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臉部的毛病

參考:臉部的毛病--作者:張步桃
青春痘、各種斑、臉蒼白無血色、皺紋、毛細孔粗大、臉部不自主抽搐
http://relativehumanity.tieus.com/web/cm/zhangbutao/beauty/B5.htm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口鼻的疾病

參考:口鼻的疾病--作者:張步桃
鼻頭粉剌、酒糟鼻、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唇白、唇紅絳、唇黑、口腔炎、口角炎、齒不白、口臭、牙齦炎
http://relativehumanity.tieus.com/web/cm/zhangbutao/beauty/B3.htm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菩薩地-第三持隨法瑜伽處-4.行品

4.行品
4.1.略舉四行
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菩薩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
[]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這樣說勝解行地包括外凡、內凡都在內,不單是指內凡說的。從勝解行地開始發菩提心、修學聖道,乃至到最後到究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當知略有四種菩薩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蜜多行,波羅密多,這是一種修行。二者是菩提分法行,三十七菩提分法。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一共這四種。
adhimukti-caryā-bhūmim upādāya sarvāsu bodhisattva- bhūmiṣu bodhisattvānāṃ samāsataḥ catasraś caryā veditavyāḥ. katamāś catasraḥ. pāramitā-caryā bodhi-pakṣya- caryā abhijñā-caryā sattva-paripāka-caryā ca.

4.1.1.別辨四行
4.1.1.1.波羅密多行
前說六種波羅密多,及方便善巧波羅密多、願波羅密多、力波羅密多、智波羅密多,如是十種波羅密多,總名波羅密多行。
[]1)前面文說六波羅密多,及方便善巧波羅密多,這是第七個。願波羅密多是第八。力波羅密多是第九。智波羅密多是第十。如是十種波羅密多,總名波羅密多行,這樣的法門,就是十波羅密多,這是第一種修行。
tatra ṣaṭ ca pūrva-nirdiṣṭāḥ pāramitā upāya-kauśala-pāramitā ca praṇidhāna-pāramitā ca bala-pāramitā ca jñāna-pāramitā ca itīmā daśa pāramitā abhisamasya pāramitā-caryety ucyate.

如前所說十二行相方便善巧,當知說名方便善巧波羅密多。
[]2)如前所說十二行相方便善巧,當知說名方便善巧波羅密多。
a)如前所說十二行相方便善巧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說應知。
a1)如前〈菩提分品〉中說應知,云何菩薩方便善巧?當知略說,有十二種,這十二種分兩類,第一類是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方便善巧。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也有六種。加起來就是十二種。
a2)怎麼叫做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
一者、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對眾生的苦惱發出悲心,不能棄捨一切眾生。這是第一個方便善巧。
二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對一切有為法,你要認識它,這是智慧。前面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這是悲心。於一切行如實遍知,這是智慧。一個悲、一個智。
三者、菩薩恒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對佛的無上菩提,佛的無上菩提就是佛的妙智慧,對佛的妙智慧深心欣樂,就是非常的誠懇,希望我也能成就,這就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這件事主要就是在內心裡面能夠現行,內心裡面你要有這樣的作意。作意,作是生起的意思,就是把這個心生起來。就是你自己主動的發起這一念清淨心,然後發起這一念歡喜、愛樂、希望成就無上菩提的這個願,把它發動起來。
四者、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眾生很苦,我能度化眾生;我若棄捨眾生,我不度化眾生,我心裡不忍。
五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為依止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對於這一切有為法如實遍知,這些都是如幻如化,是畢盡空的,所以你在這裡流轉生死,心裡不受染污。若是我們不能如實遍知這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畢盡空的,在生死流轉,為生死所染污。
六者、菩薩欣樂佛智為依止故,熾然精進,因為想要得無上菩提,只有願不行,還要有實際的行動,勇猛精進的修學聖道。這是自己修證一切佛法的六種方便善巧。
a3)還有依外成熟一切眾生的六種方便善巧。
一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小小的修點善法,就能得很大的功德。如小小的布施給狗,這不是什麼殊勝的事情,但是迴向無上菩提,就是能得很多很多的滿意的果報。
二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指什麼說的?受八關齋戒有什麼難事呢?將來得的果報就超過釋提桓因。
三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惱。
四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處中有情令其趣入,處中有情,他也不謗毀,但是也不相信,對這樣的眾生你能勸導他,叫他相信佛法。
五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趣入者,已經相信佛法的人令其成熟,使令他善根要成熟。
六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成熟的有情,令他得解脫。
tatra dvādaśākāra-pūrva-nirdiṣṭam upāya-kauśalyam upāya-kauśala-pāramitā.

如前所說五種大願,當知名願波羅密多。
[]3)如前面說的五種大願,就是願波羅密多。
a)如前所說五種大願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說應知。
a1)這五種大願,第一個是發心願,第二受生願,第三所行願,第四是正願,第五是大願。大願裡有十種。
paṃca pūrva-nirdiṣṭāni praṇidhānāni praṇidhāna-pāramitā.

所有十力加行清淨,當知名力波羅密多。
[]4)這個十力,就是佛的十種智力,這是叫做力波羅密多。
a)所有十力加行清淨者:〈力種性品〉說:菩薩於是內明所顯正因果相,如實知已,精進修習令處非處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又說:菩薩於是內明所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其自業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又說:菩薩或由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無倒教授,能令所餘八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此應準知。
a1)〈力種性品〉說:菩薩於是內明所顯正因果相,內明就是佛法是內,佛法裡面的道理,所顯示的正因果相,就是如法的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實知已,你真實的明白正因果相。你精進的修學止觀,修四念處,或者修四尋思、四如實智,你能精進的這麼修習,就是處非處的智力,就是因果的智力、種性,你的智慧就是由淺而深,逐漸逐漸的清淨,漸得增長。
a2)又說:菩薩於是內明所顯已作不失,這是業智力。內明就是佛法中所說的,就是已作不失,你已經這樣作,這個業力就成就,它不失掉。未作不得,你沒有作,你不會得果報的;若作,它就能得果報。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其自業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
a3)又說:菩薩或由從他得正教授,從別的人那裡得到正教授的智慧。或者你布施別人的正教授。能令所餘八種力種性,一共十力,前面說兩種,還有八種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此應準知。
daśa-bala-prayoga-viśuddhir bala-pāramitā.

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今於此中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淨妙慧,當知名慧波羅密多。能取世俗有分別轉清淨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如是名為二種差別。
[]5)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
1-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都包括在內。如實安立,如其真實的相貌,如其真實的體性,假借名言把它安立出來,也就是假借名言把它表示出來。你能通達這件事,誰能通達這件事呢?就是清淨妙智,能通達一切法如實安立的假名字,都是假名安立。能這樣通達的妙智,當知名智波羅密多。就是通達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的,那個通達者,就叫做智波羅密多。
2-現在在智波羅密多裏還有一點差別的,有什麼差別呢?能取勝義,取當緣,或者是能夠證悟;能夠證悟勝義無分別轉的智慧,那個清淨妙慧叫做慧波羅密多。勝義是所緣境,慧波羅密多是能緣,但是這裡緣的智慧有二種,一種是無分別,一種是有分別。轉,就是分別,就是動。分別就是轉,所以叫做分別轉。
3-現在無分別轉,它沒有分別,不動,智慧在那裡寂靜住,不活動,就是清淨妙慧,當知名慧波羅密多。
4-初開始修止觀的時候,修止的時候是無分別,修觀的時候是有分別。有分別是智慧,無分別是止,止裡邊有心,但是沒有慧。修觀的時候,有心也有慧,但是觀裡邊沒有止。初開始是這樣子,但是逐漸的修,到最後止觀雙運的時候,止裡頭有智慧,慧裡面也有止。所以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在表面上看,有時候止的時候得無生法忍,有的時候是觀的時候得無生法忍。
5-有分別的時候是智慧,分別一切法是緣起的,這是世俗諦的智慧。一切緣起法是畢竟空的,離一切名相的,這樣觀第一義諦,可以這樣觀,第一義諦也是有分別,就是勝義諦也有分別,世俗諦也有分別。等到逐漸進步的時候,就是觀勝義諦是無分別的,因為沒有名字,沒有辦法分別。這樣時間久了,止和觀是不二相,止裏有觀,觀裏有止。所以到這個時候,無分別是智慧,我們原來修止觀時,無分別是止,不是智慧,到這時候無分別是智慧,所以今於此中,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淨妙慧,就叫做慧波羅密多。            
6-能夠緣世俗諦的智慧是有分別的,也是清淨妙智,也沒有煩惱的染污,當知名智波羅密多。這樣說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智慧分這麼二類,一個是屬於自性,一個是簡差別。有二種智慧,在名字上的安立,一個叫慧波羅密多,一個叫智波羅密多。六波羅密多,最後的般若波羅蜜叫做慧波羅密多,智波羅密多就是第十波羅密多,二個都是智慧,但是一個是根本智,一個後得智,還是有點差別。
a)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者:〈功德品〉說: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非餘一切若天、若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唯除聞已。何等為四?一者、法施設建立,二者、諦施設建立,三者、理施設建立,四者、乘施設建立。此說於一切法如實安立,如彼應釋。
a1)〈功德品〉說: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施設就是安立種種名字,用種種名字來建立一切法。是誰有智慧、有能力做這件事呢?唯有如來及諸菩薩才有這種能力,才能施設種種名字,建立一切法的。
a2)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不是天、人、沙門、婆羅門有這種智慧,有這種能力的,他們不能建立。因為流轉生死的人,沒有這種智慧,當然在生死的境界上,他們也會有一些虛妄分別的力量。但是天、人、沙門、婆羅門若是聽佛說法以後,他們也會說出來,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那是聽佛說的。
a3)何等為四?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四種是:
一者、法施設建立,就是十二部經,長行、重頌、並授記,一共有十二種,這就是佛為我們說法,有這十二種安立。
二者、諦施設建立,在那裡的文一、二、三、四、五,一直到第十,叫做一諦、二諦、三諦、四諦、五諦、六諦、乃至第十諦,主要是苦集滅道四諦,叫諦施設建立。法施設建立是總說的;諦施設建立是別說,它不能超越法之外的,這是第二種諦施設建立。因為法施設建立太廣,若是諦施設建立,就是其中的一種要義,告訴你生死的流轉就是苦、集;清淨法的緣起,就是滅、道,出世間的緣起。
三者、理施設建立,就是四種道理: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觀待道理,也就是緣起法,所生法要待因緣才能現起,當然也包括四諦。作用道理,這樣的安立有什麼作用呢?能覺悟迷惑的眾生,叫他發道心、發菩提心,可以得聖道,有這個作用。證成道理,你這樣解釋,這樣安立,要有佛菩薩的法語作證才可以。法爾道理,就是自然是這樣子。這四種道理,叫做理施設建立。
四者、乘施設建立,乘就是能夠運轉,從甲地運你到乙地去,從苦惱的地方運你到安樂的地方去,就是乘義。有聲聞人的法門,有辟支佛的法門,有佛的法門,有三種法門,這三種法門是不一樣,但是都有乘的作用。修人天的善法,也稱之為人天乘,但是它不能運你到涅槃那裡,還是在生死裏流轉,不能出離生死,所以乘義是不具足的。此說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應該這麼樣了解。
sarva-dharmeṣu yathāvad-vyavasthāna-jñānaṃ jñāna-pāramitā. tatra paramārtha-grahaṇa-pravṛttā prajña prajñā-pāramitā. saṃvṛti-grahaṇa-pravṛttā punaḥ jñāna-pāramitā. ity ayam anayor viśeṣaḥ.

復有異門,謂無量智,當知說名方便善巧波羅密多。希求後後智殊勝性,當知名願波羅蜜多。一切魔怨不壞道性,當知名力波羅蜜多。如實覺了所知境性,當知名智波羅蜜多。
[]6)又有不同的意思,不同的門,可以從這個門理解,什麼不同呢?
1-謂無量智,方便善巧就是指智慧說的,這智慧是屬於後得智,後得智的智慧非常的廣大,沒有邊際的,無量無邊的智慧,就是方便善巧波羅密多。
a)謂無量智者:此說五種無量應知,由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此五無量,如〈功德品〉別釋其相。
a1)這裡說的無量智就是五種無量,就是器世界無量,有情世界無量,法界無量,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山河大地,法是很多的。所調伏界無量,能夠接受佛法的調伏,能夠相信佛法的眾生也是很多。第五個無量是調伏方便界無量,就是佛法,佛法能調伏一切眾生。無量智在這一方面都表示出來佛的智慧是無量無邊的,也就是方便善巧無量無邊。由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此五無量,如〈功德品〉別釋其相。
2-希求後後智殊勝性,來到佛法裏的人,希望智慧逐漸能夠增長。可是過了一個時期還不滿足,還希求再增長,將來還要再進步,後後的智慧愈來愈殊勝,這樣的願望就叫做願波羅密多。智慧的成就並不是一下子就具足,要逐漸的逐漸的才能圓滿。
3-一切魔怨不壞道性,佛教徒在佛法裏不斷的用功,自利利他。做好事時,還有人破壞,就是魔王,魔王就是怨,是佛法的怨家。他來破壞你,但是不壞道性,你的道力特別強,他不能破壞你,就叫做力,就是道力。清淨的戒定慧的力量特別的堅強,這些魔怨不能破壞,就叫做力波羅密多。
4-如實覺了所知境性,如其真實的通達無礙,就叫做智波羅密多。如實覺了,包括勝義諦和世俗諦。
aparaḥ paryāyaḥ. apramāṇa-jñānatā upāya-kauśala-pāramitā. uttarottara-jñāna-vaiśeṣikatā-prārthanā praṇidhāna-pāramitā. sarva-Mārair mārgānācchedyatā bala-pāramitā. yathāvaj-jñeyāvabodhatā jñāna-pāramitā.

4.1.1.2.菩提分法行
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四種尋思、四如實智,皆如前說,總名菩薩菩提分法行。
[]1)什麼叫做菩提分法呢?四念住等所有一切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在〈聲聞地〉有解釋過,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加起來一共是有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菩提,三種菩提,聲聞菩提、辟支佛菩提、佛菩提。分,是因,菩提之因;菩提是果,三十七種是因,是菩提之因。按照這個修學就叫做行,行就是乘的意思,就是從凡夫地逐漸逐漸的到聖人那裡。三十七道品是通於三乘。 
2)四種尋思、四如實智,唯獨大乘佛法裏所修的聖道,在〈真實義品〉也說過。三十七道品,四種尋思,四如實智,都如前文解釋過,這裡不再解釋,總起來都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修學聖道的法門。
3)前面說六波羅密,這裡說菩提分法,菩薩都是應該這樣學習。但是六波羅密範圍應該是寬一點,實質上又不見得是寬。譬如說,沒有發菩提心的人也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但是那不是聖道。沒有發菩提心,修六波羅密,修三十七道品,都不是佛法。若是發無上菩提心,就是有願,願得涅槃,願得無上菩提,有了願以後,修六波羅密也好,修三十七道品也好,這是聖道,就是以願來決定是不是聖道。
4)四種尋思,四如實智,用這樣的法門來修學的時候,應該有奢摩他、也有毗缽舍那,這樣修行時,就是勝解行地,就是由外凡位到內凡位。如果修六波羅密的話,只要相信佛法,發無上菩提心,也可以布施,也可以持戒,就是在外凡位也是可以,它是通於外凡位的。若是已經到內凡位,有奢摩他、毗缽舍那,也可以修學六波羅密。若得無生法忍以後,還可以修六波羅密,所以六波羅密範圍好像廣一點。初發菩提心的外凡位、內凡位,入聖位都可以這麼修。若說三十七道品就有限制,就是要修止觀。就是由外凡位開始到內凡,它似乎是位次稍高一點,小乘是這樣,大乘也是這樣子。
smṛty-upasthānāny upādāya sarve saptatriṃśad bodhi-pakṣyā dharmāḥ catasraś ca paryeṣaṇāḥ catvāri ca yathā-bhūta-parijñānāni yathā-pūrva-nirdiṣṭāny abhisamasya bodhisattvānāṃ bodhi-pakṣya-caryety ucyate.

4.1.1.3.神通行
如前所說〈威力品〉中,菩薩所有六種神通,是名神通行。
[]1)什麼叫做神通行?如前文〈威力品〉說的,菩薩所有的六種神通,就叫做神通行。神是不可思議,通就是不障礙,這些事情在凡夫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事,就是不可思議這件事。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這些事不可思議,你心裡想什麼我都知道,怎麼回事?不可思議。
2)這也就是修四種尋思,修四如實智,修三十七道品有成就。漏盡通,一定是入聖位以後的境界。若是在凡位的時候,有的人定的善根強,還沒有入聖道,他就得四禪八定。在四禪八定裏面修神通,然後才得神通。這個時候還沒得聖道,還是凡夫,但是他就有前五通,五種神通都有,若入聖道以後,就有漏盡通,是名神通行。
yathā-saṃvarṇitāś ca ṣaḍ abhijñāḥ prabhāva-paṭale bodhisattvānām abhijāñ-caryety ucyate.

4.1.1.4.成熟有情行
如前所說二種無量。一、所調伏界無量。二、調伏方便界無量。及成熟品中所說一切成熟有情,總名菩薩成熟有情行。如是四種菩薩妙行,當知普攝一切菩薩所行善行。
[]1)如前所說二種無量。一、所調伏界無量,佛教徒接受佛法的調伏,這樣的佛教徒是很多的。二、調伏方便界無量,調伏要有方便,方便就是法門,調伏眾生的煩惱有很多的法門,法門是很多,所以叫調伏方便界無量。
2)及〈成熟品〉中說有多少種的成熟,加起來就叫成熟有情行。修三十七道品,修四尋思,四如實智,這是通於自利,自己用功修行。修行成功的時候,有六種神通,然後可以成熟一切眾生,眾生有各式各樣的差別,這在〈出離品〉、〈成熟品〉都有說。
3)一共加起來有四種菩薩的妙行,應該知道這四種妙行,普遍的賅攝一切菩薩所行的善行,聖道之行都包括在內。
dvau ca pūrva-nirdiṣṭāv aprameyau vineyāprameyaś ca vinayopāyāprameyaś ca sarva-sattva-paripāko yathā-nirdiṣṭaḥ sattva-paripāka-paṭale bodhisattvasyābhisamasya sattva-paripāka-caryety ucyate. ābhiś catasṛbhiḥ bodhisattva-caryābhiḥ sarva-bodhisattva-caryā-saṃgraho veditavyaḥ.

4.1.2.廣明施等
4.1.2.1.釋其度名
應知此中施等十法,經三大劫阿僧企耶,長時修習乃圓證故;自性清淨體殊勝故;過餘一切世間聲聞獨覺善根,攝受最勝菩提果故;如是十法最極長時乃能圓證,自性最極清淨殊勝,能得最極菩提妙果;是故說名波羅密多。
[]1)應該知道這裡說的十種波羅密,第一是施波羅密,第二戒波羅密,一共有十波羅密的法門。
2)這十種法門經過三個大阿僧祇劫,三大無數劫,三大無數劫的時間很長,所以說是長時的修習十波羅密,到最後三大阿僧祇劫圓滿的時候,才能圓滿的證得這十波羅密的功德。
3)證得的時候,十波羅密的體性都是清淨的,和凡夫的時候修學十波羅密,雖然肯發心已經很難得,但是因為執著心還在,功德都不清淨。但是三大阿僧祇劫圓滿的時候,十波羅密多的體性都是清淨的,沒有煩惱障的污染,沒有所知障的污染,那時清淨的體性是特別殊勝的。
a)自性清淨體殊勝者:前說菩薩次第圓滿六波羅密多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於彼一一波羅密多別釋自性,應知彼體清淨殊勝。
a1)十種波羅密多,次第圓滿,初阿僧祇劫、第二阿僧祇劫、第三阿僧祇劫,次第功德圓滿已,就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一一波羅密多的體性都是不一樣,戒波羅密多,施波羅密多體性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別釋自性。總而言之,因為六波羅密多裏都與般若波羅密多相應,也就是與第一義相應,所以是體性殊勝,體性清淨。
4)超過一切世間聲聞獨覺善根,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超過其餘一切世間,其餘一切世間是什麼呢?有漏的善法不如佛菩提,就是聲聞獨覺成就的善根也是超過,佛的無上菩提超過一切世間,超過一切聲聞、超過一切獨覺的善根。
5)攝受最勝菩提果故,攝受就是成就,成就最殊勝的無上菩提的果報。無上菩提果特別殊勝,不是一下子就成就的,所以如是十法最極長時,就是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圓滿的成就。成就的十種功德的自性都是特別清淨,特別殊勝,能得最極菩提妙果。所以叫做到彼岸。這是解釋度的名稱。
tatrāsaṃkhyeya-traya-dīrgha-kāla-samudāgamāt svabhāva-viśuddhi-viśeṣāt tad- anyebhyaḥ sarva-laukika-śrāvaka-pratyekabuddha-kuśala-mūlebhyaḥ parama-bodhi-phala-parigrahāc caite daśa dānādayo dharmāḥ parameṇa kālena samudāgatāḥ paramayā svabhāva-viśuddhyā viśuddhāḥ paramaṃ ca phalam anuprayacchanti. iti tasmāt pāramitā ity ucyaṃte.

4.1.2.2.顯建立義
應知如是波羅密多,由三因緣,次第建立。何等為三?一、由對治故。二、由生起故。三、由異熟果故。
[]1)顯建立義,顯示建立六波羅密多的所以、原因。應知如是波羅密多,由三個理由,按照次第建立起來的。何等為三?第一個理由是由對治而建立,第二個由生起,第三由異熟果故,由這三個理由建立的。
tribhiś ca kāraṇaiḥ pāramitānām anukrama-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ṃ. katamais tribhiḥ. pratipakṣataḥ utpattito vipāka-phalataś ca.

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對治故,次第建立?謂慳惡行,於諸有情怨恨逼惱、懈怠、散亂、闇鈍、愚癡,如是六法能障菩提;施等六法能為對治;如其所應,建立六種波羅密多。當知所餘波羅蜜多即此所攝。如是名為由對治故次第建立。
[]1.1)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對治故,次第建立?
1-謂慳惡行,慳吝,惡行是殺盜淫妄這些罪過的事情,這個人對其他人心裡面有恨,要逼惱其他的人,不肯修學善法,第五個是散亂,第六個是闇鈍、愚癡。這六種事情是能障礙得聖道的,障礙你不能得三乘菩提。
2-如果能學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法,就能消除前面六種過失,消滅它。如是所應,建立六種波羅密多。這是一個所治,一個能治,建立這六種波羅密多。由對治而建立六種波羅密多,這是第一個理由。
3-所餘就是後面的四波羅密多,方便善巧波羅密多,願波羅密多,力波羅密多,智波羅密多,也都攝屬在這六波羅密多裏。修布施波羅密多也要有方便,要有方便善巧的智慧。要有願,為什麼修布施波羅密多?願得無上菩提。要有力量,不然的話施波羅密多做不來,因為也會有一些障礙,你能排除障礙,能夠修布施波羅密多。要有智。前六波羅密多,每一波羅密多,都需要這四種波羅密多的幫助。
4-如是名為由對治故次第建立。
tatra mātsaryaṃ duścaritaṃ sattveṣu vairopīdanatā kausīdyaṃ vikṣepo manda-momūhatā ca. amī ṣaḍ dharmā bodher āvaraṇa-sthānīyāḥ. eṣāṃ ṣaṇṇāṃ dharmāṇṃ pratipakṣeṇa ṣaṭ pāramitā yathā-yogaṃ veditavyāḥ. tad-anyāś ca pāramitā ābhir eva saṃgṛhītāḥ. evaṃ pratipakṣato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生起故,次第建立?謂諸菩薩先於財位無所顧戀棄家諸欲,受淨尸羅。敬重戒故;能忍他惱,不惱於他。受持淨戒修習忍已;戒淨無動,無間無斷,於諸善品勤修加行。如是修習勤精進故;離諸放逸,能觸妙善,心一境性。心得定故;如實了知,觀見一切所知境界。當知是名由生起故次第建立。
[]1.2)怎麼叫做波羅密多由生起的因緣故,而建立六波羅密多呢?
1-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初開始要對財富的境界無所顧戀,不愛著。他是大富貴的境界,有很多的財富,但是他不愛著這件事,他才能夠生起布施波羅密多。
2-第二是棄家諸欲,棄捨家,家是一個欲的地方,有很多的欲要棄捨,然後才能有戒波羅密多。肯棄家棄諸欲,才能秉受清淨的戒法。對於戒非常的尊重、恭敬,這時候才能有戒波羅密多,這是戒波羅密多生起的因緣。
3-還需要能忍受,能容忍別人的惱亂,別人來惱亂你時,心裡面安閑,而不忿怒。你不去惱亂別人,別人來觸惱你,你能忍受,這就是忍波羅密多。受持清淨戒法的時候,同時也要修學忍波羅密,這樣戒就能保持清淨,就不會破戒,無動就是不破戒。如果受戒也能持戒清淨,若不修習忍波羅密,戒很難清淨。
4-受律儀戒以後,自己還不間斷,修學善法;有因緣來障礙,就不學習善法,叫做斷。間是自己,斷是另外有障礙因緣。就是自己也不會自動的懈怠,不修學善法,有因緣障礙的時候,也不會間斷修學善法,是無間無斷。於諸善品,是修止觀。勤修加行,不懈怠一直努力,加行就是努力修行的意思。
5-這樣修習止觀勤精進故,不放逸的話,能觸妙善,就能接觸到四禪八定,四禪八定的境界是離開欲界的污染,所以叫做妙善。心一境性,心能專注一境而不散亂。什麼叫做心一境性?就是心得定,就是在所緣境裏心裡面不散亂,專一的念所緣境,這樣可以得定。
6-心得定,就是禪波羅密現前。如實了知,是要經過經、律、論的學習,成就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然後你的心在禪定裡才能如實了知。什麼叫作如實了知?觀見一切所知境界,就是真實地、看清楚一切的所知境界。這樣從經論上學習來的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在禪定裡面對一切法相看得清楚,這是苦、空、無常、無我,這是畢究空寂的,這是假名安立,沒有真實相,會知道清楚,就能得聖道。所以如實了知,觀見一切所知境界,這就是般若波羅密,可以生起。
7-這一段文所說的道理,就應該知道,由六波羅密生起的因緣,才能建立六波羅密。
katham utpattitaḥ. iha ādita eva bhoga-nirapekṣo bodhisattvaḥ tyaktvā āgārikāṅ kāmāṃ cchīla-samādānaṃ karoti. śīla-gauravāc ca para-viheṭhāṃ kṣamate. no tu paraṃ viheṭhayati. samādānataś ca kṣāṃtitaś ca viśuddhi-śīlo niścalena nirantareṇa kuśala-paiṣa-prayogeṇa prayujyate. sa tathā vīryeṇāpramattaḥ spṛśati kuśalāṃ cittasyaikāgratāṃ. sa tathā samāhita-citto yathā-bhūtaṃ jñeyaṃ jānāti dṛśyaṃ paśyati. evam eṣām anukrameṇotpattito vyavasthānaṃ veditavaṃ.

云何如是波羅蜜多由異熟果次第建立?謂諸菩薩於現法中,精勤修學施等善法;由是因緣,於當來世獲得種種外妙珍財無不圓滿,當知是施波羅密多因力所作。
[]1.3)云何如是波羅密多由異熟果次第建立?由異熟果,次第建立、成就六波羅密多。
1-謂諸菩薩於現法中,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這個生命不懈怠,精勤地修學施等善法,各式各樣的善法。由於你現在有慈悲心,能夠救護他人的困難,於當來世就得到福業所得果,種種外邊的、妙的、很好的珍財無不圓滿,就是衣服、飲食這些東西。當知是施波羅密多因力所作,現在也可能還要動作一點,就會有如意的財富出現。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前一生的施波羅密多的因力所造作,前生有施波羅密多的關係,這是由外事圓滿說。
kathaṃ phala-vipākataḥ. iha bodhisattvasya dṛṣṭe dharme etāṃ dānādīn kuśalān dharmāṃ samādāya vartamānasya tan-nidānam āyatyāṃ bāhyataś ca bhoga-saṃpat-pratilaṃbho bhavati dāna-kṛtaḥ.

獲得內五自體圓滿,是餘戒等波羅密多因力所作。云何內五自體圓滿?謂善趣攝若天若人,於餘有情壽等殊勝;當知是名第一圓滿。若有俱生於善加行常無厭倦,堪忍他惱,不樂惱他;當知是名第二圓滿。若有俱生普於一切所作事業、堅固勇猛;當知是名第三圓滿。若有俱生性薄塵穢,於其自心能自在轉,心有堪能於一切義速證通慧;當知是名第四圓滿。若有俱生於一切義,其慧廣大聰敏捷利;當知是名第五圓滿。應知是名由異熟果,如是六種波羅密多次第建立。
[]2-不但是得到種種外妙珍財無不圓滿,同時還獲得內五種自體的圓滿,這是餘戒等波羅密多因力所作。什麼是內五自體圓滿呢?
2.1-不是到三惡道,是在好的、令你滿意的地方,或者是到天上,或者是在人間。和其他的有情對比的話,比別人壽命長,能超過其他人的壽命,當知是名第一圓滿。壽,就是不殺生,對別人有慈悲心、有愛心,不殺害別人,這就是戒。
2.2-若有俱生,就是與生俱來的,不是別人教我的,生來就歡喜這樣。對於善法的努力,努力地做這種善事,不怕辛苦,不厭煩這件事,我歡喜作這件事。於善加行常無厭倦,這就是等流果,前一生歡喜作這件事,今生也歡喜。堪忍他惱,不樂惱他,堪者能也,能容忍他人的惱亂,而自己不歡喜惱亂別人。別人惱亂我,我不在乎,而我不願意惱亂別人,這是第二種圓滿。第二種圓滿是內心的事情,前面第一種是約外事圓滿,就是得很多的財富,住的房子很好,穿的衣服很好,這些事情。
2.3-性勇相應,性就是你的性格,也就是你的心。若有俱生,就是生來。普於一切所作事業,做什麼事情堅固勇猛,心情就是很固定,有什麼困難,他不怕,當知是名第三圓滿,這是精進波羅蜜多的等流果。
2.4-若有俱生,就是生來的,他的心性薄塵穢,塵穢染污的事情薄,心裡面的這些欲事很少。沒有這些欲的事情,他心裡面也很自在,這是禪波羅蜜容易現前。若是這樣的人靜坐,很容易就得定,這是前一生的栽培。他心裡面還有一種堪能,有一種能力,什麼呢?於一切義,就是一切佛法的這些甚深的道理。速證通慧,他若是學習的時候,很容易就成就通達無礙的智慧,而不會很難的,當知是名第四種圓滿。
2.5-心有堪能於一切義速證通慧,屬於禪,有禪的時候,同時也容易開發智慧。若有俱生於一切義,其慧廣大聰敏捷利,這是屬於般若,就是與生俱來,對於一切的道理,他的智慧廣大,聰敏捷利,還是不遲鈍,當知是名第五圓滿。有的人因為前生對禪有熏習過,今生他的欲就輕,也容易開發智慧,有的人前生並沒有學習禪,但是學習過智慧,所以今生就是於一切義其慧廣大聰敏捷利。
3-應知是名由異熟果,這裡面說的實在是等流果,但是等流果也一定有異熟果。異熟果是指什麼說呢?就是你這一念心,主要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種子的現行,就是等流果,所以應知是名由異熟果。異熟果就是這一念心,心是王,其他的定和慧都是心所法,以心為主說心是王,心王是固定,但是心所法不決定,心所法就是前生的熏習有各式各樣的差別。如是六種波羅密多次第建立,這是有三種,一種是對治、一種是生起、一種是約異熟果,由三種原因建立六波羅蜜多。
ādhyātmikaś ca paṃcākāra ātma-bhāva-saṃpat-pratilaṃbho bhavati tad-anya-śīlādi-pāramitā-kṛtaḥ. paṃcākārā ātma-bhāva-saṃpat katamā. sugati-paryāpanno divya-mānuṣyakaḥ tad-anya-sattvāyur-ādi-viśeṣavān. iyaṃ prathamā saṃpat. sahajā kuśala-prayoge akhedatā para-vyatikrama-sahiṣṇutā ca paropatāpāpriyatā. iyaṃ dvitīyā saṃpat. sahajā sarvāraṃbheṣu dṛḍha-vyavasāyatā. iyaṃ tṛtīyā saṃpat. sahajā ca manda-rajaskasya sva-citta-vaśitā citta-karmaṇyatā sarvārtheṣu kṣiprābhijñatāyai. iyaṃ caturthī saṃpat. sahajaṃ ca mati-vaipulyaṃ pāṇḍityaṃ vicakṣaṇatā ca sarvārtheṣv iyaṃ paṃcamī. itīdaṃ phala-vipāka-kṛtam anyad anukrama-vyavasthānaṃ ṣaṇṇāṃ pāramitānāṃ veditavyaṃ.

由前四種波羅密多資糧、自性、眷屬、守護,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戒學。由其靜慮波羅密多,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心學;由其般若波羅密多,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慧學。過此三上,更無菩薩學道可得;是故此三,普攝一切菩薩學道。由此建立波羅密多,唯有六種。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2)由前四種波羅密多,
1-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四種波羅密多,布施波羅密多是屬於資糧、戒波羅密多屬於自性、忍波羅密多是眷屬、精進波羅密多是守護。自性以戒為主,所以戒是自性,想要持戒,要以施波羅密多為資糧,才能夠持戒,持戒也容易一點。忍波羅密多是戒波羅密多的眷屬,由忍才能夠持戒清淨。精進波羅密多就是守護你的戒,使令它能夠清淨。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戒學,這四種波羅密多和合起來,能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戒學,如果你有所缺,戒波羅密多不容易圓滿。
a)資糧自性眷屬守護者:謂施波羅密多是戒資糧。戒波羅密多是戒自性。忍波羅密多是戒眷屬。精進波羅密多是戒守護。如是次第圓滿戒學應知。
2-前四波羅密多能令戒學圓滿,由其靜慮波羅密多,能努力地、多多地靜坐,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心學,定就會成就。由其般若波羅密多,當知圓滿修諸菩薩增上慧學,先要成就戒的時候,然後修學靜慮波羅密多,也會圓滿地成就,戒成就、靜慮也成就,然後般若波羅密多也就圓滿成就。所以這一段文是別配三學,六波羅密多,主要的大意是戒、定、慧三學。
3-過此三種增上學,更無菩薩學道可得,主要的就是這三學。所以這三種增上學是普攝一切菩薩所學的聖道。由此建立波羅密多,唯有六種,所以就建立六種,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這六種就是成就戒定慧。
tatra catasṛbhiḥ pāramitābhiḥ saha saṃbhāreṇa svabhāvena parivāreṇa rakṣayā ca paripūrṇā bodhisattvānām adhiśīlaṃ-śikṣā veditavyā. dhyāna-pāramitayā adhicittaṃ-śikṣā. prajñā-pāramitayā adhiprajñaṃ-śikṣā. na ca bodhisattvasyottari śikṣa-mārga upalabhyate. tribhiḥ ataḥ sarva-bodhisattva-śikṣā-mārga-saṃgrahāt ṣaḍ eva pāramitā vyavasthāpitā.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4.2.四種所應作事
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所應作事,由此普攝一切所作。何等為四?一者、為證菩提修諸善行;二者、由此為先達真實義;三者、圓證威力;四者、成熟有情。如是四種菩薩所作,當知是先所說四行,如其次第所為所立。是故過此,更不建立有諸餘行。
[]1)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所應作的事情,由此普攝一切所作,由這四種,可以包括一切所應作的事情。那四種呢?
一者、為證菩提修諸善行,就是六波羅密,為成就無上菩提,要修學六波羅密的善行,或者說十波羅密的善行。
二者、由此為先達真實義,由於先要成就六波羅密,而後才能達真實義,才能通達第一義諦,如果完全不修學善法,一開始就到第一義諦那裡,這是不夠次第。
三者、圓證威力,達了真實義的時候,你的智慧成就,戒定都成就,智慧成就,就是一定要有戒、有定才能成就智慧,三增上學成就,就圓證威力,很圓滿地成就六種神通的威力。
四者、成熟有情,有戒定慧、還要有神通,這個時候度化眾生的條件成就,就可以度化眾生,所以成熟一切有情的善根,也同得解脫。
2)前面這一段文,所說的四種所作的事情,當知是先所說的四種菩薩行,如其次第所為成立,就是和前面的四種菩薩行的次第,是一樣的。是故過此,更不建立有諸餘行。
a)當知是先所說四行者:謂如前說四菩薩行:一者、波羅密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應知。
a1)為證菩提修諸善行,就是波羅蜜行。由此為先達真實義,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能見第一義諦行。三者、圓證威力,就是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就是成熟有情行,應知就是這樣來配合。

catvāri cemāni bodhisattvānāṃ samāsataḥ kṛtyāni. yair eṣāṃ sarva-kṛtyānāṃ saṃgraho bhavati. bodhāya kuśalābhyāsaḥ. tat-pūrvakaś ca tattvārtha-prativedhaḥ. prabhāva-samudāgamaḥ. sattva-paripācanatā ca. etāni catvāri kṛtyāni bodhisattvāḥ ābhiś catasṛbhiś caryābhir yathā-kramaṅ kurvaṃty anutiṣṭhaṃti. tasmād api tad-uttarā caryā na vyavasthāpyate. Ādhāre niṣṭhe yoga-sthāne caturthaṃ caryā-paṭalaṃ.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菩薩地-第三持隨法瑜伽處-3.地品

3.地品
3.1.總名建立
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種,唯菩薩地;第七一種,菩薩如來雜立為地。何等為七?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
[]如前所說十三住中,應知隨彼建立七地,這七種地是隨順十三住建立的。七地之中的前六種地,完全是指菩薩說的,所以叫做菩薩地。第七一種,就是最後一種,是菩薩和如來雜立為地,就是相間,立之為地,就是裡面也說菩薩、也說佛。何等為七?
一、種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四、行正行地。五、決定地。六、決定行地。七、到究竟地。
eṣu yathā-varṇiteṣu trayodaśasu vihāreṣu anugatāḥ sapta bhūmayo veditavyāḥ. ṣaḍ bodhisattva-bhūmayaḥ. ekā vyāmiśrā bodhisattva-tāthāgatī bhūmiḥ. gotra-bhūmir adhimukti-caryā-bhūmiḥ śuddhādhyāśaya-bhūmiś caryā-pratipatti-bhūmiḥ niyatā bhūmiḥ niyata-caryā-bhūmiḥ niṣṭhā-gamana-bhūmiś ca. itīmāḥ sapta bodhisattva-bhūmayaḥ.

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前種姓住名種性地,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名行正行地、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決定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最上成滿菩薩住及如來住名到究竟地。如來住地,於後建立佛法品中,當廣演說。
[]1)如是七種菩薩地中,最後一種名為雜地。
2)前面的文說十三住,
1-第一住就是種性住。種性住,在七地裡面來說就是種性地。住和地在這裡,有相同的意思,所以又名為住,又名為地。
2-這十三住裡面,勝解行住的時候,叫做勝解行地。
3-極歡喜住名叫淨勝意樂地。歡喜住是說你見第一義諦的時候,心裡面歡喜。因為在勝解行住的時候,希望能見到第一義諦,但還沒見到,經過很辛苦的用功修行,見第一義諦,心裡歡喜。從這一方面立名字。淨勝意樂地是進一步的發大悲心,有很多很多的意願,叫做淨勝意樂地,就是極歡喜住,就是得無生法忍。
4-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種增上慧住,這一共是五個住。
5-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在這裡說叫做行正行地。不同的名字,但是義還是相同的。
6-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名叫決定地,就是第八不動地。為什麼名之為決定地?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
a)墮在第三決定中故者:〈功德品〉說:菩薩略有三種墮於決定。何等為三?一者、安住種性墮於決定,二者、發菩提心墮於決定,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此說決定,唯取第三不虛修行,故作是說。
a1)〈功德品〉說:菩薩略有三種墮於決定,就是三種決定。何等為三?一者、安住種性墮於決定,他現在是聲聞種性,就一定是可以得阿羅漢,他不能成佛。有佛性的決定會成佛的,就叫做決定。
a2)二者、發菩提心墮於決定,發勝義菩提心,不是世俗的菩提心;發菩提心也是墮於決定,也是不退轉。
a3)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此說決定,唯取第三不虛修行,故作是說。第八菩薩地叫做決定地,是不虛修行,他是決定勇猛有大成就的,而不會徒勞的。
7-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這是第九善慧地菩薩,他成就四無礙解。決定行地,就是決定以後,又繼續有大智慧的弘揚佛法,所以決定行地。
8-最上成滿菩薩住,就是第十地法雲地菩薩,及如來住,合起來名為到究竟地。
3)如來住地於後建立佛法品中,當廣演說。
āsāṃ paścimā vyāmiśrā. tatra gotra-vihāro 'dhimukti-caryā-vihāraś ca dve bhūmī. pramudito vihāraḥ śuddhādhyāśaya-bhūmiḥ. adhiśīlādhicitta-vihārau trayaś cādhiprajña-vihārāḥ sābhogaś ca nirnimitto vihāraḥ caryā-pratipatti- bhūmiḥ. an-ābhogo nirnimitto vihāraḥ niyatā bhūmiḥ. tasyāṃ bhūmau bodhisattvaḥ tṛtīya-niyati-pāta-patito bhavati. pratisaṃvid-vihāro niyata-caryā-bhūmiḥ. paramo vihāraḥ tāthāgataś ca niṣṭhā-gamana-bhūmiḥ. tāthāgatasya punar vihārasya bhūmeś ca paścān nirdeśo bhaviṣyati buddha-dharma-pratiṣṭhā-paṭale.

3.2.隨釋疑難
3.2.1.辨修習
問:菩薩從勝解行地隨入淨勝意樂地時,云何超過諸惡趣等?
[]菩薩從勝解行地的時候,種性地還沒有發心就不說。勝解行地這個時候,發無上菩提心修學聖道。隨入淨勝意樂地,隨他的止觀相應,就契入到淨勝意樂地,就是初歡喜住。這個時候有特別的功德,就是能超過諸惡趣,就是得無生法忍以後,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什麼理由,他不到三惡道呢?
tatra bodhisattvaḥ adhimukti-caryā-bhūmeḥ śuddhādhyāśaya-bhūmim anupraviśan katham apāyāṃ samatikrāmati.

答:是諸菩薩依止世間清淨靜慮,於勝解行地,已善積集菩提資糧;於如前說百一十苦諸有情類修習哀愍,無餘思惟。
[]1)這麼多的菩薩,就是勝解行地的菩薩,他是依止世間清淨靜慮,就是他那個修學聖道的心,是依止世間清淨靜慮。
1-依止就是住在那裡頭,就是他心安住在四禪裡面,但這個四禪不是出世間的,是世間的、有漏的世間靜慮。
2-清淨靜慮,清淨就是他沒有愛著,雖然勝解行地還沒有斷煩惱,還是凡夫,不是聖人。但是他在色界四靜慮裡面,沒有愛著心,這個時候就名之為清淨靜慮,這是一種功德。他成就色界的四靜慮,就沒有欲界的欲,所以不到三惡道,這就是理由。若有欲,就靠不住,有可能就會做惡事,就會到三惡道。現在這位淨勝意樂地的菩薩,他的內心成就色界四靜慮,以色界四靜慮為他心的住處,他住在這裡。這是一樣勝功德。
3-於勝解行地,已善積集菩提資糧,這第二功德。就是在勝解行地這個程度的時候,他已經能善巧的積集六波羅密,就是無上菩提的資糧,以此為因,可以得無上菩提。這又是一個功德,所以也不會到三惡道。
4-於如前說百一十苦諸有情類修習哀愍,無餘思惟,這是第三種功德。就是他在四靜慮裡面,如前面的文所說的,有百一十種苦。百一十種苦是誰苦?就是諸有情,有情類的苦。而這位淨勝意樂地菩薩,在四靜慮裡面修習哀愍,就是如理作意。在禪定裡面思惟眾生有百一十種苦惱,這樣修習,所以他這哀愍心建立起來,就是眾生苦,同情眾生。無餘思惟,沒有其他的染污的思惟,所以他不會到三惡道。
a)百一十苦諸有情類等者:百一十苦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說。觀唯是苦,修悲無量,由是說言修習哀愍,無餘思惟。
a1)百一十苦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說。觀唯是苦,這位淨勝意樂地菩薩,在四靜慮裡面觀眾生就是苦、沒有樂可言。修悲無量,修慈悲喜捨這個悲無量心。由是說言修習哀愍,無餘思惟。
iha bodhisattvāḥ laukikaṃ pariśuddhaṃ dhyānaṃ niśrityādhimukti-caryā-bhūmau susaṃbhṛta-bodhi-saṃbhāro daśottareṇa pūrva-nirdiṣṭenākāra-śatena sattveṣv anukaṃpāṃ bhāvayati ananya-manasikāraḥ.

由此修習為因緣故;於彼色類諸有情所,得哀愍意樂及悲意樂。
[]2)哀愍,只是說眾生有苦值得哀愍。得悲意樂,還是眾生有苦,但是有心拔苦,有心去除掉他的苦惱,有這麼小小的不同。由觀察眾生百一十種苦,修習哀愍的關係,於那一些各式各樣的諸有情受苦的境界,得哀愍意樂,有同情心,沒有在這裡造殺盜婬妄這些事情,另外有除滅眾生苦的意樂。
sa bhāvanānvayāt tad-rūpaṃ sattveṣv anukaṃpāśaya-karuṇāśayaṃ pratilabhate.

由是因緣,為利惡趣諸有情故;誓居惡趣,如己舍宅。作是誓言:我若唯住如是處所,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亦能忍受,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諸惡趣業,以淨意樂,悉願自身代彼領受苦異熟果。為令畢竟一切惡業永不現行,一切善業常現行故;心發正願。
[]3)由於前面修習哀愍、得悲意樂的因緣,得悲意樂的關係,這位修習人為利益三惡趣的眾生的關係。
1-誓居惡趣,誓是決定的意思,決定居住在三惡趣裡面,就像住在自己的家似的。
2-他心裡面就是發這樣的誓願。我假設是沒有別的地方好住,只有住在三惡道裡頭,我住在這裡,我能證無上菩提。亦能忍受,我就忍受三惡道的苦。為除一切有情苦故,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是自利,現在同時也除滅一切有情的苦,這是利他。一切有情諸惡趣業,就是殺盜婬妄這些事情,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瞋癡這些的活動,就是諸惡趣業。以淨意樂,以慈悲喜捨,哀愍的意樂,大悲的意樂,清淨意樂,悉願自身代彼三惡道的眾生領受苦惱的果報,發這樣的願。
3-我到三惡道幹什麼?就是令三惡道的眾生,究竟一切惡業永久也不再活動,不再現行。勸導眾生要造一切的善業的功德,能顯現這樣的行動,他的心就能發出這種如法的意願,如法的誓願。
a)以淨意樂等者:於諸眾生發起利益安樂意樂善故名淨,非由無漏世間清淨靜慮攝故。
a1)對眾生有安樂意樂,有利益意樂,有這樣的善法功德故,名之為淨。不是說出世間的,滅除煩惱那個清淨的靜慮,這是世間靜慮,約這個來說的。
yenāpāyān sattvānām arthe agārāvāsa-yogenādhitiṣṭhati. yadi me eṣv eva saṃnivasto 'nuttarā samyaksaṃbodhiḥ samudāgacchati tathāpy aham utsahāmīti sattvānāṃ duḥkhāpanayana-hetoḥ. sarvaṃ ca sattvānām āpāyikaṃ karma tena śuddhenāśayenātma-vaipākyam icchati. atyaṃtaṃ ca sarvākuśala-karmā- samudācārāya mānaṃ saṃpraṇidhatte.

3.2.2.明超越
彼由修習如是世間清淨靜慮悲願力故;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於自所依皆得除遣。
[]1)彼淨勝意樂地,由修習如是世間清淨的靜慮,還有悲願。一個靜慮的清淨,還有悲願力故,這兩種力量。能令眾生墮落三惡道的諸煩惱品,就是貪瞋癡,造殺盜婬妄這些,這就是惡趣的諸煩惱品。所有的麤重,所有麤重的種子。於自所依皆得除遣,在他自己的色受想行識裡面已除滅,他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殺盜婬妄、貪瞋癡的這些事情,都除遣。
tasya tathā paribhāvitaṃ tal laukikaṃ pariśuddhaṃ dhyānam. āpāyikka-kleśa-pakṣyaṃ dauṣṭhulyam āśrayād apakarṣati.

由此斷故,菩薩不久獲得轉依;於諸惡趣所有惡業,畢竟不作。於諸惡趣,決定不往。
[]2)由於一切惡趣諸煩惱品所有麤重都除遣,所以菩薩不久獲得轉依,不會很久,他的色受想行識就轉變。怎麼叫做轉變呢?怎麼叫做轉依呢?這位淨勝意樂菩薩,他惡趣所有惡業,殺盜婬妄這些惡業,決定是不作。他不造惡因,也就不會受惡報,所以於諸三惡趣決定不會到那兒,不會墮落三惡趣的。
acireṇa tasya prahāṇād āśrayo 'sya bodhisattvasya parivartate pāpakasyāpāyikasya karmaṇo 'tyantam akaraṇatāyai apāyāgamanatāyai ca.

齊此菩薩,說名超過一切惡趣;亦名超過勝解行地;亦名已入淨勝意樂地。
[]3)以此為限,到這裡,就是這位菩薩,就是可以說是超過一切惡趣。亦名超過勝解行地,亦名已入淨勝意樂地,就是得無生法忍。
iyatā bodhisattvaḥ samatikrānto 'pāya-gaītḥ sarvā bhavati. samatikrāntaś cādhimukti-caryā-bhūmiṃ. praviṣṭaś ca śuddhādhyāśaya-bhūmiṃ.

3.3.顯淨治法
3.3.1.總標
如前住品所說信等能淨修治諸住十法,今於此中,當知亦能淨修治地。如是十法,所有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皆應了知。
[]如前住品裡面所說的,信等一共有十種,它能夠清淨的修治諸住這十法,諸住十法是指極歡喜住以上的十地菩薩都是聖人。現在在勝解行住這裡,他也能修治令他心清淨,也修淨勝意樂地。這信等十法所有安立,這信等十法也就是佛所安立的,佛所施設的,佛所開示的,它有所治、有能治。這信等十法是能治,能治就在對治、來消除所治的過失,有所治、有能治。略義次第,簡要的裡面義意前後的次第都應該明了。
ye ca te daśa dharmā vihāra-paṭale nirdiṣṭāḥ śraddh'ādayo vihāra-viśodhanāḥ. ta ihāpi bhūmi-viśodhanā veditavyāḥ. teṣāṃ vipakṣa-pratipakṣato 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ṃ. samāsārtho 'nukramaś ca veditavyaḥ.

3.3.2.別釋
3.3.2.1.安立
謂彼十種淨修地法,能對治彼所對治法,故得安立。何等為十?
[]謂彼信等十種淨治、修治勝解行地的法門,能消除所消除的過失。以此之故,安立這十種方法。何等為十?
a)如前〈住品〉所說信等能淨修治諸住十法等者:前說十法:所謂淨信、悲、慈、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與此正同。然彼修治唯說地上,今於此中偏說地前,由是說義有差別。如下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皆約種性地勝解行地為論,不通所餘一切上地,由彼上地於前〈住品〉已釋其相,是故略不具說。
a1)前說十法,所謂淨信,悲、慈、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這十法的名字是這十種。前面十住所說的十法,和這裡名稱是一樣的,但是義意可是不一樣。
a2)前面十住,用這十法來修治是指地上的菩薩,就是聖人,入聖位的菩薩。現在這一段文也是說這個相同的十法,可是地前,還沒有證聖位,這就有差別。這個理由,一個地前、一個地上,就是一個凡、一個聖,所以這十個法,雖然名字相同,這義意有差別。
a3)如下安立所治能治略義次第,要義的次第,下面說這個十法,是約種性地、約勝解行地,這兩個位的菩薩都是凡夫,約凡夫來講解這十法的。就和上地聖人的境界是不一樣,不相同。由彼上地於前〈住品〉已經解釋他的相貌。是故這裡就不再說。
tatra daśeme eṣāṃ daśānāṃ bhūmi-viśodhanānāṃ dharmānāṃ vipakṣa-bhūtā dharmāḥ. yeṣāṃ pratipakṣeṇaiṣāṃ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katame daśa.

謂一切種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是名為信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信。[]1)信所對治的、所消除的過失是指什麼說的呢?
1-就是一切種全未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就是這個人還沒有相信三寶,還沒有相信佛法的,他對佛法還沒有信心的,說全未發心,這是一個過失。
2-他還沒有受持菩薩所學的十波羅密,學處。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受戒,也沒有發菩提心,這時候,他的身口意都還在過失裡面活動。是名為信所對治法。
3-你若有信心的時候,就不會有這種事情,有信心就是發菩提心,有了信心也會受戒。
4-對治彼全未發心、全未受持菩薩學處的過失,所以安立這個信作為能對治的。
sarveṇa sarvam anāraṃbha-cittotpādanā bodhisattva-śikṣāpadāsamādānam. ayaṃ śraddhā-vipakṣo dharm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śraddhā

於諸有情有損害心,是名為悲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悲。
[]2)悲是能對治的,什麼是悲所對治的呢?就是悲的力量所消除的過失是指什麼說的呢?於諸有情有損害心,這個人雖然相信佛法,但是還不能控制自己,還有害人之心。怎麼辦法能對治呢?就是發悲心就能對治害人之心。對治彼害人之心,就安立悲。
sattvṣu vihiṃsā-cittaṃ karuṇā-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karuṇā.

於諸有情有瞋恚心,是名為慈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慈。
[]3)他心裡面有瞋恚心,憤怒的事情。怎麼樣辦法才能夠消除呢?就是要發慈心,慈能與樂,我們要對他有好心腸、要給他安樂,怎麼可以憤怒?是慈所對治法。
sattveṣu vyāpādo maitrī-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maitrī.

於身命財有所顧戀,是名為捨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於捨。
[]4)對於身命財,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身體。還有命,命就是生理和心理合和在一起沒有分離,就是命。還有財富。有所顧戀,愛著自己的身體、愛著自己的生命、愛著財富,有所顧戀就是愛著的意思。這件事也是個障道因緣,你對身體特別的愛著、對這個命也特別的愛著,對財也特別的愛著,就是要努力的找財。這樣你能修學聖道嗎?所以是名為捨所對治,就是對於身命財要不執著,不要太愛著它。對治彼故,安立為捨,這叫做捨。
bhoga-jīvitāpekṣā dāna-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tyāgaḥ.

於諸有情希求報恩,見彼邪行貪著利養多有所作,是無厭倦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無倦。
[]5)這個修行人,對於諸有情,若對他做一點利益人家的事情,他就希求、我不能無條件的利益你,你要報恩,要酬謝我,這是一個問題。
1-看見那個眾生做很多錯誤的事情,其中一樣就是貪著利養,就是貪著財。
2-多有所作,他貪著利養,他要去多有所作,不然財富怎麼能來呢?這一個解釋法。那個人貪著利養,這個菩薩就是多多的幫助你,叫你發財,叫多有所作。你這樣,他得要報恩。可以這麼解釋多有所作。這樣情形,你貪著報恩,這是有問題。你幫助別人做事是可以,但是不要希求人家報恩,不要希求這個事。
3-是無厭倦所對治法,為別人做事、對別人有利益,可以做,但是不要怕辛苦,不要希求報恩。
4-對治彼故,就是消除自己不要希求人家報恩,對治這個心情,是安立無倦。
a)於諸有情希求報恩等者:由希報恩,於彼有情多有所作。或見彼邪行而復貪著利養為因緣故,多有所作。於利他事能為障礙,令不究竟,由是說彼是無厭倦所對治法。
a1)由希報恩的原因,於諸有情多有所作,多多的幫助別人。
a2)或者是這樣,看見那個人做很多錯誤的事情,又還有一樣事,因為貪著利養,這是一個原因,所以要做很多事;作很多事,他就給我紅封。
a3)這樣你所有作為都是為了利益自己,完全沒有利益別人的心,障礙你無條件的利益人的這個功德,你作不來,使令你為他人做事這個功德不圓滿。由是說彼是無厭倦所對治法。
sattvebhyo 'pakāra-vipratipatti-lābho bahu-kartavyatā cākheda-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ākhedatā.

無有方便善巧加行,是善知論所對治法;對治彼故,立善知論。
[]6)世間上無論為了生存、為了修學聖道也好,就是要有很多事要作。但是我沒有方便智慧作這種事,就是沒有智慧採取各式各樣的行動,我沒有智慧作這些事,怎麼辦呢?善知論所對治法,要多讀書、多學習,然後你會開智慧,開智慧就能對治。對治、消除自己沒有智慧作事情,所以立善知論,就是要開發智慧。就是一方面跟別人學習、一方面多讀書,就可以對治這件事。
anupāya-prayogaḥ śāstra-jñatā-vipakṣah. yasya pratipakṣeṇa śāstra-jñatā.

性不柔和,不於他心隨順而轉,是名善知一切世間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間。
[]7)性不柔和,就是他的心不調柔,就是很強烈。不於他心隨順而轉,別人和我的想法不一樣,我放棄我自己的想法,隨順那個人的想法作事。但是,我不隨順別人的想法,我固執我自己的想法,我願意這樣作就這樣作,是性不柔和、不於他心隨順而轉。這要善知一切世間,就是經驗老道、經驗豐富的人,智慧多了,他就會隨順別人的心情作事。隨順別人的心情作事,性格就得要柔和一點,就是隨順別人的心情而轉,就能對治這個過失。對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間,善知一切世間也就是有智慧。有兩個辦法:就是要看別人作事、怎麼作,要學習。一個是多讀書也會有智慧。這是第一個方法。第二個方法,要自己如理作意,就會開智慧。
asauratyā-para-cittānuvartanatā loka-jñatā-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loka-jñatā.

於修善法放逸懈怠,是名慚愧所對治法;對治彼故,安立慚愧。
[]8)對於修行各式各樣有義意的事情,我不歡喜,我放逸懈怠,作那個善事,我不歡喜,我歡喜怎麼作就怎麼作,我不願意作就不作,這叫作放逸懈怠。對善法放逸懈怠,對惡法倒不放逸、不懈怠。是名慚愧所對治法,若是心裡面有慚愧心,就能對治善法的懈怠,放逸懈怠能對治。若有慚愧心,就不敢懈怠作惡事。佛菩薩為了消除眾生的放逸懈怠,就安立一個名字,叫慚愧,這個法門告訴你,你要知道慚愧。
kuśala-dharma-bhāvanāyāṃ pramāda-kausīdyaṃ hrī-vyapatrāpya-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hrī-vyapatrāpyatā.

於其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斷生死大苦深生怯弱,當知是名堅力持性所對治法;對治彼故,所以安立堅力持性。
[]9)菩薩長時期,在種種猛利的,各式各樣,不是個輕微的事情,特別的猛利,就是嚴重的情形,這種苦惱的事情還不間斷的出現;什麼苦惱的事情?生死大苦,深深的感覺害怕,長在生死流轉,感覺恐怖。但是若發無上菩提心,要度化眾生這件事來說,不在生死裡流轉,怎麼能度眾生呢?當知是名堅力持性所對治法,你就得要多多的修學無漏的戒定慧,成功了,這些苦惱的事情,在你心裡就沒有苦惱。你若有堅力持性,假設你有般若波羅密的智慧的時候,生死如幻如化,所以堅力持性所對治法。對治彼故,所以安立堅力持性,你一定要修學聖道,修學聖道的時候,凡夫的知見都是錯誤的。所以修學聖道成就堅力持性,這個事情就改變。
dīrghakālikaiś citrais tīvrair niraṃtaraiḥ saṃsāra-duḥkhair vyavadīraṇatā dhṛti-balādhānatā-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dhṛti-balādhānatā.

於大師所猶豫疑惑,當知是名供養如來所對治法;對治彼故,所以安立供養如來。如是且說所治能治安立十法。
[]10)於大師所猶豫疑惑,當知是名供養如來所對治法。你常常誠意的供養佛,你常常誠意的禮拜佛,就會對治對佛的猶豫,也能滅出去。對治彼故,所以安立供養如來。如是且說所治能治安立十法。這十種法,是在地前,就是勝解行住的時候,勝解行地的時候,你修這十種法,這十法就會建立對佛法僧的信心,慢慢,就可以得無生法忍。
śāstari kāṃkṣā vimatir vicikitsā tathāgata-pūjopasthānatāyāḥ vipakṣaḥ. yasya pratipakṣeṇa tathāgata-pujopasthānatā. evaṃ tāvad eṣāṃ vipakṣa-pratipakṣato vyavasthānaṃ bhavati.

3.3.2.2.略義
云何復名如是略義?謂此十法略顯二義。一者、顯示意樂清淨;二者、顯示加行清淨。當知前三、顯示菩薩意樂清淨;其餘七種、顯示菩薩加行清淨。
[]這十個法門的要義是什麼?簡單的說,有兩個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1)這十個法門,就是兩件事。第一個、顯示你內心的意願清淨,你心裡面的思想清淨。第二種、顯示你的行動是清淨的。你的思想是清淨的,你的行動也是清淨的,就是顯示這兩件事。
2)你要知道十法的前面三種法,就是信、悲、慈這三法,顯示菩薩的內心的清淨,初發心是有種性的,而後勝解行地,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他修這十個法門的時候;你能這樣修,內心就清淨,就是因為有信、有悲、有慈,心就清淨,有這個作用。
3)其餘七種法門,顯示菩薩的加行清淨,就是由信、悲、慈發出來的行動也是清淨的,佛菩薩大智慧,用這個方法可以清淨你的心,又能清淨你的行動。
kaḥ punar eṣāṃ samāsārthaḥ. samāsena daśabhir ebhir dharmair āśaya-śuddhiḥ prayoga-śuddhiś ca paridīpitā. tatra tribhiḥ pūrvakair āśaya-śuddhiḥ. avaśiṣṭaiḥ prayoga-śuddhir veditavyā.

3.3.2.3.次第
如是十法次第云何?謂諸菩薩,於大菩提,先深淨信。次於有苦諸有情類,發起悲愍。起悲愍時,如是誓願:我應拔濟一切有情令其安樂;而起慈心。起慈心已,一切能捨,於身命財,無所顧戀。無顧戀已,即為彼義精勤加行,無有厭倦。無厭倦已,善知諸論。善知論已,如世間轉,即如是知。知世間已,若自煩惱率爾現行,深生慚愧。生慚愧已,不隨煩惱自在而行,便能獲得堅力持性。由正獲得堅力持性,於正加行能無退轉,無量善法運運增長;能於如來奉獻上妙正行供養,財敬供養。是故最後,供養如來。是名十法次第修證當知。如是十種善法,於一切地能淨修治。
[]這十個法門的次第,什麼道理這樣安排它的次第呢?
1)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最初對無上菩提,先是深深的信、而沒有疑惑。淨就是沒有疑惑,若有疑惑,就是不清淨,信心也不能建立。相信佛菩薩有大菩提,有無上菩提。
2)對無上菩提有深淨信之後,還要對有苦的諸有情類發起悲愍心,眾生在這兒流轉生死,沒有智慧,愚癡、顛倒、迷惑,要對他發悲愍心,所以第二是悲,第一是信。
3)起悲愍的時候會怎麼樣?他就這樣建立他的願:我應拔濟一切有情令其安樂,使令他們不要受生死苦。而起慈心,慈能與樂。
4)慈心建立起來會怎麼樣?一切能捨,一切都不愛著,於身命財無所顧戀,都不愛著。
5)沒有愛著心以後,對身命財就不會執著,即為彼第一義諦精勤加行修菩提分法、修六波羅密、修四念處,不怕辛苦。
6)不怕辛苦,長時期的學習,就開智慧,就是善知諸論,也就是一切的書。
7)善知論已,世間上的人情,世間上的事情,你都明白,就能如世間轉,就能夠隨順他人的心意活動,不會固執己見。如世間轉,即如是知,懂得人情,也懂得大智慧。
8)知世間已,若自己的貪瞋癡的煩惱,忽然間,貪瞋癡就出來,深生慚愧,這是不對。
9)生慚愧心以後,就能控制自己,煩惱受到控制,就不會輕易的活動出來。便能獲得堅力持性,這時候逐漸,你的戒定慧就有力量。
10)獲得堅力持性之後,對於正加行,如法的戒定慧的修行,六波羅密的修行,四念處的修行,就能夠不退轉。繼續不斷的用功修學止觀,很多很多的功德運運增長,就是漸漸的就增長。能對佛陀,不但是能以上妙的正行,就是四念處,就是用這樣的正行來供養佛陀。另外有香華的供養,禮拜的供養,那是財敬的供養。是故最後就是供養如來。十法的次第是這樣,你就可以成就十法的功德。
11)當知這十種善法,在一切地都能用得上,但是現在是指勝解行地,勝解行地初開始應該修學這十種方法。

bodhim abhiśraddadhad bodhisattvaḥ sattvān duḥkhitāṃ karuṇāyate. karuṇāymāno mayaite paritrātavyā iti maitrāyate. tathā maitra-cittasya sarva-parityāgī bhavaty eṣu bhoga-jīvita-nirapekṣaḥ. nirapekṣaś caiṣām arthe prayujyamāno na parikhidyate. aparikhinnaś ca śāstrajño bhavati. śāstrajñaś ca yathā loke pravartitavyam anena. tathā jānāti. evaṃ lokajño bhavati. svayaṃ ca kleśa-samudācāreṇa jehrīyate vyapatrapate. hrīmān apatrāpī ca kleśā-vaśago dhṛti-balādhāna-prāpto bhavati. dhṛti-balādhāna-prāptaś ca samyak-prayogād aparihīyamāṇaḥ kuśalair dharmair vivardhamānaḥ pratipatti-pūjayā lābha-satkāra-pūjayā ca tathāgata-pūjopasthānaṃ karoti. ity ayam eṣāṃ daśānāṃ dharmāṇām anukrama-samudāgamo veditavyaḥ. ebhiś ca daśabhir dharmaiḥ sarva-bhūmi-viśodhanā bhavati. Ādhāre niṣṭhe yoga-sthāne tṛtīyaṃ bhūmi-paṭal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