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菩薩地-第三持隨法瑜伽處-5.行品-1

5.建立品
依如來住及依如來到究竟地,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謂諸如來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
[]建立怎麼講呢?因、果,因是能建立,果是所建立的,這一品就談到佛的果,所以叫做建立品。依如來住,就是前面十三住最後一住就是如來住。及依如來到究竟地,這是七地中最後就是究竟地。究竟地裡邊包括法雲地,加如來地,合起來名為究竟地。就是根據〈住品〉的如來住,〈地品〉的究竟地,從這兩個位次來看,一切佛總有一百四十種不共於其他的人的特殊的功德,這就是所建立的果。謂諸如來三十二大丈夫相,這是三十二不共法,大丈夫相表示特別的殊勝,其他的人不能與之相比。另外有八十隨好,有八十種莊嚴、妙好的一種果報。相是一種大的部位的莊嚴,八十種好是莊嚴這個相。一切種清淨也有四種。另外又有十種智慧力。又有四種無所畏懼,還有三念住,還有三不護,還有大悲,還有無忘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合起來就是一百四十不共法。
tatra tathāgata-vihāram ārabhya tāthāgatīṃ ca niṣṭhā-gamana-bhūmiṃ buddhānāṃ bhagavatāṃ catvāriṃśad-uttaram āveṇikaṃ buddha-dharma-śataṃ bhavati. dvātriṃśan mahā-puruṣa-lakṣaṇāni aśīty anuvyaṃjanāni catasraḥ sarvākārāḥ śuddhayaḥ daśa tathāgata-balāṇi catvāri vaiśāradyāni trīṇi smṛty-upasthānāni trīṇy arakṣyāṇi mahā-karuṇā asaṃmoṣa-dharmatā vāsanā-samudghātaḥ sarvākāra-vara-jñānaṃ.

5.1.諸相隨好
5.1.1.果攝
云何如來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一者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案地相,是大丈夫大丈夫相。二者於雙足下現千輻輪,轂輞眾相,無不圓滿。三者具大丈夫纖長指相。四者足跟趺長。五者手足細軟。六者手足網縵。七者立手摩膝。八者瑿泥耶[-+]。九者身不僂曲。十者勢峰藏密。十一者身相圓滿如諾瞿陀。十二者常光一尋。十三者身毛上分。十四者身諸毛孔一一毛生,如紺青色螺文右旋。十五者身皮金色。十六者身皮細滑塵垢不著。十七者於其身上兩手兩足兩肩及項七處皆滿。十八者其身上半如師子王。十九者肩善圓滿。二十者髆間充實。二十一者身分洪直。二十二者具四十齒皆悉齊平。二十三者其齒無隙。二十四者其齒鮮白。二十五者頷如師子。二十六者其舌廣薄,若從口出,普覆面輪及髮邊際。二十七者於諸味中得最上味。二十八者得大梵音,言辭哀雅能悅眾意,譬若羯羅頻迦之音,其聲雷震猶如天鼓。二十九者其目紺青。三十者睫如牛王。三十一者其頂上現烏瑟膩沙。三十二者眉間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是大丈夫大丈夫相。
[]1)云何如來三十二種大丈夫相?
1-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案地相,具大丈夫的足,有什麼特別呢?善安住,善者能也,就是能站得住。等案地相,就是足接觸地面的時候是平等。一般人足下面案在地上,有一部份是空的,沒有接觸地面。佛的足是平等地都案在地面,有這樣的相。是大丈夫大丈夫相,大丈夫的相是這樣。
2-於雙足下現千輻輪,佛的雙足下面有千輻輪相,千輻輪的痕跡。輪有千輻,輪也有轂,也有輞,眾多的相都是圓滿。
3-具大丈夫纖長指相,足那個指是很長。
4-足跟趺長,佛的足的跟也是長。趺就是足背。
5-手足細軟,佛的手和佛的足都是很微細,都很柔軟。
6-手足網縵,手指、足指之間還有網,手足網縵。網,就是形容指與指之間相連結像網似;縵,就是它還有光彩。
7-立手摩膝,佛立在那裡,手垂下來能摩到膝蓋。。
8-瑿泥耶[-+],瑿泥耶是什麼呢?一個鹿王的名字叫做金色鹿。[-+]就是膝蓋下面小腿的腿肚子。就是鹿王的小腿肚那個地方非常的美好;佛那個部位也是非常美。
9-身不僂曲,身體不彎腰駝背。
10-勢峰藏密,馬陰藏相,它能收藏。
11-身相圓滿如諾瞿陀,諾瞿陀是樹的名稱,這個樹的軀幹長得非常圓滿,現在佛的身相也是非常圓滿。
12-常光一尋,佛的身相有光明,尋,兩個手一伸開就叫做一尋。
13-身毛上分,佛的身體周身的汗毛,毛向上而不下垂,所以叫做上分。
14-身諸毛孔一一毛生,佛的身體週身的毛孔,每一個毛孔都有一個汗毛。汗毛如紺青色。紺是青色,但是裡面也有多少紅,所以叫做紺青色。汗毛像螺似的,是向右旋,佛的毛孔的毛也是右旋。
15-身皮金色,佛身表面上是黃金顏色。
16-身皮細滑塵垢不著,佛的身體的表皮非常微細而滑潤,塵垢不著。
17-於其身上兩手兩足兩肩及項七處皆滿,在佛的身上有兩手,和兩足、兩肩及項,都是飽滿。
18-其身上半如師子王,如師子王上半的身體,就是非常的雄壯。
19-肩善圓滿,佛的肩膀也是非常圓滿。
20-髆間充實,兩個肩髆中間非常地充實、健康。
21-身分洪直,就是佛的身體非常地廣大,洪直。
22-具四十齒皆悉齊平,佛有四十顆牙齒,牙齒和牙齒是平的,都是一齊的。
23-其齒無隙,齒與齒之間沒有空隙,就是很緊密。
24-其齒鮮白,佛牙齒很新鮮、白淨。
25-頷如師子,就是佛牙床很方正,像師子似的。
26-其舌廣薄,佛的舌頭廣大而薄,若是舌頭從口伸出來,能蓋覆到全臉,一直到髮的邊際。
27-於諸味中得最上味,佛要吃飯的時候,飯到口中能得到最上味,變最上的滋味。
28-得大梵音,是說佛有梵的清淨的音聲。言辭,在說話的時候,他那個音聲哀,哀者愛也,就是音聲你聽到以後,就感覺到佛有慈悲,慈愛眾生。雅者正也,那個音聲正而有德。能悅眾意,能喜悅眾多人的心意,你聽見心裡歡喜。譬若羯羅頻迦之音,就像妙聲鳥的音聲似的。佛的聲音像雷震那麼樣的有威勢,猶如像天鼓的聲音似的。這是用兩件事來譬喻,一個是妙聲鳥的音聲,一個是天鼓的音聲。
29-其目紺青,佛的眼目也是紺青的,就是青裡邊還有點紅。
30-睫如牛王,佛的眼睛睫毛像牛王的睫毛似的,那樣的莊嚴。
31-其頂上現烏瑟膩沙,烏瑟膩沙翻肉髻。髻,就是有的人是用頭髮挽起來像個髻似。但是佛是有兩種情形,一個是骨頭凸起來,骨也應該有肉,所以也可以說是骨,也可以說是肉髻,在頂上有這樣的相好。
32-眉間毫相,這個兩眉之間有毫毛,毫相的顏色是白色的,而還有光明,也白毫也是右旋,這都是大丈夫相。
dvātriṃśan mahā-puruṣa-lakṣaṇāni katamāni. su-pratiṣṭhita-pādo mahā-puruṣaḥ samam ākramati mahīm. idaṃ mahā-puruṣasya maha-puruṣa-lakṣaṇaṃ. adhastāt pāda-talayoś cakre jāte sahasrāre sanābhike sanemike sarvākāra-paripūrṇe. dīrghāṃgulir mahāpuruṣaḥ. āyata-pāda- pārṣṇiḥ. mṛdu-taruṇa-pūṇi-pādaḥ. jāla-pāṇi-pādaḥ. utsaṃga-caraṇaḥ. eṇeya-jaṃghaḥ. anavanata-kāyaḥ. kośa-gata-vasti-guhyaḥ. nyagrodha-parimaṇḍalaḥ. vyāma-prabhaḥ. ūrdhvaṃga-romā. ekaika-romā. ekaikam asya roma kāye jātaṃ nīlaṃ kuṇḍalaka-jātaṃ pradakṣiṇāvartaṃ. kāṃcana-saṃnibha-tvak. ślakṣṇatvāt tvaco rajo malo 'sya kāye nāvatiṣṭhate. saptotsada-kāyaḥ. saptāsyotsadāḥ kāye jātāḥ. dvau hastayor dvau pādayoḥ dvāv aṃsayor eko grīvāyāṃ. siṃha-pūrvārdha-kāyaḥ. su-saṃvṛtta-skandhaḥ. citāntarāṃsaḥ. bṛhad-ṛju-gātraḥ. catvāriṃśat-sama-dantaḥ. avirala-dantaḥ. su-śukla-dantaḥ. siṃha-hanuḥ. prabhūta-tanu-jihvaḥ. prabhūtatvāj jihvāyāḥ mukhāj jihvāṃ nirṇāmya sarvaṃ mukha-maṇḍalam avacchādayati keśa-paryaṃtaṃ. rasa-rasāgra-prāptaḥ. brahma-svaraḥ kalaviṃka-manojña-bhāṇī dundubhi-svara-nirghoṣaḥ. abhinīla-netraḥ. go-pakṣmā. uṣṇīṣa-śīrṣāḥ. ūrṇā cāsya bhruvor madhye jātā śvetā śaṃkha-saṃnibhā pradakṣiṇ'āvartā. idaṃ mahāpuruṣasya mahāpuruṣa-lakṣaṇam.

云何如來八十隨好?謂兩手足具二十指及以節爪並皆殊妙,是即名為二十隨好。兩手兩足表裏八處,手四足四,並皆殊妙,是即名為八種隨好。兩踝膝股六處殊妙,是即名為六種隨好。兩臂肘腕六處殊妙,是即名為六種隨好。腰縫殊妙,各一隨好。兩核殊妙,為二隨好。陰藏殊妙,為一隨好。兩臀殊妙,為二隨好。臗臚臍三並皆殊妙,各一隨好。兩脅腋乳並皆殊妙,為六隨好。腹胸項脊,各一隨好。如是所說,除頸已上,於下身分,六十隨好。
[]2)云何如來八十隨好?隨就是普遍的意思,就是佛的身體普遍都是莊嚴,所以叫做隨好。
1-謂兩手足具二十指,佛的兩個手、兩個足,就是二十指;手有十指,足有十指,加起來就二十指。足指的節、手指的節,加上節的邊際,還有爪,這些部位都是非常美好,是即名為二十隨好。
2-兩手兩足表裏八處,兩手、兩足有表有裏,有向外面、有裏面,加起來就是八處。有表有裏,手四足四,加起來就是八處。並皆殊妙,是即名為八種隨好。
3-兩踝膝股六處殊妙,踝就是小腿和腳連結的骨頭。膝,兩個膝蓋。股指大腿骨說的。這樣,兩踝,兩膝,兩股,這是六處殊妙,是即名為六種隨好。
4-兩臂肘腕六處殊妙,兩臂,兩個肘,兩個腕,六處殊妙,是即名為六種隨好。
5-腰縫殊妙,腰就是腰部,腰縫就是兩個部份中間應該是有個縫,也是特別殊妙的,各一隨好。
6-兩核殊妙,就是坐在那裡,壓在下面的那一部份,叫做兩核,也是殊妙,為二隨好。
7-陰藏殊妙,為一隨好。
8-兩臀殊妙,兩臀是哪個部份呢?就是兩核是坐在那裡壓在下面是兩核,臀就是在後邊的,後邊就是和腰相連結那一部份,叫臀,也是殊妙,為二隨好。
9-臗臚臍,臗就是臗骨,臚是指腹部,腹部向前這一部份,臍就是肚臍,並皆殊妙,各一隨好。
10-兩脅腋乳並皆殊妙,這三個部位並皆殊妙,為六隨好。
11-腹胸項脊,臚是腹的向前,其它一部份就算是腹,在胸前一部份,在頸子一部份,脊骨一部份,各一隨好。如是所說,在頸部以上不算在內,於下身分,總計起來有六十隨好。
a)於下分身六十隨好者:前說腰縫殊妙為二隨好,腹胸項脊為四隨好,並餘所說,故成六十。
aśītir anuvyaṃjanāni katamāni. hasta-pādayor viṃśatir aṃgulyaḥ sa-parvāṇaḥ sa-nakhāḥ viṃśatir anuvyaṃjanāni. hasta-pādayor evāṣṭau talāni. dvayor hastayoḥ catvāri dvayoḥ pādayoś catvāry aṣṭāv anuvyaṃjanāni. ṣaḍvidho gulpha-jānūru-saṃghātaḥ ṣaḍ anuvyaṃjanāni. ṣaḍvidho bāhu-saṃghātaḥ ṣaḍ anuvyaṃjanāni. jaghanaṃ. sīvanī. dve vṛṣaṇe anuvyaṃjana-dvayaṃ. upasthaṃ. dve sphijau anuvyaṃjana-dvayaṃ. trikā. udaraṃ. nābhiḥ dve pārśve dve kakṣe dvau stanau abhisamasya ṣaḍ anvyaṃjanāni bhavaṃti. uraḥ hṛdayaṃ grīvā pṛṣṭhaṃ. ity etāny adhaḥ-kāya-gatāni grīvāyā ūrdhvaṃ sthāpayitvā ṣaṣṭir anuvyaṃ janāni bhavaṃti.

上下齒鬘並皆殊妙,為二隨好。[*]齶殊妙,為一隨好。兩脣眷屬並皆殊妙,為二隨好。頤善圓滿為一隨好。兩頰圓滿善安其所,為二隨好。兩目眷屬並皆殊妙為二隨好。兩眉殊妙,為二隨好。其鼻二孔並皆殊妙,為二隨好。其額殊妙,為一隨好。角鬢、兩耳並皆殊妙,為四隨好。頭髮殊妙,為一隨好。如是所說,從頸已上,二十隨好。前有六十、後有二十、總合說為八十隨好。
[]12-上下齒鬘並皆殊妙,齒有上下,齒好像是個鬘似,並皆殊妙,為二隨好。
13-[*]齶,就是牙根,牙所住處,也是殊妙,為一隨好。
14-兩脣眷屬,這個上脣和下脣能相配合,所以叫做眷屬,並皆殊妙,為二隨好。
15-頤善,頤就是表面上有兩頤,也是非常圓滿,為一隨好。
16-兩頰圓滿,,善安其所,為二隨好。
17-兩目眷屬,左右兩個目也是互相配合,所以叫做眷屬,並皆殊妙為二隨好。
18-兩眉殊妙,為二隨好。
19-其鼻二孔並皆殊妙,為二隨好。
20-其額殊妙,佛的額頭也非常的美好,所以也是一個隨好。
21-角鬢就是額角這個地方,還有兩耳,並皆殊妙,為四隨好。
22-頭髮,佛的頭髮殊妙,為一隨好。如是所說,從頸已上,二十隨好。前有六十,後有二十,總合說為八十隨好。
dve daṃta-māle dve auuvyaṃjane. tālukaṃ. dvau sa-parivārau oṣṭhau anuvyaṃjana-dvayaṃ. su-paripūrṇaṃ kapolaṃ. dve gaṇḍe paripūrṇe su-sthite anuvyaṃjana-dvayaṃ. dvāv akṣi-parivārau anuvyaṃjana-dva yaṃ. dve bhruvāv anuvyaṃjana-dvayaṃ. dve nāsikā-bile anuvyaṃjana-dvayaṃ. lalāṭaṃ. dvau śaṃkhau dvau karṇāv anuvyaṃjana-catuṣṭayaṃ. sa-keśaṃ śiro 'nuvyaṃjanam. ity etāni grīvāyāḥ ūrdhvaṃ kāye viṃśatir anuvyaṃjanāni bhavaṃti. pūrvakāṇi ca ṣaṣṭiḥ paścimakāni ca viṃśatir ekadhyam abhisaṃkṣipyāśītir anuvyaṃjanāni bhavaṃti.

如是諸相及諸隨好,若諸菩薩始入淨勝意樂地時,已得異熟。從此已上,諸相隨好,展轉獲得殊勝清淨。當知乃至坐菩提座,方乃證得其餘所有四一切種妙清淨等不共佛法,善淨圓滿。若下劣者先菩薩時亦已成就。
[]3)如是三十二相及諸隨好,有八十種。
1-若是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密的菩薩,始入淨勝意樂地時,就是開始得無生法忍的這個時候,他成就般若波羅密,也有大悲心,所以他的心,他的願、行都是特別殊勝,特別清淨的。到這個時候,他已經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果報。因為在勝解行地的時候,他發無上菩提心,長時期地修六波羅密,現在得無生法忍這個時候,也就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果報。這是初獲異熟,初開始得到果報。
2-從此已上,就是從初極喜地以上,二地、三地、四地以上,諸多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展轉獲得殊勝清淨,因為他繼續不斷地修六波羅密,修諸功德,栽培善根,所以他展轉地獲得殊勝清淨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逐漸地進步。
a)已得異熟等者:相及隨好、菩薩始入地時創初獲得,名得異熟。由是菩薩異熟相故,如下自說如是相好,菩薩若在種性地中,唯有種子依身而住。菩薩若在勝解行地,始從修彼能得方便。菩薩若在清淨增上意樂地中,乃名為得。菩薩若在諸餘上地,如是相好,轉勝清淨。此應準知。
a1)相及隨好、菩薩始入地時創初獲得,就是那時候才開始,創就是開始,開始的時候就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由是菩薩有異熟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下面的文會講的。
a2)如是相好,菩薩若在種性地中,那個時候就是有這樣的種子,有相好的種子。依身而住,以身為依止,在那裡存在,就是在阿賴耶識名之為身。
a3)菩薩若在勝解行地,這位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修六波羅密,這個時候就是在勝解行地。在這個位次的時候,才能夠創造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能得的方便之因。a4)菩薩若在清淨增上意樂地中,入聖位的時候,才得到果報。
a5)菩薩繼續地修學聖道,修學六波羅密,由初地到二地、三地、四地,若在諸餘上地,如是相好,轉勝清淨。此應準知,就是從初開始,就是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乃至到第十地,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是有展轉殊勝的不同。
3-當知道乃至坐菩提座,就是超過第十法雲地,到如來地的時候,就是坐無上菩提座,就是得無上菩提。這個時候方乃證得其餘所有四一切種妙清淨等,前面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四一切種妙清淨等不共佛法。善淨圓滿,這四種功德才能夠清淨地圓滿成就。

a)四一切種妙清淨等不共佛法等者:謂一切種所依清淨,一切種所緣清淨,一切種心清淨,一切種智清淨,是名四一切種清淨。等言、等取十力等不共佛法,此中義顯相好及餘一切不共佛法,於佛果位,說名善淨圓滿。如下自說若在如來到究竟地,當知相好善淨無上故。先菩薩時亦已成就,然是下劣,故不建立。
a1)謂一切種所依清淨,四一切種清淨,第一種是什麼呢?一切種所依清淨,就是一切種功德的依止處清淨,就是佛的身清淨。一般的說法就是身清淨,但是再明白一點說,就是心清淨;心為一切法的依止處。應該說眼耳鼻舌身意,或者色受想行識,這叫所依清淨。
a2)一切種所緣清淨,就是一個所依,一個所緣。所依是一切功德的依止處,心清淨。現在一切種所緣清淨,就是心面對一切法的時候,一切法是它的所緣,也是清淨,所緣的一切也都是清淨,就是他沒有有所得的執著,清淨的大智慧緣一切法的時候也是清淨的。
a3)一切種心清淨,一切種是心清淨。
a4)一切種智清淨,心是王,智慧是心所法,心和心所法在一起活動。在凡夫地的時候,心是無記的,就是無記的心和智慧在一起活動,或者是和煩惱在一起活動,凡夫有這樣的差別。等到相信佛法以後,逐漸地修學聖道,乃至到佛的時候,完全都是無漏的;心也是無漏的,智慧也是無漏的。這時候心清淨,一切種智慧也是清淨的,是名四一切種清淨。
a5)等言,就是等取十力、四無所畏這些,也都是佛所具足的特別殊勝的功德,不共於其他的眾生的。
a6)這一段文的大意也是顯示佛的相好,及佛其餘的一切不共佛法,在佛果位的時候,叫做善淨圓滿,都是到這個時候才是圓滿的。下面文會說這件事。
a7)若在如來到究竟地的時候,當知相好善淨無上故,都是特別殊勝的,所以叫做無上。沒成佛的時候,在成佛之先,作菩薩的時候,也是成就這些功德。然是下劣,故不建立,不說有這樣的功德。
4-成佛的時候才是善淨圓滿,沒有成佛的時候,這些功德雖然是有,是下劣的。先在菩薩的時期也是成就這樣的功德的。
ity etāni lakṣaṇānuvayaṃjanāni bhadrāṇi śuddhāśaya-bhūmi-praviṣṭo bodhisattvo vipākataḥ pratilabhate tatas tūrdhvam eṣām viśuddhir uttarottarā yāvad bodhi- maṇḍa-niṣadanād veditavyā. pariviśiṣṭān āveṇikān sarvākāra-pariśuddhyādīn su-viśuddhān paripūrṇāṃ pratilabhate. hīnais tu taiḥ pūrvam api bodhisattva-bhūtaḥ samanvāgato bhavati

始從清淨勝意樂地,一切所有菩提資糧無有差別,能感一切相及隨好。又此一切菩提資糧,略有二種:謂去菩提,若遠若近。此中遠者,謂未獲得諸相隨好異熟果時。所言近者,謂初獲得諸相隨好異熟果時,或從此上、展轉獲得殊勝清淨。
[]4)他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功德呢?就是有因緣。
1-始從清淨勝意樂地的時候,一切所有菩提資糧無有差別,能感一切相及隨好」,在清淨勝意樂地,就是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那個時候由無所得的智慧和大悲心,所作的六波羅密的這些菩提資糧。無有差別,是沒有差別的。所有的這些功德都是一樣的,能感一切相,能感一切隨好的。
2-又此一切菩提資糧,略有二種不同,謂去菩提,有遠近的不同。
3-菩提資糧怎麼叫做遠呢?就是這個時候,這位菩薩還沒成就諸相隨好的果報,就是你以前修一切的菩提資糧的時候,還停留在因的階段,這就叫做遠。
3-近是怎麼講呢?就是他初開始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果報。或者說從得無生法忍以後,逐漸地向上進步,展轉地得到殊勝清淨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前面是說無差別,這裡面說有差別;有差別是前後為論,若同時說,是無差別。
śuddhādhyāśaya-bhūmim upādāya sarvaś cāviśeṣeṇa bodhi-saṃbhāraḥ sarveṣāṃ lakṣaṇānuvyaṃjanānāṃ nirvartako bhavati. sa punar bodhi-saṃbhāro dvividhaḥ. bodher dūraś cāsannaś ca. tatra dūraḥ. yo 'pratilabdheṣu vipākato lakṣaṇānuvyaṃjaneṣu. āsannaḥ yaḥ pratilabdheṣu tat-prathamato vipākato lakṣaṇānuvyaṃjaneṣu. tato vā uttarottara-viśuddhi-viśeṣa-gateṣu.

5.1.2.因攝
5.1.2.1.出由業因
又薄伽梵由所化力,為眾宣說造種種業,感得如是相好隨果。何以故?所化有情於其種種惡業現行,深生喜樂。如是種種現行惡業,是所對治;感相隨好種種善業,是能對治。彼聞如是種種殊勝大果勝利,便於如是大果勝利深生愛樂。由是因緣,當離諸惡,當修諸善,是故為說。
[]1)又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世尊,由於佛有教化眾生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心,佛的大智慧由教化眾生的時候顯示出來。顯示什麼呢?為所化的眾生宣說,這個果報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就是你身口意創造各式各樣的業力,由如是業力感得如是相好隨果,當然是六波羅密等等功德,才招感這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果報。什麼原因是這樣呢?
1.1)所教化的眾生,聽佛說法之後,有了智慧,對於他以前沒有聽聞佛法的時候有糊塗,就是無明緣行,造很多的惡業。由這個惡業就現行,於其種種惡業的活動,對於這件事深生喜樂,生歡喜心。
1-惡業現行有什麼歡喜呢?聽佛說法,由因而得果,由惡因得惡果,心裡面歡喜。歡喜什麼?原來這個果報是自己的業力招感的,不是自然有的,也不是天老爺給我的,是我自己的業力招感的。我若不造如是業,就沒有這個果報,所以心裡歡喜。就是知道是緣起的,不如意的事情可以改變為如意。若是說不是緣起,自然是這樣子,你沒有辦法改變,心裡就不歡喜,所以從這裡歡喜。
2-我以前糊塗,有各式各樣現行的惡業。現行指惡業說,就是你內心裡面有貪瞋癡的煩惱,然後由貪瞋癡煩惱創造,罪業就現行。這些事情不是決定的,是可以消除的,是所對治。若學習佛法,也能夠學習、創造,它有力量消除現行的惡業。
3-感相隨好,就會招感,就會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感相隨好是誰?就是種種善業,各式各樣的善業,它有這個作用能招感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它有力量能對治以前的種種現行的惡業,能消除一切業障。
4-佛這樣說法,那些聽法的人,聽聞佛說的這些法門,種種的殊勝大果勝利。修學六波羅密,種種的功德,能得到相好的果利。便於如是大果勝利深生愛樂,就是這樣的大果勝利深深地生歡喜心。
5-由於聽聞佛說因果的道理,應該遠離一切惡事,不要作惡,應該努力地修學善法,所以佛就為這一切眾生宣說這個道理。
vicitra-karmābhisaṃskāra-phalāni tv etāni lakṣaṇānuvyaṃjanāni Bhagavatārthi-vineya-vaśena deśitāni. tat kasya hetoḥ. sattvā vicitre pāpa-karma-samudācāre 'bhiratāḥ. apy eva te tasya pāpa-karmaṇo vipakṣa-bhūtasya vicitrasya yat prātipakṣikaṃ vicitraṃ kuśalaṃ lakṣaṇānuvyaṃjana-nirvartakaṃ karma. tasyemaṃ vicitraṃ phalānuśaṃsaṃ śrutvā tasya mahataḥ phalānuśaṃsasya spṛhaya---narūpāḥ tasmāc ca pāpād virameyuḥ. tac ca kuśalaṃ samādāya varteran iti.

廣如諸相素呾纜說。謂諸菩薩於戒禁忍及惠捨中,善安住故,感得足下善安住相。
[]1.2)若是詳細的諸相,諸經裡面說到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功德,因緣。
1-謂諸菩薩於戒,就是所受的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戒禁,就是錯誤的事情不可以做。忍就是要容忍,不要忿怒。及惠捨中,就是施波羅密。你能夠安住在戒波羅密、忍波羅密、施波羅密中。你就會成就足下善安住的這個大人相。
yathoktaṃ ca Lakṣaṇasūtre. śīla-vrata-kṣāṃti-tyāgeṣu su-pratiṣṭhitatvāt su-pratiṣṭhita-pādatvaṃpratilabhate.

於其父母種種供養、於諸有情諸苦惱事種種救護、由往來等動轉業故,感得足下千輻輪相。
[]2-千輻輪相怎麼得到的呢?就是你對於父母,要種種的供養父母,要有孝順父母的心情,要供養父母。不但是供養父母,於其他的一切有情,他們有苦惱的事情,你要發慈悲心來救護他們,叫他們離苦得樂。供養父母,做這件事的時候有往有來;救護眾生的時候,也是有往有來的這些動轉業。感得足下千輻輪相,將來就成就這個相。
māta-pitror upasthānena vicitreṇa vicitrayā ca sattvopadravārakṣayā āgamana-gamanādi-parispandam upādāya cakrāṃka-pādatāṃ pratilabhate.

於他有情遠離損害及不與取,於諸尊長先語省問、恭敬禮拜、合掌起迎、修和敬業,於他有情深心所喜所愛財位,不令乏短,及能摧伏自憍慢故,感大丈夫纖長指相。
[]3-於他有情,你要有慈悲心,要遠離損害,不要損害他,遠離不與取。不與取就是偷盜,不與而取就是盜。對於所尊重的師長,先要和師長說話。省問就是問安這些事情。恭敬禮拜,合掌起迎,修和敬業,修和順恭敬的功德業。於他有情深心所喜所愛財位,他所愛的財位,他深深地喜愛這個財,你要生慈悲心,不要叫他們缺少財。同時也自己調伏自己的憍慢心,對於他有情,不但對於師長、父母有恭敬,對於其他有情也要有恭敬心,你不要瞧不起他。若有如是功德,就會成就大丈夫纖長指的德相。
para-vihiṃsām adattādānaṃ ca prahāya gurūṇāṃ cābhivādana-vandana-pratyutthānāṃjali-sāmīcī-karma-kṛtvā pareṣāṃ manas-tuṣṭi-priya-bhogāhrasvī karaṇān nihata-mānatvāc ca dīrghāṃgulitvaṃ mahāpuruṣa-lakṣaṇaṃ pratilabhate.

即上所說感三相業,總能感得足跟趺長。是前三相所依止故。
[]4-就是前面這段文,第一個是足下善安住相,第二足下千輻輪相,第三纖長指相,這是前面。即前所說的感三相的那個善法業。那三種業總起來,就能夠成就佛的足跟趺長的德相,也就是足跟趺長是前三相的依止處。
yaiś ca tribhiḥ karmabhir etāni trīṇi mahapuruṣa-lakṣaṇāni nirdiṣṭāni. tair eva sarvaiḥ samastaiḥ āyata-pāda-pārṣṇitvaṃ pratilabhate. tatra trayāṇām api lakṣaṇānāṃ saṃniśrayatvāt.

由四攝事,攝諸尊長,是故感得手足網縵。
[]5-由四攝事,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諸尊長,恭敬供養諸尊長,是故感得手足網縵這個德相。
caturbhis saṃgraha-vastubhir gurūn saṃgṛhya jāla-pāṇi-pādatāṃ pratilabhate.

奉施尊長塗身、按摩、沐浴、衣服,是故感得手足細軟。
[]6-奉施尊長塗身的用品,和按摩的事情,還有沐浴的事情,還要奉施師長的衣服等這些事情,是故感得手足細軟。
gurūṇām eva cābhyaṃgodvartana-snātrācchādanāni dattvā mṛdu-taruṇa-pāṇi-pādatāṃ pratilabhate.

修諸善法不生喜足,令諸善法展轉增長,是故感得立手摩膝。
[]7-修諸善法,不要生喜足心,作一些功德不要生知足想,要繼續地作諸善法,使令善法展轉地增長,展轉地增多,是故感得立手摩膝這個德相。
kuśala-dharmāsaṃtuṣṭyā uttarottarāṃ kuśalāṃ dharnāṃ vardhayitvā utsaṃga-caraṇatāṃ pratilabhate.

自於正法如實攝受,令得究竟,廣為他說,及正為他善作給使,是故感得瑿泥耶[-+]
[]8-你自己對於佛法,正法就是佛法,如實攝受,真實地去學習。令得究竟,使令我對於佛法學習到圓滿的程度,然後廣博地為他人宣說,這是說是你學習佛法,為人師的這件事。及正為他善作給使,為別人服務做事情,是故感得瑿泥耶[-+]這個功德。
yathāvad dharmān udgṛhya paryavāpya pareṣāṃ deśayitvā dautyaṃ ca samyak pareṣāṃ kṛtvā eṇeya-jaṃghatāṃ pratilabhate.

於其正法漸次等顯續索轉故,於身語意種種惡業皆能止息;於疾病者卑屈瞻侍、給施良藥;病力羸頓、能正策舉;飲食知量,於諸欲中曾不低下;是故感得身不僂曲。
[]9-對於佛法能漸次地,按照次第,一樣一樣地學習。
9.1-等顯,等也有階級的意思,一等一等地。顯,為人說法叫做顯。續,是要相續不斷地。索轉,索者求也。就是你繼續為人說,為人宣揚佛法,是顯示;你自己還要求法。轉也是相續不斷。相續不斷地學習佛法,相續不斷地為人開示佛法。漸次等顯續索轉故,這是理解佛法。
9.2-於身語意種種惡業皆能止息,這是行。一個解,一個行,就是在身種種惡、語種種惡、意的種種惡業都能夠停止。這句話應該是修止觀的意思;不修止觀的時候,你能做得主嗎?我不做惡事,能做得主嗎?所以皆能止息這是行,就是修止觀的意思。
a)於其正法漸次等顯續索轉故者:此中等顯,謂遍開示。〈攝異門分〉說:遍開示者:謂無間演說,不作師拳,無所隱覆。又自覺了法已等相續起,名續索轉。
a1)此中等顯,謂遍開示,這時候等當普遍講,普遍地為人開示佛法,叫做等顯。攝異門分說:遍開示者:謂無間演說,不作師拳,無間斷地為人演說佛法,不間斷指前後說。或者是也沒有怨親的差別,平等地為眾生說法,也叫做無間演說。不作師拳,無所隱覆。又是自覺了,覺了佛法以後,又能平等地、相續地把它發動起來,為人宣說,叫做續索轉。
9.3-對於有病的人,卑屈,要卑下一點,對病者表示恭敬、尊重,自己也謙虛一點,來瞻侍,來照顧他,為他服務。給施良藥,給他好的藥,治療他的病。
9.4-病力羸頓,病者因為病的力量,使令他羸弱,就不精神。能正策舉,你還能夠如法地為他說法,使令他精神振作起來,能勸導他這件事。
9.5-飲食的時候要知道量,還有其他的事情,凡是心裡面有貪心,一活動起來,諸多的欲中,你不要向它低頭,不要向煩惱低頭。你能夠調伏煩惱,就叫做曾不低下。你若有這樣的功德的時候,就會成就這個身體它就不會彎腰駝背。
a)於諸欲中曾不低下者:謂於諸欲不生貪故,不為諸欲所制伏故。
a1)謂於諸欲不生貪心,不被欲心戰勝。
anupūrveṇa dharma-samādeśena netrī-vartamānatvāt pāpakaṃ kāya-vāṅ-manaḥ-karma saṃyamayya. tatrānavanataḥ glāneṣu glānopasthānaṃ kṛtvā bhaiṣajyaṃ ca dattvā vyādhy-avanatocchrepanān mātrāśī ca kāmeṣv anavanataḥ anavanata-kāyatāṃ pratilabhate.

於被他擯無依有情,以法以正慈悲攝受,修習慚愧,施他衣服,是故感得勢峰藏密。
[]10-對於別的人,那一個人被人家驅逐,沒有依止處這樣的人。你要以法,很如法地,合乎佛法;你要用正,就是你的動機要有慈悲心。佛法也講得有道理,而你本身動機也要良善,這樣的有慈悲心來攝受那個無依怙的人。修習慚愧,要修習,一有一點錯誤要生慚愧心。施他衣服,是故感得勢峰藏密,馬陰藏相是這麼樣獲得。
parair nirvāsitāṃ sattvān dharmeṇa samena saṃhṛtya hrīmān apatrāpī vastra-praadś ca koṣa-gata-vasti-guhyatāṃ pratilabhate.

於身語意,能自防禁;於自攝受及諸飲食,皆善知量;施病醫藥;於不平等事業攝受及不平等所受用中,皆不隨轉;於界互違能令隨順;是故感得身相圓滿如諾瞿陀。
[]11-對於自己身語意這三業,能夠自己要保護它,保護清淨,不要做惡事。
11.1-於自攝受,要做善事。若利益人的事情、修學聖道的事情,你要努力地去成就。及諸飲食這些事情,你要知道量,不要太過頭。布施病人的醫藥,他有病了,請醫生給他治療,給他買藥,做這個功德。
11.2-於不平等事業攝受,不平等就是不合道理。不合道理的事情得攝受,就是成就不合道理的事情。及不平等所受用中,就是不合道理的受用。所受用是這件事出現,不是你主動成就,但是這件事出現。不平等事業攝受,是你自己主動地做這個有罪過的事情。這兩個都是不合道理。皆不隨轉,你能夠控制住自己,不要隨順這個不合道理的事情活動,自己不要主動做錯誤的事情。這個不平等的因緣出現,你不要隨它活動。
11.3-於界互違能令隨順,界指地水火風,就是四大,四大互相違反。互相違反的時候,就容易有病。能令隨順,你叫它互相隨順,而不互相傷害。誰有這個力量呢?這個人可能不是平常人,他能轉變四大,令它能互相隨順。
11.4-前面這一段文說你要做這樣的功德,會得到什麼樣的功德呢?你就能感得身相圓滿,像諾瞿陀樹那麼圓滿。
kāya-vāṅ-manobhiḥ saṃvṛtātmā pratigraha-bhojane ca mātra-jñaḥ glāneṣu bhaiṣajya-pradaḥ viṣame karmaṇi pratigraha-paribhoga-vaiṣamye cāpravṛttatvād dhātu-vaiṣamyānulomanāc ca nyagrodha-parimaṇḍalatvam pratilabhate.

由業感得立手摩膝,即能感得身毛上分。
[]12-立手摩膝,就是修諸善法不生喜足。由那樣的功德感得立手摩膝的相。那樣的功德也同時能夠成就身毛上分的相好。
yenaiva ca karmaṇā utsaṃga-caraṇatāṃ pratilabhate.

自善觀察,親近明智,能思微義,尊所居處能淨修治,敷舉沐浴。唯一住故;依一友故;入微義故;草葉等穢能蠲除故;又能除去客塵垢故;感身毛孔一一毛生,如紺青色螺文右旋。
[]13-你要自己用你的智慧觀察一下,不能夠不加觀察就採取行動的。你要觀察、思惟什麼事情?親近明智,這個人是不是善知識,你要觀察一下。觀察以後,你要親近這個明智的善知識。
13.1-善知識是你的外緣,能思微義是你內心的努力,你要能夠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就是如理作意的事情。
13.2-你所尊敬的人所居住的地方,你要為他服務,給他修治得好好的,他的住處你要清淨地修理它。那個地方修治的時候怎麼樣安排?你給它沐浴,叫它清淨。
13.3-唯一住故,就是這一個地方是他的住處。若深一點講,第一義諦是住處。
13.4-依一友故,唯有這一位善知識,這個明智的人是你的好朋友。
13.5-入微義故,靠善知識的教導,你本身要努力,悟入微妙的第一義諦。
13.6-草葉等穢能蠲除故,這是解釋尊所居處能淨修治。草葉等穢能夠蠲除,能夠把它清除。
13.7-又能除去客塵垢故,若是這句話對草葉來說,草葉是一個很粗顯的塵垢,客塵垢是徵細的,或者粗細的分別。或者說你心裡面的塵垢叫客塵垢。若做這個功德,你就能招感身毛孔一一毛生,一毛孔生一個毛,如紺青色螺文右旋。
a)唯一住故等者:〈聞所成地〉中說:善法可愛生展轉住,謂於善法不放逸者,於現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於後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即依此義,名唯一住。一種佛教所應知處所建立故,此釋前說自善觀察。依止善友,不依惡友,名依一友,此釋前說親近明智。審諦思惟,如其所聞,如所究達諸法道理,名入微義,此釋前說能思微義。草座葉座及餘敷具,由能修治,名能蠲除草葉等穢及客塵垢。謂由數數翻舉蠲除彼穢,及由沐浴去彼塵垢故,此釋前說尊所居處能淨修治,敷舉沐浴。
a1)聞所成地中說,善法能令你得可愛的果報,所以你要展轉地、不斷地使令善法現前。住就是心的依止處,叫做住。我們做善事的時候,心就以善為住,善為心的住處。若做惡的時候,惡就是心的住處。現在是善法可愛生展轉住,就是展轉地以善為住。初開始學習一般的善法而不放逸自己,若是你肯不斷地努力,在現生之中能得涅槃,能得聖道。現法得涅槃的時候,得無生法忍,將來一定到好的地方,決定不會到三惡道,所以於後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那個時候你內心裡面有般若的智慧、有大悲心,你能做出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即依此義,名唯一住。
a2)一種佛教所應知處所建立故,這個住處是佛法裡面所應該知道的,就是涅槃是你的住處;而涅槃這個道理,你修行不修行都是現成的,但是你還非要努力,你才能達到那裡,是所建立故。這一段文是解釋前面自善觀察這句話。
a3)依止善友,不依惡友,叫做依一友,此釋前說親近明智這句話。
a4)審諦思惟,就是認真思惟這個道理。思惟什麼呢?如其所聞,就隨順你所聽聞的聖教,根據聖教思惟。你所聞的道理,也就是你圓滿地通達的諸法的道理。圓滿通達應該是到修慧的時候,如其所聞是聞慧,審諦思惟是思慧。聞思修三慧具足,叫做入微義,此釋前說能思微義這句話。
a5)草座葉座及餘敷具,由能修治,名能蠲除草葉等穢及客塵垢。
a6)謂由數數翻舉蠲除彼穢,這上面說尊所居處能淨修治,或者自己親手做,或者請其他的人數數地翻舉這個地方,蠲除彼穢。數數翻舉就是修治的相貌。蠲除彼穢,及由沐浴去彼塵垢故,此釋前說尊所居處能淨修治,敷舉沐浴的意思。
tenaivordhvaṃga-romatāṃ svayaṃ kuśala-mīmānsakaḥ paṇḍita-vijña-sevī sūkṣmārtha-cintakaḥ gurūṇāṃ sthāna- śodhakaḥ ucchādakaḥ snāpakaś ca eka-vihāritvād eka-mitra-saṃśrayatvāt sūkṣmārtha-praveśāt tṛṇa-parṇādy-avikālāpakarṣaṇād āgaṃtuka-malāpakarṣāc ca ekaika-romatāṃ pratilabhate.

能施悅意發喜飲食、騎乘、衣服、莊嚴具等資身什物;離諸忿恚;是故感得身皮金色常光一尋。
[]14-能施悅意發喜飲食,就是你能夠布施令人悅意、令人發喜的飲食,你能布施能令人悅意、能令人發喜的騎乘、衣服、莊嚴具等,你布施這些東西,能令人悅意發喜。等資身什物,各式各樣的東西。離諸忿恚,你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不是做些傷害人的事情,所以離諸忿恚。是故感得身皮金色常光一尋。
manojña-prītikara-bhojana-pāna-yāna-vastrālaṃkārādi-kāya-pariṣkāraṃ dattvā akrodhanaḥ kāṃcana- saṃnibha-tvacatāṃ vyāma-prabhatāṃ ca pratilabhate.

由此業感身諸毛孔一一毛生,當知即此復能感得身皮細滑塵垢不著。
[]15-由此業感,也就是前面說這一段文的業感,由此的清淨的善業,感得身諸毛孔一一毛生。當知即此復能感得身皮細滑塵垢不著的這個大丈夫相。
yenaiva karmaṇā ekaika-romatoktā. tenaiva sūkṣma-ślakṣṇa-tvacatā veditavyā.

以其廣多上妙清淨肴饌飲食,惠施大眾皆令充足,由此感得於其身上七處皆滿。
[]16-如果這一位菩薩能夠用很多的最好的清淨餚饌,餚饌就是飲食。惠施大眾皆令充足;由此感得於其身上七處皆滿的功德。
prabhūtenotsadena viśadenānna-pānena mahā-jana-kāyaṃ saṃtarpya saptotsada-kāyatāṃ pratilabhate.

於諸有情隨所生起如法所作,能為上首而作助伴;離於我慢,無諸獷悷,能為有情遮止無利安立有利;由此感得其身上半如師子王。於一切事,稟性勇決,如師子故。
[]17-做什麼樣的功德得這樣的大人相呢?於諸有情隨順他各式各樣的因緣,他生起一件事,發動一件事,這件事是如法所作,是合法的,他所做的事情是合法、是有意義的。能為上首而作助伴,你能夠為他一個重要的助手,幫助他成就這個功德。離於我慢,內心裡面不要有我慢。無諸獷悷,不要有一些粗獷、有罪過的行動。能為有情遮止無利安立有利,你有特別的才華能為有情遮止那些無利益的事情。安立有利,來建立有利益的事情。由此感得其身上半如師子王,那麼樣的勇猛的一個相貌。有這個相,表示這個人是什麼樣呢?對於一切的事情應該怎麼樣處理,他所有的心性特別地勇猛決定,像師子那麼樣的決定。
sattvānām utpannotpanneṣu dharmeṣu karaṇīyeṣu prāmukhyenāvasthitaḥ nāhaṃ-mānī. na ca niṣṭhuraḥ. ahitāṃ ca sattvānāṃ nivārayitā hitāhite ca saṃniyojayitā siṃha-pūrvārdha-kāyatāṃ pratilabhate siṃhavat sarvārtheṣu parākrama-śīlatvāt.

即由此業,當知復感肩善圓滿髆間充實。
[]18-也就是由這樣功德會得到肩善圓滿髆間充實這個大人相。
anenaiva ca karmaṇā su-saṃvṛtta-skandhatā citāntarāṃsatā ca veditavyā.

由此業感纖長指相,復即感得身分洪直。
[]19-也就是由前面所說這個業,能感得纖長指相;復即感得身分洪直的大人相。
yenaiva ca karmaṇā dīrghāṇgulitvaṃ labhate. tenaiva ca bṛhad-ṛju-gātratāṃ pratilabhate.

遠離一切破壞親友離間語言,若諸有情已乖離者,能令和合;由此感得具四十齒,皆悉齊平,其齒無隙。
[]20-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要遠離一切破壞親友離間語言,人家是親友,偏要說破壞的話叫他們變成怨家,不要做這個事。若諸有情彼此之間沒有智慧的修養,就是原來是親友,原來是感情很好,現在乖離,你要用智慧為他們說法,能令和合。由此感得具四十齒,皆悉齊平,其齒無隙的大人相。
mitra-bheda-karīṃ piśunāṃ vācaṃ prahāya bhinnānāṃ ca sattvānāṃ sāmagrīṃ kṛtvā catvāriṃśad-dantatāṃ samāvirala-dantatāṃ ca pratilabhate.

修欲界慈,思惟法義,由此感得其齒鮮白。
[]21-修欲界慈,就是這位菩薩在欲界這裡,修慈悲觀,思惟佛所說的法義。由此感得其齒鮮白,他的牙齒不黑,能夠鮮白。
a)修欲界慈者:謂修慈無量定對治瞋恚,此對治已,出離欲界,是故說言修欲界慈。
a1)修慈無量定,就是在色界四禪裡面,對治內心的瞋恚。瞋恚被消滅以後,這個人就超出欲界。因為得色界的四禪,超出欲界,是故說言修欲界慈。這個人還沒得色界定,在欲界修色界定的時候,同時也修慈悲觀,成功就超出欲界。
kāmāvacarīṃ maitrīṃ bhāvayitvā dharmārtha-cintakaḥ suśukla-dantatāṃ pratilabhate.

若諸有情有所悕冀,隨其所樂正捨珍財,由此感得頷如師子。
[]22-若是有很多的有情,心裡面有所希望。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就隨那個有情所歡喜,能夠如法地布施自己的珍財給他,令他滿願,由此感得頷如師子。
arthibhyaḥ sattvebhyo yathābhipretaṃ dhanaṃ samyag visṛjya siṃha-hanutāṃ pratilabhate.

視諸有情猶如己子,愛念救護淨信哀愍,給施醫藥澄淨無穢;由此感得於諸味中得最上味,施法味故;嘗法味故;能淨修治變壞味故。
[]23-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看諸有情猶如自己的兒子似的,愛念這個眾生,救護這個眾生。他自己也淨信,他又救護眾生,令眾生淨信佛法生大悲心。給施醫藥,這個醫藥的作用就是能消毒,使令他的身體裡面沒有穢;穢者毒也。由此感得於諸味中得最上味,施法味故,前面是說施捨醫藥,這裡說施法味,就是也布施他佛法的最上味。嘗法味故,布施法味是一件事,嘗法味是自己用功修行的意思。能淨修治變壞味故,你在佛法裡面用功修行自己,就能轉變貪瞋癡的味,所以叫變壞味故。
a)施法味故等者:此施法味,釋前愛念救護,為彼說法令得義利故。此嘗法味,釋前淨信哀愍,令於聖教生淨信故。此能淨修治變壞味,釋前給施醫藥澄淨無穢,謂以此法究竟能治內心病故。言變壞味者:義顯煩惱令心變壞,為變壞苦之所逼觸故。
a1)此施法味,釋前愛念救護,為彼說法令得義利故。
a2)此嘗法味,是解釋前面淨信。哀愍眾生,使令眾生對於佛法生淨信故。
a3)此能淨修治變壞味,釋前給施醫藥。
a4)澄淨無穢,謂以此法究竟能治內心病故,若在佛法上講,給他醫藥來治病,從佛法上講,就是以佛法來治他內心的貪瞋癡的病。
a5)言變壞味者:義顯煩惱令心變壞,你若有煩惱的時候,就是破壞自己的清淨心。煩惱若變壞你內心的清淨,就是煩惱來逼惱你,就苦惱。能淨修治變壞味故,就得味中上味。這樣說,得味中上味是得第一義諦。
sva-sutavat sattvāṃ saṃrakṣya śrāddhaś cānukaṃpakaś ca bhaiṣajya-daś ca prasannaś ca rasa-rasāgratāṃ pratilabhate dharma-rasānupradānād dharma-rasāsvādanāt pranaṣṭa-rasa-viśodhanāc ca.

於離殺等五種學處能自受護,亦勸他受,修悲心故;於大法受能正行故;由此感得其頂上現烏瑟膩沙,其舌廣薄普覆面輪。
[]24-佛陀的烏瑟膩沙相,佛陀的肉髻相和舌覆面輪相是由什麼樣的業因成就呢?
24.1-能夠自己主動地發心秉受五種學處。秉受以後,又能護持不違犯,也勸他人受持這種學處。
a)於離殺等五種學處等者:〈聲聞地〉說: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不能習近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二者、不能不與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語,五者、不能貯蓄受用諸欲資具。此亦名為永斷五支。此五處所,名離殺等五種學處。受、謂攝受。護、謂防護。〈決擇分〉中說:有攝受律儀、防護律儀,差別應知。
a1)〈聲聞地〉說: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愛煩惱、見煩惱都已經斷掉,阿羅漢苾芻不能親近這五個地方。
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他不能故意地這樣思惟,思惟什麼呢?想去殺害諸眾生命,不能思惟這件事,更何況做這件事呢?
二者、不能不與而取,阿羅漢苾芻他不能夠,對方沒有施與他,他就會拿人家的東西。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阿羅漢不能做這件事。
四者、不能知而妄語,知道這件事,說謊話,阿羅漢不能這樣子。
五者、不能貯蓄受用諸欲資具,這個阿羅漢苾芻不能夠貯蓄,不能夠積蓄和受用諸欲的資具。諸欲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欲,五欲一定要有資具才能夠受用這個欲,而阿羅漢他不能夠貯蓄這些諸欲的資具。這五種學處又名為永斷這五種事情。此五處所,名離殺等五種學處,這五種處所是應該學習的地方。
a2)受謂攝受,受就是把它取過來,放在心裡面,就叫做受。護謂防護,就是保護他不要失掉,就是受戒以後要保護清淨,不敢違犯的意思。
a3)〈決擇分〉中說:有攝受律儀、防護律儀,差別應知。攝受律儀,就是你受戒的時候,內心裡面有向上的意願,你要受這五種學處,領受這五種學處來昇進自己的品德,這叫做攝受律儀。防護律儀,防是保護的意思,保護自己所受的律儀,不要污染,不要失掉,不要破壞。
24.2-這位菩薩於離殺等五種學處能自受護,亦勸他受,為什麼要這樣子呢?修悲心故,菩薩是修慈悲心,所以自己也不做傷害眾生的事,也勸他人不做傷害眾生的事,是自己的慈悲心的一種行為,就是為了慈悲而不殺生、不偷盜、不說謊話這些事情。
24.3-前邊這五種事情,是滅除惡,於大法受,應該是生善。生什麼善呢?什麼叫做大法呢?就是與大悲心,與菩提心相應的六波羅密法門,叫做大法。如果沒有菩提心而修六法,不算大法。而這位菩薩他是發無上菩提心,他能夠秉受六波羅密,所以叫做於大法受。受以後,又能夠實踐,能如法地修學六波羅密法門。前面那句話是滅惡,這句話是生善。
24.4-由於他能夠滅惡生善,能夠持戒,能夠修六波羅密,所以由此業因感得他的頂上面現出來一個肉髻相。同時他的舌比一般人不同,佛舌能廣而又薄,廣大到什麼程度呢?能普覆他的面輪;他的面也是圓的,所以稱為輪。
a)修悲心故等者:此修悲心,釋前於離殺等五種學處,由修悲心遠離損害有情諸邪行故。菩薩發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亦是大悲之所等流,名大法受。共自他利,名能正行。此釋前說能自受護亦勸他受。
a1)此修悲心,釋前於離殺等五種學處。由修悲心遠離損害有情諸邪行故,那些邪行能傷害眾生,而這位菩薩修悲心不傷害眾生,所以遠離損害有情諸邪行故,所以要學習這五種學處。
a2)菩薩發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菩薩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如果沒有發無上菩提心,是不能名為菩薩的。他發無上菩提心了,是無上菩提的根本;就是由根本而能建立無上菩提。發菩提心應該具足三義:一個是菩提心,上求菩提的意思;還有大悲心,救護眾生的意思;第三是無我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羅密的智慧。具足這三心,名為菩提心,所以這個三心是無上菩提的根本。
a3)亦是大悲之所等流,發心是無上菩提的根本,而無上菩提是大悲心的等流,就是它展轉地增上,就圓滿無上菩提。如果是但有大悲心,三心不具足,只有大悲心,沒有菩提心,也沒有般若的無我慧,不能說是大悲的等流,就是不具足,就不是菩薩。這就叫做大法受。發無上菩提心能夠廣度眾生,這裡面就是有大法受。
a4)能正行是什麼意思呢?共自他利,就指自己學習六波羅密,也勸他人修六波羅密;自己修六波羅密來利益眾生,所以自己有利益,也利益他人,這叫做能正行。如果只是自利而不能利他,不是菩薩道。此釋前說能自受護亦勸他受,能正行也和前面能自受護亦勸他受是相契合的。有如是功德,就成就頂上現烏瑟膩沙、其舌廣薄普覆面輪。
paṃca śikṣā-padāni prāṇātipāta-viraty-ādīni svayaṃ ca samādāya saṃrakṣya ca parāṃś ca teṣv eva samādāpya kāruṇya-cittatām upādāya mahati dharma-samādāne pratipannatvād uṣṇīṣa-śiraskatāṃ prabhūta-tanu-jihvatāṃ ca pratilabhate.

常修諦語、愛語、時語、及以法語;由是因緣,得大梵音言辭哀雅,能悅眾意;譬若羯羅頻迦之音,其聲雷震,猶如天鼓。
[]25-這位菩薩的聲音像頻迦聲音,像天鼓似的,為什麼有這樣的德相呢?
25.1-常修諦語,這位菩薩常說真實語,不說謊話。
25.2-愛語,常是由慈悲心發出來的這種語言,就叫做愛語。就是說出來的語言是對於對方是有利益的,所以叫做愛語。說真實語是對,但是對對方要有利益,若說這樣的語言叫愛語。
25.3-時語,這句話是對,但是這個時間要看一看,這個時間對不對?這句話是對人有利益,但是現在不應該說;若說,還是有過失的。
25.4-及以法語,法語就是有勝義的語言,就是佛菩薩說的法語。
25.5-菩薩是因為常修諦語、愛語、時語、法語,由是因緣,所以他成就大梵音,特別清淨莊嚴的音聲,他說出來的語言是非常哀雅。音聲發出來,你就感覺到他有慈悲心,所以叫做哀。那個音特別地莊嚴,所以叫做雅。能使令聽見的人心情快樂,心情喜悅。菩薩的大梵音就像羯羅頻迦鳥的那種妙音聲似的,非常地美妙。佛的音聲雖然美,但是還是很雄壯的,像打雷似的,好像天鼓似的。這裡面說三個譬喻:一個羯羅頻迦音,一個雷音,一個天鼓,用三個音來譬喻佛的音聲的美妙。
satya-vāditayā priya-vāditayā kāla-dharma-vāditayā ca Brahma-svaratāṃ pratilabhate.

普於世間恒常修習慈心悲哀,如父如母;由此感得其目紺青,睫如牛王。
[]26-其目紺青睫如牛王,佛的相有這樣的相,為什麼有這樣的相呢?佛的大悲心普遍地對於世間上的眾生,恒常修習慈心,常常修習怎麼樣對他好,讓他能得到利益,這就叫做慈心。悲哀,怎麼能夠消除他的苦惱,有這樣的心情。如父如母,就像父親、母親對兒女那樣的關心。由這樣清淨的業,成就佛的目是紺青的,睫如牛王似的。
kṛtsnaṃ jagan maitreṇa cetasā anukaṃpya mātṛvat pitṛvad abhinīla-netratāṃ go-pakṣma-netratāṃ ca pratilabhate.

於有德者如實讚歎稱揚其美;由此感得眉間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
[]27-怎麼樣會成就這樣的相呢?於有德的人,如實讚歎稱揚其美。
27.1-什麼叫做德呢?就是信、戒、聞、捨、慧。這個佛教徒,對於佛法有信,還受戒,能持戒清淨,還能學習佛法,還有慈悲心能夠幫助別人解除困難。還有慧,能明白苦集滅道的道理。這個人有信、戒、聞、捨、慧,這就是有德。
27.2-如實讚歎稱揚其美,如果你想要得到白毫相,螺文右旋這樣的相,你應該做這件事:對於有善根、有道德的人,真實地讚歎他。這個人有什麼好?他有信、戒、聞、捨、慧,或者是有信、進、念、定、慧,說這個人有戒定慧的功德;你讚歎他,稱揚其美。你這樣讚歎,你將來就由此感得眉間毫相,由於你有栽培這樣的善法,你將來的眉間就有白毫相。眉間有個毫,那個毫是什麼樣子呢?其色光白,它是有顏色的,還有光明,而是白色的。它是向右旋的,像螺似的。
guṇavatāṃ tu bhūtasya varṇasya hartā varṇa-vādī bhruvor madhye ūrṇāṃ pratilabhate śvetāṃ śaṃkha-nibhāṃ pradakṣiṇāvartāṃ.

如是一切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無有差別,當知皆用淨戒為因而能感得。何以故?若諸菩薩毀犯淨戒,尚不能得下賤人身;何況能感大丈夫相。
[]1.3)如是一切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無有差別,都是一樣的。
1-怎麼叫做一樣呢?三十二相都是由持戒清淨為它的因緣而能成就。這些善法、這些功德都是以持戒清淨為因緣而成就。不管三十二相哪一相,都是要持戒清淨才能成就的。什麼理由這樣子呢?若諸菩薩毀犯清淨戒,連下賤的人身都得不到,何況能感大丈夫相呢?你若破戒,就到三惡道。所以持戒是三十二相的因,平等無差別的因緣。
sarveṣu ca dvātriṃśati mahāpuruṣa-lakṣaṇeṣv aviśeṣeṇa śīlaṃ kāraṇaṃ pratilaṃbhāya veditavyaṃ. tat kasya hetoḥ. na hi śīla-vipanno bodhisattvo manuṣyatvam eva tāvad āsādayet. kutaḥ punar mahāpuruṣa-lakṣaṇaṃ.

當知此中其頂上現烏瑟膩沙,及以如來無見頂相,合立一種大丈夫相。離此,更無別可得故。如是且說能感相似三十二相種種業因,廣建立已。
[]2-我們應該知道此中這個頂上的肉髻相,在佛的頭頂上現出來烏瑟膩沙,就是現出個髻相。肉髻相及以如來無見頂相,合立一種大丈夫相,合而為一;說肉髻相,那裡就已經說無見頂相。離開這個烏瑟膩沙的肉髻相,更沒有別的地方說那是無見頂相;就這裡就是無見頂相,它們是一體的。如是,就是指前文。且說,姑且這麼解釋。能感三十二相的業因,每一相都是有各式各樣的業因成就。相似是什麼意思?就是業因和業果相似。你為人服務、跑腿,跑來跑去,腿就莊嚴。你拿個生果供佛,你的手就會莊嚴;你若用手打人,你的手就不莊嚴。那是相似的,果是相似的。這樣詳細說完。
tatroṣṇīṣa-śiraskatānavalokita-mūrdhatā caika-mahāpuruṣa-lakṣaṇaṃ veditavyaṃ tad-vyatirekeṇānupalaṃbhāt. idaṃ tāvad vistareṇa lakṣaṇābhinirvṛtty-ānurūpyeṇa vicitra-karma-vyavasthānaṃ.

復次略說在家出家二分菩薩,所有四種善修事業,當知能感一切相好。
[]2)復次略說,菩薩有兩種分別:一個是在家菩薩,一個是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都有兩種不同:一個是凡,一個是聖。在家和出家是不一樣。發無上菩提心就是菩薩,但是有凡聖之別。
2.1)在家菩薩、出家菩薩,不管是凡聖,都是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密,所修的事業有四種不同。在家也是四種,出家也是四種,四種的善修事業。修這四種善修事業,有什麼好處呢?你要知道,善修這四種事業,就能夠成就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
a)四種善修事業者:謂諸菩薩於六波羅密多決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無罪修作,是名四種善修事業。如〈分品〉釋應知。
a1)謂諸菩薩決定要修六波羅密多,任何的魔怨不能障礙的。委悉修作,就是周遍詳細的修作。恒常修作,是常常地修六波羅密。無罪修作,修六波羅密的時候沒有過失,完全是清淨、有功德的。是名四種善修事業。如前面〈分品〉有解釋這件事。
samāsataḥ punaḥ catur-ākārayā pakṣa-dvaya-gatayā su-kṛta-karmāṃtatayā sarva-lakṣaṇābhinirvṛttir veditavyā.

謂於此中決定修作,能感足下善安住相。
[]1-謂於此四善修事業裡邊,決定修作是什麼意思?就是決定要做這件事,有什麼障礙因緣不能障礙,我決定要做這件事。決定修作,你若是有決定意,你修六波羅密的時候,就能成就佛的足下的善安住相這個功德。
tatra niyata-kāritayā su-pratiṣṭhita-pādatā nirvartate.

委悉修作,能感足下千輻輪相、立手摩膝、手足網縵、身皮細滑、於其身上七處皆滿、肩善圓滿、髆間充實、身分洪直、其舌廣薄。
[]2-委悉修作,就是做這個功德的時候,做得很細緻,不是粗枝大葉的,很詳細地安排好了,然後做這個功德。這樣,能感足下千輻輪相、立手摩膝相、手足網縵相、身皮細滑相、於其身上七處皆圓滿相。肩善圓滿、髆間充實、身分洪直、其舌廣薄,能得到這麼多的相。
nipuṇa-kāritayā cakra-caraṇatā utsaṃga-caraṇatā jala-pāṇi-pādatā sūkṣma-tvaktā saptotsada-kāyatā citāntarāṃsatā su-saṃvṛtta-skandhatā bṛhad-ṛju-gātratā prabhūta-tanu-jihvatā ca nivartate.

恒常修作,感纖長指,足跟趺長,身不僂曲,其身圓滿如諾瞿陀,其齒無隙。
[]3-恒常修作,恒常地修作六波羅密的話,感纖長指這個相、足跟趺長、身不僂曲的相、其身圓滿如諾瞿陀樹的相、其齒無隙的相,這樣的功德。
nitya-kāritayā dīrghāṃgulitvam āyata-pāda-pārṣṇitā anavanata-kāyatā nyagrodha-parimaṇḍalatā avirala-daṃtatā ca nirvartate.

無罪修作,能感餘相。
[]4-無罪修作,能感餘相。就是三十二相除掉前面說的,其餘的諸相,都能成就。
anavadya-kāritayā pariśiṣṭānāṃ lakṣāṇāṃ nirvṛttiḥ.

當知此中於諸有情無損加行,由此能感手足細軟,身皮細滑。
[]4.1-當知此中於諸有情無損加行,加行就是你的身口意努力地做這件事。但是加行,對人有損的加行,或對人有利益的加行。現在這裡說,不要傷害別人,就是慈悲的意思。由於你常常地有慈悲心,身口意一動,就顧慮到對別人不要有傷害,這樣你就能感到、能成就手足細軟,身皮細滑這樣的相。
tatra sattveṣv avyābādhya-prayogān mṛdu-taruṇa-pāṇi-pādatā ślakṣṇa-sūkṣma-tvaktā ca nirvartate.

於諸善中次第加行,應時加行,由此感得瑿泥耶[-+]
[]4.2-做這件事是有功德的,但是你要知道次第,要知道時間,這個時間是對的;這個時間不對,你不應該做。要有次第。於諸善中次第地、努力地做這件事,還要應時,要時間也是對的。由此感得瑿泥耶[-+]這個相。
krama-prayogāc ca kāla-prayogāc ca kuśale eṇeya-jaṃghatā nirvartate.

深生歡喜,極光淨心現行諸善,由此感得常光一尋、身皮金色、其齒鮮白、眉間白毫。
[]4.3-做這件善事的時候,你從心裡面有歡喜的意思,深深地生歡喜,不是說表面上歡喜,是心裡面深深地感覺到歡喜。極光淨心,這個心裡面非常清淨、光明,裡面沒有邪惡的動機。這時候用這樣的心情做諸善事,由此感得常光一尋,由於你有這樣的功德,所以成佛的時候,身體各方面都有光明,發出來光明,有一尋那麼大。身皮金色的相、其齒鮮白的相、還有眉間白毫相。
prāmodya-prīti-suprabhāsvareṇa cittena kuśala-samācārād vyāma-prabhatā ca kāṃcana-saṃnibha-tvaktā śukla-daṃtatā ūrṇā casvetā nirvartate.

不依稱譽聲頌修善,覆藏己德,由此能感勢峰藏密。
[]4.4-我不是為了別人讚歎我,我去做善事。稱譽就是稱揚讚歎,稱揚讚歎有時發出聲音來,或者沒有發出聲音,但是寫出來文章,作一首詩來讚歎你,所以叫做頌。自己有功德的時候,隱藏起來,不貪求別人讚歎這件事。你有這樣的功德,就會得到馬陰藏相。
kīrti-śabda-śloke asaṃniśrayāt praticchanna-kalyāṇatvāc ca kośa-gata-vasti-guhyatā nirvartate.

所修善根迴向菩提,由此感得身毛上分,具四十齒皆悉齊平,於諸味中,得最上味,其頂上現烏瑟膩沙。
[]4.5-所修的善根,我所創造的信、戒、聞、捨、慧。根,就是以能生為義,根也有一個堅固的意思。迴向,迥者轉也,迥轉。向是方向,什麼方向?就是你的意願,你有意願。轉變你原來貪著五欲的迴向,轉變一下,向於菩提。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都叫做菩提。菩提就是已經得了聖道的清淨的智慧,叫菩提。阿羅漢的智慧、辟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都叫做菩提。迴向菩提,就是拿一杯水恭敬地供養佛,或者是其他的功德,迴向菩提,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叫做迴向菩提。若這樣做的時候,由此感得身毛上分,就是得的這個果報的身體,毛它不向下垂,毛頭向上。具足四十顆牙齒,齒都是平的。於諸味中,得最上味,其頂上現烏瑟膩沙,你會得到這樣的功德。
bodhāya kuśala-mūla-pariṇamanād ūrdhvaṃga-romatā catvāriṃśat-sama-daṃtatā rasa-rasāgratā uṣṇīṣa-śiraskatā ca nirvartate.

修善無厭無劣加行,由此感得其身上分如師子王,頷如師子。
[]4.6-修善的時候,不要厭煩。無劣加行,劣是沒有力量,沒有力量的加行,沒有劣的加行,都是特別努力地、很誠懇地、用力地用功修學善法。這樣做功德,由此感得其身上分像師子王似的,特別地勇猛,頷這個地方就像師子那個樣子。
kuśale 'tṛptālīna-prayogāt siṃha-pūrvārdha-kāyatā siṃha-hanutā ca nirvartate.

於諸有情以利益心平等瞻視,得齒齊平、目紺青色、睫如牛王。
[]4.7-這位菩薩對於一切有情都是用慈悲心來看這個眾生,慈能與樂,利益心。平等瞻視,眾生是各式各樣的差別的境界,有人是善良,有人是暴惡的,各式各樣的,但是菩薩是平等心來看他們。因為是這樣的關係,菩薩將來成佛的時候,牙齒是齊平,目紺青色、睫如牛王,有這樣的相。
sattveṣu hita-cittatayā sama-darśanāt sama-daṃtatā abhinīla-netratā go-pakṣmatā ca nirvartate.

於下劣善不生喜足,起勝加行,由此因緣得大梵音言辭哀雅,能悅眾意。譬若羯羅頻迦之音,其聲雷震,猶如天鼓。如是四種善修事業,能得菩薩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殊勝清淨。
[]4.8-對於沒有特別用誠心修的善法,心裡不歡喜,不歡喜這樣子,所以起勝加行,就是特別地誠懇發起特別有力量的善法,做這種善法。當然這是由於學習佛法,在佛法裡不斷地學習,智慧逐漸就會增長。若有般若波羅密的智慧,善法是特別殊勝。由此因緣得佛的大梵音聲,言辭哀雅,能悅眾意。譬若羯羅頻迦之音,其聲雷震,猶如天鼓,這樣修學善法,得到這樣的功德。這四種的善修事業能感得菩薩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是特別地殊勝,就是勝過其餘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修三十二相業的人,比他們得到功德特別清淨。
hīnenāsaṃtuṣta-prayogāc ca Brahma-svaratā nirvartate. evam anayā catur-ākārayā su-kṛta-karmāṃtatayā bodhisattvānām eṣāṃ dvātriṃśatāṃ mahāpuruṣa-lakṣaṇānāṃ pratilaṃbho viśuddhiś ca bhavati.

當知如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菩薩若在種性地中,唯有種子依身而住。菩薩若在勝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菩薩若在清淨增上意樂地中,乃名為得。菩薩若在諸餘上地,如是相好轉勝清淨。若在如來到究竟地,當知相好善淨無上。
[]2.2)當知如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隨好,
1-菩薩若在種性地中,就是還沒有發無上菩提心,還沒有遇見佛法,只是在阿賴耶識裡面有佛性。這個時候唯有種子依身而住,就是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種子依止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而住,住在那裡。
2-菩薩若在勝解行地,就是遇見三寶,發無上菩提心;這個時候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密,這時候叫勝解行地。到這個時候,才有智慧能夠修彼能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業因,就是六波羅密。
3-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經過一大阿僧祇劫,在勝解行地上也一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內修六波羅密、廣度眾生,得無生法忍這時候,就是清淨增上意樂地,就是心清淨,特別地有大悲心,有般若波羅密,所以叫增上意樂地。這個時候就得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這種果報。淨勝意樂地,這時候叫做得。
4-這位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繼續地精進修六波羅密,就由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若在諸餘的上地,如是相好轉勝清淨,展轉殊勝,更為清淨。
5-若在如來的時候就是究竟圓滿的地方,他所成就的相好莊嚴是善淨無上,他那個清淨莊嚴是沒有人比他更好的。
tatra gotra-bhūmau bodhisattvānām etal-lakṣaṇa-bīja-mātre 'vasthānaṃ veditavyaṃ. adhimukti-caryā-bhūmau prāpty-upāye vṛttir eṣāṃ veditavyā. adhyāśaya-śuddhi- bhūmau prāptir eṣāṃ veditavyā. tad-anyāsu tad-uttarāsu bodhisattva-bhūmiṣu viśuddhir eṣāṃ veditavyā. tāthāgatyāṃ niṣṭhā-gamana-bhūmau su-viśuddhitaiṣāṃ niruttaratā veditavyā.

如是諸相是有色故,劣中勝品諸有情類易了知故,雖有一切不共佛法,皆得名為大丈夫相;唯立此為大丈夫相。又即如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由所依性能任持故,由極殊妙令端嚴故;說名隨好。
[]6-這些相都是在色上講的,有形相,在色上講的。你成就的功德,有劣、有中、有勝的差別,諸有情遇見你的時候,就容易明白你現在的相好是怎麼情形。雖然一百四十法都是佛所有的特別的功德,一百四十法都可以名為大丈夫相的。以有色故,劣中勝品諸有情類易了知故,因為這個理由,唯立三十二相、八十隨好,這是大丈夫相。其他的是心法,表面上不知道的,所以就沒有立名為大丈夫相;事實上也是大丈夫相。又即如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由所依性能任持故,所依性就是身體,三十二相、八十隨好,都是依著身體而建立,由所依的身體能任持、能攝持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能任持故,所以叫做三十二大丈夫相。由八十種相極殊妙,使令身體端正、莊嚴故,說名隨好。
tatra rūpitvād eṣāṃ lakṣaṇānāṃ hīna-madhyottamaiś ca sattvaiḥ sūpalakṣatvāt satsu sarveṣv eva buddha-dharmeṣu mahāpuruṣa-lakṣaṇeṣv etāny eva mahāpuruṣa-lakṣaṇāni vyavashāpitāni. etāny eva dvātriṃśan mahāpuruṣa-lakṣaṇāny āśraya-bhāvena dhārayaṃty ānurūpyāc ca śobhayaṃte. tasmād anuvyaṃjanānīty ucyaṃte.

5.1.2.2.料簡福聚
又於此中以要言之:一切有情福聚量等,爾所福聚,能感如來一毛孔處。
[]1)又在這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裏面,簡要地來說,除掉了佛,其餘一切有情的福聚,總加起來,與這麼多的福聚相等的福聚。爾所,就是那麼多,那麼多的福聚能感如來一毛孔處的相好。就是如來一毛孔處的福聚,能等於一切眾生的福聚,是相等。
a)一切有情福聚量等爾所福聚者:感人天生一切有情自體福德因緣,是名一切有情福聚。今說如有情量所有福聚,名彼量等爾所福聚。
a)感人天生一切有情自體福德因緣,這上面說一切有情,就是約人天說的。一切有情的自體福德因緣,他的果報就是他的身體。有情與有情,那麼多有情的數量的福德,所有的福聚,名彼量等爾所福聚。
tatra samāsataḥ sarva-sattva-puṇya-sadṛśena puṇya-skandhena tathāgatasyaikaiko roma-kūpo nirvartate.

乃至一切所有毛孔,隨入福聚,爾所福聚,能感如來一種隨好。
[]2)前面是一毛孔處,這是一種隨好。如來的一個毛孔的福聚,要那麼多的福聚才成就佛的一個毛孔的德相。現在說佛所有一切的毛孔的那麼多的福聚,隨入在一個大福聚裏面。就是總加起來,成為一個大福聚。一個毛孔、一個毛孔,那麼多的毛孔的福聚,總加起來算是一個大福聚,隨入一個大福聚,那麼多的毛孔的福聚,能成就佛的一個隨好。
a)一切所有毛孔隨入福聚者:此中毛孔,謂於如來。前說一切有情福聚,能感如來一毛孔處,今即以彼有情福聚,增說乃至如來一切所有毛孔,是名隨入福聚。
yāvān sarva-roma-kūpa-praviṣṭaḥ puṇya-skandhaḥ. iyatā puṇya-skandhenaikaikam anuvyaṃjanaṃ nirvartate.

乃至一切所有隨好,隨入福聚,增至百倍爾所福聚,能感如來相中一相。
[]3)現在再說三十二大丈夫相的福聚,乃至一切所有隨好,就是佛的一個隨好、兩個隨好到八十隨好、一切隨好、那麼多隨好,總結起來成一個福聚。這個福聚再增長到一百倍,爾所福聚能成就佛的三十二相裏面的一相。
yāvān sarvānuvyaṃjana-praviṣṭaḥ puṇya-skandhaḥ. tataḥ śata-guṇena puṇya-skandhena tathāgatasyaikaṃ lakṣaṇaṃ nirvartate.

乃至一切所有諸相隨入福聚,除白毫相、烏瑟膩沙,增至千倍爾所福聚,能感如來眉間白毫。
[]4)那麼多的相的福聚,入在一起成一個大福聚,除白毫相、烏瑟膩沙,這兩個相不在內,就是三十相。這麼多相的福聚,再增加到一千倍,那麼多的福聚,能感如來眉間白毫。
yāvān sarva-lakṣaṇa-praviṣṭaḥ puṇya-skandhaḥ sthapayitvā ūrṇām uṣṇīṣaṃ ca. tataḥ sahasra-guṇena puṇya-skandhenorṇā nirvartate.

乃至白毫隨入福聚,增至百千倍爾所福聚,能感如來其頂上現烏瑟膩沙無見頂相。
[]5)現在說三十相的福聚,再加上白毫相的福聚,加在一起;加了以後,再增至百千倍,那麼多的福聚,能感如來其頂上現烏瑟膩沙無見頂相。
yāvān ūrṇā-praviṣṭaḥ puṇya-skandhaḥ tataḥ śata-sahasra-guṇena uṣṇīṣa-śiraskatā anavalokita-mūrdhatā nirvartate.
乃至白毫隨入福聚,增至俱胝百千倍數爾所福聚,能感如來諸相隨好所不攝餘大法螺相。由此法螺,隨如來欲,發大音聲,普能遍告無邊無際諸世界中所化有情。
[]6)前面那麼多的福聚,現在說白毫相的福聚,也加在那個大福聚裏面,還要增加到俱胝百千倍數;那麼多的福聚能感如來諸相隨好所不攝的,裏面沒有說,什麼呢?餘大法螺相。這個法螺相,隨如來的慈悲心,要發大音聲的時候,普能遍告無邊無際諸世界中所化有情,為這麼多的有情說法的那個音聲相,叫做大法螺相。這應該是在佛的喉嚨裏面,上面說的和妙音聲相不同。
yāvān ūrṇā-kośa-praviṣṭaḥ puṇya-skandhaḥ. tataḥ koṭī-śata-sahasra-guṇena puṇya-skandhena tathāgata-lakṣaṇānuvyaṃjanāsaṃgṛhīto 'nyo dharma-śṃakho nāma nirvartate. yena tathāgataḥ ākāṃkṣeṇānantāparyaṃtāṃ lokadhātūṃ svareṇa vijñapayati.

如是無量福德資糧修證圓滿,能感如來不可思議無上無等遍一切種最極圓滿所攝自體。
[]7)前面說的總結起來,無量的福德的資糧修證圓滿的時候,能感如來不可思議、無上,沒有高過它的;無等,也沒有與它平等的。遍一切種最極圓滿所攝自體,佛的這個身體,就是這麼多的功德所成就。
evam aprameya-puṇya-saṃbhāra-samudāgataḥ tathāgatānām aciṃtyo niruttaraḥ sarvākāra-saṃpatti-parigṛhīta ātma-bhāvo nirvartate.

5.1.2.3.釋名無量
又此能感諸相隨好無量善業,當知略由三因緣故,說名無量。謂經於三無數大劫無間修習,乃圓證故,名時無量。於諸有情無量利益安樂意樂增上緣力所集成故,名為妙善意樂無量。無量善業差別品類所集成故,名品無量。故言無量福德資糧修習圓證,能起如來諸相隨好。
[]又此能感諸相隨好無量善業,相隨好是所成就的,無量善業是能成就的;無量善業是能感的,諸相隨好是所感的。當知略由三因緣故,有三個理由這個善業名為無量。
1)這麼多的福德、這麼多的善業,要經過三無數大劫不間斷的修習,才能夠圓滿的成就,這就叫做時無量,由時無量成就這個功德。
2)這位大菩薩於諸有情有無量無邊的利益意樂、安樂意樂,有這兩種意樂。這位大菩薩心非常好,總是要利益別人、要安樂人,令人得安樂。增上緣力,由這個無量的利益意樂、無量的安樂意樂,它強大的力量所集成故,這個善法是由這兩種意樂成就的,名為妙善意樂無量。學習不論對方怎麼樣,你要保持內心裏面有利益意樂、有安樂意樂,用這樣的修行法門來修行,常是對任何人,都是有利益意樂、有安樂意樂。
3)能感諸相隨好無量的善業,無量的善業裏邊是怎麼回事兒?裏邊有不同的品類。譬如說布施是一類、持戒又是一類,乃至禪、般若又是一類;或者是你在人間做功德、在天上做功德,或是對父母做功德、對不是父母做功德,這樣看,品類是很多很多的。那麼多的品類的善法所集成故,無量的善業是這麼樣成就,所以叫做品無量。這樣說,有三種無量:時無量,是在時間上說;意樂無量是在內心說;品無量是在所做的善法來說。意樂無量、品無量,就是一個心、一個行;再加上時間就是三個無量。故言無量福德資糧修習圓證,能起如來諸相隨好。
teṣāṃ punar lakṣaṇānuvyaṃjana-nirvartakānāṃ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samāsatas tribhiḥ kāraṇair aprameyatā veditavyā. kalpāsaṃkhyeya-trayābhyāsa-samudāgamāt kālāprameyatayā. aprameya-sattva-hita-sukhāśayādhipateyatvād āśayāprameyatayā. aprameya-kuśala-karma-vaicitryād ākārāprameyatayā ca. tasmād aprameya-puṇya-saṃbhāra-samudāgatas tathāgatānāṃ lakṣaṇānuvyaṃjanodaya. ity ucyate.
Āadhāre niṣṭhe yoga-sthāne paṃcamaṃ lakṣaṇānuvyaṃjana-paṭalaṃ samāptaṃ.

5.2.四種一切種清淨
云何如來四一切種清淨?一者、一切種所依清淨,二者、一切種所緣清淨,三者、一切種心清淨,四者、一切種智清淨。
[]如來有四種一切種清淨,是什麼意思呢?一者、一切種所依清淨。二者、一切種所緣清淨。三者、一切種心清淨。四者、一切種智清淨。這是佛的四種不共法。
catasraḥ sarvākārāḥ pariśuddhayaḥ katamāḥ. āśraya-pariśuddhir ālaṃbana-pariśuddhiś citta-pariśuddhir jñāna-pariśuddhiś ca.

5.2.1.一切種所依清淨
云何一切種所依清淨?謂一切煩惱品麤重并諸習氣,於自所依無餘永滅;又於自體,如自所欲取住捨中,自在而轉;是名一切種所依清淨。
[]云何一切種所依清淨?一切種所依都是心,無論什麼都不能離開心,但是這裏面詳細分成四類。一切種所依,所依就是身體;一切種作用、一切種功德、一切種利益眾生的依止,都是要依靠佛的身體才能出現。所依清淨就是佛的身體清淨。
1)這是指什麼說的呢?謂一切煩惱品麤重并諸習氣,清淨就是對污染說的,污染的這些事情取消、除滅,就清淨。什麼是污染呢?一切煩惱品麤重。煩惱就是一個煩惱障、一個所知障;這兩種都是污染的。所知障是聖人的煩惱,煩惱障是凡夫有這個煩惱。煩惱品麤重就是愛煩惱和見煩惱,它的麤重就是煩惱的種子和煩惱的現行;煩惱的現行沒有,但是煩惱的種子還在,還是不清淨,所以一定要把煩惱的麤重的種子消滅,才清淨。麤重的意思是沒有堪能性叫做麤重,若有這樣的煩惱,你就不能修學善法,所以叫做麤重。這是一切煩惱品麤重。
2)并諸習氣,在後文來看習氣應該是指所知障說的。但是在煩惱障上說,也可以說習氣,就是它不是種子,是什麼呢?就是在你的心裏面有煩惱,久了,你的身口意上就有煩惱的氣氛,不是種子。這樣講習氣,就是阿羅漢,得阿羅漢道以後,但是你身口意還有那個氣氛,這是一種現行的境界。如瞋心特別重的人,得阿羅漢的時候還有瞋心的習氣,但這不是種子,有貪心的習氣、有瞋心的習氣、各式各樣的習氣。這樣,這還是屬於煩惱障;看後文,又好像不全是指這個,就是還有所知障。就是所知障的種子叫習氣,那是阿羅漢所不能斷的。
3)就是一切煩惱品的種子和所知障的種子,於自所依無餘永滅,在他自己的身體,其實就是他的心,沒有剩餘的全部的消滅,所以叫做清淨。
4)又於自體,又是他的身體,隨順他自己所歡喜的。
1-取,他現在願意到人間來成佛,他就能做到,所以叫做取。他到人間願意做一個比丘,就到人間來做一個比丘,他心裏怎麼想都能做得到,所以叫隨所欲取,他都能做得到。
2-住,他若是在人間成佛也好、若是在人間做一個出家人也好,他願意住一萬歲就可以住一萬歲;說是我願意住一千歲那麼就住一千歲,住隨他的意,隨意自在。
3-捨,我到這個時候,就要棄捨這個生命,他也能自在的就走。這和凡夫不同,凡夫這個業報不是隨你歡喜的。這樣看又於自體,如自所欲取住捨中,自在而轉,那是他的化身。這個若是化身的話,前面就應該是受用身,就是他的果報、報身。那這樣那就是佛的境界,佛的那個圓滿報身,就是受用身。受用身,當然煩惱障、所知障完全清除;所以是清淨。由這個於自所依的受用身,化現出來的變化身,都是大自在的境界,是名一切種所依清淨。
tatrāśraya-pariśuddhiḥ katamā. sa-vāsanānāṃ sarva-kleśa-pakṣyāṇāṃ dauṣṭhulyānām āśrayān niravaśeṣato 'tyaṃtoparamaḥ sve cātma-bhāve yathā-kāmādāna-sthāna-cyuti-vaśavartitā sarvākārā āśraya-pariśuddhir ity ucyate.

5.2.2.一切種所緣清淨
云何一切種所緣清淨?謂於種種若化、若變、若所顯現,一切所緣皆自在轉;是名一切種所緣清淨。
[]云何一切種所緣清淨?所緣的境界,很廣大、無邊,名之為一切種。也是清淨的,所緣清淨是怎麼情形呢?就是佛自己,教化眾生的時候,他有種種的變化。化是什麼意思呢?無而忽有;根本沒有這件事,它是化現出來的這個境界。變,是有這東西,但是把它變化;在已經有的境界上,把它轉變一下。若所顯現,這是第三個。他所緣的是化、變和顯現,都隨心自在,是名一切種所緣清淨。
a)若化若變若所顯現者:若化若變,此說神境智通所緣。若所顯現,此說所餘一切智通所緣應知。
a1)若化若變,此說神境智通所緣的境界。若所顯現,此說所餘一切智通所緣應知,說天眼通所看見的,顯現在天眼裏面,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這些顯現的境界也是所緣;這一部份叫做顯現。
tatrālaṃbana-pariśuddhiḥ katamā. nirmāṇe pariṇāme saṃprakhyāne sarvālaṃbaneṣu yā vaśavartitā. iyam ucyate sarvākārā ālaṃbana-pariśuddhiḥ.

5.2.3.一切種心清淨
云何一切種心清淨?謂如前說,一切心麤重永滅離故;又於心中一切種善根皆積集故;是名一切種心清淨。
[]一切種心清淨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前面說的煩惱障的麤重、所知障的習氣、所知障的種子,永久地消滅。心裏面沒有這些麤重。又於心中一切種善根皆積集故,就是從三大阿僧祇劫來,修行六波羅密所積集的善根,都集在心裏面。是名一切種心清淨。這樣,一切種心清淨,這是染污的種子永滅離故,說心清淨。又無量劫來所栽培的無漏的善根、有清淨的善根,積集在心裏面,這也是心清淨,清淨的善法。是名一切種心清淨。
tatra citta-pariśuddhiḥ katamā. pūrvavat sarva-citta-dauṣṭhulyāpagamāc citte ca sarva-kuśala-mūlopacayāt sarvākārā citta-pariśuddhir ity ucyate.

5.2.4.一切種智清淨
云何一切種智清淨?謂如前說,一切無明品麤重永滅離故;又遍一切所知境中,智無障礙,智自在轉;是名一切種智清淨。
[]云何一切種智清淨?前邊一切煩惱品麤重,煩惱品麤重是枝末無明,愛見煩惱是枝末無明。所知障的習氣、麤重,是根本無明。加起來還都是無明,這無明的種子就叫做無明品麤重。永滅離故,都永久地消滅,所以就叫做一切種智清淨,滅除無明就是智慧,智慧清淨。又遍一切所知境中,一切所知的境界裏面,這是佛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有無量無邊的法門,這是佛的智慧所知境。無量無邊眾生的根性,也是佛的智慧所知境,還有其它的種種的所知境。佛的智慧在所知境上轉的時候,是沒有障礙,得大自在的,是名一切種智清淨。
tatra katamā jñāna-pariśuddhiḥ. pūrvavat sarvāvidyā-pakṣa-dauṣṭhulyāpagamāt sarvatra ca jñeye jñānasyānāvaraṇāj jñāna-vaśavartitā sarvākārā jñāna-pariśuddhir ity ucyate.

5.3.十力
云何如來十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
[]怎麼叫作佛陀的十種智慧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
tatra daśa tathāgata-balāni katamāni. sthānāsthāna- jñāna-balaṃ karma-svaka-jñāna-balaṃ dhyāna-vimokṣa- samādhi-samāpatti-jñāna-balaṃ indriya-parāpara-jñāna-balaṃ nānādhimukti-jñāna-balaṃ nānā-dhātu-jñāna-balaṃ sarvatra-gāminī-pratipat-jñāna-balaṃ pūrve-nivāsānusmṛti-jñāna-balaṃ cyuty-upapatti-jñāna-balaṃ āsrava-kṣaya-jñāna-balaṃ ca. ity etāni daśa balāni yathā Daśabala-sūtre nirdeśato vistareṇa veditavyāni.

5.3.1.別顯
當知此中諸有所言所說所宣,一切如實皆無虛妄;故名如來。
[]我們要知道這裡面說的如來的含意是什麼?就是佛陀所宣說的都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作如來。所言、所說、所宣分三句話來說,應該怎麼解釋呢?所言就是素怛纜,就是契經。所說就是毗奈耶,佛所說的毗奈耶。所宣就是佛所說的阿毗達磨論。這三種都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作如來。如來,就是佛陀成就大智慧,覺悟諸法如,後來又由大悲心,從如中來,來到世俗的世界來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為眾生所說的都是真實不虛,所以叫作如來。
tatra yatkiṃcid anena bhāṣitaṃ lapitam udāhṛtaṃ. sarvaṃ tat tathā avitatheti tasmāt tathāgata ity ucyate

5.3.1.1.處非處智力
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是名為處;亦名建立、亦名為依、亦名為起。淨不淨果不平等因與上相違,是名非處。
[]1)淨不淨果,清淨的果報和不清淨的果報,就是善業所得的果報名之為淨,惡業所得的果報叫作不淨。這兩種果報從什麼地方來的呢?不是從不平等的地方來的。什麼叫作平等?什麼叫作不平等呢?就是善果由善因來的就叫作平等。如果是罪惡的果報從善因來,那就是不平等。但是沒有這個不平等的道理,是非不平等,不是從不平等的地方來。
1-如實轉因,它是從那個真實是它的生起之因;譬如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不是從大梵天那裡來,若是從大梵天來的,就是不平等。轉是生起的意思,就是事實上是真實是它的因,叫作如實轉因,如實生起之因,這就叫作處,就是從這裡現起的。
2-這個處也叫作建立的意思,就是從這裡建立的,清淨的果報和可愛的果報,從什麼地方建立呢?從善法建立。這不可愛的果報從罪惡建立,這就叫作處。
3-亦名為依,依就是依託,也就是依靠,依靠它才建立這樣的果報的,沒有它作依託,這件事不能成就。所以善因為善果的依止處,惡因為惡果的依止處,所以叫作依。
4-亦名為起,起就是生起,善的果報從善因生起的,罪惡的果報從惡因生起的,這就叫作處。
a)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者:淨不淨業能感淨不淨果,如是因果非不平等。即以此因為依處故,如實智生。由是說言如實轉因。若諸如來應正等覺,如實了知能正宣說,名處智力。
a1)淨不淨業能感淨不淨果,清淨的思想活動、不清淨的思想活動,能招感清淨的果報、不清淨的果報。這樣的因果這就是平等,不是不平等。就是這樣的善因或者惡因,為淨果不淨果的依止處。如實智生,如實的智慧就是從這裡現起的;如果說是大梵天能建立一切因果,若有這樣的認識,就不是真實的智慧,它和事實不相合。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叫作如實轉因,它是真實的生起之因。佛陀能夠真實的了知世出世間因果的道理,所以,能正確的宣說這件事,所以叫作處智力。
5-淨不淨果這兩種果報,如果你認為是不平等的因現起,就是與前面說的道理是相違反的,就叫作非處,就是不合道理。
a)淨不淨果不平等因等者:若執非因以為是因,是名不平等因。即以此因為依處故,顛倒智生,不如實轉。由是說言與上相違。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於此非處如實了知能正宣說,名非處智力。
a1)如果你這個人的思想,固執不是這件事的因,你認為就是這件事的因,就是不合道理,是名不平等因。就是因為你認為不平等因為一切法的依止處,這樣的智慧因此而生起,不如實轉,這個智慧不符合事實,和事實不相符合。轉是現起。因為這樣的意思和前面說的相違、相矛盾。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於此非處如實了知能正宣說,名非處智力。
tatra phalasya śubhāśubhasya yo bhūta-pravṛttaḥ aviṣamo hetuḥ. tad asya sthānaṃ pratiṣṭhā niśrayo nirvartaka ity ucyate. śubhāśubhasyaiva phalasya viṣamo hetur etad-viparyayeṇāsthānam ity ucyate.

遠離一切增上慢智,說名如實。
[]2)遠離一切增上慢智,遠離對一切法的理解有增上慢、這樣的智慧。
1-增上慢,就是你所理解的和事實不相符合,有所增加,或者是損減,都叫作增上慢智。他所理解的他不知道是錯誤的,認為是正確的,但事實上是錯,這叫作增上慢智。如果知道自己說的是不對的,叫妄語。他不知道自己說錯,所以他說的話不是妄語,但是和事實不符合這叫增上慢。就是他沒有智慧,他認為他有智慧,這是增上慢。現在佛陀遠離一切增上慢的智慧,所以叫作如實,就是能契合真實。
nirabhimāna-jñānaṃ yathā- bhūtam ity ucyate.

若一切智、若無滯智、若清淨智,當知說名遠離一切增上慢智。如是一切智等諸句,當知如前最極無上菩提品記。
[]2-怎麼叫作離慢呢?若是你有一切的智慧,你又有無滯智,你又有清淨智,你具足這三種智慧,當知說名遠離一切增上慢智。如是一切智等諸句,這三種智慧,當知如前面在〈菩提品〉有記,在那裡有解釋。
a)若一切智等者: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暫作意時遍於一切無礙速疾無滯智轉,不由數數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名無滯智。一切煩惱並諸習氣畢竟斷故,名清淨智。義如〈菩提分品〉說。
a1)於一切界,界有器世界、有情世界、法界、調伏界、調伏方便界,這就包括一切的差別的事情。一切事,有有為的事、有無為的事。一切品,有善、有惡、有無記的品類的差別。一切時,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你能通達一切界、通達一切事、通達一切品、通達一切時,在這裡面沒有障礙的活動,這叫一切智。
a2)暫作意時,就是很短的時間,心裡面思惟觀察。普遍遍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能無障礙的、迅速的就通達,沒有滯礙,在這裡面沒有一點障礙。不需要一次又一次的作意,要動其心思惟那件事。就是心裡一動就能普遍的明白一切法。這叫作無滯智。
a3)什麼叫作清淨智?清淨是對染污說的,什麼是染污呢?就是煩惱,就是貪瞋癡這些煩惱,一切的煩惱。並諸習氣,這習氣是煩惱的種子。煩惱一動的時候,在內心裡面就造成一種相似的力量,所以叫作習氣。煩惱和煩惱的習氣畢盡斷故,究竟的消滅,名清淨的智慧。如〈菩提分品〉說。
sarva-jñānam asakta-jñānaṃ śuddhaṃ ca tan nirabhimānaṃ jñānaṃ veditavyaṃ. eṣāṃ sarva-jñānādīnāṃ padānāṃ pūrvavad vyākaraṇaṃ veditavyaṃ tad-yathā parama-bodhi-paṭale

數之次第最居其首,故名第一。以無上故;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
[]3-處非處智力在十個數目的次第的排列上看,它是最居其首,它居在前面,所以叫作第一。
4-佛的這個智慧力是最極圓滿的,沒有能夠超過他。
a)以無上故者:義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故名無上。此即初義釋名為力。
a1)無上這句話的義,表示什麼呢?於大眾之中正師子吼,就是佛陀很鄭重的如師子吼似的,所以叫作最殊勝的智慧。此即初義釋名為力,這是第一個解釋。
5-佛的智慧力為什麼會那麼殊勝呢?就是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是很多的,一切種,很多種類的饒益眾生的事情,但是在佛這方面有這樣的功能,全面的能和眾生的利益相應,這是佛的智慧。
6-佛這樣饒益一切眾生,有一些魔怨不高興這件事,來障礙佛陀利益眾生的事情。這件事佛陀怎麼樣呢?佛能夠究竟的超越一切魔怨的大威力,能超過他們的威力,說名為力。以無上故,這句話是總說,下面這兩句是別說的,就叫作力。魔怨,魔是佛法的怨,他不高興佛度化眾生,所以與佛法為怨,所以叫作魔怨。
a)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者:饒益有情有十一相,名一切種。如〈戒品〉饒益有情戒說應知。
anupūrvaṃ-gaṇanayā prathamaṃ. niruttaratvāt sarvākāra-sarva-sattvārtha-kriyā-śakti-yuktatvāt sarva-Māra-balātyantābhibhavāc ca balam ity ucyate.

攝受如實圓證因故;如其所欲皆能現行,自在轉故;說名成就最上涅槃。以無上故;說名為大。
[]3)現在再總起來顯示處非處智力的大意。
3.1)佛陀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智慧呢?
1-攝受就是成就,成就如實的圓證這樣智慧的因,所以得這樣智慧的果。智慧不是自然有的,是佛陀無量劫來作種種功德的因,現在得這樣的果。因成就,圓滿的證悟大智慧的因,所以有這樣的智慧。
2-有這樣的智慧,有什麼作用呢?就如佛陀所欲的、所想要成就的事情,就能表現出來這個行動,很自在的成就所計劃的事情。說名成就最上涅槃,前面是說攝受如實圓證因,是說得如是智慧的因成就。有如是因成就這樣的果,果成就以後有什麼作用呢?如其所欲皆能現行,自在轉故,這是智慧發生作用的相貌。
3-佛能夠有這樣自在的作用,所以就是成就最上的涅槃。在經論裡面說,阿羅漢也可以得涅槃,第八地菩薩以上,要想入涅槃也是可以,但是功德都不圓滿。現在佛所成就的是最殊勝的涅槃,最圓滿的涅槃。為什麼稱佛的涅槃是最上呢?因為他是最殊勝的,沒有其他的人能高過佛的,說名為大,所以叫大涅槃。
a)攝受如實圓證因故等者:〈決擇分〉說:若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所有一切善及無記諸法種子皆被損害。如來涅槃、當知不爾。一切善法種子不被損害,是名攝受如實圓證之因。及能轉得內緣自在,名如所欲自在而轉。如是說名成就最上涅槃。以無上故,名大涅槃。
a1)〈決擇分〉說,若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若聖弟子可以作兩個解釋,就是佛是聖,這個人是佛的弟子,所以叫聖弟子。或者說佛這個弟子已經得阿羅漢,所以稱之為聖,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他將要契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涅槃有兩種,一個是有餘涅槃,一個是無餘涅槃,就是他是證入不生不滅,但是還有色受想行識的存在,叫作有餘。現在阿羅漢要入無餘涅槃,就是滅掉色受想行識的時候,叫作無餘。
a2)將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內心裡面所有一切的善法,就是他久遠以來在佛法裡面栽培的善法,成就的戒定慧這一切善法。及無記諸法,就是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這些諸法的種子,都被阿羅漢要入涅槃的那一念心消滅,惡就是他得阿羅漢的時候已經消滅愛見煩惱。
a3)若聖弟子,阿羅漢入涅槃的時候,有這樣的情形。若佛陀本人當知不爾。一切善法種子,佛陀發無上菩提心之後,在佛法中栽培的善法的種子,不被佛證入涅槃的時候所傷害,它還繼續的存在。是名攝受如實圓證之因。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所有有為的一切法完全消滅,就是入於不生不滅。所以從唯識宗的立場,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就永久是這樣,不可能再發無上菩提心廣度眾生。是名攝受如實圓證之因,就是從發無上菩提心以後,所成就的一切善法,完全還存在而沒有失壞。
a4)他所成就的無量功德善法都存在,另外還有什麼事情呢?能轉得內緣自在,就是前一剎那沒有成佛的時候,功德還沒有圓滿,一剎那間成佛的時候,就是轉得內緣自在,轉得是進一步,進一步的成就內緣自在,內就是心,心的大自在的境界。名如所欲自在而轉。前面這兩個意思總起來,這叫作成就最上涅槃。以無上故,名大涅槃。
yathāvat-samudāgama-hetu-parigrahād yathākāma-samudācāra-vaśavartitā samanvāgama ity ucyate. niruttaratvān nirvāṇam udāram ity ucyate.

八支聖道所證得故;遠離一切災患畏故;名仙尊位。
[]3.2)佛陀的最上涅槃是怎麼成就呢?是八支聖道所證得故,成就八支聖道以後,能遠離一切災患、一切恐怖,完全消滅,所以得到大自在,這時候就名之為仙尊位。仙尊位就表示八支聖道成就,遠離一切災患畏,所以叫作仙尊位。
āryāṣṭāṃgena mārgeṇa labhyatvāt sarvopadrava-bhayāpagata tvāc cārṣam ity ucyate.

能自了知自所證故;說名自知。
[]3.3)佛陀得無上菩提之後,自己了知他自己所成就的境界,叫作自知。
ātmanas tad-adhigama-pratijñānāt pratijānātīty ucyate.

既自證已,由哀愍心,廣為有情等開示故;名轉梵輪。何以故?謂諸如來有是增語,說名為梵,亦名寂靜、亦名清涼。最初能轉,從此已後餘復為餘,如是展轉梵所推運,周旋一切有情眾中,故名梵輪。
[]3.4)佛陀既然自己圓證大涅槃以後,哀愍眾生的苦,所以要利益眾生。
1-怎麼利益眾生呢?廣大的為一切有情平等的開示離苦得樂的法門,這就叫作轉梵輪。前面是說佛陀自己得大涅槃,遠離一切災患畏,能自了知自所證,這是自己的功德圓滿。轉梵輪是普度眾生的意思。
2-什麼理由這麼說呢?謂一切的佛,他有這麼一句話,有這麼一個名字,說名為梵。增語,一切法是沒有名字的,現在給它立個名字是增加的,增加上一句話,所以叫做增語。梵就是清淨的意思。
3--亦名寂靜,謂諸如來有是增語亦名寂靜。寂靜,是對煩惱說的,有煩惱的人心裡面不寂靜,心裡面動亂。佛陀心裡沒有煩惱,所以心裡是寂靜。
4-亦名清涼,眾生心裡有煩惱就是熱惱,現在沒有煩惱就清涼自在。
5-梵輪就是為眾生宣說佛法。佛是最初能轉梵輪的,一開始是由佛陀才能為眾生說法。從佛陀轉法輪之後,聽佛說法的人修學聖道,也得聖道,其他的人,像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也能夠隨順佛陀,學習佛陀為眾生轉法輪,所以餘復為餘。
6-如是展轉梵所推運,就是這樣展轉,一代一代的佛陀的弟子得聖道的人繼續的說法,繼續為眾生轉法輪。這都是展轉的梵所推運,這個梵都是要成就聖道的人,佛是梵,佛的弟子得聖道也名為梵,就是相續不斷的來推運,來推動佛法的運轉。
7-周旋一切有情眾中,周遍的活動在一切有情眾中,故叫作梵輪。
svayam adhigamya pareṣām apy anukaṃpayā vistareṇa saṃprakāśanād Brāhmaṃ cakraṃ pravartayatīty ucyate. tat kasya hetoḥ. tathāgatasyaitad adhivacanaṃ. yad uta Brahmā ity api śāṃtaḥ śītībhūta ity api. tena tat pravartitaṃ tat-prathamataḥ. tad-anyaiḥ punas tad-anyeṣām. evaṃ pāraṃparyeṇa Brahma-preritaṃ sarva-sattva-nikāye bhramati. tasmād Brāḥmaṃ cakram ity ucyate.

自顯墮在最上施設無上大師圓滿攝故;能說彼道對治一切餘邪道故;於道怨敵異論現前無怯弱故;為欲勝伏一切他論,宣揚廣大無上論故;名大眾中正師子吼。
[]3.5)自顯墮在最上施設,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也顯示自己是繫屬於最上施設,墮是繫屬於。
1-最上施設,一切的名言都是安立的,所以叫作施設。但是現在這裡說的施設是最殊勝的。
2-無上大師,佛是最殊勝的大師,佛一切的功德圓滿,所以是最上大師,屬於這一類。
3-佛能夠自己成就這樣的無上菩提,也能宣說彼無上菩提道來對治其餘的邪道,就是來轉化其餘的邪道,使令他們也能成為正知正見的聖者。
4-佛陀為眾生說法的時候,於道怨敵,是道的怨敵,不同於佛法的正知正見的這些異論者,這些邪知邪見的人現前的時候,佛是沒有怯弱。
5-因為佛陀在這個世界上宣揚梵輪,宣揚佛法,同時也有其他的,與佛為怨為敵的異論者,也在這裡宣揚邪知邪見,所以佛一定要降伏這些人,為欲勝伏一切他論,宣揚佛陀的廣大無上的梵輪,故名大眾中正師子吼。
agrya-prajñapti-patitasya niruttara-śāstri-saṃpat-parigṛhītasya cātmano vikhyāpanāt tan-māgra-deśanayā ca sarva-tad-anya-pāṣaṇḍa-pratikṣepaṇāt tan-mārga-vipratyanīka-vādiṣu ca pratyupasthiteṣv asaṃlocāt sarva-para-pravādābhibhavāya codāra-niruttara-vāg-abhyudīraṇāt parṣadi samyak siṃha-nādaṃ nadatīty ucyate. samāsatas tv ātma-hita-pratipatti-saṃpat-para-hita-pratipatti- saṃpat-sva-para-hita-pratipatti-saṃpadaś cāsādhāraṇaṃ. teṣāṃ uttānā vivṛtā prajñaptā prakāśitā bhavati.

以要言之,當知此中顯發辯了施設開示,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
[]4)簡要的說,當知這裡前面這五段文,其中的要義就是顯發佛的大意來辯了其義。
1-顯發就是標出來這個大意,然後再把它說明白,叫辯了。
2-施設,就是假借名言,把那個大意,把它安立出來,施設名言,然後根據這個名言開示其義。當知此中顯發辯了施設開示,顯發辯了約義說,施設開示約名說,名和義還不能分開。
3-前面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顯發辯了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施設開示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自利行滿,就是佛自己由因至果得無上菩提,這樣的德行圓滿。利他行滿,佛為眾生說法轉大法輪,轉梵輪,是利益眾生的德行圓滿。這兩種德行總合起來,就是自利利他功德都圓滿,是不共於其他的修行人。
a)以要言之等者:此中結顯前說三種略義,自利行滿,結顯經說成就最上涅槃。利他行滿,結顯經說能轉梵輪。自利利他圓滿不共,結顯經說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a1)這裡面就是把前面的文結束,結束的文裡面顯示出來前文所說的三種略義,就是三種要義。那三種呢?自利行滿這一句話,就是結束顯示前面經說的成就最上涅槃,成就最上涅槃就表示佛的自利行滿。
a2)這裡說利他行滿這句話,就是結束這一段文,顯示經裡面說的能轉梵輪那句話。能轉梵輪那句話就是利他行滿。
a3)自利利他圓滿不共這句話,結顯經說於大眾中正師子吼這句話。

復有異門。此中略義,謂所應得勝方便。此勝方便,一切眾會隨所樂欲,或天或人一切皆從我所獲得此勝方便。如病除愈,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如彼疾病除愈方便,當知此顯轉於梵輪。如遮一切邪醫,自稱顯已決定能愈眾疾,當知此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5)復有不同於前面的文句。這裡面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所應獲得的勝方便。這所應得的勝方便,就是得大涅槃的勝方便。什麼方法能得大涅槃呢?就是你若得到勝方便,就能得大涅槃,所以想要得大涅槃你要先得到勝方便,這勝方便是我們應該成就,就是殊勝的方法,應該就是八正道。
1-這個勝妙的方便法門,一切眾會,不管是相信佛教的眾會,其他的也應該在內。隨所樂欲,隨他所歡喜的,或者他是天,或者他是人,都要從佛這裡才能得到這個勝妙的方便,其他的人不知道什麼叫做勝方便的。
2-如病除愈,人有病,要看醫生吃藥,才能把這個病治療好。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這表示什麼意思呢?一切眾會皆要從佛這裡得到勝方便,這話什麼意思?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這表示佛陀自己知道他已經成就大涅槃,所以他才有這個勝方便。
3-如彼疾病除愈方便,就像那個人有病,但是他現在已經吃藥病好了,他有這個除病的方便。如彼疾病除愈方便這句話表示什麼意思?當知此顯示佛陀能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意思,轉於梵輪,能轉大法輪。
4-如遮一切邪醫,也就像醫生,有的是他是正醫,也有的是邪醫,正醫能遮一切邪醫,除滅一切邪醫。自己對別人宣布我是好醫生,顯示自己。決定能夠治好一切眾生的病,佛陀說佛法也是這樣意思。當知此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a)復有異門等者:此中更顯三種略義,名有異門。究竟自義所應證法,名所應得。能得彼法決定勝道,名勝方便。此勝方便皆由如來現等覺已,能正宣說令聖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由是說言一切皆從我所獲得。如是總顯前說三種略義,下更分別,如文可悉。此中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即前所說成就最上涅槃應知。
a1)此中再重新顯示這三種要義,名有異門。圓滿的自己的第一義,所應成就的涅槃法,名所應得。就是涅槃法是所應得。
a2)能得彼法決定勝道,能成就涅槃的那個法門,那是決定勝道,決定能勝利的。決定勝道叫作勝方便,就是八正道。
a3)此殊勝的法門就是八正道,皆由如來現等覺已,得無上菩提以後,才能夠無錯誤的、很正確的為一切眾生宣說此八正道。使令佛的弟子,一切的正士,這一切想要得聖道的人,完全要依賴此法才能出離大苦海,由是說言一切皆從我所獲得。如是總顯前說三種略義,下面更說出來,如文可以知道,也就是這一段文如病除愈,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這以下這文。此中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即前所說成就最上涅槃,最上涅槃就是安隱處。
aparaḥ samāsārtha-paryāyaḥ. tasya cābhyupāyasya sarva-janyatāyo yaḥ kaścid ākāṃkṣati deva-bhūto vā manuṣya-bhūto vā. sarveṇa tena mamaivāṃtīkāl labhya eṣo 'bhyupāya iti. tatra vyādhi-praśamavad udāram ārṣabhaṃ sthānaṃ draṣṭavyaṃ. vyādhi-praśamopāyavad Brāhma-cakra-pravartanā draṣṭavyā. sarva-ku-vaidya-pratijñā-pratipakṣavat svayaṃ ca niyataṃ vyādhi-praśama-pratijñānavat parṣadi samyak siṃha-nādaṃ naditavyaṃ draṣṭavyaṃ.

5.3.1.2.自業智力
若有諸業已作、已增、已滅,名為過去。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亦非正作,而是當作,名為未來。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而是正作、正造、正為,名為現在。
[]1)什麼叫作業?先約時間來說。假設這個人有很多的業力,業力就是由內心裡面有所希求,然後為了完成自己的希望,而有所行動,你這樣作過就有了業,時時作,那麼你的業力就很多。從佛法的開示上看,從無始以來我們就這樣作,所以業力是很多。心動以後你表現在語言上,表現在行動上,在時間上看剎那剎那過去,但是它還造成一個力量,在你心裡面保存下來。
1-若這件事你已經這樣作了,你心裡面有個目的,有個想法,然後你就採取行動這樣作,作了以後,表面上好像沒有什麼事。
2-已增,增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在作業的時候,通過你的身口意,在時間上是過去,但是你心裡面還保存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它將來還會發生作用,將來你還是要再繼續作。你作惡事也好,作善事也好,在你心裡面留存一個力量。因為你歡喜的關係,這力量一發作的時候,還要再作,這就是作了又作,作了又作,所以叫作增,就會越來越多。
3-已滅是什麼意思呢?他有了這樣業的因,將來會得果報的,果報消失就結束,所以叫作已滅。我們作的業,是已作、已增、已滅,這件事過去了,但是過去又不完全過去,因為熏習的種子還在你心裡頭,它還要發生作用。
4-若有的業還是有,但是並不是已經作,你沒有作也沒有增,當然也沒有滅,也不是現在正作。而是將來還是要作的,不可能不作,名為未來,這樣就是屬於未來的事情。
5-若有諸業,或者是善業、或者是惡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不是過去的,而是現在正在作這件事,這就是現在。正造是什麼意思呢?這件事還沒作完,還繼續作。正作是已經作好了,正造還沒作好還要繼續作,分這麼兩種,都叫作正為,正作也叫正為,正造也叫正為。這是現在造的業。
yāni karmāṇi kṛtāny upacitāni niruddhāni. tāny atītānīty ucyaṃte. yāni naiva kṛtāni na niruddhāni nāpy karoti. api tu kariṣyaty āyatyāṃ. tāny anāgatānīty ucyaṃte. yāni punaḥ karmāṇi naiva kṛtāni na niruddhāni. api tu kartum eva praṇihito vyavasitaḥ. tāni pratyutpannānīty ucyaṃte.

如是諸業品類差別,復有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
[]2)前面說有過去的、有未來的、有現在的業,但是品類上還有差別的,有多少差別呢?有三種差別,所謂身業、語業、意業。表現在行動上,就是身業,表現在語言上就是語業,也可能沒有表現在身,也沒有表現在語,只是內心就是意業。但是有身業、有語業,也一定有意業,一定是要有心的。
tāni punaḥ prakāra-bhedena trīṇi. kāya- karma vāk-karma manas-karma.

法受分別,復有四種。如前廣說。謂有法受,得現世樂,後苦異熟,乃至廣說。又此諸業現法當來,有益無益,加行差別,如應當知。
[]3)你造了業會得果報,得果報你就要受這個果報;我造業我受果報,你造業你受果報,我不造業我不受果報。現在不說我,說法,沒有我,只是有色受想行識的法,只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法,這個法來接受你以前業的果報,所以叫法受。
1-法受的分別復有四種不同,如前面在聲聞地有說過。謂有的事情你在受的時候,得現世樂,現在感覺到不錯,感覺到滿意,後來就不是樂了,就是苦惱的果報。得現世樂後苦異熟這件事應該再詳細說,但是這裡就不說。
2-前面說分位,分位就是在時間上、在苦樂上有差別。現在是加行。又此你的身業、語業、意業,或者是善業、惡業,或者是現在有利益、或者無利益。或者是你現在造了業,將來得到好處叫有益,或者沒得到好處叫無益。就是現法也有有益、無益的差別,當來也有有益、無益的差別。
3-你得的果報有有益、無益的差別,你身語意努力作這個業的時候,也是有差別的。如其所應你應該知道。這裡沒有詳細說。
a)法受分別等者:謂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如是名為四種法受。由此諸業或有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或有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名為四種加行差別。義如〈自他利品〉中說應知。
a1)謂有的法受,現在你作這件事,得到一些滿意的感覺,覺受。將來的時候可不是,跑到三惡道,受苦異熟。
a2)有的是這樣,有的事情你現在感覺到很辛苦,於當來世你可是受樂果報。
a3)或者你作的這種事情,現在也感覺到滿意,於當來世也受到滿意的果報。
a4)現在和當來都是受苦惱的感覺。如是名為四種法受。
a5)由此諸業或有此世,就是現在世能對你有利益,將來就不見得有利益。或有將來你會得到滿意的果報,不是現在世。或有此世及於他世都是有利益。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名為四種加行差別。義如〈自他利品〉中說應知。
dharma-samādānāni catvāri yathā pūrvam eva nirdiṣṭāni. asti dharma-samādānaṃ pratyutpanna-sukham āyatyāṃ duḥkha-vipākam iti vistareṇa. tāni punar etāni dṛṣṭa-dharma-saṃparāya-hitāhita-prayogato yathāyogaṃ veditavyāni.

若所造業,依此方所,是名為處。
[]4)若所造的業,在這個地方造的,這就叫作處。造業的地方也有關係。
yasmiṃ deśe kriyaṃte. tat teṣāṃ sthānam ity ucyate.

若所造業,以有情數非有情數為所依事,是名為事。
[]5)若你所造的這個業,這個時候你是以有情數,屬於這個範圍造的業,或者是非有情數造業的,這就叫作事,就不一樣,也是有差別的。
yac ca sattva-saṃkhyātam asattva-saṃkhyātaṃ vā vastv adhiṣṭhāya kriyaṃte.

若所造業,以不善根或以善根為因緣起,是名為因。
[]6)若所造的業,以不善根,就是貪瞋癡是不善根,你以貪瞋癡來造這個業,就是不善根。或以善根為因緣起,或者是不貪不瞋不癡,或者是信進念定慧,用這樣的因緣造業,就是善根為因緣起,是名為因。
tat teṣāṃ vastv ity ucyate. yenākuśala-mūlena kuśala-mūlena vā nidānena kriyaṃte.

若所造業,感愛非愛過失功德相應諸果,是名異熟。
[]7)若所造的這個業,將來感受不可愛果,有過失。或者是所造業感受的是功德,沒有過失,是功德相應諸果。這就是或者是善或者惡的果報不同,是名叫作異熟,異熟就是果報。
tat teṣāṃ hetur ity ucyate. yad iṣṭāniṣṭam ādīnavānuśaṃsa-yuktaṃ phalam abhinirvartayaṃti. tat teṣāṃ vipāka ity ucyate.

如是略說一切時分,一切品類,一切分位加行差別,一切方所,一切依處,一切因緣,一切過患及與功德。於此一切種類差別,皆如實知;是名如來自業智力。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8)如是略說,一切時分的不同,一切品類的不同,一切分位加行的差別,一切方所的不同,一切依處,一切因緣,一切過患及與功德的差別。眾生造業的時候,有這麼多的種類的差別,佛陀都能真實的了知,沒有錯誤的了知,是名自業智力。除了上面所說的,不能再超過這個,也不能再增加什麼。
a)如是略說一切時分等者:前說過去未來現在,是名一切時分。身語意業,是名一切品類。法受分別,及與諸業加行差別,是名一切分位加行差別。餘易了知。

tad etad abhisamasya sarva-kālaṃ sarva-prakāraṃ sarvāvasthā-prayogaṃ sarva-deśaṃ sarvādhiṣṭhānaṃ sarva-nidānaṃ sarvādīnavānuśaṃsaṃ ca sarvākāraṃ tathāgatānāṃ karma-jñānaṃ bhavati. nāsty a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