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肝膽疾病

肝膽疾病(一):張步桃
急性肝炎、猛爆型肝炎、高血壓、基底動脈狹窄、眼壓過高、小腦病變、抽筋、腫瘤、精神官能症、不明原因發熱、退燒、解毒、菸毒和鴉片毒、河豚中毒、太勞累、更年期、膽結石
http://relativehumanity.tieus.com/web/cm/zhangbutao/cure/C5.htm
肝膽疾病(二):張步桃
http://relativehumanity.tieus.com/web/cm/cm443.htm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肺部症狀

肺部症狀:張步桃
氣胸、肺炎、肺癌、氣喘、SARS、肺積水、心臟積水、腸病毒
http://relativehumanity.tieus.com/web/cm/zhangbutao/cure/C3.htm
肺臟疾病:張步桃
http://relativehumanity.tieus.com/web/cm/zhangbutao/prescription/other8.htm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手腳的毛病

手腳的毛病-作者:張步桃
富貴手、指甲變形、灰指甲、香港腳、臭腳ㄚ、雞眼、靜脈曲張、鳥仔腳與蘿蔔腿
http://relativehumanity.tieus.com/web/cm/zhangbutao/beauty/B8.htm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無餘依地

如是已說有餘依地。云何無餘依地?當知此地,亦有三相。一者、地施設安立,二者、寂滅施設安立,三者、寂滅異門安立。
[]如是已說有餘依地。云何無餘依地?有餘依地有三相,此無餘依地也有三相。一者、地施設安立。二者、寂滅施設安立。三者、寂滅異門安立。

1.地施設安立
云何地施設安立?謂先所除五地一分,當知即此無餘依地所攝。謂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
[]云何地施設安立?謂先所除五地一分,就是前面有餘依地。所除,所免除的五地一分。就應該明白所除的五地一分即此無餘依地所攝。哪五地呢?謂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這五地。

2.寂滅施設安立
云何寂滅施設安立?謂由二種寂滅施設安立,如是無餘依地。一、由寂靜寂滅故;二、由無損惱寂滅故。
[]云何寂滅施設安立?謂由兩種寂滅施設安立此無餘依地的。一、由寂靜寂滅故。二、由無損惱寂滅故。

2.1.寂靜寂滅
云何寂靜寂滅?謂先於有餘依地,獲得觸證四種寂靜;今無餘依涅槃界中,亦有最勝四種寂靜。一、數教寂靜,二、一切依寂靜,三、依依苦寂靜,四、依依苦生疑慮寂靜。
[]1)怎麼叫做寂靜寂滅?就是這位禪師,以前在有餘依地,就是有餘涅槃的時候。獲得觸證,他成就,也就是觸證,就是清淨的無分別的智慧,觸證、接觸四種寂靜。現在這裡是無餘依涅槃的世界,這裡也有最殊勝的四種寂靜。
一、數教寂靜。
a)數教寂靜者:謂數不能數故,一切言教不可說故。
a1)數有兩個解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個數目;這個數目不能去計算,這是一個解釋。第二數就當分別講;不能用分別心去分別它。為什麼數不能數呢?一切言教不可說故,就是一切的語言文句,就是佛說的這些教法,都不能用這樣的教法去說這個無餘依的境界。所以叫做數教寂靜,這是第一個寂靜。
二、一切依寂靜。
a)一切依寂靜者:謂八種依,名一切依。有餘依中或與相應或不相應,今此一切都不相應,故名寂靜。
a1)就是前面有餘依涅槃說有八種依,就是施設依、攝受依、任持依、流轉依、障礙依、苦惱依、適悅依、後邊依,這八種依叫做一切依。這位聖者在有餘依涅槃的時候,或者在八種依裡面,有的是相應的,譬如說後邊依,這就是相應的。其餘的,障礙依、流轉依,就不相應。今此無餘依涅槃,對於八種依完全都是不相應的,所以叫做寂靜,就是一切依都寂靜,都不能來形容它。
三、依依苦寂靜。
a)依依苦寂靜者:有餘依中由有所依身故,與苦惱依非不相應。今此不爾,是名依及依苦寂靜。
a1)沒有入無餘依涅槃的時候,在有餘依涅槃的時候,還是有所依身,這個色受想行識還是有的,有這個身體,所以第一個依是這個意思。與苦惱依非不相應,依苦,就是在這個色受想行識上,還是有苦的。得有餘依涅槃的時候,有的時候也有苦;有老,有病,若不吃飯,也是餓得煞,就是這些苦惱,叫做依依苦,就是有依,還有依苦。現在入無餘依涅槃的時候,就和有餘依涅槃不同。依也除滅,依苦也沒有,所以叫依依苦寂靜。
四、依依苦生疑慮寂靜。
依依苦和前面解釋一樣。生疑慮,就是在有餘依涅槃的時候,或者是你在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或者說是第四果阿羅漢這個時候。因為在這個時候還有苦,那麼他就疑慮:我將來入無餘依涅槃還有沒有苦?現在說是寂靜,沒有這個疑慮。
a)依依苦生疑慮寂靜者:依、謂所依。依所生苦,是名依苦。此二寂靜,義如前說。般涅槃時,已得轉依諸淨行者,轉捨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於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令緣闕,轉得內緣自在。義如意地中說。是名依依苦生疑慮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a1)依謂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識。依所生苦,是名依苦。此二寂靜,依也寂靜,無色受想行識;依苦也寂靜,也就是滅。這個道理和前面有餘依涅槃曾經說,或者前面第三個寂靜也說。
a2)般涅槃時,就是入涅槃的時候,色受想行識這個依已經轉變。怎麼叫做轉依呢?諸淨行者,一切滅除見煩惱、愛煩惱的阿羅漢的淨行者。他入有餘依涅槃的時候,已經棄捨一切染污法的種子,染污法種子都是消滅;這個染污法種子是染污法的所依,就叫做轉捨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
a3)如果說入無餘依涅槃的時候,就是阿賴耶識也滅。阿賴耶識是一切染污種子的依止處,這就是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轉捨,轉就是捨,棄捨染污法的種子所依,就連阿賴耶識也捨。
a4)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是有染污法種子,還有善法種子,還有無記法的種子。染污法種子的棄捨,是要修四念處觀,修無我觀。修無我觀的時候,雖然不是修法空觀,但是也是色受想行識都不見,就是見到諸法畢竟空性。修觀成就的時候,就把一切染污法種子消滅。但是這時候是有餘依涅槃,阿賴耶識還在,這時候不名為阿賴耶識,名為異熟識。
a5)修法空觀、我空觀,修止觀的時候,善法種子不滅。譬如大菩薩是修勝義空,大乘佛法的止觀,滅除一切染污法種子,而他繼續栽培的清淨無漏的種子繼續增長殊勝,這種子不滅。現在是說這些阿羅漢,是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令緣闕,就是它現起的因緣不具足。就是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阿賴耶識也是不見,善法種子它想要現前不行,不能現前。於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令緣闕,生起的因緣不具足。
a6)轉得內緣自在,這個地方應該是大菩薩,就是阿賴耶識不名為阿賴耶識了,叫做異熟識,到佛的時候叫無垢識,這個識還在。內緣自在,內者心也,心的活動是大自在的境界,因為他有清淨無漏的種子;心意識的現行依靠清淨的種子。凡夫這個識的現行是依靠那些染污的,或者是善法,或者是無記法,或者是染污法的種子才能現行。義如意地中說,就是前面〈意地〉。是名依依苦生疑慮寂靜,若是大菩薩的話,他不滅這個識,但是有漏的種子滅了,而這個有漏的身體也滅了,就是他的清淨的法身;或者說是意生身,或者叫化身,就是身體是化現的。內緣自在,也就是身自在。
a7)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就是現法中,就是現在有色受想行識這個時候叫現法中。彼果,這個果,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果報。果報裡面前五識和前五根是一致的,第六識就是心,心的苦永不行故,阿羅漢第六意識是不苦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苦的時候,第一剎那前五識是有苦,他不能夠拒絕的。但是第二剎那入定的時候,入三三昧,入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這時候是第六識的境界。這個時候第六識在三昧裡面的時候,那時候苦是沒有的。第六識的心那裡沒有苦的,永遠不活動。這地方說出兩個意思:第一個是大菩薩,他這個異熟識是不滅,清淨識和無分別智的作用是大自在的,這是得內緣自在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有餘依涅槃的阿羅漢他前五識有一點苦,但是第六識的時候也是沒有苦的。

如說:由無下劣心、能忍受勤苦,彼所趣解脫、譬如燈盡滅。
[]2)由於證得阿羅漢,他有六恆住的境界,心裡面不憂亦不喜,所以下劣心,憂喜的執著心是沒有的。無論什麼苦,他能忍受,他的煩惱是不動的。因為他的心就是到了三三昧那種聖人的無分別境界,解脫一切苦。若入無餘涅槃,就像燈都滅了。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心意識都不現,所以是沒有苦的問題。
a)如說由無下劣心等者:今引此頌,意取後二句證寂靜寂滅應知。

2.2.無損惱寂滅
云何無損惱寂滅?謂與一切依不相應,違背一切煩惱諸苦流轉生起,轉依所顯真無漏界。
[]什麼叫做無損惱寂靜?入無餘涅槃以後,與八種依都是不相應的。入無餘涅槃的時候,一切煩惱的生起和一切苦的流轉的生起,是相違背的;也沒有煩惱的生起,也沒有諸苦的流轉的生起,這兩種都沒有。轉依所顯,就是棄捨色受想行識,這時候顯現出來的是真無漏界,是真實的,沒有一切漏的世界,就是真如。

如說苾芻永寂滅,名真安樂住。
[]1)如佛所說苾芻永寂滅,他永久地沒有這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完全入於不生不滅。若能達到這個境界,名真安樂住,這是真實的大自在的境界,沒有苦惱。在有餘涅槃的時候,若入三三昧的時候,也是永寂滅的境界,那個時候叫做真安樂住。

又如說言: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我終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由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故我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
[]2)又如經上佛這樣說,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
1-這話是給凡夫說的,凡夫修四念住、修不淨觀都修不來。佛就說:是真實有阿羅漢,聖人的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有這個事。你雖然修不來,但是告訴你聖境是有的。
2-這個聖境有,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這個事也是有。
a)實有無生無起等者:《集論》中說:何故此滅復名無生?離續生故。何故此滅復名無起?永離此後漸生起故。何故此滅復名無作?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又云:何故此滅復名無為?離三相故。此說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皆應準釋。胎卵二生託生以後,身分圓滿仍未出時,名等生起。義如有尋有伺地說。今謂此滅,說名無等生起。如是一切,由第一義說名實有,簡彼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彼唯世俗,說名有故。
a1)《阿毘達磨集論》上面解釋,無餘涅槃的離一切相的境界,怎麼叫做無生呢?在沒得聖道的時候,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是相續不斷的。若是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就再也不相續生;色受想行識就是永久地寂滅,不生。
a2)何故此滅,又叫做無起,什麼叫無起?生是色受想行識一剎那間現起,它要逐漸逐漸地增長廣大,叫做起。初一剎那叫做生,後一剎那以後逐漸地生起,叫生起。在無餘涅槃裡面寂滅相也沒有生、也沒有起。
a3)何故這個寂滅相叫做無作呢?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就是諸業的依止處、煩惱的依止處,什麼是依止處?就是心,我們的阿賴耶識就是業力的依止處,和煩惱的依止處。現在你入於無餘涅槃的時候,無餘涅槃不作你現在諸業的依止處,就是將來你已經不造業。過去造的業,它也不作這個業的依止處,也不作煩惱的依止處,不作依止處,所以叫做無作。
a4)此滅叫做無為,是什麼意思?它遠離生、住、滅的三相;這裡沒有生,也沒有住、滅,生、住、滅都不可得。有生、住才有滅,現在無生也就無滅。現在無餘依地這一段文,就準照那《集論》的解釋。
a4)胎和卵的這兩種眾生,初開始在託生的時候,身體各部份都圓滿,但是還沒有出胎,也沒有出卵,這個時候名叫做等生起。等是遍滿的意思。還沒有出卵、出胎的時候叫做等生起。無等生起,就是沒有等生起,也是沒有生,也沒有起,沒有作,也沒有為,也沒有等生起。也有人解釋無為的境界是沒有與它相等的,叫做無等。義如有尋有伺地說。
a4)現在這裡說這個滅,叫做無等生起。這一段文都叫做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由第一義說名實有,第一義的無為法它叫實有。實有這裡邊沒有生、沒有起、沒有作、沒有為、沒有等生起。簡彼有生、有起,簡就是拿掉它,就是不要它。這裡沒有那個有,也沒有生,把那個挑出去,不要,來安立這個無為的實有。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那是世俗諦的安立,叫做有;現在第一義諦就不是那個有,它是實有。
3-若是這位修行人成功,他將來沒有有、沒有生、沒有起、沒有作、沒有為、沒有等生起,他將來沒有這回事。我以後不會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這回事。那要怎麼說呢?這個修行人是能得到無餘涅槃的境界,所以我現在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才會這麼說的。意思就是說:你有因就有果,我說的話是真實的;說這個人會得涅槃,是得涅槃。
a)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等者:此中義顯若於未來當入涅槃,即於現法不說有永出離。由現法中入般涅槃,是故亦說有永出離。由是證知有此寂滅。
a1)此中義顯,當入無餘涅槃叫做有永出離。你現在沒有入無餘涅槃,就不說你有永出離。由於這位聖者現在就能入無餘涅槃,是故亦說有永出離,是有這回事。從這裡可以證明寂滅是有的,就是是有修行人能成就這件事。

世尊依此密意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是謂寂滅。由於此中所具功德,難了知故,名為甚深。極寬博故,名為廣大。無窮盡故,名為無量。數不能數,無二說故,名為無數。
[]3)世尊依此密意,密意就是深密的意思,佛的心意你不容易明白。佛說這段佛法,他那個用意你不容易明白,說言甚深,佛的心意太深,太廣大、無量、無數的,這就叫做寂滅。
1-由於在這個無餘涅槃裡邊,也就是真如裡邊,它裡邊的功德你很難明白,所以叫做甚深。
2-這個道理是寬博,所以叫做廣大。
3-這個境界沒有窮盡的時候。色受想行識不能長久,它終究是要滅,有窮盡。但是這個聖者入無餘涅槃的境界是沒有窮盡的時候,所以叫做無量。
4-就是這個數,用這個數字不能去形容它的,因為什麼呢?沒有差別的說法;若有差別,就可以數一二三四五。所以叫做無數。
a)由於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謂此涅槃所具功德唯內所證不可思議,名難了知。又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故,名極寬博,及無窮盡。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名無二說。由是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
a1)謂此涅槃所具功德,唯獨聖者他的心智所證悟的,是不可思議,名難了知。
a2)佛菩薩那個無住涅槃,他也不住無餘涅槃,也不住有餘涅槃,也不住有為,也不住無為,也具足一切無為的功德。究竟怎麼講呢?因為佛菩薩的大悲心,常安住在一切有情利樂事,在這上度化眾生,就不住在無為的;度化眾生而無眾生可度,又不住在有為,所以利樂事故,這叫做極寬博,就是廣大,利益眾生的事情非常廣大的。寬博還是在有為這上面說的。利益眾生這個事,一切有情利樂事,在這上他沒有窮盡的時候,就是大悲心沒有窮盡的時候。一切言說的戲論不能去形容它的,所以叫做無二說。由是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

云何此中數不能數?謂有、非有,不可說故;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所以者何?由此清淨真如所顯,一向無垢。是名無損惱寂滅。如是二種、總說為一寂滅施設安立。
[]4)云何此中數不能數?謂有、非有,不可說故,
1-因為真如的境界離一切相,那裡面沒有名言,所以你不可以說,你沒有辦法去講,去分別、思惟、去言說的。也不可以說有,也不可以說非有。你不可以說有,它離一切相故,不可以說有。但是它又能廣度眾生,所以不可以說非有。
2-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就是即色受想行識、離色受想行識都是不可說的。它是離一切相,你不可以說它是色受想行識;但是它又能現色受想行識廣度眾生,所以也不可以說即、也不可以說離。
3-究竟怎麼回事呢?就是大阿羅漢,或者這些大菩薩,那個無住的境界,這是清淨真如所顯現的。他修行多久,最後所顯現的是清淨真如的境界,不是有為法的虛妄分別的境界,一向是沒有垢染。是名無損惱寂滅。
4-如是二種,就是寂靜寂滅與無損惱寂滅這兩種。總合而為一,叫做寂滅施設安立。

3.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云何寂滅異門施設安立?當知此中寂滅異門,有無量種。謂名為常、亦名為恒,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
[]怎麼叫做寂滅異門施設安立呢?當知道此中的寂滅。異門就是不同的類別,不同的立場來說寂滅,就有無量種的差別。
1)謂名為常,這個寂滅又名之為常,又名之為恆,又名為久住,亦名為無變,亦名叫做有法。這是說出來五門。
a)謂名為常至亦名有法者:當知此翻諸行五無常性而得此名。云何為五?謂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義如攝事分說。與彼相違,如其次第應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a1)這裡這五個名字是翻過來諸行五種無常性而得到這個名字。無常有五個名字,哪五個呢?謂無常性的名字,無恆性一個名字,非久住性一個名字,不可保性,變壞法性。這五個名字的義如攝事分說。與彼無常的五個名字相違反的,如五無常名字的次第,應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a2)第一個是無常性,就是剎那剎那壞故,叫做無常。這個無常就是剎那無常。
a3)什麼叫做恆呢?自體繫屬有限住壽,就是那件事的體性,它繫屬於有限的存在,有限度的時間可以存在。它的體性,雖然是剎那剎那滅,但是它可以存在五千年,它可以存在一萬年。這個一萬年,就是它有限的存在的時間,這個就是恆。就比那個剎那長所以叫做恆。但是五千年和一萬年終究也是要結束,還是無恆。或者剎那無常,叫做無常;一期無常,所以叫做無恆。就是一個叫無常,一個叫無恆。
a4)什麼叫做久住呢?外事劫後決定無住,外事,所居住的山河大地。這個山河大地它住應該是二十個中劫。一增一減說是一中劫,二十個中劫算是一個住劫。成、住、壞、空;一個住劫是二十個中劫。成、住、壞、空都是二十個中劫。成、住、壞、空,算是一大劫。現在這裡說是外事劫後決定無住,就是二十個中劫。外事劫後,就是外邊居住的山河大地,二十個劫以後,決定是結束,這是非久住。本來是久住,但是它也結束,是非久住。
a5)第四亦名無變。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在無常裡面,第四個是指我們的正報。這個壽量,你應該活一千歲,但是還沒有到一千歲,就有可能有其他的因緣把你的生命就破壞,還沒有到時候就死掉,這叫做不可保。而這個地方叫做無變,名字不太一樣。
a6)第五個,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就是人的生命,終究你會活一千年,或者活兩千年。這麼多的時間裡邊,不能說決定是安樂的,也叫做是變壞法,是可破壞的。
a7)現在說寂滅和無常是相反的,所以就叫做常,不是那個剎那,亦名為恆、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就和無常是相反的。

亦名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護、亦名歸依、亦名所趣、亦名安隱、亦名淡泊、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無轉、亦名無垢、亦名難見、亦名甘露、亦名無憂、亦名無沒、亦名無熾、亦名無熱、亦名無病、亦名無動、亦名涅槃、亦名永絕一切戲論。
[]2)
a)亦名舍宅至亦名涅槃者:此中諸名,多分與《集論》同,少分有異,然義可知,如彼應釋。如《集論》說: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何故此滅復名洲渚?三界隔絕故。何故此滅復名弘濟?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此名救護,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歸依?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名勝歸趣?能為歸趣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此名所趣,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此名淡泊,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樂事?第一義樂事故。(此名善事,名別義同。由勝義樂說名勝義善故。)何故此滅名趣吉祥?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不轉?永斷諸趣差別轉故。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此名無垢,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此名無憂,名別義同。憂寂靜故。)何故此滅名不卑屈?離三愛故。(此名無沒,名別義同。不沒三愛中故。)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歎憂苦諸惱亂故。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永離一切散動故。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
a1)此中諸名,多分與《集論》同,少分有異,然義可知,這個道理還是可以明白的。如《集論》所解釋的就可以懂。
1-如《集論》說: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無罪就是沒有苦惱,沒有苦惱而心裡面是喜樂的,這個喜樂的依止處,所以叫做舍宅。就是這個寂滅是個舍宅,是個喜樂的住處。什麼叫做舍宅呢?喜樂所依事故,就是第一義諦的寂滅境界是你的安樂處,是你應該住的地方。我們平常完全是在虛妄分別、在貪瞋癡這裡,在色受想行識這裡、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這是我們的住處。若是我們照見五蘊皆空,一切法是寂滅相,這些住處不可得,就是以寂滅為住處。
2-何故此滅復名洲渚?洲渚是什麼意思呢?洲渚就是大水裡面一個島,叫做洲渚。三界隔絕故,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同它隔絕,你不在那裡住。
3-何故此滅復名弘濟?這個地方叫救護,怎麼叫做弘濟呢?寂滅的境界能夠保護你,能遮止一切的大苦惱、災難的威脅,能夠消除這些事情,能消除這些苦惱,所以叫做救護,也就叫做弘濟。《集論》上叫做弘濟,這裡說救護;救護,使令你得到一個安全的住處。名字不同,義是一樣的。
4-何故此滅復名歸依?這個寂滅境界叫做歸依,歸依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地方沒有虛妄,虛妄就不是歸依處,這個是意樂方便所依處故,意樂就是你的願望,你想要得涅槃,你想要得無生法忍,想要得聖道,想見第一義諦,這個意樂是願。方便是行動;你有這個願,就修學戒定慧,以戒定慧的方便到第一義諦那裡,這叫做方便。意樂是願,方便是行;願、行所依處故。這個寂滅是你的依止處,願也是到這裡,行也是到這裡,願行的依止處。
5-何故此滅名勝歸趣?這個地方叫所趣。能為歸趣,這個寂滅是你所嚮往的地方,你想要到那個地方,就是這裡。這個地方是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最勝,最殊勝的;這個聖人的境界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指這個地方說的,就是你所歸趣的地方,是所依處。
6-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到那個地方以後就沒有恐怖,這是無恐怖的依止處,所以叫做安隱;若有恐怖就不安隱了。
7-何故此滅復名清涼?這個地方叫做淡泊。諸利益事所依處故,對於你有利益的地方,就是在這裡,所以也就是清涼。
8-何故此滅復名樂事?這個地方說善事。第一義樂事故,就是勝義這個地方,這是我們大智慧人所最歡喜的地方,歡喜的事情,此名叫做善事,善事也就是樂事,名別義同。由勝義樂說名勝義善故,由勝義這個地方是快樂的,所以就是勝義的善,叫做勝義善。
9-何故此滅名趣吉祥?這裡叫吉祥,何故此滅叫做趣吉祥呢?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就是為了證得彼吉祥,彼第一義諦。你證得彼,有一個易修的方便,就是聞思修,也就是戒定慧。因為若學習到一個高的程度的時候,戒定慧的修行不是難事,所以易修方便所依處故,是依止處,以此為依止處的。
10-何故此滅復名不轉?這個地方叫無轉。永斷諸趣差別轉故,你若到勝義諦的時候,你不會在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這裡面流轉生死,沒有這個流轉,所以叫做不轉。
11-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所以叫做無漏。就是我們內心裡面這些煩惱,就叫做煩惱魔;遠離這些事情,所以就是沒有漏。此名無垢,名別義同,垢就是漏。
12-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諸法寂滅相又名之為叫做難見,是超過肉眼的境界,也超過天眼的境界,是慧眼、法眼、佛眼的境界,所以是不容易見到。
13-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離開色受想行識這種苦惱的境界,就像人得到甘露似的。
14-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在有餘涅槃的時候,你的清淨心在三三昧裡邊,一切苦都不活動,所以叫做寂靜。若苦就不寂靜。此名無憂,這也叫做無憂。名別義同,無憂就是寂靜,有憂的時候心就不寂靜;無憂,心就寂靜。憂寂靜故,憂沒有了,憂停下來,所以叫寂靜。
15-何故此滅名不卑屈?卑屈就是愛的意思,不卑屈就是不愛的意思。什麼叫愛呢?離三種愛,欲愛、色愛、無色愛,也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愛。遠離這個愛,就是不卑屈的意思,此名無沒,名別義同。不沒三愛中故,不沒就是不陷沒在三愛中。
16-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歎憂苦諸惱亂故,心裡有憂愁、有悲歎,有憂苦諸惱亂故,叫做熾然。現在沒有這些事情,所以叫無熾然。
17-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煩惱是熱,沒有煩惱叫無熱惱。
18-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怎麼叫做不動呢?永離一切散動故,有煩惱就是散動。
19-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涅槃這裡是沒有相的,是一切相都寂滅,是個大安樂住的地方,所以叫做涅槃。這這個地方有個無病,這個地方沒有解釋這個病,但是意思也是一樣,沒有煩惱病。
20-亦名永絕一切戲論者,謂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即色受想行識、離色受想行識都是異不異,現在不可以這麼講。死後當有,死後還有沒有,或當無等,這都是戲論。現在這個寂滅相,入無餘涅槃的寂滅相,一切戲論不能說故,所以叫做永絕一切戲論。

如是等類,應知說名寂滅異門。是名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3)這麼多的異門,這麼多的假名,這麼多的名稱,應知說名叫做寂滅的異門;就是寂滅,但不同的名字解釋。這個不同的解釋,施設不同的名字,這麼多的名字安立在寂滅這個地方,名別而義同,這是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身材的問題

身材的問題-張步桃
豐胸、縮胸、乳房一大一小、水腫、水桶腰、小腹便便、身型不佳、增重、減重、補肝血、脹奶、利尿、解魚蝦毒、脾性水腫、生理週期水腫、化痰、調經、下肢腫大、乳房腫瘤、食道逆流、曖氣、呃酸、嘔吐吞酸、妊娠嘔吐、產後憂鬱症、尿液不通、抑制強烈食慾、產後肥胖
http://relativehumanity.tieus.com/web/cm/zhangbutao/beauty/B7.htm

有餘依地

如是已說菩薩地。云何有餘依地?當知此地有三種相。一者、地施設安立,二者、寂靜施設安立,三者、依施設安立。
[]前面從三十五卷開始到這裡,已經讚歎菩薩地的次第、功德。有餘依地是什麼意義呢?當知此有餘依地有三個相貌。一者、地施設安立。二者、寂靜施設安立。三者、依施設安立。

1.地施設安立
云何地施設安立?謂有餘依地,除五地一分,謂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除一地全,謂無餘依地。所餘諸地,名有餘依地。是名地施設安立。
[]地施設安立怎麼講呢?怎麼解釋呢?謂有餘依地,有餘依地指什麼說的?什麼叫作有餘依地?除五地一分,一共是十七個地,其中有五個地拿掉它,它不算。但是不是全部的除掉,是五地的其中的一分。什麼叫作五地呢?無心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這一共是五地。這五地其中有一分不要,不是完全不要。十七地裡面無餘依地,完全把它挑出去,這一地是全部的除掉。那五個地只是每一地除去一少分,不是完全除掉。剩下來的都可以名之為有餘依地。是名地施設安立。
a)除五地一分等者:謂除五地中無餘依涅槃所攝一分,取餘一分施設安立有餘依地。如於無心地中有二建立:謂若阿賴耶識永滅,名無心地,此即無餘依攝。若所餘位諸轉識滅,名無心地,此即有餘依攝。義如有心無心地說應知。今除無心地中無餘依攝一分,取彼有餘依攝一分,名有餘依地施設安立。如說無心地,如是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隨應當知。
a1)謂除五地中無餘依涅槃所攝一分,就在無心地裡面,也有包括無餘依涅槃,在無心地裡面除掉無餘依涅槃,除掉那一少分。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裡面都有無餘依涅槃的。就是把這五地裡面的無餘依涅槃不要。
a2)修所成地裡面,是修慧,因修慧而成就的聖道,那裡面也有無餘涅槃,他也可以成就有餘涅槃,但是也能成就無餘涅槃,現在修所成地裡面的無餘涅槃不算。
a3)聲聞地裡面也有無餘涅槃,獨覺地裡邊也有無餘涅槃,菩薩地裡面也有無餘涅槃,因為這些地裡面有苦集滅道。有苦集滅道,苦諦、集諦這不算,滅諦裡面有無餘涅槃。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裡面都有四諦,都有四諦就都有滅諦,滅諦裡面有無餘涅槃,就是把那一分除掉。
a4)無心地裡面的無餘涅槃,乃至菩薩地裡面的無餘涅槃除掉,剩下來的那一分,施設這個名字,可以安立叫作有餘依地。施設安立,施設就是施設一個名字。在什麼地方給它起個名字叫作有餘依呢?就是除掉無餘涅槃剩下的那一部分,都可以名之為有餘依。
a5)什麼叫作無餘涅槃?如於無心地中有二建立,有兩個道理可以宣說。那兩個呢?連阿賴耶識都滅了,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阿賴耶識滅了就沒有心,就名叫作無心地。阿賴耶識也滅了,這就是無餘依涅槃。若阿賴耶識在,阿賴耶識為依,就是有餘依。現在這個依也滅了,阿賴耶識也滅了。
a6)前面說阿賴耶識滅叫無心地,下面第二個解釋,若所其餘的階段的時候,諸轉識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滅了,這也叫作無心地。譬如說我們睡覺的時候,我們不作夢,前六識都不動,就可以名之為無心地。但是若作夢,作夢是第六識在活動,就是第六識還在,就不可以說叫作無心地。所以無心地有兩個解釋,一個是前六識滅了叫作無心地,或者說阿賴耶識也滅了,也叫作無心地。
a7)所以無心睡眠也叫無心地,或者是他不是睡覺、悶絕,一下子倒在地上昏過去,第六識也不活動,這時候也叫作無心地。前面說阿賴耶識滅了,叫作無心地,就是無餘依。現在說是前六識不動,也叫無心地,但是也可以說是有餘依,而不能說無餘依。
a8)前面有心地、無心地那裡有很多解釋。現在是除去無心地裡面無餘依攝那一部分,取彼有餘依攝一分,叫作有餘依地施設安立。如說無心地,是這樣解釋。如是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隨應當知,也是除掉無餘依那一部分,剩下來的就可以名之為有餘依地。

2.寂靜施設安立
云何寂靜施設安立?謂由四種寂靜,施設安立有餘依地。一、由苦寂靜故;二、由煩惱寂靜故;三、由不損惱有情寂靜故;四、由捨寂靜故。
[]云何寂靜施設安立?施設這個名字,用這個名字安立在這個地方。怎麼解釋呢?
就是要四種都是寂靜,這裡面沒有動亂。施設安立就叫作有餘依地。譬如說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這裡面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這就叫作有餘依涅槃,就是還有剩下的色受想行識還在,這裡面也有盡智、無生智,有阿羅漢的智慧,這都是有餘依;如果這些都沒有,這就是無餘依。一、由苦寂靜故。二、由煩惱寂靜故。三、由不損惱有情寂靜故。四、由捨寂靜故。

2.1.苦寂靜
云何苦寂靜?謂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所有當來後有眾苦皆悉永斷,已得遍知。如多羅樹斷截根頂,不復現前。由得當來不生法故:是名苦寂靜。
[]怎麼叫作苦的寂靜呢?苦若來的時候,苦惱若現前的時候,心是動亂的。現在苦寂靜,就是沒有這個動亂,所以叫作寂靜,也就是沒有苦。
1)謂阿羅漢苾芻,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這三果聖人都不在內,唯獨到阿羅漢果,四果的時候這個苾芻;阿羅漢一定是出家人,所以叫阿羅漢苾芻。
2)諸漏永盡,他的愛煩惱和見煩惱都永久的消滅。
3)所有當來後有眾苦皆悉永斷,他的諸漏永盡,將來後有眾苦,將來他的色受想行識,在色受想行識上有老病死,有很多很多苦惱的事情,現在這位阿羅漢將來的色受想行識的眾苦,都完全斷滅。就是他現在的色受想行識還是有的,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也可能會有病,所以也可能有很多苦,所以不說現在,只是說當來。
4)這位阿羅漢已經成就他的清淨的明了的智慧,普遍的隨時都是現前,沒有糊塗的時候。知也就是他的智慧,時時現前的,不會失掉的,已經成就。
5)像多羅樹,若斷截它的根,若斷截它的頂,這個樹決定會死掉。這位阿羅漢斷除見煩惱、也斷除愛煩惱,斷了以後煩惱不會再現前,就是他的煩惱的種子被消滅。阿羅漢的煩惱種子滅掉,就永久不會有煩惱,不復現前。
6)由於阿羅漢修學戒定慧,他成就將來煩惱不現起,他成就這個功德。這裡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他成就無我的智慧,只要沒有入涅槃,他的智慧一直的成就而不會失掉。第二個原因,煩惱種子消滅,所以將來不會有煩惱現前這回事。煩惱不現前,所以也就沒有苦惱,老病死都沒有,叫作苦寂靜。

2.2.煩惱寂靜
云何煩惱寂靜?謂阿羅漢苾芻貪欲永斷、瞋恚永斷、愚癡永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由得畢竟不生法故;是名煩惱寂靜。
[]1)煩惱也是動亂的,煩惱現在不動亂,沒有煩惱,所以叫作寂靜。怎麼叫作煩惱寂靜?謂阿羅漢比丘貪欲永斷,他的貪欲心永久是消滅。阿羅漢修無我觀的時候,這裡面無有少法可得,常常作如是觀,他就滅掉貪欲心。瞋恚永斷,瞋恚心也是。修無我觀,他觀察我不可得的時候,就是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離色受想行識也沒有我。若是對無我義你能常常學習,常常思惟,就是可以修無我觀。
2)修無我觀先修不淨觀,先修慈悲觀也可以,慈悲觀破除瞋心、不淨觀破除欲心,欲心和瞋心是障道因緣,把它破掉,破掉以後心裡面也容易寂靜,這個時候修奢摩他,修無我觀就得聖道,能達到阿羅漢那麼高的境界。
3)愚癡永斷,愚癡的煩惱也永久的斷,你若通達十二緣起,苦集滅道這個道理,愚癡心是沒有的,就知道世間是因果,出世間也有因果的道理;都是十二緣起,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生死的緣起和涅槃的緣起,這是要經過學習。你常能夠修無我觀,見到離一切相的畢竟空的境界,就是得涅槃。
4)一切煩惱皆悉永斷,所有的煩惱都完全斷。這個地方還是要有定,一定要修奢摩他的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禪,再修無色界四空定也可以,但是色界四禪裡面修四念處是很有力量的。
5)由得畢竟不生法故,就是無我觀,此中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也是不可得,這裡面無有少法可得,不生不滅。要修四念處才能斷煩惱,斷煩惱就得到畢竟不生法故,是名煩惱寂靜。

2.3.不損惱有情寂靜
云何不損惱有情寂靜?謂阿羅漢苾芻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皆悉永盡;不造諸惡,修習諸善,是名不損惱有情寂靜。
[]怎麼叫作不損惱有情寂靜?謂阿羅漢苾芻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皆悉永盡,都寂滅了,他不會再作傷害人的事情,他心裡面沒有貪瞋癡,若有貪瞋癡就可能會作惡,若有貪瞋癡的時候,這個人一定有我見,有我見、就有貪瞋癡,有貪瞋癡就可能會傷害人。現在他沒有我,也沒有貪瞋癡,不會再作什麼事情傷害人。他可以作善事,不會再作惡的事,是名不損惱有情寂靜。

2.4.捨寂靜
云何捨寂靜?謂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於六恒住,恒常無間多分安住。謂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是名捨寂靜。即依如是四種寂靜,說有餘依地,最極寂靜、最極清涼;是名寂靜施設安立。
[]怎麼叫作捨寂靜?謂阿羅漢比丘,諸漏永盡,一切的煩惱都已經消除,消除以後,阿羅漢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怎麼一個情形呢?
1)就是於六恒住,斷除愛煩惱、見煩惱之後,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還是接觸色聲香味觸法,而這個時候恒安住,常常的寂靜住,就是他心裡沒有煩惱,他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他心裡面也是寂靜住,因為煩惱寂靜。
2)恒常無間,這個寂靜住不是有間斷的,長時期相續不斷的心裡寂靜住。多分的安住在寂靜住這裡,多分不是全的,多數是這樣安住,有一部分還不是的。有一部分,他若聽佛說法的時候,可能隨佛思惟佛所說法,也可以說是不安住,心還是清淨的。
3)怎麼叫作六恒住呢?就是阿羅漢的眼看見外邊青黃赤白這些色法以後,看見可愛的境界,心裡也不歡喜,看見可憎惡的事情,心裡也不憂。安住上捨,他的心裡是什麼呢?就是不執著。捨就是不著,好的壞的,什麼境界心裡都不著。正念、正知,明靜而住叫作念,就是奢摩他的止,也就是前面安住上捨的意思。正知呢?就是思惟它無常、無我,這就是有觀的意思。正念就是止,正知就是觀。思惟苦集滅道,思惟無常、無我,這叫正知,阿羅漢的心就是這樣。所以是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
4)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阿羅漢的心是這樣。是名捨寂靜,沒有貪瞋癡的活動。
5)即依,就是由於前面的四種寂靜,就是說阿羅漢的有餘依地,就是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他還是心裡面最極寂靜的,沒有貪瞋癡的活動。最極清涼,有煩惱的時候就是不清涼,清是清淨,就是沒有見煩惱、沒有愛煩惱,是最極清涼。煩惱來的時候是熱惱,就是不涼。現在沒有煩惱而心裡清淨,也就是感覺清涼,沒有苦惱。是名寂靜施設安立。這四種施設安立,是有餘依地的相貌。

3.依施設安立
云何依施設安立?謂有八種依。一、施設依,二、攝受依,三、住持依,四、流轉依,五、障礙依,六、苦惱依,七、適悅依,八、後邊依。
[]怎麼叫做依施設安立呢?依有八種不同。一、施設依。二、攝受依。三、任持依。四、流轉依。五、障礙依。六、苦惱依。七、適悅依。八、後邊依。

3.1.施設依
云何施設依?謂五取蘊。
[]怎麼叫做施設依呢?謂五取蘊,就是五取蘊是所依止。取蘊,因取而有蘊,所以叫取蘊,有蘊以後,又會引發出來取。取,就是煩惱,心取著蘊,取著這一切引起煩惱的境界,煩惱就現起。因有煩惱,而就有色受想行識的蘊,有色受想行識的蘊以後,又會生起煩惱,所以叫做取蘊。五取蘊,是所依之事,所依就是無論什麼事情,都要靠五蘊才能現起的。如果沒有色受想行識,煩惱也不能現起,所有的業力也不能現起,所以它是煩惱、業力所依止的地方。五蘊是果報,就是煩惱和業力所得的果報。得果報,又會繼續有煩惱,又繼續會造業,所以它是所依之事。

由依此故,施設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意生、儒童等,諸想等想假用言說。
[]1)由於五取蘊作依止處的關係,施設我及有情,才能安立我的名字,這五取蘊,這色受想行識就是我。是因為有色受想行識五蘊才安立我這句話。誰是我?色受想行識是我。
1-這個施設的我,是假名字叫做我,不承認在五蘊裡面有我的體性的。若是執著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他就不承認它是假名字的我,就是執著有真實的我。執著真實的我,也要依色受想行識而執著的,不能在虛空那地方執著有我的。施設我,就是安立我的名字,就是因為有五蘊的關係,安立我的名字。
2-有情也是安立的,有修行的人,明白只有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事情,所以叫做有情。色受想行識叫做有情,也都是假名字,也是根據五取蘊安立這個名字的。
3-命者,命就是壽命,壽命是什麼意思呢?也是在五取蘊裡邊,虛妄的執著有個我。這個我也是根據色受想行識安立的,但是它有時間性,它這麼長的時間內,相續不絕斷的繼續存在。或者存在一百年,或者是存在一千年,總是到時候結束,這就是命者,這也是安立的。
4-生者,生者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執著色受想行識是我,它能生起很多的事。
5-能養育者,依五取蘊執著有我,我能夠創造將來得果報的業力。或者作善,或者作惡,有如是的業力和將來會得果報,這叫能養育者,就是能養育出業力。
6-補特伽羅,就是執著色受想行識是我,這個我數數的去得果報。現在得這個果報,到時候結束,又得果報。那個果報也是無常的,又得果報,沒有知足的時候,就是數數的得果報,叫做數取趣。
7-意生,也是依五取蘊假立的名字叫做意生。五取蘊是意的種類性,就是和它是一類。
8-儒童,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裡邊有一個勝妙的我。什麼叫做施設依呢?就是依五取蘊,安立各式各樣的名字,就是我、有情、命者安立這些名字,這就叫做施設依。
9-安立名字以後,我們心裡面就會想,這是我,這是有情、命者、生者、補特伽羅,就是這麼想。等想是什麼意思呢?等可以當平等,也有差別的意思。種種不同各式各樣的想就叫等想,前面諸想只是很多的想,等想,善想、惡想、無記想,各式各樣不同的想。安立種種名字,然後就可以想,心裡想而後就可以說話。若沒有名字,我們也不能想,沒有想我們就不能說話。假借它我們可以發出來作用就會說話。

及依此故,施設如是名字,如是生類、如是種性、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等、諸想等想假用言說。
[]2)依此五蘊故,施設這樣的名字。
1-如是生類,或者說是胎、卵、溼、化,各式各樣的類別。
2-如是種性,或者說是剎帝利種姓、婆羅門種姓、吠舍、首陀羅,這些種性。
3-如是飲食,這個補特伽羅這樣的飲食,那個補特伽羅那樣的飲食。
4-如是領受苦樂,這個眾生他的命很苦,那個眾生福報很大,很多的快樂。不管是什麼眾生,都有苦,都有樂。
5-如是長壽,他的壽命這麼長,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等,這三句話應該就是一句話。諸想等想假用言說。
a)諸想等想假用言說者:謂我及有情乃至儒童等,如是一切為便言說,為順世間,是名假用言說。即此言說想為其因,由構了相是名為想。構劃種種諸法相類,是名等想。
a1)謂我及有情乃至儒童等,如是一切為便言說,這些假名字是為方便你說話。為順世間,隨順世間,世間人都要有思想,都要說話,就是假立名字,才能方便這些事情,是名假用言說。
a2)言說是以想為它的因,心裡面不思想,你不會說話。
a3)怎麼叫做想呢?由構了相,就是你心裡面思惟分別,叫構了相。思惟分別觀察那件事,這就叫做想。
a4)構劃也就是思惟分別種種一切法的形相,各式各樣的差別,是名等想。

3.2.攝受依
云何攝受依?謂七攝受事。即自己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僮僕、朋友、眷屬、七攝受事。如前意地已廣分別。依此了知諸有情類有所攝受。
[]怎麼叫做攝受依呢?有七種依攝受事。攝受什麼意思呢?就是彼此間有多少愛的關係,有愛就要攝受,就互相關心,攝受事究竟是什麼呢?即自己父母,彼此有愛,妻子、奴婢、作使、僮僕、朋友和其他的眷屬,這七種攝受事,大家有愛的關係,互相關心照顧。而這些也都是從色受想行識才能說出這些事情來。七攝受事在前邊第二地〈意地〉已經說了。根據都有五蘊,有父母、妻子、奴婢等,就可以知道諸有情類,是有互相攝受的事情,我照顧你,你照顧我。
a)如前意地已廣分別者:意地中說七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今於此中唯舉前四略無後三,總指前說,名為七攝受事。然於文中應置等言。
a1)意地中說七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國家招待客人的地方叫邸,肆也是房子,或者陳列什麼東西。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今於此中唯舉前四種攝受事,後三就沒有說。總指前說,名為七攝受事。然於文裡面應眷屬後面加個等字才合適。

3.3.任持依
云何住持依?謂四種食。即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由依此故,已生有情任立支持;又能攝養諸求有者。
[]怎麼叫任持依?謂四種食。即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就是有色受想行識的五蘊,還要有四種食。任者,堪任,有四種食才能維持下去。
1)段食,就是我們現在的飲食,是一段一段的。
2)觸食,就是悅意觸食,常遇見一些歡喜的事情,這樣對我們的生命有維持的力量。3)意思食,就是內心裡有希望。我做這件事會發財,雖然那個事情沒有做,但是心裡面作個計劃,這樣對你生命也有一點維持的力量。所以意思食就是他心裡面有計劃,有希望。雖然那件事沒成,但是他有希望,這個希望對他的生命有維持力量。
4)識食,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它也有力量,它能夠支持你這生命,變成是一個活潑的生命體,如果阿賴耶識離開,這個人就死掉。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五蘊,還要依靠這四種食才可以。
5)由於依這四種食的關係,已經現起的生命體,已經現起的色受想行識,任立支持,任者堪任,任者能也,就能立起來,它有支持的力量。這四種食能支持你的生命體,繼續的生存。
6)又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還能夠攝養,就是保護你的身體,你可以有力量,去希求各式各樣的事情。我希望有成就,我希望栽培福,或栽培慧,你有所求,它都能支持你。段食,是一些物質。觸食,就不全是物質,讀經的時候,心裡歡喜,那也是觸食。我們讀經的時候開了智慧,裡面也有意思食。
a)已生有情任立支持等者:此顯四種能為食義。由資益義是食義故,由能長養諸根大種故。令已生有情任立支持,能令當來後有生起,名能攝養諸求有者。
a1)此顯四種能為食義,這四種食能有食的作用。食義是什麼?就是資益。能夠幫助你,能對你有幫助。資益究竟是什麼呢?就是能長養你的諸根。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和第六意根。大種,是指物質說的。使令已經現起的眾生的色受想行識能生存,任立是能生存,它有這個支持力量。能令當來後有生起,就是有業力,名叫攝養諸求有者。就是你要有這四種食,才能有所活動,活動就使令你再得果報。

3.4.流轉依
云何流轉依?謂四種識住及十二緣起。即色趣識住、受趣識住、想趣識住、行趣識住;及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生緣老死。由依此故諸有情類於五趣生死,隨順流轉。
[]怎麼叫做流轉依?流,也就是相續,水的流,由前流流到後邊,由彼處流到這裡,由這裡又流到另一個地方去,相續的意思。轉,但是有變化,相續中而有變化。就是我們凡夫在生死裡的流轉,也是要有依靠的,不然怎麼能流轉生死呢?
1)什麼是流轉所依的事情呢?謂四種識住,這是流轉依。四種識住是什麼?就是色受想行這四種,這四種是識的依止處。無明緣行這十二緣起,這都是流轉依。
2)即色趣識住、受趣識住、想趣識住、行趣識住,這是解釋四種識住。
1-即色趣識住,色,我們身體的四大,前五根的色法。趣識住,它幫助識的活動。趣或者當個幫助講,能幫助識的活動。
2-受趣識住,眼耳鼻舌身意遇見色聲香味觸法,心裡面有覺受。覺受也能幫助識的活動,受的時候,識就在那裡有活動。
3-想趣識住,心裡面在取這一切法的相貌,心裡就會思想,所以想也能幫助識的活動。想和受是心所法,識是心王。
4-行趣識住,想,就是有順心的,不順心的各式各樣,什麼事情都想,沒有邊際的。行是有特別的意思,就是有目的的活動叫做行。行的時候也幫助識的活動,識要得到色受想行的幫助,識才能活動。 
3)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生緣老死,這是十二緣起,也是流轉依。
1-無明緣行,無明就是沒有智慧,糊塗的事情,它能幫助你會活動,這個地方就是沒有智慧,糊塗的行。糊塗的心理活動,就是愚痴。愚痴也包括世間人的智慧在內,那也是無明。無明能夠為行作因緣,能幫助行的現起。
2-行緣識,你在行的時候,它就幫助識的活動,識要有行來幫助它,它才能活動。若那樣的行,就生起那樣的識,我這樣的行,就生起這樣的識。識是能了別,但是了別什麼?與行有關係。
3-廣博的說,生緣老死,為什麼會有老死?因為有生。你現起色受想行識,生緣老死,生是什麼呢?就是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這都是生。這個五蘊一現起,一定要有老死,生是老死的因緣,就會老,會死,而這就是流轉依。就是因為這樣才流轉生死,不然的話,沒有這件事。
4)由於有四識住,由於有十二緣起,所以諸有情類在五趣裡面,沒有算阿修羅,阿修羅或者放在鬼裡面,或者放在天裡面,就是五趣。五趣的生死,就是因為有這樣的關係,所以隨順流轉。
a)色趣識住等者:趣、謂趣求,趣求色故。緣色為境,令識安住,是名色趣識住。如是趣求受想行故,緣受想行為境,令識安住,是名受想行趣識住。
a1)趣就當求講,趣求。趣求色識住,趣求受識住,趣求想識住,趣求行識住。如是趣求受想行故,緣受想行為境,令識安住,是名受想行趣識住。

3.5.障礙依
云何障礙依?謂諸天魔。隨有彼彼修善法處,即往其前,為作障礙。
[]怎麼叫做障礙依呢?謂諸天魔。隨各地方的種種情況,有各式各樣修善法的地方。魔鬼、諸天魔就到那個地方,為作障礙,叫你作不成。

3.6.苦惱依
云何苦惱依?謂一切欲界,皆名苦惱依。由依此故,令諸有情領受憂苦。
[]怎麼叫做苦惱依呢?謂一切欲界,皆名苦惱依。欲界都是苦惱依,都是依此,就是五蘊,而有種種苦惱。由於你有在欲界的色受想行識,令諸有情就要領受憂苦。人間的人,有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各式各樣的,當然是有憂苦。天上的人也因為有身體,他們也有苦,欲界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和阿修羅作戰也是很苦。其他的天沒有這些事情,好一點,但是他要死亡的時候,也是很苦。

3.7.適悅依
云何適悅依?謂靜慮等至樂,名適悅依。由依此故,諸有情類若即於此現入彼定,若生於彼長夜領受靜慮等至所有適悅。
[]怎麼叫做適悅依?就是色界天的四靜慮,無色界天的四等至、四空定,這兩個地方的禪定,是有輕安樂的,這就叫做適悅依。適,就是有喜樂。這也是他們的色受想行識,無色界天沒有色,但是第四禪以上,他們沒有樂受,但是也是很適悅的。由於依止靜慮等至的關係,諸有情類,就是成就色界四靜慮,成就無色界四空定的這些眾生。若是他在欲界的時候,現前能入四靜慮,能入無色界四空定,這也會有適悅。若是在欲界的時候得四靜慮,得無色界四空定,但是壽命到了要死了,死了以後,就生於彼處,生於色界天,生於無色界天。這樣的人他們是長時期的,但是也還是個生死凡夫,還是沒能斷除無明煩惱,還是長夜領受靜慮等至所有的喜樂。

3.8.後邊依
云何後邊依?謂阿羅漢相續諸蘊。由依此故,說諸阿羅漢任持最後身。
[]怎麼叫做後邊依?謂阿羅漢相續諸蘊,謂成就阿羅漢的時候,他沒有入無餘涅槃,這個時候他的色受想行識還是相續的生存下去的,這就叫做後邊依。什麼叫做後邊?由於他有相續的五蘊,所以說阿羅漢這是住持的最後的生命體。這個生命體結束以後,再沒有色受想行識,所以叫後邊依。雖然得阿羅漢,他還有色受想行識,但是這時候的色受想行識是後邊。

4.料簡
問: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住有餘依地,當言與幾種依共相應耶?
答:當言與一種依,一向相應。謂後邊依。與六攝受事,不共相應;與流轉依、與障礙依,一向全不相應;與所餘依,非相應非不相應。是名依施設安立。
[]問:阿羅漢苾芻和一般的凡夫不同,他們諸漏永盡,愛煩惱、見煩惱的漏,永久的消除,這時候安住在還剩餘的,還有色受想行識。雖然沒有見煩惱、愛煩惱,但是還有色受想行識,這就叫做有餘依地。這個時候當言與幾種依共相應耶?前面一共有八種依,有幾種依和它合適呢?
1)應該回答:八種依只有一種依一向相應,就是全面是相應的。哪一種依呢?就是八種依的最後一種後邊依。他和它是相應的,就是有餘涅槃的境界。
2)只有後邊依是全面相應的,與六攝受事,不共相應,不是共同的,是不相應的。
a)與六攝受事不共相應者:七攝受事中,除其第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所餘名六攝受事應知。
a1)七攝受裡邊那六種不相應。就是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僮僕、朋友、眷屬,這些都不相應。那是說六攝受事不共相應,福業事還是相應的。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他在的時候,為眾生良福田,還有福業事這件事。其餘六攝受事,他不相應。及方便作業事,所餘名六攝受事應知。這樣,若是父母在,他有時候也照顧他父母。
3)與流轉依與障礙依,障礙依,是魔王的事情。流轉依,是有煩惱的凡夫境界。阿羅漢與這件事也是不相應。剩餘的依,非相應非不相應。是名依施設安立。
a)與所餘依非相應非不相應者:謂施設依,任持依,苦惱依,適悅依,名所餘依。由彼一切於有餘依不定繫屬,名非相應。然或可得,亦名非不相應。

a1)施設依,任持依,苦惱依,適悅依,名所餘依。一共是這四個依。由彼一切於有餘依不定繫屬,施設依是施設我、有情、命者,那是執著有我。阿羅漢是我見己經沒有,所以不決定繫屬,但是假名我還是有的。任持依、苦惱依、適悅依,不決定繫屬,名非相應。然或可得,若是阿羅漢入定,還有這件事。阿羅漢也要吃飯,也有任持依。苦惱依,阿羅漢有時也有不順心的事情。適悅依,禪定的事情也有。但是阿羅漢若是入無相三昧的時候,這些事兒都沒有。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菩薩地-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總圖

菩薩地-第四持次第瑜伽處

如是已說菩薩地義,云何應知此中次第?
[]前面這已經宣說菩薩地的廣大的甚深義,這個文太廣大,太廣博,我怎麼樣才能知道這裡邊的前後的次第,也就是要義。
tatrāyaṃ bodhisattva-bhūmāv anukramaḥ.

1.初持攝
1.1.種性發心持
謂諸菩薩要先安住菩薩種性,乃能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就是在佛法裡邊發無上菩提心的人,都可以稱之為菩薩。這個菩薩是怎麼情形?無始劫來你內心裡面有菩薩種性,若有菩薩種性,這個種性不會失掉,所以就是安住菩薩種性。這時候這個人才能遵循正法,發起建立無上菩提心的。這個心也就是願,發無上菩提願,就是願得無上菩提,希望能夠成佛。
2)種性發心持,持就是有堪能性的意思。你內心裡面有菩薩種性,若遇見因緣,你就能發無上菩提心。如果內心裡面沒有菩薩種性,無上菩提心是不能建立。
gotra-stho bodhisattvo '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cittam utpādayati.

1.2.行加行持
1.2.1.所學處
既發心已,方正修行自他利行;於自他利正修行時,得無雜染方便;無雜染故,得無厭倦方便;無厭倦故,得諸善根增長方便;於諸善根得增長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1)已經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他才能夠正式地修習自利的功德、利他的功德。就是有願而後才能有行,沒有願是不可能有行的。
2)對於自己的聖道的利益,對於眾生聖道的利益,這兩件事你能努力地實踐的時候,時間久了,應該成就,得是成就,成就無雜染的這個功德,也可以說是個方便,方便也是功能的意思。無雜染是清淨,什麼叫做清淨?就是無所得的般若智慧是無雜染的方便;你成就這個智慧,就不會有染污。學習這個般若的法門,就能滅除貪瞋癡的煩惱,同時也能消滅有所得的污染。成就無雜染的方便,也就是成就清淨的般若的智慧,也就是無所得的智慧,也是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成就無雜染的大智慧。大智慧是無雜染的方便,這個大智慧,若從三大阿僧祇劫來說,就是要一大阿僧祇劫才成就。
3)因為心裡面沒有雜染,就會又成就殊勝的功德,就是度化眾生的時候,沒有疲勞這件事。
4)因為得無生法忍以後,做什麼功德都逐漸增長,而不感覺辛苦,他就繼續地勇猛地精進修學六波羅密,就是自利利他的功德。得諸善根增長方便,就是也會成就一切善法的根,增長的方便;就是你的戒定慧逐漸地增長,你的大福德、大智慧都逐漸地增長,或者信進念定慧的善根都在增長。
5)這些無量無邊的善根,從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這樣增長以後,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就得無上菩提,成佛。
a)得無雜染方便等者:以真實義為所緣境,名無雜染方便。此即〈真實義品〉所攝。善修定心,令心調柔能得三種神變教授,名無厭倦方便。此即〈威力品〉攝。能熟自他,名諸善根增長方便。此即〈成熟品〉攝。
a1)以真實義為所緣境,真實義就是第一義;以第一義為所緣境的時候,你能見第一義的時候,名無雜染方便。這句話裡邊所含容的道理就是〈真實義品〉所講的。
a2)無厭倦方便怎麼講呢?就是善修定心,善者能也,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能夠修色界四禪,他應該是在未到地定裡邊見真實義。在這個時候已經成就未到地定,他再繼續地修這個定,使令這個心調柔,調柔就是定。心裡面有欲,它就剛,暴惡。若繼續修定的話,能夠成就定的時候,這個欲就沒有,心就調柔。心調柔的時候,有什麼事情呢?能得三種神變教授,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就是在色界四禪裡面現種種神通,也有他心通,也能為人說法,名無厭倦方便。就是得禪定,成就三種神變,這時候你自己修行也好,度化眾生也好,不感覺到辛苦。無厭倦方便,把〈威力品〉的大意都包括在內。
a3)這時候不厭倦,你對於自己的善根、教化眾生的事情都不斷地精進地做這些事情,所以你能成熟自己的善根,也能成熟眾生的善根,這叫做諸善根增長方便。此即〈成熟品〉攝。
utpādita-cittaḥ sva-parārthe prayujyate. sva-parārthe prayujyamānaḥ asaṃkleśopāyaṃ labhate. asaṃkliṣṭaḥ akhedopāyaṃ labhate. akhinnaḥ kuśala-mūla-vṛddhy-upāyaṃ labhate. kuśala-mūlair vivardhamāno '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m abhisaṃbudhyate.

1.2.2.如是學
又於如是自他利加行,無雜染方便、無厭倦方便、善根增長方便,得大菩提中將修行時,先於甚深廣大正法安立信解;立信解已,訪求正法;求正法已,廣為他說,亦於正行自能成辦。於成辦時,若由此於此為此應行,即由此於此為此而行。
[]1)又於如是自他利加行,無雜染方便、無厭倦方便、善根增長方便,得大菩提中,就是在這個次第中。將修行時,你發無上菩提心,是要學習佛法,學習佛法也自然是修行六波羅密,這個時候。
2)先於甚深廣大正法,就是菩薩地這是大乘佛法,廣大的大乘正法。安立信解,你能建立信心,也能通達裡面的義,所以叫信解。對於大乘佛法有信解以後,不會坐在那裡,要訪求正法,你要到各地方求法,向人要低頭,向人學習正法的。
3)求正法已,求得了,也就是通達佛的正法以後,要有大悲心廣為眾生宣說。為他宣揚正法,同時也對於這個正行,就是戒定慧,自己能成辦戒定慧的功德。
4)如果你能成辦正行,能努力地修學戒定慧,在這個時候,你自然會這樣,就是由此於此為此這樣做,應該這樣做。前面說應行,是應該這樣做,事實上還沒有做;即由此於此為此而行,這是開始做,事實上也這樣的修行。
a)安立信解至由此於此為此而行者:當知此即〈力種性品〉所攝。言由此於此為此應行者:謂由從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無倒教授,能令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是名由此應行。於所遮止開許法中,善能教誡所攝徒眾,令不現行或現行故,是名於此應行。為於有情普能攝受調伏成熟應行方便所攝身語意業,是名為此應行。餘文易了,如應當知。
a1)這一段文說的道理,就是〈力種性品〉所說的道理。言由此於此為此應行者,什麼意思呢?謂由從他得正教授,就是立信解已,訪求正法,你能這樣,就是謂由從他得正教授,從另外一個善知識那裏得到一個如法的教授,或者由於你自己發大悲心能布施他人無倒的教授,這兩件事都應該有。你自己也學習、同時也能夠無倒地教授他人,就能令你自己的智慧力量,這個種性,就是原來你有菩薩種性,現在你能這樣學習,你的智力種性就增長。逐漸地你的智慧就清淨,清淨的智慧不斷地修行,漸漸地智慧增長,這就叫做由此應行。
a2)對於所不容許做的事情,或是容許你做的事情。一個是不聽、一個是聽,這兩件事裏面,你能夠教誡你所攝受的徒眾、你的弟子,令所遮止的事情不現行;開許的事情就現行。就叫做於此應行。
a3)前面只是說你所攝受的徒眾,這裏是說是為一切有情,普遍地能夠攝受這些眾生,調伏他們的染污、放逸的事情。成熟他們的善根,調伏和成熟,這兩件事是應行、應該這麼做。應行的這個方便所攝,就是一個身業、一個語業、一個意業,就是你自己的身語意業能夠成熟、能夠調伏一切有情,令有情的身語意業也都能得到調伏,是名為此應行。餘文易了,如應當知。
sva-parārtha-prayoge ca asaṃkleśopāye va akhedopāye ca kuśala-mūla-vṛddhy-upāye ca bodhi-prāptau ca pratipadyamāna ādita eva gaṃbhīrodāreṣu dharmeṣv adhimuktiṃ niveśayati. tad-adhimuktas tāṃ dharmāṃ paryeṣate. paryeṣya pareṣāṃ ca deśayati. svayaṃ ca pratipattyā saṃpādayati. saṃpādayaṃ yena ca pratipattavyaṃ yatra ca yad-arthaṃ ca. tena tatra tad-arthaṃ pratipadyate.

1.2.3.能修學
1.2.3.1.六度四攝供三寶等
由此於此為此行時,如令福德智慧增長所應行者,即如是行。福德智慧既增長已,於不捨離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1)由此,你自己用功。於此,對你的徒眾教授。為此,就是為一切眾生來調伏、攝受、成熟。行時,這個這麼樣做的時候。你這樣做的時候,你做的很好、做的很成功。如令,如這樣做的時候;如就是你能夠如此,由此、於此、為此,這樣,就令你的福德和智慧都增長,也就是你所應行的事情。即如是行,你就這樣做。
2)你的福德智慧既然增長以後,於不捨離生死方便,我們在生死裏邊流轉,是因為有煩惱、業力,在生死流轉。現在你能夠調伏自己,斷除惑業苦,就不在生死裏流轉;但是菩薩有大悲心,又不能離開生死,所以不捨離生死。不捨離生死,要有方便的,現在菩薩有大悲心,不忍棄捨眾生,不能離開生死,這個時候,他就不捨離生死的方便。在生死裏流轉,就是第一義諦的境界這種方便。他能修行這個方便,菩薩有大悲心、修習般若波羅蜜,就是這個不捨離生死的方便。
a)如令福德智慧增長等者:當知此即〈施品〉乃至〈供養親近無量品〉所攝。由彼一切能為福德智慧之因,故令福德智慧增長。由此能感福果智果,能使有情利益安樂。雖處生死,能令不空有大義利,名不捨離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a1)這裏面說福德智慧增長,就是前面〈施品〉、〈戒品〉乃至〈供養親近無量品〉所攝,就是那裏說的事情。施、戒那些事情,是福德智慧成就的因,若那樣做,你的福德也增長、智慧也增長。
a2)由於你能夠修那麼多的功德,你就能招感到福德的果報和智慧的果報。這個時候,你有廣大的福德智慧,你有堪能使令有情得到利益、得到佛法的利益安樂。你有廣大的福德和智慧,你雖然在生死裏邊,能令你不空在生死裏面,而能成就大義利,對於眾生有大義利、對於自己有大義利,這就叫做不捨離生死方便,能正修行。
tena tatra tad-arthaṃ pratipadyamāno yathā puṇyopacayo jñānopacayaś ca bhavati. tathā pratipadyate. puṇya-jñānopacitaḥ saṃsārānutsṛjanopāye pratipadyate.

1.2.3.2.菩提分法
即於此中正修行時,能行生死無雜染行。
[]1)慚愧
即於此中正修行的時候,就是六度四攝這些事情,在生死裏邊,你沒有執著心,所以沒有雜染行。無雜染行就是慚愧的意思,若行就是有慚愧,若是行雜染行就是無慚愧。
tatra pratipadyamānaḥ saṃsārāsaṃkleśe pratipadyate.

即於此中正修行時,能於自樂行無著行。
[]2)堅力持性
即於此中正修行的時候,能於自樂行無著行,能於自樂是什麼?就是你在禪定裏面有無分別慧、見第一義諦,這時候就是自樂。行無著行,對於這件事也不執著。
tatra pratipadyamānaḥ sva-sukhānadhyavasāne pratipadyate.

即於此中正修行時,能於無量生死大苦,能正修行無厭倦行。
[]3)心無厭倦
即於此中正修行的時候,也就是能於自樂行無著行的時候,能於無量生死大苦裏邊,能正修行無厭倦行,就是不感覺到有苦惱的事情、不感覺到有苦,就是因為觀這些事情都是畢竟空。
tatra pratipadyamānaḥ saṃsāra-duḥkhā-parikhedaṃ pratipadyate.

由於生死無厭倦故,能正訪求種種異論,於一切論得無所畏。
[]4)善知諸論
對於生死沒有厭倦,就是要廣度眾生,所以有需要訪求種種異論,這是聖人,不是凡夫;聖人也要參學善知識,所以能正訪求種種不同的這些異論。於一切論得無所畏,那個論都是大菩薩的境界,特別高深的,但是他不恐怖、沒有恐怖心。
tenāparikhidyamānaḥ śāstrāṇy āgamayitvā sarva-śāstra-viśārado bhavati.

善知論已,復能了知所應為說,所可宣說,應如是說,由此智故,善知世間。
[]5)善知世間
這位菩薩能訪求種種異論,他的智慧就增長。善知論已,又能夠了知所應該為他們說,就是眾生,應該為眾生宣揚這些佛法。所可宣說,應該為眾生說,但是眾生也要有因緣的,沒有因緣你還是不能說的。應如是說,這個眾生應該這樣說、那個眾生應該那樣說。由於你有這樣的智慧的關係,你就能夠通達眾生世間的種種事情、種種差別。這是善知世間。
śāstrajño yasya yad yathā deśayitavyaṃ. taj jānaṃ loka-jño bhavati.

如是菩薩善知諸論及世間已,復能如理訪求正法。
[]6)修正四依
如是菩薩善知諸論及世間已,善知諸論是法;及世間已,這是人。這位菩薩不但是知諸論,知道世間的事情,復能如理地訪求正法。
tathā śāstra-jño loka-jño yoniśo dharmāṃ paryeṣate.

既訪求已,堪能善斷一切有情一切疑惑。
[]7)修無礙解
他既然是訪求正法以後,他的智慧增長,所以堪能夠善斷一切有情的一切的疑惑。 因為有無礙解,所以能斷一切有情的疑惑。
tathaiṣamāṇaḥ sarva-sattva-sarva-saṃśaya-cchedana-samartho bhavati.

如是堪能斷他疑惑,令自福德展轉增長,福德資糧漸得圓滿;令自智慧亦轉增長,智慧資糧漸得圓滿。
[]8)菩提資糧
如是堪能斷他的疑惑,令自福德展轉也是增長,福德資糧漸得圓滿,福德是果報,資糧是因,由因而得果,漸漸地得圓滿自己的福德資糧。令自智慧亦展轉的會增長。智慧資糧漸得圓滿,也逐漸地圓滿。
tathā samarthaḥ para-saṃśaya-cchedanataḥ puṇyenābhivardhamānaḥ puṇya-saṃbhāraṃ paripūrayati. svayaṃ ca jñānenābhivardhamāno jñāna-saṃbhāraṃ paripūrayati.

二種資糧既圓滿已,於諦行相菩提分法無倒修中,能勤修行。
[]9)修菩提分
二種資糧既圓滿已,他的福德智慧資糧圓滿,於苦集滅道四諦的行相,主要就是道諦的菩提分法,他能夠不顛倒地修學止觀,這個止觀能夠精勤地修行。
paripūrayamānaḥ satyākārato bodhi-pakṣya-dharma-bhāvanāyāṃ prayujyate.

於修方便,能正了知。
[]10)修習止觀
對於修聖道的方法能夠正確地通達,就是止觀。
bhāvanopāyaṃ ca prajānāti.

即持如是正勤所修,迴向大乘般涅槃果,不求聲聞及獨覺乘般涅槃果。
[]11)方便善巧
就是取持如是正勤所修的止觀的功德,迴向大乘般涅槃的果。不希求聲聞及獨覺乘般涅槃果。
tathā prayuktas tāṃ bhāvanāṃ mahāyāna-parinirvāne pariṇamayati. na śrāvaka-pratyekabuddha-yāna-parinirvāṇe.

既得如是方便善巧;能於一切菩薩語言,聽聞受持。依修力故,於昔未聞所有諸法一切種相,皆能辨了;於陀羅尼、無礙辯才,皆得圓滿。
[]12)妙陀羅尼
既得如是方便善巧,就是殊勝的止觀。能於一切菩薩語言,就是法語,能夠聽聞還能受持。依修力故,依於、根據他修止觀的力量的強大。於昔,於過去沒有聽聞的所有的佛法,一切種類的差別相皆能辨了,智慧增長有這樣的功能。於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持,不可思議的念力;和四無礙的辯才,皆得圓滿。陀羅尼也圓滿、無礙辯才也圓滿。所以叫做妙陀羅尼。
tathopāya-kuśalaḥ sarva-bodhisattva-bhāṣi... bhāvanā-balena aśruta-pūrvāś cāsya dharmāḥ sarvākāraṃ pratibhāṃti.

為欲永斷一切障故,精勤修習三解脫門。
[]13)三三摩地
為欲永斷一切的障礙,主要就是我執、法執。有俱生的我執、也有俱生的法執。精進地修行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修這三解脫門,能斷除一切障、我執的障礙、法執的障礙。
sa dhāraṇī pratibhāna-saṃpannaḥ tribhir vimokṣa-mukhaiḥ sarvāvaraṇa-prahāṇāya pratipadyate.

即於此中正修行時,為斷自他一切顛倒增上慢故,勤修正行。如是能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
[]14)法嗢柁南
在三三昧中修行止觀的時候,為斷自己的顛倒、他人的顛倒。這個顛倒之中,增上慢的顛倒是很強,精進地修三解脫門。這樣地精勤修行三解脫門,如是能於一切種相正行都能圓滿。
a)能行生死無雜染行乃至一切種相正行圓滿者:當知此即〈菩提分品〉所攝。由具慚愧故。說能行生死無雜染行。由堅力持故,說能於自樂行無著行。謂能禁制染污心性,不隨煩惱自在轉故。言一切論得無所畏者:此即菩薩善知諸論,於彼新新後後法義殊勝差別獲得淨信,故得無畏。言能了知所應為說等者:於諸有情世間流轉差別如實了知,名能了知所應為說。於器世間流轉差別如實了知,名能了知所可宣說。於八種相觀世間義及諸世間所有勝義,名能了知應如是說。是名善知世間。〈菩提分品〉廣顯其義應知。言能如理訪求正法者:此顯菩薩修正四依,於正法中依四正依精勤發起聞思修習正加行故。言能善斷一切有情一切疑惑者:此顯菩薩四無礙解,由是獲得無量最勝善巧,能善為他無倒開示故。言修方便能正了知者:此顯菩薩修習止觀,名修方便應知。言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者:此顯菩薩方便善巧能熟自他故,名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言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者:此顯四種法嗢柁南: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是無常,一切諸行皆悉是苦,一切諸法皆無有我,及與涅槃其體寂靜;名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餘文易了,如應當知。菩提分攝,故不繁述。
a1)當知這就是前面〈菩提分品〉所說的。由具慚愧故,說能行生死無雜染行。由堅力持故,說能於自樂行無著行,什麼意思呢?謂能禁制自己的染污心,就是有所得的心,你一有所得就染污、一有所得就會有高慢,染污心性,不隨你的俱生的我執、俱生的法執的煩惱轉變,煩惱若是現行的時候,就能轉變你的清淨心變成污染。
a2)言一切論得無所畏者,怎麼講呢?此即菩薩善知諸論的意思,怎麼叫做無畏呢?於彼彼新新後後法義,智慧增長的時候,所見的法義和以前就不同,就叫做新;後後的法義也就是新新的法義。這個差別的境界是很殊勝的,是因為你智慧增長,所見的法義是特別殊勝的。更殊勝的法義得到清淨的信心,故得無畏。
a3)對有情世間,在世間上流轉生死的差別,你能夠真實的明白他為什麼生到天上、為什麼又下來。那麼這世間流轉的差別,如實的了知,名能了知所應為說,他因為某種過失得這樣的果報,所以你就知道應該這樣說法,對治他的過失。於器世間流轉差別如實了知,名能了知所可宣說。兩句話,一個是對有情世間、一個偏對於器世間,名能了知所可宣說。
a4)於八種相觀世間義及諸世間所有勝義,名能了知應如是說,是名善知世間。八種相在〈菩提分品〉有說,廣顯其義應知。
a5)言能如理訪求正法者:此顯菩薩修正四依,就是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於正法中,依四正依,精勤發起聞思修習正加行故。
a6)言能善斷一切有情一切疑惑者,這顯菩薩有四無礙解的智慧,所以能斷一切有情的疑惑,因為能斷一切有情的疑惑,得四無礙解,所以也就得到無量最勝的善巧智慧,能善為他無倒開示故。
a7)言修方便能正了知者,此顯菩薩修習止觀,名修方便應知,修方便是修止觀。
a8)言迴向大乘般涅槃果者,此顯示菩薩的方便善巧能夠成熟自己、他人的善根故,名迴向大乘般涅槃果。
a9)言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者,此顯四種法嗢柁南,一切種相正行圓滿是四種法嗢柁南,這下面說四種法嗢柁南是什麼呢?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是無常,一切諸行皆悉是苦,一切諸法皆無有我,及與涅槃其體寂靜。一切法的體性是寂靜的,名於一切種相正行圓滿。餘文易了,如應當知。〈菩提分〉攝,故不繁述。
tatra pratipadyamāna ātmanaḥ pareṣāṃ ca viparyāsābhimāna-prahāṇāya pratipanno bhavati. iyam asya sarvākārā pratipatti-saṃpat.

1.2.3.3.菩薩功德
如是正行得圓滿已;於一切有情及聲聞獨覺,皆為殊勝。所謂正行功德殊勝;及可稱讚功德殊勝。
[]這樣的正行你能努力地修行得圓滿的時候,就是在一切有情中、一切聲聞獨覺之中你是最殊勝的。這個殊勝是什麼呢?所謂正行功德殊勝及可稱讚功德殊勝,這兩種殊勝功德。
sa tathā pratipannaḥ sarvasattvaprativiśiṣṭo bhavaty api śrāvakapratyekabuddhebhyaḥ pratipatti-guṇa-viśeṣataś cānuśaṃsa-guṇa-viśeṣataś ca.

1.2.3.3.1.正行功德殊勝
當知此中正行功德殊勝菩薩,為利自他勤修正行,用利他事以為自事;聲聞獨覺,則不如是。
[]1)希奇不希奇
當知此中正行功德殊勝菩薩,這位菩薩有正行功德殊勝,為利自他勤修正行,他用利他的事情,就是自己利益自己的事情,利益眾生就是利益自己。聲聞獨覺不是這樣子。這是希奇不希奇;希奇的事情,在菩薩心情又不是希奇。菩薩的毗缽舍那遍一切處都能夠相應,所以利他事就是自利的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已經成就奢摩他。隨時都能在奢摩他裏修毗缽舍那,所以沒有自他的分別。
tatra pratipatti-guṇa-viśeṣaḥ. bodhisattvaḥ sva-para-hitāya pratipadyate parārtha-sva-kāryaś ca. śrāvakaḥ pratyekabuddhaś ca na tathā parārtha-sva-kāryaḥ.

由諸菩薩用利他事為自事故;於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由起如是平等心故;於諸有情常施恩惠,不望其報。
[]2)平等心饒益
由諸菩薩用利他事為自事故,對於一切有情,他發起一切有情和自己無差別,在第一義諦裏面沒有自他的差別,他觀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觀察一切眾生的色受想行識,都是離一切相的,所以在這裏面沒有自己和他人的差別。由起如是平等心故,對於一切有情常布施他的恩惠、常愛他,令他得到聖道。他不希望:你來酬謝我!因為他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還希望自己酬謝自己嗎?沒有這個分別心,修第一義觀的時候,自然會演變成這個境界。
sarva-sattveṣv ātma-sama-citto bhavati. sama-cittaḥ satatam upakārāya pravartate.
pratikāraṃ ca na pratikāṃkṣati.

菩薩如是勤修行時,常於有情發起希望,欲令彼得利益安樂;由是利益安樂意樂,常能起作不虛加行。當知是名展轉引發正行功德殊勝。
[]3)不虛方便行
菩薩這樣勤修止觀的時候、勤修聖道的時候,他對於一切有情發起希望心。發起什麼希望心呢?就是希望他能成就,得到利益,主要就是戒定慧;得到安樂,就遠離一切苦惱。因為菩薩對於眾生有這樣的希望,常能起做不虛,不空虛加行;就是這件事沒有白做,他做了就會有功效。當知是名展轉引發正行功德殊勝。
a)為利自他勤修正行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一嗢柁南攝。用利他事以為自事等者:此顯初句希奇不希奇。於一切有情至不望其報者:此顯第二句平等心饒益。常能起作不虛加行者:此顯第四句不虛方便行。
tathā prayuktaḥ satataṃ teṣāṃ hita-sukham āśaṃsate. tathā hita-sukhāśayaḥ avandhyaṃ teṣu prayogaṃ karoti. ity ayam uttarottarāhṛtaḥ pratipatti-guṇa-viśeṣaḥ.
tatrānuśaṃsa-guṇa-viśeṣāḥ.

1.2.3.3.2.稱讚功德殊勝
當知此中稱讚功德殊勝菩薩,於諸佛所獲得授記;非諸聲聞,亦非獨覺。
[]1)授記等
1.1)蒙佛授記
當知此中稱讚功德殊勝菩薩,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菩薩在佛所得到授記,佛為他授記:在什麼國土、什麼劫中,得無上菩提。這件事不是聲聞人也不是獨覺,唯有這位菩薩才能夠有這樣功德。
bodhisattvo vyākaraṇaṃ labhate buddhebhyaḥ. na śrāvako na pratyekabuddhaḥ.

得授記已;便能安住不退轉地。
[]1.2)墮決定中
「得授記已;便能安住不退轉地」,得授記了以後,他就安住在不退轉裏,不會再從這個位子退下來。這個沒有見第一義諦的人,都是有退轉的可能的,現在雖然成就這樣的功德了,但也有可能會失掉。若是你見第一義諦了,同時你也有奢摩他的成就,就不會從這個地方退下來,所以叫做墮決定中。下面第三科,所作定常。
vyākṛtaś cānivartanīyāyāṃ bhūmāv avatiṣṭhate.

安住此中;能於一切決定所作、恒常所作,獲得堅固無忘失法。
[]1.3)所作定常
到不退轉地的時候,他安住在不退轉地的時候,能於一切決定所作,就是這件事情一定要做,他就能做。恒常所作,常能做這件事,而不會忽然間,他不做了。獲得堅固無忘失法,就是決定不會忘失的,就是他與第一義諦相應,這件事他不會退失掉。
tatra sthito 'vaśya-karaṇīye cā satata-karaṇīye cāsaṃmoṣa-dharmatāṃ pratilabhate.

如是堅固無忘失法,諸佛菩薩施設,在於一切有情最上施設。
[]1.4)施設最勝
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有這樣的堅固無忘失法,諸佛菩薩施設,也就是這樣的讚歎,在於一切有情最上施設,這是最殊勝的一個地方。
a)於諸佛所獲得授記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三嗢柁南攝。四句差別,如文次第易可了知。
tathā asaṃmoṣa-dharmatā buddha-bodhisattvaiḥ sarva-sattvāgra-prajñaptiṣu prajñapyate.

普於一切所應作事,能無退失;於未得退亦無退失。
[]2)無顛倒等
2.1)加行無退
加行無退就是努力的修行,不會退下來。這位禪師,普遍的對一切所應該作的事能無退失,他都能去作。這是所應作事,是計劃要作這件事。於未得,就是這件事沒有作,那件事就沒有成就,這叫作未得退。於未得退亦無退失,也決定能作那件事,也能把它作成功,這叫作加行無退。
sarva-kṛtyāni ca na parihāyati. aprāpta-parihāṇyā ca na parihīyate.

無退失時,恒常無間一切善法運運增長;如明分月。
[]2.2)勝進增長
無退失的時候,這件事是長時期的、不間斷的不退。因為恒常無間,一直的是不退,所以一切的、廣大的善法運運增長,都是向前進。運者行也,一直的向前進,所以善法越來越多。或者當漸漸的意思。月亮分兩部分;一個是闇分、一個是明分。或者由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這是明分月。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就是闇分月。善法的增長像明分月、越來越光明、越來越多。
aparihīyamāṇaḥ satata-samitaṃ kuśalair dharmaiḥ satataṃ vardhate śukla-pakṣa iva

由諸善法轉增長故;菩薩爾時得名真實,不名相似。
[]2.3)名真非似
由於這位菩薩,所努力作的善法展轉的增長,所以,這位菩薩那個時候就叫作真實菩薩,不是說相似的菩薩,好像不是真的。
tu vivardhamāno bhūto bodhisattvo bhavati. na pratirūpakaḥ.

由得真實菩薩名故;於一切種一切有情調伏方便,如實了知。
[]2.4)善知調伏
由於這位菩薩,成就真實的菩薩的名稱,應該就是得無生法忍。這個真實菩薩,使用真實的名稱,他究竟有什麼功德呢?有什麼智慧呢?於一切種類的有情,一切的有情,或者人、或者天、或者三惡道、或者信佛、或者不信佛,一切有情調伏的方便,調伏這一切有情的法門;這個眾生應該這樣調伏,那個眾生應該那樣調伏,如實了知。
a)普於一切所應作事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二嗢柁南攝。如其次第尋文可知。
bhūto bodhisattvaḥ san sarv'ākāraṃ sarva-vinayopāyaṃ jānāti.

如實知故;一切安立,皆得善巧。從此尋求,於此尋求,由此尋求。既尋求已,由此究竟皆正安立:如是名為一切安立皆得善巧。
[]3)諸施設等
3.1)施設建立
1-施設建立的意思,就是安排的事情都能成就。這位菩薩,一切種一切有情調伏方便如實了知,他有這樣的大智慧。對於安立的這些法門,就是自己計劃的想要這樣修行,這件事他能有智慧把它善巧方便的作成功。
2-從此尋求,從這裡思惟觀察,應該是名尋思。如果沒有名句,心裡面不能夠思惟,所以從名這裡開始思惟,就是名為先故想的意思。
3-於此尋求,就是名所詮顯的義,也就是事,也就是事尋思,就是在種種名尋求它所詮顯的那個事是無體性的。
4-由此尋求,就是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加上名、事,正好就是四尋思。從這四方面觀察思惟,都是畢竟空寂的。
5-既然這樣思惟觀察,在奢摩他裡面觀察,由於先名、事、自性、差別的觀察,都是意言分別,都是虛妄不實,這是畢竟空寂。因為由於這樣修止觀,就是究竟皆正安立,就可以斷煩惱,可以見第一義諦,這件事都可以現前。如是名為一切安立皆得善巧,由於修四尋思觀,而得善巧,就是成就四如實智。施設建立看出來就是修四尋思、四如實智的止觀。
jānan sarva-vyavasthāna-kuśalo bhavati yataś ca paryeṣyaṃ yac ca yena ca paryeṣyaṃ. paryeṣite ca tad etad vyavasthāpyate.

於諸安立得善巧故;復於教授能得善巧。於其教授得善巧故;復能獲得無量所緣三摩地王。
[]3.2)五種無量
1-對於佛所開示的四尋思、四如實智,這位菩薩依教奉行,就得到四尋思、四如實智的智慧,得善巧,善巧就是智慧,就是成就這個微妙的智慧。他自己得成聖道,所以他又能慈悲的教化眾生,對於教化眾生這件事,他也是作得很圓滿,所以能得善巧。前面是自利,這裡是化他。
2-他能夠教化眾生也得到善巧方便的智慧。他又能夠成就無量的所緣的三摩地王,王是自在的意思,就是成就很多的定,成就很多的三昧。他成就四尋思、四如實智,這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得無生法忍的菩薩能夠有大悲心教化眾生,能夠自利利他,他也就能得到很多的三昧,就是極喜地、離垢地,到發光地。我們沒有無所得的智慧,有所得的執著障礙我們不容易得無生法忍,也不容易得三昧。到極喜地菩薩以上,他們得聖道,有無所得的智慧,所以心就容易成就定。
vyavasthāna-kuśalaḥ avavāda-kuśalo bhavati. avavāda-kuśalaḥ apramāṇālaṃbanaṃ samādhi-rājaṃ pratilabhate.

獲得如是三摩地已;能不唐捐宣說正法種種行相。說正法時,皆有勝果。
[]3.3)說法果利
獲得如是三摩地已,能不唐捐,所以他能夠不白辛苦,為人宣說正法的種種戒定慧;為人說六波羅密的行相、或者說戒定慧的行相、或者三十七道品的行相。他宣說正法的時候,聽法的人都能得成就殊勝的勝果,能得聖道。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就是能令人得須陀洹果,能令人得阿羅漢道,能有這種威力。在大乘佛法來說,說法的時候能令人發無上菩提心,能令人得無生法忍,能令人信解聖道,精進修行,能令正法久住,這些勝果。
tat-samādhi-lābhī avandhya-dharma-deśako bhavati.

能於大乘究竟出離,以依大性而出離故,能攝大乘。
[]3.4)大乘性攝
菩薩自己用功修行,發菩提心,得無生法忍,教化眾生,自己的戒定慧都向上增長廣大。他能夠依於大乘佛法究竟的出離煩惱障、所知障。因為他是學習大乘佛法,依於大乘佛法而出離生死,就能夠攝大乘的福德、智慧資糧,大乘的因果都能圓滿成就。
mahāyāna-niryātaś ca bhavati. mahattvena tan-niryāto mahāyāna-saṃgrāhakaś ca bhavati.

由此復於彼彼大乘出離位中,得彼彼名。一切菩薩,同共此名;一切世間諸佛菩薩皆共安立,皆共稱歎。
[]3.5)菩薩名號
由於他是真實菩薩,又能大悲心教化眾生。所以復於彼彼大乘出離位中,彼彼就是大乘出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出離一切繫縛的這些聖位。得到各式各樣的好的名稱,這個名稱就是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成就覺慧、最上照明、最勝真子、最勝住持、普能降伏、最勝萌芽、亦名勇健、亦名最聖、亦名商主、亦名大稱、亦名憐愍、亦名大福、亦名自在、亦名法師,這種種的名字。這位菩薩得到這麼多的佳名,其餘一切菩薩也一樣都有這個名字。一切世間的諸佛,一切世間的菩薩,都共同的為真實菩薩安立這個名字。十方諸佛一切菩薩都稱歎這位菩薩。當知是名所可稱讚功德殊勝。
a)一切安立皆得善巧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四第五嗢柁南攝。此中一切安立皆得善巧,顯彼第四嗢柁南中前三句義。四尋思中若名尋思,是名從此尋求。若事尋思,是名於此尋求。若自性差別假立尋思,是名由此尋求。由此四種尋思得如實智,是名由此究竟。言於教授能得善巧等者:此顯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言於彼彼大乘出離位中得彼彼名等者:此即第五嗢柁南中菩薩十應知建立諸名號。餘文易了,隨應當知嗢柁南攝。
a1)此即〈功德品〉中第四第五嗢柁南攝,第四的嗢柁南是諸施設建立、一切法尋思、及如實遍智、如是諸無量這是第四。第五個嗢柁南是說法果勝利、大乘性與攝、菩薩十應知、建立諸名號。
a2)此中一切安立皆得善巧,顯彼第四嗢柁南中前三句義。四尋思中若名尋思,是名從此尋求。若事尋思,是名於此尋求。若自性差別假立尋思,是名由此尋求。由此四種尋思得如實智,就是得無生法忍。是名由此究竟,內凡位有四個位置,煖、頂,這是四尋思。忍、世第一,是四如實智。四如實智若說得無生法忍的話,應該從極喜地開始。從忍、世第一才開始有四如實智。這兩個位子是接近得無生法忍,還沒得無生法忍。
a3)言於教授能得善巧等者:此顯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五無量,
第一個就是有情界無量,就是眾生是無量無邊的。菩薩大慈大悲教化一切眾生,因為有苦惱的眾生,菩薩才發大悲心教化眾生,所以這是善巧的作用。
第二是世界無量,有眾生一定有眾生的住處,然後才能夠教化眾生。
第三是法界無量,法界無量就是眾生或作善法、或作惡法,所以這樣就有無量無邊的法,這些無量無邊的法沒有接觸佛教的時候,都是貪瞋癡的事情,這是法界無量。
第四個所調伏界無量,就是在無量無邊的眾生裡面,有的眾生有善根、有堪能、有大勢力,能在佛法中得大利益,這就是所調伏界的無量。
第五個是調伏方便界無量,菩薩發大悲心、有大智慧調伏眾生,用什麼方法來調伏?就是佛法。佛菩薩他自己由外凡到內凡,由內凡到得無生法忍,他在無量無邊的佛法中努力的學習,所以他能夠調伏一切眾生,有這麼多的善巧方便。
a4)菩薩十應知,就是菩薩十種差別;第一種就是住種性的菩薩。二是已趣入的菩薩。三是未淨意樂。四是已淨意樂、就是得無生法忍的了。五未成熟,就是你還沒能到第十地,到第十地就名已成熟。未墮決定、已墮決定,這又是一種。九、是一生所繫菩薩。十是住最後有的菩薩。就是有這麼多的不同,這叫作十應知。
a5)建立諸名號,就是菩薩有很多的名號。餘文易了,隨應當知嗢柁南攝。
anyatamasāṃ mahāyāna-niryāṇāvasthāyām anyatamaṃ nāma lobhate. sarva-bodhisattva-sādhāraṇena ca nāmnā sarva-lokena buddha-bodhisattvaiś ca apy upacaryate api stūyate. itīme anuśaṃsa-guṇa-viśeṣā veditavyāḥ.

2.次相等攝
由得如是殊勝名故;當知獲得諸菩薩相諸相所相,成就其相。
[]1)
1-由於這位菩薩得了無生法忍以後,得到這麼多殊勝的名字故。他有名也就應該有實,所以他是成就菩薩的諸相。
2-菩薩相是有五種;第一個是哀愍,他有慈悲心。第二個是愛語,同眾生說話的時候,都是對人有利益。第三是勇猛。第四是舒手惠施。第五個是能解甚深義理密意,這是大智慧的境界。菩薩就是有慈悲、有大智慧、而還有勇猛。有這麼多的殊勝的名稱,就表示他已經成就諸菩薩的道德的行相,聖人的行相。
2-諸相所相,這麼多的德相來相這個菩薩,來莊嚴這個菩薩。也就是菩薩成就這麼多的功德,成就其相。
tasyaivaṃ-nāmnaḥ bodhisattva-liṃgāni veditavyāni

如是正行一切種相,在家出家二分菩薩所能成辦。
[]2)
這位菩薩修三十七道品,修六波羅密的正行,成就這麼多的功德相,這麼多的功德的莊嚴。這個相是誰成就的呢?是在家出家二分菩薩所能成辦,就是有的菩薩是在家,有的菩薩是出家,這兩部分的菩薩所能成辦的,他這麼多的功德莊嚴,在家菩薩也能成就,出家菩薩也能成就。
... pi pravrajita-pakṣe 'pi saṃpādayati

於二分中能成辦已;正行堅固,於諸善品獲得一向增上意樂。如是意樂,或在家品所應攝受;或出家品所應攝受。
[]3)增上意樂
1-這兩位菩薩,能成辦菩薩的功德以後,他的正行特別堅固,世間上的惡法、世間上的污染所不能動搖的,他的戒定慧特別堅固。
2-對於戒定慧的善品,他成就一向,就是一個方向,沒有第二個方向,就是成就增上意樂,增上就是殊勝、強大的意思,就是得聖道以後是特別強大的,他的戒定慧非是凡夫所能及的,所以增上意樂,也就是得無生法忍的意思。
3-這個增上意樂,清淨強大勇猛的意樂,就是得無生法忍。這個功德或者是在家品菩薩所應該成就的,或出家品所應該成就的。
ubhaya-pakṣe 'pi saṃpādayan pratipatti-sāraka ekāṃta-kuśala-pakṣādhyāśayo bhavati. tathāśayo gṛhi-parigṛ...

或於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
[]4)
或者這樣解釋,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接近得無生法忍的時候,能安立在戒定慧這裡,安立在六波羅密這裡。乃至安住,就是由內凡位到見道,到聖位的時候,初歡喜地以上,這個時候就安住在善品之中,主要就是安住在第一義諦,安住在這裡。
a)或於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者:此顯〈住品〉應知。於其勝解行住,名正安立。從此已上所餘諸住,名正安住。
a1)這句話就是顯示前面〈住品〉的意思。就是這位菩薩這個時候,他發無上菩提心,努力的學習佛法,修六波羅密,達到勝解行住的程度,就是對於第一義諦,他能深入的勝解,勝是有力量的意思,解就是通達明了,他對於法的學習、法的通達很有力量,叫作勝解。有勝解,他就會行,就能夠如是解也如是修止觀,叫勝解行。所以於其勝解行住,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一定是能修止觀的。名正安立。
a2)從這個勝解行住以上,就是見道,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就是初歡喜地(初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那上邊都叫作安住,就是安住第一義諦,無論什麼境界都是諸法如,對他都是增上緣,都能增益他的道力。
...yāvat tiṣṭhate.

從此已上,故作意思受諸有生。於彼生處,常得值遇諸佛菩薩。
[]5)
從得無生法忍以後,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已上。他要故意的這樣子想,我願意在人間,我願意到天上,或者我願意到阿彌陀佛國。到眾生世界,叫受諸有生。他到那個地方得一個果報,或者在人間、或者在天上,其中有一件事是決定的,什麼事情呢?他常是能遇見佛菩薩。他也是願意到佛世界,一切佛世界都可以去。但是就是不到佛世界,到眾生世界,也能遇見佛的。這個地方是眾生世界,沒有佛住世,但是他一入定就可以見佛,就是見佛聽佛說法。
tata ūrdhvaṃ saṃciṃtya bhavopapattiṃ gṛhṇāti. yatra buddha-bodhisattvaiḥ samavadhānaṃ sattvārthaḥ.

及能起作一切有情諸饒益事。
[]6)攝受
這位菩薩是聖人,他能夠發動,能夠作對一切有情有利益的事情。
a)起作一切有情諸饒益事者:此顯〈攝受品〉應知。

恒常無間蒙佛菩薩無倒教授,任持善品,領受殊勝證得分位。由領受故,於可稱讚攝受殊勝證得分位,能正安處如己舍宅。
[]7)
1-這位聖者的菩薩,長時期沒有間斷的能蒙一切佛、一切菩薩無倒教授,微妙的教授佛法。這是他已經得無生法忍,但是還沒得一切種智,所以他還要見佛聞法,而佛也是大慈大悲,時時的教授他。
2-佛為他說法,他能夠任持佛所說的善法,能攝持而不忘失。領受殊勝,他也就能如法的修行,能夠悟入第一義諦。證得分位,他能證得十地的位子;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
3-由於他能夠如理作意,悟入第一義諦,所以叫作受。攝受殊勝證得分位是可讚歎的事情,他能夠攝受,也可以說是成就,成就殊勝的證得分位,就是剛才說的十地。他能夠一點不顛倒的安處在第一義諦,就像我們在自己的房子住似的,畢竟空寂舍,以第一義諦為自己的房子,他在那裡住。
a)恆常無間蒙佛菩薩無倒教授等者:此顯〈地品〉應知。
tatra buddha-bodhisattvaiḥ satata-samitam avavādopastabdha-kuśala-pakṣa-viśeṣa-prāpty-avasthām anubhavati. tad-anubhavānuśaṃsa-grāhī tad-viśeṣa-prāpty-avasthām ākrāmaty āvāsa-yogena.

住此位已,能於後後殊勝分位,一切種相覺慧升進;漸次乃至到於究竟。於其中間不生喜足。
[]8)
他安住在第一義諦以後,能夠後後殊勝分位,不是停留在那裡,他還努力的向前進,以後以後更高的境界,譬如說到五地、又到六地、到七地、到八地。通達一切法的大智慧,這個智慧逐漸逐漸向前進。逐漸的由八地、九地、十地一直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究竟圓滿。這位菩薩沒有究竟圓滿,在中間那裡,他不生喜足。
a)能於後後殊勝分位一切種相覺慧升進等者;此顯〈行品〉應知。
tad-avasthā-sthita-buddhir uttarottarāsu viśeṣāvasthāsu sarvākāraṃ parākramate āniṣṭhā-gamanād asaṃtuṣṭiḥ.

3.後建立攝
如是昇進,證得究竟;從此不求其餘上地。已到究竟極邊際故;名得無上。
[]就是這樣不斷的向上升進,證得無上菩提。到究竟圓滿的時候,再就不求其餘的上地,沒有上地可求。他現在的程度已經到究竟圓滿的極邊際,就是得無上菩提。這是菩薩地前後深淺的次第。
a)如是升進證得究竟等者:此顯〈建立品〉應知。

tathā parākramaṇaḥ niṣṭhā-pratiṣṭhāṃ pratilabhate. yata uttari bhūyo na paryeṣate ānuttarya-prāptaḥ. bodhisattva-bhūmer anukramaḥ samāptaḥ. samāptā ca Bodhisattva-bhūmi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