. pūrvavat. tad-yathā candra-prabhā sattvāśrayāṃś ca hlādayaty anācchedya-prabhā ca bhavati catasṛbhiḥ vāta-maṇdalībhiḥ. evam asya bodhisattvasya sā prajñābhā sarva-sattva-kleśa paridāhaṃ ca praśamayati. anācchedyā ca bhavati sarva-Māra-pratyarthikaiḥ.

4.4.7.10.受生
受生多作妙化天王,善化有情令除一切增上慢等。
[]這位菩薩在人世間自己修學聖道、弘揚佛法、教化眾生,如果這個生命結束,再得果報的時候,受生,受者得也,再得一個生命的時候,是得什麼樣的生命呢?多作妙化天王,多數是到化樂天做天王,化樂天的妙化天王。他做妙化天王的時候,他做什麼事情?他還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他善於教化有情,使令他們除滅一切的增上慢等的煩惱,破除增上慢。
Sunirmitaś ca bhavati deva-rājaḥ. kuśalaḥ sattvānāṃ sarvābhimāna-vinivartanatāyai.

4.4.7.11.威力
所有威力當知此中說百千俱胝數。
[]這位菩薩的威德力,當知道此中說他的威力,有百千俱胝這麼大的數目。
prabhāvo 'pi koṭī-sahasraṃ saṃkhyā-nirdeśato draṣṭavyaḥ.

4.4.7.12.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緣起相應增上慧住。謂十法平等性成滿得入故;覺悟緣起生解脫門故;一切邪想不現行故;方便攝受生死故;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蜜多住現在前故;證得無量三摩地故;證得不壞意樂故;於佛聖教不可引奪故;廣見諸佛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緣起相應增上慧住的相貌。謂十法平等性成滿得入故,這是第六地,就是第五地菩薩十法平等性圓滿,就入於第六地;這是第一科。覺悟緣起生解脫門故,這是第二科,覺悟諸法是緣起的,有染緣起、也有清淨的緣起,從這裡作觀的時候就能成就三解脫門。一切邪想不現行故,這是第三科,作者、受者、我我所的都是邪想,再也不現前。方便攝受生死故,這位菩薩自己三解脫門修成功,他可以不受生死的,但是他有慈悲心,還善巧方便的,再來世間上受生死、教化眾生。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在前故,無著智就是於一切法不執著,就是觀一切法不可得,這個智慧叫做無著智,他現前、成就。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在前故,就是根本智以後成就的後得智,後得智是觀一切緣起法,一切眾生都在苦惱裡面生活,所以生大悲心,就是般若波羅密多住現在前故,所以叫做現前地。證得無量三摩地故,這位菩薩不只是三解脫門這個三摩地,還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證得不壞意樂故,他成就不可破壞的意樂,就是若計劃做什麼事情,就是一定能成功,而不可破壞,他的意樂堅固。於佛聖教不可引奪故,他對於佛陀的聖教,弘揚聖教也好,自己對於聖教的信解也好,是不可引奪的,也不可障礙、不可破壞的。廣見諸佛善根清淨故,這是第九科,他在三昧裡面能見十方一切佛,所以他見佛聞法栽培的善根也特別清淨。什麼叫做染污呢?就是有所得。他能夠消除這個有所得,所以善根清淨。受生故;威力故,這是最後的兩科。
ayaṃ pratītyasamutpāda-pratisaṃyukto 'dhiprajña-vihāraḥ. dharma-samatā-pariniṣpatti-praveśataś ca pratītyasamutpādāvabodha-vimokṣa-mukha-saṃbhavataś ca sarva-mithyā-saṃjñāsamudācārataś ca upāya-saṃsāra-parigrahataś ca asaṃga-jñānābhimukha-prajñā-pāramitā-vihārābhimukhataś ca apramāṇa-samādhi-pratilaṃbhataś ca abhedyāśaya-pratilaṃbhataś ca śāsanād asaṃhāryataś ca kuśala-mūla-viśuddhita upapattitaḥ prabhāvataś ca samāsa-nirdeśato veditavyaḥ.

4.4.7.13.廣宣說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現前地說。由此地中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蜜多住現在前故,名現前地。即由此義當知亦名緣起相應增上慧住。
[]若是廣博地宣說現前地的功德,如《十地經》現前地那裡有詳細地讚歎。為什麼這一地叫做現前地呢?由此地中,他的無著的智慧現前、般若波羅密多住也現前,所以叫做現前地。即由此義,也就是由這個現前地的道理,無著智現前、般若波羅密多現前,由此義故,當知亦名緣起相應增上慧住。

vistara-nirdeśatas tad-yathā abhimukhyaṃ. bhūmau. asaṃga-jñānābhimukhasya prajñā-pāramitā-vihārābhimukhyād abhimukhīty ucyate. tenaivārthenāyaṃ vihāro veditavya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