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聞所成地-2.內明處-2.4.佛教所應知處相-2.4.2.二法(21門)


2.4.2.二法(21)
1)攝諸戲論
復次,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謂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
[]復次,依有情識的世間及有情眾生所居住的地方,有二種法,能夠包括一切戲論的事情。哪兩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呢?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是能分別。及彼能取的所依就是六根,所取之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
《披尋記》四七九頁:
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等者:一切有為或異不異及二俱、非有相可得,於此若問、若答、若思,是名戲論。諸有為法,是所戲論,名戲論事。抉擇分說:無為諸法,非所戲論,唯有為滅之所顯故。(陵本六十五卷十五頁)翻彼,應知有為名戲論事。有情世間,諸行所攝心心所法,名能取法。有色諸根,名所依法。一切所緣,名所取法。若器世間,諸行所攝唯為所緣,是所取法。由是故說依二世間,有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
[]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等者:一切有為法,或是此法與彼法不同,或是此法與彼法是相同,或是亦異、亦不異,或是非有,就是非異、非不異,一共是四句。對於一切有為法,若是問:是異、是不異,是亦異、亦不異,非異、非不異。這樣問,這樣答,這樣思惟,叫做戲論。因為這些都是虛妄分別,沒有真實的意義,所以名為戲論。在一切有染著、生住異滅的事情,凡夫就在這上執著、在這戲論,所以有為法名為戲論事。抉擇分說:無為法不是戲論的境界,只有一切有為法滅了之後,才會顯示出來。與無為法相反,所以應當知道有為就是戲論事,無為不是戲論。在有情世間中,諸行所攝心、心所法,名為能取法。因為心心所法能在一切有為法上活動,能取著。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些有色諸根,是心、心所法所依止的地方。一切所緣,名為所取法。若在器世間中,諸行所攝,只能作為所緣,所以是所取法。由是故說依這二種世間,有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

2)雜染根本
又諸世間,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能引無義、無利雜染,謂於真實無正解行,及彼為先,悕求無義。又正法外,若諸沙門、若婆羅門,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謂薩迦耶見增上力故,推求我常,推求我斷。
[]又一切有漏的世間,簡要的說有兩種雜染的根本,能引現在無義,將來無利的雜染法。哪二種?第一個,對於真實的聖道,不能夠正確地通達,也不能正確地修行。第二個,以彼於真實無正解行為先,然後希求世間上的榮華富貴、人天等惑業苦的事情,而這些惑業苦都是無義。所以前面一個是無明,後面希求是愛,能引無義、無利的雜染。又在正法之外,若是諸沙門、若是婆羅門這兩種人,略說有二種雜染根本。在五蘊中,認為有一個我,因為這樣的思想增勝上進的力量。觀察五蘊雖然無常,但我是常住。或是觀察我不是常住而是斷。

3)眾苦根本
又諸有情,略有二種眾苦根本。謂於有漏法喜愛俱行所有期願,及非理所引厭離俱行所有期願。
[]又諸有情,略有二種眾苦的根本。第一個,對於五蘊的有漏法,與喜、愛一起的所有願望。第二個,不合道理的想法所引發的厭離,與這種厭離一起的所有願望。

4)教授教誡相違順法
又有二種師及弟子,教授、教誡相違之法。謂諸弟子不能堪忍教誨語言,及師倒見,習行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又師長教授弟子、教誡弟子,有二種互相違背的情況。第一,弟子受不了師長的教誡、教誨的語言。第二,師長有邪知、邪見,學習錯誤的行為。若是與這個不同,就是互相隨順,師長有正知、正見,行為良善,而弟子又接受他的教導。

5)違順正法
又有二法,甚能違越世、出世間正行境界。謂於自非法增上所生不可愛果,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及於現法他所殺、縛、衰退等事,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又有兩種事情,很能夠違越世間的正行境界、違越出世間的正行境界。世間的正行境界就是增上生,出世間的正行就是決定勝。第一,對於自己惡業的力量所生的恐怖果報,不怕,對於所作的罪過,沒有羞恥心。第二,在現在的時候,為他人所殺,為他人所縛,衰退等事,不怕,對於所作的罪過,無有羞恥心。若是與這個不同,就是白品二法。

6)無倒建立
又有二種無倒建立,能令行者少用功力,住於梵行,終不唐捐。一、正立學處。若有違越,便獲大罪;若不違越,便生大福。二、正立出離。令違越者速復出離。
[]又有兩種沒有顛倒的建立,能令修行的人少少的用點功力,就能安住在梵行,終究不會虛耗。一、正立學處,能夠很合道理地,將身口意安住在戒法。若有違越,就會得大的罪過。若是不違越,就可以生起很大的福德。二、正立出離,就是懺悔,能令違越戒法的人,迅速地從大罪,解脫出來。

7)得自他利
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一、居遠離者,心常安定,現法樂住;二、居憒鬧者,有來求法,時時為說,能令正法相續久住。
[]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到自利,得到他利。 一、居住在寂靜處,身、心遠離,心常安定,得到禪定的現法樂住。二、居住在憒鬧的地方,有來求法的人,時時為他講說,能令正法相續久住。

8)令入現觀或諸根熟
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內正作意、外聞他音二因緣故,於現法中入諦現觀,或令當來諸根成熟。一、於因所生法,正通達因;二、於如來所說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相應經,一切緣性及諸緣起,隨順作意,數數思惟。
[]又有兩件事,能令有情內心如理作意,外能聽聞他人講說佛法的法音,這兩個條件的緣故。在現在生存的時候,能入諦現觀,得聖道。或者現在沒得聖道,能令將來的諸善根成熟。一、對於因緣所生法,能夠沒有錯誤的通達這些因緣所生法。二、對於佛所說的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的空相應經,在這甚深空相應經中說: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及由這四緣生起的一切法。能夠隨順、作意,反覆地思惟。

9)速證通慧
又有二法,能令根熟補特伽羅速證通慧。一、於教授教誡,遠離諂誑;二、厭離為先,身語意行,離諸調戲。
[]又有二法,能令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成熟的補特伽羅,迅速地體證無漏通的智慧。一、對於師長的教授,教誡,要真實的接受,不可以有表面接受,而內心不接受的這種諂誑。二、對於有漏法,先要有厭離的心願,然後在身行、語行、意行中,不要放逸。

10)令梵行者共住安樂
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展轉皆得安樂而住。一者、堪忍他所逼惱;二者、自不逼惱於他。
[]又有二法,能令居住在一個地方,共同修梵行的人,展轉互相都能得到身心安樂而住。一、堪能忍受他人所作的逼惱。二、自己不逼惱於他。

11)令梵行者互無違諍
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未生違諍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無鬥、無訟、無諍、無競。一者、展轉互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財法。
[]又有二法,能令居住在一個地方,共同修梵行的人,能令衝突不生起,若是已經生起,迅速令止息。不會以物較勝,不會在法官的面前諍論是非曲直,不會彼此對辯,不會彼此互打以求勝。一者、展轉互相生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財法。

12)令得定地清淨梵行
又有二法,速令心住,得三摩地、清淨梵行。一者、憶持久遠所作所說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無所犯,便生歡喜,晝夜隨學,常無懈廢。二者、於身語意一切事業,能正了知增上力故,於諸過失終無違犯。由此因緣,亦無憂悔,隨生歡喜,廣說乃至解脫智見。
[]有二個方法,迅速地令心安住,得三摩地,成就清淨的梵行。一者、能憶持很久以前所作的事情、所說的話,由於憶念的強大力量,若是於戒法,有所違犯,就如佛所說的懺悔法,懺除令其清淨。若是於戒法,無所違犯,便生歡喜,晝夜隨順學習止觀,恆常沒有懈怠、廢止。二者、對於身語意發動出來一切的事業,能夠沒有錯誤地、很分明的認識,自己做什麼。由於這樣正知的強大力量,對於一切的過失,始終不會違犯。由於這種不犯過失的因緣,內心不憂悔,隨時生起歡喜,廣說乃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都成就。

13)能越眾苦
又有二法,能越眾苦,謂能超越諸惡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者、深見現法當來諸過患故,遠離惡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習菩提分法。
[]又有二法,能超越眾多的苦惱,就是能超越三惡道的苦惱,進一步能超越三界的生死大苦。一者、因為深深地看清楚現在五蘊的老病死等種種過患,及身、語、心不清淨,將來也有過患,所以能遠離種種惡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的修習菩提分法。

14)令修斷居遠離者得安樂住
又有二法,能令修斷居遠離者得安樂住。一者、於諸境界不生雜染,無惡尋伺,擾亂其心;二者、凡所噉食,要為利益,稱量、消化,能隨順斷,令身調適。
[]又有二法,能令修學菩提分法,為斷除一切愛見煩惱,而在遠離處住的行者,得安樂住。一者、六根對於外諸境界時,不會生起雜染,沒有欲、恚、害等惡尋伺及執著外境為真實,來擾亂其心,這個就是修習根律儀。二者、凡日常飲食所噉食,是為了要成就聖道這種利益,稱度適合自己的量,及適合自己的食物,所食能消化。得到適當的營養之後,身體有力量能隨順修學聖道,斷滅煩惱,令身調合、安適,這個就是對於飲食知量。

15)令修善品時無虛度
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諸苾芻等時無虛度。一者、於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二者、知時知量,少習睡眠。
[]又有二法,能令修學善品的諸苾芻等,光陰沒有虛度。一者、對於諸根與六境,精進、不懈怠,以止觀為方便,研究、觀察根、境這些法是無常、苦、空、無我相。二者、知道初夜和後夜都是用功修行的時候,中夜可以休息。休息時,要適量,睡眠的時間要滅少。

16)能壞增上心學、慧學
又有二法,能壞增上心學、慧學。一者、建立邪學,違越正學,及懷猶豫;二者、增益損減邪見決定。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又有二法,能破壞增上心學、增上慧。一者、建立不符合佛法的邪學,與佛法互相違越,及內心對於佛法有猶豫、疑惑。二者、增益邪見與損減邪見,決定不可移轉。什麼是增益邪見?對於五蘊是無我,增益是我、我所,是薩迦耶見。增益我是常或無常,是邊執見。對於種種錯誤的邪見,增益為第一、最勝,是見取。對於此見,增益為清淨,是戒禁取。什麼是損減邪見?若是決定執取沒有業、沒有業果、沒有解脫、沒有得解脫道,撥無四諦之理的見解。與前面這二個相違,就是清淨善法。

17)令成熟者速入現觀
又有二法,能令已集菩提資糧,未入現觀補特伽羅速入現觀。一者、思惟現在過去自他衰盛;二者、勤修諦行所攝無倒作意。
[]又有二法,能令已經集聚菩提的福慧資糧,尚未證入現觀的人,迅速地證入現觀。一者、思惟現在與過去的自他衰落與興盛,就是思惟無常。二者、精勤地修學苦集滅道四諦的十六勝行所統攝的沒有錯誤的如理作意。
《披尋記》四八四頁:
又有二法至無倒作意者:此中二法,謂厭及欣。如次配釋應知。謂自衰損及他衰損,現在會遇,正現前時,如理作意數思惟故,成可厭處。若自興盛,及他興盛,過去盡滅,離變壞時,如理作意數思惟故,成可厭處。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一卷十八頁)是名思惟現在過去自也衰盛。

18)令速圓滿離垢梵行
又有二法,令觀行者最極、究竟、離垢梵行,速得圓滿。一者、修諦現觀;二者、於後離欲方便勤修,於諸等至無有愛味,離諸障難。
[]又有二種方法,能令觀行者最高程度、最好狀況、遠離愛見的煩惱垢的梵行,迅速地得到圓滿。一者、修習四聖諦的現觀,就是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二者、得初果以後,因為還有欲,繼續修諦現觀為方便來離欲。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諸等至的時候,不愛味、不執著於禪定,能遠離愛煩惱、見煩惱障難。

19)令速引發一切勝德
又有二法,令觀行者速能引發世、出世間一切勝德。一者、九相住心;二者、由六種事,以正定心思擇諸法。如聲聞地當廣分別。
[]又有二法,令觀行者迅速地能引發世間的色、無色界的禪定勝德,及出世間的三明六通、乃至無上菩提的勝德。一者、九相住心,就是奢摩他。二者、在奢摩他中,根據義、事、相、品、時、理這六種事,來思擇諸法。在聲聞地裡面會很詳細解說。

20)諸觀行者清淨差別
又觀行者有二種淨,謂作意淨及所依淨。於三世中遠離愚癡,智清淨故,名作意淨。遠離三界諸煩惱品麤重法故,名所依淨。
[]又觀行者有二種清淨,就是作意清淨及所依清淨。什麼是作意清淨?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諸行,就是根、境、識這一切法要遠離執為我的愚癡,因為觀察無常、苦、空、無我,能令智慧清淨,所以名為作意清淨。什麼是所依清淨?因為遠離三界愛見種種煩惱的品類中,麤重的隨眠種子,所以名為所依清淨。

21)心解脫者內證差別
又有二法,心善解脫諸阿羅漢內自所證。一者、於現法中苦因永盡;二者、由此為先,當來世苦畢竟不生。
[]又有二種方法,是心從愛煩惱、見煩惱裡解脫出來的阿羅漢,內心親自所證悟的境界。一者、在現在的五蘊中,貪瞋癡等苦因,永久地斷盡。二者、由此現法中苦因永盡為先,將來世的苦惱,決定不會生起。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聞所成地-2.內明處-2.4.佛教所應知處相-2.4.1.一法


2.4.佛教所應知處相
2.4.1.一法
云何佛教所應知處相?當知此中一切有情住有三種,謂日別住、盡壽住、善法可愛生展轉住。初、由食增上力;第二、由命行增上力;第三、由於諸善法不放逸增上力。於諸不善、無記法中,亦有相似不放逸法,如於殺生等事,及威儀、工巧等中,審諦而作。然於善法不放逸者,於現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於後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
[]什麼是佛教應該知道的境界呢?應當知道,在這裡,一切有情的安住,有三種不同。第一,日別住。就是一天一天的活著,為何能日日安住呢?由於飲食的增上力,所以能夠天天的生存。第二,盡壽住。為何能活到各自的壽命呢?由於過去生中屬於命行的業力,有力量能夠支持,讓壽命生存這麼久。第三,善法可愛生展轉住。由於做一些好事,招感一個可愛的生命,又繼續做好事,以後又得到一個可愛的生命。為何能得到可愛的生命體呢?對於諸善法,由於不放逸的力量,所以能得到可愛的生命體。不放逸的情形有許多不同。若是在作種種惡事,或者做無記的事情,也有相似的不放逸法。譬如說在殺生,或者在做其他惡事的時候,認真的做這種惡事。或者行、住、坐、臥的威儀。或者做工巧等事,認真的做好,也叫做不放逸。這就是相似不放逸法。然而,若能在善法中不放逸的話,於現在的生命中,乃至能成就涅槃。或者若於現生不能得涅槃,於後世中能夠往善趣,因為能不放逸,所以可作很多的善事。

聞所成地-2.內明處-2.3.攝聖教義相


2.3.攝聖教義相
云何攝聖教義相?此中有能修習法,謂於諸善法,專志所作,相續所作,方便勤修。有所修習法,謂所有諸善法。有有過患法,謂應遍知法。有有染污法,謂應不著、制伏、初應斷法。有障礙法,謂違逆現觀究竟法。有隨順法,謂隨順現觀究竟法。有真如所攝法,謂應覺悟法。有勝德所攝法,謂所應引發法。有隨順世間法,謂應習、應斷,及斷已現行法。有得究竟法,謂究竟自義所應證法。
[]怎麼樣由淵博的聖教,能略攝說出其義相呢?在此聖教中,
1)有能修學聖道的方法。就是對於三十七道品等世、出世間善法,要專心於所作的事情,而且相續不斷的作這件事,以專志、相續為方便,精進地去修行。
2)有所應修習的法。就是種種世、出世間善法。
3)還有,有過失、災患的法。就是五蘊苦諦應遍知。應遍知五蘊是一個有災難的東西,因為眾苦隨逐。
4)還有,有染污的法。就是集諦應該斷。觀察五蘊是無常、苦,來對治自己,能令不染著。觀察五蘊是無我、空,能消滅煩惱。這些染污是最初應該斷除的法。
5)還有,障礙法。就是有身見及與彼相應一切心心所法,能違逆、障礙現觀究竟法。
6)還有,隨順法。就是道諦所包含的戒定慧,能隨順現觀究竟法。
7)還有,真如所攝法。就是滅諦所包括的教、行、理,應該覺悟。
8)還有,勝德所攝法。就是殊勝的功德所包括的四無量、八解脫等,是應該被引發。
9)還有,隨順世間法。就是世間善法應修習,世間染污法應該斷除。及阿羅漢諸漏已斷盡,彼身心相續中所有現行的世間善法。
10)還有,得究竟法。究竟涅槃是所應該體證。

聞所成地-2.內明處-2.2.想差別施設建立相-2.2.4.所作所緣乃至聖教


2.2.4.所作所緣乃至聖教
復次,嗢柁南曰:所作及所緣,亦瑜伽、止,觀、作意與教授,德、菩提、聖教。
1)云何所作? 謂八種所作。一、滅依止;二、轉依止;三、遍知所緣;四、喜樂所緣 ;五、得果;六、離欲;七、轉根;八、引發神通。
[]復次,嗢柁南曰:所作及所緣,亦瑜伽、止,觀、作意與教授,德、菩提、聖教。
什麼是修習止觀時,所成就的事?有八種:
第一,滅依止。依止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因為世間善惡,出世間皆要依止五蘊才能活動。滅依止是什麼呢?沒有身心的麤重現象,就叫做滅依止。
第二,轉依止。沒有身心麤重的現象,而身心輕安的現象輾轉地、逐漸地現起。
第三,遍知所緣。第四,喜樂所緣。遍知所緣和喜樂所緣有力量能令滅依止、轉依止出現。什麼是遍知所緣?對於苦集二諦的所緣,能周遍知道。什麼是喜樂所緣?以滅道為所緣境時,內心有喜樂。
第五,得果。在禪定中,修無常、苦、空、無我觀。若斷除見煩惱,得初果或是得二果。若能離欲,得三果。若能斷盡諸漏,得四果。這裡指前二果。
第六,離欲。指後二果。
第七,轉根。轉鈍劣之性而得勝利之根,由軟品轉成中品,由中品轉成上品。
第八,引發神通。

2)云何所緣?謂四種所緣。 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煩惱所緣。
[]什麼是所緣?所緣境有四種不同。
第一,遍滿所緣。有四種:有分別影像所緣境、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邊際所緣境、所作成辦所緣境。
第二,淨行所緣。就是五停心觀: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愚癡眾生因緣觀,驕慢眾生修緣起觀,散亂眾生數息觀。
第三,善巧所緣。就是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善巧。
第四,淨煩惱所緣。世間的禪定,厭離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求初禪天是靜、妙、離。由初禪到二禪也是,初禪是苦粗障,二禪是靜妙離;乃至三禪到四禪,乃至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非非想處。出世間的聖道,以苦集滅道為所緣境。

3)云何瑜伽?謂或四種,或九種。四種瑜伽者: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九種瑜伽者:一、世間道;二、出世道;三、方便道;四、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軟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
[]什麼是瑜伽?如何修止觀能得到相應呢?或者四種,或者是九種。四種瑜伽是什麼?第一,信心。對於修行的方法,相信可以成就。
第二,意願。相信以後,要有意願,想要修習這個法門。
第三,精進。信、欲是屬於願,精進是屬於行,努力的修習這個法門。
第四,方便就是戒、定、慧。以此為方便,才能滿願。
九種瑜伽是什麼呢?第一,世間道。只修奢摩他,不修四念處,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八定。
第二,出世道。有禪定,也修四念處,能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得到解脫。
第三,方便道。以修止觀為方便。
第四,無間道。清淨的智慧和無我的真理,中間沒有煩惱的間隔。
第五,解脫道。無間是斷煩惱,解脫道是見到真理。
第六,勝進道。得初果以後,向更殊勝的二、三、四果前進。
第七、八、九,軟品道、中品道、上品道。修止觀的時候,有軟品、中品、上品的不同。

4)云何止?謂九種住心。
[]什麼是止?就是九種住心。

5)云何觀?謂或三事觀,或四行觀,或六事差別所緣觀。三事觀者:一、有相觀;二、尋求觀;三、伺察觀。四行觀者:謂於諸法中,簡擇行觀、極簡擇行觀、遍尋思行觀、遍伺察行觀。六事差別所緣觀者:一、義所緣觀;二、事所緣觀;三、相所緣觀;四、品所緣觀;五、時所緣觀,六、道理所緣觀。
[]什麼是觀察、思惟?或是三事觀,或是四行觀,或是六事差別所緣觀。
什麼是三事觀察?第一,有相觀。在奢摩他裡面修有相觀,以五蘊為所緣境,或者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很短暫的時間思惟一下,叫做有相觀。第二、三,尋求觀、伺察觀。就是由粗略的觀察,到微細的觀察。
什麼是四行觀?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法,觀察其自相,就是盡所有性。什麼是極簡擇行觀呢?觀一切法的共相,就是如所有性。對此自相與共相,皆需要遍尋思及遍伺察行觀。
什麼是六事差別所緣觀?一、義所緣觀,就是如是如是名,有如是如是義。二、事所緣觀,就是有內六處,有外六處。三、相所緣觀,就是自相和共相。四、品所緣觀,有黑品、有白品。白品有功德,黑品有過患。五、時所緣觀,觀察如是事,是過去世有這樣的事;如是事,未來有如是事;那麼現在有如是如是事。六、道理所緣觀,就是四種道理: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四種所緣觀,作這四種觀察。

6)云何作意?謂七種作意。了相等,如前說。
[]什麼是作意?就是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一共七個作意,在前面已經說過。

7)云何教授?謂五種教授 。一、教教授;二、證教授;三、次第教授;四、無倒教授;五、神變教授。
[]什麼是教授?師長教授學徒有五種的不同:
第一,教教授。就是將語言文字的佛法教授給學徒。
第二,證教授。就是修學止觀,因為止觀才能證悟真理,所以叫做證教授。
第三,次第教授。就是按照次第去教授教法,或是能證的止觀。
第四,無倒教授。對於前面三種教授,能夠沒有錯誤、如法地教授這位學徒。
第五,神變教授。就是教授如何修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

8)云何德?謂無量、解脫等,如句中已說。
[]什麼是德?就是四無量心、八解脫、四無礙解、無諍三昧等殊勝的勝德。如在第一個頌已經說過。

9)云何菩提?謂三種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什麼是菩提?謂三種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0)云何聖教?謂授以歸依,制立學處,施設說聽,建立師徒,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訶欲愛味,示欲過失,顯說雜染及清淨法,教導出離及與遠離,稱讚功德,乃至廣說無量無邊清淨品法。
[]什麼是佛陀宣說的教法?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以依止佛、法、僧來教授。進一步學習戒法。學習教義,隨順眾生的根性,師長依義發言,學徒聞說而能得義。建立師長教導學徒的制度,由師長的教導才能引發一切聖道。向師長學習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呵斥欲的愛味,開示若染著於欲是有過失。明白的說出,什麼是雜染法?什麼是清淨法?聖教是教導從欲裡面解脫出來,及不要親近這些染污法。稱讚出離、遠離是有功德的。乃至廣說無量無邊的清淨法,就是無量無邊的出世間聖道,或者四諦、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

聞所成地-2.內明處-2.2.想差別施設建立相-2.2.3.思擇現行乃至次第


2.2.3.思擇現行乃至次第
復次,嗢柁南曰:思擇與現行,睡眠及相屬,諸相攝、相應,說、任持、次第。
[]復次,嗢柁南曰:思擇與現行,睡眠及相屬,諸相攝、相應,說、任持、次第。

1)云何思擇?
a.1-5)謂一行、順前句、順後句、四句、無事句。
[]什麼是思擇?謂一行、順前句、順後句、四句、無事句。
《披尋記》四七二頁:
謂一行至無事句者:此中一行,即問論法。謂以一法與餘法一一互相問,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與餘法互問,如是一一問一切法。順前句者:謂於諸法中隨取二法更互相問,依止前法以答所問。順後句者:謂即二法展轉相問,依止後法以答所問。四句者:謂於所問,作四句答。無事句者:謂如計命即是身者,彼計我是色;若計命異於身者,彼計我非色;若計我俱遍無二無缺者,彼計我亦是色,亦非色; 若為對治此故,即於此義中由異句異文而起執者,彼計我非色,非非色。此第四句,即無事句,唯由異句異文而起執故。如是等類,皆應例知。
[]謂一行至無事句者:這裡的一行就是問論法。用一法同別的法來相問答。再用第二法同其餘法問答。這樣每一法,一一問一切法。什麼是順前句?在諸法中隨意取兩法,更互相問,依止前面句子回答所問的問題。例如問:若智,亦所知耶?設所知,亦智耶?因為智的範圍小,所知的範圍大。所以順前句回答:諸智也是所知,但是有些所知,不是智。什麼是順後句?在諸法中隨意取兩法,更互相問,依止後面句子回答所問的問題。例如問:若所取,亦能取耶?設能取,亦所取耶?因為所取的範圍大,能取的範圍小。這裡應該以順後句回答:諸能取,亦所取。有所取,非能取。什麼是四句?提出問題,用四句來回答。第一句,譬如外道認為:生命的主體者就是我。我即是五蘊身。彼人執著我就是色。第二句,若是認為命者的我不同於五蘊身。彼執著我不是色。第三句,若是認為五蘊都是我,五蘊都不是我。這二種沒有缺少。彼執著我亦是色,亦不是色。第四句,假設彼人反對又是色,又不是色,為了對治這種,所以執著我又不是色,也不是非色。這第四句,叫無事句。唯獨由不同文句而起執著故。

b.1-10)復有有色法、無色法;有見法、無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有諍法、無諍法;有味著法、無味著法;依耽嗜法、依出離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繫屬法、無繫屬法。
[]復有,有變礙性的東西叫有色法。無色法就是沒有變礙性。眼根和眼識所活動的地方,就叫做有見法。不是眼識和眼根所活動的地方,就是無見法。聲、香、味、觸,是無見,但是有容受或是往來的障礙,所以叫做有對法。無對法,就是沒有障礙。有煩惱,有煩惱種子的法叫做有漏法。沒有煩惱,沒有煩惱種子就是無漏法。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有因緣、有果報,這就是有為法。滅除一切有為,成寂滅相,就是涅槃,也就是無為法。五蘊由煩惱來,從五蘊又發出來煩惱,就是有諍法。無諍法,就是沒有煩惱,不會引出來種種的煩惱。愛著、染著於五蘊,叫做有味著法。無味著法,就是對五蘊沒有味著。染著欲界的五欲,叫做耽嗜法。從欲界的煩惱解脫出去,叫做依出離法。有情的世間、器世間,叫做世間法。超越世間,就是出世間法。有欲界的繫縛,色界的繫縛,無色界的繫縛,這是有繫法。無繫法,就是聖人的境界。

b.11-20)內法、外法;麤法、細法;劣法、勝法;遠法、近法;有所緣法、無所緣法;相應法、不相應法;有行法、無行法;有依法、無依法;因法、非因法;果法、非果法。
[]眼、耳、鼻、舌、身、意是內法。色、聲、香、味、觸、法是外法。不光潔,沒有光明,就叫做麤法。細法就是有光明,清淨。無常、苦、不淨,這是劣法。不是無常、苦、不淨,就是勝法。在時間上說,過去、未來的事情是遠,現在,是近。在空間上說,有距離的就是遠,沒有距離就是近。眼識、耳識、鼻識、色識、身識、意識是有所緣法。地水火風是無所緣法。相應法就是心王與心所是相應。同一所依,同一所緣,同在一識,同是了別性,同辦一件事,有五種相應,就名為相應法。沒有這五種相應,就是不相應。心在所緣境上有種種的活動,有種種的分別,所以心就是有行法。其他的一切法沒有這種能力,就是無行。有依法是指心說,因為識的活動,以種子為因緣,眼根是增上緣,作意心所是增上緣,前一剎那心滅,為後一剎那心作生起的因緣,就是等無間。依此四緣,心才能生起,心法說為有依法。無依法就是色法。能作因,能感果,就叫做因法。不能感果,就是非因法。果法,就是因所得到的果。努力的經營,後來有收穫,就是果法。不努力就得不到果,就是非果法。

b.21-28)異熟法、非異熟法;有因法、非有因法;有果法、非有果法;有異熟法、非有異熟法;有執受法、無執受法;大種造法、非大種造法;同分法、彼同分法;有上法、無上法。
[]無覆無記的心,就是異熟法。做善業或者惡業,將來有異熟果,叫做有異熟法。造罪的時候,懺悔或者修止觀,沒有果報,叫做非異熟法。善惡業被對治,不能得果報,就是非有異熟法。心和身體和合在一起,會執著、保護身體生命的力量,叫做有執受法。身外的東西,就是無執受法。大種若是能生果,造色也一定生出造色的果,就叫做大種造法。非大種造法,就是心法。五識與五根,彼此都是在相同的所緣境上活動,所以叫做同分。前五根本身是前後剎那剎那地相似、相續地活動,因為前一剎那和後一剎那是相似,所以叫做彼同分。無上法就是涅槃,有上法就是除了涅槃以外的法,都是有上的。

c.)又有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欲繫法、色繫法、無色繫法;學法、無學法、非學非無學法;見所斷法、修所斷法、無斷法。
[]已生、已滅,叫做過去法。未生、未滅就是未來法。已生,還沒有滅,叫做現在法。將來能招感可愛的果報,叫做善法。將來會招感苦惱的果報,叫不善法。不是善也不是不善,叫做無記法。被欲所繫縛,是欲繫法。因色界定,有執著,而被縛,所以叫做色繫法。無色界的煩惱還存在,是無色繫縛。學習無貪瞋癡的法門,能斷除去煩惱,就是學法。以無貪瞋癡道斷盡煩惱,叫做無學法。不是有學也不是無學,一般的凡夫境界,叫做非學、非無學法。見道的時候所斷的十使,就是見所斷法。見道以後,繼續修四念處,斷愛煩惱,就是修所斷法。見煩惱、愛煩惱斷盡,沒有煩惱可斷,叫無斷法。或是聖人的無漏功德是不可以斷的,叫做無斷法。
《披尋記》四七三頁:
復有有色法至無斷法者:此中差別建立,多分如思所成地抉擇分廣釋應知。(陵本六十五卷六頁)唯除麤法、細法、劣法、勝法、遠法、近法、有所緣法、無所緣法、相應法、不相應法、有行法、無行法、有依法、無依法、因法、非因法、果法、非果法、異熟法、非異熟法。當知麤法,乃至近法,如蘊善巧抉擇中釋。(陵本五十七卷五頁)有所緣法,乃至無依法,如四無色蘊抉擇中釋。(陵本五十五卷四頁)由順益義,是名因法,此有十種差別。由成辦義,是名果法,此有五種差別。如有尋有伺地中廣釋應知。(陵本五卷九頁)與此相違,當知非因及非果法。臨命終時,最後念心,是異熟法;若結生相續無間之心亦是異熟;從此以後,所有一切自性住心,皆是異熟。此異熟法於一切處,當言唯是無覆無記。如抉擇分有異熟法中釋。(陵本六十六卷六頁)與此相違,名非異熟。
[]順益於得果,是名因法,此有十種差別。由成辦得果,是名果法,此有五種差別。如有尋有伺地廣釋。與此相違,當知非因及非果法。臨命終的時候,最後一念心是異熟法。若結生相續,那一剎那心也是異熟。投胎以後,心不與善、惡心所相應,以本來無記的自性而住,都是異熟。這個異熟法在一切時處,應該說都是無覆無記的。如抉擇分有異熟法中釋,與此相違,名非異熟。

d.)又有四緣,謂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又有四依,一、法是依,非補特伽羅;二、義是依、非文;三、了義經是依,非不了義;四、智是依,非識。又有四無量法、四念住法、四正斷法、四神足法、五根法、五力法、七覺支法、八支聖道法、四行迹法 、四法迹法 、奢摩他法、毘缽舍那法、增上戒法、增上心法、增上慧法、解脫法、勝處法、遍處法。如是等法無量無邊,應當思擇。
[]又有四緣,種子為因緣,前一剎那心為後一剎那心生起的等無間緣。外境為心生起的所緣緣。根為心生起的增上緣。又有四依止處,第一,十二分教所說的法,是依止處,不能以人做依止處。第二,道理是依止處,文句不能做依止處。第三,說得究竟、明了的道理,是依止處,說得不明了,就不可以做依止處。第四,智慧是依止處,有漏的識不可以做依止處。又有四無量法、四念住法、四正斷法、四神足法、五根法、五力法、七覺支法、八支聖道法、四行迹法、四法迹法、奢摩他法、毗缽舍那法、增上戒法、增上心法、增上慧法、八解脫法、八勝處法、十遍處法。這些法無量無邊,應該思惟觀察。
《披尋記》四七四頁:
又有四無量法至遍至法者:此中四行迹法:謂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如聲聞地別釋應知。(陵本二十六卷十一頁)四法迹法:謂即無貪、無瞋、正念、正定。如攝事分別釋應知。(陵本九十八卷二十四頁)所餘諸法,繁不具指。

2)云何現行?謂諸煩惱纏。
[]什麼是現行?就是煩惱纏繞,令人苦惱。

3)云何睡眠?謂諸煩惱隨眠。
[]什麼是睡眠?就是諸煩惱的種子。

4)云何相屬?謂內六處,於一身中,當知展轉互相繫屬。又若此法能引彼法,當知此彼互相繫屬。又諸根、境,當知能取、所取互相繫屬。
[]什麼是相屬?在這個生命體裡面有六個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展轉的互相都有關係。又若是這件事能引生那件事,應當知道,此和彼就有關連。又內六根和外六境,應當知道,六根是能取,外六塵是所取,能認識與所認識也互相是有關連。所以繫屬有三,內六根互相繫屬,六識和六根彼此互相繫屬,內六根和外六境,互相是有關連。

5)云何攝?謂十六種攝,一、界攝;二、相攝;三、種類攝;四、分位攝;五、不相離攝;六、時攝;七、方攝;八、一分攝;九、具分攝;十、勝義攝;十一、蘊攝;十二、界攝;十三、處攝;十四、緣起攝;十五、處非處攝;十六、根攝。
[]什麼是攝?有十六種攝。
第一,什麼是界攝?若沒有種子,就沒有現行,所以種子是界,能統攝現行。
第二,什麼是相攝?以蘊、處、界的積聚、生長、持義來統攝一切有為法的不同相,所以叫做相攝,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法相是不同,但是蘊義、處義、持義是無差別。
第三,什麼是種類攝?一切法雖然是一類一類的不一樣,但是彼此都展轉相攝。
第四,什麼是分位攝?以樂、苦、不苦不樂受的不同分位,來統攝一切法。
第五,什麼是不相離攝?以一法為主的時候,其餘法為伴,彼此不相離。
第六,什麼是時攝?以過去、未來、現在的時間,來統攝一切法。
第七,什麼是方攝?五蘊與處所,有互相關係,人趣的五蘊,不適應於天趣。
第八,什麼是一分攝?只是一部分的統攝。比如說:戒體屬於色蘊攝,就是一分。定、慧屬於行蘊,也不是全部。
第九,什麼是具分攝?全部的統攝。比如說:五蘊是苦諦,苦諦能夠把五蘊都包括,這是全分。
第十,什麼是勝義攝?聖者的智慧所緣境,名為勝義。
第十一、蘊攝,第十二、界攝,第十三、處攝,第十四、緣起攝,第十五、處非處攝,第十六、根攝。

6)云何相應?當知此相,略有五種。 一、與他性相應,非自性;二、於他性中,與不相違相應,非相違;三、於不相違中,軟中上品與軟中上品自相應,非餘品;四、於軟中上品中,同時相應,非異時;五、於同時中,同地相應,非異地。
[]什麼是相應?此中,對於所緣,心與心所是同時活動,互相協助,稱為相應。應當知道這個相應的相貌,簡略地說有五種。
第一,此法與另一法,彼此和合,互相隨順,不是說自己與自己相應。
第二,此法與另一法,不會互相違背,才是相應。若是互相違背,不可以算是相應。第三,在不會互相違背中,若是軟品,就與軟品相應;若是中品,有中品相應;上品,有上品相應。其他的,就不相應。譬如說得初禪,與尋、伺、喜、樂、心一境性,這五法就是相應。內心有欲,與五蓋等心所相應。
第四,在軟、中、上品相應之中,要同在一時,才是相應。不是過去,不是未來,那就不相應。
第五,在同一個時間中,要同在一個境界,不是不同的境界。譬如說欲界地,就是與欲界相應;初禪,是另一個地;二禪、三禪是另一個境界,是不能相應。

7)云何說?謂四種言說。一、見言說;二、聞言說;三、覺言說;四、知言說。
[]什麼是言說?有四種言說:一、因為見而有言說。二、因為聞而有言說。三、因為覺而有言說。四、因為知而有言說。

8)云何任持?謂四食。一、段食;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什麼是任持?謂四食。一、段食,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由於這四種食物,能任持有情,令其安住不壞,因此名為任持。什麼是段食?就是日常所用的飲食,因為是一段落、一段落而食用。為了追求段食,以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引起煩惱、善惡行等,而流轉生死。觸食是什麼呢?就是悅意觸食。根與境接觸的時候,心情喜樂,能令諸根大種,得到長養。為了追求這個喜樂,以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引起煩惱、善惡行等,而流轉生死。什麼是意思食呢?經過一番的觀察,建立強大的願望,希望完成。內心歡喜,有希望的時候,對於諸根大種有長養的力量。為了追求喜樂,以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引起煩惱、善惡行等,而流轉生死。這三食都是流轉生死的因緣,能長養現在的生命,但同時,又能創造將來的生命。什麼是識食呢?此識是前面的段食、觸食、意思食的依止處,就是執持生命體不壞的阿賴耶識,這個也能長養諸根大種。所以這四個力量,能夠任持生命。

9)云何次第?謂六種次第 ,一、流轉次第;二、成所作次第;三、宣說次第;四、生起次第;五、現觀次第;六、等至次第。
[]什麼是次第?謂六種次第 ,一、流轉次第;二、成所作次第;三、宣說次第;四、生起次第;五、現觀次第;六、等至次第。
《披尋記》四七六頁:
六種次第等者:謂緣起支前為後緣,是名流轉次第。工巧智為先,隨彼勤劬為建立,工巧業處,眾具為和合故,工巧業處辦。如是等,是名成所作次第。攝事分說:釋經次第略有三種:一者、圓滿次第,二者、解釋次第,三者、能成次第。(陵本八十一卷十五頁)是名宣說次第。有尋有伺地說:自種子為先,除種子依,所餘若有色、若無色依,及業,為建立。助伴、所緣為和合故。隨其所應,欲繫、色繫、無色繫、及不繫諸法生。(陵本五卷八頁)是名生起次第。六種現觀,是名現觀次第。九次第定,是名等至次第。
[]六種次第等者:第一,什麼是流轉次第?就是十二緣起支前面的為後面的緣,名為流轉次第。譬如說無明為緣,罪行、福行、不動行生起。行的生起,無明為緣,所以無明緣行。流轉次第就是十二緣起,由惑、業、苦,流轉不斷。
第二,什麼是成所作次第?先有專業知識,隨那個人不懈怠,能精勤,才能建立一番事業。所以,先要有工巧智,然後精進,這是第二個條件。在創造事業的時候,還要有眾多資具的因緣和合,專業知識的事業就會成功。這些條件等,名為成所作次第。若說是出家,剃除鬚髮,信家非家,出家學道,栽培聖道的資糧,然後用功修行,由暖、頂、忍、世第一、然後得初果須陀洹、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得無生法忍,由初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這是出世間的成所作次第。
第三,什麼是宣說次第?攝事分說:解釋經的次第有三種:一個是圓滿的次第,二者是解釋的次第,三者能成的次第。(陵本八十一卷十五頁)是名宣說次第。
第四,什麼是生起次第?就是一法先要有種子,以種子為依之外,還有其他的依,前五根為有色根,是五識的增上緣依。意根為無色根,是識的等無間緣依。這樣子,識就現出來,繼續活動,才能建立事件。還有其他的因緣幫助,有所緣境。隨其所相應,世間上的有漏法靠這麼多的因緣才能生起;出世間的無漏的聖道,也同樣要有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也才能生起,名為生起次第。(陵本五卷八頁)
第五,什麼是現觀次第?有六種現觀,第一個是思現觀,在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第二個是信現觀,初果須陀洹,對於三寶有不可破壞的信心。第三是戒現觀,就是無漏戒、道共戒。第四個是現觀智諦現觀,得初果,是根本智。第五個是現觀邊智諦現觀,是後得智。第六個是究竟的現觀,是到無學道。
第六,什麼是九次第定?就是四禪、四無色定、滅盡定。九次第定,要到三果聖人才能得這種定。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聞所成地-2.內明處-2.2.想差別施設建立相-2.2.2.方所位乃至藏護


2.2.2.方所位乃至藏護
復次,嗢柁南曰:方所、位、分別、作、執持、增、減、冥、言、所覺、上、 遠離、轉、藏護。
[]復次,攝頌曰:方所、位、分別、作、執持、增、減、冥、言、所覺、上、遠離、轉、藏護。

1)云何方所?謂色蘊。
[]什麼是方所?指色蘊而說,因為色蘊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有個地方、處所,所以就用方所來表示色蘊。

2)云何位?謂受蘊。
[]什麼是位?由於有苦、樂、憂、喜、捨受等,有分位的變化,所以稱受蘊為位。

3)云何分別?謂想蘊。
[]什麼是分別?由內心的思想,能夠明瞭這件事是有體相、是無體相,或者是小的相,或是大的相,或者是無量無邊的行相,有欲界的相,色界的相、無色界的行相,這就是分別。

4)云何作?謂行蘊。
[]什麼是作?在行蘊的種種心所中,思的力量最強大,所以就偏重思來代表行蘊。因為思能作善與染等差別,所以用作來說明行蘊。

5)云何執持?謂識蘊。
[]什麼是執持?在種種的識中,阿賴耶識的力量最強大,所以就偏重阿賴耶識來代表識蘊。因為阿賴耶識能執持種子及令諸色根不壞,所以用執持來說明識蘊。

6)云何增減?謂有二種,一、煩惱增,二、業增。如增有二種,當知減亦爾。
[]什麼是增減?有二種,一種是煩惱會增長。另一種是業會增長。如同增有二種,應當知道減也有二種。

7)云何冥?謂無明及疑。
[]什麼是冥?對諸蘊無我等的無明,和對四聖諦等的疑惑,就是內心的黑暗。

8)云何言?謂諸如來十二分教,說名為言。
[]什麼是言?就是種種如來所說的十二分教,這些佛菩薩的法語,就稱為言。

9)云何所覺?謂彼彼言音所說之義,名為所覺。
[]什麼是所覺?就是聽聞十二分教的法語,能明白法語所表達的道理,就叫做所覺。

10)云何上?謂四沙門果。
[]什麼是上?就是四沙門果。

11)云何遠離?謂五種遠離,一、惡行遠離;二、欲遠離;三、資具遠離;四、憒鬧遠離;五、煩惱遠離。
[]什麼是遠離?謂五種遠離。第一,受律儀戒,遠離十種不善業道,是名惡行遠離。第二,修習梵行,遠離淫欲貪故,名欲遠離。第三,成就杜多功德,遠離受用資具貪故,名資具遠離。第四,住遠離處,獨一無侶,是名憒鬧遠離。第五,解脫三界一切煩惱,是名煩惱遠離。

12)云何轉?謂三界、五趣。
[]什麼是轉?在三界、五趣中流轉,就叫轉。

13)云何藏護?謂追戀過去,希慕未來,耽著現在。
[]什麼是藏護?謂追戀過去,希慕未來,耽著現在。

聞所成地-2.內明處-2.2.想差別施設建立相-2.2.1.句迷惑乃至現觀


2.2.想差別施設建立相
2.2.1.句迷惑乃至現觀
云何想差別施設建立相?嗢柁南曰:句、迷惑、戲論、住、真實、淨、妙、寂靜、性、道理、假施設、現觀。
[]什麼是想差別施設建立相?攝頌曰:句、迷惑、戲論、住、真實、淨、妙、寂靜、性、道理、假施設、現觀。
《披尋記》四六五頁:
想差別施設建立相等者:抉擇分說:想差別教者,謂廣宣說諸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根、諦等,名想差別;又復廣說諸念住等,名想差別;又復廣說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等,名想差別。如是無量諸佛世尊,廣說諸法想差別教。(陵本六十四卷六頁)此應準釋。下有四頌,一一別列,隨文可悉。

1)云何句?
a.1)謂內六處,無量境界 ,無量方所,無量時分。
a.2)復有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又有三界,謂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a.3)復有四眾,謂在家眾、出家眾、鄔波索迦眾 、非人眾。
a.4)復有三受,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a.5)復有三世,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a.6)復有三寶,謂佛寶、法寶、僧寶。
a.7)復有三法,謂善法、不善法、無記法。
a.8)復有三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
a.9)復有四聖諦,謂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
a.10)復有九次第等至,謂初靜慮等至、乃至滅想受等至。
a.11)復有三十七菩提分法,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
a.12)復有四沙門果,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最勝阿羅漢果。
a.13)復有眾多勝妙功德,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六神通等。
[]什麼是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處。內六處所緣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是無量無邊。內六處所居住的地方也是無量無邊。內六處無量劫相續。復有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又有三界,謂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復有四眾,謂在家眾、出家眾、鄔波索迦眾、非人眾。復有三受,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復有三世,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復有三寶,謂佛寶、法寶、僧寶。復有三法,謂善法、不善法、無記法。復有三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復有四聖諦,謂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復有九次第等至,謂初靜慮等至,乃至滅想受等至。復有三十七菩提分法,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復有四沙門果,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最勝阿羅漢果。復有眾多勝妙功德,謂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神通等。

b.1)復有方廣大乘五事。謂相、名、分別、真如、正智 。
[]復大乘佛法有五事,相、名、分別、真如、正智。

b.2)復有二空性,謂補特伽羅空性,及法空性。
[]復有二空性,謂補特伽羅空性,及法空性。

b.3)復有二無我性,謂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
[]復有二無我性,謂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
《披尋記》四六七頁:
復有二空性等者:補特伽羅唯假安立,應觀為空,而於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諸相可得,應觀不空,是名補特伽羅空性。又法自體,隨名假立,應觀為空,假有所依,其事非無,能觀不空,名法空性。二無我性,隨應準釋。聲聞地說:由無所得行趣入空行,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陵本三十四卷十五頁)如是空、無我性差別應知。

b.4)復有遠離二邊處中觀行,謂離增益邊、離損減邊。
[]復有遠離二種不正確,安處正確的觀行,遠離增加上去的過失,遠離減少的過失。

b.5)復有四種真實,謂世間所成真實、道理所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
[]復有四種真實,謂世間所成真實、道理所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

b.6)復有四尋思,謂名尋思、事尋思、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
[]四種思惟觀察,就是名尋思、事尋思、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

b.7)復有四如實遍智,謂名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
[]復有四如實遍智,謂名尋思所引如實遍智、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智。

b.8)復有三種自性,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
[]復有三種自性,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

b.9)復有三無性性,謂相無性性、生無性性、勝義無性性。
[]復有三無性性,就是遍計所執性不可得。依他起自性,都是因緣所有的,沒有自然生。圓成實自性是沒有戲論的我、法自性。

b.10)復有五相大菩提,謂自性故、功能故、方便故、轉故、還故。
[]復有五相大菩提,謂自性故、功能故、方便故、轉故、還故。

b.11)復有五種大乘,一、種子。二、趣入。三、次第。四、正行。五、正行果。最初發心、悲愍有情、波羅蜜多、攝眾生事、自他相續成熟。
[]復有五種大乘,一、種子。二、趣入。三、次第。四、正行。五、正行果。最開始的時候,發無上菩提心。因為有一佛乘的種子,才能發無上菩提心。發大悲心,要廣度眾生,就趣入於菩薩乘。六波羅蜜是實際上的行動,這是入於無上菩提的次第。攝眾生事就是正行。自他相續成熟就是正行果。
《披尋記》四六八頁:
最初發心等者:此中五句,如次配釋前說種子等義。為顯不共聲聞、獨覺,是故名為五種大乘。謂由菩薩自乘種姓為先,是故能發最初無上大菩提願。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普於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願令離苦,是名悲愍有情。若入地已,如其十地次第差別圓滿,修習十種波羅蜜多,為熟有情,行四攝事,是名攝眾生事。如是自加行滿,無間能證二障清淨,名自相續成熟。又復於他三乘種姓補特伽羅,隨其所應,令乘三乘法而得出離,名他相續成熟。

b.12)復有五無量想,謂有情界無量想、世界無量想、法界無量想、所調伏界無量想、調伏方便界無量想。
[]復有五無量想,謂有情界無量無邊想。有情居住的世界,也是無量無邊。法就是能取所取的蘊界處,一切的境界是無量無邊。所調伏的有情也是無量無邊。調伏一切眾生煩惱的法門也是無量無邊的。

b.13)復有真實義隨至,謂於一切無量法中,遍隨至真如及於彼智。
[]復有真實義隨至,謂於一切無量法中,遍隨至真如及於彼智。
《披尋記》四六八頁:
復有真實義隨至等者:此中真如,謂七真如:一、流轉真如,二、實相真如,三、唯識真如,四、安立真如,五、邪行真如,六、清淨真如,七、正行真如。此七真如,遍滿一切無量法中,名遍隨至。能緣真如無漏智見,於一切法如理思惟,名於彼智。

b.14)復有不思議威德勝解、無障礙智、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種隨形相、四種一切相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拔除習氣、一切相妙智等。如是諸句,略唯二句,謂聲聞乘中所說句,及大乘中所說句。
[]復有不思議威德勝解、無障礙智、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種隨形相、四種一切相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拔除習氣、一切種妙智等。如是諸句,略唯二句,謂聲聞乘中所說句,及大乘中所說句。
《披尋記》四六九頁:
復有不思議威德勝解無障礙智等者:已入大地諸菩薩,及諸如來所行境界,最極甚深,名不思議。諸佛菩薩威力自在,最極廣大,是名威德。廣大阿世耶,廣普阿世耶,二平等解,是名勝解。如顯揚論說。(顯揚三卷九頁)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是名無障礙智 如菩薩地菩提品釋。(陵本三十八卷一頁)三十二大士夫相,乃至一切種妙智,皆如菩薩地建立品釋。(陵本四十九卷七頁) 此大乘中,除前已說諸餘所未說句,皆應廣說,故於最後,更置等言。

2)云何迷惑?謂四顛倒。一、於無常計常顛倒;二、於苦計樂顛倒;三、於不淨計淨顛倒;四、於無我計我顛倒。
[]什麼叫做迷惑呢?就是四種顛倒。第一個,是無常計常顛倒。第二個,是於苦計樂顛倒。第三個,是於不淨計淨顛倒。第四個,於無我計我的顛倒。

3)云何戲論?謂一切煩惱,及雜煩惱諸蘊。
[]什麼是戲論?一切煩惱就是戲論,不能令你得到功德、利益。及參雜煩惱的五蘊也是戲論,因為是不真實、虛妄。
《披尋記》四六九頁:
云何戲論等者:此中煩惱戲論所生,及彼諸蘊亦為戲論之所依緣,由是因緣,皆名戲論。

4)云何住?謂四識住或七識住。
[]什麼是住?四識住,或七識住。

5)云何真實?謂真如及四聖諦。
[]什麼是真實?真如是真實的,及四聖諦也是真實的。

6)云何淨?謂三清淨性。一、自體清淨性。二、境界清淨性。三、分位清淨性。
[]什麼是淨?謂三清淨性。一、自體清淨性。二、境界清淨性。三、分位清淨性。
《披尋記》四七○頁:謂三清淨性等者:攝大乘論說: 有四清淨法:一者、自性清淨,
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二者、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淨,由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攝論二卷九頁) 今說三種,隨應準釋。自體清淨性,即彼自性清淨。境界清淨性,即彼生此境清淨。分位清淨性,即彼離垢清淨,及得此道清淨應知。

7)云何妙?謂佛法僧寶,名最微妙,墮最第一施設中故。
[]什麼是妙?謂佛法僧這三寶,是最精微深奧,因為在名言施設的一切法中,此三寶屬於最第一、最殊勝。

8)云何寂靜?謂從善法欲,乃至一切菩提分法,及所得果,皆名寂靜。
[]什麼是寂靜?從善法欲開始,乃至到得無上菩提,皆名為寂靜。

9)云何性?謂諸法體相。若自相、若共相、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等。
[]什麼是性?一切法本身的體性、相貌,都名為性。若是自相,此法的相是不共於他法。若是共相,此法、彼法,共有的相貌。若是假立相,就是由分別心假立的形相。若是因相,就是將來會得到果。若是果相,就是已經有結果。

10)云何道理?謂諸緣起及四道理。
[]什麼是道理?謂諸緣起及四道理。

11)云何假施設?謂於唯法假立補特伽羅,及於唯相假立諸法。
[]什麼是假施設?對於只是因緣所生法的這些事情,假立一個名字叫做我。及對於只有種種的相,假立諸法的名稱。

12)云何現觀?謂六現觀,如有尋有伺地已說。
[]什麼是現觀?明明了了的觀察諸法真實相,叫做現觀。現觀一共有六種,如在有尋有伺地已經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