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方所位乃至藏護
復次,嗢柁南曰:方所、位、分別、作、執持、增、減、冥、言、所覺、上、
遠離、轉、藏護。
[解]復次,攝頌曰:方所、位、分別、作、執持、增、減、冥、言、所覺、上、遠離、轉、藏護。
1)云何方所?謂色蘊。
[解]什麼是方所?指色蘊而說,因為色蘊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有個地方、處所,所以就用方所來表示色蘊。
2)云何位?謂受蘊。
[解]什麼是位?由於有苦、樂、憂、喜、捨受等,有分位的變化,所以稱受蘊為位。
3)云何分別?謂想蘊。
[解]什麼是分別?由內心的思想,能夠明瞭這件事是有體相、是無體相,或者是小的相,或是大的相,或者是無量無邊的行相,有欲界的相,色界的相、無色界的行相,這就是分別。
4)云何作?謂行蘊。
[解]什麼是作?在行蘊的種種心所中,思的力量最強大,所以就偏重思來代表行蘊。因為思能作善與染等差別,所以用作來說明行蘊。
5)云何執持?謂識蘊。
[解]什麼是執持?在種種的識中,阿賴耶識的力量最強大,所以就偏重阿賴耶識來代表識蘊。因為阿賴耶識能執持種子及令諸色根不壞,所以用執持來說明識蘊。
6)云何增減?謂有二種,一、煩惱增,二、業增。如增有二種,當知減亦爾。
[解]什麼是增減?有二種,一種是煩惱會增長。另一種是業會增長。如同增有二種,應當知道減也有二種。
7)云何冥?謂無明及疑。
[解]什麼是冥?對諸蘊無我等的無明,和對四聖諦等的疑惑,就是內心的黑暗。
8)云何言?謂諸如來十二分教,說名為言。
[解]什麼是言?就是種種如來所說的十二分教,這些佛菩薩的法語,就稱為言。
9)云何所覺?謂彼彼言音所說之義,名為所覺。
[解]什麼是所覺?就是聽聞十二分教的法語,能明白法語所表達的道理,就叫做所覺。
10)云何上?謂四沙門果。
[解]什麼是上?就是四沙門果。
11)云何遠離?謂五種遠離,一、惡行遠離;二、欲遠離;三、資具遠離;四、憒鬧遠離;五、煩惱遠離。
[解]什麼是遠離?謂五種遠離。第一,受律儀戒,遠離十種不善業道,是名惡行遠離。第二,修習梵行,遠離淫欲貪故,名欲遠離。第三,成就杜多功德,遠離受用資具貪故,名資具遠離。第四,住遠離處,獨一無侶,是名憒鬧遠離。第五,解脫三界一切煩惱,是名煩惱遠離。
12)云何轉?謂三界、五趣。
[解]什麼是轉?在三界、五趣中流轉,就叫轉。
13)云何藏護?謂追戀過去,希慕未來,耽著現在。
[解]什麼是藏護?謂追戀過去,希慕未來,耽著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