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法蘊足論-11.靜慮品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有四天道,令諸有情未淨者淨,淨者鮮白。何等為四?
謂有一類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一天道。
復有一類,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二天道。
復有一類,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身受樂、聖說應捨,第三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三天道。
復有一類,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第四天道。
如是四種,皆令有情未淨者淨、淨者鮮白。
[參考]
1.雜阿含483經
云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
云何無食無食念?謂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
云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云何無食無食捨?謂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捨。
2.中阿含3城喻經
云何聖弟子逮四增上心,易不難得?謂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初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二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逮第三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三增上心,易不難得。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聖弟子逮第四增上心,易不難得。

1.初靜慮具足住
1.1.離欲、惡不善法者,
1)云何欲?謂貪亦名欲,欲界亦名欲,五妙欲境亦名欲。
2)今此義中,意說五妙欲境名欲。
3)所以者何?以五妙欲極可愛故、極可醉故、極可欲故、極可樂故、極可貪故、極可求故、極可悶故、極可縛故、極可希故、極可繫故,此中名欲。
4)然五妙欲非真欲體,真欲體者,是緣彼貪。
5)如世尊說:世諸妙境非真欲,真欲謂人分別貪,妙境如本住世間,智者於中已除欲。
5.1)此頌意言,可愛妙色聲香味觸,非真欲體。真欲體者,謂緣彼生分別貪著。欲境如本,智者於中,名離欲故。
[參考]
1.雜阿含752經
爾時,迦摩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欲者。云何為欲?佛告迦摩:欲,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爾時,世尊即說偈言:世間雜五色, 彼非為愛欲, 貪欲覺想者, 是則士夫欲, 眾色常住世, 行者斷心欲。
2.雜阿含1286經
世尊說偈答言:非世間眾事, 是則之為欲, 心法馳覺想, 是名士夫欲。
3.雜阿含490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欲者。云何為欲?舍利弗言:欲者,謂眼所識色可愛、樂、念,染著色。耳聲、鼻香、舌味、身所識觸可愛、樂、念,染著觸。閻浮車!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時,舍利弗即說偈言:非彼愛欲使, 世間種種色, 唯有覺想者, 是則士夫欲。 彼諸種種色, 常在於世間, 調伏愛欲心, 是則黠慧者。

5.2)尊者舍利子有時為人說如是頌。爾時有一邪命外道不遠而住,以頌難詰舍利子言:
若世妙境非真欲,真欲謂人分別貪,苾芻應名受欲人,起惡分別尋思故。
5.3)時舍利子報外道言:起惡尋思,實名受欲。非諸苾芻於世妙境皆起不善分別尋思故,汝不應作斯難詰。以頌反詰彼外道言:
若世妙境是真欲,說欲非人分別貪,汝師應名受欲人,恒觀可意妙色故。
5.4)時彼外道默不能答,彼師實觀可愛色故。由此知欲是貪非境。
5.5)爾時有一汲水女人,聞上伽他便說頌曰:
欲我知汝本,汝從分別生,我更不分別,汝復從誰起?
[參考]增壹阿含33品3經
世尊便說此偈: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非我思想生,且汝而不有。

5.6)時復有一遏吒羅種,聞上伽他亦說頌曰:
牟尼安隱眠,遇惡無愁惱,心樂靜慮者,不遊戲諸欲。
[註]遏吒羅,可能是aṭavī,曠野、樹林,住在森林中的人。巴英辭典認為可能是Dravidian 。參考維基百科:達羅毗荼(英語:Dravidian)一詞來源於梵文的Dravida,在歷史上曾用來指代泰米爾人。天主教宣教士羅伯特·考德威爾用這個詞來代表南印度的居民。達羅毗荼人可能曾經廣泛分布在整個南亞次大陸,包括西北部地區,在公元前2000 - 公元前1500年,他們持續的由印度西北部遷往東南部,到了公元前1500年前後,可能已存在有北達羅毗荼、中達羅毗荼和南達羅毗荼三個方言群。儘管歷史上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來源不同、且同樣生活在印度半島上,但今天「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主要是根據地區分布和文化習俗而非種族來區分的。

5.7)此頌意言,可愛妙境皆非真欲,於彼所起分別貪愛乃是真欲。是故此中應作四句。
一、有一類補特伽羅,於諸欲境,身離非心。謂如有一剃除鬚髮,披服袈裟,正信出家,身參法侶,心猶顧戀所受諸欲,數復發起猛利貪愛。彼身出家,心猶未出,是名於欲身離非心。
二、有一類補特伽羅,於諸欲境,心離非身。謂如有一,雖有妻子,受用上妙田、宅、臥具、香鬘、瓔珞、衣服、飲食,受畜種種金銀、珍寶,驅役奴婢、僮僕、作使。或時發起打罵等業,而於諸欲不生耽染,不數發起猛利貪愛。彼身在家,其心已出,是名於欲心離非身。
三、有一類補特伽羅,於諸欲境,身心俱離。謂如有一剃除鬚髮,披服袈裟,正信出家,身參法侶,於諸欲境心無顧戀,不數發起緣彼貪愛,失念暫起,深生悔愧。彼身出家,其心亦出,是名於欲身心俱離。
四、有一類補特伽羅,於諸欲境,身心俱不離。謂如有一畜妻養子,受用上妙田宅、臥具、香鬘、瓔珞、衣服、飲食,受畜種種金銀、珍寶,驅役奴婢、僮僕、作使,發起種種打罵等業。復於諸欲深生耽染,數數發起猛利貪愛。彼身心二種俱不出家,是名於欲身心俱不離。
6)云何離欲?謂於諸欲,遠離、極遠離、空、不可得,故名離欲。

1.2.云何惡不善法?
云何惡不善法?謂五蓋,即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
1)云何貪欲蓋?謂於諸欲、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悕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總名貪欲。如是貪欲,覆心、蔽心,障心、纏心,隱心、映心,裏心、蓋心,故名為蓋。蓋即貪欲,故名貪欲蓋。
2)云何瞋恚蓋?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杌,欲為擾惱。已瞋恚,當瞋恚,現瞋恚,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憤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總名瞋恚。如是瞋恚,覆心、蔽心,乃至,裏心、蓋心,故名為蓋。蓋即瞋恚,故名瞋恚蓋。
3)云何惛沈、睡眠蓋?謂身重性、心重性,身無堪任性、心無堪任性,身惛沈性、心惛沈性,[夢-夕+登]瞢、憒悶,總名惛沈。染污心品所有眠夢,不能任持,心昧略性,總名睡眠。如是所說惛沈、睡眠,覆心、蔽心,乃至,裏心、蓋心,故名為蓋。蓋即惛沈、睡眠,故名惛沈、睡眠蓋。
4)云何掉舉、惡作蓋?謂心不寂靜,掉舉、等掉舉,心掉舉性,總名掉舉。染污心品所有心變、心懊、心悔,我惡作、惡作性,總名惡作。如是所說掉舉、惡作,覆心、蔽心,乃至,裏心、蓋心,總名為蓋。蓋即掉舉、惡作故,名掉舉、惡作蓋。
5)云何疑蓋?謂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猶豫、疑箭、不決定、不究竟、不審決,非已一趣、非當一趣、非現一趣,總說為疑。如是疑性,覆心、蔽心,乃至,裏心、蓋心,故名為蓋。蓋即是疑,故名疑蓋。
6)云何離惡不善法?謂於如是惡不善法,遠離、極遠離、空、不可得,故名離惡不善法。
[參考]
1.雜阿含706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法,能為黑闇,能為無目,能為無智,能羸智慧,非明、非等覺,不轉趣涅槃。何等為五?謂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2.雜阿含707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障、五蓋,煩惱於心,能羸智慧,障閡之分,非明、非正覺,不轉趣涅槃。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3.雜阿含713經
諸比丘!何等為五蓋之十?謂有內貪欲,有外貪欲。彼內貪欲者即是蓋,非智非等覺,不轉趣涅槃。彼外貪欲即是蓋,非智非等覺,不轉趣涅槃。謂瞋恚有瞋恚相,若瞋恚及瞋恚相即是蓋,非智非等覺,不轉趣涅槃。有睡有眠,彼睡彼眠即是蓋,非智非等覺,不轉趣涅槃。有掉有悔,彼掉彼悔即是蓋,非智非等覺,不轉趣涅槃。有疑善法,有疑不善法,彼善法疑、不善法疑即是蓋,非智非等覺,不轉趣涅槃。是名五蓋說十。

1.3.有尋、有伺
有尋、有伺者,
1)云何尋?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總名為尋。
2)云何伺?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伺察、遍伺察、近伺察,隨行、隨轉、隨流、隨屬,總名為伺。
3)尋與伺,何差別?令心麁性是尋,令心細性是伺。此復如何?如打鍾時,麁聲暫發,細聲隨轉。麁聲喻尋,細聲喻伺。搖鈴、扣鉢,吹螺、擊鼓,放箭、震雷,麁細二聲為喻亦爾。又如眾鳥飛翔虛空,鼓翼踊身,方得隨意。鼓翼喻尋,踊身喻伺,是謂尋伺二相差別。
4)云何有尋有伺?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相應品具有尋伺。

1.4.離生喜樂
離生喜樂者,
1)云何離?謂離欲亦名離,離惡不善法亦名離,出家亦名離,色界善根亦名離,初靜慮亦名離。今此義中意說初靜慮名離。
2)云何喜?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心欣、極欣、現前極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喜性、喜類,樂和合、不別離,歡欣、悅豫,有堪任性,踊躍、踊躍性,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
3)云何樂?謂離欲、惡不善法者,已斷身重性、心重性,身不堪任性、心不堪任性,所得身滑性、心滑性,身軟性、心軟性,身堪任性、心堪任性,身離蓋性、心離蓋性,身輕安性、心輕安性,身無燋惱性、心無燋惱性,身調柔性、心調柔性,總名為樂。
4)云何離生喜樂?謂前喜樂,因離、依離、離所建立,由離勢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現,故說此名離生喜樂。

1.5.初靜慮
1)初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最居首故。
2)復次,此於九種次第定中,最在前故。
3)靜慮者,謂在此定中,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總此五支,名初靜慮。
4)如有頌言:
心隨貪欲行,或復隨瞋恚,而修靜慮者,諸佛不稱譽。
惛睡蓋纏心,無知修靜慮,身相雖安靜,諸佛不稱譽。
掉悔蓋纏心,諸根不寂靜,雖勤修靜慮,諸佛不稱譽。
三寶四諦中,心懷猶豫者,雖勤修靜慮,諸佛不稱譽。
遠離欲及惡,尋伺皆如理,身柔軟安靜,受離生喜樂;
身如沐浴團,遍體皆津膩,不強亦不弱,愛水不能漂;
尋伺等五支,賢聖仙所證,總名初靜慮,諸佛所稱譽。
[參考]中阿含98念處經
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

1.6.初靜慮俱有諸法
1)在此定中,諸心、意、識,名初靜慮俱有之心。
2)諸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當思,造心意業,名初靜慮俱有意業。
3)諸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名初靜慮俱有勝解。
4)在此定中,若受、若想、若欲、若作意、若念、若定、若慧等,名初靜慮俱有諸法。如是諸法,亦得名初靜慮。
5)此靜慮名,依何義立?
5.1)謂能寂靜惡不善法及餘雜染、後有熾然、當苦異熟、生老死等諸有漏法,故名靜慮。
5.2)復次,寂靜種種惡不善法及餘雜染、後有熾然、當苦異熟、生老死等有漏法已,此靜慮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現,故名靜慮。
5.3)復次,寂靜種種惡不善法及餘雜染、後有熾然、當苦異熟、生老死等有漏法已,此靜慮明盛、遍照,故名靜慮。
[參考]中阿含183馬邑經
云何沙門?謂息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沙門。云何梵志?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梵志。云何為聖?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為聖。云何淨浴?謂淨浴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淨浴。是謂沙門,是謂梵志,是謂為聖,是謂淨浴。


1.7.具足住
1)具足者,謂此依出家及依遠離所生善法,精勤修習,無間、無斷,方得圓滿,故名具足。
2)住者,謂成就此靜慮,現行、隨行,遍行、遍隨行,動轉解行,故名為住。

2.第二靜慮具足住
2.1.尋、伺寂靜
尋、伺寂靜者,尋及伺,如前說。第二靜慮,此二寂靜、遍寂靜、近寂靜、空、無所有,故名尋、伺寂靜。
2.2.內等淨
內等淨者,云何內等淨?謂尋、伺寂靜故,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總名內等淨。
2.3.心一趣性
心一趣性者,云何心一趣性?謂尋、伺寂靜故,心不散、不亂、不流,安住一境,故名心一趣性。
2.4.無尋、無伺
無尋、無伺者,謂第二靜慮,尋、伺不可得、不現行、非有、非等有,故名無尋、無伺。
2.5.定生喜、樂
定生喜、樂者,
1)云何定?謂尋、伺寂靜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總名為定。
2)云何喜?謂尋、伺寂靜者,心欣、極欣,廣說乃至,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
3)云何樂?謂尋、伺寂靜者,已斷身重性、心重性,廣說乃至,身調柔性、心調柔性,總名為樂。
4)云何定生喜、樂?謂前喜、樂,因定、依定、定所建立、由定勢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現,故說此名定生喜、樂。
2.6.第二靜慮
1)第二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居第二故。復次,此於九種次第定中,在第二故。
2)靜慮者,謂在此定中,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總此四支,名第二靜慮。
3)如有頌言:
尋伺俱寂靜,如雨息埃塵,內淨心一趣,觸菩提妙樂。
無尋伺有喜,樂內淨及定,名第二靜慮,諸佛所稱譽。
2.7.第二靜慮俱有諸法
1)在此定中,諸心、意、識,名第二靜慮俱有之心。
2)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業,名第二靜慮俱有意業。
3)諸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名第二靜慮俱有勝解。
4)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二靜慮俱有諸法。如是諸法,亦得名為第二靜慮。
5)此靜慮名所依之義、具足及住,皆如前說。

3.第三靜慮
3.1.離喜
1)離喜者,云何喜?謂心欣、極欣,乃至,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
2)心於此喜,離染、解脫,故名離喜。
3.2.住捨、正念、正知
住捨、正念、正知者,彼於爾時,安住行捨、正念、正知。
1)云何捨?謂離喜時,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捨。
2)云何正念?謂離喜時,諸念、隨念,乃至,心明記性,總名正念。
3)云何正知?謂離喜時,所起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總名正知。
3.3.身受樂
1)身受樂者,身謂意身,由意身中有受樂故,四大種身亦得安適,由此因緣名身受樂。
2)此中樂者,謂離喜時,已斷身重性、心重性,乃至,身調柔性、心調柔性,總名為樂。此是受樂,非輕安樂。
3.4.聖說應捨
1)聖說應捨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
2)說謂宣說、分別、開示、勸修定者,應捨此樂,不應耽味,唯應住捨、正念、正知。
3.5.第三靜慮
1)第三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居第三故。復次,此於九種次第定中,在第三故。
2)靜慮者,謂在此定中,行捨、正念、正知、身受樂、心一境性,總此五支,名第三靜慮。
3)如有頌言:離喜最上迹,捨念知樂定,名第三靜慮,諸佛所稱譽。
3.6.第三靜慮俱有諸法
1)在此定中,諸心、意、識,名第三靜慮俱有之心。
2)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業,名第三靜慮俱有意業。
3)諸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名第三靜慮俱有勝解。
4)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三靜慮俱有諸法。如是諸法,亦得名為第三靜慮。
5)此靜慮名,所依之義、具足及住,亦如前說。

4.第四靜慮
4.1.斷樂
1)斷樂者,云何樂?謂順樂觸所起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總名為樂。
2)復次,修第三靜慮時,順樂受觸所起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
4.2.斷苦
1)斷苦者,云何苦?謂順苦觸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
2)此苦及樂,爾時俱得斷遍知,遠離、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是故說為斷樂斷苦。
4.3.先喜、憂沒
1)先喜、憂沒者,云何喜?謂順喜觸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
2)復次,修第二靜慮時,順喜受觸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
3)云何憂?謂順憂觸所起心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憂。
4)此及前喜,爾時俱得斷遍知,乃至,隱沒除滅,是故說為先喜、憂沒。
5)復次,入初靜慮時,憂得斷遍知。入第二靜慮時,苦得斷遍知。入第三靜慮時,喜得斷遍知。入第四靜慮時,若樂、若苦、若喜、若憂,皆得斷遍知,遠離、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是故說為斷樂、斷苦,先喜憂沒。
4.4.不苦不樂
不苦不樂者,顯此中無苦樂二受,唯有第三非苦非樂受
4.5.捨、念、清淨
1)捨、念、清淨者,云何捨?謂彼爾時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捨。
2)云何念?謂彼爾時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總名為念。
3)彼於爾時,若捨、若念,俱得清淨,樂、苦、喜、憂、尋、伺、二息,皆遠離故,說名清淨。
4.6.第四靜慮
1)第四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居第四故。復次,此於九種次第定中,在第四故。
2)靜慮者,謂在此定中,不苦不樂受、捨、念、心一境性,總此四支,名第四靜慮。
3)如有頌言:
樂苦等已滅,心堅住不動,得清淨天眼,能廣見眾色;
不苦不樂受,淨捨念及定,名第四靜慮,諸佛所稱譽。
4.7.第四靜慮俱有諸法
1)在此定中,諸心、意、識,名第四靜慮俱有之心。
2)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業,名第四靜慮俱有意業。
3)諸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名第四靜慮俱有勝解。
4)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四靜慮俱有諸法。如是諸法,亦得名為第四靜慮。
5)此靜慮名,所依之義、具足及住,皆如前說。

---
參考
arthaviniścayasūtram |
śrīmañjugurave (śriye) namaḥ |
No. 762 佛說決定義經,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詔譯
No. 763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濟法師金總持等奉詔譯
(9) tatra bhikṣavaś cātvāri dhyānāni katamāni? iha bhikṣavo bhikṣurviviktaṃ kāmaiḥ viviktaṃ pāpakairakuśalairdharmaiḥ savitarkaṃ savicāraṃ vivekajaṃ prītisukhaṃ prathamaṃ dhyānamupasaṃpadya viharati |
[法]又復何名為四禪定?謂:離諸欲及諸染法,斷除疑惑分別之想。是名第一離生喜樂定。
[金]比丘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四禪定地?佛言:所謂:離生喜樂地:離諸欲染一切煩惱故。

sa vitarkavicārāṇāṃ vyupaśamādadhyātmasaṃprasādāccetasa ekotibhāvādavitarkamavicāraṃ samādhijaṃ prītisukhaṃ dvitīyaṃ dhyānamupasaṃpadya viharati |
[法]復次離欲斷除分別想已,當於外法悉皆泯絕,內復寂定,攝內外法,悉皆歸一。是名第二定生喜樂定。
[金]定生喜樂地:已離尋伺降伏障染故。

sa prītervirāgādupekṣako viharati, smṛtaḥ saṃprajanyaṃ ca (saṃprajānan) sukhaṃ kāyena pratisaṃvedayate-yattadāryā ācakṣate upekṣakaḥ smṛtimān sukhavihārī-tṛtīyaṃ dhyānamupasaṃpadya viharati |
[法]復次捨於喜樂思念之想,於身喜樂而無所受。是名第三離喜妙樂定。
[金]離喜妙樂地:安住方便作利樂行故。
sa sukhasya ca prahāṇādduḥkhasya ca prahāṇāt pūrvameva saumanasyadaurmanasyayorastaṃgamāda duḥkhāsukhamupekṣāsmṛtipariśuddhaṃ caturthaṃ dhyānamupasaṃpadya viharati || imāni bhikṣavaś catvāri dhyānāni ||
[法]復次捨苦樂法,無憂喜想,諸法清淨。是名第四捨念清淨定。如是名為四禪定法。
[金]捨念清淨地:苦樂已離,善惡心伏,非苦非樂,念已離故,方便修習圓滿清淨。比丘!是名四禪定地。