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3.覺分持-2.如是學-4.忍品


3.2.4.忍品
云何菩薩忍波羅蜜多?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忍。謂九種相忍,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一、自性忍,二、一切忍,三、難行忍,四、一切門忍,五、善士忍,六、一切種忍,七、遂求忍,八、此世他世樂忍,九、清淨忍。
[]忍波羅密多它的含義是什麼呢?
1)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忍。這個頌把忍品的大意說完。
2)就是分為九個相貌,來解釋菩薩的忍波羅密多。一、自性忍,二、一切忍,三、難行忍,四、一切門忍,五、善士忍,六、一切種忍,七、遂求忍,八、此世他世樂忍,九、清淨忍。
uddānaṃ pūrvavad veditavyaṃ tad-yathā śīla-paṭale.

3.2.4.1.自性忍
云何菩薩自性忍?謂諸菩薩或思擇力為所依止,或由自性堪忍怨害,遍於一切皆能堪忍,普於一切皆能堪忍;由無染心純悲愍故,能有堪忍。當知此則略說菩薩忍之自性。
[]忍的自性,它是不同於布施,也不同於持戒,就是它自己的相貌。怎麼叫作菩薩的自性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有忍的工夫,能忍得住。
1)什麼原因呢?他有二個原因,一個是思擇力,或者是這位菩薩內心裡邊遇見什麼事情他不衝動,心裡面思惟觀察,有這樣智慧的力量,為所依止,作他的基礎,就是先要觀察,然後再採取行動,叫思擇力。或者是由於他的自性,這個自性是指什麼說的﹖就是指他的心,這位菩薩自己的內心,不須要思惟觀察,就有這種品德,就能堪忍怨害,怨家對他的傷害,他心裡面能夠不動。堪忍,能容忍這件事。你對他傷害,他能容忍,他不報復。這是他生來的性格如此。
2)思擇力由於內心的思惟觀察,智慧就逐漸會增長廣大。要是生來就有堪忍的能力,還是有限度的,在這個限度內,心裡面能不動,超過這個限度,他不能容忍,就不叫忍波羅密。如果你能夠繼續這樣的思惟觀察,你的智慧可以無限度的增長,普遍到一切怨害的境界,他都能夠容忍,心裡面不動。普於一切皆能堪忍,就是普遍地在一切怨害的境界,都能夠忍受,這是表示思擇力和自性堪忍怨害的功能能達到這個程度。
3)為什麼遍於一切普於一切皆能堪忍呢?由無染心,因為他有思擇力的智慧,所以心裡面智慧若來的時候,瞋心就沒有。純悲愍故,由於生來就有這種品德,他就能堪忍,就是慈悲,所以一切皆能有堪忍的力量。在一切境界上都能堪忍,這是一個忍的相貌,心裡不動;原因就是思擇力和自性堪忍,就是這兩個原因而能夠有這樣的相貌。當知此則略說菩薩忍之自性是這樣。
a)云何菩薩自性忍等者:下說菩薩一切忍是忍種類,今說自性是其體相,隨應攝彼,其義當知。言思擇力為所依止者,謂於一切忍。言自性堪忍怨害者,謂於耐他怨害忍。如前忍波羅蜜多種性相說。遍於一切皆悉堪忍者,當知此由思擇力。謂一切法、一切苦、一切怨害,名為一切。普於一切皆能堪忍者,當知此由自性、或思擇力。謂一切苦、一切怨害,名為一切。言由無染心者,謂依思擇力。言純悲愍者,謂由性堪忍。總攝為一,名自性忍。
a1)下邊還有文,那邊是說一切忍,這裡是說自性忍,一切忍是忍的種類,忍種類還是不一樣的,這是一類的忍,這又是一類的忍。現在說自性忍是忍的體相,忍本身的相貌,也就是總說大意而已,所以就是略說。下邊一切忍就是開廣的講說,隨其所應,由自性忍就能夠融攝一切忍所說的道理,應當知道。
a2)思擇力為所依止這句話什麼意思﹖就是一切的境界,要經過智慧的思擇,心裡頭能夠不動。言自性堪忍怨害者,怨家的傷害,你能夠忍耐,就叫作自性堪忍怨害。如前面忍波羅密多種性相說。遍於一切都能堪忍,因為他有思擇力的關係。一切法,就是所接觸的一切境界;接觸一切境界以後,心裡面感覺到苦痛,就叫作一切苦。一切苦,不同於一切怨害,譬如天氣很冷,感覺到不舒服,就叫作苦。或者是你有病,或者年老,感覺到苦,不是怨害,和怨害是不同類的。所以一切苦和一切怨害是兩回事;加上一切法,就是引發你內心的苦痛的那些境界。這樣一切苦、一切怨害、一切法,這三類總合起來,叫作一切。
a3)普於一切皆能堪忍者,當知此由自性堪忍,或由思擇力而能堪忍。這裡的一切,就是一切苦、一切怨害兩種。依思擇力,叫作無染心。他的心性堪忍,叫作悲愍。總攝為一,名自性忍。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svabhāva-kṣāṃtiḥ. yā pratisaṃkhyāna-bala-saṃniśrayeṇa vā prakṛtyā vā parāpakārasya marṣaṇā sarveṣāṃ ca marṣaṇā sarvasya ca marṣaṇā nirāmiṣeṇa cittena kevalayā karuṇayā marṣaṇā. ayaṃ samāsato bodhisattvasya kṣāṃti-svabhāvo veditavyaḥ.

3.2.4.2.一切忍
云何菩薩一切忍?當知此忍略有二種。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當知依此二種品忍各有三種。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眾苦忍,三、法思勝解忍。
[]云何菩薩一切忍?
1)當知此忍略有二種,那兩種呢?一、依在家品忍,就是這個人還沒有出家,還在煩惱家裡面生活,但是他內心裡能夠安忍不動。二、依出家品忍,這種人出離煩惱家,來到佛法的僧團裡面,這個時候也要修學忍辱。這是約人分這兩種不同。
2)當知依此二種品忍各有三種。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眾苦忍。三、法思勝解忍。
在家也有這三種,出家也有這三種。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sarvā kṣāṃtiḥ. sā dvi-vidhā draṣṭavyā gṛhi-pakṣāśritā pravrajita-pakṣāśritā ca. sā punar ubhaya-pakśāśritāpitrividhā veditavyā. parāpakāra-marṣaṇā-kṣāṃtiḥ duḥkhādhivāsanā-kṣāṃtiḥ dharma-nidhyānādhimokṣa-kṣāṃtiś ca.

3.2.4.2.1.耐他怨害忍
云何菩薩耐他怨害忍?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長時,從他怨害所生眾苦現在前時,應如是學。如此是我自業過耳,由我先世自造種種不淨業故,今受如是種種苦果。我今於此無義利苦,若不忍者,復為當來大苦因處。我若於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便為於己自作非愛,便為於己自生結縛,便為於己自興怨害,非是於他。又自他身所有諸行,一切皆用性苦為體。彼無知故,於我身中性苦體上,更增其苦;我既有知,何宜於彼性苦體上,重加其苦。多諸聲聞,多分唯修自義利行。尚不應起能生自他眾苦不忍;何況我今正為勤修他義利行,而生不忍。
[]云何菩薩耐他怨害忍?就是諸菩薩,這個時候遭遇到猛利的痛苦,這個痛苦不是一個小小的痛苦,是很嚴重的。而這個痛苦在時間上說,是沒有間斷,相續不斷的痛苦,所以是長時間。這種猛利無間的苦是各式各樣的、是種種、是長時間的。從別的人是你的怨家,來傷害你,引起很多的苦痛,這些苦痛顯現在前的時候。菩薩怎麼辦法呢?應該這樣學習、這樣觀察。
1)這位菩薩心裡面這樣學習這件事,前面猛利無間種種長時從他怨害所生眾苦,這件事是怎麼回事呢?是我自己有罪業的過失,所以有這種事情。怎麼叫作自業過呢?由於我先世,就是前多少生,我自己糊塗,創造各式各樣不清淨的罪業。現在就得要領受各式各樣的苦果。所以,不是我的怨家傷害我,是我自己前生造罪的關係。
a)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長時等者:此顯菩薩不捨生死,流轉相續,即於其中遭怨害苦,故作是說。
a1)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長時從他怨害所生眾苦,這句話什麼意思﹖是說菩薩可以到無餘涅槃那裡,菩薩可以到諸法實相那裡,但是菩薩大悲心,不棄捨在眾生世界有生有死的流轉。在生死裡流轉相續,生死這個地方就會有怨害苦,你就遇見。所以說謂諸菩薩猛利無間種種長時從他怨害所生眾苦現在前。
2)我在生死裡流轉受很多苦,受的苦受的一點沒有義利,一點功德沒有;也沒有世間的功德,也沒有出世間的義利,受這個苦就白受。我若不忍受,我若是憤怒,怨家給我苦,我把怨家殺掉,就沒有人給我苦。若這樣的話,又造苦因,將來還是要受更大的苦。
a)無義利苦者:於生死中無義無利,是名無義利苦。如說一切有情無始生死,空無義利故。
a1)無義,就是現在沒有功德。無利,將來也沒有功德。或者是沒有世間的福利,叫無義。沒有出世間的福利,叫無利,是名無義的苦。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在這個世界裡面受生死苦,受多少﹖這生死苦是不可以數目來計算。受那麼多的苦,你得了什麼功德﹖一點功德也沒有得到,白受苦。
3)我假設對於所受的這個很大的苦惱。大苦因法,苦是果報,果報的因是什麼﹖受苦的時候就是憤怒,就是瞋心,這就是大苦之因。隨順轉者,我隨順我內心的憤怒去活動,我這樣作的話,就是給自己再創作不可愛的事情。你憤怒就給自己栽培一個將來的苦果之因,苦果之因是不可愛的。就等於是給自己造作一個大繩子把自己綁起來,也等於給自己發動一個怨害的事情,你將來還是要受這個苦的。並不是給別人造成傷害,是給自己造成傷害。菩薩作如是觀,作如是學習,我的瞋心若是動的話,我是給自己找苦惱的。
a)於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謂由不忍為因,有生死苦,是名大苦因法。當知不忍,瞋為自體。即於彼法若生、若長安住愛樂,名隨順轉。
a1)謂由不忍苦的時候,你就心裡面發惡心,造罪,將來就會有生死苦,是名大苦因法。什麼叫作不忍﹖就心裡面憤怒。即於彼法,彼那個瞋心,若生起,長就是繼續的生起。安住愛樂,心裡面就歡喜憤怒,名隨順轉。
4)又自己的生命體和他人的生命體,這些生命體所有的都是行。自己的色受想行識,他人的色受想行識,都是行,都是有生有滅的變化的。自己的生命體的諸行,他人的生命體的諸行,一切一切都用性苦為體,都是用苦為它的體性的。自己的生命體就是苦,他人的生命體也是果報,也都是以苦為果的。那個怨家無明沒有智慧,所以在我的身體裡面,我這身體是以苦為體性的,他不知道,給我再增加痛苦。我本來就是苦,他還要給我增加。那個怨家沒有學習佛法,不知道因果的道理,也不知道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如幻如化,所以他來傷害我,我可以原諒。我現在是菩薩,我受菩薩戒,我學習佛法,我要有佛法的智慧,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畢竟空寂的。怎麼還這樣作呢?在他的苦體上再加痛苦給他呢?怎麼可以這樣作呢?不應該這樣作。
5)又諸聲聞,就是小乘佛教的學者,多數唯獨是修行對於自己有利的修行,只是利益自己,他們對於一切眾生的事情不大關心。這樣的修行人,尚且還是不應該發動,能生自己的眾苦,能生他人的眾苦,這個眾苦是很難忍受,這樣修行人都不作這作事。何況我在三師七證那裡,受了大戒,也受了菩薩戒的人。現在正是勤修六波羅密多利益一切眾生,使令一切眾生得到義、得到利,作這種功德行。而還不忍受嗎?不能忍受這件事嗎?
tatra kathaṃ bodhisattvaḥ parāpakāraṃ marṣayati kṣamate. iha bodhisattvas tīvre niraṃtare citre dīrghakālike 'pi parāpakāraje duḥkhe saṃmukhībhūte idaṃ pratisaṃśikṣate. sva-karmāparādha eṣa me. yenāhaṃ svayaṃ-kṛtasyāśubhasya karmaṇo duḥkham īdṛśaṃ phalaṃ pratyanubhavāmi. duḥkhena cāham anarthī. iyaṃ cākṣāṃtir āyatyāṃ punar eva duḥkha-hetu-sthānīyā. so 'ham etaṃ duḥkha-hetu-bhūtaṃ dharmaṃ samādāya varteyaṃ. addhā mamaivāniṣṭaṃ. tenāham ātmanaivātmānaṃ saṃyojayeyaṃ. ata ātmana eva me apakṛtaṃ syāt. na tathā pareṣāṃ. svabhāvataś ca duḥkha-prakṛtikā eveme sarva-saṃskārāḥ sva-para-sāṃtānikāḥ. tat pare tāvad ajñaye prakṛti-duḥkhitānāṃ bhūyo duḥkham upasaṃharaṃti. asmākaṃ tu vijñānāṃ satāṃ na pratirūpaṃ syād yad vayam api pareṣāṃ prakṛti-duḥkhitānāṃ bhūyo duḥkham upasaṃharemaḥ. bhūyo 'pi cātmārthe tāvat prayuktānāṃ śrāvakānām akṣāṃtir na yukta-rūpā syāt sva-pareṣāṃ duḥkha-janikā. prāg evāsmākaṃ tu parārtha-prayuktānāṃ.

菩薩如是正思擇已。勤修五想,於怨親中、劣等勝品、有樂、有苦、具德、具失諸有情所,能忍一切怨害之苦。云何五想?一、宿生親善想,二、隨順唯法想,三、無常想,四、苦想,五、攝受想。
[]菩薩如前面這段文,這樣正思擇已,努力地、很好地觀察以後,就是不要加害他人,不要傷害他人,容忍他人的怨害。這樣思惟以後,就精進地修學五種觀想。於怨親中,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這三類;一個彼此間是怨家,一個彼此間有親愛的關係,一個也不怨也不親,中庸性的這種人。劣等勝品,怨親中三類人裡面,每一類人裡面還有劣、還有等、還有勝的不同。福德也有劣等勝的差別,智慧也有劣有等有勝的不同。有樂有苦,怨親中劣等勝這各式各樣的人,有的人身心安樂,有的人身心苦惱。具德具失,有的人具足很多的道德,有的人有很多的過失。人有這麼多的差別,這麼各式各樣人的地方,能忍一切怨害之苦。你若修這五種想,就是在這麼多差別的眾生中,能忍受一切怨害的痛苦。那五種觀想呢?一、宿生親善想。二、隨順唯法想。三、無常想。四、苦想。五、攝受想。這五種想,思惟觀察這五種想。
idaṃ pratisaṃkhyāya sa bodhisattvaḥ paṃcākārāṃ saṃjñāṃ bhāvayaṃ mitrāmitrodāsīnebhyaḥ hīna-tulya-viśiṣṭebhyaḥ sukhita-duḥkhitebhyo guṇa-doṣa-yuktebhyaś ca sattvebhyaḥ sarvāpakārāṃs titikṣate. paṃca saṃjñāḥ katamāḥ. pūrva-janma-suhṛt-saṃjñā dharma-mātrānusāriṇī saṃjñā anitya-saṃjñā duḥkha-saṃjñā parigraha-saṃjñā ceti.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宿生親善之想?謂諸菩薩應如是學:非易可得少分有情經歷長世昔餘生中,未曾為我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親教、軌範、尊、似尊等。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怨憎想,住親善想。依親善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宿生親善之想?怎麼修這個想呢?
1)謂諸菩薩應該這樣觀察思惟,就是學習。非易可得少分有情,不是容易找得到,很少的幾個人。經過長世,很長的時間,在過去餘生中,現在之餘就是過去。過去生中未曾為我,沒有曾經給我作過父親或者是母親,或者是哥哥弟弟,或者是姊姊妹妹,或者是親教師,或者軌範師,尊似尊等。很少找到一個人沒曾和我有這種關係的人。多數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或者兄弟姊妹,都是這種人。
a)非易可得少分有情等者:如世尊言:我不觀見如是種類有情可得。無始世來經歷生死,長時流轉,不互相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尊重,似尊重者。由是因緣,一切怨品,無不皆是我之親品。如聲聞地說。與此義同。
a1)如世尊說:我看不見這樣的人,找不到這種人。這個人沒曾經給我作過父親,我找不到;沒有曾給我作過母親,作過哥哥弟弟,我找不到這種人。從久遠以來到現在,經歷生、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時間是很長。在長時期內流轉生死,不互相為或者是父親,或者母親,或者兄弟、姊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軌範師就是羯磨,親教師就是和尚。若餘尊重,其餘的值得我們尊重的,譬如說是軌範師的同學,或者是親教師的同學,就是我們也應該尊重的。似尊重者,或者其它和尊重都是相似的人,我們也應該尊重。由前面這樣的道理的敘述,一切的怨品,無不皆是我的親品,都是親愛的人。如聲聞地說。與此義同。
2)像這樣,就是前面這一段文。這樣合理的,好好的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就把怨恨的心棄捨,就不怨恨。內心裡面就安住在同他是親善的,很親愛、很和善的這種觀想。由於你有親善想,那個人對你有傷害,你心裡面能容忍,就不會和他有鬥爭。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apakāriṣu sattveṣu suhṛt-saṃjñāṃ bhāvayati. iha bodhisattvaḥ idaṃ pratisaṃśikṣae. nāsau sattvaḥ sulabha-rūpo yo me dīrghasyādhvano 'tyayāt pūrvam anyāsu jātiṣu mātābhūt pitā vā bhrātā vā bhaginī vā ācāryo vā upādhyāyo vā gurur vā guru-sthānīyo vā. tasyaivaṃ yoniśo-manasikurvataḥ pratyarthika-saṃjñā apakāriṣu sattveṣv antardhīyate. suhṛt-saṃjñā ca saṃtiṣthate. sa tāṃ suhṛt-saṃjñāṃ niśrityāpakārān marṣayati kṣamate.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隨順唯法之想?謂諸菩薩應如是學:依託眾緣,唯行、唯法,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命者、生者,是其能罵、能瞋、能打、能弄、能訶,或是所罵、所瞋、所打、所弄、所訶。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有情想,住唯法想。依唯法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隨順唯法之想?隨順唯法之想怎麼樣修法呢?
1)諸菩薩應該這樣學習,也就是應該這樣思惟觀察。依託眾緣,世界上一切有為法,都是依託種種眾多的因緣而出現,沒有一件事自然就有,都是要有因緣才出現這件事。
2)唯行,行怎麼講﹖就是心,我們的心會在一切境界上觀察思惟,所以,心叫作行。其它的一切法沒有心識,不了別,不會思惟觀察,只有我們的心有這種功能,所以叫作行。
3)唯法,法是什麼呢?就是所分別的境界。我們的心在行的時候,在活動的時候,怎麼叫活動﹖就是心裡面分別。分別是什麼﹖就是它有名句。這是洞,這是山,這是水,這是花,這是鹿,就是有很多的名言,很多的名句,心就依據這些名句分別,這叫作法。法有能詮顯的名句,有所詮顯的義;義是所詮顯的,法是能詮顯的。我們的心在這上活動,就是依據名言去思惟它的義。依託眾緣而出現的眾生,就是這兩件事,一個能分別,一個所分別。能分別也好,所分別也好,都是剎那生滅變化的,都是無常變化的。
4)此中都無我,在這個行、這個法裡面,沒有一個常恆住真實體性可以名之為我的,行裡面也沒有我,法裡面也沒有我,沒有真實性的東西叫作我。有情,我是總說,下面有情、命者、生者也都是我。有情是什麼﹖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就有了別性的識在那兒活動,叫作有情。並不是另外有個真實性的東西叫作有情,都沒有真實的體性。命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我們的身體,生理和心理它們組合在一起,很活潑的生存叫作命,另外沒有一個東西是有真實的體性是個命,他非常脆弱的,一剎那間就結束。生者是什麼﹖譬如說有真實的體性他有作用,一切法都由他創造出來的,他就名之為生者。沒有這回事,沒有生者。此中都無我、此中都無有情、此中都無命者、此中都無生者,能創造出來一切事情的,說這是真實的,不是。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簡單的說就是沒有我。行裡面也沒有我,法裡面也沒有我;能分別的心裡面也沒有我,所分別的一切法也沒有我,沒有真實性的東西。
5)我們若執著有我,我有我,你也有我,大家都有我。你這個我是能毀罵我,能憤怒,能瞋,能打我,能弄我,能訶斥我。沒有我是其能罵、能瞋、能打、能弄、能訶,也沒有一個我、有情、命者、生者,是所罵、所瞋的、所打的、所弄的、所訶的,也沒有。所以修習隨順唯法之想,世間上一切法就是個名言而已,除了名言以外沒有我可得,這是修無我觀。
a)依託眾緣唯行唯法等者:如說緣性緣起所緣,謂於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墮正道理。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故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罵、所罵、能瞋、所瞋、能打、所打、能弄、所弄、能訶、所訶,唯有音聲、唯有名字,即依此義,故說都無。
a1)什麼叫作緣性﹖就是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這是緣的體性。緣起,就是由這四個緣顯現出來的,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是緣起。緣性和緣起是一回事。
a2)謂於三世唯行唯法,十二緣起是什麼呢?就是過去、未來和現在三世。在三世裡邊就是一個行、一個法,還加個事。事,就是緣起的事。因緣所生的事,也就是行,也就是法。唯因唯果,因緣所生的行和法,也就是分兩部分:一部分說是一就是事;分之為二就是一個因一個果,就是這樣。墮正道理,你若能這樣觀察,就合乎道理,合乎佛法的道理,無我可得。
a3)唯有諸法能引諸法,世間上由那件事引出來這件事,由這件事又引出來一件事。從無始來一直的相續下去,唯有諸法能引出來諸法。無有作者,並沒有一個真實性非緣起的一個作者,沒有一個真實性的東西他是受者,作者、受者都是不真實的。通常有我論者:我是能作者﹗我是作者﹗我也是受者﹗執著有我的人會這樣想,受者是我、作者也是我,一切法都是因我而緣起的,我是大主宰者。現在說沒有這回事﹗無有作者及與受者。
a4)是故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罵、所罵、能瞋、所瞋、能打、所打、能弄、所弄、能訶、所訶,唯有音聲,唯有名字。只是有那麼個聲音而已,只是有個名字而已,並沒有真實義。說這個人是富貴的,富貴只是個名字而已,裡面並沒有真實義。唯有音聲,唯有名字而已。即依此義,故說都無,就根據這個道理說,這一切法裡邊沒有我可得,沒有真實性的我可得。常常思惟觀察這個道理,就叫作無我觀。這是修唯法想,這個唯法想的想,實在就是如理作意,就是觀察的意思。
6)這位菩薩能這樣隨順佛教,隨順真理思惟觀察的緣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捨有情想住,唯法想。這個人是沒有我的,就棄捨有真實我的這種錯誤的思想。捨有情想,就棄捨有真實性的這個分別心。住唯法想,安住在只是因緣所生,剎那生滅,沒有真實的,但有個音聲而已,但是個名言而已,住唯法想。根據現在這個法的觀察,就是智慧,於諸怨害悉能堪忍,他們對你有所傷害,能受得了,心能不動。這件事就是聞思修三慧,聞思的智慧能作如是觀,然後你修奢摩他得到禪定,在奢摩他裡邊再作如是觀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就是悉能堪忍,都能堪忍這些事情。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apakāriṣu sattveṣu dharma-mātrānusāriṇīṃ saṃjñāṃ bhāvayati. iha bodhisattvaḥ idaṃ pratisaṃśikṣate. pratyayādhīnam idaṃ saṃskāra- mātraṃ dharma-mātraṃ. nāsty atra kaścid ātmā vā sattvo vā jīvo vā jaṃtur vā ya ākrośed roṣayet tāḍayet bhaṇḍayet paribhāṣeta vā yo vā ākruṣyeta roṣyeta vā tāḍyeta vā bhaṇḍyeta vā paribhāṣyeta vā. tasyaivaṃ yoniśo-ṃanasikurvataḥ sattva-saṃjñā cāntardhīyate. dharma-mātra-saṃjñā ca saṃtiṣṭhate sa tāṃ dharma-mātra-saṃjñāṃ niśritya pratiṣṭhāya parataḥ sarvāpakāraṃ marṣayati kṣamate.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無常想?謂諸菩薩應如是學:諸有有情若生、若長,一切無常,皆是死法。極報怨者,謂斷彼命。是諸有情命念念斷,智者何緣復欲更斷。如是生死性無常法諸有情上,其有智者尚不應起有染濁心,況當以手塊杖加害,何況一切永斷其命。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捨常堅想,安住無常、不堅固想。依無常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無常想?無常想怎麼修法﹖
1)謂諸菩薩應如是學:諸有有情若生、若長,他的色,他的地水火風,眼耳鼻舌身意是剎那剎那變異;他的受想行識也是剎那剎那變異的,都是有變化的,不是常住不變的。都是要靠因緣的支持,沒有因緣的保護支持,很容易就壞。所以若生若長,一切無常。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一切法,都是非死不可的,必朽之物,決定是要壞敗的,不可能會永久的。
2)極報怨者謂斷彼命,這個人對我傷害的太厲害,我不能不報仇,就是把他命殺掉,到此為止。在佛法上看,一切有情的命,剎那剎那的在斷壞,剎那生剎那滅。既然他剎那剎那就死,有智慧的人什麼理由還要斷他的命呢?他本來就是要死的。這樣有生有死,他那個體性是不常住的,這個不常在一切有情的生命體上都是這樣的。若有佛法智慧的人,尚且不應該發起有染污心,不要有憤怒來傷害他,心裡邊不要起傷害他的心,何況能夠用手,或者是用塊、用杖殺害那個人呢?傷害別人的這個心都不要有,何況一切的永斷其命的事情,更不應該有。
a)尚不應起有染濁心者:謂不應起惡意分別,欲為損害故。
a1)你不要起惡心分別,籌劃什麼辦法來傷害他、殺死他,叫作染濁心。
3)像前面這一段文,你能夠這樣如理正思惟故,棄捨對於眾生是常住的,是堅固不可破壞的,這種顛倒想就棄捨,就沒有這種想法。你內心裡有無常想,怨家對你的傷害你能容忍,你不報復,心裡面也不動心。這是用無常想來調伏自己的怨害想。
kathaṃ bodhisattvo 'pakāriṣu sattveṣv anitya-saṃjñāṃ bhāvayati. iha bodhisattvaḥ idaṃ prati saṃśikṣate. ye kecit sattvā jātā bhūtāḥ sarve te anityā maraṇa-dharmāṇaḥ. eṣa ca paramaḥ pratyapakāro yad uta (jīvitād vyaparopa----kṛtyā) maraṇa-dharmakeṣv anityeṣu sattveṣu na pratirūpaṃ syād vijña-puruṣasya kaluṣam api tāvac cittam utpādayituṃ. prāg eva pāṇinā vā prahartuṃ loṣṭena vā daṇḍena vā. prāg eva sarveṇa sarvaṃ jīvitād vyaparopayituṃ. tasyaivaṃ yoniśo-manasikurvato nitya-sāra-saṃjñā ca prahīyate. anitya-sārasaṃjñā ca saṃtiṣṭhate. sa tām anityā-sārasaṃjñāṃ niśritya sarva-parāpakārāṃ marṣayati kṣamate.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苦想?謂諸菩薩應如是觀:若諸有情大興盛者,尚為三苦常所隨逐,所謂行苦、壞苦、苦苦,況諸有情住衰損者。如是觀已,應如是學:我今於此苦常隨逐諸有情所,應勤方便令離眾苦,不應於彼重加其苦。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斷滅樂想,生起苦想。依此苦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習苦想?苦想怎麼樣學習呢?
1)謂諸菩薩應該這樣學習,應該這樣觀察,若是眾多的有情裡邊,少數人是大興盛者,是特別的興盛,就是有權力的人,富貴榮華的人,總是少數。他們很多的事情都比較如意自在,尚且為三種苦惱,一直隨逐他,他不能解脫這三種苦惱。那三種苦惱呢?所謂行苦、壞苦、苦苦。苦苦,譬如身體老病死,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壞苦是什麼呢?就是如意的事情,本是令你滿意的,不感覺到苦,為什麼叫作苦呢?就是破壞的時候心裡就苦惱,這是壞苦。所有如意的事情,所有令你滿意的事情,非壞不可的,所以一定也是苦,壞就是苦。行苦,不苦不樂,從第四禪到非非想天,通通都是行苦的境界。什麼叫作行苦﹖譬如說現在身體很健康,沒有什麼病痛,身體很自在的時候,這就是行苦。乃至到非非想定也是這個苦。為什麼呢?到非非想天,你還沒有能夠遠離愛煩惱、見煩惱;愛煩惱、見煩惱的業力得果報,這些事情都不能遠離。就被惑業苦所困而不得自由,就是行苦。業力得到的果報,業力結束的時候這苦不能結束,壽命到了結束,但是它還是不能解脫。你解脫苦苦、壞苦,但是不能解脫行苦,而行苦又回到苦苦、壞苦裡面,一直在這裡,就叫作行苦,你不能得到自由。所以非要修空觀不可,不修空觀不能得解脫。大興盛者不能離苦,何況那些有情住在衰損裡邊,他們更是苦。
2)你能作如是觀苦已,應該這樣觀察。怎麼觀察呢?我就是菩薩自稱為我,對於那個苦常隨逐的諸有情的地方,我應該努力的不怕苦,施設種種的方便善巧,覺悟這一切眾生,令他們遠離眾苦。我不應該對這些人,來加重他的痛苦。我應該發心勸他們離苦,我怎麼可以來加重他們的痛苦呢?
a)況諸有情住衰損者者:有情自體有多衰損差別可得,謂無病衰損、壽命衰損、眷屬衰損。由是因緣,於現法中住諸苦惱,是名住衰損者。
a1)眾生的身體裡邊,有很多的苦惱,各式各樣的不同的苦惱可得。什麼呢?謂病衰損,病若來的時候,身體健康沒有了,就是衰、就是損。壽命衰損,壽命結束,就要死,這也是衰損。眷屬衰損,他的親愛的人也是有很多的苦惱。由於病、由於壽命、由於眷屬、由於財富等等因緣,於現法中住諸苦惱中,是名住衰損者。
3)若這樣思惟,對於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是有樂的,是令人快樂的事情。斷滅樂想,不認為是有快樂,沒有一件事是有快樂的,都是令人苦惱的事情。生起苦想,那一切都是苦這樣的智慧就生起來。這個想就是智慧。你有這樣的苦想,對於諸怨害,就能堪忍,就不介意這件事。
a)斷滅樂想生起苦想者:謂於有漏有情,如實觀察勝義唯苦,尚不見其常住安樂,何況於彼有苦有情。由是因緣,故於一切斷滅樂想,生起苦想。
a1)對於有煩惱的有情,要真實的觀察,站在勝義的立場,世間上都是苦,沒有快樂。尚不見有常住安樂,何況於彼有苦有情,使令他們重加其苦呢?由是因緣故於一切斷滅樂想,對於一切不感覺到有樂,認為都是苦惱的境界。你要這樣思惟。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apakāriṣu sattveṣu duḥkhasaṃjñāṃ bhāvayati.iha bodhisattvo ye 'pi tāvat sattvā mahatyām api saṃpadi vartaṃte. tān api tisṛbhir duḥkhatābhir anuṣaktāṃ paśyati. saṃskāra-duḥkhatayā vipariṇāma-duḥkhatayā duḥkha-duḥkhatayā ca. prāg eva vipatti-sthitāṃ. sa evaṃ paśyann idaṃ prati saṃśikṣate. evaṃ sadā duḥkhānugatānāṃ sattvānāṃ duḥkhāpakarṣaṇāyāsmābhir vyāyantavyaṃ na duḥkhopasaṃhārāya. tasyaivaṃ yoniśo-manasikurvataḥ sukhasaṃjñā prahīyate duḥkhasaṃjñā cotpadyate. sa tāṃ duḥkhasaṃjñāṃ niśritya pareṣāṃ sarvāpakārāṃ marṣayati kṣamate.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攝受想?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為一切有情之類,發菩提心;攝受一切有情之類,皆為親眷;我應為彼作諸義利,我今不應本於有情欲作義利,而當於彼不忍怨害,作非義利。如是如理正思惟故,於有怨害諸有情所,滅除他想,住攝受想。依攝受想,於諸怨害悉能堪忍。
[]云何菩薩於有怨害諸有情所,修攝受想?有怨而又來傷害菩薩,菩薩對於有怨有害的補特伽羅要學習攝受想。攝受,觀察他就是自己,觀察這個有怨有害的人和菩薩是一體的,不是另外有一個人來傷害我,作如是觀,叫做攝受想。攝,可以當取字講,取過來,拿過來。就是把他拿過來當作自己,心裡面能夠這樣安忍容受,叫做攝受想。
1)這個菩薩如果遭遇到有怨的有情來傷害他,他應該這樣觀察,應該這樣學習,怎麼觀察呢?菩薩自稱為我,是為了饒益一切有情才發菩提心的。我為什麼要願得無上菩提?就是為了饒益一切眾生。類,就是眾生裡面一類一類的,胎、卵、溼、化,一類一類的不一樣。有天上的有情,有人間的人,還有三惡道的,人間也是各式各樣的人,所以其中有類別的。我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當時我的內心的觀想:攝受一切有情之類皆為親眷,就是取一切有情都當作我的親愛的人,就是作如是觀。攝受在這裡可以當作觀察講,觀察一切有情之類都是我親愛的人。我應該為他們作義利,作世間的福德、作出世間的福德,為他們做這件事;勸導他們栽培世間的福德,也栽培出世間的福德,為他們作這樣的義利。我現在不應該,本來這些有情我發心為他們作功德,而今天我又於彼不忍他們的怨害,為他們作一些苦惱的事情,作非義利,我不應該這樣。
2)前面修攝受想,也就是如理思惟。菩薩這樣觀察以後,對於有怨而又傷害我的諸有情所,滅除他想,就消滅另外有一個眾生這種思想。住攝受想,我就安住在攝受想這個地方,就是他們都是我親愛的人,叫做攝受想。其次,他們和我是一體的,也叫做攝受想。離開我自體,另外沒有一切眾生;我和一切眾生是一體,是無有二相的。我作如是觀,成就攝受想的時候,於諸有情的怨害就全能夠堪忍,而心裡面不動,不會有瞋心的這件事。
a)滅除他想住攝受想者:由諸菩薩攝諸有情以為自體,是故於彼滅除他想,住攝受想。
a1)住攝受想這句話怎麼講呢?由諸菩薩攝諸有情以為自體,就是我本身,一切眾生和我是一體的。所以菩薩的智慧裡面沒有其他的人,這就叫做住攝受想。滅除他想住攝受想,如果是說觀察照見五蘊皆空,菩薩自己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是離一切相的,觀察一切眾生也是無相的,自己和一切眾生都統一在無相之中,在無相之中沒有菩薩可得,也沒有眾生可得,就是滅除他想住攝受想。若是有如是觀的時候,於諸怨害悉能堪忍,也就沒有怨害可得這件事。
kathaṃ ca bodhisattvaḥ apakāriṣu sattveṣu parigrahasaṃjñāṃ bhāvayati. iha bodhisattva idaṃ prati saṃśikṣate. mayā khalu sarva-sattvā bodhāya cittam utpādayatā kaḍatra-bhāvena parigṛhītāḥ. sarva-sattvānāṃ mayārthaḥ karaṇīya iti. tan na me pratirūpaṃ syāt. yad aham evaṃ sarva-sattvān upādāyaiṣām arthaṃ kariṣyāmīty anartham eva kuryām apakāram amarṣayan. tasyaivaṃ yoniśo-manasikurvataḥ apakāriṣu sattveṣu para-saṃjñā prahīyate. parigraha-saṃjñā saṃtiṣṭhate. sa tāṃ parigraha-saṃjñāṃ niśritya pareṣāṃ sarvāpakārāṃ marṣayati kṣamate.

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注恒續故名為忍,是名菩薩耐他怨害忍。
[]怎麼叫做忍呢?眾生於菩薩有怨,來傷害菩薩,而菩薩自己內心裡面沒有忿怒。表現於外的行為,怨家來傷害菩薩,菩薩不報仇,不報復。在外邊菩薩是非常和平,內心裡面怎麼樣呢?菩薩內心裡面亦不隨眠,菩薩的瞋心在心裡面沒有表示出來,所以沒有憤勃,也沒有報他怨,瞋心沒有動起來,就是隱藏在心裡面,不是。菩薩也沒有瞋心的隨眠的事情,也不是在心裡面隱藏在那裡不動。流注,就是流水一剎那間就流過去,白天也流,晚間也流,流注就是相續。流注是譬喻,就是表示瞋心潛藏在那裡相續地、不斷地在心裡面隱藏著。菩薩心裡面也沒有煩惱的隨眠,這樣就是清淨,內心裡面也沒有瞋,表現於外的也非常的和平,所以名為忍。忍者,心不動。有煩惱而煩惱不動,也可以名之為忍。現在這個文看出來,菩薩根本沒有煩惱,根本心裡面不忿怒,就是因為菩薩見到第一義諦,沒有引起煩惱的地方。我們的心在世俗諦上活動,世俗諦是有法可得的,所以就是有親有疏,有愛有恨。到第一義諦的時候,沒有親疏的差別,也沒有愛恨的差別,這個煩惱沒有辦法生起,故名為忍。這就叫做菩薩耐他怨害忍。攝受想有深義,可以包含著真實義品所說的,就是法無我的智慧在裡面。
a)云何名忍等者: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是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恨、不久懷怨,是名亦不隨眠流注恆續。當知此約菩薩性能堪忍,說此忍名。
a1)謂諸菩薩性於他所遭不饒益,性就是心,菩薩的心。於他所,在眾生這裡遇見一些不饒益的事情,沒有利益的事情來傷害菩薩。菩薩內心裡面不忿怒,你傷害菩薩,菩薩能容忍,不會反報,是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若是對方來傷害菩薩,又後悔,他又向菩薩道歉,菩薩很快地就接受,從始至終,菩薩心裡面沒有恨在那裡隱藏著。不久懷怨,菩薩或許多少有一點,但是很快地就沒有,不會很久地還怨恨,是名亦不隨眠流注恒續。當知此約菩薩性能堪忍說此忍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有可能也還有點恨,但是他得無生法忍,有諸法不生不滅的智慧,智慧一現前的時候,就沒有事。若到第八地菩薩以上,完全沒有事,三界以內所有的煩惱都清淨。
kṣāṃtiḥ katamā. yan na kupyati na pratyapakāraṃ karoti. nāpy anuśaya-vahanīyam iyam ucyate kṣāṃtiḥ.

3.2.4.2.2.安受眾苦忍
云何菩薩安受眾苦忍?謂諸菩薩應如是學:我從昔來,依欲行轉,常求諸欲,故意思擇,為諸苦因,追求種種苦性諸欲。於追求時,忍受無量猛利大苦。所謂種種殉利、務農、勤王等事。如是追求無義苦時,令我具受種種大苦,皆由無智思擇過失。我今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大苦,況少小苦而不忍受。如是如理正思惟故,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
[]云何菩薩安受眾苦忍?前面是耐他怨害忍,為什麼菩薩能這麼樣忍?就是有正憶念,就是能夠正審思惟,能夠作如理觀察的關係;如果不作如理的觀察,不容易忍得住。由正理的觀察,成就諸法畢竟空的智慧,成就如幻如化的智慧;由這個智慧修成功的時候,就能忍。這件事,是長時期的要靜坐,長時期的如理作意,才能夠成就。
怎麼叫做菩薩安受眾苦忍呢?就是很多的苦惱的事情,你都能夠安住不動,不感覺到有苦。這個忍怎麼樣能夠修成呢?
1)諸菩薩應該這樣學習,我從無始以來,過去久遠以來到現在,依欲行轉,依字當作隨順的意思,隨順這個欲行,就是欲心,我隨我心裡面的歡喜,我就這樣做事,我歡喜什麼心裡面做什麼。我隨順我的欲心,作種種的活動。常求諸欲,不是一天兩天,我常是這樣尋求各式各樣我所歡喜的事情。故意思擇,故意就是有意的,有意的去想辦法,我歡喜這件事,這件事沒到我手裡頭,我就想辦法。思擇,就是內心裡面思惟,想辦法把我所歡喜的事情拿過來。但這件事為諸苦因,就是你遭遇到很多苦惱的原因。你歡喜欲,就是眾苦之因。追求種種苦性諸欲,追求種種欲,欲在凡夫的心情認為那是樂,所以我們去追求。但事實上它是苦,它是以苦為性的,反正不是苦苦、就是壞苦,不是苦苦、壞苦就是行苦,你不能超越這三種,這三種都是苦。怎麼叫做苦?就是我們認為這件事是很美的,我很滿意,我要去追求。你追求的時候,就很困難,很不容易,那個時候有很多的猛利的大苦惱,你就得要忍受,不忍受,求不到你所求的欲,就得忍受這個苦。
2)所謂種種,就是很多的,各式各樣的。徇利,徇者求也。求利,就是求財寶,就是利,要去求這個利。求利有種種,究竟是什麼呢?務農,就是努力地種田、耕地、栽培五穀,然後有所收穫,這裡面就有利,這也是很辛苦的事情。勤王等事,就是為政府做事情,為國王做事,要勤勞地、勤苦地做種種事,這也是苦惱的事情。如是追求無義苦時,這些事情表面上是求榮華富貴,其實是追求無義苦時,一點功德沒有,做這些事情沒有功德。菩薩自己說,我過去的時候就是這樣,令我具受種種大苦,受很多的苦,這是因為我沒有智慧,做些糊塗事,不知道這樣做有過失,這樣做有罪過,這樣做沒有功德,我不知道這樣觀察,有這個過失,所以受很多的冤枉的苦。
3)於過去世,我受很多的冤枉苦。我現在不糊塗,不是求世間的榮華富貴,我是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就是求無上菩提,希求聖道。能引安樂,就是無上菩提,你要修學最勝善品才能夠把無上菩提引發出來。最勝善品,最殊勝的、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戒定慧、六波羅蜜這些事情。我做這些功德的時候,我尚且應該思惟、觀察、忍受百千俱胝那麼多的苦,受這個苦我不是白受苦,我能夠成就無上菩提。我從無始以來在生死裡面受很多苦,一無所得,只是受苦而已,什麼也沒得到。現在我是修學聖道而受苦,這個苦是有意義的,能令我得無上菩提。況且小小的苦惱,我受不了嗎?於現在世,菩薩這樣思惟、觀察。徇利、務農、勤王等事,要受很多苦,都白受;說修學聖道也要受苦,因為修學聖道這個事情也會遇見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也是會這樣。怎麼辦呢?你都要忍受,若不忍受,聖道修不成。
a)依欲行轉等者:謂依欲界諸行,心、意、識生,是名依欲行轉。受用欲塵為境界故,於五妙欲恆起追求,是名常求諸欲。起不如理作意,思惟其相及與隨好,是名故意思擇。由是因緣,令心流漏,發生種種惡不善法,是故說彼為諸苦因。
a1)謂依欲界諸行,有無色界、有色界、有欲界。多數的佛教徒都是在欲界這個廣大的區域裡頭修學聖道;你在欲界,就是有欲。欲界的諸行,也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心意識生,根據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緣色聲香味觸法,就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是有心意識就現出來。
a2)受用欲塵為境界故,識現起來幹什麼呢?就是受用欲塵,受用色聲香味觸法,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希望得到滿意的享受。受用欲塵,塵是個染污的意思。為境界故,為你內心所緣慮的境界,就在這裡可能會得到一些滿意的事情。於五妙欲,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令你滿意的妙、好的東西。恒起追求,長時期的老是想辦法求這五種欲。是名常求諸欲。
a3)求諸欲的時候,是怎麼樣求呢?起不如理作意,就發動不合道理的思惟、不合道理的思想。思惟其相及與隨好,思惟它的相狀和隨好。前五識所接觸的這五種欲,叫做相;第六意識起來活動的時候,叫做隨好。因為第六意識會種種分別,前五識只是看見一個相,它不會分別,所以叫做相及與隨好。起不如理作意這句話怎麼講?因為這些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妙欲都是如幻如化的,不是真實的;你認為是真實的,就是不如理作意。這些東西裡面有欺誑性,你感覺到很美,但是實在是很醜陋,這就是不如理作意。你認為會有很多如意的事情,實在它那裡面是火坑,你若跳進去就糟糕,所以都是不如理作意,就是沒有智慧。思惟其相及與隨好,思惟它一定是很好,怎麼美。是名故意思擇。
a4)由於你有一個不如理作意為因緣,使令你的心就流出來很多的煩惱。眼耳鼻舌身這五識遇見這個境界,然後意識在這裡生出來很多的貪心、瞋心,各式各樣的煩惱,叫做流漏,流出來很多煩惱。發生種種惡不善法,煩惱一出來以後,它不會停留在那裡的,還會發生出來各式各樣有罪過的事情。是故說彼為諸苦因,這個欲能令你受很多的苦。但是眾生無始劫來一直地為欲所欺誑,為欲所欺騙,一直地不能覺悟,一直不能覺悟。
4)如是如理正思惟故;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
這樣合乎道理的正憶念,這樣思惟。這是一定要聽聞佛法,佛菩薩在經律論裡面開示我們的道理,我們受持、讀誦、正憶念,才有如理正思惟。因為有如理正思惟故,我就不要再上當,不要這個欲,不求欲,那麼求什麼呢?求菩提,求出世間的聖道。求出世間的聖道,也會有很多困難,你要忍受。因為不忍受,聖道你求不到,所以還是悉能忍受一切事苦。
tatra bodhisattvasya duḥkhādhivāsanā-kṣāṃtiḥ katamā. iha bodhisattvaḥ idaṃ pratisaṃśikṣate. mayā khalu pūrvaṃ kāmacaryāsu vartamānena kāmāṃ paryeṣamāṇena pratisaṃkhyāya duḥkha-hetutayā duḥkh'ātmakānāṃ kāmānāṃ arthe prabhūtāni tīvrāṇi duḥkhāny abhyupagatāny adhivāsitāni anubhūtānikṛṣi-vaṇijyā-rāja-pauruṣya-prayuktena. evaṃ tad vyarthaṃ duḥkhasyaivārthe mayā mahad duḥkham abhyupagataṃ pratisaṃkhyāyā-jñāna-doṣeṇa. sāṃprataṃ tu mama sukhāhārake kuśale prayuktasya pratisaṃkhyāya tataḥ koṭī-śata-sahasra-guṇasya duḥkhasyādhivāsanābhyupagamaḥ pratirūpaḥ syāt. prāg eva tato nyūnasya. evaṃ yoniśo-manasikurvaṃ bodhāya prayukto bodhisattvaḥ sarva-vastukaṃ duḥkham adhivāsayati.

云何名為一切事苦?當知此苦,略有八種。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
[]求欲的時候,我愚癡,遭遇到很多的苦惱,現在我修學聖道應該沒有苦,怎麼還有很多苦呢?我們修學聖道也有苦,也是有困難,有八種。一、依止處苦。二、世法處苦。三、威儀處苦。四、攝法處苦。五、乞行處苦。六、勤劬勞處苦。七、利他處苦。八、所作處苦,有這八種苦。
sarvavastukaṃ duḥkhaṃ katamat. tat samāsataḥ aṣṭākāraṃ veditavyaṃ. saṃniśrayādhiṣṭhānaṃ loka-dharmādhiṣṭhānaṃ īryā-pathādhiṣṭhānaṃ dharma-parigrahādhiṣṭhānaṃ bhikṣāka-vṛttādhiṣṭhānaṃ abhiyoga-klamādhiṣṭhānaṃ sattvārtha-kriyādhiṣṭhānaṃ iti-karaṇīyādhiṣṭhānaṃ ceti.

依止處苦者,依謂四依。由依此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菩薩於此,若得麤弊、尟少、稽留、輕蔑、不敬,不生憂悒。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依止處苦。
[]1)依止處苦者,依有四種依。有這四種依,你才能夠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芻分。善說法毘奈耶,就是佛說的法和律是非常的好,它能為你作聖道的增上緣,所以是好。出家受具,你在佛的法、律中,遠離煩惱的家,到寺廟裡面來受具戒,受比丘戒。這時候就成就比丘的身份。成就這個身份,你要靠四依,有這四種事情你才能成就。究竟四種依是什麼呢?你要有衣服,還要有飲食,還要有臥具,休息的地方,病緣醫藥供身什物,因為人都是要有病的,也要準備這些事情。菩薩對於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要向人家乞求。乞求的時候,得到的衣服、飲食這些,得的是麤弊的衣服、飲食。尠少,還是很少,他給你的東西很少。稽留,你向他乞求的時候,他還很緩慢,不是立刻給你,他在那裡拖延時間。輕蔑,他給你的時候,沒有恭敬心,輕視你,不恭敬。菩薩對於這個麤弊,尠少稽留,輕蔑不敬,心裡面不動心,不生憂悒,不憂愁,不介意這件事。你要容忍這件事。不會因為人家對你不恭敬,麤弊、尠少、稽留,精進修學聖道這件事就停下來。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依止處苦。這一段文就表示,依止處這個苦,菩薩要忍受。你不忍受,聖道就修不成。
a)謂四依等者:一者、衣服,二者、飲食,三者、臥具,四者、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為四依。於此四依得非上妙,名得麤弊。 得非眾多,名得尠少。他或於此不速疾施,是名稽留。不恭敬施,是名輕懱不敬。聲聞地說: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豈有出家往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要望他敬非不恭敬,要多非少,要妙非麤,要當速疾而非遲緩。由是道理,菩薩於此不生憂悒。
a1)一者衣服,二者飲食,三者臥具,四者病緣醫藥供身什物,這就叫做四依。出家修學聖道,你要有這四種作依止、作依靠,才能夠生活,才可以修學聖道的。於此四種依,你得到以後,不是好的,名得麤弊。得非眾多,名得尠少。那個施主不很快的給你,叫做稽留。不恭敬施,叫做輕懱不敬。
a2)聲聞地說,比丘要到施主家,先要把自己這一念心要保護的好好的。怎麼叫做自持其心呢?那有說出家人到施主家,希望他布施。非不惠施,他就布施你,他不布施你,決定這樣嗎?不能說決定就會布施你。要望他敬非不恭敬,你是到施主家,你希望他恭敬你,他不恭敬你,這是不決定的。要多非少,你希望他多給一點,他就多給你一點,也不是決定。要妙非麤,要給你好的,不給你麤劣的,這是不決定。要當速疾而非遲緩,到施主家要很快的給你,不會遲緩,也不是決定的。由是道理,所以菩薩也不去生這個分別心,不在乎這件事。
catvāro niśrayāḥ. yān niśritya svākhyāte dharma-vinaye pravrajyā-upasaṃpad-bhikṣu-bhāvaḥ tadyathā cīvara-piṇḍa-pāta-śayanāsanaṃ glāna-pratyaya-bhaiṣajya-pariṣkārāś ca. tair bodhisattvaḥ lūhaiḥ stokair asatkṛtya dhandhaṃ ca labdhair noṭkaṇṭhyate na paritasyati. nāpi tato nidānaṃ vīryam sraṃsayati. evaṃ saṃniśrayādhiṣṭhānaṃ duḥkham adhivāsayati.

世法處苦者,當知世法,略有九種。一、衰,二、毀,三、譏,四、苦,五、壞法壞,六、盡法盡,七、老法老,八、病法病,九、死法死。如是世法若總、若別,會遇現前,能生眾苦,此即名為世法處苦。菩薩觸對如是眾苦,思擇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世法處苦。
[]2)什麼叫做世法處苦呢?當知世法,就世間人的思想叫做世法,有九種不同。
2.1)一、衰,什麼叫做衰呢?就是你希望得到很滿意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但是沒成功,令你失望。二、毀,毀是什麼呢?就是不當你面,就在背後裡面毀謗你,說是你這個人一點品德沒有,信戒聞捨慧統統沒有。三、譏,是當你面,說你這個人太差勁,一點信戒聞捨慧都沒有。四、苦,苦是什麼呢?就是遇見這一些苦惱的事情,不順心的事情。五、壞法壞,這是你的身外之物,都不是永久可以美好,就是有的時候被破壞。壞法到來的時候,這件事破壞了。六、盡法盡,被破壞還可以暫時用,但是到最後完全沒有,叫做盡法盡。七、老法老,這是自己的身體,我現在身體健康,轉眼間老的事情就來,這些衰老的事情,眼耳鼻舌身意各部分的機能都衰退。八、病法病,病隨時會到來。九、死法死,就是氣血完全衰竭,就死掉。
2.2)前面說這九種事情,這是世間法。若總若別,總就是全部的現前,或者是其中某一部分現前,這叫別。會遇現前,你遭遇到這個苦。能生眾苦,能使令你心裡面很多的痛苦。衰的時候,你心裡快樂嗎?毀、譏、苦、壞法壞、盡法盡、老、病、死,你心裡快樂嗎?此即名為世法處苦。
2.3)這個文上是先受菩薩戒而後受比丘戒,在大眾僧裡面生活,也會遇見衰、毀、譏、老、病、死這些事情。菩薩怎麼辦呢?思擇忍受,有智慧來觀察這件事,忍受這件事。他若有智慧去觀察,這些事情都是假名字,都是畢竟空寂的,在畢竟空寂裡面無有少法可得,心裡面就沒有苦。不會因為有這些苦惱現前的時候,精進修道的事情就停下來。思擇就是你要學習經和論,它這裡面有大智慧告訴你,你拿到這個智慧你就會思擇。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世法處苦。
a)當知世法略有九種等者:供養親近無量品說:依世八法,有八種苦。一、壞法壞時苦,二、盡法盡時苦,三、老法老時苦,四、病法病時苦,五、死法死時苦,六、無利苦,七、無譽苦,八、有譏苦。此說有九,增苦可知。初之四種,八世法攝。今說彼苦,故唯取四。次之二種,外無常攝。後之三種,內無常攝。
a1)供養親近無量品說,世間有八法,有八種苦惱。一、壞法壞的時候苦。二、盡法盡的時候苦。三、老法老時苦。四、病法病時苦。五、死法死時苦。六、無利苦,什麼叫做利?就是財,什麼是財?就是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就這些東西都是財。七、無譽苦,就是人家背後毀謗你。八、有譏苦,當你面來呵斥你,說你的壞話,這也是苦。
a2)這個文是說九,是什麼呢?加一個苦字,所以變成九。一是衰,二是毀,三是譏,四是苦,這四種是八種世法所攝。八世法,就是這四種再加上利、譽、稱、樂,就是八種。現在這個文上是說苦的事情,所以只是說出來衰、毀、譏、苦這四種,其他的利、譽、稱、樂就不說。壞法壞、盡法盡這兩種,是身外之物,都是無常變化。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這三種是就是你的身體,是有無常的、有這個變化。
nava loka-dharmāh. alābhaḥ ayaśo nindā duḥkhaṃ nāśa-dharmakasya nāśaḥ kṣaya-dharmakasya kṣayaḥ jarā-dharmakasya jarā vyādhi-dharmakasya vyādhiḥ maraṇa- dharmakasya maraṇaṃ. eṣāṃ loka-dharmāṇāṃ samasta-vyastānām āpatāṃ saṃmukhībhāvād yad duḥkham utpadyate tal loka-dharmādhiṣṭhānam ity ucyate. tenāpi spṛṣṭo bodhisattvo na tan-nidānaṃ vīryaṃ sraṃsayati. pratisaṃkhyāyodvahate adhivāsayati.

威儀處苦者:當知即是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菩薩於中若行、若坐,晝夜恒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菩薩於此疲所生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威儀處苦。
[]3)威儀處苦者,當知即是行、住、坐、臥,就是這四種威儀。
3.1)這位菩薩比丘在這四威儀中,若是在那經行,或者是在盤腿坐。白天和夜間長時期的經行宴坐,宴坐經行,就是這兩個威儀。經行和宴坐幹什麼?就是修止觀,就是從這些障礙,就是貪瞋癡的煩惱,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從這些障法裡面淨修其心,用止觀來清除這一些雜染,使令內心清淨。從開始到最後,從早晨起來一直到最後夜間休息,這個時候一直是修學聖道,若行、若坐這樣修止觀,不會在不應該的時候,不應該休息的時候,脅著床座,身體這兩邊叫做脅。著在床座上,就臥在那裡。床座或者是用草舖,或者是用樹葉子舖的,就在那裡休息。
3.2)菩薩對於經行、宴坐,長時期這樣修行有疲勞,就會生出苦來,菩薩能忍受這件事。這樣有苦的時候,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威儀處苦,就是精進用功的時候,也是感覺到疲倦。
a)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者:謂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端身而坐,推度時日,終不以背或以其脅,依倚大床、或小繩床、或壁、或樹、草葉座等。如聲聞地說。此應準知。
catvāra īryāpathāḥ. caṃkrama-niṣadyābhyāṃ divā rātrau āvaraṇīyebhyo dharmebhyaś cittaṃ pariśodhayaṃs tannidānaṃ pariśramajaṃ duḥkham adhivāsayati. na tv akāle pārśvam anuprayacchati maṃce vā pīṭhe vā tṛṇa-saṃstare vā parṇa-saṃstare vā.

攝法處苦者:當知攝法,略有七種。一、供事三寶;二、供事尊長;三、諮受正法;四、既諮受已、廣為他說;五、以大音聲吟詠讚誦;六、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七、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菩薩於此七種攝法,勇猛劬勞所生眾苦,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攝法處苦。
[]4)攝法處苦者,當知攝法略有七種。攝法是什麼?就是學習佛法,學習佛法也是逐漸地,就是一個法門一個法門漸漸地學習,所以叫做攝。逐漸地學習,叫做攝。攝者取也,就是把它拿到,用心把這個法藏在心裡面,做這件事,這叫做攝。這有七種事情。
4.1)一、供事三寶,供養佛寶、法寶、僧寶。什麼叫做佛寶?就是佛能夠見第一義諦,那個清淨的大智慧,這是佛寶。供佛的時候,在念供的時候,心裡面觀想佛、菩薩、阿羅漢都現前,這是事相的因緣觀,也可以作理觀:諸法寂滅相,佛即是法,法即是眾,視三寶皆如虛空,不二相。若作如是觀,就是正修行的供養,叫做供佛。對於法寶,就是第一義諦。但是對凡夫來說,白紙黑字的經律論也是很重要的。僧寶,就是聖僧。大乘佛法就是十地菩薩,小乘的僧寶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都是寶,因為他是聖人,我們要修供養。
二、供事尊長,就是供事你的親教師、阿闍黎、鄔婆陀耶,和阿闍黎這些尊長。
三、諮受正法,如果佛在世,是向佛請法,但是佛不在世,就是尊長。你要向尊長,諮者問也,就是向他請問正法。你要納之於心,心裡面要接受這件事,所以叫做受。
四、既諮受已廣為他說,你已經向尊長諮受正法以後,正法就是白紙黑字的經律論的佛法。為什麼叫做正法?因為這都是聖人說的,所以叫做正。聖人說的,叫做正法。諮受正法就是學習正法,學習以後廣為他說,也為別人宣說。
五、以大音聲吟詠讚誦,諮受、學習的佛法,你還要用大的音聲吟詠讚誦。吟詠,就是有高低的韻調,吟詠你所學習的正法。學習正法,就是要誦,就是要背起來。
六、獨處空閑無倒思惟、稱量、觀察,前面都算是學習,諮受正法也是學習,廣為他說也是學習,以大音聲吟詠讚誦也是學習,前面都是聞慧。下面是思慧,獨處空閑,就是你一個人在空閑處、寂靜的地方、不吵鬧的地方。無倒思惟,不要搞錯,要按照經論裡面的文思惟、稱量、觀察。思惟,就是思惟文中之義,這是初開始的思惟、簡略的思惟。然後再深入的稱量,再深入的觀察,這是有深有淺。觀察,就要重覆地再觀察,不斷地重覆的思惟稱量的觀察。
七、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然後你才能修習瑜伽作意,什麼叫做瑜伽作意呢?就是若止、若觀。瑜伽,是相應的意思。就是修止,我就能修止;說觀,我就能修觀,這叫做相應。前面有聞慧,有思慧稱量觀察,在修止觀,觀一切法空,就能觀上來。
4.2)菩薩對於這七種,這是聞思修。於此七種的學習佛法,勇猛劬勞,不怕困難,叫做勇猛。不怕困難,但是身體不能作主,感覺到疲倦,劬勞就是疲勞,所生的眾苦悉能忍受,你能容忍這件事。怎麼叫做忍受眾苦呢?就是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攝法處苦。
sapta-vidho dharma-parigrahaḥ. ratna-traya-pūjopasthānaṃ guru-pūjopasthānaṃ dharmāṇām udgrahaṇam udgṛhītānāṃ pareṣāṃ vistareṇa deśanā vistareṇa svareṇa svādhyāya-kriyā ekākino raho-gatasya samyak-cintanā-tulanā-upaparīkṣaṇā yoga-manasikāra-saṃgṛhītā śamatha-vipaśyanā bhāvanā ca. asmiṃ saptākāre dharma-parigrahe bodhisattvasya vyāyacchamānasya yad duḥkham utpadyate. tad apy adhivāsayati. na ca tan-nidānaṃ vīryaṃ sraṃsayati.

乞行處苦者:當知此苦,略有七種。一者、自誓毀形,剃鬚髮等,棄捨世俗諸相好故。二者、自誓毀色,受持改變壞色衣故。三者、進止云為皆不縱任,遊涉世間,一切行住自兢攝故。四者、依他活命,捨商農等世間事業,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五者、盡壽從他求衣服等,於所獲得非法珍財,久所貯積不受用故。六者、盡壽遮止人間諸欲,離非梵行婬欲法故。七者、盡壽遮止人間嬉戲,捨離觀聽歌舞、笑戲、倡伎等故,及離與己親友同齡笑戲、歡娛、攜從等故。如是等類,因乞求行所有艱辛所生眾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乞行處苦。
[]5)乞行處苦者,當知這一種苦裡面,簡略的說有七種不同。
5.1)第一,就是這位菩薩,不願意作在家菩薩,他要出家,就是自誓毀形,他自己主動的要出家。誓是決定的意思,一點也不猶豫,就是改變他的形象。怎麼叫做毀形呢?剃除鬚、剃除髮這些事情,就是棄捨世間人一般人所認為的相好的這件事。
第二,就是他自誓要改變他的色,什麼叫做毀色呢?受持改變壞色衣,受持是著的意思,他所著的衣服,不著原來的在家人美好的顏色的衣服,就是穿變壞的顏色的衣服。
第三,進就是動,止就是靜。云就是說話,為就是作事。這些事情都不放縱自己。遊涉世間,他一到任何的地方,不管是行是住,他都自己約束自己,他不放縱不放逸,競有恭敬的意思,到一切處都有恭敬心而不隨隨便便的。
第四,就是菩薩自己,出家作比丘,要依賴他人的布施,來維持生命的存在。捨商農等世間事業,他棄捨發財、生財之道,商是作生意,農是種田,各式各樣的世間上的生財之道他都棄捨。從他所得而存濟故,從別的人同意修學聖道這件事的人,得到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靠這樣的方法來維持生活。
第五,盡其壽命,這麼長的時間內都是從他求衣服等,都是靠別人的布施衣服等等的事情。對於所得到的不合法的這些財物不受用;或者是說謊話騙人來的錢他不要。久所貯積的,他也不要,我明天不出去乞食,我今天乞多一點貯藏起來,比丘不這樣作。
第六,盡形壽遮止,就是不作人間的諸欲,不享受人間的諸欲,離非梵行,婬欲法故。就是遠離欲的事情,這是污染的事情,這淫慾法他不要,拒絕這些事情。
第七,也是盡形壽遮止人間的嬉戲,什麼事情呢?就是歌舞、笑戲、倡妓這些事情,菩薩都棄捨,捨離觀聽、歌舞、笑戲、倡妓等故。還遠離什麼事情呢?與己是親友,在家的時候,有親厚關係是好朋友,或者是這些親友和自己的年齡是相同,大家見面就會笑戲,內心裡面感覺到歡樂,或者是手拉著手到什麼地方,我跟隨著你,你跟隨著我這些事情,菩薩完全也停止下來這種事情。
5.2)前面列出來的這麼多,或者乞求衣服、飲食等,所有的都在內。因此而有艱辛,有些艱難苦惱,辛勞的事情,所引起的苦惱。菩薩都能忍受這件事,不因為乞求等事所引起的眾苦,我就何必再出家修學聖道作什麼呢?菩薩不會這樣,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乞行處苦。
a)當知此苦略有七種等者:修所成地說: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應自觀察形色異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又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蓄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又善說法毗奈耶中,諸出家者所受尸羅,略捨二事之所顯現。一者、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榖珍寶等所顯。二者、棄捨歌舞、倡妓、笑戲、歡娛、遊縱、掉逸、親愛聚會,種種世事之所顯現。由是當知,此初五種,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所攝;後之二種,誓受禁制尸羅所攝。
a1)修所成地說: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菩薩比丘應該自己觀察我的形、我的色和其他的人不同,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這種形相和一般人不同,別人看見都不莊嚴,但是這個修行人接受這個下劣形相。
a2)這個比丘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而活動,制服自己的憍慢心,往趣到他人家去的時候,審正觀察遊行乞食,自己心裡面常常的要有智慧,觀察所遇見的一些情況,這樣到聚落裡面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
a3)這個比丘,自己沒有生產,生活所需都是向人乞求。向人乞求就給什麼都是好,所以都是下劣的眾具。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下劣形相裡面有三種,就是剃除鬚髮、捨俗形好、著壞色衣。三種再加後兩種就是五種。
a4)善說法、善說毗奈耶,這是佛的大智慧境界。在佛法裡面諸出家者,所受的尸羅就是戒,簡略的說就是棄捨兩件事,顯現出來修學聖道的人的相貌,那兩件事呢?一者、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榖珍寶等所顯。二者、棄捨歌舞,出家以後,也不歌、也不舞、也不倡妓、笑嬉、歡娛、遊縱、掉逸、親愛聚會種種世事之所顯現。
由是當知,此初五種誓受下劣形相、下劣的威儀,下劣的眾具所攝,後面那兩種就是戒律所攝。
bhikṣāka-vṛttam api sapt'ākāraṃ veditavyaṃ. vairūpyābhyupagamaḥ śiras-tuṇḍa-muṇḍanādibhir apahṛta-gṛhi-vyaṃjanatayā. vaivarṇyābhyupagamo vikṛta-varṇa-vastra-dhāraṇatayā. ākalpāṃtara-kriyā sarva-laukika-pracāreṣu yantrita-vihāratayā. parapratibaddhājīvikā kṛṣyādikarmānta-vivarjitasya para-labdhena yātrā-kalpanatayā. yāvaj-jīvaṃ parataḥ cīvarādi-paryeṣaṇā labdhānāṃ saṃnidhikārā-paribhogatayā. yāvaj-jīvaṃ mānuṣyakebhyaḥ kāmebhya āvaraṇa-kriyā abrahma-carya-maithuna-dharma-prativiramaṇatayā. yāvaj-jīvaṃ mānuṣyakebhyo rati-krīḍābhya āvaraṇa-kriyā naṭa-nartaka-hāsaka-lāsakādi-saṃdarśana-prativiramaṇatayā mitra-suhṛd-vayasyaiś ca saha hasita-krīḍita-ramita-paricārita-prativiramaṇatayā. ity evaṃ-rūpaṃ kṛcchra-saṃbādhaṃ bhikṣāka-vṛttam āgamya yad duḥkham utpadyate. tad api bodhisattvo 'dhivāsayati. na ca tan-nidānaṃ vīryaṃ sraṃsayati.

勤劬處苦者:謂諸菩薩勤修善品劬勞因緣,發生種種身心疲惱,悉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勤劬處苦。
[]6)勤劬處苦者,劬就是勤勞的意思。菩薩出家以後,要精進的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劬勞因緣也就是很辛苦的事情。發生種種身心疲惱,常常的用功修學聖道,有的時候就會身感覺疲倦,有的時候心也感覺疲倦。這些事情怎麼辦呢?你要忍受,常常用經行、宴坐,宴坐、經行來調。常常調,身體的不調,慢慢就會減少。內心的不調,也慢慢也會減少。若不忍耐,四念處沒有辦法修,就不能得聖道。我若能忍,我將來就能修聖道,就有成功的希望。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勤劬處苦。
kuśala-pakṣābhiyuktasyāpi ca bodhisattvaya ye pariśrama-nidānā utpadyaṃte kāyikāḥ klamāḥ caitasikāḥ apy upāyāsāḥ. na bodhisattvas tan-nidānaṃ vīryaṃ sraṃsayati.

利他處苦者:謂諸菩薩修十一種利有情業,如前應知。由彼所生種種憂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利他處苦。
[]7)利他處苦者,就是利益眾生這個地方也有一些苦。什麼事情會引發內心或者身心的苦惱呢?謂諸菩薩修十一種利益有情的事業,像前面戒品中說。由彼所生種種憂苦,菩薩一切皆能夠忍受,雖然有苦,照樣還是利益眾生。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利他處苦。
sattvārtha-karma tv ekādaśa-prakāraṃ pūrvavad veditavyaṃ tan-nidānam api bodhisattvo duḥkhaṃ samutpa nnam adhivāsayati. na ca tan-nidānaṃ vīryaṃ sraṃ sayati.

所作處苦者:謂諸菩薩或是出家,便有營為衣缽等業;或是在家,便有無倒商估、營農、仕王等業。由此發生種種勤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所作處苦。
[]8)所作處苦者,這個菩薩或者他是出家,你做一些衣服,或者是吃飯的時候用的缽多羅,這些事情還是要照顧的。或者這位菩薩沒有出家,還是在家,便有無倒的商賈,無倒就是合法,沒有非法的。商賈,商就是賈,或者是行商。營農或者是耕田的事情,仕王就是在政府裡作事情,在家菩薩一定要有事業的,有職業。你作這些事情,就會引起很多的辛苦。菩薩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緣,精進懈廢,如是名為菩薩忍受所作處苦。
iti-karaṇīyaṃ pravrajitasya cīvara-pātra-karmādi. gṛhiṇaḥ punaḥ samyak-kṛṣi-vaṇijyā-rāja-pauruṣyādi. tan-nidānam api bodhisattvo duḥkham adhivāsayati. no tu tan-nidānaṃ vīryaṃ sraṃsayati.

又諸菩薩雖觸眾苦,而於無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能正勤修,已正勤修,能無退轉;常勤修習,無變異意,無雜染心,是名菩薩安受眾苦忍。
[]諸菩薩雖然遇見很多的苦惱,這個苦不能障礙他,對於無上正等菩提,以前是沒有努力的勤修,現在能努力的修學聖道,迴向無上菩提。已經努力的勤修聖道,雖然有眾多的苦不能障礙他,能夠繼續努力達到無退轉,就是聖道成功了,不會退下來,不會失掉。雖然不退轉,還沒有圓滿的成功,他要繼續的努力的修習,不會中間有改變主意不修聖道。那個時候,菩薩心裡面清淨,沒有貪瞋癡的活動。是名菩薩安受眾苦忍。有兩個地方無退轉,一個到忍位的時候就不退轉;再進一步到見道就不退轉。
yat punar bodhisattvaḥ spṛṣṭaḥ sann anyatamena duḥkhena prayujyata evānuttarāyai samyak-saṃbodhaye. na na prayujyate. prayuktaś ca na nivartate. avimanaskaś cāsaṃkliṣṭa-cittaḥ prayujyate. iyam asyocyate duḥkhādhivāsanā.

3.2.4.2.3.安法思勝解忍
云何菩薩法思勝解忍?謂諸菩薩於一切法能正思擇,由善觀察勝覺慧故,能於八種生勝解處,善安勝解。云何八種生勝解處?一、三寶功德處,二、真實義處,三、諸佛菩薩大神力處,四、因處,五、果處,六、應得義處,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八、一切所知所應行處。又此勝解、由二因緣、於彼諸處能善安立。一、長時串習故;二、證善淨智故。是名菩薩法思勝解忍。
[]1)云何菩薩法思勝解忍?法思,法是所思惟的,能思惟的就是智慧,是什麼智慧?就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或者是這個法,就是佛的教導,佛的法語,我們要遵循佛的法語而思惟,叫做法思。勝解,表示你這個法思,進一步有成就,就是有力量。勝是有力量的意思,解就是你的智慧,思惟法義的智慧有大力量,叫做勝解。勝解忍,聞所成慧的時候,也有法思勝解,思所成慧的時候也是有,修所成慧也是有。能夠發生決定性的作用,要修所成慧的智慧才可以,聞所成慧力量不夠。思所成慧有好一點,但是修所成慧的時候是有大力量。
2)怎麼是菩薩的法思勝解忍呢?就是諸菩薩於一切法能正思擇。一切法,這個範圍是很廣,所有一切的境界都包括在內。但是初開始的時候,要選擇其中一個境界,譬如以五蘊為所思惟觀察的境界,其餘的一切法的道理亦復如是。能正思擇,就是能遵循佛的正教去思惟觀察,若學習佛法一開始就是聞所成慧,依據這個智慧去思惟、觀察。為什麼菩薩能正思擇?我們為什麼不能呢?由善觀察勝覺慧故,由於這位菩薩學習佛法,從佛法裡面得到聞所成慧,所以有善觀察。善者能也,能觀察一切法。能觀察一切法這是誰呢?就是勝覺慧,就是殊勝的覺慧,他有這個力量能觀察一切法。
3)善觀察勝覺慧是怎麼回事?能於八種生勝解處,由無而有叫做生,原來沒有這種智慧,現在有。有八個地方能夠使令你生出來這個善觀察的勝解慧,所以那個八種就是處。有八個地方能令你生出來勝解的智慧。善安勝解,這八個地方,你若肯努力的學習,就能夠安立。善者能也,安是安立,能夠建立你的智慧,你就能夠善觀察一切法。
4)云何八種生勝解處?
一、三寶功德處,佛寶,是三大阿僧祇劫功德圓滿,圓滿的證悟無上菩提,他有大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有大慈悲心廣度眾生。有智德、斷德、恩德,有無量功德圓滿,就是佛寶。法寶,就是涅槃,就是佛所證悟的第一義諦。語言文字的佛法,有這個作為方便就是門,這是法寶的門,我們從語言文字,白紙黑字的這樣經論,從這裡漸漸的可以到涅槃。僧寶,就是隨佛修學聖道成功了的人,已經斷惑證真,這些人都是寶。就是那些大菩薩,或者十地的菩薩加上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都是見到第一義諦的這些。所以三寶功德處,他們都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三明六通、八解脫,如來、應供、正遍知,如來十號都是佛的功德。在三寶功德處生勝解,你要從這裡才能夠思惟觀察,能令你開發智慧。
二、真實義處,真實義處就是真實義品所說的道理,就是法無我慧,真如不二相的道理。真實義處也是生勝解處,能令你開智慧的地方,你再思惟那個道理,就能開發智慧。
三、諸佛菩薩大神力處,這在威力品講過,大神力的境界,你在那裡也是令你開發智慧的境界。
四、因處,有十種因,有隨說因、有觀待因一共有十種。
五、果處,就是異熟果、離繫果、士夫果、增上果,一共有五果,這也是生智慧處。
六、應得義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我們應該成就的,這是義處。
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就是於彼應得義是個果,得此果要另有方便,就是六波羅蜜。
八、一切所知所應行處,就是十二分教,那是我們所應該學習,學習就應該根據那個所學習的佛法去修行的地方。
a)由善觀察勝覺慧故等者:此中覺慧,謂能簡擇俱生之慧。如攝異門分說。此中八種生勝解處,如前力種性品別釋應知。
a1)這個覺慧,能簡擇法義的俱生之慧,俱生是什麼意思?就是生來的智慧,就是你前一生所栽培的智慧能帶到今生來,今生沒有開始栽培,你就有這種智慧,這個智慧是從前生來。前生怎麼有呢?前生栽培過,或者栽培的多、或者栽培少、或者深、或者淺也不同。由於這個俱生慧觀察、簡擇。簡擇,就是觀察。如攝異門分說。此中八種生勝解處,力種性品也有說到這八種,其中也有多少不同,但是意義無差別。
5)又此勝解,有兩種因緣,就是有兩個條件,於彼八處,能夠安立這個勝解,這個勝解的成就要有兩種因緣才能夠出現,才能夠安立,才能夠成就。哪兩種因緣呢?第一,長時串習故,就是由你的俱生慧,要長時期不間斷,串習就是連續的學習不中斷,長時的學習佛法,勝解慧就能成就。第二,證善淨智故,證也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沒有過失的,沒有顛倒的清淨的智慧故,就是得聖道。得聖道的智慧成就,這些事情都能思惟觀察。是名菩薩法思勝解忍。
a)由二因緣等者:力種性品亦說:由二因緣具多勝解。一者、多修勝解故;二者、積集猛利忍故。文別義同。
a1)力種性品亦說:由二因緣具多勝解,具足很多的智慧。一者、多修勝解故,你若是常常的修,譬如中觀論說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把它看一遍再看一遍,讀一遍再讀一遍,常常讀、常常讀。常常讀後來就能明白它的義是什麼?然後你心裡面常常思惟,這個義你就拿到。拿到了,你思惟的時候就開智慧。多修勝解,你多從文字上思惟,有聞、思、修,這樣這個勝解逐漸由淺而深,你自己就有法喜有快樂會出來。
a2)第二,積集猛利忍故,有兩個境界:一個是什麼呢?前面多修勝解達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你可以自己一個住茅蓬,或深山裡面多用功,你就能成就猛利忍。就是能超越這些語言文字的假名,能悟入第一義諦,這就叫做積集猛利忍。第二個解釋是什麼呢?在大眾裡住,住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沒有規矩的地方,那個人時常的刺你一刀,你內心裡面有聞思修的智慧,他給你一下子就能使令你積集猛利忍,這不是凡夫境界。這樣,你的勝解就成就。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dharma-nidhyānādhimuktikṣāṃtiḥ. iha bodhisattvasya samyag-dharma-pravicaya-suvicāritayā buddhyā aṣṭa-vidhe adhimukty-adhiṣṭhāne adhimuktiḥ susaṃniviṣṭā bhavati. ratna-guṇeṣu tattvārthe buddha-bodhisattvānāṃ mahā-prabhāve hetau phale prāptavye 'rthe ātmanas tat-prāpty-upāye jñeya-gocare ca. sā punar adhimuktir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susaṃniviṣṭā bhavati. dīrgha-kālābhyāsataś ca suviśuddha-jñāna-samudāgamataś ca.

3.2.4.3.難行忍
如是菩薩依此二品一切忍故;當知廣開難行忍等諸相差別。云何菩薩難行忍?當知此忍,略有三種。謂諸菩薩能於羸劣諸有情所,忍彼所作不饒益事,是名第一難行忍。若諸菩薩居尊貴位,於自臣隸不饒益事,堪能忍受,是名第二難行忍。若諸菩薩於其種姓卑賤有情,所作增上不饒益事,堪能忍受,是名第三難行忍。
[]前面一個自性,一個一切。這個菩薩依此二品,就是所有的忍也都在其中。從這二品裡面,再廣博的開發出來有難行忍等,諸相的不同,各式各樣的忍。云何菩薩難行忍?當知此忍,略有三種。
1)謂諸菩薩能於羸劣諸有情所,羸劣,沒有力量,或者身體沒有力量就是羸,心沒有力量叫做劣。對於這種軟弱的諸有情所,這個菩薩對於他所作的不饒益的事情,就是傷害的事情,能夠容忍,是名第一難行忍。這個忍是最難不容易,因為他是一個羸劣的有情,想要對付他很容易,但是容忍這件事,這比較難。這是第一難行忍。
2)若諸菩薩是居有尊貴的身份,譬如說他是國王,他是皇帝。對於他自己的臣隸,就是為他辦事的人,就是他的部下,對於國王有一些不饒益的事情。國王是有無上的權威,隨時可以治罰他的臣隸,但是他能忍受、容忍這件事,這是名第二難行忍。
3)若諸菩薩對於他的種姓,就是他的父母族上的人,都是沒有什麼地位的人,而他本身也沒有什麼成就,是很卑賤的人,沒有智慧又沒有福德。這樣的有情所作增上不饒益事,這樣的人對於菩薩,做出來一種很強烈的傷害的事情,菩薩對他堪能忍受,是名第三難行忍。
itīyaṃ bodhisattvānāṃ sarva-kṣāṃtiḥ pakṣa-dvayam āśritā. yām āśritya duṣkara-kṣānty-ādi-vistara-vibhāgo bodhisattvānāṃ veditavyaḥ.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duṣkara-kṣāṃtiḥ. sā tri-vidhā draṣṭavyā. iha bodhisattvo durbalānāṃ sattvānām aṃtikād apakāraṃ kṣamate. iyaṃ prathamā duṣkara-kṣāṃtiḥ. prabhur bhūtvā svayaṃ kṣamate. iyaṃ dvitīyā duṣkara-kṣāṃtiḥ. jāti-gotra-nīcatarāṇāṃ ca sattvānām aṃtikād utkṛṣṭam adhimātram apakāram kṣamate. iyaṃ tṛtīyā duṣkara-kṣāṃitḥ.

3.2.4.4.一切門忍
云何菩薩一切門忍?當知此忍,略有四種。謂諸菩薩於親所作不饒益事,於怨所作不饒益事,於中所作不饒益事,悉能堪忍,及於彼三劣等勝品不饒益事,皆能忍受。
[]云何菩薩一切門忍?當知此忍,略有四種。門,就是不同的立場所作的不饒益事都能忍。彼此有親愛關係的人,他做一樣對你有傷害的事情,這是親所作。對你有怨恨的人,他做一些傷害你的事情。不是親也不是怨,這個親怨之間的這個人,他作一些不饒益事。這三種人對於菩薩所作的事情,菩薩都能容忍不計較。前面是約親、怨、中分三品,現在這裡又是劣品、等品、勝品不饒益事。或是約福報論劣、等、勝;或是約智慧論劣、等、勝。這各式各樣差別的人,他們作一些不饒益的事,菩薩也都能夠容忍。
a)及於彼三劣等勝品等者:謂親怨中三種有情所作不饒益事,有劣等勝品差別故。
a1)不饒益事有劣、有等、有勝的不同,這麼解釋這也是可以。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sarvato-mukhī kṣāṃtiḥ. sā catur-vidhā draṣṭavyā. iha bodhisattvo mitrād apy apakāraṃ kṣamate amitrād apy udāsīnād api. tebhyaś ca tribhyo hīna-tulyādhikebhyaḥ kṣamate.

3.2.4.5.善士忍
云何菩薩善士忍?當知此忍,略有五種。謂諸菩薩先於其忍見諸勝利,謂能堪忍補特伽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無多乖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於身壞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見勝利已,自能堪忍,勸他行忍,讚忍功德,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
[]云何菩薩善士忍?當知此忍,略有五種不同,哪五種呢?
1)菩薩是學習佛法的人,從佛法上得到智慧,自己常常思惟觀察,所以在事情沒有到來以前,他先對於忍見到很多的功德,你若能忍,就會有很多殊勝的利益。有什麼功德勝利呢?若對你有不饒益的事情,能容忍就會有功德。什麼功德呢?在將來的時候,怨敵就少。若不忍,同他鬥爭的話,那個人就是你的怨家。今生是你的怨家,來生還是你的怨家。無多乖離,不會很多乖違你的心意,不會你要做什麼事情,他不支持你。乖離,就是不支持你。有多喜樂,很多人支持你,很多都是好朋友,所以你的喜樂的事情多。臨終無悔,你若這樣忍受別人的毀辱,感覺心情很快樂,臨命終的時候心裡一點悔恨沒有。於這個生命壞了以後,就會生到善趣,生到好的地方,或者生到天的世界。為什麼呢?因為心裡面不發脾氣,不發瞋心,心裡面和平,就會容易生到善趣;若常貪心很大、瞋心很大,就容易到三惡道。菩薩有這個智慧,學習佛法,他能夠認識修忍辱有功德,所以他就能夠修忍辱。
2)菩薩有智慧,看見忍辱有殊勝的利益以後,所以以後遇見因緣的時候,心裡忍受他不和一般人見識。並且還勸別人也行忍,也讚歎忍辱的有功德。見能行忍的人心裡歡喜,祝賀、慶賀。
a)當知此忍略有五種等者:謂見勝利為一,自能堪忍為二,勸他行忍為三,讚忍功德為四,見能行忍慰意慶喜為五。依如是義,名善士忍,如是種類善行攝故。
a1)這些是非常美好的德行,所以叫善士忍。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satpuruṣakṣāṃtiḥ. sā paṃcākārā draṣṭavyā. iha bodhisattvaḥ ādita eva kṣāṃtāv anuśaṃsa-darśī bhavati. kṣamaḥ pudgalaḥ āyatyām avaira-bahulo bhavati. abheda-bahulo bhavati. sukha-saumanasya-bahulo bhavati. avipratisārī kālaṃ karoti. kāyasya bhedāt sugatau svarga-loke deveṣūpapadyate. iti sa evam anuśaṃsa-darśī. svayaṃ ca kṣamo bhavati. paraṃ ca kṣāṃtau samādāpayati. kṣamāyāś ca varṇaṃ bhāṣate. kṣamiṇaṃ ca pudgalaṃ dṛṣṭvā sumanasko bhavaty ānandī-jātaḥ.

3.2.4.6.一切種忍
云何菩薩一切種忍?當知此忍,六種、七種,總十三種。云何六種?謂諸菩薩了知不忍非愛異熟,由怖畏故,勤修行忍。於諸有情,有哀憐心、有悲愍心、有親愛心,由親善故,勤修行忍。於其無上正等菩提,猛利欲樂,為圓滿忍波羅蜜多,由是因緣,勤修行忍。如世尊說:夫出家者具忍辱力。由是因緣,不應出家受具足戒而行不忍。由法受故,勤修行忍。種姓具足,先串習忍,於今現在安住自性,故能修忍。知一切法遠離有情,唯見諸法無戲論性,諦察法故能修行忍。
[]云何菩薩一切種忍?應該知道此忍有六種、有七種的不同,加起來就是十三種。云何六種?
1)由怖畏
就是這麼多的菩薩了知不忍非愛異熟,明白若是不忍辱的話,將來會有不可愛的果報,會給你苦惱的。因為害怕有苦惱的果報,所以精進的修行忍辱而不發脾氣。
a)了知不忍非愛異熟者:謂知不忍為因,當受非愛異熟果故。如前已說,我若於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便為於己自作非愛,便為於己自生結縛,便為於己自興怨害。其義應知。
a1)菩薩是有智慧的人,知道我現在若是不忍,就是一個得果之因。我造了不忍的因,將來我就會受苦惱的果報。像前面已經說過,我若是於此大苦因法,就是忿怒、瞋恨,隨順瞋心活動的話,就是給我自己創造一個不可愛的果報,自己給自己造成一個繫縛,自己給自己造成一個怨家來傷害自己。其義應知。
2)由親善
菩薩對於諸有情,有哀憐心、憐愍他們的心情,就是有情作惡的時候,菩薩對他生哀憐心。有悲愍心,有情受到很多的苦惱的時候,菩薩對他有悲愍心。有親愛心,於諸有情能夠不作惡事,能廣修善法,能修學聖道,將來能夠得到聖道果,菩薩對他有親愛心。由於菩薩於諸有情有這麼多的親善意,有哀憐心、有悲愍心、有親愛心,這都是親善的心情,這樣有情對他有什麼不饒益事,他能勤修行忍。
3)由欲樂
菩薩對於自己將來能得一切種智這件事,猛利欲樂,就是有強大的意願,事在必得。怎麼樣才能得無上菩提呢?就是要圓滿地成就忍波羅蜜,無上菩提就成就。由是因緣,勤修行忍。
4)由法受
如世尊這樣開示我們,出離煩惱家,來到僧團生活的人,是應該具足忍辱的力量,他應該有忍辱的智慧,才能夠成為一個出家人。由於你出家,就是要準備有忍辱力,所以不應該出家受具足戒之後,有不如意的事情,我不忍受。由於你出家,修學聖道,這個聖道法,就是要忍辱,所以你就應該勤修行忍。
a)由法受故者:謂受具足戒時,自發期心,於律儀戒堪忍領受。由是因緣,於自相續律儀隨轉,是名法受。
a1)由法受故者,這句話怎麼講呢?出家以後,受具足戒的時候,自己就建立一個願。發期心就是願。什麼願呢?於律儀戒堪忍領受,就是出家以後要受戒,受戒的時候,佛制立應該這樣、應該這樣,不應該這樣、不應這樣,你一定要接受這件事。你有堪能性,有這個能力,來領受這樣的戒法。由於你有這樣的願,於自相續,於你自己的生命接受出家的律儀戒,隨順律儀的生活,這就叫做法受。這樣說,法就是律儀,你接受這個律儀,就叫做忍辱。
5)由串習
這個菩薩出家,修學聖道,他是有菩薩種姓的。菩薩的種姓,他是具足的人。種姓就是六波羅蜜的種姓,其中有忍波羅蜜。就是菩薩雖然還沒有來到佛法裡面,但是他已經有忍波羅蜜的種姓。先串習忍,他有忍波羅蜜的種姓,在日常生活裡面,不斷地這樣修行,自然有忍辱的堪能性。所以,種姓具足,也就是先串習忍,先不斷地修習忍辱,常常地、不斷地、相續地學習忍,就成為他的個性,他的個性就是能忍。現在出家的這個時候,自然地就是安住在忍的自性這裡,所以這個人他是能修行忍的這種功德的。
6)由諦察
串習種姓這一方面的忍,等於是生得慧。現在這裡,是修得慧。這位菩薩出家作比丘,不斷地學習佛法,從佛法裡面得到智慧,得到什麼智慧呢?知一切法遠離有情,他通達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他通達這一切法,都是仗託因緣而有,這裡面沒有真實的我可得。遠離有情,就是遠離我可得。在色受想行識裡面,不看見有個真實的東西可以名之為我的。那看見什麼呢?唯見諸法,唯獨地看見都是名言,都是虛妄分別而已。色是虛妄分別,受想行識也是虛妄分別,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心意識,一切一切境界,都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裡面是沒有義可得的,虛妄分別裡面所詮顯的也是虛妄分別,就是有能詮顯的,就是有能分別的,有所分別的;有能詮顯的,有所詮顯的,都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裡面沒有真實義,虛妄分別也是不可得,也是不存在。能分別、所分別不存在的境界,就是無戲論性。戲論就是分別,無戲論性沒有能分別、所分別的戲論,這個時候顯現的無分別的法性,就是唯見諸法無戲論性。見,就是無分別慧。無戲論性,就是真如。這樣諦察法故,能修行忍。諦,就是深入的意思,深入地觀察一切法的寂滅相,這個時候就是能修行忍。因為若沒有這樣智慧的時候,就在一切法的表面上虛妄分別。若深入的時候,就是超越一切戲論,達到第一義諦,第一義諦上沒有忍不忍的這件事,所以你就能忍。若認為有一件事觸惱你,你不能忍。諦察法故,不看見有這件事,都是虛妄分別。所以,這個忍能使令前面的種姓具足的串習忍,能更進一步,更向前進,一直到無上菩提。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sarv'ākāra-kṣāṃtiḥ. sā ṣaḍ-vidhā sapta-vidhā caikadhyam abhisaṃkṣipya trayodaśa-vidhā veditavyā. iha bodhisattvaḥ aniṣṭa-vipākām akṣāṃtiṃ viditvā bhayād api kṣamate. sattveṣu dayā-cittaḥ kāruṇya-cittaḥ snigdha-cittaḥ snehād api kṣamate.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tīvra-cchandaḥ kṣāṃti-pāramitāṃ paripūrayitu-kāmaḥ kāraṇa-hetor api kṣamate. kṣāṃti-balāś ca pravrajitā uktā Bhagavatā. tad anenāpi paryāyeṇa na yukta-rūpā samātta-śīlasya pravrajitasyā-kṣāṃtir iti dharma-samādānato 'pi kṣamate. gotra-saṃpadi pūrvake ca kṣāntyābhyāse vartamāno 'vasthitaḥ prakṛtyāpi kṣamate. niḥsattvāṃś ca sarva-dḥarmāṃ viditvā nir-abhilāpya-dharma-mātra-darśī dharma-nidhyānato 'pi kṣamate. sarvaṃ cāpakāraṃ kṣamate.

云何七種?謂於一切不饒益忍、從一切忍。一切處忍,謂於屏處及大眾前,皆能修忍。一切時忍,謂晝初分、若晝中分、若晝後分、若夜若日、若去來今、若病不病、若臥若起,常能修忍。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語行忍,不出一切非愛言故。由意行忍,不憤發故,不持污濁惡意樂故。
[]怎麼叫做七種忍呢?謂於一切不饒益忍,從一切忍。一切處忍,一切處就是處所,怎麼叫做一切處忍呢?就是說在隱蔽的地方,你也能忍,在大眾之間,你也能修忍。
一切時忍,從的時間上來說忍,時間有晝夜,先說晝。白天初分、中分、後分,分三個階段。晝分三分,就是一分是四個鐘頭,三分就是十二個鐘頭,你都能忍。夜間也分三分,你也能忍。若夜間,若白天;若去來今,就是過去、未來、現在。若病不病,這時候有病,或是這時候沒病。或者若臥,臥在床上,或是起來,常能修忍。有這麼多不同的時間,你都能夠修行忍辱,這是一切時忍。由身行忍,你的身體也能修行忍辱,怎麼叫做身行忍?不捶打別人,所以叫做忍。由語行忍,你不會發不可愛的語言。
由意行忍,沒有忿怒發出來,心裡面不會保持污濁的、污穢的,惡的意願。
a)一切不饒益忍從一切忍者:能忍劣等勝品不饒益事,名於一切不饒益忍。忍怨親中一切有情所作不饒益事,是名從一切忍。
a1)你能夠容忍有劣、有等、有勝,這三類的不饒益事,對你不利益的事情,對你有傷害的事情,有最勝的、有中等的、有劣,分這麼三等。這三等對你的不益事,你都能夠在內心裡面能夠溶化它,名無一切不饒益忍。
a2)從一切忍,你能夠容忍怨家,容忍對你親愛的人,容忍中等性的人,中庸性的人,這三類人,就是包括一切有情所作的不饒益。從一切忍,是約人說的,前面一切不饒益忍,是說人傷害你的事。一個事,一個人,從兩方面說這兩句話。
sarvataś ca kṣamate. sarvatra ca deśe kṣamate. rahasi vā mahā-jana-samakṣaṃ vā. sarva-kālaṃ kṣamate. pūrvāhṇe 'pi madhyāhne 'pi sāyāhne 'pi rātrau divā vā atītam apy anāgatam api pratyutpannam api glāno 'pi svastho 'pi patito 'py ucchrito 'pi. kāyenāpi kṣamate apraharaṇatayā. vācāpi kṣamate amanāpa-vacanā-niścāraṇatayā. manasāpi kṣamate akopyatayā kaluṣāśayā-dhāraṇatayā ca.

3.2.4.7.遂求忍
云何菩薩遂求忍?當知此忍,略有八種。謂諸菩薩於諸有苦來求索者惡逼能忍。於極凶暴上品惡業諸有情所,依法大悲,不損惱忍。於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損惱忍。復有五種耐勤苦忍,謂能堪耐除遣有苦有情眾苦所有勤苦。又能堪耐求法勤苦。又能堪耐法隨法行,所有勤苦。又能堪耐即於彼法廣為他說所有勤苦。又能堪耐於諸有情所為所作正與助伴所有勤苦。如是八種名遂求忍。若於有情有損惱者,由忍故離。若於有情是所求者,由忍故與。是故說此名遂求忍。
[]云何菩薩遂求忍?遂有成就的意思,你成就他所希求的事情,這叫遂求。怎麼叫做遂求忍呢?當知此忍,略有八種不同,
1)諸菩薩對於諸有苦的,有很多苦惱這個人,來到菩薩這裡,向菩薩有所求,以壞的態度逼迫菩薩,要滿足他的希求,這樣菩薩能忍他這個壞脾氣,還能滿足他。若菩薩沒有忍波羅蜜,當然和這個人應該吵起來,但是菩薩不這樣,菩薩能忍。
2)對於有的人極兇暴,他的態度非常壞,而且造作上品有罪過的事情,他的動機非常的惡,給對方也造成極大的傷害這樣的有情的地方,菩薩能遵循佛的法語,發大悲心也不惱害他。
a)依法大悲者:菩薩發心,大悲為因,名法大悲。一切所作,唯以大悲而為上首,是名依法大悲。
a1)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想要得無上菩提,是以大悲心為開始的,對於眾生有深一層的認識,大悲心裡面有智慧,名法大悲。法,是般若波羅蜜,依循般若的智慧,發大悲心,不是感情上發大悲心,所以以法大悲。菩薩所做的事情,表面上看不容易認識,菩薩的內心是有大悲心,為最第一,為最殊勝,有大悲心,就是他有深一層的智慧,來利益一切眾生。
3)對於出家人受戒而不守戒,違犯戒律這種境界,依法大悲,菩薩也有深一層的智慧來解決這個問題。不從表面上損惱這個人,菩薩也能忍這件事。
4)又說有五種忍。第一個是耐勤苦惱,怎麼叫做耐勤苦忍呢?菩薩有堪能,就是能,能忍耐除遣有苦有情眾苦的時候,菩薩也很辛苦,那個辛苦菩薩能忍受。因為菩薩除遣有苦有情的眾苦的時候,菩薩也想什麼辦法要作這件事,作這件事的時候也很辛苦,菩薩能夠忍耐。
5)求法的時候也是很辛苦,那個辛苦你能夠忍耐。
6)前面求法的時候,屬於聞、思的智慧。現在堪耐法隨法行,就是修止觀。修止觀的時候也是很辛苦,都得忍耐,不忍耐這件事作不成。法隨法,頭一個法就是涅槃;隨法,是隨順涅槃,是什麼呢?就是八正道,能趣向、對向涅槃。行,按照八正道修行,就到涅槃那裡。在襌定裡面成就舍摩他以後,在舍摩他裡面修四念住觀,就能向於涅槃。就是在煖、頂、忍、世第一就開始是這樣,成就舍摩他的人,在舍摩他裡面修四念住。煖、頂、忍、世第一過去一剎那,就是見道。見道以後,還是止觀,還是法隨法行,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涅槃,這是有餘依涅槃。大乘佛法也還是煖、頂、忍、世第一、初地、二地、第十地,到如來地也還是這樣。所以法隨法行,這就是修慧。在舍摩他裡面修學聖道也是很辛苦的,但是要忍耐,不用功不行,懈怠也不行,太過頭也是不可以。
7)前面是說自己聞思修,這樣用功修行,這是說利益他人,能夠忍耐。即於彼法,即是你的聞思修,這樣用功修行,廣為他人宣說所有的勤苦,你也能忍耐。
8)又能夠堪耐於諸有情所作的事情、所為的事情。所作,就是寂靜修禪定的法味,特別殊勝的法味,這些功德的事情。正與助伴所有勤苦,你主動的、努力的和他合作,幫助他成就這件事,因此而引來的勤苦,你也能夠忍耐。文上說到自己用功修行的事情,又為眾生說法的事情,又要同一切眾生合作,作一切有功德的事情。而這個菩薩修忍波羅蜜的時候,要同人合作,要幫助他成就一個大的功德,要這樣。如是八種,名遂求忍。
9)為什麼叫遂求忍?成就你所求的事情,你要忍,不忍就不能成就。前面三種,謂諸菩薩於諸有苦來求索者,惡逼能忍這一種;第二種於其兇暴上品惡業諸有情所,依發大悲不損惱人這第二種;第三種於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損惱人,這是第三種。這三種就是這一句,若於有情有損惱者,由忍故離。因為眾生那樣的行為,菩薩可能會要損惱他才合道理,但是由忍故離損惱,就不損惱有情,這叫做遂求。
10)耐勤苦忍,堪耐除遣有苦有情眾苦所有勤苦,一共五個,這就是你有所求,要能夠忍,才能夠成就,不忍這件事就不成就。是故說此名遂求忍。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vighātārthika-kṣāṃtiḥ. sā aṣṭa-vidhā draṣṭavyā. duḥkhita-yācakānām aṃtikād yācñoparodhana-kṣāṃtiḥ. raudreṣv adhimātra-pāpa-karmasu sattveṣu dharma-mahā-karuṇāṃ niśrityāghātākaraṇa-kṣāṃtiḥ. duḥśīleṣu pravrajiteṣu dharma-mahā-karuṇāṃ niśrityāghātā-karaṇa-kṣāṃtiḥ. paṃcākārā ca vyavasāya-sahiṣṇutā-kṣāṃtiḥ. duḥkhitānāṃ sattvānāṃ duḥkhāpanayanāya vyāyacchataḥ dharmāṃ paryeṣataḥ dharmasyānudharmaṃ pratipadyamānasya tān eva dharmān pareṣāṃ vistareṇa prakāśayataḥ sattva-kṛtyesu sattva-karaṇīyeṣu samyak-sahāyībhāvaṃ gacchataś ca vyavasāya-sahiṣṇutā. itīyam aṣṭākārā vighātārthika- ksāṃtir ity ucyate. yena ca sattvā vighātinaḥ syus tasya ca kṣāntyā parivarjanāt. yena cārthinas tasyopasaṃhārāt.

3.2.4.8.此世他世樂忍
云何菩薩此世他世樂忍?當知此忍,略有九種。謂諸菩薩住不放逸,於諸善法,悉能堪忍;於諸寒熱,悉能堪忍;於諸飢渴,悉能堪忍;於蚊虻觸,悉能堪忍;於諸風日,悉能堪忍;於蛇蠍觸,悉能堪忍;於諸劬勞所生種種若身、若心疲惓憂惱,悉能堪忍;於墮生死生老病死等苦有情,現前哀愍而修行忍。如是菩薩修行忍故,能令自身於現法中得安樂住,不為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陵雜,能引後世安樂因緣,亦能令他修行種種現法後法安樂正行,是名此世他世樂忍。
[]怎麼叫做菩薩此世也是樂?他世也是樂呢?忍有這種功德,此世也是樂、他世也是樂。怎麼回事情呢?當知此忍,略有九種。
1)你要安住不放逸,身口意三業不要放縱他,對於這一切善法,就能夠堪忍,就能夠成就。
a)於諸善法悉能堪忍者:如前所說法思勝解忍應知。
a1)如前所說法思勝解,你要集中自己的智慧觀察思惟,善法才能成就。而這件事也是忍。
2)於諸寒熱,悉能堪忍,就是大寒大熱能夠忍耐,這是一種忍。
3)於諸飢渴,悉能堪忍,就是飯不夠、湯不夠,飢渴你也能忍受,不因為這件事就不修學聖道,這是不放逸。
4)於蚊虻觸,悉能堪忍,虻就是在虛空裡飛的小蟲子。蚊虻的觸來咬你,也要堪忍。
5)於諸風日,悉能堪忍,這個地方大風吹來,太陽很熱,也要堪忍。
6)於蛇蠍觸,悉能堪忍,毒蛇、蠍是一種蟲子,它來接觸咬你,也要堪忍。
7-8)對於學習佛法,會引起很多的劬勞,劬就是勞,劬勞所生出來種種,或者身體的辛苦,或者心理上的辛苦,疲倦憂惱,悉能堪忍。
9)菩薩對於墮落在生死裡面的眾生,這些眾生都是有生老病死的,生也是苦,老也是苦,病死都是苦。這樣的有情,現前在菩薩面前,菩薩有哀愍心教化他們要修行忍。
為什麼叫做此世他世樂忍?如是菩薩修行忍故,在現在的生命中,也能得到安樂住,心情安樂一點,若不忍造成衝突,造成煩惱的時候,心裡就不安樂。什麼叫做安樂住?不為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陵雜。就是忍耐,你心裡面安心的修學聖道;如果你不忍,就是憤怒、瞋恨,你就會造罪。所以要忍,就不為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陵雜。陵,就是侵犯。修學聖道,你若不忍,就侵犯你的聖道。雜,就是間雜,憤怒夾雜在你的善法裡面。你在修學聖道,忽然間有個瞋心,這事就是陵雜。現在能安樂住,不為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陵雜,這就是現世安樂住。現在能夠忍,能安樂的修學聖道,聖道就有成就。成就能引後世就是來生,能引發來生的安樂因緣。現在的忍是來世安樂的因緣,來世也得到安樂。也能夠使令他人修行種種的現法安樂正行,後法安樂正行,勸導別人也如是修忍,自己這樣忍,也勸別人這樣修,是名此世他世樂忍。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ehāmutra-sukhā kṣāṃtiḥ. sā nava-vidhā draṣṭavyā. iha bodhisattvaḥ apramatṭo viharan kuśaleṣu dharmeṣu kṣamo bhavati. śītasyoṣṇasya jighatsā-pipāsayoḥ daṃśa-saṃsparśānāṃ maśaka-saṃsparśānāṃ vātātapayoḥ sarīsṛpa-saṃsparśānāṃ kṣamo bhavati. pariśrama-jasya kāyika-citta-klaṃopāyāsasya kṣamo bhavati. saṃsāra-patitānāṃ jāti-jarā-vyādhi-maraṇādikānāṃ duḥkhānāṃ sattvānukaṃpām eva saṃpuraskṛtya. ity evaṃ kṣamo bodhisattvaḥ ātmanā ca dṛṣṭe dharme sukhaṃ sparśaṃ viharaty avyavakīrṇaḥ pāpakair akuśalair dharmaiḥ. sāṃparāyikaṃ ca sukha-hetuṃ samādāya vartate. pareṣām api ca sukha-hetuṃ samādāya vartate. pareṣām api ca dṛṣṭa-dharma-saṃparāya-sukhāya pratipanno bhavati. tasmād iyam ihāmutra-sukhā kṣāṃtir ity ucyate.

3.2.4.9.清淨忍
云何菩薩清淨忍?當知此忍,略有十種。謂諸菩薩遇他所作不饒益事損惱違越,終不返報。亦不意憤。亦無怨嫌意樂相續。恒常現前欲作饒益,先後無異。非一益己,捨而不益。於有怨者,自往悔謝。終不令他生疲厭已,然後受謝;恐其疲厭,纔謝便受。於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慚愧。依於堪忍,於大師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依不損惱諸有情故,於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愛樂。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斷故,離欲界欲。由此十相,當知菩薩所修行忍清淨無垢。
[]云何菩薩清淨忍?當知此忍,略有十種不同。
1)謂諸菩薩遭遇到他人作一些不利益你的事情,就是損惱你,擾亂你,損害你,違越戒定慧,不順你的意思,傷害你。這位菩薩不會報復,你傷害我,我忍耐我不返報。
2)亦不意憤,我心裡面不憤怒,心裡還是很平靜的。
3)亦無怨嫌,心裡面雖然經過很久,心裡面不怨恨,不嫌恨這個人,對這個人還是平等的看待。意樂相續,不返報、不意憤、無怨嫌,這樣的心情相續下去。
4)恆常現前欲作饒益,不但那個人傷害你,你的心情不報復,還要常常的這種慈悲心會現前,想要作利益他的事情。先後無異,彼此間大家是萍水相逢,那時候我要作一點好的事情利益你。後來有傷害的事情,但是菩薩心情沒有改變,還照樣的作一些利益事情利益他,這是前後無異。菩薩不是說我就作一次利益你的事情,以後再不作,菩薩一直地保持利益他人心情。
5)於有怨者自往悔謝,如果菩薩一時的失掉正念,有觸惱任何人。前面是說眾生觸惱菩薩,現在這是說菩薩自己有什麼地方不對,觸惱別的人。對於那個人心裡不高興,那個人有怨,菩薩自己主動的到那向他懺悔,向他致歉。
6)終不令他生疲厭已然後受謝,若是別人觸惱菩薩,向菩薩道歉的時候,決對不會捉弄他一會兒,然後再接受他的道歉。恐怕你要折磨他,他心裡不高興。他一開始來道歉就接受,就解決這個問題。
7)於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慚愧,菩薩若是對那個人有對不住他的事情,向他道歉。但是那個人不堪忍你去道歉,菩薩怎麼辦呢?菩薩只好不去道歉,但是菩薩成就增上猛利的慚愧,我對不住他,還是有慚愧心的。成就很勇猛的很強大的慚愧忍,若是向他道歉,他堪忍能接受道歉,菩薩向他道歉的。
8)於大師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大師是指佛說,小師就是你的親教師。對於佛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就是特別誠懇的,很殊勝的恭敬心,對於佛有恭敬心。
9)依不損惱諸有情故,於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意。菩薩發菩提心的時候,要饒益一切眾生,發願要利益一切眾生的,所以不損惱有情。眾生在生死流轉,菩薩發猛利的哀愍心,愛樂一切眾生。
10)一切不忍行並助伴法皆得斷故,菩薩出家修學聖道,斷除貪瞋癡一切的煩惱,所以一切不忍的這些煩惱,都能夠息滅。並助伴法,並且幫助你不忍的這些苦惱眾生的這些事情,也都斷、息滅這些事情,就是這一切煩惱都斷掉。離欲界欲,菩薩修學聖道,若得色界定,欲界欲就沒有,欲界裡的所有煩惱都沒有。由這十種忍的相貌,是菩薩所修行忍清淨,沒有垢染。
a)當知此忍略有十種等者:謂不返報為一,亦不意憤為二,亦無怨嫌為三,恆作饒益為四,悔謝有怨為五,速受他謝為六,成就慚愧為七,成就愛敬為八,成就哀愍為九,離欲界欲為十。言助伴法者,謂恚、害尋伺應知,由說初靜慮地有尋有伺正能對治故。又復當知,此十清淨,決擇分中略攝為二。謂前九種,名思擇力清淨;其第十種,名修習力清淨。思擇力清淨復有四種。一、遠離罪生清淨,二、彼不現行清淨,三、無罪生清淨,四、遠離彼因緣清淨。一種、二種、三種、三種,如其次第。彼說一種,即此不返報他不饒益事,是名遠離罪生清淨。彼說二種,即此亦不意憤及無怨嫌意樂相續,是名彼不現行清淨。彼說三種,即此恆作饒益、自往謝他、速受他謝,是名無罪生清淨。復說三種,即此成就慚愧、愛敬、哀愍,是名遠離彼因緣清淨。
a1)謂不返報,這是第一忍。亦不意憤,這是第二。亦不怨嫌為三。恆作饒益為四。悔謝有怨這是第五,那個眾生對菩薩有怨恨,菩薩到他那道歉,這是第五種。速受他謝為六,很快的就接受他人的道歉,這是第六。成就慚愧這是第七種忍。成就愛敬為八,於大師所成就增上猛利愛敬,這是第八種。成就哀愍這是第九,對於眾生有哀愍心。離欲界欲,這是第十個忍。
a2)一切不忍並助伴法者,什麼意思?不忍,就是要去觸惱對方,你的目的就是要傷害他,誰是他的助伴呢?你心裡面有恚、有害的想法。恚,憤怒是嚴重,害比較輕微一點;有的地方說,害是嚴重,恚是輕微,解釋不一樣。恚、害,內心裡有這樣的想法,就幫助你去傷害對方,所以他是助伴。要怎麼來對治它呢?修不淨觀,能對治欲尋思。無恚尋思與無害尋思,來對治恚尋思、害尋思。若成功,從未到地定到初禪就成功。所以,得未到地定的時候,還是要修不淨觀的,未到地定的境界,是超過欲界定,但是沒有到色界定。為什麼沒有到色界定?就是還有欲,要修不淨觀把欲破出去,就到初禪,這個時候修四念住,很容易得聖道。所以說是由初靜慮有尋有伺正能對治欲界的三種尋思。
a3)又復當知這十種清淨,在抉擇分中略攝為二,把這十種合為二種。前九種是思擇力清淨,就是由內心的思惟觀察而得清淨。其第十種名修習力清淨,就是在禪定裡面得清淨。禪定裡說這個修是什麼意思?就是有堪能改變你的煩惱習氣,定有這樣力量,它能改變你的煩惱,前面聞思的智慧也能改變,但是力量不大。若是得禪定的時候,在禪定裡邊來改變自己的煩惱習氣比較容易。
a4)思擇力清淨,復有四種不同:一、遠離罪生淨,二、彼不現行清淨,三、無罪生清淨,四、遠離彼因緣清淨。一種,二種,三種,三種,如其次第,就是抉擇分的說法和這裡的次第是相同。彼說那一種即此的不返報,他不饒益事,你不還報,第一種就是遠離罪生清淨。彼說那二種是什麼?即此亦不意憤及無怨嫌意樂相續,是名彼不現行清淨。說彼說三種即此恆作饒益,自往謝他,速受他謝,是名無罪生清淨。復說三種,即此成就慚愧、愛敬、哀愍,是名遠離彼因緣清淨。加起來就是九種,加上後邊離欲界欲,就是修習力清淨,加起來就是十種。
tatra katamā bodhisattvasya viśuddhā kṣāṃtiḥ. sā daśa-vidhā draṣṭavyā. iha bodhisattvaḥ pareṣām aṃtikād apakāraṃ vighātaṃ vyatikramaṃ labhamānaḥ nāpi pratyapakāraṃ karoti. nāpi manasā kupyati. nāpi pratyarthikāśayaṃ vahati. upakārābhimukhyo bhavati yathā pūrvaṃ tathā paścān nopakāra-kriyayāpakartāram upekṣate. apakāriṣu ca svayam eva saṃjñaptim anuprayacchati na ca khedayitvā pareṣām aṃtikāt saṃjñaptiṃ pratigṛhṇāti khedito bhavatv iti. etam eva pratyayaṃ kṛtvā akṣāṃtim ārabhya tīvreṇa hrī-vyapatrāpyeṇa samanvāgato bhavati. kṣāṃtim ārabhya tīvreṇa śāstari prema-gauraveṇa samanvāgato bhavati. sattvāviheṭhanatām ārabhya tīvreṇa sattveṣu karuṇāśayena samanvāgato bhavati. sarveṇa vā sarvam akṣāṃti-dharma-sahāyaṃ prahāya kāma-vītarāgo bhavati. ebhir daśabhir ākārair bodhisattvasya kṣāṃtir viśuddhā veditavyā nirmalā.

當知此中初自性忍,廣說乃至後清淨忍,如是能生廣博無量大菩提果。忍為依止,是諸菩薩能圓滿忍波羅蜜多,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當知此中初自性忍,一切、難、一切門、善士,廣說乃至最後的清淨忍,如是能生廣博無量大菩提果。若能這樣的學習這九種忍,能夠引生廣博大菩提果。無上菩提是廣博的、是無量的,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叫作廣博。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叫無量。學習這九種忍,能生廣博無量大菩提果,這個什麼道理呢?就是忍為依止,這九種忍能為無上大菩提果的依止處,依止處是什麼意思?比如說造房子地基,地基是個依止,依地基為依止,可以建立一個房子。你得無上菩提,要有忍作依止,在忍上建立無上菩提。所以這九種忍,如是能生廣博無量大菩提果。菩薩要能圓滿忍波羅蜜多的時候,能夠圓滿修學忍達到圓滿的程度,就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a)廣博無量大菩提果者:謂得大菩提果能於無邊世界作佛事故。
ity etāṃ svabhāva-kṣāṃty-ādikāṃ viśuddha-kṣāṃti-paryavasānāṃ kṣāṃtiṃ vipulām apramāṇāṃ mahābodhiphalodayāṃ niśritya bodhisattvo '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dāre yoga-sthāne ekāda śamaṃ kṣāṃti-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