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菩薩地-第三持隨法瑜伽處-2.受品

2.受品
於一切住菩薩行中,當知菩薩略有六種,於諸有情無倒攝受。何等為六?一者、頓普攝受,二者、增上攝受,三者、攝取攝受,四者、長時攝受,五者、短時攝受,六者、最後攝受。
[]於一切住菩薩行中,當知菩薩略有六種,於諸有情無倒攝受,還是得無生法忍之後,到極喜地以後,這樣的菩薩行菩薩道的境界。當知菩薩略有六種,於諸有情無倒攝受,無倒就是沒有過失、沒有錯誤地攝受眾生。哪六種呢?一者、頓普攝受;二者、增上攝受;三者、攝取攝受;四者、長時攝受;五者、短時攝受;六者、最後攝受。
tatra sarvāsu vihāra-gatāsu bodhisattva-caryāsu bodhisattvānāṃ samāsataḥ ṣaḍvidhaḥ samyaktva-parigraho veditavyaḥ. sakṛt-sarva-sattva-parigrahaḥ. ādhipatya-parigrahaḥ upādāna-parigrahaḥ dīrghakālikaḥ a-dīrghakālikaḥ caramaś ca parigrahaḥ.

2.1.明攝受相
2.1.1.頓普攝受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頓普攝受?謂諸菩薩初發心時,攝受一切諸有情界皆為眷屬。作是思惟:我當於彼隨能隨力,作一切種利益安樂饒益之事;隨所思惟,皆如是作。是名菩薩於諸有情頓普攝受。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頓普攝受?
1)謂諸菩薩初發心時,初開始發勝義菩提心的時候,就是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初發心的時候,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是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大悲心就發生作用。
2)攝受一切諸有情界,就是不是攝受少分。
1-頓就是一時,一剎那間,就是要度化一切眾生,所以叫頓普攝受。度化眾生,是度化有情的世界,什麼叫作有情?就是他的地水火風裡面有受想行識,叫作有情。
2-攝受一切諸有情界皆為眷屬,這一切有情界都是我親愛的人。菩薩攝受眾生的時候,發大悲心的時候,沒有怨親之別,親愛的人是我的眷屬,怨家也是我的親愛的人,都是親愛的人。屬就是彼此相繫屬,相聯繫的。菩薩的大悲心沒有棄捨眾生的時候,和一切眾生常在一起的。佛菩薩說和眾生在一起,不是肉眼的境界。
3-初發心時,菩薩大悲心攝受一切,攝受或者當作接受講,接受一切眾生都是他親愛的人。得無生法忍那一剎那以後,就發大悲心普度一切眾生,所以叫作頓。
3)作是思惟:我當於彼隨能隨力,作一切種利益安樂饒益之事,這叫作攝受。
1-這個攝受當依止講,就是菩薩為一切眾生作依止。一切眾生的改過遷善的依止處,就是眾生的不作種種惡事、作種種善事、修學聖道,以菩薩為老師。隨順菩薩的教導,你才能夠遠離一切惡,修學一切善,這就叫作依止。這樣,菩薩是一切眾生的老師,教導你改過遷善、教導你修學聖道、得大涅槃,這叫作依止。
2-但是這個依止,你若能作這件事,你要發心為眾生作老師,你有能力作這件事,那你就是眾生的依止師。攝受,就是菩薩主動地和你作好朋友,叫作攝受。攝者,取也;我把你拿過來,我不棄捨你。無論你怎麼樣,菩薩不棄捨你,要和你在一起來救護你、來教導你,這叫作攝受。菩薩的大悲心,在菩薩的內心裡面不棄捨一切眾生,總是願意教導你,希望你能夠修學聖道。菩薩這一念的慈悲心,就是眾生的依止處。
3-隨能隨力,隨他的智慧的能,隨他心的力量;一個智、一個心的能力;或者隨身之所能,隨智慧之力。或者是隨慈悲的能力,隨智慧的能力,悲、智,身、心。
4-這個能力幹什麼呢?作一切種利益安樂饒益之事,作一切種,很多種類。利益眾生、安樂眾生饒益之事,就是令你得大利益,令你開大智慧,廣行一切善法。令你遠離一切惡事,而沒有苦惱,所以叫安樂。利益也是饒益,安樂也是饒益,就是作這件事。
5-隨所思惟,是菩薩的智慧的思惟。皆如是作,事實上也這樣作,不只是內心的思惟,也是這樣作利益安樂饒益之事。
4)是名菩薩於諸有情頓普攝受。
prathama eva cittotpāde bodhisattvena sarvaḥ sattva-dhātuḥ kalatra-bhāvena parigṛhītaḥ. eṣāṃ mayā yathā-śakit yathā-balaṃ sarvākāra-hita-sukhopasaṃhāraḥ karaṇīya iti. tathaiva ca karoti. ayaṃ bodhisattvasya sakṛt-sarva-sattva-parigrahaḥ.

2.1.2.增上攝受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增上攝受?謂諸菩薩或為家主,攝受父母妻子奴婢僮僕作使;或為國王,攝受一切所統僚庶。菩薩如是發起增上攝受想已,於所攝受隨攝受儀,隨菩薩儀,業用而轉。
[]怎麼叫作菩薩於諸有情增上攝受?
1)菩薩已經得無生法忍,但是來到人間作在家人,作什麼事?
1-一家之主,這叫作增上,就是他有尊崇的地位,這叫作增上。攝受什麼意思呢?就是饒益父親、母親,和妻子,和奴婢、僮僕作使。僮僕,是作種種事物。
2-或一國之王,國家的領導人,這是增上的地位,有權勢、有地位。攝受一切所統僚庶,就是饒益一切他所統率的僚庶。僚就是官,就在政府作事的這些人。庶,或者是庶民,全國的人。這是作國王,這叫作增上攝受。
3-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這樣,或者是一家之主,或者是一國之王,最初發動這樣的攝受想已,心裡想,有這樣的心。他先發動這樣的慈悲心,才能夠作一家之主,才能作一國之王,都有這個自在力。作這樣的慈悲心想已,就是出現這件事。
4-出現這件事,對於所攝受的父母、妻子、奴婢、僮僕、作使,或者所攝受的僚庶,他怎麼樣攝受呢?隨攝受儀,就是隨他的慈悲心,饒益眾生的行動,叫作攝受儀。
5-隨菩薩儀,發無上菩提心,得無生法忍的人,攝受眾生的儀軌,和一般的父母兒女攝受不一樣。
6-業用而轉,菩薩發攝受心已,就是真實地教化眾生離苦得樂,就現出來這種業用。而轉,就是相續地這樣作,這樣行動。
a)隨攝受儀隨菩薩儀者:作諸饒益,是名隨攝受儀。作諸義利,是名隨菩薩儀。如下舉事,隨應當知。
a1)我願意對你好,這就是攝受的意思,這件事社會上也是很普遍,叫作隨攝受儀。作諸義利,有世間的義利、有出世間聖道的義利,和一般社會上的人與人相愛的攝受不同。如下舉事,隨應當知。
svāmi-bhūtasya mātā-pitṛ-putra-dāra-dāsī-dāsa-karmakara-pauruṣeya-parigrahe rāja-bhūtasya ca rājya-jane bodhisattvasyādhipatya-parigraha-saṃjñā. sa ca tasmiṃ parigrahe parigrahānurūpayā kriyayā bodhisattva-rūpayā pravatate.

若為家主,於其父母,種種方便,勸修諸善。隨時供養,曾無懈廢。善識其恩,善知酬報。於父母心,善能隨順。於法於義,隨自在轉。於其妻子奴婢等類,隨時恣與如法衣食;於諸事業,終不逼切;雖有違犯,而能堪忍;彼若疾病,正能瞻療;於諸善事,勸令修習;隨時賜與殊勝財物,愛語慰喻;不生奴婢作使等想,瞻敬養育其若自身。
[]2)這裡詳細說攝受的相貌。
1-若是這位菩薩在世間上作一家之主,對他父母各式各樣的善巧方便,勸他父母修學善法。
2-這位菩薩作一家之主,隨時要供養父母,沒有懈廢。
3-善識其恩,就是他能夠認識父母對我的恩德很大,恩即是愛也,就是父母對兒女有很多的愛,作兒女的要知道這件事。善知酬報,這個菩薩能知道怎麼樣酬報父母,酬謝父母。
4-於父母心,善能隨順,對父母的心意能夠隨順,父母要作什麼,兒女就聽父母的話,善能隨順。你若不隨順,勸父母修善能行嗎?你這樣隨順他,他也會隨順你。
5-於法於義,隨自在轉,就是菩薩對於法和義,能自在地不勉強,就是很自在地,自己的身口意所作的事情都合乎法、合乎義,而沒有違背法義的行為,也沒有違背法義的思想。能詮的文句叫作法,所詮的叫作義。
a)於法於義隨自在轉者:謂於是法是義所應作事,恆持自身繫屬隨順,是名隨自在轉。
a1)就是規律自己的身口意,讓它合乎法義。恆持自身繫屬隨順,繫屬於法義,隨順於法義,是名隨自在轉。自在轉一定要是得聖道以後。
6-這位一家之主,得無生法忍這位聖者對於妻子,和奴婢等類,各式各樣的人。隨時,隨其時,現在是冬天,現在是夏天。恣與,恣就是隨他的要求,他要什麼給什麼,叫作恣。如法的衣食,非法的事情還是不作的,給他如法的衣食。
7-於諸事業終不逼切,對於妻子奴婢應該作什麼事情的時候,終不逼切,不是用強力地逼迫他,不逼切。
8-雖有違犯而能堪忍,他的妻子奴婢有的時候不聽他招呼,但是菩薩也能堪忍,也能容納這件事。
9-彼若疾病正能瞻療,妻子、兒女、奴婢若有病的時候,菩薩一定正視,拿這件事當一件事辦,不是馬馬虎虎地。正能瞻療,照顧他,為他請醫生來治病。
10-於諸善事勸令修習,對於各式各樣有意義的事情,也勸妻子、奴婢作這件事。
11-隨時賜與殊勝財物,隨那個時候,相宜的時候,也給妻子、奴婢殊勝的財物。
12-愛語慰喻,也要說一些很合乎人情,就是有一些什麼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也會慰喻他。
13-不生奴婢作使等想,對於那個人的身份是屬於奴婢,只是為他作雜事,聽他命令的人,但是菩薩對於這個人沒有這種分別心,沒有這個想法,不生奴婢作使等想,他是這麼身份,但是不作如是想。
14-瞻敬養育其若自身,對於奴婢作使這個人也還是恭敬,還是養育他,就像養育自己似的。其若自身,對於奴婢作使就像對於自己那樣瞻敬養育他。
mātā-pitaraṃ ca kuśale saṃniyojayati vividhair upāyaiḥ. kālena ca kalaṃ pūjopasthānaṃ karoti. kṛta-jñaś ca bhavati kṛta-vedī. cittānuvartakaś ca mātā-pitror bhavati. dharmeṣv artheṣu tad-vaśa-vartī. putra-dāra-dāsī-dāsādīnāṃ kālena kālaṃ samyag bhakta-prāvaraṇam anuprayacchati. karmāṃtaiś cainān na bādhate. vyatikramaṃ caiṣāṃ kṣamate. glānānāṃ ca samyag-glānopasthānaṃ karoti. kuśale cainān saṃniyojayati. kālena ca kālaṃ vaiśeṣikeṇa lābhena priya-vāditayā copavatsati na caiṣu dāsī-dāsa-saṃjñāṃ karoti. ātmavac caināṃ viśeṣeṇa vā paripālayati.

若為國王,不行黜罰,不用刀杖,而能正化;以法以財用作饒益;依本土田而自食用,不以凶力侵掠他境;隨能隨力,於諸有情,勸止諸惡,教修諸善;視諸眾生,如父於子;於他有情尚好等施,況自親屬而不均濟;不行欺誑,所言誠諦,遠離一切殺縛捶打治罰逼迫斷截等事。是名菩薩於諸有情增上攝受。
[]3)若是菩薩這個時候不僅是一家之主,還是國王,最高的領導人。
1-不行黜罰,他有這麼大的權力,若治國的時候,我不貶斥你,黜者貶也,就是處罰你。不用刀杖,不拿刀,也不拿杖。而能正化,而能夠教化他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2-以法以財用作饒益,就是用真理教導,法就是來清淨你的思想,你自然不犯法。菩薩也可能是教眾生怎麼樣自己要發財、維持生活。財是生活上的問題,法是思想上的問題,菩薩用法來清淨眾生的思想,讓他能得到正見,但是也不忽略生活的問題。用法和財來利益眾生,這樣治化統理國家。這裡說是菩薩作國王的時候,不行黜罰,不用刀杖,而能正化,怎麼正化呢?以法以財用作饒益。
3-依本土田而自食用,菩薩作國王的時候也要吃飯,怎麼辦呢?依本土田,你原來你自己的土田生產,來維持自己的這個家的食用。不以凶力侵掠他境,不會用凶惡的刀兵,侵掠他人的世界,他人的國土。
4-隨能隨力,隨自己的能力,各種因緣,於諸有情勸他們止惡,教導他們作善事。
5-視諸眾生,如父於子,這位菩薩作國王的時候,看一切國民就像父親對兒子似。
6-於他有情尚好等施,作國王,對於一切不是兒女那些有情,尚且還歡喜平等地饒益他們。況且自己的父母、兒女、奴婢作使的人,而不平等地饒益呢?
7-不行欺誑,他不用手段來欺騙人,不是說話以後不兌現。所言誠諦,菩薩作國王的時候說話是真實的。遠離一切殺縛捶打治罰逼迫斷截等事,菩薩作國王不殺、不縛、不捶打、也不治罰、也不逼迫、斷截等事都沒有,不用這些事情治理國家。是名菩薩於諸有情增上攝受。
rājya-jane punaḥ rāja-bhūto bodhisattvaḥ adaṇḍenā-śastreṇa rājyaṃ kārayati. dharmeṇa bhogān upasaṃharati. anvayāgataṃ ca rājyaṃ paribhuṃkte. na para-rāṣṭraṃ sahasā balenākrāmati. yathā-śākti ca yathā-balaṃ sattvān pāpān nivārayati. pitṛ-bhūtaś ca bhavati prajānāṃ. saṃvibhāga-śīlaś ca bhavati para-sattvānām api. prāg eva sva-bhṛtyānāṃ. anabhidrohī ca bhavati satya-vādī ca. vadha-bandhana-daṇḍana-cchedana-tāḍanādi-sattvotpīḍā vivarjitāḥ.

2.1.3.攝取攝受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攝取攝受?謂諸菩薩正御徒眾,當知是名略說菩薩於諸有情攝取攝受。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攝取攝受?這位菩薩,有人仰慕他的道德,拜他作師父,有這樣的一層關係。也還是如法地以法、以財來教導他,叫正御徒眾。這一句話正御徒眾,你要知道就是略說菩薩於諸有情攝取攝受。你同意拜他作師父,他也同意收你作徒弟,叫作攝取。
tatra samyag-gaṇa-parikarṣaṇaṃ bodhisattvasyopādāna-parigraha ity ucyate.

2.1.3.1.攝受因緣
若廣說者,由二因緣正攝徒眾,說名菩薩於諸有情攝取攝受。何等為二?一者、以無染心正攝徒眾;二者、於自義利正教修習,非邪加行而陷逗之。
[]廣說,要有兩種因緣,就是兩種情況正攝徒眾,說名菩薩於諸有情攝取攝受。哪兩種不同呢?
一者、以無染心正攝徒眾,不是說我看這個人我心裡歡喜,就收作徒弟,看這個人我不歡喜,我就不收作徒弟,不是用愛憎的心收他作徒弟。要用清淨心和人家建立關係,要如法地收他作徒弟。
二者、於自義利正教修習,對於你自己在佛法的栽培,你得到什麼樣的義利,就是戒定慧。正教修習,如法地教導你的徒弟,叫他修學聖道。非邪加行而陷逗之,不要弄一個什麼鬼怪,不要用這些事情來欺騙人,而陷逗之。陷逗就是欺騙人,弄一個詭計來欺騙人。逗就是引誘他,陷就是弄一個手段來欺騙人。
sa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samyak pariṣadaṃ parigṛhṇāti. nirāmiṣa-cittena parigṛhṇāti. samyak ca svārthe prayojayati. na mithyā-prayogeṇa vipravādayati.

2.1.3.2.應攝受相
又於一切應攝受中,其心平等,不墮偏黨;亦不於彼慳吝正法;不作師拳。不於彼所希求承事恭敬供養;彼樂善故,自求作者,亦不遮止,為欲令其福德資糧得增長故。或遇餘時,亦於彼所承事供養。
[]1)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有大悲心,對於一切應攝受中,這個地方是指已經拜菩薩為師的這些徒眾說。菩薩的大悲心裡邊,應該來引導他,來饒益他的。
1-怎麼樣攝受呢?對於他所收的徒眾裡邊,心是平等慈悲的。不會落於某一方面的慈悲,某一方面不慈悲,不會有偏心的。
2-亦不於彼慳吝正法,對於所攝受的徒眾裡邊,他不會對他們慳吝正法,吝惜不為他們說法。
3-不作師拳,他不會吝惜一部份的佛法,隱藏起來,不開示給徒眾。拳,或者就是武功,有各式各樣的拳,就是一種拳術。老師教授給徒眾,但是有一個特別的拳術保留,保密,不教授給徒眾,叫做師拳。現在佛法裡面的老師教授徒眾的時候,不會哪一個智慧的法門不開示給徒眾。不作師拳,也就是不慳吝正法的意思。
4-不於彼所希求承事恭敬供養,不會對於徒眾,希望他們:你要給我作事,對我要恭敬供養。沒有這種心情。
5-彼樂善故,自求作者,亦不遮止,這個徒眾歡喜作功德,他自己自動地要求要為師父承事恭敬供養,亦不遮止,為師的菩薩也隨順這件事,不拒絕這件事。這位菩薩同意他的弟子為他作事,他的心情在哪裡呢?為欲令他的徒眾福德資糧,福德是得聖道的資糧,以此因緣能增長菩提資糧,所以同意這件事。
6-或遇餘時,亦於彼所承事供養,前面是說弟子恭敬師父,這樣承事供養。或者是遇到特別的情形的時候,為師的也對徒弟那裡承事供養,也給徒弟作事,也供養徒弟。
a)或遇餘時亦於彼所承事供養者:當知此說別供事行。謂看病行,給施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生具行,除遣憂愁及惡作行,除遣煩惱隨煩惱行。如是等類,當知皆名別供事行。如〈成熟品〉說。(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四頁)此應準釋。
a1)這句話的意義是說特別的事情,特別的因緣,師父也為徒弟作事的。什麼事情呢?弟子有病,師父也照顧徒弟的病的這些事情。師也給徒弟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飲食、如法的坐臥具,病緣的醫藥。資生具行,就是生活所需的這一切的因緣,師父也會為徒弟服務。
a2)除遣憂愁及惡作行。徒弟這個時候心情不愉快,有點兒憂愁這些事情,或者是作什麼事情後悔,心裡面不快樂,叫惡作。惡念ㄨˋ,就是不高興自己作這種事情,就是後悔。為師的人對於弟子有憂愁、有惡作的時候,師父也會為他除遣他的憂愁、除遣他的惡作、除遣他的後悔。
a3)除遣煩惱隨煩惱行,貪瞋癡的這些煩惱,叫煩惱;隨煩惱是輕微的煩惱,它是根本煩惱的等流那個性質的,這些令心不安的事情,叫作隨煩惱行。師父要為徒弟除遣煩惱及隨煩惱行,這是要開示佛法,佛法有這個作用,能除遣煩惱、隨煩惱,而師父有這個責任會開示這樣的法門。前面這幾樣事情,這些類別不同的,當知皆名別供事行,特別的供給的事情。如〈成熟品〉說。此應準釋。
sarvasmiṃś ca parigrahe sama-citto bhavati. na pakṣa-patitaḥ. na ca teṣām aṃtike dharma-mātsaryaṃ karoti. na cācārya-muṣṭiṃ. na ca teṣām aṃtikād upasthāna-paricaryāṃ pratyāśaṃsate. kuśala-kāmatayā tu svayaṃ kurvatāṃ na nivārayati teṣām eva puṇya-saṃbhāropacaya-nimittaṃ. kālaṃ ca prāpya svayam eva teṣām upasthāna-paricaryā-kartā bhavati.

若於其義未解了者,開悟令解;已解了者,轉令明淨;生起疑惑,隨為除斷,若生惡作,善為開解,甚深義句,以慧通達,於時時間正為開顯,於苦於樂與彼共同。
[]2)如法地來饒益徒弟,用什麼來饒益徒弟呢?
2.1)若弟子對於佛法的勝義沒有明白,為師的有責任要開示弟子,令他理解。
1-他對於佛法已經明瞭,還要再令他展轉地明淨,就是修止觀。你從文字語言上明白佛法的勝義,在內心裡面還不能說是清淨。若能夠修止觀,進一步地明瞭,不但明瞭,而還能夠使令內心清淨。
2-當時聽師父講解佛法、修學止觀,好像沒有問題,忽然間說這個地方還有疑惑。可能是因為修止觀而忽然間在這個地方有問題。或者不是修止觀,只是如理作意,這個地方有問題,就生起疑惑。為師長的也要為他除斷他的疑惑,把這個疑惑要滅除。
3-若是這個時候,煩惱不能調伏,有了錯誤的事情,做了錯誤的事情,師長要善巧地為他開解,這件事不可以做。
4-經律論裡邊佛所說的法句有甚深義,不容易明白,師父要以慧為他通達,要為他解釋、明瞭。
5-總而言之,對於這個弟子要時時地,要為他如法地開顯勝義,使令弟子能夠通達佛法,轉凡成聖。為師的和弟子日常的生活,或者是苦、或者是樂,與彼共甘苦。
a)於苦於樂與彼共同者:〈戒品〉中說:於己以法所獲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生什物與眾同用,自無隱費(陵本四十卷十頁)其義應知。
a1)戒品中說,菩薩於自己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飲食、如法的臥具、病緣醫藥,沒有邪命的問題。資生什物,衣服臥具都是你生存所需的這些各式各樣的這些物品。與眾同用,與大眾共同的使用。自無隱費,菩薩自己沒有一個隱密,不能告訴別人,自己有一筆開支。
avyutpannaṃ caiṣām arthaṃ vyutpādayati. vyutpannaṃ ca paryavadāpayati utpannotpannaṃ ca saṃśayaṃ nāśayati. kaukṛtyaṃ ca prativinodayati. gaṃbhīraṃ cārtha-padam prajñayā pratividhya kālena kālaṃ saṃprakāśayati. sama-duḥkha-sukhaś ca tair bhavati.

於他所為財利因緣,成就上品經營遽務,過於自事。於他毀犯,隨時正舉,令其覺悟,應時如理,訶責擯罰。彼有疹疾或有愁憂,終不棄捨,善權方便,救療疹疾,開解愁憂。於諸下劣形色憶念精進智等,終不輕陵。於時時間,隨入勞倦,如其所宜,為說正法。
[]2.2)於他所為財利因緣,他就是弟子,他所作的發財的因緣,發財的事情,發財的事業。成就上品經營遽務,能成就者也就是為師的這個人,是能成就;這個所成就的是什麼事情呢?就是財利的因緣,由這個因緣能得到財。上品,就是這件事很重要。這個發財的事情的經營,遽務就是很匆忙的,趕時間,很緊急的事情。緊急的事情,而這位菩薩要幫助弟子成就這件事。那個重要能超過菩薩自己的事情。弟子有這個事情,這個師父要把自己的事情放下,幫助徒弟發財。
1-對於弟子有毀犯的地方,有過失的地方,隨時就是即時、立刻地,立刻地要如法地舉發這件事,不可以做。叫徒弟要明白這件事是不對的,不應該做。
2-若是重要的,前面說毀犯是輕微的,這是嚴重性的錯誤,為師要應時,也是立刻地要如理地訶責他、擯罰他。這是嚴重的要處罰他,要處理這件事。
3-徒弟或者有病,或者是有什麼愁憂的事情,師父不能說就把他丟在那裡不管,不能棄捨。要怎麼辦呢?要想各式各樣的方法來救護他,給他治病,把他的病要治好。有愁憂的事情,要怎麼樣為他開解,怎麼樣善巧方便開解叫他不要愁憂。
4-為師的這位菩薩對於下劣形色的徒弟,下劣的憶念精進智等,就是徒弟形色也不那麼美妙,憶念、精進、智慧都是下劣的。你收他作徒弟,不輕視這個徒弟,還是尊重他、愛護他、照顧他,還是饒益他的。
5-當弟子的時時地有可能會做什麼事情,隨入就是至於,至於勞倦辛苦。隨其所宜,就為他宣說正法。
a)於時時間隨入勞倦等者:謂住勇猛增上精進身疲心倦映蔽其心,是名隨入勞倦。菩薩為說正法令生歡喜心無厭倦故。
a1)這位弟子這個時候很勇猛,不怕辛苦就是勇猛。增上精進,就是特別的精進。這樣的情形,就是身也疲倦、心也疲倦。映蔽其心,疲倦就障礙他的心,就感覺到疲勞。是名隨入勞倦。菩薩為說正法,使令他心情歡喜。心無厭倦故,心情還是歡喜,而沒有厭煩的這些事情。
ātmanaś cāntikāt teṣām arthe āmiṣa-hetor adhikena vyāpāreṇa samanvāgato bhavati. kālena ca kālam eṣāṃ vyatikrame samyak-codako bhavati. kālena ca nyāyenāvasādakaḥ. vyādhitāṃś caitāṃ vimanaskāṃ vā sarvathā nādhyupekṣate vyādhi-praśamāya daurmanasyāpanayāya ca. hīnāṃś cainān rūpa-smṛti-vīrya-jñānādibhir na paribhavati. kālena ca kālaṃ teṣāṃ khedam anupraviśyā yukta-rūpaṃ dharmaṃ deśayati.

於時時間,為令繫念於所緣境,與正教授,堪忍問難,不生憤發。
[]2.3)前面如其所宜為說正法,應該有各式各樣的情形,但是主要就是開大智慧,所有的問題得到智慧以後都溶化。
1-於時時間,為令繫念於所緣境,前面是慧,這是修定,繫念所緣境。常憶念所緣境,念是能念,所緣境是所念,念和所緣境的關係讓它牢固,不能鬆懈,所以加上個繫字。繫就是綁上,綁在一起。修奢摩他的時候,念所緣境,要數數地憶念,一次又一次地憶念,所緣境就不失掉,常很分明地顯現在你心裡面。若不數數念,所緣境就沒有,就失掉,就是打妄想。怎麼辦法繫念?數數地憶念。修止的時候要決定一個所緣境,憶念這個所緣境,一次又一次地憶念所緣境。
2-作老師,收他作徒弟,你要給他一個如法的教授。徒弟有特別智慧的人,說一句話就明白,也有是說一百句還沒有明白,他時時地要問你,你要忍耐、堪忍。你不可以說:我煩了!憤發就是煩了,不高興。
kālena ca kālam eṣām ālaṃbane samyag avavādam anuprayacchati. vimarda-sahiṣṇuś ca bhavaty asaṃkṣobhyaḥ.

於彼戒行或等或增,終無減劣。亦不希求利養恭敬。具足悲愍,無掉無動。戒見、軌則、正命、圓滿。舒顏平視,遠離顰蹙。柔和善語,先言問訊,含笑為先。於諸善品恆常修習;不行放逸,離諸懈怠。
[]3)這是自己的義利。
1-就是為師的人自己於彼,於你自己所受的戒行,或者是相等的,或者是增加。我以前只受比丘戒,或者你又受菩薩戒,可以叫做增。先受比丘戒,我就能夠持戒清淨,然後又加上受菩薩戒,就可以算是增。或者是受菩薩戒,受比丘戒,都是用有所得的心受持的。但是你常常修止觀,得無生法忍,沒有有所得的心,一切法心裡不執著,就是增,就是由凡而聖。若是得初地,到二地,又是增。若是三地、四地、五地到七地、八地到第十地,都是增,你的智慧漸漸增。為師的你自己要好好努力修行,從始至終不會退轉的。減劣就是退了。
2-亦不希求利養恭敬,為師的你常常要與第一義相應,怎麼能夠取著、希求名聞利養呢?不可以有這種執著心。
3-具足悲愍,你與第一義相應,這是智慧,但是你還要有慈悲心,有悲愍心,要具足。無掉無動,身也不動、心也不動,前五識不動、第六識也不動,。
4-戒、見、軌則、正命圓滿,戒要清淨,見也要清淨,見就是智慧。有的人戒清淨,但是邪知邪見。有的人見很清淨,他有正知正見,但是戒不清淨。軌則也要清淨、圓滿,規則就是在戒法之外的一些事情。正命圓滿,就是我們的經濟的來源,也要清淨。
5-舒顏平視,舒顏,開顏,顏面很開朗的。平視,平地向前看,不能向下看。遠離顰蹙,也就是遠離愁眉苦臉的樣子。
6-柔和善語,面貌態度非常的溫和。善語,他要很善巧的說話。先言問訊,彼此見面的時候,要先說話,先問訊對方。含笑為先,面容要有一點笑意。
7-於諸善品恆常修習,對於善品恆常修習,就是六波羅密,也就是三十七道品,這些善品要常常的修習。修行的事情,就是使令你自己的智慧增長,每一天的用功使令智慧增長。不行放逸,不會使令我的身行、口行、意行放逸,不放縱。離諸懈怠,遠離一切懈怠、作錯誤的事情。這是為師的你自己要這樣。
taiś ca saha tulya-vṛtta-samācāro bhavaty adhiko vā. na nyūnaḥ. lābha-satkāre ca niḥspṛho bhavati. kāruṇikaś ca bhavati. anuddhataś cācapalaś ca śīla-dṛṣṭy-ācārājīva-saṃpannaś ca bhavati. uttāna-mukha-varṇaś ca bhavati. vigata-bhṛkuṭiḥ peśalo madhura-bhāṇī pūrvābhilāpī smita-pūrvaṃgamaḥ. satata-samitābhiyukto bhavati kuśala-pakṣe. pramāda-kausīdyāpagataḥ.

即以是事教習徒眾,亦令自行轉更勝進。菩薩不應於一切時攝取徒眾,亦非不攝,亦非變異。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攝取攝受。
[]4)自己這樣戒定慧這樣用功,也教習徒眾,也是教導自己徒眾也這樣用功。
1-習是數數的意思,但是這裡習是這樣子教他學習。教徒弟這樣用功,同時也教自己這樣勝進,展轉地更有進步,不能是停留在那裡。也是教導徒弟這樣用功,自己同時也是用功的。
2-菩薩要自己多用功的,自己常用功,不應於一切時都攝取徒眾,饒益你的徒眾。一定要自己拿出來時間,自己用功。
3-亦非不攝,也不是說是不去教導徒弟、不饒益徒弟,也不是。就是應該有個功課表,你和你的徒弟有個約會,什麼時候是用功的時候,什麼時候有問題是請教授的時間。
4-亦非變異,怎麼叫做變異?就是這幾天我可以教授這個弟子,過幾天我不教授,就是變異,這是第一種。第二種,這個弟子有的時候對師父很恭敬,有的時候就不恭敬。這樣,師父也就變異,你恭敬我,我就教授你;你不恭敬我,我就不教授,這是變異。現在說非變異,徒弟對師父恭敬也好,不恭敬也好,你的慈悲心不可以變異,你的慈悲心一直地要有對於徒弟要哀愍教授。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攝取攝受。
a)亦非變異者:〈發心品〉說:攝眷屬過有其二種:謂於眷屬饒益損減,染污違順,如是二事,菩薩皆無。由是當知非變異義。
a1)〈發心品〉說,你收徒弟,會有兩種過失。於他的弟子饒益和損減;有的時候饒益,有的時候不饒益,叫做損減,這就是變異,這是一種過失。
a2)染污違順,這是又一種過失,徒弟對師父很恭敬,師父就歡喜,那是有所得,也是染污。弟子不高興隨順師父的意思,偏和師父鬧彆扭,就是違,師父也都是凡夫境界,心裡面有所執著,就不高興。這叫做染污違順。現在這兩種過失,菩薩都沒有。由是當知非變異義」。
tathaiva parṣadaḥ anuśikṣaṇārtham ātma-viśeṣatā-gamanatāyai ca. na ca bodhisattvaḥ sarva-kālaṃ parṣad-upādānaṃ karoti. naiva na karoti. na cānyathā karoti.

2.1.4.長時攝受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長時攝受?謂諸菩薩於住下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當知說名長時攝受,以經久時方堪淨故。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長時攝受?長時期地饒益弟子?就是菩薩對於所教化的眾生,所教化的有情,他現在的程度是安住在下品成熟有情。什麼叫做下品呢?就是初開始在佛法裡面栽培善根的人,這是下品。他將來也會得聖道,所以叫作成熟。但是現在的程度很低,所以下品成熟有情。對於這樣的下品成熟有情,對他的攝受饒益。當知說名長時攝受,要長時期地照顧他,令他栽培善根、遠離過失、成就功德。為什麼叫作長時攝受?對這個下品成熟有情,為什麼要長時饒益他呢?以經過長時期他才能夠得聖道。
tatra ye mṛduke paripāke vyavasthitāḥ sattvāḥ. te bodhisattvasya dīrghakālikam upādānam ity ucyaṃte cireṇa kālena viśuddhi-bhavyataya.

2.1.5.短時攝受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短時攝受?謂諸菩薩於住中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當知說名短時攝受,非經久時方堪淨故。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短時攝受?時間不是很多,來饒益他。對於中品成熟的有情,對他的教化,當知說名短時攝受。不需要經過很久的時間才能得聖道。
ye punar madhye paripāke vyavasthitāḥ. te adīrghakālikam upādānam ity ucyaṃte na-cireṇa viśuddhi-bhavyatayā.

2.1.6.最後攝受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最後攝受?謂諸菩薩於住上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當知說名最後攝受,即於此生堪任淨故。
[]云何菩薩於諸有情最後攝受?謂諸菩薩於住上品成熟有情,攝受饒益,當知說名最後攝受。就在這一生就可能得聖道,所以就是上品成熟有情。

2.1.7.總結
是名菩薩於諸有情,略有六種無倒攝受,由此攝受,過去未來現在菩薩,於諸有情曾正攝受、當正攝受、現正攝受,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是名菩薩於諸有情,略有六種無倒攝受,而菩薩能夠攝受這個眾生,攝受得很如法,沒有錯誤。由此攝受,過去的菩薩就是曾正攝受,未來的菩薩當正攝受,現在的菩薩現正攝受,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ye punaḥ sattvā adhimātre paripāke vyavasthitāḥ. te bodhisattvasya caramam upādānam ity ucyaṃte tasmiṃn eva janmani viśuddhi-bhavyatayā. ity ayaṃ ṣaḍvidhaḥ samyak-sattva-parigraho bodhisattvānāṃ yena parigraheṇātītānāgata-pratyutpannā bodhisattvāḥ sattvāṃ parigṛhītavaṃtaḥ parigrahīṣyaṃti parigṛhṇaṃti vā. punaḥ nāsty a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2.2.攝受時難
菩薩如是於諸有情六種攝受無倒轉時,當知遭遇略十二種艱難之事。聰叡菩薩於彼十二艱難之事,當正覺了。何等十二?
[]菩薩如是於諸有情六種攝受,無倒轉時,沒有錯誤,都是如法地饒益眾生。你這樣如法地攝受你的徒弟,你可知道還有些困難的事情,有多少呢?有十二種艱艱的事情。那個特別有智慧的菩薩,你要知道,你攝受徒眾的時候有十二種艱難之事,你要知道,你要覺了。哪十二呢?
evaṃ ca samyak-sattva-parigraha-pravṛttān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dvādaśa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ayo veditavyāḥ. tāsu vicakṣaṇena bodhisattvena bhavitavyaṃ.

一者、於多安住違犯有情、若罰若捨,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1)第一種艱難的事情,你收的這個徒弟常常地犯戒,不是一次,多安住在違犯,就是常常犯戒。你對常常犯戒的弟子,怎麼辦?處罰他嗎?是不處罰?罰也很難,說不處罰也很難,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個艱難的事情。
vyatikrama-vyavasthiteṣu sattveṣu yadi vā bādhanaṃ yadi vā adhyupekṣaṇā bodhisattvasya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二者、於惡有情為調伏故,方便現行辛楚加行,防自意樂,不生煩惱;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2)第二於惡有情為調伏故,你收他作徒弟,他常常地犯戒,你一定要調伏他這件事,不可以犯戒。方便現行,就是想出一個方法來,方便是一個方法,就是把這個方法表現出來,就是採取行動來處罰這個弟子,處罰就是苦惱的事情。辛楚加行,就是令他受苦,是這樣的行動。做這件事的時候,要防止自己的內心沒有煩惱;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心裡還是很平和的,沒有煩惱。是名菩薩遭艱難事,你執行這件事的時候,心裡面還是很平和的,這是一個艱難的事情。
kaṭukena ca prayogeṇa sattve samudācāraḥ svasya cāśayasya kleśārakṣā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三者、現可施物極為尟少,現來求者其數彌多;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3)菩薩這個時候可以施給求者的這個施物,極為尟少,很少很少的;現來求者的人,其數很多很多。可施之物很少,求的人特別多,怎麼辦法布施呢?這事很困難。
alpake ca deya-dharme saṃvidyamāne bahūnāṃ yācanakānāṃ saṃmukhībhāvo yācanāya saṃbādha-saṃkatā-prāptiḥ.

四者、唯有一身,眾多有情種種事業並現在前,同時來請共為助伴;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4)菩薩現在只有一個身體,眾多的有情他們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跑到菩薩這裡來,請你來幫我忙。他只有一個身體,同時來幫助這麼多人做事,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ekātmakasya cāsya bahūnāṃ sattvānāṃ kṛtyeṣu vicitreṣūtpanneṣu sahāyībhāva-yācanā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五者、居放逸處,若住世間可愛妙定,若生天上樂世界中,令心調善,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5)第五種艱難事是什麼呢?這時候這個菩薩,生活在一個放逸的環境裏面。
1-這個時候菩薩自己得四禪八定,這是世間的禪定,這個禪定的境界非常的可愛、非常的微妙,特別大安樂的境界,你若愛著這個禪定的樂,就是叫做放逸。
2-或者是這個菩薩,在人間行菩薩道,壽命終了的時候,跑到天上,天上是個樂世界。欲界天,是個樂世界,五欲特別的豐盛,身體還沒有老病,和人間完全不同,那是一個特別快樂的世界。
3-令心調善,你要在世間可愛妙定之中令心調善;生到天上的樂世界那五欲的境界,人間所不能及的,特別快樂的世界;但是你在那種境界裏面,心裏面調善,與道相應。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困難的。若是已經得無生法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比較容易;現在是沒得聖道,要在這放逸的地方而不放逸,這是不容易。
a)居放逸處等者:此中略說於三處所令心調善」:一、謂居放逸處,二、謂住可愛定,三、謂生樂世界。言居放逸處者:謂生貴家財寶具足故。
a1)於三個地方可以令人放逸,但是你能令心調善,這是不容易。那三處呢?一、謂居放逸處,這是一個地方。二、謂住可愛定,二是住可愛的禪定裏面。三、謂生樂世界,天的世界。居放逸處怎麼講呢?就是你這時候,投生在富貴的家裏面,財寶、五欲都具足,這時候是在人間。這個地方你不放逸,就很難。
pra. māda-sthānīyā ca śubhā laukikī samāpattir deva-lokopapattiś cākarmaṇya-cetasaḥ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aptiḥ.

六者、常求遍作利有情事,而於此事無力無能,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6)菩薩有大悲心,看見眾生苦,可憐一切眾生,內心裏面自動地就發出來:希望我能普遍地為一切眾生做利益的事情。而於此事無力無能,只有好心,但事實上沒有這個力量、沒有這個能力;身也沒有這個力量、心也沒有這個力量、智慧也沒有這個力量、也沒這個福德力。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個困難,有心而無力。
sattvārtha-kriyārthinaś ca sattvārtha-karaṇā-samarthatā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七者、於其愚癡諂詐剛強諸有情所,若為說法若復棄捨,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7)對於菩薩所遇到的人,這個人非常的愚癡;另外遇見一個人,非常的聰明而諂詐,智慧詭計多端,事情多得很,但是不誠實;第三個是剛強的人,你想要轉化他,這不行。這樣的三類、三種有情所。若是給這三類的人說法,能改變他,不容易。若復棄捨,不為他說法,也是困難,這件事很難處理。
a)於其愚癡諂詐剛彊諸有情所者:無力解了善說惡說所有法義,是名愚癡。不如聖教而正修行,不如真實而自顯發,是名諂詐。其性[-+]悷,難可調伏,是名剛彊。
a1)什麼叫做愚癡啊?就是他沒有能力解了這一段話是好話、這一段話是壞話。他沒有這個智慧力能明白什麼是善說、什麼是惡說。所有的善說的法義、惡說的法義他不能懂,這叫愚癡。
a2)這個諂詐是聰明人,他很聰明、很有智慧的。但是他有什麼問題呢?你跟他說,他也聽得懂,但是他不能隨順聖教修行,他會說一大套的理由來的,不修行。不如真實而自顯發,他說的話都是騙人的、不真實的。他不能夠隨順真實來顯示自己。
a3)他這個性格是[-+]悷,什麼叫做[-+]悷?就是他自己知道,我不對,但是不改。說是你做師父的,教訓他:什麼不對,你改過來。你愈說他愈厲害,反倒是更嚴重地做錯誤的事情,這叫做[-+]悷。所以,不容易調伏他這個心,叫它能夠改過遷善,不容易做這個事情。菩薩遇見這三種人,怎麼辦?你為他說法?不要給他說法?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mūḍha-śaṭha-khaṭuṃkeṣu sattveṣu dharma-keśanā vādhyupekṣaṇā vā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八者、常於生死見大過失,為度有情而不棄捨,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8)菩薩常常地修六波羅蜜、常常地修學禪定、修學般若波羅蜜,心裏面修止觀的,對於生死見到很大的過失,這是容易生厭離心。但是另外還有慈悲心,你若是為利益苦惱的人,這些苦惱的人就在這裏生活,你要度化他也要在這裏,你不能棄捨這個生死;棄捨生死你不能度眾生的。於生死見大過失,有很大的厭離心;但是還不能棄捨這個生死,是名菩薩遭艱難事,也是困難。
saṃsāre ca nitya-kālaṃ doṣa-darśanaṃ saṃsārāparityāgaś ca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九者、未證清淨增上意樂,多分慮恐失念命終,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9)這個菩薩沒得無生法忍,他這個心還有所得、還有煩惱,沒能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殊勝的般若波羅蜜的意樂、大悲的意樂,都沒有成就。沒成就的人有什麼樣的心情,和我們一般人不一樣呢?這種人多數是有顧慮,什麼顧慮呢?恐失念命終,恐怕失掉正念這個時候命終、死掉了;這個時候命終,失掉正念就到三惡道,會有這個顧慮。他平常常常修止觀,他也是常是照顧自己的念頭,叫它清淨、不染污。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是勝解行地的菩薩。得無生法的人,臨命終的時候,決定是正念的,因為他那個正念有力量,因為他也常常地修止觀,所以他這個心有力量保持正念。
a)多分慮恐失念命終者:〈住品〉中說:勝解行住菩薩,於其三處有忘失念:一、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忘失正念;二、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於所受所持諸法,久作久說,或於一時有所忘失。於是三處,有忘失念。又說未能超越死畏,今說慮恐,其義應知。
a1)〈住品〉中說,勝解行住菩薩,有三個地方都失掉正念。
a2)一、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不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心裏面迷惑,貪瞋癡出來,就失掉不貪瞋癡的止觀的明靜而住。
a3)二、於受生彼彼身中,這個生命結束,另外到一個地方去得一個生命。在人間各式各樣的身體受生已,忘失前生,前生怎麼回事不知道。
a4)這個地方是說勝解行住,勝解行住就是沒得無生法忍。在小乘佛法,也就是加行位,加行位是煖頂忍,世第一不算,世第一一剎那就是見道。也有的人能知道前生一點事情,這種人少。在勝解行位他有隔陰之迷就是這樣;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他知道前生的,就是得初果也知道前生。說初果還有隔陰之迷,這句話說錯。若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沒有隔陰之迷的,前生的事情你會知道。
a5)三、於所受、所持諸法,你所受持的,譬如說《金剛經》、或者《維摩經》,受納之於心;持而不失掉。久作久說,你常常作這件事、常常為人演說、常常修止觀。或於一時有所忘失,忽然間這段文就是念不上來、就忘掉,等到事情過去,想起來。勝解行地這個人是修行人,有這三種失念的事情。
a6)又說,就是在勝解行地,未能超越死的恐怖,因為他不能保證決定有正念;所以死的恐怖他沒能超越,就是還有死的恐怖。這一段文就是沒證清淨意樂,就是沒得無生法忍,多分慮恐失念命終,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aviśuddhe adhyāśaye muṣita-smṛte maraṇaṃ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十者、未證清淨增上意樂,他來求乞第一最勝所可愛物,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10)第十個艱難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沒有成就無生法忍的增上意樂。別的人到這兒來向他乞求他最殊勝,第一就是殊勝,可愛的東西,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這也是個困難,他捨不得。
aviśuddhe cāśaye parair agrasya parama-priyasya vastuno yācanā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十一、者種種異見種種勝解諸有情類,若別教誨若總棄捨,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11)種種異見,各式各樣不相同的思想,除佛法之外,有其它的種種的思想,包括一切的外道。種種勝解,這個人有各式各樣特別的知識,不是一般的知識,它是特別的一種知識,也就是有智慧。這個菩薩遇見這些人的時候,要別別地、一個一個地教誨他們相信佛法不容易,你想為他說法也不容易。若總棄捨,完全都不要為他說法,也很難。是名菩薩遭艱難的事情。
nānā-bhinna-matānāṃ nānā'dhimuktikānāṃ sattvānāṃ saṃjñapti-kriyā adhyupekṣanā vā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十二者、常行最極不放逸行,而不應斷一切煩惱,是名菩薩遭艱難事。
[]12)這位菩薩修六波羅蜜、修禪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他的心常與道相應,心裏面不放逸。不放逸就是能調伏一切煩惱,心裏面清淨。而不應斷一切煩惱,但是菩薩不應該把所有的煩惱都斷掉,不應該像阿羅漢那樣子。常行不放逸行、最極不放逸行,就是斷煩惱。但是還不應該斷煩惱,所以這件事是個矛盾的事情。是名菩薩遭艱難事,也不容易。
ātyaṃtikaś cā-pramādaḥ karaṇīyaḥ kleśāś ca sarveṇa sarvaṃ na prahātavyā iti saṃbādha-saṃkaṭa-prāptiḥ.

若諸菩薩遭遇如是諸艱難事,或於其中應觀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便;或於其中應審揀擇補特伽羅;或於其中攀緣,勇猛攝受因轉,若發正願;或於其中制御其心不令流散;或於其中安住其心,猛利思擇不生厭倦而自安忍;或於其中而行放捨;或於其中發勤精進熾然無懈;或於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菩薩如是於正對治方便善巧,雖遭一切諸艱難事正現在前,而無怯弱自正能免。
[]13)若諸菩薩遭遇如是諸艱難事,遇見這麼多的困難的事情。
1-怎麼樣解決?或者是在第一個困難的事情,就是於多安住違犯有情,若罰若捨,是名菩薩遭艱難事,遇見這個困難的時候。你應該觀察犯戒的有情,他犯的是重戒?犯的是輕戒?如其所應,隨輕、隨重,要想出辦法來處理這個事情。
2-第二個困難的事情,於惡有情為調伏故,方便現行辛楚加行,防自意樂不生煩惱。應審揀擇補特伽羅這個人,常常犯戒,很惡的有情要處罰。
3-第三個困難就是現可施物極為尟少,現來求者其數彌多,是名菩薩遭艱難事。怎麼樣的處理呢?於其中攀緣勇猛,勇猛的觀察攝受因轉,你的所施物太少,應該觀察我好好的修福,得大財富。有人來求我,每個人都會滿願。攝受因轉,就是成就大富之因;這樣觀察、思惟,來解決這個問題。
4-第四個困難是唯有一身,眾多有情種種事業並現在前,同時來請共為助伴,是名菩薩遭艱難事。要正發願,到第八地菩薩就可以分身無量,同時地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
5-第五個困難居放逸處,若住世間可愛妙定,若生天上樂世界中,令心調善,是名菩薩遭艱難事。於其中制御其心,來制止這個心,不叫它虛妄分別;在禪定裏面不要愛著禪定樂。生到天的世界,也要制御其心不令流散。
6-第六個困難常求遍作利有情事,而於此事無力無能。這個時候或於其中安住其心,令心無所分別就好了。
7-第七個困難於其愚癡諂詐剛強諸有情所,若為說法若復棄捨,是名菩薩遭艱難事。對治第七個困難,就是猛利地思擇這件事;或者這個事情就是棄捨好了,不說法就好了,猛利地思擇這件事。
8-第八個困難常於生死見大過失,為度有情而不棄捨。修大乘佛法,生死就是涅槃,沒有生死可厭。
9-第九個未證清淨增上意樂,多分慮恐失念命終。對治就是而自安忍,安住不動。
10-未證清淨增上意樂,他來求乞第一最勝所可愛物,是名菩薩遭艱難事。對治就是於其中而行放捨,就是布施給他好,不要愛著這個東西。
11-第十一個困難就是種種異見、種種勝解諸有情類,若別教誨、若總棄捨,是名菩薩遭艱難事。對治就是你要發勤精進熾然無懈,熾然還是勇猛的意思。
12-第十二個困難就是常行最極不放逸行,而不應斷一切煩惱。對治就是你能夠於中善巧方便的修行。
13-菩薩像前面說的,一共就是十二句話。於正對治方便善巧,就能消除前面的這十二種困難。雖是遇見這麼多的困難事情現前,心裏面沒有怯弱,自然是免掉這麼多的困難。
a)若諸菩薩遭遇如是諸艱難事等者:此中種種方便善巧,隨應對治前說諸艱難事。應觀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便,此正對治初艱難事。應審揀擇補特伽羅,此正對治第七第十一艱難事。攀緣勇猛攝受因轉,若發正願,此正對治第三第四第六諸艱難事。制御其心,不令流散,此正對治第二第五諸艱難事。安住其心猛利思擇,不生厭倦而自安忍,此正對治第八艱難事。而行放捨,此正對治第十艱難事。發勤精進,熾然無懈,此正對治第九艱難事。善巧方便而正修行,此正對治第十二艱難事。
a1)此中種種方便善巧,隨應對治前說諸艱難事。
1-應觀輕重,如其所應而作方便,此正對治初艱難事,第一個艱難事。
2-應審揀擇補特伽羅,此正對治第七和第十一艱難的事情。
3-攀緣勇猛攝受因轉,若發正願,此正對治第三、第四、第六諸艱難事。
4-制御其心,不令流散,此正對治第二、第五諸艱難事。
5-安住其心猛利思擇,不生厭倦而自安忍,此正對治第八艱難事。
6-而行放捨,此正對治第十艱難事。
7-發勤精進,熾然無懈,此正對治第九艱難事。
8-善巧方便而正修行,此正對治第十二艱難事。
《披尋記》作者的說法和《遁倫記》的說法有同、有不同。

evaṃ saṃbādha- saṃkaṭa-prāptena bodhisattvena kvacid guru-lāghavaṃ lakṣayitvā tathaiva prayoktavyaṃ. kvacit pudgala-pravicayaḥ karaṇīyaḥ. kvacid dhairyam ālaṃbya hetuṃ samādāya vartitavyaṃ. samyak-praṇidhānāni ca karaṇīyāni. kvacic cittasya prassaro na deyaḥ. kvacit tīvraṃ pratisaṃkhyānam upasthāpyākhinnena kṣameṇa bhavitavyaṃ. kvacid upekṣakeṇa bhavitavyaṃ. kvacid ārabdha-vīryeṇātapta-kāriṇā bhavitavyaṃ. kvacid upāya-kuśalena bhavitavyaṃ. evaṃ samyak-pratipakṣa-kuśalo bodhisattvaḥ sarva-saṃbādha- saṃkaṭa-prāpti-saṃmukhībhāve 'pi na viṣīdati samyak cātmānaṃ pariharati.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niṣṭhe yoga-sthāne parigraha-paṭalaṃ dvitīy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