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菩薩地-初持瑜伽處-3.覺分持-2.如是學-3.戒品之一

3.2.3.戒品
云何菩薩戒波羅蜜多?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戒。謂九種相戒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難行戒,四、一切門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種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樂戒,九、清淨戒。
[]1)云何菩薩戒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是怎麼回事情呢?這一品裡面廣說菩薩戒的相貌。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二世樂清淨,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戒。這是六句頌。下邊就解釋這個頌,就是長行。
2)九個相貌所說的戒,就叫做菩薩戒波羅蜜多。那九種相呢?第一個是自性戒。第二是叫做一切戒。第三是難行戒。第四是一切門戒。第五是善士戒。六、一切種戒。七是遂求戒。八、此世他世樂戒。九、清淨戒。
uddānaṃ 
sva-bhāvaś caiva sarvaṃ ca duṣkaraṃ sarvatomukhaṃ
syāt sātpauruṣya-yuktaṃ ca sarvākāraṃ tathaiva ca
vighātārthika-yuktaṃ ca ihāmutra-sukhaṃ tathā
viśuddhaṃ ca navākāraṃ śīlam etat samāsataḥ.
tatra śīlaṃ bodhisattvānāṃ katamat. tad api nava-vidhaṃ veditavyaṃ. sva-bhāva-śīlaṃ sarva-śīlaṃ duṣkara-śīlaṃ sarvatomukhaṃ śīlaṃ sat-puruṣa-śīlaṃ sarvākāra-śīlaṃ vighātārthika-śīlaṃ ihāmutra-sukhaṃ śīlaṃ viśuddha-śīlaṃ ca.

3.2.3.1.自性戒
云何菩薩自性戒?謂若略說具四功德,當知是名菩薩自性戒。何等為四?一、從他正受,二、善淨意樂,三、犯已還淨,四、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云何菩薩自性戒?自性,就是戒本身的相貌。或者解釋為總說,總說戒的大意,叫做自性戒。戒本身的相貌,若是簡略的,就是簡要的來說它的相貌,具足四種功德,具足四種利益。這四種功德就是菩薩的自性戒。怎麼叫做四種呢?
1)一、從他正受,這是其中的一個相貌,也就是一種功德。
a)從他正受者:他,謂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已發大願同法菩薩。於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如法求請授與淨戒,乃至廣說,是名正受。
a1)他,就是指菩薩戒的戒和尚。正受,就是遵循菩薩戒的儀軌來受菩薩戒。有智,這個人要有這樣的聖德,就是他有大智慧、有四無礙辯,有這樣的智慧。有力,有大智慧、有神通的道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受菩薩戒這裡面有語、有義,就是語言文字它是能表達,義是所表達的。就是對於菩薩戒的文和義,能夠傳授給你,能開示、能開顯裡面的菩薩戒的義,這就是要有智慧。已發大願,這位菩薩已經建立無上菩提的願力,他有這樣的願。同法菩薩,他也是秉受菩薩戒。
a2)於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就是在具足這麼多的功德這位菩薩的地方。勝菩薩,他有殊勝的功德,超越聲聞緣覺的這個人。如法求請授與淨戒,你能夠沒有違法,向他求請授與清淨的菩薩戒。乃至廣說,你向他申請,他能夠遵循受菩薩戒的儀軌,傳授你菩薩戒,乃至廣說,這就叫做從他正受。就是要這樣的人為你授菩薩戒,你向他求請,不是從其他的人去求請的。
2)第二種善淨意樂,這裡邊,第一個要有信心,你對於大乘佛法有信心,也有智慧能夠勝解大乘佛法。有信、有慧,而沒有猶豫,這樣的善而又淨的意樂。有信就應該是有願,意樂就是內心的願,你有希求成就聖道的意願。在這裡,就是你有清淨的意願要受菩薩戒。外緣是從他正受,你內心要有清淨的意願。
a) 善淨意樂者:增上意樂品說:菩薩到究竟地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是名菩薩善淨意樂。由願當證而作是說,非已證故。
a1)增上意樂品說:菩薩到究竟地所有一切增上意樂,是名菩薩善淨意樂。菩薩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從什麼地方到究竟地呢?就是從初歡喜地到第十地,這都是已得無生法忍的聖人,他們這些聖人的意樂,所有一切的增上意樂,就是特別廣大而且特別有力量的這種大慈悲心,也有大智慧,就叫做增上意樂。是名菩薩善淨意樂,這個善淨意樂就指已入聖位、得無生法忍的這些大菩薩,他們內心的大智慧、大慈悲,叫做善淨意樂。
a2)這裡說的善淨意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位初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希望將來也能成就十地菩薩的廣大的意樂,所以叫做善淨意樂。不是已證入法性說,不是約那個意思。
3)三、犯已還淨。這是第三個功德。
a)犯已還淨者:謂於所受淨戒若有毀犯,當知一切皆是惡作所攝。應對於他補特伽羅發露悔滅,由是除遣所生惡作。 惡作有五,攝事分中別釋其相。 如是名為犯已還淨。
a1)就是這位菩薩從他正受,受得清淨菩薩戒之後,因為這位菩薩不是已入聖位的菩薩,多數是在外凡的時候,就是資糧位。在外凡的時候,還不能夠全面地一切時、一切處保護他的清淨心,所以有的時候失掉正念,就毀犯菩薩戒。所犯的一切菩薩戒都屬於惡作所攝。惡作,就是不高興自己所作的事情,自己犯戒就後悔,叫做惡作。按這文的意思,應該是指輕垢罪說,不是前面的波羅夷罪。
a2)這位菩薩犯菩薩戒之後,應該對於他補特伽羅,就是另一位受菩薩戒的人,或者受比丘戒的比丘,發露悔滅,向那位補特伽羅發露自己犯那一條戒,然後懺悔來息滅這個罪垢。由於你發露懺悔,就除遣、除滅你所犯戒的罪垢。惡作一共有五類,在本論的攝事分裡面有詳細的解釋其相。如是名為犯已還淨。
4)四、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深敬專念和前面犯已還淨,這個相貌不同。前面失掉正念,犯戒,需要發露懺悔;第四條深敬專念,從來也沒有犯過戒。
a)深敬專念無有違犯者:謂由善淨意樂於所受戒生起最極尊重恭敬,從初專精不失正念,故無違犯。
a1)由善淨意樂,就是由於受菩薩戒的這個人,心裡面有極清淨的意樂。對於所受的菩薩戒,對這個戒不敢輕忽,他特別的尊重、特別的恭敬,所以叫做深敬專念。深,就是最極尊重的意思。從初專精,從開始受菩薩戒,就是專精不失正念,能夠專一其心。精,就是使令內心清淨,能夠不失掉正念。而這件事實在來說就是常常修止觀的關係;常常修止觀,能調伏煩惱,用止觀的力量調伏內心的煩惱,所以使令心能夠專精不失正念。如果你不修學止觀就不能調伏煩惱,煩惱不調伏,煩惱若活動的時候,很難專精不失正念。所以使令戒清淨,是由定慧的力量使令戒清淨;而能修學定慧,還是戒清淨才能修學定慧,它是互相幫助。
tatra sva-bhāva-śīlaṃ katamat. caturbhir guṇair yuktaṃ samāsato bodhisattvānāṃ sva-bhāva-śīlaṃ veditavyaṃ. katamaiś caturbhiḥ. parataḥ samyak-samādānataḥ su-viśuddhāśayatayā vyatikrāntaiḥ pratyāpattyāvyatikramāya cādara-jātasyopasthita-smṛtitayā.

由諸菩薩從他正受故,於所學戒若有違犯,即外觀他深生愧恥。由諸菩薩善淨意樂故,於所學戒若有違犯,即內自顧深起慚羞。由諸菩薩於諸學處犯已還淨,深敬專念初無違犯二因緣故,離諸惡作。
[]1)由於發無上菩提心的諸菩薩,從有智有力的這些大菩薩正受菩薩戒的緣故。對於所學習的菩薩戒,就是受菩薩戒之後,就要學習菩薩戒。若有違犯的時候,外邊思惟憶念你的戒師,就會想到:我現在犯戒,我的戒師可能要呵斥我,要責備我。就深深的生慚愧心,生羞恥心。
a)即外觀他深生愧恥者:謂諸菩薩於罪現行能正覺知,於外敬畏而生羞恥,是名為愧。
a1)受菩薩戒的這個菩薩,對於罪現行,就是染污心活動起來,就犯菩薩戒,就是顯現在自己的身口意上面,這時候有罪垢、有污染。他很快的會知道,犯那一條戒。因為常常誦戒的關係,他很熟悉這件事;如果不誦戒,你犯戒都不知道。對於外邊的,就是對於師長就有恭敬心、有恐怖心,所以內心裡面而生羞恥心,是名為愧。
2)因為常常地修止觀來清淨自己的一念心,清淨自心,使令這個心沒有污染。若常這樣做的時候,於所學戒若有違犯,你立刻知道我心不清淨,我發瞋心、發貪心,我犯菩薩戒。就會反省自己,自己來看自己,就會深深地生起慚愧的羞恥心。慚是對內說,就是我應該修學戒定慧令心清淨,怎麼會令我心裡污染?我不應該這樣,就是生這個慚羞的心情。若是不注意內心的清淨這件事,你犯戒、動煩惱的時候,自己也不當一回事,就不會有慚愧心。
a)即內自顧深起慚羞者:謂諸菩薩於罪現行能正覺知我為非法,內生羞恥,是名為慚。
3)由諸菩薩於諸學處犯已還淨,深敬專念初無違犯二因緣故,離諸惡作。
諸菩薩受菩薩戒以後,如果是犯戒,很快地會發露懺悔,又恢復清淨。或者是你的止觀有力量,時時地保持正念正知,深敬專念,從來也不違犯。這是兩個因緣,一個是犯已還淨的因緣,一個是深敬專念初無違犯的因緣。離諸惡作,就不會有後悔的這件事;就是犯戒很快地發露懺悔,就沒有這件事,心裡面也就不再後悔。
a)離諸惡作者:謂此惡作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悵怏追變為體,能障奢摩他為業,如顯揚說。由此惡作令不安隱,一切毀犯皆惡作攝,以是說有惡作罪聚,此皆遠離,是故名為離諸惡作。
a1)惡作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已經做善事或者不善事,或者沒有做善事不善事,會後悔。譬如說現在有一個機會做善事,我沒有做,我心裡後悔;或者已經做善事,心裡後悔。或者是已經做惡事,或者這個惡事沒有做,都會後悔。不善事是染污,善事是不染污;染不染指善不善的作用說的。後悔的時候,就是心情遺憾,心情有恨,不舒服。追變,就是後悔,事情已經過去,還在追想這件事,我不應該那樣,所以叫做變。
a2)能障奢摩他為業,惡作這件事,能障礙你修奢摩他。奢摩他應該是寂靜住的,但這個時候心裡不安,老是後悔,所以使令寂靜住不成。如顯揚聖教論裡面說。因為你內心裡面若後悔的時候,心裡面就不能寂靜住,就是不安隱。一切毀犯都是屬於惡作,所以犯這種惡作的時候,就是一大堆的事情。因為常能夠犯已還淨,或者是深敬專念初無違犯的關係,就是遠離一切的惡作,是故名為離諸惡作。
tatra parataḥ śīla-samādānād bodhisattvasya param upanidhāya śikṣā-vyatikrame vyapatrāpyam utpadyate. suviśuddhāśayatayā śīeṣu bodhisattvasyātmānam upanidhā-ya śikṣā-vyatikrame hrīr utpadyate. śikṣā-padānāṃ vyatikrama-pratyāpattyā ādarajā-tasyādita evāvyatikramād bodhisattvo dvābhyām 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niṣkaukṛtyo bhavati.

如是菩薩從他正受善淨意樂為依止故,生起慚愧;由慚愧故,能善防護所受尸羅;由善防護所受戒故,離諸惡作。又於是中從他正受,善淨意樂,此二是法;犯已還淨,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此二是前二法所引。又於是中從他正受,善淨意樂,深敬專念無有違犯,由此三法應知能令不毀菩薩所受淨戒;犯已還淨,由此一法應知能令犯已還出。
[]1)這位菩薩從他正受菩薩淨戒之後,內心裡面有善淨意樂,因為從他正受善淨意樂的功德為依止,就是為因緣故,生起慚愧心。因為有慚愧心,所以能夠善巧、能保護所受的菩薩戒,使令它不毀犯。由於保護自己的戒不犯,所以就遠離一切後悔犯戒的事情。這是把前面兩個功德合而為一,後兩句合而為一。
2)又這位受戒的菩薩,在從他正受的功德、善淨意樂的功德,你成就這樣的功德,這兩種功德叫做法,也就是戒法。或者是犯已還淨這件事,或者是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件事,才會引發出來這兩件事。
a)從他正受至二法所引者:領納屬己,是名為受。即依此相建立受心所法。欣求意樂,是名為欲。即依此相建立欲心所法。今說菩薩自性戒中初二功德即是受欲二心所法為其自性。是故說言此二是法。犯已還淨,是前從他正受受法所引,非無有受可名犯故。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是前善淨意樂欲法所引,非不善淨能無違犯故。由是說言說此二是前二法所引。
a1)受,就是領納屬己,從這個戒師所傳授的戒,由你的眼耳把它領納到第六意識,到阿賴耶識裡面,領納在你的心裡面,就是屬於你的,叫做受。即依此相建立受心所法,就是由前兩種功德,從他正受、善淨意樂,你內心有善淨意樂,才能夠從他正受,所以即依此相建立受心所法,就是把菩薩的清淨戒,你領納在你的心裡面,所以有這個受的心所法。
a2)意樂是什麼意思?欣求意樂,就是你很歡喜的希求這件事,希望得到菩薩戒,這個意樂,所以叫做欲,就是自己的希望心。即依此相建立欲心所法。現在這裡說的自性戒裡面,頭兩種功德,就是受心所法、欲心所法,為菩薩戒的自性。所以這段文上說此二是法,就是戒的體性法,戒的體性。
a3)犯已還淨,是前從他正受受法所引,因為你受菩薩戒這件事,才會有這句話。不是沒有受菩薩戒,可以說你犯菩薩戒;一定是受菩薩戒,然後才有犯菩薩戒的這件事,所以是從法所引。
a4)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個功德,是從你內心裡面善淨意樂這個欲法裡邊引發出來的。不是你沒有善淨意樂,能沒有違犯;要有善淨意樂,才能不違犯。由是說言說此二是前二法所引,所以後面這兩句是前兩句引發出來。
3)又於是中從他正受,善淨意樂這兩種功德,又加上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一種功德,這是三種功德。若是這位菩薩具足這三種功德,我們就會知道他能令這位菩薩不違犯菩薩所受的清淨戒,因為他深敬專念無有違犯。假設違犯菩薩戒,他能夠還淨,又恢復清淨,就是懺悔。由此我們會知道能令這位菩薩犯戒以後,就污染,他能從污染的境界裡面跳出來,又恢復清淨。這加起來也是二法,就是前三法合而為一,再加上犯已還淨,也是二法。
evam ayaṃ bodhisattvaḥ samā-dānam āśaya-viśuddhiṃ ca niśritya hrīvyapa-trāpyam utpādayati. hrīvyapatrāpyāc chīlaṃ samāttaṃ rakṣati. rakṣamāṇo niṣkaukṛtyo bhavati. tatra yac ca parataḥ samādānaṃ yaś ca viśuddho 'dhyāśayaḥ itīmau dvau dharmau yā ca vyatikrama-pratyāpattir yaś cādaraḥ avyatikrame anayor dvayor dharmayor āvāha-kau. tatra yac ca parataḥ samādānaṃ yaś ca suviśuddho 'dhyāśayo yaś cāvyatikramā-yādara ity ebhis tribhir dharmair avipattir bodhisattva-śīlasya veditavyā. vyatikrama-pratyāpattyā punaś chidritasya pratyānayana-vyutthānaṃ veditavyaṃ.

如是菩薩具四功德自性尸羅,應知即是妙善淨戒。正受隨學,能利自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諸天人等,令得義利利益安樂故。應知即是無量淨戒,攝受無量菩薩所學故。應知即是饒益一切有情淨戒,現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故。應知即是能獲大果勝利淨戒,攝受隨與無上正等菩提果故,是名菩薩自性戒。
[]1)這位菩薩具足這四種功德的自性菩薩戒,就應該知道這位菩薩具足攝律儀戒。正受隨學,他從師正受菩薩戒之後,能夠相續不斷地隨順學習菩薩戒。有什麼好處呢?就是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他人。什麼利益呢?利益無量眾生,能安樂無量眾生,有這個好處。哀愍世間諸天人等在生死裡流轉很苦,所以叫做哀愍;使令他們得大義利,就得到利益安樂,使令他們離苦得樂。
a)妙善淨戒至利益安樂故者:由此淨戒能令自他無諸損惱,是名為妙。起諸善行,是名為善。依下自釋利益安樂,應知逆配妙善二義。如攝異門分說:言利益者,謂諸善行。言安樂者,無損惱行。故作是釋。誓受律儀,此名正受。受學學處,此名隨學。 利益安樂各多種類。菩薩地中別釋其相。依此淨戒修菩薩行,故能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天,謂天眾。人,謂剎帝利等。於天眾中,等取魔梵。於人眾中,等取沙門婆羅門。由天人等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有力能故,說能令彼得義利等。證自涅槃,名之為義。可愛樂故,無有罪故,證功德法,名之為利。究竟勝利遠離過患故,此中諸義多如攝異門分釋。
a1)什麼是妙?由於菩薩秉受清淨的菩薩戒,受戒之後,他能隨學而不犯戒,就能令自己、能令他人都沒有損惱;自己也沒有損惱,也不損惱他人,就叫做妙。妙是不損惱人的意思,就是離苦的意思。
a2)什麼是善?自己不損惱人,而能發動利益自己、利益他人的有功德的行為。善指行為說的,妙指沒有苦惱說的,這是約果說的,修善行是約因說的。你的行為是善,不損惱人,使令大家都安樂;如果你的行為是惡劣的、暴惡的,自己也苦惱,也令別人苦惱,所以一個是因一個是果。
a3)下面這個文本身會解釋利益安樂。利益安樂是來逆配妙善二義。利益在前面,安樂在後面,可是所解釋的妙善,妙是在前面,善是在後面。把它逆配,把利益配給善,安樂配妙,所以是逆配。如攝異門分說:言利益者,謂諸善行。言安樂者,無損惱行。無損惱行,是說菩薩的慈悲心不損惱眾生,不做殺盜淫妄的事情,不損惱眾生,叫做安樂行。利益行,就是開導眾生修學一切善法。就是改變他的思想,叫做利益行;改善他的生活,叫做安樂行。是根據那段文這樣解釋。
a4)誓受律儀,此名正受。這位菩薩修學佛法有多久,在他內心的思想上,不斷的醞釀,這時候開大智慧,決定要受菩薩戒,有這樣的決定,叫誓受律儀。在這來說就是從他正受的意思。受學學處,此名隨學,受學學處這句話,在這段文上叫做隨學。
a5)利益安樂各多種類,利益也有很多種類的解釋,安樂也有很多種類的解釋。菩薩地中別釋其相。依此淨戒修菩薩行,故能自利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
a6)天,謂天眾,不是人間的人,是指天上的人。人,謂剎帝利等,這些統治階級的人。於天眾中,等取魔梵,等取欲界頂天的魔王和色界天的梵天。於人眾中,等取沙門婆羅門。為什麼只說天人,沒說三惡道呢?由天人等解甚深義,因為天和人間的人,報障輕微,眼、耳、鼻、舌、身、意有堪能性通達佛所講解的甚深義,還有能力勤修正法。有力能故,就是有智慧力能解甚深義,有能故勤修正法。所以這段文上說,能令天人得到義利等,得義得利。義利怎麼講呢?證自涅槃,他自己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所以他能得涅槃,這叫做義。所證得的涅槃是可愛樂,有什麼可愛樂呢?這裡面沒有過失,沒有污染,純是清淨的功德法,所以叫做利。究竟勝利遠離過患故,得涅槃這個第一義,是究竟的勝利,就是不會再失敗;成功以後,永久是不會再跌倒,所以叫做究竟的勝利。究竟的勝利是什麼意思呢?遠離過患,永久不會再有令你苦惱的事情。因為若是沒得涅槃,不能證悟第一義諦,修習人天善法的功德雖然也是不錯,但是可能還會失敗,又跑到三惡道,那裡面還有過患。現在得涅槃的這件事是究竟的勝利,遠離這些過患。這一段文的解釋多數是根據攝異門分的道理解釋。
2)前面是說律儀戒攝,這一段是攝善法戒攝。應知即是無量淨戒,就是前面的律儀戒,攝善法戒是什麼呢?即是無量的攝律儀淨戒。如果能善學無量律儀戒,就能夠攝受無量菩薩所學故。攝受也是成就,成就無量的菩薩所應學習的功德,這就叫做攝善法戒。
3)應知即是饒益一切有情淨戒,現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故。
什麼是饒益有情戒呢?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就是饒益有情淨戒。因為這兩種戒,它是能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現在能夠修學律儀戒、攝善法戒,當前就能夠作一切有情的利益、一切有情的安樂,所以就是饒益有情戒。
4)戒是無量大功德的寶藏,即是能獲大果。前面三聚淨戒是因,將來能獲得大果勝利,所以就叫做無量大功德藏。攝受無上正等菩提果故,就是菩薩修學三聚淨戒,在因地的時候,能夠成就無上正等菩提果。無上,就是它是最高,沒有再比它更高上。正等菩提果,就是正菩提果、等菩提果。正就是根本智,等就是後得智。佛的無上菩提果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其中清淨的智慧最為殊勝,所以但說菩提。在因地的時候,你能修學三聚淨戒,它就有堪能性成就無上菩提。隨與,不只是無上菩提,同時還能夠與無上菩提相隨順,還能夠給你很多的果,就是無量無邊的三昧、無量無邊的陀羅尼、無量無邊的神通道力,所以叫做隨與。是名菩薩自性戒。
tat punar etac caturbhir guṇair yuktaṃ sva-bhāva-śīlaṃ bodhisattvānāṃ kalyāṇaṃ veditavyam ātma-hitāya para-hitāya bahu-jana-hitāya bahu-jana-sukhāya lokānu- kaṃpāyai arthāya hitāya sukhāya deva-manuṣyānāṃ samādānato 'nuśikṣaṇataś ca. a-prameyaṃ veditavyam aprameya-bodhisattva-śikṣā-parigṛhītatayā. sattvānugrāhakaṃ veditavyaṃ sarva-sattva-hita-sukha-pratyupasthitatayā. mahā-phalānuśaṃsaṃ veditavyaṃ anuttara-samyak-saṃbodhi-phala-parigrahānupradānatayā.

3.2.3.2.一切戒
云何菩薩一切戒?謂菩薩戒略有二種。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說三種。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怎麼叫做菩薩的一切戒呢?前面說自性戒,只是說一個大意;一切戒就是把菩薩戒再詳細地說明裡邊的事情,所以叫做一切戒。
1)謂菩薩戒略有二種不同,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就是在家的佛教徒所受的菩薩戒,這是一部份;第二種是出家的菩薩戒,這是第二個部份。總合起來,名之叫做一切戒。菩薩戒是盡未來際,生命體結束,你的戒還沒有失掉,還繼續延續下去。這個菩薩有可能會生到天上,也可能生到無色界天、色界天、欲界天,也可能是再來人間,那麼原來的菩薩戒也是隨著,沒有結束。如果來到人間和欲界天,就是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沒有再出家,有可能來到佛法裡邊受菩薩戒;再受菩薩戒,就是從他正受。也可能沒有受,就是法爾得到的菩薩戒,就是前一生帶來的菩薩戒,所以這裡邊有一個法爾得的菩薩戒,一個從他正受的菩薩戒。若是法爾得的菩薩戒,那是屬於在家;若是他又來到佛法裡邊來,出家,就是在人間,就有從他正受的菩薩戒,那麼分這兩種不同。也有可能這個菩薩到三惡道去,他的菩薩戒還在,是名一切戒。
2)又即依此在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這二分淨戒,略說有三種不同,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這三種都是菩薩戒,菩薩戒分這麼三種。
2.1)若是聲聞人的戒也有三種不同:就是別解脫戒,靜慮的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有無漏的律儀,也分這三種。別解脫戒,因為持戒就把這一切的染污都排除出去,這是粗顯的。第二種靜慮律儀,那就是要得到四禪八定,能使令這個戒更微細地清淨,但是煩惱的種子還在。無漏的律儀,就是得聖道以後,斷滅煩惱的種子。
2.2)菩薩戒也分這麼三種,但是菩薩和聲聞人不同,就是他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的菩薩做兩件事:一個是成熟自己的善根而得解脫,一個是成熟眾生的善根也得解脫。成熟自己的善根這一方面,一定要做兩件事:一個是遠離一切惡法,成就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惡法,就是攝律儀戒;成就一切善根,那就是攝善法戒。若是有大悲心,就是要饒益有情,令一切眾生也成熟善根,就是饒益有情戒。所以從這方面說,也是有這三種不同。三種不同,也就是三個種類。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arva-śīlaṃ. samāsato bodhisattvaya gṛhi-pakṣa-gataṃ pravrajita-pakṣa-gataṃ ca śīlaṃ sarva-śīlam ity ucyate. tat punaḥ gṛhi-pakṣāśritaṃ pravrajita-pakṣāśritaṃ ca śīlaṃ samāsatas trividhaṃ. saṃvara-śīlaṃ kuśala-dharma- saṃgrāhakaṃ śīlaṃ sattvārtha-kriyā-śīlaṃ ca.

3.2.3.2.1.戒安立
3.2.3.3.1.1.律儀戒
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
[]菩薩的律儀戒究竟指什麼說的呢?
1)謂諸菩薩所受的七眾別解脫律儀,就是菩薩的律儀戒。七眾是什麼呢?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這五種人都是出家人。近事男戒、近事女戒,這兩種人是在家的佛教徒。正學戒,就是受沙彌尼戒的這位出家人,進一步學六法,要經過兩年,叫做正學戒。還有近住男、近住女,就是受八關齋戒,又不同於這七種。所以加上受八關齋戒的男女居士,應該是八種,但是這裡邊列出來七種,受八關齋戒的這個修行人,就是包括在近事男、近事女裡邊。
2)這七種的佛教徒,前五種是屬於出家,後兩種是屬於在家,他們的依止有在家、出家的不同。依止,也是指我們的生命體。因為不管是做惡事也好,做善事也好,修學出世間的聖道也好,行菩薩道也好,都是要靠這個身體,所以這個身體叫做依止。這個依止有在家、出家的不同。這七種佛教徒裡邊,隨其所應,應該知道有在家、出家的不同,是名菩薩律儀戒。
3)這個地方,七種佛教徒所受的律儀戒和菩薩所受的律儀戒,也可以說是相同的,但是動機不同。這七種佛教徒,只是指小乘佛法中的佛教徒,菩薩也可以說有這七種不同,這是屬於大乘佛教的佛教徒。這大小乘其中不同的地方,就是發菩提心有不同。七眾弟子發的聲聞菩提心,大乘佛教的七種佛教徒是發無上菩提心;就是發心有不同,所受的戒是一樣。譬如說近事男、近事女受的五戒是無差別,大乘小乘無差別,但是發無上菩提心與發聲聞菩提心不一樣,乃至比丘也是這樣。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就是菩薩的律儀戒,戒的相貌是無差別,但是動機不同。
a)律儀戒者至如應當知者:律儀即是尸羅異名。由此尸羅清淨善法是防護性,是息除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如聲聞地說。別別棄捨種種惡故;名別解脫。七眾戒中初五種戒,出家分攝。後二種戒,在家分戒。此七種戒建立道理,抉擇分中廣釋應知。
復次當知菩薩律儀戒,能令菩薩安住其心。由與他共,簡非不共;說即是言。又隨所應說菩薩共,非定非遍非次第受。隨文應知。
a1)什麼是律儀?律儀即是尸羅異名,含意是無差別的。
a1.1)尸羅就是戒,為什麼說尸羅的清淨善法就是律儀呢?由此尸羅清淨善法是防護性,防護就是保護,保護內心的清淨,叫它不要污染,這叫做防護性。就是這個戒有保護你內心清淨的作用,所以叫做防護性。
a1.2)是息除相,律儀戒是保護內心的清淨,但是止觀沒有修成功,有可能還是要染污。若染污的時候,因為自己觀察自己,自己反省自己,要保護內心的清淨,如果有污染,要立刻地把這個污染清除,所以是息除相。
a1.3)是遠離體,就是心裡面沒有染污的時候,就是一切染污法沒有現前的時候,要保護內心,叫它不生起,叫染污法不現前。因為尸羅有這樣的作用,所以就是律儀的意思。什麼叫做律儀?有防護性,有息除相,有遠離體,所以叫做律儀。如聲聞地說。
a2)什麼是別解脫?別別,就是一條一條的,一樣一樣的。沙彌十戒就是十條,比丘二百五十戒,就是一條一條地解脫一切染污,使令身口意清淨,叫做別別棄捨種種惡故,所以叫做別解脫。
a3)七眾戒中前五種,是屬於出家這一部份;後二種戒,是在家分攝。在抉擇分中說明為什麼要建立七種戒法,也說出道理。那裡面說佛所化的眾生有三種不同,哪三種呢?第一種也就是第一類的眾生,他能遠離一切罪惡,也能離欲,有兩種遠離。第二種眾生,他能遠離惡法,但是不能離欲。第三種眾生,也不能遠離惡法,也不能離欲,分這三種不同。第一種又能遠離惡法,又能離欲,所以就是建立出家的戒。第二種能遠離惡法,而不能離欲,那就是在家居士的戒。第三種他不能遠離惡法,也不能遠離欲,就是受八關齋戒。受八關齋戒,就是一晝夜,他可以離惡法,也離欲,但是只是一晝夜;過一晝夜以後,又恢復原狀,所以受八關齋戒,算是第三類的眾生。就是佛因眾生的種類不同,所以建立七種戒法,也就是連八關齋戒算在內。
a4)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什麼是即是?當知菩薩所受的律儀戒,能使令菩薩他的身口意遠離染污法,使令內心安住在清淨的淨戒上。由與他共,因為菩薩所受的律儀戒是與非菩薩的七眾的律儀戒是共同的,是一樣的。簡非不共,簡別不是不共,是共同的這種律儀戒,所以說即是言,即是七眾的律儀戒,即是七眾所受的別解脫戒。這是指戒相來說,若指內心說是不一樣的。菩薩發大悲心和聲聞菩提心的七眾弟子不一樣。
a5)隨其所應說菩薩是共於七眾弟子,就是指戒相來說是相共的;若是內心來說,那是不共的。非定,不是決定的,比如說他是比丘受比丘戒,他若受菩薩戒的時候,比丘戒就是菩薩的律儀戒。但是他有時候,把比丘戒退,變成沙彌,菩薩沙彌,不是決定是共的。非遍,就是不是普遍的。這個菩薩,有時候是在家菩薩,五戒的優婆塞,菩薩優婆塞、菩薩優婆夷,他就不是菩薩沙彌,也不是菩薩比丘,也不是菩薩比丘尼,所以不是普遍的,只是其中的一類。非次第受,也不是決定你先受菩薩沙彌戒、菩薩優婆塞戒,就決定要受菩薩比丘戒,不是決定這樣次第。次第,就是由淺而深,也不是決定的。因為他若停留在菩薩優婆塞,後來的菩薩沙彌,菩薩比丘,沒有受這條戒,就停留在在家居士的菩薩身份,所以不是決定這個次第。隨文應應該是明白這個意思。
tatra saṃvara-śīlaṃ bodhisattvasya yat sapta-naikāyikaṃ prātimokṣa-saṃvara-samā-dānaṃ bhikṣu-bhikṣuṇī-śikṣamāṇā-śrāmaṇera-śrāmaṇery-upāsakopāsikā-śīlaṃ. tad etad gṛhi-pravrajita-pakṣe yathāyogaṃ veditavyaṃ.

3.2.3.3.1.2.攝善法戒
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
[]1)菩薩的攝善法戒的內容是什麼呢?他發無上菩提心,或者是近事男、近事女、乃至比丘、比丘尼,原來是這樣身份。後來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他也就是受律儀戒。受律儀戒以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這是說菩薩內心的動機,他為什麼要修這樣的善法?他為什麼要做這件利益眾生的事情?他是為大菩提而做,為了自己得無上菩提,為了眾生得無上菩提,為了眾生得三乘聖道,他有這樣的願,所以叫做一切的善法是為了得大菩提而發動的。受菩薩戒的人,他的動機是為大菩提。內心裡面為得無上菩提,做這些善事,怎麼做呢?就是由菩薩的身體,或者是由語言,但是決定是要有意。積集諸善,就是因緣出現的時候,他做一些善法,繼續地有因緣,又繼續地做種種的善法,這個善法越來越多,所以叫積集諸善。由身語意積集的一切的善法,這就是菩薩的攝善法戒,是總說。
a)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至名為攝善法戒者,由前已說是防護性,是止息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當知菩薩三種淨戒,皆由初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如抉擇分說。由是道理,於律儀戒受已防護,能為餘二作所依止。
此為先故,餘二方得圓滿修習。今依此義,故說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諸善名為攝善法戒。實則菩薩三種淨戒同時正受。下自當說。又非菩薩具自種性自發大心,要先別受餘乘律儀,然後方許受餘二戒。又律儀戒菩薩所受雖與餘共,然不得名聲聞獨覺律儀,唯名菩薩律儀戒。
a1)這個菩薩可能原來是聲聞的佛教徒,他有七眾別解脫的律儀;但是也有的菩薩,沒有受七眾的別解脫戒,就是修十善法,那也是菩薩的律儀戒。現在這是說:七眾的律儀,就是菩薩的律儀戒。由前已說是防護性,是止息相,是遠離體,所以這個戒就叫做律儀戒。
a2)當知道菩薩這三種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都是由於第一種攝律儀戒的保護,才使令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的功德會和合起來,會成就。若是你能夠對於攝律儀戒,這個別解脫戒,能夠精進地守護不違犯,也就能精勤的守護其他的兩種,就是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也能夠成就。假設對於別解脫戒、攝律儀戒,你不能夠守護,亦於餘二也就不能守護,也就違犯。若是破壞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抉擇分這麼說的。
a3)由是道理,於律儀戒受已防護,能為餘二作所依止,其餘的兩種戒,以攝律儀戒為基礎的。此律儀戒是最重要的,所以餘兩種戒才能夠圓滿的修習。今依此義,故說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諸善名為攝善法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在受戒的時候是同時受的,並沒有先後的不同,下面的文會說到這裡。
a4)又菩薩有菩薩的種性,自己發無上菩提心,要先別受聲聞乘的律儀,然後方許受餘二戒,不是這樣。又菩薩所受的律儀戒和聲聞七眾弟子所受的是一樣,可是不可以說這位菩薩他不名為菩薩,他是聲聞獨覺的戒,不可以這麼說。因為他發無上菩提心,他是屬於菩薩律儀,還不是相同的,唯名菩薩律儀戒。
tatra kuśala-dharma-saṃgrāhakaṃ śīlaṃ yat-kiṃcid bodhisattvaḥ śīla-saṃvara-samādānād ūrdhvaṃ mahā-bodhāya kuśalam ācinoti kāyena vācā. sarvaṃ tat samāsataḥ kuśala-dharma-saṃgrāhakaṃ śīlam ity ucyate.

此復云何?謂諸菩薩依戒住戒,於聞、於思、於修止觀、於樂獨處,精勤修學。
[]這樣的攝善法戒的內容,究竟是怎麼回事情呢?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受菩薩戒,他的心就是以戒為依止處,叫做依戒。住戒,就是不失掉,不違犯這個戒法,就是持戒清淨。依戒住戒之後,於聞、於思、於修止觀,要努力地做這件事。於聞,就是學習佛法。於思,學習文字的佛法之後,內心還要專精思惟。於修止觀,有聞思的基礎之後,還要修止觀的。在什麼地方修止觀呢?於樂獨處,就是歡喜獨自一人在一個地方住。精勤修學,就是努力地修學止觀。這就是菩薩的攝善法戒。
a)依戒住戒至精勤修學者:此顯積集諸善之因依止律儀戒,安住律儀戒,是名依戒住戒。即是前說受律儀戒後言義。於善說法深生敬重常樂聽聞,無有勞倦,亦無厭足,是名於聞精勤修學。隨所聞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乃至廣說有八種相,是名於思精勤修學。於法正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缽舍那,三者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四者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於修止觀精勤修學。義如力種性品說。若見若聞阿練若處山巖林藪邊際臥具一切處所,便作是念。是處安樂出離遠離,常於出離及遠離所,深生愛慕,至遠離處思量自義,不為諸惡尋思之所纏繞,是名於樂獨處精勤修學。
a1)這裡面顯示出來菩薩修學善法的一個根本的因。什麼是根本之因呢?就是修學聞思修以戒為因,以戒為根本。即是前說受律儀戒後言義,就是這句話的意思。
a2)什麼是聞精勤修學?對於善說法這件事,深深地生起恭敬心,常是歡喜學習佛法,聽聞佛法,無有勞倦,也沒有滿足的時候,是名於聞精勤修學。
a3)什麼是思精勤修學?隨所聞的法,隨順你的因緣,聽聞的經論。聽聞以後,自己歡喜思惟其義。樂欲思惟,思惟盡所有性;樂欲稱量,稱量如所有性。樂欲觀察,就是進一步深入地觀察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乃至廣說有八種相,前面的力種性品說到這件事有八個相貌,這是說於思精進修學的相貌。
a4)什麼是修止觀精勤修學?於修止觀的這個地方,有四種相貌。一者奢摩他,二者毗缽舍那,三者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四者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於修止觀精勤修學。義如力種性品說。
第一個奢摩他,就是初開始學習靜坐時候的境界,就是欲界定,九心住的這個境界。
第二個毗缽舍那,就是思惟法義。這個時候,心裡面寂靜住的時候,你不能夠思惟法義,思惟法義心裡面就動,就是沒有寂靜住。寂靜住是寂靜住,思惟法義是思惟法義,它們兩個不能夠同時在一起活動,是分開的,這就是在修欲界定的時候的境界。
第三個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把止觀合放在一起,就是從欲界定進步到未到地定。進步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在未到地定裡修毗缽舍那。就是修觀的時候,同時也有止,它們可以在一起。這是在未到地定的境界,這時候,就是有輕安樂。
第四個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這時候應該是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個時候定力也很高深,智慧也高深,法味深厚,所以心裡面快樂,在用功修行的時候心情快樂,所以樂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初開始得色界定的時候,雖然止觀是同時,但是還不能說止觀雙運,要再進一步的時候,才可以說止觀雙運;止觀雙運的時候,就是得聖道的時候。若聲聞乘的修行人,這時候得初果;若是大乘菩薩,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就是得無生法忍的時候。菩薩修攝善法戒的時候,要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禪,要斷煩惱,是名於修止觀精勤修學。義如力種性品說。
a5)什麼是獨處?這位受三聚淨戒的菩薩,若是自己看見,或者聽人家說,某某地方是個阿練若處。山巖林藪,那是一個高山,是一個巖,巖石上面,這地方還有很多的樹。邊際臥具,那地方就是苦,你的衣食住都不如在城市的比丘那麼享受,沒有那麼好。這樣的一切處所,這個菩薩心裡面這樣就想,是處安樂出離遠離,這地方太好,能修出離道,遠離人世間的污染。常於出離及遠離所,深生愛慕,特別歡喜這個地方。菩薩就到這個地方來,幹什麼呢?思量自義,就是思量聖道的道理,不為惡尋思,這些染污的尋思所纏繞,他的心從惡尋思裡邊解脫出來,是名於樂獨處精勤修學。
tat punaḥ katamat. iha bodhisattvaḥ śīlaṃ niśritya śīlaṃ pratiṣṭhāya śrute yogaṃ karoti cintāyāṃ śamatha-vipaśyanā-bhāvanāyām ek'ārāmatāyāṃ.

如是時時於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於尊長勤修敬事。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於諸妙說施以善哉。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起淨信心發言隨喜。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
[]1)敬尊長
這位受菩薩戒的人,怎麼樣學習攝善法戒呢?就是時時地於諸尊長,精勤地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對於尊長有這樣恭敬的行為。前面合掌、起迎、問訊、禮拜這件事,就是對於尊長勤修恭敬的事,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什麼是尊長?他年紀也很大,品德也很高尚。什麼是合掌?就是恭敬地請他到什麼地方的時候要合掌。什麼是起迎?就是尊長來的時候要起迎。什麼是問訊?問他的身体健康的情況。什麼是禮拜?謂有求請頂禮足的時候。
2)侍疾病
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什麼是悲愍?對於這個有病的人要有這樣的動機,就是想要除掉他的苦惱,你有這樣的心情,就叫作悲愍。什麼是瞻?作意視察,就是自己的心裡面發動起來去看護他,去看他病的情況。什麼是侍?為作供事,為他作這些供給他的事情。什麼是殷重?對於作意視察也好、為作供事也好,這兩件事為他服務的時候,心裡面沒有輕視、緩慢。什麼是供給?奉施醫藥。這是看護病人。
3)稱妙說
於諸妙說,施以善哉。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什麼是妙說?於世間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或出世間、苦論、集論、滅論、道論、無倒宣說。善法分二種:一個是世間的善法,一個是出世間的善法。世間的善法就是施論,有同情心能夠布施能作這種善事,這樣的法語叫施論。戒論,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作這些惡事,叫作戒論。生天之論,不作惡事而能作善事,能夠施、戒,可能再來人間,也可能生到天上,這叫生天之論。施、戒屬於世間,下面是出世間,就是超越世間的事。是什麼論呢?苦論,說世間是苦;集論,苦的原因就是由集來;滅論,滅除苦集之論;道論,就是能從苦集中解脫出來的方法就是道論、戒定慧。無倒宣說,你對於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善法宣說的沒有錯誤,就叫作妙說。什麼是善哉?聖所稱讚,你說的很正確,沒有錯誤,是聖人所讚歎的。
4)讚有德
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就是在佛法裡不斷地栽培善根,有成就的人,你能夠誠心地讚歎他好。補特伽羅,就是數取趣,數數地得果報;得到果報以後又棄捨,棄捨以後又得果報,叫作數取趣。就是在生死裡輪迴的這種人,叫補特伽羅。
a)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者:功德有五,謂信、戒、聞、捨、慧。於此隨一功德具足者前,稱實讚揚,令生歡喜,心無諂誑,是名真誠讚美。
a1)有五種功德,謂信、戒、聞、捨、慧。對於佛法有信心,主要的意思就是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相信世間的因果,你不敢作惡事;相信出世間的因果,就是精進地修學聖道,就表示你是有信心。信是內心的事情,戒就是有行動,就是不敢做惡事。聞,就是學習佛法。信應該是有聞,由聞而有信;對於佛法經過長時期的學習在思想裡面醞釀,最後肯定佛法是真理,才有信心的。所以信這個地方一定也是具足聞,信這個地方也是具足戒。捨,你肯布施救濟苦難的人,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能去掉自己的懈怠、去掉自己的煩惱,也叫作捨。這是由聞思而來的善法。慧,就是修止觀,就是屬於修慧。
a2)對於此信戒聞捨慧,隨那一種功德你具足。前,在具足功德的這一個人的前面。他真實有這樣的功德,你就這樣的讚歎,使令他生歡喜心,這就是一個功德,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你讚歎他的時候,是用真誠的心讚歎的,不是有諂曲、說謊話,是名真誠讚美。
5)樂福業
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福業是誰作的呢?就是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一切的福業,業是因、福是果,就是能得到可愛的果報的行為,這是指因說。以勝意樂,就是很強大的歡喜心。起淨信心,對於那個眾生作很多的福業,你能夠對這件事有清淨的信心,這是你內心裡面的事情。現在不只是內心裡面歡喜,還要發言隨喜,發表出來言論讚歎這件事,生歡喜心。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這是隨喜。
a)於十方界至發言隨喜者:謂於十方無量世界中,無量諸有情眾,略有六十二種差別可得,是名一切有情。若世出世施戒修三所成福,是名一切福業。增上意樂,名勝意樂。此從勝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通得此名。此復云何?謂由淨信為先,擇法為先,於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是名菩薩增上意樂。由是此說,起淨信心,菩薩於彼一切有情一切福業,淨信勝解決定能感增上生果,隨其所應慶慰隨喜設慰意語及慶悅語。或復稱揚讚述,是名發言隨喜。
a1)什麼是一切有情?佛法說十方世界的虛空是無量無邊的,無量無邊的虛空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眾生的業力所造,所以有世界就是有眾生、有眾生就是有世界。但是這個世界初開始的時候是沒有眾生,世界要破壞的時候也沒有眾生;就是世界在正常的時候,可以有人在那裡生存的時候,這個世界是有眾生。十方無量的世界裡有無量無邊的諸有情眾,略有六十二種差別,在本論第二卷十八頁說到有這六十二種眾生的名字,是名一切有情。
a2)什麼是一切福業?就是世間上的施戒修,出世間的施戒修,布施是福業,持戒也是福業,修學禪定也是福業。沒有出離心、沒有無上菩提心,只是有一個好心腸而已,就是世間上的施戒修。若是有出離心、有無上菩提心,他所修的施戒修就是出世間的福業,這就是動機。有這樣的動機,發表出來這樣的行動,也是有所不同。
a3)什麼是勝意樂?就是增上意樂,就是有大力量的心願、歡喜心。意樂,是內心裡面的歡喜心。勝意樂,就是有力量的歡喜心。此從勝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通得此名。佛教徒有凡有聖的差別,在凡夫地的時候叫作勝解行地;到初歡喜地以後乃至到第十地,這都是聖人。凡夫來到佛法,生歡喜心,他就繼續不斷地學習,繼續不斷地修行。所以他在佛法裡面的解、在佛法裡面的行,都是逐漸逐漸的增長達到有力量,叫勝解行。乃至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的菩薩。這些人完全都會有這樣的名字,叫作勝意樂。
a4)這裡邊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
a4.1)謂由淨信為先,這個勝解行地在凡夫的時候沒得聖道,他的大智慧沒有成就,他的功德裡邊是以淨信為先,就是對於佛法有清淨的信心,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個功德。這裡面也是包括聞思修的智慧,這個時候在佛法裡面成就勝解,這叫作淨信為先。
a4.2)擇法為先,就是從得無生法忍以後,他也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這些功德裡邊以擇法為最重要,就是般若的智慧,這是無漏的智慧。其中還是聞思修,有殊勝的功德。
a4.3)凡夫的勝解也好,聖人的勝解也好,他所勝解的是什麼呢?就是對於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對阿彌陀佛的佛法,乃至當來彌勒佛的佛法、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佛法。所有勝解,他在內心裡面成就有力量的信解。印解決定,印就是相信的意思,信到什麼程度呢?沒有猶豫,就是決定;他的內心裡面是肯定而沒有猶豫。是名菩薩增上意樂,這是菩薩有強大力量的歡喜心。在佛法裡邊有信、也有慧,有種種功德的,是名菩薩增上意樂。
a4.4)由於意樂的內容是這樣的道理、這樣的情形,所以這裡面說起淨信心、發心隨喜。起淨信心,就是有增上意樂的意思。菩薩於彼一切有情一切福業,淨信勝解決定,就是有清淨的信心,他作的一切福業勝解決定。能感增上生果,將來能夠招感最殊勝的果報,你現在作這樣的福業,將來能得到果報,能感增上生果。隨其所應慶慰隨喜,隨他所作的福業的程度,你能夠慶慰、能夠隨喜。
a4.5)怎麼叫作慶慰呢?就是設慰意語,你用語言文字叫作設,用這個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就是慰,對他慶慰,你說出來對他歡喜的話,說出來令他安慰的話。及慶悅語,及令他內心裡面喜悅的話。或復稱揚讚述,或者是除了慶慰隨喜之外,你又能夠稱揚讚歎他,是名發言隨喜。
6)忍違犯
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對於他人、對於眾生所作的一切違犯的罪過的事情,或者是來觸惱這個菩薩,菩薩思擇安忍,用智慧去觀察,對這件事不動心,要這樣作。
a)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者:於他所作身語意業若打若罵,若瞋若弄,若訶,乃至能令發憤諸所餘事,是名一切違犯。能正思擇唯行唯法,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命者生者,是其能罵能瞋能打能弄能訶,或是所罵所瞋所打所弄所訶,是名修習隨順唯法之想。如是或復修習宿生親善想,無常想,苦想,攝受想。由是五想,於諸違犯悉能堪忍。於堪忍時無變異意,無雜染心,故名安忍。
a1)對於眾生所作的身業的過失、語業、意業的過失,什麼過失呢?或者對於菩薩若打,打菩薩、或者是罵菩薩,或者是憤怒。弄,就是輕弄、輕毀菩薩。若訶,訶斥菩薩。乃至能令菩薩發出憤怒,令你憤怒來觸惱你。諸所餘事,或者其他種種的這些不合道理的事情,這叫作違犯。
a2)受菩薩戒、學習攝善法戒的菩薩,遇見這一類的眾生來觸惱菩薩的時候。菩薩心裡面能思惟觀察。觀察什麼?唯行,就是這些境界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行,或者說是心行,都是心的分別。眾生作這樣的虛妄分別,若打、若罵、若瞋、若弄、若訶,乃至能令發憤,眾生在這裡虛妄分別,只是內心的虛妄分別叫作行。唯法,唯是因緣生法,都是因緣生法。此中都無我及有情,這裡面沒有我。有情,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別,此中沒有一個真實性的我可得。命者,眾生的生命體就是色受想行識組合起來而不分離,只是這麼組合的生命者,其中也沒有真實的我。生者,就是由眼耳鼻舌身意,他可能會作善,可能會作惡,這裡沒有真實性,說為生者。這裡面沒有真實的我,沒有真實的有情,沒有真實的命者、生者,是那個能罵的、能瞋的、能打的、能弄的、能訶責的,這樣觀察我不可得。或是所罵、所瞋、所打、所弄、所訶,就是沒有真實的我是所罵、所瞋、所打、所弄、所訶的人。觀察所罵的我也不可得,能罵的人也不可得。是名修習隨順唯法之想,這就是唯獨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法在變動而已,修習隨順唯法之想。
a3)菩薩遇見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修無我觀。或者是再修另外一種法門,就是這些違犯的眾生,前一生可能是你的兄弟姊妹、好朋友,也可能是父母,所以是作親善想。無常想,這些事情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苦想,眾生都在苦裡邊生存,我怎麼可能再報復令他苦惱呢?攝受想,雖然他來罵我、打我、毀辱我、輕視我,但是我應該和他作好朋友,來教化他,這叫攝受想。由無我想、親善想、無常想、苦想、攝受想這五種觀想,對這些違犯菩薩的事情,心裡都能受得了、能忍得住。堪忍的時候一直能堪忍,不會忽然間不堪忍。無雜染心,心裡不動瞋心,一切貪瞋癡心都不動,叫做安忍,這也是攝善法戒。
tathā gurūṇām abhivādanā-vandana-pratyutthānāṃjali-karmaṇaḥ kālena kālaṃ kartā bhavati. tathā kālena kālaṃ teṣām eva gurūṇāṃ gauraveṇopasthānasya kartā bhavati. glānānāṃ satkṛtya kāruṇyena glānopasthānasya kartā bhavati. tathā su-bhāṣite sādhu-kārasya dātā bhavati. guṇavatāṃ pudgalānāṃ bhūtasya varṇasya hartā bhavati. tathā sarvasattvānāṃ daśasu dikṣu sarva-puṇyasyāśayena prasannaṃ cittam utpādya vācaṃ bhāṣamāṇaḥ anumoditā bhavati. tathā sarvaṃ vyatikramaṃ pratisaṃ khyāya pareṣāṃ kṣamitā bhavati.

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時時發起種種正願。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於諸善品,恒常勇猛精進修習。
[]1)迴向菩提
這位受戒的菩薩,用自己的身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語已作、未作的善根,意已作、未作一切的善根。身語意已經造作一切的善法,還有沒造作的一切善法,也就是信戒聞捨慧這些善法。用這個善根迴向無上菩提。迴向,就是迴轉,迴轉我們的意願。我們原來的意願,做種種功德的時候,就是希望得人天的福報、世間的榮華富貴。現在,世間的榮華富貴都是苦惱的事情,我迴轉我以前的意願,現在建立一個新的方向,我要得無上菩提,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已作未作的一切善根,我願意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就是迴向。這位菩薩時時的要發起各式各樣的正願。
a)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至正等菩提者:此中善根謂信等五,及三無漏。於無漏中未知當知根名為未作。無漏種子未生現行故。已知根以來,名為已作,彼無漏種已現行故。菩薩最初發起正願,為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既發心已為依為住,以身語意積集諸善;所有未作已作一切善根,皆為趣證無上菩提資糧。若能遠離貪著諸有貪著資財,心下劣性:是名回向無上正等菩提。由與初發正願無有棄背,得名回向故。
a1)已作未作的善根,是什麼善根呢?就是信戒聞捨慧這些善根及三無漏。初開始所成就的善根是淺薄的。由於不斷地學習佛法,不斷地修止觀,信戒聞捨慧也逐漸地增上,逐漸地由淺而深、由小而大,所以也是不同。三無漏,就是無漏的戒定慧。
a2)於無漏中,未知當知根也是無漏。這在小乘佛法的說一切有部,修學四念處,經由暖、頂、忍、世第一到初果的時候,要經過十六剎那,到第十六剎那才得初果。前邊十五剎那的時候,還沒得初果,信戒聞捨慧的善根,還不具足,要到十六剎那的時候才具足。所以這個時候你所成就的善根,是屬於未知當知根。你還沒知道,但是將來會知道,就是要到十六剎的時候,信戒聞捨慧就具足初果須陀洹的功德。所以沒到十六剎那的時候,前十五剎那都還是不具足,所以叫未知當知根。信戒聞捨慧,或者是信進念定慧,就是功德還不具足,所以叫做未作。因為這個時候,初果所具足的功德沒能圓滿地現行,還是屬於種子的階段,所以無漏種子未生現行故。
a3)到十六剎那的時候,這個時候就知道,這個時候初果的功德具足,就是見到真諦理,就是已知根以來,名為已作。彼無漏種已現行故,那個人所修學的聖道、成就無漏的聖道,現在已經現行,就是無漏的智慧出現。在第十五心以前,無漏的智慧還沒有完全成就,成就多少,但是還沒有完全成就。所以彼無漏種已現行,就是第十六心以後。
a4)初開始接觸佛教,繼續不斷地學習佛法,慢慢發無上菩提心。所以,菩薩最初發起正願,就是勝解行地,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他發起正願。什麼叫做正願呢?為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就是發這個願。他為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成就無上菩提做什麼呢?能為有情做無量無邊的義利,使令他們成就世出世間的善法,最後得成三乘聖道。他有這樣的願,就叫做正願。正,就是良善、美好的意思。
a5)既發心已,這個菩提心為依止、為住處。為依,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做種種功德就是以這個菩提願做依止。住是什麼意思?是不失掉的意思,安住不動。以最初發的無上菩提願,為依為住,然後由自己的身語意三業,積集眾多的善法。發無上菩提心以後,做種種善法,有的善法已經做了,有的善法還沒有做,所以有的是未做、有的是已做。這一切的善根皆為趣證無上菩提的資糧。向前進叫做趣,進到那裏呢?是證無上菩提,就是得無上菩提道。資糧就是因,得無上菩提是果;以前所栽培地一切善根是因,所以叫做資糧。
a6)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以身語意積集種種的諸善根,這是修學善法欲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若能遠離貪著,遠離一切染污的事情,成就清淨的功德,遠離一切雜染的罪過,是屬於這兩方面。若能遠離貪著,雖然成就無量功德,也是有因也有果,在因果上都沒有染著心,所以叫做遠離貪著。什麼貪著?就是對於世間的欲有、色有、無色有,對諸有貪著,貪著資財,所貪著裏邊實在就是欲,欲裏邊現在說出來是資財,就是財富。心下劣性,對於資財有貪著心,那個心是屬於下劣的,不值得尊貴,是名回向無上正等菩提。由於你能這樣做,對初開始發的無上菩提正願沒有棄捨,沒有背棄無上菩提願,這叫做迴向。
b)時時發起種種正願者:菩薩正願,略有五種。一、發心願,二、受生願,三、所行願,四、正願,五、大願。如菩薩所修正願中釋。此說菩薩既發心已,於時時中發所餘願:是名發起種種正願。
b1)正願有五種的不同。
一、發心願,就是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
二、受生願,就是發願往生可度化眾生的地方,在可以度化眾生的地方受生。
三、所行願,就是菩薩生到什麼地方,要時常地行六波羅蜜普度眾生。
四、正願,就是菩薩生到一切地方的時候,要攝受無量無邊的功德,就叫正願。所行願,就是願於一切境界修無量無邊的殊勝善法,就是六波羅蜜。而攝受無量無邊的功德來利益眾生,這叫做正願。
五、大願,就是從正願裏邊發出來,有各式各樣地正願,這叫大願。大願一共有十種。如菩薩所修正願,在那裏有解釋這個大願。
2)供養三寶
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這也是攝善法戒之一。
a)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者:謂由六種增上意樂,於如來所或法僧所,隨其所應,奉施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硨磲、瑪瑙、琥珀、金銀、赤珠、右旋如是等寶,或復奉施末尼、環釧、寶璩、印等諸莊嚴具,乃至奉施種種寶鈴,或散珍奇、或纏寶縷而為供養,是名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
a1)由六種增上意樂,在攝大乘論上有提到,就是廣大意樂、長時意樂、歡喜意樂、荷恩意樂、大志意樂、純善意樂,一共有六種。在佛的地方、或是在法的地方、或是僧的地方。法就是佛說的十二分教,把涅槃也應該包括在一起。僧,也就是一切聖僧。小乘佛教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乘佛教就是十地菩薩,這都是指聖僧說的。a2)隨自己的因緣,你能供養他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硨磲、瑪瑙、琥珀、金銀、赤珠、右旋,就是向右旋的排列,有很多的珍寶。如是等寶,或復奉施末尼、環釧、寶璩、印等諸莊嚴具。乃至奉施種種寶鈴、或散珍奇、或纏寶縷而為供養。是名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
3)修諸善品
於諸善品,恒常勇猛精進修習。
a)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者:此中善品,謂定所攝諸品類法。此復云何?即於護養定資糧處,乃至修作意處所攝諸法差別。聲聞地中廣釋其相。定地唯善,彼所攝法得善品名。其心勇悍,堪能攝受無量善法,是名精進。長時、無間修加行故,是名恆常。心無怯弱、無退屈故,是名勇猛。修謂得修,謂於善品獲得自在成就故。習謂習修,謂於善品皆現修習故。此如決擇分說。
a1)這個善品,指禪定所屬的這一類善法。這又是什麼呢?即於護養定資糧處,乃至修作意處所攝諸法差別。護養,護就是保護,養是長養。所護養的是什麼呢?定資糧,就是能得定的因緣,就是資糧。定資糧處究竟是什麼呢?就是安住淨戒,安住淨戒就是要持戒清淨。第二,就是要修根律儀,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要遠離過失,安住淨戒、修根律儀。第三個,就是修覺寤瑜伽,第四個,於食知量是吃飯的問題。第五個就是正知而住,這都是屬於定資糧,得定的因緣,在這五方面多注意,就容易得定。乃至修作意的地方所攝諸法的差別,在聲聞地裡面說到有七種作意,說到四十種作意。這些所攝諸法的差別,在聲聞地中廣釋其相 ,這都是屬於定地所攝善法。
a2)定地純是善法,因為沒有欲。看看經,或是念念佛,拜佛,這個善法是屬於散亂的善法。散亂的善法也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容易退,這是不堅固的善法。若是得定,就不容易退下來,你成就的善根不容易失掉的。所以定地的善法是超過散亂的善法。彼定所屬的善法,得善品的名,是屬於善這一類。
a3)得定以後,內心裏面特別地勇猛,他有能力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善法,叫做精進。得定以後,容易精進、不懈怠。因為他長時間不間斷修學聖道,是名恆常。心不怯弱,不怕困難,雖然有困難他不後退,還是能衝過去,是名勇猛。
a4)這裏邊有兩種修:一個得修,一個習修。什麼叫做得修呢?謂於善品獲得自在,就是你所作的善品,成就自在,譬如得禪定,入、住、出都是自在。什麼叫做習修呢?謂於善品皆現修習故,就是數數地這樣修。此如決擇分說。
tathā sarvaṃ kāyena vācā manasā kṛtaṃ kuśalam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pariṇamayitā bhavati. kālena ca kālaṃ vicitrāṇāṃ samyak-praṇidhānānāṃ tri-ratna-pūjāyāś ca sarvākārāyāḥ udārāyāḥ kartā bhavati.abhiyuktaś ca bhavaty ārabdhavīryaḥ satata-samitaṃ kuśala-pakṣe.

於身語意,住不放逸。於諸學處,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護根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修覺悟。親近善士,依止善友。於自愆犯審諦了知,深見過失。既審了知深見過已,其未犯者專意護持,其已犯者於佛菩薩同法者所,至心發露如法悔除。如是等類所有引攝護持增長諸善法戒,是名菩薩攝善法戒。
[]1)於身語意,住不放逸。
a)於身語意住不放逸者:修習諸善,防護不善,名不放逸。此有五支所攝不放逸行,如下自釋。安止其心,故名為住。
a1)就是自己的身口意,常做一切善法,防護不善的生起,使令罪過的事情不生起,名不放逸。就是廣修善法,不作惡事,叫做不放逸。這個地方,一共分五部份,叫做不放逸。如下面自有解釋。把你的心安住在不放逸這裏,就叫做住。
2)於諸學處,正念正知。
a)於諸學處正念正知者:謂所聽聞菩薩素怛纜藏及以解釋,是諸菩薩學處體性。於此修學所集成念,令無忘失。由念任持,知無顛倒,能令菩薩審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乃至成辦正所作業。是名正念正知。
a1)所聽聞,就是所學習的大乘佛法的經藏,及以解釋經藏的這些參考書,這些經是菩薩所學的地方,內容就是這個。你學習佛法所成就的正念,不要使令你的正念失掉,所學所集成的正念不失掉,叫正念。由於你有正念的攝持,一切功德不失掉,所以你就會知道你心裏面現在是沒有顛倒心。就是學習經論,也得到智慧,由智慧令心不顛倒,你能知無顛倒,就是正知。學習經論,得到正念正知的時候,內心就會審諦思惟,能認真地思惟這個道理。審諦思惟什麼相貌呢?這件事是菩薩所應該做的好事。正是善良的意思。這件事不是菩薩所應所作的正事,是錯誤的、是有過失的,你就會這樣思惟。乃至成辦正所作業,是名正念正知。正念,是不失掉善法。正知,是知道內心裏面這個時候是顛倒、是不顛倒。如果是顛倒,馬上回歸到不顛倒的境界,就叫做正知。用正念正知來保護自己的功德不失掉,所以叫做護持。
3)正行防守,密護根門。
a)正行防守密護根門者:謂於眼根律儀乃至意根律儀能正修行,不墮雜染,是名正行。若於眼根乃至意根能善防護,不取相好,是名防守。當知此中,正行,謂於不應策發所識法中。防守,謂於應所策發所識法中。由不策發及應策發,皆能令心不起雜染,如是總名密護根門。此如聲聞地說。
a1)就是眼根遇見色境的時候,耳根遇見聲境的時候,乃至意根遇見一切法的時候,這時候能夠修行善法,六根和六識不墮落到污染的地方,叫做正行。正行就是善行。我們的六根能夠防護、保護自己,不取相好。前五識不取相,是第六識不取好,好是微細一點,相是大概的情形。心取相好的時候,就會有貪瞋癡的煩惱出來。現在不取相好,心裏面就沒有污染,這就是保護內心的清淨,是名防守。
a2)應當知道這裏面說到正行是什麼意思呢?謂於不應策發所識法中,策發就是推動、發動,發動自己的心在所識法中活動。不應該在這個所識法中發動自己的心去虛妄分別,叫做正行。防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第六識所認識的一切法,你應該推動你的心去觀察思惟所認識的境界,應該發動,就叫做防守,就是善法。
a3)由不策發及應策發,皆能令心不起雜染,使令自己的心不染汙污,這就叫做密護根門。保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要污染。六根是門,就是由眼耳鼻舌身意的門,我們就知道外面的事情,所以叫做門。此如聲聞地說。一般說諸惡莫作是攝律儀戒,眾善奉行是攝善法戒。
4)於食知量,就是在日常裡面的飲食要知道量,不要吃得太少,可也不要吃得太多。
a)於食知量者:謂正思擇食於所食,乃至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聲聞地中廣釋其相。
a1)就是吃飯的時候、飲食的時候,內心裡面要觀察,要這樣的食於所食,飲於所飲。前面的聲聞地有詳細的解釋。乃至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穩而住,中間有一大段文,乃至於為當存養,為什麼要飲食呢?就是為了生命體的存在,須要飲食的資養,使令這個身體有力量,健康,心情快樂。無罪安穩,不做有過失的事,使令身心安穩而住。這是為什麼要吃飯的一個目的。聲聞地中廣釋其相。
5)初夜後夜常修覺悟。初夜不要睡眠,後夜也不要睡眠,長時間修覺悟的法門。
a)初夜後夜常修覺悟者: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名初夜;過後一分,是名後夜。如所聞法,初夜後夜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是名常修覺悟。此如聲聞地釋。
a1)夜間分四部分,白天也分四部分,合起來就是八分,八分來分二十四小時,就是一分就是三個鐘頭。假使從午後六點鐘開始到九點鐘,這是初夜,這個時候不要睡覺,要用功修學止觀。從九點鐘到三點鐘的時候,這是中間的二分,從三點鐘到六點鐘是後分。若從九點鐘開始睡覺的話,就是睡到三點鐘,睡六個鐘頭。從三點鐘到六點鐘這個時候應該起來,這是後分。
a2)如自己所學習的佛法,在初夜的時候、在後夜的時候要在內心裡面實踐,就是經行宴坐。宴坐就是靜坐,就是修止觀。不能完全經行,也不能完全宴坐。
a3)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順障,能隨順生起障礙的事情。障礙就是煩惱,內心裡面貪瞋癡的煩惱能障礙自己的功德,能令自己懈怠不願意修學聖道,都是障礙。這個貪瞋癡從什麼地方來的?就從虛妄分別來的。虛妄分別順於貪、順於瞋、順於邪知邪見的。從順障法之中來淨修其心,就是要清淨自己的心,叫它不要虛妄分別。為什麼要修學止觀呢?就是要破除內心的虛妄分別。初夜後夜不要睡覺要坐禪,修學禪做什麼呢?破除內心的虛妄分別,就能達到不退轉的境界,就能得聖道,由初果到四果;按大乘佛法來說,就是得無生法忍,從初地到第十地乃至到佛的境界。淨修其心,是名常修覺悟。此如聲聞地釋。
6)親近善士,依止善友,使令內心清淨的力量,叫它不斷地增長廣大。親近善士,要同善士常常接近。依止善友,以善友為依止而成就一切功德,這樣就叫做增長。
a)親近善士依止善友者:遠離不善業道,成就百種善行,是名善士。此如決擇分釋。成就八支眾相圓滿,是名善友。此如親近善友中釋。愛敬供事,是名親近。為所攝受,是名依止。
a1)什麼叫做善士?就是這個人遠離不善業道,他的身口意不會有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內心裡面不會貪欲、瞋恚、邪知邪見。能成就一百種有功德的事情,這就叫做善士。百種善行在決擇分有解釋。十善業,有少分的十善業、有多分的十善業、有全分的十善業,這就是三種。有少時,少時間我學習十善業;或是多時間;我盡形壽修十善業,這又是三種,那麼加起來就是六種。另外,就是自己修學十善業是一種、勸他人修學十善業、又讚歎十善業的功德,這是第三種。第四種隨喜別人修學十善法,加起來就是十個十善業,就是百種善法。有這麼多功德的人,就名之為善士。
a2)什麼是親近?愛敬這位人,對這個人能供給奉事,為他做事情,叫做親近。為所攝受,你為這個人所攝受,他常關心你,令你改過遷善,就叫做依止。十種善法裡面,前九種應該不是難事,後一種不邪知邪見,這件事不容易。對於佛法學習得不及格,你永久的有邪知邪見,不能斷除邪知邪見。這是要由善知識的依護,依止善知識來增長自己的善法。
7)這位修行人常能夠反省自己,對於自己有過失,愆就是有過失,違犯佛法所開示的道理,這件事審諦了知,很真實地、很深刻的明白我這個地方不對,知道這件事。既審了知深見過失以後,我沒有違犯這一條,這一部分是清淨的,要專心的護持,叫他不染污。其已犯者,在佛前、在菩薩前,或者在同法者前,同修梵行的人的地方。要誠懇地把自己的過失坦白說出來,然後依法懺悔,除滅過失。
a)於自愆犯至如法悔除者:此中愆犯,謂於攝善法戒,非律儀戒。不作應作,是名為愆。作不應作,是名為犯。於違犯事有染無染、上中下品及其因緣,當知差別及無顛倒,是名審諦了知。知由如是諸所違犯,定當不能成熟佛法及作有情一切義利,是名深見過失。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是名專意護持。設有違犯,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大乘、小乘補特伽羅,發露悔滅。今於此中說三種人。一、於佛所,二、於菩薩所。此唯大乘補特伽羅。三、於同法者所。此通大乘、小乘補特伽羅。如所犯事,隨其所應,或對於三補特伽羅,或對於一補特伽羅,如佛所制發露悔滅惡作罪犯,稱述所犯,令自當來終不重犯,是名至心發露如法悔除。如下自釋。
a1)這裡面說愆犯、說有過失、違犯這樣的過失,是指什麼說的呢?指攝善法戒說的。這個人有病,我應該照顧他,但是我沒有,這就是犯攝善法戒。我應該修聞思修三慧,要靜坐修止觀,而我沒有做,就是犯攝善法戒。不是指前面的律儀戒說。愆和犯有什麼不同呢?沒有作應該作的事情。這件事應該作,我應該聞思修,修學止觀,而我沒有做,這叫做愆。做了不應該做的有罪過的事情,叫做犯。沒有做功德就叫做愆,做罪過的事情就叫做犯。
a2)什麼叫做審諦了知呢?於違犯的事情,有染無染,你有貪瞋癡的煩惱,是有染。雖然是犯這件事,但是並沒有染污心。有染污就是重,沒有染污就是輕。有染也有上中下品的不同。上品是什麼因緣,中品什麼因緣,下品什麼因緣。應該知道其中不同的地方,不能夠搞錯。這是要經過學習才能達到這個程度。
a3)知道由於這麼多的違犯、愆犯,若是有這種過失,在佛法中三明、六通、四諦、四無礙辯,這些佛法的功德乃至一切種智,你不會成就。你有這樣的污染,有這樣的過失,也不能夠造作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是名深見過失。自己的功德也不能成就,利益眾生的功德也不能成就,這叫做過失。
a4)深敬專念無有違犯這句話是專意護持的意思。假設我失掉正念,有了違犯、有了愆犯,應向有智慧、有道力的人,於語表義能覺能受。於語表義,你說的話,這是文句,文句裡面有道理是所表的義,能表的就是語言文句。對於這樣的語和義,能覺能受,他能明了,內心裡面能夠接受。能受,是說前五識。能覺,就是第六識。這樣的人有大乘的補特伽羅,發無上菩提心的七眾弟子也可以。小乘,沒發無上菩提心,只發聲聞菩提心的人也是可以。在這兩類眾生這裡發露悔滅。
a5)現在這一段論文裡面說三種人。第一個是佛所。二、於菩薩所,遇見有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這二種人,此唯大乘補特伽羅。第三個就是同修聖道的人,是通於大乘小乘補特伽羅。若是你沒有受菩薩戒,發出離心,受聲聞的律儀戒,就和小乘佛教徒是同法者所。若是於大乘佛教徒,就是發無上菩提心,雖然不同於小乘佛教學者,但是在沒有入聖道之前,還是一樣的要有聞思修三慧,一樣要這樣修行,這一方面也應該還是共同的,所以也可以說同法者。
a6)如自己所違犯的罪過,就是隨其所應,隨你所犯的事情,所應就是其中有差別。若是上品纏犯他勝處,就是失掉戒,菩薩的身分就失掉,應該懺悔和重受,這是一種。其次是中品纏,中品的煩惱,犯波羅夷,犯他勝處法,要在三位修行人的前面懺悔。若是以下品的煩惱犯他勝處,這是瑜伽菩薩戒本所說的前四種他勝處,不包括殺盜淫妄在內的。就是面對一個大乘或者小乘的修行人懺悔。如佛所規定的,你要發露你犯那一條戒,要懺悔滅除這個罪過,滅除這個惡作罪。犯他勝處法乃至下面一共四十一條,都叫做惡作罪。要把自己所犯的說出來,懺悔以後,你的正念要命令自己將來決定不要再犯戒,是名至心發露,如法悔除。下文有解釋。
8)前面的解釋所有的裡面有引攝,有自所攝,有他所攝,有勝所攝。還有護持和增長諸善法戒,是名叫做菩薩得攝善法戒。
a)引攝護持增長諸善法戒者:引攝,謂於未生善法。引謂引發,令後善法展轉增勝故。攝謂攝受,令彼善法和合相應故。護持、增長,謂於已生善法。護謂防護,正念正知,無違犯故。持謂受持,安住諸法無失壞故。增謂增上,攝受隨與無上正等菩提果故。依所趣義,故名增上。長謂長養,數修善法,隨順能熟自佛法故。此總結文,配釋前義,如次應知。
a1)引攝指什麼說的呢?指未生善法,沒有創造出來的善法,你現在要生出來。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它引發出來,現在沒有生的善法,能把它引發出來,使令將來的善法展轉的增長、殊勝。攝是什麼意思呢?令彼善法的因緣和合相應,善法就現出來。
a2)護持、增長是指什麼說的呢?是指已生善法說。護是保護的意思,你沒有違犯正念和正知,就是心一直地叫它清淨。修止也是正念,修觀也是正念,正念就是清淨的念。正有清淨的意思。這有時候失掉正念,心不清淨而能覺悟,叫做正知。能覺悟心不清淨,立刻地把它恢復清淨,這是正知的力量。你有正知、有正念的時候,就能保護內心的清淨,沒有違犯這件事。護,用正念正知來保護內心的清淨。
a3)持是什麼意思呢?持是受持,持是用手拿住它不失掉。就是你內心裡面有正念正知,有正念就把法門能捉住,用這個法門,不失掉法門。持是什麼意思?不忘聖言,沒有正念的時候,就是忘失聖言,忘掉佛菩薩的法語,就是學習這個法門你忘了,忘了就沒有正念,沒有正念就不能受持,所以持是不忘聖言的意思。安住諸法是什麼?就是安住在這個法門裡面,你心在這個法門上活動,就叫做受持。如果這個法門在你心裡面不現前,也就是沒有正念,就是不受持。
a4)增,謂增上,攝受隨與無上正等菩提果故。依所趣義,故名增上。增,就使令你逐漸進步,越來越高上。指什麼說的呢?攝受,常常地坐禪修學聖道,聖道有力量能拿到無上菩提,就是攝受。隨與,隨就是隨順、相應,與無上菩提相應的還有種種的功德,你都成就,所以叫做與,就是攝受隨與無上正等菩提果故,就叫做上。依所趣義,就是依據你所求的意思來說。求什麼,求無上菩提,你常常求,就是常常修學聖道,就使令你不斷地進步,最後達到無上菩提,就叫做增上。
a5)長叫做長養。這個身體要吃飯,要攝取各種的營養來增長身體的力量。修行也是,聖道逐漸增長,你就逐漸逐漸有成就。數修善法,一次又一次地靜坐修學聖道。隨順能熟自佛法故,你能常常修學聖道,這件事是隨順佛法,能成熟佛法,就是你內心戒定慧,由有漏的戒定慧變成無漏的戒定慧。原來不是清淨,現在六根清淨,可以得三明、六通、四無礙辯、無量無邊的三昧,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都成就。總結文裡有引攝、有護持、有增長,是名菩薩攝善法戒。
apramāda-vihārī kāyena vācā. sikṣā-padānāṃ smṛti-saṃprajanya-cārikayā ārakṣakaḥ. indriyaiś ca gupta-dvāro bhojane mātra-jñaḥ pūrva-rātrā-pararātraṃ jāgarikā-yuktaḥ satpuruṣa-sevī kalyāṇa-mitra-saṃniśritaḥ ātmaskhalitānāṃ ca parijñātā bhavati. doṣa-darśī ca. jñātvā ca dṛṣṭvā pratisaṃhartā bhavati. skhalitaś ca buddha-bodhisattvānāṃ sahadhārmikānāṃ cāṃtike atyaya-deśako bhavati. evaṃ-bhāgī yānāṃ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m arjana-rakṣana-vivardhanāya yac chīlaṃ. tad bodhisattvasya kuśala-dharma-saṃgrāhakaṃ śīlam ity ucyate.

3.2.3.3.1.3.饒益有情戒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
[]怎麼叫做菩薩有很多的功德的事情利益一切眾生,這條戒是什麼意思呢?應該知道這個饒益有情戒一共有十一個相貌。
a)饒益有情戒者:授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安樂,是名饒益。謂於現法當來可愛果業所攝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如是等類是應授與,令生喜樂及無罪故。此如自他利品中說。所餘諸相,不名饒益。謂與利益而非喜樂,或與安樂而非利益,菩薩於此應審思擇,或應授與、或不授與。此中唯說饒益諸有情者,名之為戒,義如前說不應違犯,設有違犯,應速悔除。
a1)饒益怎麼講呢?就是菩薩發慈悲心,授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的安樂。怎麼叫做有利益品的安樂?就是現在的生命體,現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現法。它能夠在佛法裡面創造可愛果業,就是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業。你現在的行為思想有一種功能,使令你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叫做現法可愛果業。當來可愛果業,將來,我現在也創造,我將來也創造,將來的生命也有這種智慧創造一種能得可愛果的業力,屬於這一類的,叫做所攝因樂。這個不是指果樂,是能得樂果的因,這個因將來會給你一個可愛的果,就叫做利益品所有安樂。菩薩給你一個樂因,就是你內心要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用清淨的心做種種功德,將來你會得到果,這是一種有利益品的所有安樂。
a2)苦對治樂,苦有寒熱饑渴,特別冷、特別熱,或者是饑渴,都是苦惱的事,苦惱的事情要想辦法來對治,你感覺到快樂,這叫苦對治樂。
a3)受斷樂,就是沒有受,不受一切法,能斷除一切受。欲界,苦樂憂喜捨五種受都有,。初禪的時候,憂受沒有。二禪的時候,斷苦受。三禪的時候,喜受沒有。四禪的時候,樂受也沒有,只有捨受。到四禪以上只有捨受。非非想天的禪定也是只有捨受。滅盡定的時候,捨受也沒有,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都沒有,叫做受斷。他心裡沒有受,不受一切法。眾生有苦樂憂喜捨的受,對涅槃來說,對勝義諦來說,苦樂憂喜捨都是苦受,沒有樂受。到滅盡定的時候,一切受暫時地都息滅,就是涅槃的境界出現,那個時候叫做受斷樂,這是勝義諦的境界。
a4)無惱害樂,沒有惱害樂裡面一共有四種樂: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三菩提樂,有這四種。出離樂,就是出家,在家是個苦惱的境界,家是煩惱繫縛所,出離家就是一個快樂的境界,所以叫做出離樂。第二是遠離樂,就是初禪,遠離欲界的欲的苦惱。第三是寂靜樂,就是二禪,二禪心裡面沒有尋伺的動亂,所以叫寂靜住。第四是三菩提樂,就是滅除一切煩惱、滅除一切煩惱的種子,對於一切法如實覺知一切法相,這個時候叫做三菩提樂,就是指涅槃,就是它永久的安樂,不是滅盡定是暫時地把一切受滅除,三菩提樂是永久的。所以,可愛果業所攝因樂是一種,苦對治樂是一種,受斷樂是一種,無惱害樂是四種,加起來是七種。七種另外還有受樂,就是樂的果報。這麼多的樂是菩薩應授與一切眾生。為什麼菩薩要把這樣的樂送給眾生呢?因為眾生得到這樣的樂,將來能得到喜樂的果報而沒有罪過,而不會有罪過的,所以菩薩可以授與他。這在自他利品中說過。
a5)除了前面所說的幾種樂之外,其餘的樂相,不是有利益的事情。謂與利益而非喜樂,就是有一種是對你有利益但是你又不歡喜。譬如說是坐禪,坐禪是將來能令你得聖道,但是我不歡喜坐禪,就是利益而非喜樂。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你自己認為這件事有利益,但是將來不能得樂果報。或與安樂而非利益,或者這件事若得到,你會感覺到快樂,但是對你沒有利益。發無上菩提心、發大悲心的菩薩對於這件事應該深深地觀察,或者應該布施給他,或者是不應該授給他。這裡面只是說饒益有情的戒,指這一方面說的。像前面說的十善法戒,設有違犯,應速悔除。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attvānugrāhakaṃ śīlaṃ. tat samāsata ekādaśākāraṃ veditavyaṃ.

何等十一?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贍侍病等,亦作助伴。
[]這十一相貌是什麼呢?
1)與作助伴
1.1)這些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於一切眾生能引義利的彼彼事業,是為他做助伴,這就叫做饒益有情戒。能引義利,就是能引發出來對於你有利益的果報。你發動這樣的事情在做的時候,菩薩會幫助你,同你合作,幫助你這件事做成功,這樣做助伴,這就叫做饒益有情戒。
a)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者:此中義利,世出世別。引可愛果,是世間攝;引生聖道,是出世攝。思量所作、功用所作品類眾多,故名彼彼事業。
a1)此中義利,有世間的義利,有出世間的義利。現在能得到利益叫做義,將來能得到利益叫做利。或者說是得到福德叫做義,得到智慧叫做利。但是福德智慧又有世間出世間的差別。得到人天的榮華富貴,能得天福,能得到色界、無色界的禪定,這都是世間可愛果報。能引生聖道無漏的戒定慧,這是出世間,超越世間福德。
a2)思量所作,就是內心裡面觀察所作的事情,是有功德?還是有罪過?要經過觀察。功用所作,就是採取行動,這件事是有義利,對眾生是有利益,就採取行動同他合作,幫助他成功。品類眾多,布施也是一類,持戒也是一類,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各式各樣的,品類眾多。故名彼彼事業,一樣一樣的事業。
1.2)這位發大悲心的菩薩,於諸有情所生起的疾病等等的苦。對這個有病的人,能夠來看護他,為他做種種事。若是有別的人來作這件事,他來做助伴,能幫助做這件事。這是饒益有情戒裡面的一種。
a)隨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者:謂於遭遇疾疫有情瞻侍供給,乃至止息勞倦眾苦。如下廣說。
ekādaśākārāḥ katame. sattva-kṛtyeṣv arthopasaṃhiteṣu vicitreṣu sahāyībhāvaḥ. sattvānām utpannotpanneṣu vyādhy-ādi-duḥkheṣu glānopasthānādikaḥ sahāyībhāvaḥ.

又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
[]2)為說法要
又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就是為了眾生求得世間的義利或者出世間的義利,為了這個目的。能為有情說諸法要,演說世出世間的一切善法。法要,可以作兩種解釋:就是為說世出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善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叫做法要。或者說這一切善法中的最重要的部分。為眾生宣說法要有兩種方式:第一個就是方便說,就是淺顯地為他說法。或者是一開始就先說深妙的善法,就叫做如理說。淺顯的法就是為深妙的法的前方便,想要悟入深妙的佛法,先要有一個準備的階段,所以叫做方便說和如理說。宣說法要,只是令他開顯一點聞所成慧;得到聞慧以後,再令他得到各式各樣的利益,就是思慧和修慧。只要按照法的智慧去行動,就會得到種種的利益。
a)先方便說先如理說者:謂說法語有二差別。若易可解了乃至無邊無際,是五種語名方便說。先首、美妙、分明,是三種語名如理說。皆如有尋有伺地說。
a1)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時候,有這兩個差別。或者是方便說,或者是如理說。方便說究竟指什麼?在有尋有伺地那裡說,有五種語:第一種是易可解了的法語,就是他說的這個法語容易明白,這是一種。第二種是可施功勞,就是對於學習佛法這件事,你要努力的經過一番的辛苦,還是值得,因為你能成就,會有成就,有大智慧,有大的成就,沒有白辛苦。第三種語言就是無所依止,就是這位菩薩沒有愛染心,不是以愛著心為依止而演說法。第四種是不過度量故名非可厭逆,他說法的時候並不是令你心裡面不高興,就是他說得太多,你就厭煩,就叫做可厭逆。第五種叫做無邊無盡,就是菩薩說法也能略也能廣,相續廣大的演說正法。這五種語名方便說。
a2)先首,就是以涅槃為最重要的,趣涅槃宮叫做先首。為眾生宣說佛法的目的,是為了得大涅槃,佛法裡面要詮顯這樣的意義,所以叫做先首。你要有希望得到涅槃的這樣的願,而菩薩為眾生說法也是目的在這裡,這叫做先首。如果你學習佛法沒有這樣的願,而菩薩說法的時候也沒有這樣的願,就不符合佛法的真義,也就不是佛法。美妙,美妙的語言,菩薩為眾生說法,音聲清美,聽起來生歡喜心,所以叫做美妙。分明,就是菩薩說出來這個佛法又再加以解釋,解釋得非常地容易明白,所以叫做分明語。這三種語言叫做如理說。
tathā laukika-lokottareṣv artheṣu dharma-deśanā-pūrvaka upāyopadeśa-pūrvakaś ca nyāyopadeśaḥ.

又諸菩薩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
[]3)了知恩報
在過去的時候,有的眾生對菩薩有恩,對於菩薩有恩的諸有情所。善守知恩,菩薩他能夠,善者能也,守是保持不失掉,就是他知道這個眾生對他有恩這件事,他心裡能憶念不失。隨其所應現前酬報,就是隨有恩的這個有情的各種情形,能合適的來酬報這位有恩的人。
a)於先有恩諸有情所至現前酬報者:有恩有情有多種類,謂或父母,乃至遭厄難時不相棄者。如聲聞地說。常思酬報,是名善守。深知恩惠,是名知恩。於此有恩諸有情所,為欲饒益,或作助伴,乃至或現神通驚恐引攝,是名隨其所應。暫見申敬乃至財利供養,是名現前酬報。如下自說。
a1)有恩的人有多種類,誰是有恩的呢?謂或父母乃至遭厄難時不相棄者,這是有恩的人。如聲聞地說,就是父母是有恩的人。或者是乳飲者,就是給你飲乳的這個人,這也是有恩的人。或者是養育你的人,或者是成長你的人,或者是於曠野之中迷失道路來救護你的人。或者是饑饉的時代,大家都生活困難的時候,他能來救護你的人,這都是有恩的人。或者是有怨敵的恐怖,他來救護你;或者是被人家抓住要殺害你而來救護的人;或者是有疾病來為你治療的人;或者是教利益者教安樂者,教導你怎麼樣做利益的事情,教導你怎麼樣得安樂的事情。或者引利益者引安樂者,隨所生起諸事務中為助伴者,能肯同你合作令你得利益的人。或者是同歡喜者同憂愁者,遭厄難時不相棄者,這都是有恩的人。
a2)自己常常憶念某某人對他有恩,想要酬謝他,想要報恩,是名叫做善守。深知恩惠,深深地知道那個人對於菩薩有恩,所以叫做知恩。菩薩對於這個有恩的人想要報恩,想要利益這個人,怎麼樣利益法呢?或作助伴,或者他有事情作,同他合作,使令他的事業成就。乃至或現神通驚恐,就是這個有恩的眾生在生死裡流轉迷惑顛倒,不肯聽順菩薩的教導,菩薩會現出神通來恐怖他。恐怖引攝,用恐怖的方法引導他來到佛法裡邊來改過遷善,是名隨其所應。暫見申敬乃至財利供養,暫時彼此見面就能申敬,就表示自己的恭敬。乃至到財利的供養這位有恩的人,是名現前酬報,下面的文會說這件事。
upakāriṣu ca sattveṣu kṛta-jñatām anurakṣato 'nurūpa-pratyupakāra-pratyupasthānaṃ.

又諸菩薩於墮種種師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
[]4)救護怖畏
又諸菩薩於墮種種師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這個有大悲心的菩薩對於諸有情墮落到種種恐怖中,菩薩能救護他們,怎麼叫做救護呢?使令這些眾生解脫這一切的苦惱,這些恐怖的地方,就像普門品說,這是大菩薩的境界。
vividhebhyaś ca siṃha-vyāghra-rāja-corodakāgny-ādkebhyo vicitrebhyo bhaya-sthānebhyaḥ sattvānām ārakṣā.

又諸菩薩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
[]5)開解愁憂
又諸菩薩對於眾生裡面有喪失親屬的這種苦惱的事情、喪失財寶的苦惱。財寶是人所愛,親屬也是所愛的境界,對於這樣的眾生喪失財寶、喪失親屬的時候,心情苦惱,菩薩能善為開解,能夠給他疏導,使令他內心裡面遠離這些愁憂,使令心情開朗,心情愉悅,這也是饒益有情戒。
bhoga-jñāti-vyasaneṣu śoka-vinodanā.

又諸菩薩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
[]6)施與資具
諸菩薩對於這個眾生裡面,有缺少資生眾具的諸有情類。資生眾具,就是生活所需的這一切。這一切有所缺乏,生活困難,菩薩能施與一切資生眾具,能布施他。
a)資生眾具者:此有十種,謂食飲等。如意地說。然於此中,依自下釋。除其歌笑舞樂及男女受行,是名一切資生眾具,唯為施與有匱乏故。
a1)資生眾具裡面有十種不同:第一個是食。第二個是飲。第三個是車。第四個是衣服。第五是莊嚴具。第六是歌笑舞樂,唱歌或者笑,或者跳舞,或者音樂的事情,這也是生活所需的資具。第七個是香鬘塗抹。第八個是食物資具。第九個是照明,就是燈。第十是男女受用,這些都是生活所需的資具。這裡面說饒益眾生,菩薩能施與一切眾生的資生眾具,還是有點簡別的,根據下面本論自己本身的解釋:除其歌舞及男女受行,其餘的資生眾具,你若有所缺乏,菩薩會布施給你,是名一切資生眾具。
upakaraṇa-vighātiṣu sattveṣu sarvopakaraṇopasaṃhāraḥ.

又諸菩薩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御眾。
[]7)如法御眾
又諸菩薩隨順道理,就是隨順佛法的道理。正與依止,正就是很好的,為這個眾生作依止的因緣。隨順道理、正與依止的含意究竟是什麼呢?就是如法御眾,就是隨順佛法來領導大眾。
a)隨順道理至如法御眾者:謂諸菩薩,為欲令他於三乘道,隨其所應速得成熟,應依大乘、或聲聞乘真實道理,無倒教授、無倒教誡,是名隨順道理如法御眾。此復云何?謂如顯示苦諦無常,此有大乘、聲聞乘別。依大乘道理,相非有義是無常義。依聲聞乘道理,相滅壞義是無常義。又如顯示苦諦無我,亦有二別。大乘道理,謂諸法無自性相是無我義。聲聞乘道理,謂補特伽羅無自性相是無我義。如是隨眾所應為說正法,名隨順說。不貪供侍,無愛染心而為攝受,是名正與依止。攝受有二,一者、財攝,二者、法攝。教授教誡,是名法攝。先施財物方便饒益,是名財攝,如說給施如法衣服、飲食等是。
a1)謂諸菩薩想要使令眾生於三乘道,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三乘。乘就是車,有運載的意思,從此處運你到另一個安樂的地方,就叫做車。現在車指佛法,佛法有運載的力量,它有力量使令你從苦惱的地方到安樂的地方,從黑暗的地方到光明的地方,有這種動力,叫做乘。菩薩就是開示你三種佛法,隨眾生的根性所合適的,這個人適合學習聲聞乘,學習辟支佛乘的佛法,學習大乘佛法。隨其所應速得成熟,給你積聚因緣使令你三乘的善根能夠成熟。什麼叫做成熟?就是能夠得解脫,有得解脫的可能。繼續不斷地栽培善根,善根繼續地增長,達到得無生法忍的程度,叫做成熟。
隨順大乘,或者是隨順聲聞乘真實的道理,就是苦集滅道,沒有錯誤的教授你,無倒的教誡你。教授是指教你修學善法,教誡是教導你不要作惡事。
a2)此復云何?譬如說開示你苦諦無常這句法語,這句話大乘佛法有一種解釋,小乘佛法又有一種解釋,這兩種佛法解釋得不一樣。若是根據、隨順大乘佛法的道理來解釋這句話,怎麼解釋呢?怎麼叫作無常呢?相非有義是無常義。相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的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相,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相,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都是相,也就是我們的分別心所取的這一切相所認識的這一切相。在大乘佛法來說,這些相都是沒有的。若根據小乘佛法,怎麼叫做無常呢?我們所看見的這一切相都有滅壞的意思,他不會永久。
a3)又如顯示苦諦無我,也有兩種不同的分別。
a3.1)大乘道理,謂諸法無自性相是無我義。無自性,就是它本身是沒有體性,就叫做無我義。這個和中論講的無自性有一點差別。中論上講:是因緣所生,所以它本身是無自性,因緣所生還是有。因緣所生還是有,只是說它離開因緣,它沒有自性,它是因為因緣而出現的,所以若觀察它的自性,它是畢竟空寂的。唯識上說無自性,就是說我們所看見的法本身是沒有的,就是我們看見那條蛇,本身上是沒有的。諸法無自性,也就是無自相,無自性義是無我義,就是色受想行識是無自性相義,所以是無我義;色聲香味觸法無自性,所以叫無我義,這是法無我。
a3.2)聲聞乘道理,謂補特伽羅無自性相是無我義。補特伽羅就是數取趣義,因為其他的另外有一個說法,在色受想行識之外,另外有一個體性,是常存不變。小乘佛法裡面說,離開色受想行識有自己的體性的那個我,是沒有,所以叫做無我。這就是叫做人無我,也就是補特伽羅無我。但是還是有色受想行識。現在大乘佛法說色受想行識也是不可得,就是我們執著的心所接觸到的,所執著的色受想行識是沒有的。但是阿賴耶識的識種子所變現的色受想行識是有的,那個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
a4)什麼是隨順道理?這位菩薩隨順聽眾根性所合適的,他是小乘根性,這個人是大乘根性,根性不同,為他們所說的法也就不一樣,都是要隨順他的根性而說。
a5)什麼是正與依止?這地方可以說是你為什麼收徒弟呢?為了他來侍奉我、給我做事,為了這件事而收徒弟,這就是不合道理。而菩薩不貪求弟子的供侍,他對弟子沒有愛染心,而為攝受,而收他作徒弟。攝受,就是收的意思,收受,就是接受,接受他作弟子,叫做攝受。這就叫做正與依止。依止,就是因緣,就是你所有的聖道的善法要依止這位菩薩才能夠建立起來。就是你依止師長的教導能建立聖道,所以叫做正與依止。
a6)什麼是攝受?正與依止就是攝受,攝受是有兩種不同,一者財攝,二者法攝。用財來攝受這位弟子,因為人生存需要有財,不然不能生存,收他作徒弟,你要有財來給他用。所以,住持有兩個責任:一個是維持寺廟的經濟,第二個就是法攝,就是為他們開示佛法。若沒有財攝,人不能生存,不能生存怎麼能學習佛法呢,所以非要有財攝不可。但是有財攝以後還要有法,有佛法的教導,這樣才能夠得聖道,這兩種都要具足。什麼是法攝?教授教誡,教授你修學聖道;教誡你要持戒,不要做種種錯誤的事情。什麼是財攝?先施財物方便饒益,在法施之前,先要吃飯,先要給他財物,就是衣食住財物。方便饒益,財物這是一種方便的利益,這是法攝受的前方便。就像說布施給你,就是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飲食等,這就是財施。
nyāya-patitaḥ. samyaṅ-niśraya-dānato dharmeṇa gaṇa-parikarṣaṇā.

又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餘事心皆隨轉。
[]8)好隨心轉
好隨心轉,這件事是有功德的,沒有罪過,就叫做好。如果有功德的事情,菩薩就隨順眾生的心情去做這件事;如果有罪過,要求菩薩幫忙,菩薩就不隨心轉。
8.1)菩薩有大悲心,隨順世間上的人,各式各樣的事物,各式各樣的言說,菩薩都是慈悲隨順的。什麼事情,什麼言說呢?呼召去來,就是眾生有事情,他要請求你來幫他忙,請求你到什麼地方去,幫他做這件事。談論慶慰,到一起有話說,說話有兩類:一類的事情就是如意的事情,高興的事情,就是要加以慶祝。不高興的事情,不吉祥的事情,要加以安慰,說這兩類的話。隨時又有些事情,到什麼地方去,就是他請你吃飯這些事情。
8.2)簡要地說,是呼召去來也好,談論慶慰也好,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也好,這些事情,這些言論,若能遠離一切能引無義,能引發罪過的、沒有功德。違意,人又不歡喜,違背人的意願。違意和能引無義這兩類的事情,菩薩不隨你的意願去活動。若是遠離這個事情,就是有功德的事情,也是你所歡喜的,就是剩餘的事情,菩薩的慈悲心就隨順你的要求這樣去做這件事的。就是不管什麼事情,若符合這個條件,菩薩就隨心轉。
a)隨順世間事務言說等者:謂有三種世事。一、語言談論,更相慶慰事;二、嫁娶賓主,更相飲噉事;三、於起作種種事中,更相營助事。如意地說。今於此中,隨其所應分別配屬。呼召去來,謂更相營助事。談論慶慰,謂更相慶慰事。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謂嫁娶賓主,更相飲噉事。遇有嫁娶,故說隨時。如是等事,皆隨世間有情心轉,故名隨順。然於是事應正思量。若於有情能引無義,或違彼意,非所欲樂,此應遠離,不起身語現行,是名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若非能引無義及違彼意,此應隨轉。隨順他心起現行故,是名於所餘事心皆隨轉。
a1)世間有三種事情,一、語言談論,更相慶慰事,你來慶祝我,我來慶祝你,這是更相慶慰事,這是談論的事情。二、嫁娶賓主,更相飲噉事,就是世間上的結婚的事情,有主人,有賓客,互相要請吃飯的這些事情。三、於起作種種事中更相營助事,就是發動做一種事情,各式各樣的事情,互相幫助這些事情。如意地說。
a2)今於此中隨其合適的來配屬這三種事,怎麼配法呢?呼召去來,謂更相營助事,就是互相幫忙做事情,屬於這一類。談論慶慰,謂更相慶慰的事情。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謂嫁娶賓主更相飲噉事。遇有嫁娶,故說隨時。這個時候遇見某甲、某乙有嫁娶的事情,隨種種因緣的時節有這種事情。前面說的這三種事,菩薩都是隨順世間人的心願去做這種事,所以叫做隨順。
a3)菩薩是有大悲心,是願意滿眾生願,但是菩薩的大悲心裡面還有大智慧,所以智慧應該發生作用。怎麼發生作用呢?就是對於眾生所要求的事情,菩薩應該正確地觀察。假設這一件事對眾生有罪過,或者這件事違背那個眾生的意願。怎麼講呢?譬如說,這個眾生有病,就要求菩薩,叫我病好。眾生的意願是要求他的病好,菩薩若是隨順他的意願,叫病好,這樣做應該是隨順眾生的意願。為什麼不呢?病好這件事有幾種類:有的病,就是有重大的罪過,應該受重大的罪報,這樣的病多數是定業,定業不容易好。第二種病,這個眾生做很多的功德,他現在有病,是什麼病呢?就是也是他有重大的罪過,應該受惡報,但是因為有很多功德的力量,就起變化,就是他本來應該沒有病,將來他有大的罪過,將來受惡報是到三惡道受苦,應該他現在不會得病的,但是因為有大的功德,就使令三惡道的罪業起變化,就現在要受點苦,將來的三惡道的罪過就息滅。如果要求菩薩說把你的病不要受病苦,將來你要到三惡道受苦。菩薩若隨順你的意思,不要受苦,就是不隨你的意思,因為你也不願意到三惡道受苦。所以這個地方,隨順你現在的意思,反倒成為不隨順你的意思。若是滿你願的時候,反倒是不能滿你願,眾生自己都不知道;只有菩薩看得遠,能知道這件事。
a4)這樣情形,菩薩就遠離,不去管這件事,就不起身語現行,菩薩也不採取行動,也不表示意見,就是默然,什麼話也不說。若是做這件事,不會引發罪過,也不是違背他的意願,這件事菩薩是應該隨順他的意思,滿他願。隨順眾生的意願,菩薩就採取行動,是名於所餘事心皆隨轉。
ālapana-saṃlapana-pratisaṃmodanaiḥ kālenopasaṃkramaṇatayā parato bhojana-pānādipratigrahato laukikārthānuvyavahārataḥ āhūtasyāgamanagamanataḥ samāsataḥ sarvānarthopasaṃhitāmanāpa-samudācāra-parivarjanaiḥ cittānuvartanatā.

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喜進學。
[]9)顯實功德
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露就是在大眾之中,隱就是不是在大眾裡邊,就是私下裡,彼此面對面。這兩種情況中,菩薩都是顯示所有真實功德。這裡說顯示,就是有讚歎的意味,就是你這個補特伽羅,這位眾生,曾經努力地在佛法裡邊成就信戒聞捨慧,成就六波羅蜜的功德,成就各式各樣的功德,菩薩或者是在私下裡,或者是在大眾裡面,就把你的功德顯示出來,就是讚歎你有什麼功德。這些有情聽到菩薩的顯示,聽到菩薩的開示,內心裡歡喜,就是不停留在這裡,精進地學習,努力地栽培善根,這也是饒益有情戒。
a)若隱若露至歡喜進學者:具足信等隨一功德,是名真實功德。菩薩於此為令有情生歡喜心,轉更勝進修學,是故對彼現前、或不現前如實顯發,無所隱覆,是名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
a1)什麼叫做真實功德呢?就是信戒聞捨慧,或者信進念定慧也好。這種種功德中,或者你具足很多種功德,或者乃至於只具足一種功德,這就是真實的功德。菩薩於此為令有情生歡喜心,因為生歡喜心,就會繼續精進用功栽培功德,所以轉更勝進修學。
所以菩薩在大眾的面前,或者是不當你的面,就按真實的情況,說某某人有什麼功德。你有功德,不把它覆藏起來,會讚歎你,是名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
bhūtaiś ca guṇaiḥ saṃpraharṣaṇatā rahaḥ prakāśaṃ vodbhāvanām upādāya.

又諸菩薩於有過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10)調伏有過
又諸菩薩對於有過失的眾生,菩薩內心裡面也還是親近這個眾生。對這個有過失的眾生,菩薩還是很親愛他的,還是利益他,令他得到安樂的,而且這種意願非常有力量,叫增上意樂,就是有強大的意願。這是他內心裡面的想法。表現於外邊的相貌,調伏、訶責、治罰、驅擯。調伏,調是轉變的意思,就是你有過失,菩薩就要轉變你,希望你能夠消滅、制伏你的煩惱,使令你身口意清淨,有功德莊嚴,這就叫做調伏。怎麼樣調伏呢?訶責,你這樣做不對,就是語言上訶責。治罰,就是要處罰你,不只是口頭上訶斥你,另外要罰你。驅擯,若嚴重,可能要驅逐你,不睬你。菩薩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是為了希望他能夠出不善處,從罪過的地方解脫出來。安置善處,安排他在有功德的地方,目的是這樣子,並沒有惡意,還是善意的。
a)於有過者至安置善處者:謂諸有情若有過失及或違犯,名有過者。此有下中上品差別。菩薩於此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調伏法令彼調伏。此調伏法復有三種。一者、訶責,謂由語業加行故。二者、治罰,謂由身業加行故。三者、驅擯,謂現棄捨不攝受故。如是三種,亦有軟中上三品差別。隨其所有過失違犯,如應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彼有情出離苦因,種諸善根,是名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a1)謂諸有情若有過失及或違犯這個戒,名有過者,就是有過失。這裡邊有下品、有中品、有上品的差別。過失有這樣的差別。菩薩於此內懷親愛,沒有損害他的心,以調伏法令彼調伏,使令他遠離過失,栽培善根。
a2)此調伏法復有三種不同:一者、訶責,就是在語言上有所行動,指責你的錯誤。在大眾裡面宣佈你的罪狀來訶斥你,這就叫做訶責。二者、治罰,在身業上有些行動。三者、驅擯,把你驅逐,從這個團體裡面驅逐你,把你趕出去。這是什麼呢?表現出來棄捨你,不教導你。這三種就是軟中上品的差別。訶責就是軟品,治罰就是中品,驅擯就是上品。或者說,訶責裡面有下中上品;治罰裡面、驅擯裡面,也都有下中上品。隨其所有過失違犯,如應訶責、治罰、驅擯,隨其所應,有這樣不同的處罰。
a3)為欲令彼有情,從苦惱的因緣裡邊解脫出來,就是從罪過裡邊解脫出來,就是自己的身口意能夠懺悔罪過,使令身口意清淨,就是出離苦因。種諸善根,然後努力地栽培善根,是名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snigdhena hitādhyāśaya-gatenāntargata-mānasena nigraha-kriyā avasādanā vā daṇḍa-karmānupradānaṃ vā pravāsanā vā yāvad evākuśalāt sthānād vyutthāpya kuśale sthāne saṃniyojanārthaṃ.

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11)示現神通
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方便,就是採取行動。採取什麼行動呢?就是用神通變現出來那落迦就是地獄;等就是示現餓鬼畜生這些惡趣受苦的相貌,就是菩薩用神通示現出來這種境界。現出來這種境界有什麼好處呢?使令有情知道作惡會有惡報,會到三惡道受苦。看到受苦的境界,眾生就是厭離不善法的事情,就不願意作惡事,所以厭離不善。用神通的這種活動、這種行為,引導眾生來到佛法裡邊,就是對佛法有信心,有信心就是來到佛教裡邊。歡喜信樂,對於佛法生歡喜心,也就是有信心。生希有心,就是對於佛法會讚歎佛法的功德世間上是少有。勤修正行,他能夠有時間,沒有信心的時候是沒有時間的,有信心的時候就有時間,就在佛法裡邊用功,栽培善根。
a)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至勤修正行者:由神境智,於諸變化種種神境領受示現所作自在,是名神通。此為方便,能辦二事。一、由恐怖。為樂惡者,示現諸那落迦及餘惡趣苦果異熟;為無信者,示現執金剛神、藥叉等相。由是因緣,隨其所應,令彼有情厭離惡行,捨慢生信,即此總名厭離不善。二、由引攝。為令所化入佛聖教,示現種種神通變化。由是因緣,令彼所化歡喜踊躍,信受樂欲,生希有心,猛利愛重,精勤修習,法隨法行,是名勤修正行。
a1)由神境智,神通一定是要有色界四禪,在色界四禪裡面修神通,才能夠成就神通。神通怎麼會變現呢?要有神通智,用智慧來現這個神通,智慧裡是有慈悲心來現神通,慈悲心裡面有智慧,所以叫作神通智。於諸變化種種神境,變化,原來這是一個黃土,但是把它變成黃金,這是變。原來什麼也沒有,化現出來一個東西,叫作化。這裡邊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可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現出來種種的光明、現出來種種的身相,現出各式各樣的事情,所以叫變化種種的神通。神通,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領受示現,現出這個境界菩薩自己領受這個境界。在眾生這方面能看見的時候就叫作示現,能出現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叫作示現。所作自在,作出來種種的神通變化,在菩薩那方面是無障礙的境界,所以叫自在。是名神通。
a2)此為方便能辦二事,這是菩薩有大悲心和大智慧顯現出來一種行動,這個行動能辦兩種事情。一、由恐怖,就是辦這個恐怖的事情。為樂惡者示現諸那落迦,歡喜作惡事的人,菩薩若教他說你作惡不好,將來會下地獄,到三惡道受苦,這個眾生不相信這件事,菩薩就現出來諸那落迦,就是地獄。及餘惡趣,餓鬼道、畜生世界這苦惱的果報。苦果異熟,現出來這個境界,作惡的人受苦。為無信者示現執金剛神藥叉等相,對於佛法沒有信心的人,不相信有善惡果報、不相信有聖人這些事情,不相信佛法的人;菩薩就現出來,拿著金剛的神,藥叉鬼的相貌來擾亂擾亂他、恐怖他。由於現出神通的恐怖因緣,隨那一類眾生所適合,現出種種神通,命令那個眾生厭離惡行。不相信佛法的人他有高慢心,看見金剛神,看見藥叉鬼的時候,他高慢心沒有,對於佛法就有信心,這些合起來叫作厭離不善。
a3)第二件事是引攝。引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使令所教化的眾生,能相信佛法,引攝就是引導,引導到佛教裡邊。示現種種神通變化,由是因緣令彼所化,歡喜踴躍、信受樂欲、生希有心、猛利愛重,精勤修習。他歡喜佛法的程度達到猛利的程度,特別地愛樂佛法、尊重佛法,精進地修習法隨法行。第一個法是指涅槃說,第二個隨法是八正道。八正道不是涅槃,但能隨順涅槃,它能使令你到涅槃那裡。所以,使令你修學聖道,叫法隨法行,這是第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第一個法就是佛法,語言文字的佛法,隨法就是戒,隨順聖教安住淨戒。是名勤修正行。
ṛddhi-balena ca narakādi-gati-pratyakṣaṃ-darśanatayā akuśalād udvejanā buddha-śāsanāvatārāya cāvarjana-toṣaṇā-vismāpanā.

3.2.3.3.2.戒安住
云何菩薩住律儀戒,住攝善法戒,住饒益有情戒?善護律儀戒,善修攝善法戒,善行一切種饒益有情戒?
[]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這三種戒前面已經講完。現在,就是受戒法,應該安住在戒上面,不能棄捨。怎樣叫作菩薩安住在律儀戒裡邊,安住在攝善法戒,安住在饒益有情戒呢?就是三聚淨戒。怎麼叫作善巧方便地保護這律儀戒不違犯,善巧方便地修習攝善法戒,善巧方便地修行一切饒益有情戒呢?
a)云何菩薩住律儀戒至善行一切種饒益有情戒者:由不捨義,是名為住。云何不捨?由二因緣,一者、不捨無上菩提大願,二者、無上品纏現行他勝處法。由是因緣,令所受戒無有退失,故名為住。護謂防護,於律儀戒此為增上,由能於此精勤守護,方能精勤守護餘二故。修謂修習,於攝善法戒此說為增上,攝受隨與無上正等菩提果故。行謂現行,於饒益有情戒此說為增上,現行身語意業能為四種攝事諸方便故。依此道理故別別說。
a1)什麼是住?就是不棄捨,就是心能夠住在戒裡面,和戒不遠離,怎麼叫作不捨呢?有兩個理由。一者、不捨無上菩提大願,最初秉受菩薩戒的時候,你是發無上菩提大願;應該在受戒之前,應該學習無上菩提願,常常靜坐加以熏習、加以學習,常這樣地作念來發無上菩提大願,由誠懇的內心不斷地學習,真實地在內心裡面建立無上菩提願。不捨三聚淨戒?就是你不捨無上菩提大願。
a2)第二個不捨菩薩的三聚淨戒,就是你沒有上品煩惱現行他勝處法,沒有犯根本戒,這樣菩薩戒也就沒有捨。若是你有上品的煩惱,犯菩薩戒,就沒有菩薩戒,這個戒體就沒有,菩薩的身份就沒有。什麼是上品纏?數數現行,都無慚愧,身心愛樂,見是功德。數數現行,就是你犯戒這件事,數數地犯戒,就是犯了這根本戒,將來遇見因緣的時候,你還想要犯,就叫作數數現行。都無慚愧,心裡面沒有慚愧心、沒有羞恥心。對於犯戒這種罪過的事情很歡喜,感覺到很有功德,具足這四句話,就是上品纏。
由這兩種因緣,所以你所受的戒沒能退失,故名為住。你的菩提心一直的存在,又沒有上品煩惱犯戒,就是安住三聚淨戒。
a3)善護律儀戒這個護字怎麼講呢?護是防護,就是保護。於律儀戒此為增上,護這個字在律儀戒來說是非常重要。受律儀戒,受殺盜淫妄的律儀戒,常能保護清淨不犯,所以護很重要。由於你能夠於此律儀戒精勤地守護不犯,方能夠精勤地守護其餘的兩種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以律儀戒的守護很重要。
a4)善修攝善法戒這個修字怎麼講呢?修是修習,就是數數地作善法,不能作一次就完;各式各樣的善法你都需要作,就叫作修習。於攝善法戒此說為增上,在攝善法戒裡邊,修習這句話很重要。常常地修習攝善法戒,它有功能攝受無上菩提果、隨與無上菩提果的,所以說修習很重要。
a5)善行一切饒益有情戒這個行字怎麼講呢?行是現行。於饒益有情戒此說為增上,於饒益有情戒此為宗要。在你的身語意裡邊顯現出來慈悲的活動,你能夠作出來四種方便,就是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饒益眾生。依此道理故別別說,前面有善護、善修、善行對於三聚淨戒來說,是有這樣不同的道理,所以就各各地別說。
kathaṃ ca bodhi sattvo saṃvara-śīle sthitaḥ kuśala-saṃgrāhake śīle sthitaḥ sattvārtha-kriyā-śīle ca sthitaḥ saṃvṛta-śīlī ca bhavati su-saṃgṛhīta-kuśala-śīlī ca sarvākāra- sattvārtha-kriyā-śīlī ca.

3.2.3.3.2.1.住律儀戒
謂諸菩薩住別解脫律儀戒時,捨轉輪王而出家已,不顧王位,如棄草穢。如有貧庶為活命故,棄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顧劣欲,不如菩薩清淨意樂,捨輪王位而出家已,不顧一切人中最勝轉輪王位。
[]1)不戀過去諸欲
這些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安住在別解脫律儀戒的時候,這個時候是什麼樣子呢?他是轉輪王,這個時候,他棄捨轉輪王這個寶位,出家作菩薩比丘。出家以後,再也不顧戀以前轉輪聖王的位置,富貴的境界,他一點也不愛惜就丟掉不要。就像丟掉一根草似的,或者是棄捨垃圾似的,就丟掉不要。像貧窮的庶民,在這社會上生活困難,為了使生命能活下去,把自己下劣的五欲丟掉,出家作比丘。出家作比丘以後,受人家的供養,這個時候,就不回想以前在家的時候那種下劣的境界,都不愛、不要。貧窮人棄捨下劣欲而出家以後,不再回想以前那個棄捨的欲。而這件事還不如發菩提心的轉輪王那個清淨的意樂,他那一念的清淨心。他一念清淨心是什麼?為什麼要出家呢?他就是為了想要得聖道。棄捨轉輪王位而出家,出家以後,不會顧戀回想以前作轉輪王的那種事情,不回想。
a)轉輪王者:此有四種。或王一洲,或二三四。於彼生時,隨其所應,有鐵輪寶,或銅、或銀、或金輪寶自然出現。如意地說。
a1)此有四種轉輪王;四大部洲王一洲,就是南贍部洲。或者是兩洲、三洲、四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四大部洲。轉輪王初開始來到這個世間的時候,隨他的福德所適合,有鐵輪寶出現,那就是鐵輪王,王一洲;或銅輪出現,那是王兩個洲;或銀輪出現、或金輪出現,自然的就出現這種寶,就是鐵輪王、銅輪王、銀輪王、金輪王。如意地說。
b)清淨意樂者:此中不說已證淨勝意樂地名清淨意樂。為求證此,故作是說。云何知然?由前能喻說為活命,今此所喻有所為義,當知亦爾。若不爾者,有道理相違過。非證淨勝意樂地已,方捨輪王而出家故。
b1)這裡邊說是轉輪王清淨意樂出家,不是說已經證得淨勝意樂地,就是初歡喜地乃至到第十地都叫作淨勝意樂地,這裡的清淨意樂不是指那個說。轉輪王這個清淨意樂是什麼意樂呢?就是為了證得十地的清淨意樂,有這樣的意願,就叫作清淨意樂。這只是發一個願,想要得到十地菩薩的境界,只是發這個願而已還沒有證。為求證此清淨意樂故,作如是說。怎麼知道是這麼回事情呢?由前面說貧窮的人為了活命而出家,轉輪王是為了什麼而出家作比丘呢?為了清淨意樂,就是為證得十地的清淨意樂,所以,現在只是發願還沒證得。如果不是這麼講,這個道理就不對,就有相違,自相矛盾的過失。什麼叫作道理相違過呢?不是說他已經得到十地菩薩的境界,然後才棄捨轉輪王位,不是這個意思。就是他還沒得到清淨意樂,為求清淨意樂才出家,這樣就沒有矛盾。
iha bodhisattvaḥ prātimokṣa-saṃvara-vyavasthitaḥ sacec cakravarti-rājyam apy utsṛjya pravrajito bhavati. sa tasmiṃś cakravarti-rājye evaṃ nirapekṣo bhavati tad-yathā tṛṇe vā amedhye vā. nihīna-puruṣasya jīvikābhiprāyasya pravrajitasya praty-avarān kāmān apahāya na tathā teṣu pratyavareṣu kāmeṣu nirapekṣatā bhavati. yathā bodhisattvasyāśaya-viśuddhatām upādāya pravrajitasya sarva-mānuṣyaka-kāma pravareṣu cakravarti-kāmeṣu.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於未來世天魔王宮所有妙欲,不生喜樂;亦不願求彼諸妙欲,修行梵行。於彼妙欲尚如實觀猶如趣入廣大種種恐畏稠林,況餘諸欲。
[]2)不希求未來諸欲
已經出家的這些菩薩,出家,受律儀戒,安住在律儀戒裡邊,修學聖道,將來世怎麼個情形呢?這位菩薩自己的意願,未來世,天王的宮所有妙欲,魔王宮所有妙欲,不生喜樂,沒有愛著心,他沒有這個心情,我將來生天享天欲,將來到他化自在天宮,享魔王的妙欲,他沒有這種愛樂。這個菩薩,不喜歡天魔王宮的妙欲,他修學聖道,內心並不希求彼諸妙欲,修行聖道,目的不是求彼諸妙欲。這位菩薩安住律儀戒的時候,對於天魔王宮的妙欲,尚且如實的觀察。就像趣入到廣大的恐畏稠林,種種的恐畏稠林,稠密的樹林裡邊,是很可恐怖的,裡邊可能有老虎、還有獅子,所以觀察天欲就像恐畏的稠林似的,何況其餘的還不如天欲呢?他更不歡喜。
a)天魔王宮所有妙欲者:謂如帝釋天宮五欲眾妙甚可愛樂,唯發喜樂。彼諸天眾恆為是樂牽引其意,以度其時,是名天宮所有妙欲。如有尋有伺地說。復有魔羅天宮,即他化自在天攝,然處所高勝。受用由他所化諸欲塵故,富貴自在,是名魔宮所有妙欲。此於勤修勝善品者,求欲超越蘊、煩惱、死三種魔時,得大自在,為作障礙,發起種種擾亂事業,故名為魔。
a1)像帝釋天就是忉利天。忉利天宮那裡邊的五欲樂是眾妙,特別很多妙好的事情,甚可愛樂。那種欲的境界只令你生喜樂而沒有苦,不像人間欲的事情令你苦惱。忉利天眾、三十三天諸天眾,恆為諸天的五欲樂牽引其意,心就被它拉去,時間就這樣度過,就是享受樂,是名天宮所有妙欲,如有尋有伺地說。
a2)復有魔王的天宮,就是屬於欲界天的最高一層天他化自在天。然而魔王居住的處所比天的處所高勝,更殊勝一點。他所受用的五欲不是他自己變化的,是由其他的天人所變化,他受用這樣的欲塵。有大富大貴的境界,很自在的,是名魔宮所有妙欲。
a3)他化自在天裡面的魔王,對於人間的比丘、比丘尼勤修勝善品的時候,勤修三十七道品,想要超越蘊魔,就是這個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超越煩惱魔,就是愛煩惱、見煩惱。超越死魔,超越這三種魔的時候,魔王對這些人有自在力,對人間的修行人作障礙,怎麼障礙呢?他發起種種的雜亂的事情來擾亂比丘和比丘尼,故名為魔。
b)修行梵行者:此說正梵行求,一切皆為求無漏界。雖復能感天魔妙欲,而非所求。
b1)欲求、有求、梵行求三種求,現在說梵行求,什麼叫做梵行求?一切皆為求無漏界,就是希求成就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目的是這樣,不求世間上的名聞利養。菩薩修學聖道,做種種功德,有這個堪能性,感得天欲、感得魔王宮的妙欲的,但是他不希求這件事。
anāgateṣv api Mārabhavanaparyāpanneṣv api kāmeṣu bodhisattvo 'nabhinandībhavati. nāpi ca teṣām arthāya praṇidhāya brahma-caryaṃ carati mahā-vicitra-prati-bhaya- gahanapraveśam iva tān kāmān yathābhūtaṃ saṃpaśyaṃ.prāg eva tadanyeṣu divyeṣu.

又諸菩薩既出家已,於現在世,尊貴有情種種上妙利養恭敬,正慧審觀,尚如變吐,曾不味著,何況於餘卑賤有情所有下劣利養恭敬。
[]3)不著現在諸欲
又發菩提心的諸菩薩,既然出家以後,於現在世,尊貴的有情,在這個世間上有大福德的人,他們有種種上妙的利養恭敬,這些有情對菩薩有利養、有恭敬。而菩薩對於利養、恭敬,用佛法的般若的智慧觀察這個利養恭敬,就像變吐似的,一點也不愛著這些事情。何況於餘卑賤有情,所有下劣的利養恭敬,更不愛著這些事情。
a)尚如變吐曾不味著者:謂如段食,香、味、觸處所攝。由香、味、觸,於吞咽時令生歡喜,有染而住,是名味著。若變吐已,便不名食,香、味、觸三已變壞故,無復堪能為受用故,是故於此不生味著。
a1)段食就是一段落、一段落的,像我們所用的飲食。段食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就是香味觸這三樣,屬於這三樣。我們用這個飲食的時候,吞咽的時候,心裡面感覺到很可口,所以生歡喜心。有染而住,就是有染著心,我們的心住在染著這個地方,是名味著。吞嚥以後,腸胃的消化,它就有變化。吐,就是排泄出去,便不名食。香味觸三已變壞故,無復堪能為受用故,是故於此不生味著。
vartamāne 'py adhvani pravrajito bodhisattvaḥ udārebhyaḥ sattvebhyaḥ udāram api lābha-satkāraṃ vāntāśanam iva samyak-prajñayā paśyan nāsvādayati. prāg eva praty-avarebhyaḥ sattvebhyaḥ pratyavaraṃ.

又諸菩薩常樂遠離,若獨靜處、若在眾中,於一切時,心專遠離,寂靜而住。不唯於是尸羅律儀而生喜足,依戒、住戒,勤修無量菩薩等持,為欲引發證得自在。
[]4)常樂遠離不生喜足
4.1)又諸菩薩常樂遠離,他的內心歡喜遠離,樂遠離這句話怎麼講呢?有身遠離、有心遠離。若獨靜處,若是一個人居住在寂靜處,這就是身遠離,也有心遠離在內。若在眾中,這就是身沒有遠離,而只是心遠離。一切時,這位菩薩的內心都是遠離,在大眾裡面,心裡面也是遠離,在獨靜處居住的時候,心也是遠離,寂靜而住。
a)常樂遠離至寂靜而住者:遠離有二,一、身遠離,二、心遠離。此中偏說心遠離故。於一切時樂住遠離,是名常樂遠離。若獨靜處,謂於身遠離時,由彼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故。若在眾中,謂於非住身遠離時。約此二別,說一切時。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不為無義言論及惡尋思之所擾惱,是名心專遠離寂靜而住。
a1)遠離有兩種,一是身遠離、二是心遠離。這一段文指偏說心遠離這一種。於一切時樂住遠離,不管是一個人在一處住,或在大眾裡住,心裡面歡喜遠離,是名常樂遠離。若獨靜處,身遠離的時候,他不和在家人、出家人共相雜住,單獨一個人沒有伴侶,所以叫做身遠離。若住在大眾裡邊,就不叫做身遠離。菩薩有這兩種情形,有的時候在大眾,有的時候獨住,分這麼兩個情形,說一切時。
a2)在大眾裡住也好,一個人單獨一個地方住也好,內心裡面沒有染污心,也沒有無記心,內心裡面的活動是清淨善法,沒有染污心、也沒有無記。這時候,內心裡面修習止觀,以律儀戒為基礎,修止、修觀,就叫做修習。所修習的止、所修的觀,它的體性是良好的,有什麼好呢?能引出來無漏的功德,或者是現在得到功德,或者將來得到功德,或者是福、或者是慧。
a3)定地作意,就是得禪定的作意。前面曾經說有四十種作意,或者說是有四種作意,力勵運轉作意、有間缺運轉作意、無間缺運轉作意、無功用運轉作意。力勵運轉作意,初發心學習佛法,初發心修學止觀的人,想要改變自己的思想活動不容易,要特別的努力,才能把顛倒迷惑的思想扭轉過來,叫力勵運轉作意。這裡有什麼意思?就是要守規矩,不能放縱自己,因為不隨順自己原來的習慣,隨順規矩,很難,所以要力勵,就是強迫自己改變過來。
a4)定資糧,就是其它的安住淨戒,修覺寤瑜伽,飲食知量、正知而住這些事情,定地的資糧。加行作意,加行就是努力的意思。不為無義的言論,說這樣的言論不會引種種的功德,沒有好處。及惡尋思,就是染污的尋思、貪瞋痴的尋思、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八種尋思之所擾惱。乃至這位菩薩,在大眾裡也好,自己單獨住也好,沒有這些事情的擾亂,內心裡面不受這些擾亂,是名心專遠離寂靜而住。
4.2)什麼叫做不喜足呢?出家以後這個菩薩,不唯獨在尸羅律儀的清淨上生歡喜心、生滿足,還不滿足,還希望怎麼的呢?就是還要進一步的修學奢摩他、毗婆舍那。依戒,就是以戒為依止處,為他心的住處,他的內心的活動,包括身、口,要依於戒,就是要保持清淨。初開始受戒的時候,叫做依戒,以後就繼續的安住於戒,叫做住戒。
精進不懈怠的修學無量的菩薩的等持,等持就是平等的攝持自己的心。什麼叫做平等?靜坐的時候,心裡面不惛沈、也不散亂。怎麼會平等呢?用止觀來攝心,它才平等。持,就是管住它,管理它,不叫它越軌。
4.3)修三昧、修止觀,目的是什麼呢?就是你現在內心裡面還沒有等持,沒有三昧。欲界定、未到地定、或者說是未至定、然後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這都叫做奢摩他,主要是指色界四禪。所以說引發,就是指色界四禪,原來心裡面沒得到色界四禪,但是我努力的修止觀,可以引發出來。引發出來以後,只是一少份,那裡邊的功德,還沒有完全成就,繼續要修才能證得。證得以後,須要繼續努力的修行,才能得自在。初開始成就色界初禪,內心裡面還有很多問題,愛著初禪的三昧樂,我見、我慢,也有些無明,還有很多疑惑的事情,內心裡面還有這麼多的煩惱的時候,你就不自在。須要繼續努力的修行,在禪定裡面修四念處,能破除這些煩惱,但是還沒得聖道,可是這些煩惱不動,不復現行,這個時候叫做自在。也能得到五種神通,叫自在。
a)菩薩等持等者:謂如說言,由諸菩薩能入若百三摩地、若千三摩地等,然彼不能了知彼定名句文身差別,是名無量菩薩等持。於此勤修有三位別。言引發者,謂於初位。言證得者,謂於中位。言自在者,謂於後位。如修所成地廣說修習對治及世間一切種清淨應知。
a1)謂如說言由諸菩薩能入若百三摩地、若千三摩地等。在色這個地方修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成功,也可以在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隨那一法都可以做如是觀,而得三摩地,所以三摩地是無量無邊。三摩地門的意思,就是得初禪的時候,初禪就是個門,由初禪為門,可以得無量三昧。二禪也是門、三禪、四禪都是門,從這個門裡面,可以入無量無邊的三昧。勤修無量菩薩等持,就是初開始修學禪定的時候,所緣境就是個門,從所緣境這裡,你能得定,入於三昧,這個所緣境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以叫勤修無量菩薩等持。
a2)已經得三摩地,還沒得無生法忍,就是已經得無生法忍,還是很多的事情不明白。所以,雖然得很多的禪定,它的名句文身的差別,你還不知道。名句文身,譬如說得到這個禪定,這個禪定叫什麼名字還不知道,裡面的情形還說不明白,有這個情形。
a3)於此三摩地,你想要努力的用功修行,有三個階級的差別。初開始的時候用功叫做引發,譬如說九心住,修九心住,就出來一個欲界定。努力的繼續靜坐,可以引發未到地定。未到地定繼續修,就可以得到初禪。初開始有一個引發,謂於初位。言證得者,在中間的時候,就是這時候,所引發出來這個禪定,你成就,在中間,你要繼續努力的修行。言自在者,就是最後這個禪定圓滿,初禪已經圓滿的成就,就是後位。二禪、三禪、四禪也都是有初、中、後,如修所成地廣說,修習對治及世間一切種清淨應知。
pravivekābhirataś ca bhavaty ekākī saṃgha-madhye vā sarva-kālaṃ citta-vyavakṛṣṭa-vihārī. na śīla-saṃvara-mātrakeṇa tuṣṭo bhavati. api tu śīlaṃ niśritya pratiṣṭhāya ye te aprameyā bodhisattva-samādhayaḥ. teṣām abhinirhārāya vaśitā-prāptaye vyāyacchate.

又諸菩薩雖處雜眾,而不樂為乃至少分不正言論,居遠離處,不起少分諸惡尋思。或時失念暫爾現行,尋便發起猛利悔愧,深見其過。數數悔愧深見過故,雖復暫起不正言論諸惡尋思,而能速疾安住正念,於彼獲得無復作心。由此因緣,則能拘檢。習拘檢故,漸能如昔於彼現行深生喜樂,於今安住彼不現行喜樂亦爾。又能違逆令不現起。
[]5)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思
5.1)又這些受菩薩戒,安住律儀戒的菩薩,雖然是在大眾裡住,而不歡喜有不正言論,不合道理的言論,乃至到少分的不正言論都不歡喜。前面是說,這個菩薩在大眾裡邊,不說不正言論。居遠離處,不在大眾裡住,遠離大眾,單獨在寂靜處住的時候,這個菩薩內心裡面,一少分的染污的尋思都不生起。
a)不正言論者:謂諸種種娼妓、吟詠、歌諷、王賊、飲食、婬蕩、街衢等論,能引無義,不如正理,故名不正。
a1)謂種種娼妓、吟詠、歌諷、王賊、飲食、婬蕩、街衢等論,就是這些言論,能引發出來沒有道理的一些放逸的事情,不能隨順佛法的正理,所以叫做不正言論。
5.2)因為還沒有得聖道,但是這位菩薩能這樣用功修行,或者一個時候失掉正念,暫時的就有不正言論、或是諸惡尋思的心裡活動,立刻的就發起來很猛利的悔恨心、慚愧心,深深的感覺到說這個不正言論、諸惡尋思的過失,就把這件事停止。
a)諸惡尋思者:此有八種,謂欲尋思等。如攝事分釋。此能令心流散,起諸惡不善法,故名為惡。
5.3)這位菩薩安住律儀戒,一次又一次的悔恨自己的錯誤,發慚愧心,深深的看見他的過失,雖然是又這樣暫時的生起不正的言論,生起諸惡尋思,而能很快的,使令心安住在正念這裡,這樣做,他就成就不再做這種不正言論,不再生起諸惡尋思。
a)安住正念至無復作心者:謂若此心由失念故,趣入、流散、馳騁貪等性中,而能速疾憶念過患,還復於離貪等安止其心,是名安住正念。由此因緣,令心從彼貪等而出。既出離已,成就增上防護律儀,更不於彼不正言論、諸惡尋思,隨順、趣入乃至馳騁,是名於彼獲得無復作心。
a1)這一念心由失掉正念的原故,由正念這裡跑到不正念那裡,心裡面就亂,在那裡馳騁、在那裡活動,那裡面是什麼?不是貪、就是瞋、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性者心也。但是這位菩薩,很快的就能夠憶念,我這樣子做是不對的,有很多過患,很快的就恢復過來,在沒有貪、沒有瞋、沒有一切煩惱的境,在那個地方安住其心,是名安住正念。什麼叫做正念?就是沒有煩惱的心。
a2)由於他有正念、有慚愧心,所以能夠令心,從煩惱的境界裡面解脫出來,出離以後,成就有力量的防護律儀,保護內心的清淨,不再有煩惱的侵襲,更不於彼不正言論、諸惡尋思,隨順趣入乃至馳騁,是名於彼獲得無復作心。這是說凡夫用功修行的相貌是這樣。由於數數悔愧的關係,他就能拘檢自己,就是約束自己,不放縱自己的煩惱活動。
5.4)數數的這樣學習,約束自己的內心令它清淨。逐漸的能夠如過去的時候,在過去不修學聖道的時候,心裡面有種種的惡尋思,說種種放逸的言論的時候,心情快樂。現在出家,修學聖道的時候,放逸的言論、不正言論和諸惡尋思不現行、不活動,不顯現活動,這個時候,對於這個不現行的時候,也像以前現行時候深深喜樂,現在不現行的時候深生喜樂。這個時候,常常正念有力量,違逆那些不正言論、諸惡尋思,使令它不現起。
a)於彼現行深生喜樂至喜樂亦爾者:此說自心雜染愛樂相,及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生起不正言論、諸惡尋思,名彼現行。此雜染攝。一切有情於彼雜染長夜愛樂,其相云何?彼雜染相若自知已,便於爾時能得出離。然於出離心不安住,亦不愛樂,更無異緣,唯有速疾還來、趣入、流散、馳騁雜染性中,是為自心雜染愛樂相。或復於彼雜染了知過患,便謂我今不應隨自心轉,當令自心隨我而轉,數數思擇,安住正念,捨彼雜染不令現行,無染性中安住愛樂,是為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義如決擇分說。依此二相配釋二句,其義應知。
a1)這一段文說兩個相貌,就是沒有出家的時候,心裡面放逸的人,自心雜染愛樂相,歡喜雜染,在這裡面生喜樂的相貌。及滅除雜染的諸惡尋思的方便,什麼方法能還滅呢?善巧方便的智慧的相貌。現行怎麼講呢?就是生起不正言論、諸惡尋思,這屬於污染。有情於彼雜染長夜愛樂,在無明的長夜裡邊,就歡喜雜染,它的相貌是什麼呢?那個雜染的相貌,若是自己學習佛法,就會知道我現在語言有雜染,我內心裡有雜染。既然知道是雜染,就從雜染裡面出來,解脫。
a2)但是初發心的人,他的內心的程度,在無貪瞋痴的境界,不能安住,在無貪瞋痴的境界,心裡面不生歡喜。這個時候,並沒有其它的因緣,可以有第三個地方可以躲避,唯有很快的,又回到趣入流散,馳騁雜染的活動裡邊,又回到染污的地方,這就是自心雜染愛樂相。
a3)或者是有的修行人,出家的修行人,於彼雜染了知它的過患,他自己就在觀察自己,我怎麼辦呢?我現在已經是出家人,不應該隨染污心的活動,應該使令我的心,隨順智慧活動,要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思惟這個道理,使令心在無貪瞋痴的境界,在這裡安住不動,棄捨這些染污的事情,不叫它再活動,在那個清淨的境界裡邊安住,生愛樂心,是為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就是這裡說這兩個相貌,和決擇分說的這兩段文來解釋這一件事情,應該就明白。
saṃsargato 'py aṇukām apy asat-kathām asad-vācaṃ nādhivāsayati praviveka-gataś cāṇukam apy asad-vitarkaṃ. pramuṣitayā ca smṛtyā tat-samudācāra-hetoḥ kālena kālaṃ tīvraṃ vipratisāram ādīnava-darśanam utpādayati. yam ābhīkṣṇakaṃ viprati-sāram ādīnava-darśanam āgamyotpanna-mātrāyām asat-saṃkathāyām asad-vitarke ca tvarita-tvaritaṃ sā smṛtir upatiṣṭhate. akaraṇa-cittaṃ ca pratilabhate. yena pratisaṃ-harati. pratisaṃharaṇābhyāsataś ca krameṇa tad yathā pūrvaṃ tat-samudācāra-ratir abhūt. tathā etarhy asamudācāra-ratiḥ saṃtiṣṭhate samudācāra-prātikūlyaṃ ca.

又諸菩薩於諸菩薩一切學處,及聞已入大地菩薩廣大無量不可思議,長時最極難行學處,心無驚懼亦不怯劣。唯作是念:彼既是人,漸次修學,於諸菩薩一切學處廣大無量不可思議淨身語等諸律儀戒成就圓滿;我亦是人,漸次修學,決定無疑。當得如彼淨身語等諸律儀戒成就圓滿。
[]6)不輕懱己
6.1)又初發心的諸菩薩,於久發心的諸菩薩一切學處,及聽說已入大地的菩薩,已入聖位的菩薩。這可以這麼講,又諸菩薩,就是外凡位的菩薩。於諸菩薩一切學處,就是內凡位的菩薩。及聞已入大地菩薩,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那些菩薩因為學習佛法久了,修習止觀久了,他們的戒、定、慧廣大無量不可思議。不是短時間,也是不容易辦得到所學的境界。初發心的菩薩聽說這個境界,心裡面不害怕,不恐怖,我怎麼能夠修行這個法門呢?他不這樣想。
a)於諸菩薩一切學處至亦不怯劣者:謂若菩薩修菩薩行諸所應學,是名學處。此復云何?謂自利處乃至無上正等菩提七所學處,是名一切菩薩學處。如自他利品乃至菩提品釋。已入大地菩薩證得法性發心,是名廣大。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是名無量。證真實義,具諸威力,是名不可思議。成熟自他乃至能證無上菩提,經三無數大劫,不厭生死,修行難行波羅蜜多及諸攝事,是名長時最極難行。於此修學,是名已入大地菩薩一切學處。若諸菩薩,於如是學一切學處及與聽聞能修學者一切學處心生勝解, 能正執受,故無驚懼;勇猛精進,故不怯劣。
a1)菩薩修菩薩行很多應該學習的事情,就是他們菩薩所學處,菩薩所學處究竟是什麼呢?自利處乃至無上正等菩提,一共有七樣事是所學處,是名一切菩薩學處,如自他利品乃至菩提品釋。七所學處,第一個是自利處,二是利他處,三是真實義處,四是威力處,五是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在前面說到。
a2)什麼叫做已入大地菩薩?就是證得法性發心,就是他如實的證悟諸法寂滅相,這時候的發菩提心,證入法性發心的菩薩叫做廣大,因為第一義諦是無限量的境界。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叫做無量。證真實義,證悟第一義諦的時候,你有廣大的威力,叫做不可思議。成熟自他乃至能證無上菩提,經三無數大劫,不厭生死修行難行波羅蜜多,及諸攝事就是四攝,是名長時最極難行。於此修學,是名已入大地菩薩一切學處。
a3)這個初發心的菩薩,聽聞這個久發心的菩薩這種境界,這些學處,心裡面能發心,能夠深入的學習,能成就有力量的認識,很深刻的認識叫做勝解。能正執受,能夠歡喜的領受、接受這件事,而不會失掉的叫能正執受,所以沒有驚懼之心,勇猛精進的這樣學習故不怯劣。
6.2)他聽聞這些大菩薩的境界,心裡面這樣憶念,那些大菩薩也是人,原來也和我一樣,逐漸的修學,就是達到這種不可思議境界,就是這些菩薩一切所學的境界,有廣大無量不可思議,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這些律儀戒成就圓滿。那些大菩薩漸次修學,到最後,成就圓滿這個功德。他們是人,我也是人,我能夠發心漸次修學,也一定會成功的,這件事是決定沒有疑問。他也是人,我也是人,他能成就這個功德,我將來也會成就如彼淨身語等諸律儀戒,也能成就圓滿。
a)彼既是人我亦是人者:此中且約人趣有情。彼有勢力能了法義,修行正行故說是人。b)淨身語等諸律儀戒成就圓滿者:等言,等取意業。由身語意三種律儀,名諸律儀。若不棄捨及不毀犯,名為成就。若無穿穴及復還淨,名為圓滿。
b1)淨身語等這個等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取意業說。由身語意三種律儀,名諸律儀。你不棄捨大菩提心,你不棄捨這些戒,能夠守護戒清淨而不毀犯的話,名為成就。若無穿穴,就是你不破這個戒,或者是失掉正念有毀犯,然後能夠還淨,又懺悔清淨,叫做圓滿。
sarva-bodhisattva-śikṣā-padāni cāsya mahā-bhūmi-praviṣṭān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śrutvā udārāṇy aprameyāṇy acintyāni dīrgha-kālikāni parama-duṣkarāṇi na bhavati cetasa uttrāso vā layas saṃkoco vā nānyatrāsyaivaṃ bhavati. te 'pi manuṣya-bhūtāḥ krameṇa ca śikṣamāṇāḥ bodhisattva-śikṣāsv aprameyā-ciṃtya-kāya-vāk-saṃvara-samanvāgatāḥ saṃvṛttāḥ.vayam api manuṣyabhūtāḥ krameṇa śikṣamāṇāḥ asaṃśayam anuprāpsyāmas tāṃ kāya-vāk-saṃvara-saṃpattim iti.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常察己過,不伺他非,普於一切兇暴犯戒諸有情所,無損害心,無瞋恚心。菩薩於彼由懷上品法大悲故,現前發起深憐愍心,欲饒益心。
[]7)具性柔和
7.1)又諸菩薩安住在律儀戒的時候,常觀察自己的過失,我的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不?是不是有污點?不看別人的錯誤。普遍的對於一切凶惡、粗暴、犯戒的諸有情的地方,沒有損害的心,也沒有瞋恚心。這些事情都是要常常修止觀才能辦得到,不然的話,也是不容易辦得到。
a)常察己過至無瞋恚心者:謂於一切凶暴、犯戒諸有情所,從他怨害所生眾苦現在前時,自正思擇:如此是我自業過耳,由我先世自造種種不淨業故,今受如是種種苦果。我今於此無義利苦若不忍者,復為當來大苦因處。是名常察己過。復自思擇:我若於此大苦因法隨順轉者,便為於己自作非愛,便為於己自生結縛,便為於己自興怨害,非是於他。是名不伺他非。復自思擇:自他身中所有諸行,一切皆用性苦為體。彼無知故,於我身中性苦體上 更增其苦;我既有知,何宜於彼性苦體上更加其苦。由是因緣,於彼有情無損害心。菩薩如是正思擇已,勤修五想,謂宿生親善想、隨順唯法想、無常想、苦想、攝 受想。於彼有情能忍一切怨害之苦,由是因緣,無瞋恚心。如是諸義,皆如忍品中釋。
a1)這位初發心的菩薩,對於一切兇暴犯戒諸有情所,初發心的菩薩被這個兇惡犯戒的有情惱亂,有怨害,生出來很多的苦惱的事情,這些苦惱的事情現在前的時候。這位初發心的菩薩自己,隨順佛法思惟、觀察這件事,如此是我自業過耳,就是這些犯戒的有情來惱亂我,不是他們的過失,是我自己有罪過才有這件事。由我先世自造種種不淨業故,今受如是種種苦果。我現在受到兇惡犯戒有情的惱亂,使令我受這個無義利的苦,我要不忍受,同他計較、同他對抗,我又是創造當來大苦的因處,你又造新的業力,是名常察己過。
a2)復自思擇,我若於此大苦因法,隨著我的煩惱應付這件事,就是我自己給我自己做苦惱的事情,便給自己做一個大繫縛,你造罪,這個罪就要繫縛你,便為於己自興怨害,非是於他,是名不伺他非。
a3)這位菩薩自己還是這樣正憶念,自己的生命體,他人的生命體裡面,所有的色、受、想、行、識就是諸行,色、受、想、行、識都是用苦為它的體性,壞苦、苦苦、還有行苦,就是用行苦為體性。那些兇暴犯戒有情,沒有智慧,於我的身上,身體裡面的性苦體上,更增加我的苦惱。我既有知,何宜於彼性苦體上更加其苦。由是因緣,於彼有情無損害心。
a4)菩薩如是正思擇已,勤修五種觀想,什麼想呢?謂宿生親善想,這個兇暴犯戒有情,過去生中和我有親厚關係。隨順唯法想,第二個想,這裡面我不可得,只是色、受、想、行、識法的變化,叫隨順唯法想。無常想,彼此的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苦想,彼此間都是苦惱的境界。攝受想,我要藉這個機會攝受正法,就是要做空、無相、無願,三三昧。於彼有情能忍一切怨害之苦,你要做這五種想,就能夠忍受怨害的苦惱,由是因緣,無瞋恚心,如是諸義,皆如忍品中釋。
7.2)菩薩於彼由懷上品法大悲故,現前發起深憐愍心,欲饒益心。兇惡犯戒有情惱亂菩薩,菩薩還是發慈悲心要利益他。
a)由懷上品法大悲故至饒益心者:謂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發菩提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於發心時,法爾而有大悲相現。以大悲法為所受故,名法大悲。猛利不共,名為上品。畢竟隨轉,名之為懷。由此大悲,於彼有情深心發起七相憐愍,謂無畏憐愍等。如增上意樂品中釋。是名深憐愍心。又復於彼發起安樂意樂,欲以饒益而授與之,是名欲饒益心。
a1)謂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菩薩對於有苦的眾生,特別的悲愍,為欲濟拔有苦的眾生,所以發無上菩提心。這位菩薩心裡說這個話,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把苦惱的眾生安住在涅槃上面,及以如來的廣大智中,就是無上菩提。這一段文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文。
a2)於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自然的就有大慈悲的相貌顯現出來,這位菩薩用大悲法,是他內心所領受,所以叫做法大悲。這個大悲心是非常的猛、非常的有力量,不共於其他的人的,所以叫做上品。畢竟,就是究竟。隨轉,就是隨順活動,就是這個大悲心,大悲是心所法,這個心王和大悲在一起,這個心王接受這個大悲,常在一起而不失壞,叫做畢竟隨轉。
a3)由此大悲,於彼有情,深心發起七種相貌的憐愍心,那七種相呢?第一個是無畏的憐愍,無恐怖的憐愍,第二就是如理的憐愍,第三無倦的憐愍,第四是無求的憐愍,第五是無染污的憐愍,第六是廣大的憐愍,第七是平等的憐愍,如增上意樂品中解釋,是名深憐愍心。
a4)又復於彼發起安樂意樂,什麼叫做安樂意樂?就是欲以饒益,以種種有利益的事情教授這位眾生,是名欲饒益心。
ātma-doṣāṃtara-skhalita-gaveṣī ca bodhisattvo bhavati śīla-saṃvare vyavasthitaḥ. na paradoṣāṃtara-skhalita-gaveṣī. sarvaraudra-duḥśīlānāṃ ca sattvānām aṃtike nāghāta-citto bhavati na pratigha-cittaḥ. dharma-mahā-karuṇatām upādāyādhimātram eṣām aṃtike bodhisattvasyānukaṃpācittaṃ kartukāmatā-cittaṃ ca pratyupasthitaṃ bhavati.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雖復遭他手、足、塊、石、刀、杖等觸之所加害,於彼尚無少恚恨心,況當於彼欲出惡言欲行加害,況復發言毀辱訶責,以少苦觸作不饒益。
[]8)能有堪忍
又諸菩薩安住在律儀戒裡面,雖然是一再的遇到他人手、或者是足、或者是塊、或石、或刀、或杖等的觸打之所加害,這位安住律儀戒的菩薩,對於這樣的事情,心裡面尚且沒有少少的瞋恨心,況當於彼欲出惡言呢?欲行加害?況復發言毀辱、訶責,以少苦觸作不饒益。這位菩薩能這樣的堪忍,心裡面不動。
a)手足塊石刀杖等觸者:此中觸言,但謂所觸,觸處攝故。手足、塊石、刀杖,謂能作具,若觸對時令變壞故。等言,等取所餘冷煖、饑渴應知。
a1)此中觸言,是指所觸說的。觸處攝故,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個觸處,屬於這一類的。手足塊石刀杖,謂能作具,就是以此作能攻擊的一個工具。若是手足塊石等,若觸打你的身體,能令你的身體起變化。等言等取所餘的冷煖飢渴應知。內心裡面小小的瞋恨心都沒有,何況對於對方欲出惡言、欲行加害呢?欲出惡言是口業,加害屬於身業,前面無少恚恨是指意業。
b)況當於彼欲出惡言欲行加害等者:惡言,謂如罵詈、諍訟、輕調、訶責等事,語業所攝。加害,謂如前說手足、塊石、刀杖等觸,身業所攝。菩薩於彼怨害有情都無少分損害意樂,定當於彼無如是事。
b1)惡言,謂如罵詈,詈這個字也就是罵。還有諍訟,還有輕調就是戲弄,訶責等事,這是屬於語業。加害,謂如前說手足塊石刀杖等觸。是身業所攝。菩薩於彼怨害有情一點損害心沒有。定當於彼無如是事,這位菩薩決定沒有這些事情。心也不動,更不會發於身業、口業,如果不修止觀的話,這件事做不到。
saṃvara-śīla-vyavasthitaś ca bodhisattvaḥ pāṇi-loṣṭa-daṇḍa-śastra-saṃsparśair api pareṣām aṃtike cittam api na pradūṣayati. kutaḥ punaḥ pāpikāṃ vācam niścārayiṣyati pratihaniṣyati vā. prāg punaḥ ākrośa-roṣeṇa paribhāṣaṇais tanuka-duḥkha-saṃsparśair apakāraiḥ.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一、前際俱行不放逸行,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際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時隨行不放逸行。謂諸菩薩於菩薩學正修學時,若於過去已所違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薩前際俱行不放逸行。若於未來當所違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薩後際俱行不放逸行。若於現在正所違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薩中際俱行不放逸行。若諸菩薩先於後時當所違犯,發起猛利自誓欲樂:謂我定當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無所犯。是名菩薩先時所作不放逸行。若諸菩薩即以如是先時所作不放逸行為所依止,如如行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毀犯。是名菩薩俱時隨行不放逸行。
[]9)行不放逸
9.1)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的德行。那五種呢?一、前際俱行不放逸行,前際就是指過去。俱行,就是彼此在一起不分離。彼此是什麼呢?就是菩薩的清淨心和不放逸行在一起。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安住在律儀戒的時候,他的心和不放逸德行在一起,所以叫作俱行。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際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五、俱時隨行不放逸行。
a)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者:於此五支隨一無闕是名具足。恆善安住,是名成就。
a1)這五個隨那一個都不缺少,叫作具足。長時期的清淨自己的身語意,安住在不放逸行,叫做成就。若是短時期,這個成就就是不圓滿。
9.2)若於過去,不是現在,事情已經過去。自己反省自己,我以前已經違犯這樣的菩薩行,應該修學的我沒有做,我有做錯誤的事情。要依法懺悔,除滅這個過失,是名菩薩前俱際行不放逸行。
9.3)若於未來,沒有出現是將來,就叫做後際。若是我將來沒能夠符合菩薩行,有所違犯,我也是如法的懺悔除滅這個過失,是名菩薩後際俱行不放逸行。菩薩心裡面有這樣的意願,我將來若有違犯,我也要懺悔。
9.4)若於現在,我正是違犯菩薩所學處,也是如法的要悔除,是名菩薩中際俱行不放逸行。
a)於菩薩學正修學時至中際俱行不放逸行者:清淨身語正命現行,是學自性。若勤精進,如聖教行,若習、若修,名正修學。果已滅相,是謂過去。因未生相,是謂未來。已生未滅,是謂現在。如是諸相,剎那不住,相續變異,依此建立剎那流轉。言前際者,過去異名。言後際者,未來異名。言中際者,現在異名;前際、後際中間攝故,又復名此為前後際,待過去世是後際,待未來世是前際故。俱有而轉,是名俱行。謂不放逸與菩薩行,於一剎那同生滅故。由此能持菩薩加行,圓滿無上菩提果故。
a1)菩薩所學處其中主要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清淨自己的身業,清淨自己的語業,第三種就是正命。正命,當然是通於身語,主要是指意業,就是內心裡面要誠實不要欺誑,叫做正命現行。這樣,清淨身業現行,清淨語業現行,清淨的正命現行,這是菩薩所應學的體性就是這樣子。
a2)什麼是正修學?若勤精進,勤就是精進不懈怠。如聖教行,如當做隨順講,隨順佛陀的教導這樣做。若習、若修,開始修行叫做修。習是繼續不斷的修行,叫做習。
a3)怎麼叫做過去呢?果已滅相,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已經滅了不存在。現在這個果一剎那間過去,就是滅了,叫做過去。
a4)什麼是未來?因未生相,有兩種因,就是一種是已經栽培,一種是沒栽培。沒有栽培的因,這件事還在未來,還不知道那一天能發心栽培。已經栽培的因,或者是現在栽培,或者是過去已經栽培。它沒有隨著剎那滅,現在還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所以應該說它是現在。但是若觀察它,由因而得果這件事,還不是現在,那應該是在未來。所以這個地方說是因未生相,這因雖然是栽培,但是還沒有出現果報。什麼時候它才能出現呢?那是在未來。因為因能得果,一定要栽培因,然後才能得果。在沒得果的時候,因是有了,而且就是現在,就在你的內心裡面。可是在栽培的時候,一剎那間就是過去,那是屬於過去。在這個地方說它是未生相,就是它的果報還沒有生,沒有生什麼時候生?當然是還是未來,所以說因未生相,是謂未來。
a5)什麼是現在?因已經生果,果報已經出現,但是它還沒有滅,這叫做現在。如是有過去的相,有現在的相,有未來的相。這樣的諸相,在微細的變化上觀察,都是剎那剎那的變動,剎那不住的相續的變化,過去、現在、未來都是這樣。依此建立剎那流轉,依著過去、未來、現在,安立剎那的流轉,剎那的生滅。流轉,相續不斷叫做流,轉是現起。相續的現起,相續的變化,叫做流轉。
a6)前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過去的異名,就是不同的名字,它的含意是一樣。後際什麼意思呢?就是未來的異名。中際,就是現在的異名,是前際後際的中間這一部份,屬於這一部份,所以叫做中際。中際又名為前後際,什麼原因這樣稱呼呢?中際若對過去來說,就是後際,在過去的以後所以稱為後際。中際若對未來世來說,它是未來世的以前,所以也可以說是前際。所以中際也可以名為前後際。
a7)俱行怎麼講呢?俱有而轉,就是彼此都是有,相續的活動。不放逸,就是說菩薩安住律儀戒的時候,他不放縱自己,不放逸的德行與菩薩的心行,於一剎那同生同滅故。由此能持菩薩加行,此是什麼?就是菩薩的心,由菩薩這個心和不放逸在一起,共同的同時的生滅,所以菩薩這一念心,能攝持菩薩的加行。就是他的不放逸的德行所作的功德,就成為種子,他的一念心裡面把所作的功德積聚起來。這樣逐漸地功德圓滿,圓滿無上菩提果。就是因為他俱時而轉的關係。
9.5)若諸菩薩先對於後時當所違犯,可能我會有所違犯,發動猛利的,就是很勇猛,很銳利的自誓的欲樂,誓是決定的意思,不能改變。欲就是希望,而欲也就是樂,就是他有這樣決定的意願,什麼意願呢?我決定當如是如是所應行,各式各樣的所應該作的事,如是如是所應安住。各式各樣的所應該作的事情,這樣作的時候,是你的身語表現的事情。如如所應住,住是指內心說的,你內心要這樣住。一個表現於外的所行的行;一個是沒有表現於外的內心,這個內外兩件事要相符合。令無所犯,使令我對於律儀戒,不要違犯,是名菩薩先時所作不放逸行。
a)如如所應行至如是如是住者:聲聞地說:若往、若還、若覩、若瞻、若屈、若伸、持僧伽胝及以衣鉢、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由是名為於村邑等如法行時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習覺寤、若語、若默、若解勞睡正知而住,由是名為於其住處如法住時正知而住。又說:若於是事、是處、是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所應作者,即於此事、此處、此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正知而作。是為聲聞律儀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所有略義。菩薩律儀應共修學,當知亦爾。謂於行時如所應行,如是而行;又於住時如所應住,如是而住。由於行住有其如量、如理、如其品類種種差別,故作是說: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
a1)若往、若還,或者是到聚落去這是往;從聚落回到寺廟叫若還。若睹、若瞻,這一往一還的時候,你看見什麼?可以用遠近來分別,就是遠睹近瞻所攝。若屈、若伸,或者你的身體有所屈有伸,這是往還的時候的差別相。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持就是拿著,僧伽胝是什麼呢?也叫做覆肩衣,或者是覆膊衣。衣缽,或者是拿著三衣,缽多羅。若食,或者是吃飯,或者是若飲水,若吞噉、嘗味。這些時候,內心裡面要正知而住。這樣,若往若還乃至到若噉若嘗都叫做行。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都是要正知而住,要保護內心的清淨,不可以有污染。由是名為於村邑等如法行時正知而住。這些往還睹瞻的事情,也都是有軌則,都要依法,是正知而住。
a2)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往來都叫做行。坐、臥,住應該是立,這是四威儀。若習覺寤,就是減少睡眠。若語、若默,有的時候說話,有的時候默然。若解勞睡,就是用功修行的時候,太疲倦也可以打個盹,你也可以睡一會兒也可以,在正式睡眠之外的,叫做解勞睡。這些事情都要正知而住。由是名為於其住處如法住時正知而住。
就是在你的住處有這些差別的行相,都算是住,是正知而住。
a3)又說:若於是事、是處、是時。若於是事,你做這件事。是處,那個地點。是時,那個時間。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所應作者。如量,時間也是有量,是十五分鐘,或者是一小時,都是量。如理,而那件事一定是要合道理。如其品類,那件事也是各式各樣的事,或者乞食,是一類。若飲若噉,又是一類。所應作者,即於此事、此處、此時、如量、如理、如其品類,正知而住。這一段文不是菩薩地,是聲聞的律儀。行時住時正知而住所有的略義,略字當作要字講,所有的要義。這裡說的菩薩在律儀戒的時候,也應該這樣修學。謂於行時如所應行,如是而行。又於住時如所應住,如是而住。由於行住有其如量、如理、如其品類種種差別,故作是說。怎麼說呢?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
9.6)若諸菩薩即以如是先時所作不放逸行為所依止。即以先時,就是在這件事之前,你所作的不放逸行。為所依止,為了你後來的行住的依止處,依止是因的意思,或是導引的意思。就是以此為依止,就是它有導引的作用。原來心裡很清淨,身口意很清淨,又引發出來更殊勝的功德,它有導引的意思,所以叫做依止。先時你就是不放逸,以此為依止而後,如是如是所應行,如是如是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會生起毀犯的過失,是名菩薩俱時隨行不放逸行。
a)先時所作不放逸行者:此說行業、住業未現行時,不放逸行為所依止。
b)俱時隨行不放逸行者:此說行業、住業正現行時,不放逸行俱有隨轉。
saṃvara-śīla-vyavasthitaś ca bodhisattvaḥ paṃcāṃga-parigṛhītenāpramādena sama-nvāgato bhavati. pūrvāṃta-saha-gatenāparāṃta-saha-gatena madhyāṃta-saha-gatena pūrva-kāla- karaṇīyena sahānucareṇa ca. bodhisattva-sikṣāsu śikṣamāṇo bodhisattvaḥ atītam adhvānam upādāya yām āpattim āpannaḥ sānena yathādharmaṃ pratikṛtā bhavati. ayam asya pūrvāṃta-saha-gato 'pramādaḥ. anāgate 'py adhvani yām āpattim āpatsyate. tām api yathādharmaṃ pratikariṣyati. ayam asyāparāṃta-saha-gato 'pramā-daḥ. pratyutpanne 'py adhvani yām āpattim āpadyate. tām api yathādharmaṃ pratika-roti. ayam asya madhyānta-saha-gato 'pramādaḥ. pūrvam eva cāpatter bodhisattvaḥ tīvram autsukyam āpadyate. kaccid ahaṃ tathā-tathā careyaṃ tathā-tathā-vihareyaṃ. yathā-yathā caran yathā-yathā viharann āpattiṃ nāpadyeyaṃ. ayaṃ bodhisattvasya pūrva-kāla- karaṇīyo 'pramādaḥ. sa pūrva-kālakaraṇīyam evāpramādaṃ niśritya tathā-tathā carati tathā-tathā viharati. yathā-yathāsya carato viharato vā āpattiṃ nottiṣṭhate. ayam asya sahānucaro 'pramādaḥ.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覆藏自善,發露己惡,少欲喜足,堪忍眾苦,性無憂慼,不掉不躁,威儀寂靜,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
[]10)具足軌則淨命
10.1)又諸菩薩住律儀戒的時候,自己有什麼特別的功德要覆藏起來,自己有什麼過失的地方要發露出來懺悔。要少欲還要喜足,喜足是你已經得到屬於你所有,你滿足已經得到的這些東西,衣服、飲食、臥具這些事情,心裡面生歡喜心,雖然不是那麼特別地美好,但是也歡喜叫喜足。少欲,就是沒得到的不貪求。還有一個別義,我也不想要別人知道我少欲,叫做少欲。
10.2)堪忍眾苦,這個菩薩能忍很多苦惱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能忍能安忍。性無憂慼,性者心也,他的心不憂愁,不要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常常的掛在心上不舒服,心裡不去思惟這個事情。不掉,不掉動,修止觀的時候,忘記所緣境心裡面有掉舉。但是這裡邊,不只是心,眼耳鼻舌身意都有掉舉。不躁,躁可以說煩躁,或者是躁也是動,前面掉也是動、躁也是動,或者說是煩躁,他的心裡面沒有理由的就是不舒服。這個菩薩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安住律儀戒的時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掉不躁。他的行住坐臥的威儀都是很寂靜的。
10.3)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前面是具足軌則,這一句話就是具足淨命。矯,就表現出來的特別怪異的行為,表示自己有道德。而內心裡面是欺詐,詐是內心說的,矯是表現於外的行為。而這位菩薩遠離矯、遠離詐,這一類的騙人的事情。這些矯詐等事是作什麼事情的呢?這些事情是能發起邪命的過失的事情。邪命,就是為了衣服、飲食這個利養的事情,而用貪瞋癡去乞求,而用虛偽的這些事情來欺騙人。
a)覆藏自善至能起邪命之法者:若於威儀、所作及諸善品加行成就軌則,不自稱讚,是名覆藏自善。若於軌則有所違越, 尋便速疾如法發露,是名發露己惡。若雖成就善少欲等所有功德,而不於此欲求他知,是名少欲。若於隨一衣服、飲食、臥具等事便生歡喜,生正知足,是名喜足。 若堪忍受寒熱、饑渴、蚊蝱、風日、蛇蝎毒觸,乃至身中所有猛利、堅勁、辛楚、切心、奪命苦受,是名堪忍眾苦。具賢善性,遠離顰蹙,乃至身心澄淨,是名性無憂慼。又若諸根無掉、諸根無動,是名不掉不躁。行住坐臥成就軌則,是名威儀寂靜。不為貪求種種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具因緣,方便顯己有勝功德,矯詐構集非常威儀。如聲聞地廣說其相。是名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
a1)若是這位菩薩對於威儀所作,所作的威儀,威儀就是所作。對他的威儀,行住坐臥的威儀,及諸善品加行的這些成就的軌則。善品,譬如讀經、修止觀、或者是拜佛、念佛這都是善品加行成就,有成就的軌則。念佛的時候也有個軌則,修止觀的時候也有個軌則,就是大家都是要依照這個軌則來進行,能成就這個軌則,隨順這個軌則去作,你所作的威儀,你的善品加行這些事情,都是符合軌則。自己不讚歎自己,是名覆藏自善。
a2)若是對於這個軌則違犯,不遵守這個軌則。你不遵守這個軌則,就是有過失,這個菩薩怎麼辦呢?他立刻地,尋是立刻地,很迅速地如法地發露自己的過失,是名發露己惡。若是菩薩自己雖然成就善法,少欲喜足等這些事情所有的功德,而不於此欲求他知,是名叫做少欲。若是這位菩薩隨他的因緣,得到的衣服、飲食、臥具等事,心裡生歡喜,感覺到滿足,叫做喜足。
a3)若堪忍受寒熱、饑渴、蚊蝱、風日、蛇蝎毒觸,乃至身中所有猛利、堅勁、辛楚、切心、奪命苦受,是名堪忍眾苦。具賢善性,這個菩薩,賢就是善,他有這樣良善的心性。遠離顰蹙,他不皺眉頭、不會不歡喜就發脾氣。乃至到身心都是清淨的,是名叫做性無憂慼。這些事情也就是因為他學習佛法,常常的內心裡面有止觀,才能夠具足這個功德,才能覆藏自善、發露己惡、少欲喜足,才能堪忍眾苦、性無憂慼的。
a4)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都不掉動,是名不掉不躁。行住坐臥的四威儀都合乎軌則,走路的時候也不會有怪異的現象,這件事情成就軌則,是名威儀寂靜。不為貪求種種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具因緣,不為求這些事情,怎麼樣求呢?顯示自己有勝功德,就叫做矯詐。矯詐構集非常的威儀。如聲聞地廣說其相。是名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
saṃvara-śīla-vyavasthito bodhisattvaḥ praticchanna-kalyāṇo bhavati vivṛta-pāpaḥ alpecchaḥ saṃtuṣṭaḥ duḥkha-sahiṣṇur aparitasana-jātīyaḥ anuddhataś cācapalaś ca praśāṃteryāpathaḥ kuhanādi-sarva-mithyājīva-karaka-dharma-vivarjitaḥ.

菩薩成就如是十支,名住律儀戒,善護律儀戒。謂不顧戀過去諸欲,又不希求未來諸欲,又不耽著現在諸欲,又樂遠離不生喜足,又能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思,又能於己不自輕蔑,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逸,又能具足軌則淨命。
[]菩薩成就這十條,就叫做住律儀戒。安住在律儀戒,也能保護律儀戒不違犯。謂不顧戀過去諸欲,這是第一條。又不希求未來諸欲,是第二條。又不耽著現在諸欲,這是第三條。又樂遠離不生喜足,這是第四條。又能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思,這是第五條。又能於己不自輕懱,不輕視自己,這是第六條。又性柔和,這是第七條。又能堪忍,這是第八條。又不放逸,這是第九條。又能具足軌則淨命,這是第十條。
a)成就如是十支至能具足軌則淨命者:此中十支,依文別配,如次應知。性柔和支,謂能成就六和敬法,易可共住。性不惱他,常令歡喜,是名柔和。此配前說常察己過,乃至欲饒益心。意顯安住、善護彼律儀戒,方能成就其性柔和,易可共住,故作是配。具足軌則淨命,此配前說覆藏自善,乃至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軌則有三,謂於威儀路、或所作事、或諸善品加行處所所有軌則。若無虧損,是名具足。義配前說覆藏自善,發露己惡。如法求乞所有衣服、飲食、病緣醫藥諸資生具,不以非法而有貪求,由是說名具足淨命。義配前說少欲喜足,乃至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餘文易解,不勞更 釋。
a1)就是前面的十段文和這裡的十句話配合起來,如其次第就應該明白。性柔和這一條,能成就六和敬法,菩薩和菩薩就容易共住。
a2)性不惱他,菩薩的清淨心,不惱亂別人,應該包括兩個意思,就是彼此間和平的共住,這位菩薩他不惱亂別人,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有別人惱亂他的時候,他也不惱亂別人。常令同住的菩薩心情歡喜,叫做柔和。此配前說常察己過乃至欲饒益心。這段文的大意,顯示這位菩薩安住於律儀戒,善護彼律儀戒,方能成就其性柔和易可共住的,故作是配。
a3)具足軌則淨命,此配前說覆藏自善乃至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有三種軌則,謂於威儀路這是一個軌則,行住坐臥的四威儀,是內心的活動。你要行也是心在行,你要坐臥都是心,所以威儀就是心的路,這叫做威儀路。這也有一定的軌則,或你做什麼事情也是有軌則。或諸善品善品加行處所,所有的軌則。就是這三種都是軌則。你沒能違犯軌則,就是沒有虧損,就叫做具足軌則。義配前說覆藏自善發露己惡,如法求乞所有衣服飲食病緣醫藥諸資生具。衣服飲食病緣醫藥是資生之具,不以非法求這些資生具。由是說名具足淨命。義配前說少欲喜足乃至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餘文易解,不勞更釋。
ebhir daśabhir aṃgaiḥ samanvāgato bodhisattvaḥ saṃvaraśīlavyavasthitaḥ susaṃvṛta-śīlī bhavati. yad utātīteṣu kāmeṣu nirapekṣatayā anāgateṣv anabhinandatayā praviveka-vāsābhiratyā vāg-vitarka-pariśodhanatayā ātmanaḥ aparibhavanatayā sauratyena kṣāṃtyā apramādena ācāra-jīva-viśuddhyā ceti.

3.2.3.3.2.2.住攝善法戒
又諸菩薩已能安住攝善法戒,若於身財少生顧戀尚不忍受,何況其多。
[]1)施漸次
前面說菩薩安住在攝律儀戒,又諸菩薩不只是安住律儀戒,還能安住在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怎麼樣安住呢?就是學習施波羅蜜的次第。若於自己的生命和他所有的財物,小小的生起貪著心,他不忍受這個愛著心,何況生起來很大的貪著心,更不忍受。
a)若於身財少生顧戀等者:此說施漸次相。謂於內身、外財諸所有物,於諸眾生隨所應施,即便施與,不於身財生顧戀想。若有少分彼想生已,尚不忍可、執受而速除遣,況令增長乃至多分。此中顧戀,貪之異名。若於身起,是名我貪。若於財起,名我所貪。由想為先,貪方得起,是故於此說不忍受。
a1)這是說菩薩學習攝善法戒的時候,布施波羅蜜的次第的相貌。這個菩薩對於自己的內身,對於自己的身外之物所有的東西。對於一切眾生,隨所應施,即便施與,他就能布施,不對於自己的生命和財產生愛著想。假設這位菩薩對於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財產有小小的愛著心,他不忍可,不忍受這一念的染污心,不執受這一念、不執著,不接受這個染污心,很迅速的破除這個愛著心。何況使令這個愛著心增長,乃至更多的貪著心呢?顧戀就是貪著的異名。若於自己的身體有所愛著,有虛妄分別,就是我貪,我是所貪的。若是對於我所有的財物有愛著心,叫我所貪。貪著心不是孤立的單獨生起來,一定有前方便,前方便是什麼呢?就是想心所,先是取著,取著這個我,取著這個財富、取著這個財產,先要有這個取著心,叫做想為先,就是取這個想為先,貪方得起,所以說在這兒說不忍受這個分別心。這都是你要修我空觀、修法空觀,常常修這樣止觀的時候,於身財少生顧戀,你就能不忍受,何況其多。
punar bodhisattvaḥ kuśala-dharma-saṃgrāhaka-śīle vyavasthitaḥ utpannāṃ kāya-bhogāpeksāṃ svalpām api nādhivāsayati. prāg eva prabhūtāṃ.

又於一切犯戒因緣根本煩惱、少分煩惱、忿恨等生,亦不忍受。
[]2)戒漸次
又於一切違犯律儀戒的因緣,違犯攝善法戒的因緣,違犯饒益有情戒的因緣。什麼因緣會犯戒呢?就是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癡三毒。小小的煩惱,忿恨等生起的時候,菩薩立刻的不忍受內心的煩惱,就是要把煩惱滅除。
a)又於一切犯戒因緣等者:此說戒漸次相。或貪、或瞋、或癡、或貪瞋、或貪癡、或瞋癡、或貪瞋癡一切皆具,是名一切犯戒因緣根本煩惱。於此一切根本煩惱中,若有少分貪等煩惱,或彼等流諸隨煩惱,纔生起已,亦不忍受,速令除遣。此中且約不善業道,殺生為初,於隨煩惱顯說忿恨。由彼殺生多分瞋所生起,忿恨是瞋等流故。等言,等取所餘諸隨煩惱,或貪等流、或瞋等流、或癡等流,一切皆是。
a1)這裡是說學習戒波羅蜜的次第相貌。犯戒的時候,或者只是貪煩惱引起犯戒,或者是瞋煩惱引起犯戒的,或者是愚癡煩惱而引起犯戒。或貪瞋兩種煩惱,或者是貪與癡兩種煩惱,或是瞋癡兩種煩惱,或者貪瞋癡一切皆具的煩惱,因此而犯戒。是名一切犯戒的因緣是根本煩惱。
a2)於此一切根本煩惱中,若少分的貪煩惱,或者貪的等流,或者瞋的等流,或者愚癡的等流。等流,等是前後相似叫等,流是相續下去,諸隨煩惱就是輕微的煩惱,也從根本煩惱裡面流出來的。纔生起已,亦不忍受速令除遣。怎麼能除遣呢?還是要用止觀的方法才能除遣。
a3)犯戒因緣而犯戒,就指十不善業道來說,身是殺盜淫;口有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有貪欲、瞋恚、邪見。身語兩方面叫做業,也是業道。身的活動和語的活動,所以叫做業。業道,是思心所所遊旅的地方,就是思心所在這裡活動,就是身業若是做殺盜淫的時候,或者語業說妄言、綺語、兩舌的時候,它是由思心所來指揮,思心所在那裡的活動,所以是叫做思所遊旅的地方,所以稱之為道。它本身是業,而又是思心所的活動處,所以叫做業道。
a4)十不善業,第一個是殺生為初,菩薩戒裡面第一條戒就是殺生為初。前面說犯戒的因緣是貪瞋癡,在隨煩惱,就是輕微的煩惱裡面,就說出兩種,就是一個忿、一個恨。忿、恨就是瞋煩惱的等流。忿,就是你當時有不饒益的境界,有對他有傷害的境界出現的時候,他勃然大怒,叫做忿。想要拿杖來打人、想要拿刀殺人,就叫做忿。恨,是結恨不捨,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他心裡面還在忿怒,還不高興,就叫做恨。由彼殺生,多數是瞋所生起的。等言等取所餘的諸隨煩惱,所餘的煩惱,或者是掉舉、惡作的這些煩惱。或貪的等流,或瞋的等流,或愚癡的等流,一切皆是。
sarva-dauśśīlya-bhūtāṃś ca kleśopakleśāṃ krodhopanāhādīn utpannāṃ nādhivāsa- yati.

又於他所發生恚害怨恨等心,亦不忍受。
[]3)忍漸次
這位菩薩他對另外一個補特伽羅,發生恚害、怨恨等心,他也不忍受自己內心有這樣的染污,這就是忍波羅蜜的漸次。
a)又於他所發生恚害等者:此說忍漸次相。恚謂瞋恚,謂於有情欲興損害為體。害謂惱害,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體。怨恨,謂於過去違緣結怨不捨為體。等言,等取忿、惱、嫉隨煩惱,皆瞋分故。
a1)此說忍漸次相。恚就是瞋恚、就是忿怒。謂於有情想要發動損害的事情,損害有情,想要做這件事就是恚的意思。害,就是採取一個行動惱亂惱害那個人,是對於有情沒有悲愍心損惱為體。怨恨,謂於過去違緣,結怨不捨,心裡面有恨還沒有棄捨為體,就叫做怨恨。等言,等取忿惱嫉隨煩惱,都是瞋的一部份。
utpannāṃ pareṣāṃ aṃtike āghāta-pratigha-vaira-cittatāṃ nādhivāsayati.

又於所起懈怠懶惰,亦不忍受。
[]4)精進漸次
這位菩薩對於自己心裡面所生起的懈怠懶惰,他也不忍受這件事。
a)又於所起懈怠懶惰等者:此說精進漸次相。於諸所作懈廢退屈,不能勇決樂為,思令究竟,是名懈怠。日夜執取睡眠為樂、偃臥為樂、脅臥為樂,是名懶惰。
a1)此說精進漸次相。這位菩薩對於所作的事情,懈廢,就是停止、不作善品的事情。原來他是有心修行各種善事,但是心都退下來,退屈,他不能勇猛決斷,歡喜做這件事,想要把這件事究竟圓滿它,他沒有這個想法,叫做懈怠。夜間想要睡覺,白天也想要睡覺,執著睡眠是快樂的事情。偃臥為樂,是臥在那裡是快樂的事情,叫做懶惰。
utpannam ālasya-kausīdyaṃ nādhivāsayati.

又於所起等至味著等至煩惱,亦不忍受。
[]5)靜慮漸次
又這位菩薩對於自己精進的用功,成就等至的禪定。成就禪定以後,禪定裡面有味,有樂味可愛著,這就是等至的煩惱。味著禪定裡面的樂,這裡有無明、有慢、見、疑,各式各樣的煩惱,這位菩薩不忍受。
a)又於所起等至味著等者:此說靜慮漸次相。等至即定異名,通諸靜慮及四無色。若初證得根本三摩地時,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慢、見、疑、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污,未名圓滿清淨鮮白。於三摩地未得自在,不能引發一切勝功德故。於爾所時,愛味相應,能障自在,是名等至味著。所餘慢、見、疑等諸隨煩惱,亦障自在,是名等至煩惱。菩薩了知能障過患,故於彼生亦不忍受。
a1)此說靜慮漸次相。等至,就是禪定的不同的名字,色界的四靜慮和無色界的四無色定,都名之為等至。初開始成就證得根本三摩地的時候,菩薩的心,還是猶為三摩地生起愛著這個樂味,也生高慢心,也生我見,也生疑惑,還有無明的事情。這個叫做隨煩惱,諸隨煩惱之所染污。初開始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有這麼多染污的煩惱,不能名為圓滿的四禪,不能名為清淨鮮白的色界四禪。有煩惱的染污,所以不名為清淨鮮白,未名圓滿就是功德還不具足。
a2)對色界的四禪,還沒能得到大自在的境界。怎麼樣才能算是大自在呢?要引發出來一些殊勝的功德,就是要得到神通。不自在,所以不能引發一些甚深功德。在那麼多的時間內,他一直地愛著色界的禪,愛著三昧的味,在於他的內心裡面相應。能障自在,有這麼多的染污,就能障礙他在三昧裡面得自在。入三昧、住三昧、出三昧,都是自在,就是要長時期的這樣入住出訓練自己,而且,要修學四念處,才能調伏這麼多的煩惱,是名等至味著。前面說愛煩惱,這裡所餘的慢見疑等諸隨煩惱,也是障礙他得三摩地自在,是名等至煩惱。這位菩薩了知有這樣的煩惱,能障礙他得大自在,有這樣障礙就是過患,故於彼生亦不忍受。
utpannaṃ samāpatty-āsvādaṃ samāpatti-kleśaṃ nādhivāsayati.

又於五處如實了知。謂如實知善果勝利,又能如實了知善因,又能如實知善因果倒與無倒,又如實知攝善法障。
[]6)五種慧
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在安住攝善法戒的時候,又於五種境界能如實了知,就是有智慧。謂如實知善果的勝利,又能如實了知善的因。又能如實知善因果顛倒和不顛倒。又如實知攝善法的障礙。
a)又於五處如實了知至攝善法障者:此說五種慧相。善果勝利及與善因,是初二處;倒與無倒,是三、四處;攝善法障,是第五處。云何名為善果勝利?謂由攝受善法為因,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是名彼果。證菩提已,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是名勝利。云何善因?謂攝受善法,要以大菩 提願及所受戒為依、為住,是名為因。云何知善因果倒與無倒?謂於內明所顯正因果相如實知已,精勤修習,令處非處智力種性漸得清淨、漸得增長,由是因緣,能如實知攝善因果倒與無倒。此中處者,謂於彼彼事理無相違,是即無倒;非處,謂於彼彼處理有相違,是即有倒。攝善法障如下自釋。
a1)此說五種的慧相,善果勝利及與善因,是初二處。倒與無倒,顛倒是一處,無顛倒是一處,這是第三、第四處。攝善法障,是第五處。云何名為善果勝利?謂由攝受善法為因,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是名彼果。得無上菩提是善果,是彼果。得無上菩提之後,才能夠作有情一切的義利,現在的義,將來的利;或者世間的義,出世間的利。無上菩提是善果,成就善果以後,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是名勝利。
a2)云何善因?謂攝受善法,攝受就是成就,成就善法。也就是實際的行動,作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業,叫攝受善法。菩薩作善法的時候,決定有無上菩提的願望,他有這個願,和世間人就不同。還有不同的地方?經過羯磨,他受菩薩戒。依大菩提願和所受戒,為一切善法的依止處,為住。依有導引的意思,無上菩提願和所受戒,有導引你作種種善法利益眾生的作用。為住,依是引發的意思,住是不退轉的意思,不失掉,安住不退。是名為因。
a3)怎麼知道這個善因是顛倒的、是不顛倒的呢?從什麼地方能分別這件事呢?謂於內明,內明就是學習佛法,世間法為外,出世間佛法是內。對於佛法,你要通達,就叫作明。所顯正因果相,就是經律論裡面所開示的正因果相,這是合乎第一義諦的正因果相,合乎出世間的因果相。如實知已,經過長時期文字上的學習,你真實的通達,這是聞思的智慧。精勤修習,應該是修止觀,指修慧。由聞思修三慧的修習,就會使令處非處智慧的力量的種姓漸得清淨。合道理的名之為處;不合道理就是非處。出世間的因果、世間的因果,合道理、不合道理,這是由智慧才能夠觀察出來。而這個智慧是於經律論發動聞思修的學習,才能使令你對於處非處的智慧力量的種姓,種姓是因的意思。漸得清淨,逐漸的智慧才能得清淨。如果只是文字上的學習,也能有一些處非處的智慧,但是還不清淨。經過精勤修習的修慧,得無生法忍以後,這個智慧才能清淨。漸得增長,這個智慧不但是清淨,而且還增長廣大,所知道的事情很多。由於經律論有聞思修的因緣,你才能知道積集眾善的因果,怎麼叫做倒,怎麼叫做無倒,你才能明白。
a4)這裡面說處非處,處什麼意思呢?謂於那樣事那樣事,各式各樣的事情,你這樣作於因果的道理沒有顛倒,沒有違反因果的道理。就是有所得的執著心去做種種善,無所得的慈悲心做種種善,其中於第一義諦有相違、有不相違的分別。非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各式各樣的事情,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這樣做,道理上有一點衝突,這就是有顛倒。攝善法障,下面有解釋。
paṃca ca sthānāni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kuśala-phalānuśaṃs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kuśala-hetuṃ kuśala-hetu-phale viparyāsam aviparyāsaṃ ca kuśala-saṃgrahāya cāntarāyaṃ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ti. kuśala-phale bodhisattvaḥ anuśaṃsa-dārśī kuśala-hetuṃ paryeṣate.

是諸菩薩能於善果見大勝利,尋求善因;為攝善故,如實了知倒與無倒;由此菩薩獲得善果,不於無常妄見為常,不於其苦妄見為樂,不於不淨妄見為淨,不於無我妄見為我。如實了知攝善法障,為攝善故,速疾遠離。
[]1)這麼多菩薩能於善果見大勝利,這個菩薩雖然沒證悟第一義諦,但是他已經深刻的認識到善法所成就的無上菩提果,有大勝利,若是淺一點說,得無生法忍就是善果,得無生法忍,以後能作有情一切義利。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他有這種堪能性,能弘揚佛法,廣度眾生,見大勝利。因此,他就努力的修學聖道,雖然沒有得無生法忍,但是見到這件事很重要,所以肯努力的修行。很精勤的在聞思在用功,不知道遇見什麼因緣,或者外邊有什麼因緣的引誘,或者內裡面諸惡尋思,忍不住,就會退道,會退失的。若是達到修所慧的時候,得到未到地定,比較容易繼續向前進。這位菩薩也不是指聖位的菩薩,指凡位的菩薩,能於善果見大勝利,他就會尋求,或者各方面探尋,採訪這個得善果的因,我要努力的成辦這件事。
2)為了成就一切善法,而後才能得到善果的大勝利,怎樣辦法呢?真實的理解我修的善法是對?是不對?怎麼叫做顛倒?怎麼叫做不顛倒?由於你能夠注意,你所學習的善法,什麼叫做顛倒?什麼叫做不顛倒?當然棄捨顛倒,學習無顛倒,以無所得的智慧,修學六波羅蜜,就能得無生法忍,乃至到得無上菩提。
3)什麼叫做攝善法障?
3.1)不要在無常、生滅的境界上,錯誤的認為是常。
3.2)不於其苦妄見為樂,苦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這裡是指行苦,就是也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你能感覺到行苦是苦,能知道行是苦。行苦的定義來看,乃至到色界天的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都是行苦,要修四念住才能覺知到這裡。
3.3)不於不淨妄見為淨,有世、出世間的不同,譬如外道修學禪定,達到無色界的四空定。若在佛法的理論來說,他是世間生死凡夫的境界。為什麼說他是生死凡夫境界?因為他的我見沒有去掉,非非想定的人就執著那個是我,一切法都空,唯我獨存。這個我是染污法,若執著有我是個染污,就是不淨。若沒有佛法的智慧的時候,這就清淨到極點,最高深的境界。所以不於不淨妄見為淨,這是佛教徒才有這個智慧。
3.4)不於無我妄見為我,就是沒有智慧,也叫做顛倒。你有這四種顛倒,是攝善法障,成就一切善法的障礙。你要棄捨這個顛倒,才能夠得無上菩提。為了成就無上菩提,成就聖道,你要速疾遠離,攝善法障,遠離一切顛倒。
a)不於無常妄見為常等者:此中應以大乘道理顯示其義。謂非有義,是無常義。非有執習氣麤重義,是為苦義。所知障無明於諸菩薩能染污義,是不淨義。諸法自性無我相義,是無我義。由此能障菩薩攝受善法,是故名為攝善法障。如實知故,能速遠離,不於非有無常妄見為常,不於有麤重苦妄見為樂,不於所知障無明不淨妄見為淨,不於諸法自性無我妄見為我。
a1)常樂我淨,這個攝善法障,應該用大乘的道理來顯示它的含義,謂非有義是無常義。小乘佛法的意思,是生滅、是敗壞法,剎那剎那的變壞,是無常義。但是在唯識上講無常義,就是謂非有義,就是遍計所執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非如言說有自性故,就是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所以叫做非有義。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這句話,就是和一切法是唯心所現這句話,是一句話。一切法都是心的變現這句話,和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這兩句話是一句話。
a2)非有執習氣麤重義是為苦義,非字可能是多餘,就是有執習氣麤重義是為苦義。有執是什麼?就是我不知道名言安立一切法是空的,我認為是有,就是有執,有的執著,執著一切法是有的。這裡有兩件事:一個就是日常生活這個心,我們的思想接觸一切法的時候,認為是有,這是指現行說的。習氣指它的種子。或者說,這句話有三個意思:有執是一個意思;習氣是一個意思;麤重是一個意思,麤重就是有執的種子。
麤重是什麼?就是無堪能性的意思。有這個種子,你就沒有堪能與第一義諦相應,叫做麤重義。習氣,你常常的執著,這個有所得的習氣,就算是阿羅漢斷除我見。但是習氣還是有的,習氣也是屬於現行。
a3)所知障無明於諸菩薩能染污義,是不淨義。所知障也就是無明,無明就是所知障,這個無明就是法執。也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但是你不知道。於一切所應知事能夠障礙不顛倒行令不顯現,不顛倒行諸法如幻如化。勝義諦的境界不能顯現,被所知障遮住。這無明,對一切菩薩的心,他能染污,教他心不清淨,一直到佛的境界才能究竟的清淨,要能夠通達一切法無我義,才能解脫無明的染污。不是指煩惱障叫不淨,指所知障的無明,叫做不淨。
a4)諸法自性無我相義,是無我義。諸法自性,就是蘊界處,乃至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凡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叫做無我義。就是所謂法執,阿羅漢還沒能夠清淨。
a5)這裡邊無常義、苦義、無我義、不淨義,這四種障礙,若沒能夠消除,就能障礙菩薩成就的一切善法,你的善法被它染污,不能成就。能障菩薩攝受善法裡面,也是法無我的智慧。你要學習這個智慧,才能夠超越阿羅漢,能行菩薩道,能得無上菩提的。因為有法無我的智慧,對世間上苦惱的境界,心裡面不那麼厭離。但是也不感覺有這件事,用法無我的智慧,一切法是空無所有。空掉遍計執的時候,沒有厭離心,有慈悲心,所以是由此能障菩薩攝受善法,是故名為攝善法障。
a6)因為你能如實的破遍計執,通達一切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的,就能很迅速遠離這個障礙。這樣我們可以分三個部份:你若是學習小乘佛法,就是訓練你生起強大的厭離心,就放下,就是修四念住,得涅槃。若是學習中觀論,觀一切法自性空,這裡面無有少法可得,也就是放下。現在唯識的理論,它用唯心變現的一切法,都是你的內心的分別,你認為那個東西很可惡,實在是你內心的分別,你認為很可愛,也是你內心的分別,並不是離開你的心分別,有一個可憎的東西,有個可愛的。如果我們學習佛法,深入地思惟這個道理,很容易就放下,就沒事情。如實知故,能速遠離,就是你真實的知道,有兩件事:一個是你深入認真的學習,就可以如實知,當然這是說解;還有你如實的修止觀,也能達到,這是一個行。不於非有無常妄見為常,不於有麤重苦妄見為樂,不於所知障無明不淨妄見為淨,不於諸法自性無我妄見為我,就不會有這個錯誤了,就遠離這個攝善法障。
kuśala-saṃgrahāya viparyāsaṃ cāviparyāsaṃ ca yathābhūtaṃ prajānaṃ bodhisattvaḥ prāpya kuśala-phalaṃ nānitye nitya-darśī bhavati. na duḥkhe sukha-darśī. nāśucau śucidarśī. nānātmany ātma-darśī. antarāyaṃ ca prajānan kuśala-saṃgrahāya parivarjayati.

菩薩由此十種相故,名住攝善法戒。速能攝善一切種相。謂施漸次,若戒漸次,若忍漸次,若精進漸次,若靜慮漸次,及五種慧。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由此十種相故,這裡最後是五種智慧,前面是五波羅蜜,名住攝善法戒。修學這十種攝善法戒,常常用功的話,會很迅速的能攝善一切種相,能夠成就,攝就是積集的意思,你積集善法的一切種善法的這些功德相,攝善法相是什麼呢?謂施漸次、若戒漸次、若忍漸次、若精進漸次、若靜慮漸次及五種慧。
tasyaibhir daśabhir ākāraiḥ kuśala-dharma-saṃgrāhaka-śīla-vyavasthitasya kṣipram eva kuśala-saṃgraho bhavati. sarvākāra-saṃgrahaś ca. yad uta dānopaniṣadā sīlopaniṣadā kṣāṃty-upaniṣadā vīryopaniṣadā dhyānopaniṣadā paṃcākārayā cā prajñayā.

3.2.3.3.2.3.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
又諸菩薩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於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種。
[]又諸菩薩由十一種相貌,成就這十一種相,就叫作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安住在饒益有情戒而不違犯,叫做住。於一一相中,就是十一相,一一相裡邊成就一切種,每一相裡邊有很多相,所以叫作成就一切種。
punar bodhisattvaḥ ekādaśabhir ākāraiḥ sarvākāre sattvārtha-kriyā-śīle vyavasthitaḥ ekaikena sarvākāreṇākāreṇa samanvāgato bhavati.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彼彼事業,皆為助伴。謂於思量所作事業,及於功用所作事業,悉能與彼而作助伴。或於道路若往若來,或於無倒事業加行,或於守護所有財物,或於和合展轉乖離,或於義會,或於修福,皆為助伴。
[]1)與作助伴
1.1)於諸事業
1.1.1)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自己的內心裡諸惡莫作,安住在律儀戒,也成就攝善法戒,但是他的內心還是關懷一切有情的事情,所以於諸有情彼彼事業,各式各樣的事情皆為助伴,菩薩都願意幫他的忙,成就他的功德。什麼事業﹖謂於思量所作事業,就是內心裡邊在籌劃、在計劃,我應該作什麼事,先計劃。及於功用所作事業,先立法爾後再執法。這個菩薩對於這兩件事都能作助伴。最初在籌劃的時候,菩薩也幫助你,這就是智慧,給你智慧怎麼樣立法。在你立的法現在發生作用,按照這個處理事情的時候,菩薩也來幫忙成就事情。
a)思量所作事業功用所作事業者:由意所作,名思量所作,思量樂欲所應作故。身語所作,名功用所作,思量無間發起加行,作所應作故。
a1)這是兩種事情,一個思量所作事業,功用所作事業。由意所作名思量所作,由你內心的智慧所作的事情,就叫作思量所作。就是在準備的時候,怎麼處理事情的方法先把它立定出來。思量所作是什麼呢?就是思量樂欲所應作故,就是在心裡面觀察思惟你歡喜怎麼作,這件事是應該作,應該作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最後你願意這樣決定,這樣處理事情。這是要經過一番思惟觀察,也可能多數人在一起會議,商議這件事,所以思量樂欲所應作故。
a2)身語所作名功用所作,你擬出來這個政策以後,然後執行的時候,就是身語,名功用所作。思量無間發起加行,就是你最初籌劃以後,中間沒有間隔,就發起行動,作所應作的事情。這兩件事菩薩都參與,菩薩也是有大智慧才能參加這件事情。
1.1.2)或於道路若往若來,菩薩是願意幫助一切眾生栽培善根成就功德。為了這件事,菩薩不怕辛苦,可以在道路上或者去或者回來,從這裡到那裡,從那裡到這來,菩薩也都去。或於無倒事業加行,或者是無倒的事業,就是這件事是有意義,不是有罪過。這個事業要加行,就是要經過實際的行動來推行這件事,菩薩也作助伴。或於守護所有財物,眾生費多少的精神時間,合法的取得財物後,財物要加以保護,守護不要失掉,對於守護財物的事情,菩薩也是作助伴。或於和合展轉乖離,展轉乖離,就是人彼此思想不合就乖,乖的結果就要分離。但是作事情非要團結不可,所以菩薩就調和,使令他們不要乖離,把他團結起來,菩薩也作這件事,眾生也可能自己做這件事,菩薩作助伴。或於義會,或者是對於眾生之間,學習真理的集會,菩薩也去作助伴。或於修福,或者菩薩對於廣大社會的民眾,他們有修學福業的事情, 利益人的事情,菩薩也作助伴。道路若往若來也好,無倒事業加行也好,守護所有財物也好,或於和合展轉乖離也好,或於義會或於修福也好,菩薩都去作助伴,幫助他成就。
a)或於道路若往若來至皆為助伴者:謂諸菩薩,於諸有情彼彼事業求請助伴,隨順於彼呼召去來,名於道路若往、若來。若諸有情於彼若求、若取不正解了,菩薩能為無倒宣說,令彼成辦諸所作事,是名無倒事業加行。此中無倒,謂即正說,準下應知。又諸有情招集財物,若得諧遂,菩薩隨力所能而為守護,令彼財物不為他人之所侵奪、或火焚燒、或水漂蕩,如是等,是名守護所有財物。又諸有情,若由他語、或自意樂展轉乖違,樂欲別離,菩薩為說悅可意語,能令慶悅覺悟和合,是名和合展轉乖離。若諸有情為求義利,諸所集會,是名義會,如於聞說正法等是。福有三種,一、施所成,二、戒所成,三、修所成。於此三種隨應修習,是名修福。
a1)很多的眾生,有各式各樣的事情,要請什麼人作顧問來指導我們,菩薩就是隨順他的意願,你有所求於我,我就來幫助你,隨順於彼呼召去來,呼召就是你請我來,請我去,名於道路若往若來。
a2)若諸有情對於他的事業,他有所求有所取,一般社會上的人,就是求財求名。他沒有大智慧明白這件事應該怎麼作,菩薩知道廣大社會實際的情況,知道應該走什麼方向,他會正確宣說這件事,使令他成就這件事,是名無倒事業加行。無倒,就是正說的意思。怎麼知道無倒就是正說的意思﹖下邊的文可以知道。
a3)又諸有情招集財物,招者求也,有情求集財物,求是他內心裡面有所求。求什麼呢?積聚很多的財富。如果這件事他成功,能滿其意,諧遂就是他滿願。菩薩隨自己的智慧所能幫助他守護這個財物,使令他的財物不被他人侵奪,非理的把他搶走。或者財物為火所焚燒,或水所漂蕩如是等,為他保護財物,沒有這些損失,是名叫作守護所有財物。
a4)又諸有情,或者由別人來說破壞的話,或者不是別人說,自己的心裡面感覺到有問題。展轉乖違,就是可能是直接,也可能是間接的,展轉就是經過多少程序,大家感情破裂乖違。心裡最後決定同他分開,不同他合作。這位大菩薩感覺這件事大家分裂不是好事,須要團結,那麼就去調解,說一些令他滿意的話,能令那個人心裡面歡喜,覺悟分裂是不好的,彼此間都是沒有利益的,和合了彼此都是兩利的,所以覺悟,和合而不分裂,是名和合展轉乖離。
a5)義會是什麼意思呢?若諸有情為求義利,就是有道義的利益,不是非法的,有道義這件事是有正義的,為這件事而集會的話,是名叫作義會。就像學習正法這件事,這件事是要大家集會來怎麼樣籌辦這件事,就叫作義會。在佛法來講,聞思修都是義會,打禪七也是義會,乃至是打念佛七也是義會。
a6)福有三種福德不同,一、施所成,就是財物的布施所成就的福報,有智慧去布施成就福報。二、戒所成,就是我們要持戒,持戒也能得到福。若能持戒而修福,一定是生天的。若是布施而不持戒的話,可能到鬼神的世界享福。三、修所成,就是修學禪定,修禪定的人有施也有戒,成就四禪八定的話,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享福。這三種福隨其所應,看因緣,菩薩來領導社會大眾造福。
iha bodhisattvaḥ sattvānāṃ teṣu teṣu kṛtyeṣu sahāyībhāvaṃ gacchaṃ kṛtya-cintāyāṃ kṛtya-samarthane sahāyībhāvaṃ gacchati. adhva-gamanāgamane samyak-karmānta-prayoge bhogānām ārakṣaṇe vibhinnānyonya-pratisaṃdhāne utsave puṇya-kriyāyāṃ ca duḥkheṣu vā. punar bodhisattvaḥ sahāyībhāvaṃ gacchan vyādhitāṃ sattvāṃ paricarati.

於諸救苦亦為助伴。謂於遭遇疾疫有情瞻侍供給,盲者啟導,聾者撝義,手代言者曉以想像,迷方路者示以遇途,支不具者惠以荷乘,其愚騃者誨以勝慧。為貪欲纏所苦有情,開解令離貪欲纏苦。如是若為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所苦有情,開解令離疑纏等苦。欲尋思纏所苦有情,開解令離欲尋思苦。如欲尋思,恚害、親里、國土、不死、輕侮相應、族姓相應所有尋思當知亦爾。他蔑他勝所苦有情,開解令離被蔑勝苦。行路疲乏所苦有情,施座施處,調身按摩,令其止息勞倦眾苦。
[]1.2)於諸救苦
前面是於事業為助伴,現在是於諸救苦也作助伴。對於眾生的苦難,菩薩發心救護這件事。若是世界上這社會裡面有人作這件事,菩薩也去幫助這件事。
1.2.1)於災患苦
謂於遭遇疾疫有情,瞻侍供給,盲者啟導,聾者撝義,手代言者曉以想像。迷方路者示以隅途,支不具者惠以荷乘,其愚騃者,誨以勝慧。
對於遭遇疾疫的有情,菩薩來瞻侍供給,菩薩從自己的住處到那個地方看眾生的病,還要侍奉他、照顧他的病,供給他的所須。盲者啟導,或者有的人眼盲,菩薩也想辦法來啟示他,來領導他,作所應該作的事情,解決他的困難。聾者撝義,有的人耳朵失聽,菩薩撝義,撝義就是開示他道理,使令他成長智慧。耳朵聾了,學習有困難。菩薩有善巧方便能開示他道理,能令他增長智慧。手代言者曉以想像,就是這個人口不能說話,用手來表示他心裡面的思想,菩薩也會用手說話,告訴他怎麼開智慧。想,思想各種情況來開發智慧。迷方路者示以隅途,有的人迷失道路,不知東西南北,菩薩開示、告訴他一個方向。支不具者,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不具足,缺個眼睛,或者是缺個手,或者是缺個腿。惠以荷乘,菩薩慈悲要給他呵護,給他一個車,解決他支不具的困難。其愚騃者誨以勝慧,若是有人特別愚笨,沒有智慧,菩薩開示他教他開智慧,殊勝的智慧。
1.2.2)於蓋纏苦
為貪欲纏所苦惱的人,菩薩為他說法,開解他的智慧,使令他遠離貪欲煩惱的苦惱。前面是貪欲蓋,其他的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蓋也就是纏。開解令離疑纏等苦。
a)為貪欲纏所苦有情等者:此中略說五蓋差別。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如此諸法覆真實義,令不顯了,故名為蓋。數起現行,亦名為纏。如有尋有伺地釋。為貪欲纏所苦有情,此說諸在家者,為欲境界所漂淪故。貪數現行,是名貪纏。由此貪纏違背聖教,故立貪蓋。此能令心於妙五欲隨逐淨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或隨憶念先所領受,尋思追戀。心不安隱、心不寂靜,故名為苦。菩薩了知諸欲過患,能正開示解其義趣,令彼有情知求出離,由是能離貪欲纏苦。瞋恚纏所苦有情,此說諸出家者,由不堪忍諸同法者訶諫、驅擯、教誡等故。瞋數現行,是名瞋纏。由此瞋纏違背所有可愛樂法,故立瞋蓋。惛沈睡眠纏所苦有情,此說修奢摩他者。由數現行,故名為纏。障奢摩他,故立為蓋。掉舉惡作纏所苦有情,此說修毗鉢舍那者。由數現行,故名為纏。障毗鉢舍那,故立為蓋。疑纏所苦有情,此說憎嫉諸聖教者。由數現行,故名為纏。障生勝解,故立為蓋。菩薩於此種種有情,能正開示過患出離,解其義趣,由是令離疑纏等苦。此中等言,等取餘纏,謂瞋恚等逆次說故。
a1)此中略說五蓋差別,那五蓋呢?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貪欲、瞋恚這五種法,能夠遮蓋真實義不得顯現。若沒有智慧,真實義就不顯了,所以覆真實義,也就等於說障礙你的智慧現前,使令你的智慧不成就,你就不明白什麼叫作真實義,真實義就是指第一義諦。若有五蓋,你就不能顯了真實義,你不能夠證悟真實義,故名為蓋。纏什麼意思呢?就是它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你心裡面活動,纏繞著你,令你不得解脫。如有尋有伺地解釋。
a2)為貪欲纏所苦有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沒有出家,沒有來到寺廟修行的人,還在煩惱家裡面生活。為欲的境界所漂淪,就是為欲所動。淪者沒也。沈沒在欲的境界裡面出不來。這位在家的補特伽羅,貪煩惱是不可以計數的,就是貪煩惱數數的活動,是名貪纏。為什麼稱之為蓋呢?因為這個補特伽羅有貪煩惱,就不能隨順佛的教導修學聖道,所以叫作貪蓋。貪欲障礙他修學聖道,所以叫作蓋,就不能夠在佛法裡面成就佛的智慧。什麼是苦?有貪欲蓋的有情,貪欲的煩惱能使令這個人的心,對妙五欲的境界隨逐淨相,他那個心隨逐欲的苦惱相,而顛倒的認為是淨相,淨是清淨、是美妙,這是顛倒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這是貪的行相。或隨憶念,在時間上說是已經過去,但是他的心裡還在回想以前所領受的欲的事情,就在尋思追戀,愛著這些事情。心不安隱,不管是這個欲已經過去或現在前,心老是動亂,不安隱。心不寂靜,不能夠平靜。老是動亂就是苦,若接觸這個欲,還有很多煩惱也隨之而來,使令你苦惱,故名為苦。什麼是開解令離貪欲纏?發無上菩提心的這位菩薩,明了色聲香味觸的這些欲是有過患的,這裡邊有災難,能夠正確的開示為欲所困的有情,使令他理解、明白道理。使令那個補特伽羅,厭離那個欲,希求從欲的境界裡面跳出來。因為這個為貪欲纏所苦的有情,善根可能是成熟,遇見菩薩,能令他開智慧,由是能離貪欲纏苦。
a3)瞋恚纏所苦有情什麼意思呢?這句話主要是指出家人說。出家人有什麼問題呢?由於這個出家人,到僧伽藍中住,修學聖道,可能還有很多同梵行者,同修聖道的人。訶諫,初出家有不如法的時候,就有人訶斥你、指責你,來諫,叫你改變過來,不可以繼續的違犯教誡。驅擯,你不聽教導,不聽訶諫的話,就要驅逐你。擯可以說就是棄捨你。教誡,訶也好,諫也好,驅擯也好,這裡邊都有你的善知識來教誡你,教導你、告誡你不可以作惡事。遇見這些事情本來是好事,但是你不堪忍,不能忍受這件事。內心的憤怒就起來,一次又一次心裡面憤怒,是名瞋纏。由於這位出家修梵行的補特伽羅,內心裡面不接受訶諫教誡這些事,有瞋心,就違背在佛法裡面聖道、戒定慧的事情,都不相契合。違背所有可愛樂法,可愛樂法就是戒定慧,這都是可愛樂的,因為它能令你得聖道,能得涅槃,能得種種三昧陀羅尼,三明六通,這都是可愛樂法。因為心裡面憤怒,和這些法都不相應,也就是障礙了這些法的成就,故立瞋蓋。
a4)惛沈睡眠纏所苦有情是什麼呢?這是說出家以後,學習佛法,修奢摩他的止,使令內心裡面明靜而住不分別,無分別住。沒有得禪定的人,就容易惛沈睡眠。由數現行故名為纏。這個時候障礙你修止,使令你心裡面不能明靜而住,不能無分別住,故立為蓋。
a5)掉舉惡作纏所苦有情是什麼呢?這是說修毗婆舍那。掉舉,就是心裡面掉動,不安靜;為什麼掉動不安呢?就是思惟以前可愛的滿意的事情。惡作是什麼意思﹖作就是作什麼事情。或者是作好的事情,或者作壞的事情。惡是不高興,就是後悔。作壞事後悔,叫惡作。作好事後悔,也叫惡作。不高興我以前作的事情,我以前作的不對,就叫作惡作。在那裡修毗婆舍那觀的時候,心裡面就不修觀,心裡面思惟這件事後悔。掉舉惡作,數數地現行,就障礙你的毗婆舍那觀。觀可以說有很多觀,大概的說只有二種觀:一切眾生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不真實,這是一種觀。第二種觀,就是這一切如幻如化的法都是畢竟空寂。修止觀忽然間掉舉來了,惡作來了,就把佛說的話丟在一邊,就思惟這些苦惱的事情,就是為障。就是障毗婆舍那,所以叫作蓋。
a6)疑纏所苦有情是什麼呢?這個疑是對佛法有憎惡嫉恨的人,不高興佛教,對這種人說的。因為佛說的道理他不接受,有過去生、有現在生、有未來生、有六道輪迴,有凡夫、也有聖人,他對這事不相信。由數現行,故名為纏。障生聖解,故立為蓋,他若疑惑,就障礙他不能對佛法有深刻的、堅定的認識,就不能有信心,故立為蓋。
a7)這位受菩薩戒的菩薩,安住在菩薩淨戒的菩薩,對於要出家還有貪欲蓋的有情,出家以後有瞋恚蓋的有情,修止觀的時候有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的有情,對於佛法有疑,有嫉恨的有情,這個菩薩能於此種種有情,能開示你有這個蓋,對你自己是不利。菩薩能為他說法,能令他開大智慧,就能從蓋裡面解脫出來,明白這個道理。由於菩薩的慈悲開導,就能解脫疑纏、掉舉惡作纏、惛沈睡眠纏、瞋恚貪欲纏等苦。此中等言,等取餘纏,謂瞋恚等,逆次說故。就是從後面向前說,叫作逆次;從前面向後說,叫順次。
1.2.3)於尋思等苦
前面貪欲蓋,是指在家居士要出家,這個時候有貪欲蓋,是這樣說,一般人也就不提這件事。現在欲尋思是已經出家修止觀的人,他有欲尋思,為欲尋思纏所苦有情。欲尋思也就是色聲香味觸,各式各樣的欲尋思。色聲香味觸這五種為什麼叫作欲呢?因為這五種法能引起我們的欲,所以叫作欲;它本身沒有分別心,是我們心裡有分別,菩薩能說出來種種的妙法,能開解、開發我們的智慧,能遠離欲尋思的苦惱。欲尋思是這樣子,其它的尋思也都是這樣。這裡面說尋思就是妄想,靜坐的時候心裡有這些妄想。恚尋思、害尋思怎麼講呢?有兩個解釋:第一個解釋:恚就是不高興。你以前得罪我,我心裡面就想這個得罪的事,心裡面就不高興,憎惡這個人,叫恚尋思。害尋思,你以前得罪我,使令我怎麼的,我現在要傷害你,叫害尋思。恚只是不高興,害就是進一步想要報復,想要傷害你。第二個解釋:恚是很厲害,很嚴重,想要殺害這個人。害,是不想殺害,但是要給你一個苦惱、不愉快。親里尋思,靜坐的時候不修止觀,想起來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我的姊姊、我的妹妹、我的好朋友,他們今天怎麼樣﹖天氣太冷是不是凍著﹖作事情多了是不是辛苦﹖就是思惟這些事。國土尋思是什麼呢?我怎麼這麼沒有智慧跑到這麼冷、下大雪的地方﹖我以前那個地方很暖和多好呢?就這麼思惟。不死尋思這是什麼呢?我何必這麼早出家﹖八十歲以後再出家﹗出家這麼早幹什麼呢?這是一個不死,想說我八十歲也還不會死。或者說:我何必現在就修止觀﹖這也是不死尋思。輕侮相應,就是以前經過的事情,我被人家輕慢毀辱;這個人怎麼輕視我、瞧不起我,在大眾裡面毀辱我。想起這些不愉快的事情,這叫作輕侮相應尋思,就是不修止觀,思惟這些事情。族姓相應是什麼呢?就是我出家以後,有大富貴的人作我的護法,他感覺到了不起,就是思惟這些事情。或者思惟其他的大比丘,大富貴的人作他的護法;給我作護法的人在貧民區住,心裡不歡喜。這叫作族姓相應所有的尋思。
a)欲尋思纏所苦有情至當知亦爾者:此中略說八種尋思。一、欲尋思,二、恚尋思,三、害尋思,四、親里尋思,五、國土尋思,六、不死尋思,七、輕侮相應尋思,八、族姓相應尋思。如攝事分釋。此能令心不寂靜轉,故名為苦。
1.2.4)於蔑勝苦
他蔑他勝所苦有情,開解令離被蔑勝苦。
a)他懱他勝所苦有情等者:為他有情高慢之所輕侮,是名為懱。為他有情威力之所勝伏,是名為勝。從彼所生不饒益相令心惱亂,故名為苦。
a1)為他有情高慢之所輕侮,是名為蔑。蔑就是輕視的意思。那個人他輕視我,叫作他蔑。為他有情威力之所勝伏,是名為勝。他勝,就是那位有情威力很大,他的威力勝過我,我就自然會怕他,叫作勝伏。為人所輕慢,心裡也不舒服,有苦惱,不饒益相,令人惱亂;為他所勝伏,也是心裡惱亂,故名為苦。菩薩能夠為他說法,能夠消除這些苦惱。
1.2.5)於勞倦苦
什麼勞倦呢?就是行路疲乏所苦有情,走路走太長會疲乏,或者身體不夠健康,走路也容易疲乏。菩薩為這一類的有情,布施他一個床座,給他一個地點,讓他休息,而且還能按摩他的身體,使令身體四大調和。就能使令他止息勞倦的眾苦。
a)行路疲乏所苦有情等者:此中苦言,觸處所攝,由不平等假立疲極故,身麤重苦之所生故。施與敷具,是名施座。施與住止,是名施處。餘義可知。
a1)這裡面說苦,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境界屬於觸處,屬於這一類。由於四大地水火風,經你走路的消耗,裡面不平衡,就有勞倦的感覺,假名叫作疲極,就是特別的疲倦。行路太疲倦,四大裡面的變化,就造成一種粗重,使令你感覺到苦惱。粗重就是那個疲倦。施與敷具,床敷,那些臥具,有被條,有舖蓋的這些東西,叫作施座。施與住止,是名施處。餘義可知。
andhāṃ praṇayati panthānaṃ vyapadiśati. badhirāṃ hasta-saṃvācikayārthaṃ grāhayati saṃjña-nimitta-vyapadeśena. vyaṃgāṃ cchirasā vā yānena vā vahati. kāma-cchanda-paryvasthāna-duḥkhitānāṃ sattvānāṃ kāma-cchanda-paryavasthāna-duḥkhaṃ prativinodayati. vyāpāda-styāna-middhauddhatya-kaukṛtya-vicikitsā-paryavasthāna-duḥkhitānāṃ sattvānāṃ yāvat paryavasthānaṃ prativinodayali. kāma-vitarka-paryavasthānena duḥkhitānāṃ sattvānāṃ kāma-vitarkaṃ prativinodayati. yathā kāma-vitarkam. evaṃ vyāpāda-vihiṃsā-jñati-janapadāmara-vitarkā avamanyanā-pratisaṃyuktaḥ kulodayatā-pratisaṃyuktaś ca vitarko veditavyaḥ. para-paribhava-parājaya-duḥkhena duḥkhitānāṃ sattvānāṃ paraparibhava-parājaya-duḥkhaṃ prativinodayati. adhva-pariśrāntānāṃ sthān'āsana-dānenāṃga-prapīḍanena śrama-klama-duḥkhaṃ prativrinodayati.

又諸菩薩為諸有情如理宣說,謂於樂行惡行有情,為欲令斷諸惡行故,以相應文句助伴、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常委分資糧法而為宣說。或復方便善巧宣說,如於樂行惡行有情,為欲令斷諸惡行故,如是於行慳行有情,為欲令彼斷慳行故。於現法中求財寶者,為欲令彼正少功力集多財寶,守護無失。於佛聖教懷憎嫉者,為欲令彼得清淨信,證清淨見,超諸惡趣,盡一切結,越一切苦,應知亦爾。
[]2)為說正法
2.1)如理說
又諸菩薩為諸有情如理宣說,就是隨順佛教的真理為眾生說法。諸有情是什麼呢?歡喜作惡事的有情,為他說法。樂行惡行,一個人歡喜作善、一個人歡喜作惡,可以這樣分別。也可以說,歡喜作善的眾生,也就是歡喜作惡的眾生。就是作惡的眾生也作過善事,作善的眾生也作過惡事。表面上看,這個人是善、這個人是惡,其實裡邊也有善也有惡。所以,菩薩內心的動機,就是想要使令這個有罪的眾生,不要再作惡事;他的目的是為利益這個眾生。以相應文句、助伴、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常委分資糧法一共是八句。菩薩用這樣的言句為眾生說法,使令這個眾生能斷諸惡行。
2.2)方便說
如理說,就是究竟的說明這個道理。方便說,就是權巧方便的說。就是這個時候這一類的人,不能說究竟圓滿的佛教的真理,得要權巧方便的另外說一個道理,來轉變他,然後再如理說。方便說是暫時有利益,這叫作方便善巧說。如理說是究竟的。
a)如理宣說至善巧宣說者:謂說法語有二差別,一、如理說,二、方便說,如前已釋。如理說中復多差別,謂相應等,乃至常委分資糧法。攝釋分說:相應者,謂名句文身次第善安立故,又依四種道理相應故。助伴者,能成次第故。隨順者,謂解釋次第故。清徹者,文句顯了故。清淨資助者,善入眾心故。相稱者,如眾會故。應順者,應供故、稱法故、引義故、順時故。常委分資糧者,審悉所作、恆常所作,故名常委;彼分者,謂正見等,此是彼資糧故。與此譯文少分有別。彼云清徹,此說清亮。彼云清淨資助,此說有用。然義無異,如應可釋。
a1)菩薩為眾生宣揚佛法的時候,有二個差別。一是如理說,二是方便說,就這兩個說法。前面己經解釋過。如理說中還有多的差別,什麼呢?謂相應等,乃至常委分資糧法,這是一共八句。在本論的攝事分那裡,有解釋這八句話。
a2)相應者,謂名句文身次第善安立故。名詮自性就是說個大意,句詮差別就是詳細的說。而這裡邊由古代有智慧的人安立出來種種的名句,使令我們有所了知。名句文身,身者體也,有體相。名也是文,句也是文,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就是它的體相,所以叫作身。次第善安立故,這個文句,一句一句的、一段一段的、一章一章的、一節一節的,你安布的很善巧,就叫作相應。又依四種道理相應故,又有四種道理,觀待道理、證成道理、作用道理、法爾道理。你的文句裡面顯示這四種道理相應故,所以叫作相應。
a3)助伴什麼意思呢?能成次第故,就是前後有個次第。由於次第來幫助你理解佛法的真理。
a4)隨順什麼意思呢?就是解釋它的次第;就是他有一個次第,然後再加以解釋。窺基大師說隨順無漏道,相應文句的次第,隨順無漏的聖道。
a5)清徹什麼意思﹖就是名句的次第,能夠很容易的把佛法的真理顯示出來,使令你容易明。上面說清亮,清亮就是清徹。
a6)清淨資助什麼意思呢?善入眾心故,就是菩薩這樣宣揚佛法,很善巧的能夠契入到聽眾的心裡面。你能夠接受他的智慧,就是有用,就是有作用。上面是有用,這裡是說清淨資助。
a7)相稱是什麼意思﹖如眾會故,就是當時集會的補特伽羅,眾生和菩薩說的法是相稱合的。就是你這個程度,菩薩能適合你的程度,為你宣揚這樣的法。
a8)應順是什麼意思﹖應順者是應供的意思。應順是稱法故,就是菩薩安立這樣的文句,和顯示的佛法是相稱;他說的話和深義是相稱的。引義故,他能把深義顯示出來。深義在我們凡夫的分別心來說,是隱藏在裡邊不顯現。但是菩薩的智慧的語言,能夠把隱藏的義引發出來,我們就容易明白,所以叫作引義故。順時故,能隨順那個時候的情況,當時的大眾樂欲聞法,歡喜聽聞佛法,菩薩的大悲心大智慧正契合他的要求,這叫作順時。
a9)常委分資糧這句話怎麼講呢?常委,審悉所作,審是詳細,悉是圓滿、窮盡的意思。就是菩薩為眾生說法,菩薩為他用名句文安立的法門,在這個範圍內,很詳盡的為他說法,使令你更容易明白,使令你更生歡喜心。恆常所作,菩薩常常為眾生說法。委就是審悉所作,常就是恆常所作,故名常委。分是什麼意思呢?謂正見等,就是八正道。此是彼資糧故,八正道是你得聖道的因緣。資糧是個因的意思,到遙遠的地方,要帶上資糧,不然去不。與此譯文少分有差別。彼云清徹,此說清亮。彼云清淨資助,此說有用。清淨資助,就是幫助你深入佛法,得心清淨,叫有用。清淨資助就是有作用。文句有點差別,而含義是無差別的。隨其所應可以解釋。
2.3)慳行
前邊說樂行惡行的有情,菩薩為欲令彼斷諸惡行故,為說正法。如是於行慳行有情,為欲令彼斷慳行故。這個慳行有情於現法中希求財富,菩薩怎麼樣幫助這個眾生呢?菩薩想要令他正少功力,正當作只是講,只是用微少的功力就能夠集聚多財寶,又能夠守護無失,菩薩這樣慈悲幫助他。
2.4)懷憎嫉
於佛法懷憎嫉心的眾生,菩薩為欲令彼對於佛法得清淨信,能成就清淨的見地,就是從佛法中得到智慧。信也是從智慧建立的,沒有智慧是不能於佛法有信心的,這個智慧是屬於聞思的智慧,由這樣的智慧對於佛法有清淨的信心,這個信心有多少牢固的力量。但是證清淨見,就是又進一步地有大智慧,應該是有修所成慧,有禪定的力量,能調伏煩惱。再進一步就是得無生法忍,那樣能斷煩惱,在佛法中成就的智慧,是更是清淨。超諸惡趣,若能夠得無生法忍,斷除分別我執,分別法執,達到這個程度就能超越諸惡趣。如果是在忍位的時候也可以說超諸惡趣,決定不會失掉正念,超諸惡趣。盡一切結,就是滅除一切的煩惱,當然是得無生法忍以後;小乘佛法來說,應該是得初果。超越惡趣,惡趣是果報,盡一切結是因,沒有惡因也就沒有惡果。越一切苦,就是超越三惡道的苦,內心裡面沒有那麼多的煩惱,當然也是越一切苦。應知也是這樣意思,菩薩也為他宣說正法,為欲令彼得清淨信,證清淨見。
a)如於樂行惡行有情至應知亦爾者:令斷惡行,謂由戒論。令斷慳行,謂由施論。令彼正少功力,招集、守護財寶,謂由開顯工巧業處所作成辦種種異相所有言論。令彼得清淨信乃至越一切苦,謂由宣說超勝四種聖諦相應言論。如是一切,名善說法。於所說法隨順理門,忍可勝解,是名得清淨信。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為豎、悲泣墮淚,如是等事是清淨相。從是以後,於所說法證諦現觀,離邪分別,不生惡趣,是名證清淨見,超諸惡趣。乃至最後證阿羅漢,於有餘依永斷下分、上分諸結。於無餘依永滅三界生死諸苦,是名盡一切結,越一切苦。
a1)令斷惡行,謂由戒論。就是菩薩為他開示戒的波羅密,戒的論說,戒的論議;他若能夠隨順學習戒,令斷惡行。若令斷慳行呢?就開示他布施波羅密,開示布施的道理,就會不慳吝。
a2)他僅是微少的功力就能發財,什麼道理呢?就是菩薩要開示工巧業處。工巧業處,就是種田的這些事情也能夠發財,工商業也是發財,還有書算這些事情,或者營造,造房子造機器這些事情,音樂也算是工巧處,菩薩為開顯工巧業這裏面的道理的事情。你根據工巧業作這件事,能夠作成功的話,當然就是能發財。工巧業裡邊很多的境界,很多不同的事情,菩薩為他開示這些異相所有的言論,就能夠完成他的願望。
a3)令彼得清淨信乃至越一切苦,這是由於菩薩為這個眾生宣說超越世間最殊勝的四聖諦的道理,與四聖諦相應的言論,這樣就能成功,如是一切名善說法。
a4)聽法的人對於菩薩所說的佛法,所說的道理,內心裡面能夠隨順,他不違逆;內心裏面能忍可,認為這是真理,而且得到很有力量的認識,所以叫做勝解,這就叫清淨信。清淨信,沒有疑惑,疑是污濁的,沒有疑,這個信就叫做清淨信。又成就這樣的信,逐漸的會成就更多的功德,所以叫做清淨信。那個聽法的人,就由於菩薩說這個增上的佛法,加上他自己對於佛法的真理有勝解的關係,就叫做增上力。他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會悲泣會流淚。如是等事,都是清淨信的相貌。
a5)聽聞菩薩所宣說苦集滅道的道理,他很深深的受到感動,從這個以後,他就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所以證諦現觀,就是證初果須陀洹。修止觀能達到雙運的時候,那時候就要得聖道。諦現觀,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現觀就是無分別智現前。現就是現前觀察,就是無分別智現前,他與苦集滅道四諦相應叫做諦現觀,這時候是無分別的境界,是無漏的智慧,叫做諦現觀。得諦現觀的聖者,沒有邪分別,因為這個時候,正念堅定有力量,他不會像在凡夫的時候種種邪分別。因為初果聖人看見一切世界都是如幻如化,他不執著這是真實,有這個智慧,就沒有我們原來的貪瞋痴的分別。他是斷見煩惱,愛煩惱還在,不能說他完全是清淨。所以,於所說法證諦現觀。證者悟也,如實的覺知,不是從文字上明白這件事,是經過聞思修,經過長期止觀的力量他覺悟,證諦現觀。為什麼不生惡趣?他沒有這些虛妄的分別,無我所的智慧很強,是名證清淨見,指無漏的智慧說。
a6)初證諦現觀是初果須陀洹,還要繼續的修止觀;以前在煖頂忍的時候,在觀察苦集滅道。得初果以後,繼續在奢摩他裏面觀察苦集滅道。這樣,由初果、二果、三果、最後得阿羅漢。於有餘依,有剩餘的依,依是什麼?就是色受想行識,他證阿羅漢道以後,見煩惱、愛煩惱都沒有,也不再造生死業。但是還剩下來原來的果報還在,這個色受想行識叫做依,為什麼它叫做依呢?就是做善也好,做惡也好,修出世間的聖道也好,要靠這個身體,沒有這個身體什麼也做不來,所以身體是一切善法,一切惡法出世間的聖道的依止處,要靠它才能成就,所以稱之為依。身體為什麼還會存在呢?因為這個身體是生死的果報,它由什麼來的呢?就是由你的愛煩惱、見煩惱來的。愛煩惱、見煩惱沒有,這個因沒有,為什麼果沒有消滅呢?它還存在。這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壽命的關係,以前造那個業力、那個壽命它支持你活兩百歲,你一百歲時候得阿羅漢,你還要一百年存在。只是斷煩惱,業力還是沒受影響,還是繼續存在的,所以有餘依。
a7)在有餘依的時候,永斷上分下分諸結。下分,就是指欲界。上邊,就是色界無色界。下分結有五個,身見、戒取、疑、貪、瞋。你有這五種煩惱,不能離開欲界。身見、戒取、疑是見煩惱,另外貪、瞋是欲界的思惑,這裏面也包括愚痴在內。在有餘依的這個時候,他已經永斷下分五種煩惱。五上分結,就是色界、無色界,是在欲界以上,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什麼叫做掉舉?愛上靜慮,就是得色界定,得無色界定,對三昧的境界有愛是名為掉舉。
a8)於無餘依永滅三界生死諸苦,壽命到的時候,把這個身體、這個有餘依,一剎那間就失掉,一剎那間就滅壞。第二剎那不生起,這時候叫做無餘依。色受想行識沒有了,這個時候永滅三界的生,永滅三界的死,再也不生也不死。一切生死的苦也都沒有,是名盡一切結,越一切苦。
punar bodhisattvaḥ sattvānāṃ nyāyaṃ vyapadiśaṃ duścaritacāriṇāṃ sattvānāṃ duścarita-prahāṇāya dharmaṃ deśavati yuktaiḥ pada-vyaṃjanaiḥ sahitair ānulomikair ānucchavikair aupayikaiḥ pratirūpaiḥ pradakṣiṇair nipakasyāṃga-saṃbhāraiḥ. upāya-kauśalaṃ vā punar vyapadiśati. yathā duścaritacāriṇāṃ sattvānāṃ duścaritaprahāṇā-ya. evaṃ matsarāṇāṃ sattvānāṃ mātsarya-prahāṇāya dṛṣṭe dharme samyag-alpa-kṛcchreṇa bhogānām arjanāya rakṣaṇāya ca. śāsane 'smiṃ pratihatānāṃ śraddhā-pratilaṃbhāya darśana-pratilaṃbhāya. darśana-viśuddhyāpāya-samatikramāya sarva-saṃyojana-paryādānāt sarva-duḥkha-samatikramāya.

又諸菩薩於其有恩諸有情所,深知恩惠,常思酬報。暫見申敬,讚言善來;怡顏歡慰,吐誠談謔。祥處設座,正筵令坐。若等若增,助利供養,現前酬答,非以下劣。於彼事業雖不求請,尚應伴助,況于有命。如於事業,如是於苦,於如理說,於方便說,於濟怖畏,於衰惱處開解愁憂,於惠資具,於與依止,於隨心轉,於顯實德令深歡悅,於懷親愛方便調伏,於現神通驚恐引攝,如應廣說,當知亦爾。
[]3)了知恩報
又這個菩薩對於有恩的諸有情的地方,就是對於菩薩有恩的這些諸有情,恩是太多。在初開始用功修行的時候,他也是一定有施主,也要乞食,衣食住都是別人供給,深深知道以前人家給種種的布施這些事情,所以有恩的人太多。以前對他怎麼的他都知道,他常常心裏,想要報恩。
3.1)恭敬
暫見申敬,就是初開始一見面,就向他致敬,也就是致謝。讚言善來,就是你來得好。菩薩對那個有恩的眾生,面容是非常歡悅的。很誠懇的同他談話,非常的喜樂。在吉祥的地方,就是好的地方準備個座位。正筵令坐,正者善也,一個好的蓆,在那個座位放上一個好的蓆請他坐,這是表示恭敬。
3.2)供養
以前你受過他的恩惠,現在酬報相等,那個數量是相等的;或者是再加多。等利的財利供養,或者增多的財利供養。現前酬答,不是託一個人酬謝他,當面來酬謝你。非以下劣,酬謝的這些恭敬,不是由下劣的東西酬謝。
3.3)伴助
對於有恩的人經營的事業,有恩的人並沒有向菩薩請求援助,而菩薩知道,他也去幫助他經營那個事業,何況他現在下命令請你來幫幫忙,更應該幫助。對有恩的人有事業的經營,菩薩就要去助理。其它的事情,於我有恩的人現在苦難中,他現在有痛苦,當然菩薩也去。菩薩這時候修行成功,也會為他開解,解決他的苦難,如理的為他宣說佛法,或者方便的為他宣說佛法,解除他的痛苦。於濟怖畏,於衰惱處,開解愁憂,於惠資具,於與依止,於隨心轉,於顯實德,令深歡悅。於懷親愛,方便調伏,於現神通,驚恐引攝,如應廣說當知亦爾。下邊每一句有詳細解釋。
punar bodhisattva upakāriṇāṃ sattvānāṃ kṛtajñatāṃ prāviṣkurvaṃ dṛṣṭvā satkṛtyāla-pati saṃlapati pratisaṃmodayaty ehi-svāgata-vāditayā. āsana-sthānānupradānena ca saṃpratīcchati. tulyādhikena cāsya pratilābha-satkāreṇa pratyupasthito bhavati. na nyūnena. kṛtyeṣv asyāyācito 'pi sahāyībhāvaṃ gacchati. prāg eva yācitaḥ. yathā kṛtyeṣu. evaṃ duḥkheṣu nayopadeśe bhaya-paritrāṇe vyasana- stha-śoka-prativino-dane upakaraṇopasaṃhāre saṃniśrayadāne cittānuvartane bhūtair guṇaiḥ saṃprahar-ṣaṇe snighena cāntar-bhāvena --- ṛddhyā cottṛāsanāvarjaneneti peyālaṃ.

又諸菩薩於遭怖畏諸有情類,能為救護。謂於種種禽獸、水、火、王、賊、怨敵、家主、宰官、不活、惡名、大眾威德、非人起屍、魍魎等畏,皆能救護令得安隱。
[]4)救護怖畏
又諸菩薩對於遇見恐怖的事情這些諸有情,菩薩能救護,令他遠離怖畏。就是各式各樣禽獸的怖畏,或者大水漂盪的怖畏,或者火的怖畏,王的怖畏,賊的怖畏,怨敵的怖畏,家主的怖畏,還有宰官的怖畏,不活的怖畏。不活就是生活困難,活不下去。還有惡名,有不好的名譽,還有大眾威德的怖畏。非人起屍,就是鬼神,本來這個人死了,屍體它是不會動作,但是這個鬼神,入到這個屍體裏面,能把這個身體起來,用這個來害人。魍魎等畏,還是魍魎鬼的這些怖畏。眾生有這個怖畏的時候,菩薩都能救護,使令他內心得到安隱。
a)不活惡名大眾威德者:謂由匱乏資具因緣,起不活畏。若於他所深生希望,有所求覓,由是因緣,起惡名畏。處大眾中,其心下劣,起大眾畏。威德熾盛,為所制伏,起威德畏。
a1)謂由匱乏資具因緣,生活的資具缺乏因此起不活畏。對於別人希望那個人幫助我,我對他有所求,想要取得什麼。由是因緣,起惡名畏,你向人有所求,就會引起很多問題。處大眾中其心下劣,起大眾畏。對方的威德殊勝,你就被他制伏,起威德畏。
punar bodhisattvaḥ bhītānāṃ sattvānāṃ bhayeṣv ārakṣakaḥ. kṣudra-mṛga-bhayād api sattvān rakṣati. āvarta-grāha-bhayād api rājabhayād api cora-bhayād api pratyarthika-bhayād api svāmy-adhipati-bhayād apy anājīvika-bhayād apy aślokabhayāt parṣac-chāradya-bhayād api amanuṣya-vetāḍa-bhayād api.

又諸菩薩於處衰惱諸有情類,能善開解令離愁憂。或依親屬有所衰亡,所謂父母、兄弟、妻子、奴婢、僮僕、宗長、朋友、內外族因、親教、軌範及餘尊重,時有喪亡,善為開解令離憂惱。或依財寶有所喪失,謂或王賊之所侵奪,或火所燒,或水所溺,或為矯詐之所誑誘,或由事業無方損失,或為惡親非理橫取,或家生火之所耗費,於如是等財寶喪失善為開解令離憂惱。由是因緣,諸有情類生軟中上三品愁憂,菩薩皆能正為開解。
[]5)開解愁憂
又諸菩薩,對於在不如意的境界裏面很苦惱的諸有情類,菩薩能夠善於開解,為他說法,使令他的憂愁沒有。
5.1)依親屬衰亡
或依親屬有所衰亡。依當因為講,他因為親屬有所衰亡,什麼親屬呢?所謂父親、母親,哥哥、弟弟,妻子、奴婢,僮僕、宗長,族姓裏邊的一個最尊貴有德性的人是宗長。或者是朋友,或者內外族因,因也當作親字講,就是內外親族,父親這個族裏的人就是內族,母親就是外族。或者在佛法裏面有親教師,有軌範師,其餘的尊重,其餘的有志同梵行者,都是應該尊重的。時有喪亡,善為開解令離憂惱。
a)或依親屬有所衰亡等者:親品眷屬,名為親屬。略攝有二。一、自所攝受,所謂父母乃至內外族因。二、為他攝受,謂親教、軌範及餘尊重;如諸有智同梵行者,是名為餘。如是等類,皆約增上親品為論,故有衰亡而起愁憂。
a1)親品眷屬,名為親屬。眷者愛也,屬者隨也,親愛互相隨順的人,就叫做眷屬,名為親屬。可以分兩類。一、自所攝受,所謂父母乃至內外族因,我自己要和他們有親愛,我關心這些人。攝受就當關心講,我所關心的人,我所親愛的人。二、為他攝受,別的人關心我,是誰呢?這些人都關心我,這是親教師,和軌範師及餘尊重。餘尊重是誰呢?就是其餘的有智慧的同梵行者,都是可以尊重。有智同梵行者,就是有戒定慧的人,戒定慧裏面以智為首,有智同梵行的人也是我們所應該尊重。如是等類,皆約增上親品為論,故有衰亡而起愁憂。
5.2)依財寶喪失
或依財寶有所喪失。謂或王賊侵犯你,把你的財產奪去。或你的財產火燒,或者水所漂溺。或為矯詐之所誑惑,說幾句欺騙你的話,就把你的財產奪。或者是你自己經營的事業的財產,這時候沒有智慧,處理錯誤,沒有方法,把財富失掉。或者是你的惡知識,不講道理強迫,就叫做橫取。或家生火之所耗費,家裡面敗家子把你毀壞。於如是等財寶的喪失,善為開解,令離憂惱。由是因緣,諸有情類生軟中上三品愁憂,
菩薩皆能正為開解,使令愁憂都可以開解。容易消除去的愁憂叫做軟品,不容易消除他的憂愁就是上品的愁憂,中間叫做中品愁憂,或是這麼解釋。
punar bodhisattvaḥ vyasana-sthānāṃ sattvānāṃ śoka- prativinodanaṃ jñāti-vyasanam ārabhya mātā-pitṛ- maraṇe 'pi śokaṃ prativinodayati putra-dāra-maraṇe 'pi dāsī-dāsa-karmakarapauruṣeyamaraṇe 'pi mitrāmātyajñāti-sālohita-maraṇe 'py ācāryopādhyāya-guru-sthānīya-maraṇe 'pi śokaṃ prativinodayati. bhoga-vyasanaṃ vā punar ārabhya saced bhogā rājñā vā pareṣāṃ hṛtā bhavaṃti. tatra 'sokaṃ prativinodayati. corair vā apahṛtā bhavaṃti. agninā vā dagdhā udakena vāpahṛtāḥ. kunihitā vā nidhayaḥ prana-ṣṭā bhavaṃti. kuprayuktā vā karmāntā pralugnā bhavaṃti. apriyair vā dāyādair adhi-gatā bhavaṃti. kule vā kulāṃgāra utpanno bhavati. ye tannidānam api śokam utpannaṃ mṛdu-madhyādhimātraṃ sattvānāṃ bodhisattvaḥ samyak prativinodayati.

又諸菩薩備資生具,隨有來求,即皆施與。謂諸有情求食與食,求飲與飲,求乘與乘,求衣與衣,求莊嚴具施莊嚴具,求諸什物施以什物,求鬘塗香施鬘塗香,求止憩處施止憩處。求諸光明施以光明。
[]6)施與資具
這個菩薩有大福德,具足很多的資生資具,生活所需的這些因緣,很多財富。隨什麼因緣什麼情況,各式各樣的人來到他這裏有所求,菩薩就完全能佈施,能滿他所願。謂諸有情求食與食,求飲與飲,求乘與乘,乘就是車。求衣與衣,求莊嚴具施莊嚴具。求諸什物,施以什物,就是其它一切的雜物,菩薩都能施以什物。求鬘塗香施鬘塗香,
鬘,花織成的鬘,或者是塗香,就施鬘塗香。求止憩處,休息的地方,菩薩就施止憩處。求諸光明,施以光明,就是燈。
punar upakaraṇārthikānāṃ upakaraṇopasaṃhāraṃ kurvaṃ bodhisattvaḥ bhojanaṃ bhojanārthibhyo dadāti. pānaṃ pānārthibhyaḥ. yānaṃ yānārthibhyaḥ. vastraṃ vastrārthibhyaḥ. alaṃkāram alaṃkārārthibhyaḥ. bhāṇḍopaskaraṃ bhāṇḍopaskarār-thibhyaḥ. gandha-mālya-vilepanaṃ gandha-mālya-vilepanārthibhyaḥ. pratiśrayaṃ pratiśrayārthibhyaḥ. ālokam ālokārthibhyo dadāti.

又諸菩薩性好攝受諸有情類,如法御眾,方便饒益。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作饒益,然後給施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若自無有,應從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求索與之。於己以法所獲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與眾同用,自無隱費。於時時間,以其隨順八種教授而正教授,五種教誡而正教誡。此中所說教授、教誡,當知如前力種性品已廣分別。
[]7)如法御眾
菩薩的心性歡喜攝受諸有情類,攝就是以手把它拿過來,叫做攝受;就是引導諸有情,就是引導他來到佛教裏邊。引導來以後,要如法的來教導他,御就是教導。方便饒益,菩薩有各式各樣的善巧方便來利益這些眾生。
a)如法御眾方便饒益者:眾有五類。一、在家眾,二、出家眾,三、淨信眾,四、邪惡眾,五、處中眾。於五眾中,處在家眾,應依毀諸惡行、讚諸善行現說正法,令其止息及進修故。處出家眾,應依增上戒等三學現說正法,令速欣樂故。處淨信等眾,應依聖教廣大威德現說正法,如其次第,令倍增長、令處中信、令生淨信故。如攝釋分說。是名如法御眾。菩薩所有四種攝事,是名方便。若諸菩薩先行布施,當知是名隨攝方便。何以故?先以種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為欲令彼聽受所說,奉教行故。如力種性品說。是名方便饒益。
a1)眾有五類:一、在家眾,二、出家眾,三、淨信眾,四、邪惡眾,五、處中眾,就是淨信和邪惡之間的人,也不是淨信佛法,也不是邪惡,所以叫做處中眾。
a2)於五眾中處在家眾,歸屬於在家眾的人,菩薩怎麼樣來教導他呢?菩薩應該是依據佛法的道理,呵斥做惡事的行為,讚揚做種種善法,是有功德的。現說正法這句話可以做兩個解釋,就是毀諸惡行、讚諸善行,這就是正法。或者是先為眾生毀諸惡行,讚諸善行,然後為他宣說出世間的聖道。因為菩薩的如理說一定是出世間的聖道,毀諸惡行,讚諸世間善法,這是方便,不是菩薩的本意。使令這個眾生開智慧,停止惡行而能夠進修善法。
a3)處出家眾,如果是屬於受出家戒的這些人,菩薩應該是依據佛的法語,為他開示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出世間的聖道,現前為他宣揚佛法。令速欣樂故,人命無常,要趕快的發歡喜心,對佛法發歡喜心。
a4)處淨信等眾,可能是在家的,也可能是出家,他對於佛法修學過一個時期,對佛法有清淨的信心的這樣的人。菩薩怎麼樣同他結緣呢?應依佛經律論裏邊讚歎佛菩薩的廣大威德,現說正法,就是宣揚聖義諦。如其次第,如他原來學習佛法的次第,使令他在原來的基礎上,讓他向前進步。
a5)令處中信,使令邪惡眾和處中眾這兩類眾生,有初一步的信心,進一步的信心。總而言之,使令他沒有相信佛法的讓他相信,沒有栽培善根的令他栽培善根。
a6)令生淨信故,使令邪惡眾和處中眾這兩類眾生能有淨信故。攝事分裏有說這件事,是名如法御眾。
a7)菩薩所有四種攝事,是名方便。若諸菩薩先行布施,或者財佈施,或者法布施,當知是名隨攝方便。何以故?先以種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目的是令他聽聞佛法,他能依教奉行,能夠修行。如力種姓品說這件事。是名方便饒益。
7.1)財攝受
這位菩薩攝受這個眾生,心裏面是清淨的,沒有染污心。這是說動機是清淨的,怎麼樣來饒益他呢?先給他作依止,就是給他一個住處。以憐憫心現作饒益,做這件事是用憐憫心做的,而是表現在事實上,對於他有所利益,使令他身心安下來。然後給他如法的衣服,合法的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維持生命所需一切的雜物。若是菩薩自己沒有這麼多的財物,怎麼辦呢?應該從對於菩薩有淨信心的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向他募化,給這些所攝受的人。菩薩自己觀察這件事,對於自己以法所獲的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取來的財物,也都是合法的。這些財物,與大眾共同的享用,共同的使用。菩薩自己沒有私下的使用這些財物的,享受這些食物。
a)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愍心現作饒益者:若欲貪他作己僮僕,為驅使故,而與依止,當知此心名為有染。菩薩不爾,如法御眾,不以非法,故說以無染心先與依止。又若矯設方便拔濟有情,令於他所免為僮僕,還自攝受為己僮僕。如是等類,義如自他利品中說。當知如是拔濟有情,於彼有情心非憐愍,亦無饒益。菩薩不爾,方便隨攝,非為矯設,故說以憐愍心現作饒益。
a1)若是這位菩薩內心裏面的動機是貪心,貪求他作自己的僮僕,就是廉價的勞工。為驅使故,我叫他做這個事,叫他做那個事。而與依止,這時候我給他地方住,給他作個依止,解決生活的問題。當知此心名為有染。發菩提心的人不是這樣,你把他攝受過來之後,還要合法的教導他,不能用非法來教導他,所以這句話就是表示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心要清淨。
a2)又菩薩假設虛偽地表現出來一個方便,安排一個騙人的方法,用這個方法表面上是救濟有情,他原來是在另外一個人那裏作僮僕的,現在用這個方法引誘他,不要在他那兒作僮僕,但是到我這兒來作僮僕,如是等類,義如自他利品中說。
a3)當知如是拔濟有情,於彼有情也沒有憐愍心,也不能說有所利益,菩薩不這樣作。用善巧方便來利益他,但是是誠實的,沒有欺騙的性質,故說以憐愍心現作饒益。
b)給施如法衣服等者:此中衣服乃至資身什物,皆利養攝。若物可令清淨受用,此物名為如法利養。如下攝事分說。此中如法,應依彼釋。
b1)此中衣服乃至資身什物,皆利養攝,都是屬於財物來資養生命這一類的東西。若這個東西可以令他清淨的受用,受用的很清淨,沒有非法的性質,這個物就叫做如法利養。如下攝事分說。此中如法應依彼釋。
c)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者:此中淨信,顯揚有處唯譯為信,或為信敬。今於此中,應依彼釋,唯即於彼補特伽羅處所起故。若依法起,方名淨信,然非此說。等言,等取國王、大臣及商主等。如是等眾皆於自所生信敬故,是故說為應從求索。
c1)這裡面這個淨信,在顯揚聖教論上,有的地方,只翻譯為信,或者翻為信敬。這個淨信,應該依據顯揚聖教論上的話來解釋。什麼道理呢?這個信心唯獨是對於這個菩薩生起來的,他對於這個人有信心,對這個發菩提心的這個菩薩,對他有信心。若是對於佛法上,就是在真理上有信心,那個時候就叫做淨信。若是於法上有信,這個信是很堅固,的確是很清淨。在苦集滅道,或者在十二緣起,或者是第一義諦,從這裡面有法喜,而建立信心,名之為清淨的信心。但是這裡,單獨對菩薩這個人有信心。對人有信心,這件事是靠不住的,所以不應該有那個淨字。
c2)婆羅門等,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取國王、大臣及商主這些人,所以叫做等。如是等眾皆於菩薩這個人所生的信敬心故,是故說為應從求索。
d)於己以法所獲如法衣服等者:若物不依邪命非法方便獲得,此物名為以法所獲。於諸食物平等受用,共食所食,顯露而食,不私密食,廣如攝事分說。是名與眾同用,自無隱費。
d1)若是這個財物,不是依於邪命,什麼叫做邪命?就是非法方便,獲得財物,來維持這個生命的存在,就叫做邪命,現在不是這樣,名為以法所獲。
「於諸食物平等受用,共食所食,顯露而食,不私密食,廣如攝事分說」,
於這些飲食的東西,其他的東西都是一樣,平等的受用,大家一樣受用,共同的食用所食的食品。大家在公開的地方,公共的地方,大家共同的在這裡飲食,不是私下的秘密的吃這個東西,恐怕別人看見,沒有這件事,所以沒有隱費。
7.2)法攝受
於時時間,從時到時,按照時間,共同的學習佛法,怎麼樣學習佛法呢?菩薩攝受很多的人,在一個地方安住下來,安住下來要教授這些人,修學聖道,怎麼教授呢?要隨順八種教授,而正教授,你要努力的,要如法的,很認真的,教授這些攝受來的人。
八種教授是什麼呢?就是五停心觀,不淨觀、慈愍觀、緣性緣起觀、界差別觀、還有阿那波那念。初開始的時候,想要在佛法裡面有真實的成就,就是修淨行所緣,就是五種教授。其次,要宣說能夠對治斷見的邪執,這是一種法門,這是第六。第七,要宣說能對治常邊的邪執。斷、常,有微細與粗顯,什麼叫做微細的斷常見呢?前一剎那是這樣,後一剎那還這樣,這是常見;說前一剎那是這樣子,後一剎不是那樣,這是斷見。最後一個教授,要除捨增上慢。修止觀的時候,不要搞錯,不要認錯消息,你現在還是個凡夫,你說你是聖人,你只是欲界定而已,你就說你得到色界四禪。另外,還有五種教誡而正教誡,這五種教誡是什麼?第一個教誡就是遮止:就是有罪過的事情你不可以做,遮止,這是第一個教誡。第二個教誡是開許,沒有罪過,而有功德,你應該這樣努力,這樣學習,這是第二個教誡。第三個教誡,若是有人對於所遮止的、所開許的事情裡面,違犯,你要諫誨這個人,要教訓這個人,教他改變過來。第四個教誡是什麼呢?假設有人,對於遮止、開許裡面,數數的輕視這件事,數數的違犯,教誨他都沒有用,怎辦呢?菩薩就應該用無染污的心,沒有變異的,還有親善的心情,如法的訶擯,要驅逐這個人,但是用慈悲心做這件事,這是第四個教誡。第五個是什麼呢?若是有人對於所遮止的、所開許的,他能夠如法的依教奉行,不准做的,不做,應該做的,他能努力的學習,這樣的人,菩薩應該用慈愛的心,慈悲心,讚歎這個人真實的功德,使令他心情歡喜。這是五種教誡而正教誡,正,你要真實、注意,不能馬虎的,要認真的教誡這件事,執行這件事。此中所說教授教誡,當知如前力種性品已廣分別。
punaḥ parigraha- śīlena bodhisattvaḥ sattvānāṃ gaṇa-parikarṣaṇa-yogena parigrahaṃ kurvaṃ pūrvaṃ tāvat niśrayaṃ dadāti nirāmiṣeṇa cittenānukaṃpācittam eva saṃpu-raskṛtya. tato dharmeṇa cīvara-piṇḍa-pāta-śayanāsana-glāna-pratyaya-bhaiṣajya-pari-ṣkārān eṣām arthe śrāddhānāṃ brāhmaṇa-gṛhapatīnām antikāt paryeṣate. dhārmikaiś ca dharma-lābhaiḥ svaiś cīvara-piṇḍa-pāta-śayanāsana-glāna-pratyaya-bhaiṣajya-pariṣkāraiḥ sādhāraṇa-paribhogī ca bhavaty apratigupta-bhojī. aṣṭākāraṃ cānulo-mikam avavādaṃ kālena kālam anuprayacchati. paṃcākārayā cānuśāsanyā samyak samanuśāsti. tadyathokte avavādānuśāsanyau bala-gotra-paṭale. tathehāpi veditavyau.

又諸菩薩於有情心性好隨轉。隨心轉時,先知有情若體若性。知體性已,隨諸有情所應共住,即應如是與其共住;隨諸有情所應同行,即應如是與彼同行。
[]8)好隨心轉
又諸菩薩對於所攝受的補特伽羅,這個菩薩有他心通,知道這個眾生的內心怎麼回事。菩薩的心,歡喜隨他的意思轉,隨心而行,轉者行也,或者轉者變也。菩薩隨著所攝受的眾生的心裡做事,你心歡喜這樣子,我就這樣做,我隨著你的意思做。
8.1)於所化有情
8.1.1)如應住行
菩薩自己有自己的思想,有教化眾生的宗旨,怎麼可以隨所化的眾生的心情做事呢?這個菩薩先要知道這個眾生,他的體性的情況。知道這個眾生的體性以後,他就隨順這個有情,所應,所適合的,和他在一起住。菩薩知道這個眾生是怎麼根性,他就知道怎麼樣和他共住。要這樣才合適,他就這樣與他共住。隨那個所攝受的,所接引的,所教導的補特伽羅,要這樣修這個法門,這樣才和他契合,菩薩也就這樣和你同修這個法門。
a)先知有情若體若性至與彼同行者:有情自體,或有涅槃種姓隨逐,或無涅槃種姓隨逐,是名有情自體差別。又或鈍根、 或是利根,或貪增上、或瞋增上、或癡增上,乃至廣說,是名有情性類差別。菩薩於此如實知已,隨其所應,與彼共住、與彼同行,同受財法,是名共住;同事勸導,是名同行。
a1)什麼是若體?有情的自體,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裡面,或者說五蘊裡面,有涅槃的種性,就是因,有涅槃的因。或者說就是善根,他有涅槃的善根,這個眾生將來是能得涅槃。隨逐,從無始以來,相續不斷的流轉生死到現在,那個涅槃的善根,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裡面,隨逐到現在,相續不斷地。或者這個眾生,沒有這個善根,沒有這個因,是名有情自體差別。
a2)什麼是若性?若當作或者講,或者是這樣的性。或者這個眾生,他的善根屬於鈍根的,就是遲鈍,他的信進念定慧栽培不是那麼的圓滿,有所不足。或是利根,栽培的圓滿一點。鈍根、利根,是指善法說,信進念定慧說,下面指煩惱說的。或貪增上,有的眾生貪煩惱特別強,增上就是有力量,貪煩惱很大。或是他的瞋心很大,或愚癡很厲害,你教他多少遍,他聽不懂這個道理。乃至廣說,或者說有的眾生,是貪心也很大,瞋心很大,但愚癡不是那麼多,愚癡心薄;有的眾生,貪心不大,但瞋心大,愚癡很大,這兩個煩惱很大;或者有的眾生這三種煩惱都是很輕微,或者三種煩惱都是很厲害的,各式各樣的情形,所以乃至廣說,是名有情性類差別。
a3)菩薩對於這件事如實的明白,菩薩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能有這種能力呢?就是要有道種智,就要有法眼。隨不同的眾生,和他在一起住,和他共同的修行這個法門。什麼是共住?共同的接受這個財,領受這個財的供養,共同的學習佛法,共同的接受供養。什麼是同行?同事勸導,就是共同的修學聖道,修學聖道也是各有差別。菩薩是個領導人,他是來勸導這些同住的修行人。同行是同修,但是他是勸導的身份,那些人是被勸導的,被領導的人,是名同行。
punar bodhisattvaḥ cittānuvartana-śīlena sattvānāṃ cittaṃ anuvartamānaḥ ādita eva sattvānāṃ (bhāvaṃ ca jānāti. prakṛtiṃ-------jānāti prakṛti-------prakṛtiṃ------prakṛti--) yathā yaiḥ sattvaiḥ sārdhaṃ saṃvastavyaṃ bhavati. tathā taiḥ saṃvasati. yathā yeṣu sattveṣu pratipattavyaṃ bhavati. tathā teṣu pratipadyate.

若諸菩薩欲隨所化有情心轉,當審觀察,若於如是如是相事現行身語,生他憂苦,如是憂苦,若不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護彼心故,方便思擇勵力遮止令不現行。如是憂苦,若能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住哀愍心不隨如是有情心轉,方便思擇勵力策發要令現行。復審觀察若於如是他有情事現行身語,令餘有情,發生憂苦。如是憂苦,若不令他,或餘有情,或不令二,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護餘心故,方便思擇勵力遮止令不現行。如是憂苦,若能令他,或餘有情,或能令二,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住哀愍心,不隨如是有情心轉,方便思擇勵力策發要令現行。
[]8.1.2)思擇身語
8.1.2.1)若諸菩薩欲隨所化有情心轉,這個菩薩一定是要八地菩薩以上,教化眾生的時候,願意隨順眾生的想法,隨順眾生的心,來做這件事,欲隨所教化的補特伽羅的想法、的心裡來做這件事。這個眾生是凡夫,完全按照菩薩那麼高的境界學習,能做得來嗎?所以大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要牽就一點,欲隨所化有情心轉,就不能要求太高,要求太高,眾生沒有辦法學習。但是這件事,也不是像我們的想法,我想要什麼,你就隨順我。當審觀察,這個大菩薩會認真的、深刻的觀察這個眾生的情況,觀察他。若對於各式各樣的情況、事情,你現出來的身行、現出來的語行,生他憂苦。就是要處理這件事的時候,菩薩表現在身體上的行動,或是表現在語言上的這些教導。若這樣做以後,會引起所教化的補特伽羅,內心有憂苦,心裡面感覺到受不了,受不了這樣的教導。這是在觀察,事實還沒有出現,但是菩薩先觀察這件事。
a)若於如是如是相事現行身語生他憂苦者:謂即凶暴、犯戒諸有情所,有上、中、下過失違犯,是名如是如是相事。菩薩於彼隨應訶責、治罰,是名現行身語。如是現行不遂彼欲,是名生他憂苦。
a1)這個所攝受的補特伽羅,他的性格很兇暴,而違犯戒法,這樣的諸有情所,有上中下過失的差別,過失有輕重的不同,有容易改變的過失,有不能改變的過失,或者處於中間的過失,是名如是如是相事。有這件事的時候,菩薩對於那個補特伽羅,隨其所應,應該訶責,治罰他,你這樣不對,是名現行身語。菩薩現出來的身語,不能隨順所教化的補特伽羅,不隨順他的心情,那個有情心裡面就憂苦,感覺到很苦。
8.1.2.2)菩薩這樣教導他,這個眾生心裡面憂苦,而不能令他出不善處,從那個上中下的違犯裡面解脫出來,他的身口意能夠安住在清淨的、如法的戒定慧裡面。就是白白地受憂苦,菩薩這樣處理這個事情,眾生不能夠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若是這樣情形,菩薩應該怎麼辦呢?菩薩那個時候,對於如是事,菩薩現行身語來處理,來護念那個補特伽羅的心,叫他不要憂苦,菩薩自己善巧方便的思惟觀察,自己努力,遮止自己身語現行,不要這樣處罰他。
a)方便思擇勵力遮止令不現行者:謂由隨護彼心方便為先,思擇是事非所應作,便由作意勵力遮止,令不發起身業、語業故。
a1)就是菩薩護念那個補特伽羅的心,叫他不要憂苦,先有這樣的慈悲心,護彼心是一個方便,所以方便為先。菩薩觀察這件事,是不應該做,因為你這樣處理這件事,不能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這件事就不要做。菩薩自己就作意,也是用慈悲心,改變自己的主意,就是遮止自已,不發起身業語業的這種處罰的行為。
8.1.2.3)若是這位菩薩觀察,在禪定裡面觀察,我這樣處理的時候,對方那個眾生還是憂苦的,但是沒有白受憂苦,能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由染污而清淨,由凡夫而聖道,這樣。對於眾生有所違犯這個事情,菩薩就表現出來這個行動,但是做這件事的時候,菩薩心是哀愍,心還是清淨、還是慈悲的。就不隨順那個心情,他不高興,你這樣處理事情,來教訓他,他不高興,菩薩不隨有情的心轉。菩薩這個大智慧,思惟觀察,策發自己,推動自己,我這樣表現出來的行動,或者說出來這樣的語言,來處理這件事。
a)方便思擇勵力策發要令現行者:此中方便,謂住哀愍。由此為先,思擇是事是所應作,勵力作意策發其心,要令身語起現行故。
a1)方便是指什麼說的?就是以哀愍為方便。先是哀愍心,然後思擇這件事是所應作的,勵力作意策發其心,要令身語起現行故。被教導的眾生不歡喜這件事,而菩薩還是這樣做的,不隨你的心的,起現行故。
8.1.2.4)菩薩又注意的觀察,對於那個有情,有犯這樣的規矩,違犯這樣的教授、教誡,而菩薩現行身語來教導那個眾生,但是令其他的眾生發生憂苦,其他的眾生看見這件事,心裡面有憂苦。如是憂苦,若不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其他的有情,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不令這兩個有情,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就是不能夠發生預期的效果,我採取處罰的行動,但是沒有效果。這樣,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護餘心故,方便思擇勵力遮止,令不現行,自己就把原來的計劃改變,就停止這個行動,不處理。
a)若於如是他有情事現行身語令餘有情發生憂苦者:謂他有情若有凶暴、犯戒過失違犯,是名如是他有情事。菩薩若為訶責、治罰,現行身語,令彼所餘有情心不饒益,是名令餘有情發生憂苦。
a1)他有情,有兇暴犯戒過失,有這個過失的違犯,是名如是他有情事。菩薩若是訶責那個有情,來治罰那個有情,現行身,現行語來處罰,令彼所餘有情心不歡喜,其他的眾生心不歡喜,處理這件事是在大眾裡公開的處理,所以有其餘的有情,心裡也不歡喜,是名令餘有情發生憂苦。
8.1.2.5)若是菩薩採取這樣的行動,對方有憂苦,若能令他、或餘有情,或這兩方面,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有這樣的良好的效果的話,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這時候採取行動,內心裡是慈悲的。不隨這個有情,這有情心願意放逸,你若違犯他,就憂苦,菩薩不隨這有情心轉。方便思擇勵力策發要令現行,一定要採取這個行動。
(yasya ca sattvasya bodhi------ dācāreṇa kāyika-vācikena duḥkha-daurmanasye utpatsyete. tac ca duḥkha-daurmana---nākuśalāt sthānād vyutthānāya kuśale sthāne------pariharati na samudācarati.) sacet punas tad duḥkha-daurmanasyaṃ a-kuśalāt sthānād vyutthāpya kuśale sthāne pratiṣṭhāpanāya paśyati na) anuvartate pratisaṃkhyāya bodhisattvaḥ paracittaṃ yad uta parānukaṃpām evopādāya.
(yena------kāyika-vācikenānyeṣām) utpadyate duḥkha-daurmanasyaṃ. tac ca pareṣāṃ tadanyeṣām akuśalāt sthānād vyutthānāya kuśale sthāne pratiṣṭhāpanāya na) saṃvar-tate pratisaṃkhyāya pratisaṃharati bodhisatvtas tat-kāya-vāk-karma-samudācāraṃ (tadanye-----ḥ) paśyati pareṣāṃ tadanyeṣāṃ vā tad-ubhayor vā kuśalāt sthānād vyutthāpya kuśale sthāne pratiṣṭhāpanāya pratisaṃkhyāya samudācarati bodhisattvas taṃ kāya-vāk-(samudācāraṃ nānuvartate) teṣāṃ sattvānāṃ cittam anukaṃpā-cittam evopasthāpya.

復審觀察,若於如是菩薩自事現行身語生他憂苦,如是現行身語二業,非諸菩薩學處所攝,不順福德、智慧資糧,如是憂苦不能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護他心故,方便思擇勵力遮止令不現行。與此相違現行身語,如前應知。如生憂苦,如是廣說生於喜樂,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8.1.2.6)前面兩番的觀察,是觀察所教化的眾生,現在是菩薩反過來觀察自己,也還是入三昧裡面來觀察。假設菩薩對於自己教化眾生,弘揚佛法的事情,或者表現出來的身行,表現出來的語行,雖然做的是好事,但是對別人是有憂苦。在三昧觀察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身行、語行,不是屬於菩薩所學的境界,就是戒定慧這些清淨功德的事情。做出來這種事情,對於菩薩的福德資糧,對於菩薩的智慧資糧,不隨順這件事。菩薩反省自己,我做的事情,不是無上菩提的資糧,這個事情做出來,令眾生有憂苦,這個憂苦又不能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對自己也無利益,對眾生也無利益。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護念眾生的心,不要有憂苦,方便思擇勵力遮止令不現行,菩薩這件事不做。如果菩薩在禪定裡面觀察,做這件事和前面那件有過失的事是相違的,在菩薩自己這方面,是無上菩提的福德智慧資糧,在眾生,也能令眾生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就應該令其現行,就要採取行動,如前應知。如生憂苦是這樣,如是廣說生於喜樂,隨其所應當知也是這樣子。生喜樂,隨順你,菩薩採取這個行動,所度化的眾生,心裡面歡喜,那麼這件事是應該做不應該做呢?還是和前面一樣,能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這件事是可以做,若是你心裡面是喜樂,但是不能夠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這還是不能做。
a)若於如是菩薩自事現行身語至不順福德智慧資糧者:所謂能利自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是名如是菩薩自事。若於自事不作所作,而反於他作不應作,現行身語生其憂苦,當知如是身語現行,於律儀戒有所違犯。由是說言非諸菩薩學處所攝。於福、於智為違背緣,由是說言不順福德、智慧 資糧。
a1)也能利益自己的無上菩提的資糧,也能利益一切眾生,能令眾生安樂,能令無量眾生得利益安樂,就是菩薩的自事。菩薩以利益無量眾生為他自己的事情。若是菩薩這個時候,對於自己的這個事,不作所應該作的事情,而反於他作不應該作的事情。現行身語,生其憂苦,當知如是身語現行,對律儀戒就有違犯,不合乎律儀,由是說言非諸菩薩學處所攝,這個學處就是指律儀戒說。違背福德資糧,也違背智慧資糧,不是成無上菩提道的因緣,由是說言不順福德智慧資糧。
b)與此相違現行身語如前應知者:謂若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乃至廣說要令現行。此中事者,謂諸菩薩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由是應說是諸菩薩學處所攝,及順福德、智慧資糧。如是等事,皆此相違現行身語所攝。
b1)謂若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乃至廣說要令現行。這裡說個特別的事情,謂諸菩薩為利益眾生的緣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就是十惡業,殺盜淫妄的十惡業,少少的有做這種事。由是因緣,對於菩薩戒還沒有犯戒,還能引發出來很多的功德,還是屬於菩薩戒所攝,及順福德智慧資糧。如是等事,皆此相違現行身語所攝。
c)如是廣說生於喜樂隨其所應當知亦爾者:生喜樂中,亦有三種。謂於如是如是相事現行身語生他喜樂,或於他有情事現行身語令餘有情發生喜樂,或於如是菩薩自事現行身語生他喜樂,當知是名所廣說義,於彼彼事隨應當知。又於身語令不現行、或令現行,隨應如前所說道理而為遮 止及與策發,由是說言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c1)生喜樂中,亦有三種,也和前面一樣。謂於如是如是相事,現行身語生他喜樂,或於他有情事現行身語令餘有情發生喜樂,或於如是菩薩自事現行身語生他喜樂,當知是名所廣說義,就是這三種。於彼彼事,隨其所應,就應該明白。又於身語令不現行,或令現行,隨應如前所說道理而為遮止及與策發;由是說言隨其所應,當知也是這樣,要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而是無上菩提道的資糧,這件事就可以現行。若是與此相違,就不能現行。
(yena ca---samudācāreṇa kāyikavācikena) pareṣāṃ duḥkhadaurmanasyam utpadya-mānaṃ samanupaśyati. sa ca kāya-vāk-samudācāro na śikṣā-pada-parigṛhīto bhavati na puṇya-jñāna-saṃbhārānugataḥ tac ca duḥkha-daurmanasyaṃ pareṣāṃ nākuśalāt sthānād ity) -ādi) (pūrvavad veditavyaṃ. pratisaṃharati) bodhisattvas taṃ kāya-vāk-samudācāraṃ para-cittānurakṣayā. tad-viparyayāt samudācāraḥ pūrvavad veditavyaḥ. yathā duḥkha-daurmanasyam. evaṃ sukha-saumanasyaṃ yathā-yogaṃ vistareṇa veditavyaṃ.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知他有情忿纏所纏,現前忿纏難可捨離,尚不讚歎,何況毀呰?即於爾時亦不諫誨。
[]8.2)於一切有情
8.2.1)護他忿纏
他就是眾生,眾生心裡面忿怒的煩惱很厲害,菩薩要護念他,叫他不要動這個忿怒的煩惱。這位菩薩隨著眾生心,而行菩薩道,在教化眾生的時候,要入定觀察面,知道這個有情的忿怒的心很厲害,他為忿煩惱所纏繞。現前忿纏難可捨離,忿怒的煩惱一現前,很難消除這個忿怒。這個時候,菩薩對這個眾生,怎麼來教化這個眾生呢?這人的忿怒心非常大,菩薩尚不讚歎這個人,也不說他不對。菩薩這時候對他只好默然,也不去教誨他,菩薩只好待時,現在不能教化,等待機會。佛菩薩的慈悲心沒有停下來,但是行動是有時間性的。
a)尚不讚歎何況毀訾者:讚歎,謂於他人離忿功德。毀訾,謂於彼自忿纏過失。以非所愛尚不讚歎,況違逆彼而更毀訾。
a1)要什麼情形才能讚歎呢?謂於那個眾生,他不忿怒,能調伏煩惱,這是一個有功德的事情,才是可以讚歎的。毀訾是什麼呢?是那個人,他自己忿怒的過失,有忿怒的過失才毀訾。心裡面有很大的煩惱,這是可愛的事情嗎?這不是可愛的事情,所以不讚歎。況違逆彼而更毀訾,他不會聽菩薩的教導,菩薩只好默然,不要毀訾,你毀訾他,不能解決問題,反倒引起問題,所以菩薩不諫誨。
na ca paracittānuvartī bodhisattvaḥ parasya krodha-paryavasthānena-paryavasthitasya saṃmukham avigata-krodha-paryavasṭnāne varṇam api bhāṣate. prāg evāvarṇaṃ. nāpi saṃjñaptim anuprayacchati.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他雖不來談論慶慰,尚應自往談論慶慰,何況彼來而不酬報。
[]8.2.2)酬報慶慰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那個眾生他並不到菩薩這裡來談話,有什麼喜悅的事情來慶慰,你有什麼大歡喜的事情,大家來祝賀,就是慶慰。菩薩還應該主動的到那裡,這個時候他有什麼歡喜的事情,菩薩到那裡祝賀他。何況他自己來,說他有什麼吉祥的事情,菩薩怎麼會不到他那兒祝賀他呢?
a)談論慶慰者:更相語言,是名談論。慶慰悅喻,是名慶慰。若諸有情有興盛事,菩薩知已,設慶悅語。又復恆時對諸有情或問安隱吉祥,或問諸界調適等,隨世儀轉慰問有情,名菩薩設慰喻語。如是二語皆愛語攝,如攝事品說。
a1)更相語言是名談論,就是你和我說話,我也和你說話,互相的這樣說話。慶慰悅喻是名慶慰,就是你有什麼喜悅的事情,我去祝賀你,是名慶慰。若是有很多的有情,有什麼興盛的事情,也就是他的喜悅的事情,或者是他現在發財,那就是喜悅的事情,或者他現在升官,這都是喜悅、興盛的事情。菩薩知已,菩薩也就準備很多吉祥的語言祝賀他。這是有吉祥的事情,有興盛的事情,菩薩會藉這個機會,同他建立一個好的關係,就可以度化他,相信佛法。
a2)又復恆時,常常的時候,菩薩遇見有情的時候,對於有情就問候他,安隱吉祥否?或問諸界調適等,就是你的地水火風空識,你的身體健康否?菩薩也隨順世間的威儀這樣活動,慰問有情,是名菩薩設慰喻語。
a3)如是二語皆愛語攝,設慶慰語,和前面談論慶慰,這兩種語屬於愛語所攝的,在四攝裡面的愛語所攝。如攝事品說。
punaḥ paracittānuvartī bodhisattvaḥ param anālapantam apy ālapati pratisaṃmoda-yati. prāg evālapaṃtaṃ pratisaṃmodayaṃtaṃ.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終不故意惱觸於他,唯除訶責諸犯過者,起慈悲心諸根寂靜,如應訶責,令其調伏。
[]8.2.3)不故惱他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不會故意的惱亂人,觸惱人。唯獨是除掉犯過的人要訶責,你訶斥他就是觸惱他,菩薩訶斥諸犯過者,不是用瞋恨心做的,是用慈悲心做這件事。菩薩的眼耳鼻舌身裡面,沒有煩惱,是寂靜的,如其所應訶責那個犯過的人,令他調伏煩惱,菩薩是這樣的。
a)起慈悲心諸根寂靜者:謂於諸犯過者安住利益意樂,是名起慈悲心。由是能令諸根不於過犯取彼彼相及取隨好,常委正念,防護根門,乃至正行善捨、無記捨中,是名諸根寂靜。
a1)菩薩訶責諸犯過人的時候,菩薩內心是安住在利益意樂,不是損害那個人,是要饒益那個人的,用這樣的心情來訶責,是名起慈悲心。由於菩薩是起慈悲心處理這個事情,所以能令諸根不於有過犯的人取彼相及取隨好,取彼相就是總,取隨好是別,總別兩種相的境界,菩薩心裡面不取著,他有無所得的智慧,所以不取相,也不取隨好。菩薩長時期,而又是詳盡的安住在無所得的正念,保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令它清淨。乃至正行,善捨無記捨中,菩薩是沒有染污心的,也沒有取相的善法,他心裡面離一切相,所以不取善,也不取無記,這一切有所得的境界都棄捨,是名諸根寂靜。就是菩薩心裡面有無相的智慧相應,不取一切相的,所以叫做諸根寂靜。
na ca para-cittānuvartī bodhisattvaḥ pareṣāṃ kṣubhyati nānyatrāvasādayitu-kāmaḥ. teṣām evānukaṃpayā praśāṃtendriyair avasādayati.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終不嗤誚輕弄於他,令其赧愧不安隱住,亦不令其心生憂悔。雖能摧伏得勝於彼,而不彰其墮在負處。彼雖淨信生於謙下,終不現相而起自高。
[]8.2.4) 不輕懱他
又隨他心而轉的這個菩薩,從始至終,都不嗤誚,嗤就是誚,誚就是指責,就是不譏笑、不責備人,不戲弄人,叫那個人臉都紅,慚愧,不安隱住。也不是指責他,令他的心情憂愁悔恨。菩薩是大智慧人,雖然是能夠把那個人降伏,能戰勝那個人,但是不顯示對方是輸,不表示對方是輸。彼雖淨信生於謙下,他對於佛法有清淨的信心,因為有信心,也就是有智慧,所以他的內心不高慢,謙虛卑下,對菩薩表示恭敬。終不現相而起自高,菩薩面對的人,是對自己很恭敬,菩薩自己不生起高慢心,也不現出來高慢的相狀。
na ca para-cittānuvartī bodhisattvaḥ param avahasati nāvaspaṇḍayati (na maṅkubhā---ti) nāpy asparśa-vihārāya kaukṛtyam upasaṃharati. nigṛhītasyāpi parājitasya na nigra-ha-sthānena saṃcodayati. nīcaiḥ-prapannasya ca nocchritam ātmānaṃ vikhyāpayati.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於諸有情非不親近,不極親近,亦不非時而相親近。
[]8.2.5)如應親近
又隨他心而轉的這位菩薩,對於所教化的眾生,不是不親近。不極親近,也是親近,但不是很熱烈的親近。亦不非時而相親近,和眾生也是表示親近的,但是要有時間性的,要是那個時候才可以接近,不是那個時候也不接近。
a)於諸有情非不親近等者:謂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是名於諸有情非不親近。然若一切能引無義,菩薩不隨如是有情心轉,是名於諸有情不極親近。若於是時,如其品類所應作者,即於是時而相親近,不以非時,是名亦不非時而相親近。
a1)謂諸菩薩隨順世間上的事務,世間上人情的來往,菩薩也隨順,不拒絕這些人情的來往。隨順世間上的言說呼召去來,我請你吃飯,你請我吃飯,我請你到什麼地方,你請我到什麼地方,菩薩也隨順這件事。談論,是大家來談話,就是有什麼事情要討論。慶慰,有吉祥的事情也祝賀這件事。隨時往赴,隨著那個適當的時間,也應付這些事情。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也隨順他人,接受他人受取飲食等事,就是你請他吃飯,他請你吃飯這些事情。這就叫作菩薩和一切眾生,不是不親近。這些事情也隨順人情,也是親近,不是不親近。
a2)親近是親近,還是有一個限度,不是無限度的親近。然若一切能引無義,無義,沒有功德而有過失的事情;這一切能引發過失的事情,這些事情,菩薩就不隨順這個補特伽羅的意思作事,是名於諸有情不極親近。
a3)若是這個時候,如其品類,這個時候是屬於戒法,屬於定,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增上慧這裡面,是聞所成慧的因緣,思所成慧,是修所成慧的因緣,各式各樣的品類。所應作者,這是應該作的事情,我們應該拜佛,我們應該讀經,應該修止觀,這就是所應作者。即於是時而相親近,這就是親近的時候,大家集會修學聖道。不以非時,是名亦不非時而相親近。什麼叫作非時﹖不是學習戒定慧,也不是學習聞思修,也不是說拜佛念經,不是這些事情,就叫非時。非時不親近,大家不要集會。
na ca para-cittānuvartī bodhisattvaḥ pareṣām asevī bhavati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終不現前毀他所愛,亦不現前讚他非愛;非情交者不吐實誠,不屢希望,知量而受。若先許應他飲食等,終無假託不赴先祈,為性謙沖如法曉諭。
[]8.2.6)如應言說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從開始到最後,絕不當面毀他所愛,訶斥他所歡喜的事情。那個人歡喜這件事,你不要當面訶斥他所愛的事。也不要當面讚歎他不歡喜的事情。非情交者,情者實也,真實的,就是大家是有誠信的朋友,交者來往也。沒有誠心與你來往的人,但是心裡面和你是不一致的,就是不是真實,心裡面沒有誠意來往,就是虛偽。這位菩薩應該怎麼辦法呢?不吐實誠,不要把你心裡的真實話同他說。不屢希望,沒有誠意同你來往的人,你不要一次又一次希望他什麼,也不要對他有很多希望。知量而受,他若是布施你什麼,你要知道量接受,不要無限度的接受他的布施。假設菩薩以前同意接受對方的飲食,就是他來請菩薩吃飯,以前你同意。終不假託,就是始終不會虛偽的說出一個理由,不赴先請,還是答應那個人的約會。為性謙沖,菩薩的內心要謙虛,不要說我得罪他也沒有關係,那就是高慢的心情。如法曉喻,真實是有困難,不能夠赴這個居士的請求,要如法真實,如法就是不是虛偽,對他說我是怎麼不能來赴你的約會。
a)非情交者不吐實誠至知量而受者:謂諸菩薩,於彼有情若識不識,一切等心,將護彼意隨之而轉,故不現前毀他所愛,亦不現前讚他非愛。然若與彼為友為朋,無怨無隙,為欲令餘有情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方便策發毀所應毀、讚所應讚,不因他愛非愛而為覆藏。與此相違,則不應爾,是故說言非情交者不吐實誠。又於非情交者,雖有求乞,不屢希望,恐憎背故。於所施食知量而受,但為存養若力若樂食所食故。
a1)這個受菩薩戒的菩薩,對於彼一切有情,或者認識,或者不認識,對待他們都要平等,心裡面一樣。將護彼意,就是將就,愛護他的心。隨之而轉,隨順他的意思活動。儘量的隨順對方,不違逆對方的心意。他不高興的事情你讚歎,他歡喜的事情你就毀謗,煩惱就來。
a1)若是你和那個補特伽羅為友,你和他在思想上是相契合的人,同一意願的,稱之為友。就是彼此間有感情,而且思想是相契合的,叫作友。為朋,同在一門叫作朋。門有兩個意思,就是同在一個地方居住的,大家是同鄉,沒有什麼感情,但是認識,就叫作朋。或者大家是一個族姓裡面的人,就是有點認識而且還有一點關係,但是和那個友又疏遠一點。由朋而後友,友是有多少感情,而且思想是相契合的人,而朋也是常有接近,但不一定思想是一致。無怨,彼此間是朋友,沒有怨恨。無隙,隙是裂痕,分裂,彼此間有恨,就不能合在一起,要分裂。無隙,沒有分裂,也沒有恨,所以大家還是合作的。我們是朋友,心情上沒有恨,而且可以合作的人。
a2)這個文是有點事情的。我和某甲某乙是朋友,無怨無隙。但是我為了想要令某丁某丙,和另外其它的人,令其它的有情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我教化那個人,叫他從罪過的地方走出來,叫作出不善處。安立善處,他的身口意都學習善法,遠離一切罪過。怎麼令餘有情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就是用善巧方便的智慧,來鞭策自己要發起這樣的言論,什麼言論呢?毀所應毀,訶斥一切有罪過的事情,你就出不善處」,從有罪過的事情出來。怎麼樣叫作安立善處?就讚歎一切善法,一切善法是有功德的,是自在安樂的,這是應該讚歎的。我這樣讚歎使令其餘的眾生就安立善處?不因為我的朋友對這件事是歡喜,他歡喜作這個有罪過的事情,我就不毀所應毀,把毀所應毀隱藏起來。也不因為我的朋友不歡喜作有功德的事情,我就不讚所應讚,我把所應讚歎的事情隱藏起來,我不能這樣。我要叫另外的有情,能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我不受我的朋友的影響,我要說真實話,我就毀所應毀,讚所應讚。怎麼叫作與此相違,則不應爾﹖就是不能令餘有情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那我就不要講,我就不必說毀所應毀,讚所應讚,就不必說這些話。所以說非情交,就不吐實誠。與我為友無怨無隙的人,這是情交,就是大家是好朋友,好朋友我就說真實話,好朋友我就毀所應毀,讚所應讚。
a3)這個非情交的人,雖然有的時候也和他有所求,但是不要常常求他。恐憎背故,恐怕他不是誠心實意的和你作朋友,他不是真實相信佛法,一次已經可以,不可以向他常常有所求,你若常常求,恐怕就要憎恨你,就不同你來往。對於他所布施的飲食你要知道量,不要太過量而受。但只是為了生命的存在,使令身體四大調和有力,心情也就好一點,來食所應食。
b)若先許應他飲食等至如法曉喻者:此說菩薩隨順世間事務,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若受所請,終無假託而不往赴。如無力能往至其所,應對於彼如法曉喻。作如是言:非我於汝不赴先祈,但無力能往至其所,惟願勿於我所嫌恨棄背。
b1)此說菩薩隨順世間事務,隨時從他受飲食等事,若受所請,終無假託,假託就是虛偽,就是隱藏自己的內心,虛偽的說一句話推掉那個事情。但是菩薩不這樣,終不假託而不往赴。假設自己真實有困難,沒有這力量到那兒赴那個約會的話,應對那個對方,要真實的對他說明白。作如是言:不是我有意不赴你的約會。但無力能往至其所,就是我沒有這個力量,不能去。惟願勿於我所嫌恨棄背,你不要嫌恨我,我沒有答應你的邀請,你不要恨我,不要棄捨我。
(nāpra----purastāt) priya-vigarhako bhavati. nāpy apriya-praśaṃsakaḥ. nāpy asaṃs-tuta-viśvāsī bhavati. nābhīkṣṇa-yācakaḥ. pratigrahe 'pi ca mātrāṃ jānāti. (pratigra-heṇa ca) bhojana-pānādikenopanimaṃtrito na nirākaroti. (----nuprayacchati).

又諸菩薩性好讚揚真實功德,令他歡喜。於信功德具足者前,讚揚信德令其歡喜。於戒功德具足者前,讚揚戒德令其歡喜;於聞功德具足者前,讚揚聞德令其歡喜;於捨功德具足者前,讚揚捨德令其歡喜;於慧功德具足者前,讚揚慧德令其歡喜。
[]9)讚揚實德
又諸菩薩性好讚揚真實功德,使令有功德的人心裡面歡喜。什麼叫作真實功德呀﹖
9.1)他對於佛法僧,對於第一義諦有信心,具足這樣功德的人前面,讚歎他對於佛法僧有信心,有信德,令他歡喜。什麼叫作信德﹖於佛有信心,於法有信心,法就是苦集滅道,世出世間的緣起,第一義諦,三十七道品,六波羅密,這都是法。僧,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阿羅漢、辟支佛,大乘十地菩薩。
9.2)對於戒的功德,這個補特伽羅受持五戒,能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你能持我認為就是偉大,他真實有這功德,你要讚歎他,令他歡喜。
9.3)於聞功德具足者前,聞就是聽聞佛法,肯自己低頭聽人家講法,這是了不起。聞是要包括自己閱讀,從法師那裡聽法,或者是從經典上學習,叫作聞,就是學習佛法。聞的功德也不容易,有聞就有思,有思就有修,有修就有可能會得聖道。所以,鼓勵他,教他繼續的學習佛法,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
9.4)於捨功德具足者前。捨,我同情別人的困難,我棄捨我所有解決他的困難。這是慈悲心的行動,這是難得,也不容易,讚揚捨德,使令他心裡歡喜。
9.5)於慧功德具足者前。聞是慧的開始,加上思惟,修習,修學聖道,聞思修三慧,乃至到聖人得到諸法實相的智慧。在功德具足的人的面前,要讚揚他慧德的具足,使令他心裡歡喜。
a)讚揚真實功德令他歡喜等者:此中功德略有五種,謂信、戒、聞、捨、慧。如是五種,七聖財攝。由離所治及生勝樂,是名功德。信功德者,由能對治憎嫉聖教,及生信俱清淨樂故。戒功德者,由能對治能往惡趣惡行,及生善趣所有樂故。聞功德者,由能對治於緣起法不能解了,及生正解俱行法義樂故。捨功德者,由能對治慳垢弊心,積集眾具,及生後世無匱資財樂故。慧功德者,由能對治狹劣,愚癡增廣,及生如實覺慧勝義樂故。如聞所成地釋。
a1)這裡邊有真實的功德,簡略的說有五種不同,謂信、戒、聞、捨、慧。這五種功德是屬於七聖財所攝。佛教徒以這七種善法為財,就是這五種再加慚、愧。為什麼稱之為功德呢?因為這五法它有所治,還能生勝樂,所以叫作功德。什麼叫作所治﹖什麼叫作生勝樂呢?下邊解釋。
a2)若對佛法有信心的時候,對於佛法的憎嫉就被對治,這個功德是滅惡。對於佛法僧戒,出世間的苦集滅道、緣起,有信心的時候,在你的內心裡面同時就有清淨安樂。什麼叫作清淨的安樂﹖這是有智慧相應。如果學習佛法以後,內心會發出來一個智慧,那個智慧是快樂的。是什麼﹖若不學習佛法,一直的都在生死流轉,受生死苦,沒有辦法能解脫出來。學習佛法以後,發覺前途是光明的,有希望從大海裡面能夠解脫出來,能到涅槃的彼岸。雖然現在沒到,但是有希望,所以心情快樂。學習佛法以後,有信心的時候,會有這樣的快樂。這樣的快樂是由信來的,實在也是由學習來的。若有信的時候,信心的同時,與清淨樂在一起。俱是在一起的意思。若是失掉信心的時候,樂就沒有。
a3)戒的功德是什麼呢?若能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乃至受出家的戒的時候,就能夠對治,能夠消除往惡趣的惡行,惡趣是果報,惡行是惡果報的因。你若能持戒就不作惡事,就沒有惡行;沒有惡行的因也就不會得到惡趣的果。惡的因果被對治,就是滅除這苦惱。常常持戒清淨,將來就會往生到人天的世界享樂,不會到三惡道,這就是樂。
a4)聞有什麼功德呢?聽聞佛法,學習佛法的時候,於緣起法不能解了的事情被對治,世間的善惡果報,出世間的聖道,不知道這件事。現在若能聞的話,就知道有世間緣起,有出世間的緣起。原來不明白,現在明白。因為聞,就會引生出來正確的理解,對於佛法有認識,認識就生正解,就知道法和義。法是文句,義是文句所詮顯的道理,有法有義,有義就有法。有苦集滅道,十二緣起,六波羅密,這樣我就可以由凡而聖,由迷而悟,我可以得大解脫。所以也生歡喜心。
a5)捨功德怎麼講呢?就是財的布施。財的布施有什麼好處呢?原來我不願意布施,我慳吝。慳吝就是垢,是不清淨的。這個慳垢是個弊惡的心情,就是看人家很苦,不肯救護別人,就是慳垢弊心。積集眾具,慳吝心,一直的積集自己的財富,而不肯幫助別人。現在你有捨的功德,就是滅去慳垢弊心積集眾具這些事。生後世無匱資財樂,能夠布施,就能夠生後世的無匱乏資財,資財不缺少,生活也就安樂。所以捨的功德也是有快樂。
a6)慧功德者,就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的功德,乃至到得聖道的智慧的功德。要是不學習佛法,就是狹劣,心量很小,就是愚癡,不明白道理,愚癡一直地增長廣大。現在若得到佛法的智慧,就是滅除狹劣的愚癡增廣的事情。生如實覺慧勝義樂故,學習佛法有智慧,這個智慧是如實的覺慧,能覺悟真實道理的智慧。這個智慧漸漸增長,能見勝義,能見殊勝的第一義諦,這時候有大快樂。世間上事情的苦惱,多數因為沒有智慧才苦惱;有智慧的時候就沒有苦惱,它能化解一切苦惱。所以這是智慧的功德。信戒聞捨慧這五種功德,如聞所成地的解釋。
punar bodhisattvaḥ bhūta-guṇa-saṃharaṇa-śīlena sattvāṃ saṃpraharṣayaṃ śraddhā-guṇasaṃpannāṃ cchraddhāguṇa-saṃkathayā saṃpraharṣayati. śīla-guṇa-saṃpannāṃ cchīla-guṇa-saṃkathayā śruta-guṇa-saṃpannāṃ śruta-guṇa-saṃkathayā (tyāga-guṇa-saṃpannāṃ tyāga-guṇa-saṃkathayā prajñā-guṇa-saṃpannāṃ prajñāguṇa-saṃkathayā saṃpraharṣayati.

又諸菩薩性好悲愍,以調伏法調伏有情。若諸有情有下品過下品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軟訶責而訶責之。若諸有情有中品過中品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中訶責而訶責之。若諸有情有上品過上品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上訶責而訶責之。如訶責法,治罰亦爾。若諸有情有下中品應可驅擯過失違犯,菩薩爾時為教誡彼及餘有情,以憐愍心及利益心權時驅擯;後還攝受。若諸有情有其上品應可驅擯過失違犯,菩薩爾時盡壽驅擯,不與共住,不同受用;憐愍彼故不還攝受,勿令其人於佛聖教多攝非福;又為教誡利餘有情。
[]10)調伏有過
又諸菩薩的心性,就歡喜悲愍眾生的苦惱,怎麼辦呢?以調伏法來調伏眾生。
a)以調伏法調伏有情者:謂依聲聞及諸菩薩,顯示別解脫及別解脫相應之法,是名調伏法。調伏所化聲聞及諸菩薩,是名調伏有情。
a1)怎麼叫作調伏有情呢?謂依聲聞的調伏法,及諸菩薩的調伏法。什麼是調伏法呢?顯示別解脫及別解脫相應之法,別解脫就是戒,就是一樣一樣的解脫;你不殺生,殺生的罪過就解脫,不偷盜就解脫偷盜的罪過,一樣一樣的解脫叫作別解脫。及別解脫相應之法,相應之法就是定慧,是名調伏法,用戒定慧來調伏眾生。所調伏的眾生就是這兩類,小乘佛教學者名之為聲聞,大乘佛教學者就是諸菩薩,是名調伏有情。
10.1)訶責
若諸有情有下品的過失,有下品的違犯,犯戒屬於下品。眾生內心裡面有犯戒的煩惱,犯戒的因緣,這種心發生作用就犯戒。這樣的眾生菩薩怎麼辦法呢?內懷親愛,菩薩內心裡面對於這個犯戒有過失的眾生,還是親愛的。無損惱心,並沒有傷害他的意思。而他表現於外的面貌,是軟訶責,輕微的訶責這個犯戒的有情。若諸有情有中品的過失,有中品的違犯戒。菩薩對這個眾生怎麼辦呢?也是內心裡面是親愛的,無損惱心。以中品的訶責而訶責這個眾生。若諸有情有上品過上品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上訶責而訶責之。
a)有下品過下品違犯等者:犯罪因緣,是名過失。所犯眾罪,是名違犯。即彼毀犯意樂,是名犯罪因緣。即彼自性,是名所犯眾罪。此各有其三品差別,如下攝事分釋。
a1)犯罪因緣是名過失,什麼都是因緣生法,你違犯這條戒,它是有因緣的,這叫作過失,指內心說。所犯眾罪是名違犯,就是你內心裡面有一個犯戒的因緣,這因緣你行動出來,就叫作犯戒,叫作違犯。即彼毀犯意樂,你內心裡面歡喜作這個錯誤的事情,那個歡喜心就是犯罪的因緣,指內心說的。即彼自性是名所犯眾罪,就是你這個犯罪的因緣表達出來的時候,那時候的相貌,那個體性就叫作所犯眾罪。犯罪的因緣和所犯的眾罪,這是有三品的差別:一個軟品、一個中品、一個上品。如下攝事分釋。犯戒的時候是無知,就是下品的因緣犯戒。第二種,就是我知道什麼叫作犯,什麼叫作不犯,但是煩惱的時候就是犯戒,這樣叫作中品的犯戒因緣,中品的犯罪。什麼叫作上品呢?我知道什麼是犯什麼是不犯,什麼是輕什麼是重都知道。但是他輕慢這件事,不拿這當一回事,我無所謂,犯戒,這是上品的犯戒的因緣。
10.2)例治罰
前面說訶責有軟品、中品、上品的不同,治罰也是有三品的不同。
a)如訶責法治罰亦爾者:訶責,謂由語業。此訶責相略有三種,如正訶責犯戒聲聞。一曰:汝期鄙劣活命。二曰:汝意樂不清淨。三曰:汝以活命意樂行非法行。如下攝事分說。治罰,謂由身業。如以辛楚加行、猛利加行,令諸有情獲得義利,名治罰法。此如訶責亦有三品,故云亦爾。
a1)訶責是由語言來訶斥這個人,是語業的行動。此訶責相略有三種不同,如正訶責犯戒聲聞說。一曰、汝期鄙劣活命,說你並不是為了要了脫生死,要得涅槃,有出離心而出家的,你就是想要到佛教來活命,你是用這種弊劣的心機來出家,說這句話就是訶責。二曰、汝意樂不清淨,你的內心不清淨,你有染污的希圖。三曰、汝以活命意樂行非法行,你來到佛教來,不修學聖道,就是一天到晚賴佛穿衣,賴佛吃飯,用這樣的心情作種種罪過的事情。如下攝事分說。
a2)治罰是指身業說。身業怎麼樣治罰呢?如以辛楚加行、猛利加行,令諸有情獲得義利。辛楚加行,藤條就是楚,就是拿著藤條要打。猛利,是很用力的來處理這件事。這樣令諸有情獲得佛法的義利,名治罰。此如訶責亦有三品的不同,故云亦爾。
10.3)辨驅擯
10.3.1)假設菩薩所攝受的補特伽羅有下品、中品,應可驅擯的過失違犯,不是上品,是屬於下品、中品的過失,違犯這樣的過失,怎麼樣處理呢?這個時候菩薩為了教誡他,教他改過遷善,以及其他的所教化的有情,菩薩的內心是憐愍心,就是你有這樣的過失就是有罪過,你若不肯改的話、不肯懺悔的話,將來可能有苦惱的果報,這是可憐愍的事情。還有饒益他的心,希望他離苦得樂,這叫利益心,這是菩薩內心是這樣。那麼表現於外的行動,權時驅擯,就是暫時地把他驅逐;擯就是棄捨他。過一個時期,菩薩還會引導他來到僧團裡面。
10.3.2)若諸有情的違犯的過失是特別嚴重,是屬於上品的。上品的過失是什麼呢?就是高慢心違犯過失,就是不尊重佛法,對於佛法僧都有高慢心。犯戒無所畏的事情,一點恐懼心沒有,就是沒有因果觀念。若是有這樣的嚴重的過失的時候,菩薩爾時就是盡形壽的把他驅逐,這一生都不攝受他。不與共住,永久也不和他同在一個羯磨的界內居住,不同受用財法。這一生中菩薩都不會再攝受他,但是菩薩內心還是慈悲他。為什麼這麼嚴重的處理這件事呢?就是不要叫這個人在佛的聖教裡造很多的罪過。菩薩這樣做法,權時驅擯、盡壽驅擯,不但是教誡當事的人,也還是要利益其餘的眾生的,其餘的眾生看見這個情形也就不敢犯過。
a)若諸有情有下中品應可驅擯過失違犯等者:謂若有情,於所遮止開許法中,數數輕慢而毀犯者,是名應可驅擯過失違犯。此由所犯下中上品,成二差別。一、權時驅擯,後還攝受;二、盡壽驅擯,不還攝受。菩薩於彼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意樂如法驅擯,名憐愍心。又為令餘有情知所教誡、遮不應行、易可共住而驅擯彼,名利益心。是故驅擯亦教誡攝。如文中說:為教誡彼及餘有情。復說:又為教誡利餘有情。隨應當知。
a1)假設有這樣的補特伽羅,於所遮止的罪過的事情數數的做這些罪過的事情;若有情於所開許的事情不肯做。開許的事情就是善法,遮止的事情就是惡法。有罪過的事情不要做,有意義、有功德的事情才可以做。然而這個有情對於善惡沒有信心,不相信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數數輕慢而毀犯者,是名應可驅擯過失違犯。此由所犯下中上品成二差別,那兩種差別呢?一、權時驅擯後還攝受,過一時期以後又會來引導他,還會攝受他的。二、盡壽驅擯不還攝受,就這一生中就不再和他有來往的關係。
a2)菩薩處理這個事情,菩薩本心沒有染濁、沒有污染,沒有污染就是沒有煩惱。菩薩對於這個眾生還是有親善的心情,這個心情還是不變異,永久是和他親善的。用這樣的心情,如法驅擯,就是依法驅擯他,名憐愍心。又菩薩這個威德力、慈悲心,使令其他的所教化的眾生知道所教誡的事情,這個事情不可以做,他們也就能夠隨順依教奉行,彼此就容易共住。就是把那個有嚴重過失的,把他驅擯,使令其餘的有情容易共住,不然他在裡面搗亂,影響別人用功修行,名利益心。利益心是指沒有被驅擯,而能夠用功修學聖道的人,使令這些人安心辦道。驅逐那個人,同時也就教誡沒有被驅擯的人。應該知道,驅擯有教誡的意思在內。
punar bodhisattvo nigrahaśīlena sattvān nigṛhṇaṃ mṛdvaparādhaṃ mṛduvyatikramaṃ snigdhenāṃtarbhāvenāvipannena mṛdhvyā avasādanikayā avasādayati. madhyāparā-dhaṃ (madhya-vyatikramaṃ madhyayāvasādanikyāvasādayati. adhimātrāparādham) adhimātra-vyatikramam adhimātrayā avasādanikayā avasādayati. yathāvasādanikayā. tathā daṇḍa-karma veditavyaṃ. mṛdu-madhyāparādhaṃ mṛdu-madhya-vyatikramaṃ bodhisattvas tā-----yogeṇa) punar-ādānāya pravāsayati teṣām eva cānyeṣāṃ ca sama-nuśāsanārtham anukaṃapā-cittatayā hita-cittatayā. adhimātrāparādham (adhimātra-vyatikramaṃ) punar-asaṃvāsāyā-saṃbhogāya yāvaj-jīvenāpy apunaḥ-pratigrahaṇāya pravāsayati teṣām eva cānukaṃpayā (mā te bahutaram) asmiṃ cchāsane apuṇya-parigrahaṃ kariṣyaṃtīti. pareṣāṃ ca hita-kāmatayā samanuśāsanārthaṃ.

又諸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現神通力;或為恐怖,或為引攝。謂為樂行諸惡行者,方便示現種種惡行諸果異熟。謂諸惡趣,小那落迦,大那落迦,寒那落迦,熱那落迦,既示現已而告之言:汝當觀此,先於人中造作增長諸惡行故,今受如是最極暴惡辛楚非愛苦果異熟。彼見是已,恐怖厭患,離諸惡行。復有一類無信有情,菩薩眾中隨事故問,彼作異思拒而不答。菩薩爾時或便化作執金剛神,或復化作壯色大身巨力藥叉,令其恐怖;由是因緣捨慢生信,恭敬正答。其餘大眾聞彼正答,亦皆調伏。或現種種神通變化,或一為多或多為一,或以其身穿過石壁山巖等障往還無礙,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現無量種神變差別,或復現入火界定等,或復示現共聲聞等種種神通,方便引攝令諸有情踊躍歡喜。諸未信者方便安處信具足中,諸犯戒者方便安處戒具足中,諸少聞者方便安處聞具足中,多慳吝者方便安處捨具足中,諸惡慧者方便安處慧具足中。
[]11)示現神通
又諸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現神通力;或為恐怖,或為引攝。
又諸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顯現出來他的神通力量,用這樣來利益眾生。現神通目的何在呢?或為恐怖,或為引攝。
11.1)為恐怖
11.1.1)令離惡
為什麼要現神通呢?因為有的補特伽羅就歡喜做惡事,你說他沒有效,怎麼辦呢?菩薩慈悲心裡面就想出來方便善巧的辦法,什麼方法呢?就是用神通力現出來,你做種種的惡事的時候將來會得到這樣的果報。果就是異熟,逐漸的變異才成熟的、才得果報的,不是一下子就得果報。現出什麼樣子呢?現出諸果異熟受惡報的境界,就是三惡道,是惡趣。若單指地獄來說,就是小那落迦,小地獄。大那落迦,大地獄。寒那落迦、熱那落迦,就是寒冷的地獄,還有很熱、炎熱,猛火的地獄。菩薩神通力示現以後,就對好行惡行的人說,你應該注意看一看。現在在地獄裡受苦的人,在以前做人的時候,造作增長諸惡行故,有的人造作惡事不增長,有的人造作惡事增長,這是有點差別。怎麼叫做增長?怎麼叫做不增長呢?就是不歡喜做這件事,但是也做了,這個罪過它不增長。你若歡喜做這個惡事,做完以後,這個惡事它要增長,因為你歡喜還想做,所以增長。現在他下地獄,下惡趣裡面,受這麼多最極、最暴惡、最辛楚、最苦惱的不可愛的苦果異熟。那個好行惡行的眾生看見這個境界的時候,心裡面就害怕、恐怖,厭惡這個惡事。有厭惡心以後,遠離這個惡事,不做惡事。
11.1.2)令生信
復有一類對於佛法沒有信心的補特伽羅,他還是在菩薩所攝受的眾生裡面,這個團體裡面。所以菩薩就在大眾之中,隨當時的情況就提出一個問題,故意地來問他。他內心裡面有個不同的想法,認為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意思、沒有價值,我就不回答你,拒絕這件事不回答。這也有一個高慢的意思在裡面。菩薩想要教化這個人,這個人為增上慢所執持,作異想而不回答,這時候菩薩怎麼辦呢?菩薩爾時或者是立刻地,化出來一個執金剛杵的神。或者是變化出來一個身形特別強壯,令人恐怖的一個大的身體。身體很高大,力量很大的一個藥叉鬼。現出來執金剛神也好,或者現出來巨力的藥叉也好,使令拒而不答的人一看見這個境界他害怕。由於菩薩這樣善巧方便的因緣,他棄捨高慢心,就對於佛法有清淨的信心。這時候不敢輕慢,對於菩薩有恭敬心,就是恭恭敬敬地回答這個問題。其餘的大眾聽說他能正答,也都調伏,不敢起煩惱。
a)復有一類無信有情至拒而不答者:謂於聖教懷憎嫉者,是名無信有情。菩薩為欲令彼得清淨信,於大眾中,隨所應知一切事相故興問覈,是名隨事故問。由彼有情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憎背聖教,起別異解,於菩薩問拒不領受,亦不酬答,是名異思拒而不答。
a1)那個人對於佛法沒有信心,反倒是不高興、憎恨佛法的這個人,是名無信有情。這時候菩薩想要令彼對於佛法生起清淨的信心。於大眾中隨所應知一切事相故興問覈,故意地提出問題來問他、來考驗他。覈是考驗的意思。是名隨事故問。由於那個有情的心情是有高慢心,認為你們這些人都是迷信,就瞧不起這些人。為增上慢所執持故,他那一念明了性的心被高慢心控制住,他不能從高慢裡面解脫出來,所以說執持故。憎背聖教起別異解,他不高興佛法,你所提出的問題他不能在正面的去理解,他偏要有個怪異的解釋。於菩薩問拒不領受,不接受。亦不酬答,也不回答這些問題。是名異思拒而不答。
11.2)為引攝
11.2.1)令歡喜
或現出其他的種種神通變化。什麼呢?或一為多,或者最初現出一個身形,然後又現出很多的身形來。或多為一,多而後又變成一個。或以其身穿過石壁、山巖等障往還無礙,石壁或者是山巖都是有障礙,但是這位菩薩現神通,能從那裡通過去沒有障礙。就像這些神通廣說,還有很多的事情。乃至到梵天,菩薩的身體能自在地來往。現無量種神變差別,就是菩薩能現出很多種的神通變化。是什麼呢?或菩薩現入火三昧,就是定,能發出來大火。或現水三昧,各式各樣的三昧。或復示現共聲聞等種種神通,像前面這個都是共聲聞,有神通的阿羅漢也能現這種神通。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引導眾生生歡喜心。在佛法裡面用功修行會有得到這種功力,得到神通變化,這不會徒勞,所以生歡喜心。
11.2.2)善安處
菩薩所教化的很多的眾生裡面也有沒有信佛的人,菩薩現神通,善巧方便地把他安置在信具足的功德裡面,就是對於佛法有信心,這個信心是不可動搖。諸犯戒者方便安處戒具足中,這個眾生看見菩薩有大神通,就不再犯戒,方便安處戒具足中。所教化的眾生裡面不歡喜學習佛法,菩薩現神通的時候,他就不敢不學,安住在聞具足中。
多慳吝者方便安處捨具足中,諸惡慧者方便安處慧具足中。惡慧是什麼?是邪知邪見。邪知邪見的人一看菩薩有神通,就要學習佛法開大智慧,所以方便安處慧具足中。
a)或現種種神通變化等者:或一為多,或多為一,顯隱神通所攝。謂從一身示現多身,此由顯化勝解想故;或從多身示現一身,此由隱化勝解想故。或以其身穿過石壁,乃至梵世身自在轉,往來神通所攝。如是種種,聲聞地中具列其相。即此廣說如應當知。或復現入火界定等,熾然神通所攝。謂入火界定,舉身洞然,遍諸身分出種種焰,青、黃、赤、白、紅紫、碧綠、頗胝迦色。如威力品說。或復示現共聲聞等種種神通,此亦唯說變化所攝。如是神通,一切靜慮以為依止,皆能引發一切。修靜慮者,若能已善修治磨瑩其心,便於種種神通變化,隨所欲為皆能成辦。此通聲聞及諸外道,是故說言共聲聞等。若依菩薩十力種姓所得,當知不共。為簡此故而標共言。此中所現種種神通,唯為方便引攝,令生歡喜,安置信等功德法中,不說不共神通及餘一切。
a1)或一為多,或多為一,這是顯現而又隱藏這一類的神通所攝,屬於這一類的神通。什麼叫做顯隱神通所攝呢?謂從一身能現出來多的身形,現一身而又現多身,這是怎麼回事呢?此由顯的神通裡面變化,這個神通是怎麼回事呢?勝解想故,就在禪定裡面他有強大的想的力量,就是他想什麼就現什麼;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現。或者原來是現了很多的身體。或從多身示現一身,本來是多身又現出來一身,這就是隱的變化勝解想故,而出現這樣神通。
a2)或以其身穿過石壁,從石壁穿過去;乃至梵世身自在轉,往來神通所攝,這是一往一來的神通一類的。如是種種,聲聞地中具列其相,廣說如應當知,讀那裡就知道。
a3)或復現入火界定等,熾然神通所攝。怎麼叫做熾然神通呢?就是火燃燒地很猛、很盛,叫熾然。菩薩若入火界定的時候,以火為所緣境,若是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話,心裡面一想火,就會現出火,也就是前面說勝解想故。舉身洞然,全身都冒火。遍諸身分出種種焰,遍滿全身各部分都冒出來種種的火焰。或者是冒出青色的火焰,黃、赤、白、紅、紫、碧綠、玻璃的顏色,如威力品說。
a4)或復示現共聲聞等種種神通,菩薩現神通,或者和聲聞有神通阿羅漢一樣,前面這一段就是屬於變化神通所攝。這些神通不是散亂心可以辦得到,是要以一切的靜慮,就是色界的四靜慮為神通的依止處,你一定入色界四靜慮才能現出神通,因為色界四靜慮都能引發出來一切的神通。
a5)常常歡喜靜坐的人,若是已善修治磨瑩其心,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之後,要常常入定,入定就是要磨瑩,要能常常修治它。什麼叫做修治?就是磨瑩。就像這一個石頭是個寶,但還有泥垢、還有些污染,要常常磨瑩它。你得四禪的時候,對於在禪裡面有愛、見、慢、無明的煩惱,要常常地磨瑩、清淨你的心,不要有愛、見、慢、無明的煩惱。若這樣使令內心清淨,才能在種種的神通變化裡面,隨你心裡面歡喜這樣,就能夠出現這個神通。這些神通是通於聲聞,就是外道也是有這個神通。所以這個論文上說共聲聞等。
a6)若是這位補特伽羅,發無上菩提心,依止菩薩的十力種姓,那是超越聲聞、辟支佛的佛種姓。十種智力的佛種姓所得的神通,就是不共於阿羅漢,當然也不共於外道。表示所現的這些神通不是這樣子,所以就標個共的話。此中所現種種神通,唯為方便引攝令生歡喜,安置信等功德法中,不共神通不說,只是說共的境界。
punar bodhisattvaḥ ṛddhi-balena sattvām uttrāsayitu-kāmaḥ āvarjayitu-kāmo duś-carita-cāriṇāṃ sattvānāṃ duścarita-vipāka-phalam apāyān narakān mahā-narakāṃ cchītala- narakāṃ pratyeka-narakān upanīyopanīyopadarśayati. paśyaṃtu bhavaṃto duś-caritasya kṛtopacitasya manuṣya-bhūtair idam īdṛśaṃ raudraṃ parama-kaṭukaṃ aniṣṭaṃ phalavipākaṃ pratyanubhūyamānam iti. te ca taṃ dṛṣṭvā uttrasyaṃti saṃve-gam āpadyaṃte duścaritāt prativiramaṃti. tad-ekatyāṃś ca sattvāṃ bodhisattvasya mahatyāṃ parṣadi niṣaṇṇasya praśna-saṃsādanenānādeyaṃ vacanaṃ kartukāmāṃ bodhisattvo Vajrapāṇiṃ vā anyatamaṃ vā udāra-varṇaṃ mahā-kāyaṃ mahā-balaṃ yakṣam abhinirmimīya bhīṣayaty uttrāsayati. tan-nidānaṃ saṃpratyaya- jātasya bahu-māna-jātasyādara-jātasya samyag eva praśna-(prativyāhāra-karaṇārthaṃ.) tasya ca mahā-jana-kāyasya tena praśna-prativyāhāreṇa vinayanārthaṃ. vicitreṇa vā punaḥ ṛddhy-abhisaṃskāreṇa tad-yathā eko bhūtvā bahudhā bhavaṃ bahudhā bhūtvā eko bhavaṃs tiraḥ kuḍyaṃ tiraḥ śailaṃ tiraḥ prākāram asajjamānena kāyena gacchaṃ vistareṇa yāvad Brahma-lokaṃ kāyena vaśe vartayati. ayamakāny) api prātihāryāṇi vidarśayaṃs tejo-dhātum api samāpadyamānaḥ śrāvaka-sādhāraṇāṃ punaḥ ṛddhim upadarśayann āvarjayan toṣayitvā saṃpraharṣya aśraddhaṃ śraddhāsaṃpadi niveśa-yati. duḥśīlaṃ śīla-saṃpadi. alpa-śrutaṃ śruta-saṃpadi. matsariṇaṃ tyāga-saṃpadi. duṣ-prajñaṃ prajñā-saṃpadi niveśayati.

如是菩薩成就一切種饒益有情戒。是名菩薩三種戒藏。亦名無量大功德藏。謂律儀戒所攝戒藏,攝善法戒所攝戒藏,饒益有情戒所攝戒藏。
[]如是菩薩成就一切種饒益有情戒。前面第一段說住律儀戒,第二段住攝善法戒,第三段住饒益有情戒,這三種戒藏,亦名無量大功德藏,每一戒都有無量大功德在裡面。謂律儀戒所攝戒藏,攝善法戒也含攝到無量功德的,饒益有情戒所攝的戒藏。
a)如是菩薩成就一切種饒益有情戒者:總結前文十一相中如是所說一一差別之相。若諸菩薩行無虧損、行無艱難,是名成就一切種饒益有情戒。
a1)總結前文十一相中如是所說一一差別之相。若是菩薩發大菩提心,常常地修止觀的話,他的功德圓滿、沒有虧損。而做種種功德很自然、很自在,不感覺到困難,是名成就一切種饒益有情戒。
b)亦名無量大功德藏者:謂能攝受隨與無上正等菩提大果,作諸有情一切義利利益安樂,是名無量大功德藏。以要言之,律儀戒能安住其心,攝善法戒能成熟自佛法,饒益有情戒能成熟有情。如是總攝一切菩薩所應作事,是故說言菩薩三種戒藏,亦名無量大功德藏。
b1)無量大功德藏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這個菩薩若能夠成就這三種戒,就會得到兩種功德:一個是能攝受,一個是能隨與。什麼叫做能攝受呢?無上正等菩提大果,攝受就是取得。這三種戒若圓滿地修學,能取得無上菩提,叫做攝受。作諸有情一切義利利益安樂,叫做隨與。菩薩成佛以後,隨順大悲心,能施與眾生義利利益安樂,這叫做隨與。
b2)簡略地來說,律儀戒能安住其心,不會做種種惡事。學習攝善法戒,能成熟你自身的無上菩提。自佛法,就是無上菩提。饒益有情戒,能令眾生的善根成熟,可以轉凡成聖,在三乘道果裡有成就。如是總攝一切菩薩所應作事,是故說言菩薩三種戒藏,亦名無量大功德藏。
evaṃ hi bodhisattvaḥ sarvākāreṇa sattvārtha-kriyā-śīlena samanvāgato bhavati. ta ete bhavaṃti trayo bodhisattvasya śīla-skandhā aprameyapuṇyaskandhāḥ saṃvara-śīla-saṃgṛhītaḥ kuśalasaṃgrāhaka-śīla-saṃgṛhītaḥ sattvārtha-kriyā-śīla-saṃgṛhītaś ca śīla-skandhaḥ.

3.2.3.3.3.廣辨授受
3.2.3.3.3.1.從他受
3.2.3.3.3.1.1.辨授受相
3.2.3.3.3.1.1.1.明所應
3.2.3.3.3.1.1.1.1.正受淨戒
若諸菩薩欲於如是菩薩所學三種戒藏勤修學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弘願已,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
[]1)受戒羯磨
1.1)受先所作
1.1.1)審求大德
在受戒之前應該做的事情;是審求大德。假設很多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想要對於這個菩薩所學的三種戒藏,要精勤不懈怠學習這三種戒的話。菩薩有兩類:一個是在家的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一種是出家的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分這麼兩類。想要學習菩薩三聚淨戒,不管是在家是出家。在家,或者先已經受三皈,或者又受五戒,或者受十善戒,就是優婆塞、優婆夷。或者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這些佛教徒若想要學習菩薩戒的話,先要學習發無上菩提心,先學習這個,應該學習一個時期,逐漸地內心發出來無上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你應當審慎地、很謹慎地、很誠懇地訪問尋求同法菩薩,同學習大乘無上菩提的菩薩,就是已經受菩薩戒的這個菩薩。而這個菩薩,是已經建立無上菩提的願力。這位菩薩有智慧、有神通力,不是一般的人。於語表義,語是能表,義是所表;能表的語言也就是文字,文字語言是能表,義理是所表的。對於文字語言所表達的勝義,他能夠授與,給你授戒;能夠令你開解,能夠令你明白什麼是菩薩戒,這也就是有智有力。
a)當審訪求同法菩薩至能授能開者:謂若補特伽羅,已受大乘菩薩戒律儀法,是名同法菩薩。為簡不從所餘補特伽羅求受淨戒, 故作是說。又此同法菩薩,於菩薩法藏摩怛理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能正教授、能正開示,是名於語表義能授能開。於此菩薩當審訪求。
a1)假設這個人已經受大乘佛法的菩薩戒律儀法,他已經受過,是名同法菩薩。他也受菩薩戒,你也要受菩薩戒,所以叫做同法,同學一樣的佛法,也可以名之為同學。說同法菩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了簡別你受戒不是隨從其他的補特伽羅求受菩薩淨戒的,所以說同法菩薩。表示他一定是受菩薩戒的,你從他受菩薩戒,不可以從一個沒受菩薩戒的人受菩薩戒的。
a2)又這位同學大乘佛法的菩薩,對於菩薩法藏,就是對於大乘佛法。摩怛履迦菩薩學處,摩怛履迦翻為本母,或是智母,就是它能令你開發智慧。也就是能夠宣揚大乘佛法深義的論書。這個書是菩薩所學之處,所學的義處。及犯處相,及你違犯菩薩戒的相貌,這些這都屬於菩薩摩怛履迦。這個菩薩法藏摩怛履迦裡面,也就是菩薩學處裡面,如是如是的文字語言,有如是如是的義。能詮顯是語,所詮顯的義。這位同法的菩薩能夠善巧地、不會有顛倒地、很正確地來教授你,教授你大乘法藏,能教授。能正開示,你對於菩薩法藏裡面的道理有什麼疑問,他也能夠詳細地解釋,所以能正開示。是名於語表義能授能開。你若想學習菩薩三種淨戒,想要受菩薩戒,對於這樣的菩薩,要審慎地、誠懇地。審有誠懇的意思、也有謹慎的意思。你要各地方訪問、尋求,要求這樣的菩薩為你授戒,你要做這件事,所以叫做審求大德。
tatra bodhisattvenāsmiṃs tri-vidhe 'pi śīla-skandhe bodhisattva-śikṣāyāṃ śikṣitu-kāmena gṛhiṇā vā pravrajitena vā anuttarāyāṃ samyak-saṃbodhau kṛta-praṇidhānena saha-dhārmikasya bodhisattvasya kṛta-praṇidhānatayā vijñasya pratibalasya vāg-vijñapty-artha-grahaṇāvabodhāya

於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先禮雙足,如是請言:我今欲於善男子所,或長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淨戒;唯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授。
[]1.1.2)乞請從受
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若想要受菩薩戒,對於前面說的如是等功德具足,就是他要發無上菩提心,還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有這樣的功德具足的勝菩薩所,超過聲聞緣覺的,這樣的殊勝的大修行人。怎麼辦呢?先頂禮菩薩雙足,然後就這樣請求說。我現在想要在善男子所,就是指這個同法菩薩。或稱這位菩薩為長老,或者稱之為大德。在你這個地方,乞求慈悲能夠讓我領受一切菩薩的淨戒。我希望大德,一會兒,短少的時間都不怕辛苦。哀愍我這個苦惱人,同意給我授菩薩戒。這是請戒。
a)於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者:此中功德,約諸菩薩波羅蜜多六種姓相為論。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唯顯慧波羅蜜多種姓相。指此所說,故言如是。等取所餘諸種姓相,故復言等。超諸聲聞,故說名勝。準下文說不應從受,翻知從受,應作此釋。
a1)這裡面說的功德,是說什麼呢?約諸菩薩波羅密多六種姓相,他有六種波羅蜜多的相貌。有布施波羅蜜的相貌、戒、忍、精進、禪定、智慧的相貌,有這種功德,就叫做具足勝菩薩所。這樣說有六波羅蜜的相貌,就叫做功德具足。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什麼意思呢?唯顯示菩薩具足慧波羅蜜多種姓的相貌。指此所說,故言如是。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於如是等,這句話說出來慧波羅蜜多種姓的相貌,其他五波羅蜜叫做等。這個菩薩有這樣功德,是勝過聲聞的,故說名勝。下文說你若沒有這樣的相貌就不應該從受菩薩戒的。翻過來就知道從受。
ity-evaṃ-rūpasya bodhisattvasya pūrvaṃ pādayor nipatyādhyeṣaṇāṃ kṛtvā yathā tavāhaṃ kula-putrāṃtikād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m ākāṃkṣāmy ādātuṃ. tad arhasy anuparodhena muhūrtam asmākam anukaṃpayā dātuṃ śrotuṃ ca. ity

既作如是無倒請已,偏袒右肩,恭敬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諸菩薩眾,現前專念彼諸功德。隨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淨心、或少淨心。
[]1.2)受時所作
1.2.1)供養佛僧
想要學習菩薩三聚淨戒的這個菩薩,既然作這樣一個沒有錯誤的請求以後,那他以後還作什麼事情呢?偏袒右肩,把右肩露出來,恭敬地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世尊,或者香花供養。不但是供養佛,還要恭敬供養已入大地,就是從初歡喜地開始到第十地,這些入聖位的菩薩,這些菩薩得大的智慧,就是能見諸法實相的智慧。得大神力,他們不但有智慧,也還有神通力。這樣有定有智,六波羅蜜具足的諸菩薩眾。這個想要受戒的這個菩薩,他的觀想之中,在心裡面現出來佛、現出來菩薩。現出來佛菩薩像以後,心裡面念他們的功德,憶念佛的功德、憶念十地菩薩的功德。在心裡面現出來佛、現出來菩薩,這叫做現前。隨你所念的佛的功德因力、菩薩的功德因力,這個功德是因,由因而得果。你若這麼念佛、念菩薩功德的時候就有力量,什麼力量呢?生殷淨心,你念佛的功德,你對佛就生出來特別誠懇的清淨心、恭敬心。或者生清淨心生得很多,或者你乃至到生少少的清淨心。
a)恭敬供養至或少淨心者:謂於十方三世諸佛世尊,以淨信俱勝解俱心,設諸供具而為供養,作是思惟:若一如來法性,即是去來今世一切如來法性;若一如來制多法性,即是十方無邊無際一切世界所有如來制多法性。是名恭敬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如說供養諸佛世尊,如是供養已入大地諸菩薩眾,當知亦爾。彼諸菩薩成就四無礙解,智最勝故,由是說言得大智慧。成就六種神通,威力最勝,由是說言得大神力。諸佛功德隨其名號略有十種,謂如來等。如菩提品釋。菩薩功德,從其最初極歡喜地,乃至最後住法雲地,展轉修習證得成滿。隨應當知彼差別相,如住品說。於佛世尊及諸菩薩彼彼功德專心憶念,明了而轉,如現在前,是名現前專念彼諸功德。緣彼功德極作念已,於爾所時,彼境界力能為依因,生起殷重淨勝解心,下至或生少分淨心,由是說言隨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淨心或少淨心。
a1)對於十方三世諸佛世尊,以淨信俱勝解俱心,就是你的心和淨信心在一起、你的心與勝解在一起。還要準備很多的供具,香花、或者是光明來供佛,而為供養。然後你心裡面要這樣思惟,怎麼思惟呢?若一如來法性,即是去來今世一切如來法性,要觀佛的法性,就是寂滅相。若一如來的寂滅法性,即是過去、未來、現在世一切如來的法性,無差別。若一如來制多的法性,即是十方無邊無際一切世界所有如來制多法性,都是因緣生法,都是寂滅相。寂滅相十方三世一切佛無差別,是名恭敬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念佛的功德,也都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就是寂滅相,寂滅相就是法性,若是這樣,這就是法供養;另外花果的供養,是財供養。供養佛是這樣,然後也這樣供養已入大地,就是已入法性的大菩薩眾。當知也是這樣子,一菩薩法性就是一切菩薩法性,一佛的法性就是一切佛的法性,也是無差別。
a2)念菩薩的功德,菩薩有什麼功德?菩薩有四無礙解,就是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才無礙解,成就四無礙解的智慧,這個智慧非常的殊勝。第九地菩薩才成就四無礙解,因此說菩薩得大智慧。這些大菩薩也成就六種神通,威力也是最殊勝,因此而說他有得大神通力。
a3)隨佛所有的十種名號來說,他的功德有十種。佛的十號怎麼樣解釋呢?如菩提品有解釋。
a4)念菩薩功德怎麼念法呢?從其最初的極喜地,就是他見到第一義諦心裡歡喜,所以稱之為極喜地。菩薩功德從其最初極歡喜地乃至最後住法雲地,第十是法雲地。由初地輾轉的到二地,由二地輾轉的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最後住法雲地,展轉修習證得成滿。隨其所應,十地各有各的差別相,十地菩薩的功德就像住品說。
a5)受菩薩戒的時候,初開始的時候跪在那裡,對於佛世尊的功德、對於諸菩薩的功德,彼彼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你要專一,不要散亂,要憶念佛的功德、憶念菩薩的功德。心裡面明明了了地這樣憶念,叫做明了而轉。就像佛現在你面前似的、就像菩薩現在你面前似的,你要憶念佛菩薩的功德,是名現前專念彼諸功德。
a6)你在觀察彼佛、彼菩薩功德,極作念已,就是很大的念力在念佛、菩薩的功德。於那麼多的時間之中,彼境界力,就是功德力,功德的境界。那個境界能為你作依止處,能作因。對於佛、對於菩薩就能夠生起殷重,就是特別誠懇恭敬的心,和清淨的勝解心。這樣的心,是由於你念佛的功德、念菩薩的功德,自然地會生起。或者生很多的淨心,或者生一少分的淨心。
evaṃ samyag adhyeṣyaikāṃsam uttarāsaṃgaṃ kṛtvā buddhānāṃ bhagavatām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ānāṃ daśasu dikṣu mahābhūmipraviṣṭānāṃ ca mahājñānaprabhāva-prāptān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sāmīciṃ kṛtvā guṇāṃś ca teṣām āmukhīkṛtya ghanarasaṃ prasādaṃ cetasaḥ saṃjanayya parīttaṃ vā yasya vā yācati śaktir hetubalaṃ ca.

有智有力勝菩薩所,謙下恭敬,膝輪據地,或蹲跪坐,對佛像前,作如是請:唯願大德,或言長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薩淨戒。如是請已,惠念一境長養淨心,我今不久當得無盡無量無上大功德藏;即隨思惟如是事義,默然而住。
[]1.2.2)禮請受戒
這位受菩薩戒的人,對於有智有力勝菩薩所,要謙下,不要高慢,要生恭敬心,然後膝輪據地,膝蓋算是圓的,所以稱之為輪。據地,就是依地為依止處。或者是蹲在那裡,或者跪在那裡坐。如果佛滅度,就只有在佛像前,要這樣請求。唯願大德,或言長老或善男子,要哀愍我,傳授我菩薩淨戒。這樣說完以後,心裡面不可以散亂,專念一個境界,長養你的清淨心。什麼叫做一境呢?就這樣念,我現在時間不是很久,我就能夠獲得無窮盡、無量無邊際、無上,不能再比它高,那個大功德藏我就得到。你就隨順這句話的意思思惟,不要出聲音,默然地住在那裡。
a)專念一境至默然而住者:此中一境,謂於欲界心一境性。數數隨念,令心相續專注一境故。於先所生殷重淨心、或少淨心,令得增長廣大,展轉殊勝,是名長養淨心。隨所思惟如是諸功德事所起義想,令心調順、寂靜,安住彼中,是名思惟如是事義,默然而住。言調順者,謂由令心離外散動。言寂靜者,謂由令心離內散動。依如是義,故名默然。
a1)這裡面專注一境,是欲界的心一境性。數數的隨念,一次一次地隨念,就使令心相續地專注一境而不散亂。於先所生殷重淨心或少淨心,令得增長廣大展轉殊勝,是名長養淨心。隨所思惟如是諸功德事所起義想,令心調順、寂靜、安住彼中,是名思惟如是事義默然而住。言調順者,謂由令心離外散動,心裡面不要在色聲香味觸上想,不要在外想。言寂靜者,謂由令心離內散動,你心裡面不要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的散亂。依如是義故名默然。
sa vijño bodhisattvo nīce jānu-maṇḍala-nipatitena vā utkuṭuka-sthitena vā tathāgata-pratimāṃ purataḥ sthāpayitvā saṃmukhīkṛtyaivaṃ syād vacanīyaḥ. anuprayaccha me kula-putrāyuṣmaṃ bhadaṃteti vā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m. ity uktvā ekāgrāṃ smṛtim upasthāpya citta-prasādam evānūpabṛṃhayatā nacirasyedānīṃ me akṣayasyā-prameyasya niruttarasya mahā-puṇya-nidhānasya prāptir bhaviṣyatīty etam evārtham anuvicintayatā tūṣṇīṃ bhavitavyaṃ.

爾時有智有力菩薩,於彼能行正行菩薩,以無亂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聽。或法弟聽。汝是菩薩不?彼應答言是。發菩提願未?應答言已發。自此已後,應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處,受諸菩薩一切淨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答。
[]1.2.3)正作羯磨
1.2.3.1)如法問定
爾時有智有力的菩薩,於彼能行正行菩薩,就是那個求受菩薩戒的人,叫能行正行的菩薩。能修學聖道的菩薩,叫作正行。這位有智有力的傳戒的菩薩,心裡面不亂,或者坐在那裡,或者立在那裡,就這麼說。你叫什麼名字,這位善男子你要注意。或者稱之為法弟。傳戒的菩薩是先學習佛法,所以就是哥哥;後學習佛法,就叫做弟弟。你是菩薩種性嗎?求受戒的菩薩應該說是。傳戒的菩薩問他:你發無上菩提心沒有?應答言:已經發無上菩提心。自此已後,應這麼說。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想要在我這裡受菩薩戒一切的學處,你要求秉受諸菩薩的清淨戒法。什麼戒呢?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三聚淨戒是菩薩所學處、是菩薩的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經具備這件事。未來一切菩薩將來會具足。普於十方世界現在的這一切菩薩,現在具足這個菩薩戒。對於這個菩薩所學處,菩薩所學的境界,是過去的一切的菩薩已經學習,用無貪瞋癡的清淨心學習這個菩薩戒,成就無量功德。將來的一切菩薩將來會學習。現在一切菩薩現在在學習。傳戒的菩薩問受戒的菩薩,你能不能受呢?能接受嗎?答言:能接受。傳戒的菩薩還要再問前面這個文,一共說三遍,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能受。
tena punar vijñena bodhisattvena sa tathā pratipanno bodhisattvaḥ avikṣiptena cetasā sthitena vā niṣaṇṇena vā āsane idaṃ syād vacanīyaḥ. śṛṇu evaṃ-nāmaṃ kula-putra dharma-bhrātar iti vā bodhisattvo 'si bodhau ca kṛta-praṇidhānaḥ. (tena om iti prativa-ktavyaṃ.) sa punar uttari idaṃ syād vycanīyaḥ. pratīcchasi tvam evaṃ-nāmaṃ kula-putra mamāṃtikāt sarvāṇi bodhisattva-śikṣā-padāni sarvaṃ bodhisattva śīlaṃ-saṃ-vara-śīlaṃ kuśala-dharma-saṃgrāhaka-śīlaṃ sattvārtha-kriyāśīlaṃ. yāni śikṣā-padāni yac chīlam atītānāṃ sarva-bodhisattvānām abhavat. yāni śikṣā-padāni yac chīlam anāgatānāṃ sarva-bodhisattvānāṃ bhaviṣyati. yāni śikṣā-padāni yac chīlam etarhi daśasu dikṣu pratyutpannānāṃ sarva-bodhisattvānāṃ bhavati. yeṣu śikṣā-padeṣu yasmiṃś chīle 'tītāḥ sarva-bodhisattvāḥ śikṣitavantaḥ anāgatāḥ sarvabodhisattvāḥ śikṣiṣyaṃte. pratyutpannāḥ sarva-bodhisattvāḥ śikṣaṃte. tena pratigṛhṇāmīti pratijñātavyaṃ. evaṃ dvir api trir api tena ca vijñena bodhisattvena vaktavyaṃ.

能授菩薩作如是問乃至第三授淨戒已,能受菩薩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淨戒已。能受菩薩不起于坐。能授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現住諸佛及諸菩薩恭敬供養,頂禮雙足,作如是白:某名菩薩今已於我某菩薩所乃至三說受菩薩戒,我某菩薩已為某名菩薩作證。唯願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於此某名受戒菩薩亦為作證。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1.2.3.2)啟白請證
能授菩薩作如是問,乃至第三授淨戒已;能受菩薩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淨戒已。請求受戒的菩薩,不要在那個座位上立起來,應該還是跪在那裡。傳戒的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現住諸佛、及諸菩薩恭敬供養,菩薩也做這件事。傳戒的菩內心觀想,就是頂禮佛菩薩的雙足,這樣向佛報告,某某名的這位菩薩。今已於我某菩薩所,在這裡。乃至三說受菩薩戒;我某菩薩已為某名菩薩,證明這件事,他是發心受菩薩戒。前邊是傳戒的菩薩向佛報告這件事,下邊請佛來證明這件事,希望十方無邊無際的諸世界中的諸佛菩薩、第一真聖,這是所請。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諸佛菩薩是現覺者。一切有情裡邊有二類,一類是現、一類是不現,求受菩薩戒的這位菩薩,由於他的內心的誠懇,他能夠顯現在十方佛菩薩面前,所以叫現,其他的沒有受菩薩戒,這二類叫做現不現。佛菩薩對於現不現,一切時、一切處的一切有情,都能現前的覺知道的,你受菩薩戒、你不受菩薩戒,佛菩薩都是知道。對於在這裡叫某甲菩薩,也大慈大悲為他作證明,這是第一遍。還要說第二遍,再說第三遍,還是這樣。
a)普於十方現住諸佛及諸菩薩恭敬供養者:住現在世成等正覺,或入大地,是名現住諸佛及諸菩薩。問:此中唯說現住,不通三世,何故與前有別?答:前說專念功德,故通三世,一切功德平等平等無差別故。此說啟白請證,故唯現住,非於過、未為作證故。
a1)住現在世成等正覺,或入大地,就是得無生忍的這些大菩薩,是現在住世的佛和這些證悟法性的菩薩。問;此中唯說現住不通三世,沒有說過去、也沒有說未來。和前文是說過去、未來、還說現在,這裡只是說現在,有什麼差別呢?答:前面說菩薩要念佛的功德,當然是佛佛道同,念一佛的功德,一切佛的功德都是一樣的,所以通於三世。這裡是啟白報告,請佛證明,所以唯獨是對現在住世的佛菩薩。不是指過去佛、未來佛來作證明。
b)我某菩薩已為某名菩薩作證者:謂於某名菩薩,已正尋求大乘種姓,及已發大願,於菩薩藏摩怛理迦、菩薩學處已正為說令其聽受。觀察於彼堪受菩薩淨戒律儀,是故三說為授淨戒,彼已三說答言能受,是名菩薩為作證事。
b1)傳戒的菩薩已經對這個求受淨戒的菩薩,已經問你是菩薩否?這就是尋求種性,他已經發無上菩提願。於菩薩藏摩怛理迦菩薩學處,已經給他解釋菩薩戒的意義,或者正為說令其聽受。觀察於彼堪受菩薩淨戒律儀,是故三說為授淨戒;彼已三說答言能受,是名菩薩為作證事。
c)諸世界中諸佛菩薩至皆現覺者者:此中第一,所謂諸佛,於一切有情皆為第一故。復有差別,繁不更述,如攝異門分釋。言真聖者,謂諸菩薩。簡取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故作是說。如是諸佛菩薩,由正智見,於諸現前、或不現前、一切時分、一切處所所有一切有情皆能現知現見,如實無倒。由是說名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
c1)這個第一指什麼說的?就是指諸佛說,在一切有情裡邊,不管是一般的凡夫、或者是阿羅漢、辟支佛、或者是菩薩,佛都是最尊勝的,所以叫做第一。第一這個地方,還有不同的稱呼,太多,這裡就不講,是什麼地方講的呢?如攝異門分那裡有解釋。第一是指佛說的,真聖指誰說的呢?指菩薩說的,但是菩薩有凡夫的菩薩、有聖位的菩薩,這個指什麼菩薩說的呢?簡取已入大地諸菩薩眾,就是簡別,簡就是挑揀的意思,就是沒有入聖位的菩薩不算數,只是已入聖位的數在這裡說的,證入法性的菩薩眾,所以這樣叫做真聖,就是斷惑證真的人,見到法性理的人。
c2)諸佛菩薩皆現覺者,怎麼講呢?諸佛和菩薩都有正智、都有正見,有正智見的力量,於諸現前的、或不現前的,不管什麼時間、也不管什麼地方,所有的有情,諸佛菩薩皆能現知現見,如實無倒,不會搞錯。
tena ca samādāpakena bodhisattvena yāvat trir api pratijñātavyaṃ pṛṣṭena. evaṃ hi tena vjñena bodhisattvena tasya pratigrāhakasya bodhisattvasya yāvat trir api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ṃ dattvā pratijñāṃ ca pratigṛhyā-vyutthita eva tasmiṃ pratigrāhake bodhisattve tasyā eva tathāgata-pratimāyāḥ purato daśasu dikṣu sarva-buddha-bodhisattvānāṃ tiṣṭatāṃ dhriyatāṃ yāpayatāṃ pādayor nipatya sāmīcīṃ kṛtvā evam ārocayitavyaṃ. pratigṛhītam anena evaṃ-nāmnā bodhisattvena mama evaṃ-nāmno bodhisattvasyāṃtikād yāvat trir api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ṃ. so 'haṃ evaṃ-nāmātmānaṃ sākṣi-bhūtam asyaitannāmno bodhisattvasya paramāryā-ṇāṃ viparokṣāṇām api sarvatra sarva-sattvā-viparokṣa-buddhīnāṃ daśasu dikṣv anaṃtā-paryaṃteṣu loka-dhātuṣv ārocayāmi asmiṃ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ṃ.

如是受戒羯磨畢竟,從此無間,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現住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前,法爾相現。由此表示如是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爾時十方諸佛菩薩,於是菩薩法爾之相,生起憶念;由憶念故,正智見轉;由正智見如實覺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薩某菩薩所正受菩薩所受淨戒。一切於此受戒菩薩,如子如弟生親善意,眷念憐愍。由佛菩薩眷念憐愍,令是菩薩希求善法倍復增長,無有退減。當知是名受菩薩戒,啟白請證。
[]這個傳戒的菩薩,為受戒的菩薩作羯磨圓滿,畢竟就是完了。從這裡開始,沒有時間上的間隔,普遍的於十方,沒有邊際的諸世界中,現在住持世間的諸佛,現在還住在那裡教化眾生的諸佛,另外還有已入大地的諸菩薩前面,法爾相現,就是自然的這個菩薩,就現出來這個身相,在諸佛、諸大菩薩面前。由於他能夠法爾相現,所以就表示這位菩薩,已經納受一切菩薩所受的清淨戒法,就是受戒這件事做好。這個時候,十方諸佛、十方的諸菩薩,對於這位受菩薩戒的菩薩,法爾所現之相,生起憶念。就是他的無分別智,現出來後得智,憶念這位菩薩。由於佛菩薩對於這位受戒的菩薩,心裡面憶念他,就是想念這位菩薩,正智、正見在憶念這位菩薩。十方諸佛、十方的菩薩,由正智、正見如實,就是符合事實,知道某某世界裡面,某名菩薩,在那個傳戒菩薩的地方,正受菩薩所受淨戒。諸佛菩薩有這樣的念。十方一切佛對此受戒菩薩如子,十方諸菩薩對於這受戒菩薩如弟。佛對於這個受戒菩薩如父子的樣子,十方諸菩薩對於這個受戒菩薩如兄弟的樣子。佛菩薩對於這個初受戒的菩薩,生親善的憶念,也就是愛念這個菩薩,還是憐愍這位菩薩,因為他還沒得無生法忍。由於十方佛、十方菩薩愛念、憐愍這位菩薩,十方佛、十方菩薩的大悲心裡面也會來教導這位菩薩,教他能希求善法,時時的作種種功德,這功德是愈來愈多,一直的向前進,而不會向後退,也不會減少功德的,功德一直的增多。前面這一大段文,你要知道這就是受菩薩戒,向十方諸佛啟白,又向十方諸佛請證。
a)從此無間至已受菩薩所受淨戒者:二十唯識論說: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由此道理,當知能受淨戒菩薩淨心為緣,能為增上,於諸世界現住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清淨識中,法爾而有如是菩薩受戒相現。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即有如是所行影像顯現。此中道理,當知亦爾,是名於佛及菩薩前,法爾相現。又復諸佛菩薩所發正願,攝受一切諸有情界皆為眷屬。若於是處、是時,有諸有情已發大願受淨戒者;即於是處、是時,彼諸有情為所現見;由是而說法爾相現。由此相現,能正表示如是菩薩已受淨戒。
a1)二十唯識論上有一句話,展轉增上力,就是我幫助你,你也幫助我。現在這裡指什麼說呢?指兩種識,這兩種識來決定他內心的轉變的情況。由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由於這個道理,應該知道,請求傳戒菩薩為他傳授戒法,他能夠領受淨戒的這個菩薩,這位菩薩心裡面清淨,這個是一個條件。由於受戒的菩薩,內心清淨的關係,就有一種力量,裡面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叫做增上,什麼力量呢?於十方世界,現在住世的諸佛,又有已入大地的諸菩薩清淨識中,由於這個受戒菩薩的清淨心的力量,在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的清淨識中,這兩個識,法爾而有如是菩薩受戒相現,法爾就是自然的,自然的而有這位菩薩在傳戒菩薩這裡受戒的相貌,就顯現在十方諸佛,和大菩薩的面前。
a2)譬如有善瑩清淨鏡面,鏡面上有灰塵,你能夠把它瑩,瑩者磨也,或者拂拭,把鏡面上的塵土,把它拂拭,這個鏡面就清淨,鏡面清淨又怎麼樣呢?以質為緣,然後你再拿一個質,有一個體質的東西為條件,面向這個清淨的鏡面,鏡子裡邊,就有這樣的影像活動,顯現出來,在清淨的鏡面上現出來一個影像。此中道理當知亦爾,這裡受戒的菩薩,能在十方諸佛、諸大菩薩那裡現出來受戒的相貌,也是這樣的道理,是名於佛及菩薩前法爾相現。這樣說,十方諸佛、菩薩的心是清淨的,而受戒的菩薩,心裡面也非常的誠懇,所以就在佛菩薩那裡現相。
a3)又復諸佛菩薩所發正願,所發正願,沒得聖道之前,初發菩提心的時候,他發無上菩提的正願,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外凡的時候,到內凡的時候,就是有禪定,又修毗婆舍那觀,這個時候也會發正願,雖然發正願也都是屬於凡夫的境界,但是若是得無生法忍以後,也是發願,但是那是勝義菩提心,這時候是最殊勝的。攝受一切諸有情界皆為眷屬,攝受就是饒益,饒益一切諸有情界。一切有情界皆為眷屬,都是佛、是菩薩的眷屬,他們最關心的境界。因為佛菩薩有這樣的願,願為一切眾生做善知識。假設在這個地方,在這個時間,有多少有情也是發無上菩提心,而又能夠稟受菩薩淨戒的話,即於是處是時,那些受菩薩戒的有情,為諸佛菩薩所現見,由是而說法爾相現,由此相現,能正表示這個菩薩已經受菩薩淨戒。
b)正智見轉者:聖智聖見,名正智見。此二差別有其多種,如攝事分釋。今唯取其由假施設,世俗理行緣所知境,此慧名智;若能取於自相、共相,此慧名見。正釋此義。由緣某名菩薩假設有情,及彼所受淨戒為所知境故。
b1)正智、正見是什麼意思?就是聖智、聖見。智和見,它們兩個的含義有很多的差別,攝事分那裡有解釋。就是無分別智影像,你的心緣念無分別智的影像叫做智,緣念有分別的影像叫做見。無分別影像就是止,有分別影像就是觀。觀察過去的事情,觀察未來的事情,叫做智,觀察現見的、現在的事情叫做見。
b2)這一段文只是取攝事分的釋裡頭一種解釋,由假施設世俗理行,世俗理行,就是沒有學習過佛法的那種分別心,他的內心的思想所明白的道理,這件事是這樣道理,這件事應該怎麼做?那叫做理行。世俗的理行是假施設的,原來都沒有這件事,後來就是安排有這麼一件事,譬如說一個人原來沒有名字,沒有名字給他安一個名字,叫做假施設。有一個因緣,就會安立出來一個名字,這就叫做假施設。緣所知境,就是以世俗的理行為所知境,緣這個所知境,這也就是智慧,就叫做智。
b3)見是怎麼講?若是你能夠觀察它的自相,和它的共相。那件事本身不同於其它事情的相貌,就叫做自相。共相,不是它特有的,是共於其它眾生,共同有的相貌,譬如說是無常、無我,一切法都有這個道理。若說自相,就是那個受戒的菩薩,所特有的功德,說這個菩薩慈悲心重,就是他的自相,說這個菩薩有悲心,但是還是智慧高、智慧強,這就是他的自相。若是觀察這位菩薩的自相、共相,就是佛菩薩的見。
b4)取攝事分的這個解釋,來解釋這一段文。十方諸佛和菩薩,你受戒的時候,由於誠懇心的力量,你的受戒的相貌顯現在佛菩薩面前,佛菩薩的大悲心和他那個智慧去觀察,由於佛菩薩就觀察這位菩薩,假設有情,這個菩薩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受、想、行、識,就是個有情,佛菩薩大悲心觀察他,這就是見。他在這裡,在那個菩薩面前在受戒,觀察這件事,就是見。
evaṃ dvir apy evaṃ trir api vaktavyaṃ. evaṃ ca punaḥ 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karma-parisamāpty-anaṃtaraṃ dharmatā khalv eṣā yad daśasu dikṣv anaṃtā-paryaṃteṣu loka-dhātuṣu tathāgatānāṃ mahā-bhūmi-praviṣṭānāṃ ca bodhisattvānāṃ tiṣṭhatāṃ dhriyatāṃ tadrūpaṃ nimittaṃ prādurbhavati. yena teṣām evaṃ bhavati. bodhisattvena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ṃ samāttam iti. teṣāṃ cānantaraṃ samanvāharas tasya bodhisattvasyāṃtike bhavati. samanvāharatāṃ ca jñāna-darśanaṃ pravartate. te tena jñāna- darśanena yathābhūtam evaṃ pratisaṃvedayanti. yathā evaṃ-nāmnā bodhisattvena amuṣmiṃ loka-dhātāv evaṃ- nāmno bodhisattvasyāntikāt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ṃ gṛhītam iti. te cāsya sarve putrasyaiva bhrātur iva kalyāṇair manobhiḥ pratyanukaṃpante. evaṃ kalyāṇa- manaḥ-pratyanukaṃpitasya tasya bodhisattvasya bhūyasyā mātrayā vṛddhiḥ pratikāṃkṣitavyā kuśal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na hāniḥ. pratigṛhītaṃ ca tac chīla-saṃvara-samādānārocanaṃ tair veditavyaṃ.

如是已作受菩薩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薩俱起供養;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頂禮雙足恭敬而退。
[]1.3)受已所作
戒受完以後作什麼事情?前面這一大段文,就是傳戒菩薩已經做圓滿,受菩薩戒羯磨的這些事情,做完。傳戒的菩薩和受戒的菩薩,這兩位菩薩都站立起來,然後供養十方佛菩薩。普於十方無邊無際的諸世界中的諸佛菩薩,頂禮雙足恭敬而退,所以,禮拜就是供養。

如是菩薩所受律儀戒,於餘一切所受律儀戒最勝無上;無量無邊大功德藏之所隨逐,第一最上善心意樂之所發起,普能對治於一切有情一切種惡行。一切別解脫律儀,於此菩薩律儀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數分不及一,計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攝受一切大功德故。
[]2)得戒勝利 
如是菩薩所受的律儀戒,對於其他的佛教徒所受的律儀戒,這個菩薩所受的律儀戒是最殊勝、最高尚的。你能受菩薩戒,就有很多的大功德藏,常隨逐你。你受這個戒,是第一、最上的,沒有再比你更好的,這樣的善心意樂所發起。這個菩薩戒、律儀戒是這樣的心願所發動。受這種戒,就是普遍的能夠消除一切有情一切種罪過事情,這是滅惡。一切別解脫的律儀,就是七眾的別解脫律儀,於發無上菩提心的這個菩薩的律儀戒,百分不及一,別解脫戒算一分,增加到一百分,也不及菩薩戒的一分的功德大,這就是表示大小乘的不同,七眾的律儀戒就是有出離心,就是你自己努力的用功修行,將來得無餘涅槃,就是到此為止。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受菩薩戒,廣度眾生,菩薩自己要得無上菩提,也以三乘道法普度眾生,令無量眾生得到義利,得到利益安樂,所以這是非常殊勝的事情。千分不及一,數分不及一,計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就是按數來說,菩薩戒的功德殊勝,七眾的律儀戒所不能及。計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就是計算它的力量,律儀戒的力量和菩薩戒的力量對比的話,也沒有菩薩戒的力量大,有大勢力。喻分不及一,就是譬喻,彼此來對比,七眾的律儀戒和菩薩的律儀戒互相對比,彼此不相似,叫不相似分,就像富貴的人和貧賤的人來相譬喻、相對比,這是不能比的。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鄔波尼殺曇中國話翻做因,因分不及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因果的意思,你稟受七眾的律儀戒的因果,和受菩薩戒的因果來對比,也是不能比的,所以叫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這樣把它分成四個部份,數勝,在數字上來對比,菩薩戒殊勝,計分、算分,是力勝,它們的力量菩薩戒是殊勝的。喻分不及一,就是不相似分也是殊勝的。鄔波尼殺曇分,就是因分,在因果上說也不如菩薩。什麼原因,一切的別解脫律儀,不如菩薩的律儀戒的殊勝呢?因為菩薩能攝受一切大功德藏故,因為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受菩薩戒,他不斷的修學種種的功德,不間斷的做種種的功德,這個功德是太多,所以其它的律儀戒所不能及。
a)如是菩薩所受律儀戒至一切種惡行者:除諸菩薩所受,所餘七眾別解脫戒,名餘一切所受律儀戒。此菩薩戒於彼一切最為殊勝,故名最勝。除此更無若過若增,是名無上。何以故?無量無邊大功德藏所隨逐故,第一最上善心意樂所發起故,普能對治於一切有情一切種惡行故。初謂能獲大果勝利。次謂已發無上菩提大願。如是大願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由此因緣,許為最勝,特為第一,建立在於最上法中,是故說言第一最上。如功德品說。後謂能修最勝正行。能利自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諸天人等,令得義利利益安樂故。
a1)菩薩所受的律儀戒,把它開除去,剩下來的就是七眾別解脫戒,七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還有優婆塞、優婆夷,這是七眾別解脫戒,名餘一切所受律儀戒。這個菩薩所受的這個戒,對於那些所受的律儀戒對比起來,菩薩戒是最殊勝的,故叫做最勝,除菩薩戒之外,別的戒更沒有說是能超過菩薩戒,比菩薩戒的功德更多的,是名無上。什麼理由這樣讚歎菩薩戒呢?無量無邊大功德藏所隨逐故,第一最上善心意樂所發起故,普能對治於一切有情一切種惡行故,就是這三個理由。
a2)第一句就是說,受菩薩戒的這位菩薩,能夠獲得大果勝利,最大的果,就是無上菩提,他又能夠普度眾生,這是比丘戒等七眾律儀所不能及的事情。七眾的律儀戒,最多得阿羅漢道,這個菩薩戒是得無上菩提的,所以這是最殊勝的。第二句是已發無上菩提,第一最上善心意樂所發起故,所以它的功德大,就是他有無上菩提心,還有大悲心饒益一切眾生,還有無所得的智慧,所以這是特別殊勝。第三句普能對治於一切有情一切種惡行。
a3)如是大願是初正願,大願就是初發菩提心所發的願,就是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這個正願,是通願,一切菩薩所共有的。這個正願殊勝的地方,能夠攝受,能成就其它的正願,就是其它那些別願,也由這裡所成就,由這個理由,所以這個律儀戒是最殊勝,菩薩戒的律儀戒是最殊勝,特為第一,建立在於最上的法裡邊,就是無上菩提是最上法,而這個菩薩律儀戒也是最上法,是故說言第一最上,如功德品說。
a4)受這樣殊勝的戒法之後,他能夠修最勝的正行,就是六波羅蜜,修六波羅蜜的最殊勝的正行,就是能利益自己得無上菩提,能利自,也能夠他利益安樂無量的眾生,哀愍世間諸天人等,這位菩薩對於世間諸天人,都有哀愍心的,令得義利。
parisamāpte ca tasmiṃ bodhisattva-sīla-saṃvara-samādāna-karmaṇy ubhābhyāṃ tābhyāṃ bodhisattvābhyāṃ daśasu dikṣu teṣām anantā-paryaṃta-loka-dhātu-gatān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sāmīcī-kṛtvā pādayor nipatyotthātavyaṃ. idaṃ tasya bodhisattvasya 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ṃ sar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prativiśiṣṭaṃ bhavati nirutta-ram aprameya-puṇya-skandhānugataṃ parama-kalyāṇa-cittāśaya-samutthāpitaṃ sarvasattveṣu sarvākāra-duścarita-pratipakṣa-bhūtaṃ. yasya 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sya sarva-prātimokṣa-saṃvara-samādānāni śatatamīm api kalāṃ nopayaṃti sahasratamīm api kalāṃ nopayaṃti saṃkhyām api kalām api gaṇanām apy upamām apy upaniṣa-dam api nopayanti. yad uta puṇya-parigraham upādāya.

3.2.3.3.3.1.1.1.2.勸修學處
又此菩薩安住如是菩薩淨戒,先自數數專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既思惟已,然後為成正所作業,當勤修學。
[]1)思惟所作
又這位菩薩受戒以後,能安住在菩薩淨戒裡邊,不違犯菩薩淨戒,這個時候,內心裡面常有這樣的思惟,一開始他就一次又一次專心、心不散亂的、認真的思惟這件事,思惟什麼呢?這件事是菩薩應該做的事情,這件事菩薩不應該做,就是這樣思惟。既然這樣觀察以後,為了成就應該做的事情,他就努力的做這件事,也不斷的在學習。什麼是正所應作?什麼不是正所應作?這件事可是應該注意的。
a)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者:以要言之,於律儀戒若能安住其心,是所應作;與此相違,非所應作。於攝善法戒若能成熟自佛法,是所應作;與此相違,非所應作。於饒益有情戒若能成熟他有情,是所應作;與此相違,非所應作。又於是中,當正觀察六處攝行。所謂自、他、財衰、財盛、法衰、法盛。於六處中,除自法衰,所餘一切是所應作;即此所除,非所應作。如決擇分說。
a1)簡要的來說明這個道理,菩薩在觀察的時候,就是菩薩受律儀戒,也就是五戒、八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這就是菩薩的律儀戒,你若發菩提心、受菩薩戒,這個就是律儀戒。你若是觀察這個律儀戒,你心安住這裡不違犯,這就是應該做的事情。與律儀戒相違的事情,就是不應該做的事情。與律儀戒相違的事情就是犯戒的事情,犯戒的事情是不可以做。
a2)前面是約律儀戒來分別什麼是應作?什麼是不應作?下邊於攝善法戒來觀察,攝善法戒就是六波羅蜜,乃至修止觀這些事情。你這樣做這些功德的事情,它的堪能性能成熟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是你應該做的事情。與此相違的,非所應作。a3)於饒益有情戒,若能成熟他有情,就是教化他有情成熟聖道,也就是是所應作。與此相違,就非所應作。
a4)又於是中當正觀察,要好好的觀察這件事,觀察什麼呢?六處攝行,六處所說的事情。什麼是叫做六處呢?所謂自、他、財衰、財盛、法衰、法盛。這六個地方,除了自法衰,剩餘的都是應該做。應該做的事以外,就是所餘,所餘的事是不應該做。在決擇分有說。什麼叫做財衰?就是生活所需,衣、食、住這些事情,你得不到,得到又敗壞,這叫做財衰。財盛,就是得到很多。法衰是什麼呢?法就是佛陀所開示的這一切的法語,三藏、十二部,戒、定、慧。學習這些佛法,就是聞、思、修,這樣學習。衰是什麼意思?就是你不能夠聞、思、修,不歡喜學習佛法,也是不歡喜專精思惟,也不能夠成就修所成慧,這些事情都不能辦,就叫做法衰。如果你能夠在佛法中,努力的聞、思、修,就叫做法盛。若是我努力的搞這個財,叫它豐富,在法衰了,菩薩不應該做這一件事。若說是我幫助別人得財,可是因為財多,就是傷害法的學習,菩薩不應該做。若是說是我自己本身財衰,但是能夠引導其他人得到法,那是可以。若是自己應該努力的學習佛法,應該勸導他人努力的學習佛法,這是菩薩所應該做。
tena punar bodhisattvenaivaṃ bodhisattva-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vyavasthitena svayaṃ cābhyuhyābhyuhyedaṃ bodhisattvasya pratirūpaṃ kartum idam apratirūpaṃ kartum iti tathaiva tata ūrdhvaṃ karmaṇā saṃpādayitavyaṃ śikṣā karaṇīyā.

又應專勵聽聞菩薩素怛纜藏,及以解釋。即此菩薩素怛纜藏摩怛履迦,隨其所聞當勤修學。
[]2)聽聞經論
這個菩薩這樣思惟以後,就採取行動,就是在佛法這方面要興盛,要努力的學習。又應該專心的努力聽聞菩薩素怛纜藏,表示大乘佛法的修多羅藏,以及對於大乘佛法的註解,這一部份是解釋大乘佛法,你也應該學習。什麼是素怛纜藏的解釋呢?就是菩薩的素怛纜藏,就是大乘的經藏,摩怛理迦就是解釋。隨你自己所學習的佛法,所聽聞的佛法,你有聞所成慧,有思所成慧,然後要努力的修止觀。
a)又應專勵聽聞菩薩素怛纜藏等者:大乘相應契經,此名菩薩素怛纜藏,即十二分教中方廣一分是。解釋,謂即摩怛理迦。 由能決擇如來所說菩薩素怛纜藏,是故說名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譬如無本母字,義不明了;如是本母所不攝經,其義隱昧義不明了。與此相違,義即明了,是 故說名摩怛理迦。
a1)大乘相應契經,和大乘佛法相應的,就是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能夠得無上菩提的,自利利他,齊成佛道的這一部份的佛法,就是菩薩素怛纜藏,就是十二分教,方廣的那一部份。方廣是什麼呢?就是在這個經裡邊,宣說菩薩道,得無上菩提。解釋,就是解釋素怛纜藏。解釋什麼意思?謂即摩怛理迦,由能決擇如來所說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翻做本母,就是它能引發你的智慧,它是根本,以它為本能夠使令你開發大智慧。由於這個摩怛理迦,它能夠決擇、決斷、思惟、分析、解釋佛陀所說的素怛纜藏,佛陀所說的經裡面的深義,它能夠詳細的、反復的解釋,是故說名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
a2)譬如沒有本母這個字,這些文字的解釋,你這個裡邊的道理就不是那麼明白。道理就是這樣,這一部經沒有本母,那部經裡面的道理就是隱藏在裡邊,你不容易明白。與這個相違,就是有摩怛理迦這個經,是故說名摩怛理迦。摩怛理迦,就是佛說的經的註解。這部經裡邊說這個道理,而佛陀自己把這個道理詳細的發揮,就叫摩怛理迦。有的是佛的弟子,他有大智慧把佛所講的道理提綱挈領的,把它詳細的解釋,就叫摩怛理迦。
bodhisattva-sūtra-piṭakād yatnataḥ śrutvāsmād bodhisattva-sūtra-piṭaka-mātṛkā nibandhā ------kṣā karaṇīyā.

3.2.3.3.3.1.1.2.簡不應
3.2.3.3.3.1.1.2.1.不應從受
又諸菩薩不從一切唯聰慧者求受菩薩所受淨戒。無淨信者,不應從受;謂於如是所受淨戒初無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
[]1)簡非同法
發無上菩提心,想要受菩薩戒,到哪裡受菩薩戒呢?你不應該隨順那麼多的人,只是有點聰明而已,不應到他那裡受淨戒。
a)不從一切唯聰慧者者:此中一切,謂諸世間外道異生。未聞聖教,無引發慧,唯自成就俱生慧故,由是說名唯聰慧者。
a1)這裡說是唯聰慧者是指誰說的?就是世間上的外道,佛法以外的這些人。異生,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造各式各樣的業,然後得各式各樣的果報,就是這一切的生死凡夫,不應該到他那裡受戒,為什麼呢?諸世間的外道和異生,沒有學習聖教,沒有學習佛法,沒有從聖教裡邊引發出來正知正見,沒有這個智慧。這個人只是成就俱生的智慧,就是與生俱來的智慧。前生所成就的智慧,帶到今生來,今生還沒有經過學習,他就有這個智慧,叫做俱生慧。他只是有這個智慧,沒有從佛法裡面的學習得到智慧,由是說名唯聰慧者。這樣說,這個人不是佛教徒,怎麼能從他受戒呢?
2)簡無淨信
他對佛法沒有信心,也不應該從受。就是這個人,對於這樣的所受的淨戒,也就是菩薩所受的淨戒,沒有信解心,他也不愛樂菩薩戒,也就不會有好的思想。
a)無淨信者至不善思惟者:謂於如是所受淨戒,雖已聽聞,無決定信,名無信解。於彼功德亦不愛樂,名不趣入。於所應作及不應作未能了知,是名不善思惟。如是等相,總名無淨信者。
a1)對於如是所受淨戒,雖然他曾經學習過,但是他沒有決定相信這個,心裡面還有疑惑,無決定就是猶豫,就不是信,名無信解。他也是明白菩薩戒,但是沒有信心,是無信的解,無信的解也就是沒有信,也等於是沒有解。對於菩薩戒所成就的大功德藏,無量無邊的功德,他不歡喜,因為他沒有信心,叫做不趣入。他不愛樂這個功,叫做不趣入。他對於所應做的事情、不應該做的事情,他不知道,是名不善思惟。如是等相總名無淨信。
na ca punaḥ sarveṣāṃ bodhisattvānām aṃtikād vijñānām apy etat śīla-saṃvara-samādānam ādātavyam. bodhisattvenāśrāddhasyāṃtikāt pratigṛhītavyaṃ yas tat-prathamata etad evaṃvidhaṃ śīla-saṃva ----n nāvakalpayet.

有慳貪者,慳貪弊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應從受。毀淨戒者,於諸學處無恭敬者,於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於他違犯不堪耐者,不應從受。有嬾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樂倚樂臥樂好合徒侶樂喜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不能搆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從受。有闇昧者,愚癡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纜藏及菩薩藏摩怛履迦者,不應從受。
[]3)簡非菩薩
3.1)無施種姓相者
有慳貪者,慳貪蔽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要從他受戒。
a)有慳貪者至不應從受者:此顯無施波羅蜜多種姓相。若於自身現有財法,不能施與正來求者,是名為慳。若於利養恭敬稱譽起希求心,是名為貪。性與如是慳貪相應,是故說名有慳貪者。如此慳貪數數現行,覆蔽其心,是名慳貪蔽者。方便顯己有勝功德,矯詐構集寂靜威儀,由是令他謂其有德,當有所施、當有所作,是名有大欲者。或自現前雖無匱乏,而更於彼信己長者、居士、婆羅門等,非法追求眾多上妙衣服、臥具等事,是名無喜足者。
a1)此顯無施波羅蜜多種姓相,種姓也是因的意思,施波羅蜜的種姓,就是歡喜布施。若這個人,本身有財,有法,但是他不肯布施,這個時候有人來向他求財,或者求法,他不肯布施,是名為慳。若於利養恭敬稱譽起希求心,這個人還要祈求利養,希望人家恭敬他,希望人家讚歎他,這個叫做貪。性與如是慳貪相應,他的心和這樣的慳,和這樣的貪相應,就是和合,是故說名有慳貪者。
a2)這樣的慳、這樣的貪,這兩種煩惱,一次又一次的出來活動,就把他的心障礙住,使令他的心不清淨,叫做慳貪蔽者。
a3)方便顯己有勝功德,這個眾生有這種方便的智慧,表示自己有殊勝的功德。矯詐構集寂靜威儀,矯詐就是欺騙人,內心是欺騙人。構集寂靜威儀,就是示現出來寂靜的威儀,好像他有禪定的功夫似,他用這樣的威儀欺騙人,別的人就認為他是有德,有功德。就會布施給他,為他作什麼事情,是名有大欲者。
a4)或者這個人,現在雖然沒有什麼缺少,衣、食、住所有的生活所需並不缺少,而更於彼信己的長者、居士、婆羅門那個地方,非法追求眾多的上妙的衣服臥具等事,是名無喜足者。
3.2)無戒種姓相者
沒有戒的種姓相者,就是不歡喜受戒、安住淨戒。毀淨戒者,就是破壞自己的清淨戒體,對於佛所制定的這些戒法,沒有恭敬心。對於所受的戒法,他很緩慢,不認為這是什麼重要的事情,有這種思想的人,你不應到這種人那裡受戒。
a)毀淨戒者至不應從受者:此顯無戒波羅蜜多種姓相。身語意業極多暴惡,於諸有情極多損惱,是名毀淨戒者。於諸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不生愛重而勤聽聞,是名於諸學處無恭敬者。性無羞恥,惡作羸劣,作惡業已不能速悔,是名於戒律儀有慢緩者。
a1)此顯無戒波羅蜜多的種姓的相貌,身業、語業、意業,這三業裡邊很多的暴惡的事情,暴就是惡,就是一點沒有慈悲心,什麼叫做暴惡?就是對於他人有很多的損惱,傷害他人,來殘害他人、惱亂人,叫做毀淨戒者。
a2)於諸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不生愛重而勤聽聞,對於佛法沒有歡喜心,不願意聽聞佛法,是名於諸學處無恭敬者。學處,是指素怛纜藏摩怛理迦,摩怛理迦也通於律。
a3)性無羞恥惡作羸劣,他的內心裡邊沒有羞恥,做很多罪過的事情,沒有羞恥心。惡作羸劣,若做惡事的時候,心裡面後悔叫做惡作,這個人沒有羞恥心,悔恨的心很羸劣、很羸弱的,很少的。作惡業已不能速悔,做了很多罪過的事情,不能很快的、趕快懺悔,是名於戒律儀有慢緩者。
3.3)無忍種姓相者
這個人的心有忿恨心,多數是不能容忍,怎麼講呢?於他違犯不堪耐者,別人對他多少有一點觸到的時候,他就忍不住,他不能忍耐,這種人,你不應從受菩薩淨戒。
a)有忿恨者至不應從受者:此顯無忍波羅蜜多種姓相。若於他所遭不饒益,憤發懷恨,是名有忿恨者。他罵報罵,他瞋報瞋,他打報打,他弄報弄,是名多不忍者。若他侵犯而來悔謝,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於他違犯不堪耐者。
a1)此顯無忍波羅蜜多的種姓相,若是這個人在另外的地方,遇見一些對他不利益的事情。憤怒就發出來,心裡面懷恨不捨,是名有忿恨者。
a2)別人若罵他,他馬上回報也罵回去,這是口業。他瞋報瞋,這是意業,別人若是心裡面憤怒,他也就是這樣毀呰,也是憤怒。他打報打,這是身業,別人若是打他,他馬上也要回,也是要打回去。他弄報弄,別人要是戲弄他一下子,他立刻也要報復,是名多不忍者。
a3)若是別人侵犯他的時候,然後向他悔謝,向他懺悔、向他道歉。而這個人藉這個機會要來損惱那個人,不接受他的懺悔,是名於他違犯不堪耐者。
3.4)無精進種姓相者
有懶惰的人、有懈怠的人,夜間睡覺,白天也睡覺,睡覺感覺到快樂,靠在那裡也感覺好、臥在那裡也感覺快樂,好合徒侶樂喜談者,歡喜談閒話,這種人不應從受。
a)有懶惰者至不應從受者:此顯無精進波羅蜜多種姓相。性不翹勤,不具起發,是名有懶惰者。於諸所作懈廢退屈,不能勇決樂為,思令究竟,是名有懈怠者。不能夙興晚寐,日夜執取睡眠為樂、脅臥為樂、偃臥為樂,是名耽著日夜睡樂、倚樂、臥樂。樂著諠雜,談說世事,是名好合徒侶樂喜談者。
a1)此顯無精進波羅蜜多種姓的相貌,這個人的性格不翹勤,翹者啟發,他心裡面沒有能發動自己做種種功德,叫做有懶惰的人。對於做這些功德的事情,做做就停下來,就退回來,他沒有勇猛心,沒有決斷的意志力,他不能歡歡喜喜的做這一件事,他不能夠我做了這件功德事情,決定把這件事做圓滿,是名有懈怠者。
a2)他不能早早的起來,晚晚的睡覺,白天夜間都是執著睡眠感覺快樂,或者左脅還是右脅而臥為樂,面向上仰臥為樂,是名耽著日夜睡樂倚樂臥樂。樂著諠雜談說世事,就是歡喜大家說話,大聲說話,諠雜就是談說世間的事情,是名好合徒侶樂喜談者。
3.5)無靜慮種姓相者
他心裡面散亂,不要說高的境界,向下說,就是像取牛奶那麼大的時間內,把心好好的安住一個所緣境,都不能。譬如說我想要得聖道,有這樣的意願,就叫做善心。一緣,就是一個所緣境,你要選擇一個所緣境,心安住在所緣境裡,這樣修習,這麼少的時間都不能靜坐,不應從受。
a)心散亂者至不應從受者:此顯無靜慮波羅蜜多種姓相。於法、於義不能住心審諦思惟,是名心散亂者。不能最初繫縛其心,喻如[-+]牛乳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是名下至不能[-+]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此中善心,唯說於定。心一境性,名心一緣。修習心住總有九種,今說不能修習最初內住,置下至言。
a1)此顯無靜慮波羅蜜多種姓的相貌,對於法,就是經律論,這語言文字的叫做法,義就是語言文字裡邊所詮顯的道理,他不能把心安住下來,就是奢摩他的止,審諦思惟,就是毗婆舍那的觀,就是隨順的止、隨順的觀,叫做心散亂者。
a2)不能最初繫縛其心,就是開始靜坐叫做最初,他不能一開始靜坐把這個心抓住它,叫它不要亂、不要跑,喻如犛牛乳那麼大的時間,使令心安住在內裡邊的所緣境,不要跑到外邊的色、聲、香、味、觸上散亂,叫做下至不能犛牛乳頃。
a3)善心一緣住修習者,善心唯說於定。心一境性,就是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叫心住一緣。修習心住總有九種,修習心叫它不要亂動一共有九個次第。今說不能修習最初內住,其它的等住下邊有八個住,都不能修,所以叫做下至不能。
3.6)無慧種姓相者
有闇昧者,愚痴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者,你不要從他受菩薩戒。
a)有闇昧者至不應從受者:此顯無慧波羅蜜多種姓相。謂於實事不正了知,是名有闇昧者。於不實事妄生增益,是名愚癡類者,由是不能於能引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法聚、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有力思擇。若俱生慧,不能悟入一切明處境界,是名極劣心者。若聞空性相應經典,不能如實解甚深義,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一切唯假,是為真實,若作是觀名為正觀。是名誹謗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者。
a1)此顯無慧波羅蜜多種姓的相貌,謂於實事不正了知,什麼叫做實事?因緣所生法,就是叫做實事。因緣所生,做善有善報,做惡有惡報,有世間的因果、有出世間的因果,這些實事不正了知,叫做闇昧者。
a2)於不真實的事情,他錯誤的認為是真實的,叫做愚痴類者。不實是什麼事呢?就是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不真實的,但是執著是真實的,叫做愚痴。
a3)由是不能於能引義利法聚,法聚能引義利,譬如四念處這個法聚,這個法門,你要修學就能斷惑證真,就是能引義利。五戒、十善這善法你要修學,也能得到功德。因為有闇昧、愚痴的關係,不能於能引義利的法聚,能引非義利的法聚,就是這些十惡法,殺生、偷盜這些罪過的事情,能令你得到罪過這些事情。能引非義利非非義利,你做這件事也沒有功德、也沒有罪過,做這種事情。不能夠有力量思惟,這個是有功德的,這個是有罪過的,這個是也沒有功德、沒有罪過,應該觀察思惟,但是他不能,他沒有這個力量。
a4)若俱生慧,生來就有這種智慧,這種智慧不能悟入一切明處,明處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的境界他不能明白,是名極劣心者。若聞空性相應經典,不能如實解甚深義,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見在心裡面的思想,論就是發表言論,指口業。他不能明白空相應的道理,就心裡面有這樣的思想,然後發表這個言論,什麼言論呢?眾生於不實事,妄生增益,這是不實事,是假,其它的因緣所生法也是假,這個是最正確的言論。你要這樣一切唯假是為真實,作是觀,就叫正觀,如果你有這樣的見、你立如是論,是名誹謗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
na lubdhasya lobhābhibhūtasya mahecchasyā-saṃtuṣṭasya. na śīla-vipannasya śikṣāsv an-ādara-kāriṇaḥ śaithilikasya. na krodhanasyopanāhinaḥ akṣāṃti-bahulasya parato vyatikramā-sahiṣṇoḥ. (nālasasya----divaṃ nidrā-sukhaṃ) pārśva-sukhaṃ śayana-sukhaṃ ca svīkurvataḥ saṃgaṇikayā cātināmayataḥ. na vikṣipta-cittasyāṃtato go-doha-mātram api kuśala-cittaikāgra-bhāvanāsamarthasya. na mandasya na momuha-jātīyasyātyarthaṃ (saṃlīna-cittasya bodhisattva-sūtra-piṭakaṃ) bodhisattva-piṭaka- mātṛkām apavadamānasya.

3.2.3.3.3.1.1.2.2.不應開悟
又諸菩薩於受菩薩戒律儀法,雖已具足受持究竟,而於謗毀菩薩藏者無信有情,終不率爾宣示開悟。所以者何?為其聞已不能信解,大無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誹謗。由誹謗故,如住菩薩淨戒律儀成就無量大功德藏,彼誹謗者亦為無量大罪業藏之所隨逐;乃至一切惡言惡見及惡思惟未永棄捨,終不免離。
[]1)又諸菩薩,指傳戒的菩薩對於他所受的,所秉受的菩薩戒的律儀法。就是以前曾經受過菩薩三聚淨戒,他也是如法的修學。這位菩薩雖然學習佛法很久,能夠具足、圓滿的安住淨戒,受持是不違犯戒。究竟就是使令所受持的戒,能夠清淨不染污。完全不違犯淨戒,就叫做究竟清淨。或者是有的時候失掉正念,違犯淨戒,能懺悔清淨,就叫做究竟。這個發無上菩提心,安住淨戒的菩薩是有大悲心,但是對於謗毀菩薩藏的人,就是謗毀大乘佛法的人,對於大乘佛法沒有信心,就是這樣的有情。這位持戒清淨的菩薩,由始至終對於這個無信的有情,不輕易的為他講解菩薩戒,來開悟菩薩戒,不這樣做。為什麼菩薩有慈悲心,而對於謗毀菩薩藏的人,不開示他的菩薩戒?
2)因為若聽聞以後,不能信解,可以作兩個解釋,就是也不信、也不解,不懂這是什麼道理,也根本不相信。或者是能明白這件事,但是他不相信。為什麼不能信解呢?他有很大的無知的障礙,覆蔽他的心,所以不能明白菩薩戒的道理。一般的人,就是無知障,但是加個大字,就是有問題。有什麼問題呢?就是造過罪,這個罪障礙他,不能開發智慧,就不能明白,所以就會生起誹謗菩薩戒的佛法的事情。由誹謗故,如同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的菩薩,他會成就無量大功德藏。那位愚癡的人,誹謗菩薩藏,誹謗菩薩戒,也一樣的為無量的大罪業障所隨逐,很多的罪過隨逐他。從他開始誹謗菩薩戒,乃至到後來,於其中間一切的惡言、惡見及惡思惟沒有棄捨的時候,就不能夠解脫無量大罪業障之所隨逐,所以不為他開示菩薩藏、菩薩戒。
a)於受菩薩戒律儀法雖已具足受持究竟者:謂諸菩薩,於自所受菩薩淨戒三種律儀所有軌則,是名菩薩戒律儀法。此復云何?謂如下說四種他勝處法,乃至廣說諸事有犯、無犯、是染、非染,如是等相是名軌則。於此軌則若無虧損,是名具足。深敬專念,是名受持初無違犯。犯已還淨,是名究竟。
a1)謂諸菩薩於自所受菩薩淨戒,戒本來是清淨,菩薩受以後又沒有違犯,叫做菩薩淨戒。三種律儀,就是三聚淨戒。戒律儀法,就是軌則的意思,就是這三種律儀是菩薩修學聖道的一條路,不可以改變,你離開這條道路就有危險。軌,就是車行的道路,車若不在道路上走就不安全。菩薩的三種律儀,也就是菩薩的道路,就是軌則。則,是法則,三種律儀本身就是法,所以叫做軌則。是名菩薩戒律儀法。
a2)三種律儀的軌則,是菩薩戒的律儀法,但是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下邊的文所說的四種他勝處法,這是重戒。乃至廣說諸事,就是下邊的輕戒。有犯、無犯,這樣作並沒有犯戒;你這樣作是有犯戒。是染、非染,這樣是犯戒,但是不是染污;這樣犯戒,是染污。下邊文說出來四種他勝處法,還有很多的輕垢罪,都叫做軌則。
a3)受菩薩戒的菩薩,對於這些輕重的戒條,若沒有缺少,沒有犯戒,叫做具足。受菩薩戒的人,對於戒有深厚的恭敬心,對於戒法有恭敬心,專一的保持正念,就叫做受持。從初開始就不犯戒,假設有的時候違犯,違犯以後就懺悔,恢復原來的清淨。就叫做究竟。
a)一切惡言惡見至終不免離者:此中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是名惡言。自心忍可,愛樂惡所說義,是名惡見。由不如理虛妄分別所引顛倒尋思,名惡思惟。若未現觀,未斷彼種,是名未永棄捨。於爾所時,還為無量大罪業藏之所隨逐是名終不免離。
a1)惡言指什麼說的呢?就是他為人宣說像似的正法,正法就是佛法,與佛法相似不是佛法,但是與佛法相似。開示像似正法,就是他這樣宣說以後,你可以提出來不同的意見,他還能給你解釋,叫做開示。建立像似正法,就是他還說出來一個道理,把像似的正法建立起來,是名惡言。
a2)這個誹謗佛法的人,自己的內心忍可愛樂惡所說義,對這個罪過的道理他非常愛樂歡喜忍可,忍可就是認可這個道理,非常的歡喜這個道理,而這個道理是惡,是有罪過的,叫做惡見。見,有智慧的意思,就是他有見地,是超過一般人的。同時也有執著的意思,執著他自己的見地,如果不執著這個見地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叫做見。但是這是有罪過的,不合道理的所以叫做惡見。
a3)惡思惟怎麼講呢?由於他不隨順佛法的真理,但是他還是有點智慧的,會作各式各樣的分別,但是都是不對,所以叫做虛妄分別。由不如理虛妄分別引發出來的顛倒尋思,就是錯誤的思想,名叫做惡思惟。
a4)他內心裡面有邪見,就是你作如是思惟為人宣說,就會在你內心裡面熏成種子。這個種子怎麼樣才能斷呢?若是你沒成就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不現前,無分別智現前能觀察第一義諦,能與第一義諦相應,叫做現觀。若沒有現觀,就是沒有成就無分別智的時候,你那個虛妄分別的種子不能斷,邪知邪見的種子還在你心裡面,你不能斷。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能見到第一義諦,這時候虛妄分別的種子能斷。你沒有成就諦現觀,種子不能斷。內心有這個種子,種子一動,邪知邪見就出來,就是不能永久的棄捨,你心裡面有種子,一有因緣種子就活動,虛妄分別就出來。
a5)於那麼多的時間內,自從有邪知邪見之後,一直到諦現觀成就之間,在中間的時候,就是那麼長的時間內,一直的有無量的大罪業障的隨逐你,是名終不免離。
na ca punar etat saṃvara-samādāna-vidhānaṃ bodhisattvenodgṛhya paryavāpyāpi bodhisattva-piṭaka-prativahatānām aśrāddhānāṃ sattvānāṃ sahasaivārocayitavyaṃ prativedayitavyaṃ.--- anadhimucyamānā mahatā ajñānāvaraṇenāvṛtā apavaderan. yaś cainam apavadate. sa yāvad apramāneṇa puṇya-skandhena samanvāgataḥ saṃvara-sthāyī bodhisattvo bhavati tāvad apramāṇenaiva apuṇya-skandhenānu---pāpakāṃ saṃkalpāṃ sarveṇa sarvaṃ notsṛj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