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菩薩地-第三持隨法瑜伽處-5.行品-3

5.3.2.6.次第
云何如來十力次第?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時,即便頓得一切十力;頓證得已,後時次第方現在前。
[]云何如來十力次第?佛的十種智力,為什麼先說處非處智力?第二個自業智力?這個次第怎麼這麼排法呢?什麼道理呢?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的時候,一剎那間,如來的十力完全成就。頓證得十力以後,後來的時候,有因緣的時候,才有次第的現在前,這十種智力是按照次第現前的。
tatra ka eṣāṃ daśānāṃ tathāgata-balānām anukramaḥ. sahābhisaṃbodhād anuttarāyāḥ samyaksaṃbodheḥ tathāgataḥ sarvāṇy eva daśa balāni sakṛt pratilabhate.

5.3.2.6.1.初門
謂諸如來初成佛時,先起處非處智力,觀察諸法,建立一切無倒因果。
[]1)謂諸如來初成佛時,先起處非處智力,怎麼會現起處非處智力呢?佛的智慧觀察一切法都是因緣有的,所以就為眾生建立,就是開示,開示一切法不顛倒的因果,貪瞋癡各有因果,有漏的因果,無漏的因果,開示這件事。這就叫作處非處智力。
sakṛt-pratilabdhānāṃ punar eṣāṃ krameṇa saṃmukhībhāvo bhavati. abhisaṃbuddha-mātra eva tathāgataḥ dharmāṇāṃ samyag eva hetu-phala-vyavasthānaṃ sthānāsthāna-jñāna-balena vyavalokayati.

既觀察已,次起自業智力;若有希求即於欲界同分界中可愛殊勝異熟果者,方便為說,令其遠離諸不善業,令其現行所有善業。
[]2)觀察完了,觀察一切法都是因緣有的。次起自業智力,怎麼樣現起呢?
1-若有眾生心裡面希求這件事,希求什麼呢?即於欲界裡面同分界中,說這個人是欲界中的人,欲界同分,和欲界的人相同,他希望的事情就希望欲界的同分,若是色界就不是欲界的同分,若到三惡道也不是欲界的同分。欲界同分,就是散亂心修諸善法,若是寂靜心就到色界天上。即於欲界同分界中可愛、殊勝的異熟果,就是你歡喜異熟果非常的美妙,歡喜人間的富貴,或者天上的五欲非常好,我歡喜成就這樣的功德。
2-那麼佛陀就慈悲,方便,就是佛陀的善巧方便,假立名言,為你開示,怎麼開示呢?你要棄捨這些有過失的事情,不可以作。傷害人的事情,殺盜婬妄這些事情不可以作。教導他身口意三業表現出來的都是沒有過失,對自己有利益,對別人沒有傷害,這些善業。這樣開示你,就可以滿足你的希求,得到可愛的殊勝異熟果。那麼就是各有各的善法,各有各的道路。走這條道路就能滿足你的願,如果走的不是這條道路、走岔,就是另一回事。
vyavalokya kāma-dhātāv eva sabhāge dhātāv iṣṭa-phala-viśeṣārthikānāṃ karmasvaka-jñāna-balenākuśala-karma-parivarjanāṃ kuśala-karma-samudācāratāṃ ca vyapadiśati.

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若諸有情希求世間離欲法者,與其教授,令彼趣向世間離欲,令彼獲得如實之道。
[]3)現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的智慧力。怎麼現法呢?若是有這樣的眾生,希望世間的可破壞的,但是還是離欲的這種很高尚的境界。佛陀也就善巧方便的施設名言,教授你要有五戒十善的基礎,然後你能修學禪定,也告訴你修不淨觀。與其教授,教授他修禪定的法門。你修學這個方法,就能叫你趣向於世間的離欲,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就能教化你,沒有辜負你的希求,你是成就色界定、無色界定,就好過欲界的境界,所以稱之為如實之道。這是要訶斥欲的虛偽,說色界、無色界天的禪定的微妙,要這樣才能夠成就的。
laukika-vairāgya-kāmānāṃ punaḥ sattvānāṃ dh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jñāna-balena laukika-vairāgya-gamanāya yathāvaṃ mārga-pratilābhāyāvavādam anuprayacchati.

次起所餘如來十力;若諸有情希求出世離欲法者,如應為說趣出世間離欲之道。謂於此中先起根勝劣智力,如實觀察希求出世離欲者根。
[]4)再有因緣就發起所剩餘的七種如來的智力。所餘的諸力怎麼現起呢?他對世間上離欲的境界也不滿意,不滿意世間的離欲的境界,所以希求出世間的離欲。出世間的離欲,就是對世間的禪也不歡喜。隨那個人的根性所相應的,為他宣說趣出世間,向於出世間的離欲,就是苦集滅道,十二因緣,這些出世間的離欲之道,就是聲聞、緣覺的這一部分。這位眾生希求出世間的離欲的聖道,佛對這個眾生怎麼樣度化呢?佛先現起根勝劣智力,怎麼現法呢?真實的沒有錯誤的,觀察希求出世間聖道的這個人的根性。
lokottara-vairāgya-kāmānāṃ punaḥ tad-anyais saptabhis tathāgata-balair lokottara-vairāgyopagamāya mārgaṃ vyapadiśati. tatra pūrvaṃ tāval lokottara-vairāgya-kāmānām indriyaṃ vyavalokayati indriya-parāpara-jñāna-balena.

次起種種勝解智力,如實觀察彼根為先所有意樂。
[]5)種種勝解智力。怎麼樣現起呢?如實的觀察他的善根,先觀察他的善根。然後要觀察他的意樂,就是現在他心裡歡喜什麼?佛就是這樣給他宣說這個法門的時候,與他的意樂要有一點相應,他才生歡喜心。
tata indriya-pūrvam āśayaṃ vyavalokayati nānādhimukti-jñāna-balena.

次起種種界智力,如實觀察意樂為先所有隨眠。
[]6)種種界智力,這是怎麼樣現起呢?如實觀察意樂為先所有隨眠。界有很多事,但是主要是煩惱的種子。就是真實的觀察他現在歡喜什麼,先觀察他現在的意樂,然後觀察他的煩惱的種子,哪一方面偏盛。這是種種界智力現起的情況。
tataś cāśaya-pūrvam anuśayaṃ vyavalokayati nānā-dhātu-jñāna-balena.

如是了知彼根意樂及隨眠已;次起遍趣行智力,如其所應令於所緣趣入門中而得趣入。
[]7)經過這樣的觀察之後,就知道他以前的善根是屬於什麼,應該學習《阿含經》,或者應該學習《般若經》。意樂是他現在的歡喜。及隨眠,他的煩惱的種子的情形。然後再現起遍趣行智力,就是先觀察善根,再觀察意樂,再觀察他的煩惱種子,然後才現起遍趣行智力的,怎麼現起呢?就是隨順他,與他合適的,令於所緣趣入門中,令他在這個所緣,就是趣入門,所緣就是個門,你從這裡進入。或先由不淨觀入道,或先從無我觀入道,或先從無常觀入道,各式各樣的。
sa evam indriyāśayānuśaya-jñaḥ yathā-yogam ālaṃbanāvatāra-mukheṣv avatārayati sarvatra-gāminī-pratipaj-jñāna-balena.

次起宿住隨念智力及死生智力,彼由如應所緣趣入門加行,攝住心已,淨修行已,為說中道,令其遠離薩迦耶見以為根本,常斷邊執。
[]8-9)次起宿住隨念智力及死生智力,這兩個智力怎麼樣現起呢?那個眾生由於佛陀開示他,相應的所緣的趣入門,應該就是五停心,五停心就是趣入門。加行就是開始努力的修行,或者修無我觀、或者修不淨觀這樣。用這個門把狂亂的心繫住,叫它安住不動。用這個安住的方法停止他的貪瞋癡,使令心清淨已。這個時候再為他說一個中道的法門,就是也沒有過、也沒有不及、正合適。為說中道是什麼呢?就是令其遠離我見、我所見,遠離我見以為根本,這是最重要的,要遠離我見。要遠離常見,也遠離斷見,遠離常邊、遠離斷邊的執著,也不執著常、也不執著斷。你若執著有我,可能就是常見。
a)為說中道等者:此中常斷邊執,皆以薩迦耶見為其根本。由起宿住隨念智力為彼宣說,能治常邊邪執處中之行,令離常執。由起死生智力為彼宣說,能治斷邊邪執處中之行,令離斷執。如是應知。
a1)執著有我的一定是常見。有的執著斷見的時候,是沒有我,但是不符合因果的道理。由起宿住隨念智力就可以破除常見,由死生智力可以破除斷見。這樣不常不斷,就是處中之行。叫你遠離斷滅的執著,就是由死生智力,如是應知。
tataś cānurūpeṇālaṃbanāvatāra-mukha-prayogena citta-sthitiṃ ca grāhayitvā caritāni ca viśodhya satkāya-dṛṣṭi-mūla-śāśvatocchedāṃtagrāha-vivarjitāṃ madhyamāṃ pratipadaṃ vyapadiśati sarva-kleśa-prahāṇāya pūrve-nivāsānusmṛti-jñāna-balena cyuty-upapatti-jñāna-balena ca.

為令永斷一切煩惱,從此後起漏盡智力。若有如是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雖未永斷一切煩惱,而由獲得不現行故,起不作作增上慢者,令其捨離此增上慢。是名十力一門次第。
[]10)佛陀的大智慧為令眾生永遠的斷除一切煩惱,不是暫時的。如果你是希求世間的離欲,就暫時的斷欲的煩惱,若是出世間的聖道,就永遠斷除一切愛煩惱、一切見煩惱。從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之後,就現起漏盡的智力,讓你永斷一切煩惱。漏盡智力是怎麼樣的現起呢?
1-若是有一位佛教徒,能這樣的修學聖道,他是修方便的奢摩他,修止,按佛陀的方法所開示的法門,譬如說修不淨觀,把欲的煩惱停下來。心裡面沒有欲,欲輕了、心的妄想也就少了,所以修奢摩他就容易,心就能明靜而住。心為明靜而住的奢摩他的力量所任持,所控制。
2-這個時候只是調伏煩惱,沒能永斷一切煩惱,如果現在不修奢摩他,煩惱又會現起。若有如是正修方便,就是修佛法中所開示的奢摩他,因為先修不淨觀,所以這不淨觀把欲煩惱調伏,所以這時候修奢摩他的時候,就能夠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初禪,這時候欲煩惱就被控制住不動。心裡是沒有煩惱,可是煩惱並沒斷,不是真實斷煩惱。
3-要怎麼斷煩惱?一定要修毗缽舍那才能斷煩惱,不修毗缽舍那不能斷煩惱。因為奢摩他能夠安住所緣境明靜而住,沒有見諸法實相,沒有智慧就不能見諸法實相,要見諸法實相才能斷煩惱,誰能見諸法實相?要諸法無我的智慧,諸法畢盡空的智慧才能見諸法實相。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生滅變化的,這裡面沒有常住的我可得,我不可得。若修法空觀,我不可得、色也不可得、受想行識也不可得,這樣觀叫毗缽舍那。
4-有止,就是心裡面明靜而住,安住在所緣境,然後再修觀,就是觀察思惟,如理作意,用智慧觀察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就是我空觀、法空觀。初開始這樣觀,不感覺什麼了不起,但是止若進步,觀就不同。因為定的力量高,觀的力量也高,就能深入到諸法實相。因為你定力不夠的時候,觀不行,不能深入諸法實相。但是定力高的時候,智慧也力量大的時候,就深入諸法實相,完全不一樣。
5-雖然沒有永斷一切煩惱,但是你沒有白辛苦,你能夠用功的時候,煩惱不活動。獲得不現行故,獲得就是成就,成就煩惱不活動。
6-這時候就心裡想,我就起增上慢,我現在我得阿羅漢道,心裡很快樂。佛陀漏盡智力一現行就知道,你這個人起增上慢,你沒有斷煩惱,不是阿羅漢,你沒得無生法忍,佛就教導你,不要起增上慢,你沒斷煩惱。是名十力一門次第。
a)起不作作增上慢者:於所應作不作謂作,名不作作。即由此義不如實故,說名增上慢者。如有外道,於其自身發起不正思惟顛倒,自謂是阿羅漢。其類應知。
a1)於所應作,對應該這樣修的,譬如應該修不淨觀、應該修四念處、應該修無我觀、應該修唯識觀、修性空觀,應該那麼修。不作,我不作,我不修觀。謂作,我沒有作這件事,我就認為我作這件事。這叫不作作。
a2)就因為這樣,他不真實,他沒有修學聖道,他認為他修學聖道,這就叫作增上慢。如有外道,他對他自己有不正思惟的顛倒,什麼呢?自己認為他是阿羅漢。其類應知。
tata evaṃ samyak-prayuktaḥ śamathopastabdho 'prahīṇa-kleśā-samudācāra-yogād akṛte-kṛtābhimāninām abhimānaṃ tyājayaty āsrava-kṣaya-jñāna-balena. ayaṃ tāvad eko balānām anukrama-paryāyaḥ.

5.3.2.6.2.第二門
復有異門十力次第。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時,最初發起處非處智力令現在前,普於一切緣生法中,觀察最勝妙法住智。
[]復有不同的門,不同的解釋十力的次第,由這個解釋,我們可以得入,可以明白這個道理。
1)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的時候,最初發起處非處智力令現在前,怎麼叫作現前?就是普於一切緣生法中,應該包括一切法,一切的有漏法、無漏法都包括。但是這地方說最勝妙法住智,有漏法不在內。一切無漏法,能為最勝妙法住智。就是現在的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他這個戒定慧都在,觀察他的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叫妙法住智;若入無餘涅槃就不叫法住智,叫涅槃智。
aparaḥ paryāyaḥ. iha tathāgato 'nuttarāṃ samyaksaṃbodhiṃ abhisaṃbudhya tat-prathamataḥ sthānāshāna-jñāna-balaṃ saṃmukhīkṛtya pratītyasamutpanneṣu dharmeṣu paramaṃ dharma-sthiti-jñānaṃ vyavacārayati.

即依如是妙法住智,次起自業智力,觀在家分,由彼彼業種種差別,依在家分曾當現時修證差別。
[]2)佛陀依如是妙法住智,就是處非處智。次起自業智力,怎麼叫自業智力?觀察這個是在家佛教徒,分,這個是屬於在家佛教徒的修證佛法的範圍,不同於出家佛教徒的範圍,所以叫作分。由於彼在家佛教徒,他們所修的八正道,修的三十七道品,有各式各樣的差別。雖然是有很多的差別,但是我們根據在家的範圍,曾當現時,曾經是過去、當是末來、現是現在,於過去、未來、現在,他們修證的差別就可以知道是怎麼回事。在家佛教徒,最高只能得三果,不能得四果阿羅漢。得三果以後他就出家,出家以後繼續修四念處,就得阿羅漢。
tac ca dharma-sthiti-jñānaṃ niśritya karma-svaka-jñāna-balena gṛhi-pakṣaṃ vyavalokayati. yena-yena karmaṇā vicitreṇa teṣāṃ gṛhi-pakṣāśritānāṃ samudāgamo 'bhūd bhaviṣyati vidyate ca.

如是觀察在家分已;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觀出家分。謂於如是出家分中,為有能說出苦離苦正道者耶?為無有耶?如是觀已,正知都無。觀諸世間,無有救護,無所歸依。由大悲故,以其佛眼如實觀照一切世間。
[]3)如是觀察在家分已;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這個智力現前的時候,就是發出來作用,是觀出家分,就是出離俗家,到寺院裡面學習三十七道品。
1-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的智慧力,怎麼樣的次第呢?是觀已經出家的人,在家人多數沒能離欲,所以不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他若離欲,這就出家,是出家分。現在這裡觀出家分,佛陀就是現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這個智力怎麼現出來呢?現出來作什麼?觀察修學聖道這個人,他是出家人,屬於這個範圍,不同於在家人,所以叫作分。
2-謂於如是出家分中,就是這一個出家分中,他出家在寺廟裡面,有上座、有下座、有出家人的組織,誰是職僧事,誰不職僧事,怎麼的境界。這時候佛陀智慧力就觀察,在這裡面,有能宣說出苦離苦正道者耶?有人能宣說佛法,宣說三十七道品的人嗎?有宣說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的人嗎?為無有耶?為這麼多的出家人中,沒有能宣說聖道的人?
3-佛陀這樣觀察以後,正知沒有一個出家人會宣揚聖道。
a)正知都無者:謂出家分,於出離苦不能如實了知故。
4-觀察這個世界上的眾生在生死裡流轉受苦,沒有人能救護這些人,能宣揚聖道的人,就是救護。現在是沒有宣揚正道的人,世間人在生死裡流轉,沒人來救護他們,在這生死的困苦中,沒有人能救護他出苦。無所歸依,在生死裡流轉,沒有一個依靠。
5-這時候佛有大悲心,用他一切種智的佛眼真實的觀照一切世間的情況,現在還有佛法住世嗎?
gṛhi-pakṣaṃ vyavalokya dh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jñāna balena pravrajita-pakṣaṃ vyavalokayati. kim asty asmiṃ pravrajita-pakṣe kaścid duḥkhān niḥsṛto duḥkhān nissaraṇāya ca mārgasya deśayitā. āho svit nāstīti. sa nāstity avagamya nis-trāṇam aśaraṇaṃ sarvaṃ lokam avekṣya mahā-karuṇām upādāya buddha-cakṣuṣā lokaṃ vyavalokayati.

既觀照已,次起根勝劣智力,現前了知住在世間種種有情,生在世間,長在世間,或有鈍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現前知已,便於說法其心趣入。次後如前一切所餘種種勝解智力等事次第應知。是第二門十力次第。
[]4)佛的大慈悲既然這樣觀察以後,然後發動根勝劣的智慧,這個智慧怎麼發動呢?
1-現前了知住在世間種種有情,就在世間流轉的種種的有情,就是人也是各式各樣的,何況還有其他種種差別。這些有情生在世間,他就是沒有辦法消除貪瞋癡,他就是留在世間,困在世間。長在世間,不是能解脫的,沒有辦法離開世間的。
2-這些人裡面或有鈍根,就是過去生中遇見佛法,遇見善知識,但是他栽培的時候,他是根性鈍。或者有中等的根性,或有利根的,有鈍、中、利這三種根性。就是這些在生死裡流轉的眾生還有人有善根。
3-佛菩薩現前知道以後,知道沒有人說法,但是眾生還是有善根的,佛知道以後,就是隨其所宜為他宣說佛法。因為有善根的關係,他聽聞佛法以後,就會向前進,由外凡而內凡,由內凡到見道,他就向前進步,入於聖道。
4-其餘的六種智力,如前面說的一切所餘的種種的勝解智力等事,它的生起的次第,如前面說過的就知道。前面這一段是第二類,十力的次第。
sa vyavalokayann indriya-parāpara-jñānaṃ saṃmukhīkṛtya prajānāti. saṃti sattvā loke jātā loke vṛddhā mṛdv-indriyā api madhyendriyā api tīkṣṇendriyā apīti. iti viditvāsya dharma-deśanāyāṃ cittaṃ krāmati. tataḥ pūrvavat sarvānukramo nānā'dhimukty-ādikānāṃ tad-anyeṣāṃ balānāṃ veditavyaḥ. ayaṃ dvitīyo balānām anukrama-paryāyaḥ.

5.3.2.6.3.第三門
復有異門十力次第。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時,最初發起處非處智力令現在前,觀察一切緣生法界。
[]復有不同的門來解說十力的次第。
1)謂諸如來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初證得時,最初發起處非處智力令現在前,這是佛的後得智,令處非處智力現前。觀察一切緣生法界,觀察一切因緣生法,法界也就是因緣生法,觀察因緣生法。這樣觀察,就是處非處智力現前。
aparah paryāyaḥ. pūrvaṃ tāvat tathāgato 'bhisaṃbuddha-mātra eva sthānāsthāna-jñāna-balena pratītyasamutpannaṃ dharmadhātuṃ vicārayati.

次起自業智力,即於如是緣生法中,觀察假立有情名想諸有情界。如是有情,自造如是色類諸業,還受如是色類諸果。
[]2)次起自業智力,在因緣生法裡面觀察這個眾生、這個假立的有情,有情就是我。這個我是語言的方便假立的名字叫作我,不是真實有我。這個我是個假名字的,是你內心的分別,所以叫作想。這一切有情界都有我,都有我執,他不知道我但是假名字。佛的自業智力的觀察,這麼多的有情,他自己自在造作這樣的色類的業力,或者是善業,或者是惡業。你作善業它有行相,作惡業它也有行相,所以叫色類。你造善業,就得到善的果報,造惡業得惡的果報。
tataḥ karma-svaka-jñāna-balena yeṣu pratītyasamutpanneṣu dharmeṣu sattva-saṃjñātaṃ sattva-dhātuṃ vicārayati. amī sattvā evaṃ-rūpasya svayaṃ-kṛtasya karmaṇaḥ evaṃ-rūpaṃ phalaṃ pratyanubhavaṃtīti. dharma-dhātuṃ sattva-dhātuṃ ca yathāvad vyavacārya dh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jñāna-balena.

如實觀察如是法界有情界已;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即為如是諸有情類解脫苦故,示現三種無倒神變,而教授之。既教授已;次起餘力如前次第知根等已,於其正道令趣入已,然後方便令彼有情解脫眾苦。是第三門十力次第。
[]3)如實觀察如是法界有情界已,如是法界就是因緣生法這一切有情界觀察完了。次起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這個智力怎麼現起的呢?即為如是諸有情類解脫苦故,佛解脫眾生的苦。前面作善業、作惡業都不能解脫苦,現在要解脫眾生的苦故。示現三種無倒神變,就是現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然後為眾生說法,而教授之。
4)既教授已;次起餘力如前次第知根等已,於其正道令趣入已,根勝劣智力,就是於其正道令趣入已,就是教導眾生於正道,就是符合緣起的道理叫正道。教導你趣入聖道以後,然後方便令彼有情解脫眾苦,修學聖道才能解脫眾苦。是第三門十力次第。
tān eva sattvān duḥkha-vimokṣāya samyak tribhiḥ prātihāryair avavadati. avavadaṃ pūrvavad anukrameṇāvaśiṣṭair balair indriy'ādīni jñātvā mārge cāvatārya tāṃ sattvāṃ duḥkhād vimocayati. ayaṃ tṛtīyo balānām anukrama-paryāyaḥ.

5.3.2.7.差別
云何如來十力差別?謂此十力展轉相望,亦有差別亦無差別。處非處智力等與自業智力等,有何差別?
[]云何如來十力的差別呢?這是第一個力、和第二個力、第三個力,互相比對,就叫作望。看出來也是有差別,但是好像又沒有差別。處非處智力等,與自業智力等,這就表示每一個前後這樣,都可以互相對望,不只是處非處智力與自業智力對比。有什麼差別呢?
a)亦有差別亦無差別者:謂此十力,如其次第前後相望,若由此義,說有差別。復由他義,說無差別。如下自釋,一一可知。
a1)謂此十力,如其次第前後相望,若由此義,這麼講是不一樣。又由不同的意思來講,前後兩種力是沒有差別。下面文有解釋,一一可知。
tatra sthānāsthāna-jñāna-balasya karma-svaka-jñāna-balasya ca ko viśeṣah.

若正了知善不善業,能感所有愛非愛果;當知此由處非處智力故。若正了知諸有能造善不善業,即彼能受愛非愛果,而非所餘;當知此由自業智力故。
[]1)若是你覺悟這件事覺悟得很正確,沒有搞錯,怎麼樣情形呢?
1-了知善業不善業,能招感所有的可愛的果報、不可愛的果報。若這樣講,善不善業能感愛非愛果,這就是處非處智力的相貌。
2-若正了知諸有能造善業、能造不善業,即彼能造善業就能受愛果,即彼能造不善業就能受非愛果,不是其他的業力,我們造的業力各式各樣的,你造的業力也有上中下的差別,造罪也有輕重的差別,造福也有輕重的差別。有的時候我們在世間上的事情裡面,這些煩惱的境界裡面造業,有的時候我們在佛法僧裡面造業,各式各樣的情形,各有各的分際,就是自業智力,就不是前面的處非處智力。
yat kuśalākuśalasya karmaṇaḥ iṣṭāniṣṭa-phalaṃ nirvartate. idaṃ sthānāsthāna-jñāna-balāt. yat punar ya eva kuśalākuśalaṃ karma karoti. sa eva tad iṣṭāniṣṭaṃ phalaṃ pratyanubhavati. idaṃ karma-svaka-jñāna-balāt.

若正了知諸有能修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即彼能入靜慮等定,而非所餘;當知此由自業智力故。若正了知即依如是靜慮等定,現三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當知此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故。
[]2)自業智力是第二智力,等持等至智力是第三智力。
1-若正了知諸有能修,就是這個人肯用功修學四靜慮,修學八解脫,修學空、無願、無相三等持,修學四靜慮、四無色定,修學等至。你若肯努力一定不會徒勞的,能夠證入到色界的四靜慮,也能證入到無色界的四空定,也能證入到三三昧等定,不是其他的事情,你以前造的修學善業得到可愛果,那是另一回事。這樣講就是第二個自業智力故。
2-若是正了知佛陀依這個如是的靜慮等定,現三神變,不顛倒的教授眾生,為眾生說法來教化眾生,用這樣來教化眾生。這樣說,當知此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故。
yat tāvad ya eva dhyāna-vimokṣādīnāṃ samāpattā. tasyaiva te bhavaṃti. nānyasya. idaṃ karma-svaka-jñāna-balāt. yat punas tān eva dhyānādīn āśritya vineyāṃs tribhiḥ prātihāryair avavadati. idaṃ dh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jñāna-balāt.

若正照取信等俱生相應之心;當知此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故。若正分別即彼諸根軟中上品,種種差別;當知此由根勝劣智力故。
[]3)第三智力與第四智力
1-若是佛陀現在正照取信等俱生相應之心,照取就是佛的智慧照見眾生的心的時候,叫做照取。照取什麼呢?所照取就是信等俱生相應之心。信等,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俱生,就是同時地現起,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同時地現起。同時地現起,就是眾生修學聖道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他這一念清淨心裡面,這五種善根同時都有。相應之心,就是這個心和這五種善法相應;相應就是和合,不相違背的意思。我們應該知道這是佛陀的靜慮,色界的四靜慮,或三種解脫,或者是八解脫,這個等持等至的智慧力量。你有這樣的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你才能照取信等俱生相應之心。這也是他心通的境界,但是這個他心通和一般的沒得聖道的他心通也不同,和阿羅漢的他心通也不同,所以叫做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故。
2-若是這個時候佛在觀察這個修行人,即彼諸根,即是所分別。所分別的是什麼呢?即彼修行人的信進念定慧的諸根,這個信進念定慧有軟品、有中品、有上品的種種差別。這個人有信進念定慧,那個人也有,但是前後彼此間還是不一樣的,也還是定慧也有深淺,有這個差別。能夠觀察即彼諸根軟中上品種種差別的這個,是誰呢?當知這是由於佛陀的根勝劣智力的力量才能知道這件事。這個根勝劣是智慧所知的事情,能知的智慧叫做根勝劣智力。
yat tāvac chraddhādi-sahaja-saṃprayuktaṃ cittaṃ gṛhṇāti. idaṃ dh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jñāna-balāt. yat punas tāny evendriyāṇi mṛdu-madhyādhimātrādi-prabhedena vibhājati. idam indriya-parāpara-jñāna-balāt.

若正照取諸根為先,彼彼法中種種意樂;當知此由根勝劣智力故。若正分別即彼意樂種種差別;當知此由種種勝解智力故。即彼意樂,當知分別略有六種。
[]4)第四智力與第五智力
1-若正照取諸根為先,就是先觀察那位修行人的諸根。彼彼法中,就是信、進、念、定、慧裡邊都有很多差別。種種意樂,就是他心裡邊所歡喜的事情。意樂其中也包括智慧,就是勝解,你所勝解的也就是你所意樂的,這裡邊有勝解、也有意樂、也有信。當知此由根勝劣智力,才知道這件事。這樣說,前面也說根勝劣,這裡也說根勝劣,它就是有相同的意思。
2-若正分別即彼意樂種種的差別,這是由於種種勝解智力故。即彼意樂,當知分別略有六種不同。
yat tāvad indriya-pūrvaṃ teṣu-teṣu dharmeṣv āśayaṃ gṛhṇāti. idam indriya-parāpara-jñāna-balāt. yat punas tam evāśayaṃ nānā vibhajati. idaṃ nānādhimukti-jñāna-balāt. tasya punar āśayasya samāsataḥ ṣaḍbhir ākārair vibhāgo veditavyaḥ.

一者、不出離意樂。謂於各別大自在天、那羅延天梵世間等起信解者,所有意樂。
[]2.1-不出離意樂,就是這個人的意樂,他歡喜這個,但是他的作用是不能出離生死苦海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眾生,相信各式各樣的大自在天。那羅延天,翻為端正猛健,也說是天上的力士,也有說就是指梵天說的。大自在天,也有說就是色界的頂天。梵世間,梵的世間,就是它所指的境界比較寬廣一點,色界天的四禪都可以稱之為梵世間。對於那麼多的天神,各式各樣的情形,你對於他們發起信解,也有恭敬。對於這些歡喜恭敬梵天、恭敬大自在天,這些意樂就是不出離意樂。自己感覺到我相信梵天,好像很高上,實際上是不能出離苦海。
anairyāṇika āśayaḥ. tad-yathā pṛthan Maheśvara-Nārāyaṇa-Brahma-lokādy-adhimuktānāṃ.

二者、出離意樂。謂於三乘起信解者,所有意樂。
[]2.2- 出離意樂,就是對於聲聞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這三種乘,唯獨是佛法有這三種的意樂。對於這三乘的佛法發起信解的人,他們所有的意樂,這個意樂是能出離的。因為他們共同的一樣事情就是都是無我的,聲聞、緣覺、佛都是無我的,所以能夠出離。前面相信梵天、自在天都沒能夠通達無我義,他們都不能出離。
nairyāṇika āśayaḥ. tad-yathā triṣu yāneṣv adhimuktānāṃ.

三者、遠清淨意樂。謂安住下品中品成熟者,所有意樂。
[]2.3-遠清淨意樂是什麼呢?就是達到聖人的境界的時候,叫做清淨意樂。就是對於清淨的意樂還距離的很遠,這是指誰說的呢?就是你相信三乘聖教的人,你的程度是安住在下品、安位在中品成熟者。你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是屬於下品、中品的程度,這個時候你對於佛法的意樂就叫做遠清淨意樂。
viśuddhi-dūra āśayah. tad-yathā mṛdu-madhya-paripāka-vyavasthitānāṃ.

四者、近清淨意樂。謂安住上品成熟者,所有意樂。
[]2.4-近清淨意樂,就是接近得聖道的時候。謂安住上品成熟者所有意樂,這樣這三品,外凡就是下品。內凡裡邊,譬如說煖、頂,是內凡,他是超過外凡,但是還有可能會退轉,叫做中品意樂。若是超過煖、頂以後,到忍位以上,就是上品成熟。上品意樂,到忍位就不退轉,經過世第一,就成就清淨意樂,就得聖道。所以謂安住上品信、進、念、定、慧成熟的人,所有的意樂,對於佛法的意樂,叫做近清淨意樂,就是他距離見道位的時候很近。
viśuddhi-samāṣanna āśayaḥ. tad-yathā adhimātra-paripāka-vyavasthānāṃ.

五者、即於現法得涅槃意樂。謂由聲聞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所有意樂。
[]2.5-即於現法得涅槃意樂,即於現法就是現在,法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現在的生命體就能夠得涅槃意樂。若約小乘來說,就是可以得阿羅漢道。現法得涅槃指誰說的呢?就是聲聞乘的學者他們得有餘涅槃,就可以名之為即於現法得涅槃意樂。由聲聞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他所得的意樂就可以名之為第五種意樂。
a)即於現法得涅槃意樂者:謂於涅槃深心欣樂,願於現法速證得故。
a1)謂於涅槃深心欣樂,他的心那個時候的程度是很深刻的,包括無我觀的智慧說的。如果你的我還存在,不能稱之為深的。他希望現在就迅速地得涅槃,這叫做即於現法得涅槃意樂。
dṛṣṭe eva dharme nirvāṇa-prāpty-āśayaḥ. tad-yathā śrāvaka-yānena nirvāṇa-prāpty-adhimuktānām.

六者、於當來世得涅槃意樂。謂由大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所有意樂。
[]2.6-於當來世得涅槃意樂,謂由大乘所得涅槃起信解者,所有意樂。於當來世得涅槃意樂,將來得涅槃意樂。這是指誰說?謂由大乘所得,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他所得的涅槃起信解,起勝意樂,這個所有的意樂叫做於當來世得涅槃意樂,這就是大菩薩的境界。
a)於當來世得涅槃意樂者:謂於涅槃不深欣樂,不願速疾般涅槃故。
a1)他不深心欣樂,他不願速疾地般涅槃;不願速疾般涅槃,就是於涅槃不深欣樂。聲聞人不能說生死即涅槃,他的智慧沒達到那個程度,所以對生死是苦,他生厭離心。因為涅槃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耳鼻舌身意,那個地方是清淨、安樂自在的,這樣於生死生厭離心,所以他只極願意速疾地入涅槃。菩薩有兩個理由:一個理由生死即涅槃,所以他不深欣樂。第二個是有大悲心,他有大悲心,他不棄捨這個色受想行識,他要保留這個色受想行識在眾生的世界能度化眾生,所以不深欣樂,不願速疾般涅槃。
āyatyāṃ nirvāṇa-prāpty-āśayaḥ. tadyathā mahāyānena nirvāṇa-prāpty-adhimuktānāṃ,

若正照取勝解所起相似種子;當知此由種種勝解智力故。若正照取,即彼種子差別分別無量品類;當知此由種種界智力故。又即彼界,當知分別略有四種。一者、本性住種子。二者、先習起種子。三者、可修治種子。謂有般涅槃法者所有種子。四者、不可修治種子。謂無般涅槃法者所有種子。
[]5)第五智力與第六智力
1-若正照取勝解所起,正照取還是指佛陀的智慧照見眾生的境界,修行的境界。什麼境界呢?勝解所起相似種子,就是眾生對於佛法有深刻的理解,叫勝解,也就是信進念定慧。他這個時候勝解所起,就是深刻的止觀,在修止修觀,就在你內心裡面熏習成相似的種子,就是和你的現行的信進念定慧相似的善根,所起的相似種子。當知此由種種勝解智力故,這是佛陀的智慧才能照見這個境界。
2-這就和前面種種勝解智力有點兒相似。若正照取,即彼種子差別,信進念定慧的種子,信的種子,進、念、定、慧這個種子各別不一樣。分別無量品類,品類還是很多。當知此由種種界智力故,就是由種種界智力能照見這個差別相。他熏習即彼種子有種種差別,當知分別約略的說有四種不同。
第一種是本性住種子,就是你的本心裡邊原來就有這樣的種子。信進念定慧的種子,或者是聲聞乘,或者辟支佛乘,或者是一佛乘這個種子;從無始以來,展轉傳來,一直地有這種善根,這叫做本性住,不是由熏習來的,不是由修習來的。
二者、先習起種子,先就是過去,他遇見三寶,又能相信佛法,他是由外凡到內凡,或者是到見道。這個時候的熏習,就是現起信進念定慧的種子;這個信進念定慧的種子它是由熏習來的,所以叫習起的種子。可是這個種子和本性住種子有關係,若是你的本心裡邊沒有原來的這種種子,現在熏習也不能現起。
三者、可修治種子,就是可以修治,這個種子是什麼呢?就是有般涅槃法的人,就是他有入涅槃的善根的人,原來有的這個種子。這個種子,可以假借相信佛法以後,逐漸地熏習,可以調整它。它原來是很薄弱的、很微細的,但是經過熏習,它漸漸地增長、廣大,所以這就是可以修治種子。這個可修治種子也與先習起種子有關係,與本性住種子也有關係;就是它原來本性住的種子,經過熏習,它就發起作用,你繼續地熏習,它就繼續地發起作用。
四者、不可修治種子。謂無般涅槃法者所有種子,就是他的本性裡面,沒有聲聞乘的種性,沒有辟支佛乘的種性,沒有佛的種性。這樣的人,沒有可修治的種子,就是原來這個可修治種子也就是本性住種子,也就是先習起種子,他沒有。
yat tāvad adhimukti-samutthāpitaṃ tad-upamaṃ bījaṃ gṛhṇāti. idaṃ nānādhimukti-jñāna-balāt. yat punas tad eva bījaṃ vibhajyāneka-prakāraṃ gṛhṇāti. idam nānā-dhātu-jñāna-balāt. sa punar dhātu-pravibhāgaḥ samāsataś catur-ākāro veditavyaḥ. prakṛti-sthaṃ bījaṃ pūrvābhyāsa-samutthitaṃ bījaṃ viśodhyaṃ bījaṃ. tad-yathā parinirvāṇa-dharmakāṇāṃ. aviśodhyaṃ ca bījaṃ. tad-yathā aparinirvāṇa-dharmakāṇāṃ.

若正了知,如界種類行跡趣入;當知此由種種界智力故。若正分別即彼行跡一切品類,如是行跡能令離染;如是行跡能令畢竟清淨;如是行跡能令不畢竟清淨;當知此由遍趣行智力故。
[]6)第六智力與第七智力
1-若正了知,如界種類行跡趣入,正了知這是佛的智慧。如界種類,這是所了知;界就是因,就是你的本性住種子,叫做界,這個裡邊有種類的不同,或者是聲聞種性,辟支佛種性,或佛種性。行跡趣入,你有這個種子的時候,若遇見三寶的熏習,它就會發生作用。就是對佛法有信心,或者有解,信、解、行的這些事情。行即是跡,你有信解行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有相貌的,行即是跡。行跡是說什麼呢?就是叫做趣入,就能趣入聖道。由凡位可以進步到聖道裡面,叫趣入。佛的智慧知道眾生相信佛法,逐漸地熏習,趣入聖道。知道這件事的是誰?就是由佛陀所成就的種種界智力故,能知道這件事。
2-若正分別即彼行跡一切品類,就是佛的智慧在觀察眾生的行跡一切的品類。品類,就是有三種品類:聲聞、緣覺和佛。如是行跡能令離染,你若能這樣努力地修學聖道,就能使令你遠離貪瞋癡的雜染。如果你是聲聞、緣覺的行跡,你是有堪能滅除愛煩惱、見煩惱,得入第一義諦。這是有佛性的菩薩,他能斷除煩惱障,也能斷除所知障,他的內心究竟清淨,能得到無垢識現前。所以能令離染是二乘,畢竟清淨是一佛乘。這個人不能修學四念處、八正道,不能發無上菩提心,但是他能修學禪定,遠離世間的欲。但是這件事就是成功,但是也不能究竟清淨。怎麼能夠知道這件事呢?當知此由佛的遍趣行智力,知道這件事的。遍趣行智力,就是一切眾生有出世間種性的,普遍地趣入聖道的,通達這件事的行智力。
yat tāvat yathā-dhātv-anurūpaṃ pratipad-avatāraṃ prajānāti. idaṃ nānā-dhātu-jñāna-balāt. yat punas tām eva pratipadaṃ sarvaiḥ prakāraiḥ pratibhajati. iyaṃ pratipat saṃkleśāyeyaṃ vyavadānāyeyam atyaṃta-vyavadānāyeyaṃ nātyaṃta-vyavadānāyeti. idaṃ sarvatra-gāminī-pratipaj-jñāna-balāt.

若如實知前際隨念一切趣因前際俱行;當知此由遍趣行智力故。若正了知如前分別種種隨順八言說句六種略行;當知此由宿住隨念智力故。
[]7)第七智力與第八智力
1-若能夠真實地覺知這件事,當然是佛的智慧才能真實知道。前際,就是過去的時候。隨念一切趣因,過去的時候,每一個人的情形也都不一樣,也可能是隨念一切趣因,也可能是世間上,說這個人念惡事,這個人能念善事,由因而趣果。說這個人能念佛法,念三乘道法的善法,這一切的趣因;能趣的是因,所趣的就是果,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事情是過去,但是他過去那個趣因俱行,和他的心還在一起,這件事過去還是沒有過去,他造成那個業力,那個種子還和他心在一起。這是由於佛陀的遍趣行智力才知道這件事。
2-若是正確地了知,了知什麼呢?如前分別,就是四十九卷那裡。種種隨順八言說句,就是各式各樣的眾生,種種的眾生隨順有八言說句。如果簡要地說就是六種,六種言說句,就是比八言說句簡要一點。這個人叫什麼名字,這個人是聰明的人,還是個笨人,這個人說什麼樣的言語,他是福報很大,或者福報不大,或者是受苦,或者是受樂,或者壽命長,或者壽命短這些事情,一共有八言說句,八言說句和六種實在是一樣的。這個是由佛陀的宿住隨念智力知道的,就是知道他過去的事情。
yat tāvat pūrvāṃtam anusmaran sarva-gati-hetūn pūrvānta-sahagatā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idaṃ sarvatra-gāminī-pratipaj-jñāna-balāt. yat punaḥ pravibhajya vyavahāra-padānugataṃ pūrvavat ṣaḍ-vidhaṃ caritaṃ prajānāti. idaṃ pūrve-nivāsānusmṛti-jñāna-balāt.

若正了知,依於前際有情死生;當知此由宿住隨念智力故。若正觀見後際種種有情死生;當知此由死生智力故。
[]8)第八智力與第九智力
1-若正了知,依於前際有情死生,前際就是過去際,依就是根據;根據他過去這個有情在什麼地方死的?在什麼地方受生的?他在死,或者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當知此由宿住隨念智力故,就是宿命通的力量知道這件事。
2-若是佛陀的智慧觀見眾生將來的時候,有情是各式各樣的死,各式各樣的生。當知此由死生智力故,這個死生智力就是天眼通。天眼通能看見未來,能看見他將來什麼時候死,什麼時候生的情形,由這個力量所知道。
yat tāvat pūrvāntam ārabhya sattvānāṃ cyuty-upapādaṃ prajānāti. idam pūrve-nivāsānusmṛti-jñāna-balāt. yat punar aparāṃtikaṃ sattvānām cyuty-upapādaṃ paśyati. idaṃ cyuty-upapatti-jñāna-balāt.

若正了知,於自事義未得究竟有情後際受生相續;當知此由死生智力故。若正了知,於自事義已得究竟,心善解脫,於現法中,證得涅槃;當知此由漏盡智力故。當知是名如來十力展轉相望亦有差別,亦無差別。
[]9)第九智力與第十智力
1-若正了知,對於自己的事情,就是自己修學佛法的戒定慧、解脫生死這件事叫做自事義。你修學聖道這件事還沒修成功,沒有圓滿,沒有得究竟。有情後際受生相續,你這件事沒有圓滿,也就表示你的愛煩惱和見煩惱沒有完全斷滅,你還有多少存在的煩惱,你的生死你還不能夠斷滅的,所以後際受生,將來還要到一個地方去投胎,這件事還要相續下去。當知此由死生智力才知道的。
2-若正了知,於自事義已得究竟,你修學三十七道品這件事已經圓滿,你的愛煩惱和見煩惱究竟地斷滅,你的心沒有煩惱繫縛你,你已經解脫。於現法中,就是現在你就證得涅槃的不生不滅。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的時候,在禪定裡面一念不生,就是證悟這個不生不滅的境界。當知此由漏盡智力故,這是要由於佛陀的漏盡智力才能知道這件事。當知是名如來十力展轉相望,也是有差別,但是也有無差別。從前面這幾個科裡面看出來,根勝劣智力,下面也有根勝劣智力,就是相同;後邊又有種種勝解智力,就不同。
yat tāvad apariniṣṭhita-svakārthānāṃ sattvānām aparāṃte upapattiṃ pratisaṃdhiṃ prajānāti. idaṃ cyuty-upapatti-jñāna-balāt. yat punaḥ pariniṣṭhita-svakārthānāṃ suvimukta-citānāṃ dṛṣṭadharma-nirvāṇa-prāptiṃ prajānāti. idam āsrava-kṣaya-jñana-balāt. ayam eṣāṃ daśānāṃ tathāgata-balānām anyonya-viśeṣaś cāviśeṣaś ca veditavyaḥ.

5.4.四無所畏
如來所有四無畏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
[]如來所有,就是如來所具足的四種無所畏的功德,這樣的文句如契經所載,經裡面有解釋,有讚歎。你去讀經,就會知道四無所畏的相貌的。
catvāri vaiśāradyāni granthato yathā-sūtram eva veditavyāni.

5.4.1.略釋義
謂諸如來於其四處,在大眾中而自稱歎。謂所知障永解脫故;於一切種一切法中現等正覺,不共聲聞。是第一處。
[]就是說佛陀在四個地方,於他具足的四個地方,在大眾之中,而自己稱歎這件事,讚歎這件事。
1)謂所知障,就是佛陀把所知障的繫縛解脫,這是一個讚歎的地方。
1-所知障,這個障能障礙你所知。譬如說無量無邊的佛法是應該通達的,但是不知道,障礙你不知道這件事,叫所知障。譬如說阿羅漢對這件事就不能知道,不能知道無量無邊的佛法,所以有所知障。眾生有無量無邊的根性,有無量無邊的煩惱的差別,阿羅漢都還有所不知,就是他還有所知障。現在佛陀對所知障永遠地解脫,就是除滅所知障。
2-除滅所知障有什麼好處呢?於一切種一切法中現等正覺,一切種,種是類,譬如說無為法是一類,有為法又是一類。有為法裡面有有漏法,也有無漏法,這又是兩類;有漏法是一類,無漏法又是一類。譬如說這是善法,這是惡法,這又是一類。每一類裡邊都是有無量無邊的法,所以於一切種一切法中現等正覺,你現在成就,現也是成就的意思,你成就才能現行,不成就是不能現行的。
3-等正覺就是兩個覺,一個等覺,一個正覺。正覺,是覺悟一切勝義諦,叫正覺;覺悟一切世俗諦,叫做等覺。也就是一個根本智,一個後得智,這兩種智都成就,一切種一切法也就是所現等正覺。這樣的大智慧佛陀是具足,是不共於聲聞人,聲聞人沒有這個功德。這是第一個讚歎的地方,這是一切智無所畏。
tatra catvāry etāni sthānāni tathāgataiḥ parṣadi pratijñātavyāni bhavaṃti. śrāvakāsādhāraṇo jñeyāvaraṇa-vimokṣāt sarvākāra-sarva-dharmābhisaṃbodhaḥ. idaṃ prathamaṃ sthānaṃ.

諸煩惱障永解脫故;證得漏盡共諸聲聞。是第二處。
[]2)諸煩惱障,就是愛煩惱、見煩惱。永解脫故,但是佛陀把這件事消除,消除煩惱障,所以永久的解脫。證得漏盡,成就漏盡的這個功德,漏就是煩惱,煩惱沒有了。這件功德是共諸聲聞,就是與一切的阿羅漢共有這種功德。這是第二個地方應該讚歎。
śrāvaka-sādhāraṇaś ca kleśāvaraṇa-vimokṣaḥ. idaṃ dvitīyaṃ sthānaṃ.

為求解脫諸有情類超過眾苦,說出離道。是第三處。
[]3)希求解脫生死苦的有情,這樣的有情希求解脫是什麼呢?就是超過眾苦,從苦惱裡面解脫出來。這樣的眾生向佛有所求,佛就滿他的所願,就告訴他能出離眾苦的聖道,佛能夠有這樣的智慧,為眾生宣說出離苦惱的聖道,這是應該讚歎的。說是有的眾生相信大自在天,相信梵天,梵天不能夠為你宣說出離道。這是第三處。
vimokṣa-kāmānāṃ ca sattvānāṃ duḥkha-samatikramāya nairyāṇiko mārgaḥ. idaṃ tṛtīyaṃ sthānaṃ.

即於能出道得為礙,說諸障法應當遠離。是第四處。
[]4)這位求解脫道,佛為他宣說,但是修出離道的時候,還要沒有障礙,你才能出離,若有障礙還是不行。佛陀的大智慧知道什麼是障道因緣,他就為你宣說有障礙的事情;佛這麼說,你應該依教奉行,應當遠離諸障,這樣你就可以得解脫,這是第四個應該讚歎的地方。
tasyaiva ca mārgasya prāptivibandhabhūtā ye āṃtarāyikā dharmāḥ parivarjayitavyāḥ. idaṃ caturthaṃ sthānaṃ.

如來既於如是四處,如其實義自稱歎已;次後他於自所稱歎前之二處,所有相違身語意業而興謗難。
[]5)佛陀既然,既於就是已經,對於這四個地方,如其實義,佛說的話沒有超過的,如其真實義,自己稱揚讚歎以後。
1-佛這樣讚歎以後,次就是以後,他人於佛陀自己稱歎的四個地方,前的兩個地方。所有相違身語意業,就是你說你有一切智無所畏能現等正覺,於一切種一切法中現等正覺,不共聲聞,但是有相違的身語意業,你不知道這件事。表面上看,佛是一切智人,好像還有所不知,所以是相違的身語意業。第一個是一切智無所畏,
2-第二個是漏盡無所畏,漏盡就是佛陀一切的煩惱都沒有。但是還有一件事,就是提婆達多,佛說出訶斥的語言。佛若見到羅怙羅說話,就說的柔和一點。別人聽見這個情形,看見這個情形,就疑惑佛還有瞋恨心,佛還有愛。有相違的身語意業而興謗難,就是提出來抗議,你漏沒有盡,你不是一切智無所畏,你沒有具足一切智。相違的身語意業而興謗難,就是不同意你說你得一切智。對於軟語羅怙羅、惡言呵斥提婆達多這個事,就是提婆達多這個人應該用如是語來降伏他,因為他是很惡的;羅怙羅尊者是阿羅漢,非常良善,是沒有可對治的過失,所以說話的時候就是溫和的,不要誤會那是佛有煩惱。
a)所有相違身語意業者:謂前二處能為對治身語意業現行過失,名彼相違。由諸如來解脫所知煩惱障故證得。於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名三不護不共功德。又於動轉或於瞻視或於言論或於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多不現行,名永害習氣不共功德。如是等名彼能治應知。
a1)前二處能為對治身語意業現行過失,就是你的身語意業不像你說的那麼美好,你還有過失,名彼相違。由於佛陀解脫所知障,也解脫煩惱障,所以證得這兩種無所畏。
a2)於一切種的鄙惡的事情,鄙惡就是煩惱,就是煩惱是鄙惡的事情。煩惱所做的事情都是醜陋,怕人家知道,要覆藏,要保密,要把它覆藏起來,不要叫別人知道。這件事,佛陀是永斷,沒有這回事的,名叫做三不護,佛的身口意不需要保護,不需要覆藏。這是不共於一切凡夫,也不共於一切聲聞、緣覺的。
a3)又於動轉,就是身業,或於瞻視就是眼觀察什麼,或於言論就是語業。或者這個時候安住,似有煩惱,與煩惱相似,有煩惱所起的這一切事情。多不現行,應該是皆不現行。名永害習氣不共功德。如是等名彼能治應知,這樣解釋就叫做能治,那些過失是所對治的。
yathārtha-pratijñaś ca tathāgataḥ eṣu caturṣu sthāneṣu. ataḥ pratijñā-viguṇāṃ dvayoḥ pūrvayoḥ sthānayoḥ kāya-vāṅ-manaś-ceṣṭāṃ

復於後二自稱歎處,所有相違前後乖反墮非理相,而興謗難;謂於世間有眼見者、無眼見者,有他心智者、無他心智者。
[]3-復於後兩種自己稱歎的地方,所有相違的,前後是乖反的,前與後不一致。墮非,不合道理的地方,也興起謗毀和難問。乖反的這件事,就是後二處乖反的事情,這是說佛陀在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在聽佛說法的大眾裡有的人有眼見者,就是有天眼通的人,無眼見者也有沒有天眼通的人。聽佛說法的大眾裡面有人有他心智,有人沒有。所以有他心通的人、有天眼通的人,就會知道一些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
a)所有相違前後乖反墮非理相者:謂後二處能為對治前後乖反墮非理相,名彼相違。如於是道執為非道,及於是障執為非障,是名前後乖反墮非理相。
a1)怎麼叫做相違前後乖反墮非理相?謂後二處能為對治前後乖反墮非理相,名彼相違。怎麼叫相違呢?這是解脫道,能出離眾苦的道,但是你認為不是,就是相違。它是障,但是你認為不是障。
b)謂於世間有眼見者等者:謂諸世間依靜慮起天眼智通,他心智通,是名世間有眼見者,或有他心智者。與此相違,說名無眼見者,無他心智者。如是一切,皆說彼謗難者應知。
b1)謂諸世間的有情眾生,常修靜慮,得到色界四靜慮。他根據四靜慮,能發起天眼通。未到地定沒有天眼通,得到無色界的四空定也不能有天眼通,唯獨是成就色界四靜慮才能有天眼通,所以是謂諸世間依靜慮起天眼智通。天眼通裡面有智慧,它不但是神通,同時也有智慧。他心智通,成就色界四靜慮,依據四靜慮發出來他心通,他心通也有智慧,是名世間有眼見者,或有他心智者。
b2)在《大毗婆沙論》解釋智慧,它是什麼呢?有天眼通、他心通的時候,要發生作用時,知道天人心裡想什麼,用天眼通看見這個眾生做事情,同時也知道這個人叫什麼名字,所以稱之為智。與此相違,說名無眼見者,無他心智者,就是沒得色界四靜慮,也就沒有天眼通、也沒有他心通。這就是表示對佛有所謗,謗毀佛。可見連佛陀的境界還有人謗毀,何況其他的人。

如來於此自稱歎處能為對治諸謗難中,都不見有如實因相。由是因緣,於此四處能自了知,坦然無畏,心無怯劣,無所疑慮,都無驚懼。
[]4-佛陀對於自己稱歎的境界,他能對治諸謗難中。你雖對佛有謗毀、有難問,佛能對治這件事。他們提出來什麼事情,提出來事實來毀謗佛,但是佛看見你說的話,實在是沒有理由的。不見有真實的理由,能支持你對佛的謗毀是能成立的。如實因相,因就是理由。由於佛陀是有這樣的大智慧,所以於此四處能自了知。坦然無畏,心裡面很平靜,沒有恐怖的。心無怯劣,心裡不會怯劣、沒有力量。無所疑慮,佛不會對你說的話有疑惑。都無驚懼,一點驚懼心也沒有。
a)如來於此自稱歎處等者:前說初二自稱歎處相違身語意業,後二自稱歎處相違前後乖反墮非理相,今於此中名能對治。與彼所治正相違故。如來於此諸謗難中,能正見彼無有是處,名不見有如實因相。
a1)前說初二自稱歎處,二個地方相違的身語意業,後二自稱歎處相違前後乖反墮非理相,現在這裡說佛有能力,來滅除你這個障難、毀謗。與彼所對治正相違,就是你說佛有什麼過失,和那是相違的,就是沒有這種過失。如來於此諸謗難中,能正見彼沒有道理,名不見有如實因相。
pratijñā-viguṇāṃ ca dvayoḥ paścimayoḥ sthānayoḥ pūrvāpara-virodhatāṃ ayukti-patitatāṃ cāpareṣāṃ divyadṛśāṃ cādivyadṛśāṃ ca vā paracittavidām aparacitta-vidāṃ ca pratijñānasthānapratipakṣeṇa saṃcodanāyāṃ nimittabhūtām asamanupaśyan yenaitāni sthānāni viśārado 'līna-cittaḥ nirāśaṃko nirbhīḥ pratijānāti.

又佛大師唯有爾所正應稱歎。謂自利行及利他行,俱善圓滿。當知此中,前二稱歎自利行滿,後二稱歎利他行滿。
[]6)又佛大師唯有爾所正應稱歎,唯有爾所,就有那麼多正應稱歎的地方。哪四種呢?自利行有二種,利他行也有二種,一共就是四種。這四個地方佛陀都是清淨、圓滿的功德。也知道這裡邊四個無所畏,前二種是稱歎自利的功德,自利德行圓滿清淨。後二稱歎利他行是圓滿的。
etāvac ca śāstrā pratijñātavyaṃ. yad uta paripūrṇā sva-hita-pratipattiḥ para-hita-pratipattiś ca. tatra pūrvakābhyāṃ dvābhyāṃ sthānābhyāṃ paripūrṇā sva-hita-pratipattiḥ pratijñātā bhavati paścimakābhyāṃ dvābhyāṃ sthānābhyāṃ paripūrṇā para-hita-pratipattiḥ pratijñātā bhavati.

5.4.2.明所為
此中如來,若自稱歎於一切法現等覺故,成正等覺;當知正為等趣大乘諸菩薩故。若自稱歎一切漏盡;當知正為等趣聲聞及獨覺乘諸有情故。若復稱歎能出離道及諸障法;當知俱為等趣諸乘諸有情故。如是如來所說經句,謂我為諸菩薩聲聞說出離道,乃至廣說。諸結集者於所結集聲聞藏中除菩薩言;於所結集菩薩藏中,但唯誦此菩薩之言。
[]1)這四種無所畏裡面,若是佛陀自己稱歎自己於一切法現等覺故,有一切智,通達一切法無障無礙。說這種話什麼意思呢?佛陀讚歎自已成就正等覺的一切智,這句話的目的,要知道正是為了等取大乘,就是一切有菩薩根性的,他們發無上菩提心,想要進趣大乘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菩薩故。為了大乘菩薩說這句話,佛陀成就一切智。這是佛讚歎自己的功德,是為了發菩提心的菩薩,勸他們也這樣學習。
2)若是佛陀自己稱揚讚歎自己一切煩惱都滅盡,一切愛煩惱,一切見煩惱都滅盡,說這話目的是什麼呢?當知正為等趣聲聞及獨覺乘諸有情故,就是那麼多的眾生都願意發聲聞菩提心,及獨覺乘的菩提心,願趣涅槃的諸有情故。這兩類眾生,滅除愛煩惱、見煩惱,就成功,所以為這個人說這句話的。
3)若佛陀又稱歎自己有說出離道的無畏功德,又有為修行的人,為三乘道人,不是某一種,說出離道。為三乘修行人說諸障法,就是這個意思。佛又復稱揚能說出離道,讚歎佛能說諸障法,說這兩種無所畏是為誰說的呢?要知道這是俱為,不是偏於某一種眾生。等趣諸乘,就是趣聲聞乘、辟支佛乘、趣一佛乘,等趣諸乘諸有情故,說這兩種無所畏的。
4)如是,就是前面這四種無所畏,如來所說經句,這是在契經裡面有這種法句。謂我,佛陀自稱為我,我為諸菩薩聲聞說出離道,及說諸障法,乃至廣說。
5)諸結集者,就是佛滅度以後,結集經藏的人,沒有按佛的話來結集,就是於所結集的聲聞藏,小乘佛法裡。除菩薩言,佛當時說法的時候,有個菩薩句,他把那句話不結集,所以只是聲聞。佛說法的時候也有說聲聞,也說菩薩,也說聲聞。但是大乘菩薩結集的時候,但唯誦此菩薩這句話,把聲聞漏掉,所以和佛說的話有點不一樣。佛的本意,是普遍的慈悲的,不偏於某一類眾生的。
tatrātmanaḥ sarva-dharmābhisaṃbodhāt samyaksaṃbuddhatvaṃ tathāgato mahāyāna-saṃprasthitāṃ bodhisattvān adhikṛtya pratijānīte. sarvāsrava-kṣayaṃ punaḥ śrāvaka-pratyekabuddha-yāna-saṃprasthitāṃ sattvān adhikṛtya pratijānīte mārgaṃ nairyāṇikaṃ dharmān āntarāyikāṃs tad-ubhayān adhikṛtya pratijānīte. evam etat sūtra-padaṃ tathāgatena deśitaṃ. yo vā me bodhisattvānāṃ śrāvakāṇāṃ ca nairyāṇiko mārgo deśita iti vistaraḥ. sa ca bodhisattvāpadeśaḥ saṃgīti-kāraiḥ śrāvaka-piṭakādhikārād apanītaḥ. bodhisattva-piṭake punar bodhisattvāpadeśa eva kevalaḥ paṭhyate.

5.5.三念住
如來所有三念住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謂諸如來於其長夜有如是欲,如何當令諸有情類,於我善說法毘柰耶無倒行中,如實隨住。如是長夜欲樂法主化御眾時,若所希欲或遂不遂,不生雜染。由三念住,略所顯故。
[]佛陀還有一種功德,叫做三念住這個功德,這樣的法句是如契經說,修多羅裡面有說的。你若讀契經的時候,就會知道這件事。
1)佛來到世間度化眾生,眾生的世間是長夜。佛的大慈悲心裡面有這樣的願望,什麼願望呢?什麼辦法能令諸有情類,對於我所善說的法、律,能夠無倒的修行裡面如實而住。就是依我所教的,這樣學習修行,怎麼樣能令眾生這樣呢?佛有這個願望。如是,就是前面這一段話,佛在眾生的世界裡面,有這種希望的法主,就是佛陀。有這種希望的法主,在教化眾生的時候。若所希望的事情,或者是滿意,或者是不滿意,就這二個現象,佛心裡面不起煩惱,不生雜染。怎麼知道佛不生雜染呢?由三念住,就顯示出來這件事。
trīṇi smṛtyupasthānāni granthato yathāsūtram eva veditavyāni. dīrgha-rātraṃ tathāgata evaṃ-kāmaḥ kaccin mayā sukeśite dharme vineyāḥ pratipattau yathāvad avatiṣṭherann iti. tasya ca dīrgha-rātraṃ tat-kāmasya dharma-svāmino gaṇa-parikarṣakasya tasyāḥ prārthanāyāḥ saṃpatti-vipattibhyām asaṃkleśas tribhiḥ smṛty-upasthānaiḥ samāsataḥ prabhāvyate.

此三念住,復由三眾差別建立。云何三眾?若彼一切一向正行,是第一眾;若彼一切一向邪行,是第二眾;若彼眾中一分正行、一分邪行,是第三眾。
[]2)由三種眾的不同,建立出來三念住的相貌。三眾是怎麼回事呢?
1-若聽佛說法的那一切人,一向正行,完全是,全部的都是聽佛說法,依教奉行,這麼如法修行,這是第一個團體。
2-或者是那一切人,全部都是不聽佛的話,都放逸,不能夠依教奉行,邪行,這是第二個團體。
3-若是大眾裡邊,一部分能夠如法的隨順佛教,修學聖道,一部分是邪行,不聽佛說的話,放逸做種種有過失的事情,這是第三眾。這三眾,佛陀心裡面無分別住,所以叫做三念住。佛陀能安住正念,而不會隨著環境的不同,有種種雜染現前。
tāni punar etāni parṣat-traya-prabhedāt trīṇi vyavasthāpyaṃte. tisraḥ parṣadaḥ katamāḥ. ekāṃtena samyak pratipadyate sarvam eva. iyaṃ ekā parṣat. ekāṃtena mithyā pratipadyate sarvam eva. iyaṃ dvitīyā parṣat. tṛtāyā punaḥ parṣad yasyāṃ tad-ekatyāḥ samyak pratipadyaṃte. tad-ekatyā mithyā pratipadyaṃte.

5.6.三不護
如來所有三不護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由三不護之所顯示。
[]佛陀所具足的三不護的功德文句,如經裡面有讚歎的,讀那個經文就應知其相。
1)一切的佛都有這三不護的功德,簡要地說明,對於一切種,就是很多的鄙惡所作,做很多罪過的事情,怕人知道,就要覆藏。但是佛陀是永斷,沒有覆藏這件事,因為也不做這個惡事,所以也不需要覆藏。怎麼知道佛陀有這種事情呢?由於佛陀身口意,他不需要加以保護,不需要保護,所以就顯示出來他不覆藏。
a)於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者:煩惱所起身語意業,名一切種鄙惡所作。作是業已,不欲他知,故有覆藏,如來於此皆悉永斷。
a1)由貪瞋癡的煩惱發動出來的身語的罪業,身語意的惡業,這叫做一切種鄙惡所作。造作這種惡事以後,不想要被別人知道,所以要遮蓋一下,覆藏。如來於此皆悉永斷,所以叫做三不護。
trīṇy arakṣyāṇi yathā-sūtram eva granthato veditavyāni. samāsataḥ sarvākāra-ku-kṛta-praticchādanatā-prahāṇam. etat tathāgatasya tribhir arakṣyaiḥ paridīpitaṃ

諸阿羅漢由忘念故,於時時間片有無記鄙惡所作;如來於此一切一切,皆無所有。
[]2)諸阿羅漢有四念住的正念,但是這個正念忘了。某一種時候,一個時候一個時候是不同的情況,特別的情況裡邊,他的內心裡邊還少少有一點無記,也不是貪瞋癡,沒有那個煩惱,但是可也不是功德,就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他心裡面無記那個心情,也會表現出來一點不清淨的動作。阿羅漢是無記的心表現出來一點習氣,佛陀,於此一切一切,不管是一切時、一切處都沒有這些事情,無記的心發動出來的過失都沒有,所以佛是最極清淨的。
a)如來於此一切一切皆無所有者:謂諸如來於此一切無記鄙惡所作,於一切時皆無所有故。
yad api tad arhato 'pi kiṃcid avyākṛtaṃ kukṛta-mātrakaṃ bhavati kadācit karhicit smṛtisaṃpramoṣāt. tad api tathāgatasya sarveṇa sarvaṃ nāsti.

是故如來於諸弟子,如所立要,即如自性切切誡勗,顯顯訶擯,時復現行率爾敦逼。
[]3)是故如來對他的弟子怎麼辦法呢?如所立要,如他和他的弟子所規定的,這就叫做立要,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即如自性,即如佛所規定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切切誡勗,佛陀很懇切地誡勸勗勉要多栽培善根,多修學聖道。顯顯訶擯,對於有錯誤的事情很明顯地、不含蓄地,很明顯地很明顯地訶擯,來訶責你,不可以做惡事,諸惡莫作。雖然佛陀這樣訶斥、勸勉,但是徒弟裡邊有的時候還會有錯誤的事情,有的時候又有錯誤的現行。而佛陀也很快地立刻地會敦勸你、訶斥你。
atas tathāgato yathā pratijñātaḥ. tathā svabhāvaḥ. śrāvakān nigṛhya-nigṛhya bravīti. prasahya-prasahya tad-ekatyān avasādayati. tad-ekatyāṃ pravāsayati. api ca niṣṭhuraṃ pratipadyate.

於諸弟子無所防慮。所謂勿彼共住多時,知我所行三業不淨,因於前事意懷不悅。由斯不順,乃事乖違;或面譏我,或向他說。
[]4)但是佛陀本身的情形,對於弟子是沒有防備、沒有顧慮的。什麼叫做防慮呢?就是我有錯誤的事情,我要謹慎一點,不要叫我徒弟看見,這叫做防慮。但是佛沒有我怕你看見這個顧慮。什麼叫做防慮呢?指什麼事情?就是所說的不要是我和你常在一起住,住了很久,知道我的身口意不清淨。因為我偷偷地做一些錯誤的事情,叫我徒弟知道,我徒弟心裡也不歡喜。由於這件事,所以不聽師父招呼,徒弟因此就不聽師父話。或者這個徒弟當面就譏諷師父,或者也會向別人說我師父還做過什麼壞事。佛不覆藏,也不需要保護,自然是清淨的,沒有這些顧慮。
a)於諸弟子如所立要等者:為令弟子於諸善品速疾受學,於諸惡品速疾除斷,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故。
a1)佛陀的大慈悲教訓這個弟子,對於善法、戒定慧的聖道要速疾地修學。於諸惡品速疾除斷,不能夠還保留在身心裡面,趕快把它清除。如佛陀這樣教訓,這個弟子就是要這樣做,才對的。
nāsya teṣv anurakṣā utpadyate. mā haiva me śrāvakāḥ saṃvāsānvayād apariśuddha-kāya-vāṅ-manaḥ-samudācāratāṃ viditvā tena vastunā anātta-manaskā anabhirāddhāś codayiṣyaṃti. pareṣāṃ vā ākhyāsyaṃtīti.

5.7.大悲
當知如來所有大悲一切種相,皆悉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說。當知如是如來大悲無量無上。
[]當知如來所有的大慈悲,一切種的大慈悲的相貌,皆悉如前〈供養親近無量品〉那裡面說。要知道佛陀的,像〈供養親近無量品〉說的那個大悲心,不可限量,是沒有能超過他的。這是讚歎佛的大悲心的殊勝。
tatra tathāgatānāṃ mahākaruṇā sarvākārā yathā pūrva-nirdiṣṭā pūjāsevāpraṃāṇa-paṭale veditavyā. sā punar apramāṇā niruttarā tāthāgatī veditavyā.

5.8.無忘失法
云何如來無忘失法?謂諸如來常隨記念,若事、若處、若如、若時有所為作,如來即於此事、此處、此如、此時皆正隨念:是名如來無忘失法。所謂如來普於一切所作事業,普於一切方處差別,普於一切所作方便,普於一切時分差別,念無忘失,常住正念:當知是名無忘失法。
[]怎麼樣是佛陀無忘失的境界呢?
1)就是說一切的佛常隨記念,是長時期的隨他經過的事情,他都能記念,都能記憶而不忘失的。若事、若處、若如、若時有所為作,佛有所作為的時候,如來即於此事、此處、此如、此時,都能夠正確的而能記念不忘,這就是佛陀的無忘失法的相貌。
a)若事若處若如若時者:事、謂事業。處、謂處所。如、謂方便。時、謂時分。如下自釋應知。
a1)事謂事業,就是那件事,各式各樣的因緣所發生的事,怎麼處理這些事情。處就是處所。如是方便,就是那件事的由來是怎麼出現的。時謂時分,就是時間。下文有解釋應知。
2)就是所說的佛陀普遍地在一切所作的事業上;這是第一句若事。普於一切方處差別,普遍地在一切地方有種種的差別。普於一切所作事的方便,就是如,那個發起的因緣。普於一切時分差別,佛陀那個念力是非常的強而不忘失的。佛沒有失念的時候,常是安住在正念,所以記憶力非常強。當知是名無忘失法。
tatra tathāgatasyānuṣṭheyaṃ yac ca bhavati yatra ca bhavati yathā ca bhavati yadā ca bhavati. tasya tatra tathā tadā samyag anuṣṭhānād iyaṃ tathāgatasyāsaṃmoṣa-dharmatety ucyate. iti yā tatra tathāgatasya sarva-kṛtyeṣu sarva-deśeṣu sarva-kṛtyopāyeṣu sarva-kāleṣu smṛty-asaṃmoṣatā sadopasthita-smṛtitā. iyam atrāsaṃmoṣa-dharmatā draṣṭāvyā.

5.9.永害習氣
云何如來永害習氣?謂諸如來或於動轉,或於瞻視,或於言論,或於安住,似有煩惱所起作業多不現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諸阿羅漢雖斷煩惱;而於動轉瞻視言論及安住中,而有種種似有煩惱所起作業。
[]云何如來永害習氣?習氣就是種子。種子是怎麼成就的呢?就是六根和六境、六識常常地熏習,就有這個氣氛。怎麼能夠滅除習氣呢?
1)謂諸如來,或於動轉就是身體的動轉。或於瞻視,眼睛向外面看,或者是看遠,或者是看近。或於言論,就是佛這個時候有因緣,有說法。或於安住,或者安住在房間裡,或者安住在樹下,或者是入定。身體動轉的時候,瞻視的時候,言論的時候,安住的時候,好像是有煩惱的現起,那可以說這就是習氣。煩惱所起作業,煩惱所起的行動。多不現行,應該是皆不現行,完全都不現行。是名如來永害習氣,佛的心在一切時一切處都是無分別住,所以永害習氣。
a)或於動轉等者:謂如若往若還,若屈若伸,是名動轉。若睹若瞻,是名瞻視。若為說法及相談論,是名言論。若處靜室住諸靜慮,是名安住。
a1)譬如說到什麼地方去,又從什麼地方回來。這個身體或者一屈一伸,或者這個手臂一屈一伸,是名動轉。若睹若瞻,是名瞻視,或者用遠近來分別也可以,是名瞻視。若為說法及相談論,是名言論。若處寂靜的房子,住諸靜慮,這都叫做安住。
2)諸阿羅漢,雖然修學四念住,斷了貪瞋癡的煩惱,斷了愛煩惱、見煩惱。而於動轉瞻視言論及安住中,而有種種似有煩惱所起作業,阿羅漢有時候也有這件事,佛就和他是不同。佛陀若是在凡夫的時候當然也有煩惱習氣,但是做佛教徒以後,繼續由外凡、內凡、見道、修道,到無學道的經過,就把所有的煩惱習氣都清除。清除以後,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他的心不再熏習煩惱,所以是永害習氣。
tatra yā tathāgatasya spandite vā prekṣite vā kathite vā vihāre vā kleśa-sadbhāva-sadṛśa-ceṣṭāsamudācāra-pracuratā. ayaṃ tathāgatasya vāsanā-samudghāta ity ucyate. arhatāṃ punaḥ prahīṇa-kleśānām api kleśa-sadbhāva-sadṛśī ceṣṭā spandita-prekṣita-kathita-vihṛteṣu bhavaty eva.

5.10.一切種妙智
云何如來一切種妙智?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三聚法,現等正覺。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云何如來一切種妙智?
1)諸佛具足的一切種妙智是什麼相貌呢?以要言之,於三種聚的法,佛能夠現前等正覺,有等覺、有正覺。何等為三?
一者、能引有義聚法,就是在眾生的世界,在聖人的世界,有能引發,能引生有道理的事情,這些事情是很多的,所以叫做聚。若是佛教徒修學戒定慧,就能引有義聚法。
二者、能引無義聚法,第二類的就是世間上的非佛教徒,他們不學習戒定慧,貪瞋癡做種種罪業,就引出來沒有道理的事情,那些事情也是很多的,所以叫聚。
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他也不是功德,但是也不是罪過,這就是無記的善法。在一切法裡分成這麼三類,三聚。就是佛對這三聚法都能正等覺。
a)能引有義聚法等者:諸有情類略有三聚:一、正性聚,二、邪性聚,三、不定聚。若彼有情正性聚定,當知此由能引有義聚法。邪性聚定,當知此由能引無義聚法。不定聚定,當知此由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a1)諸有情類略有三聚:一、正性聚,就是證悟法性的人。二、邪性聚,就是沒有證悟法性,在虛妄的境界上虛妄分別,叫做邪性聚,就是凡夫境界。三、不定聚,就是這一類有情,也不決定是善,他也不決定是惡,有的時候也做善,有的時候也造罪。
a2)若彼有情正性聚定,就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人。應該知道他們一定是做善事的,能引有義聚法。
a3)邪性聚定,他現在不可能成為佛教徒,他不可能來修學聖道,一定是在罪過裡面活動,這些有情就是邪性聚定。
a3)不定聚定怎麼樣的情形呢?當知此由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眾生可以分成這麼三類。
samāsatas tathāgatena dharmāṇāṃ trayo rāśayo 'bhisaṃbuddhāḥ. katame trayaḥ. arthopasaṃhitā dharmāḥ anarthopasaṃhitāḥ naivārthopasaṃhitā nānarthopasaṃhitāḥ.

當知此中,若諸如來或於能引無義聚法,或於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總於如是一切法中無顛倒智:是名如來一切種智。
[]2)當知此中,若諸如來或於能引無義聚法,這是惡,非能引有義聚法就是不能做善,非能引無義聚法就是不能做惡。佛能夠於一切法裡面都看得很正確,不會搞錯,所以叫做如是一切法中無顛倒智。是名如來一切種智,就是也通達善法,也通達惡法,也通達非善法、非惡法。
tatra yat tathāgatasyān-arthopasaṃhiteṣu naivārthopasaṃhita-nānarthopasaṃhiteṣu sarva-dharmeṣu jñānam. idam tathāgatasya sarvākāra-jñānam ity ucyate.

若諸如來於其能引有義聚法,一切法中無顛倒智:當知是名如來妙智。即於此中若一切種智、若妙智,總合為一:名一切種妙智。
[]3)若諸如來於其能引有義聚法,一切法中無顛倒智,單獨是通達善法,當知是名如來妙智。即於此中若一切種智、若妙智,總合為一:名一切種妙智。
tatra yat tathāgatasyārthopasaṃhiteṣu sarva-dharmeṣu jñānam. idaṃ tathāgatasya varajñānam ity ucyate. tatra yac ca sarvākāraṃ jñānaṃ yac ca vara-jñānaṃ. tad aikadhyam abhisaṃkṣipya sarvākāra-varajñānam ity ucyate.

5.11.總辨
如是一切,總名如來百四十種不共佛法。
[]前面一共是十大科,總加起來這個數目一共是一百四十種。這百四十種功德法,唯獨佛陀才具足的,不共於其餘的一切聖者。
tad etad abhisamasya sarvaṃ catvāriṃśad uttaram āveṇika-buddha-dharma-śataṃ bhavati.

5.11.1.證得
即於此中,諸相隨好,在菩薩位最後有中,皆已證得極善清淨。若時菩薩坐菩提座,住最後有,於菩薩道菩提資糧極善圓滿;爾時無師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是其菩薩學道所攝,金剛喻定。從此無間第二剎那,頓得其餘不共佛法。謂如來十力為初,一切種妙智為後,皆極清淨,悉為無上。
[]1)就在佛的這個不共法裡面,
1-先說諸相隨好,就是三十二相和八十隨形好。這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在菩薩的位次的時候,但是屬於最後有,就是第十地菩薩,等覺菩薩的時候。諸相隨好都已經成就,達到極善清淨的程度。
2-若這個時候菩薩修行的程度,他坐在菩提樹下,就是要得無上菩提,他現在這個身體是屬於最後,再向以後就是佛,所以這個地方是最後有。對於菩薩所修行的聖道,這個道就是菩提的資糧;這個無上菩提的因,叫做資糧。他這個菩提道的資糧因已經修到極圓滿的境界。這個時候並沒有人教導他,就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菩提就是無上菩提,分就是因;三十七種聖道是無上菩提的因,所以叫做菩提分法。這個時候這位菩薩無師的教導,修三十七菩提分的時候,得者能也,能一剎那間就成就無障礙智三摩地。這個無障礙智的三摩地,這是菩薩,還不是無上菩提,是菩薩學習聖道所攝,還是屬於菩薩,這個名字叫做金剛喻定,用金剛來譬喻他這個三摩地,就是特別堅固、不可破壞。
a)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者:最後學位,名一剎那。於爾所時喻如金剛三摩地生。由此生故,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餘永斷,於所知境智無礙轉,名無障礙智三摩地。
a1)這個一剎那還有個特別的意義的,就是他從得無生法忍以後,名之為學。到最後得金剛喻定的時候,這是最後的階級,最後學位,這個最後學位就叫做一剎那。
a2)就是在他成就金剛喻定那麼多的時間裡頭,譬喻像金剛似的,譬喻什麼呢?譬喻他的三摩地現前是非常的堅固。由於金剛喻定,那個無障礙智是智,三摩地是定,這個定叫做金剛喻定,也就是止觀非常的圓滿。由於金剛喻定現前,普遍於一切種類的法;這個不染污的無明就是所知障,染污的無明就是煩惱障。不染的無明無餘永斷,沒有剩餘地,永久地消滅。遍一切種形容不染無明它的所緣境非常的廣大,遍於一切法,這叫遍一切種不染無明無餘永斷。斷滅不染無明以後,這時候智慧於所緣境,智慧沒有障礙地活動,名無障礙智三摩地。
3-前面這一剎那得無障礙智三摩地,從得到三摩地以後,沒有間斷,就是第一剎那和第二剎那中間沒有間斷、沒有間隔。頓得其餘不共佛法,就是一剎那間成就其餘的不共佛法,一百四十不共法,金剛喻定不在內。不共佛法是什麼呢?就是佛陀的十種力智為初,一切種妙智為後,這是一百四十不共佛法。這麼多的功德都是達到極清淨的程度,這麼多的功德完全是無上的,沒有人能超過這個功德的。
tatra lakṣaṇāny anuvyaṃjanāni cānena bodhisattva-bhūtena carame bhave su- pariśuddhāni pratilabdhāni bhavaṃti. yadā tu Bodhi-maṇḍe niṣīdati su-paripūrṇa-bodhi-saṃbhāra-mārgo bodhisattvaḥ paścime bhave. tadāsāv anācāryakam saptatriṃśataṃ bodhi-pakṣyāṃ dharmāṃ bhāvayann eka-kṣaṇānāvaraṇa-jñana-daṃ nāma samādhiṃ pratilabhate śaikṣa-bhūtasya bodhisattvasya vajropama-samādhi-saṃgṛhītaṃ. tasyānantaraṃ dvitīye kṣaṇe pariśiṣṭānāṃ daśa-balādīnāṃ buddha- dharmāṇāṃ sarvākāravara-jñānaparyavasānānāṃ suviśuddhatāṃ niruttaratāṃ sakṛt pratilabhate.

由得此故;普於一切所知境界,無滯無障,最極清淨無垢智轉。依暫發悟思惟圓滿、意轉圓滿,超過一切菩薩行、菩薩地,證入一切如來行、如來地。
[]2)由於這位菩薩成就這個功德就是成佛,
1-普於一切所知境界,無滯無障,沒有煩惱障叫無滯,沒有所知障叫無障,斷除這種障礙,所以這時候佛陀成佛,他的智慧是最極清淨、沒有染污的智慧現前。
2-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後,依暫發悟,暫就是一剎那間,就是發出來智慧的時候,思惟一切法的時候,都是圓滿的境界。意轉圓滿,他的心的活動也是圓滿的。依暫發悟思惟圓滿是智慧,意轉圓滿是心,智和心在一起都是圓滿的。
3-這個時候佛的境界是超過一切菩薩境界。菩薩行,就是菩薩無量無邊的道德。菩薩地,就是菩薩的清淨心,心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叫做行,無量無邊的功德以心為依止處,所以叫做地。這時候就是成就、契入佛的無量功德,佛的清淨心的境界。
a)無滯無障等者:謂由所知障斷,說有無滯無障智轉。及由煩惱障斷,說有最極清淨無垢智轉。如是差別應知。暫作意時,遍於一切智無礙轉,名暫發悟思惟圓滿。不由數數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由是說言意轉圓滿。當知此即釋前名無滯智。
a1)就是由所知障,所知障是不染污的,所知障除滅,叫做所知障斷。你的所知障在的時候,你的智慧有滯有障;所知障斷了,你的智慧也無滯也無障地活動。滯就是有滯礙,它不迅速,它的智慧的作用滯礙,不迅速。障就是有障礙,或者這件事你不大明白,你還不知道,愚癡就障礙你。或者我這地方明白,明白但是緩慢,所以叫做滯,叫做障。現在是滅除所知障,你的智慧就能無滯無障地活動。及由煩惱障斷,說有最極清淨無垢智轉,就表示斷除煩惱障;無滯無障,就表示斷除所知障。所知障和煩惱障還是有這樣的差別的,應該知道。就是煩惱障是染污的;滅除煩惱障,你的智慧清淨。所知障有滯有障,滅除去,你的智慧無滯無障。
a2)暫作意時,遍於一切智無礙轉,名暫發悟思惟圓滿。暫發悟,發悟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暫時地現前。暫作意時,你的智慧暫時一動,一作意的時候,就是遍於一切所知境界,你的智慧無障礙地活動,這就叫做暫發悟思惟圓滿。
a3)有一件事需要處理,需要解決。解決這件事,不需要數數地、一次又一次地作意思惟。一剎那的作意就普遍地問題都解決。意轉圓滿是這個意思。當知此即釋前名無滯智,智沒有滯礙。
teṣāṃ ca lābhāt sarvasmiṃ jñeye asaktam anāvaraṇaṃ suviśuddham nirmalaṃ jñānaṃ pravartate ābhoga-mātra-pratibaddhaṃ. paripūrṇa-saṃkalpaś ca bhavati. tathā paripūrṇa-mano-rathaḥ samatikrānto bodhisattva-caryāṃ bodhisattva-bhūmiṃ. tathāgata-caryāṃ tathāgata-bhūmim avakrāṃto bhavati.

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麤重無餘斷故;得勝轉依。如是轉依最為無上。其餘一切乃至最上成滿住中菩薩轉依當知有上。
[]3)所知障品和煩惱障同樣有三種煩惱。所知障的三種煩惱:一種是在皮,一種是在膚,一種是在肉。皮、膚、肉,就是分這三個階段來形容所知障的深淺。
1-在皮的所知障,就是分別法執。在皮的所知障是在初歡喜地的時候滅掉,這是分別法執。在膚的所知障,是在無功用無加行無相住,就是第八地菩薩斷滅,這個是俱生的法執。第三種是在肉的粗重的所知障,要到如來地,這個也是俱生的法執。
2-一切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它的種子,粗重是無堪能的意思。若有煩惱障的種子,若有所知障的種子的時候,你有些事情沒有力量做,沒有堪能。所知障品應該指現行說,所有粗重就指種子說。
3-就是在如來地的時候,這些法執,這些煩惱障完全息滅。息滅以後有什麼成就呢?得勝轉依,成就、獲得殊勝的轉依。什麼叫做殊勝的轉依?這個依是什麼?依就是心,依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在沒有轉依的時候,沒有轉變的時候,是污染的,是個大雜穢聚,污染的地方。現在你不斷地由外凡,內凡,到極喜地,乃至到如來地的時候,這個心,也就是阿賴耶識轉變成無垢識,這時候就是心清淨。你要斷除煩惱障、所知障,成就一切種妙智,這個時候心才是清淨的。
a)一切在肉所知障品等者:〈住品〉中說: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膚粗重,三者、在肉粗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極歡喜住皆悉已斷;在膚粗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皆悉已斷;在肉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得一切障極清淨智。今說在肉所知障斷,如彼應知。
a1)〈住品〉中說,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種,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膚粗重,三者、在肉粗重。當知此中在皮粗重這個所知障,在極歡喜住的時候,就是在勝解行住的時候,修止觀斷除在皮的粗重,所以這個時候就成就、證入極歡喜住,這是分別法執。在膚粗重也是所知障,但是這個是俱生的法執,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這是第八地,這個時候才斷滅它。在肉粗重,如來住中皆悉已斷,這時候所有的障礙完全都清除,所以極清淨智。今說在肉所知障斷,如彼應知。
4-他是把煩惱障、所知障全面地消除,使令這個依,就是阿賴耶識,就是這一念心,棄捨兩種煩惱,所以他得到無量無邊的智慧。棄捨煩惱障、所知障,成就無量無邊的智慧,所以他的心是清淨的,轉依。這是最殊勝的。
5-這裡是說在肉所知障品所有粗重無餘斷,那麼其餘的呢?其餘的一切就是滅除俱生的法執的,是屬於皮,是屬於膚的這一部份。就是煩惱障的三品,叫做其餘一切。乃至最上成滿住中菩薩轉依,和這裡說的轉依,他那些轉依還是有上的,不是無上。
sāra-gatasya ca jñeyāvaraṇa-pakṣyasya dauṣṭhulyasya niravaśeṣa-prahāṇād asyāśrayaḥ parivṛtto bhavati. sā cāsya niruttarā āśraya-parivṛttiḥ. anyāḥ sarvāḥ parama-vihārāvasānā bodhisattvānām āśraya-parivṛttayas sottarā eva viditavyāḥ.

5.11.2.差別
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智等,如來智等,云何應知此二差別?
[]一切安住到第一義諦,到究竟地的時候這個菩薩他的智慧。如來智等,佛陀的圓滿的一切妙智,或者一切種智這些智慧。這兩種智慧的差別怎麼才能知道呢?
tatra niṣṭhā-gamana-bhūmi-sthitasya ca bodhisattvasya tathāgatasya ca kathaṃ jñana-viśeṣo 'vagaṃtavyo jñānāntaraṃ.

答:如明眼人隔於輕縠,睹眾色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薩妙智,於一切境當知亦爾。
如明眼人無所障隔,睹眾色像,如來妙智於一切境,當知亦爾。如畫事業圓布眾綵,唯後妙色未淨修治,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如畫事業圓布眾綵,最後妙色已淨修治,如來妙智當知亦爾。如明眼人於微闇中睹見眾色,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如明眼人,離一切闇睹見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亦爾。如明眼人,遠睹眾色,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如明眼人,近睹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亦爾。如輕翳眼,觀視眾色,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亦爾。如極淨眼,觀視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亦爾。
[]1)妙智別
1.1)如明眼人,這個人的眼睛很明,沒有病。他所看見的眾色像,和他的眼睛的中間有微細的縠。睹眾色像,看見外面的形像。一切安住到究竟地的菩薩,他的智慧於一切境界,觀察一切境界就是這樣,就是還是有那麼一點不清楚。這個人眼睛沒有病,沒有輕縠在中間隔礙,沒有這個障礙,看見各式各樣色像的時候。佛的大智慧觀一切法當知也是這樣,就是中間沒有縠的障礙,看得清楚。
1.2)如畫事業,就像畫家作一個畫,作這件事業。他是很圓滿地畫出來眾多的綵色,唯最後那個微妙的、很莊嚴的綵色,還沒有清淨地再重新整理一下。到究竟地菩薩妙智,當知也是這樣。如畫事業圓布眾綵,最後妙色已經把它修治好了,如來妙智當知也是這樣子。
1.3)一個人的眼睛沒有病,很明淨的眼睛。這個人在不是大黑闇,小小的有一點闇,睹見眾色。這個就可以譬喻到究竟地菩薩的妙智,當知也是這樣子。如明眼人,離一切闇睹見眾色,沒有黑闇,睹見眾色。如來妙智當知也是這樣。
1.4)如明眼人,遠遠地看見那個色相。到究竟地菩薩的妙智慧,觀一切法當知亦爾。如明眼人,距離得很近,看見眾多的彩色。如來妙智,當知也是這樣。
1.5)如人的眼睛裡面有翳,輕輕地有一點。在觀視眾色的時候,也是看得很清楚,但是還有一點問題。到究竟地菩薩的妙智慧觀一切法當知亦爾。這個人眼裡沒有翳,極清淨的眼睛。觀視眾色的時候,看得很清楚。如來的妙智慧,當知亦爾。
iha niṣṭhā-gamana-bhū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pelava-paṭāntaritaṃ yathā cakṣuṣmato rūpa-darśanam. evaṃ tasya sarvasmiṃ jñeye jñānaṃ veditavyṃ. yathā punar na kenacid antaritam. evaṃ tathāgatasya jñānaṃ draṣṭavyaṃ. tad-yathā sarv'ākāra-raṃga-paripūrṇaṃ citra-karma paścimayā ca su-viśuddhayā raṃga-lekhayā apariśodhitam. evaṃ tasya bodhisattvasya jñānaṃ draṣṭavyaṃ. yathā su-viśodhitam. evaṃ tathāgatasya jñānaṃ draṣṭavyaṃ. tad-yathā cakṣuṣmataḥ puruṣasya manda-tamaskaṃ rūpa-darśanam. evaṃ bodhisattvasya pūrvavat. yathā sarvākārāpagata-tamaskam. evaṃ tathāgatasya jñānaṃ draṣṭavyaṃ. tad-yathā cakṣuṣmataḥ ārāt rūpa-darśanam. evaṃ bodhisattvasya pūrvavat. yathā āsanne. evaṃ tathāgatasya pūrvavat. yathā mṛdu-taimirikasya rūpa-darśanam. evam bodhisattvasya pūrvavat. yathā su-viśuddha-cakṣuṣaḥ evaṃ tathāgatasya pūrvavat.

如處胎身,到究竟地諸菩薩身,當知亦爾。如出胎身,諸如來身,當知亦爾。
[]2)身別
就像人他還沒有出娘胎,還在娘始裡面的這個身體,到究竟地菩薩的身體,當知也是這樣子。如出胎身,出娘胎的身體。諸如來身,當知也是這樣,就是成就圓滿。菩薩的法身還沒有成就圓滿。
yathā garbha-gatasyātma-bhāvaḥ. evaṃ niṣṭhā-gamana-bhūmi-sthito bodhisattvo draṣṭavyaḥ. yathopapatti-bhave jātasyātma-bhāvaḥ. evaṃ tathāgato draṣṭavyaḥ.

如阿羅漢夢中心行,到究竟地菩薩心行,當知亦爾。如阿羅漢夢中心行,到究竟地菩薩心行,當知亦爾。如昧燈體,到究竟地菩薩智體,當知亦爾。如明燈體,如來智體,當知亦爾。是故當知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諸菩薩眾,與諸如來妙智身心,有大差別。
[]3)心別
3.1)如阿羅漢作夢中的心裡的活動;阿羅漢作夢也好,不作夢也好,心都是清淨的,沒有煩惱。到究竟地菩薩心行,當知也是這樣。如阿羅漢覺從夢裡面醒過來,這時候他心裡面的活動。如來心行,當知也是這樣子。這就是有夢覺的不同。
a)如阿羅漢夢中心行者:謂阿羅漢身中所有諸法,於一切時清淨而轉,乃至睡夢亦常現前故。
a1)阿羅漢的身中,就是他的心中,心裡面所有的法於一切時都是清淨的。因為斷煩惱,他沒有煩惱的活動,所以心的活動都是清淨的。睡覺的時候清淨心還是現前。

3.2) 如昧燈體,昧是暗的意思,不光明。暗中有一個燈,那個燈的體相。到究竟地菩薩智慧體,當知也是這樣。如明燈體,就是光明中的燈體,燈的體相。如來智體,當知也是這樣。有這麼多的差別。菩薩的智慧或者心,他還有微細的煩惱障、有微細的所知障在;佛微細的煩惱障、所知障通通都沒有,所以是有這個差別。是故當知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諸菩薩眾,與諸如來妙智身心,有大差別。
yathārhataḥ svapnāṃtara-gatasya citta-pracāraḥ. tathā niṣṭhā-gamana-bhū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draṣṭavyaḥ. yatha tasyaiva prativibuddhasya citta-pracāraḥ. evaṃ tathāgatasya draṣṭavyaḥ. tad-yathā pradīpasyā-viśuddhasya svabhāvaḥ. tathā niṣṭhā-gamana-bhūmi-sthitasya bodhisattvasya jñāna-svabhāvo draṣṭavyaḥ. yathā su-viśuddhasya pradīpasya svabhāvaḥ. evaṃ tathāgatasya jñāna-svabhāvo draṣṭavyaḥ. ato mahaj jñānāntaram ātma-bhāvāntaraṃ ciṃtāntaraṃ tathāgata-niṣṭhā-gamana-bhūmi-sthita-bodhisattvayor veditavyaṃ.

5.11.3.作事
如是如來證菩提已;遍於十方一切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云何名為一切佛事?謂諸如來如來事業、如來所作,略有十種。如是一一如來事業、如來所作,能成無量利有情事。此外,無有若過若增。何等為十?
[]前面所說的叫如是,如來證得無上菩提以後,普遍十方一切佛的世界,能遍一切處都能度化眾生,作一切眾生成佛的事情。云何名為一切佛事?謂諸如來,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如來所作的事情,如來所作的事業,事業是所作;如來所作,如來是能作。佛所作的事業簡略地說有十種不同。如是就指前面所說,一樣一樣如來的事業都是如來所作的。作這個事情有什麼作用呢?能成就,能作成無量無邊利益眾生的成佛的事情。除這個以外,再沒有其他能超過這裡,或者再增加多少。何等為十?
evam abhisaṃbuddha-bodhis tathāgato daśasu dikṣu sarvasmiṃ buddha-kṣetre sarvaṃ saṃbuddha-kāryaṃ karoti. tatra buddha-kāryaṃ katamat. samāsato daśemāni tathāgasya tathāgata-kṛtyāni tathāgata-karaṇīyāni. ekaikaṃ ca tathāgata-kṛtyam apramānānāṃ sattvānām artha-kārakaṃ bhavati. nāsty ata uttari nāsty ato bhūyaḥ. katamāni daśa.

謂諸如來最初自現大丈夫身,欲令有情心發淨信。大丈夫身於生淨信為最勝故,是名如來第一作事。如是作事,諸相隨好所能成辦。
[]1)謂諸如來最初自現,就是由他的大悲心現出來這個大丈夫身。為什麼要這樣?因為想要教化眾生,令他對於佛法能建立清淨的信心,目的是這樣。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大丈夫身,對於眾生於佛法僧生起淨信,這是最殊勝的因緣。是名如來第一作事,這是第一件所作的事情。作這件事,就是什麼呢?就是佛的諸相隨好,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能成辦令眾生建立信心。
sve mahā-puruṣa-bhāve ādita eva citta-prasāda-kāraka-mahā-puruṣa-bhāva-saṃpratyaya-jananā prathamaṃ tathāgata-kṛtyam tac ca lakṣaṇānuvyaṃjanaiḥ saṃpādayati.

又諸如來普為一切有情之類,起一切種教授加行。是名如來第二作事。如是作事,四一切種清淨所能成辦。
[]2)又諸如來普為一切有情之類,有情有很多類。現身之後,還發動一切種,就是也有很多差別,教授眾生的行動,是名如來第二作事,第二件事,這個事情也是很多很多的。這所作的事情,就是前面說的以四一切種清淨能成辦這件事,能夠有教授加行的這個作用。
a)起一切種教授加行者:謂由三種神變教授,能攝諸相圓滿教授。義如〈聲聞地〉說。名一切種教授加行。
a1)謂由三種神變教授,就是作這件事,三種神變。這三種神變就攝,就是包括諸相圓滿的教授,全面的包括。義如〈聲聞地〉說。名一切種教授加行,就指這個三種神變來說的。
sarva-sattvānāṃ sarvākārāvavāda-prayogaḥ tathāgata-kṛtyaṃ. yat tathāgataḥ catasṛbhiḥ sarvākāra-pariśuddhibhiḥ saṃpādayati. idaṃ dvitīyaṃ tathāgata-kṛtyaṃ.

又諸如來能作一切利有情事,能斷一切所生疑惑,是名如來第三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十力所能成辦。由前所說如來十力,於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又於如來所證十力所興問難,唯有如來能知、能見、能解、能了。唯有如來於彼問難,能正答故。
[]3)又諸如來能作一切利益有情的事情,利益有情是什麼事呢?
1-能夠除斷一切眾生於一切法所生起的疑惑,佛能斷除他們的疑惑,對於佛法生起信心,是名如來第三作事。當然眾生在聽聞佛法的時候,會有很多疑惑,這裡說能斷眾生的疑惑,佛什麼功德能作這件事呢?是佛的十種智力能成辦這件事。
2-由前所說如來十力,於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這個能力;十種智力有這種能力能成辦一切有情的一切義利,就是得聖道這是義利。
3-又於如來所證的十力,所興起的問難,在生死、聖道所有的問難。唯有如來能知、能見,能知道這件事,能知是佛的心,能見是佛的智慧;佛的心能知、能見,這在佛這一方面說。能解、能了,能為眾生解答你的疑問,能令你明了。唯有佛陀對於眾生所有的問難能夠正確地回答的。
a)於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等者:此中二義:謂於一切有情義利有堪能故,及於所證所興問難能正答故。如前十力作業廣顯應知。
a1)此中二義:謂於一切有情義利有堪能故,就是你能得聖道這個義利,佛有能力成就你這件事。及於如來所證,或者眾生自己有所證,所興的問難,能正回答這兩件事。如前十力作業廣顯應知。
sarva-sattva-kārya-karaṇa-sāmarthyaṃ sarva-saṃśaya-cchedana-sāmarthyaṃ ca tṛtīyaṃ tathāgata-kṛtyaṃ. yat tathāgato daśabhis tathāgata-balaiḥ saṃpādayati. tathā hi tathāgato daśabhiḥ pūrva-nirdiṣṭair balaiḥ sarva-sattvānāṃ sarvārtha-saṃpādanaṃ prati samartho bhavati. ye cainaṃ daśa tathāgata-balāny ārabhya praśnaṃ pṛcchaṃti. yathā yāni tathāgatena jñātāni dṛṣṭāni viditāni vijñātāni. tathā tāni tathāgataḥ teṣāṃ praśna-pṛṣṭo vyākaroti.

又諸如來普能降伏一切他論,普能成立一切自論。是名如來第四作事。如是作事,四無所畏所能成辦。
[]4)又諸如來普能降伏眾生的一切異論,能建立佛自己所說的議論,使令它建立起來。眾生邪知邪見的異論,佛能夠降伏他們,是名如來第四作事。降伏一切他論,成立一切自論,這是佛的四無所畏能成辦這件事。
sarva-para-pravāda-nigrahaḥ sva-vāda-vyavasthāpanā tathāgatasya caturthaṃ kṛtyaṃ. yat tathāgato vaiśāradyaiḥ saṃpādayati.

又諸如來所化有情,於佛教敕若正安住不正安住,如來於彼心無雜染。是名如來第五作事。如是作事,三種念住所能成辦。
[]5)又諸如來所化的眾生,所化的眾生對於佛的教敕,佛對他有所教導。教導的時候,或者是能隨順佛的教導,能安住在佛法裡面,或者不正安住,不相信佛法。你相信不相信,佛的心都是清淨的,不會因為這件事有歡喜、有不高興這件事,是名如來第五作事。如是作事,三種念住所能成辦。
a)若正安住不正安住者:若住一向正行,名正安住。若住一向邪行,名不正安住。若住一分正行一分邪行,名正安住及不正安住。如是總攝三眾應知。
a1)這位佛教徒聽信佛陀的教導,能修學四念住、修學三十七道品,能夠斷惑證真,這就是正安住。這個人聽佛法沒有信心,還是在顛倒迷惑裡面,就是一向邪行,是名不正安住。有的人能夠正行,有的人還是邪行,名正安住及不正安住。如是總攝三眾應知。
tathāgatājñāyāṃ sthiteṣv asthiteṣu ca vineyeṣv asaṃkliṣṭa-cittatā paṃcamaṃ tathāgata-kṛtyaṃ. yat tathāgataḥ smṛty-upasthānaiḥ saṃpādayati.

又諸如來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是名如來第六作事。如是作事,三種不護所能成辦。
[]6)又諸如來如自己所說的,也就能這樣作,並不是所說的自己也作不到,是名如來第六作事。佛這麼說,也就能這樣作,這屬於佛的哪一種功德呢?就是三不護,身口意也都不護,就能成辦出來這件事。
yathā vādī tathā kāritā ṣaṣṭḥaṃ tathāgata-kṛtyaṃ. yat tathāgataḥ arakṣyaiḥ saṃpādayati.

又諸如來常以佛眼,於晝夜分遍觀世間。是名如來第七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大悲所能成辦。
[]7)又諸如來常以佛眼,晝也能遍觀世間,夜也能遍觀世間,佛陀是常在定,是名如來第七作事。這件事這是佛的大悲心才能成辦這件事。
buddha-cakṣuṣā rātriṃ-divaṃ sarva-loka-vyavalokanā saptamaṃ tathāgata-kṛtyaṃ. yat tathāgato mahākaruṇayā saṃpādayati.

又諸如來頓於一切一切作事,皆無退捨。是名如來第八作事。如是作事,無忘失法所能成辦。
[]8)又諸如來作事的時候,頓於一切,就是一剎那間對於一切的事情,一切的作事。兩個一切,或者是就是教眾生離惡是一切事,教眾生修善這一切事,用善惡分別也可以。皆無退捨,佛做這件事的時候,沒有說這個時候我休息,我不做,沒有這回事,是名如來第八作事。如是作事,無忘失法所能成辦,佛是不忘的,就能成辦這個功德。
a)頓於一切一切作事者:前說如來無忘失法,於四一切念無忘失常住正念,由是此說一切一切。
sarva-sattva-sarva-kṛtyā-vihāniḥ aṣṭamaṃ tathāgata-kṛtyaṃ. yat tathāgato 'saṃmoṣadharmatayā saṃpādayati.

又諸如來所行儀軌如實隨轉,無越作用,是名如來第九作事。如是作事,永害習氣所能成辦。
[]9)如來所行,所作的事情,度化眾生的事情是有儀軌的;就是無量劫地這樣度化眾生,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儀軌的,都有次第,有一定的法軌的。如實隨轉,他就按照那個儀軌隨其次第,這樣做。無越作用,沒有說是超過這個儀軌的那件事。是名如來第九作事。能夠不超越這個儀軌,如實隨轉,這樣的如是作事,是因為佛陀永害習氣才能成辦這件事的。若是沒有斷除一切習氣,這件事還是辦不到。
tāthāgatasyācārasya yathāvad-anuvartanā aviceṣṭanā navamaṃ tathāgata-kṛtyaṃ. yat tathāgato vāsanā-samudghātena saṃpādayati.

又諸如來於其能引無義聚法,於不能引有義聚法,亦不能引無義聚法,揀擇捨離;於其能引有義聚法,為眾宣說開示顯發。是名如來第十作事。如是作事,一切種妙智所能成辦。
[]10) 佛做事的時候,能引無義聚法,佛能知道這是無義聚,佛不做這個事。於不能引有義聚法,這個眾生你怎麼樣教導他,他不能引有義聚法,這個眾生也不能引無義聚法。這樣情形,佛怎麼樣度化他呢?佛會大智慧觀察這件事,就捨離,佛暫時待緣,就不做。對於這一類的眾生,佛的大智慧的觀察,他能引發出來,能建立一切功德,他能修學聖道,佛陀就是為大眾宣說佛法,開示甚深的第一義諦,顯發出來他的大智慧,顯發出來他的聖道。是名如來第十作事。如是作事,一切種妙智所能成辦。
ye dharmā anarthopasaṃhitā ye ca naivārthopasaṃhita-nānarthopasaṃhitāḥ. tān abhinirvarjya ye dharmā arthopasaṃhitāḥ. teṣāṃ samākhyānaṃ vivaraṇā uttānī-karma daśamaṃ tathāgata-kṛtyaṃ. yat tathāgataḥ sarvākāra-vara-jñānena saṃpādayati.

如是如來由前所說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能作如來一切所作一切佛事,如是佛事若廣分別不易可數;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說不能盡。
[]11)如是指前面這十大段,佛陀由前所說的百四十種不共佛法。這十種作事,就是一百四十種不共法,能做佛陀一切所應該做的一切佛事,一切法門度化眾生。如果佛所做的事就是教化眾生得無上菩提,若廣分別這件事,那是不容易說出來它的數目。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都說不能盡的,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evaṃ hi tathāgato 'nenāveṇikena catvāriṃśad uttareṇa buddha-dharma-śatena daśa tathāgata-kṛtyāni kurvaṃ sarvaṃ buddha-kāryaṃ karoti. vistara- vibhāgataḥ punar asyaiva buddha-kāryasya na su-karā saṃkhyā-kartuṃ yāvat kalpa-koṭī-niyuta-śata-sahasrair api.

5.11.4.名字
如是所說諸如來住,諸如來地,名為建立。何以故?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於菩薩學能正修學;亦依住此而有所證;即依住此普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故說此名為建立。
[]前面所說一共是十大科,百四十種不共法。而這所說的就是一切如來住,諸如來地。住和地姑且可以說,與第一義相應名為住;能建立無量無邊的作用,普度一切眾生,這叫作地。這就叫做建立,就是佛有這麼多的功德,能建立自己成就的一百四十種法、功德,也能建立一切眾生得義利的事情。有什麼理由說這件事呢?
1)依佛陀的教法,叫做依此。住此,得無生法忍的人,安住第一義諦。一個教,一個義;依此之教,住此之義。希求品類,依此住此而希求圓滿無量功德,得無上菩提。誰是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很多的這些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
1-或者說勝解行住,發無上菩提心以後,這個勝解行住的菩薩,是依此。得無生法忍以後的菩薩,叫做住此。
2-於佛陀開示的菩薩學,菩薩應該學習的,就是六波羅密。他能夠正確地、努力地修學六波羅密,修學菩薩道。於菩薩學能正修學這是修因的時候,亦依住此而有所證,這是在果的時候。菩薩依此住此一方面是自利,一方面能夠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故說此名為建立。
a)依此住此希求品類諸菩薩眾者:謂於無上菩提已發正願,是名希求品類諸菩薩眾。從是以後,即以大菩提願為依為住,是名依此住此。由大菩提如來住攝,依如來住而說此言。
a1)這個菩薩對於無上菩提已經建立正願,發無上菩提心就是正願,你發無上菩提心,就叫做希求品類諸菩薩眾。發無上菩提心就是發願;願修學六波羅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普度一切眾生,就是有這兩個願。
a2)從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就是以他的大菩提心為他的依止處,就是以大菩提心而有所住,住在這裡,住在這個願,這個願能推動他向前進。是名依此住此。
a3)由於大菩提,大菩提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如來住,這是究竟圓滿的境界。在菩薩是由佛菩薩的大智本行,大智威神之所建立,如來的威神之所建立。菩薩能夠發無上菩提心,能夠修學聖道普度眾生,是由佛的威力所成就的,所以說依如來住而說此言。
ayaṃ sa tāthāgato vihāraḥ tāthāgatī bhūmiḥ pratiṣṭhety ucyate. tat kasya hetoḥ. etām āśrityaitāṃ pratiṣṭhāya yasyāḥ spṛhayamāṇa-rūpā bodhisattvā bodhisattva-śikṣāsu śikṣaṃte. adhigamyāpi ca tāṃ pratiṣṭhām etām evāśrityaitāṃ pratiṣṭhāya sarva-sattvānāṃ sarvārthāṃ saṃpādayati. tasmāt pratiṣṭhety ucyate.

又此一切所說佛法,於利他事最為隨順,一切如來是利他事之所顯現;聲聞獨覺則不如是:是故說名不共佛法。
[]2)前面廣說佛的無量功德,已經說完了。又有一樣事,就是此一切所讚歎佛的功德,對於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是最容易成就的,是沒有障礙的。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是利益眾生事的顯現處。成就聖道的聲聞和獨覺,這兩種聖人沒有到佛的境界。所以說名佛所成就的法是不共於聲聞、獨覺的。
sarve caite buddha-dharmā atyarthaṃ parārtha-kriyānukūlāḥ. parārtha-kriyā-prabhāvitāś ca tathāgatānāṃ. na tathā śrāvaka-pratyekabuddhānāṃ. tasmāt tasyaite āveṇikā ity ucyaṃte.

又於如是諸佛法中,自有佛法,聲聞獨覺一切一切皆所不得。所謂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
[]3)又於如是諸佛法中,就是這樣的佛的無量功德中。自然是在佛的功德中,佛的無量功德裡面,聲聞人,佛的一切功德沒能成就;獨覺也是,佛的一切功德皆所不得。什麼樣的功德,聲聞、獨覺皆所不得?所謂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一切種妙智,這是聲聞、獨覺所沒有的。
saṃti ca te buddha-dharmāḥ. ye sarveṇa sarvaṃ śrāvaka-pratyekabuddheṣu nopalabhyaṃte. tad-yatha mahākaruṇā asaṃmoṣa-dharmatā vāsanā-samudghātaḥ sarvākāra-vara-jñānaṃ.

自有佛法,雖分似得;而一切種皆不圓滿。如來於彼一切一切,悉皆證得;於一切種無不圓滿。最極超過,最極殊妙。是故皆說名為不共。當知此中,獨一有義是不共義。
[]4)自然是佛所有的功德,有一部分佛法。雖然在道理上說,菩薩也好像得到,雖分似得,這個分當道理講,雖然道理上菩薩也好像是成就。菩薩所成就的一切種類的功德都不如佛那麼圓滿,他是成就,但是不圓滿。如來於彼一切一切,佛陀對於殊勝圓滿的功德,都完全成就。證得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圓滿沒圓滿呢?佛所成就的一切種類的功德沒有不圓滿的。不但是成就,而且還是圓滿的。最極超過,最極圓滿,超過一切聲聞、緣覺,也超過一切菩薩,所以是最極殊妙,佛所成就的功德是特別微妙。所以說佛所成就的功德都可以名之為不共佛法。這裡邊說的不共,什麼意義呢?唯獨佛一個人有這樣功德,其他人沒有,不共是這樣意思。
a)自有佛法雖分似得等者:謂於下住諸菩薩眾,於諸佛法自體相似,受用相似,名分似得。〈攝異門分〉說:法所化者:從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等分者:受用無漏法之財寶相似法故。其義應知。
a1)謂於下住諸菩薩眾,佛是如來住,一共有十三住,下住就是如來住以下,其餘那些住都是菩薩住,諸菩薩眾。於諸佛法自體相似,這個應該是極喜住,從歡喜地以上,得無生法忍,有無分別智,也有大悲心;他的智慧和大悲心與佛法自體相似,和佛的大悲心、無分別智是相似。受用相似,那個無分別智於其他的功德都為他的清淨心所受用。由於長時期的修行,所成就的無漏的功德,為他的心所受用。心是能受用者,那個受用也和佛相似,名分似得,這個分似得是這樣意思,就是和佛相似。
a2)〈攝異門分〉說:
1-腹所生者,簡去異生卑劣子故。一般的生死凡夫,尤其是欲界的眾生,就是由腹生的,這是一般的卑劣的眾生是這樣。
2-口所生者,從說法音而誕生故,佛教徒聞所成的智慧,這個智慧怎麼出現的呢?就是從佛說法的音聲而成就的;你聽佛說法,然後你才有聞所成慧。
3-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之所生故,聞所成慧是聽佛說法成就的,再進一步叫做法所生。什麼意思呢?法是什麼呢?就是聽佛所說的聖教,就是語言文字這個法。你聽到這樣的佛法以後,在內心裡面思惟觀察,這叫如理作意,這就是思慧。由思惟佛所說的聖教而心裡面有了智慧,這是叫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就在如理作意又進一步,進一步是什麼呢?就是修慧,修慧是什麼呢?修就是有很大的力量重新創造。法隨法行是什麼意思呢?第一個法是涅槃,隨法就是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不是涅槃,但是它能隨順涅槃;就是這樣就能慢慢到涅槃那裡,所以叫隨法,它不違背涅槃。若心裡面不如理作意,而是違背真理,發動貪瞋癡的煩惱,造種種罪業,那就是違背,它不隨。八正道它能隨順涅槃,八正道是什麼呢?就是在奢摩他裡邊如理作意,就叫做法隨法行,這個是在定裡面修止觀,這叫做修慧。
4-口所生者,從說法音而誕生故是聞慧,法所生者,如理作意就是思慧,法隨法行是修慧。聞慧是從佛的法音而成就的;由法所生就是佛的教法,就是法語,這裡面有思慧、有修慧。這樣,你就有思慧,又有修慧成就。有聞思修三慧的成就,你就成就無漏的智慧現起。
5-法所化者:從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法所化就是超越聞思修三慧。修慧通於有漏、通於無漏;通於無漏,就是你不斷地這樣修止觀,成就聖道,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以後,這個時候叫做法所化。
5.1-法所化是什麼意思呢?從法身路而得成立,法身怎麼講?法可以作兩個解釋:第一個就是清淨法界,就是法。清淨法界就是身,以清淨法界為身,就是真如理,以真如為身,叫法身,這是第一個解釋。第二個這個清淨真如上面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的莊嚴,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一切各式各樣的定慧,福德莊嚴,這是無量大功德法所莊嚴故;就是清淨真如有無量功德莊嚴,這叫做法身。
5.2-法身路怎麼講呢?可以這樣說,就是得聖道以後,得無生法忍以後,他成就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而這個清淨無分別的智慧也就是法身,無分別的智慧以清淨真如為路,也就是清淨真如是它的所緣境。路就是道路,也就是道。道而得成立,就是你的無分別智緣念清淨真如。你這樣的修止觀,止於真如,觀也是真如。
5.3-這裡說法身路,就是這位修行人,前面就是這個法所生者,就是聞思修慧進一步得無生法忍,這個時候叫做法所化,就是繼續地修止觀,止是止在第一義諦那裡,觀也是觀第一義諦,所以第一義諦就是它的路。
5.4-你常常這樣用功,它就有進步,那麼就是法所化者。這個法還是兩個意思,一個是清淨真如,一個是無分別智,當然其中也有奢摩他的止。這個定慧緣這個真如都叫做法,定慧也是法,清淨真如也是法。由於你常常這樣止觀的關係,而得成立相似法故,你的定慧不斷地增長,那就叫做法所化者,就是無漏的止觀化現出來你的清淨無漏的功德,這個無漏的功德逐漸地增長。
5.5-這個時候你不斷地有無漏的戒定慧觀第一義諦,這件事已經現前,它的功德就逐漸增長。這個功德和那個真如是相似的,它不是真如,真如是無為法,你成就的無漏的戒定慧它是有為法,但是這個有為也統攝於無分別智裡邊,它和真如是相以的,而得成立相似法故,這個法是法所化現的。
6-法等分者:受用無漏法之財寶相似法故,法所化就是聖者還繼續地修止觀,使令他的功德繼續增長,這是說他向前進步的這件事。
6.1-法等分是什麼意思呢?受用無漏法之財寶,你的無分別的無漏的戒定慧,這些法;這些法和真如都在你的清淨心這裡,現在只是說無漏的戒定慧,它不可以離開你的心的,而這個心是本來有的。本來有的這個心就受用無漏的戒定慧和真如,是它的享受。
6.2-受用這個無漏法之財,這個無漏的戒定慧,也可以用我們凡夫的話來說就是財,就是你的財富。財寶相似法故。我們原來這一念分別心和貪瞋癡在一起就是有漏的,與無漏的戒定慧在一起就是無漏的,它們都是彼此相似的,相似法故。
6.3-這樣說,這兩句話的意思:法化所生,就是無漏的戒定慧繼續地向前進,增長無漏的功德,這是說你的進步的情形。這個法等分,是說你的享受,你這個清淨心享受這些無漏的功德、無漏的法財;而這些事情都是無漏的,所以都是相似的。
ye 'pi copalabhyaṃte. te 'pi na sarvākāra-paripūrṇāḥ. tathāgatasya tu sarve copalabhyaṃte sarvākāra-paripūrṇāś cātikrāṃtatarāś ca praṇītatarāś ca. tasmāt te tasyāveṇikā ity ucyaṃte kaivalyārthaś cāveṇikārtho veditavyaḥ.

5.12. 名菩薩地
如是圓滿顯示一切菩薩學道及學道果,名菩薩地。具說一切菩薩學道及學道果一切種教實依處故。
[]1)從菩薩地一開始到這裡,這是很長一大段;就是從三十五卷開始,一直到這裡。這一大段文圓滿地顯示出來一切菩薩的學道、一切菩薩的學道之果。學道就是因,由因而得果,因裡面就是戒定慧、聞思修,這都是因。及學道果,從得無生法忍以後,都可以說是果,但是也可以說是因。初地是因,二地就是果;二地是因,三地是果,乃至到第十地。總起來因和果,學道和學道果,總名為菩薩地,這個殊勝的境界。菩薩地具足地宣說一切菩薩的學道、一切菩薩的學道果,這一切的聖教都在這裡宣說。菩薩地這是菩薩的學道和學道果真實的依止處,根據這個來說明菩薩的因果。
ity ayaṃ paripūrṇo bodhisattvānāṃ śikṣā-mārgaḥ. śikṣā-mārga-phalaṃ ca prakāśitaṃ. sarva-bodhi-sattva-śikṣā-mārgasya śikṣā-mārga-phalasya ca sarvākārasya nirdeśāyādhiṣṭhāna-bhūtaṃ.

又此菩薩地,亦名菩薩藏摩怛理迦,亦名攝大乘,亦名開示壞不壞路,亦名無障智淨根本。
[]2) 又此菩薩地,菩薩地就是能夠建立,地也是建立的意思,建立菩薩學道,建立菩薩的學道果。
1-但是也名為菩薩藏的摩怛理迦,本母,菩薩一切功德都是從這裡生出來的,它是你的根本。所以文字佛法還是很重要的,沒有這個文字你不能入聖道的,所以叫做母。
2-亦名攝大乘,菩薩地也可以名之為叫做攝大乘,包括菩薩一切的因果的道理。
3-亦名開示壞不壞路,也叫做開示壞不壞路。壞就是破壞,破壞你生死的這條道路;惑業苦,由煩惱而造業,由造業而受苦,這是生死的道路,這個道路是可以破壞的。不壞路,就是從聞思修學習戒定慧,乃至到證悟第一義諦,這是不可破壞的道路,菩薩地包括這樣的意思,所以也可以名之為開示壞不壞路。
4-亦名無障智淨根本,無障礙智慧清淨的根本,由這樣的法句可以建立這樣的功德。
a)亦名開示壞不壞路者:如有一類大乘惡取空者,謂一切種皆無所有,於實有事起損減執,於佛所說法毗奈耶甚為失壞。義如〈真實義品〉中說。若善取空、應知不壞此菩薩地,廣顯彼差別義,是名開示壞不壞路。
a1)舉一個例子,說有一類大乘佛法裡邊的學者。惡取空,不承認有依他起,就是惡取空,取空取的不好。若是我們只是通達明了遍計執是畢竟空,承認依他起的如幻有,就是善取空。什麼叫做大乘惡取空呢?這個人的思想謂一切種皆無所有,一切的事都沒有,連依他起也沒有,圓成實也沒有。於實有事起損減執,依他起這是真實有這件事的,但是不合道理的現起損減的執著,沒有依他起,這樣執著。對於佛所宣說的,開示我們的法、律甚為失壞,就是有很大的破壞力量。這個義在〈真實義品〉裡邊已經說過。
a2)若能善取空呢,像〈真實義品〉所開示的善取空義,你應該知道它不壞此菩薩地,就不會破壞菩薩地的道理。詳細地顯示善取空、惡取空的差別義,是名開示壞不壞路。
sā khalv iyaṃ bodhisattva-bhūmiḥ bodhisattva-piṭaka-mātṛkety apy ucyate. mahāyāna-saṃgraha ity apy ucyate. praṇāśā-praṇāśa-patha-vivaraṇam ity apy ucyate. anāvaraṇa-jñāna-viśuddhi-mūlam ity apy ucyate.

5.13. 廣讚福聚
若諸所有天人世間,或天或人,若諸沙門婆羅門等,於此所說菩薩地中,起堅信解,樂聞受持,精勤修學,廣為他說。下至書持供養恭敬,深心愛重,所得福聚;以要言之,如薄伽梵於菩薩藏所攝一切微妙經典,樂聞等業,宣說顯了分別施設開示稱讚所獲福聚,等無有異。
[]1)若諸所有,很多的天世間的眾生,或者人世間的眾生,所有的這些眾生。或者是天,或者是人,若諸沙門婆羅門等,這些人。
1-於此所說菩薩地中,起堅信解,我們能夠建立堅固的信解,堅固的信心,而能夠了達它的義,就是信解。
2-樂聞受持,歡喜聽人講解,而自己也能夠受持;受持其文,受持其義。
3-精勤修學,然後能夠專精不要懈怠修學六波羅密,修學止觀。
4-廣為他說,起堅信解,樂聞受持,精勤修學是自己用功,還能夠有慈悲心廣為他說。
5-下至書持供養恭敬,最低限度你能夠書寫菩薩地,還能夠受持,還能供養,還能恭敬。深心愛重,你心裡面很誠懇地愛重這個菩薩地所說的法語。
6-所得福聚,能夠起堅信解,能夠樂聞受持,精勤修學,廣為他說,下至書持供養恭敬,深心愛重,你能這樣子用功,所得到的福德聚。
7-若簡要地讚歎,就像薄伽梵,就像佛陀所宣說的,那個功德是一樣的。於菩薩藏所攝一切微妙經典,菩薩藏就是大乘佛法,大乘所攝的一切的微妙經典,這是佛所說的大乘一切經典。樂聞等業,和前面說的一樣,樂聞受持等業。宣說開示,就是佛所說的一切經典,你能歡喜樂聞受持,而能夠宣說顯了,你宣說講解佛所宣說的經論,佛所宣說的修多羅,宣說得很顯了,令人容易明白。分別施設,你能在這裡開示人怎麼樣叫做信,施設出來怎麼叫做解,開示怎麼樣修習,稱讚怎麼樣叫做證得。這是對於佛所宣說的經典,你能這樣用功宣揚,你得到的福聚等無有異,和宣說修習菩薩地是一樣的。
yaḥ kaścit sa-deva-mānuṣāsurāl lokād deva-bhūto vā manuṣya-bhūto vā śramaṇo vā brāhmaṇo vā asyāṃ bodhisattva-bhūmau dṛḍhām adhimuktim utpādyemāṃ śroṣyaty udgrahīṣyati dhārayiṣyati bhāvanā-kāreṇa vā prayokṣyati pareṣām vā vistareṇa prakāśayiṣyaty antato lekhayitvā dhārayiṣyati pūjā-satkāraṃ ca prayokṣyate. tasya samāsato yāvāṃ puṇya-skandho Bhagavatā sarva-bodhisattva-piṭaka-saṃgṛhītasya sūtrāṃtasya śravaṇādi-karmaṇaḥ ākhyāta uttāno vivṛtaḥ prajñaptaḥ prakāśitaḥ. tāvān asya puṇya-skandhaḥ pratyāśaṃsitavyaḥ.

何以故?此菩薩地顯示一切菩薩藏中略標廣釋諸門攝故。於此地中能廣開示法毘奈耶,乃至眾多所化有情,於此正法受持讀誦,法隨法行,安住增長廣大勝進;於爾所時,像似正法不得興盛,正法不滅。若於爾時,像似正法當得興盛;即於爾時,能引實義所有正法,當速滅沒。
[]2)什麼理由呢?
1-此菩薩地顯示一切菩薩藏裡邊的略標廣釋,一開始是略標,然後再詳細地解釋。解釋有各式各樣的門,或者戒是一門,定是一門,慧是一門,聞思修是一門,因是一門,果是一門,這個很多的門。攝故,就是這麼多的門來顯示佛法的道理。
2-於此菩薩地裡面,你若努力地學習,還能詳細地開示、講解菩薩地裡邊的法和毘奈耶。乃至到眾多,不但是一個人,是眾多的。你所化的那些有情,於此菩薩地的正法,也能受持讀誦,也能法隨法行。然後能夠安住於第一義,戒定慧逐漸地增長,到廣大的境界,到更殊勝的地方。
3-於那麼多的時間,只要是學習這一部菩薩地,弘揚那麼多的時間。其他的不學習佛法,或者學得不夠的話,他所宣揚的佛法是像似正法,就和正法像似;不是正法,但是有一點相像。這樣的像似正法不得興盛,它就興盛不起來。佛所宣揚的正法它不會消滅,就會興盛起來。
4-若是在那麼多的時間,這個像似的正法,像似的佛法,若是很多的佛教徒不歡喜學習佛的正法,歡喜像似的佛法,這樣這個像似的佛法就興盛起來,當得興盛。像似正法興盛的時候,就在那個時候能引實義,能令你轉凡成聖、見第一義的這些正法當速滅沒,很快地就滅亡。就是佛的正法和像似的正法不能共存。像似正法興盛起來,正法就滅亡;正法若興盛起來,像似正法也就滅亡。
tat kasya hetoḥ. tathā hy asyāṃ bodhisattva-bhūmau sarvasya bodhisattva-piṭakasyoddeśa-niṛdeśa-mukhāni saṃgṛhītāny ākhyātāni. yāvac cāsyāṃ bodhisattva-bhūmau yo dharma-vinayo vistareṇa prakāśitaḥ. sa bahulam uddeśa-svādhyāya-dharmānudharma- pratipattibhiḥ sthāsyati pṛthu-vṛddhi-vipulatāṃ ca gamiṣyati. na tāvat sad-dharma-pratirūpakāḥ pracurā bhaviṣyaṃti sad-dharmāṃtardhānāya.

是故於此菩薩地中起堅信解,樂聞受持,乃至廣說所得福聚,無量無邊。
[]3)所以若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於菩薩地的正法起堅信解,樂聞受持,乃至廣說所得到的福德聚是無量無邊的,是非常的多的。
yataś ca punaḥ sad-dharma-pratirūpakāḥ pracurā bhaviṣyaṃti. tataś cāyaṃ sad-dharmo bhūtārthopasaṃhito yasya. tad antardhānaṃ bhaviṣyati. Bodhisattva-bhūmāv ādhāre niṣṭhe yoga-sthāne ṣaṣṭhaṃ pratiṣṭhā-patalaṃ samāptaṃ. tāla-pattreṣu Lañjanākṣarair likhita-saṃvatsara-rahite purātana-pustake dṛṣṭvā likhit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